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教育论文

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激励机制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14

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激励机制得到了大多数学校的认可,激励机制的实施对于教师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可以很好地将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并增强学校管理质量。在实施激励机制中要求学校要做到对教师利益的关注,充分将教师的潜力进行挖掘,有效地提升小学学校的管理质量。

一、小学在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小学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管理制度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层的管理意识也应该进行提高。在进行小学学校管理时,大多数的小学还是在实现传统的管理制度,对于教师来说,管理的决定权以及话语权主要还是在校长或者是学校管理层的手中,而教师只能在学校的要求下对教学任务机械地完成。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的教学制度过于死板苛刻,学生只能遵守学校的制度,并不能对学校的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进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民主性,而且这种管理方式还会影响小学教育未来的发展。

(二)个人与团队间的冲突

在进行个人激烈以及团队激励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很多学校的管理层并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经常会制定出导致个人与团队出现分歧的激励机制。一般在进行激励机制制定的过程中,学校会更重视对于个人的激励,对于团队的激励就显得并没有很重视。其实每个团队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成员所组成,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时,应该充分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这有利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让所有人更关注团队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团队的利益。

(三)缺乏专业的管理

在学校进行管理时特别缺乏对老师的激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降低,教师就会缺乏工作的热情。教师也不会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只是把对学生的教学当成任务机械性地完成,这样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只有教师认真地对待教育,全力以赴地进行教学,才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由此可见,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于学校教学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管理的公平性

学校的管理制度应该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该将学校的管理放在阳光下。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都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在进行激励机制的实施时,因为特殊关系的原因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这样激励机制存在的作用就被改变了,不仅不会对教师以及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二、激励机制的具体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一样的激励机制,针对不一样的工作类型制定不一样的激励机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进行激励标准的制定可以实现学校的管理民主化,让学校的管理层与教师一起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师的参与可以很好地实现管理制度的民主化。而且教师对于激励机制充分了解也有利于教师提升自己,并向符合激励标准的方向努力,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对于学生来说,也要让学生参与激励机制的制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方向的明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集体感。同时也有利于每个班级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将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打造成优秀的班集体。

(二)有效平衡个人与团队

对个体进行激励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在进行班級管理时,对于表现好,而且班级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以及鼓励。对团队激励主要是对教师的整个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这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小学的学校管理层应该合理地进行个人激励以及团队激励,重视对于教师个人的激励工作,重视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于教师团队的表现也要加以重视,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学校教师团队的积极性,对教师的合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同时进行培养,促进学校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提升机制的公平性

要想真正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就要保持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在对激励机制落实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位教师以及学生都感受到制度的公平性,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愿意在制度的激励下不断地努力,教师才能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

本文以激励机制为基础,对现阶段小学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为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参考性意见,将激励机制进行实际的实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让教师以及学生感受到激励机制的公平性,从而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花鼓灯与农村小学教育的融合论文

摘要:在农村小学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传统文化对学生实施教育渗透,还需要借助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入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认同和热爱家园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可以将花鼓灯这种艺术形式融入小学教育,并借此丰富学生的艺术认知、强化学生的传统艺术感悟,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能力、素养和品质的完善。

关键词:农村小学;花鼓灯;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054

花鼓灯是安徽省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小学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将花鼓灯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融入教育过程之中,并引领学生在传统艺术形式的欣赏、参与和实践中了解传统艺术、感受传统文化、参与文化传承,进而逐步实现综合素养的完善。同时,为了达成良好的教育实施效果,教师需要详细分析花鼓灯在农村小学进行教育融合的价值和意义,并借助多元化的教育组织形式将花鼓灯与教育实践巧妙融合,以期帮助农村学生在艺术欣赏、艺术参与和艺术展示中实现进步和成长。

一、花鼓灯与农村小学教育融合的意义

想要高效在农村小学实施花鼓灯传统艺术活动,教师需要详细分析和了解其与小学教育融合的意义。

首先,在农村小学中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将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兴趣,帮助学生在艺术参与中建立个人自信。很多小学生缺乏个人自信心,但是经过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参与,学生将在趣味化的艺术活动中建立活动兴趣,并逐步实现个人自信心的有效建立;

其次,在农村小学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将有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个人眼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教师需要借助传统艺术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并借此有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在多元的教育活动参与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和眼界拓展;

再次,在农村小学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将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帮助学生在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参与中实现艺术素养的逐步建立。学生在花鼓灯艺术形式的参与中将学会艺术表现的唱腔和动作,并在日复一日的艺术练习中实现个人艺术表现力的强化;

最后,在农村小学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促使新一代中国建设者在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体验中建立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在艺术学习和活动参与中完成传统艺术形式的发扬和传播。

二、花鼓灯在农村小学的实践应用

花鼓灯与农村小学的教育融合不仅能够为小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还能够为学生带来趣味化的学习内容。因此,如何借助花鼓灯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将成为每一位小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花鼓灯艺术认知:建立文化认同

为了对小学生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教师需要借助淮河沿岸流传千百年的艺术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讲述,并借助花鼓灯的艺术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花鼓灯这种艺术形式、促使学生在认知上达成艺术认识和了解。同时,经过花鼓灯艺术介绍,学生将对于这种安徽省的传统艺术形式产生文化认同和自豪感,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的艺术训练和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参与花鼓灯艺术形式的学习之前,笔者借助花鼓灯艺术活动进行了艺术展示和介绍,并希望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活动参与兴趣。首先,笔者借助花鼓灯的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并希望学生在直观的艺术欣赏中建立兴趣。经过艺术欣赏,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家中看到过这种节目;有的学生说自己跟着奶奶学习过花鼓灯的舞蹈;还有的学生表示花鼓灯演员们的服装都很好看。笔者肯定了大家的看法,并进一步根据大家的兴趣进行了花鼓灯历史的讲述,以期帮助学生深入、详细了解花鼓灯的发展历程。最后,笔者还借助花鼓灯中凤台、颍上、蚌埠等主要艺术门类进行了介绍,并借助不同门类的艺术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最终,学生不仅在活动参与中实现了花鼓灯艺术参与兴趣的建立,还在艺术学习中实现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初步认知和了解、实现了传统艺术文化认同的有效确立。

(二)花鼓灯艺术参与:提升表现能力

当学生对花鼓灯艺术产生了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艺术学习活动的组织引领学生参与,并帮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认真思考、积极练习,以期逐步实现花鼓灯艺术表现力的逐步建立。同时,教师需要由易到难组织教学,并逐步帮助学生在花鼓灯的舞蹈、灯歌、锣鼓演奏与后场小戏中实现艺术表现力的逐步建立。

例如,因为舞蹈是花鼓灯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故而笔者在对小学生开展艺术训练时会首先借助花鼓灯舞蹈的动作教授和技巧传递帮助学生掌握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在教授过程中,笔者会借助“大花场”“小花场”“盘鼓”等部分的内容对学生实施教授,并逐步借助不同动作的要领、各个舞蹈动作的关键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演示,以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在艺术训练中逐步掌握基础动作。一开始,学生往往会对于动作理解有偏差。但是每一位学生都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并主动跟随笔者的讲述与介绍进行练习,最终实现了花鼓灯舞蹈基础的建立和花鼓灯艺术表现力的有效提升。

(三)花鼓灯艺术表演:健全个人素养

篇2

摘 要:每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纯洁无暇,你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收获什么,因而小学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呢?作为一名教师,光有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讲究艺术。

关键词:教育 学生教育 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89-01

儿童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不断改进的今天,对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学艺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教育与管理孩子,使其快乐健康向上的成长呢?广大教师不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现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1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欣赏,也许你一句鼓励的话,将会是孩子以后成功的动力。我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有不错的效果,那是在教授《同学,老师眼中的我》这一课时,我先叫同学们互相说说自己眼中的好朋友,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的把眼中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告诉我,让我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当轮到说一说“老师眼中的我”时,我看到了同学们那期待的眼神,霎那间,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高高举起,就怕我看不到他一样,于是我开始一个个说说他们在我心目中的样子,正当我评得兴致盎然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双胆怯的眼睛,她可是个文静的姑娘,可是她的书写一直让我头疼。我曾多次和她交流沟通,都没有多少效果,想到这些,多少批评责备话要冲口而出,可转念一想,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大人不例外,孩子更是如此,不是有人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批评中,她就学会了自卑,如果经常生活在赞美中,她就学会了自信。因此,我微笑着对她说:“在我心中,你是个聪明能干的小姑娘,老师特别喜欢你,作业再做认真点,老师都为你感到骄傲的!”她听了,好像明白了似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惊奇地发现这孩子变了,交来的作业竟然比以前认真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她回家后就高兴的告诉她的妈妈说:“老师今天在班上夸她了,以后要做老师眼中喜欢的好学生”。她的变化让我意识到,班上像她这样的学生有很多,如果一味的批评,责备,只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只会让他们厌学,只会让他们讨厌老师。是她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学生,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2 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小学生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根据这一特点,我在班级中评选四好少年,让孩子们有学习的目标,当然,我也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要严于律己。教学字词的时候,在黑板上的书写我也不敢马虎大意,书写字迹潦草,而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板书。学生这个群体有其个体差异,在教育中要因人施教,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我经常用身边的小榜样鼓励他们,激励他们,我知道,身边的榜样是真真切切的,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班上树立榜样,寻找榜样,从而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有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我会在每周的周队会上专门提出表扬,给操行加分,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时间长了,不用自己强调,孩子们也会自觉捡起。这样教室干净了,校园变美了,学生也得到了讲卫生的思想教育。

3 适时引导

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我们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有的孩子活泼外向,敢说敢做,有的孩子胆小内向,不善言语。对于胆小的孩子,我们主动和他亲近,一个微笑,一次温暖的拥抱,一次不经意的抚摸他的头,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安慰与喜悦,从而自信心倍增。在教育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你会怎么做呢?是批评,责骂,还是罚站,讽刺?这时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机制将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予他适时引导。记得那次,我正津津有味的讲着课,突然一声响亮的“报告”打断了我的讲课,又是那个同学来迟到了,我微笑着说:“你今天又迟到了,你说怎么办呢”?他干脆的回答道,如果再迟到就抄《弟子规》三遍。我说,那么多你抄得完吗?他说不能抄完。“那你还说”,我说道。他不好意思的说:“因为以后不会再迟到了”。我默许了他的说法,还别说,他真的再也没有迟到过。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知所必备的一个条件之一。好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学习中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给学习带来无形的阻力。有的学生上课时不专心,东张西望,对教的内容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对学习用具今天不带这,明天不带那。因此,在工作中,我有意识地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一入学的时候,我就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完成教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每天检查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别人的东西再好看也不准拿,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意识。许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以变成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材。孩子经常不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老师既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也不能一味的迁就他,而是要在他的方式和我们想教给他的东西之间找个平衡点。事实表明好的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了人的一生。

篇3

1.2教育游戏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对于枯燥的知识不仅会失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将所教授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之中,学生能够切实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长久记忆。可见,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大的。然而,在运用教育游戏时,教师要时刻谨记,要将游戏与知识成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以上所述的作用,否则,不仅不会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还阻碍小学教育的发展。

2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由上述可知,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的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合理的、科学的教育游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然而,我国小学教育领域在教育游戏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一定程度。因此,加强对教育游戏的研究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此对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1注重教育游戏的趣味性

小学教师选择教育游戏时应准确把握小学的心理特点,使选择的游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以此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吸引小学生的目的,这是选择教育游戏的关键,否则选择的教育游戏很难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实际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表扬的心理特点,选择教育游戏。例如,在小学语文疑难汉字教学活动实践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课前教师可准备写有疑难汉字的卡片,课堂上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教师说:“同学们,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成员认识的字最多,认识最多的一组就是获胜组”,这样以来各小组成员就会积极准备,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根据结果教师说:“**小组真棒,认识的字最多,来,大家为他们鼓掌。”由此获胜的一组各成员会感觉非常自豪。总之,玩该游戏达到了学习和娱乐的双重目的,很多小学生非常渴望下次还玩该游戏。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实践中,可以尝试将该游戏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实践中。

2.2注重游戏内容的连贯性

小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思考问题比较简单,很难将所学知识进行融汇贯通。因此,小学教师在选择的教育游戏内容不能跨度太大。另外,数学是小学教育中较为重要的科目,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选择教育游戏时更应注重游戏内容的连贯性。例如,当将小学乘法口诀相关知识讲解完毕后,为了检验学生们对乘法口诀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可以利用扑克牌进行游戏。首先教师将带有10及以上的扑克牌去掉,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将乘法口诀知识已经学习完毕,今天咱们就玩扑克牌。”此时,部分小学生就会感觉非常惊讶,不少学生问:“老师,咱们不上课了呀?”此时教师回答:“上啊,就用扑克牌上课,我随意抽两张扑克牌,看谁即快又准的算出两者的乘积,我就给谁发朵小红花”,这样以来学们就会投入到数学游戏中。利用扑克牌游戏检验了学生对乘法口诀掌握程度,为此针对掌握不熟练的学生,教师适当进行辅导,从而整体上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以上仅仅是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应用。然而,事实上,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方式还有很多,且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还有很大的潜能。因此,对于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小学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针对该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篇4

《科学》内容异常丰富,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的基础,看似简单,其实奥妙无穷。科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从书本上学、从生活中学,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更要与时俱进,掌握国内外科学领域最前沿、最新颖的理论。

2.科学规范的操作技能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教师需要有扎实而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怎样用玻璃棒搅拌、用秒表记时,看似简单,但足以表现自己的功底。只有教师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加以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3.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

科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这种智慧需要渊博的学识,更要随堂的机智。张洪鸣老师教导我们:在学生面前,需要你表现得让学生捉摸不定,你懂的要装作不懂,不懂的又要装懂,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让学生不理解你是真懂还是假懂,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起来。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得机智些,如将问题不露声色地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自己,再在恰当的时候,解答问题,哪怕是科学上的未解之谜,也应该把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情况告知于他们,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去攻克科学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4.尽心尽职的“保姆意识”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服务。我把科学老师称为“垃圾老师”,瓶瓶罐罐是我的宝贝,办公室、家里的“垃圾”我总是看了又看,有时扔了还去捡回来:它还有什么利用价值?科学课上的哪个实验用得上?讲台里、橱柜中各种各样的物品,为我课上的教学机智提供了可能。虽然我说自己是“垃圾老师”,但孩子们却说我是“把垃圾变成宝贝的老师”。

二、科学教师的培养途径

小学科学教师面对的是小学生,除了自身需要基本的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尤为重要,需要掌握宽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心理学,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可以从相关的高等师范学校引进人才,也可以由现今正从事其他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中择优转型而来。

1.积极引进

虽然高等师范学校没有相应的专业与小学科学匹配,但生物、物理专业的学生有与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过“现代科学技术”,对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了解颇多,可以积极引进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领他们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认识科学概念的特点,不断积累和生成教学机智,提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他们将是以后“独领”的科学教师的生力军。

篇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人道使命就在于,要使最落后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进步的欢乐,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他才是您的教育对象……”对于初入学的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既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日复一日地批改作业,如何在对学生作业的正误进行评判的同时,借助激励机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1.及时批改,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

布鲁姆曾经说过:“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

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学生每完成一份作业,交给老师后,对老师的评价,总是充满期待。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批改作业时,首先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让学生能不断体验到成功,收获的快乐,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完成作业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

其次,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意味着平等与民主小学教育论文,意味着宽容与尊重,意味着帮助和支持。教师批改符号的规范、整洁,既保持学生了作业的整洁,更使得学生的作业与老师的评改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这对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还能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将自觉养成保持作业卷面整洁的良好习惯。

2.及时展示,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每一次优秀作业展评,总能在学生中起到一股强有力的激励效应,学生在欣赏、评价他人的作业的同时,也会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往往起始于小学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学生在对优秀作业的欣赏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优秀作业的概念也逐渐清晰明了,从而逐渐学会欣赏,这往往在学生中激起一阵你追我赶的浪潮。

当然,优秀作业展评要能够随时进行,长期坚持,在此期间,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作业展评形式,逐渐提高优秀作业的评比要求,既消除学生完成作业的畏难情绪,又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学生中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因此,充分利用优秀作业展评的这一良好效应,对学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的良好作业习惯养成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3.耐心评价,培养自主纠错的习惯。

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行为的肯定,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每个学

生在各种场合都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的作业批改不仅是简单地评判学生作业正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纠错,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的评价方式要直观、有趣,贴近儿童年龄特点,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二次评价,不轻易在学生作业中打上一个红叉,用有趣、直观的符号,比如画一颗红星、红旗、一个笑脸……肯定学生作业的正确之处,进步之处,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做个暗示,但又保持学生作业卷面的整洁、美观,在学生订正后,及时进行二次评价,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往往表现得劲头十足,因为他得到一次表扬肯定后,必定期望得到第二次表扬肯定。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向努力小学教育论文,这样学生养成主动订正错题的习惯将逐渐养成,同时也将促进学生自主纠错,及时纠错的能力提高。

4.放大优点,促进个体的提高。

高尔基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认识自己的意志。”教师对学生客观的评价还应表现在他能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和闪光点,对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因此,作业评价在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意识地放大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尽可能对每个学生作业中的点滴进步,都予以热情、诚恳的肯定,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满足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加速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接受,实现与学生的平等的对话,使其感觉到老师的信任和肯定。

篇6

篇7

小学和幼儿园的衔接是一项复杂而又需要一定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工作,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选择和运用有效的策略,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1.根据学生入学前的学习情况确定小学教学内容。初入学儿童从幼儿园的游戏生活进入小学的书本学习生活,学习内容的转变会使儿童产生不适应,小学低年级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内容做科学地整合。开展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要使孩子对所学内容能够顺利吸收、消化。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阶段,学习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但要尽量减小这个坡度。要把学生的学习看成一个整体,避免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注意发挥课本本身提供的整合条件,注意各个学科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注意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渗透作用,并把课外生活引入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授低年级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习惯都是在低年级养成的,如写字姿势、卫生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等。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有些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篇8

读者转向,重视读者接受研究的接受美学代表姚斯十分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和作品意义生成之间关系。姚斯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期待视野”的术语,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也就是指读者本身的期待系统可能会赋予作品的思维定向。期待视野显然与读者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常常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语文课标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文学作品解读教学因而要注重珍视和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对文学的接受感悟力和想象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期待期待,提高阅读质量。在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我们依然经常看到教师既不注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不关注学生原有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教学步骤程序化: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作品艺术特色。教师从头到尾一一讲来,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学生对经典解读自然失去兴趣,甚至厌烦经典解读课程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没有被真正唤起,难怪乎布鲁姆说:“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尝到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到的那种阅读乐趣。”鉴于此,在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情境,调动起学生阅读期待,唤起他们对探寻经典意蕴和表现形式的好奇心和欲望。比如,在“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你印象中的普希金是一位怎样的诗人,普希金诗歌给你总体印象与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们在中学已经学习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对诗人传奇的爱情及生平有所了解,初步鉴赏品位过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感情真挚、旋律优美,语言质朴优美的抒情诗。教师巧妙唤起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令其渴望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阅读期待中。学生求知欲和兴趣被激发以后,教师再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诗人传奇的爱情经历和不平凡的生平,初步感悟到诗人浪漫热情、善良纯真、忧郁率真的诗性素质和血气方刚、奔放自由的天性;通过播放诗人抒情诗杰作《致凯恩》《致恰达耶夫》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朗诵音像视频,让学生初步体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抒情诗风格,对这位“俄国文学之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阅读期待。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被深深唤起,就为解读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良好的基础。布鲁姆说“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实践活动之间的张力,使得经典解读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新鲜感切入文本解读,让学生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才能形成对文学作品解读教学良性循环的理想境界。

三、涵咏经典:自主探究深层结构

重视读者接受的阅读理论具有一个共同认识:一部文学作品存在着多种解释与分析的可能性。外国文学经典常常在表层结构之外还存在一个深层结构,需要读者深入寻幽探微,才能体味其中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正如歌德所说“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找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经典解读教学要高度珍视学生阅读独特体验与感悟。温儒敏先生说“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接受美学另一代表伊瑟尔在强调读者的决定作用时也强调作品的制约作用,指出作品的意义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中的“召唤结构”,指的是作品中之空白吁求读者去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师既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独特体验,也要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创设开放对话的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涵咏品味,比较升华,建构生成作品的意义。比如,在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解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提前布置思考题给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哈姆莱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悲剧形象?让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作品,形成初步印象和感受,然后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录像《王子复仇记》,加深对剧情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反复细读作品,积累体验与感受;一方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比较,从中受到启发,升华成理性的体会,并撰写成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在课堂上做报告展示。在课堂上,让同学做报告,并组织全班同学提问讨论,搭建合作探究、多向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教师再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适当引入或补充介绍文本解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用适宜的阅读鉴赏和批评方法去鉴赏解读。譬如告诉学生可以从社会历史学、知人论世、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俄底浦斯情结”、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元视角去解读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比如,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阅读鉴赏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反复阅读,涵咏品味和合作探究,学生就可以深入领悟哈姆莱特形象丰厚内涵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此外,教师还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专题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等,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上升到理解与领会、鉴赏与评论的层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获得审美愉悦和享受,又提升自己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健全审美人格。

四、名师的榜样作用:促进专业化发展与成长

篇9

在我们实施的音乐趣味性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教师主动地带领学生积极的去参与审美过程,主要是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设计趣味性教学教案时候,在一些教案中融入写直观的审美元素。 小学音乐的教学趣味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搭建起一个平台,与家长要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

3.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上的发音训练、节奏练习、乐理知识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那么,就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潜力,从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比如学习《小小粉刷匠》时,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 在这堂课前,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外墙壁上都贴上了白颜色的纸,还准备了许多小刷子和报纸。 在歌曲新授后,《粉刷匠》这首歌曲的背景音乐渐渐响起,教师带领同学们用报纸折成帽子,带上小刷子来到教室外面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粉刷游戏。 此时,同学们都充分施展他们的装扮才艺,俨然一个个小小粉刷匠正在认真的工作着。 试想,如此生动的情境还不足以吸引学生吗? 还怕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又收获到了劳动的喜悦。

篇10

(一)深挖彝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舞蹈艺术作为民族文化中最为瑰丽的奇葩之一,尽显曼妙绮丽的无限风景。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对每个民族而言,民族舞蹈都是一本记满悠久历史的史册,承载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多彩的民族特色[4]。石林彝族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形式美感,成为少儿舞蹈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石林彝族舞蹈大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彝族民间舞蹈文化,大到祭祖祈福,婚丧嫁娶,小到亲朋欢聚,劳动小憩,都以民间舞蹈抒情达意,自娱自乐,可以说民间舞蹈是彝家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进行舞蹈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深挖浅出,把舞蹈转化成儿童所能理解,所能演绎的动作,前提是要能体现本民族特色。在选材时要注意内涵深厚,选择最能表现彝族人民朴实、刚毅、豪放的性格特点,在进行舞蹈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掘舞蹈中体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民族气节,培养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民间舞蹈特色开展教学活动

舞蹈教育需要强调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民族文化的存在感、认同感,学习民族精神的同时并承传下去。在石林彝族地区,高中学校用彝族民间舞蹈代替广播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责任感。高中都如此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小学更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相应的舞蹈,让他们从小就了解本民族文化,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传承彝族文化。学校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阵地”,而学校课间活动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活动中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其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除了每天坚持课间舞蹈活动,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制作关于彝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主题展板,黑板报等;开展彝族民间舞蹈文化主题班会,观看彝族民间舞蹈相关的图片,影片及艺人的表演,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彝族民间舞蹈,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民间舞蹈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并不断积累、发展、传承的一种艺术门类。它根植于广大群众,真实反映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群众劳动与生活的缩影,也是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层积淀。民间舞蹈文化是人体动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13]。在传承的过程中保护、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加快现代化步伐,促进多元文化共荣共存局面的形成,使得在小学课外活动中进行民族民间舞蹈学习显得十分必要。1.音乐课及器乐课。音乐课是小学必修课之一,在石林彝族地方,加设了器乐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大多是以教师本身为中心,根据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会将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与歌曲相结合,让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模仿,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2.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大部分小学都会设置的课程,以班级为单位,具有集体性。课外活动包括舞蹈、美术、器乐、书法、音乐等,课外活动无疑是小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最佳途径。石林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民族民间舞蹈在课外活动中的开展,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荣誉感。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训练有助于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同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将民族民间舞蹈普及开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继承者,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文化,使民族民间舞蹈在小学中得到传承,更使小学生深入了解多民族的文化、生活、风土等特点,为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友谊,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3.校园演出。为了丰富校园学习生活,带动学校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会定期举办一些主题班会,知识讲座,只要是有与艺术活动相关的节日,学校就会组织各类演出,其中歌唱和舞蹈最为普遍,在石林的小学中,除了儿童舞蹈,教师大多会组织学生排练本地彝族舞蹈,目的也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不让舞蹈文化随着时间流逝。然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能够参与排练的机会较少,很难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4.校外舞蹈培训。由于学校未开设专门的舞蹈课,有的家长为满足孩子的特长需求,会将孩子送到舞蹈培训班。近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当地政府会进行歌舞等表演活动,活动中需要选取好的舞蹈,培训机构为了宣传,会编排舞蹈参加这类比赛。石林彝族民族民间舞蹈是首选,因为彝族民间舞蹈简单易学,而且属于集体性舞蹈,气势足。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开发孩子的行动力、协调力,对正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培养也起到有效的积极促进作用。

篇11

二、实践活动课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须通过他们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小学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在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丰富的知识。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就应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中可以为学生创造出这样宽松和愉快的环境。比如在进行《认识新同学》、《我们做游戏》中,老师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在活动中不但可以增进学生间的互相亲近和了解,还可以在活动中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思维的灵敏性;还比如小学自然课《石头、沙子和泥土》,石头、沙子和泥土具有原始、天然、随手可得的特点,而这些物体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是模糊的、不完整的。以此为切入口,通过做《沙糕》和《沙桥》游戏等实践活动课,引领学生自己体会它们具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在观察、比较、交流、分析中获得较清晰、完整的认识。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能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主能动性,获得新的认识、新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尝试探究活动的科学态度和与伙伴合作交流的精神。

三、实践活动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富勒说过:“理论是一种宝库,而实践是它的金钥匙”。实践活动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观察、想象、设计、制作、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科知识,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课程不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而是提倡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多交流、多合作,应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真正把装进学生书包里的知识通过开放性的活动内容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比如在数学教学中,讲授“时、分、秒的认识”后,可安排活动课,让学生到客运站、火车站、商店门前等地方记录关于时间的内容,并在班上与同学们交流和探讨,同时,可以自发收集生活中关于时间方面的信息,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好习惯。实践活动课通过活动过程的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广泛性,如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估一估”、“算一算”等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自主性,这样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四、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1.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观察力的强弱、思考方法得当与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能力素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尝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观察思考。比如数学教学中的“七桥问题”,老师可以在实践活动课上先教给学生一笔画的初步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发现“偶数点”的规律,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这样学生会发现“七桥”不能“一笔画”,进而提出怎样才能“一笔画”的问题。这就在实践中无形的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求异探索,激发思考情趣。

2.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实践课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所以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讲“圆”、“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的作用时,可以开展教学实践课“有趣的拼搭”,学生在拼拼凑凑、堆堆搭搭、推推滚滚中联系生活,就会明白“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为什么造房子时采用的砖头的形状都是长方体的”。学生如果不亲自动手实践,就不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可见,教学实践课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课程。

3.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问题的解答往往是单一的、绝对的,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需要,当今的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开展《变废为宝》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变废为宝的实例,如用废纸设计成衣服,进行服装表演;利用易拉罐设计各种造型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借助这些活动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美化生活。通过类似的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

篇12

2.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建立良好、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由于学生处于小学阶段,鉴于这个时期学生的特殊性,在营造课堂气氛时主要以情感气氛为主,多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培养积极的情感。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养成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加强教师的专业授课能力和心理教育能力,专业授课能力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前提,心理教育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硬件之一。小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健全的心理同样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侧重点之一,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将教育管理工作和心理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加大精力,保证这两方面工作顺便有效的完成。

篇13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任务,所以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职前培养需要积极与小学教育的发展相适应,要把高校周边地区的小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基地,通过更多的小学教育实践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职前培养与现代小学教育发展的积极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身教育职业的理性认知,从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场中获取更多的职业感悟。因此,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同社会、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更多的学校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创建校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现有玉东小学、实验一小、实验二小等多所小学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真正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精神的培养。学校积极建设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构建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教学实训室、教师能力提升实训室、教师教育行为观察室、微格教室等,为学生的职前实训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这将有助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协调与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而言,其毕业后进行小学就业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需要格外注意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做了积极的探索。首先,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如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开设了识字教学、朗读教学专题、小学文本解读、教师口语训练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大大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还要求学生积极进行专业实践课程的拓展训练,如课前五分钟实训、微型课试讲、有效教育模式演练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丰富多样有效的形式。其次,根据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小学教育教研室自编教育见习手册,从大一起就每个学期安排学生去见习,培养学生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情感和倾向性,在见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做好教育见习的记录、总结和反思,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实习的时间延长至三个月,充分的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要求。另外,在一些班级中探索双导师制,给学生在校内外安排了指导老师,尤其是校外的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校外基地的教育实践,在见习和实习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在教育专业素质上的缺陷,做到及时的查漏补缺,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从师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第一时间适应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