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钱币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前,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日益提高,国际贸易比重逐年增加,以及参与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使得许多国家遭受损失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这为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虽然目前对人民币是否需要国际化,以及国际化的路怎么走,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从中国决策层的动作来看,如加强区域合作、争取更大的IMF投票权、与多个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等,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近期中国政府在经济方面的重要目标之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行动也越来越快。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
中国如何面对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更深入更全方位地审视和评价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在我国贸易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避免人民币国家化后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过大的冲击,趋利避害,是本文重点关注和研究重点。
当前,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仍然众说纷纭。有乐观派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走出去正在成为中国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人民币必将成为和美元、欧元并立的三大国际货币之一;有专家学者持反对态度,认为由于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健全,资本项目等方面的改革迟迟没有进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没有消除之前,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路还很漫长。本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本国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地位;二是该国政府的态度和决心。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已被公认为是建立技术壁垒、抢占国际市场的利器,是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 段,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标准化浅析。
由于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关税大幅度降低,关税壁垒将逐渐让位于非关 税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技术壁垒,正日益成为调节国际贸易的杠杆,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为应对我国加入 WTO 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战略,以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在这两方面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造成的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2%。其中欧盟、日本、美国对我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很大一部分。从实际现状可以看出,在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上我国企业受到的限制很大。
1.据统计分析,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51个国家中排名第32位,在2000万人口以上的27个国家中排名第13位。也就是说,中国科技竞争力 在世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统计显示,在质量认证体系上,美国已经建立了55种质量认证体系,日本则有25种,欧盟已统了9种。在国际标准的采用方 面,20世纪80初,美、英、法、德等国家的国际采标率(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就已达80%,日本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有90%以上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 (1SO)和国际电工组织(1EC)的标准,而在我国,据统计19744项国家标准中,只有8628项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率仅为 43.7%。另外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权来看,几乎都被发达国家控制了,在ISO和IEC的992个专门委员会中,仅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五个国 家就占据了62%的干事国席位,而我国仅仅是其中五个专门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的干事国。没有技术,参与不了标准的制订,当然只能受制于人被动地接受标准,标 准达不到,就只能被其他国家堂而皇之地拒之门外。
2.我国很多企业由于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之下,对标准化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专门从事技术标准的研究人员,而只是在 遭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才亡羊补牢。由于企业对标准战略的参与度不够,在我们国家缺乏起牵头作用的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导致政府不得不出面制定强制性标 准。我们知道,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联度相对于企业与市场来说是薄弱的,该强制性标准可能会与市场脱钩,而且通常政府机构关注的都是国内市场而非国外市场, 这样一来,强制性标准超过自愿性标准,与国际标准联系不紧密,对于行业发展来说都很不利。而从国外标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经验来看,在处理标准和技术法规 关系方面,目前以欧盟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采取下述立法模式,即技术法规仅规定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参见WTO/TBT确定的有关 制定技术法规的正当目标)的基本要求,而所涉及的技术细节则通过指示性引用标准来解决;在没有适用的标准的情况下,法规机构委托标准机构制定相应的标准供 法规所用。这种模式使技术法规和标准紧密联系起来,使标准和技术法规形成了一个统一、严密和灵活的体系,既保证了对于有关方面(例如,一般安全问题)的基 本保护要求,又给了技术发展的自由度。
篇3
导言: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科的学习,因为语言的背后是内容繁杂、涉及面广泛的文化背景,因此,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任何层次的语言学习都是如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寓文化教育于语言教学,在文化习得的基础上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本文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阐述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文化与语言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文化不仅内容广泛,而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缺乏对文化的了解很容易在交际时引起误解乃至冲突,带来交流的障碍。语言是一种初始的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结晶,它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也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着一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的形式,它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及其所表现的基本内容。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由此可见,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制订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别强调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表面上看《基本要求》没有特别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要真正实现《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在教学中注意进行语言的文化导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把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可以帮助学生排除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障碍,使他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更为畅通、有效。
二、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
(一)改变陈旧的英语教学模式,强化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
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只注重让学生记住单词的释义,要求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不注重培养学生了解语言内涵、懂得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表达方式的交际能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淡薄;第二,英语教学仍受传统的功利主义教学方法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忙于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及应付各种考试而无暇顾及更多;第三,缺乏文化教学的有效手段。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眼下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都不重视文化教学,认为只要完成课文内容的讲授、语法、语言点的教学,再加上大量机械性的模仿练习和作业,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针对这个问题,各校可在根据《基本要求》制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要有意识地强调文化教学对培养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具体方法
当然,只有意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离不开听、说、读、写。因此,语言文化的导入也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构建出全方位立体的文化导入模式。下面介绍一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1、听说教学的文化导入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分为日常交际和业务交际两类。日常交际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指路、等话题的口头交流;业务交际则要求学生能够在一般涉外活动中使用英语。如:迎送、安排日程与活动、陪同游览、购物以及一般涉外业务交际,如:面试、介绍公司、介绍产品、业务洽谈、主持业务交流会议等。无论是在日常交际还是业务交际中,学生都容易犯语用错误。这不仅因为对话涉及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更由于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是受到时间、地点、交际双方的情感、社会角色等文化语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听说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关键是语境。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更重要的是要设定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导入文化。具体做法是:
(1)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中可使用语言描述、图片展示、教学录像和影视作品的播放等不同方法来介绍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及语言禁忌。例如,教师可以用语言描述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和话题,然后介绍一些常用语,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在类似场合要注意的一些文化禁忌。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七忌”,即:忌问对方收入、忌问体重、忌问年龄、忌问宗教信仰、忌问婚姻状况、忌问“去哪儿”、忌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2)角色扮演。笔者认为,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要求参与者具有“移情”和“文化融入”的本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移情”和“文化融入”的本领。
篇4
近年来在学界当中存在着涉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相关建设、文化与文论的现代化转向等各方面的争论,通过综合性归纳和统筹,这些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中外文化与文论跨越方面。具体而言,如何开展西方文论中国化进程、总结并发展中国化,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文论失语症的问题,都成为现阶段比较文学理论研究及文化转向中的凸显之处。曹顺庆先生于2005年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当中建构和阐发了比较文学变异学,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因此以区别于法美的“求异”眼光对文学跨越性传播之后发生的变异和误读进行研究。在变异学的理论研究当中针对其发展的成熟形态,曹顺庆先生具体引入他国化的概念,并对其结合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实例进行了阐发。本文旨在具体分析,并对他国化的概念和意义进行学理上的肃清。
一、他国化的涵义与三种阶段
理解他国化首先需将其置于变异学理论的范畴以内。据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系统性专门教材《比较文学教程》当中指出,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以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一国文学传播到他国会产生本国文学被他国所化或化他国两种不同结果,而他国化着眼于后者,接受国将传播内容加以改造和吸收,改变传播国文学在话语方式上的形态。不论文论语境是处于不同文明圈之间的文学传播过程中,亦或相同文明圈内的异质文化传播也均会出现变异,其概念当中强调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的改变,是其同文化过滤、译介、接受相比根本上的区别。鉴于他国化的发生既关乎本国的话语言说方式,同时与传播国的交流有关,因此需在重视和加强本国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学和文化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他国化理论的基础性核心思想正在于承认文学理论和文化思维能够在跨越性传播以后获得新的生命力。厘清对他国化的理解不仅能够指导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系统性建立,更是实现中西文化平等交流和和平对话的关键。
基于对他国化概念的全面认识和对其内涵外延的挖掘,以及对他国化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他国化作为变异的成熟性形态大致会经过以下步骤,其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当中的方向性研究紧密联系。对他国化理论步骤的区分,也是区别于以往中西交流当中“器物”和“制度”之分的高层次、抽象化的概括。
(1)语言译介阶段
回归比较文学最本源的“跨语言”学科思维上来讲,语言翻译是他国化过程当中无可争议的初级阶段。“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在翻译中主体的创造性叛逆,就是在翻译引进过程中使原著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理论研究相结合,这是西方文论中国化的第一步。”任何交流均是始于口头或书面语言层面,其背后不仅关乎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惯性,更承载着某一国别语境当中的集体意识和文化思维,语言翻译既受制于语言系统本身的不对等性,更由于对接受国读者阅读和接受能力的考量以及翻译者自身知识结构和主观思维的束缚,发生变异实属必然。事实上翻译文学当中出现的创造性叛逆亦即变异的必然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并非仅凭主观,但同时此种变异的发生同他国化的实现仍存在距离。佛经翻译当中的“格义”即强调用本土思想典故阐释佛教思想,《高僧传・竺法雅传》中有云:“时依雅门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是从接受国思维方式出发以译文发生变异的明证。
(2)文化现象阶段
文本中形象和文化现象、生活方式的变异则是他国化过程的中期阶段,是伴随语言译介的更深入的变异形态。五四时期即通过大力译介外国文学试图在文学观念、文学思潮和文体建设方面汲取营养,将西方思想结合中国社会实况创作出的现代新诗和散文,实际即为他国化的例证。“在这意义上看,翻译就像是手段,由这手段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自己的新文学。”印度的佛教思想传入中国首先伴随着佛经的译介和流传,南北朝伊始各地兴建佛寺,广布僧侣,甚至统治者也开始在生活方式上崇尚一种佛家清净无为的状态,从生活方式和文化思维上吸收外来影响。二十世纪中国派遣各国的留学生回国以后成立诸种如创造社、语丝派等文学团体并兴办刊物,也是伴随着译介作品以后,在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上产生的变异,郭沫若曾说:“中国的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就因为这样的缘故,中国的新文艺是深受了日本的洗礼的。”基于对文化异质性的考量和把握,变异学和他国化理论是对法国学派等对形象研究缺陷的弥补。应当注意的是,文化现象,形象和文本、生活方式层面的变化也仅是他国化的中级层次,并没有实现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上的改变,不能将其视作同他国化一致。五四时期激进派强调中国摒除传统思维而实现全盘西化,实际也只停留在某些浅层次的文化和形象上的西化,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文论话语虽被破坏而断裂却并没有改变其本质特征。将形象和生活方式上发生的变异与他国化的实现相等同,实是一种局限于现象而非考量本质的看法。
(3)话语方式阶段
他国化的深层模式为一种取决于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发生变异的衡量范畴。此为他国化区别于文学误读和文化过滤,乃至形象和文化现象转变的标志。赛义德指出理论旅行到某一新的语境必然同理论的重新再现和制度化的过程相关,强调依据新的条件而对理论进行的改造才能使之摆脱力量减损的危险而重新注入活力。他国化的理念与之相似,传播国的思想文化经过长时间深层次的传播以后,接受国可能由于其自身文化条件的吸纳以及文学和社会需求的实现而发生思维方式上的转变,这时才会发生他国化的成熟形态,也即真正被接受国所化。佛教进入中国正是经过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加固,融汇外来影响才最终成为具有中国本土化色彩的禅宗,庞德的意象派诞生及寒山寺的流传也均为他国化实现的良好范例。他国化的过程伴随着文化流传的广泛深入,实现这一成熟状态需要更为广泛的持续流。
由语言层面到文本、形象和生活方式层面的转变,最终实现思维和话语言说方式的转变是他国化过程大致从变异的深浅程度上进行划分的结果。事实上他国化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叠加的涟漪化发展过程,在对待西方文论中国化问题上,既要考量历史进程中的经验,又需要结合当前中西国情和平等对话的要求进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凌驾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迫切需求均会导致他国化进程和范畴、发展的速度产生变化。在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共生的背景下,强调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以及和谐交流才是主要任务,他国化概念的提出也须在主体多元共生的背景下发生作用才具有其现代性意义。
二、宏观意义――人类文化创新的动力
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有所不同,其重视对不同文化之间文学异质性的探求。异质文明之间的话语问题、对话问题、对话的原则和路径问题,异质文明间探源和对比研究问题、文学与文论之间的互释问题等,都是在强调异质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根本性特征和方法论体系。①在跨文明的基础上提出文学的他国化问题。是跨异质文明的基础上解决失语状态切实可行的途径,即通过文论的他国化,可以实现对他国文学的改造。
变异和他国化进程是文学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的重要规律,也是思想文学革新的重要途径,是人类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之一。文化和文学之间的交流存在着接受屏幕的问题,即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欣赏习惯和思维习惯不同,不可避免会带来被传播文学意义的增减和变化。试想如果没有他国化进程,中国的重要思想体系禅宗也就不会存在,没有中国禅宗与道学思想的作用,日本的物哀艺术及俳句也无法落脚。庞德的意象派可能也没有产生,中国化也只是空谈。因此在当今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下,将他国化这样一种比较文学甚至是比较文化下的核心理论加以坚持,有利于把握人类文化和文明进步和创新的规律,从而思想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而不是秉持一种狭隘的观念进行无谓的争论,这才是他国化理论的推而广之的真正价值所在。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理解并厘清他国化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狭隘局限的学术思维,而产生对文化交流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合理性解释。针对当前凸显的西方文论中国化问题,实际须从平等和谐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科学认知,“西方文论中国化不是中西文论话语的简单拼凑,它是对文论他国化规律的合理运用。”只有明确重视以中国的学术话语为主,将西方文论进行有机融合,在平等对话中实现异质互补,才能实现化西方,而不是为西方所化。从他国化的视角出发,文论在不同语境当中的呈现状态及其在流传过程中的误读和过滤均实属必然,这类变异已证明进入了他国化的进程,其话语言说方式在未被接受国所化之前出现的龃龉矛盾并不能成为否定文化交流和传播可能性的理由。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根本性思维,并基于跨文明研究的平等性出发对西方文论进行借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他国化。
他国化作为变异进程的终极状态,在学科理论上来讲,是比较文学变异学范畴中的重要标准及核心理论,不仅在涉及跨越性文化交流的领域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更提供了一种人类文明可能通过和谐交流和沟通达到的创新手段。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语境下,重视并理清中国传统文论话语,正确处理外来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从而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发挥其应有的力量均呼唤着对他国化理论的学习和吸收。从人类文明的创新和共同发展角度理解他国化,更能够在解决比较文学理论、文化交流和构成等诸多问题上提供根本性借鉴。(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再思考》,《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参见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吴兴明:《“理论旅行”与“变异学”――对一个研究领域的立场或视角的考察》,《江汉论坛》2006年第7期。
[4]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中的巴赫金与理论的旅行》,引自金元浦编:《多元时代的文艺学建设》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篇5
应用化学作为一门介于理科和工科之间的应用型的学科,在国内多所高校均有开设,并且本科阶段各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决定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石河子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本科招生,授予工学学士,其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实现该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校一直非常重视。通常,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包括四个方面,论文选题、论文研究、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四个环节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优秀论文。但在毕业论文实际开展过程中,还较大程度存在学生认识不到位和教师指导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为了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关键是要做好毕业论文的各环节的管理,笔者结合本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及自身在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就如何强化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各环节管理提出个人观点。
一、毕业论文前的准备工作
1.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交流和综合,主要通过文献检索来实现。有效地查阅科技文献,可以减少重复劳动,避免走弯路,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2] 但实际情况表明,本科生在文献查阅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欠缺的,仅局限在百度、Google等基本的搜索引擎,而对于专业知识、文献的检索知之甚少;同时缺乏对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在第六学期开设了《专业英语》和在第七学期开设了《信息检索与利用》两门课程。其中,《专业英语》课程,重点讲授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等的命名,外文科技文献的组成及书写规则,外文科技文献的阅读技巧等。而《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则讲授文献检索的传统方法、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的检索,重点讲授网络数据库的查询及使用,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ciFinder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在本科论文的文献查阅、方案设计、论文撰写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帮助。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本科论文,兴趣和热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使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老师和做感兴趣的课题,我们会在学生选择指导教师之前召开本科论文动员大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详细介绍我院能带本科论文老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按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论文指导教师,确定自己论文的研究内容。同时我们打破了教学系的壁垒,允许学生在全院不同教学系中自由选择指导教师。从近几年的实际结果来看,这种举措是值得肯定的,学生反应较好,论文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3.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拔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我院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均来自教学科研一线,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实验员一般不担任指导教师。为了保证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学院明确规定了老师所指导学生数不超过8人。同时,为了保证论文的顺利实施,科研项目多、研究生多的教师可多带些,而科研经费较少的老师所带的学生则相应减少。另一方面,为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我院把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和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毕业论文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对优秀的毕业论文给予资金支持,并发放一定的毕业论文指导绩效津贴。
二、毕业论文中的过程管理工作
过程管理强调的是全程的整体把握以及对过程关键点的监督,其宗旨是“抓大放小、灵活弹性”。[3] 加强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工作,使毕业论文制度化和规范化,可有效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在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方面,我院成立了以教学副院长为首的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科办、学办、各系协调配合、组织实施。其次,对毕业论文的重点环节,如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学院加强监督和督导,确保开题论证到位、教师指导到位、研究过程到位、质量控制到位。以检查促效果,以指导出成绩,以考核出成效。在约束学生对毕业论文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的同时,督查指导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确保老师认真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4] 同时在各个环节,学校也会组织督导抽查、督促和指导。再次,学院统一印制论文实验记录本,规范开题报告、最终论文等文件的格式,做到论文的统一和规范化。学院还在院内统一协调学生实验仪器、实验场所,以及院内大型表征仪器的使用等,为本科论文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持。
三、毕业论文后的评价工作
毕业论文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次总结性的、综合性的、独立完成的作业,历时一个学期的辛苦努力,最终的成绩不管对学生还是老师都非常看重的。因此,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非常重要。我院的学生论文成绩一般是按照导师给出的成绩、评阅人成绩和答辩成绩按40%、20%和40%的权重确定最终成绩。在各部分的成绩评定时,均给出相应的评定依据和评定标准,尽量保证成绩的公平和公正。另外,为了保证论文的严肃性,杜绝教师个人及相互之间的感情因素,学院还确立了专家复审制度,对于评定为不及格和校级优秀论文进行100%复审,而对于其他的则采取抽查的方式统一进行复审,以规范论文的质量及成绩评定。对于与评定级别不符的论文通过专家组的复审,进行成绩的更改,通报相关指导教师和学生,并作出相应的处罚等。
四、 结语
篇6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文化学习的工具,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作为载体,文化无法顺利地传播,同样,没有文化,语言就失去了表达意义的价值。无论从外语教学本身出发,还是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都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适应越来越频繁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与日常往来。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准确地运用语言于交际中。实际上,现在语言学专家提倡的是这样的一种文化教学模式,“它能使外语使用者具备对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异同的文化敏感性,并有能力随时随地与外国人进行平衡并适宜于两种文化的交流”。
二、现今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学校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外语教师是从事跨文化教育的主体,除了语言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外语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背景知识,成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使学生从容面对无可避免的与外来文化的接触。“新型的教育阐释学则首当其冲地要求教师担当起文化‘调解人’,而不仅仅是传授者或干事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接受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从而能够从事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讲解工作”。
由于几十年来,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影响,目前的外语教师中大量存在对目的语文化的缺失,或是一知半解,“目前中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据中国外语教育中心对48所高校的900多位外语教师进行的调查,有33%的语言教师承认他们从来没有在目的语国家生活或学习经验,30. 8%的语言教师承认他们对掌握并传授相应的外语文化知识力不从心。目前国内介绍跨文化的资料,重复多,面狭窄,这也是阻碍主要通过间接材料获取文化信息的外语教师构建个人文化知识体系的障碍之一。
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跨文化教育成分严重短缺。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外语教师,“语言技能+语言学理论十教学法”是其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周燕,2005),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开设,零星依附于语言技能模块内;非师范类毕业的外语教师,知识框架内跨文化教育内容微乎其微,因为许多非师范类的院校此类的选修课根本不开。目前的情况是,尽管教师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新形势下急需培养“未来教师”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但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尤其是教学目标的评估上缺乏具体、明确、细致的标准,致使跨文化教育处于无纲可循、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李俊芬,2006)。
三、教师自我跨文化教学意识提高的途径
面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习惯传统以词汇、语法结构为中心,侧重于语言知识灌输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是学习理论,分享经验,实践创新的过程。
1.学习跨文化教学知识,构建扎实的理论体系
既然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师教学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理论体系是决定跨文化外语教学成败的基石。
构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不但要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模式、世界观等,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更要构建教学中的理论体系。包括明确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评价与分析,从而把文化和语言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既是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目的,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张红玲,2004)。
2.亲身体验跨文化冲撞,做学习经验的分享者
每个人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的烙上了各自的文化身份,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往时都会无意识地使用其文化参考框架。但这种文化身份不是唯一的,通过与目的语国家人士直接面对接触,教师会经历很多文化冲撞经验,包括失败的经验,从而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适调,对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使用不同的文化参考框架,使自己成为拥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人。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像学生一样,乐于充当学习者,多给自己创造真实在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包括主动与外籍人士交流,接近外籍人士的日常生活,有机会到国外旅游,考察,学习等。同时,教师也应该多参加短期的长期的跨文化培训,或者通过欣赏影视,书籍作品,浏览国外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来自主学习跨文化案例,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反思来增加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的这些经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手材料,是学生在以后的真实情景交往中不可多得的经验教训,也是培养学生与外籍人士交流意愿的推动力量。
篇7
一、企业文化首先是员工广泛认同并积极参与的和谐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观、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成员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这种实现“人企合一”的文化就是和谐文化,它是营造企业和谐发展氛围的基础。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倡导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注意挖掘人的潜在创造性,激发人的主动性,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体系的内化功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标。“和谐企业”的“和谐”,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全体员工各尽所能、各尽其责、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高效,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实践活动来看,全体员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贯彻“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自觉践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就是这一“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
篇8
篇9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北岸,经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堡尔(君士坦丁堡)。
中线:自喀什、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前往欧洲。
总之,丝绸之路的路线,大体上是由长安出发,经由陕、甘、宁、青、新疆省区,跨葱岭(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哈萨克、吉尔吉斯坦、俄罗斯)、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到达地中海东岸,基本上是中亚、西亚地区,但近来研究发现其范围应扩大至南亚,包括印度部分地区。
丝绸之路的开通最晚可溯源至西汉,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沟通东西方外交与贸易的重要通道,而且在经济、文化及军事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从建国初期至今,在新疆、甘肃、陕西及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古代货币,其中以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杜维善先生捐赠的丝路系列货币为其滥觞。
“物以稀为贵”,在丝路货币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金银币了。
宁夏李先生费时十多年收集了上百枚不同国别的金银币,应当说是洋洋大观。收集的这些钱币,均来自甘肃平凉、武威及宁夏固原、银川等地,共有金币14枚,银币百余枚。
观察这些金银币,有以下特点:
一、涉及古代中亚、西亚至东罗马国家的数量众多,几乎涵盖了丝路上的所有重要国家,其中包括贵霜的韦苏婆提三世(公元360-365年)金币、察哈台金币、印度西徐亚银币、波斯倭马金银币、阿拔斯穆斯塔克菲金币、帕提亚阿塔培努斯五世(公元209-229年)银币、福莱特斯四世银币以及东罗马拜占廷金币等。
二、历史跨度大,从公元前38年的帕提亚的福莱特斯四世银币到公元949年的阿拔斯穆斯塔克菲金币,跨度过千年左右。其间相当于我国西汉到北宋,正是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这些丝路国家的货币为我们提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实物佐证。
三、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交流信息。这些丝路国家历史古老,几经沧桑,所留存下来的货币,其历史价值不容轻视。首先,这些货币大多数图文并茂,完整地记载和保留了当时的一些政治、经济、军事与民间生活的生动画面。如波斯、东罗马等国的君主头像,有的头带盔甲,有的梳冕垂面,栩栩如生。我想这些千年前风云人物的真实模样也只有从这些货币中寻找了。这也正是我国古代钱币所缺乏的。
另外这些钱币上有大量的宗教题材与军事题材的生动画面,如波斯拜火教的祭坛,弓弩手用弩机射击以及持刀剑武士等画面,对研究中亚宗教及军事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这些钱币上都有不同的文字,这些大都是古代文字,有的已成了无法破解的死文字。而对今日研究语言历史的变迁却正好成为第一手重要资料。
再从钱币制作技术上来看,这些钱币也很有研究价值,有的方法还值得今日继续探索。
这些钱币无论金、银、铜均为打制,即用手工或简单机械锤打而成。看似容易,仔细观察,却包含着很高的工艺技巧。这些钱的厚度均不过一二毫米,钱体很薄,但同时却能在正反两面制作出完全不同的文字与图案,无论文字或画面均呈浮雕形,凸起较高,相当精细,而两面的文图画面又光洁如画,毫无互相锤打留下的痕迹,不知采用何技术,能如此天衣无缝,令人称奇。
四、不乏珍品
这批钱币中,有不少珍品,根据有关资料和市场流通情况,价值很高,萨桑王朝如瓦伦二世王储纪念币,钱面图案为国王、王后与王子三人像,背为祭火坛,在美国旧金山丝路钱币交流会上标价很高。而其中萨桑王朝库斯老一世像银币、东罗马金币均曾被国家有关部门专家定为一级文物。而察哈台金币、贵霜银币(贵霜金币、铜币多,银币极少见),均为丝路钱币中的珍品,根据有关工具书标价,这批钱币中的金币珍品单枚市场价应在四万至五万元,银币珍品单枚价也应在四千至一万元之间。其中还有一些,因资料稀缺,暂时难以估价。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批丝路钱币具有双重的文物价值,它既是铸造国的钱币,又曾在我国长期流通;既是铸造国经济发展与文明的体现,又是我国历史上与西方及中、西亚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从促进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融合的角度看,它比其他历史文物更多一层特殊的价值。
篇10
新疆早期自铸货币,是指汉代到明代在新疆地区建立的各地方政权自行铸造的不同货币。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我们知道新疆从汉代到明代曾先后铸行过汉怯两体钱、龟兹五铢、高昌吉利、日月光金、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高昌回鹘钱、突骑施钱、粟特青铜方孔钱、喀喇汗朝钱、察合台汗国钱、叶尔羌汗国钱和准噶尔普尔钱等。这些货币的铸行,不仅促进了古代新疆地区货币经济的发展,而且形成了新疆地区独有的货币文化。对这些货币的研究,永生在出版这本书之前就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比如通过对出土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史料,提出了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是当时主要用来供驻军使用的一种军用货币,流通范围仅限于当时安西守军主要控制范围即库车及其附近地区的观点;运用语言学,考证“高昌吉利”钱中的“吉利”两字为古突厥语ilik或ilig的汉语音译,即中原文献中所译的“颉利发”或“颉利”,汉语意思为“王”,认为这种“高昌吉利”钱是麴文泰为纪念被统叶护可汗按突厥习惯授予颉利发称号而铸造的一种用于赏赐或馈赠的吉语钱。经过用力爬梳,永生通过这本书使得自己对新疆早期自铸货币的研究,更加系统和完整了。
清政府从乾隆年问开始一直到光绪年间,都利用新疆地区出产的红铜铸行货币。由于铸行时间的长久,留传到今天,新疆红钱不仅版式极其复杂,其中所涉及到的大量问题更是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讨和解读。我们从《新疆历史货币》这本著作中可以看到,永生从历史学、考古学和民族学等角度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揭示出许多以前并不为人们所知的史实。比如宝伊局虽然有铁钱发现,但因长期以来一直找不到史料印证而无法断定真伪,对此,永生通过查找文献,终于在《伊江汇览》一书中找到了相应的记载,从而解决了宝伊局铸造铁钱的问题。比如,一般我们都认为新疆以湘平作为记重单位的银币出现于清政府之际,但永生独具慧眼,在参观广西钱币博物馆时发现了一枚湖南官局一钱天罡银币,这枚银币的发现印证了左宗棠在的过程中曾铸造过天罡银币的史实,为进一步研究新疆货币铸造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又如,本来我们只知道新疆饷金金币惟有一钱和二钱两种,可事实上还有五钱金币一种。在《新疆历史货币》一书中,永生对饷金金币及其五钱金币的铸造时间进行了重新考证,提出了饷金金币开始机制于光绪三十四年的新观点,并认为五钱金币机制于宣统二年十月新任巡抚袁大化上任以后。诸如这些新的发现和研究,在《新疆历史货币》一书中可以说有许多。永生对每一新发现和提出的新看法,都条理清晰,阐述精微,力求考古和文献双重证据,所以,显得很有份量,对人们继续研究新疆历史货币大有裨益。
虽然清代新疆地方势力及外来入侵者铸行的货币不多,但作为新疆历史货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疆历史上依然占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永生对热西丁红钱、哈比布拉天罡银币、阿古柏钱币、以及俄帖、俄元、俄普和华俄道胜银行的新疆金币券,也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探讨。
民国时期新疆省货币发行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不仅地方政府继续铸造铜元、银元和发行纸币,商业银行和地方私家商号也发行各种面额不等的纸币。《新疆历史货币》一书对此作了分门别类的论述,不仅使我们对新疆铜元和银元的铸行,而且对新疆大龙票、狗娃子票、油布帖、阿尔泰通用银券、殖边银行新疆专用红钱票、省票和新疆商业银行纸币、新疆省银行纸币、以及新疆私家商号发行的纸币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比如通过对新疆商业银行建立和发展的表述,不但将其纸币发行分为三个发行阶段,而且对每一阶段纸币发行的种类和版式都作以详细的介绍,使人们对新疆商业银行纸币发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篇11
更为难得的是布威纳几十年焚膏继晷的孜孜以求纯属个人行为。为了维持生存和开展研究,他当过教师,干过记者,担任过图书馆的部门负责人。在没有任何机构和团体提供经济资助的情况下,他不惜倾其所有奔走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及钱币市场,多方搜集缺失的资料和珍稀的钱币。且不说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古钱币研究领域中能够有如此令人瞩目的建树,仅这种全然不计个人得失、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同胞额手致意了。
对中国的最初情愫,源自古朴的青铜器
第一次在博物馆中看到了青铜器,布威纳还是个未脱尽稚气的中学生。典雅大气的造型,精美别致的纹饰,富有神秘感的铭文,这些来自中国的古朴器皿,令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一种强烈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有着如此高超铸造技术的古老国度,必定是个伟大的国家!将来我一定要研究中国的东西,还要娶个中国姑娘作太太!”
十几岁的孩子对未来都有过不切实际的美好憧憬,成年之后未必会被当年的幼稚念头所左右。布威纳却不然,日后的岁月中,他真的将少年时的心愿变成了自己的人生现实。
考入慕尼黑大学后,对中国情有独钟的他以汉学为主修目标,攻读博士学位时则选清朝钱币作研究对象。他认为清钱制作技艺精湛,堪称中国古钱币中的上品,可惜缺少科学系统的权威性研究,自己应该来填补这一空白。
导师对他的选择颇不以为然――别看钱币不大,其中蕴涵的学问却不可小觑。每一个朝代的钱币均折射着历史演进的轨迹和经济发展的脉络,以及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要想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必须广泛涉猎诸多历史文献。对一个德国学子而言,研究东方古国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清王朝钱币,且不说相关资料之匮乏难觅,仅语言文字上的障碍和思想文化上的隔膜,就是难以逾越的沟壑。
导师的顾虑言之有理,却没能让布威纳因此而改变初衷。他是个认准目标矢志不移的人,先用3年时间集中精力攻读汉语,有了一定基础后便找来《清朝文献通考》、《制钱通考》等书籍精心研读。清朝乃满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钱币上除汉字外还刻有满文,有些相关书籍就是由满文撰写的,为此他又下功夫研习满文。当年集藏和研究中国古钱币的以日本学者为多,出版的相关论述和研究资料比中国还要丰富,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料,他又再接再厉攻下了日文。
研究古钱仅靠文献资料不过是隔靴搔痒,必须有实物参照才能深入开展。为了得到与清钱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布威纳决心前往中国留学。
拳拳而来,怏怏而去
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与西方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彼此间存有相当多的误解和成见。一方面,周围的人都觉得布威纳匪夷所思,致力于冷僻的清钱研究已经够令人费解的了,还要漂洋过海到“红色中国”去;另一方面,当时一个西德人要想踏上中国的土地,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布威纳终于盼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电报,不过不是邀请他前往留学,而是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复旦大学德语教师的职位。虽然是个与自己的研究全然不相干的工作,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下来,并迫不及待地踏上了陌生的旅程。当年,德国没有直达中国的航班,需要先飞到莫斯科再转机。一场罕见的大雪使莫斯科机场陷于瘫痪,在那里被阻留了几天几夜,他才终于搭上前往中国的飞机,几经辗转来到上海复旦大学。
虽然教学并不是理想中的职业,布威纳却是一位恪尽职守,循循善诱的好教师,很快就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教学相长的同时,他也没有懈怠自己的“功课”,业余时间不是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就是到旧货市场和古董店去寻觅古钱币。
即使在中国内地,要想淘到有价值的古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经大量收购中国的古旧钱币,当废铜熔化后用来制造武器。此外,旧中国连年战乱,许多珍稀的古钱都在动荡中流散于世界各地,少许存于境内的也大部分散在民间,人们一般都不肯轻易将自己的珍藏示人。
俗话说,功夫不负苦心人。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布威纳陆续结识了多位古钱币收藏家。得知他为了研究清钱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家有藏品的他们便热情相助,让他既鉴赏到许多难得一见的珍稀古币,也得以见识了几可乱真的赝品。
克服了生活上的诸多不便,逐渐适应了在远东的“清教徒”式的生活,甚至有些“乐不思蜀”了。可惜好景不长,一场来势汹汹的“”令中国内地变得动荡不安起来,无书可教的他只好前往香港,并且至今在香港定居。
本以为可以一鼓作气完成的工作,耗时16载才告一段落
前往香港虽说是无奈之举,对布威纳而言,却无疑是找到了一块福地。在这里,他不仅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缘,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清钱研究的深入,还得以与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一位华裔姑娘相识并缔结良缘。
清朝鼓铸钱币的过程颇为复杂,通常春秋两季为铸钱时节,各省开炉铸钱时,户部的宝泉局先雕刻一枚祖钱,然后用祖钱铸出百余枚母钱,再用母钱铸出制钱,一式三款交由各省钱局,依照标准铸造市面上流通的铜钱。把几百年间铸造的这么多种钱币搜集到一起已不是易事,再上下求索、左右印证地将它们作出分门别类的系统排列,找出本末之序更是件艰苦卓绝的工作。还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布威纳决意做成这件事。
香港商人刘志文得知布威纳立志研究中国的古钱,便将一船来自印尼准备熔成铜料的旧铜钱提供给他研究和保留。这批重达7吨、约有200万枚的古钱,不仅让布威纳搜寻出许多珍稀的钱币,也使他有条件参照资料根据不同的朝代、钱局和年度来排列它们的准确顺序,从而完成清钱编年谱的工作。本来他是希望能将这项工作一鼓作气地完成,没想到竟一直持续了40余年,耗尽半生心血,目标才得以实现。
从这批古钱中挑选出清代各朝的制钱,按年号、地域、版式分别排列,他发现每个朝代的铜钱摆在一起就像是同胞兄弟,粗看大模样相似,仔细端详彼此间却略有差异,或是某个字的一撇有点长,或是某个字的点有些歪,或是一个点变成了两个点……
同一朝代的钱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式样呢?原来这是朝廷用来查验铸钱的官员是否克扣铜料的重要手段――每年都把标准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动少许,毫不知情的铸钱局长官们若不用新颁样铸钱就会被识破。
对古钱币进行系统科学的深入研究是一项辛苦而寂寞的工作,长期与沾满尘埃与污垢的旧铜钱打交道,布威纳因吸入大量不洁的空气而患上了鼻窦炎。就这样他也没有放弃,依然锲而不舍地终日与这些“破铜烂铁”为伍。
掌握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后,他先将史料对照钱币实物进行分析比较,再按年、月、地点重新加以编写。他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论必有据,凡涉及对同一件事(譬如鼓铸日期)的不同解释,定要经过多方求证,反复验校,力求得出最准确的结论。尽管耗尽了心思,却一直没能找到咸丰大钱,也缺少新疆和的钱,他的研究工作只好先截止到雍正时期。
历时16载完成的研究成果《清钱编年谱•至雍正王朝》于1974年2月在慕尼黑大学通过了论文答辩,布威纳被授予博士学位。同样是学汉学,选择其它研究目标的同学们只需三四年就轻轻松松攻下了博士学位,他却为此足足用去了16年时间,远离故土和亲人也无怨无悔。
《清钱编年谱•至雍正王朝》从努尔哈赤立国至雍正诸朝,对这百余年间的货币政策和钱币的铸造程序、每一年各钱局的铸钱数量,以及不同版别的珍品、赝品均加以详细论述。更为难得的是所附拓图也非常丰富,官铸私铸均有,牙雕祖钱和精雕母钱俱备,并且品相均极佳。经过汉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钱币专家的审阅后,这本以西方文字撰写的专著得以在台湾出版。
该书问世后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英国皇家钱币协会委员会认为该书与其它同类著作相比,有更多坚实的和学术的详细论述,为英语世界收藏和研究中国钱币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介绍,并为此而将当年的LHOTKA纪念奖授予布威纳。国际钱币委员会认为,他对清钱的研究成果是中国钱币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进步。
40余年磨一剑,出版却成为难题
布威纳并没有满足,决心继续乾隆以后各时期的钱币研究整理工作,搜寻并填补钱币的“缺环”,完成整个清代钱币的编年谱。本以为其余部分再花几年功夫即可完成,没想到这一干又是30年。
研读了大量文献之后,他发现当时的官员们并不是很负责任地记载相关资料,《文献通考》仿佛是经过过滤的,钱币的铸造方法以及钱局的运作方式均没有记载,史料只表明这一年应该开支多少、赋税是多少,却没有交代这些“应该”是不是付诸了实施。
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呢?为了进一步考证,他前往哈佛等许多地方查找答案均无功而返。中国的钱币专家也给不出准确的答案,明明光绪年间全国各地共有29个钱局,史料上有记载的却只有25个。
为了掌握最真实、最全面的清朝制钱资料,布威纳前往保管清宫档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请求协助查找朝廷制钱方面的年报。档案馆的目录中查不到有这样的文件存世,工作人员据实相告:“根本没有你要的这种文件。”
他却不死心,坚信不可能没有,只是他们没有找到而已。为此,20多年来他坚持每年一次前来探询,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也不气馁。直到档案馆清理库房时,发现了一批落满尘埃的《内阁汉文题本户科货币类》,才有人惊呼:“这不就是那个德国人要找的资料嘛!”
得到这批包括2838种文献,计43742页的清朝机密文件的微缩胶卷后,为将其还原成可以阅读的文献,布威纳和太太两人整整用去了一年时间。认真研读这些来自宫内的第一手文献,他掌握了清政府诸年铸钱的实际数据,发现他们与《文献通考》所载数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运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资料进行严密的对比,仔细考辨,审慎排列,全面把握,深入分析,布威纳的研究缓慢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身的研究经验让他感觉到,由于资料大多显得模糊,需要借助钱币拓图展示出来龙去脉。撰写第二部书的同时,他便根据文字记号的渐变,将来自每个王朝不同钱局的铜钱,按年代排列出前后顺序制成图表,并考证大量资料使之与背景相吻合。目前已经有20多个证据可以佐证该表的正确性。
有了这张排列表,人们就可以发现,文献资料上模糊的问题都被直观地表达出来了。譬如,有一枚山西铸造的铜钱,找不到与之关系密切的“兄弟”钱币,文献则显示该省因缺铜而6年没有铸钱;乾隆三十二年在湖北出现源自不同母钱的两种铜钱,资料记载证实这年有“加铸”及“加二铸”。
历时30载,布威纳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二部专著。这本书将与他的第一本书合并成《清钱编年谱全集》。
当初,他决定研究清代古钱币时,在德国学术界被几个学科推来推去,人们说不清他的研究该归属于汉学、经济学,还是考古学。《清钱编年谱全集》终于大功告成后,同样的尴尬再次出现了。为了筹措出版资金,他找过大学,找过银行,也找过学术机构。中国人说他应该向德国申请,德国人则认为他做的是有关中国的研究,经费当然要由中国负责……现在恐怕还在扯皮之中。
太太是布威纳的坚强后盾
从特定角度讲,布威纳可谓“爱钱如命”,遇到珍稀的钱币不惜倾囊相求。爱钱者却不贪财,而是一位真正以学问为重,不汲汲于一时之名利的学者。几十年来,他早已成为清钱收藏的集大成者,若肯出让部分藏品,汽车楼房均不在话下,可他坚持只买不卖,用太太的话说就是“专做蚀本生意”。
谈起太太,前面说过,布威纳到东方来,早就有娶个中国姑娘的愿望。寻寻觅觅,多年未能如愿。后来迁居到了香港,香港交通发达,来往人多,他得以认识旅日华人富商的女公子蔡逸美。她人很美丽,心地又善良,使布威纳一见便心想:就是她了!”跟着,他像研究学术一样,进行了热烈的、始终如一的追求。开始蔡的父母不同意这桩婚事,嫌老布穷,但布威纳毫不气馁,多次从香港飞去日本追求蔡小姐。“持之以恒,金石为开”,蔡逸美小姐被他的赤诚打动了,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嫁给了布威纳。婚后,原来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她既要做生意赚钱养家又要打理家事,还要帮助丈夫寻觅资助人,确实生活得十分辛苦。但是,她却无怨无悔:“我有自己的决定,我的决定就是支持他。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人支持他的工作,毕竟他为中国的钱币研究做了这么多!”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生活在香港那样高消费的城市,他们一直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也没有自己的汽车。可是,为了购买研究资料和搜集古钱币,需要再多的钱她也从不吝惜。
一次,拍卖行拍卖一枚中国的古钱币,这种钱币全世界总共只存有三枚,两枚都收藏在博物馆中。价位一路攀升到10万时,原本志在必得的布威纳迟疑着不敢再将手中的牌子举起来,身边的太太见状毫不犹豫地帮他一次又一次地举起牌子,最终以13.5万元得手。事后有人愿出双倍的价钱购买,他们却不为所动。
篇12
在担任初中历史教师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特别是初一、初二学生,开始萌发收藏爱好。他们收藏的范围广而杂,邮票、汽车模型、连环画、IC卡、树叶标本、香烟盒子、文身画片、毛公仔、发夹等,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学生的这种收藏爱好很有传染性,某个学生喜欢收藏某种东西,往往会引发一群学生争相效仿。课间学后,学生们三五成群,欣赏、夸耀着各自带来的藏品。
收藏,占用了学生们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对因收藏而成绩下滑者,多数老师是予以批评教育;对成绩虽未下滑但痴迷于收藏者,则予以告诫。我也曾组织过剿灭收藏的“战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深入,我渐渐觉得,过去的做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未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爱好收藏并不是一件坏事,学生爱好收藏是一种兴趣,而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能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一个学生爱好收藏,正是教育、引导他的大好机遇,而传统的“堵”的办法显然浪费、错失了这种机遇。
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爱好收藏迁移、上升到爱好历史学习呢?
学生的收藏爱好最初往往是盲目的、随意的,只是出于一种简单的喜欢,对于其中的历史渊源和意义并不会深究,看到别人收藏什么,自己就跟着收藏什么。如果不加以引导,多数学生不会将其爱好进行到底。
为此,老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明收藏的意义,介绍有关的知识。诸如:肯定学生的收藏是一种正当的爱好,在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收藏和探讨;收藏对保护文化遗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收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收藏品市场上真赝混杂,要识别赝品,就要学习,只有知识水平提高了,才是一个好的收藏者;历史上的收藏家大多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国内外有不少人原先文化程度低,但因爱好收藏,进而研究,最后成了专家。通过这样的讲解,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老师可以在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成立收藏兴趣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可以参加,学习成绩不好,但有进步又热爱收藏的学生也可以参加,这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和这些学生约法三章:学习进步,可以继续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学习退步,暂停参加活动;成绩优秀,可以在兴趣小组中担任更重要的角色。这种办法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很有效果。如我有个学生过去成绩较差,、表现不好但爱好收集古钱币,在历史课上经常摆弄。为了能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他发奋图强,进步明显。参加钱币兴趣小组后,他收集了许多有关钱币的历史资料,如“中国历代钱币之最”等等,然后把相关知识介绍给同学们,并主持出了一期黑板报。
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本着“小题目、大视角、深挖掘” 的思想,每个爱好收藏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选择适当的、相关的课题,采取文献研究式、调查研究式、假想研究式、比较研究式、思辨研究式等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篇13
一、引导动机迁移,产生学习需要
这也就是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学习活动上。我教的班有一个学生爱好收集古钱币,在历史课上也经常摆弄钱币。这时,最好不要简单批评他,而应当鼓励他参加钱币兴趣小组,使他在小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他回去收集有关钱币的历史资料,如“中国历代钱币之最”等等,然后让他把收集到的钱币知识介绍给同学们,或者用它出一期黑板报。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使这种爱好和学习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引导动机迁移,可以产生更新的学习需要。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展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然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开展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开展“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开展“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开展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陶冶情操
历史课除了与其他学科一样,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任务外,它还有着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多媒体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情景氛围,触境生情,陶冶情操。
如在学习“汉与匈奴的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显示昭君出塞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昭君出塞的方向,旗帜的飘动和他们穿的什么衣服,由此感受他们是处在寒风凛冽,天寒地冻的艰苦环境,从中体会昭君远离京城,不畏艰苦,长途跋涉,为汉匈两族的友好关系表现出献身精神和美德,受到后人赞扬,使学生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念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很少提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