在线客服

阅读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阅读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阅读文化论文

篇1

二、优化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中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课外阅读只是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子,真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自觉渗入精神世界润养自身,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需要投入力量的系统化工程,可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尝试探索。

(一)举办各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推广活动,烘托阅读背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网络独行其道的社会阅读环境下,孩子们了解优秀民俗文化的兴趣会减弱。通过举办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多种样式的优秀民俗推广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塑造当地名片形象,而且为孩子们的民俗文化阅读提供了现实版的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活“文本”,由于具有了丰富可感的现实情境,为阅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如在阅读《红楼梦》“宝黛初会”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对繁琐的服饰和建筑描写并不了解,也往往一带而过,通过课题组讲座的介绍,一些孩子们理解了其中的民俗文化意蕴,专门成立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了解得以提升。

(二)赋予民俗文化更为丰富的传播载体,提供阅读文本民俗文化有历时性的特征,有些逐渐形成、固化,有些逐渐散佚,在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过程中,应该协同各地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赋予民俗文化更多的传播载体和推广形式。如民俗专家现场讲座、民俗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征集当地民俗文化宣传口号等,营造出良好的民众参与的文化氛围。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既可以是摄影作品、画册、海报等宣传品,也可以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出版发行的专著等,还有报纸期刊上的民俗文化专栏,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众多媒介的参与,最终不仅形成阅读文本,还要使好的作品能为广大受众所熟知,进入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直观的体验,强化阅读成果。民俗展品陈列等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梳理与展示民俗文化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网格化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具现实感的体验,是我们强化民族记忆、弘扬民族传承的新课题。民俗旅游是其中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区等各种景区、景点的综合设计,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使记载优秀民俗的文字化为现实空间里的衣食住行,能够强化阅读成果。而这种体验应更为丰富,比如组织秋千、跳竹竿、踩高跷、赛龙舟等表演竞赛,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到舞龙、舞狮、划旱船等这类节庆嬉戏项目中来,以及日常生活中抽陀螺、跳方格、滚铁环等几近湮灭的这类体育活动等。

篇2

2.做好图书馆入馆教育

图书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补充课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的主要学习场所,被称为“第二课堂”,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技能,是大学生掌握治学门径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做好对学生的入馆培训是充分发挥图书馆丰富馆藏的重要手段,教会学生养成良好地信息获取能力,教会读者较好地检索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文明的学习习惯,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项内容,也是充分揭示馆藏,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保障的源泉。入馆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课程、网页、宣传、讲座等手段进行。教育的内容主要为:一图书馆概况,包括图书馆的面积、藏书数量、人员、特色等;二图书馆的藏书格局及平面分布,能帮助学生较快地了解藏书的地理分布,保证借阅快捷,减少时间浪费;三图书馆的分类排架,主要简介所采用的分类法及简单的分类说明,帮助读者了解排架的方法,能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馆藏资料;四电子资源的状况,介绍电子资源的内容及检索方法,为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五公共检索系统,介绍公共检索系统的使用、馆藏资源的检索及利用,帮助读者快速查找馆藏资源,节约读者宝贵时间;六是文明行为规范,告知读者入馆应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让他们知道不应该做哪些事情,使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文明的读者、有素养的读者。

3.做好对大学生阅读的指导

读者类型的复杂给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引导、梳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课题。一是要积极鼓励,树立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的成长历史就是他的阅读历史,要因势利导,在同学们中倡导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讲座、阅读活动等方式,让年轻的读者意识到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感受到阅读对人生观的辅助作用、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对道德品格的健全、对学习习惯的确立、对以后的人生积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阅读归根结底是学生来阅读,图书馆只有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大学生对阅读的情趣、兴趣,才能调动起阅读的积极性,可以利用专家讲座、读者心得交流会、书评会、阅读之星评选等,吸引读者阅读,开发他们的潜能。三是正确引导大学生的阅读取向,大学生读者大多在20岁左右,他们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有很强的好奇心,容易被五花八门的网络锁引诱,图书馆应该通过编制推荐书目、读者评选优秀书籍等活动,从促进他们人生观、价值观正确成长的角度、从加深专业理解,利于就业、拓宽知识面等渠道,帮助大学生读者建立科学的阅读范围,影响他们的阅读取向。

4.扩大大学生读书俱乐部的影响

篇3

当代图书馆包含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文化娱乐的功能。高校图书馆拥有高素质的馆员和高素质的读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优势

1.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为创建校园阅读文化提供基础。

阅读离不开文献资料,图书馆是文献的主要存储场所,它为人们阅读提供大量的文献。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当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基本职能,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场所。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涵盖了各种学科类别,在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学科专业辅导的同时也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吸收知识的最好藏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具有教育的导向性,因此这里的藏书基本上杜绝了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资源。

2.高素质的读者是创建校园阅读文化的主力军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学校的全体师生。高校图书馆拥有高素质的读者优势,这种读者优势体现在两个群体上:大学生群体和高校教师群体。大学生既是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校园阅读文化。高校教师群体具有较高学术修养、思想修养,是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负责者,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高素质的馆员优势为创建校园阅读文化提供专业服务

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较高,他们大多接受过信息方面的专业培训,在某一学科学有所长。目前高校图书馆正在推行学科馆员制度,这就使得一批具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进入高校图书馆。他们在图书的收集、流通、加工、阅览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是各自学科的专门人才,因此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

4.优雅的环境优势为创建校园阅读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图书馆拥有清净优雅的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干净整洁、宽松美观的阅读环境,科学的布局,简洁便利的管理,井然有序的服务,这些都更能吸引读者,激发大学生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自觉的阅读活动中提升个人能力、拓展知识面、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为校园阅读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二、 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其阅读服务功能,促进高校学生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高校图书馆通过专业的阅读指导服务为高校学生准备合理结构的阅读内容,从而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这是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其认知作用的重要体现。

2.高校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文字资源进行知识传播

传统阅读方式目前仍然还是高校学生主要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结合读者的阅读兴趣、专业倾向、文化水平等方面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进行的文化传播。此外,随着网络阅读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通过对于网络阅读资源的加工、整合,将网络信息转化成为有利于高校学生阅读的一种资源,满足阅读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传播作用,不单单体现在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阅读当中,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兴起,网络阅读将这种传播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

3.高校图书馆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

高校图书馆凭借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通过吸引阅读主体参与阅读活动,从而加强阅读教育,端正阅读态度,提高阅读能力,促进校园阅读文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以提供阅读环境、阅读资源为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引导,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扩展以及学习能力的开发。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

三、 高校图书馆对创建校园阅读文化策略探析

1.以馆藏资源为基础,高素质馆员为依托引导读者树立良好的阅读理念强化学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首先是加强新生入馆教育。以新生适应性教育为契机,以讲座形式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分布、基本使用方法、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电子数据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这样能使大学生熟悉了解如何使用图书馆,为强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奠定基础。其次,通过相关讲座传授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专业课教师或者图书馆资深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将有价值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其固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强化阅读方法,使其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再次,通过在学生中开设社科信息检索、图书分类法等阅读技巧课程,以加强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高校学生对于信息的检索量是巨大的,但是更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明晰如何检索,如何使用数据库,甚至不了解如何使用电子阅读浏览器。高校图书馆自身参考咨询服务人员可以作为任课教师,对其进行授课,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最后,高校图书馆可以与教务处或创业教育学院联合,开辟学生“读书工程”。要求不同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的图书阅读量,进而撰写读书报告、读书心得,通过专业老师的评阅,最终获得相应学分。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馆藏资源量,在分析结合不同背景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阅读书目以供参考,并根据不同书目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 。

2.成立读书社图组织,推动阅读文化活动。

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外语社、文学社、舞蹈社??因此也可以成立以图书馆为依托的读书社团,名字可以多种多样,如“阅读社”、“读书促进会”、“读者协会”等等。读书社团招收热爱读书的学生加入,目的在于发掘读书兴趣、开拓视野、培养技能、提高修养。图书馆馆员充当联络员,图书馆为读书社团提供一定的场所和经费,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专业的指导。通过好读书,提倡读好书,从而在整个校园里加重阅读的氛围,为整个校园阅读文化创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3.结合时事举办各种讲座、组织各种阅读活动。

图书馆应该以读书社团为基础,与各种学生社团保持紧密的联系,并结合国内外各种时事举办各种活动。比如:举办讲座、读书会、书评征集、各种征文活动、“世界读书日”相关主题活动等。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让整个校园充满书香,从而为倡导读书风尚、建设校园阅读文化寄到积极作用。

当前,是一个全民“读图时代”,全民阅读以及阅读社会的建设还有很大的不足,此现象对高校学生阅读的影响不言而喻。以服务教育为主要职能的高校图书馆,在整个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创建校园阅读文化的引领者和先导者。

参考文献:

[1]王爱霞.对高校图书馆创建校园阅读文化的思考[J].晋图学刊,2009,(6).

[2]李铁范,王建军.论校园阅读文化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6).

[3]王群、敬卿.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12).

篇4

二、着眼于课文整体,克服乏味的串讲分析

我在精心设计《秋游》第二自然段教学时,并未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一望无际”这个词和“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这句话,而是大胆让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根据句子把自己所知道事物的特点表达出来,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朗读、理解、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读为主线,重整体感悟,重语感的培养

篇5

二、怎样进行“辩论式”学习

(一)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前提

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二)选择恰当的“论题”是保障

在语文教学中,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教学中依据什么来确定辩论题?我们要依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那么怎样使论题聚焦呢?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

抓住课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辩论学习

例如:《苦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我们就以“柚子到底是苦还是甜”作为论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通过探究辩论,达成了共识:小姑娘的诚实打动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但伯父的心里却是甜甜的。不仅统一了认识,还体会到了小女孩美好的心灵。

抓住课文中能产生认识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

例如: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他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还可以于“无疑”处求“疑”,引发学生开展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学生学习“渑池之会”这一部分,我们就让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论题: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学生在辩论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把握“辩论”的时机是关键

在语文课堂中,什么时候开展辩论最好?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我们引发辩论,往往是最佳时机。例如:《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当学生学完课文后,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乌鸦喝水》中,我们知道乌鸦特别聪明,那么这只乌鸦怎么会上当呢?乌鸦到底聪明不聪明?如果课堂上能抓住这个问题。顺势开展辩论,就可以说把握住了“辩论式”的时机。通过辩论学生就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爱听奉承话,再聪明的乌鸦也会上当。这样的辩论才更有价值。因为它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发展。

三、“辩论式”学习的作用

(一)在“辩论武”学习中,落实了读的训练

在课堂上,当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时,他就需要从课文中寻找论点,这就促使着学生要对课文进行研读。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最后再把找到的论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就使“读”在辩论式学习中,得到了落实。

(二)在“辩论式”学习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式”学习中,辩论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辩论双方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要通过语言说服对方。当然,辩论双方要更好地说服别人,还必须认真倾听对方的论述,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辩论式”学习中,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篇6

二、近三年考查和命题的具体变化

1.分值和题型的变化

仅从题型看,2009年和2010年相同,均为三题15分,第一题为一道3分的选择题,所不同的是2009年以选做题形式并给出了实用文本,考生有不选做论述类文本的自由,而2010―2011年则在命题上就为学生选定论述类文本。最重要的变化是2011年本题分值上升为18分,题型也变为三道简答题,比起前面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只少2分,而题目却少一道,单小题平均达6分(3题分值分别是4分、8分和6分),超过文学文本阅读。可以说,此题的分量陡增了,而三道简答题的题量也是对考生的一个挑战。

2.选文的特征及变化分析

为了便于说明选文特征,下面列出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材料的相关来源如下:

2009年为《说“异”》,原刊2008年11月上海《文汇报》,长5000余字,经删改约800字。作者詹克明,物理学家,科普散文作家;2010年《谈静》,选自现代美学家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第三封,写于上世纪20年代作者旅欧期间,原文1800多字,删改为872字;2011年《捧与挖》,选自《鲁迅全集・华盖集》中的《这个与那个》一文的第二部分“捧与挖”,写于1925年,文本略有删改,如原文“民元革命时候,我在S城,来了一个都督。”改为:“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第三节删去“火神瘟神不待言,连财神也是蛇呀刺猬呀似的骇人的畜类”②一句,表意无大变化,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行文上更流畅或语言上更近于当代的习惯,便于考生阅读。

作为文学大家,鲁迅的杂文首次进入高考阅读材料,这个变化似乎更加强调了论述类文本考查的文化内涵文学倾向,三年以来,自从剔除了科技说明文之后,论述类文本以论述为主的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它不回避科技论文,另一方面与以论述说理为主的文学类文本则相互渗透。其实《谈静》就作为文学文本在2008年湖南高考试题中考查过,另外2006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2008年山东卷的《歌德之勺》,当时作为文学文本考过,同样也可以看作论述类文本。由此可见,渗透文学文本特征的论述类文本在高考中是很受命题者关注的。

这类文本内容主要涉及文艺评论、杂感及社会自然科学论文等。选材的共同特点是:(1)学术性强,有专业性、系统性,信息量大,语言也比较规范;(2)文化底蕴厚。近年所选的论述论文,其作者多为一流学者或作家,文本表现见解独到,体现作者鲜明的个性风格,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3)主题明确突出。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思想深刻,经命题删改后主题更加明确集中,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思考体验机会。

3.文后命题的变化分析

从科技论文到美学论文再到杂文,这并不体现出一个选文的变化方向,只是实践和验证了考试说明中关于命题范围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的这个解说,可以想象后面的高考选文将再出现优秀的科技论文等。事实上,更该引起关注的应当是文本后的考查题变化。

(1)变中不变――论证思路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看2011年与2010年两题的比较。2011年的第15题对应2010年的第16题,都是考查文本的议论写作思路的,2011年的第17题对应年的17题,都是以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为中心,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第16题也同样考了“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③,这足以说明,论述文本的议论思路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命题人心中是相当有分量的。这当引起以后备考的足够重视。

(2)新增题――更鲜明体现议论文考查的本质特征

考题删去选择题变为简答,这不单是个形式上的变化。在分别对应了两道题之后,余下这道由客观题变化来的8分题(第16题)考了什么?原题是:“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④这道题已经非常像平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议论文的分析提问了,问题具体细致,涉及内容理解的点也较小,可以说,新增的这道题,再加上前面的论证思路及作者的观点两题,更加鲜明地体现了重视对议论文本质特征的细致考查。

三、应试思考

1.重视议论文本特征的阅读把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正确理解、捕捉、筛选、判断与转述论证信息,鉴于三年的考查的重点和方向变化,要为学生认真扎实地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确立把握议论文基本特征的阅读与训练方向,主要包括概括和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论证结构、把握议论思路,发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等等。

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训练中要注重向学生进行议论文本质特征的分析引导,如理论上的“建构”性,说理的结构和条理性(逻辑性),等等,不妨把一些经典的课内议论文再与学生一起做温习,诸如《拿来主义》、《师说》等,在阅读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多进行一些深入文本具体论证内容的理解和训练,掌握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比如抓文中具有提示、总括、过渡、照应作用的标志性语句;把握语句衔接的特点,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强化文本结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层次分析把握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态度观点;学会按文体特征分析,如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组织文章结构,等等。

2.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答题心态的养成

阅读训练中要多接触文学性强的文本,对文化名人文化现象及文学风格等多有涉猎,对学术知识,文学艺术作品形成对路的理解,有了较强的文化底气,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论述类文本。

另外,学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喜欢作跳跃性阅读,对应题目寻章摘句,如此就容易出现概括片面、肤浅、作答不准确的问题。因此要力避畏惧、浮躁的不良心态,通读全文,立足于整体感知和把握作好细部的分析,运用恰当的方法,如思路分析法进行解读。

注释:

篇7

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轲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都指出了思考在阅读中的重要性。阅读是大脑对知识的存储过程,思考是大脑对知识的筛选过程。如果只“存储”而不“筛选”,就只能成为“书袋”也就是装知识的容器,对文本根本谈不上深刻理解,只是局限于文字表面的肤浅记忆,这又如何实现个性化阅读呢?要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必须要让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不仅获取文本的基本信息,而且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能够将书本知识加以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真正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有更多阅读的时间,而且还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不要让学生的阅读只是浮于文字表层,而是要为学生的思考留有充分的余地,让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与思维。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巧设疑问,以富有探索性与启发性的问题来拓宽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能够真正将读与思结合起来,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在设计时要突出问题的开放性、探索性。开放性就是说问题的答案不能拘泥于文字表面,而是要打破文本的限制,能够将文本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更能开阔学生的思考,能够将学生的思考延伸到宽广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这样才能依托文本、超越文本,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可以真正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文字来表达,用所学来指导行为。

三、体现学生阅读的独特性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而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教材上,让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思路以固定的模式来进行阅读。学生的阅读体验是标准化,是教师所预想的教参的标准答案。这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无法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为此我们要从预设走向生成,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这就需要广大教师首先要打破视教材为经典与权威的教学观,具有批判精神,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挑战,为学生创设情境,还原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能够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更多独特见解与感受,才能畅所欲言,这样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篇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目标的设定,要在大方面有把握,而具体的,则不要拘泥权威或是个人的阅读理解,要多关注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机智以及思想火花的迸发。

2.重质疑

对于文本的阅读,由于个人的阅读经验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我们在解读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不要因为标准答案而抹杀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宽容〉序言》中,对于文章中第一部分两次提到的“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和第八部分又一次写到人们幸福的生活,这两种幸福是不是一样的问题上,学生之间就展开了争论。观点一:不一样。因为开始的幸福是人们麻木的幸福,在这种平静的生活中,人们是恐惧的,是不幸福的;而后面是人们经过反抗,是用先驱的鲜血换来的,是真正的幸福。观点二:一样。表面上后一种幸福似乎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但事实上,历史会轮回,新的家园会成为另一个无知山谷,先驱也会成为守旧势力,因为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变化。所以都是麻木的幸福。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结合文本,结合学过的知识,表达过程自觉地显示出辨证思维,我想,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课堂。同时,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质疑。造成疑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晦涩,或是学生阅读体验的不够,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探讨,或是耐心解答,而不能逃避问题或是不屑一顾。

3.方法互融重批判

个性化阅读,积累是风帆,方法是船舵。要张扬个性,展示个性阅读,离不开多种方法。联系生活、结合背景、审视批判等多种方法融合会更具个性。联系生活法:文学来源于生活,那在阅读过程中,就要还原于生活。让生活走进阅读,让阅读亲近生活,做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等同,这样,阅读的价值观念就会更新,生命的质量就会优化。结合背景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在我们的个性阅读过程中,不要忘了背景,否则,就会陷入到另一种极端。比如《窦娥冤》中,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愿,如果学生不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就会批评窦娥的自私了。三桩誓愿让楚州百姓受了多少灾难!结合时代特点,我们就知道,三桩誓愿是为了说明她冤屈之大,是作者的一种浪漫主义的表达。了解时代的局限性,就不会产生这种偏激。

篇9

高校是阅读文化开展的前沿阵地。师生读者能直接感受到阅读文化塑造品性、提升素质的作用。但伴随着阅读方式的转变,网络阅读文化影响的扩大对传统阅读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阅读文化“消亡说”不绝于耳。造成阅读文化高校“两张皮”现象:高校图书馆日趋重视网络阅读文化的普及,而传统阅读文化趋于忽视;而高校教学多以传统阅读、研究为依据掌握知识点,对网络阅读文化利用率不高。实际上,网络阅读文化和传统阅读文化二者在构成、阅读习惯、优劣势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同时也在价值目标、阅读方法等层面具有一致性,只有努力实现在二者高校的共存,才能更好发挥阅读文化的作用。

1 网络阅读文化与传统阅读文化相异之处

1.1 构成不同

传统阅读文化构成要素较为简单:书籍、读者、阅读内容,三者共存即可。无需技术中介。如读者需深入思考,只需添加一支笔或一个笔记本。因构成较为简易,传统阅读文化具有受众广、影响深等特点。而网络阅读文化的出现本身就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即指借助计算机和联网等硬件设施,获取网络文本(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屏幕、电子图书阅读终端窗口(辅以扬声器等)进行显示或播放,从而在读者的这一信息接收端完成意义构建的过程。[1]因此,网络阅读文化的存在需要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读者,同时需要技术作为中介。构成要素相比传统阅读文化稍显复杂,因此影响历史较短,受到青少年、中年读者欢迎。

1.2 阅读习惯不同

在传统阅读文化中,读者表现出的阅读习惯较为随意,朗诵、默读、做读书笔记、摘抄等;地点也随心所欲,只要有阅读兴趣,广场、室内、咖啡厅等地都可实现即兴阅读;阅读姿势更是因人而异:坐姿、站姿、躺姿,自然舒适,自在随性。网络阅读文化则必须借助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数字化、可移动的终端阅读设备支撑方能存在。阅读有滚屏翻页、分页、滑动等多种方式。随着技术趋于成熟,读者在阅读时能全方位享受读、听、看、评、分享、推荐等多种个性化功能,相比传统阅读文化,读者在网络阅读中更易形成互动、融合的阅读习惯。

1.3 二者优势不同

传统阅读文化之所以长时间占据历史舞台,并依然拥有存在价值,是因为它有着网络阅读文化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传统阅读文化在墨迹的刺激下更易把握知识精髓,同时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帮忙记忆,有利于知识的传承。其次,传统阅读文化内容和主题集中,便于信息选择。最后,一书在手,有利于保护视力,保持身心健康。与之相比,网络阅读文化在个性化和趣味性方面表现更加突出。首先,网络阅读文化资讯丰富,超过了世界上任意一所图书馆。其次,网络阅读文化注重互动性和即时反应,最大限度开发了读者的创造性。另外,网络阅读文化还具有阅读信息多媒体化、阅读行为快捷化、阅读环境开放化等诸多优势。[2]

1.4 二者缺陷相异

传统阅读文化有着先天性的缺陷。首先,传统阅读文化需在成本控制上和便携性获取上需找出路:纸质书刊在出版、仓储、运输等环节成本较高,所以其购买价格较高,导致阅读成本较高。至于传统阅读文化中的存取不易、查找繁难等不足也显示出它的局限性。[3]其次,传统阅读文化在功能上稍显单一,易引起读者兴趣下降,对读者的吸引力有限。网络阅读文化潜在缺陷也很多,比如信息量太大,不易找出有价值的知识,引起上网上瘾,时间浪费;网络阅读文化浏览式的阅读方式破坏了读者深入思维,影响了对知识的获取等等。

2 网络阅读文化与传统阅读文化相同之处

2.1 终极价值取向相同

剔除表象,传统阅读文化和网络阅读文化二者终极价值取向一致,都是由功利取向和精神取向衍生出的表现形式。科学技术、阅读习惯、阅读工具等的变迁将阅读价值取向推向更加独立的地位。大部分读者将阅读作为娱乐、个人升迁的工具,享受阅读带来的短期收获效应;但也有一小部分读者远离功利性阅读,将阅读视为智慧塑造和人格锤炼的养分,广泛掌握历史、文学、哲学等有价值的知识,努力使自己在综合素质上经过长期锤炼,达到质的提升。

2.2 阅读目的基本一致

网络阅读文化与传统阅读文化二者都是读者通过阅读行为达到学习知识、研究学术、休闲娱乐、生活应用、塑造人格的目的。传统阅读文化厚重、深邃,在知识文化掌握、学术研究、人格塑造上占用优势;网络阅读文化快捷、随意,对于读者休闲娱乐和生活应用较为方便。二者在目的应用上并非截然分开,读者阅读基本以上述目的为主。

2.3 阅读方法表现一致

阅读方法指阅读时所采取的方式、途径。网络阅读文化和传统阅读文化基于阅读目的不同,在阅读方法上虽略有差异,但为达到最佳阅读效果,更多的是传承快速阅读、精细化阅读、复述阅读、研究型阅读等传统阅读方法。以上阅读方法的应用能帮忙读者脱离纸质、网络化等阅读载体的限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途径,达到阅读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3 二者共存途径

3.1 改善阅读环境,加强高校阅读文化教育

高校阅读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达到提升自我、探索未知的现象。阅读文化对于师生读者专业提升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对阅读文化意义认识较为肤浅,推广手段创新不足,多为书籍推荐、活动开展等常规化方式,并未意识到阅读文化乃是高校文化水平的衡量标志之一。因此,加强高校阅读文化教育,高校教育者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阅读文化的重要性。其次,需创新推广手段,如由阅读活动转向阅读课程学习,导师引导学生阅读方向,帮助学生在阅读中释疑解惑,需找到最佳方法适应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最后,高校需优化阅读大环境,积极利用一切手段为师生创造书香满园、人人阅读的文化氛围。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馆藏和服务上引导阅读文化开展,充分发挥在大学阅读文化中的枢纽作用。

3.2 加强导读工作,提高读者对资源选择的准确度

高校图书馆具备运用技术,开展行而有效导读活动的优势,能通过导读活动实现两种阅读文化的无缝连接。高校导读工作必须抓牢推广阅读文化开展这个中心点,首先在分析师生读者阅读倾向的基础上引导阅读方向,帮助读者兼顾涉猎广、钻研深两方面,与此同时,图书馆自身还应优化馆藏结构,方便读者寻找信息资源。其次,图书馆还应通过书籍推荐、网络互动等建立多元化的导读模式,与读者之间形成民主宽容的对话氛围,帮助用户去体验阅读的价值,发现自己的阅读风格,摸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个人的阅读品质。[4]最终实现高校网络阅读文化和网络阅读文化的融合。

3.3 着力构建纸质资源与网络资源并存、传统服务方式与网络服务方式共在的复合式图书馆

传统高校图书馆对于文献的采购主要以纸质资源为主,流通借阅是其核心工作业务,但面对阅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高校图书馆应创新模式,将传统服务方式必须与新兴的Web2.0服务模式结合起来,构建纸质资源与网络资源共存、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并在的复合图书馆,最终有效推动传统阅读文化和网络阅读文化的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在资源采购上,高校图书馆应通过构建互动平台、订阅数据库、购买电子书、完善图书馆主页等方式推广网络阅读,拉近读者与网络阅读的距离,提高电子资源在资源采购中的比重;在服务模式创新上,应混搭微博、微信、博客等众多Web2.0工具,通过提升技术实现图书信息资源及时推送、海量资源一键可搜、读者与图书馆实时交互等效果。总之,未来阅读文化的发展并非相互取代,而是取长补短,强化各自优势,最终形成共融态势。

参考文献:

[1]朱红叶.重建中国大学阅读文化――中西方大学阅读文化的比较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2,(3):170.

[2]王佑镁.Web2・0时代阅读方式的传承与嬗变[J].中国信息界,2011,(11):40.

篇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一段话表明,阅读作为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绝不是教师的说教,绝不是通过教师条分缕析的讲解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哪怕我们最初的想法再美好,再纯真,也必须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体验、感悟、内化、沉淀,逐渐地形成语感,进而让这种语感在学生的内心发酵、升华,学生逐渐学会创新,日积月累,积累厚重了,就会形成能力,形成素质。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独特体验,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创造性地对书面符号进行感知和理解并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预期阅读目的的真正有效的阅读活动。在汉语中,“习得”的“习”字是一个会意字,从羽,与鸟飞有关。它的本义是:“小鸟反复地试飞。”由此可见,大凡学习,必有实践。其实,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同其它门类的专业技术的学习有着相通、相同的地方,它是一个在阅读中反复“习得”的过程,反复实践的过程。比如:学开车、学打乒乓球或者其它的任何技能的学习等等,倘若离开了这一“习得”的语言实践过程,即使老师讲得再好,到头来只能是一个结果:怎么也学不好。这个规律同于欧阳修的著名小品文《卖油翁》中所揭示的道理一样,卖油翁面对陈尧之轻蔑的态度,坦然淡然地保持着一颗平常之心:“无他异也,但手熟耳!”这淡淡的话语揭示的却是一个朴素的真理:我们只要在某一方面坚持实践,持之以恒,必然会有非同一般的发展。在教学上则启发我们,必须把阅读的原始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敞开心扉。自由自在地去进行阅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决不能打断他们的阅读思路。

举例来说,我们经常见到在语文课上,有的老师让学生速读全文,可是还没到三分钟的时间,却又布置其它的任务或重复刚才布置的内容,于是又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待自己布置完任务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如此反复,屡见不鲜。想一想:这样做浪费了学生多少时间啊?

这样做还是好的,有的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根本就是做做样子,为完成自己事先早已设定好的教学任务,经常无情地掐断学生原始的读课文的语言感悟的实践活动,吝啬地再也不给学生哪怕一点点的时间。学生这里刚刚开始沉醉于愉悦的读书的氛围之中,教师那里就已经开始叫停。教师说:“请一位同学谈谈读完文章以后的感受……”或怎么样怎么样,接着就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所事先预设好的内容进行授课。我们不禁要问:这课堂究竟是你教师的课堂,还是学生的课堂?到底谁是课堂的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我们所倡导的“以学为主”你又是如何加以理解的呢?

因此,必须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背诵,去体验。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在他的《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与艺术》中提出:“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他强调“五四后,尚西术,破传统,不再诵读,只推崇千技百巧――西术的和数理的剖解,美诗文碎尸万段,七宝楼台成残壁断垣;教师以滔滔讲析,代替孩子自悟自诵,美读吟唱,痴迷西术与数理剖解,乃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大患,语文教师通病,“少慢差费”本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主要表现在在语文课堂中要积极倡导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赏析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等多种阅读的方法,从而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使人感到不断有潺潺的活水、心灵的激动、领悟的喜悦在课堂上流动、闪现。

要积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阅读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同一个文本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只要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基于一定社会人们公认的、符合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的观点、解读就应该予以鼓励,予以认可。

学生在对课文进行通读、整体感知以后,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或读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这就是倡导个性化阅读的表现。

比如,在讲解《岳阳楼记》时,老师提出问题:学过脍炙人口的名篇《岳阳楼记》,请你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你对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认识?并请你结合现代社会谈谈你有何评价?学生思维一度非常活跃,纷纷查找资料,几分钟后有的同学说:“我通过查资料发现,范仲淹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参知政事,当时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虽然被贬官,可他始终保持着一位读书人高洁、高尚的操守,并以天下为己任,矢志不渝,孟子曾经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儒家的这种积极进取的入世的精神使范仲淹不甘沉沦,仍然心忧天下,所以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有的同学说:“结合范仲淹幼时的不幸经历来看,他虽然幼年丧父,寄人篱下,但正是这种坎坷的遭遇成就了一代廉洁的清官,并使他成为后世所有时期读书人为人、为官的楷模,都要像范仲淹那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有的同学说:“北宋时期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朝代,欧阳修、坡、范仲淹、滕子京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百折不挠的意志、先忧后乐的品质、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绝不因一时的人生失意而自暴自弃甚至于一蹶不振,相反,他们都有一颗救国救民、爱国爱民之心,正是这种情怀成就了他们,使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先忧后乐的品质在现阶段也是有着不同寻常的积极意义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学习与效仿,这与今天所提倡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是一脉相承的……”班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同学说:“作者虽然是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文章中也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思想虽然带有明显的忠君思想,但他所提倡的“先忧后乐”的精神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倘若我们每个人都像范仲淹那样,何愁我们的国家不繁荣昌盛、富强呢?”

学生的这些观点可谓真知灼见,让人感到他们已经走进了课文之中,能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正所谓:“我口说我心。”其中有很多让老师也是意想不到的。

“个性化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这对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手捧教参,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吸收的阅读教学方式无疑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逐渐活跃,他们在课堂上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机智与智慧,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解读让语文课堂再次充满生机。

总之,建立在个性化阅读基础上的语文教学行为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怎样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让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再长远,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为实现语文教学神圣的终极目标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柯珍华.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袁爱国.顿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J]. 语文教学通讯,2011(08)

[3] 杨帆.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与教学的误区及对策[D].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 李卫青.关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冷思考[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

篇11

二.借助小标题练说。

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说话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一种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强化说话训练的方法。以《雷雨》为例,在分析课文后,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列出小标题: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标题,按课文"先讲……然后讲……接着讲……最后讲……"的顺序练习说话。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课文的语言结构,加上自己的新词进行复述,这种训练,既能达到学习巩固课文内容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说话的技能技巧。强化了说话的训练。

三.巧借想象练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选形成的过程。想象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为完的感觉,让人思考与流连,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发掘出那些深含着的因素,以用作说话的材料。无疑对学生的所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学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对学生说:"这个喜欢葫芦的人还会再种葫芦吗?如果他第二年还会种会怎样做呢?请小朋友帮忙,说出这个人今后会怎样做?经过启发,学生们高兴极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争相给这个古人来设计未来;经过这事后,种葫芦的人是如何吸取了教训,明白了什么道理。再种葫芦他怎么管理……最后得到了许多大葫芦。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篇12

一、在平等对话中引发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也说道:“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能让每一名各抒己见、甚至相互争论的学习氛围。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教学接近尾声时,在课堂上开展了一个题为“实话实说”的谈话节目,以主题为“你喜欢花生还是苹果,你又想做个怎样的人?”为主题,让学生自择观点、自由说话。结果,学生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学生甚至把《十万个为什么》、《科技博览》等书也搬到了课堂,旁征博引。在这样一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以外,还对文本所阐述的道理理解得更加深入,学生的个性在对话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以上教学过程合理运用了对话,包括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还包括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以及学生自我的对话,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在平等对话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充分展示了对话在阅读教学的作用以及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价值。

二、在自我感悟中体验成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时,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就读而言,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桌对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要好的朋友读。于是学生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地阅读。在稍后的自由交流中学生不但表达对九寨沟是个童话般世界的惊叹,还对九寨沟的美丽风景进行了赞美,有对九寨沟稀有动物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更有对保护九寨沟自然风光的热切呼唤……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引导读书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最终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边读边想,在读中去发现,读中去体会,读中去悟情,读中去体验。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接受情况。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合理偏见”,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丰富性、差异性、个性化,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在自主探索中学会研究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在阅读过程中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探索、研究的过程,从中获得间接的创新感受,从而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启发学生:学了课文,你最想对同学们,对全社会的人们说的是什么?在学生说话以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精心保护地球吧,然后引发讨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相互交流交流。于是学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看法。课后教师就带领学生调查周围存在哪些环境破坏、污染的情况,要求学生拟一个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比,然后带领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以上教例中学生就将与环保有关的信息进行了有效的研究、探索,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就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实现创新的基本要素之一。

四、在自由活动中飞扬个性

陶行知先生倡导了孩子的“六大解放”: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和嘴巴,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贴一贴,这样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不仅限于课堂。

篇13

1.2江门配网调度现状

配网调度班由34人组成,其中班长1人,配网方式管理人员3人,值班长5人,值班员25人,实行四班两倒值班模式。每值配置人员6人,负责配网设备的操作、事故处理和电网监控。另设行政班人员5人,负责“两票”业务办理,重合闸投退操作。

2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模式优化

集约化作为一种创新的调度模式,在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必须要决心改革、勇于创新,敢于对旧模式进行优化和改变才能实现集约化。江门局在集约化过程中,不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创新的管理模式,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使得我们集约化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2.1值班模式的优化

根据江门局的现状,配网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的办理由配网调度班负责,调度担任工作票许可人的角色,需对工作票中调度许可安全措施的正确性负责。此外,每次停电操作前要进行操作票的拟定。据统计2014年调度执行操作票10891张,办理工作票1541张。“两票”工作量占调度员日常工作量的30%或以上,严重影响调度员对电网安全运行的监控和事故处理操作。对此,我们提出“倒班值+行政值”的创新值班模式。将“两票”业务和重合闸投退操作交由行政班负责,倒班值只负责计划停送电操作、电网监控和事故处理。在新的值班模式下,各个调度员分工明确,确保配网业务安全有序地展开。

2.2图档管理的优化

在原有的县区局调度分部模式下线路单线图使用纸质图纸,每次的图纸更动需通过人力送递到达调度班。集约化模式下,由于江门地区地域辽阔,想要继续使用原有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对此,我们提出线路单线图电子化的创新图纸管理模式。前期由于图档系统的未完善,为了解决纸质图纸更新带来的不便,我们又提出了扫描纸质图纸通过邮件进行远程传输图纸的过渡方法。随着后期图档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再一步一步地实现纸质图纸的完全电子化。实现电子化图档后,运维单位人员只需停电工作前一天在配网集约化系统发起电子化移交流程,工作结束后当值调度员进行图档,便可完成图纸的更新。

2.3监控模式的优化

江门地区由于靠近海边,常年受台风、强对流、雷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电网事故频发。特别是台风时期和雷暴雨天气下,故障数量在短时间内爆增。据统计2014年5月9日受强对流天气的影响,2个小时内江门10kV配网线路故障数量高达89条次。在这种情况下全市SCADA报警信号骤增,1分钟内多达几10条,容易出现遗漏、错复归、误复归信号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恶劣天气下采取分区监控、分区操作的创新模式,将江门地区电网分成A、B、C三个片区。A区只负责蓬江、江海、新会三区,B区负责鹤山、台山,C区负责开平、恩平的监控和操作。通过对SCADA报警信息的预分流,实现各区故障的独立处理,避免由于信号过多而导致人为失误。此模式只有在恶劣天气时,并经班长同意后才会启动,正常情况下调度员还是对全市所有线路进行统一监控和操作。

2.4运行人员结构的优化

集约化后由于各个地区运行人员素质掺差不齐,导致在接发令操作方面遇到很多阻碍。为了优化配网运行人员结构,提高操作人员接受调度令的水平,保障配网业务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广东电网公司范围内率先举行县区局配电人员接受调度指令资格认证考试工作,以进一步规范调度指令业务。经过前前后后多次的下县区局开展培训,最终通过资格认证的配电运行人员有663名,通过率为95.9%。通过调度指令资格认证考试,筛选出优秀的接受调度指令的配电运行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生产水平。

2.5规程制度的优化

集约化以前,各个县区局调度有各自的一套业务标准,每个地区形成了各自特色的配网作业流程。这是不利于电网安生生产的开展,也不利于配网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因此我们提出要将配网业务标准统一化。于2013年初,组织配网调度班骨干力量开展配网调度规程的编写工作,将配网调度操作管理、用户管理、负荷调度管理等各方面的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此外,从源头上规范配网停电业务的开展,通过规范停电申请的报送,严抓月度停电计划的制定,从而实现停电业务流程的统一化、标准化。故障处理方面,我们统一要求使用故障抢修作业表单,做到“一抢修,一表单”,每一单的停电操作都做到有依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