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

篇1

一、理论溯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

由于新闻在中国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新闻学又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人发出“新闻无学论”[1]的质疑,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新闻学已“走入黄昏”[2]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新闻学并未走入黄昏,而是在不断迈向辉煌,新闻学学科的基础扎实,其学科独立性具有现实和理论依据。郑保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都为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基础。[3]新闻学的学科创新是宏观创新理念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不断创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闻学。[4]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在找准问题、继承传统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下和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发展新闻学学科。[5]他提出,我国新闻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当是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当代最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6]郑保卫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要坚持用马克思新闻观作指导,并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7]

郑保卫教授的观念为我们探索新闻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如何明确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功能,解决这一体系的贡献和普世性、阐释力等问题,规避理论构建中的伦理风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理论的时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内在上与目前学界认同的推进“去西方化”理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学开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学术理论,以信息、传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传的学术话语,希望借西方话语达到学术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极大解放。经过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现象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新闻学开始反思西方理论的局限,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体现中国的传播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平衡点。这种“去西方化”理论研究,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就是应该找一个基于全球化中国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黄卫星所言,当务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闻传播学研究不仅在于摆脱技术化、“贫血化”的庸俗路线,而且更在于科学解释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并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8]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研究的视野被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的诸多禁忌开始被打破,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再次被重新审视,在“再政治化”的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研究的公共参与精神。

中国传播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学科走上历史前台的重大转折时期,政府或国家的需要发挥着一种引领和重组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作用。目前,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并面临转型,信息化持续加速新闻需求高涨,媒介技术变革推动公众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姜飞[9]认为,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的社会形势和公共需求,同战后美国对新闻传播学的需求十分相似。在这个冠之以“转型”、“信息”、“风险”、“新媒体”等名称的社会中,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空前重要,而党和政府、企业组织、公众个人等,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理论创新机遇期,新闻学有必要加强“去西方化”研究,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去西方化”理论的一个恰当选择。

三、理论合法性: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和文化书写

学界中的很多人对但凡牵涉以“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理论应该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实践的检验,或者理论应该是意识形态中立的,不应有政治倾向。这些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学术不是政治,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也应该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适应性。但理论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活动,仍然无法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全部问题,而且理论也无法回避自身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质疑,人文学科遭遇表述危机。人文学科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念正在被重新评估,那些曾经想当然地被当做事实,或者被当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础的“确定性因素”,成为有问题的东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知识大全。[11]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不仅仅限于文学界和人类学界,但人类学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诸多人文和社会学科。后现代思潮带来的质疑权威、消解中心、打破权力,给传统的理论带来诸多挑战,这种质疑给所谓的普世理论和客观真理以巨大打击,普世理论和绝对中立都是被后现代给解构了的“神话”,他们并不存在。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实验民族志的启发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理论构建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普世理论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态度。

但是,如果放弃理论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论的合法性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公共人类学的实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示意义。公共人类学的主要声望来自它对世界范围的某些问题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它从过去的研究所积累的传统中吸取智慧并应用于当代。[12]学术研究应该是作者(学者)利用文本(理论)与读者(公众)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具体的公众,要解决的是理论的普世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解决过程中,普世性成为解决“本土问题”的前提和语境,而“本土理论”成为特殊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并证实或证伪普世理论。我们要发展的新闻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新闻学学者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建立同中国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公共精神为基本原则,这符合学术研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总在一个原点开始旅行,后人会按照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入歧途,误入困境。这时知识会推崇复古或是返回原点,重新考问,摆脱困境,以便开始新的旅程。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当原有的学术传统难以解决困境中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返回原点。在这个原点,永远高昂着人性,永远驻扎着对人的生命的追问,对真理的追问。后现代主义返回了这样的原点,打破了原来树立的传统和权威,但在打破这一切的同时,它仍然在建构。后现代民族志同样打破了民族志积累起来的权威,但同时它也致力于一种新的秩序。

现在,新闻学的理论构建也急需做这么一项工作:返回原点。返回原点,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理论无法支撑社会发展、西方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刻,返回那一时代,梳理最近30多年来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经验和不足,以公众联系的时代变迁为底色,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描绘新的理论图景。这种总结的源泉就是30年来的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理论阐释力: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目前,中国研究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很多西方理论无法在中国得到验证,因此中国研究成为理论验证的天然“试验场”。很多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特性表述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表达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同时,中国学者更喜欢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怪圈”。我们所要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是要解决这种怪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这种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学者在走入一个村寨做研究时,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处的乡情、县情、省情,乃至国情和整个世界。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论和全球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问题。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对西方理论进行发展或修正,它的创立目的是强化普世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学术界以外再建立一个理论界,学术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系统,它最早借鉴了西方理论,并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同当前的现实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欢迎西方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检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逐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这一理论建立在从殖民时代开始从未有过的全新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影响逐步扩大的基础之上,这些现代历史上的崭新经历和发展历史将给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以更强的阐释力。

我们的态度并不是为了通过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建立一种真正的“普世理论”。克利福德在《写文化》一书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词,用来说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这种“有承诺的、不完全的”真理带来的“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为机智表达的源泉”。[13]或许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就是要探索这样一种“部分的真理”,这种部分真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理论或真理不同,但这种真理面对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公众时,可以解释中国的问题,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于公众和公共事业的一种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们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能。我们应该捕捉历史难得的机遇,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纳入世界范畴之中,发扬公共精神,服务于中国的公共事业,扩展学术的公共空间,发挥学者的公共作用。

注释:

[1]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2009年第3期。

[3]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黄卫星:《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9]姜飞:《中国传播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第23、25页。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36页。

篇2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式抽象;非实体性

论文摘要:(1)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2)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3)由西画表现形式出发,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载,魅力依然,在世界艺术之林永放灿烂夺目的光辉。其中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为我们现代绘画艺术与设计教学及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在“民族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现代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是现代设计与绘画的训练基础,是培养设计师美术家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认识形态和创造新物象的重要基础学科。民族传统文化是这门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作为一门艺术,把民族传统文化融人其中,是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与实践基础,同时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也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不断得到滋养与有益的补充。在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中,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内核与灵魂的最终展现,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支撑的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主流。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外教学体系在中国年轻一代人心目中及生活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然而纵观中国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60至80年代出现的当代绘画艺术及设计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以后,至今一片沉寂,再也找不到明确的发展方向。

现今传统中国画已渐行渐远,不知怎的,这些画让人想起赵无极。我们天天对“现代”的努力已倾向于将传统连根拔起。可若是失去了根,那就是再“现代”也不是中国的“现代化”,而是“同化’。在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否则,无根无源,便是毁灭,是用“现代”在消蚀我们的传统。中国画即“近”而“远”。很“近”的物体塑造却获得一种悠远沧桑的感受;“实”而没有放弃空灵、自由,同时又在超逸的味道中获得一种隽永的境界。我们不应为观念所迷惑,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是向纵深走去;这个“纵深’就是中国的“像”与“境界”。境:境界是中国文人曾在山水中遥望的“彼岸”,是中国文化的形而上之境。对于中国文化模式,她的手段是“象”,而“彼岸”是空灵的“境”。如果说确有“接近抽象式的表现”(或日“中国式抽象”)存在的话,那它的目的不是导向“绝对理念”,而是指向生气氰显的“境”。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宋元山水画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繁荣”时代的“高峰体验”,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形而上世界—-宇宙生命流变的空灵之境。象:为我们展现中国文化本真之源的只能是中国画的“象”,而不太可能是西式的“X X抽象主义”。作为传统的灵魂之所在,是中国艺术“现代化”的结点。“象”是一个世界,它代表宇宙与人的禅机,寓于境界之中的表征,不是实体的因素。因而不能太“写实”,也不能取消形象。以往“民族化”的经验让我们相信,只有实证化的探索才能确证,在现代绘画与设计中从内里真正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当代”的沟通与跨越;这不仅指理论学术,也是指创作探索本身,更重要的是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基础如何发展的走向。

我们传统的绘画根源实际上是从宋元山水人手打开古代文化的精神空间。借助西画表现的结构化的形式创新之所长,在个人绘画与设计的语言中找到了发展的空间维度。由此出发,或者我们可以重建某种主体意识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的境界: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方式、概念内涵不尽相同”,以心象静观字宙之气韵流变,以山水遥望体悟人格与自然一体的彼岸之境;这无疑在重视中国山水美学乃至古代文化精神的脉搏。而在深层意义上,它对我们当代艺术教学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与觉醒,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如前所述,作为“象”与“境”的世界,其意义不仅仅是激活我们民族原有的流变、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激活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动力;更是在这种“宇宙之境”上与现代思维的同步与超越。如果说我们现代绘画与设计在基础教学中再不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更好的发展起来,我们的现在艺术教学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今国际上站在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家们已识到了这种宇宙本质的“非实体性”,他们的论证已证明中国传统“象”的范畴所具的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文化将会引领世界文化。最后无论是从画家和设计师,还是从民族文化考量:这是一条摆脱世俗浮躁氛围,秉持超越信念,又发扬中国精神文脉的“当代”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我们传统文化切切实实的融入到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中。

篇3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4799

国内刊号:42-1020/C

邮发代号:38-4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4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4

1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CSSCI),1999年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Citation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五、国家期刊奖

篇6

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1.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 fic In formation简称ISI)创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该数据库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权威的科技期刊作为数据源,声称这些数据源包括了世界上90%以上的重要的科技文献,所以被它收录的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代表了当时有关领域的先进水平。包括了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不但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以及出版信息等,而且还收录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所以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和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2.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

国内普遍使用的核心期刊索引有CSSCI及其他核心期刊目录等。

1.CSSCI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评价科学研究质量,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2000年该项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4年)7年数据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和国内电讯网上向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篇7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of Researchers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Wen Tingxiao Liu Xiaoy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According to bibliometrics theory and cit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referen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sorbing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hypotheses and inferences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and chooses five evaluation indexes such as paper publishing quantity, references quantity, references quantity per paper, ratio of Chinese and English references, ratio of all types of references. In order to prove the hypotheses and inferences, this paper chooses nine authoritative Chinese academic periodicals as sample to carry out citation statistics an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 makes known that reference quantity and structure can be used as the foundation to assess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sorbing ability.

Key words: bibliometrics; citation analysis; researcher;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informatin asorbing ability; scientific evaluation

CLC number: G250.25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6-0021-05

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研究人员总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研究现状掌握越充分,越能表现其创新性和创新能力。而把握研究现状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现有文献和信息,对现有文献和信息了解越充分,就越能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上进行创新。所以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对文献和信息的查寻与获取能力也自然成为衡量和评价研究人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创新是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的,为了体现其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研究人员在从事研究过程中会尽量查寻现有文献和信息,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尽量列出相关文献。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一般来说,信息获取能力越强,参考文献列举就越充分。除非研究者认为无须列举或有意省略,而这往往会带来学术风险,如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按照文献引用规范的要求,被引用文献应当是全部相关文献中质量最好和相关度最高的,而且只要引用就必须列举。这就意味着,文献引用必须建立在对相关文献实现充分获取的基础上。在信息查寻中存在一个“索普定律(M・E・Soper)”[1][2]:文献引用与相关文献和信息的可获得性密切相关。用户在利用信息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容易获取的信息源。这一方面说明,用户在信息获取中存在求便心理和占有准则,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信息获取量与其能力大小有关。这种求便心理是建立在用户平常注意信息源获取和积累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一种信息获取意识和能力。由此可以认为,利用引文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来初步判断研究者的信息获取能力是可行的。

1 引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1.1 引文分析的理论依据

从根本上讲,科学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由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所决定。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认为:[3][4]研究人员的引证行为和引证动机受一定规律的支配。科学文献的引证与被引证,是科学发展规律的表现,体现了科学知识和情报内容的积累性、连续性和继承性,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原则以及学科之间广泛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现象。科学文献作者在创作科学论文时,不可避免地要引证他人的文献,汲取别人的经验和成果。因此,科学工作者的引证行为是科学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科学交流不可缺少的部分。科学文献的作者一般不会在论文中无缘无故地引证与其论述主题完全无关的文章。文献的相互引证有多方面的原因。温斯托克(M・Weinstock)在进行系统归纳后指出,文献被引证大概有15种原因。引证行为和引证动机为我们从事引文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标注引文的重要意义

标注引文(参考文献)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也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研活动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标注引文可以起到如下作用:[5][6][7]

(1)体现科学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历史;

(2)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

(3)精练文字,缩短篇幅,避免重复;

(4)便于编辑和审稿人准确评价论著的学术价值和技术水平;

(5)提供情报信息线索,与读者共享信息资源;

(6)通过引文分析对论文、作者、期刊、机构等的学术影响力(应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等指标)做出客观的评价;

(7)有助于建立科学公正的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评价平台;

(8)促进科技信息、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在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实事求是地标注参考文献,而科研工作者在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也会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和实际需要来列举参考文献。

1.3 引文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引文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引证行为为何会发生”、“引证行为的测度指标、工具与方法”、“引证原理的主要应用”,但并未指出“引文量大小的决定因素”以及“引文量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关系”。

一般来说,科学文献中引文量的大小取决于如下因素:

(1)与信息获取能力有关,信息获取能力强则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

(2)与学术规范和引用规范有关,学术研究越规范和引用要求越规范的领域和地区,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

(3)与科学论文的类型有关,综述性和述评性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一般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小;

(4)与学科领域有关,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的包含的引文量大小不同;

(5)与研究主题有关,原创性和前沿性主题研究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小,热点和焦点研究主题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普通主题研究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更大。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研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资料上的时间自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计划思考占8%,实验研究占32%,书面总结占9%。[8][9]由此可见,科研机构、企业或者科研人员花费在科技出版物上的时间为全部科研时间的60%左右。如果能够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就能缩短文献查阅时间,提高科研效率,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性的研究中。可见,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其信息获取和吸收能力不强,要想提高科研效率,开展创造性研究是不可能的。

1.4 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假设

基于引文分析原理,我们可以建立以下假设:

假设一:所有的学术论文都是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完成的,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以体现其论文的创新性。

假设二: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尽量把其能够搜集到的相关文献列在参考文献中,以表明当前研究现状、论证其学术观点。

假设三: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在列举参考文献时,一般都会优先列举容易获得的文献、权威人士的文献、高质量的文献、高级别的文献来论证其观点。

假设四:学术论文中没有列举参考文献,一般可以认为,要么研究者信息获取能力有限,无法获取所需信息;要么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观点为完全创新,不需要列举参考文献;要么学术论文中所述观点为常识性知识,无须列举参考文献。

假设五:基于以上假设,可以认为,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数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获取相关文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引文量与研究者信息获取能力相关。

1.5 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推论

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

推论一: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平均数能反映各自学科领域研究人员信息获取能力。一般来说,不同学科对研究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求不同,要求越高,学术研究越规范,列举的参考文献就越多,对研究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要求就越高。

推论二:不同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同(如按影响因子区分的期刊类别),一般来看,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创新程度要高于普遍期刊中的论文,为了体现其创新性,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应包含更多的参考文献。

推论三:不同学科、不同级别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中文和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不同,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术期刊对研究者外文水平的要求和获取外文信息能力的要求。

推论四:不同学科和不同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不同类型载体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同(如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反映了研究者获取不同类型载体文献信息的能力。

推论五:不同学科和不同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被引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和平均影响因子,反映了该领域研究者获取高质量信息的能力。

2 基于不同学科期刊引文的数据调查

2.1 样本选择

为了证明以上假设和推论的合理性,本文选择了图书情报、经济管理、法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中11种具有代表性的中文权威学术期刊来进行数据调查,基本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领域。由于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载文量及论文中所包含的引文量大体相当,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因此本文仅以每种中文学术期刊2011年第1期刊出的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为调查统计样本。实际调查表明,这种随机样本抽取方法抽出的样本尽管数量不大,但具有代表性,能够有效反映样本整体情况,具有稳定性和可检验性。进行尝试性研究是可行和有效的,能够推广。这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及所属学科如表1所示。

2.2 指标选择

根据引文分析原理,本文重点选取了5个关键指标来重点统计分析中文学术期刊中引文数量及分布特征,据此来考察引文量及分布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关系。5个关键指标如下:

(1)载文量:即每种中文学术期刊每期发表的论文数。

(2)引文量:即参考文献总量,包括每篇论文的引文量和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引文量。

(3)篇均引文量:即每种学术期刊中每篇论文的平均参考文献含有或占有量,等于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引文量除以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载文量。篇均引文量可以反映每种期刊的平均引文量和每个学科论文的平均引文量。篇均引文量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的信息吸纳能力。

(4)中英文参考文献的比例:即每篇论文所含参考文献中中英文参考文献在引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推广至期刊和学科中英文参考文献在引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吸纳英文信息的能力。

(5)不同类型参考文献比例:即每篇论文所含参考文献中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网络引文等文献类型的比例。它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吸纳不同类型信息源的能力。

2.3 数据调查

通过调查统计,2011年第1期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引文量及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3 数据分析及基本

3.1 引文格式不统一,有待规范

在文献计量学中,引用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引”,即直接引用(观点、数据、结论等的直接引用,一般用引号标出,按照一定的格式标注,如括注、脚注和尾注,通常也称为注释);一是“用”,即间接引用(观点引用,援引已有的知识成果,作为信息源而利用,一般不用引号标出,以尾注的方式标注,通常称为参考文献或引文)。

在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标注要求和格式不统一,即使是在同一学科内的不同学术期刊对参考文献标注的要求和格式也不统一,学科和期刊差异较大,不利于有效开展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研究,有待规范。借鉴国际标准或建立我国统一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和标准都是有效的举措,需要学术界呼吁和有关部门重视。如国际通用1979年创建温哥华格式,2006年2月采用最新版本。我国文后参考文献标注格式采用GB/T 7714-2005。但很多学术期刊并未规范使用这些标准。

从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引文(覆盖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11个学科)的调查数据整体上来看,我国学术期刊引文标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引”(注释)、“用”(参考文献)不分或不完全区分。大多数学科领域的期刊都没有区分“引”(注释)和“用”(参考文献),或者是将两者混在一起。如《管理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数学学报》、《化学学报》、《物理学报》和《计算机学报》就没有区分“引”(注释)和“用”(参考文献),而《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则将两者混在一起脚注。二是格式不统一。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的期刊在标注格式上基本一致,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基本上是一个学科、一种期刊一种标注格式。三是标注不完整。在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中,除《管理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和《计算机学报》有文献类型标识外,其它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都没有。《经济研究》期刊论文中还没有标注引文序号。

3.2 篇均引文量不高,信息获取能力有待加强

论文和期刊的平均引文量,是考察论文、期刊和作者吸收他人学术思想的水平。平均引文量通常可以反映论文、期刊和作者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篇均引文量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等的情报信息吸收能力。篇均引文量是与情报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密切相关的,虽然篇均引文量小可能不能说明作者信息获取能力差,但篇均引文量大则能表明作者信息获取能力强。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尽量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或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这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本领域或主题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没有一定信息获取能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从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篇均引文量来看,尽管每种期刊的篇均引文量都高于全国各种学术期刊的平均水平,但与国外学术期刊的篇均引文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国内1 765种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10.01条/篇;另据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国内6082种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7.92条/篇。而国外期刊的科技论文的平均引文量超过30条/篇。[10]这一方面说明国外研究者注重相关研究领域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研究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注重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从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的篇均引文量来看,高于30条/篇的只有《法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两种,分别为42.89和60.6,如果去掉注释的话,则篇均引文量只有37.33和51.13。虽然仍高于国外科技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但是与国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相比,则又存在较大的差距。[11]据统计,每篇外文论文的引文量平均比中文论文的引文量要多6篇,它反映了国内外研究者在文献利用上的差距。[12]综述性论文的引文量则尤其如此,我国综述性学术论文的引文量一般在15~100篇之间,个别论文引文量较小。而国外综述性论文一般较长,参考文献量也较大,大多在100篇以上,多则达几百篇。

3.3 英文引文比例上升,仍需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十分频繁。研究者在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会尽力了解国内外某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站在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前沿上,才能生产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科学论文中引文语种的分布,正是测度作者获取和利用国外文献和信息能力及情报信息吸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查寻和获取外文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意义重大。

引文是由不同语种的文献构成的。中外文引文比例的大小反映的是研究获取和吸取外文信息的能力。某一种语种的引文量越大,说明该语种比较重要和常用。对我国《大气科学》、《金属热处理》等10种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1979年的引文统计表明:[13][14]中文引文量占全部引文总量的27%,英文引文量占58%。这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掌握英文,再加上中文,就足以查阅所需文献和信息的85%。而对《数学学报》的引文统计分析表明:[15][16]引文语种只有四种,中文、英文、俄文和德文。其中英文占73.99%,中文占23.88%,约为英文的三分之一,俄文和德文数量极少,只占2.14%。在数学领域,我国科研工作者只要掌握英文,就可获得97.86%的信息量。两种调查的结果都表明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都特别高,这一方面说明国际上以英文发表可供查阅的相关学科文献和信息数量多,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研究人员多数是以英语为工具检索国外资料的。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所包含的引文中,中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中国图书馆学报》中文引文量占71.54%,英文28.46%;《情报学报》中文引文量占46.08%,英文占53.92%;《经济研究》中文引文量占39.23%,英文占60.77%;《法学研究》中文引文量占71.51%,英文占28.49%;《管理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32.9%,英文占67.1%;《中国管理科学》中文引文量占39.69%,英文占60.31%;《中国社会科学》中文引文量占68%,英文占32%;《数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6.22%,英文占93.78%;《化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21.37%,英文占78.63%;《物理学报》中文引文量占33.87%,英文占66.13%;《计算机学报》中文引文量占6.99%,英文占93.01%。其它语种的引文极少,几乎没有。调查结果表明,除《中国图书馆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两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引文量的比例大于英文之外,其它期刊9种学术期刊的英文引文比例都高于中文,自然科学中文学术期刊英文引文所占比例大于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社会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如哲学、历史、法学、文学等中文引文所占比例大于英文,而经济学、管理科学和情报学等英文引文所占比例要稍高于中文。《数学学报》和《计算机学报》英文引文所占比例最高,特别是《数学学报》,较之前的引文统计调查,英文引文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了,从73.66%上升到93.78%,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学术期刊在投稿须知中还明确规定了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或一半,如经济学和管理学学术期刊。如此看来,我国部分学术期刊在引文语种的分布上具有倾向性和导向性。总体来看,英语已成为我国科研工作者获取国外资料和信息的主要语种。

3.4 引文类型来源狭窄,有待拓展

研究引文的文献类型分布,可以了解本学科论著的文献信息来源及其构成比例,从而确定各类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以及研究者获取不同类型文献信息的能力。引文统计调查表明:[17][18]在所有被引文献中,期刊论文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图书,特种文献中的专利说明书、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标准、产品样本、学位论文等的被引率有上升的趋势。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9种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所包含的引文中,除《中国社会科学》图书所占比例最高外,其它学术期刊引文中期刊论文所占比例都远远高于其它文献类型。可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更多地倾向于引用图书,尤其是经典著作,如哲学、历史、文学。本次调查还有一些新的发现:一是期刊论文所占的比例在逐渐上升;二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更多的引用会议论文;三是网络引文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逐渐增加,图书情报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关注最多,而经济、管理和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则极少使用网络引文,法学领域使用网络引文主要是做案例分析;四是报纸和各类报告受到经济、管理和法学领域研究者们的青睐;五是大量具有重要情报价值的信息源被我国科研工作忽略,如学会论文、专利等。这一方面可以说明我国研究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需要拓展,另一方面也证明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获取和利用不同类型信息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文庭孝等.信息咨询与决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9.

[2][5][13][15]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183-184,116-117,134-139.

[3][6][12][14][16][17]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17-318,370-371,424.

篇8

为了揭示学科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前人曾做过大量研究。1934年,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在《工程》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特定主题的情报源》一文①,成为阐述文献分布规律的开山之作,奠定了学科核心期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1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1.1起源(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我国对核心期刊的研究,据有关学者论述,最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即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外书讯》杂志(《世界图书》杂志前身)开始引进和介绍国外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如“常用期刊”、“核心期刊”的概念,引文分析评价的方法等等,并具体介绍了部分学科的核心期刊。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零星翻译、介绍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自主研究。

1.2发展(20世纪80年代)

经过十多年对国外研究的追踪学习,“核心期刊”的概念逐渐被我国学术界熟知与接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复苏,信息交流日益增多,期刊作为传播信息知识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以空前的速度和数量涌现的期刊,给图书馆的订购、收藏以及读者阅读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核心期刊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日益受到我国图书情报界的重视,有关核心期刊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并开始了应用实践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相继发表了一批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介绍和研究文献离散规律的文章,从理论上对核心期刊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实践应用方面,1981年,《世界图书》杂志编辑出版了“国外科技核心期刊专辑”,共选出了大、小共79个专业的核心期刊,9个专业的常用期刊,是国内进行核心期刊筛选的最早实践尝试,受到了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好评,对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国的期刊出版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70年代初的不足百种,到70年代末的1400余种,再到80年代末的6000余种,期刊数量剧增,加上期刊价格大幅增加,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这使得国内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对象由国外科技期刊逐步扩展到国内科技期刊。同时,引文数据库的建设也开始提上日程,为核心期刊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的核心期刊研究开始进入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阶段。

1.3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更大发展,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突进期”。进入21世纪之后,有关核心期刊的研究更是兴盛不衰,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这个时期,关于核心期刊研究的著译渐多,理论研究成果大量发表,尤其是实践应用,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起来。1991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编辑出版《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在其“序言”中阐明了研究和编制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文献机构选购提供参考,“从优中选优”,旨在向读者推荐刊载最新理论、知识和信息的优秀期刊,在核心期刊研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等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发起研究、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问世,对我国近万种在版中文期刊用统一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统计和分析,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地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文期刊进行研究,在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核心期刊理论和实践结合应用研究发展历程中重要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此后,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一直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进入了全面繁荣的阶段。

2我国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情况回顾

2.1核心期刊评价研究

(1)兰州大学的研究

1988年,兰州大学图书馆仿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选用了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出版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统计1980-1986年期间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并分阶段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同时按照被引用期刊被引量的多少排序,筛选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04种,结果发表在同年《世界图书》杂志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一文中。1992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课题组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1980-1986年核心期刊表中排名前20位的期刊作为来源刊,对其在1990-1991期间的引用情况进行了引文统计、排序,并截取排序结果中的前100种期刊,公布了“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百种表”。这是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较早进行核心期刊筛选的研究。

(2)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的研究

1991年11月至1992年12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编制《要目总览》1992年版。共有41所高等院校图书馆的20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研究和编制工作,聘请了400多位专家进行了书面鉴定,共筛选出核心期刊表131个,核心期刊2174种。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要目总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为各类型图书情报部门的中文期刊采购和读者服务提供了较重要的参考工具。

有关学者认为,此次研究有几点值得注意:1.研究主题集团化、2.筛选领域空前扩大、3.评价体系相对完备,是国内“核心期刊”研究史上由“个人学术研究”转向“集体联合攻关”的标志。尽管今天看来尚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但此项研究成果能够代表当时国内“核心期刊”研究的最高水平。

《要目总览》第一版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出版界和图书情报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认为该项成果适应了社会需要,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中文期刊编辑和出版质量的提高,为国内外图书情报部门采集中文期刊提供了依据,成为大型检索刊物确定收录范围的参考工具。此后,《要目总览》分别于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每四年编制和出版一次,每一版都在研制方法上不断优化和改进。

《要目总览》第三版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三个子课题之一,称为“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按照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第三版的“前言”以“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报告”的形式刊出,研究报告全面展示了研制过程,并对“核心期刊”概念、性质和用途做了进一步的界定。此后,公布研究报告即成为惯例。

第四版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于2001年开始研究。课题组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士理论、评价方法,评价软件的设计与使用,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核心期固刊评价理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版于2007年初开始研究,26个单位的102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全国5529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表的评审工作,共选出核心期刊1983种。第五版继续采用以定量评价为依据,以定性评审为补充的评价方法。在上版基础上增加了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两个统计指标,同时增加了反映期刊论文质量的评价因素。此外,还修正了影响因子和被摘率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前几版因学科影响因子评价效果不好而权重较低的问题。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研究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创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于2001年1月编制出蓝皮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①。第一版从全国3000余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选出506种核心期刊,筛选原则是:国家正式批准的出版物,有较高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全国检索类期刊收录频率和引用频率较高,全国省市自治区及各专业学会评比中获奖的学术期刊。

200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正式出版。第二版对核心期刊的概念做出新的界定,认为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适用于读者和作者据此选用期刊,以及馆藏和文献数据库的选刊。”这一版全面采用了引文分析的方法,分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采用指标:学科总被引、学科影响因子、期刊总被引;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采用指标:总被引、影响因子、即年影响因子,入选核心期刊344种。

作为连续性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出版了2008年版。该版在2004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调整,确定分学科统计指标为:分学科影响因子及被引、影响因子、转摘频次;综合性学术期刊统计指标为:影响因子、转摘频次、在分学科的位次。最后确定的核心期刊数量为386种。

(4)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的研究

2002年6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依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评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共154种,是在第二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用较大篇幅对27家学报的特色栏目进行评介,这是其他核心期刊评价所没有做到的。主要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全面考虑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结合一般评价核心期刊的“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等定量指标,对期刊进行全面评估和鉴定。这样评选的“核心期刊”实际上是“优秀期刊”,重点在于考察期刊的出版质量,是对期刊办刊质量的整体评价。

(5)《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

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研制,共选择了6170种学术期刊进行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得分排序与划分等级相结合,并提出了“权威期刊”的概念,最终评价结果得到:分学科评价,权威期刊311种,核心期刊957种;分学报类型评价,权威学报74种,核心学报221种。

(6)其他核心期刊研究

1995年3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是各高校研究生院选订的供研究生用的期刊目录之一,收录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105种,自然科学类期刊305种,研究生校刊33种。

2008年初,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通过对全国上万种期刊进行认真分析,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作用及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最终从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736种核心期刊。

此外,还有各高校自行圈定本单位“核心期刊”,基本参照上述一种或几种核心期刊目录,做法有所不同,此不赘述。

2.2来源期刊筛选和引文库建设研究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利用国际重要检索刊物对我国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1989年,受当时的国家科委委托,进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的研究,开始筛选国内的科技期刊,并以选出的期刊为统计源,对我国情况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最终从全国3025种科技期刊中选出“198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189种。此后,每年对其“统计源期刊”进行调整。

该课题研究有三个成果:一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公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名单,从1997年起,每年出版一本;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向社会公布各种统计与分析结果;三是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提供各种科技论文产出和被引情况服务,目前由其下属的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为用户提供网上服务。2010年,该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194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成为一个品牌,也可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该数据库于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创建。1994年起推出我国第一份“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开始对外服务。199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印刷版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试行)。1999年起,编印《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每年出版一卷。2005年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弥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制与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收录国内期刊(多为英文版)只有70余种的不足,以定量的指标数据如实反映国内科技期刊在中文世界的价值和影响力。“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1989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万条,引文记录近1700万条,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被誉为“中国的SCI”,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初期,该数据库来源期刊的选刊主要指标有5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年版)、期刊引文频次、1994年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的中国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国内检索工具核心期刊。基本思路是,某一种期刊涉及到的指标数越多,则说明该刊的质量越高,学术权威性越大。此后,来源期刊时有调整,仍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

(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

该数据库于1998年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建立。2000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正式成立,专门从事CSSCI的研制和开发。目前,该中心已完成了1998-2009年12年数据的制作,来源文献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对外提供委托查询和网上服务。该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该数据库对来源期刊的筛选,制定了严格的选刊标准、筛选指标、筛选程序和调整原则,每两年调整一次。最新一次来源期刊遴选采取的定量指标为:他引影响因子,权重为0.8;总被引频次,权重为0.2。来源期刊的数量控制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总数的15-20%。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

该数据库于199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开始研制。学科范围涵盖了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收录的700种左右的来源刊(含核心期刊和扩展期刊),是从全国3000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筛选出来的。它是我国目前有较大影响、年度收文量较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学术水平,是我国文献计量评价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5)《中国引文数据库》(CCD)

该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所有源数据库产品的参考文献,涉及期刊类型引文、学位论文类型引文、会议论文类型引文、图书类型引文、专利类型引文、标准类型引文、报纸类型引文等,每日更新。该库通过揭示各种类型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不仅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交流模式,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管理及评价工具。截至2007年12月,累计链接被引文献达6848642篇。

(6)《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

由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共同研制,是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最大的一项文献资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所收录的6000余种各学科期刊的文献引文及CNKI中心网站全文下载频次为数据基础,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信息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为依托研制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的大型文献计量报告,便于了解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分析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评价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7)《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

该数据库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以全文版为基础开发而成。可检索1990年以来国内公开出版的5000多种科技类期刊(其中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核心期刊1500余种)所的参考文献,总数据量约548万篇,可查询论著引用与被引情况、机构发文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发文量、科技期刊被引情况等,是科技文献检索、文献计量研究和科学活动定量分析评价的有力工具。

从上述国内文献计量评价项目可以看出,国内对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经历了演变的过程,从最初的单指标评价到现在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有单纯的定量分析,也有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不管怎样,总的趋势是评价方法更为科学、经验日趋成熟。

3核心期刊研究成果的作用

由于核心期刊定量评价方法能对学术期刊做出比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因而核心期刊研究成果很快得到了应用,成为常用的参考工具。3.1核心期刊表的主要作用是为期刊采访提供参考,有助于调整馆藏结构

由于受经费和馆舍空间限制,图书馆和相关机构需要有选择地订购期刊。尤其是在期刊品种飞速增长、电子期刊快速崛起的今天,如何采选期刊更成为期刊采访人员面临的难题。核心期刊表是从学科文献量和学术影响力等角度,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期刊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采访人员通过参考核心期刊表,可以快速有效地了解某个学科的重要期刊,实现精选期刊、合理使用经费的目标。根据核心期刊表有选择地订购和收藏期刊,有助于实现期刊馆藏的分级保障体系,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选订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补充选订一般期刊,这种做法既能保证读者的学习与科研的需要,同时又能使期刊的馆藏结构更加合理。

3.2在图书馆导读、参考咨询方面,核心期刊表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由于核心期刊评价研究基本都是按照学科分类来进行的,当读者希望了解某个学科都有哪些重要期刊时,图书馆员可以借助分学科的核心期刊表给读者一个有效的指导,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期刊。加上国内几个核心期刊评价研究和来源期刊研究项目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核心期刊表逐年更新,有助于学科专家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期刊的新变化、新情况,提高研究效率。

3.3作者投稿时可以参考核心期刊表

核心期刊比一般期刊可能拥有更多的读者,其刊载文章的作者通常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研究水平和文字水平。因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能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力。当作者撰写论文不知道该往哪个专业期刊投稿时,可以参考核心期刊表。此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还提供“专业期刊一览表”,可供作者根据自己论文的水平选择最恰当的期刊投稿。

3.4核心期刊表可以为引文数据库精选统计源期刊提供参考

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那些需要精选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库建设方面。这些引文库为了保证数据库质量,尽可能避免漏选重要期刊,这时,核心期刊表是很有价值的参考工具。

3.5核心期刊研究有助于期刊质量的提高

核心期刊在稿源数量、作者水平和读者数量方面占有优势,这种现象促使期刊编辑部更下功夫办刊,提高期刊质量。许多期刊编辑部也进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各项定量指标的分析,追踪学科发展趋势,了解期刊自身发展轨迹和持续影响,制定期刊发展规划,提高办刊质量。合理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推动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和进步的作用,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精品期刊。

3.6核心期刊研究对文献计量学研究有促进作用

核心期刊研究依据的是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一种大规模的文献计量实践,因而,核心期刊研究正在不断丰富文献计量学的内容,促进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从国内现有的核心期刊评价研究工作的发展来看,评价工作的研究方法在不断改进,许多学者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统计工作的同时,对文献计量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4核心期刊评价研究发展展望

纵观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核心期刊研究是在国外的影响和国内的需求背景下产生的,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尽管现阶段出现了对核心期刊研究成果的误用情况,但核心期刊研究本身是迎合需求的,是顺应文献计量学理论发展的,这一点应该得到肯定。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不仅不能因噎废食,而且还应根据形势的变化,考虑新的发展方向。

4.1从期刊评价需求来看

在数字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因为电子期刊存在种种问题,短期之内还不能完全取代纸本期刊,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将在很长时期内并存。很多图书馆在购买了大量的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同时,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纸本期刊,经费紧缺的局面依然存在。如何以较少的资金选购优质的纸本期刊依然是各馆面临的问题;纸本刊在教学和科研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纸本刊的文献计量评价研究还应不断地继续和深入。

同时,新的需求不断产生,如电子期刊资源,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参考资料。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在载体形态、检索方法、浏览方式上迥然,但面临类似的问题:如何选择电子期刊数据库?如何评价电子期刊数据库?怎样能用较少的经费选购优质的电子期刊?随着电子期刊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增长,我国将面临对电子期刊核心期刊的评价工作。电子期刊的评价与纸本期刊的评价工作有何不同?其评价工作如何开展?它的评价方法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随着纸本期刊评价方法日趋成熟、使用方法日趋理性,电子期刊的评价工作一定能从中受益。

4.2从期刊评价方法来看

文献计量学理论不断在发展,国外对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在摸索中前进,我国目前核心期刊及引文数据库等研究中运用的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需要在国际研究的大背景下,从我国的国情和需求出发,根据新的情况和形势,不断优化期刊评价方法。

就我国的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而言,从理论研究方面,需要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和办法的吸收,取长补短,促进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从实践方面,要综合评判现有各种核心期刊研究的水平,抽取精华,明确权威的期刊评价研究机构,加强软件和硬件配置,提高评价研究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蔡蓉华,史复洋.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6

2.陆伯华等.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序言

3.钱荣贵.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0

4.靖钦恕,线家秀.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世界图书,1988(2):23

5.徐瑞亚.1990-1991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初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4):17-18

篇9

随着科学和科学劳动的社会化以及学科专业化程度提高,不同学科之间、领域、学者之间的合作日益广泛化、密切化,科研合作日趋频繁。反映在科学论文中,则是学者之间的合著现象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所以研究合著现象对于了解学科领域概况是必要的。

国外关于合著现象的研究大部分以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著网络为基础,进行网络特征及对比分析。Yoshikane,F.从合作模式的增长和改变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电气工程、信息处理、高分子及生物化学4个领域的合著网络变化[1];Sun,Y.从学术出版物的合著角度研究了日本工业和高校之间合作的状态和趋势[2];Newman,M.E.J.基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的数据,各自构建了网络,通过研究网络来解释合作模式,例如合作的规模、著者之间的距离、合作模式随时间的变化等[3]。国内研究以期刊为对象,选取某一学科领域为研究范围(科学学、图书情报、管理信息系统等),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主要关注合著网络的结构特征,陈悦、刘泽渊等通过合著率变化趋势、合著者年龄结构和合著地域分布等分析了中国管理科学的合著现象[4];温芳芳、李佳靓等选取情报学的五种核心期刊从合著率、合作度、合作范围以及不同作者数的论文分布情况等几个角度对合著网络进行了分析[5]。经过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外的研究差距不大,只是研究角度略微不同,国外的研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而国内比较微观。虽然关于合著现象研究角度各异,但目的不尽相同,都是探索学科发展趋势,为知识共享提供便利。究其本质合著就是研究者为了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而一起工作,所以要研究合著现象,就是研究作者之间的关系。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正是对社会网络中行为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的结构进行量化研究,以研究关系见长的一种方法。本文拟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著者的合著现象。

1 数据来源与方法介绍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该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时间范围为1998-2011年,所以仅选用1998-2011年的数据。1998-2011年《中国图书馆学报》共刊载论文1 984篇,合著文献752篇。图1是1998-2011年《中国图书馆学报》刊载论文数量及合著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虽然文献量的变化呈现倒“U”型,但从总体看合著率呈现上升趋势。

1.2 研究方法概述

社会网络研究发端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类学的研究,其基本事实是每个行动者都与其它行动者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社会网络分析就是要建立这些关系的模型,力图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oreno创立的社会测量法为社会网络分析奠定计量分析基础。发展至今,社会网络分析已经被广泛的用于社会关系挖掘、支配类型发现(关键因素)以及信息流跟踪,通过社会网络信息来判断和解释信息行为和信息态度。而且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之下,使得社会网络分析从一种隐喻成为一种现实的研究范式[7]。

所谓“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的关系的集合[8]。而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就是要对社会网络中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是社会网络理论中的一个具体工具[9]。社会网络有两种表示方法:图论法和矩阵法。图论法是利用图论的概念,在网络图中,节点表示社会行动者,而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矩阵法是在矩阵中,行和列表示社会行动者,而矩阵元素值表示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在构建合著网络时,用1、2等数字表示两位作者之间的合著次数,用0表示两位作者之间不存在合著关系。在1 984篇论文中,删除1 232篇独立完成的文献,是孤立的点,因此在构建合著网络时排除这1 232篇文献的著者,仅对752篇文献的著者构建合著网络。

1.2.1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分析角度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构建社会网络进行分析,包括中心性及中心势分析,成分、核、派系分析,网络中的位置及角色分析等。

(1)中心度和中心势

中心度(Centrality)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点之一,一些社会学家对中心度的形式特征以及测量进行了研究,出现了大量的中心度的概念,因此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而“点度中心度”能够把大多数这种研究结合起来。所以在本文中心度指的是点度中心度(Point Centrality),测量的是个体处于网络中心的程度,反映了该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程度[10]。中心度包括局部中心度和整体中心度,局部中心点指的是该点在其紧邻的环境中与很多点有关联;总体中心点指的是该点在网络的总体结构上占据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局部中心度指的是局部某点对其邻点而言的相对重要性,而整体中心度指的是该点在整体网络中的战略重要性[11]。中心势(Centralization)是与中心度相关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图的中心度,关注的是整个图的凝聚力和整合度。在中心势这个概念背后隐藏的是图的结构中心,它是中心化的图所围绕的一个点或者点集合[11]。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中心度和中心势都可以分为3种:点度中心度/点度中心势,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势,接近中心度/接近中心势。

(2)成分、核、派系

成分、核、派系都是对网络中子群的关注,在现实中随机网络是不可能存在的,网络中的成员之间总有亲疏远近,那么这些关系密切的行动者就形成了一个团体,这种团体可以是非正式组织也可以是正式组织。关于子群的各种理论不断涌现,例如“派系(Cliques)”、“聚类(Clusters)”、“成分(Components)”、“核(Cores)”、“圈子(Circles)”等。这些概念的本质是探讨图本身的结构特征,分析子图与子图之间的关系及子图内部各节点的关系。

(3)位置角色分析

在社会网络中假设群体的角色结构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都可借助于体现关系的一组网络数据来加以测量。每个行动者都占据社会位置,那些具有相似关系模式的行动者在关系上是等价的,他们构成了一个等价的阶级,在网络中占有等价的位置,可以互换。位置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简化社会网络资料包括依据等价性定义的位置去说明网络,并分析这些位置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这3个角度对构建的合著网络进行分析,具体选择了中心性、子群分析、结构洞分析。

1.2.2软件工具介绍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有多种,在国际社会网络分析网(INSNA)的网站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社会学网都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主要包括:Inflow、Fatcat、Multinet、Pajek、Stocnet和Ucinet等。其中,Ucinet是研究者使用较多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是由borgatti、Everett和freeman开发的。他们3人在社会网络分析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Ucinet是一个用来处理社会网络数据的软件包。它能读取多种不同形式的数据,如文本文件(text files)和Excel文件。它能处理的网络节点是32 767个,从实际操作来看,当节点数达到5 000~10 000之间时,一些程序的运行就会较慢。此外,该软件包有很强的矩阵分析功能,如矩阵代数和多元统计分析。Ucinet 6还集成了Netdraw、Pajek等,既可以识别Pajek的数据文件,同时可以绘制社会网络图表。Ucinet是一款开源的软件,本文主要使用此软件进行分析。

2 分析与结果

本文采用Ucinet软件对构建的合著网络分别进行中心性分析、子群分析和结构洞分析。下面简要列出分析结果并对其进行讨论。

2.1 中心性分析

2.1.1 点度中心性

Ucinet中进行点度中心性分析的菜单路径为 Network>Centrality>Degree。分析的结果如图3(部分)。

在上述结果中,第一列、第二列分别是绝对点度中心度和相对点度中心度。点度中心度就是节点中心度,指的是在网络中有多少个行动者与节点有关联。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点度中心度最高的是邱均平,其绝对点度中心度是30,表明其与网络中其他30个节点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邱均平曾与30位作者合著发表过文献。

对点度中心度排在前20的几位作者的发文量进行对比,由表1可见,两者具有相似性,说明发表文献越多的人与别人的合作越广泛。进一步分析合作论文发现,大部分的合作都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合作,说明这种合作模式是目前主要的合作形式。除此之外,科研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2.1.2 中间中心性

在Ucinet中进行中间中心性分析的菜单路径是Network>Centrality>Betweenness>Nodes。分析的结果如图4(部分)。

中间中心性是指在网络中掌握比较多的资源的行动者,中间中心性越高表示占有的资源越多。可以看出,只有少数著者的中间中心性大于1,分别是邱均平、夏立新、王伟军等,他们占有了大部分的资源。同时,结果表明,68%的作者接近中心性为0,这些作者几乎不具备控制资源的能力。两者对比,可以发现在学科领域,学科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大部分的学者没有控制资源的能力。

2.2 子群分析

2.2.1 k-核分析

k-核分析是一个建立在点度数基础上的凝聚子群概念,在一个子图中每个点都至少与其他k个点邻接,即k-核中的所有点的度数至少为k,在具体的分析中可以通过调整k的大小形成不同的子群。在Ucinet中进行k-核分析的菜单路径为Network>Regions>K-core。分析的结果如图5(部分)。

可见在781个著者的合著关系中,可以进行5种分区,其度数分别为5,4,3,2,1。对于度数为5(即5-核)来说,它包含11个著者;度数为4的核(即4-核)中包含71个著者,其他的著者都集中在度数为3的核、度数为2的核、度数为1的核。说明大部分的著者都集中在度数比较低的子图中,他们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分析结果给出了上述5种k-核分区中包含的聚类数。可见,这4类分区中的聚类数分别是179,477,675,744,776。聚类数非常多,说明聚类规模小。著者的合著仅限于小范围内,根据收集数据的经验,有些著者之间会多次合作,这样势必会造成小团体的形成。

2.2.2 子群的密度

子群的密度可以通过E-I指数测量。E-I指数的值越向1靠近,表明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群体之外,意味着派系林立的程度越大。在Ucinet中进行分析的菜单路径为Network>Cohesion>E-Iindex。通过分析,发现该网络的凝聚子群密度为0.995,由此可见该网络的子群内部的学者联系比较密切,子群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比较疏远。这样就造成了处于核心群体之外的科研人员很难获得足够的信息和科研合作的机会。

2.3 结构洞(structure holes)分析

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12]。根据结构洞理论,在我们所认识的人中有重复关系人和非重复关系人,在建立关系网络时,不必要把每一个人都是初级关系人,就是与我们有直接联系的人,可以通过少量的直接联系人与非重复关系人(间接关系人)保持利益联系。映射到合著网络中,可以识别网络中是否存在过多的结构洞,如果存在,可以说某些著者是联通网络的关键,同时也说明整体网络缺少交流。在Ucinet中进行结构洞分析的菜单路径Network>Ego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部分)。

这4个指标是根据伯特(Burt)的结构洞指标计算测量的,Burt的结构洞指标考虑4个方面:有效规模(Effective Size);效率(Efficiency);限制度(Constraint);等级度(Hierarchy),其中第3个指标最重要。对结果进行预处理,删除限制度大于等于1的著者(共有781个著者,删除463个,剩余318个),以限制度为主关键字对结果排序。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其中0.1~0.5之间的著者有97个,说明这些著者收到的限制越小,具有运用结构洞的能力。同时,这些受限度较低的著者都是学科领域内的权威,可以说是社会网络中的“明星”。

3 结 论

合著分析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中心性、子群分析和结构洞3个角度进行合著网络分析,为合著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中心性分析结果表明,点度中心性高的作者往往也是比较高产的作者,说明高产作者与别人的合作也最为密切。同时,经过中间中心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作者中间中心性都比较低,说明学科资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大部分人没有资源的控制能力。

子群分析结果表明,子群的规模比较小, 说明合著网络中作者的合著范围比较小,通过对著者背后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到目前大部分的合著都是研究生和导师以及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同时凝聚子群的密度非常显著, 意味着各个子群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子群和群体以外的成员之间联系比较松散,说明学科领域内合作比较欠缺。

结构洞理论分析的结构表明,只有少数的作者具有运用结构洞的能力,而且这些作者都是学科领域范围内的权威性人物。根据结构动理论的两类测量方法: Burt本人给出的结构洞指数以及中间中心性测量,对两者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具有一致性,学科领域的权威学者能够最大化自己人际关系的收益,更好的发展人际关系的质量,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但是这样会影响学科领域知识交换,不利于知识共享。

参考文献

[1]Yoshikane,F.And parative Analysis Of Coauthorship Networks of Different Domains:The Growth and Change of Networks[J].Scientometrics,2004,60(3):433-444.

[2]Sun,Y.,M.Negishi,et al.Coauthorship linkage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n Japan[J].Research Evaluation,2007,16(4):299-309.

[3]Newman,M.E.J.Coauthorship networks and patterns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ashington:Natl ACAD Sciences,2004:5200-5205.

[4]陈悦,刘则渊,等.中国管理科学合著现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3(5).758-764.

[5]温芳芳,李佳靓.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分析——基于五种情报学核心期刊统计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8).55-60.

[6]魏顺平.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J].现在教育技术,2010,20(3).29-34.

[7]裴雷,马费城.社会网络分析在情报学中的应用和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6,26(6):40-45.

[8]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114.

[9]林聚任,刘玉安,泥安儒.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83.

篇10

通常新闻记者是好事之徒,喜欢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并上升到普遍的意义,但这归纳意义的过程其实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极大可能性。依据统计和概率规律,个体只能有限度地代表整体,例如一个人的犯罪,这并不能否认其家庭,更不能牵扯到他的种族和国家。而在小悦悦事件里,众多媒体不是将其视为个案处理,探讨出现类似情况下避免危机,而是提出过于宏大的命题。有媒体这样写道“因为小悦悦的悲剧,是在以一种极端残忍、极端血腥的方式,告诉我们:道德病了,人心病了,制度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很显然,小悦悦的遭遇,又一次次戳破了我们社会的道德脓疱,推倒了那些虚华与矫饰的沙塔,也是对GDP神话的某种嘲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不负责任的评论,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测量手段来评价。中国既有小悦悦案这样的悲剧,但也有最美司机、最美妈妈等充满正能量的案例,要说明道德整体水平的上升和下降,需要更大规模的统计和测量。国外有学者就指出,概率统计知识应当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质,从事新闻报道就很难避免夸大其词,以偏概全,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损失。以最近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为例,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因被其室友投毒,不幸去世。悲剧发生后,媒体进行广泛报道,有的指出这是医学院的教育缺乏人文素养所致,有的评论说“只有高智商、缺乏高情商的大学生,充其量不过是存在缺陷的半成品,而情商扭曲的高材生甚至可能成为贻害社会的危险品”,有的指责这是中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结果,有的提出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就有问题,还有的建议彻底改变现有的大学生住宿体制,将合租制改为自愿选择或者一人一屋。只有少数媒体能够比较客观地指出,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疾病发病率的问题。事实上报道新闻的时候,人们对大学生这个样本的理解就已经出了概念上的错误,似乎发生恶性案件是不可思议之事。但客观而言,大学生目前早已不是扩招前的数量,有统计指出中国在校大学生的规模已经将近3000万,相当于英国人口的一半。在这样规模的人口基数下,出现精神疾病,发生刑事案件的数量自然会大得多。有人指出相比过去,大学生同室相残的新闻数量多了很多。但如果比较下人口基数,以及媒体的日渐开放,大体上大学生同学关系并不比过去有多大变化。为一个偶然的案件,而去指责整个教育制度是荒唐的,如果为此改变现有大学住宿结构,将是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再举一个媒体常犯的统计错误。在中国新闻媒体里常有癌症村这样的报道,指出某地特定癌症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并指出这是当地化工厂等所致。因为看统计数据,似乎不应有同一疾病在某一地区明显多发,但事实上并非一定如此。

以扔硬币为例,大家都知道正反的可能性是一半对一半,但现实情况里,并不会出现正一次、反一次轮流出现的情况,而是某段时间正面多些,某段时间反面多些,很多癌症村也可能是这样。高于常规数量的病例集中在一个地方是概率上非常容易出现的情况,新闻里有某人连续中大奖、某罕见病发生于一个家庭的情况,这其实并非少见。统计和概率是理解社会的重要手段,但数据有时也会以微妙的形式撒谎,如果不是科学的测量,得出的数据将会很大程度上误导公众。小悦悦事件里,有舆情调查中心就做了如下的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你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相比十年前有何变化’时,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当今社会的道德水平不乐观,有九成以上(94.2%)的受访者认为相比十年前,现在社会的道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倒退,其中82.1%的受访者认为‘有很大倒退’,还有12.1%的受访者认为‘有一些倒退’”。参加调查的有两万多人,样本数目很大,看上去也很科学正规,并且在互联网上参与填写问卷。但这个数据并不科学权威,如果作为社会科学论文,一定通不过基本的学术评审。互联网的问卷调查不是科学的统计方式。它首先在样本总量上就把大批不能上网的中国人排除在了统计之外。其次,网民的人口分布并不均衡,绝大多数网民是20-40岁之间的年轻人。

篇11

名词化(即nominalization)在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其实英语本身就是一个多用名词的语言,“名词化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只是不同的文体中名词化的比例是不同的,越正式的文章其中名词化的频率越高。学习者水平越高,名词化的使用频率随之增加。科技语篇行文正式、简洁和连贯。名词化的使用不容忽视。为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笔者随机选取了30篇在国际期刊上2007或2008年发表的工科类文章,建成了自然科学论文语料库。该语料库去除了公式、图表等,同时确保保留论文的四个部分,即:摘要,引言,主体,结论。该语料库计5877个小句,160517个词汇,作者对其中名词化现象进行手工标注。

运用Wordsmith里面的Wordlist工具对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type/token ratio(TTR)(形符/类符比)为4.50,该数值远远低于standardized TTR(标准形符/类符比)33.06。mean word length in characters)(平均词长)为4.67。Type/token ratio(TTR)是衡量文本中词汇密度的常用方法。可以辅助说明文本的词汇难度。但是文本中有大量功能词(function words,如the、a、of等)反复出现,文本每增加一个词,形符就会增加一个,但类符却未必随之增加。这样文本越长,功能词重复次数阅读,TTR会越低。通过考察TTR,我们初步可以感知科学文章的本质特征,其中多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使得这种文体的词汇选择必须是精确的,不需要太多变化。我们能够想到一种现象或结果多由名词阐释,这些词又多衍生词或复合词,这符合语料库中词长的基本数据。

1 名词化的现象与其教学

韩礼德在其书中一共归纳了十三种语法隐喻,其中有四种与语法隐喻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名词化有关,即过程名词化,状态名词化,条件名词化和关系名词化为标准。笔者从功能文体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把名词化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词的名词化和小句的名词化。狭义上讲,词的名词化主要按照词形上划分,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名词后缀派生而来,如:-al(portrayal),-ance(attendance),-ion (corrosion),-ure(creature),-y(mastery),and some combinations,such as-ification (modification),and-ancy(urgency)。这里体现了过程名词化,状态名词化。名词化结构由一个句子浓缩而成作为主语或宾语,则称为小句的名词化。它可以与其他成分一起构成名词性短语,如effective collaboration, the variability of the process,这里体现了,条件名词化和关系名词化。

根据Thompson(1996)and Halliday(2000),最常见的名词化结构由三部分构成:Pre-modifier+Head+Post-modifier。根据观察和分析,词和小句的结构中有很多差别,该结构中更多的是词的名词化,小句名词化中则较少。

结合笔者在公共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习者掌握主要的名词后缀,当然不同的名词后缀表示不同的语义:有的表示抽象意义,有的表示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结果等。学习者重点要掌握的是表示抽象语义的名词后缀,因为由它们构成的名词化词是小句的名词化的核心。这类词缀主要有:-age,-al,-ance,-ation,-ence,-ment,-ability,-cy,-ism,-ity,-ness,sion,tion等。讲解动词、形容词时,要适时地告诉学习者其名词形式,尤其是表示抽象语义的名词形式。对于转化的名词化词和合成的名词化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提醒学习者注意这样的词。经常训练学生通过词形辨别词性,同时增加一定的扩展练习。

在英语科技语篇中,关系过程可以使用大量惯用短语来体现,即“动词+限定词+名词化结构”,这些短语中的动词被称为“轻动词(light words)”。轻动词是相对于一般动词(simple verb)来说的,由于该类动词所承受的语义内容较少,无法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内容,所以必须和另一个成分(通常是一个名词短语作为其补足语)一起组成一个动词短语结构。其名词补足语的语义内容表达了整个动词结构的主要内容(Jespersen 1954)。英语中的轻动词主要有do,get,cause,give,have,bring,hold,keep,make,set,take等。轻动词承受的语义内容较少这一特点使得这些短语在语义上相当于名词化词对应的动词,如:give rise to=arise,give an answer to=answer,draw a conclusion from=conclude from,make contribution to=contribute to。英语中名词化的词还经常放在介词后面构成惯用短语,如of significance,in conclusion,under construction等等。这类短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句子中可以做表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成分,在正式语体之中比较常见。

在课堂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把这样的惯用短语作为重点。比如在讲解名词时,指出与其常搭配的动词或介词结构。旨在让学生熟悉掌握名词化词汇以及含有名词化词的惯用语,同时能够在阅读中较好地理解句子中的名词化结构。课堂上应针对学生几种名词化转换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讲解和训练,在写作中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名词化结构。

2 结语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科技语篇的名词化特征及其显著,探索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实施名词化,更好的服务于英语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当然,影响优秀写作的因素不仅仅包含名词化。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指导,不断总结,通过大量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把握英语中这一突出的语言特点,在书面语写作尤其是科技语篇写作中灵活运用名词化。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会继续寻求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名词化写作方面的效果。本文只是笔者的一次初步探索,如何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料库进行互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有益词汇选择的教学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高远.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认知・功能取向的理论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张慧成.名词化隐喻在科技文体中的功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0.

篇12

2006年,蔡继明受民进中央的委托,组建了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他任负责人。蔡继明带领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客观、全面的调查研究,运用大量的数据证明,我国已经实施了8年的黄金周制度,对旅游业收入的增长并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而其自身的弊端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却日益显现。同时,有鉴于社会各界对于恢复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的呼声不断高涨,因此,提出了变黄金周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增加部分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全面推行带薪休假的改革方案。

课题组的提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重视。2007年12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原来的“五一黄金周”打散,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与此同时,国务院还颁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研究成果被国家采纳,这是对自己工作最大的肯定啊,这让蔡继明及他的家人备感欣慰。

2008年初的一天,蔡继明夫妇一起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刚刚落座,他的手机就响了。接起电话,立即响起一个粗粗的男声:“姓蔡的,你为什么干这种缺德事?你不得好死。”蔡继明一愣,刚想问对方是谁,为什么要骂他,对方却已经挂掉了电话。一旁,细心的妻子观察到了丈夫表情的变化,轻声问:“有什么事吗?”蔡继明不想影响妻子和大家的心情,便淡淡地说:“噢,没什么,是有人打错电话了。”

那天聚会,朋友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蔡继明却有些精神恍惚。他百思不得其解,那个陌生男子为什么要谩骂他?对方是怎么知道他的电话的?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蔡继明的好心情消失殆尽。

晚上回到家,蔡继明和妻子刚要入睡,他的手机响起了短信提示音。他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蔡继明,你是个浑蛋,明天你出门会让车撞死。”面对如此恶毒的诅咒,蔡继明气得肝脏隐隐作痛。妻子追问发生了什么事,蔡继明看瞒不住了,不得已只好把短信和匿名电话的内容如实告诉了妻子。

妻子听了后也非常气愤,急忙问他:“你到底招惹谁了?”蔡继明说:“我能招惹谁呢?莫非是因为新的假日制度的实施,引起某些人的不满。因为知道是我主持的这个课题研究,便把怨愤发泄到了我的身上?”妻子想了想,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

几天后,蔡继明又接到一个打到家里的匿名骚扰电话,咒骂他取消了“五一黄金周”不得好死!这个电话,让蔡继明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接下来几天,蔡继明总是不断接到骚扰谩骂的电话,他的邮箱里也是一些谩骂的邮件。

几天后,蔡继明的一个朋友给他打来电话:“老蔡,你快上网看看,百度里有个‘蔡继明吧’,里面有好多攻击你的帖子呢。”蔡继明急忙上网找到百度网站里的‘蔡继明吧’,众多网友的谩骂、污辱令他气愤不已。更让他吃惊的是,他的手机、家里座机、办公室电话和电子邮箱都被人公布出来。蔡继明这才明白,为什么会接到那么多骚扰电话,原来他被“人肉搜索”了。

那一刻,蔡继明和妻子陷入了极度愤怒和恐惧中。

网民谩骂突破了做人的底线,妻子女儿无端遭受侮辱

春节前,女儿回北京过寒假了。蔡继明本想一家人高高兴兴过一个团圆年,可骚扰电话却打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为了让妻子和女儿免受骚扰,整个寒假期间,蔡继明只要一看是陌生电话,干脆就不接,家里的座机到了晚上不得不把线拔掉。可是,长此不接电话也会耽误许多正事啊!所以,女儿返校后,家庭电话不得不恢复了正常的接听。

一天夜里,蔡继明和妻子已经入睡了。这时,家里的座机突然响了起来。蔡继明和妻子都被吵醒了,他赶紧打开灯,看了一下表,已是凌晨3点。他拿起电话,“喂”了一声,对方却一言不发。他又问了几遍,对方还是不说话。他以为是有人打错电话了,就把电话挂了。

蔡继明关了灯,又重新躺下。可没过多久,电话铃又刺耳地响了起来。蔡继明和妻子意识到,是有人故意半夜捣乱,骚扰他们,不让他们睡觉。午夜惊魂,让蔡继明夫妇再也无法入睡。夫妇两人都感受到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蔡继明的妻子在一家杂志社上班,一星期只去单位一、两天,平时都在家工作。可是,因为总有骚扰电话打到家里,她根本无法正常工作。有时,她正专心地看稿,就被电话铃声打断了。她接起电话,对方对着她就是一顿辱骂,害得她半天缓不过劲来,根本没心思再看稿了。

蔡继明的女儿一直都以父亲为骄傲。过去,每当有人问她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时候,她总是自豪地说:“我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她以父亲为榜样,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研究生,很有出息,大家也都羡慕她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父亲。可自从百度“蔡继明吧”出现后,那些谩骂、诅咒、威胁的帖子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女儿在众人面前再也不敢提自己的父亲是谁了。

看到妻子和女儿受到如此的伤害,蔡继明感到非常气愤。他实在不理解这些网友的做法,如果对假日制度改革有意见,完全可以讲出自己的理由和看法。即使因为是他主持的这项研究课题,继而对他本人有怨恨,那也应该就事论事,不该谩骂、诅咒、威胁,更不该侮辱和伤害他无辜的妻子和女儿啊。

他曾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这些网民闹腾一阵没人理他们就会觉得自讨没趣,从而善罢甘休了。可网上的“谩骂”愈演愈烈,帖子达到了三千多个,各种污辱、谩骂越来越升级。有人甚至将他的照片贴到网上,说是“蔡继明遗照”,让“大家速来膜拜”。还有人管他叫“菜叫兽”、“蔡鸡鸣”,有人还将他的头像嫁接到一条狗的身子上,称他为“蔡狗”。甚至有人扬言不仅要他女儿,还要他妻子。

蔡继明知道这些人已经触犯了法律,应该将他们告上法庭。但他们在网上的帖子都是匿名的,以他个人的能力,根本无法查到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他想:“该如何追究这些人的法律责任呢?”

怒告百度讨说法:言论自由能侵犯他人权益吗

在朋友们的提醒下,蔡继明觉得根源在百度。百度的“贴吧”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但言论自由是应该有道德底线的,怎么能以谩骂、侮辱、威胁这种侵犯他人权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言论自由呢?作为百度公司,应该对这些侮辱诽谤伤害他人的言论进行有效的管制!

于是,2009年5月蔡继明委托一位朋友与百度公司进行交涉,要求删除网站上“蔡继明吧”里辱骂蔡继明、以及公布他私人信息的帖子。百度公司的人说已经把情况记录下来了,随后会和他联系。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回复。于是,朋友便又向百度公司提出,自己要做“蔡继明吧”的管理员,但遭到了拒绝。

之后,蔡继明教授依然受到各种电话的骚扰。在忍无可忍之下,蔡继明决定百度公司。2009年9月,蔡继明聘请了李晓波、于滢律师,对百度公司的侵权行为进行取证,在北京市长安公证处进行了公证,并于2009年9月将百度公司告到了海淀区人民法院,要求其删除贴吧中侵犯其姓名、名誉、肖像和隐私权以及人身侮辱、威胁的言论,关闭百度贴吧中的蔡继明吧;在百度贴吧主页发表致歉声明,并保持两年以上;提供在百度“蔡继明吧”上对原告进行谩骂、侮辱和语言威胁的用户个人信息;赔偿精神损失费200万元、律师费10万元及公证费5080元。

6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众多媒体都早早来到了法庭,法庭当日未作出判决,将择日宣判。尽管如此,但绝大多数媒体都对蔡继明教授受到的网络侵权以及他的家人受到的伤害表示同情,对有关网民和百度的侵权行为表示谴责。

更让蔡继明感到欣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该法明确规定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篇13

当今,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特别是 “健康第一”、“阳光体育”指导思想的提出,传统体育教育正在向多元化体育、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发展。大学体育社团作为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体育锻炼手段,已经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俱乐部、体育协会等课外体育社团组织,广泛开展有益健康的各类活动和竞赛,不仅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还进一步协同完成了高校体育的教育任务,成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涌现出一大批由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体育社团,据调查,现有篮球协会,排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武术协会、健美操协会、桥牌协会等社团。这些体育社团虽然发展迅速,对学校体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社团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制约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一是体育社团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松散,缺少体育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二是活动经费不足,缺少活动场所;三是社团活动内容单一,缺乏竞赛机制,学生活动参与率低。因而,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模式,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外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

(一)我校课外体育社团的组成

当前,我校体育社团都是以协会的形式存在,相对成熟的体育社团有:篮球协会、足球协会、排球协会、网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健美操协会、游泳协会、轮滑协会、桥牌协会、体育舞蹈协会、武术协会、街舞协会等体育类社团,从这些社团的名称来看,这些社团大多数都是所开设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延伸,个别社团是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而自发组成的。

我校各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会员入会交纳少量的会费;社团举行较大活动时学院的拨款;个别受欢迎的社团还会得到商家的赞助。但由于体育社团会员所交纳的会费有限,学院对社团的资助也不多,商家的赞助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经费问题是课外体育社团发展的一大障碍。

场地设施是社团活动的基本条件。目前,我校各种场馆设施基本健全,但缺乏统筹管理,不能合理安排和利用场地开展社团活动,体育部可以为每个社团提供每周一次的固定活动时间,免费提供体育器材设备,对社团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其活动内容。

体育社团的管理在社团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大多数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高校一般会把它们纳入团委的管理范畴,只进行宏观的指导,而不干预社团具体的活动。大多数社团组织者都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但少部分学生因为功利心的支配,积极成立或加入社团的目的是让自己头上多一顶桂冠,从而满足其虚荣心。正是由于他们缺乏服务意识,很容易导致社团出现组织涣散、失去凝聚力的结果。另外,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会导致社团成员的流失。

体育竞赛是体育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催化剂,能否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的走入社团,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和竞赛来实现。但目前我校课外体育社团在开展活动上缺乏创新意识,所开展的活动,往往都是针对社团成员进行技能性的培训,缺乏社团内部或社团间的竞赛、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了体育社团活动的片面性和单一性。

二、我校课外体育社团“竞赛-社团-竞赛”新模式的构建

(一)整合校内外的资源,保障课外体育社团的活动

项目指导教师和体育场馆是体育社团运行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缺少教师指导的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和社团活动处于松散状态;没有体育场馆保证,体育社团活动更无法开展。我校采取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整合的办法,解决对体育社团的技术指导和体育场地的问题。内部资源是发挥体育辅导员的内部优势,为体育社团指派教练和协调体育场馆活动时间,解决体育社团的发展规划、活动安排、比赛组织、裁判工作和活动场地问题。外部资源是通过开发社会资源,从而满足体育社团活动的需要。

(二)掌握运动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社团竞赛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同时,还养成了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比如健美操社团2年内有 45 人次通过国家健美操6级考核,游泳社团有21人通过救生T资格考试,使普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专业体验”。

(三)建立社团交流平台,增强学生兴趣,促进社团发展

体育社团不仅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还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组织体育社团活动,给校内不同社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创造了沟通的机会,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体育活动并与社会团体进行体育交流,扩大了体育社团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四)构建课外体育社团“竞赛-社团-竞赛”新模式,增强学生体质

“竞赛-社团-竞赛”的体育社团构建模式,是将社团活动用体育竞赛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社团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更多学生加入并参与课外体育社团的活动中来。随机抽取我校体育社团男女学生各120名与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情况比较,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的肺活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m/1000m跑等多数指标均超过非体育社团的学生和全国5部委(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测试的结果。

(五)构建课外体育社团“竞赛-社团-竞赛”新模式,丰富校园文化

通过招新活动、迎新比赛、欢送比赛、联赛等多种形式,让课外体育社团经常开展各类活动和竞赛。每学期还要对全校所有社团进行评比,评选出“明星社团”的负责人和成员,体育部也根据体育社团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对其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通过以上举措,社团成员不仅缓解了学习压力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疲劳,还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还提高了运动能力, 陶冶了情操, 增进了身心健康, 获得真挚的友谊。因此,“竞赛-社团-竞赛”的社团构建模式,丰富了校园文化, 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三、小结

社团能否持续良好的发展,取决于社团成员能否自觉自愿的持续参加社团的各项活动。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更有利于提高社员的参与程度,因此构建“竞赛-社团-竞赛”的体育社团模式不仅拓宽了体育社团的活动空间,给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我校课外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理论依据。

⒖嘉南祝

[1] 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2] 李兵.积极推进“阳光工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论坛[J].中国学校体育.2008(6):12-13.

[3] 谢霞.审视和谐社会下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困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6):13-15.

[4] 陈小蓉.深圳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模式的构建[R].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精选.2004:21-22

[5] 王旭光.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6] 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