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治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现实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许多层次和环节都出现了问题和偏离。本文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把中国证券市场比作一个生态系统——股市生态。现在出现的问题,说明中国股市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生态失衡,证券市场生态的治理fgovernanceofecol0gYforsecuritymarket)已到了非进行不可的关键时刻。下面对中国证券市场生态及其治理进行分析。
一、股市生态现状
周小川(2004)等采用“金融生态”的概念,论文来比喻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金融生态囊括了企业诚信、会计准则、法律制度、征信体系、地方政府按市场规律办事等内容。尽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生态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一些制约金融健康发展的外部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当前的金融生态还存在四方面的主要缺陷: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法律环境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滞后、直接或间接的执法不力。
证券市场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生态也是“金融生态”的一个重要分系统。股市生态本身又包括许多分生态系统和“食物链”。这好比是一个大海,有浮游生物,有水草,有小鱼、大鱼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环境。在股市生态系统里,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生态”,散户
和机构投资者之间关系的“投资者生态”等。比如,股市中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之间的关系就是自然界中大鱼和小鱼之间的关系,“食物链”非常简单。要使“大鱼”能够维持正常生存,就应该使“小鱼”保持足够多的数量,否则,“小鱼”被吃光,“大鱼”也无法生存。
美国股市生态和我国股市生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有丰富的“水草”——E市公司红利,“大鱼”不一定要靠吃“小鱼”来维持生命,而且可以直接吃丰富的“水草”。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分红多数也是圈钱的陷阱,股票分红对投资者没有吸引力。也就是说,美国的股市生态的食物链比中国长而复杂,而我国股市生态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系统。
我国股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带来问题的严重性凸显在各个方面。
多年来,与证券市场深度下调如影随形的是,层出不穷的“股市黑幕”和花样翻新的“金融诡计”时时冲击着投资者孱弱的信心,证券市场生态环境已被逼向“严重失衡”的境地。
上市公司高管频繁出事是近年来资本市场上一道令人尴尬的风景。硕士论文而作为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严重地影响着整个金融环境。不完善的金融生态孕育了高管们违规的土壤,于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金融生态出现在众人的视野。
银广夏等案件又表明,在上市公司“造假流水线”的各个环节上,提供信息的金融中介——证券分析师、会计师、律师们都发生了道德风险行为。不光是公司治理出了问题,“公司治理的生态”(ecologyofcorporategovernance)也出了问题(李曙光.2002)。
股市低迷、道德滑坡、信用危机等现象的出现,与经济快速发展也极其不协调,并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强大因素。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元。
如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导致自然灾害一样,股市生态破坏以后,股灾的频率必然增加。现在,由于生物多样性的被破坏,我国股市已经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我国股市在2000年以前的10年间,发生过一次“危机”时刻和两次“紧张”时刻。但我国股市在2000年以后的几年间,已发生过两次“危机”时刻和两次“紧张”时刻。比较而言,我国股市危机的发生频率有了明显提高,股市危机的发生激烈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我国股市的运行安全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严重威胁:一是粗放式、掠夺式股市发展模式造成股市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正严重威胁我国股市的运行安全;二是我国股市的流动力提供机制正遭致不断破坏与削弱,同样已严重威胁我国股市的运行安全。
二、股市生态失衡成因
中国股市生态出现严重失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原因,有文化原因,也有社会背景等方面原因。
首先,中国股市的生存危机是一种复合危机,是由多种因素组合并且具有多重影响的深层制度危机。正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股市的基本制度缺陷在长时期中被忽视、被容忍、被放纵,使得市场中的消极因素日益累积、相互交织,积极因素不断削弱、相互掣肘,以至于最终演化为危及股市根基的全面生存危机。中国股市已经成了没有自身供求关系、没有价格决定基础、没有内在选择空间的混乱与无序的市场。
其次,我国信用制度十分薄弱。当前,中国人均受教育的程度、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信誉和风气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缺陷。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危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社会的稳定。
信用制度为股市制度之本,一个没有任何信用的股市就正如吴敬链先生所说的连赌场都不如。但是,虚假报表、黑幕交易、价格陷阱、伪装上市、合同欺诈、假冒伪劣、地方保护等恶劣行为不时动摇着信用的基石。中国证券管理层在一系列基本制度创新上,错失机遇,在套牢了整个市场的同时也套牢了自己;上市公司的造假、银行的连环担保、政府官员的寻租、证券公司挥霍挪用保证金等等的全行业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市场的信用基础已经丧失殆尽。这些负面因素对中国股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导致中国股市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与心态环境——都出现了自股市产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严峻局面。信用的缺失,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动摇了市场存在与发展的信心,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侵蚀着社会的公平正义。
再次,我国证券市场连年走低,固然与股权分置等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迟迟未能妥善解决息息相关,但市场违法违规盛行而投资者保护公信力孱弱显然也是重要原因。大量事实表明,在公司治理失灵、法律失灵、监管失灵等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优质上市资源和资金资源的外流,更加重了这层隐陇。在此情况下,如果相关惩戒措施未能对弱势群体予以特别保护,以使其能够“与强共舞”,强势主体也因未受到足够的约束而拒绝与弱势群体和平共处,则中小投资者这些“小物种”将因受不到保护而黯然离场,其“生态灭绝”也会使基金、券商等机构这些“大物种”因缺乏“游戏玩伴”而孤独致死。
此外,我国股市的生态危机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是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方面的某些固有矛盾,在民主法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在社会转型、利益调整中被放大、激化;二是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根据后发国家的发展经验,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普遍都会遇到因为转型而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2004年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2005年达1703美元①。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美元这一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尖锐化时期、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最不稳定期;从收入差距来看,基尼系数上升到O.4,就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标准,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但确有不少国家基尼系数超过0.4
①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以后就进入了一个社会不稳定期,甚至发生大的社会动荡。
许小年有关中国股市制度建设“金字塔”的观点,与股市生态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中国股市缺乏资本文化、法律、监管、公司治理机制——四层制度体系的支持,这个体系应当是一个“正金字塔”;中国的现状恰是一个“倒金字塔”型制度结构,这样的资本市场无法发挥应有功能,而且其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位于“金字塔”最底层的是资本文化,包括股权文化和债权文化,具体表现为社会意识、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等对资本市场的支持,这是资本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在全社会都接受的和谐的资本文化基础上,需要一套完善、有效、独立的法律体系;“金字塔”自下而上的第三个层次,是完善、有效、独立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之上,位于制度体系最上端的,是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最直接的制度安排,它的有效性依赖于其他三项制度基础的坚实程度。在现实经济中,如果资本文化的意识薄弱,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也不完善,因此,也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在许小年看来,这是一个倒置“金字塔”型的制度结构,而中国资本市场正是在这样一个制度环境中运行。结果是上面的市场规模越大、公司越多,倒塌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的资本市场不仅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而且其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
三、股市生态治理
由于中国股市的生态危机是一种复合危机,股市生态的治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远见、需要决心、需要措施、需要执行。
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一个和谐的证券市场,改变过去政府及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只讲索取,不讲回报的常态,建立起一种彼此共生共荣的环境,追求共同的利益,即以法制为依归,构建各个利益主体都能得到均衡、和谐保护和发展的证券市场生态环境。
对证券市场的功能也要有正确认识。职称论文《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九条,2004年2月2日颁布)提出,证券市场要“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所有这些功能都在实体经济中。一句话,股市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股市不能自我循环、自成体系。股市发展得怎么样,光看指数、交易量、开户数是不行的,最终要看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实体经济中长期资本的形成,要看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实体经济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要看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实体经济中的结构调整,要看在多大的程度上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只有大家形成这样一个共识,资本市场才可能健康地成长。
同时,要使股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观,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必须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巩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虽然解决股权分置不是万能的,但不解决股权分置是万万不能的;
第二,切实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改善公司盈利状况。这是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三,积极推进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
第四,科学发展机构投资者;
第五,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其中,调整股市结构、改善公司盈利状况、强化政府监管,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健全中
国股市的必由之路,只有三管齐下,才能够使中国股市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波涛.谁来为低迷股市提供流动力[J].证券市场周刊,2004(12)
[2]邓妍.中国股市制度结构本末倒置[J].财经时报2004(3)
[3]杜亮.许小年:我从来都没主张过激进改革[J].中国企业家,2004(4)
[4]李曙光.公司治理的生态危机[J].财经,2002年(16)
[5]刘松.低效率股市投资理论及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篇2
作者:刘广兵 刘伟京 李小路 徐明 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工业生产的水资源消耗和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工业经济仍未摆脱“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模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传统的高污染、高消耗行业产值分别排在第4,5,6,7位,4个行业工业产值占一级保护区工业总产值的25.0%。一级保护区内产值最高的前100个企业中,37%属于高污染、高消耗行业。一级保护区内有纺织企业637家,占企业总数的6.5%,但纺织行业COD排放量居各行业之首,占排放总量的37.21%。无锡市区、宜兴市和吴江市主要工业污染源均为纺织业,纺织业COD排放量分别占各地工业排放总量的29.5%,54.7%和83.1%。一级保护区工业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模式。(3)外来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一级保护区人口为207.7万人,陆域范围平均人口密度约为1600人/km2,是江苏省平均人口密度(748人/km2,2008年)的2.14倍。一级保护区内有6个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包含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人口的聚集,外来人口占一级保护区人口总数的33.6%。其中吴江市外来人口比重最大,达到45.1%,其次是无锡市区,外来人口占39.0%,2地区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均在一级保护区平均水平以上,一级保护区人口及外来人口分布见图1。外来人口的大量聚集虽然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但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根据统计,太湖一级保护区COD排放量为17816t/a、氨氮排放量为1781t/a、总磷排放量为346t/a、总氮排放量为3424t/a。一级保护区面积占整个太湖流域的3.7%,COD、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流域总量的3.1%,2.8%,3.5%,6.0%。一级保护区工业用水66.58万t/km2(江苏省为3.44万t/km2),工业废水排放量3.13万t/km2(江苏省为2.53万t/km2),生活污水排放量6.62万t/km2(江苏省为2.71万t/km2)。可见,一级保护区污染物排放水平接近太湖流域整体水平,总磷排放强度甚至超过了整个流域;用水及排水强度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污染物的高强度排放和水资源的高消耗对太湖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居民点工矿用地规模,一级保护区内凡新建工业企业(项目)必须进入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区,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地方政策法规且在经过有权部门的严格审批后方可施行。一级保护区内的开发区数量及规模维持现状水平,近5年不再批准新建和扩区的开发区。新建居民点必须在城镇总体规划区内,近5年一级保护区内城镇规划区维持现状水平,不再批准新建和扩区的城镇总体规划[5]。调整工业结构(1)清理整顿重污染企业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严禁新建、改(扩)建包括纺织染整、化工、电镀、造纸、钢铁和食品(啤酒、味精)等重污染行业的项目。对区域内164家六大重污染行业企业实施提标改造,按照清洁生产二级标准重新核发排污许可证,达不到排污许可证要求的一律依法关闭。区域内尚没有接管的重污染企业必须接管。按照《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要求,对产生危险废物的搬迁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制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2)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能力,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关停、转移、转型和转化等方式,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法推进的工作机制,坚决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危险、低效益的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提高整个区域产业资源的集约化程度[6-7]。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科技、高产出”产业,加快形成节约、环保、高效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的转变,加快形成区域内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对象配套、服务功能协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制定行业规划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以生活服务为主体的传统第三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生态旅游、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国际服务外包等为重点的生产业,逐步形成一级保护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新格局,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优化城乡布局,调整人口结构(1)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限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处于低端的高消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科技改造,提高技术含量,淘汰旧产品,培训提高工人技能,尽可能地减少用工人员。(2)限制一级保护区内城镇规模优化太湖一级保护区城乡布局,发展紧凑型都市圈,科学合理地限制城镇用地规模,不得扩大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以外不得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
通过对太湖一级保护区进行调研,得到了以下的结论。(1)一级保护区土地开发强度为17.2%,已超过苏中苏北地区,并直逼苏州市开发平均水平,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必将带来高强度的污染物排放。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限制城镇发展规模,并严格控制居民点工矿用地规模。(2)一级保护区产业积聚度高,企业密度是江苏省企业密度的4.2倍,且未摆脱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必须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清理整顿重污染企业,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鼓励发展第三产业。(3)一级保护区人口密度大,是江苏省平均人口密度的2.14倍;外来人口多,占总人口的比例达33.6%,加剧了一级保护区的环境压力。必须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控制外来人口增长。
篇3
可以说,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当下我们国家城市中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应遵循的首要原则。这样我们可以很好的规避水灾或者水污染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所以,我们要最尽最大的努力使得河流的治理以及周边生物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让河道周边的景物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相融合,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另外,我们知道,我们在城市之中的不断更新换代中可以感受的到城市向着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从而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城市河流水环境是城市居民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改善能推动市民物质收入和精神需求两方面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河流的治理以及生态建设的内在联系,一定要改善河流治理的综合环境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进行治理和规划,要采用科学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巧妙的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生态工程学原理,采用近自然治理方法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河流在治理中不断的回复生态升级。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保障河流周边生物的多样性,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体现出保护的心态。再次,为了提升人们的生存空间可以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有效的设置文化、健身、娱乐和观景场所使人与水进行亲切的交流,建设出水清、岸绿、突出河流自然属性的城市河流。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真正的做到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子啊人类智力河道的过程中,很好的保障了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恢复河流自净能力的原则
在河道的治理中,笔者认为只是治标不治本是不行的,我们不能本着先将河水进行肆意的污染,再去全身心的治理的传统道路,这样是不科学的。我们在首次河流治理的时候就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方式方法,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很好的控制河流的自净能力,这样才有利于河道的治理与生态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要想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还要做到很好的清理河水,整理绿色河岸的目的,从而达到从根源上治理问题的目的。可以说,在河流污染的处理中,我们应该坚信,我们要始终保持全流域有效治理,不嗯能够分流与治理,厚此薄彼。我们要充分的实现全流域共同治理,下游治理,上游我行我素,那么所有的治理功夫都会变为空谈,最终达不到效果,所以我们在研究河流治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方式与方法的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河流生态治理的良好效果。最终才可以使得城市的发展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我们才能在美好的环境下创造更加多的经济效益。
篇4
一、网络文化传播之生态危害表现
道德伦理失范。杜拉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由于网络技术的超乎寻常的高速发展,现实的道德规范很难适应这种高速的新环境,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道德的冲突。道德的冲突,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网络生态道德失范问题:黄毒泛滥、版权侵犯、病毒传播、黑客骚扰等。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指网络上充斥着信息垃圾,妨碍了人类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和利用。遨游在互联网世界里,就会或多或少遭遇到垃圾邮件、病毒侵蚀、过时信息等的“轰炸”。
自由主义泛滥。网络突破了传播学上人际传播的单向传播模式,而代之以多元联动。在网络中,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行事,可以较少地受到别人的压制和束拘,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王国”。由此,一些禁不住诱惑的人就开始堕入“情网”,并不由自主地越陷越深。
人际关系冷漠。由于网络文化的同律化、标准化、程序化,使人的思维简单化和直观化,致使人们的知识匮乏、审美能力下降。而人际传播关系也不断疏远,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入网者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于是,出现了漠不关心现实生活的情状,这样,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油然而生,进而导致人际间的亲情、友情等道德关系的破裂与沦丧。
侵犯隐私与网络犯罪。人们的一举一动会在网络上留下符号烙印,也很容易被追踪,因此让一些不法分子很轻易地获得“网民”的隐私。那些不法的数据采集商利用各种电子手段收集“网民”有关个人的点滴情况,并储存于计算机中,同时出售给违法公司。网络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对网络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是最为严重的破坏网络生态环境的行为。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时有发生。心理失衡也有人称其为“信息综合症”,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症候群。有的因失去信息而感到精神上的匮乏,继而产生信息孤独感;有的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成为“信息恐惧症”。
文化霸权危机。“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而80%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却只拥有信息总量的20%,信息富裕与信息匮乏的最高比例达100:1。信息大量集中于富国的结果,使得信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另一种形式的贫困威胁——信息贫困。”发达国家经由网络向目标国受众不断地传播文化信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强加于人。
二、网络文化传播出现生态危机的原因
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网络的特殊性有关,也与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关。
网络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特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自主性、虚拟性等主要特征。它抛开了人类的肉体,抛却了限制与拘束,只留下人类自由精神的遐想与畅达。
网络生态空间观念的误区。许多人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只是把网络看成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媒体”,远未把网络放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此崇高的程度,至少,在如今,还没有谁把网络看作是人类真正的“第二生存空间”。所以,即使有人破坏了网络生态环境,也不会像破坏自然环境那样遭到同样程度的谴责。由于对网络生存空间的淡漠和对网络虚拟性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有些人对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环境问题的曲解。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但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然而,人们把这种虚拟性常常看成是一种虚幻性,结果导致了理解上的偏误。这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理论相比,其自觉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信息崇拜”的负效应。信息崇拜,是指过分夸大信息的价值甚至将其神化。罗斯扎克指出:“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对信息的崇拜极其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滥用、误用,造成网络信息污染,导致信息膨胀乃至信息高速公路的堵塞,从而极大地破坏网络生态环境。
传统德育教学的滞后。网络道德失范不仅仅是网络单方面的原因,也与我们传统德育本身存在的不足有关。如果我们具备比较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素质水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网络社会”中会大大减少出现失范行为的可能性。
黑客哲学的泛化。“黑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视的黑客伦理或黑客哲学。他们怀疑权威,又具有高超的网络技术水平。由于“黑客”在互联网的早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于是他们成为一些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黑客哲学要旨是崇尚信息自由共享,反对信息垄断,蔑视权威。这些观念的极端化使黑客在网络中“耀武扬威”。
语言文化霸权的威胁。互联网络上使用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不懂英语几乎寸步难行。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的:“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
这对于非英语民族和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在网上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机会被剥夺了。更有甚者,一些西方强国必然会依据其网络上信息流的绝对优势,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
三、网络文化传播的生态伦理观策略
1.确立科学合理的网络生态观念。“‘生态’本是指自然界的万物依自然本来的规定而和谐地处在合理的生命循环之中,是自然界和谐性的一种表述。由于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学界近年将‘生态’嫁接到由人的存在而衍生的‘伦理’、‘文化’、‘哲学’,乃至‘宗教’等文化的概念上,从而形成了“生态伦理”、“生态文化”、“生态哲学”等观察领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当我们用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去分析网络与网络运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时,便形成了网络生态环境系统。
网络生态系统符合系统的一般特点,但它不仅是强调技术因素的网络系统,而是与网络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信息环境与信息主体共同组成了一个网络运行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强调各因子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整体性。所以,在网络系统上,只要某些或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产生整个系统的生存风险,即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用生态观念去看待网络运行环境,保护网络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竭力创建以及维护好网络生态运行环境,使网络运行沿着人们设想的轨迹运动,树立人与网络生态运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生态观念,并使之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2.树立系统的网络生态伦理观念。生态讲究的是整体性与全局性的观念,从网络的角度来看,网络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反映的是人与网络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在这种整体的系统中,“网民”利益与网络利益互相依存,互为作用,具有内在的互动性与紧密的联系性。整体性、互惠性和长远性是网络生态伦理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网民”对网络利益的保护与支持,实际上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网民”对网络利益的损害也即对自身利益的损害。网络生态伦理要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基本原则和规范去指导和约束“网民”的网上行为,以便保护网络的顺利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要言之,网络生态伦理观念就是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网络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它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和肯定人类满足与追求其基本需要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还必须充分考虑网络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对“网民”应不断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公德修养和规则意识,使“网民”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按照安全制度规范操作与处理信息。作为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良好的并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网上环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又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拓展“网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受众应该加强自律。网络主体要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约束。自律的关键方法是遵循“我为网络、网络为我”、“从我做起”等意识的培养,通过反省,检查克服自己陋习,并在实践中,不断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达到道德自律境界。同时应建构网络监督机制,加以综合治理。
5.持续提高网络技术。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约束是防止外来信息入侵的较好方法。目前,过滤软件、分级系统、防火墙是当前主要的维护健康的信息环境的主要手段。如今,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反“黑客”技术等等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将信息安全技术列为国防、科研的重点。在我国,由于网络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更显迫切。
6.建立行业协会组织。2004年9月,新浪、搜狐、网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成立了中国无线互联网行业“诚信自律同盟”,旨在为积极响应2004中国互联网大会“构建繁荣、诚信的互联网”和“坚决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号召。结成同盟后,三大门户网站将共同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用户倾力打造“满意的产品质量、放心的资费标准、贴心的客户服务”,并通过此举以及在产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无线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成熟的发展。这对中国网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和促进。
篇5
一、周秦时期的生态治理思想和政令法律
周秦时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及当时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使当时统治者在生态治理上形成了特有的治理文化和方式。
(一)“因”的生态治理思维方式
周秦时期就有大禹治水的典故,典籍记载中反映了大禹治水充分发挥了水流就下的性质,充分利用了地势的便利,形成了“因”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性智慧。“因”的普遍性表现在:其一,它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因物、因民、因礼、因地等;其二,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跨越各个学派,是各家共同的主张。基于“因”的普遍思维方式,周秦时期在生态伦理文化方面提出了以下观点。
“因天”“因天地之道”。“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实,必因天地之道”(《管子》)。“天地之道”,就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总体过程和规律,《礼记》中有“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老子也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要求人遵循自然规律。
“因时”。“因时”就是顺应时令的变化,是切人自然、与自然相适应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因天道”的形式。“春采生,秋采菔,夏处阴,冬处阳”(《管子》),这些都是“因时”的观念。基于对天道运行和对动植物作用的认识,周秦时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以时禁发”的时禁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有“斧斤以时人山林”(《孟子・梁惠王上》)的内容,《荀子・王制》也有“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的记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取之有度”的思想。
(二)生态保护的政令和法律
周秦时期“因”的生态治理思维方式和“以时禁发”的时禁思想,促进了当时统治者的生态保护制度的建立。无论是当时的周朝还是其后的春秋战国,各国君主在具体的国家治理过程中,都有明确的政令法规强调要按照“天地之道”实施相应的制度性措施。在周代专门设有保护鸟兽、山林、湖泽及产物的官员,如“野虞”“山虞”“泽虞”“水虞”“林衡”“川衡”等。《礼记・月令》中明确指出“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对每个月进行的保护树木和动物的活动都做了十分详尽的规定,并说明了违反禁令可能招致的后果。与此相近或相同的内容还出现在《吕氏春秋》《管子》《逸周书》中。根据目前我国的考古发现,湖北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十八种》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其中的《田律》里面列有非常详细的保护林木的条文,这部分内容是在继承《礼记》《逸周书》《吕氏春秋》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自然状况和政治环境进一步完善的法律条文。
二、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周秦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政治、文化精英们生态治理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态保护的政令和法律形成了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一)“生生”的价值取向
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思想渊源于《周易》和《道德经》,作为中国儒家和道家两部最早的经典,生态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分别被表述为“生生”和“自然”,《易传》提出“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中的“天地”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然”含义,而德是“天地”的性质,它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原初状态或本真状态。《易传》又说“生生之谓易”,这里的“生生”则呈现出我们现在所讲的“生态”,它是宇宙过程的真实意义和深层本质,也是儒家所说的“天地之道”“天地之心”。这种“生生”的价值取向在道家那里则表述为“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演变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被人任意支配。
(二)“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共同体
道德共同体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表述希腊城邦道德生活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在他那里道德共同体是讲人与希腊城邦之间的关系。而在周秦时期经典作家的表述中,这种道德共同体的范围就已包括天地万物在内,在《尚书》《周礼》《礼记》《逸周书》《吕氏春秋》等经典文献中,都提倡对动植物乃至山川大河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如“德及禽兽”“泽及草木”“禽兽草木广裕”“恩及于土”“恩及于金石”“恩至于水”“化及鸟兽”“顺物性命”等。从儒家“仁”的概念的演进来看,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了亲亲、仁民、爱物的思想。郑玄在解释仁时说,“仁,爱人以及物”(《周礼注疏》)。这些思想使天地万物在统一的德性范围内给予了诠释。
(三)“天人合一”的信仰体系和道德境界
周秦文化中存在着一种连续的文化气质,并演变为中国伦理文化的基本品格和价值态度,其中最重要的和显著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信仰体系和道德境界,这种境界成为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最高命题。《中庸》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就是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实现人的本性和天地万物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帮助天地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的过程。因此,“与天地参”不仅是道德实践的过程,而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最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
(四)“应时而生”的道德行为准则
“时”是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中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可以表示时间的划分,如年、季节、月份、天、每天的十二时辰等,也可以表示某个时刻的情景、场合、机会、机遇等,其生态伦理意义在于它对天地万物自然规律的划分是以万物自身运行的节律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人应采取的活动做出了符合生态原则的规定,从而成为生态伦理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在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时”的规范要求是和天地人这个道德共同体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德性要求以及“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时”成为有德性的人应该做什么的价值指向,如在《易传》中,节卦彖辞说,“天地节而四时成”。“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就是说,大人的德性合于天地,光明同乎日月,行为一致于四时的顺序,后于天时行动,仍能够符合于它。《中庸》中记载孔子“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就是遵循世界,因地制宜,按照自然之“道”进行活动。也正因为此,“时”所产生的规范准则才会在《礼记・月令》中系统地呈现,并根据天地万物的规律,对每一个月份都做出了关于保护树木、保护禽兽的规定,形成了一种以“时”为规范的道德行为体系。
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呈现出开创性、制度性和自觉性的基本特点,使周秦时期的生态保护思想一开始就有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远思考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保护思想,它为周秦时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政令法律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点引起现代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高度关注。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施韦泽和罗尔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些都不仅反映了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思想成熟早,而且也开创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化的先河。周秦之后的社会贤达们都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自然之道的顺应、对天道和人道的一致作为伦理道德的自觉要求。
三、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影响及当代价值
周秦时期的伦理文化既是我国古代伦理文化形成的开端,又是我国伦理思想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化发端于夏商周,系统阐发在春秋战国,此后无论是两汉时期的天人感应论,还是宋明清时的宋明理学中的“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都是在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自然取向、价值取向、道德取向下丰富和发展的,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化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特点。周秦时期先哲们所思考、创造的生态伦理文化的思想、生活痕迹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当人类进入21世纪,当代工业社会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困境,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工业文明所面l临的困境使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日益彰显,它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为后世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学术传承
现代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生态文明的思想,其实这是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在西方关于生态问题的学术传统中由于主客二分,他们往往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两个截然分立的实体,因而是用环境伦理来整合人与自然关系的话语体系。而今天中国政府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在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所提出的一种国家治理理念,这种治理理念需要一种学术传统的支撑,而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是这种学术传统的奠基者。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的“天人一体”道德境界和“万物一体”的生态理念以及“应时而生”的道德原则,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化创建了一种生态伦理的学术体系,它把“天、地、人”作为整个学术体系中的相互联系共存的支撑点,使“天地万物为一体”,自然不是人的一个现成的、完成了的外在的他者,而是相互联系、发展和共存着的我者,“天地”“生生不息”,人性“日生日成”。《周易》六十四卦最后一卦是“未济”大有深意,它说明自然和人都是在形成中生成的,二者相联系的本质是人因其有意识和能动性,而在对自然的深入理解和主动顺应中帮助自然发展,从而实现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这种帮助自然与发展自身的统一,《中庸》说为“与天地参”,张载说“为天地立命”,王夫之说为“延天佑人”,都是有着深刻意味的。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思想和生存智慧,促使中华文明在此后的发展中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至今仍闪烁着启示生态文明发展的思想光芒。
(二)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生存智慧
生态伦理文化是一种解决生态危机的生存智慧,它来自于人类的宇宙经验。人类全球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误区是对世界的认识,当人类把世界看作人之外之物,把天地万物看作一种上帝的恩赐和人类特有的享受之物,那么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处于一种对立之中。周秦生态伦理文化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它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用“天人合一”的命题给予统一,把人生的意义与世界的意义、与地球万物的生存意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将世界视作一个生生不息的创生万物的过程,天地万物乃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都是在这一运化过程中产生形成的。“究天人之际”在周秦伦理文化中是中国哲学所贯之始终的主题,并且始终围绕人生境界、人生意义进行探讨。周秦时期的圣贤们保持敬畏自然的心态,始终遵循自然规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除了老子提倡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外,荀子也提出“天行有常”,自然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要“制天命而用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之。因此,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万物的发展演变成为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所提出的生存之道和解决生存危机的伦理智慧。史怀哲认为,“中国伦理思想是世界思想史上的一大重要功绩……对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赋予了爱还要涉及生灵及万物的内涵。这种先进性和巨大的成果还来源于中国伦理采取的正确的对生命及世界的肯定观”,近代西方学者所要努力达到的“符合理性的理论世界观”,“孔子及其后来者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三)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提供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普适文化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西方探究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共同的主题,然而各自在学术观点上却形成了明显的分野。西方学术传统中主客二分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而中国学术传统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难究孰高孰低。而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生态伦理问题则要求中西方之间学术互补,寻求一种普适的文化价值取向。从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引生发展出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化,则为这种对话和整合提供了一种普适的文化价值取向,这就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生态理想。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从人的地位和价值来“究天人之际”,使得天地人之间形成了统一的生态价值取向。人的价值是周秦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方面,它体现在继天地之德、赞天地之化育,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人离开了与天地共仁的价值取向也就实现了人安身立命的生存价值。周秦生态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对人与自然物之间不同价值的认识上,一方面肯定人比自然物如草木、禽兽有更高的价值,另一方面认为这种更高的价值在于人的德性价值。儒家将人视作与天地并立的“三才”之一,肯定人具有“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传・彖传》),“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的能力与价值,实质上是肯定人对自然运化的引导和调整作用。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并没有像西方近现代文化一样,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肯定人与天地各有自身的作用、职分,人与天地同属于一个系统整体,强调人与天地的协同运化,将人的作用定位于辅助天地、成就万物方面,不仅注意建立、维护社会秩序,而且注重维持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保护自然界万物生命的繁荣。
(四)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提供了处理生态关系的合理维度
在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中,孔子首先提出仁者“爱人”,确立了仁的基本内涵。孟子提出亲亲、仁民、爱物,周秦生态伦理文化的这种核心思想到了汉代郑玄那里又把仁爱的对象扩展到外物,“仁,爱人以及物”(《周礼注疏》)。宋明时期,理学家把仁从四德之一上升为“全德之名”,把《易传》的“生生之德”“生意”作为“天地生物之心”,又作为人心之仁的内涵,使人心之德性与外部世界生生的本体统一起来,深化了“天人合一”的内涵,仁的对象由人扩展到外部世界,“恩至禽兽”“泽及草木”“恩及于土”“国主山川”等方面,由人与自然具体化为人与动物、植物、土壤、山川等命题。在周秦伦理文化中儒家所提供的思想智慧最丰富。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对自然万物的喜爱和观察可以给人提供思想道德的启示,因此,自然有道德教育的作用。除此之外,孟子基于他的性善论和四端说,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人在看到动物遭受痛苦的时候,不仅会生出不忍的同情心-而且还应该自觉履行人对动物所负有的道德义务.在狩猎的时候,“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能赶尽杀绝。这些命题提供了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维度。与西方当代生态哲学相比,是非常独特的,表明了中国生态伦理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五)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提供了超越与整合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思路
西方环境伦理学起步较早,但他们在初期都是在人类中心主义所提倡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下来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人类中心主义曾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成为环境伦理学的主流话语。但是,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环境伦理学家开始对人类中心主义产生怀疑,提出了与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的非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基于对人类中心主义能否给环境保护实践提供充足的道德保障和理论支撑的质疑,展开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并形成了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等学说。
由于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思想观点都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他们在哲学认识上都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即他们都没有“把自然看作与文化是互补的,而给予它应有的尊重”。而周秦优秀传统生态伦理文化则为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叠共识提供了一条超越与整合的新的认识思路。这个思路就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下的生态中心主义,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周易・说卦传》指出,“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在周秦生态伦理文化的视野中,天、地、人三道是同一个道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这个道德共同体内,人除了对他人,对宇宙自然万物都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
篇6
城市的发展从早期的人类的憧憬构想中逐渐建立,乌托邦式的城市建设无疑带来了一定的理想与愿望,人们也朝着这样的理想城市靠近,在时间的回溯和科技的发展中,人们开始对城市的发展,经由普遍化的城市模式的反映机制,产生无数的构想一与憧憬,同时也是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生态文明城市是在对以往城市模式建设探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和协同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人类社会进程发展,转变到大趋势下发展而来的新型城市模型,对今天的城市建设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强有力的正确教育宣传和突出环境灾害的危机意识导向都是人们群众将目光聚焦到对生态文明的城市建设里去。在现目前对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城市生态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又经由多方面的生态道德标准评价体系机制引入,使人们愈发自觉的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反馈到建设城市社会的工作中,并积极投入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行动中去。
2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构建
2.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最近几年开始趋于流行的热门话题,自2009年由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媒体传播,并逐渐被世人所认知。在全球引发的“智慧风潮”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监督的背景下,我国也将“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在未来的可行的城市发展建设前景,大力支持和倡导,并将建设“智慧城市”这一概念作为培育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民就业、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是从信息技术出发,联系各个领域。由此看来,“智慧城市”更多承担的是一个核心的位置,关联其他包括以互联网、云端链接、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内的智慧方式运作,从而达到一个改变网络信息环境的现状,为城市、市政、企业和个体等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率的互动联系,使其在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要做出符合时代效率的积极响应,达到符合现代化城市的信息运行状态,并具有不断积极发展的空间。
2.2智慧生态城市理念。通过前文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无疑体现在其“智慧”与“生态”的两个关键詞上。将智慧与生态两者融为一体,作用于城市规划中,从社会层面来说,智慧生态城市的存在无疑和谐的处理好了自然生态空间和城市生活,并绝妙的解决了二者的平衡关系,使得城市空间和城市空间周边环境都处于协调一致的环境中,为社会稳定带来重要作用;经济层面来说,智慧生态城市在促进经济开发的同时追求其生态效益,提升经济可利用率。
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构建
3.1明晰概念体系。智慧生态城市涵盖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多种因子,超越了城市建设的层次,并向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所以明晰其具体概念体系非常重要。在智慧生态城市的总体建构体系里,我们可以将智慧生态城市分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智慧生态城市等层次;将这样的大致框架结构建立出来,提出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指导布局和技术框架,为现有新兴发展起来的智慧城市作出技术指导和补充行业空缺。
3.2系统方法统筹。较为传统的观点并不能支撑出复杂斑驳的理论,在现在的现代化进程中,早已远远赶不上城市化的步伐。构建智慧生态城市必须要求一个连续的、总体的、全局的系统支撑,并将系统科学下的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原理梳理成为一个具体的系统体系,为其基础性宣传做理论基础。
篇7
叶芝的创作总是给人一种明显的地域感。在斯来沟、都柏林、伦敦等地理空间中,叶芝主要以爱尔兰西部特别是斯来沟作为自己心灵的故乡。爱尔兰西部由于交通不便,尚未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蚀,美丽的大自然幽居其间有着独特的魅力。叶芝童年时代徜徉于斯来沟的山梁水泊间,迷人的风光让其流连忘返,多年之后魂牵梦绕的也是这里美丽的田园景色。
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培养了叶芝对自然世界和荒野的热爱,他的创作中设置了很多自然意象。在《因尼斯弗里弗岛》、《乌辛的漫游》、《被拐走的孩子》、《梦想仙境的人》、《快乐的乡镇》、《心愿之乡》、《库勒的野天鹅》、《在那七片树林里》、《库勒庄园,1929》、《漫游的安格斯之歌》等作品中,他写到了本布尔本山、斯利什森林、罗西斯角、吉尔湖、克瑙克纳瑞、库勒庄园、壮姆克利夫等斯来沟附近熟悉的风景名胜,涉及到大海、沙滩、森林、草地、山脊、幽谷、小溪、瀑布、湖泊、沼泽等荒野和自然景色,大量使用玫瑰、芦苇、榛树、槲寄生、天鹅、猎鹰、鲑鱼、雄鹿等动植物的自然意象,体现了爱尔兰人与自然和谐无间的相处方式。
宁静简朴的大自然是西部爱尔兰人和叶芝的精神家园。作为“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叶芝的创作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把握,对原始自然的真挚爱恋。叶芝开始创作是以这里的人们作为假想的读者群。最后选择安息之地时,他在遗嘱性的诗篇《本布尔本山》中这样说:“寸草不生的本布尔本山下/壮姆克利福的教会墓地里叶芝长眠。”叶芝的创作很少描写工业化程度较高、商业气息较浓的都柏林、贝尔法斯特、基尔代尔等爱尔兰东北部的城市生活,因为他们大多完全英国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严重疏离。
在叶芝眼中爱尔兰的农耕文明是原始、高贵、淳朴和和谐的,它哺育了生活在爱尔兰的各个阶层的人物。但叶芝宣称:“有三类人创造了所有美好的物事:贵族创造了美好的仪容,因为他们位高,所以居于生活的恐惧之上;村夫创造了美好的故事和信仰,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所以不会患得患失;艺术家创造了所有的美,因为上帝使他们无忧无虑。”[3]
叶芝认为贵族具有良好的血统,纯真的礼仪,富有教养、温文尔雅,代表着文明、谦逊、自制和优雅,“象征着思想的延续、行为的准则和文化的历史”[4]。只有贵族才能真正欣赏美的事物,创造、赞助和保护艺术品,只有在他们中间才能产生统治者和廉洁的政府。《纪念罗伯特?格雷戈里少校》、《一位爱尔兰飞行员预见自己的死》、《绵羊牧人与山羊牧人》、《纪念伊娃?郭尔-布斯和康?马尔凯维奇》等诗歌中,叶芝对贵族作了热烈的赞颂。
篇8
(二)在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上,国内生态农业建设强调综合效益
自20世纪80年代初叶谦吉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研究等。[3]近年来,在生态农业的发展利益上,一些学者如韩东娥和李先萍(2001)认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传统生态农业阶段,农户追求的是产量产值和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由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相对过剩,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农产品的生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农户在开发资源、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资源保护和生态社会效益,这种农业属于现代生态农业的阶段。这种现代生态农业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体现了现代生态文明内涵,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4]李文东、杨立刚和鲁明中(2005)提出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利益是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利益,生态农业不会被农户所接受。[5]杨新荣(2014)指出建立生态经济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从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大部分学者偏重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但是在生态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利益的互动协调关系中,对于经济利益激励诱导的机制和作用研究较少。
二、生态农业的投入产出特性
农业的生产过程是从投入生产要素到产出农产品的过程。相对于一般普通农产品,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有其特殊性。影响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众多,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信息。产出即生态农产品的特质也与一般农产品不同。概括起来其投入产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一)生态农业的投入特性
1.劳动投入特性。
劳动力投入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的主要生产要素,通常,生产生态农产品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力来部分地替代农药化肥的使用,因此,生态农产品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生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密切相关,其中劳动力的质量更为重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其他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组织生态农业生产,保证了产出。
2.技术投入特性。
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为了能够维持和获取一个相当高的产量,因此,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推广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生态农业的技术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轮作和间作、复种、套种等传统技术,也包括现代生物学和低能耗等生产技术,在生态农业实践过程中,不是单项技术的应用而是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可见,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农户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较全面的农业新技术。
3.土地投入特性。
土地是稀缺资源,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借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着生态农业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格局和水平。土地有其自然的属性和特性,其边际贡献是有限的,土地的边际报酬率是递减的。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农户在耕种有限土地时,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实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
4.信息投入特性。
信息是生态农业的生产者、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信息对于面广而分散的生态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主体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才能减少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二)生态农业的产出特性
1.生态农产品的信用产品特性。
生态农产品的质量特征具有信用产品的特性,[7-8]不同于搜寻产品和体验产品,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既不能通过搜寻也不能通过体验来确定产品中涉及食品安全的农药残留量、抗生素、有害致病菌以及涉及营养与健康的营养成分含量和配方比例。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生态农产品的生态特性不直接表现在农产品的外观上,在交易时不能为消费者所识别,在消费时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能很快显示,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会为消费者所发觉,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生态特性的不易识别性和消费效果的滞后性将导致市场上消费者的“逆向选择”和生产者生产假冒产品的机会主义行为。
2.生态农产品的价格特性。
在劳动价值论中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产品价格的基础与决定因素。生态农产品的价值包括资本投入、劳动力成本、技术、信息及合理的利润。由于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未来社会清洁环境的成本,提高了生态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因此,从价值上看,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比一般农产品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价格和经济利益高于一般农产品。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投入现状分析
1.高素质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就业人数总量递减,然而,就业人数的学历层次却呈现出了提升的趋势。例如浙江省安吉县是2000年农业部等七部委批准的50个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之一,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通过调整教育布局,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撤扩并174所中小学,新建职业高中、职业学院等一批现代化学校,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出现了8个教育强乡镇,全县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全县总人口的56%。我国农业高素质劳动力数量显著增加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高素质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使生态农业的产出水平大大提高。因为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不但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而且可以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
2.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农业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农业新物种塑造、新的生物农药的开发、新的生物固氮技术的应用、新的微生物加工技术、太空育种和海洋农场等方面的生物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优化,并促进了农产品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的目标一致化。
3.政府确保耕地面积红线取得成效。
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多公顷,之后出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至2008年达到1.2亿多公顷,由此我国耕地面积维持这个稳定状态,至2012年我国生态农业耕地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约0.01%,这是政府部门积极保障耕地面积红线的结果,由此保证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的供给。
4.信息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推动。
耗电量是衡量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据调查,2007年我国信息技术产品总耗电量300亿千瓦时~500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能耗产业。201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能比2007年耗能增加1倍,按此发展速度,20年内耗能将增加100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为农户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指导,有利于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减少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增加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为消费者甄别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增加有效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从供求两方面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出现状分析
截至2012年底,我国生态农业的种植面积、产量与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首先,从产地面积看,全国共有7.6686万个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其中,有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的产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9%。其次,从产量来看,全国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总量2.8亿吨,约占全部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35%。再次,从抽检合格率来看,在全国累计公告1047个颁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中,连续4年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另外,连续5年无公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高于98%。最后,从规模和价格来看,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平均产品生产规模超过300公顷;相对于一般普通农产品,贴标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普遍提高了5%~10%,超过50%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价格比当地一般普通农产品价格提高了20%以上。[9]
(三)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规模不经济,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土地分散经营与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规避农户分散经营的劣势,充分发挥生态农业规模经济的优势,是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保证农户收入增加和经济利益提高的前提条件下,充分考虑农户在不产生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激励来实现生态农业的规模经济发展。[10-11]
2.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投入不够。
科学技术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但是,由于农户的积累有限和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和积极性增加投入来进行生态农业生物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教学与农业生产的需求脱节,以至于我国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尚不成熟,急需要挖掘传统技术和普及易推广、效益好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如病虫害防治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通过完善乡镇农技综合技术服务,以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投入不够与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生态技术支撑之间的矛盾。
3.生产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较高,妨碍了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
由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需求与农户科技文化水平较低、资本存量较少的供给之间存在矛盾,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投入的机会成本较高,阻碍了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导致了生态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和资本的缺口是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总之,虽然我国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存在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方面的相对不足,以至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四、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构建
(一)生态农业发展的利益诱导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在产品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当农户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等于消费者愿意能够购买的数量时,生态农产品市场达到市场均衡状态。D1表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S1表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E表示市场均衡点,Qe和Pe分别为生态农产品的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D2表示一般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S2表示一般农产品的供给曲线。由于生态农产品具有良好的生态特性,市场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较为敏感,在价格变动相同的条件下,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一般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因此,降低价格能有效扩大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经济利益。生态农产品的供给曲线S1是一条折弯的市场供给曲线。当市场供给量较小时,生态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原因在于生态农产品的投入成本较高,市场上生态农产品成为稀缺产品,价格上升造成生态农产品的收益高于一般普通农产品的收益,农户会大幅度增加产品供给量。当市场供给量较大和市场规模扩大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生态农产品会逐渐取代一般普通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市场上的主流,生态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会随之降低,趋向于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弹性。在我国,由于生态农产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市场供给弹性较大。但是,从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来看,在需求方面,由于生态农产品的信用产品特性,消费具有滞后性和累加性,并且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造成需求相对不足;在供给方面,由于劳动、土地、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特殊的投入特性,造成较高的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态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市场的供求的相对不足,实际市场规模Q要小于均衡时的数量Qe,需求价格P1则高于均衡价格Pe,生态农产品市场处于失衡状态。下文将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视角对生态农产品利益诱导机制构建进行经济学分析。生产者剩余是指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之差。市场价格为P1,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在供给曲线S1上的P2,生产者剩余为b、d和f表示的面积之和。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市场价格为P1,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在需求曲线D1上,在市场规模Q的范围内,消费者剩余为a所表示的面积。相对于市场均衡价格Pe,在全部的生产者剩余中b所表示的面积为消费者由于承担了较高的价格,而转移给生产者的部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和e表示的面积,是一种经济福利损失,是生态农产品供给和需求都相对不足造成的结果。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指通过有形或无形的经济利益作为诱导力促进投入产出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理或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中,生态农业企业或农户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经济人”有限理性的特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生态农业企业或农户的合理目标。正如上所述,生态农业有特殊的投入产出特性,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逆向选择。通过经济利益诱导,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剩余,降低或消除经济福利损失。利益诱导就是通过经济激励激发企业或农户的动机,诱导企业或农户的行为,从而发挥企业或农户的内在潜力,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在图1中,通过投入和产出激励诱导,农户行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利益诱导产生动力,从而激发潜能,诱发企业或农户的行为朝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努力,通过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和减低价格,扩大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使短缺或不足的生态农产品市场规模或供给量Q增加到Qe,从而减少生产者福利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
(二)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构建框架
本文将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功能模块分为投入利益诱导和产出利益诱导,其中,投入利益诱导分为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和信息诱导,产出利益诱导分为价格利益、规模经济和高额利润诱导。
1.生态农业投入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本文从资金、劳动、技术和信息等投入要素的视角分析投入层面下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1)资金投入的诱导机制。
资金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基础。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是实现利益诱导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金融方面降低生态农业的融资成本,包括获取资金的交易费用等。农业金融体系降低贷款利率,放宽贷款门槛,扩大融资范围等行为都有利于减少生态农业的资本使用成本,扩大利润。另一方面,资金使用成本的减少有利于引导其他行业资金向生态农业的流入,从而产生资金集聚效应,诱导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2)劳动投入的诱导机制。
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包括要素流动和要素集聚两个方面,前者与要素价格有关,后者与要素溢出效应有关。在要素流动方面,生态农业劳动力价格的提升有利于吸引相关高素质人才向本行业流入,进而利于诱导本行业高素质劳动力的集聚。在要素集聚方面,劳动力要素在生态农业的集聚,使得本行业内部产生了知识溢出效应,进而推动本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3)技术投入的诱导机制。
技术投入的利益诱导主要涵盖了两方面,一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二是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生态效益提升,生产成本下降,推动了经济利益目标和生态利益目标的趋同。技术进步实现了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循环优化,进而使得技术进步在利益诱导机制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4)信息投入的诱导机制。
供需双方信息平台的搭建,不仅降低了生态农业获取市场渠道的交易费用,同时优化了市场机制,使得生产方更加易于获取需求信息,供需实现均衡。另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使得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实现了更加充分的了解,有利于生态农业拓宽消费市场。
2.生态农业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本文试图从价格利益、规模经济和超额利润三个方面分析产出视角层面下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1)价格利益诱导。
该项机制的实现,需要充分应用政府在价格调控上的宏观职能。对于生态农业,应当制定高于一般农产品的均衡价格水平的最低价格。以此,推进和支持生态农业的获益和发展,并保护生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领域农业从业人员的利益。图3显示出了政府支持价格策略对生态农产品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横轴为产量,纵轴为价格。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生态农业产品和一般农产品的差异不能充分了解。因此,在政府实施价格支持前,市场机制会使得生态农产品市场处于供求失衡状态。生态农产品的供需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是Pe和Qe。市场价格P1高于均衡价格Pe,市场规模有限、供给不足,实际供给量为Q,小于均衡产量Qe。政府实施支持价格后,政府在宣传生态农产品特殊性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产品价格提升到高于均衡价格的P1。在此价格水平下,生态农业生产者利用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较高价格,该行业发展的利润空间提升。由此引致该行业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生态农产品的产量提升到了Q1,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下降到了Q,生态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产生了供给剩余,即QQ1。此时,政府采购就发生了重大的作用,政府利用政府采购手段,弥补供给剩余缺口,进而维护该生态农业价格机制的优化,推动利益诱导循环机制的优化。
(2)规模经济诱导。
规模经济是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反之则称为规模不经济。即在通常情况下,当生产规模很小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极高,以后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逐步下降。当达到最低点时,再扩大生产规模,伴随着管理等费用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形成规模不经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长期处于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农业资源不能实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在我国生态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和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的前提下,生态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亦由此产生,并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一方面,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和具体化,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利润扩大,生态农业获得了积极发展。另一方面,经济规模降低了每一个生态农产品所分担的成本,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调整生态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优化。在增加该行业生产者(农户)收入的同时,规模经济使得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流动,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另外,不同区域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了地方特色优势的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技术效应也推动了生态环保的升级和优化,使得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一致化。根据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当保持适度的规模,避免超越适度规模下形成的规模不经济现象。
(3)超额利润诱导。
超额利润又称为经济利润,是指生产者在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的前提下,获得的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不同的市场结构,超额利润不同。在垄断性行业中,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它都可能存在;在竞争性行业中,超额利润只可能在短期内存在。由于生态农产品良好的生态特性,以及土地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肥沃程度等原因形成的级差地租,使得生态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诱导机制可以引导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向生态农业的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有利于实现生态农业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在良性循环下推动生态农业的积极发展。六、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的建议为了保证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激励农户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笔者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提出保证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1.在劳动力投入上,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新型农民。
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首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其次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福利制度,加快解决其配置不合理和转移滞后问题,降低农村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最后,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发挥农业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生态科技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提高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在资本和技术投入上,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实用生物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首先要给予符合一定条件的生态农业投资项目相关的优惠和补贴。其次要积极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和推广农业实用生物技术。最后政府应该扩大农业的投融资规模,建立生态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3.在土地投入上,确保耕地红线,结合市场供需状况,积极调整和优化生态农业内部结构,实现生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考虑消费者需求和要素供给现状的同时,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水源、气候、地质、土壤等条件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科学区划,明确各地区内部生态农业发展重点,科学探讨并制定有利于优化生态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策略。以适度规模经济为理论指导,改进耕作制度,通过多业结合,实现生态农业内部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生产力。
4.在生态农产品质量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保障市场信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当前,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中不讲信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还相当严重,对农产品市场有效运行构成了严重冲击。守信用、讲信誉、尊重消费者权益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因而,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社会舆论,来弘扬和培育农户的行为习惯和诚信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保障生态农产品市场信用的有效实现。
篇9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内涵。
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四部委《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标志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其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国家科技能力和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利用国际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发展能力,为科技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包括下列三方面的内容:由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研究基地、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网络科技环境等组成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共享为核心,支持、保障平台顺利运行的制度体系;以科技服务为目标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组织机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点。根据上述建设目标,预期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将在改善我国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发展能力、激励自主创新、促进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①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②自然科技资源平台;③科学数据共享平台;④科技文献共享平台;⑤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⑥网络科技环境平台。从这些建设内容来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将为科技发展服务,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高质、公平的服务。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包括个人、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那么,这样一种服务具有什么样的经济属性?这种服务应由谁(市场、政府、或者第三部门)来有效提供?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经济属性。
经济学通常依据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是否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或是否具有正外部性,将其划分为私人物品或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通常需要政府行为,而私人物品则可以由市场有效提供。从技术层面看,一方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可以“排他”,即从技术上可以实现对直接用户权限的有效识别和控制,比如,未经产品提供者授权的个人或组织,提供者可以识别并拒绝使用。另一方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有一定的“竞争性”,而竞争性强弱取决于平台提供服务的能力及特点。这表明,从技术上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其属性更接近于私人物品或自然垄断物品。于是,按照经济学理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可以通过市场或有规律的市场来有效提供。但事实上,载止目前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出现自发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市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没有需求?还是没有供给?还是没有有效的市场制度?
据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多次调查,社会各界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具有很大的需求。以企业为例,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收益的特性,企业具有较强的寻求技术创新的动机,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对单个或个别企业而言,需要风险规避途径。建设共享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化解企业在开发技术创新时所面临的高投入、高风险瓶颈的有效手段。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为什么没有出现有效的市场供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原因可以归结为①尽管在技术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对其直接用户有“排他性”和部分竞争性,但由于这种服务对于整个社会而仍具有较强的间接“公益性”,即“正外部性”,从而导致提供这种服务的社会成本小于其生产成本,社会收益大于直接用户的收益:在缺乏对于这中外部性的有效补偿机制的条件下,必然导致市场供给失灵。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具有高风险特点。由于科技创新固有的难以准确预期的高风险(不确定性)特点,科技创新所需的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相应的也就存在用户需求难以识别和界定、产品(服务)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化解这种风险的有效手段就是建立一套风险分担机制——联合生产,即由于多个市场主体联合提供,但在现实中,由于科技基础条件服务具有与科研创新类似的特点,易导致合作方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加大了谈判和执行难度。这种高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可导致市场供给失灵。③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提供既涉及到政府拥有的大量公共科技资源,又涉及到私人拥有的各类科技资源,在一些体制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制约下,独立的市场主体难以有效整合这些资源。特别是在政府各部门所拥有公共科技资源共享制度缺失的条件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市场供给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在当前条件下,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只能由政府主导,发挥政府行政体系在整合政府所拥有的大量公共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进行科技资源利用方面的制度创新,并逐渐引入市场机制,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补、协调节器有效的科技条件平台服务体系。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服务分类及收费
1)收费的合理性。
在当前我国政府主导进行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功能,整合国家所有的公共科技资源交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建设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场机制,为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各方提供合理、必要的经济激励。前者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我国长期形成的公共科技资源条块分割,特别是系统、部门专有、专用的垄断状况;后者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合理的共享式科技基础平台服务收费标准及收费制度。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后一问题。
共享式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收费制度应该体现两个价值追求——效率和公平,可以说这是收费的原则。从效率的角度来看,收费制度应有利于经济福利的最大化。这就需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用户进行分类,识别出最有利于增加社会经济福利的用户并优先为其提供服务,以实现资源配置经济上的最优化。通常在完善市场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价高者得”的竞争性定价机制实现。当存在市场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时,就需要政府等通过规制非市场方式进行干预。从公平的角度来看,收费制度应有利于社会公正与平等。免费或按能力付费的原则通常被认为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同时,按照效率及公平的原则,共享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应该区分不同服务内容和服务目的,合理收费。
2)科技资源的分类计费原则。
参照《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专题研究报告》中对科学数据的分级坐标体系的构建成思路,对科技资源可以进行如下分类。①从所有者的性质看,科技资源可分为以下三种:国有科技资源:指由国家投资,以财政拨款或国家项目经费形式形成的科技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所有,是国有资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合有科技资源:企业事业单位在完成科研任务的经费构成中,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不足部分中集体积累或向私人筹资等方式解决而形成的科技资源;私有科技资源。②按照科技资源使用者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公务使用:即政府机构为开展公务需要使用的科技资源:公益使用:社会公益性事业。如科学研究、教育、福利或慈善组织开展公益性活动需要作用科技资源以及公众在生产生活中需要使用科技资源:经营性使用:企业或赢利事业开展经营商业活动需要使用科技资源。
目前,我国科技资源的绝大部分均为国有科技资源,而私有科技资源在整个科技资源存量中所占额甚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未来私有科技资源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参照国际惯用策略,特别强调国有科技资源的无偿共享,而对于私有科技资源,各国通常的作法是在鼓励分开、公用的前提下允许商业性有偿服务。一般而言,基于国有科技资源的公务使用,应无限制、免费提供无偿使用(有保密规定的例外),对于公益性使用,包括社会公益事业和公众,应无偿提供或以成本价提供,对于企业赢利性质的使用,应以商业有偿服务方式提供。
对于基于国有科技资源,面向盈利性机构或个人专用服务,应按照公平原则,收取相应的国有科技资源部分成本补偿费。对于基于非国有科技资源,面向政府及非盈利性机构或个人的非专用,政府从公共财政中给予成本补贴,或由用户通过适当付费来分担成本。对于基于非国有科技资源,面向盈利性机构或个人的专用,应按照“成本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参照市场机制收取相应的费用。
3.收费标准的确定及政府资助补贴制度建设
鉴于由政府主导的共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及自然垄断的我,在通过制度创新和行政干预的方式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增加(确保)服务供给的同时,构建合理的收费制度,确定适当的收费标准,以及制定公共财政对平台建设及运行的资助补贴制度,形成生的经济激励机制,是确保平台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为确保收费标准的合理性,收费标准的确定通常还需要通过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官员主持,用户代表,平台资源供应者代表,独立身份的同行专家代表参加的价格听证。
制定平台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法包括:
1)基于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在确定基于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时,对服务成本的界定和估算是关健性环节。通常需要区分源于公共科技资源的成本与源于非公共资源(集体或个人)的成本;确定成本的方法可采用实际支出核算法、参与市场成本法、同行专家估算法等。
篇10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探讨的生态文明理论对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阐明了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思想,确立了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科学解答的基础上,其内容博大精深,哲理意蕴深长。
1.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说,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员,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但是实践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长。 “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由此,生态文明理论认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2.的生态文明理论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在马克思的视野里,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然而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中改造着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自己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并且能同自然建立起一种亲切的伦理的关系,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和关心。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性表现为人类对于自身行为和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预见与调节的统一。对于自然影响,“从20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2]对于社会影响,“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3],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在实践上的一致和统一。
3.的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对自然规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会利用到科学利用的过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恩格斯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5]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发展,人反转过来影响自然的手段也增加了。地球的表面、气候、生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他们不仅变更了动植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类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结发达国家的历史,可以看到,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人类智慧创造的工具和各种绝对精明的手段,无节制地向自然界攫取,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给自然界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有毒化学药品危害加剧、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其一,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剧增和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造成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因大片植被被毁,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风固沙作用,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和荒漠化,也以此导致北方许多城市每年春天的沙尘暴天气。
其二,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大量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加上人们的滥捕乱杀,物种灭绝速度正在加快。
其三,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我国占了八个,污浊的空气已经使很多居民难以见到晴朗的天空。水污染也非常厉害,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溪流池塘,大多数已不同程度被工业废水、生活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物等污染,造成饮用水紧张,鱼虾难以生存。
其四,人炸、能源短缺等等都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生态文明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
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基本上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形势还相当严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以下几个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要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意味要彻底摆脱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要求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这一原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寻求“在发展中整治生态,在生态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之中去。
篇1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价值观的上海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09022)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87-02
健康的心理是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和社会竞争激烈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大学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主要机构,大学教育者和管理部门理应洞察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实事求是地制定和实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政策和策略。
一、稳态与健康
“稳态”(homeostasis)又称为“内环境稳定”“自稳态”“内稳态”,起初是生理学和医学中的一个概念。伯尔纳在研究有机体的体液的生理特性和病理改变的过程中发现,由体内循环的体液组成的内环境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机制。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内环境的稳定是自由和独立生活的首要条件”,“所有的生命机制,尽管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保持内环境中生活条件的稳定”。坎农于1926年正式提出用“稳态”一词来表达内环境及其稳定的维持,并于1932年再次以辩证判断的形式揭示了稳态概念的含义:“稳态概念指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可变的但又是相对恒定的状态。”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与罗森勃鲁思等通过合作研究发现,负反馈机制是稳态得以保持的基本要素,“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做需要负反馈的行为”,从而深化了人们对稳态的认识。他们指出,一个系统之所以有受到干扰后迅速排除偏差并恢复恒定的能力,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一种装置来测量受干扰的变量和维持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恒值(控制目标)之间的差别;二是目标差的信息本身和这种信息的准确传递;三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效应器做出反应,使整体达到调节的目的。因此,生理学意义上的稳态是指生命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一种状态。
健康的核心问题在于稳态的保持状态。生理上的内稳态的维持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即当个体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状态时,身体才是健康的。中医把人体健康看成是人体阴阳最优协调的综合表现,这种协调就是非平衡稳态。这里的“非平衡”是“动态”的意思。稳态并不是一种停滞和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种易变的但又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在运动中求得稳态。例如,无论饥饿或大量摄取糖时,人体通过各种激素分泌水平的适应性变化,对于剧烈变化的血糖发挥拨乱反正的作用,成为稳态,血糖浓度调整在每百毫升血液80~120毫克。如果血糖变化过于剧烈,超出适量调整的能力范围,人体就会出现疾病。人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本质上是稳态的恢复或重建过程。
人的精神、心理是一种能通过自动调整机制维持自身大部分稳定状态的动态开放系统。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干扰时,人的精神稳态系统会通过自身的负反馈机制对自身的认知和情绪等进行调节,以使精神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心理调节通过自身的负反馈机制来实现,由于精神稳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因而个体的心理调节过程可以在他人的干预和引导下进行。
心理健康是一种以较高的主客观认知水准、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为核心的健全心理状态或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在各种行为反应中呈现出积极而适度的表现。个体的心理自我调适是在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认知过程通常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它更直接地影响着人的动机和行为。就心理健康而言,认知涉及对自我、社会、人生、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程度。具体来说,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对自我要有自知之明,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气质、长处和缺点,从而形成对社会、人生、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情绪在心理健康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人的生理变化,而且还直接支配着人们对事物和他人的评价态度,尤其是日常事务的相关态度。认知和情绪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互为制约互为影响的。很多时候,人们对外界事物给予的刺激,首先要通过认知做出相应的评价后才会产生情绪,而其具体态度往往又受着价值观念的支配及影响。情绪同样也会影响人的认知。当情绪处于正常良好的状态时,人的思路会开阔,思维会敏捷,解决问题会迅速;反之,心境不佳时,人的思路会受阻,行为反应会迟钝。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采取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策略,帮助恢复或重建心理稳态。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者共同维护个体精神系统的稳态。
二、价值观在精神稳态系统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信念体系和个体深层次的心理建构,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比态度更抽象、更一般,具有评价性、选择性、规范性,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的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在个体的心理倾向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的地位,它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并由此指导个体的行为。价值观包含价值认知、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三种心理成分。在以上三种价值观的心理成分中,价值认知居于核心地位,它构成价值观的基本轮廓和实质内容,决定着价值观的方向和性质,是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的基础。另一方面,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反作用于价值认知,对价值认知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
价值认知对精神稳态和心理健康具有并决定性的影响。在个体的精神稳态系统中,当价值观的变化处在一定的范围内时,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当价值观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精神稳态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心理问题就会产生。价值观对精神稳态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值认知产生的。
首先,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这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价值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即个体以自己的愿望作为出发点在对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加上绝对化的条件。当事物未能满足个体事先设定的绝对化条件时,个体就会对事物的价值产生否定的倾向。如果价值评价的对象是自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会出现过多的自我否定,从而导致自卑心理或引起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第二种是价值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模式,即个体局限于从某一特定角度看待事物,以偏概全。个体用此种模式来对社会进行价值评价时,就会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进而产生憎恨社会、万念俱灰等消极心理。如果以这种模式进行自我价值评价,个体就会产生自我否定、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等心理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第三种是价值矛盾评价的思维模式,即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标准是相互矛盾的:在评价自己时采用宽松的标准和功利性的尺度,在评价他人和社会时则采用严格的标准和道德尺度。评价标准的矛盾必然带来认知上的矛盾,因而具有此种思维模式的个体会由认知矛盾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和冲突,不仅易引发焦虑的情绪,有时也会导致双重人格。
其次,价值观的认知内容出现偏差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个体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自我、他人和外界事物,解释和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但如果其价值观本身在内容上是错误的,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导致适应不良,带来心理困扰。第一,由于在成败与苦乐等问题上持有错误的价值观念,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第二,在该与不该等价值判断上过于刻板、绝对化,缺乏必要的弹性,不仅对其行为形成了桎梏,而且当事情发展的结果与其愿望相悖时,个体就会对自己感到失望、沮丧,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严重受挫。如果个体用这些信念来要求他人,往往会产生对他人的不满,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给个人增加心理负担。第三,在危险与安全的维度上,对环境的危险性和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做出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对环境危险性的估计,如果过高,就会产生焦虑,并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受到限制;如果过低,则容易发生意外。对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的估计,过高或过低,其后果皆对个体的情绪和实际安危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后果与对环境危险性的估计偏差正好相反。
三、价值观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价值观冲突或偏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价值观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大学校园是多元价值观最活跃的传播领域,在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难以依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种价值观念作为人生指导,因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迷茫状态,容易导致心理失调,出现一定程度的病态心理,严重的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出现以心理剧烈矛盾和冲突为特征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吕可认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中,中国当代大学生在价值标准的取舍过程中呈现出不成熟性与可塑性、矛盾性与困惑性等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因价值观问题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可能性。曾屹丹以及王红时、范晓玲等指出,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和价值观念错位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彭晓玲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主体化、世俗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共同特点,但不同心理健康程度的学生存在差异。丁立平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学生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是由思想问题造成的,思想问题的本质就是价值观问题,因而价值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价值观的干预,而不能简单地归为心理问题。总之,当代许多大学生的精神稳态系统相对比较脆弱,同时又具有可塑性,而大学生在价值标准取舍过程中的特点使其在多元化价值观环境中容易产生价值观冲突或偏差,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用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促进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的重建
为促进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的重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人是环境的产物。个体的精神稳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稳态系统。就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环境来讲,我们要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为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既要尊重各种价值观应有的社会地位,包容其对社会无害的局限性和缺陷,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对其他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不是一时一事一处的行动,而应当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和可持续的。
首先,要努力开展观念与制度创新,为价值观干预创造文化氛围。我国大学管理者应当把塑造大学生的健康灵魂当做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将厚德载物、百年树人的价值取向植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DNA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治理制度、教学计划、绩效考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方面,强化和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统帅和引领作用。通过观念和制度创新,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心灵导航器的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进行组织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强有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这支队伍应当由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以及大学里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中的志愿者组成,并由学校相关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指导和总体协调。他们作为教育者,应当率先垂范,在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践行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为解决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奉献自己的激情、精力和智慧。
再次,要创新工作模式,提高价值观干预的效率和有效性。努力探索新颖、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在生动化、实践化、多样化、易被接受等方面下工夫。例如,采用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采用情景教育模式,使学生在体验与典范的激励中感同身受,提高被教育者对正确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等。
最后,要开展控制创新,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测评方法与反馈机制,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科学的效果评估,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科学的价值观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重建精神稳态系统、促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性工程,理应得到大学教育者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实施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丁立平.论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干预[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2]金观涛.我的哲学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吕可.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4]彭晓玲,周仲瑜,柏伟,等.大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相关性调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2).
篇12
作者:穆旭甲 石芳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反观现在煤矿生产中的生态破坏问题,不仅盲目开采,没有考虑自然规律,将地下资源乱挖一气,而且将废弃物抛向自然,使得水资源、大气资源、植被资源遭到破坏,数以万计的煤矸石山在矿区随处可见,引发了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考虑后代的利益。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倡的“天人合一”、“畏天命”、树立君子品格、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那份良苦用心。“仁民爱物”的生态观念孔子的“仁学”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主要是关于人际道德理论。虽然“仁学”是关于爱人的理论,但是儒家学者在谈到“仁”时,也常常把道德扩散到生命和自然界,这就是从“仁民”而“爱物”。孟子主张天人相同,人性即天行,强调敬爱亲友而泛爱他人,由泛爱他人而仁爱万物,《孟子》中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之物。荀子也说过:“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这里的“以类度类”就是行为活动要估计“他类”,如动物、植物等,仁于万物。在此基础之上,宋代的张载《西铭》中讲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也就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人类不能把自己看做自然界的主宰,人应该是自然界的儿女,自然是人类的父母,人与自然虽然各自有“道”,但确实同根同源的,应给予自然界充分的尊重和珍惜。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人们没有怀着一颗感激自然的心,没有庆幸大自然给了我们这种能源恩赐,反而以主宰者的身份大肆开采煤炭自然资源,没有把仁爱之心扩展到万物,全然不顾对动物、植物,以及是其他资源的保护。利益至上的错误指导观念充斥着煤矿开采的整个环节,一切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生态效益完全屈服于对金钱的崇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取之有度”的生态理念“取之有度”是儒家生态理念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论语•学而》中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也就是说,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地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又《论语•述而》:“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即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着的鸟,不射夜宿的鸟。这可以看出孔子希望统治阶级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正确开发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正表现出了孔子“取之有度”的生态观念。孟子在涉及到“取之有度”的观念时特别强调了对过度开发资源的否定,“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在此基础上,孟子形成了其心中的理想儒家生态社会,即“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观念,主张把天当做自然物来畜养、控制而加以利用,既要顺应季节变化使之为人类生产服务,更重要的是施展人类的才能保证期不断繁殖再生,既要合理利用万物,又不造成浪费,让其永续下去,这很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这样才不会“失万物之情”,建立起天下“尊贤而王”或者“爱民而霸”的良好社会秩序,避免人们走入“尽亡”的泥坑。煤矿过渡开采问题也是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需要我们要正视煤矿过度开采问题。煤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今天的大量开采意味着子孙后代享用其权利的减少,而且过渡开采带来的地表塌陷问题也不容忽视,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牛冲槐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候说过:“煤矿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会导致相应范围内建筑物、铁路变形,土地与水利工程破坏,农业减产等,据估算,矿井每采万吨煤塌陷土地0.3公顷。”举例来讲,美国堪萨斯州小镇特莱塞(Treece)曾经是一个矿业重镇,多年的过度开采给当地造成巨大污染,地面也不断塌陷。1981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将特莱塞列为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截至2010年,特莱塞只剩下170名居民。随着政府批准一项“买断计划”,出资买下居民产权,让他们搬离特莱塞,这个镇子成为一座“鬼城”,目前只剩下一对夫妇仍选择坚守。实例再一次让人们意识到在我国煤矿提倡“取之有度”的生态观念的重要性,避免走“尽亡”的老路。
尊重自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理念的核心,是统筹儒家文化的纽带,需要各个方面的和谐来实现,从本质上讲,“天人合一”就是和谐,并且是和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煤炭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恪守“天人合一”的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煤矿发展理念、是煤矿开采的前提条件,也是每一个煤矿生产参与者不可推卸的义务。“十二五”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所有新建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首先对生态影响进行评估,将生态评估融入可行性报告中,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生产模式,同时煤矿企业必须履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的义务,对废水、废气、废物等进行综合治理或者回收利用。总之,树立和谐发展的矿山生产环境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仁民爱物”、“取之有度”,强化环境保护自觉性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应该是一个具有长远规划的问题,开采规划应该遵循“在开采中保护,在保护中开采”的方针,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盲目大量开采,使得人们充分享有了物质化的成果,特别是是在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人们对物质的贪欲和对利益的追求左右了社会的演进,这样不仅加重了环境的负担,而且由于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必然损害了后代利益,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过度地开发资源导致水资源枯竭、温室效应加重、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所以,儒家生态伦理中的“仁民而爱物”、“取之有度”应该被推崇,儒家思想没有把人当做自然的主宰,而是把对天下万物的义务和对家庭的伦理义务同等对待,将“仁”的观念放大。希望儒家的生态观念能够为处在生态危机困扰中的人们敲响生态保护的警钟。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自然,杜绝过度开发的基础上,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还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就曾经预言:如果人类没有找到合适的新的能源,而一直固守着现有的资源利用方式,那么在21世纪中后期的某一天,最后一块煤炭将会被用尽,最后一滴石油会流干,经济增长随即停止,人类社会将会全面衰退。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仅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应该为保护我们的环境作出贡献,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能源面前,要利用科技力量,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开发煤炭能源副产品,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用,积极开发煤层气等其他资源,将煤炭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减少浪费,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为后代留下蓝天白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古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更是为今天的人们所受用。保护我们赖以生活的地球,人人有责,认真思考其生态理念对当今的指导意义,相信可以给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可持续理念的推广带来巨大的启示。
篇13
2.水域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产生的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就是水域环境的污染问题,这一污染问题又可以细化为生物污水的污染问题和施工污水的污染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临时驻扎会产生较多的生活污水,这些污水的肆意排放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等行为可能会导致含有水泥砂浆的污水流入施工水域,对施工水域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一些大型施工机械的运行可能会导致油污流向施工水域,造成水域油污污染。
3.空气质量影响
在水里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空气质量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型工程机械运行产生的空气污染,一方面是水里工程必要的爆破造成的扬尘污染。其中工程机械的造成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因为工程机械运动过程中不仅自身会产生尾气污染还会激起尘土,增加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施工区域的反复碾压干裂会加剧这一污染问题。与之相比爆破造成的空气污染存在着明显的时间限制性,只会对爆破结束后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4.固体废弃物影响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水里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最为明显的污染现象,施工中挖出的大量废弃土体,以及施工中剩余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废弃物不仅会侵占正常的生产生活用地,而且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同时在固体废弃物的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扬尘污染,由此可见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一个影响较为深远的污染现象,应该在水里工程施工伊始就进行长远的规划。
二、生态工程原理指导下的水利工程施工原则
1.互补共生原则
互补共生原则是从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出发对施工过程的一种优化控制,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互补共生原则要求施工主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同一个施工过程,对同一种资源利用形式进行优化配置,切实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水利工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为例,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固体废弃物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而施工主体的临时生产生活也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
2.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工程,目的是促进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统一性发展,让自然环境能够发挥出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活动中,应该兼顾水利工程施工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具体而言就是即改造区域内的水文环境是吸纳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利益,同时也要保护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污染问题为例,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治理区域内的水文环境,使得河流湖泊能够更好的为沿岸的社会经济活动服务。建设施工中的水污染问题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相左,所以应该严格的控制,在具体施工中应该以挖掘处理池的方式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提升模具严密性、确保施工机械的完好性措施对施工中造成的施工污染和工程机械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3.优化空间利用原则
水利工程施工涉及的范围很大,在施工中环境问题的影响覆盖面较广,这就要求施工主体在施工设计期间,对空间资源进行优化利用。从水利工程施工的角度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对水利工程的空间资源利用进行合理配置。以水利工程的噪声污染为例,在水利工程的具体施工活动中,要根据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因素的实际,对施工位置的选定进行考量,同时要结合周围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运输车辆的运输道路,尽量避开办公区域、学校,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确保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这种“以人为本”的水利工程施工空间利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
4.循环再利用原则
循环再利用原则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水利工程施工理念,主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整体出发,对水利工程施工因素进行优化配置。从理论角度来看,如果资源配置主体的视角足够宽阔,世界上是不存在没有价值的物质的,垃圾就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所以施工主体应该开阔视野从更广泛的角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剩余施工材料、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例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就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净水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清洁水资源可以直接放排到自然水体中,也可以直接用于水利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可以借助压力铸模技术压成规格统一的硬结体,用于对水体沿岸位置进行处理。循环利用的思想并不局限于以上种种,强调的是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实际和工程的施工实际来进行。
三、实例分析—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
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师江苏省重点水利工程,是优化水资源分配环境、防洪抗汛、提升农田灌溉水平的重要水利工程。
1.施工方案设计
在施工设计之初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原计划依据“低料低用、高料高用”的原则设计两个原料场,两个原料场的设计将会引起300户居民的集体搬迁,并且要修筑运输公路和必要的桥梁。设计主体运用互补共生性原则对这一施工方案进行了完善,主要的措施内容是将两个原料场合并,采用两个料场合并方案,在工程效益方面可节约投资904.75万元,提高施工效益近一倍;在生态效益方面可减少移民征地并避免了对村民正常生活的严重影响,还可以为规划的旅游业创造条件。
2.废弃物场地、临建场地的统一规划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比较庞大,最初设计方案中层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递解方案,按照这一设计方案土建机修厂、钢木加工厂、沙石料场和拌和楼以及机电安装办公生活区分别位于,水利工程施工场地不同的位置,相应的工程机械停放位置、水泥等原料的储存位置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区域都是分散开的,鉴于这种分散的占地现象,设计主体运用共生互补与时程需求协调等原理,对土地资源占用进行了统一规划,将土建机修厂和钢木加工厂,沙石料场和拌和楼规划到一个区域,不仅提高了相关施工活动的效率,而且节省了占地资金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