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护士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

篇1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依据调查目的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参照天津市《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执行手册》中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进行设计。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应对输血反应,第二部分为应对化疗药外渗,第三部分为应对针刺伤。其中,每部分答对60%者为具备应对该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查前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护生解释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均由学生本人独立填写,25min后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表明,本科护生在实习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低,且在应对输血反应、化疗药外渗和针刺伤这三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3.1护生初步具备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发生输血反应时,96.75%的护生知道应该立即停止输血,68.29%知道应该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50.41%的护生知道应该将余血送检。但是,所有护生均不知道如何预防输血反应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仅2.44%的护生选择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这说明,尽管输血反应的救护是护理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但是护生在实习前仅仅具备了最基本的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而不具备处理相关并发症的能力。同时,护生也不能将心理护理知识运用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也就是说,护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鉴于此,我们建议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使护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以拓宽学生的应急知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3]。同时,教师应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

3.2护生不具备应对抗肿瘤化学药物外渗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在化疗药外渗时,护生完全不具备处理能力。尽管她们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立即停止输入药物,但只有24.39%的护生知道应保留原针头,连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渗漏的药液或血液以减少渗漏的液体量,而不是直接拔出针头。此外,仅有23.58%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后应将患者的肢体抬高以减少药物对肢体的进一步损伤;仅10.57%的护生知道应该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尽管25.20%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进行局部封闭或者根据药液性质注入拮抗剂,但他们均没有答出正确药物名称。当前,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外渗不仅会导致患者局部疼痛和发生炎症反应,还可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疡,以至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4]。关于应对化疗药外渗的相关知识多散在于内科和外科的各个章节中,且并未涉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因此,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教学老师应该开展化疗药防护的专题讲座,使护生在实习前就具备应对化疗药外渗、化疗药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以及根据化疗药选择相应解毒剂进行局部治疗的能力。

篇2

3.普通高校在自考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4.济南市开展自考毕业申报网络管理的尝试

5.做好自考毕业设计工作之我见

6.某高校自考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7.自考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

8.对公安本科自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体会

9.护理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与对策

10.天津理工大学高自考项目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

11.高自考英语类专业毕业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英文)

12.护理自考毕业实习规范化管理实践培养

13.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

14.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5.自考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现状分析

16.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部视觉传达系2010毕业设计优秀作品 

17.设立答辩考核环节 确保自考教育质量——中医自考本科毕业答辩考核规范化研究

18.上海市高教自考毕业生自学时间统计分析及应用 

19.谈公安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几个问题

20.运用情感教学提升全日制自考生的自考合格率 

21.高校自考班的困惑与出路 

22.创新形式 创造成功——“董元奔自考助学模式”探源

23.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的经济学分析

24.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25.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现状、原因及对策 

26.自考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27.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

28.面向劳动力市场发展全日制中专自考教育

29.关于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探讨

30.对自考毕业生择业观的思考

31.教师自学考试与江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32.卫校学生自考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

33.试论高校自考助学班的教学监控 

34.浅谈我院高护自考毕业生情况 

35.提高科内护士自考通过率的体会 

36.档案干部荣登上海高教自考优秀生光荣榜

37.自学,我生命中的永恒 

38.高职院校办自考本科应严格把关 

39.杨延谛:十一岁的自考大学生 

40.在校中专生参加自考之我见 

41.“三多”自学法

42.领导重视 精心组织 热情服务 从严治考——抓好高自考工作的体会

43.自考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启示

44.新疆护理自考本科毕业生健康评估能力分析及对策

45.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一个清华女博士的自考情结

46.自考助学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47.高职自考前程似锦——联大应用文理学院高职自考助学班创办之路

48.“三自”大学的产生与社会效应——锦州师院培训中心办学实践评介

49.综合性医院自考护理大专临床实践管理工作探讨

50.校园自考热悄然升温的启示——宁波林校在校学生参加大专自考、函授情况调查  

51.全日制自考助学与职业技能培训双证交互式教学改革的研究 

52.打造自考品牌 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53.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模式创新研究

54.高教自考道德教育的探析 

55.高教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

56.搭建自考助学平台 构建自考育人体系

57.就自考助学质量提高的途径探究

58.试论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班集体建设 

59.浅谈高职学校高自考的教学管理 

60.提高普通高校自考助学教学质量刍议 

61.自考助学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探究 

62.高自考助学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63.自考新生环境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64.江西民办高校自考助学的困境及改革对策

65.自考保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66.新疆护理自考本科毕业生健康评估能力分析及对策 

67.影响自考助学学生学习适应的因素及其对策

68.某高校自考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69.自考报名系统中角色访问控制权限的设计与实现

70.浅谈自考“专本衔接”的学生管理工作——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71.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工作探索

72.三网融合下的自考助学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

73.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基于湖南H高校1689名全日制自考学生的问卷调查

74.增强自考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难点解析 

75.从“蝴蝶效应”看自考助学学生管理 

76.“自考”+“职业教育”模式的自考助学广告专业培养方案探讨 

77.构建自考助学模式 提高自考辅导质量 

78.浅谈高教自考网络助学发展与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 

79.我国普通高校药学专业本科自考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

80.高教自考命题质量三要素评价体系的创新研究  

81.优化自考服务支撑体系 推进自考教育可持续发展 

82.自考创新与思维 

83.推进中职与专科教育衔接自考学生管理的思考 

84.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自考助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85.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对策研究  

86.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升自考助学机构教学管理能力的研究 

87.对提高自考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88.继续教育自考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89.人才成长“立交桥”背景下中职与自考高职衔接研究

90.自考校园文化的特点、作用与管理

91.本科自考助学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影响调查 

92.基于自考“中套专”衔接试点助学模式路径的实践与思考

93.论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94.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95.应当重视和研究自考文献资源建设

96.江西省自考助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97.论民办高校内统招取代自考

98.自考助学与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省高职类大专自考为例

99.21世纪高教自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00.一站式数字化自考学习服务中心研究与实践  

101.回归“考”的本质——浅谈MOOC时代的自考定位 

102.网络自考助学系统的建设与分析研究 

103.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责任教师评价体系探究

104.自考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105.论自考主考学校的“助学” 

106.卫校学生自考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 

107.护理学专业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需求的调查 

108.论教育选择对全日制高自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109.浅谈高校本科自考助学的困境与出路

110.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问题分析——基于某高校2009级全日制助考班的研究报告

111.中高职自考衔接的课程衔接与教学模式研究 

112.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工作探析——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113.新升格本科院校自考工作的发展思路——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114.普通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115.浅谈自考“专本衔接”的学生管理工作

116.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及互认的难题和对策

117.自考全日制助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118.新形势下全日制自考助学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19.自考助学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设计

120.自考助学广告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121.论成人自考英语教学的困境和对策

122.自考社会助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23.普通高校“自考二学历”教育管理模式——以新疆昌吉学院为例 

124.从自考招生看成人自考教学中的问题

125.浅析新形势下高教自考的人才培养定位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研宄采用描述性调查研宄,调查 了南京中医药大学2002级98名护理本科毕业生, 均为女性,年龄22岁~ 25岁,平均年龄23.4岁。

 

1.2研宄方法本研宄采用问卷调查法。研宄者 在参阅了大量文献后自行设计,设计并经专家论证, 其重测信度为0.8。问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调查学 生在准备毕业论文时的困难、学校及医院所提供的 帮助、护理科研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等等。所获得 的信息将更好地指导《护理科研》的教学,以及毕业 生论文的指导工作。

 

1.3资料收集资料的收集是在2006年5月一 2006年7月进行.由研宄者使用统一指导语并发 放问卷,利用学生自习的时间在课堂上发放,学生填 完后,由研宄者统一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8 份,返回98份,回收率100%,98份问卷全部有效。

 

结果采用SPSS 13 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在准备论文时学生感到最困难的环节62. 2% 的学生选题方面感到最为困难;25.5%提到查阅文 献;科研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论文分别占 18.3%、16.3%、11. 2%。

 

2.2护理科研各环节的情况

 

2.2.1选题情况 83. 5%的学生自己选题;5. 2%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选题;.2%在临床老师的帮助下选题;2. 1%的自己选题之后又参考了临床老师的意见。最早确立选题的时间是在上一年的11月份,最 晚的在当年的5月份,接近一半的学生在当年的3 月份、4月份确立选题,平均是在当年初定题。

 

2.2.2查阅文献方面所有的同学都知道查阅文 献的方法。31. 6%学生在医院图书馆查阅文献;有 55. 1%的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通过网吧或其他途径 查阅的占13. 3%. 82. 7%的学生上中国期刊网查 阅文献资料;7. 3%上其他网站查阅。

 

2.2.3论文撰写方面99. 0%的学生知道护理科 研论文、综述论文、个案论文的书写格式;1%的学生 不知道^ 91.8%学生知道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8. 2% 学生不知道;4 9%的学生写的是综述;4 1%写的 个案;1.0%学生写的是科研论文^

 

2.3学校或医院提供的支持方面26.5%的学生参加过所在的医院或科室开展的论文交流活动; 73. 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19. 4%的学生参加过所在科室的科研活动;0. 6%的学生没有参加过.

 

论文初步写好后,提供修改意见的人员:71. 4% 是临床老师;.1%学校老师;2. 0%其他人员;9. 2% 没有经任何人修改;5. 1%临床老师和其他人员; 6. 1%临床老师和学校老师。

 

3讨论

 

3.1选题需要老师指导选题是进行研宄活动的 第一步,由于学生临床经验不足,平时阅读护理杂志 有限,尽管热情很高,但仍感到无从下手。因此, 62.2%学生感到选题是最困难的首要问题^ 25. 5% 查阅文献方面感到困难,这不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 方法,因为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文献检索的方法,31. 6%学生在医院图书馆查阅;55. 1%在学校图书馆, 所以可能在检索资源的利用上不方便,学生感到困 难。上网查阅文献资料82.7%的学生上中国期刊 网,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知道结合自己的选题在中国 期刊网上查找原文,但是也发现有1名学生论文仅83. 5%的学生自己选题,这尽管充分发挥了学 生的能动性,但本届学生论文中有一些选题存在一 定的问题,如选题过大,文不符题等,说明学生选题 之后,还是需要学校老师或临床老师进行必要的指 导。5. 2%学生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选题,这基本上 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自从我校2002年实行本科 生导师制以来,一些护理教师骨干承担了指导部分 优秀的护理本科生的职责,在实习前的1年内在本 科生导师的指导下己开始考虑论文写作。

 

学生最早确立选题是在上一年的11月份,这基 本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在学校导师的帮助下,较 早地着手写论文。最晚的在当年的5月份,对于6 月份就要返校的实习生而言,在短短1个月内较难 保证完成较高质量的论文。接近一半的学生在当年 的3月份、4月份确立选题.提示应该帮助学生至 少在3月份、4月份确立选题,最好是在当年初就确定选题,从而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查文献、整理资料、 撰写及修改等环节。

 

3.2论文撰写方面本次调查结果而言,94 9%的 学生写的是综述,可能是因为学生感到自己临床经 验不丰富,科研能力还不高,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有困 难,而综述是将现有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所以学 生选择写综述的较多。4.1%学生写个案,结合自己 在实习时遇到的某个病例,写写护理体会;写科研论 文仅有1. 0%学生,该学生充分利用了实习医院及 科室的资源,在有关课题负责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99. 0%的学生知道科研论文、综述、个案的书写 格式,作为护理本科生,科研论文、综述和个案的书 写格式都需要掌握。但对于实习期间的护理本科生 而言,毕业论文应多结合1年的实习情况,所以,还 应鼓励学生多结合临床实际,写写自己的实习期间 的体会。同时,实习医院应鼓励护理人员申报课题, 若条件允许的话某些实习科室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参 与课题的研宄,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可尝试写护理 科研论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将大有裨益。 3.3学校或医院提供的支持方面仅有26.5%的 学生参加过所在的医院或科室开展的论文交流活 动,19. 4%参加过所在科室的科研活动,这与实习医 院的护理科研水平及学术氛围有密切的关系。目前 由于临床护士整体科研水平还有待提高,有关的政 策也需向护理科研有所倾斜,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护 理人员参与到护理科研当中,实习的本科生也将从 中收益不少。

 

由于考虑到实习学生与临床老师的接触更多,原则上医院护理部指派一位临床老师指导其论文写作,所以,论文初步写好后,提供过修改意见的 71.4%是临床老师;有时学生也会请学校老师再进 行修改,所以6. 1%临床老师和学校老师都进行过 修改。6.1%学生论文经学校老师修改过,这也是本 科生导师制的学生,而且其中一些论文都己经在某 些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4对策

 

4.1教学方面《护理科研》的教学多采用案例式 教学方法|2,多列举一些选题,让学生讨论选题的科 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等131;多增加每种护理论文的 范文,请学生细读后来讲解;还可找些病文,请学生 阅读后提出修改意见。此外,可安排学生小组完成 一份开题报告,等等。这些举措都可使学生参与到 教学中,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

 

从课程内容设置上说,护理科研还涉及文献检 索和统计学课程的内容。调查中还有不少学生提到 应加强统计学知识的讲授。统计学知识对于临床护 士而言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4]。赵海平等151提出 将三门课程合并开设的建议,也是解决当前护理课 程设置问题的一个办法。

 

4.2医院或学校的支持方面学校图书馆或医院 图书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给实习学生提供便利, 使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查阅文献。

 

篇4

护理学专业已提升为一级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护理创新人才。我国颁布实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中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在倡导创新精神的今天,增强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而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创新意识的形成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60%的学生来自基层及少数民族地区,毕业后绝大多数回到基层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基层医疗事业迅速发展,但高端护理人才缺乏,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充实到临床及护理管理的岗位。本着“加强基础、突出素质、注重能力、引导创新”的原则[1],为了更好地实践我校培养“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实施护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教学改革实践,取得较满意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五年制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共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43名,男生7名,年龄19~23岁。

2.方法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科研导师制针对性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具体做法为:①选聘导师。由护理学院在学校专、兼职教师中选拔责任心强,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导师。并将导师的基本信息及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向学生公布。②选择导师。一般于大四第二学期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对导师的了解自行选择导师,由每位导师确定带2~3名学生。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预防医学》《文献检索》《护理研究》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以专题讲座、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小讲课等形式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科研基本知识、护理科研概况、统计学基本知识、护理论文撰写方法等。④举办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自由参加学校及院系组织的科技活动。⑤到基层教学基地挂职锻炼进行社会实践活动。⑥科研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选题,撰写科研立项标书,进行开题报告,由护理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学生获立项后带着课题进入临床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由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监督实施课题。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安排2~4周时间撰写论文,由护理学院组织进行论文答辩、评分。

3.评价 ①科研立项:由护理学院组织科研开题报告,专家组从选题意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创新性、译文、课题完成量等七方面评价,答辩通过给予立项,不能通过者由导师根据专家意见指导学生修改,合格后给予立项。②论文评价:毕业论文成绩由导师评分、专家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为3∶2∶5;评价标准从学术价值、实用性、创新性、论点论据、语言文字、参考文献、答辩情况等七方面进行评分,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5~89分为优良、80~84分为良好、60~79为分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结 果

1科研课题研究内容 150项学生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前三位顺位依次为:调查分析、临床护理观察及健康教育。而新技术运用、护理管理和教学改革所占比重较低。见表1。

2.课题完成情况 150名学生中有144名学生能按计划实施并如期完成,占96.0%。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实施或完成课题而要求更改研究内容,并在导师指导下调整,最终能完成课题。

3.论文评价 论文评分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无不合格论文。见表2。

讨 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世纪以知识创新为突出的特征,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离不开科研,科研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加强护理研究、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张金萍等[2]认为21世纪的护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内容将是以健康人而非病人为对象开展预防、保健、社会服务等工作,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应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能在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3]。我们通过实施导师制针对性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初步显现人才培养效果。

1.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识 护理本科生应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已是护理学界的共识,随着护理学科的提升,加快学科建设步伐成为重中之重,而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欠缺是护理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除历史原因外与队伍学科氛围有密切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护理教育抓起。在国外,护理科研工作主要由博士、硕士毕业生承担,对本科及大专生未作要求[4],但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后备人才则成为这些改革的中心环节[5]。当前我国护理博士生几乎是凤毛麟角,硕士生的教育也在起步发展阶段,护理科研的重任落到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肩上。我们通过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三届护理学本科学生科研立项达150项,从结果看到,虽然学生科研立项的内容比较局限,新颖性不够,45.33%为调查分析,新技术应用仅占5.33%;论文撰写的优秀率仅为7.33%,质量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实践机会,科研意识有明显的提高。

2.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护理本科生学制五年,在校学习时间相当充裕,参加校园文化、学术活动的机会多。我们在入学后第一、第二年就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定期轮流到实践教学基地挂职,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早接触临床、早接触实践、早接触病人、早接触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发现问题,萌发探索及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强烈欲望,导师因势利导地培养创新思维,为科研选题和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本科生通过课堂-实践-文献检索-选题-立项-撰写科研标书-开题报告-实施课题-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经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体会其中的艰辛与获得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说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掌握科研的基本步骤、方法和科研论文书写的程序与要求,具备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3.符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民群众对护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常规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临床需要的护士是医学基础知识牢固,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熟练,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独立思考及临床思维能力,在工作中不墨守陈规,能不断创新的新型高级护理人才。而在欠发达地区对上述新型高级护理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如我校所处地域是全市总人口382.63万人,有12个县区的少数民族地区,2010年底注册护士有4000多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注册护士只有1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对本地区护理学科的发展更是非常紧迫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当前护理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时明显不够,如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护理研究》理论课为仅18学时,为了弥补不足我们采取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及假期的社会实践来补充,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既能节省学时,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4.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考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阶段是培养的基础,护理本科生文化基础较好,具备有科学研究的潜质,学校如能正确引导,树立科研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对今后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经过亲身体验,从中感悟科学的严谨、伦理道德的重要,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护理教育策划者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从有利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我们体会到导师制的优势是:导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能在直接参与导师课题实施,协助导师进行资料收集,数据录入等具体科研工作,有比较多的机会与导师沟通交流。实践证明,学生课题的水平,撰写论文的质量与导师的水平和能力及指导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导师的正确指导,仅靠课堂中讲授学生是无法进行科研立项并实施的。因此,导师制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的有效模式。不足之处是少部分导师因教学、临床或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对学生投入精力不够,今后将进一步完善。

总之,注重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将有力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将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锐、素质全面的创新护理人才,从而促进护理专业人员学术和社会地位的提高[6]。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学校、学生重视外,与临床带教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意识、实习医院的科研环境有紧密切的联系,需要参与护理教学的各机构、部门、人员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东玲,杨培常,李 伟, 等.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B):2705-2706.

[2]张金萍,刘文庆,刘丽华,等.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89-90.

[3]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0-31.

[4]仇瑶琴,陈晓英,沈园园,等.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3):214-215.

篇5

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的最后阶段是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是必经途径。让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带教老师圆满完成带教任务,双方需要互通信息,及时交流,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此针对老师与学生的身上存在不同的问题进行剖析。

1 带教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老师缺乏责任心,片面认为带教是一种负担,怕学生出事,不如自己做。有的老师则认为多了各跑腿的,都让实习生去完成,科室对带教工作不重视,只让学生干杂活,有的老师工作忙,带教同学太放心,不能做到“放手不放眼”。

2 带教老师未采用启发式教学

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因为学历职称等条件的要求,相对年青化,存在带教经验的不足,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式,本科生提出这方面的建议最多,讲的少,具体操作多,缺乏对观察、判断、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阻碍了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不同层次毕业生总体水平相等。

3 护理人员不足,将实习生当作人力用

护士缺编现象存在,为了应付日常工作,忽视了讲课与示教,特别是到了后阶段,实习生环境熟悉了,老师较放心,有则作为定向实习,而不能完成实习计划。这也是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的供需要求。

4 学生与老师、患者交流欠缺

本院的带教老师属于非脱产形式,因倒班等原因,同学入科很长时间不知带教老师是何许人也?有的老师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及沟通。实习生与患者交流存在很大难点,分析一下,原因诸多:学生来自与五湖四海,方言问题成了首要障碍;作为80 后的实习生,不能适应本岗位的工作,角色转换慢,尤其是本科生认为自己学历高,只重视学习技术性强的,而忽视了最基础的生活护理及病情观察;缺乏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的方式与尺度把握不够;作为学生社会经历少,知识面狭窄,专科知识掌握不够,本身底气不足;受大环境的影响,维权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实习生不信任,患者不让实习生打针等从事有创伤性的治疗,另则科室怕满意度受影响,几方面的因素导致实习生临床实践机会减少;职业道德观念模糊,学生实习不安心有的只是拿文凭,缺少医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及素养及工作热情。

5 实习生自身的因素

实习生分不同的层次(中专、大专、本科生),从年龄和知识结构来讲,参差不齐,年龄小存在自觉性差,知识层次高的学生想法多,较难琢磨。 整改与对策

5.1 完善教学工作

2007 年的12 月曙光东院顺利通过ISO-9001 质量体系的贯标,西院通过复评,将教学的相关制度都纳入了管理体系中,护理部成立了教育科研委员会,并设立了专职人员以条块结合的形式进行系统管理。

5.2 重视岗前教育

5.2.1 实习生、新职工进岗前护理部集中岗前培训一周,课程设置有:医院概况、职业道德教育、护士礼仪规范、护理安全防范、消毒隔离知识、内外科护理、各种相关检查准备、实习生管理条例及各项制度等。

5.2.2 进科室后,加强入科教育,由病区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介绍环境,床位分布,区域设施,相关规章制度及专科特点,尤其加强自身防护教育。

总的目的是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顺利过渡角色转变,让他们感到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5.3 严格落实带教

“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师”是由宋春燕等人提出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师应当是护理专业学生的角色榜样:具有专家般的临床技能,能在现实的临床环境中阐述护理知识,并且能运用临床经验和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1。科室执行专人带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实习生及实习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

5.3.1 针对不同层次的实习生

完成大纲要求,科室定期开展小讲课、护理查房、技术操作示教等活动,专科以上的学生完成个案书写、个案答辩,每位实习生出科前要完成本科的理论与技能考核,要求实习生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防止差错发生。针对本科毕业生安排有经验的指导老师,专人负责完成毕业论文。

5.3.2 针对不同阶段的实习生

制定不同实习内容,如初期掌握常规性工作,中期加强交流及技能操作水平,后期要培养观察、判断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在此期间学生可能思想波动较大,出现实习不安心,会增加请假机会,作为老师要注意从人性化角度考虑,稳定思想,调整心态,以利顺利渡过此阶段。

5.3.3 针对不同的实习生

每个同学的个体差异较大,要学会因人而异的开展因材施教。有的反应慢、接受能力差,老师要耐心、细心,多关心,多帮助;有的好学生,不要吝啬表扬,以肯定优秀,鼓励落后;对于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学生,要端庄态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5.4 注视环节管理

要求实习生注视基础护理工作,特别是本科生要克服只关心“技术性”操作,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落实专科知识的培训,抢救设备的使用,加强技能训练。护理部每月定期进行操作示教,使的实习生能规范化操作,科室负责考核工作(基础和专科),以提高操作水平。根据书写要求认真指导正确的书写护理记录,及时修改,以提高文件书写能力。

开展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生交流的技巧,教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如肢体语言、手势等,进行,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5 加强师资建设

5.5.1 师生互动,互找不足 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要选择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工作两年或具有主管职称,有爱心、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带教工作,并全面衡量,综合考评。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双方互评,如学生每季度填写无记名调查表,从反馈中获得学生的期望需求,还有护理部定期组织学生及带教老师开会,在会上将各自的不同意见,予以沟通,定期整改。通过双向评价,护生认识到自身问题,不断改正,老师也看到了带教中的不足,从中分析原因,积极整改,提高带教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5.2 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据统计33.5%的学生认为护理师资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2,加强师资队伍各方面培训,如院内或到院外进行培训学习,组织各种竞赛如技能操作等形式,以提高整体带教水平。

5.5.3 创造空间、实施激励

护理部每年进行各种竞赛,评选优秀带教老师,激发荣誉竞争,加强激励机制实施;根据不同科室带教情况,发放带教费,充分调动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专款专用。

当今社会,随着学历、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发生者微妙的变化,老师希望带出好学生,学生希望碰到善解人意的好老师,但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老师在保证带教质量的基础上完成带教任务,学生顺利毕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篇6

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张平老师,是我入学后的第二年,当时因为年龄较大,又有多年的工作经历,一进校门我就被指定担任学生干部,与老师的联系因此也比较多。一天上午趁课余时间我在教学楼过道上和班主任蒋老师说事,迎面看到一位个子稍高,体型适中,皮肤略黑,身穿深灰色中山装,腋下夹着一本厚厚讲义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走出教研室,站在我旁边的蒋老师小声告诉我说,这是张平老师。“哦,这就是张老师啊!”我回过头去,望着张老师的背影,见他步履虽不轻盈,却很坚实。其实在见到张老师之前,我就已经对他的名字非常熟悉了,多次在《金融研究》等刊物上拜读过他与王荫乔、朱新天两位老师合写的文章,三位老师合编的《金融辞典》也是我用得比较多的一本工具书。因对学问的渴求,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早已油然而生,这一次总算把名字和人对上号了,遗憾的是那时还没直接聆听过张平老师的讲课。

说来也真是幸运,到了上专业课的时候,我们班的货币流通课,就是由张平老师讲授。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刚开始学习,同学们对金融方面的知识还了解不多,不知道流通中的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初学这门课大家的感觉是既新鲜又困惑,课堂课间不时提问。张平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总是能结合自己曾在人民银行、财政部门工作的实践体会,十分耐心地给予讲解。当时正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很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问题更是时常成为课堂讨论的热点。张平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到,物价上涨主要是由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引起的,货币发行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发行,一种是财政发行。经济发行主要是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可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财政发行是财政向银行的透支,会引发通货膨胀,应当尽可能避免。在课堂上,张平老师认真地讲述课程的要点、介绍各种学术理论,也不时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深邃的学术造诣,加之张老师说话幽默风趣,教学方法深入浅出,那时他的课总是最受同学们的欢迎。这门货币流通课也成为同学们思想最活跃、获益最多、学得最好的课程之一。大概也有这个因素吧,不少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都与货币流通、通货膨胀有关。

平日里的张平老师并没有什么当老师的架子,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同学们则把张平老师当作可信赖的长辈,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记得有一次过节,班里搞活动,给系里的老师们都发了邀请,结果只来了两位,一位老师没坐多久就有事先走了,另一位就是张平老师,他和我们一起到活动结束。当时活动的内容很简单,把教室里的课桌拼在一起,买点瓜子、糖果之类的,大家围在一起喝点茶聊聊天,再穿插点小游戏什么的。张平老师虽比同学们年长很多,但始终兴致很高地和大家一起聊天、说笑。那个年代的学生生活比较单调,用录音机放些音乐就算是很时尚了,我们的活动也照例放了点背景音乐,不知是有人故意的还是疏忽了,录音机里传出了“何日君再来”的旋律,这样的曲子在当时是被学校禁止的,一旦发现,轻则没收播放设备,重则通报做检查。我很少听音乐,基本是个乐盲,既不清楚那会放的是什么曲子,也没注意到音乐的变化。活动就这样进行着,直到结束张平老师最后才说了句“刚才有个曲子不好”。事后同学们都很感慨,说张平老师很能理解学生。

张平老师不仅教书育人,在生活中也是一位强者,他的原配妻子卧病在床数年,里里外外的家务事基本全由他一人承担。一次我有一个问题找张老师,他让我去他家里谈。一进门就看到张平老师正忙着从刚消完毒的注射盒里拿出针筒,按针抽药,准备给妻子打针,熟练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医院的护士。我问他,你怎么还会打针呢。他笑着对我说,这也没办法,不然哪有时间天天去医院啊,就学着自已打,这样方便一点。从张平老师家出来,越发打心底里钦佩我的这位老师!

本科快毕业时,我准备报考研究生,看了当时的研究生招生目录,有天津财经学院的王荫乔、朱新天、张平三位副教授联合招生的信息,因为比较熟悉这几位老师的情况,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报考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结果我和周志成就成了他们名下首次公开招收的两个硕士研究生,张平老师就此成了我的硕士导师之一,使我还能有机会聆听张平老师的讲课。在研究生期间,张平老师讲授《中央银行学》,本来是专门给本专业研究生开的课,但来听课的人却不少,除了金融系的青年教师,还有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因为那时人民银行刚刚独立出来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很多事情还在完善的过程中,张平老师从理论上、实践上讲述了自已的观点,这些观点和主张后来大都实现了,也给我以后的研究留下了很深的影响。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中国转型时期的利率政策”,论文写好后,需同时交给三位导师审阅,那天在去交论文的路上正好碰上了张平老师,我便把论文交给了他,并告诉他论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已在《财贸经济》等刊物上发表了,他则很客气地说:“先睹为快!先睹为快!”

1987年硕士毕业,我离开天津回到了杭州老家,与学校的往来联系就不那么方便了,主要靠写信、打电话。在浙江,工作也时常有变动,除了杭州,还在湖州、温州两地工作过,偶尔到北京出差,基本上也是来去匆匆,一直没有再回学校去看看当年的老师和同学,直到2000年我调到北京工作后,才找机会回母校看了看。在此期间,与张平老师通过几次电话,主要都是为他儿子的事。有一次在电话里,他告诉我已经离开天津去了深圳,而他后来的老伴也去世了。

篇7

5把沙发,10多平方米的房间,角落的书橱里散放着几本时尚健康杂志,台灯发散柔和的光,桌上的香熏台飘来淡淡香味?只有一台测量血压?心率的仪器,透露出这里是一间治疗室?

斜靠在柔软的沙发上,微微闭上眼睛,舒缓的音乐声响起来,是New Age的曲子?“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双脚,感觉双脚放松?放松,双脚不能动了?不能动了?”音乐治疗师贺晓燕轻轻吟着?

治疗室里有3名体验者?除了参与体验的记者,一位是赵女士,她几年前患上乳腺肿瘤,做过手术,最近她感觉睡眠不好,如果不服用安眠药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因为睡眠不好,她的身体情况也不是太好?赵女士的女儿陪着母亲来做音乐治疗,贺晓燕邀请她也参加体验,事实上,在心理治疗领域,家庭成员与患者一起治疗,是常见的方式,音乐治疗中同样主张治疗对象的家属一同参加?

双脚?小腿?大腿?腰背部?胸腹部?头颈部?双臂?双手……贺晓燕提示一步一步放松全身,她的声音与音乐混合在一起,围绕在身体周围?刚开始时,记者还不太能按照治疗师的提示,完成某一个部位的放松,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因为环境太过舒适,身体变得失去知觉,人像是陷进了沙发里?

转换到了另一首曲子,音乐引导想象的过程开始了?音乐很清新,很悠扬,有鸟鸣,可以感觉到大自然在靠近?“想象一下,你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原,草原上有河流?有鲜花,有飞鸟,你走在草原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贺晓燕的声音似乎越来越轻,我的思绪有些散乱,并没有跟着她的提示在草原上漫步,仿佛熟睡之前混沌?飘忽的感觉?直到音乐转换成明快的旋律,贺晓燕的声音再次响起,她要我们慢慢张开眼睛,记者这才从半梦半醒中回过神来?

“能不能说一说,刚才你能想象到什么?”音乐停止,贺晓燕问赵女士?“我想起来去内蒙古旅游时的情景,我好像看到草原上有小兔子?小鹿在跑,天上有鸟在飞?”赵女士慢慢地回想着,她讲不出更多的情景,跟记者一样,她说有一段时间昏昏沉沉的,几乎要睡着了?赵女士的女儿描述说:“很舒服,很放松?”

有音乐的治疗过程持续了大约30分钟,结束以后,护士走进来为体验者测量血压?心率?与治疗之前测量的数据相比,3名体验者的血压?心率都有明显的下降,这是音乐放松治疗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效果――身体的深度放松状态?贺晓燕介绍说,在国外一些治疗诊所,医生会对接受音乐治疗的人做更加详细的检查,比如化验血液中各种参数的变化,检查结果是,音乐治疗可以降低人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增加免疫球蛋白数量?

这就是音乐治疗?这种在治疗师引导下进入游离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状态,然后自由发挥想象,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深度放松的方式,是音乐治疗中最常见和浅层次的治疗?很少有人说自己不喜欢音乐,但我们很少追究为什么音乐会带来愉悦?在音乐治疗师看来,音乐是一剂良方,在特殊的操控之下,音乐就像药物,可以“治疗”心理?情绪疾病?

刚刚做完治疗的赵女士说,她打算继续尝试这个新鲜的治疗方式,希望改善自己的失眠症?虽然对音乐治疗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但赵女士还是对它充满好感,起码,45分钟的治疗以后,她感觉很放松?“这种治疗没有什么副作用,就像中医,我比较能接受?”

音乐也是药

北京高天音乐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是中国建立最早的专业音乐治疗研究和治疗机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副教授高天每小时的治疗费是500元,每次治疗2小时?就是这样高昂的费用,还是有很多病人排队预约?对于很多人来说,“音乐治疗”是一个似懂非懂的东西?按照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K.Bruscia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发展到今天,音乐治疗已经有众多的流派和治疗方式,除了聆听?冥想这些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外,还有乐器演奏?演唱等等?

这个学科诞生于上世纪中期的美国,到目前为止,美国大约有4000名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

就像抗生素的发明与战争息息相关一样,音乐治疗诞生的历史上,也流传着关于战争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的一所野战医院里,受伤士兵接受手术后,感染概率很高,感染的死亡率也很高?医生们猜测,如此高的感染率,与战地医院恶劣的环境有关,伤兵们在医院情绪糟糕,常常叫骂不止?一个医生想出办法,用留声机播放士兵们熟悉的家乡歌曲,他们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在这以后,医生们发现播放音乐还能收到意外的成果――病人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大大下降,甚至手术后的愈合期也明显缩短?这个发现受到美国国防部的重视,播放音乐的办法被推广到其他的野战医院,战争结束后,很多医院开始雇用音乐家来参与治疗工作?

不过,仅仅看临床上的神奇表现,还不能说明音乐在解决心理?精神疾病上,能发挥稳定的作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它还需要更多严格的实验来证明疗效?

周平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硕士,她的毕业论文是研究音乐冥想对缓解化疗期间副反应的作用?对于肿瘤病人来说,接受化疗是无奈的选择,化疗的副作用常常让病人非常痛苦,很多国外的实践证明,音乐治疗对缓解病人的化疗痛苦具有明显的效果,周平对30名接受化疗的肿瘤病人进行了实验,以印证音乐治疗的效果?

实验结束以后,周平发现,与没有接受音乐治疗的另一组病人相比,接受音乐治疗的病人化疗后24小时内的呕吐反应并没有明显减轻,但是化疗之前和化疗24小时后的呕吐反应,接受治疗的病人和没有接受音乐治疗的病人差别很大?经过音乐治疗以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感觉减轻了很多?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化疗后24小时内,药物对病人消化道的损害,造成了病人的呕吐,而化疗前和24小时后的恶心呕吐,与病人紧张?恐惧?焦虑等等精神因素相关,音乐治疗对缓解他们的情绪不良,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不仅如此,实验还证明,音乐治疗让这些实验病人的焦虑?疼痛都有明显减轻,他们的睡眠状态也在接受治疗后改善很多?周平介绍说,缓解肿瘤化疗病人的精神焦虑,只是音乐治疗庞大的适应症中的一项?

新职业萌动

“现在,音乐治疗专业是音乐学院最热门的专业之一?”2002年周平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的硕士研究生时,了解这个专业的人还很少,但今非昔比,对音乐治疗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每年专业考试时,报名人数总是要超过老师们的预计,“从早上考到晚上都考不完?”高天说?上世纪80年代,高天最初听到有关音乐治疗的信息是报纸上刊登的“趣闻”,比如音乐能让奶牛产更多的奶,20年过去,中国人开始越来越多地了解音乐治疗的真实面目?

周平正在为上海音乐学院筹备开设音乐治疗专业做一些准备工作,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央音乐学院拥有音乐治疗专业本科和硕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外,很多大学开始关注这个专业,并计划开设音乐治疗的专业教育,上海音乐学院也可能在不久以后招收音乐治疗专业本科生?

专业教育的红火,预示着音乐治疗师职业让人乐观的就业前景?贺晓燕医生最近正在啃着大部头:《异常心理学》?《基础乐理》?《人体解剖生理学》?《中外音乐简史及作品赏析》……这些都是国内第一次音乐治疗师资格认证考试――初级音乐治疗师认证考试的参考教材?如果通过年底举行的考试,贺晓燕就将拿到音乐治疗师资格证,成为中国第一批正式的音乐治疗师?

贺晓燕从小在上海市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学胡,内分泌科硕士毕业以后,在瑞金医院做了6年临床医生,贺晓燕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志趣――音乐治疗?在医学院学习时,贺晓燕就听说了音乐治疗师这个职业,并对这个专业充满了兴趣?“那时候想,也许要到自己退休,才有可能学习音乐治疗,做一个音乐治疗师?”当时,音乐治疗在国内还鲜为人知?贺晓燕没有想到,音乐治疗在近几年迅速地被人们接受,她也有机会很快实现理想?她目前供职的机构,专门为肿瘤病人提供治疗和各种服务,正好为她学习的音乐治疗提供了用武之地?

贺晓燕的音乐治疗室开设在上海瑞金医院门诊20楼上的“安美抗癌资讯中心”内,这里除了为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服务以外,还开设了很多国际同步的自然疗法工作坊,吸引了不少有兴趣的人士来参加?从今年8月开放以来,仅音乐治疗就已经接待了100多名体验者?目前常规开展的音乐治疗主题叫做“音乐精神减压放松”,治疗对象是“身处压力环境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癌症患者及家属”,每次治疗收费是20元,其中5元将捐赠给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研究室主任张新凯,也致力于推动音乐治疗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张新凯表示,像精神卫生中心这样的机构也希望引进音乐治疗师?

浦鹰是上海四平中学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经常要面对青少年心理?情绪问题?出于兴趣,他参加了音乐治疗培训,他认为,学习音乐治疗技术,是为自己的工作增添一个有用的工具,就算不能成为专业的音乐治疗师,也会对心理治疗工作有所帮助?

在很多西方国家,音乐治疗师是一个成熟的行业?高天曾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精神病院工作,这家医院有1000多名病人,拥有6名正式的音乐治疗师?高天介绍,在美国很多综合性医院,一个由主治医师领导的治疗团队里常常会有音乐治疗师,甚至在一些医院的外科手术室,也配备音乐治疗师,为手术中的病人进行音乐治疗缓解疼痛,而音乐用于分娩镇痛也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美国的音乐治疗师,一般的年收入大约是4万-5万美元,属于“白领”?

接受度还有限

到目前为止,国内经过正规学习的音乐治疗师并不多?除了像贺晓燕一样接受培训并参加考试获得证书,学校教育也是音乐治疗师的诞生之地?周平的本行是小提琴,但她的理想不是做一名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毕业以后,周平报考了音乐治疗专业硕士研究生?包括她在内,全国已经毕业的音乐治疗专业硕士大约只有10名?2008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第一批本科生即将毕业,一共也只有15名?

高天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师将成为一种受人欢迎的新职业?

在中国,精神科医院和特殊机构比综合性医院更早接受音乐治疗的应用?国内很多精神科医院都开设音乐治疗室,只不过音乐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张刃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硕士,现在在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工作,他专注于音乐治疗在边缘人格?青少年人格发展障碍上的应用,他也正在为此投入大量的精力?张刃轮流去监狱?强制戒毒所?劳教所工作,为这些特殊环境里的人群进行音乐治疗?

篇8

起初我还觉得,自己无意闯入这样的宁静温婉之中,是不是有些唐突了。奇妙的是,当我带着认真、带着好奇真正踏了进去、参与其中的时候,那些一望无边的草坪、树丛、白云和蓝天便在忽然之间悄无声息地包容了自己,给我通透全身的放松和畅快。那种感觉,就像一位阔别多年的老友出现在自己面前,无言却又微笑着给了自己一个大而结实的拥抱,换我彻底的踏实和心安。

索性大脑放空,随意去走。总有栗色的小松鼠突然从草丛跳出,噗噗啦啦窜上了树,或者干脆悠然在丛间小径与人同行,颇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互不干扰”的味道。我是很紧张的:一是因为自己实在太怕虫子,身边又猛然冒出比虫子大很多倍的活物,心里面那叫一个地动天惊;二来,平日里实在太少与动物为伴,尤其是松鼠。所以我很多次停在原地不知是该自己先走,还是让它先行。但是这种紧张,丝毫比不上心中难以名状的欣喜――在这之前,自己已有多久没能和大自然如此靠近?

来美国后我心目中最大的幸福,便是能在任何想要抬头看天的时候,都能看到这片湛蓝,都能长久地凝望头顶这片透彻纯粹的蓝天。校园中央大草坪的一端耸立着一座钟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每隔一刻钟便有悠扬深邃的钟声传出。钟声长短不一,15分钟那次最短,30分钟时稍长,45分钟更长,最长那次是整点。全校师生便能根据不同长度的钟声大概判断一下时间,安排各自行程。离钟楼不远的地方有汪湖水,一对白天鹅长期以此为家,是我们学校另一处代表性景致。两只天鹅在这湖中悠然自得地享受阳光,享受雨露,享受大家来往于湖边时的侧目。在湖里游得厌了,两只天鹅则一摇一摆蹭上了岸,趴在湖边的草坪上自在。我偶有路过,那白色羽毛在阳光下真是耀眼。天空撒下淡黄的光线,柔和地笼罩着大片的青翠和这青翠之上的雪白斑点,这些清晰明亮的色泽,长久又强烈地吸引着我。太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来到的是个公园,其实是在校园里面。

初见校园之后没过多久,我又第一次来到校医院体检。每次想到医院,脑中立刻浮现的便是浓重的药水味儿,冰冷的走廊,还有一脸严肃的医生。所以得知新生入学需要体检的时候,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安的。谁想当我迈进校医院的大门,竟然遭遇了预料之外的温暖。虽说是医院,可每间屋子都是暖色,墙壁上挂满花花绿绿的画册和布告,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普及健康知识,浅显易懂的同时给大家提醒和指导。医院里闻不到任何药品和消毒水的味道,处处温暖柔和,像在家里一样。在查体的过程中,护士总是不停告知给我检测结果――niceandnormal(一切都好,一切正常),抽血时一边在我胳膊上涂碘酒一边告诉我说“youaredoinggood(你做得很好)”。负责抽血的是两个正年轻的女护士,我无意间听到她们聊天的内容,听到她们讨论认识的男孩子,cute(可爱)、single(单身)这些词语频现,鲜活着女孩子之间永远不变的关于男孩子的话题。这些最最普通最最真切的情感,才有让这医院生动起来的力量。

校园太大,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常有,好在手边还有地图。地图常年在校车上、校服务处免费提供,随时都有,随时能取。大约七八条公车线路跑遍全城,学生只需出示学生证,便可免费乘车或者免费换车、调换线路。地图背面是各条线路公车的时刻表,有工作日和周末之分。工作日的发车间隔小,方便学生上学放学,到了周末,每班公车的间隔要长一些。各条线路的公车上都有通讯工具,司机之间可以随时交流乘客换车情况。在我所住的研究生公寓楼附近是3路车的站点,如果想去某家开在2路车所经线路的超市,我便可以在上3路车的时候告诉司机我想换2号线。于是3路车司机会在接近换乘公车站点的时候告诉2路车司机有人想要换乘那一班车,2路车司机便会停在站点等我换车。各路公车的时间点紧凑而且严密,一般都是保证乘客刚下这一班车就能换上另一班车,省掉很多换车时的等待和繁琐。能为学生提供的便利,学校都已尽力为学生提供了,并且还将继续为全体师生提供下去。这种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理念,丝毫没有体现在五花八门的口号之上,而是早已润物细无声般进驻在人的心里。

我很多次跟朋友说,初到此地之时美国人民对待我的方式,让我一点一点明白日后我在对待陌生人时应该怎么样做。

2、我的美国教授

在奥巴马当选新任美国总统之后,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系列的就职舞会。总统和夫人在舞池中深情款款,照例成为全国媒体和民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周二晚上华盛顿的歌舞升平刚过,周三晚间的课堂,Lulu一进教室就神采飞扬地嚷嚷开来: “知道吗知道吗,我昨天梦见奥巴马了!我梦见我在和奥巴马跳舞哎!”话音刚落,Lulu“啪”的一声端好双臂,又在教室前面转着圈儿地跳了起来,边跳还边补充: “昨天吧……我是看完舞会才去睡的觉……竟然接着就梦到奥巴马和我跳舞!”按说女人的 “花痴”往往会在10岁到30岁之间萌芽、发展、,并随着丈夫或儿子的闪亮登场而自然消失。顽固一点的人也多半选择低调处理,心里偷偷惦记一下帅哥即可,“惟恐天下人不知”就免了吧。再顽固的我没见过,谁想在这儿碰上了,而且一碰就碰上个早已超过 “花痴”症状群年龄的高级知识分子。

Lulu,女,祖籍菲律宾,年龄不详,可根据简历上“1979年本科毕业”作粗略推断。主管硕士项目,虽说系里 “老大”并不是她,但前三把交椅肯定有其一的。头衔百分之百是 “教授”,而且是大教授,可她并不愿让众师生叫她的官称,别人嘴里 “Professor(教授)”一词刚出,随性惯了的Lulu大多面露难色。所以我们总是称她 “Lulu”。这个音发起来其实很像吹泡泡,所以非常可爱,可爱得一如Lulu。

每个周一和周三的晚上六点都有Lulu的课。我一直没想明白美国人是怎么安排课程表的,不是晚饭时间上课,就是午饭时间上课。午饭时间有课的话算是运气好,毕竟美国人午饭没有回家吃的,基本都是带饭到学校去、或在附近快餐店里解决。晚上六点上课的话,就只好告别正儿八经的晚饭了。Lulu每次来给我们上课,除了带着课堂所需资料之外,必抱一个玩具。她在前面讲课的时候,玩具就在众人手中传来传去,大家都很喜欢。玩具都是塑料卡通人物系列,颜色鲜艳,旧式录音机一样的大小,卡通人物大多跷着脚坐在底座上、或者举着手站在底座上。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姿势,都是机关。一旦玩具到你手中,你只要试着按一按卡通人物跷着的脚、或是握一握举起的手,必有m&m豆“噼哩啪啦”掉在玩具某个或圆或方的零件里。于是,五彩斑斓的牛奶巧克力豆就成为了Lulu课上雷打不动的充饥食品,也成为了Lulu在系里人尽皆知的标志。

上学期没有Lulu的课,也就很少和Lulu碰面。我对她上课的最深的印象是,她说话节奏太快,我一听就紧张,越紧张越听不懂。后来陆续有研二学生叮嘱我们研一学生,说Lulu很难“对付”,课堂爱搞突击,抓人回答问题,在她手下不好拿高分,而且常以“你们下学期有得受了”之类的话结尾。其实这些评价和Lulu的样子很难对得上号:标志性笑容,咧得很大的嘴角,蓬蓬的类似蘑菇头的发型,非常可爱非常卡通。不过“笑面虎”老师也是有的,再加上我总觉得很难听懂Lulu,所以心里不安极了。Lulu这门课是以研究方法为主,将所学方法运用到毕业论文之中。第一堂课结束之后,Lulu安排我们思考论文研究方向,列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课下和她讨论。她总是咧着嘴眯着眼睛听我讲话,不时点头,好的地方鼓励,不好的地方指导。Lulu非常在意学生自己的想法,她只有在百分之百理解了学生的研究兴趣点之后,才会建议这个课题需要怎么准备,包括看什么书、搜集什么资料、研究方法是什么、具体怎么一步步做。在一次次这样的交流之中,惊觉Lulu的话并不难懂,心里没有了障碍,发音也变得顺耳。虽然自己一向不擅长思考和研究,可还是会在有了任何想法之后找Lulu聊。即便自己漏洞百出,却也依然喜欢那种被人一眼看穿的感受,不尴尬也不羞怯。有了专业的指导,接下来的路才能顺顺地走。

Lulu办公室的门总是大敞。不只是Lulu,在我就读的这所大学里,所有老师办公室的门都敞着。学生任何时间需要他们,直接上门即可。为保险起见可以提前和老师约好时间。我常在周五下午到Lulu办公室坐坐。周五中午是老师们的例会时间,所以下午老师一般都在。有时可能只有一个问题,我也喜欢到她办公室去,面对面说清、解决。之后的时间都用来闲聊,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柴米油盐,嘻嘻哈哈不亦乐乎。我常常在听Lulu讲话时心中暗自感慨,感慨这个女人既神气又神奇。业务棒,性格好,受人喜爱受人尊重。带着这个年龄段少有的活力,到哪都是活宝,到哪都有本事逗大家笑。

Lulu喜欢我的研究课题,愿意做我的majorprofessor,负责我个人的毕业论文。接下来的她会全面接手我的论文,我们会有更多讨论,更多努力。半年之前我想都不敢想,而现在,我开心地认为这是一件幸事。我对Lulu说谢谢,Lulu却说她应该谢我,谢谢我信任她接受她,作为老师能被学生认可,这是她的荣幸。

这就是我的美国教授露露。

3、异国的温暖

我在一个飘雪的周四傍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坐车去系里上课。

还在那站下车,过街,向南。天气恶劣的时候我会提前出门,给自己留出路上行动迟缓的余地,因为害怕摔倒,所以每一步都挪得小心。恍惚听到身后有隐约的叫喊,只是耳机里面响着音乐,音乐之外的一切都不清晰。我还是转过头去看了一眼,没有什么异常――行人不多,想来晚上有课的人也不多吧。有个女孩竟然还在跑步,我们同向。

或许是错觉吧,于是转过头来,继续走我的路。谁料几秒钟后那个跑步的女孩竟然在我身边停了下来,白皙的脸因着刚才的奔跑和寒风的刺激变得略微发红,有些气喘地跟我讲话。虽说我立刻把耳机摘了下来,可一开始的那几个词我还是没有听清。但很快地,我意识到她在向我确认刚才我坐的是不是蓝色3号车。我点头说是,带着一头的雾水,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看着她向我伸出手来,看着她摊开手掌,这样莫名的动作让我的心脏抑制不住地狂跳,说句实话――我紧张,陌生人的突然闯入让我非常紧张。

她的手中攥着一枚纽扣,深蓝色的钮扣。这是要干什么,她想做些什么,她一连串的行为瞬间唤起了我的不安、疑惑和防范。可是她却那么自然和友好地问我: “这枚纽扣,是不是你的?”我马上低头检查风衣上的这排扣子,从上到下,最最下面的扣眼只有一段线头孤零零地飘着――果然,我的扣子掉了。我连声说是,连声致谢,她的声音依然清脆响亮: “不用客气!”她把扣子递给了我,继续大步朝前跑去,我望着她的身影一路向南,跑过我们系的楼门,拐过楼角向西,渐渐消失不见。

我愣在原地不动,好一阵子不能回过神来。那一瞬间,我像是被某种力量猛地冲了一下,脑子有些发懵。事后我才越发确信, “震撼”,应该才是那种力量最准确的定义。百分之百的震撼,任何涌动的音乐狂潮都带不来的震撼。我记得那个女孩的背影:半长的马尾,黑色上衣,黑色及膝短裤,大步向前。我没来及记住她的脸。她一定和我同乘3号车,但我丝毫没有注意到她,下车时也没察觉有人和我同在那一站下。或许,她是在我刚下车后发现了那枚扣子,于是也下了车顺着我的方向追赶。我已经在这雪地行进了一分多钟,那她又是跑了多久才发现了我?她就那样大步跑着,为了能快一点追得上我大步跑着,难道不怕滑倒在这冰面?天那么冷,她又穿得单薄,就只为了一枚纽扣,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如果我们系离那个小站再近一点,如果我的步子再快一点,如果我已经进了楼门,她就一定看不到我,而这场追赶也就都是白费。

我的脑中闪过很多问题,我想不明白的问题。可我明白的是,这些在我脑中闪过的问题都没能带给她任何的困扰和犹豫。她只是捡起了扣子,一心想要找到这枚扣子的失主,除此之外再无他虑。而我就像一个得到了意外的恩宠和溺爱的孩子,满足、感动得一塌糊涂。只为车内遗落的一枚纽扣,坚定果断地选择了车外的寒冷、冰雪、还有无法预知结果的追赶。

莫大的幸福就在那个傍晚伴着这样一段插曲降临,汹涌而来,让我不知所措。那个女孩跑着离开,想必她也需要尽快赶到她的目的地。很想补上一句叮嘱,叮嘱她 “小心地滑”,可对她来说应该都是多余的吧。如果她真的怕滑,这枚纽扣也就不会重新回到我的手上。谢谢,真的。或许某天我们还会于校园某处擦肩,我们应该都辨不出彼此的样子,可我会永远送上我的感谢,给这位并不相识的女孩。那个傍晚很冷,只是我怎么都不觉得冷了。

从秋到冬,从春到夏,来自于陌生人的帮助、微笑和关怀总是让人觉得温暖。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却仍能被当地人一视同仁地友好相待,那种贴心的感觉更是难以名状。我多少次想起初到美国的那天,不曾预料在芝加哥O'HARE机场的入关程序竟然持续了那么久。大部分人误了下一班飞机,待我交完入关手续、找到行李、办好托运之后,只剩不到半个小时让我转机。我很紧张,偌大的机场接纳了我,我却不知何去何从。问了很多工作人员,由于听不懂黑人发音仍然不知所措。直到终于找着安检口、过了安检、我再次向一个美国男人确认GateB14的方向、他很确定地指给了我之后,我才看到一丝或许不会误机的希望。只顾拉着箱子朝登机口跑,已经跑出一段距离突然在机场的嘈杂声中听到那个美国男人响亮的关心:“You'lbeOK(你不会有事儿的),ma'am!”声音传来,遥远又悠长。突然觉得宽慰,鼻子一酸想要流下泪来。这样一句看似平常的关心,于我,那么柔和,那么适当,那么温暖。他完全可以不必继续关注已经跑出很远的我,完全不必补充那句贴心的安慰。可他还是冲我喊了,他看出了我的惊慌。我一边继续前行一边转头向他匆忙地喊着 “thankyou”,我们之间隔了很多的人,我喊的时候用了很大的力。那声音虽然由我口中发出,可那力量却是他给我的。在那样一个奔波的时刻,一个陌生的人在夜色笼罩下的芝加哥让我第一次在漂泊之中拥抱安定和宁静。

我很开心我现在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是个敢于表达、注重形式的国度。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内敛的品性之后,西方文化开始为我的生命注入新的内容,一点一点学习对陌生人微笑、向陌生人伸手。在学校,在超市,在街头,很多人擦肩而过,很多人相视而笑。原始质朴的微笑本是透着善意透着友好,可太久以来我们不向陌生人微笑,陌生人的微笑会让我们觉得图谋不轨觉得紧张。太久以来我们不问陌生的人是否需要帮忙,我们害怕陌生人的善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太久以来我们不愿打开自己,希望被人关心却又拒绝交换沟通和信任。可是,有谁从心底里不想收到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我是想要的,想要每一句 “nopressure(别有压力)”、每一句 “givemeahug(我们抱抱)”,想要帮助,想要关心。我知道温暖的感觉有多么好。无论东方西方,无论内容形式,人与人的相依都有同样的暖。当我们不再害怕和陌生人纠结的时候,日子会不会变得更开心、更有安全感。

4、美国的教堂

8月2日,是美国的一个礼拜日,我的美国朋友Mary又一次开车带我到教堂去参加活动。说实在的 ,我并不是基督教徒,也对西方的那位“上帝”心存疑惑,我来这里,更多的是想感受另一种美国文化。

基督教是美国的第一大宗教,在这个崇尚信仰自由的国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美国,各式各样的教堂遍布每个城市乡村,是不容忽视的美丽景致。

有些教堂年岁已高,从久远的年代保存至今。这种教堂多在曲径通幽之处,有大片的花草树木掩映。教堂顶端是高耸的塔尖或半圆的穹隆,嵌在顶端的十字架是教堂最显眼的标志。斑驳的石墙上留下太多时光逝去的痕迹,而教堂却在这种古老的过程里越发优雅和庄重起来。更多的教堂是后来新建的,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样式:有的复古,有的现代,有的屋顶上挂十字架,有的屋顶上挂钟……但不管怎样,这些建筑都保留了自身特有的宗教风格,人们仍能很容易地将教堂同其他建筑区分开来。

教堂是个供大家同上帝对话、与上帝交流的地方。大部分美国人选择在周日上午到教堂做礼拜。每到这个时候,教堂前的停车场总是停满了车,礼拜结束之后教堂附近的交通甚至还会稍显拥堵。教堂里坐满了人,通常以家庭为单位,上至老人下至小孩,一个个都热情又虔诚。

我喜欢隔三差五地和Mary一起去教堂做礼拜。之前我对教堂的了解是非常有限和狭隘的,以为做礼拜就是听听唱诗班缥缈的合唱,听听牧师冗长的讲经。直到去过之后,才发现这里的礼拜形式和我之前想的截然不同。礼拜的前半部分是唱诗,但却告别了任何传统形式的唱诗班合唱,取而代之的是由流行歌手组成的乐队领唱。乐队一般包括一名架子鼓手、一名键盘手、两名吉他手、两名歌手,两名歌手通常一男一女,一个主唱一个和声。乐队演唱的圣歌多以摇滚乐为主,显得年轻又充满活力。歌词琅琅上口,一字一句歌颂上帝。舞台配备了齐全的现代化灯光音响设备,中间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每首歌曲的歌词,方便大家合唱。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种现代化的教堂,或者说,同一个教堂并不适合所有的基督徒。好在美国的教堂众多,每一个基督徒一定能在风格各异的教堂之中找到一所最适合自己的,这是一件幸事。

我常常和美国朋友一起唱得不亦乐乎,总觉得这不仅是一场礼拜,更是一场演唱会。台上的乐队吸引着我,台下站起身来唱歌的每一个人同样打动着我:头发花白的老人唱得起劲,情到深处将手高高举过头顶,掌心向前,想离上帝更近一点;左前方的夫妇唱得投入,丈夫搂住妻子的肩膀,和着旋律轻轻摇晃;右前方的夫妇同样虔诚,丈夫自始至终轻揽妻子的腰,在追寻上帝的道路上还做好伴侣;更有跟着父母来做礼拜的小孩子,屏幕上的很多词语甚至还都不认识,可他们还是乖乖站在父母身边,认真学歌。至于我身边的Mary,因为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每一首圣歌她都会唱,并且唱得大声。Mary时常一边唱歌一边将一只手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放在胸前,或者双手手心打开举过肩膀,或者闭上眼睛。歌声里传出她自己的信心,更是她自己的信念――追寻上帝,相信上帝,忠于上帝。

两首歌的间隙由乐队主唱带着大家祈祷,所有的人把头低下,闭上眼睛。祈祷的内容仍是感谢上帝,感谢他把大家聚在一起,于是大家才有机会学习他、了解他、聆听他的教诲;感谢他为大家赎罪,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感谢他一直和大家在一起,并且送来恒久的爱。

唱完圣歌之后是讲经时间,每周的主题不同,关注的章节不同,演讲的牧师也不同。说是讲经,其实并非一味地照本宣科。每个牧师都是脱稿讲经,围绕一个主题滔滔不绝。讲经的过程丝毫不显乏味单调,通常会以最近发生在牧师身上或者朋友身上的日常小事开头,在台上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讲了好大一段故事之后才落脚到《圣经》的某一两句话上。大家在台下听得兴致盎然,不时哈哈大笑。我是很佩服牧师们的讲经功力的,因为他们从不急于通过一次讲经为大家灌输太多东西,而是每次一小段,几句话而已,循序渐进。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一点一点建立同上帝的联系,日子久了,也就与上帝难解难分了。

很多人会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或是在《圣经》上勾勾划划,像极了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圣经》有很多版本,各版本在措辞上略有出入,但主旨相同。每个人手上的《圣经》版本都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但都被人小心翼翼捧在手中,视若珍宝。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圣经》是衡量世间一切行为的标准,人们通过《圣经》分辨美与丑、是与非。牧师在讲经的过程里会反复强调《圣经》的主要观点: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孩子应该尊重父母,从内到外服从父母教诲;丈夫要有责任心,支撑家庭、保护妻儿;妻子要对丈夫忠贞,相互关心相互照顾……

令人感慨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生在基督徒家庭,从小跟着父母学习、倾听这些讲义,接受这种教育。《圣经》从此逐渐渗入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他们生命里深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一旦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来接受这种教育,就势必会在社会伦理上、道德理念上形成巨大的力量,继而根植于美国文化之中,进一步推动这个国家在各领域的进步。

教堂并非只是基督徒们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地方。除了做礼拜之外,教堂更像一个多功能的公共活动场所,有其他的社会功用。很多教堂都会开展各种慈善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国家、地区、个人。每逢感恩节、圣诞节等美国传统节日,教堂都会举行相关庆祝活动。去年感恩节的时候,学校某一教堂就为学生准备了很多南瓜,大家可以将南瓜随意雕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规模稍微大些的教堂还会为国际学生搭配口语伙伴,教堂事先通过邮件了解你的个人信息,然后挑选和你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美国学生作为你的口语伙伴。两人一组,一个星期至少见一次面,以此方式提高国际学生的口语,帮助国际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我就是这样和Mary认识并成为好友的。其他由教堂组织发起的社会活动还有很多,教堂在成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同时,更以社区活动中心的身份发挥着重要作用。

5、生活琐记

每个周二周四早上九点,我都会和谢莉老师相约办公室,接受类似做考勤或改作业的任务指派。谢莉每次必和拉杆箱一起出现,在办公室坐定之后便开始“噼哩啪啦”从箱子里往外掏午餐,香蕉、酸奶、咖啡、各种盒装袋装食品。在美国,这是老师们共有的行为习惯之一。早晨来,下午走,这中间需要上课和打理各种教学事务,所以午餐就在办公桌后、电脑前解决了。系里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下都 “暗藏”一个长宽高一米左右的冰箱,不大,但存放午餐是足够了。年纪很轻的工作人员喜欢叫外卖,或者午饭时间开车到附近餐厅吃,全当出去活动活动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如果老师们要集体开会,教秘通常会为大家预定皮萨、三明治、两三种汤,配上沙拉、甜点、饮料作为午餐,在会议室里先吃饭再开会。没有吃完的食物可以放在系里专供教职员工使用的厨房里,厨房和私人住宅的厨房完全一样,还置放着一张圆桌、几把座椅,是老师们休息闲聊的场所之一。

地下一楼有间专为研究生提供的休息室,只有研究生才能拿到钥匙。休息室的一半是助教助研的办公区,每人都有各自的办公桌椅,方便大家工作学习。我常用的教材和资料大都留在我自己的办公间,省掉了背来背去的麻烦。休息室的另外一半有沙发、电脑、打印机、书橱、信箱,研究生们没课的时候常在这里写作业或者休息。两部分中间是个厨房,冰箱、微波炉、桌椅都有,冷藏、加热食物都很方便。有时老师们的集体午餐订多了,吃不掉的就送到我们这里来,放在厨房中间的大桌子上,大家随便吃随便拿。

至于本科生,虽然没有专门的休息室,但系里系外也全都是吃吃喝喝的地方:阅览室啊,教室啊,随处可见的沙发、桌椅啊,草地上,树荫下,咖啡屋,图书馆,任何你能想到的地方都能用餐。就连系里自动售货机的旁边都摆好了桌椅,常常有学生坐在桌子上、靠着墙边吃边聊。大部分人会选择自制的或从快餐店买来的三明治作午餐,各种饼干、巧克力棒和咖啡也同样流行。还有些人爱吃奶酪,独立包装、细长的圆柱条形的奶酪,撕一绺吃一绺,饶有兴致。

既然自己带午饭的风在如今的上班族和学生族中间依然刮得很盛,所以不管是公司还是学校,都尽量为大家提供用餐条件,方便大家用餐。一方服务到位,另一方就容易兴致高、劲头足。就像李开复在解释Google为何提供绝好的伙食给员工时说,员工在琐碎的事情上少花时间,就能更专心地去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