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行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实验设计实验采用被试内的前后测设计,实验自变量为同龄群体的性别(男、女)、同龄群体的反馈意见(正、负),自变量均为被试间变量,实验为混合设计。实验因变量为被试在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两个维度的分数改变量。由于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很多,为了控制产品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无关变量的影响,根据代祺等人的研究,对被试的“自我一致性”进行测量,作为控制变量。
3.实验程序分发问卷后,先请被试仔细观察产品的图片,并阅读产品的详细介绍。接下来请被试填写产品评价、购买意愿量表、自我一致性评定量表。给予被试实验控制———同龄群体(男、女)的反馈意见(正、负),再请被试填写产品评价、购买意愿量表。
二、结果与分析
以各条件的平均值替换缺失值后,采用SPSS11.5软件分别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项目区分度的检验,并进行方差分析。
1.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α一致性系数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α系数为0.9771,因此该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
2.项目区分度检验以27%作为高低分组的界限,选出总分高低两组,对高低两组各项目的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项目的p值均达到小于0.002的显著水平,表明各项目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3.因素分析对量表前测部分和后测部分分别进行因素分析。该量表前测部分的KMO值为0.876,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项目之间相关性很好,可以对该部分进行因素分析。对前测部分各项目得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3个,占总方差的73.82%,能解释项目的大部分差异。对因素负荷矩阵作Pormax斜交旋转后,各因素负荷分布显示:因素1包括了购买意愿和自我一致性两个维度的项目,因素2和因素3则都是产品评价维度的项目,其中因素2偏重对产品的主观评价,因素3偏重客观评价。后测部分的KMO值为0.892,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项目之间相关性很好,可以对该部分进行因素分析。对后测部分各项目得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2个,占总方差的82.05%,能解释项目的大部分差异。对因素负荷矩阵作Pormax斜交旋转后,各因素负荷分布显示:因素1包括了购买意愿维度的所有项目和产品评价维度中主观评价的项目,因素2包括了产品评价维度客观评价的项目。
4.方差分析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对前测和后测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群体性别与反馈意见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77)=0.76,p=0.386;群体性别的作用也不显著,F(1,77)=0.31,p=0.581;同龄群体的反馈意见对被试的态度改变作用显著,F(1,77)=13.09,p=0.001,当反馈意见为正面信息时,被试的态度改变分数差异不显著,当反馈意见为负面信息时,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分数。表明当接受到群体的负面意见时,被试对产品的评价显著降低,出现从众现象。我们认为,只在群体负面意见的条件下出现从众行为,反映了大学生在做出消费决策时普遍具有风险规避的心理。将自我一致性分量表的总分按照高低排列,以总人数的27%为分界,将被试分为高自我一致性和低自我一致性两组,其中,高组有被试有23名,低组有被试26名。对高自我一致性组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产品评价维度,没有显著效应:群体性别的作用不显著,F(1,17)=2.35,p=0.144;反馈意见的作用不显著,F(1,17)=2.90,p=0.107;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17)=0.07,p=0.801。在购买意愿维度,发现反馈意见的作用显著,F(1,17)=4.58,p=0.047,当群体给予正反馈意见时,后测的分数高于前测的分数;当群体给予负反馈意见时,后测的分数低于前测的分数;群体性别的作用不显著,F(1,17)=0.18,p=0.682;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17)=0.60,p=0.448。表明被试对产品的评价随同龄群体的评价变化而变化,出现从众现象。对低自我一致性组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产品评价维度,群体性别的作用不显著,F(1,21)=0.01,p=0.993;反馈意见的作用不显著,F(1,21)=0.37,p=0.552;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21)=1.17,p=0.292;前后测的作用显著,F(1,21)=13.34,p=0.001,不论群体性别和反馈意见为何种条件,后测分数始终显著低于前测分数。具体表现为:当反馈意见为正面信息时,被试对产品的评价改变不显著,但呈下降趋势;当反馈意见为负面信息时,被试对产品的评价显著下降。在购买意愿维度,没有发现显著效应:群体性别的作用不显著,F(1,21)=0.39,p=0.541;反馈意见的作用不显著,F(1,21)=0.30,p=0.593;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21)=0.39,p=0.541。
篇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把握引导、置换、对比、体验、总结、升华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达到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在内化中觉悟,在觉悟中升华的目的。把积累、沉淀良好的行为习惯,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把积累、沉淀的过程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浓缩着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人格的魅力、综合的素质、潜在的能力等。它关系到一个人智慧的展发,能力的提升、身心的健康,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总之,它是人的首要资本。所以这项工作是系统的大工程。
一、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现在的学生将成为未来引领新生命的幼儿教师,他们是幼儿潜移默化的行为榜样。这样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意味着什么?他们对社会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又将给那些鲜活的生命注入些什么?学生们的客观现状与未来的职业要求的差距,都是教育、教学要完成的工作目标。
这一切的实施,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细致地纳入在教学的工作环节之中并转化为学生们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对于经历苍白的十几岁孩子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只凭理论或知识的传授都是无法触及到他们的心灵深处的。所以,只有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广泛实践,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置换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们在非常和谐、自然的气氛下,主动地生起想完善自己的愿望,进而愉快、积极地去实践完成培养良好习惯的训练。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教育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从主观的愿望上讲,没有不想好好学习的,但所形成的学习效果却常常很不尽意,差异极大。同样的一个老师教,同样的环境作用,结果如此不同。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往往人们会盲目地抛出一个结论——要么是智商问题,把一个不可更改的责任推给了父母;要么是小时候基础没打好,不是学习的料,又把一个责任推给了过去……这样的结论,给老师和学生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不教、不学的理由。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透过传授知识祛除学生学习障碍的过程,最终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成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坚固基石。由此可见,学习困难这个现象,其根源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过去;其次是找到突破畏惧学习的心理的具体方法;其三是创建一个能有效使学生们反复咀嚼体验突破畏惧和品位学习的环境氛围;最后仍是帮助学生们正确总结,使之回归到已设置的建立的良好习惯的实训内容上。继续升华、强化为意识,固化成思维。
二、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实训的保障机制
建立良好的习惯,首先需要的是稳定的保障,这种稳定提供了实现重复性的可能。那么学习习惯的建立也是如此——不是说的概念,讲的大道理,它是需要以身心为实验室,成百、上千、上万次的反复训练、从坚固直至到固化。所以它的完成需要一整套严谨、科学的系统规划,既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们能实现学习运用的需要。不仅要有可操作性、可多重复性,还要有“机制”的保障,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大做文章。围绕着一个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能转化为可重复的实训为目的,以学生快乐轻松学习为检验标准,来渗透理论,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环节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统一的一套规范化、自制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实训流程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的环节是教学规律的反应点。它是整体教学活动承上启下的枢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鸣的和谐之声。它既可检验教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又可检验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状态。所以需要教师站在教学环节这个全息点上,确立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贯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充分思考、准确的判断学生的客观学习状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1)第一环节:把培养学习习惯与教学结合
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而学习状态又取决于良好习惯的积累,所以强化学习习惯就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在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一整套的培养学习习惯的流程,围绕的核心是调和感官的协调统一,达到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A、笔记规范化,统一书写格式;
B、听读和随记结合,使学生专注,不分神;
C、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D、将实训的内容纳入量化分,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这样从引起学生的注意开始,才可能改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进而强化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环节:思维习惯的训练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又是艰苦枯燥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积累状态的。若只一味地从学上强调,很难达到学的目的。要在这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梳理调整,使他们认识到学会什么不是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而真正透过学习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学习障碍是什么?排除障碍的思路以及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学习的目的也自然能达到。具体方法如下:
A、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学生们遇到学习障碍时,往往是心里动荡不安立时,也是思维无序混乱之时。此刻给一句针对解决问题的话,会使他们心安。有了一刻安稳、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人会安静理智。这种心态是做抉择的基础,再加上一些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审视当下的行为,会清楚自己的身心积累”、“自信来源于无我的利他实践”、“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自私会带你走进幽深的黑洞”、“踏实的努力是你忠实的朋友”等。
B、界定清楚概念,是正确实践后的升华。
建立良好的习惯实例,是正确认识的途径,同时也是界定清楚概念的基础。若实训是盲目或主观的,那么,认知也一定会出现偏差的。所以,实训、认知和界定概念要相结合,方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自己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们自我指导和自主接受实训以及巩固效果的目的。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会使学生们心里踏实,还可以培养超强的预测结果的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万法随心自然。如:上课前要求全体起立,同学们一同问:“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看起来一个简单常规的课前、课后的实训,潜移默化地在渗透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尊重老师,什么是课堂的严肃性。同时,在课前学生站起的瞬时,可以放下手中与课无关的小动作,打起准备。:
(3)第三环节:内化知识的训练
对于内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的形式,设置三个内化环节:一是复述(可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认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状况,以便及时补充;二是帮助学生找寻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结合与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三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是对知识内化后的检验,也就是同样的知识具体每个人却是非常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对知识运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这个环节并加以正确引导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兴趣和驾驭知识的思维和行为等诸多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A、复述的重要性:
“复述”,从形式上看,的确非常简单。但它无论以渗透教学整体质量上讲,还是从个人诸多能力的培养上讲,都是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或者说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它的重视,需要在行为上无数次地重复,并坚固成为习惯。因为复述是接受外在信息后的第一个内化环节,人往往在处理外来信息时,常常会以个人的心态进行取舍,难以完全地吸收,这个环节若不得到重视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再是具体的分类,处理和重新排列组合,而达到知识的内创造。通过复述这项行为上的训练,可使学生体会到梳理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强化复述的意识,为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B、学习与自身需要的结合:
篇3
问题发现是指在解决一个已清晰呈现的问题之前经历的所有活动、过程和事件,它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开展认知活动、创造性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起点(Csikszentmihalyi&Getzels,1970)。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问题发现能力的重要性得到了学界的认同(Einstein&Infeld,1938),但是在实验研究方面,比起一些与它联系密切的领域如“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该领域的研究非常缺乏,在理论与方法上都有待更深入地探索。许多学者都试图对问题发现过程进行观察、测量与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与特征,但由于问题发现过程本身的复杂性、隐蔽性、潜伏性与开放性等特点,给研究的深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挑战。已有研究大多考察了问题发现的外部表现(韩琴,胡卫平,2005;肖浩宇,张庆林,史慧颖,2006)、影响因素(Lee&Cho,2007)、评价方法(Ramirez,2002)及实践应用(Gautier&Solomon,2005;Hofstein,Navon,Kipnis,&Mamlok-Naaman,2005)等,极少能够深入到问题发现者的内部思维过程,揭示问题发现的认知机制与规律。对知识状态和思维操作转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问题发现的内部认知机制,而问题行为图则是一种能够把内部思维序列外显化和精细分析的有效工具。问题行为图是Newell和Simon(1972)提出的一种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口语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的技术,问题行为图由知识状态和思维操作两个成分组成,在图形绘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思维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知识转化和思维操作序列直观呈现,便于区分哪些是思考内容,哪些是思考方式,以清晰地把握个体思维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虽然,已有研究多把问题行为图技术运用于问题解决领域,但其对内部认知过程的序列分析原理是同样适用于问题发现领域的。在本研究中,拟借鉴问题行为图这种经典的研究技术,对问题发现思维过程做深入考察。发现问题的心理实质是个体觉察到现有的某一状态与预想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差距(Hayes,1981),这个差距可能是明显的,也可能是隐藏的,前者代表了矛盾式问题情境,后者则代表了潜藏式问题情境。Dillon(1982)指出,矛盾式和潜藏式问题是现实中最典型的两类问题发现活动,矛盾式情境本身包含缺陷、不调和或矛盾事物等问题事件,问题发现的任务就是找出这些已经存在的矛盾、错误、不足等问题,比如侦探断案的情境;而潜藏式情境本身不存在错误和矛盾,需要个体在不具有任何现成问题的情境中去发现和挖掘潜藏的问题事件,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情境。Dillon还指出,两类问题发现涉及不同的认知过程,由于矛盾式情境中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事件,个体要做的仅仅是去知觉(perceives)、认知(recognize)与辨识(identify)问题;而在潜藏式情境中,问题是潜在的,个体必须去创造(create)、建构(construct)和发明(invent)问题。许育彰(1999)认为,矛盾式情境体现的是聚合式问题发现能力,而潜藏式情境体现的则是发散式问题发现能力。Shepardson和Pizzini(1991)提出,前者需要个体回忆信息,后者则需要个体以新的方式来假设、推测、概括、创造和评价以超越已有信息。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个体在两类问题发现情境中的知识状态运用与思维操作过程可能存在差异,认知过程各有其重点,但已有研究对此缺乏实证分析。此外在对认知过程,尤其是对问题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范式是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比如林沂升(2003)探讨了研究生与小学生科学问题发现的思维模式差异,发现研究生在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上远高于小学生。李广洲、程萍和任红艳(2002)对比了教学专家和新手解决中学化学平衡问题的思维过程,并把其差异归结于知识结构化程度和反省认知水平的不同。这种对比研究能够反映出问题发现过程的认知差异情况,有助于探索问题发现的认知加工机制。因此,本研究也拟借鉴专家-新手对比研究范式,通过比较能力强和弱两类被试的表现,探索两者在问题行为图上的使用异同及其原因。本研究假设,被试在潜藏情境中需要更多结合已有知识积累去深度加工信息以发现问题,因此对内部信息和纵向思维的使用多于矛盾情境;矛盾情境的问题发现更依赖于个体对情境内容本身的认知与加工,因此被试会更多地使用情境信息;高能力被试更擅长于将横向与纵向思维进行综合和融汇,因此对纵横交错型问题行为图的使用多于低能力组。综上,本研究拟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问题情境中,用实验的方法探讨高低能力大学生在问题发现过程中知识状态、思维操作和问题行为图的使用异同,并分析其原因。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索问题发现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成分,为建构科学的问题发现认知模型奠定基础。
2研究方法
2.1实验设计实验采用2(问题情境)×2(组别)的混合设计。其中,问题情境为组内因素,分为矛盾式情境和潜藏式情境两个水平;组别为组间因素,分为高问题发现能力组和低问题发现能力组两个水平。因变量是问题发现中的知识状态、思维操作以及问题行为图的使用情况。2.2被试在预备研究中,采用团体实验对620名大学生(男302人,女318人,平均年龄20.82岁)问题发现能力的基本状况进行考察。从团体实验得分较高(高问题发现能力组,以下简称高能力组)和较低(低问题发现能力组,以下简称低能力组)的前后20%大学生中,随机各挑选出10名参与本实验。大学生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四所高校。20名大学生中,男女各半;最大年龄22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20.4岁。2.3材料与仪器在材料设置上,参考了邵惠靖(2001)和林沂升(2003)的设计。从网络中收集数十篇候选材料,根据专家建议结合本研究的特点筛选并整理出矛盾式与潜藏式情境备选材料各5段。请20名大学生从难度、启发性和熟悉性等三个方面对材料进行5点评分,选择分数适中的材料作为正式实验材料,以提高研究的区分度。团体实验中,矛盾式情境材料为一个“断电盗窃事件”,其中存在多处错误与漏洞;潜藏式情境材料介绍一件“善解人意”的衬衫,材料本身没有任何现成的矛盾和错误(见附录1)。两段材料的难度(M1=3.15,M2=3.25;t(1,19)=-0.623,p>0.05)、启发性(M1=3.30,M2=3.40;t(1,19)=-0.525,p>0.05)和熟悉性(M1=3.35,M2=3.30;t(1,19)=0.252,p>0.05)适中,且不存在差异,团体实验材料没有在字数上作控制。基于问题总数量、核心问题比率、变通性、深刻性、精致性、新颖性和矛盾问题击中率(仅在矛盾式情境)等7个指标,对大学生问题发现能力做出评价,将这7个指标上的得分转化为标准分后求和即为总评分,并依据此选择个别实验的被试。个别实验则在矛盾式与潜藏式情境中,分别选取了一个“邮件车厢抢劫案”和一段“58岁上大学”的新闻(见附录2)作为实验材料。两段材料在难度(M1=3.00,M2=2.90;t(1,19)=0.809,p>0.05)、启发性(M1=3.40,M2=3.55;t(1,19)=-1.000,p>0.05)与熟悉性(M1=3.20,M2=3.35;t(1,19)=-0.567,p>0.05)上得分均为中等,且没有差异。个别实验的两段材料均分为四个段落,包含10句话,477个字。此外,本研究需要对思维过程作详细分析,因此采用出声思维的方法,要求大学生在问题发现中“大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为了便于呈现材料并用录音记录下出声思维内容,实验在带麦克风的电脑上进行。2.4程序采用个别实验的方式。主试首先记录被试的组别、姓名、性别、年级、年龄和学校等信息,然后向被试出示统一的指导语并开始实验。为确保实验效果,主试由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担任,并在事前对其进行培训。为排除主试个人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对主试在实验中的行为做了书面上严格的规范。实验分为训练和正式实验两个阶段。训练阶段用于帮助被试熟悉实验流程并习惯于做出声思维,要求大学生针对一段训练材料,说出所发现的问题(至少三个),并同时进行出声思维报告。在正式实验阶段,则要求被试针对“邮件车厢抢劫案”和“58岁上大学”这两段材料分别说出发现的问题并进行出声思维,实验没有时间限制。为避免顺序效应,每个组别的大学生各随机分配一半先参加矛盾式情境实验,另一半先参加潜藏式情境实验。2.5出声思维报告编码由于问题行为图主要从知识状态与思维操作两个方面作分析,因此编码也涉及这两个维度。2.5.1知识状态编码从两个维度对知识状态进行编码。(1)基于加工性质的差异,参考Gagné和Driscoll(1988)的知识分类标准,把知识编码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和原理等(编码a,在问题行为图中用虚线框表示),本研究中表现为陈述一个现象或引用一段事实等;程序性知识指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等(编码b,实线框表示),本研究中表现为阐述动态行为、办事程序等;策略性知识指关于如何感知、如何记忆、如何思维等元认知方面的知识(编码c,双线条框表示),本研究中表现为对自我的认知、体验和调控等。(2)基于信息来源,参考Hoover和Feldhusen(1994)提出的问题发现过程的信息处理包括问题情境中的数据、经验或信息,个体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两者的联结与整合的观点,把知识编码为情境信息、内部信息和推断信息。情境信息指情境材料中提供的原始信息(编码A,方形表示),本研究中表现为对材料内容的直接引用和复述;内部信息指被试头脑中存储的信息(编码B,圆形表示),本研究中表现为回忆自身已有的知识;推断信息指被试通过思维活动对情境信息和内部信息进行加工之后得出的新信息(编码C,三角形表示),本研究中表现为结合自身知识对情境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和整合。2.5.2思维操作编码由于需要考察各个知识状态之间的思维关联和转换情况,因此,从知识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进行思维操作编码,参考Newell和Simon(1972)提出的问题行为图绘制遵循横向操作从左到右,纵向操作自上而下排列的原则,结合学者们对问题发现中元认知思维意义的肯定(Hoover&Feldhusen,1994;谢居盛,2003;林育秀,2004),将思维操作分为四类。(1)独立思维,指相邻知识状态之间是相对分离、没有关联的(编码Ⅰ,在问题行为图中没有连线进行连接),本研究中表现为分别阐述两个独立的内容;(2)横向思维,指两个知识状态之间是一种平行并列的关系(编码Ⅱ,横向箭头连接),本研究中表现为阐述内容之间有水平扩展的关联;(3)纵向思维,指前后两个知识状态之间是一种深入和递进关系(编码Ⅲ,纵向箭头连接),本研究中表现为阐述内容之间有上下位关联;(4)元认知思维,指思维过程中所引出的知识状态是针对被试自身思维活动的评价、监控和调节(编码Ⅳ,双线箭头连接),本研究中表现为阐述策略性知识。对知识状态和思维操作的编码是基于大学生的出声思维报告。将实验录音转译为书面文字后,以“问题”为单位对文字进行“断句”和“分段”,每个分段都要表达一个独立的意义和主题。之后,再以“分段”为单位进行编码。例如对于矛盾式情境的一段出声思维报告:“歹徒一进门就将他打倒,那他怎么还有那么多时间去观察歹徒的眼睛颜色?”。首先将该段报告以逗号为间隔,分解为两个独立分段,然后对每一个分段都单独编码。第1个分段“歹徒一进门就将他打倒”,是针对情境内容的复述,因此在知识状态维度编码为陈述性知识和情境信息;第2个分段“那他怎么还有那么多时间去观察歹徒的眼睛颜色?”是
3研究结果
运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3.1问题发现中知识状态的差异比较根据编码方案,分别统计能力高与低两类大学生,以及潜藏式与矛盾式两类情境中知识状态的使用频次,结果如表1所示。以大学生的组别和问题情境为自变量,各类知识状态的使用频次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矛盾式情境中,大学生使用情境信息的频次高于潜藏式情境(F(1,18)=5.76,p
4讨论
4.1问题发现中知识状态的使用情况知识对问题发现具有重要影响。Lakatos(1976)指出,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个体的背景知识相关。Mumford,Roni和Redmond(1994)也提出,问题的形成与知识基础密切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在情境信息的使用上,矛盾情境高于潜藏情境,这与本研究的设想一致。在矛盾情境中,发现问题主要是通过知觉、认知、辨识等找出情境中的错误与矛盾(Dillon,1982),需要个体对情境本身进行细致充分地理解与分析,因此会更多使用情境信息。而在内部信息的使用上,潜藏式情境显著高于矛盾式情境,这也符合本研究的设想。Hoover和Feldhusen(1990)指出,潜藏式问题发现需要个体将额外的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知识系统中。在潜藏式情境中,发现问题不但需要个体利用情境信息,还需要更多调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帮助理解情境,深入加工和整合信息以挖掘、揭示出潜在的问题线索,因此会比矛盾式情境更多地使用到内部信息。这个结果既反映出问题发现过程对知识和信息的依赖,同时也揭示出不同类型问题对知识需求度的差异,矛盾式问题的发现更需要个体对外部情境信息作出客观分析与判断,而潜藏式问题的发现则对个体自身知识基础的要求更高,后者也印证了一个现象:在某个领域能够创造性发现有价值问题的人必定是该领域的专家。高低能力组被试知识状态的使用频次不存在差异。本研究对知识状态的考察主要涉及知识的分类,而非知识内容本身,即并非考察知识本身的丰富程度,而是考察了知识类别的出现情况。因此,个体自身知识积累的数量和质量并没有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知识状态在类别上的表现,更多地反映出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某些本质特征与规律,具有共通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因此在高低能力被试中没有出现差异。各类知识状态的使用频次存在显著差异。从知识加工角度,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Marbach-Ad和Sokolove(2000)指出,问题发现过程需要个人理解当前主题并将知识元素连接起来。Miyake和Norman(1979)认为,发现有意义的问题意味着一个知识结构的形成。问题发现中,需要不断对知识进行整合、推理、重组等动态地加工,而不仅仅是静态地复述,因此会较多运用到体现动态过程性的程序性知识。而策略性知识主要起到对问题发现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和调节的元认知作用,相对运用得较少一些。从知识来源角度,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推断信息、情境信息和内部信息。推断信息是指个体基于情境信息和头脑中已有的内部信息进行关联、归纳、演绎等从而得到的新信息。Hoover和Feldhusen(1994)提出,在问题发现过程中个体需要获取知识或信息,将其整合于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并在知识基础之间建立联结。推断信息是建立在对情境信息与内部信息整合、加工基础上的,它的使用频率高说明在问题发现过程中,知识是处于一种不断转化、发展和演变地动态过程中,只有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持续地加工,才能完成问题发现任务。4.2问题发现中思维操作的使用情况Dillon(1988)指出,问题是个体思维的模拟。本研究显示,在横向思维的使用上,矛盾式情境高于潜藏式情境。矛盾式问题发现,主要依赖于个体对情境信息的分析、推理和判断,其焦点是找出矛盾与错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情境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反复地比较和推敲,因此会更多地出现能够将知识进行联结、对比和整合的横向思维。在纵向思维的使用上,潜藏式情境显著高于矛盾式情境。在潜藏式情境中,由于问题更具有隐蔽性,需要进一步地发掘,因此必须利用纵向思维对信息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和精细地加工,才能够发现潜藏问题。Allen和Rott(1969)的调查发现,科学家们把纵向聚合式思维评价为问题发现中最经常使用的思维操作。Subotnik(1988)对西屋科学天才研究奖获奖者的研究显示,纵向聚合式思维对发现问题的作用大于横向发散式思维。纵向思维的运用可以提高思考的深度,有助于挖掘潜在的问题线索,这对于潜藏式问题发现是非常重要的。高低能力组被试思维操作的使用频次不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在知识状态使用上的差异不显著相似。即思维操作的类别,反映出个体问题发现的基本认知过程和思维规律,具有普遍性特征。从使用频率来看,纵向与横向思维明显高于元认知与独立思维。这说明,问题发现过程主要依靠横向思维的延展和纵向思维的深入,纵横交错,在深度和广度空间同时获取问题线索。4.3问题发现中知识与思维的加工效率本研究值得关注的一个结果是,单从各类知识和思维操作的数量来看,高低能力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那么,高能力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优势体现在何处呢?为此,本研究对知识与思维加工的具体过程作了分析,发现两组被试在加工效率上存在差异。下面,举一列说明。矛盾式情境中,高低能力组的各一位被试都发现了同一个问题,即“怎么认出劫匪是英国人?”。低能力组被试的口语报告是这样的:“1.当事人说进来的是一个胖子,一个瘦子,而且还蒙着面具,———2.那么就是,有而且蒙着面具,———3.瘦子,嗯,不用说了,也蒙着面具,———4.那么当事人怎样认出他们是英国人?”分析上述报告可以看出,在思维的前3步,被试都在描述情境提供的信息,2和3都只是对1的简单和低水平地重复,这3个步骤完全可以只用1步就完成。以上说明,这位低能力组被试倾向于反复多次对同一个内容进行表征和描述,多次重复加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加工效率比较低。而对于同一个问题,高能力组被试的描述是:“1.佩雷怎么辨认出是英国人的?———2.是通过口音吗?———3.是通过长相吗?———4.佩雷怎么通过带着面具的人脸判断出是英国人的?———5.怎么通过火车声大听不清楚的声音,判定出是英国口音?”在被试的五步思维活动中,每一个步骤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首先进行了整体上的质疑(第1步);然后通过发散思维描述出两种可能性(2、3步);之后再分别针对两种可能性,结合材料中的信息给出了进一步地质疑(4、5步)。在这些步骤之间,逻辑思维清晰、严密,每一步的思维进程都是必须和有效的。而在两组被试发现的另一些共同问题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量化的研究有时难以完整展现出被试认知过程的全部状况。对于问题发现这类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能会更加合理。4.4问题发现中问题行为图的使用情况在七类问题行为图中,独立操作型、横向平行型、横向归纳型和纵向深入型都是线性思维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纵向深入型可以体现思维的深度,因此相对更占优一些。单维监控型本质上也属于线性思维模式,只是有元认知思维介入其中。比较复杂的是纵横交错型和纵横监控型,它们都同时涉及了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体现出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的发展,而后者更有元认知思维的参与。矛盾式情境中,个体对横向平行型和横向归纳型行为图的使用高于潜藏式情境,这可能是由于矛盾式情境中问题是已经明显存在的,需要对情境信息作对比、分析、判断以找出其问题所在,因此横向联结类的行为图出现频次较高。潜藏式情境中,个体对纵横交错型行为图的使用高于矛盾式情境。潜藏式情境的问题需要挖掘,不但需要个体对信息进行关联与整合,更需要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作纵向地深入探索,去发掘和创造新的问题,因此更多地用到纵横交错型行为图。高低能力组被试对各类问题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不存在差异。在构成问题行为图的两个基本要素,知识状态和思维操作上组别差异均不显著,而两者组合形成的各类行为图也不存在差异,这与本研究的设想不同。在已有采用专家-新手对比研究范式的考察中,均在两者身上不同程度地发现了差异。本研究中,差异的不显著可能是由于考察的指标均属于认知本质层面,反映出认知过程抽象化后的本质成分,说明个体问题发现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成分具有共同性。在问题发现中高低能力被试的差异可能并不在于认知的过程和结构,而在于认知的具体内容,对于这种差异性,将来还需要借助更敏感的指标或技术进行研究。各类问题行为图的使用频次存在差异。Arlin(1976)指出,各类结构化信息间的复杂关系与交流而构成的系统性思维与问题发现之间存在联系。本研究中,这种复杂关系展示出的是纵横交错型、横向平行型与纵向深入型等体现思维关联、扩展的行为图使用频率较高。横向思维指思维在广度空间上的搜索和扩展,有助于帮助个体广泛搜寻各种潜在的问题线索,避免信息的疏忽与遗漏;纵向思维指思维在深度空间上的深化和延伸,有助于个体针对其中的某个具体线索展开深入详细地分析和考察,对问题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可行性作出分析与判断。两类思维的综合使用和融会贯通构成了纵横交错型的模式,促进问题的产生和发现。本研究显示,运用横向和纵向两种思维模式,以及两者的相互交织,是最常见的问题行为图。可以说,问题发现过程就是在广度和深度这两维空间上同时对问题线索进行搜寻和操作的过程。综上,本研究采用问题行为图技术考察潜藏式与矛盾式两类典型问题发现任务的认知过程,结果显示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和问题行为图的使用上,两类任务均表现出各自显著的差异性特征,反映出两者可能涉及不同的认知过程和模式,用实验映证了学者(如Dillon,1988;许育彰,1999)对此的看法。而高低能力组被试在上述指标上均没有表现出差异,可能与指标反映认知本质特征而非具体认知内容有关,说明不同能力个体其问题发现的基本过程与规律具有共通性,但今后还需借助更敏感的指标或技术作能力差异分析。本研究对问题发现心理成分和认知过程的探索,为进一步认识问题发现的本质规律,建构科学的问题发现认知模型奠定了基础。
篇4
目前我国有关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的大量的文章指出,心理健康水平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很少研究通过实证的方式来证实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自杀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技术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杀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与自杀危险性各维度之间的结构模型,进一步确定了心理健康水平和大学生自杀危险性之问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了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三所院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其中男生122,名,占46%,女生146名,占54%。其中大一学生52名,占19.4%,大二学生¨名,占41.8%,大三学生56名,占20.9%,大四学生48名,占17.9%。其中文科生154名,占57%,理科生114名,占43%所有被试平均年龄20.5岁。
1.2材料
1.2.1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测验日期年级、专业类别、民族、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水平等项目。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用于测查个人精神健康状况,采用1~5记分,包括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还有一个附加项。
1.2.3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定问卷(SIRS)用以测量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来估计发生自杀行动的可能性,测量的内容是个体受长期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来的短期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SIRS量表有两个维度: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时间维度,包括个体过去的经验一现在的情绪状态一未来的期望;内容维度,包括负性情绪、自杀态度、认知僵化、自杀动机。量表有20个题目,采用从不、有时、经常、总是四点记分,总分范围为0~60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a=0.791,P=.000<0.01。采用奇偶分半的方法,可以得出r=0.660,P=.000<0.01,布朗公式校正后的信度为CP=0.642。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结果
2.1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是进行两组变量之间相关的分析技术。我们把SCL一90的十个因子作为自变量,把大学生自杀危险性的四个因子和四个因子的总分作为因变量,对这两组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产生了四个典型相关系数,经纬度递减检验之后发现只有两个典型相关系数统计显著(如表1),
/从冗余分析的结果发现,第一组的第一个变式解释了第一组所有变量的46.8%,第二组所有变量的20%;第二组的第一变式解释了第二组所有变量的59%,第一组的所有变量的16%,第一组的第二个变式解释了第二组的所有观测变量的2%(冗余指数是0.019)。因此,第二个典型相关系数不予考虑。
典型负载系数如表2,它是典型变量与本组的观测变量之间的两两简单相关系数。在此,我们只考虑大于0.3的典型负载系数。从表3的结果发现,心理健康的10个因子的典型负载系数都大于0.3,并且与心理健康水平是负相关的;自杀危险性的四个因子的典型负载系数也都大于0.3,并且与自杀危险性是负相关的。
2.2两组变量的结构模型
2.2.1模型1在典型相关分析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杀危险性两组变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确定两组变量间的结构关系,我们假定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变量,对自杀危险性组的5个变量都有影响,基于这一假定构建了两组变量之间的一个全模型。分别把症状自评量表的10个因子各个项目的总分作为外显指标,10个因子分别作为外源潜变量;分别将自杀危险性问卷的4个因子各个项目的总分作为内生指标,4个因子分别作为内源潜变量。结果显示,只有GA1.2、GA1.4、GA1.6、GA2.2、GA2.4、GA2.6.GA2.9、GA3.2、GA3.9、GA4.2、GA4.4、GA4.6、GA5.2.GA5.4、GA5.6、GA5.9DE效应是显著的。
2.2.2模型2删除模型1中不显著的路径后得到模型2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很好:(34)=70.17,RMSEA0.063NNFI=0.97,CFI=0.99。结果还显示,GA1.2、GA2.9、GA3.2的效应是不显著的。
2.2.3模型3除模型2中不显著的路径后得到模型3。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很好:(37)=73.18,RMSEA=0.061,NNF=0.97.CFI:0.99。见图1。
3讨论
典型相关分析技术是对两组变量进行分析的技术,因此它所描述的是两个变量组之间的整体相关形式,而不是关于两个变量组中变量的相关。我们在此分析的两组变量分别是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杀危险性水平。通过对这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水平的第一典型变式解释了其10个维度的46.8%的变异,说明提取的这个典型变式基本上代表了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自杀危险性的第一个典型变式解释了其4个维度的59%的变异,说明提取的这个典型变式很好的代表了自杀危险性的整体水平。提取的两个典型变式之间的典型相关系数是0.584,这说明两组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但是从冗余指数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水平的第一个典型变式仅仅解释了自杀危险性四个变量的20%的变异,而自杀危险性的第一个典型变式仅仅解释了心理健康水平的16%的变异。从这一结果我们得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有直接的影响,这一结论刚好验证了王瑞全、罗军席等人的研究结论。王瑞全、罗军席等人的研究指出’,抑郁症自杀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绝望感、妄想、兴趣缺失、情绪低落、自罪自责、早醒失眠等。朱国平对18例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进行分析,发现自杀绝大多数是在幻听、妄想、自罪自责等精神症状支配下造成的。荆春霞等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广州市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指出自杀意念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曾患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服用成瘾性物质、以往有过自我伤害行为、喜欢从阴暗面看问题等。
篇5
培养大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良好行为习惯,重要的是,首先让学生们认识、了解这其中的深远意义。在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的需要、是未来职业的需要、是欲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把握引导、置换、对比、体验、总结、升华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达到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在内化中觉悟,在觉悟中升华的目的。把积累、沉淀良好的行为习惯,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把积累、沉淀的过程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浓缩着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人格的魅力、综合的素质、潜在的能力等。它关系到一个人智慧的展发,能力的提升、身心的健康,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总之,它是人的首要资本。所以这项工作是系统的大工程。
一、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现在的学生将成为未来引领新生命的幼儿教师,他们是幼儿潜移默化的行为榜样。这样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意味着什么?他们对社会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又将给那些鲜活的生命注入些什么?学生们的客观现状与未来的职业要求的差距,都是教育、教学要完成的工作目标。
这一切的实施,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细致地纳入在教学的工作环节之中并转化为学生们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对于经历苍白的十几岁孩子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只凭理论或知识的传授都是无法触及到他们的心灵深处的。所以,只有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广泛实践,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置换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们在非常和谐、自然的气氛下,主动地生起想完善自己的愿望,进而愉快、积极地去实践完成培养良好习惯的训练。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教育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从主观的愿望上讲,没有不想好好学习的,但所形成的学习效果却常常很不尽意,差异极大。同样的一个老师教,同样的环境作用,结果如此不同。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往往人们会盲目地抛出一个结论——要么是智商问题,把一个不可更改的责任推给了父母;要么是小时候基础没打好,不是学习的料,又把一个责任推给了过去……这样的结论,给老师和学生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不教、不学的理由。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透过传授知识祛除学生学习障碍的过程,最终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成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坚固基石。由此可见,学习困难这个现象,其根源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过去;其次是找到突破畏惧学习的心理的具体方法;其三是创建一个能有效使学生们反复咀嚼体验突破畏惧和品位学习的环境氛围;最后仍是帮助学生们正确总结,使之回归到已设置的建立的良好习惯的实训内容上。继续升华、强化为意识,固化成思维。
二、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实训的保障机制
建立良好的习惯,首先需要的是稳定的保障,这种稳定提供了实现重复性的可能。那么学习习惯的建立也是如此——不是说的概念,讲的大道理,它是需要以身心为实验室,成百、上千、上万次的反复训练、从坚固直至到固化。所以它的完成需要一整套严谨、科学的系统规划,既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们能实现学习运用的需要。不仅要有可操作性、可多重复性,还要有“机制”的保障,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大做文章。围绕着一个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能转化为可重复的实训为目的,以学生快乐轻松学习为检验标准,来渗透理论,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环节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统一的一套规范化、自制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实训流程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的环节是教学规律的反应点。它是整体教学活动承上启下的枢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鸣的和谐之声。它既可检验教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又可检验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状态。所以需要教师站在教学环节这个全息点上,确立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贯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充分思考、准确的判断学生的客观学习状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1)第一环节:把培养学习习惯与教学结合
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而学习状态又取决于良好习惯的积累,所以强化学习习惯就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在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一整套的培养学习习惯的流程,围绕的核心是调和感官的协调统一,达到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A、笔记规范化,统一书写格式;
B、听读和随记结合,使学生专注,不分神;
C、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D、将实训的内容纳入量化分,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这样从引起学生的注意开始,才可能改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进而强化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环节:思维习惯的训练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又是艰苦枯燥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积累状态的。若只一味地从学上强调,很难达到学的目的。要在这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梳理调整,使他们认识到学会什么不是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而真正透过学习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学习障碍是什么?排除障碍的思路以及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学习的目的也自然能达到。具体方法如下:
A、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学生们遇到学习障碍时,往往是心里动荡不安立时,也是思维无序混乱之时。此刻给一句针对解决问题的话,会使他们心安。有了一刻安稳、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人会安静理智。这种心态是做抉择的基础,再加上一些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审视当下的行为,会清楚自己的身心积累”、“自信来源于无我的利他实践”、“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自私会带你走进幽深的黑洞”、“踏实的努力是你忠实的朋友”等。
B、界定清楚概念,是正确实践后的升华。
建立良好的习惯实例,是正确认识的途径,同时也是界定清楚概念的基础。若实训是盲目或主观的,那么,认知也一定会出现偏差的。所以,实训、认知和界定概念要相结合,方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自己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们自我指导和自主接受实训以及巩固效果的目的。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会使学生们心里踏实,还可以培养超强的预测结果的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万法随心自然。如:上课前要求全体起立,同学们一同问:“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看起来一个简单常规的课前、课后的实训,潜移默化地在渗透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尊重老师,什么是课堂的严肃性。同时,在课前学生站起的瞬时,可以放下手中与课无关的小动作,打起准备。
(3)第三环节:内化知识的训练
对于内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的形式,设置三个内化环节:一是复述(可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认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状况,以便及时补充;二是帮助学生找寻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结合与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三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是对知识内化后的检验,也就是同样的知识具体每个人却是非常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对知识运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这个环节并加以正确引导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兴趣和驾驭知识的思维和行为等诸多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A、复述的重要性:
“复述”,从形式上看,的确非常简单。但它无论以渗透教学整体质量上讲,还是从个人诸多能力的培养上讲,都是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或者说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它的重视,需要在行为上无数次地重复,并坚固成为习惯。因为复述是接受外在信息后的第一个内化环节,人往往在处理外来信息时,常常会以个人的心态进行取舍,难以完全地吸收,这个环节若不得到重视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再是具体的分类,处理和重新排列组合,而达到知识的内创造。通过复述这项行为上的训练,可使学生体会到梳理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强化复述的意识,为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B、学习与自身需要的结合:
学生对学习的不注重与被动,最根本的问题是在于与自身不能结合:觉得没意思,没兴趣,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明知道玩游戏影响学业却无法自拔,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游戏的设置符合了人的天性——人内心是追求愉悦的。若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愉悦,他们也一定会投入精力的。所以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知识与他们以及他们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过讨论这个方法,每个人结合自身的成长讲出了各自对知识的不同理解或知识打宽了他们的视野,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他们分析自己,梳理自己成长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所以学生们越学越爱学。很多同学说这些课程对学其他课程也非常必要,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是能学习、会学习的基础。:
C、对知识的再认识:
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实质上是理论与自身结合的过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们的实践?必须首先为他们创造实践的环境。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以致用。除了课堂上抓各个环节的训练之外,还让学生把这些训练带回宿舍、家庭之中:以宿舍(家庭)为单位,以生活、学习、各种活动为内容,分工合作,深化、重复课堂上的行为训练和思维训练。久而久之,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变化,把常规的训练当成了身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结
在两年中,以180名学生的文字实训统计,共12060万字,分三部分:
1.课堂笔记约1368万字;
(180人*19周*1000字*2年*2科)
2.实践体会心得2052万字;
(180人*19周*1500字*2年*2科)
篇6
对于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障,中国并没有一部相关题名的法律法规,只是散见于相关劳动法律规范中。一般认为,对大学生劳动性质界定见于1995年中国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据此,学界众多学者主张应当按照该法条判定大学生不具有劳动者资格。这里认为,《意见》第十二条的适用范围考量应当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勤工助学是否等同于大学生劳动?二是勤工助学并未引发劳动关系建立,大学生劳动,尤其是大学生兼职是否会引发劳动法律关系?根据中国教育部与中国财政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第四条对勤工助学的释义,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毫无疑问,事实上的大学生兼职往往是通过自己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应聘获得职位,和学校不产生任何关联。从上述意义界定,当前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兼职活动都不属于勤工助学的范畴。因此,对中国大学生是否是劳动法意义上劳动者身份的认定及大学生劳动兼职中与用人单位法律关系的界定不能适用《意见》第十二条规定。需要注意的一个观点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均未对劳动者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厘定,不少论者用排除法对劳动者法律主体适用进行相关探究,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用推定的方式排除了某些劳动者适用本法,而大学生属于不适用劳动法律规范的范畴。在私法领域,法无禁止即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并无规定大学生不具有劳动者身份。以排除法形式认为大学生不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违反了法律原理,犯了常识性错误。
三、大学生劳动者性质的比较法分析
在中国劳动法制没有明文规定以及学界对大学生的劳动者身份充满争议之际,环顾和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研究成果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英美法系对劳动者身份的判别标准英美法系对劳动者身份判别是通过其法律传统———判例进行认定,逐步产生了控制检测方法、组织检测方法、经济现实检测方法与相互义务检测方法。第一,就控制检测方法来说,通常的做法是对控制检测方法进行判断,即通过对一个商业机构或雇用实体对工作情况进行控制或有权力进行控制,就可以认定为劳动关系是存在的。第二,就组织检测方法而言,考量是否能够成为劳工,在于和组织的融入程度。如受雇于企业组织则为劳工,若只是从事协工作,而没有融入到企业中则不视为劳工。第三,经济现实检测方法倚重于对工作的认知,如工作和个人事务相区分则为劳工,而工作为自己的事务则为非劳工。第四,相互义务检测方法进一步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或雇主间身份进行界定:双方必须互负义务的则可判定为劳动者身份,双方只是负有选择性义务的则不视为劳动者。由上述四种检测方法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是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认的复合检测法,在适用经济现实标准是否为雇员过程中,通常会考虑以下六个因素:在工作的过程中,雇员相对于“雇主”的独立程度或服从于“雇主”的控制的程度;雇员分享利润或承担损失的机会;雇员对商业机构的设备和器材是否有投资;雇员与商业机构之间关系的持续性及持续的时间;雇员进行工作所必需的技术的程度;雇员所提供的服务作为雇用实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大陆法系对劳动者身份判定的学说论评大陆法系对劳动者身份判别主要产生了人格从属说与经济从属说两种典型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派生了组织从属性与使用从属性两种学说。一是人格从属说。该说认为负有劳务给付的一方基于明示、默示或依劳动的本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自己的习作时间不能自行支配。换言之,除法律、团体协约、经营协定、劳动契约另有约定外,在雇主命令下,由雇主单方决定劳动场所、时间、种类等。二是经济从属说。该说判定重心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依赖与结合层面。立论依据为:用人单位建构生产组织体系,提供生产工具、器械以及原料,并在责任与危险承担上负有法定性义务,主张以劳动力为给付对价、取得报酬的特性。三是组织从属性学说。该说的首倡者为英国丹宁勋爵,其代表性言论为:在劳务合同场合,某人要作为业务的一部分而被雇用,其所做的工作是业务整体的一部分。日本劳动法学者继承此学说并进行了狭义的诠释,释义为以现代工厂劳动者为中心进行考虑,归结于生产设备、组织条件等因素。四是使用从属性学说。该说可以视为日本劳动法学者突破性研究成果。日本劳动基准法研究会提交的《关于劳动基准法之“劳工”的界定基准》报告书提出的“使用从属性”概念,具体规定如下:首先,在人的从属性方面:第一,对从事和依赖工作的指示,是否有承诺的自由;第二,工作中有无指挥监督;第三,工作地点、时间有无拘束性;第四,有无劳务提供的代替性;第五,有无报酬与劳动的等价性。其次,在经济的从属性方面:第一,生产资料、生产方式是否被使用者所有;第二,有无对他人劳动力的利用;第三,是否由使用者单方决定劳动条件。对上述基准作肯定回答的说明其劳动者性质强,反之则弱。人格从属说值得肯定之处在于:从权利谱系来说,反映了劳动者自由权压抑与雇主指示命令权彰显的现实;从内容来看,映射了劳动者行为建构过程,如劳动者要遵从用人单位劳动规章、要服从雇主的指示、要接受检查及制裁。该说不足之处亦很明显,如无法解释劳动者和雇主之间人格权是否存在从属关系问题。虽然有学者撰文指出劳动者与雇主的人格关系应当以劳动场域范围进行区分,在工作场合或工作时间存在从属关系而在其他场合、时间则回归平等。此处质疑的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人格权能否因时因地进行类型与层次的划分?在工作场域雇主的人格权就高于雇工的人格权?人格权虽视为民法的一般权利,但其法源于宪法中“人的尊严”的确立。由此,在法律面前,人包括人所具有的权利,都应当是自由和平等的。经济从属说在脱离劳动者与雇主人格关系纠葛后,提出了经济性若干认定标准,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其不足也显而易见,如随着时代进展,在当代劳动实态下的网络化办公已成为常态,劳动者完全可以不使用或借助用人单位的机器设备、原料等,只是提供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劳动成果。经济从属说赖于存在的立论根基不复存在,因此,该说必然受到一定客观条件限制。无独有偶,因为狭义组织从属说提出亦持同样的客观判定———主张将劳动关系的缔结归结于生产设备、组织条件等因素,因此学说本身存在偏差和不足。针对上述三种学说而提出的使用从属说既囊括了上述学说的科学合理之处,又照顾到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和社会现实,此说的本质在于控制论,这一点和英美法系国家对劳动者身份认定不谋而合,只是由于大陆法系成文法的桎梏,对此学说的理解通常通过法条予以实现,而显得较为呆板。
(三)小结从各国劳动法制所规定的雇工、劳工、受雇人、雇员、员工的内涵界定来看,其大体应当遵循如下事实特征:一是被录用或雇用之人;二是在用人单位或雇主的管理下从事劳动;三是以工资为劳动收入的人;四是各国立法不约而同地运用排除法将某几类人排除在外,例如,国家公务人员、军事人员、农业工人、家庭佣人、企业经理等。有论者认为,在雇员认定的判断上,既有合同效力的考虑,也有社会政策的考虑,可左可右之间,合同效力与社会政策均非雇员认定的一般标准;雇员与独立合同人的区分成为超越合同效力的一般推理思路,即将工作之人作非此即彼的区分,从而在具体的案例中认定雇员。从实务观之,大学生进行劳动的单位在劳动法视域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劳动法律规范规制下的用人单位,通过对比上述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劳动法制,大学生劳动者身份在部门劳动法律法规上应予以认可;至于作为不属于劳动法律规范规制下的用人单位———诸如家内劳务,尤其是受雇于某家庭从事家教工作等———按各国劳动法制实践则不可认定为劳动者身份。同时,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劳动者身份认定来看,并没有在立法例或判例中———除教育目的外———将大学生作为非劳动者予以对待。另外,两大法系对劳动者身份认定上共同的做法是:将劳动者身份的认定以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之间是否建构劳动法律关系细化为各种标准,而非将一类群体直接排除在劳动法制的统筹之内。通过观察劳动法制发达国家法制史的构建,以劳动基准法作为根本劳动法律规范的优良传统避免了在某一类群体上权利的缺失或口号化执行悲剧。
四、大学生劳动行为的界定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篇7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通常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对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即人们把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生活上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大学生标签性消费行为格外引人注目。
一、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标签是“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在西方,“标签”(label)一词原本指系在基督教主主教帽上的一根布带或条带,是权力和标识的象征。所以,严格地说,标签是用来标志目标的工具。借用标签的这种“标识”含义,我们提出大学生“标签性消费”这个概念。所谓大学生的标签性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通过消费上的独特和别致来展示自己的气质个性、兴趣特长、价值取向和身份地位,以取得引人注目的效果。
标签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炫耀性消费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毕业论文的格式,要获得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是远远不够的,有了财富或权力还必须能够提供证明。炫耀性消费就是为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显然,炫耀性消费的用意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也不仅仅在于享乐,而主要在于炫耀财力、地位。炫耀的目的是把自己跟穷人区别开,给自己贴上与众不同的财富标签[1](p45)。而标签性消费则是为了张扬个性和建构身份,没有炫耀财富的动机,相反,价格、质量、功能、售后服务和潮流等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各类产品的选择标准中,价格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会比较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2](p135)。
一般地,大学生标签性消费行为的特点主要有:
1.从消费形式上看,凸显个性化消费
大学生喜欢用标新立异的形式,力求显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着力于体现与众不同的自我,突出消费的个性化特点。CMMS(新生代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2005的调查显示:57.3%的大学生宣称“我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80后”一代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是社会时尚经济的主流消费者论文格式模板。他们中的大多数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关注,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理念,并有很强的敏感性,他们有独立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有自我见解和取舍。他们追求个性彰显,追求与众不同以显示自我的成熟、显示‘我有我的风格’。上述种种都导致了大学生更加个性鲜明的消费行为,于是个性化成为他们消费的必然选择,成为他们体现自身可区分、可辨识的独特方式[3](p62)。
2.从消费动机上看,凸显展示性消费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往往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的青春活力,以便引起公众重视。消费者以标新立异为目的,力求显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价值和生活方式[4](p114)。
3.从消费效果上看,凸显识别性消费
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毕业论文的格式,那就是符号价值。大学生非常喜欢那些能体现自我个性的商品,要求商品能有特色,具有商品个性,并能体现自我特点,以此来满足追求个性美与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5](p60)。商品及其符号作为年轻人时尚文化的载体充当了群体区分和身份建构的工具。
二、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原因
消费既受物质因素的制约,也与社会因素有关,并受到消费观的制约。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大学生标签性消费行为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来自商品的吸引力、大学生自身状况的推动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力造成的(如下图所示)。
1.来自商品的吸引力
(1)商品的丰盛
让?波德里亚指出,“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他们的日常交易不再是同类人的交易,而是接受、控制财富与信息[6](p1-2)。”面对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的商品,大学生不可能无动于衷、毫无反应。
(2)商品的包装
社会心理学认为,外貌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人们更加喜欢那些外貌漂亮的人。为什么漂亮的人受人喜欢呢?伯斯奇德和沃尔斯特列举四条理由:第一,漂亮的人才值得爱,美貌起到了爱的反应线索的作用。第二,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在别人面前就显得荣耀和光彩。第三,人们往往认为漂亮的人还有其他方面好的属性,即光环效应。第四,漂亮的人看着就舒服,使人有美的满足感[7](p192)。对商品而言,包装与外形就是它的外貌。包装在帮助顾客注意他所想要的产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商品特质上看,经过精心包装后的商品,几乎都有独特的外形,可以马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尤其是现代技术条件下出现的摄影包装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诱惑力。摄影包装就是通过所拍摄的照片,特别是色彩绚丽、形象逼真的彩色照片在包装物的表面上再现商品的真实面目。这是摄影包装的最大特征也是它的最大优点,使人们对包装内的商品直观感觉一目了然,诸如商品的形态、颜色、质感等,以增强商品的货架感染力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3)商品的文化
从商品符号学上来看,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商品的符号价值使购买、拥有该商品的消费者能够显示自身的某些社会特性,如身份、地位、财富、尊严等毕业论文的格式,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8](p111)。
由此可见,来自商品的吸引力是导致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实表明,并非每一位大学生都会出现标签性消费,商品仅仅提供了标签性消费的可能性,他们自身的有关因素也是标签性消费的一种推动力。
2.大学生自身的推动力
如果我们把来自商品的吸引理解为导致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外部原因,那么他们自身心理和人格特质的推动则是促成其标签性消费的内部原因。
(1)身份识别心理
身份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9](p50)。大学期间,大学生特别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与维护,使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往往利用能展现个人风格的物品向伙伴发出信号,这些信号能传递他们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兴趣特长等信息。商品成为社会成员取得身份认同的一个标签。大学生开始依靠某种商品消费行为,来取得自身的社会文化和理想的身份感和归属感,进入自己对应的群体之中。
(2)追求优越心理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为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种努力,而并非一种要超过他人的欲望。[10](p8)”每个人具有这种“追求优越”的冲动,都有追求体面的、高质量的生活状态和较高社会地位的内在期盼。在消费与一定的学识、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密切相关的社会背景中,大学生借助对商品和消费行为的占有和展示,将自己内心的愿望、欲求、理想、情感和信念向外传递、投射和放大论文格式模板。
(3)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在个人或团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下所引发的个体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即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一集团的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作出同质性的行为。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尚处于不成熟和不完善时期,即使个人的自主性有所发展,但在心理上仍需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和契合,即在做出个人行为时,仍然要在心理上得到周围人尤其是其同龄群体的认同和支持,所以一旦自己的言行与周围人不一致,或自己的观点有别于大多数人的意见时,他就会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来自外界的压力,迫使自己不得不改变最初的想法,从而参与到团体的思想和行为中,以期与之达成一致以克服由脱离群体而产生的孤独感。因此当同学、朋友们都在以某种方式消费某类商品时,自己就会耳濡目染地接受这一方面的信息,为了能够取得团体的一致性,个体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
3.环境的影响力
社会化理论认为,环境对个体社会化的内容、质量和进程均有重要影响。在造成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原因体系中,外界的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大众传媒环境。
大众传播是以报刊、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为工具,对商品的功能、质量等加以高频率、大容量、立体式的“包装”毕业论文的格式,塑造和传播着各种符号及其承载的价值形象,把商品打扮成耐用、美观、舒适、形象、地位、魅力、气概、亲密、爱等,逐步使商品本身的功能属性延伸到其社会意义,对人们的消费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意义渗透和欲望殖民。
由此可见,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原因是复杂的,来自商品的吸引力、大学生自身的推动力、外界环境的影响力是造成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主要因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商品、大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外界环境这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在其“合力”作用下,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标签性消费。
三、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引导
1.重视大学生理财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知识教育。其中,尤其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FQ),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理财的智慧。换言之,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2.加强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教育
消费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个体在消费领域的社会道德关系,体现了社会道德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规范和准则的规定。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教育,将消费伦理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
消费心理、消费习惯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是紧密相联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要重点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律自主意识,杜绝消费中的攀比、盲目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叙.炫耀性消费消费掉什么?[J]. 学习月刊,2006,3.
[2]曹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误区及其教育引导[J]. 科协论坛(下),2008,11.
[3]董小苹.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J]. 当代青年研究,2006,10.
[4]毛燕武,陶水木.当代社会炫耀性消费之文化解读[J]. 柳州师专学报,2003,4.
[5]田伟,路世传.高校大学生名牌消费现象透析[J]. 商场现代化,2008,11.
[6]【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8]毛燕武,陶水木.当代社会炫耀性消费之文化解读[J]. 柳州师专学报,2003,4.
[9]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篇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及其新型媒体平台(飞信、微博等)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而各个通信运营商大力推广的3G业务以及无线网络接入的兴起,是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与生活更加的多元化,选择空间更加广阔,但是同时也产生了高校大学生管理部门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正确的网络行为的心得问题与思考。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对学习与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信息资源共享、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与网络有着频繁接触的大学生必然受到双重影响。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进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学习、工作、娱乐、购物、社交、应聘、旅游出行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大学生怎么利用。教育者和管理者也必须设计新的网络管理模式来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
(二)常州大学网络文化建设调查
日前,常州大学几名学生联合作了一个以本校大学生上网及心态为主的随机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一个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娱乐手段。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了。而且网络正在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上网目的主要是娱乐、资讯和聊天交流,使用免费邮箱,而并非是学习功能。大部分学生的网络知识贫乏,不知道除了打游戏、聊天和看电影之外,通过网络还可以做什么。甚至有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及不会用电子邮箱。超过6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网络知识是通过网络和书籍上自学及向同学朋友请教得来的,很少是通过学校教育(计算机课、网络知识讲座等)得到的。此外,笔者作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大一班级的班主任,在以网络运用为主题的班会上,也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对网络的学习功能特别是运用文献检索功能比较陌生,仅知道其影视音乐等娱乐功能。而且针对石油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大多数同学还从未想到利用网络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视频,比如说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等方面,更很少知道可以在网上浏览查阅学习资料、听讲座、做实验,与其他国内外高校的师生进行交流等。这意味着高校大学生网络知识教育方面还待加强、改进。如何科学引导高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对自身进行能力学习和提高,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网络学习模式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其二,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拓宽思路和培养创新精神。
其三,网络提供的交互交流空间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在网络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关注的信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轻松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满足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网络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网络文化所传递的价值取向。
网络的双刃性也使它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网络及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直接和便捷同时也使消极文化对大学生的渗透加剧。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直接使多种文化不加过滤地直接呈现在大学生眼前,特别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强化,又通过网络新媒体被放大,从而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更为强烈的侵蚀和冲击。
三、网络新媒体存在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网络上涌出的大量不良信息容易造成尚未成熟稳定的大学生思想混乱,不利于学生的正确成长和树立各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二,自控力差的大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视频、聊天、交友等方面。
要科学引导高校大学生利用好网络的先进性,正确利用网络,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及负面作用,防范措施不应是阻止大学生上网,而是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导,特别是思想上的正确引导,以做到防微杜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运用思想,真正把网络作为一个有效的学习工具和成长引擎而运用起来。鉴于此,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心理动态和认识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
四、网络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其产生网络依赖症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由于学生自控力不足以及自主时间的不合理利用。过多的自主时间,会使自控力差的学生将注意力转向学习之外的事物,从而导致成绩的不理想,学生往往会选择网络在虚拟世界中来找寻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其二,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大学生面临诸如学习上的、情感上的多种压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迷茫等都会造成大学生过大的心理负荷,沉迷网络这时往往就会成为大学生逃避现实和减压的手段。
其三,不得当的管理方法。当学生管理者的教诲与学生心理相冲突时,学生就会因为得不到承认而转向自主性更强的网络世界,却无法抵御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
五、为引导大学生的正确网络行为,使其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思想引导,提高网络主体道德修养
由于网络作为一个最开放的媒体,联通全球,海量信息及新闻层出不穷,这也造成了各种信息良莠混杂,大学生作为一个情绪相对不稳定的群体,很容易误听误信而形成偏颇的观点,进而影响自身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树立。这时,就需要对大学生上网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他们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来源的鉴别能力。同时也可以搭建日常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平台:可以考虑在QQ、飞信、人人网等学生喜欢交流、聚集、沟通的网络载体上建立一批具有组织结构的网上基层团支部,利用这些载体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开展工作,提高大学生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修养。
(二)积极举办校园网络应用知识讲座和实践
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各高校职能和管理部门,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展各种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的活动。例如:图书馆可以举办互联网操作、网页制作、网络信息资源和文献检索(可与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进行网上课程设计和多媒体软件制作展示、开设个人、班级网站和创办电子刊物等主题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在网络上和大学生建立起平等的交流渠道,高校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在这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构筑起网络环境下一种新型的教育者及管理者和大学生互动关系,使网络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发展个性、开拓创新的有益平台。
(三)正确认识到大学生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重视并发挥好大学生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一代,他们是使用网络的主体人群,是一批信息通信新技术的率先使用者及创造者。无论新兴的苹果iphone手机还是平板电脑iPad,都可以看到大批大学生粉丝的身影。大学生以充满创造精神的网络文化实践,为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总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然是网络时代我们必须持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严园,葛敏.网络对在校大学生素质影响的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26所高校的调查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1:1-2.
[2] 郭加书,陈涛,王鑫.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与行为引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
[3] 游敏.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
[4] 毛剑,刘召利.论网络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
[5] 王栾生,李方.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版,2002,(1).
篇9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并不是非常乐观,其中还存在着很多显性或隐性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人数呈递增趋势
近些年来,为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各大高校都陆续的实施了扩大招生的政策,扩大招生政策的实施对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确实有着非常大的好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久而久之,扩大招生的政策将会导致大学生的人数剧增,甚至还会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过低的状况出现,这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社会上需要的大部分都是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大学生虽然拥有大学的文凭,但其专业素质与真正的专业人员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毕业到来之际,不仅面临着来自更加高等的院校学生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人员的竞争,因此其压力是非常大的。
(三)不同地区接受毕业生的比例不同
大学生就业是有地域性差异的,就目前的情况看,南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大学生的接纳程度以及接纳的数量都比较高,但在北方或西北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则非常少,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更加倾向与去南方发达的城市找工作,造成了人才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出现。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与以下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一)教育制度落后
教育制度落后是造成大学生毕业难最为根本的原因,目前我国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同时这种教育制度也没有做到为大学生就业而对其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会导致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发现在高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根本无法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导致了大学生无法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的状况的出现,各大企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之后,便会更倾向于聘用专业素质较强的员工,因此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各大企业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都出现了破产倒闭的现象,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本来就不够雄厚,在金融危机到来时,更容易出现破产或倒闭的现象,这会导致企业数量大大的减少。企业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大学生在毕业时,社会可以为其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因此,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很可能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三、在金融危机的形式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必须想出一定的策略对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毕业之时,能够尽快的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从而使其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调整教育制度
由于教育制度的落后是大学生在金融危机形式下出现就业问题的一个首要原因,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使大学生在毕业时绝大部分都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我们就一定要对教育制度进行调整。
国家应制定有关调整教育制度的具体计划,改变以往只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的态度,加强对专业素质较强的学生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环境。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毕业生实践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理论知识,要讲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生能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顺利的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同时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扶持中小企业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中很多都出现了破产倒闭的现象,而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就业之时选择的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为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得到改善,政府就一定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首先就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同时国家还应该加强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上的扶持。由于中小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资金方面很可能会出现问题,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政府便要加大力度对其尽心资金方面的扶持,这样才能够使中小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下去,从而为我国高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在金融危机的形式下,有效的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很容易发现,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非常深刻,因此想要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形式下得到解决,首先就一定要分析大学生出现就业难问题的具体原因,继而根据具体原因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赵丽霞.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与创业意识形成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5)
篇10
年轻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情感体验最丰富、学习生活最多彩、行为心理最活跃的时期。大学生在此期间要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成熟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内心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归纳
第一,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值逆反心理强烈时期,表现为用好奇、猜疑、推测的心理去冲破规定的束缚,用标新立异的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用否定权威的方式寻找自我价值,长此以往形成了单一的对抗思维,脱离常理,性格偏执。
第二,自卑心理。由于青年人的情感不稳定,他们在顺境中自信心比较强甚至骄傲自满,但是遇到挫折就会出现自卑心理,悲观失望,对自己评价过低,这种心理不但对身心健康有害,而且在学习上也不易成功。
第三,妒嫉报复心理。嫉妒报复心理是一种属于情感范畴的狭隘心理。这种人一旦心理不平衡时就会产生怨恨或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成为行为,就会制造谣言、挑拨离间、寻机报复分类归纳,这些负面行为也使他们心理烦乱。
第四,抑郁心理。抑郁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情绪障碍,是在原有性格基础上,遇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较为长久的悲观心境。学习和生活中压抑的情绪长期得不到消除,就可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食欲不振,夜不成眠,少言寡语,近虑远忧,缺乏信心,消极悲观。
第五,人际交往障碍。由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过度焦虑使一些大学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内心常处于一种渴望理解与自我封闭的矛盾中,对自己的交际能力作否定性评价,并时常会因一两件小事加剧挫折感。
第六,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加强是个体成熟的表现,但过分注重自我则是有害的。遇到问题时,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过分强调自我而不能进行客观思考,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第七,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常见的性取向变态的有同性恋,性行为变态有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等。
第八,躁郁症。躁郁症是指一种心境情感性障碍,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有的表现为躁狂的症状,如过度的兴奋、意念飞跃,甚至有夸大妄想、躁动不安、易怒、暴力攻击等表现,严重的会出现精神混乱、幻视幻听等精神病症状。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由于环境应激带来的心理问题。
(1)学校环境的变迁。多数学生首次离开亲人和熟悉的环境,开始独立生活。这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应激过限时就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不安、神经衰弱,甚至出现擅自离校、退学等冲动行为论文范文。
(2)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进入大学后开放式教学使其抓不住课程重点,也不在被教师关注,对新的大学课程学习方法也探讨不明白,使其在学习问题上疲于被动应付,心理压力增大,自信心降低、自卑感加剧。
(3)生活习惯的变化。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同学生活习惯非常不同,寝室的住宿条件和食堂的饮食条件又比不上家里优越。学生对这些不适应产生的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2、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的不适应。大学生在脑海里设计出的未来与现实社会中的客观障碍相互矛盾,结果少部分学生企图逃避现实,甚至反过来攻击现实,消极颓废,不求上进,极个别的甚至因厌世而自杀。
(2)在发展自我过程中的不适应。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经产生了发展自我的需求。但在这复杂的过程中,有的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还有的忽略了自我的优势,进而害怕暴露弱点而采取了某种防御性的心态,缺少交流,不安多疑。
(3)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及其混乱。自我统一性是指对自我存在意识的一种感受。在其形成和确立过程中分类归纳,部分学生在多种价值体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人生观,也失去了自我和存在感,结果陷于苦闷绝望,甚至自杀的境遇中。
3、由于人际关系以及人格因素等导致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作准备。在此过程中,部分人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苦闷焦虑,并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交往出现障碍。
(2)人格中的不完满。在大学阶段个体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已基本形成。但是部分大学生人格特征中还存在着不良方面,从而对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等造成一定影响。
(3)对身体内部发展着的动机变化的不适应。大学阶段的青年个体内分泌机能和自律神经机能都在发展变化中,与之相伴的是心理需求的变化。比如与异性的交往及对学习和自我发展关系的处理等,使部分学生陷入强烈的动机冲突之中,表现为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4、由其它因素造成的心理不适应问题。
(1)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在大学阶段,学生有面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诸如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亡故或重病等。当这些事件对个体意义特别重大,并未能被妥当处理时,就会对其各个方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出现心理问题。
(2)早年伤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部分大学生在幼年、童年,甚至青少年时期曾经历过不幸的遭遇,并造成严重的伤害性体验,以致于对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性格产生了恶性影响。进入大学后,他们仍会以仇恨、多疑、逃避、攻击、不合作等行为模式对待周围的一切,使其不适应社会,影响了自我发展。
姓名:姜博
篇11
(二)在教学方法上因循守旧,基本采取填鸭式
“中国式”课堂讲授方式,多半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静听者”。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已有的经典案例给学生讲述,同时采用多媒体视听资料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高职院校国际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上述高等职业院校国际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提高国际法教学的效果。
(一)教学理念
由于国际法涉及的大多是国家之间的交往,加之存在很多抽象的原则、纷繁复杂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机构,在同学们看来不像学习国内的民商法等与自身生活联系较紧密,所以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国际法产生了质疑。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法、理解国际法的精髓,使学生从被动聆听变为主动“不耻下问”,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尤为重要。
第一,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纯讲授“理论”知识,而应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际法专业的教学不仅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包含了经验的属性。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担当起学生“指路人”的角色,而且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性知识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国际性的审视视野。带着这样的维度去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对国际法的学习渴望,收获内驱力。
第二,从以往在国际法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填鸭式”向强调学生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转变。受传统法律教育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法学专业教师在课堂教授时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运用,教师上课的方式大多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学生也是死记硬背一些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不能理解法律制度背后涉及的法理精神,造成了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层面脱轨。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广泛使用discussion(讨论)、dialogue(对话)、debate(辩论)的3D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师生互动,将教学、研讨、辩论于一体,既注重实践又注重法律事务能力培养,唯有此,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并适应国际潮流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在谈及教学内容时,首先,不免要涉及对国际法教学时所用教材的选择。当前国际法的教科书种类繁多,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特点,笔者比较推荐白桂梅教师主编的《国际法教程》,该书通俗易懂,同时又深入浅出,在讲授国际法上的很多制度时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附带国际司法机构的经典案例,通过案例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其次,学生课后可以阅读由英国的詹宁斯和瓦茨修订的国际法经典读物《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作为扩展读物,该教材内容体系全面深邃,并给出了大量详实案例介绍和评析,尤其注重实证分析研究。国际法教学涉及的知识内容和层次结构庞杂广泛,基本涵盖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方面。而且涉及到的相关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习惯、国际案例不胜枚举,同时也涉及到我们国家在相关问题上的实践。
笔者曾讲授国际法四年,根据经验,可以将国际法的知识分为五个部分,依次为总论(包括国际法的概念、性质、渊源、国际法效力的基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主体论(国家、国际组织、个人)、行为论(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条约法、战争和武装冲突法)、客体论(主要涉及领土法、海洋法、国际空间法、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这些都属于国际法的分支)、救济论(主要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包括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在开始先给学生头脑中勾勒一个树干结构,这样以后每部分的添枝加叶学生就能轻松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可以按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把知识层次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就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完全知晓,对国际法的总论部分要全盘掌握,例如,国际法的性质、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管辖与豁免、国际法上的责任等等。而对于分论所涉的海洋法、国际空间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战争和武装冲突法,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基本制度理解即可。由于这一部分是国际法的分支,基本在研究生阶段会选择方向专攻学习,高等职业院校的法学专业学习毕竟不能太专,如果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某个领域感兴趣可以在以后的继续学习中强化这一部分的知识,因此一定要分清主次。在课时量小而课程容量大的情况下,如果面面俱到很容易导致各章都是蜻蜓点水。在讲述上述知识层次的时候肯定会涉及大量的国际法院国际仲裁机构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让学生下去采取自学的方式进行了解。因此,在选取章节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讲课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过深,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其次,将国际关系相关理论引入国际法教学中。
国际法的学习和研究不可能脱离了国际社会而孤立。在国际社会中,对国际政治、国际时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国际法的价值。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国际关系理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国际法律规范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知识层面纵横交叉,让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理解国际法制。最后,还要注重国际法和其他部门法知识的互串,平衡好知识层面之间的衔接,使知识过渡自如。在讲授国际法的时候,在很多的场合可以比较其他相关学科。例如,在讲到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时,可以给学生先介绍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战后格局及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庭建立的初衷和目的及审判的结果;在讲到的归属问题时,不可避免要讲到中日关系,包括从1895年后到1972年中日建交直至现在中日建交40年期间的中日关系。只用了解这期间双方围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并结合国际法上关于岛屿有效控制的理论规则,才能从国际法的角度对的归属进行客观的论证。国际间各种制度的构建本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因此在讲授某种制度规则时,可以引入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模式,促使学生对国际法的规则和理论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跨度,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制度背后的利益和相互关系,避免直线思维。
(三)教学方法
受大陆法系影响,我国法学教育重经院哲学和理论讨论而轻实践分析和法律实务训练。因此,应注重将最近的国际热点案例与先进的教学方式综合灵活运用,如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注重对学生实际参与法律事务、分析解决法律事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德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时创立,其与苏格拉底教学法几乎一脉相承,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阅读、研究大量上诉法院的司法案例来学习如何进行法律思维和逻辑推理。在课前教师将本节课所需讨论的案例布置下去,附上涉及此案的必读和选读书目,学生必须事先查阅相关的资料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主要采用对话和讨论方式教学,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法理。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引入比较具有针对性的鲜活案例,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启发学生的继续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选取国际法院的新近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国际法中某项制度的法律适用,又可以了解国际法院的判案过程及国际法院大法官的思维方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例如,在讲到国际海底资源开发中关于担保国责任和义务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2011年海洋法法庭海底争端分庭所作的关于担保国责任和义务的咨询案件。国际热点时事涉及某段时间在国际社会发生的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如近日的日韩独岛之争、中国和菲律宾黄岩岛事件、中日事件、美国南海巡航等等,这些都和国际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讲授海洋法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最新的国际热点问题穿插其中,国家之间岛屿的争端反映了领土的归属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的发展理论,美国插手反映了国际海洋法中的海洋航行自由的原则等等。教师可以结合国际热点问题来设计一些案例和问题,同时在班里分组讨论和交流,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对这些问题独到的见解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这样就能寓学于乐,同时又能学以致用,一举两得,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可接受度。
2.多媒体教学法国际法课程内容庞杂、理论跨度大,还涉及大量的法律概念的比较和分析,单纯使用教师板书、语言、手势等传统方式教学,很多抽象的法律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我们能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图片、声音、动画等综合利用,用生动、直观的资料将国际法知识演绎出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在讲授海洋法关于各个海域位置的时候,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国际海底区域、公海的位置,海湾、历史性海湾的区别,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问题时,通过引入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直观而非仅凭想象去理解知识,不仅增添了学生汲取知识的乐趣,同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较短的视频资料组织教学,例如在讲到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时,可以给学生插入部分审判视频资料,同时配合国际法理论知识向学生讲解,这样可以将晦涩的审判原则寓于丰富的视频资料中让学生学习,让教师的教学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最初源于医学院对实习医生的培养方式,主要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如接待案件当事人,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社区法律服务、移民法律服务、监狱和矫正机构法律服务、为残疾人和儿童进行辩护、提供法律援助等来亲自体会法律实务。这种诊所的运作模式主要有内设式诊所和外置式诊所。和其他实践性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法律诊所教育注重对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认为,道德问题不仅仅是写在书面上的文字,更应该在学生平时的法律服务工作中通过磨练其判断力来提升。法律诊所教育不仅注重法律基本规则和原理的解释,更注重法律人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同时在缝合学术研究和司法实践的空隙,把教学内容与职业实际相结合的运作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篇12
原理,通常指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基础理论是指在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是体系化、科学化的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或者说是本学科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现实实践的深入发展,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学习培养对基本原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进行梳理回顾,以发展性、超越性和建构性的眼光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创新与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的内生要求。本文在对部分文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建构、教材编撰,包括内容框架设计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文献概况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创立以来,学界对其基础理论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辛勤探索,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也多达数十种。1986年第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正式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本学科最带有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本学科主干课程的建设拉开了新序幕。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自成一体,不可割离。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检索专著,共有17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是1986年(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同样的检索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题名检索即可得出75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为1983年(曾德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这75条记录除9条属于学位论文外,其余66条全部为专著。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以教材、专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沈壮海教授曾做过统计: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中,有88%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著作。其中,概论性著作80部,占此类著作59%;分论性著作39部,占29%。[1]从检索得出的专著的出版年份数量来看,2010年4部,2009年4部,2008年4部,2007年4部,2006年7部,2004年5部,2000至2003年共9部,1990年到1999年共19部,从总的趋势上看,这些数据的变化实质上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越来越形成了带有普遍共识性的观点和结论,这一过程本身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凝练、总结、归纳、提升的过程。甚至于后续形成的大部分原理专著,无论是章节设计,还是具体内容,包括主要概念、范畴,都是在1999年高教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2001年人民出版社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在CNKI中国知网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进行跨库检索仅有17篇文献。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为题名检索仅有6篇期刊文献(检索时间为2011年10月4日)。检索结果表明:学界很少以整体性或系统化的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问题,而大多都是就原理本身所辖含的某一问题加以研究。这是目前学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一个典型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的编写也有其特定的方式,而且经历了从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到各校自行编写的发展过程,背后反映了本学科从设立之初的探索试办试行到现阶段学科建设发展自大大增强、博士和硕士学位点林立的发展历程。邱柏生教授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编写的三种主要方式,即“由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同类型学校合作编写、各校自行组织编写。之后,编写相关教材主要通过后两种方式进行。这些年来,各地编撰了不少同类教材,总共算来也有几十种之多,尽管称谓不同,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等不一,但教材内容大致相似”。[2]
从所检索的专著的题名来看,书名有没有“原理”两字,实际上并不影响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成果或者学科主干教材的属性,但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是以专业、学科建设(也内含教材建设)为“原发动力”,专业、学科设置和发展诉求直接催生了原理的研究,这一来,其实当时并没用太多的理论积淀可供本学科创始人在编写本专业教材的过程中参考利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最接近的,自然就只有教育学了。也就是说,最初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教育的一种形态来理解,也是自然而然的。
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渐渐趋热,特别是05年以来,研究成果很多,就原理而言,也有不少新成果,但几乎都是原理的分论。以博士论文为例,从原理的整体结构上来专门作系统研究的比较少,而大多数是对原理所涉及和包含的某些带有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理论等。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构成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论继承与借鉴;范畴;过程和规律;功能和地位;环境理论;对象群体分析;目标与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管理等。当然,对于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至今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看法或达成学术共识。这也是作为一门学科最为基础和根本的理论内核――原理的建构、发展和完善必经的一个过程,或者说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这是客观必然性的,应该理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整体框架结构
尽管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成果颇丰,但学界很少系统回顾和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的阶段历程,更多的是谈论学科的发展历程。而学科发展内在地包含着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也是有阶段可以划分的,目前以原理主干课程的教材为例进行分析,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历程的主要方式。
目前,初步检索到的文献中,邓亚秋、罗洪铁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5年到2001年;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代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999年版)。该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基本确立了以范畴和过程规律为核心的本体论样式,涉及内容较为丰富,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环节、要素为视点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体系相对庞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分支学科的内容还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支学科的体系内。二是2001年到2006年;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的主要代表作是2001年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三是2006年至今;此阶段比较重要的代表作是2006年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3]
罗洪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总结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分期,理论界有不同的划分法。有的学者认为:第一阶段应为1921年建党至1984年,这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丰富的理论,但尚未建立相应的学科。第二阶段为1984年至今,建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初步系统化阶段。有的学者认为: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6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为1987年至今,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时期”。同时该文提出以有代表性的专著为标准,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萌芽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和内容构成,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整体性的研究设计(亦可称为“顶层设计”研究)。近十年来,形成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分论专论,它们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的某一组成部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结构(内容布局问题)的研究总体偏少,甚至于没有涉及。事实上,如果作为具有高度总括概述特点的“原理”缺乏对其所包含的某一理论(分论)的整合能力,只能表明作为学科主干的原理教材的编写和研究落后于其所辖的某一具体理论的研究,原理的内容未能全面反映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体现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那么,我们整个原理的内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框架,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构成的探索。从现有原理教材的内容组成来看,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大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主要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科基础理论)、本质论、目的论、发展论、价值论、结构论、主导论、主体论、接受论、中介论、过程论、资源论、载体论、环境论、机制论、管理论、方法论、评价论、艺术论、发展论等。围绕原理所涉及的问题,近些年已经分门别类地形成了以下多种专著:如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研究》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2007年、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2010年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王敏《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2003年、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2005年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项久雨、胡国义等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陈万柏、贺才乐等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2009年、另有博士学位论文3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李辉、沈国权、戴钢书等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2003年、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2009年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2004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2005年、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2009年)等等。
此外,近些年来许多属于本学科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积淀、形成、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理论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经过新一轮的有意识的提炼、综合,最终能够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例如,万光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2006年)、雷骥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2008年)、马万宾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研究》(2009年)、伍揆祁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2007年)、荆兆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2011年)、田鹏颖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2010年)、王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2011年)、赵兴宏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论》(2008年)、李宪伦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探析》(2007年)、李征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年等,这些研究成果虽不直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但其所涉及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内容,从不同视角、不同论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丰富发展起到了推动借鉴作用,这些成果能够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总结起来,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主要是以分论、专论研究为主,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框架加以深入探讨并给出基本结论的文献非常少。有些研究者虽然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结构设计有过一些设想,但缺乏深入、系统的提出论证,大多零散粗略地陈述于一些报刊文章当中。
三、学界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同观点及其评述
应该敢言,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取了显著的成绩,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一些本学科特有的范畴体系、内容结构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同,学科的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作为今天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框架设计、基础理论、结构安排、内容体系、学术逻辑等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一定的风格,不少问题只有在本学科的论域当中才会得到深入的讨论和阐释。这些都是我们原理研究的骄人成绩。当然,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以下笔者整理了部分学者的观点:
张耀灿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到今天,与进一步推进其发展创新要有新的思路是分不开的,即开展元理论研究,特别是要推进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在人学范式观照下,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重新审视,应从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理论观点的解释力两大方面探讨八个基本理论问题”。[5]
邱柏生教授从原理课程教学的角度认为“从该专业确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被看作一门重中之重的核心课程,各校都投入了一定力量进行课程建设和师资梯队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一门有相当教学难度的课程,尽管其中有不少内容属于程式性教学,内容比较直白,不需教师做多少解释学生自能充分理解,但有不少内容则给教师预留了极大的理论开拓空间”。[6]他结合原理教学,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的对象、过程和价值三个方面来重点分析当中存在的难度问题,并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背后遇到的挑战作了分析。
沈壮海教授认为,“目前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多是在微观的视野中观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聚焦于探索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变化及其教育引导的规律,并以此为轴心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意义、要素、过程、规律、环境等问题的理论探索”。“应构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即应当以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为理论指导,以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实践依据,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深入探索为逻辑主线,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与本质、目标与价值、运行机制与过程、管理与创新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准确阐述为主要内容,尤其应当以宏观视野、原理定位、时代特色、中国属性、教学逻辑、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为贯穿教材编撰全过程的基本原则”。[7]
秦在东教授没有直接提及如何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结构框架问题,但他从学科规范和概念的角度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存在的对主要的、核心的概念研究不足的问题。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化问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学科的原创性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限域内不可为其他学科所替代的原理事实的研究整体上的仍然很薄弱。[8]
陈义平教授认为:“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设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但差异性仍较大,可以归纳出多个不同的框架体系。总体不足表现为:一是有的框架体系只能称作‘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理论体系’;二是有的框架体系虽试图涉及对上述三个基本规律、三个基本研究领域的研究,但由于逻辑起点的不清晰、进而整个体系的内在逻辑性不强,导致了体系的结构混杂、内容丰瘦不一,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框架尚未搭建起来”。该文提出,“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演绎过程,搭建起由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体系论、行为论、过程论、发展论构成的框架内容”。[9]
高峰教授认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以往所依据的是我国建国以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果说这种研究的依据基础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其实践依据与实践基础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作为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和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原理,今天就应该立足于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奠基于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上加以审视”。作者认为“很多情况下仍然习惯于用我们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与范畴去套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因此,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解读存有不少误区与偏见,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10]
也还有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作了一定区分,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这一命题,认为:“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而不是‘创新’,就在于此前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已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命名的著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概论把学科建设成果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而已”。[11]
就原理教材的编写,邱柏生教授提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重心大部分放在编写各种教材上面,也注意优秀教材的不断更新修订。那时的不足是专门研究太少,学术专著太少。由于缺乏专门研究和专题深入的探究,缺乏广泛深入扎实的学术积淀,于是在这种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教材都带有泛泛而论、大而化之和雷同重复的毛病,从而时常遭受人们的批评,编写教材的声誉也受到很大影响”。[12]近年来,“教材编写正受到冷落,不少教材的使用年份已久,不少内容也已落后于形势,更落后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之水平”。
笔者以为,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存在两个主要不足。这两个不足,也常被其他一些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品头论足”。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过度依赖于教育学、乃至教学论的理论支撑,原理的教育学痕迹太深,而且显得十分浅显,这也使得学科间的区分度不强,本学科的主要特色和本质属性体现得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阶段并没有面临今天如此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大幕不久,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而日渐表现出来,互联网形成的如此深远的影响尚未呈现端倪,当时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初衷主要出发点是提升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使之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因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要依托于学校,教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居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也主要是以教育学,特别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为基准来构建。事实上,这显然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构需要首先考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究竟是“政治的教育”还是“教育的政治”的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那么仅凭教育,似乎很难实现这一本质目的。因为人特定的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尽管教育活动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青年阶段,人的可塑性强,这是很重要的前提。但政治关系、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乃至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感受都对人们政治价值观念的判断认同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很多调研结果表明,社会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其实并不表现为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应当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窠臼里,而是应当以此为基础,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道德素质等等的影响关系的研究,既反映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认同的多种因素的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到多维的变化,又能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属性。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是较为宏观的“叙事”,国家主体与公民客体是其基本立论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二是在内容编排叙述方式上过度注重独立地分块分论,使得内容与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甚密切。一直以来以主体论、本质论、方法论、环境论、管理论、过程论、结构论、载体论、价值论等等来叙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独立化”、“平行化”、“并列式”的条块性研究思维方式,而这本身带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关注的减少或缺失。这种分门别类“块状”研究的成果或许作为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叙事比较有效,换言之,作为一种教材化的体系展示比较适合,但是这本身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叙述模式”。而且作为学科的基础理论,不应该是一条一条的罗列排序,应该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笔者以为,原理之所以成为原理,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学理性(抽象性)和预见性,它是一个学科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因此,原理的内容要能体现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最新动况和理论方法,对诸多不同观点应给予梳理、整合和评述,增强指导性。此外,就教材的行文而言,应以避免冗长重复为“原则”,可以直白凝练,更加贴近人们生活实际特别是当代青年群体的实际。
在本学科发展处于分化与整合、调整与创新提高的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结构与内容,建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本学科专家学者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据了解,作为“青马工程”系列重点教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编写正在深入进行之中,其汇集了本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最终形成的成果将会对推动本学科新一轮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13-20.
[2][6] 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若干理论难点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2010(5):21-26.
[3] 邓亚秋,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发展述评[J].学术界,2009(5):281-286.
[4]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1-5.
[5] 张耀灿.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新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10-13.
[7] 沈壮海.构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15-17.
[8] 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诸问题之我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28-32.
[9] 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建构的若干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12-17.
[10] 高 峰.全球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7):52-56.
[11] 王智慧.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J].思想理论教育,2010(13):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