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

篇1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之最高目标,是现实人类总体和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时,马克思常用的表述是“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在谈到全面发展的人的能力时,恩格斯说这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能力主要指人的劳动力、社会交际能力、管理力、科技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它是人们具有的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是人与人的特性方面的差异,如行为特点、爱好、性格、心理、气质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独特性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马克思强调人要“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二是人的自主性发展。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立才能自由,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人才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在哲学里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对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才能更好地享受;对于社会来说,只有重视个人的需要,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上。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分析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它决定着人的其它素质的方向和性质,它要求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兼顾大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反思的视角。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做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皆可以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之一,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涉及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点则在于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果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端正思想观念。传统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人文精神当作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指标,把能否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衡量学校理工科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学校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就要既形成积极的舆论,又要加以深入研究,以提高水平、加大力度、强化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

(二)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境界、升华情感和内化人文知识的作用很突出。校园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邀请名校的人文学院专家学者或其他大师级人物来校讲学,定期开展人文讲座,进行深层次的人文知识的探讨;利用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篇2

一、认识学科意义明确学习目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人文底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文社会知识越深厚,越有助于提高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激发出创新火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渠道,而“原理”课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最基础、学理性最强的科目,特别是哲学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工作者总是要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是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支配,还是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一个没有哲学素养的科学工作者是不可能有所突破的。

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关乎人生发展的方向。世界观、人生观又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人的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贡献与索取、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是困扰大学生并引发其思考的现实问题。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思维主要是指辩证思维,是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工作方法的确定还是学习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思维方法的理论指导和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良好的思维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无法开拓新的领域。学习哲学,就是使我们获取科学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

二、了解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激发求知欲

了解一门学科现状,展望学科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方向。

学生对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比较多,已没有理论新鲜感。他们更关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和社会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就在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和政客弹冠相庆,宣布彻底失败之时,马克思及其学说却比以往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崇敬。世纪之交,在西方媒体举办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名列榜首,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回归马克思”的热潮,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学术流派风起云涌,纪念马克思活动异常高涨。同时西方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吉登斯等纷纷为马克思辩护,认为马克思学说仍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走向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也未能超越马克思理论的分析框架。最近这场始自美国经由西方而波及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再次引发有识之士反思资本主义制度,西方的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破坏作用深感不安,同时苦于找不到良方来挽救这个社会,他们又开始向马克思寻求答案。通过介绍西方学者对理论的研究、认同和借鉴,让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拓展了他们的理论视野,激发了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传授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篇3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哲学公共课是基本原理中的哲学部分的教学,05方案以来,全国的高等院校,通用一本教材《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现行教材《基本原理概论》包含三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仅针对哲学教育教学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 目前高等院校哲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哲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讲出哲学这种爱智慧的寻本探源、认识自我的智慧,现行的哲学教育并没有培养出追问的哲学思维,也没有闪烁出哲学的真义。

05方案以来,新课改后的哲学课教育教学显然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课堂上的上座率、抬头率、点头率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可是就教学具体过程来看,还是没有脱离概念、原理加例子的讲授方法,概念和原理介绍完后,就直接将形下的具体事例举出来说明概念、原理,并没有让学生贯通出形下的事例与形上的哲学的关系,从形下的事例中洞悉形上的哲学,填鸭式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因为教学的具体条件和学时等方方面面的限制,目前的教学现状缺乏对哲学本真意义的探究,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哲学、喜欢哲学、形成哲学的思维。

(一)从教学内容上看

在目前的公共课教学中,混淆了一些问题,开篇讲绪论,介绍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讲马克思哲学的时候,学生往往把马克思哲学当作哲学,造成思维体系上的混乱,使学生误认为哲学就是马克思哲学,造成了对哲学的片面理解和误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依旧禁锢着目前的哲学教学,哲学依据是被砍成几大块,物质性、意识性、运动、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而不是从整体上、全面的、有机的把握整个哲学体系。对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仍旧是停留于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感觉仍旧是初中高中的老一套,而没有讲出大学应有的水平,没有形成通过哲学的理论而达到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的养成。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总是先于这个时代的发展脉络和潮流,而作为公共课的哲学教学,教材的改革与更新,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整个马克思哲学的教学过程中,关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讲解就异化为一种强行灌输而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学的马克思哲学课程失去了做为哲学所应具有的当代性,失去了哲学应有的光彩与魅力。

作为公共课的马克思哲学教学,目前的讲授并没有把马克思哲学还原到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了解整个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更没有达到中哲西哲和马哲的对比融合。而是单独把马克思哲学从哲学发展史中拽出来进行孤立的讲解,这样既没有还原马克思哲学的西哲背景,也没有真正达到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

(二)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

05方案以来,各个高校都进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一些尝试性的改革,例如加入社会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情形式教学等等,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改变讲多于思的现状,在整个马克思哲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没有培养出学生对哲学体悟的能力和自我提炼的能力。以案例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给出案例,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但目前的案例教学并没从形下的具体事例中去体悟形上的哲学,也没让学生体悟出形上的哲学与形下的案例中的关系,仅仅只是让学生讨论出案例所说明的马克思哲学的那个原理和方法论意义。这种案例的教学,就割裂了生活与哲学的联系,割裂了哲学的本真涵义,并没有为学生真正的树立起此岸世界的真理,而马克思哲学的宗旨就是如何树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哲学讲究的是体悟,更多的时候这种体悟远远重于讲解,体悟所需的时间和氛围就远远重于讲授,而目前的马克思哲学教育和教学中基本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课堂教学中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师生互动,更别提学生自主的体悟哲学。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的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点正是目前马克思哲学教学中的最重要最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 目前高等院校哲学教育教学的经验

尽管目前的高等院校哲学公共课基本原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概括如下:

(一)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05方案以来,关于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过去教学中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开始尝试案例式教学、辩论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也广泛的展开。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展开,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从注重传授理论向在注重传授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能力和转变思想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转变,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二)在现实生活中探究哲学的真义

05方案以来,各高校的课程教学开始在讲述原理和理论的同时,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国内外的实际,运用原理剖析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弊病,帮助学生摆脱认识上的扭曲和迷误,逐步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目前的课程能够结合热点问题、结合学生所学的原理加以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展示学生的个性,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当代中国高等院校哲学教育教学的创新

05方案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当代中国高等院校哲学教育教学仍需要继续创新。现代社会是网络和信息化的社会,电脑、手机、微薄、微信、人人网等等,使得学生轻松掌握的大量的资讯,在讲解的过程中举例子来说明原理的模式就亟待创新,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把这些形下的现实世界、现实事件挖掘出来形上的哲学思考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真正达到对哲学的体悟,但是同时又不能让其失去哲学的逻辑性,同时在哲学体悟的过程中形成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不同角度看问题、多维度看历史、全方位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这种体悟的过程中教学大纲中所要达到的关于知识点的各要求就自然而然的达到了。从教育教学中的形上哲思和形下的现实世界的关系出发真正达到哲学课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哲学的教育教学内容方面,不再单一的依靠教师的讲授,适当的章节部分,加入小篇幅的中国哲学的原著、西方哲学的原著和马克思的原著加以研读,形成学生读、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学生形成报告这样一个研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达到体悟的一种方式方法。

就目前已尝试的若干个教育教学上的改进来看,重要的还是对考核制度的创新,这是整个教育教学创新中的重中之重,而考核制度的创新必须得到各高校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甚至是教育部的全力支持,大多数高校现行的考核制度依然是考试一纸定分数,虽然都计入了平时成绩,但是还是考试指挥着整个教育教学,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依然还是知识点与原理的展开,所以学生还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性,只是着急于记概念、原理。作为公共课的基本原理的考核,可以分为众多的部分,课堂的部分、课堂研讨的研究报告、最终期末论文的形成,作为各高校本课程教学成绩的测试方式。而关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理论课试卷的设计,是整个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否可变成一个或几个短小的论文的形式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 [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林桂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思考[J]. 广 西社会科学,2012,(4).

篇4

第一,高中议论文“不足之症”。当前高中议论文普通存在“堆砌材料存而不论”、“开中药铺罗列观点”、“脚踩西瓜平面滑行”以及“拼盘杂凑胡乱说理”四种弊病,更有甚者“满纸荒唐不知所云”型议论文。这种低效幼稚、貌合神离的浅层次议论文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就是这类议论文浮于事物表面,不得其门而入。因此要把议论引向深入,就需要不断质疑追问,寻找思辨的着力点。传统型议论文往往满足于廉价的“抬轿子吹喇叭”,一味为观点喝彩叫好,孰不知“赞美诗”唱多了,也令人腻烦生厌。

第二,破解之道。议论能够风生水起,关键在于寻找议论的“由头”和“缘起”,寻找材料中“破绽之处”,亦即矛盾之所在。所谓“没有矛盾就没有分析”,确实点出了议论文写作之秘诀所在。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作文材料“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如果只抓住“盐与容器的关系”,会停留在“胸怀宽广”“豁达大度”等肤浅的表面。有的只谈“宽容”“乐观”“坚强”“领悟”等,存在扣题不严,立意有所偏差问题。要想将思考引向深入,就要注意到“以什么为水,怎样稀释”,深入探讨“稀释”痛苦的“淡水”。材料核心价值之所在也是学生能够纵横捭阖自由发挥的地方,往往在于找到错综复杂矛盾纠结之处。

二、深挖细析,构建思辨生长点

第一,议论文还存在一个比较难办问题就是“议论不下去”。大多数学生刚找到一个议论角度时特别兴奋,以为可以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无所不能,但议论到一定地步,就分析乏力,浅尝辄止,缺乏分析新的“生成点”和“增长极”,这就影响了议论文的进一步提升和推进。

第二,解决之策。在议论停止的地方,有必要重新找到症结之所在,深挖细析,从中发现和找寻新的“可能性”,有时灵光一闪,就可能引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出路。2013年漳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作文材料“一群大学生向教授抱怨生活的压力和功课的负荷。教授取出了许多个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杯子,让他们自己倒水喝。精美的杯子被取一空。这时,教授说:‘你们选杯子的目的是喝水,为什么还要刻意选精美的?你们喝的是水,却执意要选美的杯子,甚至在选不上好的杯子时,心生怨意。’”学生也能抓住“老师说的话的意思或从学生选不同杯子的行为中”引出的立意,进而得出“本末不能倒置”“要分清主次”“内容重于形式”观点,也懂得抓住“本末、主次、内容形式两个方面,不能偏于一个方面”这一立意关键,但分析到一定地步就难以为继了。这时就要细细辨别怎样的内容才是重于形式,怎样的内容可能就不一定比形式重要,或者说什么情况下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这种细分的方法,就突破了既定观点的“藩篱”,从而找到议论新的可能,问题就进一步拓展下去了。

三、层层反转,找准思辨突破点

第一,议论文写作之难还在于要实现观点螺旋式上升,达到“否定之否定”,至少有三重以上的“否定”,这就不是一般学生力所能及的了,在逻辑的演进上,思辩的推进上,精致度要求就更高了。

第二,经典引领“层进递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虽不是一般意义的议论文,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历史贡献以及对他的评价是就是通过层层反转,层进递推的思维模式和让步转折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此很好地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文中第三段就是典型地运用层进式结构和让步转折的形式:在指出了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功不可没之后,用“不仅如此……还……”的层进方式指出了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作者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一结论,紧接着他用“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一句,做出让步,“即使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然后笔锋一转,“但是”,形成转折,这让步转折就构成了又一次层进,论述了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这一转折里巧妙地包含了两个递进,一个“甚至”,“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一个“而且”,“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充分论述了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贡献。接下来,作者先用了一个肯定表述,然后又用了一个转折,“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又构成了一个层进关系,引入对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做出巨大贡献的论述。如此多次的肯定转折和让步转折形成的层进结构推动作者内心情感抒发的强化。熟练掌握这一种论证手法,显然对构建逻辑论层是有实践意义的。

四、巧妙“试错”,攻克思辨瓶颈点

第一,提出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就是面对一个观点,我们要反复“试错”,穷尽观点的种种“可能性”,从而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处,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试错法”认为,对于观点我们不能一成不变,静止不动去看它,要把它放置在种种条件下加以检验,发现其逻辑“空白处”,从而把观点推向前进。比如苏格拉底“产婆术”就是运用这种“试错法”的典范。苏格拉底问:“请问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回答:“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追问:“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善还是恶行?”尤苏戴莫斯答:“自然是恶德了。”苏格拉底再问:“一位将军战胜并奴役危害自己祖国敌人,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答:“不是。”苏格拉底又问:“如果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并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无奈回答:“不是。”可见通过自物辩难式确定可以收到议论鞭辟入里的目的,抓住逻辑“空白处”穷追猛问,连环追击,一定可以把静止观点再一次推向令人惊讶的高度。

五、辩难反思,收拢思辨落脚点

第一,议论文“结尾不振”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有些学生在议论文结尾作结论时有时会犯自相矛盾的过错,企图调和矛盾观点的双方,造成“鱼与熊掌兼得”两难境况。如果辛苦论证了半天,得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两可”结论,这就难免有点“骑墙”的嫌疑了。

第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议论文结论不可“脚踩两只船”,特别是蕴含矛盾观点,不能都想要,两可两不可是典型的“两面派”做法,不足取法。比如讲“规则”与“自由”辩证关系的议论文,就可以侧重于“规则下的‘自由’”或者“自由前提下的‘规则’”,这样就可以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完美结合。有一位学生这样结尾:“规则与自由好比浩瀚宇宙中的太阳与地球。自由在规则的保护下运行,规则也在自由的怀抱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矛盾双方既兼顾到又有所侧重,而不是互相割裂,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示范。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问题,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开拓学生的论证思路,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开掘创造灵泉,引来思维活水,激发思辨热情,形成卓绝高明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2]俞发亮.高中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3.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王立根.作文智慧[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篇5

[6] 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韩宏,蒋建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0.

篇6

一、国外就业理论研究

西方学者认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获得一份带薪的工作是青年向成年转变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他们已经独立,并且做好了建立家庭的准备,失业则会阻碍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正因为如此,欧洲关注青年人就业问题一般都较早。艺珂研究院研究主任希尔伯特(Hilbert)博士也认为,如果青年人的初职机会被剥夺,将对他们就业能力的形成产生长期的危害,甚至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国外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更高,而对于在校期间培养其就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更多,尤其在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择业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可以追溯的更早。

关于青年学生选择职业、树立正确择业观的问题,马克思曾经做出过重要的论述,并且做了最好的表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卡尔・马克思于1835年8月写下的中学毕业论文,他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可见少年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给自己的责任,他已经认识到个人职业选择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这一选择决定了马克思的一生,成为当代思想工作者的学习楷模。

现代西方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社会适应理论、人格自律理论和人格完善理论。这些理论都重视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注重文化传承和借鉴,注重民族精神的养成。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设置不同,但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均存在相通相似的地方,如各国政府对思想教育都是高度重视的、其内容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化、方法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社区、宗教团体、各种政府、校园、企业、学校互动活动等,从而保证了思想教育的政治性属性,强化了政府的执政根基。

二、国内部分高校思想教育现状

就国内高校的思想教育而言,尽管政府和学校已经很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一直以来效果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校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按部就班的开设思想教育课,探讨多种改革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反映思想教育的内容仍限于书本教条,形式化现象严重;老师的授课脱离实际的多(有时甚至用理论解释不了现实的问题,导致了教师的授课威信下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许多现代的教学手段没有广泛应用;学校学习与企业需求实际相脱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能真正培养出来;教师自身对课程不是十分热爱,导致对教学内容的追求和把握不到位,上课时不够敬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不及格的少,优秀的也少(但多于不及格的),学生根本不用担心思想政治课不及格;学生对于课程设计的要求方面则普遍反应希望多听与自己相关的政策和问题分析,多听听时事的评论,多讲与就业及社会发展有关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为民服务的竞争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低的主要表现

1.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了对专业证书、书本理论、功利性的追求,忽视学习广博的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个人就业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直接结果是就业观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和错位,以至于发展不全面、综合素质不高、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难以对接。

2.竞争力没有特色

目前国内高校走的是“大众教育”、“模式教育”的路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多数也只是空话,因此导致了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一样,基本能力相似,难以形成独特的、有优势的竞争力。

3.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不高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很多企业的竞争力已经转移到文化力的竞争上来,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有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敬业的精神,不仅要懂得爱自己,还要爱他人,更要爱国家、爱企业。在面试的时候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开始拿这样的考题来考验学生,但是学生表现的难以令人满意。

4.个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应该以朝气、谦恭、敬业、吃苦耐劳等优秀的个性品格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但是通常企业面试官在总结现代大学生个性品格状况时都认为还有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要么是自负自傲甚至有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要么是自卑怯懦,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别人缺乏宽容之心,对人对己的宽严程度不一。有的人竟然存在一些心理疾病,很难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这些个性缺陷很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成为大学生难以早日融入社会的巨大障碍。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及建议

1.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观念

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竞争力较低的角度来看,要将高校思想文化课内容及观念的创新植根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实践之中,这个改革和创新是当务之急。教育者应该考虑:全球化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旋律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民主和法制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外开放与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综合化、多样化发展带给思想教育者哪些启示?……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绝不都是马克思当年能够预见得到的,这对思想政治课内容和观念的改革提出了挑战,如何能够结合时事的发展,与时俱进就成为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衡量指标。

2.思想教育的领域与内容要不断拓展

(1)立足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视角

教育者要考虑到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时代,“惟一不变的是变化”。教育者本人首先要提高个人能力,坚持与时俱进,学会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技巧,加强对宏观领域中新问题、新知识的认识,如竞争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等新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新的思想、心理、人格构建、生态、网络、生活方式、信仰结构和道德追求等问题都应成为教育者关注的主题。

(2)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师作为主导者必须重视的微观领域。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现实因素交织生成多样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心理不平衡、心理障碍与心理疾患等现象在大学生中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思想教育积极介人大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开展心理研究、心理干预和心理咨询,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造健全的人格素养。

(3)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意识的提升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已经将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珍惜幸福生活、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懂得简单的社交礼仪,更不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用来改变世界,我们这代人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建议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研究文化教育的内容,对学生加强历史知识教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未来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打好基础。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平台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思想教育者首选的交流平台和指导学生工作的工具。教育者首先要指导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文化理论学习、优化思想教育资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形成网络思想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在虚拟领域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教自律,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未来,随着物联网及心联网的发展,必将促进思想文化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教育成果的提升。

3.创新思想教育方法

在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中要尝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尝试进行小班教学,尝试进行理论研讨、体验式学习等,而日常思想教育中则应该充分运用民主讨论、协商对话、交流、谈心、心理测试与咨询等方式,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视频、网络QQ、MSN等现代工具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效果。对大一的学生要密切观察其思想变化情况,使其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

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显性思想教育和隐性思想教育的结合。隐性思想教育要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之中,或者将思想教育的要求融入到个人的娱乐活动、个人成才等活动之中,以非正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接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目前,高校思想教育的显性课程主要是由专业的任课教师来承担,而隐性课程的主要承担者是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另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导引,学校相关服务部门的身体力行,学生群团组织的活动宗旨设计等。隐性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包含的内容多,需要将学生在显性课程之外的各种活动和管理都纳入课程建设的范围,因此,需要举全校之力共同完成。

4.增强思想文化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需要具有实践教学能力。成天关在书房里、校园里,缺乏社会实践,对世情、国情、社情不了解,在新形势下是不足以承担这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目标“走出去”,直接深入到最丰富、最生动的社会生活中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增强素质,授课时将自己考察中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渗透到讲课过程中,使得课堂讲授效果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关键和具体要求,了解用人需求状况,为专业课教师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共同为企业量身培养合格的人才。

5.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多方联动教育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要注意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发挥家庭、社区、企业等的联动教育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竞争平台。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设计一定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并与企业实际接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可以克服课堂讲授的枯燥问题的。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一直受长辈的溺爱,比较自我。学校可以针对这个特点设计社会生活体验课、劳动课、野外生存课、夏令营、假期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精神,增强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品质,同时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时效性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年5月

[2]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教育比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9年1月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年5月

[4]孙健,张东玲.论思想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153―154页

[5]伍梅.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2―84页

[6]闫超栋.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教育探索,2010年第2期.158―15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P3-7

[8]王烨.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沟通的原则及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185-186页

篇7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理论知识,变成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理论课作为宣传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篇8

一、历史观与自然观相统一的道德认知

在全面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过程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道德认知,是其生态道德萌发的基础。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者眼里,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是相脱节的,自然界被看作非理性的存在物,对人而言仅仅具有工具价值,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任何道德关系。事实上在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有无道德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辩证自然观与唯物史观相统一,来展开生态道德对象的认知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权利、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展开积极思索。通过对生态危机根源的道德拷问,使大学生明白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认知实质上是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如果我们继续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认知对象之外,那么不断扩大的道德鸿沟,不仅让人们品尝不到挖掘自然的,相反使人不得不吞下自然报复的苦果。所以生态道德教育要从自然道德的认知入手,拓展他们的道德关怀对象,以便塑造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责任

从道德层面来说,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过去由于人们对人类理性的误读,自然界被当做人类展示理性光芒的实验对象,自然界的权利被漠视,人对于自然的义务亦被掩盖。在极度缺乏道德责任的境况下,人与自然关系被扭曲。明辨人的权利、自然的权利,指明人的生态道德义务,在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中,揭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人类要谋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确有权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权利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因为自然界是一个由包括人在内的各物种组成的有机整体,所有物质形式都有针对于整体而言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尊重自然界一切物质形式存在的权利,是整体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尊重自然的权利,这就赋予了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即保护多元化主体的既有权利,使每一个权利主体在充分的发展空间里,有机联系并促进客观世界的生成发展。既然人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那么在生态道德方面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体现在:一是我们有责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使世界适合人的发展。二是我们有责任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世界符合客观规律。三是我们有责任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使世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培育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意识,而且为他们进行道德评价提供依据。

三、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道德评价

生态道德中的道德评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对自然做了什么?二是人应该如何与自然进行交往?大学生能否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道德价值评判,取决于对这两个方面的正确判断。围绕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出发,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反思是人类理性中忧患意识的充分体现,生态道德就是在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中提出来的。透过对“人类究竟做了什么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危机的加剧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漠视自然价值的行为失范过程。所以,通过对大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能够使他们敏锐地察觉生态环境的变化,冷静地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自觉地摒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而激励是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驱动力,通过对符合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行为的道德弘扬,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类应该怎么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思辨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深刻反思中解读人类与自然交往的价值活动,同时借助对合理行为的道德褒奖,激浊扬清,激发大学生弃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正确道德评判,既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提供了价值标准;又是大学生把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自觉的纽带。  四、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道德自觉

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生态道德自觉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约束下,形成服从外在准则的生态道德行为,继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具有强烈生态道德信念的自觉行为。生态道德规范,特别是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具有强硬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它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矛盾和生态道德问题,也有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道德环境。然而,这种外在约束力,毕竟是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制约人的行为,它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行为主体自觉意识这一内核。只有大学生主观上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生态道德自觉,道德规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时,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主体意识觉醒的启迪,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观愿望,这是大学生道德自觉的根本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因而,生态道德教育要将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有机统一,通过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辩证剖析,让大学生领悟道德约束的普遍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生态道德与生态行为的自觉意识,从而使他们强烈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动力,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

五、真、善、美相统一的道德行为

真、善、美相统一是指真理追求、道德关怀、审美情趣有机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完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境界,并藉此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本质所在。在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培养上,只有把追求真理、升华美感融合到对自然的道德关怀行为中,才能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使大学生朝生态文明的方向完善自身的生态道德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澄清道德意识、凝聚道德信念的过程;缺乏科学真理指导的道德行为,是盲目的行为。只有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道德需求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其终极意义在于丰富人审美情趣;缺乏人的情感注入的道德行为,是苍白的行为。只有当人们在善待自然的过程中,品味到与自然相和谐的快乐,认识到审美价值是我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其实,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折射出:在理性至上的鼓动中,人的真理标准不复存在;在价值迷失的盲动中,人的道德大厦轰然倒塌;在追逐物欲的喧嚣中,人的情感家园支离破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来理解人的道德行为,既倡导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篇9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

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篇10

大学精神之于大学,乃旗帜与品牌,是其文化的灵魂和凝聚。应用型大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技术能力,对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主要包含二本、三本,以及高职本科,相对于传统的综合型大学校园文化素养较为薄弱。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移动数据流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进而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其平价化的结果使普通学生都能买得起、用得起。“拇指时代”已经结结实实的跨进了“食指时代”。手机等移动终端充斥着大学校园中每个成员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并对大学精神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食指时代文化传播的特征

目前,移动智能终端成为了满足人们自由沟通的工具。这些工具帮助人们更加精确地定位到自己关注的生活,并快速建立互动,将人类使用手机从“拇指时代”带入了“食指时代”。宽带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进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首先,即时分享改变传播方式与社会结构。例如,微博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新入口,是移动互联网的首选应用。作为现阶段主要的传播的载体帮助人们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每个人可以向他希望表达的人或组织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使用者的关注一定会从随兴、随机、随众走向随利,必然走向利益维护与意见表达。

其次,图像识别搜索开启物联网新应用。科学研究表明,人类80%的信息量来源于视觉。手机上网、手机微博、手机视频、手机支付等功能的完善,图片被赋予了第二个职能通往移动互联网,享受各种信息与服务的门户。

第三,新旧媒体跨界互动,技术与设计走向融合。移动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新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存法则。利用这个工具,内容供应商、技术供应商、产品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可以互相结合乃至完全融合。

在宽带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创新就是利用技术满足媒介与生活的融合,进一步延伸人的感觉空间、掌控空间,无限伸展人的各种能力。

二、食指时代文化传播对应用型大学精神的影响

如今,微信、微博、QQ等交互软件为大学行政管理、师生间联系提供了更多便利,网络的大数据存储与便利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通道……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毋庸置疑,食指时代确实给大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课堂上听讲的学生越来越少,图书馆中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学术论文剽窃行为更为猖狂……这直接影响着大学氛围,撼动大学精神,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辨别其影响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当前大学精神的缺失致使行政化、官本位、金钱崇拜渗透到大学,造成了大学的产业化倾向、学术浮躁和制度缺失,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甚至学术商业化,影响着大学师生的思想,造成了学术道德和水平的滑坡,学术不端、学术造假便有了滋生的土壤和环境。因此,治理高校的学术造假,呼唤我们重建和弘扬大学精神,社会期待着高校的学术回归理性和尊严,也期待着大学精神的重塑。

三、重塑大学精神的对策建议

1.倡导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发展的需要,集中体现在自身对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通过内部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学校内涵式发展便是指立足学校自身实际,以学生、教师、管理者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体现在学校价值取向、运作机制、校园文化等方面质的发展,为人的全面而又幸福的发展服务的一种新兴发展模式。

2.培养大学生自主利用时间的能力

今天,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状态,如何合理的使用移动终端便成为了现在大学倡导的难题。马克思说:“要多方面的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它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因此,需要培养大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理时观念,学会有效地安排好自己的闲暇时间,避免闲暇时间利用的低俗化、庸俗化现象。二是培养大学生从事各种闲暇活动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移动智能终端的正能量,做手机的主人,而非奴隶。

3.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

应用型大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正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典范。群体性和实践性是大学生在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两个鲜明而又突出的特点。其中实践性就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到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前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克服社会实践内容与形式脱节而出现的两张皮的弊端,完善社会实践的形式,充实社会实践的内容,让大学生真正在参与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接受锻炼。

其次,大力推动社团活动。大学社团具有内容丰富性、形式灵活性等鲜明特征,这也是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并据此达到锻炼自我、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之目的。对此,学校要高度认识到学生社团在大学生闲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优化社团结构,拓宽社团服务功能,使社团实现从传统的志趣型向知识型、技能型、服务型转变,充分发挥社团在大学生闲暇活动中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再次,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与科研项目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重转.培育大学精神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和谐发展[J].晋中学院学报,2010(02)

[2]魏百军.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1)

篇11

1999—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期间,参加俱乐部活动,师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昌增益教授。2001年曾获全国生物和环境科学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身)一等奖和英特尔少年英才奖。200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王思远

2000—2003年在北京四中学习期间参加俱乐部活动,师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黄力研究员进行科研实践活动。2002年曾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200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美国普利斯顿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提前1年毕业。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了3个教授的高度评价。2011年起在美国哈佛大学生物系工作。

孟 奂

从小就非常喜欢天文,2000—2003 在北京市第80中学学习期间,师从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曾作为首位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竞赛的中国学生获得三等奖。他从2002年还是高中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在国际流星组织的学术季刊发表专业论文。2006年从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后,于2008年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行星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杨 远

2003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时参加俱乐部活动,师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温刚研究员。2003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习,200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李 京

篇12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学科地位日益边缘化。《政治经济学》一直是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为以后开设其他专业课奠定经济学基础理论。然而,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大量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日益边缘化。诚如邱海平所指出,政治经济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已经是严重下降了,甚至是过度下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并且仍然处在进一步被边缘化之中。《政治经济学》不再纯粹是一门学术课程,更多的成为了一门意识形态课程。大部分高校不断减少《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课时,甚至部分高校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剔除了《政治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陷入了“上面重视、基层轻视”“表面重视、实质轻视”的困境。2、课程内容的现实解释力趋弱。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灭亡并且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规律。然而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但没有灭亡反而不断发展,与此相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经济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如何正确回答当今的经济社会实践是政治经济学必须直面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要稳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国际化、应用化、数学化和学派化,必须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在高等院校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尝试

1、教学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学是以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商品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运动规律、表现形式及局限性,以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从教学目标来看,要求学生能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与问题。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新版《政治经济学教材》、卫兴华、张宇撰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逢锦聚教授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四版刘树成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等。这些教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上述国家规划教材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编写的适用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使用,存在层次过高、理论性太强等缺陷,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遵循一个原则,紧扣现实经济问题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一是改变以前课程只讲述基本原理和资本主义经济部分两大内容的模式,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的讲述。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政治经济学课程只开设52学时,课时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讲述商品和货币理论及资本主义经济部分的内容,对社会主义经济部分不予讲述。开展研究性教学后,我们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的讲述。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纳入讲述的重中之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的失败。作为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自然也受到人们的怀疑。因此中国在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其所形成的一整套经济方面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经验就是该一问题最好的回答。因此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重点讲述这一问题,鲜活的事实无疑将是最佳的注脚。三是增加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探讨。近年来,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新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等新的经济现象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也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因此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讲述无疑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辩证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研究性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研究性教学的本质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研究性能力的训练特征,让学生学会研究式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创新知识的能力。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不仅学知识,重在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第一,案例教学法要体现本土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法是指为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识和系统掌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案例为素材,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选编案例宜使用发生国内的、身边的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热点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如价值理论中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教学,就可以学生自已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为例进行比较分析;讲授价值规律时可选择常德地区的土特产石门柑桔的价格变化为案例。在进行案例讨论时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第二,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是由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要求,帮助学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组建研究团队,查找和分析课题资料,构架论文结构,指导写作等。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多形式地跟踪检查,以确保课题研究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研究了以下研究课题:利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的理论即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应如何转变;(2)利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生产过程;(3)利用马克思的商品货币流通理论,分析常德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4)利用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的分配方式是否合理,有什么好的改进策略;(5)利用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合理性;(6)利用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我国应如何调整对外贸易增长战略。3、更多地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诚如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所说,“旨在引导学生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诸多经济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门课程不再过多地对现有制度和现行政策进行论证和宣传,而是立足实际,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分析,使学生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情况有基本了解。”事实胜于雄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如此。这就需要在研究性教学中要更多地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我们的做法一是邀请相关专家、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深入课堂,结合某一具体课题为学生举办报告会,直接与学生互动,当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是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形式,有目的地开展实地调研。利用寒暑假时间针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了解这些经济现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运用所学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结语

为加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增强其现实解释力,极有必要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实践的强化等,让学生身体力行,自我探究,从而增进教学效果,提升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黄运平等.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02-106.

[3]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四个学术方向[J].学术月刊,2011(7):59-63.

篇13

    一、高校理论教育中的缺陷

    1.不同传播主体不和谐

    教师是高校理论课的首要传播者,高校的理论教育是以公共课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使得部分老师认为不用像专业课那样进行专门的学习,老师简单的向学生进行单向理论灌输,忽视了理论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的,没有形成完善而系统的理论教学,造成广大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抄袭作业,考试临时抱佛脚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理论科研工作者是高校理论教育传播的间接力量,有部分科研工作者认为,教义理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与自己的理授马克思主没有什么联系,自己的工作是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不存在关联。这些认识与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背道而驰,与此同时也就造成了在客观上造成了理论“教与学、研与教”相脱离。

    2.传播对象对理论缺乏正确认识

    大学生是高校理论教育的接受者,高校通过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价值观念庸俗化、人际关系功利化,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行为复杂。由此,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是“假、大、空”的理论,缺乏社会根基,学习理论课只不过是应付学校的学习要求,课程本身并没有价值意义,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理论课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理论课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毕业就业没有联系,自己以后工作和生活用之甚少,理论是“虚”的课程。面对每况愈下的学习现象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为推进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

    3.传播内容缺乏实践性

    理论的高度抽象性使得部分教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从课堂到教材、从教材到到理论、从理论到理论的不良循环教学活动,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偏失。不良的教学活动内容严重影响了学习理论的热情,使得部分同学认为,只要我们记忆好,就能背下理论,理论就是理论不具有实践操作性和生活现实性,“理论二记忆好”。这样的认识错误与理论的基本原理格格不人,严重损害了理论的传播。

    4.传播方式缺乏多样性

    高校在进行理论教育过程中,课堂是首选方式,理论灌输为必备措施。但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和传播途径单一仍然是理论教育普遍存在和集中体现的问题。教师依旧是不停的读教材、不停的写板书,学生仍然是不停的听课本、不停的记笔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使理论深人到同学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课堂教授的教材和笔记。面对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我们只有不断更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路径,高校理论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更新理论教育的建议

    1.“教研结合”

    理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理论课教师是高校理论的不同传播者,其中科研工作者是侧重于理论的维护,他们主要依靠学术论文、科研著作等等传播理论,是理论教育的间接传播者,而教师则是通过课堂教授完成理论的直接传播,是理论教育的实践者。理论教育科研工作者不但要为马克主义理论为上,而且还要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联系,多做调查研究,从具体教学活动出发,完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同时,理论课的教师要转变“公共课”的思想,教师自身也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抓住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开展科学研究。

    2.尊重个性、培养学习理论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在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今后的事业和生活,同时也是开始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生在同龄群体中,他们的精神气质更富有朝气和活力、更具有冒险精神,但同时也存在人格不健全、分析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等问题。理论课正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基础,教给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方面要关注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不仅要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更要教给学生“怎么办”“授之以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既要坚持基本原理的严肃性和抽象性,又要增加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如分析时事新闻、巧用成语典例等等,使枯燥的教材和生硬的原理变得具有“趣味性”,诱发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

    3.以原理和社会现象为基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传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