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城镇建设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1

1.基础设施投资

主要用于城镇道路和交通、通讯、内河治理、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公共场所等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到新型小城建设的规模和承载能力。

2.公共服务保障

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乡镇财政支出的核心部分,直接体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主要内涵和小城镇建设的质量。

3.扶持产业发展

主要是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税式支出、财政贴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补贴、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项支出既关系到新型小城镇能否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关系到乡镇财政能否处理好财政与经济关系的重要问题。

4.带动“三农”发展

新型小城镇建设必然产生对“三农”的多方面需求,自然带动“三农”的发展,但新型小城镇发展速度超过了“三农”发展的速度,小城镇建设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乡镇财政在支持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5.财政管理创新

传统的乡镇财政为生产型财政,后又转向吃饭财政,公共财政的作用发挥不足,财政管理不规范,管理手段落后。新型小城镇建设使得乡镇财政收支规模、支出范围、支出项目将发生变化,公共财政的特征更加明显,预算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法制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乡镇财政管理新特点。

三、新型小城镇建设中乡镇财政面临的问题

1.财力紧张

当前乡镇财政困难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具体表现:一是财政的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乡镇工业不发达,商业规模较小,税源少且不充裕。二是现行非税收入极其有限,国家规范收费之后,乡镇原有的收费项目所剩无几。三是营业税提高起征点和大部分企业营改增后,现行分税制体制下,乡镇财政收入下降。四是乡镇政府无权发行城镇建设债券。

2.刚性支出

一是保吃饭的压力。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尽管收入不高,但对财政来说仍然是一项刚性的首要支出和沉重压力,养人支出目前仍占乡镇财政支出的70%左右。二是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维修改造、扩建、配套任务繁重,财政无力承担,拖欠工程款在乡镇是一种普遍现象。三是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长,财政处于低水平保障,甚至难以保障。

3.政策缺陷

一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的红利基本上被大中城市所独享,土地财政成为城市财政的主要特征。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基本上是挤占乡镇非农业用地,在国家更加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今天,新兴城镇用地也随之纳入严控之中,大量的土地收益将成为历史,土地非税收入在新型小城镇建设中将看不到优势。二是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仅限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上,而对农业人口转移中所发生的费用并没有纳入显性支出之中,农民享受不到市民化待遇,如低保、失业等支出,增加了农民改变身份的风险,抑制了农业人口的转移。三是农村土地难以实现流转,农民没有改变身份的本钱,城市人口回流农村又受到农村房屋产权转移的限制,城里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资金相互融通的渠道没有打开,导致新型城镇建设难以聚集农业人口。三是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很少获得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据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乡镇财政自身无力解决新型小城镇化建设的财政压力问题。

4.理念僵化

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小城镇建设出现“重口号、轻行动,重外延、轻内涵,重眼前招商、轻整体规划”的现象。小城镇建设中遗留下来环境欠账、生态欠账、公共服务欠账很多。近年来很多人片面认识“公共财政”,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没有有效发挥,财政与生产的关系几乎被割裂开来,开辟财源的意识淡薄,财政扶持支柱产业的杠杆作用几乎殆尽。

5.管理粗放

由于乡镇发展落后,长期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新型小城镇建设也不例外。尽管近些年,包括乡镇财政部门在内的管理部门吸纳了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但特别优秀人才少见,长期扎根乡镇的干部不多。在产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才更是缺乏。乡镇人才的匮乏,导致各方面管理的粗放,严重影响了新型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质量。

四、新型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支撑

1.财政部门积极参与新型小城建设规划制定

新型小城镇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适应人的生存,是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但是在国家层面上具体的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还没有出炉,地方层面上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小城镇建设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也未见头绪。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制定规划内的新型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是科学建设新型小城镇的前提。首先是确定重点建设的乡镇。对聚集人口潜力大、产业基础好、乡镇财政状况优的乡镇优先建设。特别是交通便利的县城与县城之间,辐射区域广、跨度长、流动人口多的乡镇,更要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在制定新型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财政部门必须作为主要部门参与制定。财政部门既要积极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公共支出,也要使新型小城镇建设控制在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

2.加快创新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各级财政分得的蛋糕有多大,不仅取决于本级全口径的财政收入规模,更取决上级政府如何切割蛋糕。小城镇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下资本选票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要素政策、财政政策等,财政状况制约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了从财力上保障新型小城镇公共建设需要,应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实施更加有利于新型小城镇建设的中央、省、市、县和乡镇的分税制以及土地收入分成制度,扩大乡镇财政留成比例。必要时,对国家规划建设的非城市周边乡镇的新型小城镇实施分成比例倒置,土地收入全部留用(弥补近些年乡镇土地红利的流失),省级和市级规划的新型小城镇上缴的财政收入全部留用。只有通过让乡镇财政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才能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3.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新型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加小城镇对农民转移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城镇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生活,增强基本生活设施和精神生活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为此,对困难乡镇应增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在保障社会保险和教育统筹的基础上,提高乡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失业补助的标准,实现乡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同等生存和生活待遇,确保社会保障资金按时足额补助到位,坚决消除拖欠、挪用现象。二是增加乡镇的财政专项补贴,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科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补助,改善乡镇公共服务落后状况,提高乡镇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乡镇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绝大多数乡镇缺少具有本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垄断产业(电信、电力、石油、盐业等)又从乡镇掠走税收和高额垄断利润。在新型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中央、省、市财政应在预算单列新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实现城市对乡镇的反哺,使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实现本地化的安居乐业,真正解决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实现社会的稳定。

4.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

在农业人口向新型小城镇转移过程中,城镇增容必然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压力,为此探索建立科学的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解放思想,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尝试用农民土地流转收入换入城安置费用。二是尝试农民住宅面向城市殷实富户开放流通,实现农民住房财产与城市居民收入的转换。三是农村土地在确保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面向城市资本开放,吸引更多的非农资金投入农业,既实现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维持国家粮油安全,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更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地转换身份,或有能力进入新型城镇享受市民待遇。四是增加上级财政投入,对小城镇新安置农业人口实施补贴政策,缓解乡镇财政压力。五是设立农民在小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助政策、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等等,增加转换农民收入,自力更生承担进入新型小城镇的成本。

5.加大财政对乡镇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推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同时,财政应重点支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运输等体现乡镇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利用财政的税收政策、贴息政策、国家参股政策、补贴政策等,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要重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引致投资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私人资本投资于新型小城镇,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步伐,为新型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篇2

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镇建设需要,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没有科学有效地进行分区规划,中小城镇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功能少,服务设施的布局及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的规划没有长远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1.2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老化,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如果不能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进入低碳环保的发展阶段,将很难跟得上新型城镇什的发展速度。

1.3规划的综合功能不配套

中小城镇在规划中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而是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因而出现城镇规划中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镇设施现象。中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

1.4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权力有限,以规划部门的权限不可能改变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在中小城镇中,规划管理人才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1.5居民生活无保障

随着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城镇慢慢形成半成品的城镇化,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业没有保障。

2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

在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导向下,中小城镇应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和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的规划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

科学的城镇规划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布局,找准城镇规划的定位,充分利用城镇的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原则,多方案规划,规划方案应具有超前性、科学性,打造符合自身产业文化发展的城镇。

2.2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改善民生,应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共同发展。不断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镇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2.3倡导节约发展模式

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坚持走新型节约化道路,依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变目前重速度、轻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政策作出改革和调整,才可能实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4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中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是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关键,一个城镇的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和法律来监督实施。应利用管理及法律手段来监督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同时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案件,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

2.5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国家应制定一些帮扶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城镇居民就业,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让中小城镇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质量。

篇3

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集体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来说,优等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他们采用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的自主性得到锻炼,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这一层的学生按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应按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潜能的开发,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督促完成学习任务。

3.针对差异,分层练习。

中小学教学中,学生的课业练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分层教学中,分层练习的作用更是不容轻视。如何使各层次学生能真正从练习中有所进步,“掌握尺度”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是分层练习的重要一环。练习题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了高、中、低三个层次形成性练习,第一层针对优等生可设计对新知识深度挖掘、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激发优等生的探索欲望。第二层根据新知识点的变化设计稍有难度的习题,中等生仔细思考后可以顺利完成,后进生努力后也可以做出来。第三层针对学困生,尽量根据大纲的基本要求设计基础练习题,提高学生练习的自信心。

4.根据差异,分层评价。

篇4

3.群众的文化需要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60%,这就意味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作为城市记忆与文明的承载工具,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培养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城镇化的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人们对文献的新需求,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使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区服务设施的发展,属于中小型图书馆的社区图书馆成为了城镇化的必然产物,也满足了越来越多的市民的文化需要,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也对消除城镇图书馆资源使用不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中小型图书馆建设的平台优势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除了有政策支持以外,文献资源日益丰富、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信息化引入图书馆管理等等都为其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首先,文献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公共图书馆文献总藏7.89亿册件,数字资源总量超过880TB,初步形成了包括纸质文献、数字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缩微文献等各类型资源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次,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公共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各类主题的讲座、展览,推广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的,实施流动服务、自助服务、拓展服务的服务模式,帮助扩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最后,信息化的引入推动了社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约80%的中小型图书馆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计算机设备的引入,方便了人们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而且信息化的引入为图书馆资源共享带来便利,数字化图书馆的推广已经覆盖全国,提升了各级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也促进了图书馆和全社会文献典籍的收藏、保护和利用。总之,城镇化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需求和内在动力。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有助于在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中小型图书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建设对策

一方面,城镇化为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也体现了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发展[3]。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消除城乡区域图书馆资源使用不均衡的现象,因而,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对男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追求,均衡城镇区域间图书馆资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由速度扩张到质量提升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1.重视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在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造成一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城镇化发展的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各地应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城镇政府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设好街道、社区、乡镇图书馆等中小型图书馆,实现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普及,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城镇科学发展的理念。

2.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日益加快,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的建设推广,形成了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借助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媒体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有很大空间。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向基层扩展,各地公共图书馆建立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和乡镇基层服务点,全国“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发展迅速。“数字文化社区”是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应用。它利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整合利用公共图书馆、艺术院团、文化共享工程等多渠道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起融资讯查询、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数字新平台。以“数字文化社区”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符合时展的特点,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快基层中小型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全面布局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统筹规划。根据城镇人口分布情况和图书馆服务半径,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网点的合理布局,以城乡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布局的统筹规划。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在基层,要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图书馆的建设。积极整合乡镇社区分馆、流动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等各类中小型图书馆的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对城镇居民的全面覆盖,让百姓可以随时随地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百姓身边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场所。

篇5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主要参考文献

[1]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

篇6

一、云南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云南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建设速度加快。1999年至2002年,全省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4亿元,年均33.5亿元,到2002年底,全省各种小城镇已达1419个,建制镇发展到547个。同时,从1999年开始,省政府每年拿出30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扶持100个小城镇建设。与过去相比,全省小城镇体系初步得到调整,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许多小城镇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不变样、“以路为市”、“有房无路”等落后状况,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同程度地增强。然而,目前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不高,尤其农村贫困面大,2002年底,全省仍有261个乡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高达1050万人。由于受现有发展基础的制约,云南小城镇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1.小城镇发展不平衡,地域分布差异较大。由于云南境内山高谷深,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半山区,只有6的坝区(山间平原),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基础和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全省城镇分布极不平衡。2002年,全省16个地州市中位于滇中、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和地理环境较好的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四州市集中了全省37.5的城市和39.9的建制镇,建制镇密度达22.7个/万平方千米,远高于全省13.9个/万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而其它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昭通、文山、思茅、迪庆、怒江等地州则因经济欠发达和地理环境及位置相对较差而城镇稀疏,建制镇密度不到8个/万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对当地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

2.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不全,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小城镇基本按行政管理权限和区划分布,空间布局不合理,加上投资分散和重复建设,导致小城镇规模偏小。2002年底云南包括建制镇在内的1419个各类小城镇中,90左右都是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平均面积和人口分别为0.45平方千米和4656人,建制镇为0.84平方千米和6000人。由于规模小,各类要素的聚集能力差,市场发育不足,城镇功能难以完善,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不发达,经济基础的薄弱导致小城镇的就业空间十分狭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3.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小城镇的布局缺乏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存在盲目铺摊子的现象,往往形成沿公路干线延伸的城镇带,房屋低矮占地面积过大,建筑没有特色和品味,生产、生活区混杂,没有进行合理的城镇内部功能分区,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城镇的整体外观,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另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相应的供水、供电、环卫等配套设施和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文教、卫生等公共服务,投资环境较差,难以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而且建设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云南小城镇发展的突出问题。

4.相关政策不配套,障碍性制度改革滞后。城镇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与小城镇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很多问题难以协调解决。尤其是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政策、住房制度等成为农民离土进城的重要制度障碍。同时,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也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挤出力量,农民“离乡不离土”、候鸟似的“两栖人”较为普遍,成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聚集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加快云南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制度政策环境与之相适应。为了促进云南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有的重要作用,目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分层次非均衡发展小城镇。云南是一个山区、民族省份,各地自然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异,因此小城镇建设必须改变过去按行政区划各自为政、遍地开花的做法,确立“控制城镇数量、扩大镇区规模、提高建设质量”的基本发展思路,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首先,以现有县城为骨干,同时选择基础较好、条件具备、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建制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实行重点扶持、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完善功能的发展战略,实现以点带面,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其它各项生产要素有序地向城市和这部分优先发展的小城镇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增强辐射能力,强化对周围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其次,在抓好重点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对一般小城镇的发展也应积极给予扶持引导。对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应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监督与引导,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小城镇的建设质量,逐步打牢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对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小城镇以及过近过密、分布不合理的小城镇,可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并乡镇,必要的可实行易地搬迁、转移安置,这样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县乡财政负担,也可以集中力量,优化配置有限的建设资源。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有特色和个性的小城镇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过程正是小城镇特色形成的重要时期。各地应围绕把云南建成“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在立足城镇长远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在塑造城镇特色上下功夫,使各个小城镇的建筑群体景观、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都能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丰富内涵,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切忌贪大求洋、盲目模仿发达地区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增强绿色意识,增加绿色空间,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大力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是衡量小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保证小城镇各项功能正常发挥的基本条件,必须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目前云南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结合发展要求,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完善能源供给、供水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垃圾处理,搞好镇区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积极发展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以优化小城镇的发展环境。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市场体系,根据当地的资源、产业优势和市场供需状况培育相关的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搞好市场配套建设及相关服务,使市场成为带动小城镇及周围农村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加速器”,以增强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功能。

篇7

1 引 言

小城镇被称为“城之尾、乡之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消耗了大约85%的资源、能源并排放了等比例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国家发改委(2015)提出了“创新、绿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镇建设方向。低碳生态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社会高效综合体,不但为区域城市提供生态产品,还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低碳生态小城镇如何建设?目前尚没有统一答案,但有一点共识,发展低碳生态小城镇首先要对其建设管理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全面系统、功能互补、有机衔接、密切配合的指标体系来引领和指导建设实践,是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的必经之路。

2 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和模式

对于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俞今[1](2011) 以开化县华埠镇为例研究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基本特征为循环共生性、高效经济性、城乡统筹性、和谐宜居性。欧阳怀东等[2](2013)提出了包括社会经济、规划管理、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7大类35项共62个指标构成的低碳绿色生态小城镇建设标准。程炎焱[3](2014)从产业结构、城镇规划、低碳建筑、低碳生活方式等四方面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管理模式。周频[4](2015)认为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建设重点在于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从城镇的生产、生活、交通、社会等各层面实现低碳排放。笔者认为,低碳生态小城镇本质上属于生态小城镇的范畴,是生态小城镇的必然要求,其对生态小城镇的追求,是从节能减排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角度展开并深入的,对生态小城镇的其他特征(如和谐共生、循环利用等)并非忽略,而是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加以重新整合,低碳生态小城镇是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小城镇-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国内外有不少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典型范例。丹麦凯隆堡(Kalundborg)以建设生态工业园为突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它的主要生产模式是某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企业的生产原料重新投入生产,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日本北九州生态城镇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以“3R”为导向的控制指标,即减排(reduce)、循环利用(recycle)和再利用(reuse)指标,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循环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和人力资源,鼓励企业、商业、消费者以及本地居民之间通力协作,从而建立起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模式,实现零废弃物排放。北京长辛店生态城作为北京首个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制定了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约材料、可再生水回用等在内的19项可持续发展指标,通过指标引领和控制,其绿地率超过50%,生活垃圾实现100%分类,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常规小区减少50%以上。上述案例启示我们,理念超前、功能互补、衔接配合、科学系统的低碳生态指标体系是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通过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引领小城镇建设,是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的必经之路。

3 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的功能

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是明确指标的功能与定位,必须根据不同功能定位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指标体系主要应具备三大功能:一是指导引领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明确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形成推进措施和实施方法。二是监督评价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监督评价,发挥监督和纠偏作用,确保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三是绩效考核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衡量工作实际成效,提高投入资金使用效益,总结低碳生态建设经验教训,建立相应的纠错机制,见下图。

4 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上述三类功能,分别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 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城市非常重视指标体系对城市建设的导向和评价作用,并针对不同目标设计了不同内容和层次的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小城镇、生态村镇等指标体系相关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指标分类罗列,并将其中重复、相近的指标进行排除,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和统计数据的可得性,经过指标调整、重组和排列优化,形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根据系统目标层要求和核心引导指标内涵,建立了反映和指导实践的支撑层指标体系。以第2项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为例,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必然要求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节水灌溉普及率等指标作为其支撑指标。总体来看,引导指标的设置避免了指标过多导致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突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和内在要求,抓住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支撑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引导指标体系的深化和延伸,为实现引导指标的发展目标提供具体路径,增强了实践指导性。

4.2 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性,但如何科学评价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水平和质量,显然引导性指标体系并不具备这一功能。从指标设置上来看,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的部分指标是路径性指标,而非评价性指标。如能源使用效率,对同一小城镇来讲,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显然会降低碳排放,但不同的小城镇由于能源结构不同,在能源使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碳排放差异可能较大。再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对同一小城镇而言,集约节约使用土地,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是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应有之义,但由于小城镇在用地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差异较大,相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可能对应截然不同的碳排放水平。因此,用这些指标进行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水平评价显然有失公允,有必要在区分路径性指标和水平性指标的基础上,依据水平性指标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要在深入研究低碳生态小城镇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划分评价性指标和路径性指标,避免因指标属性差异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二是代表性,要在兼顾全面性的基础上,重点筛选反映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重点的核心指标,并将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特点的相关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同时,要保证评价指标相互独立,避免多重共线性。三是可操作性,学术界设计的一些指标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高级性,然而受统计制度限制,部分指标缺乏统计资料的支撑,只能成为美好愿望。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便于数据采集和工作量化。四是公平性。尽量选择与低碳生态发展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的相对性指标,既要确保指标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低碳生态发展水平,又要做到指标之间标准、口径统一,符合定量对比评价要求。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上,我们运用综合法、分析法、德尔菲法、相关系数法等方法,对低碳生态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科学设计。首先,区分路径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确定备选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目标之间存在确定线性关系。其次,根据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深入研究各系统的基本要求,筛选出最能反映低碳生态小城镇核心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克服指标体系过于复杂,精简性不强的问题。第三,进行专家咨询。就指标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等,利用德尔菲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调整优化。最后,利用相关系数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校核,剔除现有统计无法获取的指标,删除变异系数较小、区分度不大的指标,同时,通过冗余度检验,消除指标之间的重复,确保指标的独立性和指标体系的精简性。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形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3 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特别是要投入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如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用最小的成本,获取低碳生态建设最大效益,这些问题靠发展引导性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显然无法解决,因为引导性指标体系重在指导建设管理实践,质量评价重在评价结果和水平高低,无法衡量资金使用效益以及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和设计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分析。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绩效考核,主要有五项作用。一是信息反馈。通过绩效评价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建成后的效果、可持续性等进行全面的后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经验和问题教训,并反馈给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今后的城镇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风险预警。绩效评价是一个发现风险,衡量风险的过程,绩效评价结果除对项目成功程度有一个总体描述外,还能对可能影响项目绩效水平的重大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对于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而言,绩效评价能够有效预警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矛盾及其倾向性苗头,有利于提前防范和化解。三是过程控制。通过绩效评价,可以监测低碳生态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建设进度、资金管理、安全保障、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执行情况,通过与预期目标和预定计划进行对比,可以从中发现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思路,制定促进或纠偏措施,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可靠保障。四是发展导向。通过绩效评价能够总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借助典型的示范引领,可以进一步扩大新型城镇化战略成果,有利于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持续进步。五是服务决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现程度,能够科学反映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小城镇科学发展、规范管理和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借鉴已有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结合低碳生态小城镇实际,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三个方面,研究设计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所示。

5 结语

本文在系统梳理当前学术界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借鉴国内外典型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经验及发展评价指标的有关成果,探索构建了具有发展引导、质量评价、绩效评价等功能和作用的指标体系,相信能够为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小城镇作为联接城乡、辐射农村、吸纳就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的相关理论和发展指标研究尚显滞后,其建设管理实践远不能达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提高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的重视程度,把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要议事日程,以先进科学、系统精准的指标体系为引领,创新指标运用模式,建立动态监测系统,提高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助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今.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以开化县华埠镇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 2011.

[2] 欧阳怀东 等. 低碳绿色生态小城镇建设标准探讨―以黑龙江省为例[C]. 全国农业标准化研讨会论文集, 2013.

[3] 程炎焱. 我国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4,12.

[4] 周频.湖北省小城镇低碳发展的思路及重要途径[J].当代经济, 2015,3.

[5] 张尧庭.几种选取部分代表性指标的统计方法[J].统计研究,1990,1.

篇8

(2)农村人口众多和耕地资源有限,城镇化有强大的内在压力和动力。2008年,我国尚有7.2亿农村居民。这些人占有的耕地总面积只有18亿亩左右,人均占有量不足3亩。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使农村居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只有把农村居民转移到城镇。而广大农民自身也有比较强烈的愿望到城镇寻找生活和发展的机会。

“十二五”时期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仍将快速提升,但是慢于过去10年;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速度相对过去10年则明显放缓。这主要是由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我国总体上还将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口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流动还有较强的拉动力。

(2)未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慢于前10年。

(3)城镇化的成本也会不断提高,对城镇化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学术界通常使用logistic曲线方法预测未来城镇化率趋势,该预测方法的基本假定是:(1)每个经济体自身的各种条件决定了其城市化率的峰值水平;(2)每个经济体城市化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个类似于s型的轨迹。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缓慢上升,第二个阶段快速上升,第三个阶段则又是缓慢上升,逼近于峰值。

为进行预测,首先需要确定城镇化率的峰值。从国际经验和理论分析都可以看出,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其城市化水平既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也并非越高越好,而是会在一定的水平上达到平衡,既达到其峰值。这是因为,第一,总有一些生产活动(比如农业、开采业等)不能实现集中;第二,当生产活动过于集中时反而效率降低,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第三,随着发展阶段和生活水平的变化,以及通讯交通条件的改善,分散化居住往往成为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途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甚至可能会出现城市人口比例降低的逆城市化现象。显然,由于各国资源环境特点及人口规模的不同,不同国家达到峰值时的城市化率也是不同的。

篇9

1小城镇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1.1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城镇新区

“以人为本”是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最基小的首要原则。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到城镇区居民们各方面的需要,针对老城区中显现出的各种弊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的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1.2特色原则

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小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小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如果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固然很好,但即使没有我们也可以积极去创造,特别是生态景观特色方面,由于小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小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小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套。

1.3对现有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原则

水、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小城镇居民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演变与优化。目前许多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摊大饼式扩张,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闲置几年不管。而对于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不仅因给排水设施简陋导致污染严重,而且从人为的节约意识上而言,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绝对不能把水土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扩展潜力大、水资源暂且充足的小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必然减少。

2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以物质环境建设为尺度的规划设计模式,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物质性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的思想。在小城镇规划与设计中,一般也将反映自然特征和状态的地形测量资料、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等作为分析和考虑的主要内容,并作为土地适宜度分析的主要评判依据,而地形地貌存在的生态价值则考虑较少。小城镇规划中的景观与绿地规划仍停留在追求空问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强调人工对环境的改造,以期在短期内获得崭新的景观。小城镇规划中的可持续生态环境规划仅仅注重于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了规划手段本身。环境保护规划缺乏对小城镇总体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观念,仍停留于运用技术手段控制环境污染的层面。

2.2注重“摊大饼”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历史文化的保护观念淡薄

小城镇规划中历史保护规划往往以旅游、景观等作为出发点,注重物质层面的实体保护。在保护规划的手段上以保持特定历史时期空间特质形态作为目标,而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例如城镇的社会网络、居民生活的改变等涉及较少。以旅游、景观文物保护作为小城镇保护规划实施的前提。目前小城镇的保护规划往往是以文物保护作为原始动力和前提,以旅游开发作为保护规划的目的和尺度,以景观的建构和规划作为保护规划的成果和模式。在小城镇保护与更新规划的编制中,不注重本地特点,套用规划师心目中固有的特点与模式,往往造成保护规划完成后小城镇特色风貌与文化的缺失。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与矛盾在于对历史与文化的忽视,在小城镇规划中不注重本地的历史、文化与文脉,形成诸多的建设性破坏。景观的保护不应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小城镇景观的保护并不全是保护形象风貌和人知觉心理的连续性,还应充分重视小城镇景观深层文化内涵的连续性;景观的保护并不只是“建筑的文化特征演化的历史记忆的静态保留,更重要的是对形成该地区的建筑文化性的深层方式的留存和借用”。

3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思路

3.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3.1.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的功能、用地的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要丰富小城镇的空间层次,空间层次的丰富不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而且要建立不同规模的相同性质的空间。如绿地的建设要分类别,按照服务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镇区、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市政等不同内容。

3.1.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是指城镇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城镇的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组织,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城市设计主要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和谐与协调的城镇面貌,并控制建筑实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道德要使公共建筑合理分布,形成小城镇的主要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从而建立小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其次,要注重小城镇轮廓线的控制,城镇轮廓线组织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体量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成为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使次要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从而使城镇轮廓线具有一定的清晰性,丰富小城镇的总体空间。

3.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小城镇一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在每一个特定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镇空间的组织与发展产生影响,形成了城镇空间的文化特色。因此城市设计要注重城镇历史文化形态的延续性。在城市设计方面:①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把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之中,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等,使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进行重点保护;②要处理好特色保护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的关系,使特色保护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③由于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还要反映当代城镇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浓厚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小城镇风格。

3.3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是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人员在对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4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县域城镇走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4结语

小城镇规划涉及的专业很广,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规划,是一个大战略、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在具体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布局合理、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各具特色,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新小城镇而努力。我们规划设计人员也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小城镇规划观念,丰富规划手法。以解决小城镇现实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符合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有效性、指导性,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小城镇建设、资金平衡、人口平衡、土地平衡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迅猛,数量倍增,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正在长期特定的城乡分割制度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特殊国情条件下,我国农民在农村地域空间内实现城镇化的一条低成本支路。本文结合天津津郊小城镇建设的实例,总结了规划经验以及针对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提出探讨。

二、现状概况

2.1、天津小城镇发展背景

天津市政府为了加快全市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与2005年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承包责任制不变,耕种土地不减少,尊重农民自愿,以宅基地换房”新思维。其核心内容是: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保证耕地总量在规划期内动态平衡;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协调城乡建设,消除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生态和谐宜居小城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市从2005年下半年到现在,天津市政府已经先后批准了东丽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武清区大良镇、南北辛庄村、后蒲村、西青张家窝镇、津南区八里台镇和葛沽镇、汉沽区茶淀镇、北辰区双街镇等示范小城镇建设,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王稳庄是第四批批准的示范小城镇之一。

2.2、王稳庄镇现状简介

2.2.1地理位置

王稳庄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东南边缘,示范小城镇距离西青区政府33公里,天津市外环线15公里,距离西青区经济开发区9公里。王稳庄镇面积约11平方公里,由工业区和镇区两部分组成, 规划人口6.2万人。

2.2.2产业基础

王稳庄镇区的工业区主要功能是金属零部件加工和下游高端金属产品加工相关产业。

五金制造业小五金行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村办企业发展起来,有着40年的发展历史,在全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天津市重要的五金制品生产基地。

王稳庄工业以金属压延及金属制品为主导行业,金属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的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镇工业的78%、77%、79%。工业区07年工业产值占天津市同行业工业总产值1.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6%, 占全区同行业总产值的84%。规划区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5亿元,销售收入24.3亿元,利税总额0.5亿元。

2.2.3现状建筑质量

现状用地大部分以耕地为主。规划区中无农村居民点,仅包含一个居住区――巍然小区,规划区内居住人口2800人,建筑质量一般。规划区内现状主要公共设施有:王稳庄镇政府、王稳庄镇派出所、王稳庄镇中学、王稳庄镇小学等,建筑质量较差。

示范镇内的现状建筑主要分布在津淄公路西侧,且范围很小,建筑质量不高。这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大片的空置现状土地,降低了建设成本。

三、王稳庄示范镇规划简介

3.1、规划发展定位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规划以居住为主,并含有公共设施及配套服务等设施的综合住区。

3.2规划理念解读

根据规划单元自然条件、城镇发展基础等特征,整合单元用地格局,规划形成“一心、三片”的城市空间形态。

“一心”是指由规划次干路三贯穿的规划居住区级的综合服务中心;“三片”是指围绕居住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的三个居住小区。

3.3功能分析

整个小城镇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布置。分别规划形成了居住区中心,居住小区中心,组团中心。

3.4规划成果解读

整个示范镇的控规,对用地进行了布局规划,和周边的道路进行了对接。整个示范镇视为一个大的居住区,按照6.2万人口配置。

镇区公共服务中心:在规划区中心布置了居住区的中心服务区 ,规划有医院一座,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公园用地等公益性设施的用地布局;教育设施类布置了中学一所(完校),小学两所,幼儿园五所。

居住小区中心:结合生活型道路和小区规划布局,将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沿街或是居住小区中心布置。

组团级中心: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结合组团绿地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四、规划解决的问题

规划以“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保证耕地总量在规划期内动态平衡;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协调城乡建设”为原则,借此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集约了有限的土地,用作城市建设和退耕还地,加快了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

王稳庄示范镇的规划通过集约的土地解决了本镇农民安置问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间的土地平衡问题、建设资金的平衡问题。

4.1、安置人口问题

规划解决了安置人口问题,全镇需要安置人口25000人。主要为王稳庄镇常驻农业人口和一部分非农业人口,规划划分了安置区和出让区,安置区主要解决了这部分需要土地被占用需要安置的人口,通过宅基地换房的置换方式,在集中规划的小区中得到自己因统一规划而失去宅基地的补偿。

规划将安置人口的宅基地统一集中规划,安置区用地面积约为91公顷,规划住宅建筑面积101万平米,按照人均40平米的标准进行分配。

4.2、土地平衡问题

规划区界限由国土部门确定,为237.6公顷。规划将其分为了4个片区,其中一个为安置还迁片区,用地面积约91公顷;其余为出让片区,用地面积约为146.6公顷。集中了建设用的,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将农民的宅基地集中规划开发,原来分散的农民宅基地用来退房还耕,保证耕地总量的平衡。

4.3、资金平衡问题

示范小城镇建设需要资金,单靠政府解决远不能够,政府投资仅仅是小城镇建设的一个渠道,更多的资金要求运用市场机制来运筹。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的建设资金采用土地出让,出让土地的收益来平衡小城镇农民安置区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小城镇划分为出让区和还迁区,以达到土地出让还迁建设的资金平衡。

五、小城镇发展还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的规划在宏观层面上解决了人口、土地、资金的问题,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但是当深入到下个层次是就会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5.1土地开发强度方面

小城镇建设初期,将规划用地划分为安置区和出让区,通过出让片区土地出让收益来衡量安置片区的建设资金。

王稳庄镇待安置人口约为2.3万,而安置区面积只有约90公顷,这直接导致安置区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加,按照人均40平米的建筑面积标准,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除掉城市道路、市政设施、防护绿带等用地以外,各地块的平均开发强度为1.7(容积率),有少数个别地块开发强度高达2.0(容积率)。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出让区,居住用地面积约183公顷,出于地理区位、小区定位及人口构成预测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将容积率基本确定在1.5-2.0之间。

由于以上原因,安置区和出让区开发强度出现了大的差异,由此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导致城镇空间界面的差异。

5.2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置不均的问题

王稳庄示范校城镇的规划可容纳人口6.2万人,安置区除了将要安置的2.5万人之外,还规划了1.3万人的富余量,由此安置区规划人口就有2.8万人;按照人口指标计算,安置区约90公顷居住用地规划人口仅为2.4万人。

人口的分配不均衡就导致了很多跟规划人口有关的配建指标及设施的分布不均衡。

5.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按照人口安置区3.8万人,出让区2.4万人的标准配置,安置区的配置要远高于出让区得配置。

5.2.2市政公用设施配置问题

市政公用设施的配置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长站点和管网布局跟项目区的人口、建设规模都有较大的关系。

王稳庄小城镇的总建筑量约为254万平米,其中安置区约90公顷的用地上住宅建筑量约110万平米;出让区约183公顷的用地得总建筑面积约144万平米。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市政场站点的布局需要整体考虑,结合已有的主要市政管网走向设置,而在下一层次的规划配置时,安置区的市政场点和管网密度都将远高于出让区。

5.2.3、规划人口问题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人口的确定,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按照2008年《天津市西青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分解人口指标得,王稳庄示范小城镇规划人口6.2万人,按照这个人口指标及安置区住宅户型比例分解得到安置区人口为3.8万人。而出让区约90公顷的居住用地只分得2.4万人口指标。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和指标分配的合理性势必影响后续规划的各项指标配置。

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6.1、合理分配人口数量、适当留有规划余地

规划设计中人口的确定有的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往往人口数量的预测的波动性很大。

在计算人口容量是采用多种计算方法,获取平均值区间,人口容量应留有余地。

6.2、还迁安置与出让区的合理划分

可以在城市设计基础上,结合空间布局,可以将安置区高开发强度的地块分散布置在整个示范小城镇规划界限内。

跟出让去结合布置,可以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趋于合理,市政设施场站点和管网布置相对均衡。从长远角度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6.3、高标准配置市政设施

采用高标准配置市政设施,为将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建设量的增加做好了预留,虽然在现阶段资金成本的投入会增大,但从长远城市发展角度来评价,值得尝试。

6.4、房屋配置留有余地

对于安置区的房屋建设和农民安置用房的分配方面,首先建议规划时先前一步考虑人口数量变化和规划建设时序之间的矛盾,尽量预留出一定的建设余量,来满足人口增加对还迁房屋的需求。

其次,对于农民的还迁住房应进一步考虑王稳庄镇的人口结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及知识结构,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地农民需求的户型。

参考文献:

[1] 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7-17.

[2] 李君,李小建.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区位研究评述[J].人文地理,2008,

23(4):23-27.

[3] 杨世松.探索新农村就地城市化之路[J].理论与现代化, 2007,(4):47

[4] 张强.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辨析――以北京市郊区为例[J].中国农村

篇1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小城镇作为城乡建设体系中承上启下的角色日益被重视。由于缺乏正确的城镇建设理念作为指导,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中,逐渐丧失自身的文化和生态特性,造成形象单一、个性缺乏、千城一面的现象,这已成为制约小城镇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塑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个性,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以青岛胶州市铺集镇风貌整治规划为例,提出以风貌形象定位为“绿色铺集、休闲小城”主题,为其他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一、铺集镇概况及其总体建设风貌

(一)铺集镇概况

铺集镇位于青岛胶州市西南部,地处胶州、高密、诸城三市交界中心,素有“三七”铺之称。区位优良、交通便捷,距青岛国际机场70公里,青岛海港80公里,黄岛港口50公里,距北济青高速公路40公里,南济青高速公路6公里。铺集镇全镇共辖69个行政村,6.6万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镇区常驻人口3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全国环境优美城镇和全国减速机生产重镇。

(二)铺集镇总体建设风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铺集镇作为胶州市重要的生态型小城镇,其城镇建设呈现以下特点: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铺集镇林地、水资源丰富,胶河穿镇而过,澄月湖与王吴水库首尾相接,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镇区城市功能骨架初步成形

镇区建成区规模为4.8平方公里,已形成 “五纵三横”的道路网络系统。配套设施初具规模,已经建成的客利来购物中心、客利来农贸市场提升了铺集的商贸发展水平,也改善了城镇的总体形象。

特色鲜明的城镇风貌

城镇建筑布局较为规整,部分区域呈现红瓦黄墙的民居形态。

但是铺集的城镇建设也面临着当前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建筑形态日益呈现多样化,使得景观不协调。

由于城镇建设对建筑颜色、立面材质和风格等方面缺乏规划控制和引导,出现了多样化的建设风格,总体不协调。

部分道路路面破坏,交通设施较缺乏。

城镇的主要干道朱诸路承担着过境交通和城镇主干道两重功能,造成交通拥挤,路面损坏,并且镇区缺乏红绿灯、人行斑马线等交通设施,影响交通安全。

城镇的开放空间较少,已有绿化种植缺乏层次性。

镇区内部缺乏广场、绿地等集中的公共开放空间,现有道路两侧的绿化树种太小,缺乏种植的层次性。

城镇的广告标识、市政管线较为杂乱,缺乏统一规划。

镇区的广告随意搭建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管理。电线设施没有进行埋地处理,影响城镇的景观形象。

二、风貌整治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铺集镇城镇之一,是2009年胶州市重点建设乡镇,其风貌整治规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内容涉及建筑的拆除、改造与整治,交通设施和步行系统的改造,绿化景观环境塑造,以及户外广告与街道家具的规范等,需要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因此必须制定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政策保障规划的实施。同时由于小城镇自身资金、人力以及技术水平的有限,如何制定经济、便于操作、无需大拆大建的整治措施,成为规划的关键。

风貌整治的思路与目标

铺集镇规划确定铺集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成国家级的城乡和谐发展示范镇。并且提出它的风貌形象定位为“绿色铺集、休闲小城”。通过利用铺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区位条件,打造一种异于城市生活、富于乡村特色、具有闲适精髓的生态化小城镇。

风貌整治的方法

通过对城镇整体风貌的分析研究,确定了铺集镇整体的风貌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这包括

重要节点、建筑地标、景观地标、重要街道空间、视线通廊以及重要开放空间,并对各要素提出规划控制导则。

基于发展定位,规划对铺集制定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整治方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治:点的塑造——塑造良好的入口和中心景观:通过对入口和中心区域的重点景观塑造,彰显生态、活力、热情的城镇形象;线的塑造——营造高品质、具有独特气质的街道形象:通过加强对沿线建筑、开放空间的景观塑造和特色挖掘,改善交通组织和绿化设计,完善街道家具,凸显铺集的文化内涵;面的塑造——形成具有人气和魅力的重要区域:澄月湖度假区是铺集打造休闲小城的重要依托和前期启动区。通过项目策划、功能布局和景观塑造,打造铺集最具代表性的滨水生态度假区。

线状空间规划设计--街道空间的风貌整治

通过对现有街道空间的分析研究,结合规划实施的现实需要,规划以建筑形态、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广告标识与街道家具作为街道空间风貌的构成要素。主要通过对各要素现状问题分析判断,提出整治措施。

(1)建筑形态整治

现状镇区四条道路两侧的建筑形态多样化、建筑色彩杂乱,整体不协调,部分建筑损坏或脏乱,违章搭建现象较严重。规划根据街道两侧建筑的质量和其对街道景观影响,并结合远期规划,将沿线建筑划分为保留建筑、整饰建筑和拆除建筑三种类型。

由于建筑色彩涵盖了城镇的历史、气候、植被、建筑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它最直接地体现了城镇个性和形象,规划将其作为立面改造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根据美学原则、特色原则和时代原则,推荐白色、灰白色和乳黄色作为铺集城镇的主要基色,以红、橙、灰蓝色为辅色,整体色调素雅中偏暖。

建筑形态整治

(2)道路交通整治

根据道路的现状情况以及其在整体道路系统中的功能定位,确定道路的断面形式和道路红线宽度。针对道路路面情况,规划分别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提出了改造措施。

为了体现地方特色,推荐人行道主要铺设红色混凝土砖,并以浅黄色混凝土砖作为分隔。另外为了体现人性化,在人行道中间设置盲道。

在交通设施方面,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在朱诸路的主要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人行斑马线、停车线、交通标示牌等交通设施,改善了的交通设施,提升了城镇形象。

(3)绿化景观整治

绿化景观系统由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屋顶绿化三部分构成。

街头绿地,是城镇主要的开放空间和景观区域。由于镇区建筑较密,所以主要采用见缝插绿的方式规划街头绿地,成为居民日常的公共活动场所。

屋顶绿化,主要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围墙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上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它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规划结合铺集的实际,主要选择耐旱性、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喜光、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以及抗风强、耐短时潮湿积水的植物品种。

道路绿化,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具有鲜明城镇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规划首先对道路两侧的绿化进行分段研究,找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后根据道路断面设计以及道路的功能要求,对道路绿化提出整治措施。

以朱诸路为例,现状道路绿化的主要问题是机非隔离带灌木枯黄、杂乱、不整齐,乔木树种偏小,未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与朱诸路作为城镇景观大道的定位不相符。另外人行道上没有种植行道树。为此规划提出了具体整治措施。

枯黄和空缺的灌木丛中重新种植新灌木,并整体修整维护;

补种花灌木,增加景观层次、丰富四季观赏效果;

将现状乔木间隔更换成大型乔木,加强修整和养护。

此外,还对灌木、花灌木以及乔木提出了树种指引。

(4)广告标识与街道家具整治

广告标识

广告、标识的设置不应损害建筑与环境特征,其形状、尺度及形式应与建筑、环境协调。规划从广告标识位置、尺度、形式与色彩三个方面提出了设置要求,力求实现广告标识功能性、艺术性、文化性、科技性和人性化的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展现城镇形象、体现城镇特色的载体。

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主要包括街道上的雕塑、街灯、消防栓、邮政信箱、电话亭、垃圾箱、公共汽车指示牌、座凳等设施,被视为城镇景观中的环境小品,是体现城镇个性和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元素。

规划对各种街道家具的放置位置和设计形式提出了指引。

此外,考虑到夜景系统已经成为城镇形象展示的重要内容,规划还对道路照明、人行道照明、广场绿地照明、建筑照明、其他装饰性照明等提出了照明设计要求。

点状空间和面状空间的规划设计

除了线状空间的整治改造外,铺集还重点选取了镇区入口空间点状空间规划设计和澄月湖度假区面状空间规划设计作为城镇风貌塑造的重点。

(1)点状空间规划设计

镇区入口空间现状为开敞空地,杂草丛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门户印象。规划以迎宾和印象铺集为设计主题,在此建设一处入口迎宾广场,由城标和绿地广场两部分构成。城标以张开双臂的抽象造型,体现热情欢迎远道来客的寓意。绿地广场以模纹绿化、色叶植物以及硬质步道构成,展现绿色铺集、休闲小城的建设理念。

(2)面状空间规划设计

澄月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铺集镇区东南区域,在清乾隆年间被誉为胶州八景,在青岛市总体规划中被定位为重要的旅游点,是铺集发展休闲度假的主要区域。规划通过对现有资源分析以及青岛市整体旅游格局的判断,确立了“生态绿谷、水上田园”的总体定位,并以“生态”资源打造为核心,发展成为集生态观光、田园体验、健身娱乐、都市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为城市居民疏解压力,体验生态之美和田园之趣的理想目的地。为此策划了农村新天地、四季林、度假别墅、休闲会所、户外拓展基地、森林氧吧等建设项目。

总之,塑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是规划建设者的重要工作目标。城镇风貌整治就是随着城镇的发展,对城镇一些地区不相适宜的功能和景观进行调整和提升,使之能够不断适应城镇发展的要求。风貌整治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是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有机更新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精神、审慎的态度进行。只有真正认识城镇风貌的特色、个性,并在城镇建设中予以体现,才能打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

参考文献:

[1]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2] 张泉,王晖,梅耀林,等.村庄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程俊虎,齐君.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城市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15):39-40.

[4] 芦原义信,尹培桐译,街道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

篇12

一、项目简介

本城镇总体规划范围为:镇行政辖区32个村,镇域总面积82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该城镇区建设总体规划面积15.59km2。初步规划方针是把该城镇通过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三级等级结构。第一级为中心城区;第二级为重点镇;第三级为其它乡镇,为需要与县域城镇体系协调的城镇单元。

二、城镇规划原则

(1)进行小城镇规划时要的贯彻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小城镇自然的优势,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体现出小城镇独特的历史文化。(2)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规划方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处理好保护、改造和新建的关系,同时还需充分利用当地有效的资源能源;进行统筹兼顾规划设计,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规划时必须保护城镇原有环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实现农业、城市之间的良性循环,保护城镇水土、绿化、动物等生态环境。(4)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通过挖潜改造,提高土地节约化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率。合理利用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节约建设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充分考虑周边其他村镇的相互影响,通过规划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5)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6)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三、城镇功能分区

结合本小城镇总体规划,根据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与目前使用功能、可能具有的功能,同时考虑到该城镇未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本城镇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生活区、混合区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尤其是对于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通过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分区原则以有利于满足居民生活与生产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1)分区方法。确保城镇的功能与规划相配;结合城镇的自然条件划分;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分,依据行政辖区划分;依据环境保护重点划分。(2)城镇分区。根据上述的分区原则,整个城镇功能分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镇(乡)建成区:划分出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生活区、混合区等;二是镇域辖区:农业种植区、特色产业区、养殖小区、水源保护区、沼泽草地区、自然保护小区、重点保护(风景名胜)区。在进行功能分区时,每个规划区应说明位置、面积、主要发展的产业,具体环境保护要求等;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垃圾处理场、供热锅炉);规划区控制在3~5个区为宜。

四、城镇城市道路规划

1.铁路交通及布置。铁路由铁路线路和铁路站场两部分组成。鉴于本小城镇所在的铁路站为中间车站,而且客货合一,采取横列式的布置方式。铁路站的布置往往与货场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鉴于本小城镇用地范围小,工业仓库也较少,为了有效地避免铁路分隔城镇、互相干扰,铁路站场布置在小城镇一侧的边缘,而且把客站和货站用地布置在小城镇的同侧方向。同时把客站设置在接近小城镇生活居住用地,而把货站则设置在接近工业、仓库用地。对于铁路线路不可避免地穿越城镇时,配合城镇规划的功能分区,见图1所示。为此,本小城镇把铁路线路布置在各分区的边缘,在铁路两侧各分区内均应配置独立完善的生活福利和文化设施,以尽量减少跨越铁路的交通。另外,对于通过城镇的铁路两侧植树绿化,这样既可以减少铁路对城镇的噪声干扰、废气污染及保证行车的安全,还可以改善城镇小气候和城镇面貌。铁路两侧的树木不宜植成密林,不宜太近路轨,与路轨的距离最好在10m以上,以保证司机和旅客能有开阔的视线。

图1 小城镇铁路布置与城镇功能分区配合

2.公路交通及布置。公路线路与小城镇的联系和位置分两种情况,即公路穿越小城镇和绕过城镇。采用哪种布置方式要根据公路的等级、过境交通和入境交通的流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因素来确定。进行城镇公路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公路穿越城镇造成公路与城镇之间的相互干扰,但对过境公路穿越城镇也不能盲目外迁,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交通量不大的过境公路,采取适当拓宽路面,在镇区内路段可以改造为城市型道路,做到一路两用;但要结合城镇用地布局的调整,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设项目,尽量减少交通联系,并且不宜作为小城镇的生活性干道。

五、城镇管网规划

(1)给水系统规划。根据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采用300升/人日,经计算,城镇总用水量16000立方米/日,最大小时用水量1810立方米/小时。规划改造利用望江厂自来水厂,并在后山新建高位水池,水厂规模30000吨/日,兼向城镇的旅游区等地供水。鉴于地形限制,城镇的供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其中以树枝状管网为主。(2)排水系统规划。城镇的排水体制采取雨污分流制;城镇各片区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然后汇入镇区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参考文献

篇13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