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开端于1980年代初,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审计规定(暂行)》、《审计条例》、《审计法》、《审计基本准则》、《国家审计准则》等系列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颁发,将国家审计的功能不断拓宽;助理审计师、审计师、高级审计师三个技术级别确定及相关考试及评估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了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在职称考评方面的落实及完善。就特定地域来说,国家审计职业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但是,目前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程度及其有限,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存在上述问题及不足,既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有审计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客观原因,有审计机关组织实施上的困难,也有审计人员自身的思想行为的主观问题。经调研分析,主要有以下这么几方面。
从当前审计职业化发展程度的分析来看,要加快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关键是加快审计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具体操作来说,应选择从易到难,从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变革到外部审计体制全面变革的方式,逐步推进。
(一)建立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准入制度。这是当前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步骤。目前全国统一的审计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已经建立多年,但并没有和审计人员的准入建立严格的联系。因此应当在进一步完善审计职业考试制度,提升其权威性、专业性的基础上,严格规定取得审计职业资格证书是审计机关现有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社会人员报考审计机关、由其他单位调任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前提条件。审计机关现有的在职人员,也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国家审计职业资格证书,才能继续从事审计业务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取得国家审计职业资格的在职人员,可随岗学习、从事辅的审计工作,但不能作为审计组正式成员,应当调整到其他岗位或调离审计机关。
(二)实行国家审计岗位分类设置和等级划分制度。要破除原有审计行政体制的惯性影响,首先要变革对审计人员的行政管理方式。因此应当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对审计机关人员的岗位实行分类设置。一是对于行政领导职务,可设置为正职领导、副职领导、总审计师、处长、副处长五类;二是对于大量的审计职业人员,实行等级设置,可分为首席审计师、主任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审计师和助理审计师,每个等级又可以根据工作年限、业务能力、业务实绩等因素,细分为若干等级,并明确享受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待遇,如审计师可享受副科至副处、高级审计师可享受副处至正厅、主任审计师可享受副厅级以上待遇。三是设置少量的综合服务保障类岗位,可以由人事部门按照综合类公务员标准统一招聘录用,由审计机关使用和管理。
(三)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目前,全国审计机关已经着手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有望在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上走出更大的步伐。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从而推进审计职业化的发展。一是在审计机关行政领导的选用上,采取由上级审计机关提名、本级人大任免各级审计机关正职行政领导的办法;相应地,副职领导、总审计师、主任审计师等,由审计机关的正职领导提名,报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中层正副职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下人员,由审计机关的正职领导任免。二是对基层审计机关录用人员,实行省级统考,且考试应突出专业特点,由审计机关会同公务员管理部门单独组织。报考条件除学历和国家审计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外,还应具备一定年度的相关行业、岗位工作经历,并突出专业实务考核。三是保障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经费,彻底消除基层审计机关工资待遇、福利条件等与地方利益甚至投资建设审计项目审减额相关的情况,提高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四是对于优秀审计人员的选用,应不受地域、层级的限制,根据审计业务工作的性质,实行灵活调用。
(四)建立国家审计职业人员的终身管理体制。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是关键。一是根据审计实践发展的需要,建立审计从业人员终身培训机制,将职业技能的培训贯穿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生命始终,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审计实践经验和技能,实现审计工作的专业化分工。二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人员的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将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质量与其职务晋升、工作待遇挂钩。三是实现国家审计人员与审计机关的相对分离,可以考虑引入外部的审计职业认证评价体系,促进审计人员在不同类型的审计组织、不同层级的审计组织间的自由流动。
(五)立法提升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职业化的发展需要审计体制向纵深改革,这种改革并非是行政系
统内部的权力微调,而是国家权力的重大调整,需要立法的支持和保障。这也是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的最根本举措,是审计职业化发展路径创新的最终动力。一是推进宪法的修订,使现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进行转变,彻底改变国家审计就是政府“内部审计”的现状,从根本上提升审计的独立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法,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是制定审计机关组织法,将最高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从各级政府中脱离出来,单独立法规定其组织程序和机构设置等。参考文献:
1.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16):3-11
2.刘恋.论我国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34-35
篇2
一、继续学习、提高素质
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素质,是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有不少农村会计在工作中不负责任,认为自己不过是村委招聘的打工仔,记账员,无权无责。有的甚至一个月不到任职村一次,村里的会议不参加,大事小事不知道,一些财务活动都让出纳,月底了了草草记记账就算完事;有的虽参加了会议,对会议内容也不关心,自认为是外村人,所以置身事外,还有的本身任职村村情不了解,业务上又不熟悉,甚至对自己的职责都弄不清楚,干起工作来当然不见起色,真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凡此种种,农村会计与任职村之间总难达到工作上的默契与和谐,久而久之导致会计工作陷入半瘫痪状态。不难看出,农村职业化会计的管理堕待加强,如不早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工作,将会大大削弱这支队伍的战斗力,甚至会诱发新一轮财务管理混乱。所以,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继续培训学习,使他们开阔思路、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是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的第一步。
二、规范行为、明确权责
乡镇经管站要严把审计关,月初将上月发生的收支单据送经管站先审计后入账。这样村干部签批的收支单据是否合理由经管站审计决定,不至于使会计感觉无权无责,只是记记账而已。也不至于使会计为了自己处好与任职村之间的关系,而营私舞弊,甚至为村干部的不合理开支大加掩护。加强审计工作的宣传,让村干部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合法性、必要性,村干部在审计工作上的配合是村会计下好帐、理好帐的关键。如果村干部不配合,特别是村书记、主任的“一支笔”签批的单据如果很多是不合法不合理的,势必给任职农村会计造成麻烦与压力,长此一往就会使村会计无法工作,无所适从,给会计工作带来艰难险阻、层层障碍。
坚持村财务公开、民主监督,也是减轻村会计工作压力的一条好途径。财务内容公开了,群众的监督自然会使村干部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收入支出单据合情合理了,村会计在审计这一关上顺利了,工作上的部分难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三、措施得当、有效监控
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有的村会计挣钱心切,或忙于家庭经济,或不辞而别外出打工,严重影响了村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作风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是坚决要不得的,村会计是一个村集体经济不可或缺的人物,是村书记、村主任的“内当家”,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村会计,村会计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证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繁忙的就数村会计,关键时刻寸步难离,所以,保证村会计坚守工作岗位,是搞好村财务的先决条件。乡镇经管站不但要规定好每月的会计报账日,也要定期招集会计会,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但措施要得当,时间上也不能太多占用会计个人的时间,如前所说,会计本来就是最忙的,如若太多捆绑他们,影响他们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也是不足取的。让他们过上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生活,也是搞好村财务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亲耳听到有一个村会计自己说:“我平时工作虽然苦点累点,但在一年一度的议事会上,听着自己的工作被父老乡亲们认可,拿着上级颁发的奖状时,心里甜甜的,觉得非常充实,一切烦恼得到失和忙碌劳累都烟消云散了。”可见有了有效的监控,得当的措施,村会计是完全能够搞好村财务工作的。
篇3
建立审计岗位准入从业资格选拔制度。国家许多专业技术领域(财经、卫生等领域)均设置了准入门槛与各级资质考核认证办法,以会计岗位为例,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也有相应的门槛设置,从业者持证期间必须按照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并接受年检,会计人员的职称晋升都有相应等级的全国统一考试。这些制度为审计人员准入选拔制度构建提供了参考。可以考虑将审计岗位准入从业资格选拔制度纳入到《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考核评比办法》“双争”扣分条款,若两年内在审计岗位不能取得审计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即调离审计岗位,为审计后备力量储备保证质量。
强化审计人员“争先创优”和看齐意识。要树立“争第一创一流有红旗就扛”的意识,坚守政治信仰,保持高昂斗志,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对比先进找差距,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忧患意识,提高竞争能力。要争当审计工作尖兵,把发现案件线索、查处重大违规问题、廉洁从审、撰写审计信息、计算机审计、绩效审计等内容作为奋斗目标,争当审计能手,争做复合型人才。以审计事项为单位做好调查记录,作为审计方案编制依据,把好调查了解关;严格按照审计相关规定实施现场审计,把好审计实施关;做到审计结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建议切实可行,把好审计报告关。着力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保持好锐意进取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激发审计人员不断奋进、积极向上、开拓进取。
建立审计“慕课”教育移动APP平台。围绕货币资金安全、政府采购、基本建设和资产票据等财经重点监管领域,开设审计大讲堂,由实战经验丰富的审计业务骨干轮流担当主讲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从慕课平台的互动性、课程资源规划、授课形式、呈现效果、发展趋势入手,做好“慕课”在线教育。开设《如何防范货币资金安全风险》、《零星工程造价审计》等精品课程,把握好内部审计核心资源,打造先进的审计数据与教育APP软件,设立审计教育网校,为审计人员构建高水平的自学网络教育平台。
构建大数据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针对基建项目和采购活动资金量大、技术要求高、周期长等特点,进一步完善审计项目数据库、审计人力资源内外部专家库、审计法律法规资源库,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单位(审计署特派办、省市审计局、公安局审计室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和人员交流合作,解决好内部审计人才与外部审计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对审计资源库的管理,引入优质的基建、采购、信息化、船艇、特种设备造价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为我所用,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建立标准化“云审计”现场平台应用。利用云计算理念和技术构建“公共云审计中心”,通过数据采集、信息沟通、质量控制等功能,提供服务于审计工作的专业审计技术和资料,实现审计数据的云存储和审计资源的协同共享,高层次、多维度地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各项信息,将审计组织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矩阵式、多层级、联动联网”组织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拓展审计内容与范围,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成果应用水平、推动审计整改落实等发挥审计监督效能。探索组建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团队,培养大数据审计师职业化人才,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数据分析能力。
基于职业化视角的审计职业保障制度体系。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未来审计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审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成为重要课题。审计人员不仅要会核查会计账目,更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会审数据,更能通过数据找到规律;不仅要精通财务,更要熟悉相关政策规定;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推动解决问题,研究制定审计人才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军地有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培养人才;加大复合型人才建设力度,加强政策法规、计算机、经济、工程、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大任职代职交流,创造多岗位锻炼机会,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阅历。
建立定期内部审计督导和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各单位内部审计组织领导小组建设和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采购、基建等项目操作规程及指南,明确审计工作目标、权限、职责及工作流程。指导开展货币资金、票据、固定资产专项审计,为本单位领导当好参谋,严格把关,监督本单位经费合理、合规、合法使用,并做好审计资料装订归档和每季度的数据上报工作。通过设立审计服务中心、每周审计知识告知、审计调研论文评比、参加国家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方式,整合和优化审计资源,打造审计业务品牌,探索建立以岗位为基础、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实绩为重点,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审计人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篇4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所实施的审计。与政府审计相比,它具有地位的相对独立性、审查的经常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等特点。内部审计是现代组织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防止、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错误与舞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健全我国审计体系,明确各种审计主体的责任,提高各种审计的效率,充分发挥各种审计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笔者认为,当前应当重点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探讨
政府审计机关应对公营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是大多数国家的一种通行做法。例如美国《预算和审计法》就规定,GAO有指导联邦各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等非审计监督职责。《瑞典国家审计法》也规定,国家审计署的职责包括:“监督政府经办机构内部审计活动;监督中央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活动;在审计、会计和有关方面帮助中央政府培训有关人才。”但是,政府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西方国家中,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而且,近年来随着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和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行业自律职权都逐步转让给了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只保留了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以强化公营单位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保证公共财产的安全完整。
我国现行《审计法》规定,政府审计机关有责任对政府各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指导和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制定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部门单位依据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推广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宣传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制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帮助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训审计人员;指导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内部审计协会的工作;指导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等。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应当保留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职责,放弃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职责。
保留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职责的理由是: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公营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又直接影响着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权益维护。作为公共财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和享有权益的监控者,政府审计机关有责任在对公营单位进行有关审计时通过评审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其质量,纠正其错误与不当做法,促进其提高工作质量,强化内部控制,保护国有资本的安全完整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放弃对内部审计业务指导的理由是:内部审计职业化是一种国际趋势。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内部审计职业组织,而且内部审计全球性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已成立,我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已成立。业务指导和行业自律是内部审计职业组织的基本职责。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能够有社会和市场办的事要尽量让社会和市场去办,而且,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属于“私人领域”,不宜由政府部门干涉。因此,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应当由内部审计师协会来进行。这样做,可以使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更专业、更权威、更有效率,可以统一不同性质单位的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行业自律,可以使政府审计机关专注于公共领域的外部审计监督。
至于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代表,理应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出发,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甚至可以进行直接领导。这与政府审计机关从保护国有资产的目的出发,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进行监督是不矛盾的。但是,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审计机关仍然对国有单位内部审计进行基于所有权的指导和监督,就与政府审计机关的身份不符,因为政府审计机关不是国有单位的所有者或其代表。
二、政府审计应当如何利用内部审计成果
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这是由于: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不参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但要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遵循了单位的规章制度等进行监督,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外部审计人员在对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就需了解其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工作情况。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审计有一致之处,例如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与外部审计的审计内容相同,所依据的标准都为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方法上都要评价内控制度,检查凭证、账册,核对账表一致性等。这就为外部审计利用内审工作的成果创造了条件。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外部审计人员在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进行评价以后,利用其全部或部分工作成果,可以减少现场测试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约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
任何一种现代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解,据以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程序与方法,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同时,针对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内部控制,为以后的外部审计提供更好的基础。此外,外部审计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利用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评审成果和对下属单位审计的结果,以减少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
利用内部审计成果之前,需要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审核评价。政府审计机关只有在审核评价认为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审计质量控制严格,审计工作成果比较可靠时,才能对内部审计成果进行利用。利用内部审计成果也不能推卸政府审计责任和损害内部审计及其所在单位的声誉与其他利益。
篇5
【中图分类号】F239.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57-02
1 引言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针对一些贫困地区,国家加大了扶贫力度,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坦白说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各个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将扶贫这项工作做好。审计机关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如何在新时期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全力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成为当前审计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分析
2.1 认真贯彻基本方略
2015年12月15日,“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会召开,会上扶贫办主任刘永福表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就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这项基本方略的实施,变革了现有的扶贫思路和方式,更为形象地来说,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就是将“输血”转变为“造血”,来实现贫困地区的自主脱贫。以往扶贫项目的重点放在了GDP的增长上,现在要转变为注重脱贫的成效,也就是说要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前文我们提到了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涵盖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其中六个精准包括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包括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2 精准扶贫、脱贫的工作方案
按照《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和《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进度安排,不断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深入推进“五个一批”,扎实开展十大扶贫行动,深化社会参与扶贫,实施好“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瞄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困难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解决深度贫困摆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还要建立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和监管机制。抓紧出台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具体意见,把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防止扶贫资金“跑冒滴漏”。
3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3.1 是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就是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在此背景下,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审计部门作为重要的基层职能机构,要深入分析新常态,深化审计重点,强化跟踪审计精准扶贫等重大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将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性[1]。在新常态的新要求下,要与时俱进,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助力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
3.2 是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要求
“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协调,这些是新常态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就要根据这些理念,本着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遵循以人为本,践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开创共同富裕道路的新局面,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十三五”时期,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收关期,扶贫攻坚应取得阶段性成果。所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工作,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是贯彻统筹分配、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3.3 是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保障
从顶层设计来看,精准扶贫是一项较为全面的政策,也被称为“点穴式”扶贫,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坚持”等多个层面。精准扶贫的关键点在于解决扶贫中的难题,突破以往扶贫的瓶颈,将扶贫具体落实到特定的困难地区、特定的困难群众中。审计机关的工作就是要及时跟进产业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帮扶跟进机制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只有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显著提升,才能保障整个扶贫工作成效,帮助真正贫困的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4 强化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策略分析
4.1 完善精准扶贫审计新机制
在新形势下,精准扶贫政策的跟踪审计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时效性,这就需要完善审计新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对审计项目进行系统化的规划部署,对审计项目的思路、重点、方法进行细化,提高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有效落实;二是要提高审计整合工作的协调性,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开展跟踪审计时要准保把握扶贫地区的优劣势,实现审计工作的多维度融合,针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实现,要做好及时沟通与协调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强化跟踪审计监督效能;三是全面梳理、总结、分析审计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的工作情况,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转变跟踪审计理念及审计方式,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2 加强高素质、高水平??计队伍的建设
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离不开审计队伍的支持,审计人员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审计的职业化水平,引进新的技术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积极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具体来说,审计队伍的建设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审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为基本标准,构建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确保干部能够正确引导审计工作。二是加强职业化建设,优化审计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快审计职业化建设。审计工作其实是一项涉及学科很广的工作,包括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做好审计工作,所以针对在职人员,必须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队伍。三是坚持依法文明审计,加强审计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审慎客观,文明规范,取信于群众、社会、党和政府。四是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审计管理系统,高度重视跟踪审计过程中关联数据的分析,有机整合数据分析与实地审计工作,以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有效提升审计水平。
4.3 加强精准扶贫的跟踪审计监管
篇6
二、开展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探索管理审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要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总结推进内部审计实现全面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新经验和新路子,探索开展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新模式、新方法。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审计理论研究,采取以会代训、现场交流等形式,组织内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活动,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注重内审信息的编写和宣传,及时反映内审工作动态,宣传内审工作成绩,扩大内审工作的影响。
三、加强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省、市内审协会提出的专业胜任能力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一般性教育培训与高层次教育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内部审计准则、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教育力度,提高职业化教育的针对性、效果性和规范性水平。具体要求:根据省、市内审协会年培训计划,结合实际,科学安排,抓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的落实。
四、搞好部门联动,加大创新力度
做好内审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多部门联动。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协会这一行业协会特点和优势,围绕大局、服务大局,组织相关部门内审机构针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调查研究、理论探讨等方面开展有益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建议,加强和促进各部门配合联动能力。要充分体现内部审计新理念,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改革传统审计模式,创新审计路子。引导内审机构及人员努力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审计职能从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二是审计方式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三是审计目标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转变;四是审计对象从财务活动向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支持保障活动转变;五是审计内容从注重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转变;六是审计手段从传统手工操作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
五、抓好“评先树优”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以典型引路,是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年,全区有5个内审机构和13名内审人员分别被省、市评为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善于挖掘好经验、好典型,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内审“双先”、“双优”的事迹和经验,本着总结、借鉴、探索、创新相结合原则,通过宣传典型经验,借鉴成功做法,指导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加强内部审计基础管理工作
内审基础管理工作关系着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基础管理工作做起来很繁琐,往往容易被忽视,在这方面,我们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数据统计及上报方面,还存在上报不及时、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另外在报送工作信息及编写业务论文方面对照先进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全区内审机构及会员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基础性工作,及时准确上报总结及相关报表,编写工作信息及业务论文,真正反映出内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及时掌握内部审计动态,分析内部审计情况,研究内部审计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七、围绕服务,进一步发挥内审协会的职能作用
篇7
制度化、法规化建设是高校物资采购的重要基础,它使高校的物资采购规范在国家的法规和学校政策下存在及运行。反之.如没有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组织与管理的政策与制度,物资采购将无法达到目标,采购行为将难以规范。该制度和法规体系建立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学校统一布置下,依据国家法规和学校实际,组织有关资产(物资)、财务、审计、监察、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调研和充分讨论达成共识,以利各方面政策的协调。(2)学校应制定物资采购的政策性文件和配套的实施细则。从宏观的角度,高校的物资采购应置于学校的系统规划下,从立项到资产运行等采购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和设计。内容涉及目标与原则、立项与采购、采购的监督与保护、资产运行与处置等;从微观而言,应把重点放在立项、采购、合同签订与验收和售后眼务上;从文件配套上,要在政策指导下的文件出台后,分别制定公用行政物资、图书、医疗、基建工程及后勤产业等系统的物资采购细则等。(3)政策上应体现强制与限制性的特点:如实施对采购及各部门的限制性,对采购方式的限制性,采购不同限额的限制性运行条件,物资采购必须的强制性监督要求等。高校的物资采购属政府采购和集中采购的行为范畴,决定着其强制性与限制性贯穿采购的全过程。
高校采购的重要性、政策性要求克服经济上软约束与责任间接和非赢利的特点,应该建立各环节的责任制,包括人员责任、立项采购合同责任、验收服务责任、物资管理责任、审计监察责任等,并建立各目标责任制。有关人员在物资采购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贿受贿的,应追究其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并根据国家法规和学校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设立专门机构,实行职业化管理
设立专门机构,实行职业化管理是高校物资采购的组织保证。高校的物资采购,应实施专门物资采购机构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及使用单位参与的系统化运作,以形成专门人员为主,技术人员、使用者为辅的采购队伍。在学校领导下,形成评委决定的物资采购职业化管理和专兼结合的工作思路。
设立专门的物资采购部门,应以.‘供管结合、服务为本、优质优价、创造市场”为指导。通过成立专门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学校采购的组织、制度、程序、办法等,建立适应学校需要的采购体系;加大集中采购的力度,实施归口管理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负责全校各类物资的采购供应工作;发挥批量采购与零星分散采购的优势,发挥集中与专业化采购的主渠道作用、为学校各项事业提供高效优质、及时供应的服务;维护学校利益和当事人利益,建立采购监控与责任机制;负责物资采购信息收集进而创造市场,提供咨询服务;办理物资采购中物资提运,办理各种手续等业务。
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单一采购的专门机构可以适应所有物资采购形式,成功的采购组织结构应该是各专门机构为主,技术和使用部门为辅,相互配合来组织特定的采购需要,满足特定的采购目标。当前高校的物资采购专门机构。可在资产物资的归口部门设立物资采购中心,也可以在其他资产(物资)分管部门设立,物资采购的工作可以在资产(物资)、医疗、产业、后勤、基建、图书等部门组织下实施规范采购。 保证精干的专职人员,形成有良好的采购技术与商务活动能力的专业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的相对稳定的采购队伍。高校应形成专职人员、评委群库、专业技术人员群库及使用人员等多层次的采购人员结构,专业人员其岗位涉及经济、技术、教科诸多方面,处理的人事复杂,故要具有以下几点素质:(1)对高校教育事业的了解和热爱;(2)有一定的学历,综合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有灵活应变能力和经济活动能力;(3)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4)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诚实、自律,勤政廉政,这点十分重要。
三建立有效的物资采购的监控体系
建立运作有效的物资采购监控体系是高校物资采购的特点。是实现采购目标的要求和保证。应建立的监控机制包括:(1)财务监控机制(2)审计监控机制(3)监察机制(4)技术监控机制。建立监控机制要注意坚持几个方面要求:(1)对物资采购当事人依法规强制性实施监督,而对当事人也赋予了一项强制性的义务,必须主动、自觉地接受监督。(2)各监控部门要依法规实施监督,监督和处罚均应“依法实施”,不能变相行政干涉,不能没有法规依据和违反程序。(3)正确行使本职权利。高校的物资采购涉及的监控部门多,不可能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监控,各部门要十分注意各自的职权范围分别负责监督,而不能越俎代庖,让当事人’‘无所适从”。(4)注重时效性。物资采购有明显的时间效益,不允许监控部门搞、‘文山会海”、搞“层层审批6实践中,各监控部门如何行使职能又提高办事效率,这点是急需研究的。
四对物资采购进行明确规范
对高校的物资采购进行规范是主要管理形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规范:
(l)全过程的程序规范:基于物资采购的意义和实践表明,程序规范应包括立项—采购计划—采购—合约—验收—付款—物资建账—物资运行与服务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则和约束力。当事人不得随意改动;
篇8
一、观念创新
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借鉴其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其探索和运用符合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主要有:谈话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六阶段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案例教学法等。以上方法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建立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教学改革,其作用的发挥是相当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改革,而应是全方位的成龙配套的教学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观念的创新。
1.高职院校的院校长们要创新观念。一般来讲,目前高职院校的院校长们是会支持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但是,一般意义上的支持是不够的,而要在深刻理解行动导向的教学的真正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支持。要为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扫除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切障碍,解决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的具体问题。
2.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创新观念。完全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其教学的过程、要求和结果都是有别于当前的教学的。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不能完全用现有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来进行教学管理。如教案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评价,甚至课表的安排、上课的场所,以及与此有关的特殊要求等,现有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不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要求的。因此,欲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
3.教师要创新观念。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故教师观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已经习惯了按其学科体系进行的教学。多年以来,大家都在强调高职教学要加强实践教学这一块,减少理论教学这一块,理论教学以适度够用为准。但是怎样才叫适度够用呢?其实谁也说不清楚,谁也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定量指标。笔者认为,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来定比例,各占百分之多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其效果是不理想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高职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行动时教知识、教理论。教知识,就是教学生怎么做;教理论,就是回答为什么这样做;同时还应启发学生:能有更好的做法吗、能做到更好吗?在行动中教理论知识,才能做到理论的适度够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可见,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是局部的变革,也不是某一层面的改革,而是全方位的多维度的改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彻底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一次革命,它将带来高职教育的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二、教师素质
有了符合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念的创新,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教师素质提高的问题。没有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行动导向的教学不可能得以彻底实现。这是因为,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要靠教师来设计;体现行动导向的教材要靠教师来开发;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靠教师来探索和运用;教学考核创新要靠教师来完成。高职教师要担当起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重任,应多方面加以学习、锻炼和提高。具体来讲,要提高以下六种能力:
1.开拓创新能力。对于高职教师来讲,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课题。这一课题历史地落在了当今高职教师的肩上。它需要一大批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职教师来研究、探索、实施。作为高职教师,首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勇于实践,在改革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2.课程设计能力。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这也是要靠教师来完成的。我们现有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参加课程设计。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参与了课程设计,也是学科体系的课程设计。要完成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高职教师需要加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实践,要熟悉职业岗位的特点、职业工作的过程、职业工作的内容、职业群中相关职业的关系等。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能力。
3.教材开发能力。高职教师不仅要按行动导向来设计课程,还要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以行动为导向来编写教材。这对于高职教师来讲,又是一次自我挑战。毫无疑问,要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高职教师只有接受挑战,通过学习与探索,不断提高其教材开发的能力。
4.职业求新能力。职业是在不断变化的,职业技能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原有技能可能不再适用,新的技能不断形成。作为高职教师,要高度关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学的社会实践情况,始终站在职业前沿,做到你变我变,使其教学过程始终反映职业技术的最新水平,增强其职业求新能力。
5.职业操作能力。高职教师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操作能力。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即不仅要会讲,还要会做,会操作。在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中,职业操作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能讲而不能做的教师,是难以胜任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的。
6.职业教学能力。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高校教师,还应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这对于我们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挑战。高职教师唯有迎难而上,通过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职业教学能力。
总之,高职教师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高职教师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三、课程设计
现有的课程是按学科体系设计的,而学科体系的课程是难以实现行动导向教学的。因此,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必须重构。这一重任还是落在高职教师的肩上,其中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成为改革的先行者。笔者认为,要成功构建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考虑社会需求、知识体系、个性发展三个外部影响因素。其中,社会需求是课程设计的前提,在课程设计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以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在课程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动态发展的劳动市场的需求。知识体系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在课程设计中起着支撑作用。知识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体系,而且包括现代以经验知识为主的行动体系。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主要考虑后者。个性发展是课程设计的纽带,在课程设计中起着核心作用。由于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其个性发展与职业情境结合尤为紧密,因此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留下较大空间。
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具体实施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实际的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第二,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归纳;第三,将职业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处理;第四,进行职业化课程设计。通过以上步骤,实现课程设计职业化,职业设计工作化,工作设计过程化,过程设计具体化,具体设计科学化。
四、教材开发
现有教材是按学科体系编写的,按现有教材组织教学,难以实现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高职教材必须在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教材开发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变学科体系为职业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体现在高职教材的编写中,就是要坚持以职业行动为导向,教材不再按学科体系,而是要按职业分工科学组织编写,变学科体系的教材为职业体系的教材。如现有的会计教材,就是学科体系的,它是按会计专业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按不同知识之间的关系,划分为若干学科,并编写出相应的教材。
2.变知识体系为行动体系。现有高职教材是知识体系化的教材,每本教材都是一定量知识的集成,整个知识化的专业教材体系集专业知识之大成,这种教材不适合高职学生。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材变知识体系为行动体系。知识体系的教材是按知识的逻辑关系来编写的,行动导向的教材要打破这种体系,而以行动操作为线索来组织教材编写,教材中主要介绍的是某一职业工作有哪些行动(做些什么)?怎样行动(怎么做)?为什么这么行动(为什么这样做)?还有更好的行动吗(还有更好的做法吗)?
3.变静态体系为动态体系。学科体系的教材是理论知识的静态反映,它是由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推理、判断、结论等组成的理论体系。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教材反映职业工作的动态过程,变静态体系教材为动态体系教材。如现有的《审计基础》教材,就是静态体系,包括十一章(各种版本大同小异),这种教材体系除了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审计知识外,无法让学生感受审计工作的动态过程。为使审计教材符合行动导向,就要将静态体系变成动态体系。具体开发教材时,应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将现有的审计工作按其工作过程的不同分成若干类型,每一类型的审计作为一个部分,按其工作过程进行动态反映。如某一类型审计,可按其工作过程编写:接受审计任务、编写审计工作计划、实地审计、记录编写审计工作底稿、核实整理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与建议书等。这样编写出来的审计教材,充分揭示了审计工作过程的动态特性。
五、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有了双师素质的高职教师,有了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和教材,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学的现状,从而实现以下几个变化: 转贴于
1.变教师主动讲授为组织指导咨询。在学科体系下,教师的教学是以讲授为主的,虽然有些教师也尝试一些别的模式,但不是因其条件不具备而难收好的效果,就是无法进行下去。有了按行动导向设计的职业化课程,有了符合行动导向的高职教材。教师不可能一个劲地讲、也不需要多讲。教师由原来意义上的教师角色变成了多重角色:一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二是职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职业行动的教练员,四是解答问题的咨询师,五是职业工作过程的引路人。
2.变学生被动听讲为学生主动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由教师的讲授决定,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理解、记忆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应付。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变了这一教学现状,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学习,学生面对职业行动操作的内容,他要知道怎么去操作,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能有别的方法吗?这样,学习就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过多讲授,而主要是回答学生提问,指导学生操作,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等。
3.变理论指导实践为实践上升理论。现在的职业教学大多是先讲理论知识,在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消化、记忆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种模式对高职教学来讲效果不佳。行动导向的教学直奔职业行动(职业实践操作),教学生怎么做,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探讨怎样做会更好。从而改变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变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由于学生边做边学,边讨论,边思考,最后将实践操作上升为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职业操作,还弄懂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4.变传统课堂教学为营造工作氛围。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学习相应的知识,感受不到所学职业的气息,体会不到所学职业的工作氛围。这种状况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职业习惯的养成。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改变这一现状,尽可能变课堂为工作场所,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营造一种工作氛围,让学生在所营造的工作氛围中去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5.变理论实践分离为两者完美融合。在现有的高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有的还研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都强调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先在学校学理论课程,到一定时候将学生放到工厂等单位中去进行实践。也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先将学生放到工厂等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然后回到学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两种做法虽然都兼顾到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锻炼,但没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而是相互分离的,因此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行动导向的教学,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从录取进校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的教学都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学生的整个学习方式都是通过行动来进行的,行动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生在行动中学习,行动即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职业工作化操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咨询、指导、参与讨论、启发思维等,将知识传授与理论分析贯穿其中,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效果。
六、教学考核
在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后,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其教学考核也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1.变结果性考核为过程化考核。在学科体系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在讲授,学生是处于被动听讲的状况,这种教学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故其考核的关注点在结果。行动导向的教学,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学生学习的好坏体现在整个行动过程中,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因此,要科学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其考核的关注点应从结果改变为过程,变结果性考核为过程化考核。
2.变知识性考核为能力化考核。传统的教学考核主要是考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这种考核与高职教学的目标相悖,不利于培养高技能型职业化人才。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下,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也试图考核学生的能力,但因其课程、教材和教学都是学科体系的,教给学生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而要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教师尤其是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可以说,知识性考核是学科体系的产物,学科体系不可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能力化考核。行动导向教学,使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化,与此相适应,能力化考核必将应运而生。
篇9
一、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民办高校所得税暂行条例》则要求民办非民办高校单位缴纳营业税和民办高校所得税;同时《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只有向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捐赠的组织或自然人才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些法律无法界定民办高校的定义,民办高校尴尬的定义导致民办高校在发展中存在了诸如此类的问题。
1.地方政府无法把握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民办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不明,有些地方政府把民办民办高校当做民办高校单位来规划,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有的则是将民办民办高校当做民办非民办高校单位来规划;有的地方政府虽是按照公共事业来规划民办高等教育,但其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所制定的政策与相关部门的一些政策时有冲突,无法与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相协调。
2.民办民办高校待遇问题
同为从事崇高教育事业的民办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的评定、人事档案的管理、科研立项、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都很难享受到与公办民办高校教师的同等待遇。例如:民办民办高校教师的个人养老保险无法可依,只能“就低”参照民办高校的相关规定执行,从而与公办教师在退休待遇上形成巨大差别,进而影响了民办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民办民办高校学生在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办理、乘车(船)票价优惠等方面难以享有同级同类公办民办高校学生的同等权利。
3.民办高校管理职能部门缺失
民办学校出资人出资部分所形成的校产所有权和从办学节余中提取合理回报的政策均受阻碍。由于民办民办高校法人属性的不确定性,至今政府相关部门未能出台民办民办高校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核算标准和办法,同时对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民办高校的税收政策至今也无法出台,以至某些举办者抽逃办学资金的现象也难以及时得到纠正。
4.民办高校优惠政策无法落实
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现实中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一般都按照商业运行方式借贷给民办民办高校,否则不贷款。又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条规定:“新建、扩建民办学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但大多数民办民办高校没有同公办高校一样取得政府划拨用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收费也没有获得公办民办高校同样的减免待遇;学校日常运转过程中的公用事业收费,没有与公办民办高校同一标准执行,有的则是按民办高校和商业标准执行。
二、民办高校问题解决对策
1.要明确民办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
根据十七大精神,从目前我国法人分类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意图来看,就民办民办高校法人属性问题,将其定位于“事业单位法人”最为适宜,并可冠以“民办事业单位法人”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的称谓方式区别于公办民办高校事业单位法人,但都属于事业单位法人性质。
2.独立院校要名符其实,民办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
新的《高等教育法》要明确独立院校“归位”于民办高等学校,不仅要名符其实地落实三独立原则,而且要在办学资源上不能特殊于一般民办学校。政府在将公办、民办民办高校置于相同的法律监督管理的同时,要落实法律给予民办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在招生计划、税务减免、获得借贷、土地按公用事业用地划拨、会计审计制度一视同仁;让民办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
三、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
高校职业化管理是民办高校发展必由之路,走职业化管理道路是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竞争力的保证。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要按部就班,不能操之过急,以下即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实施步骤:
1.民办高校主事先要有推进职业化管理的计划步骤
特别要事先定下如何处理好民办高校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要事先谋划妥善安置好创办元老的方案;管理者进入民办高校时,也要同创办者处理好与新人与旧人的关系,学会如何有效磨合达成共识、定下章法步骤。
2.民办高校主要将授权与有效控制结合起来,并用制度做保障
要用有效的制度规则和机制来约束和激励民办高校管理者。制度化管理是职业化管理的保障,对应非职业化管理的是制度缺失,制度不完善,制度是民办高校一切活动进行的准则,是管理者依法办事的关键。
3.民办高校给管理者适当的成长空间
美国的现代经理式企业首先是从多单位大规模的民办高校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对那些成长快、规模不断扩大的民办高校来说,显得格外重要,民办高校也可以仿效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给民办高校管理者更多的成长空间。
4.民办高校管理者持股制
在条件具备时,民办高校主应将管理者的一部分收益转换成民办高校的股份,使之与民办高校的成长结成更紧密的联接。这需要民办高校管理者有更多的制度创新。
5.构建稳定创新型管理团队。
有的民办高校组织资本匮乏,组织能力难以持续提高。如果民办高校管理队伍流失变动太大,那么就会出现原有组织资本下降,新的组织资本又迟迟难以建立起来的困难局面。用规范的制度管理提高民办高校运作的效率。
篇10
Key words:organizat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id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一、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概念辨析
组织认同是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往往把自己和他人归为各种各样的社会类别,如组织成员、教派、性别和年龄组(Tajfel &Tumer,1986)。这种社会分类有两个职能:一是有认知的将社会环境进行分割和调整,为人们提供一个系统的方法来界定他人。二是使得个人可以在社会环境中定位,或对自己进行定义。因此,社会认同是指某些人群的同一性或归属感,是社会中的个体将自己定义为某种社会类型的成员,并且把这种类型的典型特征归于自己的自我心理表现和过程,它能够为个体提供一种与组织一致性的感受。
组织认同源于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定(social identity),指个体对组织的成员身份、价值观和情感维系方面的认知)和文化认定(cultural identity),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和内心承诺(魏钧,2007)。通过组织认同,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不但能够从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别的独特特征感知自己,而且能够与群体内其他成员共享他们的共同特征来定义自我概念,它能够为个体提供一种群体成员资格感知、态度和行为效果的基础(王彦斌,2004)。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是其社会认同的特定表现形式之一,组织成员通过组织认同,在思想、行为、观念等方面与其所在的组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由于心理的一致性和归属感,进而导致员工个体对组织的活动和工作行为的高度责任感。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美国学者阿瑟萨尔兹认为“职业”是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连续性的特殊活动,是社会分工体系中人们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是最具体、最精细、最专门的社会分工。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的表现形式,职业群体内部成员对职业的认同遵循社会认同的基本规律。Nixin(1996)指出职业认同是用特定的工作条件来刻画一个职业团体特征的心理变量,Moore和Hofman(1998)则从认同的内容出发,认为职业认同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的职业角色是重要的有吸引力的与其他角色是融洽的”。另外,Ashforth、Mael(1992)等认为,在一个组织中个体具有复合的群体特征,个体认同的实体可能是工作单位、子单位、组织或是专业团体。对不同工作的认同、对专业团体的认同,可以认为是对某一专业领域或职业的认同。显然,学者们界定职业认同内涵时所选取的着力点存在差异。
二、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外学者对影响组织认同的前因变量和其结果变量进行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对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较少。分析已有研究,尽管由于认同的目标与焦点不同,但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作为社会认同的一部分,两者又必然受到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
1.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纵观学者们对组织认同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成果,可以将影响组织认同的因素归纳为两个方面:即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组织因素具体可细分为组织自身特性和组织外环境因素。Ashforth和Mael(1989)的研究认为组织因素可以从组织声誉、组织独特性、外组织的显著性,以及影响组织形成的相关因素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在个人因素方面,组织成员个体的人格特征会对其组织认同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Johnson(2005)验证了“大五人格”中的外倾特质会正向影响其组织认同,而神经质则与其组织认同负相关。组织成员的任职年限越长,其对组织的认同度会增加,而成员对工作满意度的感受状态,同样对其组织认同有较为显著的影响(Mael & Ashforth,1992;Bartel,2001)。此外,个体对归属于某个群体和组织的心理需要及强度也会影响组织认同(Glynn,Kreiner& Ashforth,2004)。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分析,当成员认为或感知组织能为自己提供工作的平台,同时自己只要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就能得到自己期望的回报(王彦斌,2004)时,必然会对组织认同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个人对组织的感知会影响其组织认同的强度。
在组织内部因素对组织认同影响的研究方面,Smidts等(2001)从组织氛围的角度对组织认同进行了探索,发现组织沟通显著地影响组织认同,“团队合作”、“员工感知道德”等组织文化要素也与组织认同显著相关(Schrodt, 2002)。Morgan(1998)调查发现,组织通过财务、社会、职业或个人的支持来表现自己对组织成员的关心,能有效促进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组织氛围中的良好的同事关系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组织认同感。Brown(1986,1969)研究发现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提升组织的吸引力和团队关系,组织认同与组织允许员工参与的可能性相关。Fogarty和Kalbers (2000)得到的结论表明,提供工作自主性(以及相应的反馈)是公司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化的最重要一步,而一旦组织成员感受到了组织为支持其职业化和职业发展所进行的努力,工作自主性就间接的提升了员工的组织认同(Brown,1969; Wan-Huggins etal.,1998)。Bamber和Iyer的工作调查表明,工作自主性、工作效能与基于职业形象的职业认同对组织认同产生显著影响。
就组织外部因素特性而言,组织间的差异性和组织间的竞争对组织认同产生显著影响(Mael & Ashforth, 1992)。Dutton等(1994)提出组织外部人士关于组织的看法将影响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知。Wan-Huggins等通过对组织认同模型的纵向比对,发现外部形象(如员工所感知到的顾客以及同行对所在组织工作环境的评价)是员工对组织认同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Dukerich等实证研究表明,组织外部形象的吸引力对员工的组织认同产生显著影响。声誉高的组织,其外部声誉认知对于成员组织认同的贡献更为显著(Smidts,2000)。组织间的差异性越强,价值观与组织边界划分得越清楚,组织成员对自己所处组织的身份特征就越有满足感和优越感,进而加强对组织的认同。王彦斌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组织认同进行研究时,也认为社会经济制度和组织生存的竞争环境会对组织认同产生影响。
2.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在对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库拍和奥森(Cooper, K.& Olson,M.R.)指出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多面体的事实,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自我的“教师感觉”。由于职业认同可能由多层次认同组成,这些认同可能是相互冲突或相互联合的。因此,同样可以从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来分析影响职业认同形成的因素。
在个体层面对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性别对于职业认同的形成和职业类型的认同有较大的影响(Beijaard, Verloop & Vermunt,2000),温艳红(2009)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不同工资水平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有较大差异,魏淑华(2008)发现教师职业认同受到教龄、所教学科、重要他人、重要事件和教学经验,以及教学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层面,职业认同从来不是固定的、预设的,而是在各种社会情境和环境中解释行为、语言和日常实践,或从为它们赋予意义的人之间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Dillabough, T, A,1999)。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的个体经验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Van den Berg. R,2002),是教师通过与他们的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的,教师的职业认同会依据情境因素、个体因素及紧急事件而改变(Melucci, 1996;Sleegers & Kelchtermans,1999)。Norris和Niebuhr 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后发现,工作自主性和职业化(professionalism)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amber和lyer的研究也表明审计师的工作自主性、职业形象会对职业认同产生显著影响。可见,成员个体所处的组织环境会对自己的职业认同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有利于实现职业目标的组织环境会增加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组织成员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有各自不同的前因变量,也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总体而言,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都受到个体因素和人格特征因素,包括个人的性格特征、工作年限、收入水平、愿望强度等的影响。组织和环境因素虽然对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都产生影响,但影响组织认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组织内部的管理环境(组织氛围、工作自主性、沟通与合作等)和组织外部的社会环境(组织形象/声誉差异、竞争等)两个方面。影响职业认同的环境因素则主要是外部环境(职业形象、社会情境、文化环境等),工作自主性、组织氛围等组织内部环境对个体的职业认同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三、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从研究的视角而言,有必要区分不同的认同目标或焦点。个人按照性别、宗教信仰、所属组织和职业的不同,可将自己归入多个社会群体之中。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组织成员可能会对所在组织和所从事职业产生认同;作为成员社会认同的一部分,其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关系一般可细分为三种模式:(1)个体对所从事的职业和服务的组织都非常认同。(2)个体对所从事的某一职业的认同强烈,但不认同自己所服务的组织;(3)个体对某一组织的认同强烈,但不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此外,还有第四种模式,既不认同组织也不认同职业,成员工作只为求得报酬而已,该种模式不属本论题讨论之列。
当然,第一种状态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也是管理者最希望达到的效果。对于后两种状态,需要组织管理当局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来引导组织成员,从而使其在增强职业认同的同时,也能提高组织认同,提高其对组织的忠诚和凝聚力,减少因人力流动对组织发展的不利影响,进而增加组织的竞争力。Fogarty和Kalbers (2000)就曾在研究中指出,提供工作自主性(以及相应的反馈)是公司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化的最重要一步,而一旦组织成员感受到了组织为支持其职业化和职业发展所进行的努力,工作自主性就间接的提升了员工的组织认同(Brown,1969; Wan-Huggins etal.,1998)。可见,组织内部的管理环境是成员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
通过对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影响因素的梳理,可以建立如下模型,对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相互关系展开研究。由图1可知,个体对特定职业的认同和对特定组织的认同均要受到个体自身的特征和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组织内部环境同样也会影响个体对职业的认同程度和对组织的认同程度;同时,组织内部的管理环境对组织内成员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于具有较强职业认同的个体,如果组织内部的管理环境能够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抱负,必将增强其对组织的认同程度。
由于职业认同强烈的员工,需要组织提供从事该项专业工作的平台,以及与有相同职业认同的人共事的机会,当这些需求得以满足后,员工就倾向于表现出更强烈的组织认同(Russo,1998)。如果组织内环境(组织氛围、组织沟通、团队合作、激励行为等)不利于个体实现其所认同的职业理想,员工则可能产生强列的离职意向,这显然不利于员工组织认同的形成和加强。
个体对某一职业的认同程度对其所在组织的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Moore和Hofman发现强烈的职业认同会阻碍教师离开工作的倾向。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他们的工作压力水平、离开工作场所的意愿和离开职业的意图之间负相关(Gaziel,1995),公司增强个人职业期望、增强员工职业认同的行为能够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Aranya etal. ,1981; Norris & Niebuhr,1984; Meixner & Bline,1989)。因此,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强化员工对职业的认同,进而达到增强员工认同组织,愿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组织管理者的较优选择,反之亦然。对于个体对组织认同度较高,但对其所从事职业认同度较低的情况,组织管理者可利用其对组织认同和归属感较强的特点,加强对员工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其对所从事职业的理解和认识,逐步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抱负,培养员热爱其所从事职业,并愿付出自己的努力实现职业理想。当员工对职业的认同和热爱程度增强时,又会进一步增强对组织的认同。
四、结语
虽然国外对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对于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的研究成果更少。本文在分析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影响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的各项因素,进一步从环境评估-情绪反应-应对行为的逻辑路径出发,论证了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有助于全面探索和验证影响员工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的各项因素,把握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影响机制,进而归纳和提炼出有助于组织构建增强组织认同的环境条件与相应管理措施,使组织通过强化员工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和组织公民行为,提高组织绩效。当然,该理论模型还有待进一步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并验证各个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调节变量之间具体的逻辑关系。
参考文献
[1] 魏钧.组织契合与认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组织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理论建构及对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Tajfel, H. &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W. G.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Hall,1986.
[4] Ashforth, B. E., & Mael, 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20-39.
[5] Mael, F., & Ashforth, B. E., Alumni and their alma mater: a partial test of the reformul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2(13):103-123.
[6] Moore, M & Hofman, J.E.,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ruc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Israel[J].higher education,1998,17(1): 79-79.
[7] Bamber, & Iyer, Big 5 Auditors′ 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nsistency or Conflict?[J].2002,9(2):21-39.
篇11
一、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民办高校所得税暂行条例》则要求民办非民办高校单位缴纳营业税和民办高校所得税;同时《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只有向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捐赠的组织或自然人才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些法律无法界定民办高校的定义,民办高校尴尬的定义导致民办高校在发展中存在了诸如此类的问题。
1.地方政府无法把握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民办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不明,有些地方政府把民办民办高校当做民办高校单位来规划,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有的则是将民办民办高校当做民办非民办高校单位来规划;有的地方政府虽是按照公共事业来规划民办高等教育,但其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所制定的政策与相关部门的一些政策时有冲突,无法与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相协调。
2.民办民办高校待遇问题
同为从事崇高教育事业的民办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的评定、人事档案的管理、科研立项、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都很难享受到与公办民办高校教师的同等待遇。例如:民办民办高校教师的个人养老保险无法可依,只能“就低”参照民办高校的相关规定执行,从而与公办教师在退休待遇上形成巨大差别,进而影响了民办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民办民办高校学生在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办理、乘车(船)票价优惠等方面难以享有同级同类公办民办高校学生的同等权利。
3.民办高校管理职能部门缺失
民办学校出资人出资部分所形成的校产所有权和从办学节余中提取合理回报的政策均受阻碍。由于民办民办高校法人属性的不确定性,至今政府相关部门未能出台民办民办高校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核算标准和办法,同时对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民办高校的税收政策至今也无法出台,以至某些举办者抽逃办学资金的现象也难以及时得到纠正。
4.民办高校优惠政策无法落实
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现实中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一般都按照商业运行方式借贷给民办民办高校,否则不贷款。又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条规定:“新建、扩建民办学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但大多数民办民办高校没有同公办高校一样取得政府划拨用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收费也没有获得公办民办高校同样的减免待遇;学校日常运转过程中的公用事业收费,没有与公办民办高校同一标准执行,有的则是按民办高校和商业标准执行。
二、民办高校问题解决对策
1.要明确民办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
根据十七大精神,从目前我国法人分类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意图来看,就民办民办高校法人属性问题,将其定位于“事业单位法人”最为适宜,并可冠以“民办事业单位法人”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的称谓方式区别于公办民办高校事业单位法人,但都属于事业单位法人性质。
2.独立院校要名符其实,民办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
新的《高等教育法》要明确独立院校“归位”于民办高等学校,不仅要名符其实地落实三独立原则,而且要在办学资源上不能特殊于一般民办学校。政府在将公办、民办民办高校置于相同的法律监督管理的同时,要落实法律给予民办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在招生计划、税务减免、获得借贷、土地按公用事业用地划拨、会计审计制度一视同仁;让民办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
三、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
高校职业化管理是民办高校发展必由之路,走职业化管理道路是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竞争力的保证。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要按部就班,不能操之过急,以下即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实施步骤:
1.民办高校主事先要有推进职业化管理的计划步骤
特别要事先定下如何处理好民办高校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要事先谋划妥善安置好创办元老的方案;管理者进入民办高校时,也要同创办者处理好与新人与旧人的关系,学会如何有效磨合达成共识、定下章法步骤。
2.民办高校主要将授权与有效控制结合起来,并用制度做保障
要用有效的制度规则和机制来约束和激励民办高校管理者。制度化管理是职业化管理的保障,对应非职业化管理的是制度缺失,制度不完善,制度是民办高校一切活动进行的准则,是管理者依法办事的关键。
3.民办高校给管理者适当的成长空间
美国的现代经理式企业首先是从多单位大规模的民办高校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对那些成长快、规模不断扩大的民办高校来说,显得格外重要,民办高校也可以仿效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给民办高校管理者更多的成长空间。
4.民办高校管理者持股制
在条件具备时,民办高校主应将管理者的一部分收益转换成民办高校的股份,使之与民办高校的成长结成更紧密的联接。这需要民办高校管理者有更多的制度创新。
5.构建稳定创新型管理团队。
有的民办高校组织资本匮乏,组织能力难以持续提高。如果民办高校管理队伍流失变动太大,那么就会出现原有组织资本下降,新的组织资本又迟迟难以建立起来的困难局面。用规范的制度管理提高民办高校运作的效率。
篇12
2.财务资金运行情况的绩效审计。选择“财务资金”作为探索绩效审计的突破口,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节能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以2005年为基数,到2010年各级行节电20%、节水20%、人均能耗降低20%以上。主要做法:选定了弹性较大有压缩空间的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电子设备运转费及工会经费等6种可塑性费用作为审计评价对象。按“3E”原则确定审计标准,即以表格的形式将上述6个账户设置相应的应得分值、审计标准、评价标准以及审计方法,共列出了14种审计标准、评价标准和审计方法,按账户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关联度分别设计分值。在现场审计过程中,注重查阅原始凭证,剔除调账因素,确保审计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3.九江中支开展绩效审计的效果。通过对县支行履职情况和财务资金运行情况绩效审计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一是审计观念得到转变;二是审计标准得到转变;三是促使工作目标的实现;四是推动了单位间的绩效竞争。
二、基层人民银行开展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
绩效审计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不够。绩效审计在人民银行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各项建设基本是空白。基层人行内审人员多数对绩效审计概念认识模糊,至于它的实际内容是什么、具体该如何操作,还知之甚少。人民银行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效率应包括:对内的内部管理效率、对外的业务处理效率、执行货币政策效率和行政审批效率。
2.绩效审计缺乏衡量标准。基层人行的绩效审计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缺乏系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容易造成绩效评价无据可依。因此,评价标准是绩效审计能否深入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
3.审计方法和方式落后。目前,在人行业务普遍采用计算机处理的情况下,内审部门仍以传统的现场检查为主,审计手段仍局限于查账、翻传票等老路子,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数据的分析等一系列审计作业全部通过手工完成,时效性差,与金融电子化的日益发展相比落后较远。
4.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基层人行审计部门人手少、任务重,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方面与开展绩效审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县支行履职情况和财务资金运行情况的绩效审计,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认为人民银行绩效审计需要有一个不断实践与完善的过程,需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绩效审计作为当今政府审计的一个发展方向,内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央行每个职工大致了解绩效审计的原理和基本知识点,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绩效审计开展起来得心应手。与此同时,提高大家对绩效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完善标准,科学评价。目前,央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尚不成熟,加之审计人员的主观理解和判断上的差异,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得出的审计结论存在差异,从而影响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比如,“固定资产管理”、“窗口指导”、“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稳定”等,是要经过几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体现效益的,所以对这些工作的审计标准和评价要注意把握多年效益的累加,使长期性与每年使用效益的短期性结合起来,绩效评价才能客观。因此,要不断进行审计实践、摸索和总结,丰富、修订和完善审计标准和评价指标,使之更为科学、灵活,形成更有效的绩效审计评价准则。
篇13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公司治理活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已成为企业生存、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集团填补漏洞,完善经营管理,提升经济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完善企业集团经营管理制度、促进企业集团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创维集团自2000年以来,其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运用有效的运作模式,为公司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查出集团公司员工违反公司章程等行为多达200余起,并将这些案例信息反馈给了集团法律部,最终移交国家司法机关处理10余人。在“世通”案件中,内部审计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特点
国内外众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特点进行了分析。CynthiaHarrington(2004)指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科学方法帮助企业实现增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能够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公司治理过程进行评价并敦促其加以完善和改进,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质是一种客观、独立的保证和咨询活动。Sherer,Michael和DavidKent(2006)从公司治理角度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概括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质和特点,分析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受托管理责任的职能。并指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本质上就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进行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及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证实、评价与指引三项职能。陈艳利、刘英明(2004)认为集团公司因具有多层次并存、多纽带联结、多元化经营等特点,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之一。综上所述,多名学者一致认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具有重要性,并且由于集团公司具有由多个经营实体组成、多层次并存、多元化经营、地理分离等特点,导致其必然面对各个实体间的空间距离和多业经营等问题,同时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较一般企业方式更复杂、内容更繁杂、障碍更多。
二、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对于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分析,各位学者各抒己见。耿云江(2006)认为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明确、内部审计方法落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尚未职业化等方面。吕欣航(2006)认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缺乏实质性的保障,查账式的内部审计还未完全向管理审计转型,传统的内部审计还未完全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对于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各位学者众说纷纭。郑海航、戚幸东(2003)指出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公司领导内部审计意识不强、审计机构不健全、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人员少、职业素质不高;内部审计过分外部化、审计效果局限性大等。张玉(2005)认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审计目标单一、范围狭窄;审计的取证方式落后等。杨远(2009)认为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有:内部审计职能在实际操作中模糊不清;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明确,独立性受到限制;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置单一;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若干误区等。由此可以,学者们分别从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及内部审计人员配置等方面对我国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尚不完善,仍存在内部审计模式不合理、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学术界提出很多完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Laughlin,R.(2005)认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应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通过审计评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剔除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帮助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从而为企业集团创造更多的价值。郑海航、戚幸东(2003)认为可以从转变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完善内部审计程序、逐步健全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等方面来完善我国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吕欣航(2006)认为,改进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需要,推进审计内容从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化;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及事前转移,防范风险;拓展内部审计范围,实现审计电算化;创新内部审计方法、手段;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改进是针对我国集团公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以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为主,并没有系统的针对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研究,难以有效地发挥对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部分文献已经明确了集团公司及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问题;一些重点的权威文献分析了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尤其是郑海航、戚幸东(2003)、吕欣航(2006)和杨远(2009)的论文在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治理对策方面阐述得较为详细,值得借鉴。但是,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内部审计理论发展严重滞后于实践。大多数国外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层面,并没有对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开展系统研究,难以有效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楠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基于管理学视觉的理论思考[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曹廷求.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三大挑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
[3]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4]耿云江.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J].审计监督,2006(2).
[5]吕欣航.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财经界,2006(10).
[6]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J].审计研究,2003(4).
[7]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5(2).
[8]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