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宠物医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前言:
兴义雪梨园是贵州省兴义市山龙果业有限公司于1998年10月,从四川省苍溪县引进的地方名优梨品种—苍溪雪梨,到兴义市白碗窑镇﹙品德﹑岔米、大水井、色白、普哈、纳岗等村民委员会辖区为主﹚内相对连片地﹙宜林荒草山、淘汰茶园、更替天然松林和部分退耕还林等﹚新建的梨园基地。从133hm2试种面积后逐年扩大,到2008年达721.3h㎡,计划到2010年达1000h㎡。2003年秋,将试果送检与品偿后评定为“客苍溪雪梨优于原产地,为黔西南州梨中上品之一”,当年申报并更名为“兴义雪梨”。
1998年公司定位生产出绿色产品。措施:从源头抓起,探索不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生产管
李子富 总经理 法人,毕业于黔西南州农学﹙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工程系前身﹚;公司员工中一部分是该校﹙系﹚的毕业生,且参加本自选课题的部分工作,在此特致谢。
理办法;综合应用自然气候﹑天敌和人工干预技术措施,建立“兴义雪梨园—昆虫生态系统平衡”。
1、兴义雪梨园——昆虫生态系统简介
1.1兴义雪梨园
兴义雪梨园区规划面积1200h㎡﹙其中兴义雪梨种植1100 h㎡,建立兴义雪梨气调储藏库、加工厂、公司办公区、员工宿舍区、苗圃、牛与猪养殖场等100 h㎡﹚。为便于科学管理而划分为邻耕区(退耕还林区)、更替区(淘汰茶园和更替天然松林区)、劈荒区(宜林荒草山区)生物论文,三区面积大致相等。兴义雪梨园是建在喀斯特山区﹙土层较厚:多数在2.3m以上,以黄壤、黄沙壤和黑钙土为主﹚﹑PH=5.0—6.3﹑海拔1716.2—1957.7m(岔米村白石岩组宜林荒草山规划区上限1957.7m,品德村大寨组退耕还林区下限1716.2m)﹑年降雨量1130-1240mm(其中5月中旬—10月中旬占85%)﹑年均气温15﹒5-16.1℃(其中元月-6—0℃有16.2d,7月在30-34℃有11.5d)﹑日照时数1160-1270h④⑤的白碗窑镇之品德、岔米等村民委员为主的辖区。
1.2昆虫简介
2001年冬—2004年秋,在兴义雪梨园设点系统调查:邻耕区等分别设4个固定点(14×14m∕点);每个点内设一个网罩(4×4×4m:有一棵梨树)区﹙A或B或C或D之一﹚、一个开放式活动网捕区(在9个方格内任意变动)、一个活动取土点(1×1×0.3m)(在9个方格内任意变动)。定期收集:空中飞行、树上栖息和土壤中的成虫、幼虫(若虫)、卵。调查:冬季﹑初春各一次;3月上旬—10月下旬,20d/次。将收集虫、卵带回室内进行必要的饲养、整理、计数鉴定,确定各次(时期)优势种群等。
对收集到的106872头虫和3474簇卵进行计数,依据昆虫检索表和参考①②③鉴定得出:昆虫纲102328头虫和3016簇卵计59科237种,蛛形纲2111头虫和151簇卵计16种、唇足纲845头虫计5种、重足纲241头2种、有瓜纲174头1种及软件动物8种。
1.3附生生物观察记载
观察记载表明,兴义雪梨园—昆虫生态系统的呈现附生生物逐年在品种和数量上增多至:微生物12种﹑鸟类(含翼手目蝙蝠)、蛙类(含蜥蜴)、蛇类、鼠类、野兔等59种;人工种植的作物(大豆、花生、辣椒、红苕、多种蔬菜)及杂草。
2、雪梨园主要害虫及发生动态基本规律
总体上看年度间变化不大。
年度内邻耕区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类﹑非洲蝼蛄、小地老虎、金针虫类、大蟋蟀及土白蚁;更替区也多,除小地虎在冬季和初春不见活动外,其余时间都在活动;辟荒区未查到小地老虎,其它种类同上,只是数量少。
地下虫:大蟋蟀发生1-2代,小地老虎发生5-6代,多数是一年发生2-4代。
年度内地上害虫主要是梨小食心虫、天幕毛虫、刺蛾类、天牛类、金龟子类、梨蚜、梨粉蚧、大青叶蝉、茶翅蝽、梨茎蜂、梨食蝇等为主论文格式范文。
地上虫: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7代,蜂、蜘蛛等多数是一年发生4-8代。
4月底以前,以梨蚜﹑茶翅蝽危害花﹑叶为主;5—10月,以梨小食心虫、梨蛀茎蛾﹑天幕毛虫⑥、刺蛾类、大青叶蝉﹑蜘蛛﹑蚂蚁﹑梨天牛梨等为害枝﹑叶﹑幼果﹑果为主;秋季,以胡蜂﹑梨小食心虫﹑梨天牛﹑梨蛀茎蛾为害梨果﹑叶﹑枝为主;冬季以地下害虫为害根为主。
3、兴义雪梨园——昆虫生态系统中影响害虫的主要因素
总体上看年度间变化不大。
年度内主要因素是:
3.1自然气候,主要是温度和降水。
3.2天敌(昆虫、蜘蛛、鸟类、家禽、致病微生物等)。
3.3人工干预技术措施(整地、培土、中耕、追肥、排灌、修枝整型、剪除带病虫卵枝叶、刮皮涂白、疏花疏果、清洁园区枯枝落叶落果﹑杂草并处理、修筑引鸟巢配置饮水槽、建鸡舍牧放式养鸡等)。
4、兴义雪梨园—昆虫生态系统平衡的形成
4.1自然气候年度内变化是调控兴义雪梨园—昆虫生态系统平衡作用的主要因素
自然气候中的温度﹑降雨量及分布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光照和风。自然气候决定梨树、昆虫等的复苏、生长、发育、繁殖及越夏、越冬休眠的世代生活史,是决定兴义雪梨园—昆虫生态系统平衡的最主要因素。
4.2天敌是调控这个生态系统中害虫的重要因素
年度内兴义雪梨园害虫天敌较多:仅昆虫纲就有41科 118种﹙捕食性天敌73种,寄生性35种﹚,主要有:瓢虫、草蛉、蚂蚁、蝽、蜂、蝇、步行甲、盗蚊、食蚜蝇等。
年度内总的趋势是:害虫的出现早天敌5—10d,每一种害虫都有12—28种天敌。五年监测和实际证明:天敌基本上能调控害虫暴发态势。
4.3人工干预技术是调控这个生态系统平衡重要的辅助因素
人工干预技术措施是间接而重要的辅助因素:增强树势抵抗虫害和恢复能力;保护天敌﹑保护环境;改善兴义雪梨园生态环境;应用气候因素降低害虫越冬代虫口基数﹑3-10月害虫越春-夏-秋的虫口基数﹔创造条件引鸟类等入园区﹑增加天敌种类﹙含牧放式养鸡等﹚,能参与调控这个生态系统平衡。
附述:反映梨园生态环境改善的生物品种、数量(鸟类、蛇类,鼠类及多种野生菌落,特别是:多种鸡纵菌[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⑦﹙当地俗称:独鸡纵、窝鸡纵、热鸡纵、冷鸡纵等)、多种牛肝菌[Boletaceae]⑦﹙当地俗称:黑荞粑菌、黄荞粑菌、红荞粑菌等﹚增多。
5、系统平衡运行效果评价
综合运用4生物论文,调控害虫不暴发,建立兴义雪梨园—昆虫生态系统平衡。人工干预技术措施,是梨园的常规生产管理工作,与有虫就用药剂防治的传统防治法相比则:减少“购农药”、“购施农药器械”和“施农药人工”等成本,可节省480—750元/hm㎡年。通过三年的运用表明:1、整个兴义雪梨园雪梨鲜果产量是逐年增产、无大小年现象、梨果个体较整齐、商品性较好、外观品质好、内在品质(自检与请品尝组评价:无农药残留物、含糖量15.4-18.3
﹪、削口变色时间>20′、甜脆、耐储藏运输等)好、不足的是鲜梨果个体较大﹙1.0-1.3kg∕个,而这是品种特性﹚,兴义雪梨鲜果销售价稳中有升,实现公司的基本目标。
2、通过培训兴义雪梨园区的种植户,他们在生产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农业生产尤其是水果、蔬菜等’尽量少施或不施农药防治病虫害;基本能识别大部分害虫与天敌;并能人工扑杀害虫、保护天敌、增施有机肥、人工干预技术措施、识别梨果成熟度、保护性采摘梨果、分级包装等技术有较大的掌握与应用。
经三年应用显示:初步建立‘兴义雪梨园——昆生态系统平衡’、兴义雪梨园的生产和管理能节本增效,产出无农药污染的优质产品——兴义雪梨。
附补充说明:1、兴义雪梨园内有部分‘昆虫’是属于农作物、林木等方面的昆虫,如在邻耕区内有农作物昆虫。
2、在本课题中关于对‘昆虫’的鉴定工作,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可能会在‘种’级对昆虫的鉴定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鉴定,请谅解为谢。
参考文献
①、北京农业大学《果树昆虫学》农业出版社1981年。
②、王金友等《梨树病虫害防治》金盾出版社1993年。
③、中国农科院《中国昆虫学》科学出版社1991年。
④、兴义市农业区划办《兴义市土壤普查资料》1994年。
⑤、兴义市农业区划办《兴义市气象资料》2003年。
⑥、张健全等天慕毛虫在李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8月。
篇2
针对现行的预防兽医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还不太合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人才要求,(1)首先重组和调整课程设置:所开设的课程应该注重适应社会的要求,在能够保证专业性质决定的基本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多开设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课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以便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例如增设“动物免疫学”、“预防兽医诊断技术”课程,增加“兽医微生物学”、“畜禽传染病学”的授课时数;压缩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临床诊疗技能的锻炼和培养;新开设《动物医学新技术》、《动物微生态技术》、《兽医生物制品概论》、《畜牧兽医导论》等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创新开拓意识等等。预防兽医学科各课程之间的重复与脱节现象较为严重,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快,没有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应修订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学大纲及教学基本要求等教学文件;(2)其次充实和更新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学大纲:减少验证性实验,扩充探索性实验;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避免学科交叉间不该有的简单重复;加强学科内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的有机组合,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另外,还可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开设独具特色的课程,不仅要突出白己的办学特色,而且整合和充分应用自己的优势资源。
2 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它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多年来,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各个基地的建设不完善,同时,因管理及市场等原因,基地的发展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因此,应加强对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1)鼓励校院加大对基地的经费投入,使条件更加优越,设施更齐全;(2)吸引专家教授进驻基地搞科研,提高校内基地的科技水平;(3)调整基地建设的功能,逐步由以赢利为目的转向服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实习需要和服务社会齐头并进。同时,也可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例如选择基本建设、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合作融洽、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签订“产学合作协议书”或作为本院校外专门的学生实践基地。这些措施既可加强校系与企业的联系,又使双方在产品开发、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而富有成效。
3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学校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出能面向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教学过程应该也必须有用人单位主体——企事业单位的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及科研部门发挥资源优势,共同发展的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也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由于学校和企业的追求有差异,所以导致合作不稳定;以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是简单的提供技术咨询,企业安排学生实习,没有真正的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是学生不愿意接受学校安排实习。因此,可以考虑从多方面进行改革:(1)学校可与社会力量联合开办企业,鼓励专家教授在企业中担任职务或投资入股;(2)鼓励专家教授与企业或科研单位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可以利用企业的条件搞科研,企业也可利用开发的专利技术推广盈利;(3)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增加其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4)将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实岗生产,强化应用训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切合实际,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强,同时实习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第一时间选拔到适合本单位发展的优秀人才;(5)邀清相关知名企业的领导、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的会议,提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6)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学生考试考核和质量评价,便于学校及时发现社会对专业的新标准新要求,随时作出新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以上工作,初步建立起了产学研结合、良性互动的办学新机制。
4 加强教学、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的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不强,实际
转贴于
动手能力有限,掌握的知识不切合实际,好长时间才能适应本职工作,不能独立承担任务这些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展开工作:(1)在校期间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畜牧兽医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学生返校后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理沦——实践——理论——实践的这种模式,不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求临床教师亲自到生产一线指导学生的实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2)举办“兽医技能培训班”。学院可以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授对同学们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投入资金,举办多期培训班,形式、人数及时间上可以灵活多样,使学生们的实践动手操作技能逐步提高;如在某个地区爆发了某种动物传染病,学院可以及时请有关专家来学院介绍扑灭该病的措施及整个过程,以增加学生对该病的认识;对送检的病例直接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如何诊断动物疫病的全过程,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可以让其亲自动手操作;定期带领学生走访附近农户或养殖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举办以“宠物展览会”和“宠物选美大赛”为特色的兽医校园文化节。通过宠物展览会向全校师生展示世界名猫、名犬及宠物关容技术,激发学生们实践教学的兴趣;(4)进一步提倡、鼓励科技创新。学校学院可加人投入经费(寻求社会赞助),鼓励本科生参加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土创新能力。
篇3
NO.1
如果小宝宝出现了――发热、便前腹痛、腹泻、脓血便……
可能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
好发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但在夏、秋两季。患儿会急剧增多! 患病年龄:6个月以上的宝宝比较容易发病,尤其以1~3岁的宝宝最为多见,重症病儿多见于2~5岁。
致病因素:痢疾杆菌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本病可以通过被直接或间接污染的食物、水源、生活物品等进行传播,比如苍蝇就可以携带致病菌污染环境,小宝宝的“小脏手”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
典型症状:常见的急性菌痢可轻可重,轻者发热温度较低,大便次数较少,很快症状即可控制;重者表现为三种:以惊厥、昏迷等表现为主的脑型、以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休克型以及两者特点兼具的混合型。一旦病程超过两个月。即可成为慢性菌痢。
育儿指导:
水果、蔬菜要清洗干净,饭前便后给宝宝认真洗手,注意保护生活环境,消灭苍蝇。
发现宝宝大便性状异常时应当及时就诊。不要随意给宝宝服用止泻药。
罹患菌痢的轻症宝宝也需要遵照医嘱口服抗菌药,并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慢慢调养。
重症宝宝需留院治疗,以抗菌、降温、镇静止惊、抗休克等综合施治为治疗方案。
NO.2
如果小宝宝出现了――高热、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脉搏相对缓慢、玫瑰疹……
可能诊断:伤寒
好发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以7―10月为高峰。
患病年龄:以学龄儿童相对较为多见,学龄前儿童次之,半岁以内的宝宝罹患此病者较为少见。
致病因素:伤寒沙门氏菌又被称为伤寒杆菌。可产生内毒素。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尤其以病后第2、3周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和菌痢相似,本病也是经由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生活物品等进行传播的。牛奶、肉类中的细菌在温度适宜时就会大量繁殖,生食贝类、牡蛎、荸荠都是不够安全的。
典型症状:沙门氏菌属感染最常见的疾病,是伤寒和副伤寒。婴幼儿伤寒大多症状不够典型,但病情相对凶险,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呕吐、腹胀、腹泻,大便含有黏液,并且往往因抽搐、有脑膜刺激征甚至容易被误诊为脑膜炎,还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等症。
育儿指导:
远离不洁净的水源,无论是洗澡、游泳、玩耍、饮用,均应注意用水安全。
对于可疑患儿应尽早到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在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每年3~5月定期给宝宝接种伤寒疫苗,未雨绸缪。
伤寒杆菌耐低温,但加热到10 0℃会立即死亡,所以特别提倡进食熟食和高温消毒。
NO.3
如果小宝宝出现了――发热、腹泻、腹痛、黏胨样血便……
可能诊断:空肠弯曲菌肠炎
好发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较为多见。
患病年龄:各年龄段宝宝均可患病,但小于5岁的宝宝相对容易感染,特别是两岁以内的小宝宝较为多见。
致病因素:主要致病菌为空肠弯曲菌,这是一种人畜共同感染的病菌。
传染源:空肠弯曲菌可以大量寄生在动物体内。其中尤以鸟类为主,包括家禽、野禽在内的禽类粪便均可培养出此类细菌,甚至连哺乳类动物也无法幸免。
传播途径:以被污染的食物入口传染最为常见,牛奶、蛋、鸡、鸭等食物均可被污染,就连居家的猫、狗等小宠物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典型症状:经过1~7天的潜伏,病人开始出现症状,不过轻症者仅用24小时即可基本恢复;重症者则发热,浑身不适,伴有肌痛、关节痛等。患儿大多起病较急,出现寒战、头痛、发热、腹痛等症,腹泻可由数次至数十次,从水样便转为黏液、脓、脓血或血便。
育儿指导:
宝宝饮用的牛奶一定要妥善加工,不要喝生牛奶及进食来路可疑的肉类、禽类。
此病通过接吻、接触等方式也可以传播,建议妈妈下班回到家后,先给自己做好清洁,然后再去宝宝。
不要让宝宝和家中的宠物过于亲密接触,以防此症的流行和传染。
因为此症缺少特异性,在带宝宝就诊时应提供便标本,以便进行细菌学镜检、培养。
NO.4
如果小宝宝出现了――吃完东西后很快吐泻等胃肠道症状或神经系统症状……
可能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
好发季节:本病主要见于夏秋两季,因天气炎热导致细菌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而致病。
患病年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宝宝都可能因家长照顾欠佳、不洁饮食而发病,对那些能自己跑出去玩耍的小宝宝更要格外关注。
致病因素:常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传染源:动物肠道可存留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多寄生于人的鼻咽部和皮肤。
传播途径:食物中毒这种疾病顾名思义主要是由于变质的食物所造成的。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后的食物,如鱼、虾、蟹、成菜、罐头、香肠以及发酵的酱类等,宝宝食用后可致病。
典型症状:胃肠型食物中毒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每日腹泻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为黏液水样便,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神经型食物中毒以便秘、肢体软弱无力、精神反应迟钝、吞咽困难乃至呼吸困难为症状。
育儿指导:
天热更要注重食品储藏,20℃~22℃放置5个小时,食物内的病菌即可产生肠毒素。
尽量少给宝宝烹调不易彻底弄熟的食品,切忌做饭时生熟、荤素器具不分开使用。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请不要喂食蜂蜜,以防发生中毒或过敏反应。
NO.5
如果小宝宝出现了――乏力、下腹部两侧疼痛、黏胨样血便……
可能诊断:阿米巴痢疾
好发季节:此病没有特别明确的季节性,但与生活条件、环境情况和个人卫生有关。
患病年龄:1岁以内的宝宝因为以奶制品为主要食物来源,故而此症较为少见。不过如果宝宝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免疫力不够,那么即使是新生儿期也可患病。
致病因素:这是一种原虫病,“溶组织阿米巴”为其致病原虫。
传染源:亚急性或慢性病人为主要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传染性反而要小。
传播途径:亚急性或慢性病人排出的粪便中含有“阿米巴包囊”,它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经口摄入进入肠腔后会转变为活动性“阿米巴滋养体”,开始侵袭肠黏膜。
典型症状:该病病变部位以结肠为主,可以形成溃疡。普通患儿起病缓慢,低热、腹痛,腹泻多达每日10次左右,大便为紫红色黏液血样便;慢性患儿初期仅为消化不良,其后开始不规则地腹泻,每天3~5次。伴有腹部不适感,食欲减退,逐渐出现营养缺乏等状况。
育儿指导:
不给宝宝吃生冷食品,包括未做熟的蔬菜、未彻底清洁干净的水果等。
可以在给儿童烹调食物中加入少许紫皮蒜,其富含的蒜素能帮助杀菌、抑菌。
苍蝇、蟑螂都是阿米巴原虫的间接传播者,应当予以消灭。
55℃的水温即可杀死“阿米巴包囊”,因此建议使用开水煮餐具用以消毒。
NO.6
如果小宝宝出现了――剧烈呕吐、排出大量米泔水样粪便,很快进展到循环衰竭……
可能诊断:霍乱
好发季节:每年7-9月是霍乱的好发季节,且以沿海地区发病为多。
患病年龄:本病为烈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甲性传染病。几乎所有的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容易感染霍乱病毒。
致病因素:霍乱弧菌是罪魁祸首,但其实它对热、干燥、日光和酸等都比较敏感。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都容易传染别人,尤其是轻症患者。由于容易被忽视而更具播散性。
传播途径:被污染的水源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还可以通过食物或生活接触传播。
典型症状:霍乱往往起病突然,追问病史大多曾到过疫区。或与疫水有过接触史,或者饮用过生水,进食过被污染的虾、螺或螃蟹等,经过短至几小时、长至7天的短暂潜伏期,患儿开始呕吐腹泻,持续2-3天后,随即进入脱水虚脱期,可发生休克,最后为恢复期。
育儿指导:
妈妈疼爱宝宝,唯恐小家伙吃不饱,殊不知,暴饮暴食才是真正的不良饮食习惯。
当胃酸缺乏时,就会为病原菌提供可乘之机,进入小肠后得以大量繁殖。
要远离任何可疑的腹泻病人,做好奶具、餐具和用具的消毒工作,不去疫区游玩。
如果宝宝已经有了可疑症状,应火速带宝宝到当地的医疗机构就诊,越早越好。
腹泻宝宝就诊三部曲
宝宝的胃肠功能很娇弱,拉肚子在所难免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要乱了分寸,应当向蓬蓬妈学习,做到就诊前细心准备,就诊时全面诉说,就诊后精心护理相信这样做很快就能“平息”腹泻风波了!
看病前
你知道应当带上哪些东西吗?
带腹泻宝宝去看病。蓬蓬妈准备好了如下物品:
病历本:事先备好病历本,封面写好宝宝的名字、年龄,并填写家庭住址等相关信息,这样再到医院就诊时就能节省很多时间,而且也方便医院肠道门诊对患儿基本情况进行登记。
盛满水的奶瓶:腹泻最容易导致脱水,带上奶瓶既可以在路上给宝宝补充水分,就诊后一旦需要,又能马上给宝宝喂药。
纸尿裤和卫生纸:宝宝一会儿一拉,肯定很快小屁股就会变红,甚至出现尿布皮炎,所以应当随时清洁,更换尿布,同时还可借换尿片来观察宝宝的排尿情况,以免发生脱水。
便标本:看腹泻病的时候,医生一般都会要求给宝宝化验一下便常规。妈妈最好在家中收集好宝宝没有混上尿液,且不是拉在纸尿裤上的新鲜大便,并且确保在一个小时之内送检。
看病中
你应当告诉医生哪些“秘密”?
到了诊室,抱着没精打采的宝宝,蓬蓬妈心急如焚。别忙,一定要把经过讲清楚哦!
基本情况:首先在医院分诊鉴诊处告诉工作人员自己宝宝的年龄和大便状况。以及伴随症状,以便让专业人员协助判断宝宝应当到哪个诊室就诊,以免挂错号,耽误看病时间。
主要情况:到了诊室,妈妈应当积极配合医生,做到有问必答,按照病情发展的时间顺序,逐一讲述宝宝出现的症状,包括体温、大便的次数及性质,有无腹痛和精神状态问题等。
特殊情况:要仔细回忆和宝宝接触的其他人是否也有腹泻的表现。提供近期宝宝的饮食状况,如果宝宝曾经外出,还要说明有无到过疫区,以及自己给宝宝服用了哪些药物等。
尿量情况:除了腹泻之外,妈妈应当掌握宝宝尿量的多少,甚至要记住宝宝就诊前最后一次排尿的时间,这样,万一需要静脉输液,医生就能给宝宝配置出最为合理的液体成分。
看病后
宝宝怎样才能好得快?
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蓬蓬妈知道,只有做好了相应的护理工作,宝宝才能尽早康复。
把住药物关:不同的腹泻服用的药物不同,抗生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药物大多需要与抗生素间隔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则应当结合便常规的结果服用。
篇4
3.运用多媒体教学。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的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传染病、兽医寄生虫学、中兽医、畜牧学概论、家畜繁殖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授课教师均制作出了精美、完整、实用的课件,转变了原有的在黑板上画图、或作挂图等方法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教师在上《家畜传染病学》课程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家畜传染病的病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变化等特征。多媒体教学存在学生上课记笔记跟不上教师速度的问题,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一份内容包括讲授的主要内容和一些知识难点、思考题及学生参考书目的教学提纲,使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有了提纲后,再也不必忙于在课堂上记笔记,这样有时间进行课堂思考;教师的讲授速度也可大大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4.安排学生自学。因学时有限而无法讲授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了解或掌握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学。为保证学生自学的质量,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督促、检查和测试。
5.考试形式灵活多样。以前各门课程均采用单一的闭卷形式考试,以百分制来进行成绩的评定,影响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改革兽医专业考试的形式,按课程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笔试(开卷和闭卷)、口试、实际操作、写小论文或小综述等多种考核方式,鼓励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联合运用的考试形式。对专业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可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选修课程和考查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口试、小论文或小综述形式进行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档记入成绩,控制优秀比例,奖学金及优秀生的评定在选修和考查课程合格的基础上按主干课程的成绩计算。促使学生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主干课程上,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对实行笔试的课程,要加强试题库、试卷库的建设,确保试题质量;加强笔试考试各种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问答、论述、名词解释、计算)的把握,尽量在试卷中兼顾各种题型,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
动物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和技能性非常强的特点,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认真做好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在工作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动物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培养他们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1.开设独立的实验技术课。实验不仅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兽医专业学生能独立进行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工作,具备做临床医生的能力基础,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将实验与理论分开,作为一门独立的实验技术课进行教学,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造条件。目前动物医学专业开设家畜解剖实验、动物生理实验、兽医药理学实验、兽医病理实验、兽医临床诊断实验、家畜传染病实验、家畜内科实验、兽医寄生虫实验、家畜外科实验和家畜繁殖技术实验等。
2.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在保证兽医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专业教师提前把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对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加以指导,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操作技能。如家畜繁殖技术实验中的品质检验方面的技能就可以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围绕品质检验理论方面的各项检测指标(外观、密度、畸形率、顶体异常率、生存指数等)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并更好地掌握品质检验的实践技能。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把兽医临床实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巩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兽医方面的专题调查,把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畜牧生产中的疾病问题列为实验教学的内容,依此来组织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专业教师还利用课余、双休日、假期带领和指导学生到佳木斯附近郊区农村、养殖场开展畜禽疾病的普查工作,了解常见畜禽疾病的流行与畜禽舍环境卫生状况、畜禽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关系。加强兽医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学等独立开展兽医工作能力和独自分析、解决实际饲养过程中畜禽疾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畜牧生产,认识社会,培养劳动观念的重要形式。
4.加强实验室建设。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实验室。动物医学专业组建了兽医实验室、动物生理解剖实验室、兽医诊断实验室、兽医诊断实验准备室、动物标本制作实验室等5间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40m2。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易消耗材料能够充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很好的满足了教学需要;实验室现有六道生理记录仪、大动物手术台、小动物手术台、冰箱、离心机、752分光光度计、蒸汽灭菌器等先进仪器,且设备完好,能很好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二是加强实验室管理。除认真执行佳木斯大学和学院实验室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外,我们还根据兽医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的规划,仪器购置、实验动物计划制定等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实验室工作考核、登记实验员考勤情况和兽医专业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情况,保证所有教师均参加实验室建设。每门兽医专业课程设立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负责各分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各分实验室实验员分工细致,管理好各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环境卫生;三是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我们制定了兽医专业各分实验室详细发展规划,指导实验室建设。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原则,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有计划分阶段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
5.加强实习环节的组织与管理。一是制定毕业生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单位、学生如何分组、每组学生人数及名单、每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每组指导教师、实习检查方式和实习考核方式等。从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实习过程中教师检查指导方式、实习结束时实习报告的提交,到教师实习成绩考核等各个方面都有严密计划。二是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随着我校兽医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畜牧兽医单位或公司要求我校派实习生。我们选择实习条件好的、交通方便的单位或公司作为我校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基地。三是严格实习考核。考核内容具体包括:实习的纪律、态度、出勤和兽医专业技能。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考核、实习小组考核、实习单位考核和指导教师考核等四种形式。
三、专业师资水平的改革
教学师资水平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确保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根据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措施积极采取外校引进、送出去培养、在职培养、相互帮扶等途径,加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技能的提高。目前动物教研室形成了完善的高学历、高水平、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动物教研室目前共有专任教师9人,平均年龄38岁。45岁以下博士、硕士4人占人员总数44%;高级职称以上人员5人,占人员总数55%。学术梯队结构基本合理(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1名)。
篇5
精选授课内容,完善多媒体课件,提高理论课教学水平。1)精选规划教材中授课内容,提炼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好课时,避免前半部分授课内容过细用时过多,后半部分内容粗放式、快车式讲课。2)制作多媒体课件,改变照本宣科地机械性讲解。除了精选教材内容外,还要结合当前新型产科技术、新进展、新疾病、新的诊断和治疗等,使课程内容不断得到更新,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3)将结合临床病理的案例分析、录像、化验单、诊断步骤、治疗方案等多多演示出来,使教学的内容更具体化[3]。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授内容的理解,进而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对课本中大块文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减少学生总结、归纳课本中知识的时间。4)参加地方特色教学。南方地区养殖主要以猪、鸡、兔、黄牛等动物为主,因此在授课时还应收集相关资料,在临床上碰到的病例应及时收集和总结,补充相应内容,达到配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相应的科学技术的授课效果。5)提问式教学。上课之前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很容易带入课堂,比如讲激素那章时,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体为了抵御寒冷作了哪些反应?这些反应是通过怎样的调节机制实现的?”还有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大脖子病等。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上课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结合实验模型讲解
结合动物实验模型讲解可使学生更具体、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和学的方式得到了升华,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更为深刻并能够加强记忆。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得与实验实习相结合,兽医产科学中的超数排卵、品质检查、直肠检查、鉴定、生殖激素测定、妊娠诊断、炎的检查、人工授精、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内容很难在课堂讲清楚,需学生亲自动手体会,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动性与记忆性。传统的教学实习实验方法是“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观察与操作”,而笔者将每个班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实习,采用提前布置实习任务,实习学生代表先试教与示范,教师观察,如有问题当场指出纠正及注意事项等。这样,可让学生更有效掌握手术技能。学生观察与操作是实习的核心,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得到升华。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密切配合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动作,以便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在实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实习内容、实习体会以及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疑惑问题向指导教师提问,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实习内容和操作步骤以及实习中所发现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平时积极组织学生多参加学校的宠物兴趣小组及宠物医院的实习,掌握常见宠物产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尤其要熟练掌握X光、B超、血常规、生化检验等辅助诊断技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手术技能和素养。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开展一些小动物的手术,如猫和犬的卵巢摘除、难产助产、剖宫产等。除此之外,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此外,实验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企业的生产开展,多与学校周边养殖企业、各种养殖场、兽医院(动物医院)或诊所、兽医站交流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条件。实验教学在学校与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以此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1.3结合科研教学
做为当代大学生,不但要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潜能和创新意识;因此,培养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中兽医学专业人才,是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需,也是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首要任务。赵兴绪主编的第4版《兽医产科学》教科书中部分常规研究技术已在体现,比如生殖内泌学研究技术(组织细胞学技术、放射性同位素示足踪技术、生殖激素测定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还有一些新疾病、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应重视,如母畜早期妊娠、不孕症的试纸条、PCR、ELISA等诊断方法。在以前的教学当中,对于这些内容一般只要求学生自学,教师不讲授。因此,要对旧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于以上一些新型的兽医产科学研究纳入课堂及实验教学,促进了学科向更高层次、更深水平、更广领域的发展,也进一步强调新技术在兽医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更进一步认识。应该做到:1)从文献调研。以教科书为指导,引导学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如国外的《Theriogenology》、《AnimalReproductionScience》等一些杂志,以及国外大学生该门课程需讲述的内容,以及兽医产科的研究进展情况。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收集整理资料,更新教科书中缺少的知识。2)结合科研实习,借助研究生实验平台,组织学生观看实验的设备并讲解用途及用法。平时吸纳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生实验,成为科研助手。3)在本科实验当中,加些科研实验,比如生化指标测定、PCR、ELISA检测等实验,要求学生们熟练掌握动物采血、血清分离、运输、保存、测定技术,以及离心机、酶标仪、PCR仪、移液枪的使用等。4)鼓励学生申请各种创新项目,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可积极申报项目。每个项目组织5~6名学生组成一个科研团队,再选出1名学生负责,由1~2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项目材料先由学生独立撰写,如查资料选题、设计实验技术方案、解决办法、实验实施等,再以书面形式呈报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当项目获得批准后,项目组成员需认真完成项目,每周必须在实验室工作一定时间,观察、记录、整理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验进展,共同探讨实验中的技术环节,改进实验方案,甚至撰写科研论文。要求学生做出项目总结,让他们感悟到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拓宽了视野,敢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面对陌生领域。
篇6
小的时候他曾养过几只小狗,没有养好,有的死了,有的送人了,至今脑中残留着天使般小犬之形象,也残留着伤感。
一进入超市,他单往那“宠物专柜”跑,看看又来了什么新狗粮,来了什么新狗链和小铃铛。他拿在手里爱不释手,在书店买一本有关狗的饲养的书,他能坐下来,一看就是一天,连饭都不吃。有小狗形象的CD盘,他会没完没了地播放。
大强常常在那里如醉如痴地呆想:“什么时候会养到狗?”“我养的狗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会在那里长时间地发呆,一呆就能达到几个小时,妈妈嘱咐她“关上窗户”,他口中答应着,妈妈两小时后过去,窗户依然开着……家人以为他是酷爱狗,也没太往心里去。
这天,大强意外地“丢”了,父母大为震动,朋友家,亲友家,哪儿都找遍了,踪迹皆无,到了深夜,他被两个农民给送回来了。
大强说:“我就是一直想养狗,在家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地走出了家门……”,那两个农民说:“他走到了俺们村,离哈市好几十里地,不知他是咋走的,他来了就说要买下一块地和租下一间房,说是用来养狗,一劲地跟俺们讲价,俺们开始也认真地跟他讲价,谁知他说着说着又一拍脑袋说:‘这是什么地方?阿城?我怎么会来这里?我说的不算数。’俺们寻思,他精神上肯定有毛病,就把他给送回来了……”
以后大强又为狗丢过多次,一次,他一气吃了近百片安眠药始终昏睡,终因家人发现及时而幸免一死,但却留下严重的健忘后遗症,几近一个废人。
(董晓医生点评:大强是属幻想型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这类患者常常痴迷并幻想于某件事,在不自主或不自觉的情况下,超出思想控制,出现异常言行,他们平时看去正常,阶段性发病,其迷上什么容易被误认为是丧志,其病更易被人忽视,周围人要多关心理解他们,协助其就医。)
一个才参加工作不久的警察小刚,一向封闭自己,却痴迷于养鱼的“坚定”爱好,在家里的大鱼缸中,游动着他精心饲养的多条地图鱼、罗汉鱼等珍贵热带鱼,只要上班一回到家,他就会手不洗,饭不吃,在鱼缸前,痴痴地望着游鱼,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再就是来回和鱼作游戏,清早起来就去早市买鱼食,干鱼食堆成小山了,活鱼食塞了一脸盆,他还是不停地往家买,吸氧泵他换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价格昂贵,他老是觉得鱼呼吸困难,他常常倒在床上,不由自主地模仿起鱼的呼吸,鼓着眼睛,腮帮子一掀一掀的,他母亲一进门,吓得目瞪口呆。
小刚去执行任务了,连着几天没有回来,妈妈一看,这鱼缸的水不是有些混浊吗?一想到儿子平日对鱼那样的上心,她就自作主张,给鱼缸来了个“大换水”。
一番辛苦的折腾,名贵的地图鱼不适应水温,有两条死去了,“这可沾‘大包’了”母亲正苦着脸犯愁,儿子小刚破门而入,一见鱼死了二条,立马怒发冲冠,掏出手枪逼住老母:“你平时对我的事不关心,却关心起我的宝贝鱼来,你什么意思?我的鱼用你管吗?”
母亲努力争辩几句,小刚立时把枪对准母亲胸口:“还说啥?我真想立马打死你!“这不是禽兽吗?母亲再不敢做声了,躲到一边暗自垂泪。
事情一直闹到了刑警队长那里,母亲为了减少麻烦,与儿子如“楚河汉界”般,分得一清二楚,小刚房间里的东西她轻易不敢碰,就是个椅垫碰了下也赶紧恢复原样,不然他回来又是大发雷霆……
小刚越闹越凶,个人卫生很少搞,母亲帮着搞又勃然大怒,与人交往说不上几句话就大发其火,久之单位人际关系紧张,很快调离了警察岗位,对象谈一个吹一个,35岁还光棍一根,最后因养鱼走火入魔无心工作不得不长久病休在家……
来医院就诊时,小刚已在家泡了五六年……
(董晓医生点评:小刚属情绪失控型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这类患者爱独处、郁闷厌世,对某种事物常会有过于偏执的病态的喜欢,平时有一定制约,忽然激动也会做出过格的举动,周围人在其早期更应给予心理帮助,病情有发展时一定去看医生。)
内向而钻研的亮亮正在读高中,他成绩优异,是公认的学习尖子,这天下午,是班级的自习课,亮亮因为学习得有些累,就直起身,目光很随意地盯视着前面。
不想,前边的一个女孩猛然一回头,正与亮亮呆呆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相遇,以为他在呆望着自己,就鄙夷地说了句:“讨厌”。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一下子哄笑起来,两个调皮的男生说:“怕是看好了对方吧?”“那也不能光盯着看,得表达出来呀!”
一番笑闹,把平日一跟女孩说话就脸红的亮亮弄了个大红脸,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是故意的。”……
从此,一直失眠的亮亮再也不敢看这个女孩,就是走对面也赶紧绕开。
“我当时为什么要傻傻地望着她呢?我完了,这回大家一定看不起我了。”
这种自责和失望感每天都伴随着他。
原来的聪明好学变成了孤僻和绝望,亮亮学习时再也无法专心,脑中总是出现自己被哄笑的情景,学着学着就要发呆,长长地叹气,有时还要去照上半天镜子,自言自语:“我真的有那么坏吗?真的吗……”
同学们几乎个个都考上了大学大专,出乎老师和同学的意料,好学生亮亮竟连大专都没有考上。
亮亮又复习了一年,还是名落孙山,只好接父亲的班做了一名普通车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仍执意不找对象,不愿接近女孩,他说:“女人太严厉了,我不愿整日和女性生活在一起。”
在这个悲观冷僻的30岁的单身汉身上,哪还能看到当年聪慧文静的亮亮的影子?
(董晓医生点评:亮亮是属青春期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这类患者往往对男女之间的事特别敏感,其过度敏感,过度猜测,当受到刺激时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智力低下,自暴自弃,家长老师要格外关注这类孩子。)
董晓,40岁,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主治医师,其科研项目《激光血氧治疗》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高科技用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偏瘫》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曾参与编著《临床医学实践》等书。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行为特征:
这三个都是典型的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病例。丢失工作、高考落榜、成为废人……种种悲剧令人扼腕叹息。如果家人和亲友早知是一种病,早早采取治疗措施,岂不可避免悲剧的发生?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介于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一种脑神经系统失调的功能性疾病,因为症状表现复杂不一,症状有重有轻,或时有时无,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及调整的最佳时机,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导致自杀。
据卫生部统计,这类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发病增加率居各类疾病之首,预计在本世纪将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将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危及身心健康。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病人通常有这样几个特点:
性格改变:情绪,行为、思维等异常,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情感,行为,判断等控制能力降低,常有喜怒无常的感觉,伴经常性失眠。
孤僻:不爱与人交往,厌倦各类聚会,尤其是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活动,喜欢独处,甚至呆滞(超过2小时以上),交往中易紧张,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等。
不关心周围的人:包括自己的亲人,同事,朋友等,对周围的人和事往往表现为漠不关心,遇事喜欢躲避,缺乏责任心。
个人生活习性发生改变:包括对个人卫生、环境、衣着等等均不注意,做事拖沓,凌乱不堪等。
技能的降低:原本可能是聪明手巧、办事干练,会变得笨手笨脚,脑筋僵化,爱钻牛角尖,办事效率极低等等。
篇7
卡尔・杰拉西,美国著名医药化学家,口服避孕药的发明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唯一一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这两项荣誉的科学家,他的发明和1200篇学术论文还使他获得普里斯特利奖章和17所著名学府名誉博士等众多荣誉,但是却与科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2015年1月30日,卡尔・杰拉西作为最后一位在世的“千年最具影响力人物TOP30”因癌症并发症在位于旧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从此,萦绕在他身边的关于避孕药的“是是非非”消散了,但是这样的“是是非非”在未来的科学界与社会中将延续下去。
颠簸少年
杰拉西的少年是在欧洲度过的,当时的欧洲正处在一战和二战的短暂间隙中,表面上有着和平的氛围,但是在生活中却是反犹太主义浪潮涌动。杰拉西的父母都是犹太人,母亲是傲慢的德系犹太人,父亲是进取的西班牙系犹太人,这种犹太人的身份使得杰拉西的童年在欧洲处于不断的颠簸状态。
杰拉西生在维也纳, 6岁之前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度过。父母在他6岁时离婚, 杰拉西就跟随当牙医的母亲回到维也纳外婆家。10岁时,他进入了利奥波德城的公众科和高级文理中学,这所学校在弗洛伊德时代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是犹太人。利奥波德城是德奥合并前犹太人在维也纳的主要聚居地,弗洛伊德曾在这里就读,并在17岁的时候带着“举止”(成绩单中的一栏)“杰出”的评价在这所学校毕业,而杰拉西在1938年离开维也纳的时候还不满15岁,从来没有在“举止”这一项中得到过比“满意”更好的评价。
1938年,德奥合并了,杰拉西的日常家庭生活中止了。那时在维也纳的许多人都开始戴起纳粹的标志。几个月之后,杰拉西的父亲来到维也纳并与母亲复婚,直到能使他们母子得到保加利亚护照,并把他们带到索菲亚。一到那里,他们就迅速中止了婚姻。当杰拉西待在索菲亚的美国寄宿学校并且在周末和假期逐渐适应作为“爸爸的儿子”的新状态时,母亲出发去英格兰等待他们的美国签证。1939年9月大战爆发后几个月,当时16岁的杰拉西再一次改变了监护人,母亲带他离开了欧洲。
致罗斯福夫人的信
1939年9月初,正好是德国人的部队开进波兰之后,杰拉西的母亲从英国写信来说已经获得了美国的移民签证,该是离开欧洲的时候了。当杰拉西和母亲出发去美国的时候,父亲基于出生地而不是国籍的签证问题导致他没有一起走成。很快,战争就爆发了。
大西洋的天气就像欧洲上空的战争乌云,他们横渡大西洋之旅充满了暴风雨,以至于他们迟到了一天多,终于在12月几乎身无分文的来到了纽约,他们利用仅有的20美元积蓄乘出租车来到华盛顿投奔先他们而来的维也纳表亲。几天之内,犹太难民援助组织就为他们找到了一处公寓,并提供每天生存所需要的资金,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由于在美国没有行医执照,杰拉西的母亲成为了一个纽约州北部乡村医生的助手兼女管家。杰拉西带着他那张在索菲亚的美国学院全是“A的”成绩证明书拜访了纽约大学的一位教学人员,当他得知杰拉西曾在保加利亚的美国学院学习过之后,他告诉杰拉西虽然这一年申请进入纽约大学已经太晚了,但可以安排新泽西州的纽瓦克专科学校在春季开学时接收他。当杰拉西的母亲前往纽约州北部的时候,犹太难民援助组织把他安顿在纽瓦克一个无机化学家弗兰克・迈耶的家里,这对杰拉西未来从事化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杰拉西的父母都是医生,他认为自己最终将会和做医生的父母走同样的路,只是感召的种子还没有被播种。正巧,播撒第一批化学“种子”的人是纽瓦克专科学校令人振奋的一年级化学老师内森・沃什顿,杰拉西开始学习标准医学预科课程所需要的化学和生物学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不过杰拉西很快发现,纽瓦克专科学校除了有效弥补他缺失的高中知识外,只能算是预期的铺垫。接下来他必须找到一所四年制的教育机构来完成他的大学学业。与其等到他耗尽纽瓦克学校的资源,还不如求助于埃莉诺・罗斯福。“亲爱的罗斯福夫人”,在否定了几种花哨的寒暄之后,最终杰拉西决定了这封信的开头。毕竟,对杰拉西这个刚踏上美国海岸、从希特勒那里逃难到此的16岁男孩来说,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显然是美国的皇后,她只要挥动权杖就可以使事情改变。最终的事实是:紧迫的国家事务可能妨碍他的信立刻上升到罗斯福夫人的那一堆信件的最上面,但是,她将杰拉西的请求转交给了国际教育机构,该机构的一位官员以明信片的形式回复了他:“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在密苏里州塔基奥的塔基奥学院获得了一份奖学金。”对于杰拉西这个刚开始主修化学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个极好的消息,因为塔基奥最著名的校友是发明了尼龙的华莱士・卡罗瑟斯。从塔基奥开始,杰拉西冲向了研究有机化学的生涯。
初露头角
杰拉西在1941年秋天作为一个大专生从塔基奥进入凯尼恩大学的时候还不满18岁,他准备在一年内拿到学士学位。在操作上,这并不像听上去那样难:接下来的两个学期他接受了沉重的课程负荷,然后夏天继续接受因战争而建立起来的学业速成计划。除了能挣钱糊口外,还因为一旦过了18岁生日,他将符合征兵条件,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将有更好的机会接受军官培训。在他19岁生日之前数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凯尼恩大学毕业了,然而从军这个选择被他早年在保加利亚的一次意外化解掉了。由于在欧洲时杰拉西热衷滑雪,曾经受过一次伤,这使他不能再做深度的曲膝运动。因此,当大多数别的难民学生出发去参加驱使他来到美国的那场战争时,杰拉西有了充分的时间实现专业抱负了。
当时,多数的医药公司都位于纽瓦克附近的新泽西。于是,杰拉西向能够找到的在新泽西的医药公司地址发送申请信,虽然大多数没有回音,但是来自庞大的瑞士汽巴公司的回信提供了一份工作。正是在新泽西的萨米特,杰拉西进入了生物化学的领域。
杰拉西作为一名低级药剂师被安排在查尔斯・汉特勒的实验室里,碰巧的是,他也来自希特勒控制的维也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发现了第一批抗组胺剂中的一种――苄吡二胺。杰拉西的名字出现在了他的第一个专利的发明者名单中,而且也是最终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的科学论文的合著者之一,当时杰拉西还不到20岁。苄吡二胺迅速成为即使没有数百万也有数十万的过敏患者的选择,少年得志使得杰拉西成了科学研究的乐天派。
汽巴在瑞士巴塞尔的母公司是化学和医学研究最初的动力源。因此,即使杰拉西在汽巴的第一年专注于抗组胺剂,他还是通过从事类固醇研究的同事那里接触到了类固醇,这也使得他持久地迷上了类固醇。
在汽巴工作的同时,杰拉西参加了两个研究生化学夜校班,但是他很快就明白,这不能使他获得博士学位,至少不能满足他这种需求的迫切性。于是在汽巴度过一年后,他申请并获得了威斯康星校友基金会的奖学金,这使得他能继续自己的研究了。1943年秋,他和另一名威斯康星化学系的助理教授着手进行了雄心勃勃的类固醇全人工合成项目。当时,只有一种类固醇激素被完全合成出来:马萘雌酮,一种在马尿中发现的雌激素,在化学结构上和人类的雌激素略有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下,杰拉西宣布了他令人吃惊的两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计划,他的博士论文计划是对完整类固醇的化学转化,就是将男性的酮转化为人的雌激素。在杰拉西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汽巴公司。20世纪40年代后期是类固醇化学研究令人兴奋的日子,特别是抗关节炎的药物“可的松”被发现后。他渴望在汽巴进行一项可的松合成的改良研究,但没有被允许。这促使杰拉西选择离开汽巴,并在进行一番考察后选择了位于墨西哥城的辛泰克斯公司。他深信通向学术职位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著作来建立科学上的名声,而辛泰克斯有同样的目标。最终,杰拉西领导下的辛泰克斯团队成功地从薯蓣皂苷配基合成出可的松,尽管未在医学上进行应用,但是这种方法还是被永久置于墨西哥的类固醇研究史上,并且这种方法也促成了第一种口服避孕药合成的加速。
Pill已经64岁了
到20世纪中期,人们已经对雌激素孕酮的多重生物学功能了解得很充分了,其中的一个功能便是在怀孕期间维持合适的子宫环境和阻止再次排卵(因此一个怀孕的女性在怀孕期间将不会再受精)。因而,孕酮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避孕药”,而且在30年代之前的文献中,尤其是在奥地利的内分泌学家哈勃兰特的著作中,出现了有关孕酮也许有助于人口生育控制的建议。这也将为解决“马尔萨斯难题”(马尔萨斯认为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会远远大于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并最终产生生存危机)提供技术支持。要不是事实上天然激素在口服时只显示出微弱的活性,需要每天注射才能维持活性的话,孕酮也许已经找到了作为避孕药的实际作用,而不只是用来治疗月经不调及偶尔用来缓和某些类型的流产。
直到20世纪40年代晚期,人们一直认为孕激素的活性极其依赖于其结构。这一信条得到了瑞士研究者观察结果的证实,他们发现即使是孕酮的立体异构物也没有显示出任何孕激素的活性。也就是和孕酮化学构成相同的拥有不同立体结构的物质完全不具有孕酮的生物活性和作用,口服避孕药就是在这种科学环境下诞生的。
杰拉西被人们认为是“口服避孕药之父”,但是一种新药物的诞生还需要一位“母亲”,并且通常情况下还需要一个“产科医生”。有机化学家必须首先制造出药物,生物学家必须在动物身上证明它的活性,然后临床医生才能把它用于人。杰拉西在墨西哥的辛泰克斯领导着一个小的化学团队,该团队于1951年10月15日完成了类固醇口服避孕药的首次人工合成。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实验生物学基金会的平克斯领导着一个生物学小组,该小组最先公布了这些类固醇在动物体内的排卵抑制作用。哈佛的妇科专家洛克及其同事进行临床研究,以证明其在人体内的避孕功效。如果杰拉西是“父亲”的话,“平克斯”就是母亲。“由于杰拉西带领的研究团队解决了避孕药口服保持活性的问题,1973年10月10日,尼克松总统在白宫的东厅把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授予了杰拉西,以表彰他对于类固醇激素及其在医药化学方面的应用,并最终通过口服避孕药来控制人口数量。 2013年8月6日,韩国曾坪郡,探访Unidus集团生产工厂。图/CFP
自从20世纪50年代口服避孕药诞生之后,pill这个“药片”的单词将首字母大写就变成了口服避孕药的专有名词Pill了。Pill诞生于最好的时期,却成熟于最坏的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对于新的避孕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令人兴奋的领域,有望能获得计划生育和节育的大突破。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13家主要的制药公司活跃于节育方法的研究与开发领域,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只有一家还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这种改变的趋势,是由”萨立多胺的惨剧”所引发的,这种药物导致了数百名有严重肢体畸形新生儿的出生,因为他们的母亲在胎儿处于最危险的怀孕早期服用了这种高效的镇静剂。这一重磅炸弹导致了1961年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的修正案。该修正案的结果就是FDA对新药品的批准越来越谨慎,以至于几乎没有什么新药被批准上市,这导致很多大型公司退出了节育研究与开发领域。
药物毒副作用的问题开始导致美国公众的偏见,因为它造成了对于药物安全性真正含义的误解。并且性革命对于Pill有它自己很密切的因果关系,但是在60年代,避孕药剂的发展更多的受到当时社会三个风起云涌运动的影响:女权运动、环境保护和消费者保护运动。这三者在本质上都是对技术甚至是对科学的怀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美国独特的诉讼体系,这也最终减少了未来向女性和男性开放的避孕选择。
由于这些影响的存在,在开发新药物时,制造厂商和管理机构都面临着这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公众要求将所有可能的不幸后果进行预测和证明,但同时又要求以尽可能少的临床试验来完成这些工作。这将人口控制的研究带入一个无比巨大的瓶颈:缺少合适的非人实验动物用以评估避孕效果和安全性。并且对于药物毒物学研究的时间跨度是空前的,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之前,必须在老鼠、狗和猴子身上进行2年,然后在猎犬身上进行7年的毒性研究,最后在猴子身上进行10年的研究。正是这些非技术性问题的存在,使得杰拉西不得不从一个纯粹的“硬”科学家,逐渐转变为关心社会问题的“软科学家”。
在美国,许多女性都公正地意识到20世纪60年代是“Pill的年代”,但是在70年代却成为了“堕胎的年代”。Pill变得不太重要,因为堕胎成了女性的基本权利。20世纪70年代的激烈争论是:堕胎应该成为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然而一项更重要的问题几乎被忘记:如何使堕胎变得没有必要。在1970年杰拉西发表文章称,在未来除非公共政策出现较大的、很大程度上不受欢迎的改变,否则节育的选择与现在不会相差太多。
在杰拉西的晚年,他表示自己已经厌倦了谈论避孕药的是是非非。或许这是由于他对受到节育研究政策的约束并且无能为力有关。然而,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女性还在饱受着IUD(宫内节育器)这类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产品的折磨。另外,还有不断增加的堕胎数量,正如杰拉西所说:堕胎发生率表示避孕的质量。在1978年秋,杰拉西开始写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书《避孕的政治》,在其中一个标题为“1984年式的节育”的一节中,他列出了一系列假定的问题:一个独揽节育大权的人将会采取何种做法来应付世界大多数缺少用水管输送水的人口?一个人要如何着手去发现一种只对人类有效而对宠物和动物无效的制剂?如何才能找到一种剂量可以不受控制的药剂,而且其有效性只被限制在一个有生殖能力的寿命阶段,不会影响婴儿和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性发育?为了准备这一章节,他重读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两者都预想了政府的强制节育。他在赫胥黎1958年的诗集《重访美丽新世界》中发现了以大写字母开头的Pill的来源:“我们中的大多数选择节育――并且很快发现我们自己面临着一个问题,一个同时是生理学、药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神学的问题。‘Pill’还没有被发明。”
Pill已经64岁了,对于药品来说年龄已经很大了,然而目前的主要避孕药还是它。我们不禁要问:过去是那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会怎样?
从“软”科学家到文学家
杰拉西在退休后转向文学创作,曾出版5部小说和3部剧本。杰拉西认为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原始动机之一,是来自于他对遭受一段感情创伤后情绪表达的需要,或许还有1978年杰拉西唯一的女儿自杀给他带来的痛苦。
开始写作前,杰拉西和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文学系女教授保持了4年的恋爱关系,而有一天那个女教授在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明的情况下就断然离开了他。当他得知,爱人因爱上一个“东海岸的作家”离他而去时,他自问:难道作家就比化学家有魅力吗?于是,“报复”开始了。杰拉西想要证明,他也是个当作家的料。分手一年后,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并将手稿寄给了他的前女友。前女友提了一个建议,她说,如果不将这本小说公开,就嫁给他。后来,他们结婚了。
不过,杰拉西也曾表示,之所以涉足文学创作,是因为文学是和自然科学完全不同的一种智力活动。他出版了被自己称为“幻想中的科学”的《诺贝尔的囚徒》、《坎特的困境》、《布尔巴基的赌局》、《NO》等5部小说和《完美的误解》、《氧:关于“追认诺贝尔奖”的二幕话剧》(与霍夫曼合写)等3部剧本,以及个人自传《避孕药的是是非非:杰拉西自传》。他用小说来表达自己对科学家、科学界的思考。他还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
篇8
width=303,height=402,dpi=110
图1美国学制结构图
注:来源于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1]
2中美兽医培养目标的不同
我国畜牧业集约化程度很低,过去人们认为兽医工作者只需要了解和解决畜牧养殖业的常见疾病和问题,并不需要太高的理论水平和技能。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和预防的合格兽医师,且局限于大动物,特别是使役动物(牛、马)和食用动物(奶牛、猪、禽类),以畜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2]。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伴侣动物和一些稀有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加,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兽医人员需要参与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控,还要承担动物检疫、人兽共患病的控制、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不仅确保动物健康,而且保证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健康。目前,我国培养的兽医人才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3]。美国培养的兽医学博士并不是仅仅要求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成为工匠一类的角色,同样承担着推动临床兽医学的发展,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中的角色,是实践和研究的承接者。培养的DVM深入学习分子生物学、比较医学和兽医学的发展过程、内容和最新进展,同时具有较强综合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很多对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在4年的DVM学习后继续3年的实验室研究,获得DVM/Ph.D.的双学位,主要专注于研究理论和技术在临床科学上的应用。我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也是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同时很多临床研究的发现是后续理论研究的突破口,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会推动基础医学发展,例如在人医的癌症研究中,也是先在临床研究中通过相关性分析首先发现患有糖尿病的癌症患者存活时间更长,后来发现治疗糖尿病药物也可以通过干扰能量代谢来抑制肿瘤生长,从而开创了后续对肿瘤代谢的研究和新的治疗方法的发展。但是国内对于这方面的忽视导致临床兽医学对基础研究的贡献不大。
3中美兽医教育教学模式的不同
理论知识的融通式与孤立式教学。中美兽医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很难用较短的篇幅说清楚,在此仅举例说明。在教学内容上,国内由于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教学的基础知识没有和临床联系起来,病理、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础学科都自成体系,按其自身的逻辑进行教学,专业课程很少涉及到基础的原理。在国外,更多以某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为线索,将所涉及的基础学科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具体到某一个疾病后,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也远超过了本科所学的基本理论,很多都是前沿的研究进展。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教学没有材的原因,很多内容都是来自文献和老师自己的总结。以简单的尿酸结石病为例,我国兽医教育在本科大二的生化课程仅仅很少的提到了尿酸的代谢,在大四专业课程兽医外科学涉及结石尿结石分类时会提到尿酸结石,教学的内容相对分散而且浅显。在美国教学时以犬尿酸结石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该病研究的过程以及犬尿酸结石在临床上具有品种偏向性,以此推断该病是遗传疾病。最初通过基因关联性分析,找到和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发现SNP附近的尿酸转运体的SLC2A9基因发生突变。虽然尿酸代谢后续过程中的酶均完整,但是由于肝脏表面的尿酸转运体无法工作,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形成结石。这种突变基因的保留是由于转运体基因和犬重要特性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相近,连锁遗传,在筛选动物特性的时候也同时将这种不良突变保留下来。类似这种为筛选动物某项生物特性而同时导致突变基因保留的现象也是灰马(Greyhorse)一些疾病的原因。在专题中,老师也详细的介绍了嘌呤代谢途径和治疗药物别嘌呤醇所作用的靶标和原理,以及手术和育种淘汰该基因的方法。通过这样的专题,老师很好地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比较医学和外科手术学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对疾病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我国,兽医学是本科教育,由于学时的限制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深入。美国兽医预科生学习的内容和我国兽医专业3~4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差不多,在进入DVM之前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积累一定临床实践经验。进入兽医学院的都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学生,因此能在DVM教育期间对各门学科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接触前沿的兽医学知识,将所学内容和疾病联系起来。
积极主动式与被动灌输式教学。中国教学是被动式教学,如在介绍疾病时,通常由疾病的概念、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按顺序逐一讲解。但是在疾病诊疗的实际过程中,学生首先看到的是症状,需从症状和病因分析入手,再针对性的选取诊断方法,根据诊断结果最后确定是何种疾病,这和我们教学的过程相反。缺少诊断和分析能力的训练是我国兽医学生不能很好运用知识的重要原因。而美国兽医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十分重视案例分析,也就是所谓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老师给出案例,来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提出诊断方法,着重培养学生鉴别诊断和分析能力。例如案例分析课程中,老师会详细地介绍病史、症状和基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告诉学生每种诊断测试的价格。学生需要使用规定的“钱”向老师“买”诊断测试的结果,再独立诊断疾病。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也让学生能够学习如何减少疾病诊断成本,避免过度医疗。这些能力对兽医临床医师都非常重要。
在实践教学方面,国内很多临床教学仅让学生站在老师身后观察和学习。这种被动式的学习很难让学生很好的参与到疾病的分析和诊断当中去。在美国的教学动物医院,治疗室和医生的办公区分开,学生分科室轮训学习。学生独自负责接待畜主和病患动物,在治疗室收集病史,对动物进行临床检查,随后返回到医生的办公区向医生汇报病史和临床检查结果,花费大约15min左右提出自己的鉴别诊断、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和可能疾病与治疗方案。老师会对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或修改,并进行解释。随后老师和学生再次进入治疗室对重点问题或学生可能漏掉的病史和临床查检结果进行确认,并给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学生会按照老师修改后的方案完成后续的实验室检测和治疗。对于住院病例,病历和出院医嘱的书写,与畜主的交流均由学生完成,老师仅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修正,住院医师(Resident)也参与对学生操作过程的指导。此外,老师也会经常询问学生病例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每天结束前各科室的学生会和老师集中讨论当天的病例,有时还会需要学生阅读文献和做相关专题报告。牛、猪和禽农场的实习过程也类似,学生会独自或者跟随老师去发病的农场,在独自完成患病动物的剖解、取样和检测,分析并提出诊断和防治方案。学生没有固定的实习农场,一般农场在学校3小时车程内,学校提供免费的汽车供学生实习使用。
4中美兽医教育差异对我国兽医教育的启示
中美兽医教育在体制、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美国兽医教育有着世界较为完善体系,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借鉴美国兽医博士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兽医人才:中国缺乏具有研究型与应用型结合的高素质兽医人才来推动中国兽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幸的是中国管理层和兽医教育工作者现在已经意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兽医教育的差距,不断地进行兽医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中美联合培养执业兽医博士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对推动我国高素质兽医人才的培养,改变我国兽医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提升我国兽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进一步改革兽医学教学模式,加强兽医实践能力的培养:兽医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兽医专业教育是对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均有很高要求的职业教育,这在客观上要求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培养学生实验室科研能力、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我国兽医教学虽然有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但彼此相对独立,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合格的临床教学医院,没有住院部供病例跟踪研究,没有足够的病例让学生实习,不能真正从“临床兽医”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并体现兽医本身特点的本科生培养计划。毕业实习时学生分散到各实习单位或实验室,或由学生自己找个实习单位,实习效果也常不理想。由于兽医教育的特殊性和实践性,我国兽医教育应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和应用型实验项目,通过不同形式加强病例教学环节。
篇9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应该发挥极大的作用。对于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的高职院校而言,为本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尽心尽力更应责无旁贷。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常德市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其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实力、百余年积淀的农学专业服务“三农”的情结和水平,为全方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涵盖农学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来说,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设置、优化符合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实际的专业群。本文仅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归纳科技服务“三农”的情况,探讨科技服务的路径。
一、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为农民、农户、农业企业现场提供技术服务
科技特派员团队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和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特派员团队由常德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服务机构近百名专家组成,分为31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其中常德市科技局委托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了4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即养殖科技特派员团队、蔬菜科技特派员团队、农林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一支医疗特派员团队。我院深刻地认识到服务“三农”是责任和使命,而科技特派员团队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途径;同时,科技特派员团队也是锻炼教师、提高办学水平、树立学院良好形象的机会。
科技特派员团队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服务。农林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澧县如东乡提出了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应用推广研究方案,有目的地将林业与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多种农林生产项目,并进行统一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使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如东乡已经初步建设成一个集花木种植、蔬菜栽培、水体综合开发、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乡镇,是常德市首批“美丽乡村”的示范乡镇。旨在技术扶贫的医疗科技特派员团队,则针对对口支持的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派出了医术精湛的医疗人员,帮助卫生院的医生提高专业水平,为当地农民提供医疗服务。
实践表明,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工作使科技特派员和农业企业得到了实惠,也增加了学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促进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成长。
二、参与“三下乡”活动,编写农业实用技术书籍
由中央宣传部等十四部委联合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强调要通过送戏剧电影、送图书报刊、开展文艺演出,通过举办科普大集、科技讲座、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送药品、送健康知识、巡回医疗和义诊咨询,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进一步把文化科技卫生资源送到农村、送给农民;配合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设施条件的改善;培养大批农村乡土人才,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能力。
我院得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为配合此项活动而组织编写相关书籍的消息后,主动与该社联系,争取到了部分书稿的编写权。这份主动是因为认识到,这不仅是“服务三农”的责任,而且是锻炼教师编写能力的机会,也是增强学院与外界学术联系的渠道,还是提升教师价值的手段。为圆满完成编写任务,我院组织了以生物工程系教师为主体的编写团队,并选拔每本书的主编;由主编负责将编写提纲提交学院,组织讨论;讨论修订提纲后,主编召集有关教师在指定时间内编写成书。此次出版的农林书屋系列书籍有《宠物饲养与防疫技术》《蔬菜种植能手》《南方主要果树生产技术》《园林绿地养护技术》《循环与有机农业技术》《花卉生产经营与管理》《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农家乐经营管理必读》《乡镇建设管理必读》等。
三、共建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直接解答疑难问题
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进的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工作,是作为依靠科技引导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常德市科技局开展了“常德12396科技服务热线”工作。此项工作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采用目前最广泛、最便捷的电话拨打方式,向常德市广大农民提供各种涉农信息服务。我院敏锐地注意到12396科技服务热线运行一段时间以来,效果不理想,如客服人员将专家的解答转述给农民时往往会出现失真,甚至出现与专家的本意大相径庭的情况。我院经过论证认为:如果与市科技局共建,并将办公地点落户到我院,可以基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借助热线,对于整合学院的相关力量、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12396科技服务热线目前在当地农民中影响不大的情况,我院加大了宣传力度,如:通过本地电视台、报纸、广播台宣传,积极与县级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协作,借助农民培训班传播服务信息等。为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院成立12396科技服务工作办公室,组建了热线专家团队,制订了奖惩措施等。
四、利用多学科资源优势,举办满足各种需要的农民和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班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批懂金融、管理、经营、营销、信息技术等经营人才,需要成千上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能工巧匠等技能型实用人才,需要有市场观念、能掌握市场规律和信息、会经营管理、能够将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农村农业中间人、经纪人和组织者。首先,这些人才不能完全靠学历教育培养;其次,有些人才也没有必要通过学历教育培养,“形成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是不少农村人才成长的更为现实的选择;再次,无论是否受过专业教育,所有人才都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最后,暂时还没有成长为人才的人数更多的农民,更有必要接受作为新型农民的基本培训。因此,举办农民培训班是高职院校长期的任务。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理性选择。尤其在农林类专业学历教育不尽人意的情况下,举办有益于社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农民和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班,能够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
我院进行农民培训,不仅有资源的优势,而且有政府的推动,如常德市政府已将“常德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落户到我院。为加强包括农民培训在内的培训工作,我院专门成立了“培训处”。为整合常德市职业教育培训的资源,在常德市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以我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常德职业培训教育集团”。近几年来,我院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服务“三农”的培训班就举办了数百期,受训人数数万人次。授课教师除培训农业技术的农业类专业教师和培训医学技术的医卫类专业教师外,还涉及财务、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等学科的教师。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培训有:扶贫点村干部培训、蔬菜种植能手培训、养殖种植能手培训、柑橘栽培技术培训、防疫员技术培训、农村经营人员培训以及农村卫技人员培训等。
五、针对常德实际,开展服务“三农”应用技术研究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可分为两部分,即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和着眼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技术研究。就应用技术研究而言,存在科研成果水平低,真正具有高职特色、面向生产实际、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很少,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更是微乎其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前者如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物质技术基础薄弱、选题不当等,后者如评估导向的制约,即国家对区域高校(含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因素,而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结合,区域高校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没有纳入或较少纳入国家对区域高校的评估体系。再如职称晋升的学术化倾向,即职称晋升时研究成果重论文、著作等文本化的成果形式,轻成果推广和转化等应用于实际的成果形式。
篇10
第1宗罪:破坏健康,引发疾病
寄生虫病指的是由一些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疾病,寄生虫进入宝宝体内,会引发躯体不适,破坏身心健康,大多可以出现发热、皮疹、贫血、消瘦、恶心呕吐、肝脾肿大等一系列症状。
根据体内寄生部位不同,寄生虫病可细分为腔道寄生虫病、组织内寄生虫病、血液及淋巴系统内寄生虫病、皮肤寄生虫病等若干种。
第2宗罪: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寄生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在医学界,将在人体内常见的寄生虫分为蠕虫和原虫。蠕虫与原虫的最大区别在于组成细胞不同,蠕虫是多细胞生物,靠肌肉收缩蠕动行动,而原虫则是单细胞生物。
比如大名鼎鼎的血吸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的始作俑者都属于蠕虫,而疟疾、阿米巴痢疾的罪魁祸首则都是原虫。
第3宗罪:人畜共患,传播广泛
许多寄生虫病属于动物源性疾病,即人畜共患病,也就是说它是由共同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因此凡是能排泄出虫卵的人或动物都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包括食物、水、土壤、接触等方式,而所有未曾感染过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对传染病而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情况决定了它的走势是否强劲,寄生虫病由于属于人畜共患、传播广泛,且人群易感,故而危害很大。
第4宗罪:状态隐蔽,暗藏杀机
人体感染寄生虫以后可以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成为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成为带虫者。有时候寄生虫在人体内生存一段时间后,临床上出现急性炎性症状,继而转为慢性持续感染。
寄生虫的隐性感染因为没有临床表现,又不容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寄生现象,而当免疫功能不全时,寄生虫的增殖力和致病力明显增强,甚至可以导致患病者死亡。
第5宗罪:形式多样,容易误诊
有些蠕虫于感染期进入人体后,幼虫需要经过血管、组织等处到达寄生部位。有时候这些寄生虫并没有在常见部位寄生,而是跑到了其他器官或组织内寄生,这时很容易因为症状不够典型而造成误诊。
特殊情况下,这些寄生虫的幼虫不能顺利发育为成虫,但依旧可以在人体血管、组织等处引发疾病,此刻因为症状含混将更加难以立即确诊。
第6宗罪:负面影响,免疫低下
人体同时有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此外,在寄生的环境里还可以存在细菌或病毒,加上动物实验已经证明,两种寄生虫可以同时或同在一个器官内寄生,这说明寄生虫感染可以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当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可以诱发机体降低对其他寄生虫的控制能力,甚至还能影响机体对接种的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
第7宗罪:体质下降,经济受损
2010年,据美国媒体11月11日报道,苏丹南部官员当天表示,该国爆发的热带寄生虫病已经造成300多人死亡,并且预计随着该病的进一步传播,甚至可能会酿成苏丹历史上最大的卫生危机。
寄生虫病的泛滥,对个体而言是健康被破坏,使身心受到摧残;对群体而言就成了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大面积爆发,还会造成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
寄生虫病扫描榜TOP 5
TOP5 最“全球”寄生虫病――疟疾
出镜宝宝:菲菲,女,32个月
恰逢长假,爸爸妈妈带上菲菲外出旅行,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宝贝女儿还是成了蚊子的最爱,身上被咬得七零八落,更麻烦的是,回来没多久,菲菲就出现了高烧、寒战,病情时轻时重、时好时坏,爸爸突然想起了旅行手册上写的字,“……当心疟疾!”
可能诊断:疟疾
致病原:疟原虫
典型症状:周期发热
疟疾患者的发热包括寒战期、发热期与多汗期,因其发热与疟原虫的无性生殖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间日疟与卵形疟为48小时左右,三日疟为72小时。
危害:
疟疾为急性骤起,先是畏寒寒战、脸色苍白、口唇指端发绀,持续约30分钟,随即开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颜面潮红、全身酸疼、烦躁不安,持续约2到6个小时,其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亦为2到3个小时。
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凶险发作可以分为脑型、胃肠型、急性肾衰型、过高热型,其中以脑型最为严重,多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儿童,可有烦躁、谵妄、昏迷、惊厥、抽搐、失语、瘫痪,严重者呼吸衰竭、死亡。
宝宝年龄小,病情相对重,且缺乏典型发作症状,常伴有厌食、吐泻等消化道症状,贫血严重,肝脾肿大。如果准妈妈在妊娠后期或产前感染疟疾,新生宝宝多在出生后5到6天发病,被称为先天性疟疾或胎传疟疾,病死率高。
确诊:典型表现+流行病学+采血查疟原虫
治疗:抗疟用药+对症护理
根据疟原虫发育的不同阶段与临床用药目的来选用抗疟药物,同时应尽快控制高热和惊厥,包括采用物理降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有颅高压、脑水肿者应立即给予脱水剂治疗,酌情使用激素,呼吸衰竭者可用人工呼吸器,切记加强护理,密切观察。
预防:
疟疾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在全球分布极为广泛,见于北纬60与南纬30之间,热带地区每年因患疟疾而死亡的儿童超过100万人,我国以间日疟分布最广,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因此外出旅行或盛夏季节时要特别当心,并做好充分准备。
鉴于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经雌按蚊叮刺人的皮肤而传染,因此应注重保护环境、清理污水,不仅要消灭幼虫及蚊虫孳生地,更要从冬春季节就开始消灭越冬蚊,而到了夏季则应备好蚊帐、蚊香、纱窗、沙门……避免蚊叮后感染疟疾。
彻底治愈病人和带虫者,对在高疟区居住者和外来人员,在流行季节应预防性服药,如果近期去过疟疾流行地区旅行或生活,一旦出现发热,一定要在就医时告知医生,这样能帮助医生及时作出诊断,以免延误救治。
TOP4 最“危险”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出镜宝宝:淘淘,男,5岁2个月
自从夏天在水塘里游泳回来,淘淘便开始发蔫,没多久身上起了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感觉很痒,这还不算完,断断续续又出现了不太严重的咳嗽,接着便发起烧来,不仅吃不下东西,解不出大便,连肚子都“变大”了,妈妈这才急忙把他送到医院……
可能诊断:血吸虫病
致病原:日本血吸虫
典型症状:肝脾肿大
被血吸虫病困扰的宝宝急性期90%以上都有肝脾肿大的表现,其中肝脏左叶肿大明显,且有压痛感,而脾脏大多只是轻微肿大,到了慢性期肝脾肿大症状会加剧。
危害:
日本血吸虫感染人体后,可以分为侵袭期、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在侵袭期多为皮疹、发热、咳嗽、腹痛等表现,到了急性期则再次突然出现持续或间歇发热,腹疼腹泻,黏液脓血便,肝脾肿大,偶尔痰中带血。
慢性期大多为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所致或由多次感染引发,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慢性腹泻,有的粪便带有脓血,里急后重,与慢性细菌性痢疾颇为相似,腹泻与便秘可能交替出现,肝脾肿大更加明显,肝脏质地变硬。
晚期血吸虫病的患儿可有三种状态,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即消瘦、浮肿、贫血,出现巨大肝脾、腹水、腹壁静脉显露,甚至可造成侏儒样改变,包括生长发育延迟、对称性矮小、青春期性器官不发育。
确诊:疫区生活+疫水接触+化验活检超声
治疗:药物驱虫+对症处理
对于血吸虫病急慢性患者均可进行药物驱虫,但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已出现的严重损害进行干预,包括为消除脾功能亢进所实施的脾切除术,控制钠盐和水分摄入以消除腹水,防止消化道出血,针对侏儒状态的激素治疗等。
预防:
血吸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传染源是患者和哺乳类动物中的黄牛、水牛,病人的粪便通过洗刷马桶、粪坑外溢、随地排便、新粪施肥、雨水冲刷等污染水源,因此,保护水源、安全用水,兴建自来水厂、站是预防血吸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钉螺是血吸虫病流行的纽带,它水陆两栖,主要生活在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浅滩和岸边,此外,还有湖沼地区的草滩芦荡,以及山丘沿河水地带,应因地制宜,改造环境,用土埋、药物灭杀等方式积极消灭钉螺。
人群对血吸虫病普遍易感,且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不能持久,可以反复感染,因此应让孩子远离溪沟,不要在河边洗澡、游泳、捕捉鱼虾,以免被疫水感染,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水源监测,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TOP3 最“长寿”的寄生虫病――绦虫病
出镜宝宝:棒棒,男,3岁半
长得虎头虎脑的棒棒身体很好、嘴也很壮,还特别喜欢“下馆子”,从小到大几乎没怎么生过病。不过,最近妈妈偶然发现棒棒的便便很奇怪,有一些黄白色的、又宽又短的“面片”样的东西,而且还总说头痛、头晕,没力气,有时还伴有腹痛和消化不良。
可能诊断:绦虫病
致病原:猪带绦虫
典型症状:排泄孕节
猪带绦虫虫体扁长呈带状,前端较细,逐渐变宽,由700到1000个节片构成,节片较薄,略透明,末端称为孕节或称妊娠节片,可随粪便排出,多为患儿首发症状和就医原因。
危害:
猪带绦虫如果以成虫的状态寄生人体,宝宝一般仅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失眠乏力、头痛恶心等症状,但如果以猪囊尾蚴的状态寄生于人体,如皮下组织、肌肉、脑、眼、肝……则凡是寄生的部位均可出现严重损害。
囊尾蚴的危害很大,在人体内寄生少至1个多则成千上万,如果出现在脑部,可以引发癫痫,以及头疼、神志不清、视力模糊、颅压增高等症状,也可出现神经疾患以及偏瘫、半身不遂、失语、眼底病变及精神症状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眼部一旦寄生有囊尾蚴,因为大多在眼球深部,玻璃体及视网膜下,轻者出现视力障碍,严重者失明,即使囊尾蚴死亡,依旧可以引发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脓性全眼炎,乃至视网膜剥脱,并发青光眼、白内障,最终导致眼球萎缩。
确诊:吃“豆”猪史+便有节片+连续数天查便
治疗:药物驱虫
驱治绦虫的药物均系在小肠中与虫体接触,然后麻痹或破坏虫体,因此服药前晚建议禁食或稍进流食,早晨空腹服药,以使药物与虫体能更好地接触。服药后加服泻药并多喝水,以便被麻痹或破坏的虫体能迅速从体内排出,驱虫后应送检所有排出的节片以确定疗效。
预防:
猪带绦虫的囊尾蚴仅需2到3个月便可发育为成虫,而成虫在人体内可以存活25年之久,人是绦虫病惟一的传染源,因此,对于患病者应当及早驱虫,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传染源,而且能预防自身感染囊尾蚴病。
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孕节与虫卵随粪便排,猪可以通过食入含虫卵或孕节的人粪而感染,虫卵经 10 周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故而加强粪便管理非常重要,修建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不随地大便,粪便用作肥料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猪带绦虫及猪囊尾蚴感染分布广泛,若食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有囊尾蚴或含有猪带绦虫卵的“豆”猪肉,即可发病,因此一定要购买市场上经正规途径检疫的猪肉,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肉,切生食和熟食的刀、菜板分开。
TOP2 最“磨人”的寄生虫病――蛲虫病
出镜宝宝:瑶瑶,女,26个月
平日乖巧的瑶瑶最近表现得特别奇怪,经常用小手抓屁股,到了夜里更是辗转反侧、啼哭不止,加上食欲不佳,有时候还有腹泻的表现,令妈妈苦恼不已,倒是邻居的一句话提醒了妈妈,瑶瑶是不是肚肚里有了寄生虫啦?
可能诊断:蛲虫病
致病原:蠕形住肠线虫
典型症状:肛周瘙痒
罹患蛲虫病的宝宝因为蛲虫在周围及会产卵而感觉到皮肤奇痒,频繁搔抓,造成皮肤糜烂或继发细菌感染,影响睡眠,一旦侵入尿道,就会出现分泌物增多、尿频、尿痛。
危害:
蛲虫的生活习性使其经常在夜间爬到宝宝外,在肛周和会皮肤皱褶内产卵,虫卵在温度34℃到36℃、相对湿度90%到100%、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迅速发育,导致周围受到刺激引起局部炎症,并令宝宝夜不能寐。
当成虫头部刺入肠黏膜时,即可引起轻度炎症或微小溃疡,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夜间磨牙、腹痛腹泻、消瘦夜惊等表现,倘若反复感染,会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均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蛲虫寄生在阑尾,引起急性或慢性阑尾炎,即可出现阵发性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血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倘若钻入阴道、输卵管则引起相应器官的炎症;侵入尿道,即可引发尿道炎。
确诊:临床症状+肛周瘙痒+成虫虫卵检查
治疗:药物驱虫+局部用药
除选用广谱驱虫的口服药物外,可遵医嘱在周围局部使用专门为去除蛲虫配制的药物软膏,这样做不仅能够止痒,还能防治重复感染,使用方法为,在宝宝入睡前为其清洗周围,以无菌棉签蘸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即可。
预防:
蛲虫特别容易在集体托幼机构内流行,这是因为引起蛲虫病的寄生虫虫卵容易散落在室内灰尘、家具、床铺、食物上,从而四处传播,因此,在同龄宝宝聚集的托幼机构,所有的生活用品必须勤洗、勤换、勤擦拭、勤打扫,确保环境卫生。
蛲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盲肠和阑尾以及附近的结肠,当宝宝入睡时才爬到外大量排卵,倘若宝宝因为痒痒去抓,虫卵会污染手指,若是没有及时洗手,再将虫卵吃进口内,就会造成自身反复感染,可见使用流水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人是蛲虫病的唯一传染源,虫卵可在指甲垢内或皮肤上存活10天,在室内可以存活3周,并通过宝宝的小手、玩具、水杯、餐具摄入口中,因此还应注意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并为他勤剪指甲,保证生活日用品一人一套,不要共用。
TOP1 最“常见”寄生虫病――蛔虫病
出镜宝宝:青青,女,3岁
上幼儿园小班的青青很瘦弱,看上去比同龄孩子小很多,不仅脸色不好看,嘴唇颜色也很淡,还经常说肚子疼,可查来查去也没发现什么问题,最令妈妈担心的是,这两天她居然开始偷偷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包括抠下来的墙皮和皱皱巴巴的纸团……
可能诊断:蛔虫病
致病原:似蚓蛔线虫
典型症状:脐周腹疼
得了蛔虫病的宝宝大多食欲不振,可有多食、偏食或异食现象,伴右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疼痛,疼痛与饮食无关,偶有便秘或腹泻,严重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发育障碍。
危害:
蛔虫的蚴虫可以穿破肺部微血管进入肺泡,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炎症,出现哮喘,也可以造成肝脏、胸膜、眼睛、脑、脑膜等处的损害;蛔虫唇齿的机械性损害和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能损伤肠黏膜并引起炎症性病变。
蛔虫的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和人体争夺营养物质,直接影响宝宝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的吸收,使生长发育落后,引起营养不良,并引发过敏、胃肠道功能失调,乃至造成痉挛性肠横阻、肠穿孔。
蛔虫可引发荨麻疹、发热、哮喘、结膜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腹痛腹泻等表现,甚至内脏器官变性,此外造成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腹膜炎、蛔虫性肝脓肿等,重症感染或发生并发症时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确诊:临床症状+虫卵检查+吐虫或排虫史
治疗:药物驱虫
驱除蛔虫的药物大多采取一次顿服,但应避免在频繁腹痛期用药,以免蛔虫因药物作用被“刺激”,胡乱钻入孩子的胆道,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如病情允许,胆道蛔虫症可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解痉、止痛、驱虫并预防和控制感染,必要时内镜取虫或外科手术取虫。
预防:
篇11
引言
本文立足于对天津市当前养老机构现状的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养老机构遍及天津市16个区县共158家,通过口问笔填的方式获得了157份有效问卷;除养老机构注销、新增的情况外,此次调查率达到96.9%。如下表。
论文从文献回顾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定量数据和定性访谈资料,详细描述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性质方面的数据和发展状况,并针对目前机构存在的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探讨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入住老人、投资运营、制约因素等方面的状况,预测天津市养老机构发展趋势。
一、功能分析: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关养老机构的理论论述
1.个人――环境关系论:入住机构是个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个人――环境关系理论解释了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环境并不是一种静止的背景,老年人从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控制着能纵的东西,适应不能被改变的条件。(霍曼,1992)要达到个人与环境的适应的话,个人或环境必须改变。住进构造特殊、有人照顾的养老机构,是改变老年人的外部环境,以达到其适应状况的一项举措。
当老年人身心方面的损害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的时候,单纯依靠家庭的设施和照料,或者社区日托中心的照料已难以达到老年人所需要的水平。所以,入住专业化机构,是许多老人及其家庭在长期照料时期,特别是后期做出的必要选择。
2.连续性理论:专业服务能满足老年人人生连续发展的需要。个体在老年期需要保持以往生活的一致性。尽管个人或环境不得不改变,但任何改变只有取得老年人的同意、适应他们的基本情况,才能符合人生发展连续性的需要;否则,不良的改变会伤害老年人的心理、情感甚至身体健康。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是人生当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对那些身心脆弱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服务,才能符合老年人的生命发展历程,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和愉快的情绪;反之,则会对老年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特点已经进行了特殊的建构,并为老人提供各个方面的服务,因此在机构的环境中要求老人做出反应和改变的环境压力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极易使老年人产生无聊、消极、被动的感觉,这时候,应该从专业方面加强老人的主观性和控制自我与环境的能力。比如有的实验尝试让老年人在机构内照顾植物或宠物,使得老年人的主动性和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霍曼,1992)。
3.机构养老服务:一种准公共产品。养老服务具公共产品所具备的非排他性,但由于养老服务存在着的供需矛盾,所以养老服务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拥挤性,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养老机构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以及政府具有承担养老服务的责任。一方面,政府有责任以财政投入的方式直接提供养老服务,尤其是在弱势老年群体的养护上;另一方面,政府有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建设。
4.机构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化。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指采用多元化和多来源的方法解决社会福利问题,将市场、企业和民间组织等纳入中国的社会福利的政策体系,用社会资源形成由家庭、企业、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国家共同组成的多元福利体系,以实现社会福利总量的最大化。
民办养老机构的出现正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的最好实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民办养老机构却面临着“社会化合作管理机制难以形成、社会化的筹资渠道匮乏、社会化的福利服务队伍成长缓慢三大困境”[1]。
(二) 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机构养老在各个社会都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居住在原属的社区或子女的家中度过晚年生活,接受来自亲属或外部人员的居家照料,只有部分老人,特别是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会入住机构接受照料。
2.除了为自理老年人建造的公寓之外,养老机构是长期照料服务连续体的组成部分,通常是最后一个环节;(霍曼,1992)其次,机构在收住无人照料的“三无”老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着兜底的作用。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一端是面向年轻老人的积极老化援助服务,另一端是为即将走完生命历程的垂暮老人提供的临终服务,两端之间是与老年人失能程度及需求相对应的环节相联结的环链[2]。因为机构服务较强的专业性和专门性,在老年人健康和认知严重受损的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美国一项统计研究表明,有25%左右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曾在养老院中生活过一段时间。(霍曼,1992)在我国,养老机构目前也是为“三无”、“五保”老人提供供养服务的主要机构。
3.在居家和社区服务尚不发达、社会服务提供缺乏的现阶段,为数不多的养老机构发挥着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弥补了居家服务提供的不足;养老机构还将以其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作为居家、社区服务的示范,发挥技术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需求分析:天津养老机构入住情况调查
(一)入住老人基本情况
当前养老机构的入住人员中,92%的入住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8%非老人入住者。60岁以下的非老年人入住者包括残疾人、儿童(孤儿和随父母居住在机构的儿童)、需要护理的患病人员、临时居住的拆迁户等。
总体来看,入住老人(60岁以上)的男女性别比例为0.88:1,总体基本平衡。但机构之间入住老年人的性别比例很不均衡,有的机构的男女比例低为0.22: 1,有的机构则高为7.8:1。虽然各个机构的性别分布状况不一,较多数机构的女性比男性多一些。
入住老人中有退休金的比例是较高的,占总人数的75.2%,有71.2%的机构其入住老人有退休金的比例在70%以上;拥有医疗保险的比例也是很高的,占总人数的81.3%,有67.7%的机构其入住老人拥有医疗保险的比例都在80%以上,大多数机构(77.9%)中自费老人的比例都在30%以下。
(二)医疗服务需求突出
被调查的老人中,大多是不能自理、半自理的老人,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身心障碍,需要进行24小时护理,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某些帮助。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最多,占40.1%,普遍存在着大、小便失禁和患痴呆症的情况;占25.2%的半自理老人在吃、穿、行走方面都需要帮助;34.6%的自理老人身体状况比较好。有45.9% 的老人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条件”最为关心[3]。在此次针对入住老人家属、居家老人的访谈中,所有人都主张发展医养结合形式的机构。
(三)专业化水平不高
居家老年人对机构当前的服务质量印象不好,根据此次的访谈,老年人中流行着对机构的这样一种评价:“如果两个人最好别去,如果一个人,能自理的时候可以去,不能自理了,不能去。养老院的管理不是正规的。”对当前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居家老年人的评价是:“管理不行,老人在床铺上拉、尿,不能及时给你换、护理。” “那不行,条件,一看那老头老大爷,脏脏呵呵的,到那去心情不舒畅。”居家老人期待 “正规,收费合理,人员专业。”的养老机构。其中,规范的管理和良好服务被放到了对机构期望的首位。
三、养老机构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以上对养老机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以及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期望,机构未来的发展应以专业化为导向,保持福利性质,加强外部监管。
(一)定位――政策支持的准公共服务机构
入住机构进行养老,对老年人和家庭来说是个重大的抉择,不仅因为他们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而且还因为入住机构是一件需要花费大笔资金的事情。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入住机构有可能会是一个令人“倾家荡产”的过程。此次调查的数据证明,除了少部分的商业性老年公寓外,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面向的是广大靠养老金生活的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因此,养老机构应该保持其福利性,保证广大入住对象在合理的范围内支付入住费用,保持机构的竞争性,将机构建设成为具有政策支持的准公共服务机构。
准公共服务机构的性质,决定了服务对象具有非排他性,机构之间具有竞争性。需要政府在规划上予以考虑,进行公共资金的投入,制定并实施各种优惠,在一定情况下对入住对象予以补贴,并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以实现机构之间的合理竞争。具体来说,就是要投入资金为机构配备良好的设施,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以降低机构运行成本,并引导专业人员进入机构工作,对广大入住对象提供补贴,由此而达到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维持合理的支付水平。
运行成本高成了当前机构运营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运行成本主要包括房屋租金、日常消耗、人员工资等方面,其中房屋租金占了很大一部分。有很多机构表示当前的负面影响和发展制约是缺乏房屋、地域或房屋租金太高。实际上,政府掌握着重要的资源――土地和房屋,如果政府能够为机构提供场地和房屋,而机构只负责组织运营、提供服务,那么运营成本就会大大地减少。中央和各地已出台了对养老机构划拨土地、为日常消耗提供优惠价格等方面的政策,当前的问题主要是落实不力。
(二)发展导向――加强专业化建设,提高和保证服务质量,辐射社区
1.重点建设护养型机构。伴随着生理方面的老化,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减退及至丧失是一种客观现象;但老年人在还能够自己活动的时候,大多不愿意进养老院。根据老化的理论观点,还有我们实证调查的结果――入住机构的大部分是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人。这种状况指明了这样一种发展导向:养老机构的服务应该重点帮助那些日常生活自理困难、身心健康欠佳的老年人群,未来的发展应重点建设为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提供服务的护养型机构。
在护养型机构中,需要按照专业化标准来进行建造、装修和配备各种设施,规范管理和服务。这些设施和服务应该覆盖日常生活、康复治疗、保健锻炼、娱乐休闲、继续学习等各个方面。所以,针对不能自理、半自理的老年人,一定要优化设施,规范管理和服务。
2.逐步实现医养结合,配置各类专业人员。老年人群对于健康和医疗服务有着高于其他人群的需求,这种特性决定了养老机构服务内容的特性――健全的养老机构应该能够及时、便捷地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无论是利用其内设医疗机构或挂靠医疗机构。能否及时、便捷地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是衡量一个养老机构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也是服务对象选择机构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内容。
除了要逐步实现医养结合的方式,还要注意其他专业人员的配置,包括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老年人的家属也意识到要丰富机构人员配置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养老机构,一般都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专业人员队伍中一般都包括专业医疗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以芬兰的老人院为例,“老人入住前,先由护工与老人或其家属一起制订护理计划。每个护工最多护理3人,有专门的医生为老人服务。”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对于目前已经进行医养结合的机构来说,由于其医疗机构级别的限制而使得设备、医保、处方权方面受到限制,不能提供老人所需的服务。比如徐先生所说的:“实际上,本身医养院做得已经很到位了……比如他现在想进CT,但是国家规定了,必须得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进CT。”究竟是应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级别,还是在养老机构的布局上靠近大医院,值得进一步探讨。
3.建立细化的服务标准,规范机构内部管理和服务。要保证机构的服务质量,除了配备优良的设施、配置专业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服务外,还需要有一套科学、细化的服务标准,来指导和规范专业人员的服务行为,并为判定意外事件的责任归属提供依据。
我国现有的机构服务标准过于宽泛,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强制力,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标准涵盖从服务开始到收尾阶段的各个行为,具体到“老人的饮食速度、一口一次的量”的评估。(黄丽珍,2010)真正要做到对服务进行明确的指导和规范的话,必须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服务标准,对现有的制度进行细化、科学化、制度化,这样才能对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约束,明确机构的职责,减少那些因为服务不规范、不到位而导致的意外伤害的发生。
4.以专业优势辐射社区。 在当前我国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中,养老机构成为服务的支撑力量,社区服务和居家服务的提供尚欠缺和正在完善。但是,绝大部分老人将要在家庭中养老,强烈地需要社区和社会能够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日常生活帮助服务。
养老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已经具备了一些专业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并且对于一些成规模的机构来说,同时也具备组织和管理优势,能够提供更大范围的规范化服务。比如本市的鹤童社会福利协会,具有一套成熟、规范的运营体制,已经面向社区进行配餐、医疗和护理服务。
所以,在社区和居家服务尚不完善的阶段,应鼓励那些条件具备的养老机构扩大服务范围,进行外展服务,针对广大居家老人的需要,灵活地提供各种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帮助服务;并为即将广泛建立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导和示范。
(三) 理顺关系,加强外部监管
1.建立监评制度。要从根本上提高和保证机构的服务质量,除了从机构内部加强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之外,还要在外部实施对机构的监管并对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在许多国家,养老服务业都是管制最严格的行业之一,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对养老机构从建立到服务的全程提出要求和进行监督,及时处理违规事件、取缔不合格的机构。
上文已经提出了需要在机构的服务过程中建立细化的服务标准来进行指导和约束,对于这套制度的实施还需要在外部有一个有力、专业的部门来进行审查和定期评估,才能保证服务标准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建立机构服务的监评体系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实施机构,一套定期评估的制度,一个评估信息的交流和公布平台。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与以往的养老机构服务体系相比,在新的养老机构服务体系中,各个主体的角色作用都将发生转变。政府的主导地位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政府逐渐淡出“划桨者”的角色,而向“掌舵者”的角色转变,扮演政策制定、组织和规划、资源投入等角色。新成立的养老机构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养老机构之间的桥梁,成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扮演着沟通、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养老机构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民办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并存,并在市场上形成竞争。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在社会改革后退出了养老服务体系,并引入了市场竞争,各种社会力量,包括集体(自治)组织、个人和外资、社会团体以及慈善组织等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
目前,以上几方面主体的关系没有理顺,权责不明。政府没有完全实现其角色的转变,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和评估缺乏专业性和有效性;行业协会的独立性不足,行政色彩过浓,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之间没有实现公平、良性竞争。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专业和行业优势,将一定的权利交由行业协会,由其作为机构监评体系的实施机构,代替政府进行机构监管、服务评估、仲裁、评估信息等事宜。
参考文献:
篇12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是我国三十多年来遭受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亲历灾难的幸存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张侃强调:“从瓦砾堆中救出人很重要,但是让这个人将来能够顺利回归社会同样重要”。而由于我国灾后心理援助队伍的欠缺, 以及对灾后心理研究的经验缺乏, 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开展成为广大心理学工作者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纵观国内外对于灾难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伤后应急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群体。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对创伤事件的病理性重现(re-experiencing)、对创伤相关线索的回避(avoidance)、持续性的高唤醒(hyperarousal),以及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情感麻木(emotional numbing)(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分类手册-第四版(DSM-Ⅳ)将PTSD归在焦虑障碍中,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急性(症状持续小于3个月)、慢性(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伴延迟起病(症状在应激后至少6个月才出现)(APA,1994)。流行病学的研究已表明,创伤暴露明确成为了PTSD的一个先决条件以及在随后的创伤事件中进一步发展为PTSD的易感因素(Bremner, Southwick, Johnson, Yehuda, & Charney, 1993),即表明PTSD的发生率与创伤暴露程度呈高度正相关(Altindag, Ozen, & Sir, 2005; Chen et al., 2001; Lai, Chang, Connor, Lee, & Davidson, 2004)。但有趣的是, 经历同样的创伤暴露,一部分亲历者逐渐演变成PTSD患者,而大部分的灾难幸存者却没有表现出 PTSD。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遭受创伤性事件的人都会患病, 正如Kessler (1995)指出在美国虽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一生中将经历一次或多次心理创伤,却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会发展为PTSD。但遗憾的是,大量灾后幸存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PTSD症状)的大脑机制以及功能异常并没有得到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所以,总结创伤暴露下没有明显症状的这部分非PTSD人群大脑结构与功能的特点,以期对于创伤性事件幸存者的研究有一个宏观上的认知,从而更好的促进PTSD 发病机理及其防治的研究。
2 创伤性事件幸存者的大脑机制
随着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也被V泛的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中,主要包括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response, ERP),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single photonemission tomography, SPECT),功能核磁共振(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
2.1 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刺激出现后的30-90ms, 在顶点部位会纪录到一个正相波P50,它属于中潜伏期诱发电位,反映大脑对外界无关信息正常抑制功能(又称为感觉门控sensory gating,SG),是一种直观的脑电生理学指标。Karl,Malta和Maercker(2006)对采用听觉门控范式(auditory sensory gating paradigm)的相关PTSD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非PTSD组比PTSD组在对第二次滴答声的反应相对第一次滴答声的反应中P50明显增强,也就是说非PTSD人群在对无关信息的抑制能力上强于PTSD组,这可能就是PTSD病人长期关注外界负性信息,过度警觉,同时常伴有抑郁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缺乏非PTSD与未经历过创伤的健康正常人的直接比较,因而很难确定结果是由创伤经历所导致。
同时,Karl等人(2006)对采用听觉增减范式(augmenting-reducing paradigm,A/R)研究PTSD的结果进行元分析,发现随着音调强度增加,男性非PTSD比男性PTSD的P200增强,但是在女性或不考虑性别因素的组间比较时却发现非PTSD比PTSD的P200减弱。也就表明PTSD被试群体的P200在声音A/R范式中会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对PTSD人群P200的变化情况下结论时要考虑到性别和其他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另外,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种常用范式对PTSD病人P50和P200 成分的研究,P3也是PTSD 相关研究中Attias,Bleich,Furman和Zinger (1996)很早以前就利用改进后的视觉Oddball范式对40 名参加以色列战争的士兵进行研究(其中20人患有PTSD,20人没有),结果发现,目标刺激(宠物图片)在两组被试中都产生了很强的P3成分,而战争相关的非目标刺激只在PTSD组产生了一个P3和N1波幅,并且PTSD组对目标刺激和战争相关图片时P2波幅都增强,而对目标刺激的P1,P3潜伏期和反应时却延长。这些结果表明,PTSD病人在早期和晚期的注意控制加工上出现了异常从而使得他们更容易回忆创伤的相关信息。但同样对于P3波幅, 其他研究者利用听觉oddball,却在PTSD人群身上发现减弱(Karl, et al., 2006)。因而,到目前为此,研究者由于采用的实验范式不同,导致研究结果也很难统一。
国内学者甘景梨等人早在2004年就采用ERP技术对PTSD 患者和健康军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PTSD与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及P300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PTSD的诊断和治疗指标(甘景梨等,2004,2007,2005)。但这些研究中所选用的被试并没有同样创伤条件下的非PTSD群体作为对照,因而结果可能不受PTSD效应的影响而受到刺激的影响。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邱江等人采用ERP技术,对不同强烈震感区域的地震亲历者(均未达到PTSD的临床针状的非PTSD人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09,2010,2011)。首先在一项研究中(Qiu et al, 2009),他们利用地震相关色词Stroop任务(the earthquake color-matching Stroop task)对强烈震感的成都组和稍有震感的重庆组进行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的比较。结果发现在成都组被试中,地震相关词比无关词诱发出一个更加正性的 ERP 成分(P350-450),源定位在与情景记忆和自传体记忆相联系的海马旁回(Sakamoto et al, 2005; Shin, Shin, et al, 2004) 这表明地震亲历者对与自己经历相关的地震信息警觉更高,从而能注意到更多无关信息。而重庆组没有表现出明显的 ERP干扰效应。可能反映了成都组被试对地震词的注意加工偏向(或创伤性事件的自动激活),从而干扰了其对刺激物理颜色的判断。进一步采用经典Stroop任务发现成都组和德阳组(距离震中更近)在行为上均出现了强烈的Stroop干扰效应,但在成都组中,不一致比一致条件在400-600ms产生了一个更负的成分(N450,即Stroop干扰效应),而在德阳组的ERP结果中没有发现Stroop 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创伤暴露程度越强(德阳组)的被试前额叶的执行控制功能由于受到较严重地震程度的影响可能出现了钝化。
同时,位东涛等人(Wei et al, 2010)采用改进的情绪Stroop 任务(modified Stroop task)发现仅在德阳组被试中,不一致比一致条件在刺激呈现后的300-450ms时产生了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300-450),他们认为N300-450可能反映了早期阶段的冲突监测,而重庆组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早期的干扰效应。这可能是由于刚刚经历严重的精神创伤的德阳组被试,对地震相关信息过度敏感,才会引起早期的冲突监控的存在,这样有利于自身生存能力的保护。为了验证创伤经历对结果的影响,Wei(2011)又采用情绪Stroop任务对14名经历汶川地震的大学生和14名没有经历这场地震的被试进行比较,发现在地震组中负性词比正性词产生了一个更强的P2,并且负性词汇会比正性词汇在海马周围引起更强的 N280-380,这可能反映出亲身经历创伤事件的被试有更强的情绪唤醒从而自动回忆创伤经历。上述研究均在阈上条件下进行,为了探讨创伤事件在阈下条件对亲历者的影响,O煦燕等人(2011)利用阈下启动地震相关词和无关词对经历汶川地震的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PTSD组地震相关词比无关词产生更正的P2和P300,结果表明创伤暴露的被试对创伤相关信息更敏感。
中科院心理所吴健辉等人(2010)也利用ERP技术让25 名汶川地震青少年幸存者完成Go/No Go任务,发现 PTSD 组在执行Go任务时反应时较短并且与漏报错误存在显著负相关,反映了速度-正确率权衡。并且N2波幅降低说明反应抑制能力下降,P3波幅的增加反映了这部分被试心理荷升高。葛燕(Ge, Wu, Sun, & Zhang, 2011)对27 名汶川地震幸存者进行ERP研究发现PTSD组被试失配性负波(Mismatch negative, MMN)波幅增大,反映了其对事物的注意的敏感性也提高了,且表现出对即将来临的刺激更加期待和焦虑。
总结以上采用ERP技术对创伤暴露非PTSD人群的研究,可以发现这部分人群相对于健康人在早期冲突监测,对负性创伤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对于注意相关的冲突解决上均已出现差异,即非PTSD人群在经历灾难性事件后认知控制系统和情绪系统已经出现功能异常。但由于采用的实验范式不同,结果很难进行平行比较,另外汶川地震后虽对幸存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研究中所进行比较的PTSD组与非PTSD组均是未达到临床上PTSD的诊断标准,缺少与临床PTSD病人和未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健康人进行直接比较,因而在结果上对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的解释力度显得很是单薄。
作为可以精确记录和反映被试做出行为反应之前的认知加工过程及其脑内时程特点的ERP技术,如今已被广泛用于PTSD的研究中。但ERP最大的缺陷就是空间精度不高,因而很多成分代表的确切认知加工功能仍存在争议。另外,我们知道PTSD 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其发生、发展与脑部器官的变化密切相关。所以随着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其他已经成熟的影像学技术(PET,SPECT)不断地运用,为 PTSD 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觉上的决断。
2.2 来自PET研究的证据
Bremner 等人(1999)利用PET让22名有童年待经历的妇女听中性和与他们自身创伤经历有关的内容,结果发现在听到关于创伤记忆时,非PTSD组比PTSD组前额叶(额上回BA6和额中回BA9),后扣带BA31),运动皮层的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cBF)减慢。另外在右侧海马,颞下区梭状回,缘上回和视觉相关皮层,非PTSD组均比PTSD组血流速度加快。这些脑区的血流变化趋势在20名参加越南战争的士兵身上同样存在(Bremner, Staib, et al., 1999)。并且Shin(1999)发现创伤经历的被试在创伤暴露条件下眶额叶和前颞叶都表现出比中性下rCBF的增加,只是PTSD组增加的更多,而非PTSD组在脑岛和前扣带回区域rCBF比PTSD组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涉及记忆,视觉加工和情绪脑区的异常与PTSD病人症状有关(如对创伤场景的重新体验)。除了利用回忆创伤记忆来研究PTSD和非PTSD大脑血流变化,还有组词任务(Shin, Orr, et al., 2004),颜色Stroop和情绪Stroop(Bremner et al., 2004; Bremner, Vythilingam, Vermetten, Southwick, McGlashan, Staib, et al., 2003),这些结果都表明前扣带,视觉区和顶叶在创伤暴露PTSD人群中功能失调。
另外Bremner等人(2003)为了考察海马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利用MRI评估海马结构的大小,利用PET考察海马在口头报告记忆任务中功能,结果发现PTSD组比非PTSD组海马激活减弱,并且PTSD组比非PTSD组海马体积减小16%。进一步证明了前人的结果。
总结以上研究,创伤暴露的被试在回忆和想象创伤事件比中性事件在前旁边缘系统rCBF都增加,只是非PTSD组在眶额叶和颞前叶比PTSD组增加的少,另外非PTSD组在前扣带有更多的增加。这些脑区的失常可能成为PTSD症状的发病基础。但实验中均没有设置未经历过创伤的正常组被试,因而非PTSD人群的条件间激活的差异究竟是发展为PTSD的易感因素还是心理复原的机制,这很难说清楚。
2.3 来自SPECT研究的证据
Pagani(2005)等人利用SPECT对20名早年遭遇创伤性事件而发展成PTSD的和27名没发展成PTSD的人在进行听觉回忆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非PTSD组比PTSD组在右半球有更少的大脑血流(CBF),因而他们认为当被试回忆他们自己的创伤经历时,PTSD组比非PTSD 组有更高的CBF分配值,表明右半球在创伤回忆中起重要作用。Liberzon(1999)选取14名患有PTSD的越南老兵和11名没有PTSD 的士兵以及14名普通正常人,运用SPECT分别对被试在单纯噪声和战争声音下进行观察发现只在PTSD组中发现左杏仁核/伏隔核的激活,而所有被试的前扣带回/额中都有激活,但压后皮质(retrosplenial)均钝化,这些结果表明大脑的边缘系统可能在正常人和PTSD病人身上对负性刺激起调节作用。
2.4 来自MRI研究的证据
Winter(2004)发现严重烧伤患者,不管是否伴有 PTSD,大脑海马体积均缩小,提示海马体积缩小与严重创伤有关。但也有研究显示 PTSD 患者海马有增大(Tupler & De Bellis, 2006),甚至也有研究表明海马没有变化。例如Bonne(2001)对44名刚刚经历创伤事件的被试在一周和6个月时分别进行MRI扫描,发现6个月发展成PTSD的人与没发展成PTSD的人在1周或者6个月时,左右两侧的海马体积没有差异,所以海马体积减小并不能成为发展PTSD的必要因素。这一结果与Yehuda 等人(2007) 发现退伍军人中患PTSD 者和未患PTSD者海马体积无明显差异的结果一致。虽然目前对于PTSD海马结构的变化在个体心理复原中的角色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经历同样创伤经历但心理复原个体中,这些大脑结构的体积虽小于正常人,但显著大于PTSD患者。而且研究发现临床PTSD量表(Clinically Administered PTSD Scale ,CAPS)分数与左侧海马体积呈负相关(Villarreal et al., 2002),表明 PTSD 当前症状程度与左侧海马体积的减小之间有联系,这就表明神经的可塑性使海马和扣带前回体积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进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复原。
另外,在非临床样本中相关应激也会减少前扣带和前额叶的灰质体积大小(Ganzel, Kim, Glover, & Temple, 2008)。该研究发现距离9?11世贸中心近的成人比距离远的被试在杏仁核、海马、岛叶、前扣带和前额叶的灰质减少更多,他们认为即使在非临床症状的个体中创伤暴露也能够改变大脑结构和功能。为尽量避免人格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也有研究采用了双胞胎测试。Kasai等人发现创伤暴露患有严重PTSD的双胞胎幸存者比创伤暴露非PTSD双胞胎的膝部前扣带回(pregenual ACC)灰质密度有明显的减少。最近, Balda?ara(2011)对84名暴力事件的幸存者进行大脑结构的研究,发现PTSD组被试左半球小脑和小脑蚓的体积均比同样经历暴力事件非PTSD组小。并且小脑半球的体积与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呈显著的负相关;小脑蚓的体积与PTSD、早期创伤生活事件、抑郁和焦虑症状呈显著的负相关。
以上研究表明创伤事件确实会造成大脑结构方面的变化。但究竟是创伤事件导致了大脑结构的变化还是大脑结构的变化导致了PTSD 的发病,现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2.5 来自fMRI研究的证据
2.5.1 静息态fMRI研究
目前功能连接也已经发展为功能磁共振研究脑功能状态和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 静息态(rest-stating)技术可以在活体状态下无创地反映脑自发活动,因而近来受到研究者推崇。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吕粟等人(2009)就采用静息态来客观评估灾难对受灾人群脑功能连接的影响。通过对健康幸存者的脑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首次发现人们在应对地震这样的巨大灾难时,脑内负责情绪、记忆的功能系统在短期内(25天内)就出现了客观的功能改变,前部边缘系统和纹状体脑部功能活动增强(frontolimbic and striatal areas),而系统的协调性(功能连接)减弱。另外在Liston(2009)研究中,20位健康被试,暴露在心理社会应急1个月后,在完成注意转换任务过程时接受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心理社会应激有选择的削弱了注意的控制和破坏了额-顶网络之间的功能链接(比如前额叶功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即使在生活中未表现出临床PTSD症状的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健康人群大脑已发生了改变。
最近Lanius等人 (2010)进一步发现静息状态下, 后扣带回(PCC)与前扣带回膝部(PACC)以及右侧杏仁核之间的连通性和现实中病人的PTSD症状有关, 而与右侧杏仁核的连通性可以预测未来的PTSD 症状。Daniels等人(2010) 采用工作忆任务, 发现相对于正常对照组, PTSD 组后扣带回(PCC)、内侧前额叶(MPFC)与默认网络脑区之间具有更强的连通性, 即PCC与右侧额上回、mPFC与左侧海马旁回之间的连通性增强。武瑞芝等(2011)发现同样经历汶川地震的17名PTSD病人和健康人相比,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减低的区域包括左额上回、右梭状回, 而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包括右楔前叶及右侧颞上回和右侧颞中回。这些结果都证明PTS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异常, 默认网络异常可能是PTSD的神经病理机制之一。
2.5.2 任务态fMRI研究
2.5.2.1
控制系统作为边缘系统中的ACC,根据功能在解剖上被分为前部(执行功能)和后部(评估功能),背部(认知功能)和腹部(情绪功能)(Bush, Luu, & Posner, 2000)。
Shin等人(2001) 和Hendler 等人(2003)先后采用情绪数字Stroop (emotional counting stroop)对PTSD进行fMRI研究得到一致的结果,即非PTSD组在喙部ACC(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有更强的信号激活,而PTSD组则没有。这一现象提示这区域在创伤后痛苦和惊醒症状起调节作用,而PTSD脑激活的减少说明可能对情感相关刺激的反应减弱。但研究中没有未经历同样创伤的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的解释上难以为PTSD 的发病机制提供系统证据。为增强结果的解释力度,陈树林等人(2008)利用经典Stroop任务对一次火灾事故受害者PTSD病人,非PTSD组和未经历此次火灾的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被试在完成Stroop任务时ACC都有激活,而PTSD组激活的区域明显少于对照组,激活信号的强度也低于对照组。并且非PTSD组和健康人在激活脑区及其信号强度无显著差异。虽然在研究中ACC与 PTSD 存在明显的关联,但横断面的研究仍然不足以说明ACC功能损害与 PTSD 的产生究竟是何种因果关系。
2.5.2.2
控制系统与情绪系统(mPFC与Amygdala)研究表明杏仁核活动增强是条件性恐惧记忆获得、保持和表达的关键神经基础。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对杏仁核的去抑制及海马向杏仁核传递的威胁性环境信息,促进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出现(安献丽 & 郑希耕, 2008)。Shin等(2005)对13例 PTSD 患者和13名经历过创伤事件而没有患 PTSD 的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发现,PTSD患者随着面部恐惧与愉悦表情的转换,其杏仁核的反应明显增强,而mPFC的反应减弱。并且杏仁核的信号改变与mPFC呈负相关;同时,PTSD 患者症状的严重性与mPFC的信号改变也呈负相关。因而在给予与创伤有关刺激时PTSD患者大脑mPFC激活减低,杏仁核激活相对增加(Liberzon & Sripada, 2007)。Milad等人进一步采用操作性条件加工对PTSD病人和创伤暴露非PTSD人群进行恐惧消除学习。结果发现,恐惧条件下腹内侧前额叶(ve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在非PTSD人群中BOLD增强,在病人身上减少,而杏仁核在非PTSD人群中减弱,却在病人身上增强。在消除阶段,非PTSD组的vmPFC和海马比PTSD病人组显著增强,而背部ACC(dACC)却是显著减弱。这些结果表明PTSD病人在回忆阶段vmPFC和海马的钝化与dACC的过度激活导致了记忆消除的失败。杏仁核的这种激活模式在阈下条件中仍然存在(Rauch et al., 2000)。
总结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正常的mPFC功能能够抑制习得性恐惧的功能脑区(主要是杏仁核),并且与条件性恐惧反应的消亡有关。而PTSD 的mPFC存在功能损害,导致其对杏仁核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产生恐惧情绪 (Nutt & Malizia, 2004)。mPFC能够储存有关过去经历的记忆,是对应激信息认知的关键区域。已有应激经历能够改变 mPFC的活动(Amat, Paul, Zarza, Watkins, & Maier, 2006) 从而改变对杏仁核的抑制能力,导致个体对 PTSD 的易感性发生变化。目前研究认为,PTSD 是因为创伤后应激反应导致大脑功能和结构累积损害超过一定限度,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信息的记忆过程出现了障碍,使条件化的恐惧反应难于抑制或过分抑制所致(Bremner, 2007; Hull, 2002)。
3 总结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综合各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对创伤性事件的幸存者的研究可以发现,这部分被试虽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在脑功能和结构上却出现了“无病”的异常,这些异常与创伤相关精神障碍(例如PTSD)的脑病理改变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在大脑结构的体积和相关脑区的密度等与PTSD和健康人都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应对与创伤相关和一般负性信息时,这部分群体出现特有的大脑激活情况。这提示,当前的“无病”只是一个暂时状态,使得这部分被试目前处于一种“中间人”的状态,与健康人有着显著差异但却未达到临床病人的标准,这种差异的演变(常态的恢复或发病)有赖于“素因”的早期发现和早期的有效干预。而目前关于灾害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PTSD病人身上,对于同样经历巨大灾难的幸存者专门的研究还很少,仅仅作为PTSD研究的对照组,所以这种演变机制有待于后续研究。正如Davis, Hsieh, Grodzinsky, Lee(2005)指出严重的应激反应会引起脑功能的改变:前扣带回的体积变小然后延及杏仁核,导致其对激活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减弱。但因为缺乏系统的纵向对比研究,因而这种结构变化到底是PTSD的一个先行因素,还是PTSD的一个获得性的结果,目前还不清楚。
因而针对亲历创伤事件非PTSD人群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为开展PTSD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是十分必要和有价值的。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还有很多问题需待解决。
首先,针对非PTSD 人群的筛选,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测查问卷和诊断标准,大多仍采用的是西方编制的测评工具,这其中的文化适用性问题值得考虑(刘寅, 陈正根, 张雨青, & 张宁, 2011),所以针对创伤事件后的中国人群体应进行更全面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从而掌握更多症状反应的特点,为编制本土化的量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另外,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均对的是PTSD人群,所以一般都是以DSM-IV-TR(APA,2000)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或是通过基于DSM-IV制定的自评量表进行判断(如CAPS,IES,PCL,HTQ,PTSD-SS等),但DSM-IV标准相对比较严格,因而检出率会比较低,虽然CAPS已成为PTSD 的黄金标准,不仅可以由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医生或研究者来实施,也可以由接受过适当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来实施,但完成全部访谈需要45-60分钟(余萍, 2010),这对于在灾区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编制适应中国国情实用的非PTSD筛查标准显得十分必要。
其次,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非PTSD人群认知神经机制方面的变化提醒广大研究人员和心理救援者注意,暂时的无病不能忽视,只要是创伤暴露后的幸存者都值得关注,这其中就包括众多灾难救援者,一直从媒体上关注灾难信息的非灾区群众等等。例如,McFarlane(1986)在一项纵向研究里发现澳大利亚南部大火后29个月里459名消防人员中21%仍有闪回体验。这也就说明其实灾难救援人员也有较高的PTSD风险(Durhanet et al., 1985;Fullerton et al., 1992)。而中科院心理所首次提出“心理台风眼效应”更是对各级部门非常规突发事件下政策的制定和应急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Li et al., 2010; Li et al., 2009)。
最后,虽然目前针对创伤性事件幸存者的认知及大脑功能研究已经逐渐开展起来,但缺乏纵向的对比研究,很多研究者集中在灾难发生后进行零零散散的研究,持续的跟踪研究很少,并且在筛选非PTSD被试上并未考虑到伴随症状,因而结果很难有说服力和推广性。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控制其他额外变量进行系统研究,并且设置创伤经历PTSD组,同样创伤经历的非PTSD组和未经历创伤事件正常组,这样为灾害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安献丽, & 郑希耕. (2008).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动物模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6(3), 371-377.
[2]陈树林, 李凌江, 汪永光, 刘军, 贺忠, & 张锦黎. (2008). 前扣带回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关系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4(7), 406-409.
[3]刘寅, 陈正根, 张雨青, & 张宁. (201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民族差异问题. 心理科学进展, 19(10), 1511-1517.
[4]余萍. (2010). 心理创伤及 PTSD 常用量表研究.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5(004), 293-296.
[5]邱江, 李红, 张庆林, 黄砾卉, 郭亚桥, 涂觯 位东涛. (2009). 创伤性事件 (汶川地震) 对个体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一项 ERP 实验. 中国科学: C 辑(003), 287-294.
[6]Wei DT, Qiu J (通讯), Tu S, Tian F, Su Y, Luo YJ. Earthquake experience interference effects in a modified Stroop task: an ERP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0, 474(3):121-125.
[7]Qiu J, Li H, Tu S, Wei DT, Zhang QL. How personal earthquake experience impacts on the Stroop interference effect: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Psychophysiology, 2010, 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