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内涵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中,如何体现整合的优势,乃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因为在学科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而言,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信息技术将成为他们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具有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观念,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必须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要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协作,双向整合。我们知道现代媒体教学过程与一般传统教学过程是一样的,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整合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现、利用和更新,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倾向。对教师而言就要体现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师生交往民主化。充分发挥信息媒体优势,精心组织教学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传播教学信息的任务,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对学生而言就应实现角色转换,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即网络技术的学习者,网络学习的主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处理者、网络信息的交流协作者、网络信息的创新者。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达到最优化。
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利PowerPoint的特点,插入了猴子、蛋糕、老农等图片,配以兴奋、懊丧、俏皮等风格的音乐,通过图像处理、音画组合等方式,设计了一个寓学于乐的动画情境:猴子从原来的不满意吃蛋糕的,到贪婪于吃蛋糕的,直至最后满足于蛋糕的,一次次被老农戏弄于股掌之中------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或会心一笑,或满心疑虑,或莫明其妙,注意力高度集中,当教师抛出“==”这个问题时,人人讨论,争论不休,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至此,借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这个问题情境所要达到的“促进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思考”的目标已经实现。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的环境。同时,“互动”要动在“过程思维”中,要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这样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探究:把圆16等份后的16个小扇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们拼拼摆摆,说说议议,很快得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论。但这与书本上“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略有出入,我便利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了把圆等分成16份、32份、64份对拼的过程,这样,学生们便轻松地理解了“平均分的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的道理,得出了S=лr×r=лr2的公式。受此启发,部分学生又探究出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结论,在让学生实物操作的基础上,我又借助多媒体演示了拼成的近似三角形的过程,学生们恍然大悟,细细分析,得出了S=л×4r÷2=лr2的公式。学生创新的灵感不断迸发,接着还得出了可拼成一个近似的梯形,S=(2лr×+2лr×)×2r÷2=лr2的结论。
这一互动环节的顺利展开,多媒体技术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弥补了实物、书本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了公式,领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它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了出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1.知识点切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甚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知识点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认识等腰和等边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画高等。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利用中控系统的传送功能,先出示一些三角形的实物图的信息,再借助计算机隐退实物图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三角形的几何图形。然后再动态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等知识信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的BBS功能进行协作学习,从而揭示三角形的意义;再通过网络演示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进入自主化个性学习,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三角形可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师再画龙点晴,把显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并用相应的关系图表示出来。然后利用课件闪烁等手段逐一演示三角形的底、高以及如何画高。这样利用知识点切入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整合教学,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激励。
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主动想学、爱学的问题。情境激励策略,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动脑筋思考,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如教学行程问题应用题:有一列火车长200米,若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一段1400米长的隧洞,要用多少分钟?教学时,教师先用媒体在屏幕上出现铁路、山、隧洞背景的画面信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出示教学的应用题,接着有一列火车正开过来,在车头接近洞前时及车尾刚刚出洞时,让学生观察火车和隧洞,并闪烁其线段图,分析火车通过隧洞的距离和隧洞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使题目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关系信息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够理解,并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算式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篇2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动画等内容通过综合处理及其再交互,编制出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生动逼真、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世界,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减少教师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多媒体教学在我们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的运用并不是很广,大多数的数学课依旧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什么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的步履如此艰难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1.没有充分考虑到怎样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2.在强调教育技术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发挥教师的作用。故难以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这里本人就这两方面谈一下对多媒体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整体优化中的认识。
一.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
1.掌握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科成功经验,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限制了不可能在课堂上大量引入影视资料和音乐,不可能一面分析数学问题,一面播放音乐,也不可能来一个从黑板到屏幕的大搬家。事实上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师在黑板上的作图、证明、解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示范教学过程,同时数学是一个相对完备、封闭的王国、对数学定义来不得半点拓宽,对定理来不得半点变动。
2.找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结合的契机
要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数学教学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了解多媒体技术进入数学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教学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了解做授班级的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选择最佳组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总之做好多媒体与数学的整合工作的前提是数学教师走进计算机领域,学生、教师的同努力,才能将整合工作做好。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要求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整个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这些都是数学教育的特殊基本要求。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但它在数学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上其优势却不象其它学科那样明显,辅助数学教学的初期人们自然引用了“课本搬家”和“题库”式的数学教育软件,虽然增加了一些动画,但这类软件的作用与课本和习题集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比表现出十分勉强。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适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我在高一教学过程中,仔细研究高一数学的内容,和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尤其是《几何画板》的功能,认为传统的“课本搬家”,“题库”,“美丽的画面和声音”,“人为安排的交互界面”都不能充分展现计算机技术的魅力,要进一步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利用计算机创设出一个赋有创造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如:对教学概念、定义的理解,对新知识的探索,挖掘数学的内涵,增强计算能力等方面。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不同的教学阶段有着不同的切入点。高一代数重点在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在教学中我们分步骤分层次利用《几何画板》来完成函数的图象。①按定义作出函数的图象。②完善所作的图象(并验证在定义域内函数图象的正确性)。③由图象归纳出函数的性质。④验证、分析在定义域的临界点附近的函数状态。⑤从已作出的图象中能否挖掘出新的知识点,或进一步理解数学的内涵。
例如:对于幂函数的图象的变化,当a>0时幂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并且无论a在大于0的范围内怎样变化,它的图象都一定经过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和横坐标纵坐标都等于1的点。当a<0图象的变化,这个时候幂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内是减函数,并且一定经过直角坐标系中的(1,1)点。当a<0时,图象在第一象限内向上与Y轴无限接近,向右与X轴无限接近。我们知道教科书上在介绍幂函数时是分a<0和a>0两种情况来讨论的,那么为什么a≠0呢?。当a=0的情况,这时图象已退化成一条平行于X轴,且在X轴上方一个单位的一条直线。同样可以通过改a的值,看出当a=1时幂函数y=xa的图象实际上就是Y=X这条直线。这些图象的变化都可以运用几何画板软件来很好的完成。对于学生,一方面从多媒体的演示,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将现实的环境虚拟到课堂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动画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种图形间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还有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演变。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
3.多媒体教学要和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目前有一种是过分夸大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的倾向,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要完全离开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与粉笔与黑板再见,整节课不顾学生的素质,完全采用多媒体技术。从上课的第一分钟直到下课,教师除了讲解,就是点击鼠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现代教育的优势。我认为这是有片面性的看法,多媒体教学要和传统教学应优势互补。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技术需要教师,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要来个优势互补。对具体问题作具体的分析、具体处理。这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数学修养、教学经验、教育理论水平起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作图,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示范,必要的计算训练也是不可少的。
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它的独特作用,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运用知识方面也有着比传统教学更先进的模式,特别它的表述的方式很灵活,可以以文字、图形、动画、电影、图表等多种方式出现。
在计算机引入数学课之后,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显得十分重要。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课堂上该用的时候就用,不该用是时候一定不要勉强使用,好比我们上立体几何课时用的模型,该用的时候拿起来,不用的时候放下来。
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等等
二.在强调教育技术的同时考虑发挥教师的作用
发挥教师的作用,不是指在教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老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主,因此,教师在适度运用多媒体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1.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实现职能转变
数字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善于学习,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应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21世纪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思想,积极学习探讨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育观、教学观。
2.多媒体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时也应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件中的内容不加选择、一点不漏地一一点击逐一展现,这样的话教师就成了播音员和讲解员。课程自然也不会具有艺术性,这样就忽视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新课标脱轨了。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生四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其中学生是整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递信息和学生反馈信息的全部过程。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接受信息后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而且对教学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时至今日,随高科技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它的发展,给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数学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参与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开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验,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创设多媒体的数学教学情境,为数学教学现代化开辟一条新路。
篇3
我们都知道,高中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篇幅很长,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文顺序采取段落讲解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因此,对于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教师应该适当从文章写作顺序跳出来,找出文章的某个关键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制定教学主线,从而对多个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比如,教师在讲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时,因为该文章是阅读课文,若教师一段一段进行品读,不仅缺乏阅读课的精髓,同时可造成课堂节奏非常刻板与拘谨。对此,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拦路虎”以及“下马威”这两个字为关键词,直接开展重点教学,制定教学主线,指导学生对铁路修建存在的难点进行品读。具体步骤为: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理解两个关键词的意思。第二,分析文章比较难理解之处,两个关键词有什么含义,主要代表什么?最后,取两个关键词当中的一个,写一段与课文相关的文字。通过依关键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可以省略教学时间,还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篇4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课程安排较为紧张,并且任务繁重,再加上高中政治课程所占课时有限,教师压力逐渐增大,也就放松了对综合探究课程的教学,导致教学实效性降低,影响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必须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合理安排综合探究课程,重视提升教学实效。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深入探究政治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课程和灵活选择综合探究课题及其活动,将综合探究与社会现实、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联系,提高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样也能够消除课时少带来的教学难题。教师必须认识到课题不在多,而在精,只有科学安排和合理选择与教学实际相符的探究课题才能真正发挥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舍弃部分课题,重点探究重点课题,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唯物辩证法、社会法治等。
篇5
整合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对美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操。
二、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整合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首先要注重教材的整合,在编写整合教材过程中,应从教材的重点、主线入手,让学生能够通过教材掌握知识点。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面面俱到,应注重文章的中心的讲解,并通过文章中心延伸至其他类似文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上课期间,语文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整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讨论中,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要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其可以通过开展室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整合
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作业练习的整合,作业练习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此外,语文教师还要注重问题与内容的结合,通过设计相关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锻炼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篇6
近年来,体育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其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技巧性,以至于体育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尤其是篮球的教学这门高技巧性的教学,部分学生对于篮球的学习有着较低的学习热情,同时目前中学的学生虽然开设有篮球课程,但是其篮球课程的学生多为男生,在课程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其学习的兴趣相对低下。
2.篮球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在篮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的设计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篮球教学作为一项相对有技巧性的教学,更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同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忽视,同时教师在对教学任务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对于篮球运动的整体角度把握得讲解相对不够,仅仅局限于部分的动作要领,以至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乏味和沉闷的感觉。
3.教学过程缺乏激励和一定的评价体系
教师在篮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学习和考试独立分开的形式进行采用,但是这一过程的实现,往往将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直接忽略掉。同时,在对学生篮球体育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其衡量标准仅仅局限于期末测试和平常的考勤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将教学的过程直接忽略,并将学生的某些天赋也就这样遮藏起来,不利于学生整合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当前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篮球教学中整合激励理论的应用
本文主要基于工作设计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期望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以及强化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
1.基于工作设计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
传统的篮球教学其教学过程主要是过分细分教学,分阶段地教学、分步骤地教学以及分动作地教学,这一过程实现的教学以至于学生对篮球课程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其学习的效果不佳,而基于工作设计理论,篮球教学课程设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并对技能的多样性、任务的完整性以及任务的重要性进行合理地设计,同时在每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在对动作进行细分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动作的连续性和整合性。对于篮球体育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有着直接性的注重,不断地对学生的自由发挥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课堂反馈。总之,基于工作设计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在对传统精细化以及技术化的教学进行保持的前提下,依据于工作设计理论,对学生的兴趣以及实际的接受需求进行考虑,对多种篮球技能加以培养,并及时地和课程内容进行联系。
2.基于期望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
基于期望理论下的篮球教学课程设计,其评定结果主要是借助于教师的成绩进行表现,同时其教学评价的时间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时点,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考核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考核目标的设定更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锻炼身体的目的实现。
3.基于强化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
篇7
1.2教学实践
整合课程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76学时,实验课及小组讨论(包括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32学时。课程内容的安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为主线,遵循“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的原则,分别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相关疾病,并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强化所学知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建立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知识框架、以利于学生系统、整合学习神经科学相关知识,并通过病案导入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与临床教师担任授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和课件共享,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授课内容的沟通和整合。除理论授课外,整合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临床病案小组讨论以及临床见习。病案讨论在每个阶段课程结束后进行,以小班(20-24人)为单位开展,以小组报告和讨论问题的形式进行。病案讨论时,学生应用本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病例,最后由教师总结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临床见习安排在课程最后阶段,以利于学生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与理解。
1.3教学效果评估
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整合学习方式设计学生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学生对整合课程的评价。调查问卷中设置“赞同”、“中立”、“不赞同”3个不同程度的选项。
2研究结果
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大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前后内容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对于授课过程中内容整合的评价,7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同学科授课老师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复少,在教学内容上具有连贯性。但是,也有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以及授课过程中内容的整合和连贯性不佳,主要反映在难以理解行为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系。神经科学将多门传统的基础和临床学科整合,78%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加强了基础和临床的联系,有利于理解和系统掌握神经科学知识,86%的学生认为课程中的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及病案讨论等密切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各门学科,避免了各学科间的内容重复;内容设置强化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对于整合课程学习方式的满意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提供了完善而系统的医学知识框架,82%-85%的学生认为这种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另外,90%的学生认为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能力。由此表明神经科学将基础与临床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以及运用神经科学相关知识。
3讨论
3.1课程系统、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内容设置合理
由于整合课程涉及多门传统学科,各学科教师均参与讨论和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的授课内容,并通过课件共享,最大程度地避免授课内容重复。此外,基础医学教师授课时也注重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老师间的重复内容少,并且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理论与病案等密切相关,表明学生认识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在临床病例中强化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认为基础医学难懂、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践的现象。整合课程首次融合了精神病学、医学行为学内容,使学生对神经科学领域有了新的认识。调查结果中也显示80%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具备连贯性,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少部分(8%)学生不认同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及不同学科教师授课过程中内容的连贯性。这也表明各学科的授课教师应积极拓展知识结构,尤其是对精神病学相关理论及行为医学的学习,并注重授课过程中的整合,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3.2课程整合基础与临床医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学习能力
整合课程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学科内容整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系统、整合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首先讲授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辅以生理功能,然后讲授相关疾病,最后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巩固所学知识。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从具体的神经结构变化到抽象的精神行为改变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既巩固了基础医学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病案讨论让学生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临床见习让学生面对面接触患者,使学生对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真实的临床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后,学生就会产生“学有所用”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整合学习的能力。
篇8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信息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贴”上去的负担。所谓“整合”,就是必须有所“整”,而后才有二者的紧密融合。
从这点看“整合”昭示着这样一种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这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一次挑战。
语文教学面对的既是未来的挑战,也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更是对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材面对的是空前广袤的视野,是空前扩展的丰富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的条件;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将在极大程度上补突破,是师生互动将在过去难于想象的同步、异步等多种方式下实现空前的优化。这一改革,不会割断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它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起步;但只有充分看到改革的目标、条件、方法都与以往的语文教改迥乎不同,步子才能真正迈出去,迈得高远。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知识、能力、素质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三方面为准则,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而建立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示,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如讨论、辅导和答疑等,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最终要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不是一般性增补删改),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比如上网,在怎样使学生善于搜索、筛选、鉴别、处理信息等一系列问题上,在怎样良好地体现师生“主导——主体”关系上,就都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
2、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动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得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去年,我们六年级语文组搞了一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课——走近老舍。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想研究、了解老舍的哪方面的内容,有的要研究老舍的作品,有的要研究老舍的生平,有的要研究老舍在北京的生活,有的安研究别人对他的评价……接着学生到学校为本课设立的“老舍网站”去搜集大量的有关的资料。此时,你可以看到全班50多个同学都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汇报时,更是丰富多彩,孩子们不但看了大量的图片、照片、而且欣赏了话剧、电影、戏剧、还聆听了语言幽默、诙谐的语言。本节课扩大了阅读量,体现了电脑的先进快捷,产生了平日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3、要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
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建,首先在于教师的新型理念,其次是建立了一个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程序:在课堂上通过导向、素材资源和操作资源的有序传递,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激导鼓励、诱导启发和疏导整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创新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教育理论。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因此,许多专家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现代社会对阅读、写作、识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单就阅读而言,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做能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条渠道,为学生创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广阔空间。
(1)组织学生课前收集信息。
(2)教会学生整理信息。
(3)针对疑点,筛选信息。
(4)引导学生运用信息。
(5)互相交流扩大信息。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5、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且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必将对新课标的实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促进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
篇9
1.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必然性
1.1时展的必然要求。
过去只关注科学教育或人为地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开,引发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道德风尚等一系列社会危机,历史已经给出了提示并进行了惩罚,因此我们应该将两者予以合理整合,不可偏废。教育要培养出兼有科学和人文双重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既要对人进行科学教育,使其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又要做好人文教育,改造人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构对社会的责任心。作为科学教育的化学教育,有义务也有责任做好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这也是所有教育的必然选择。
1.2转型期学生的内在要求。
身心处于转型期的学生,其认知不够成熟,极易受外界环境左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进行人文教育是完全必要与可行的。在化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具备远大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及审美能力,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团结合作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人。
1.3现行教学现象的客观要求。
现行教育的主要评价体制还是关注学生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属于“英才教育”,导致“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的大旗仍然不倒。这当然有国情的无奈,但教师不能视之为扼杀学生人文教育的借口和依据。化学教师,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积极挖掘化学课程中蕴藏着大量人文素材,能将化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共同合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达到“人性”和“知性”的和谐统一,达到全面健康发展。
2.人文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在化学教育中的培养策略
2.1健康人格教育――利用化学家故事的熏陶感染。
很多化学家不仅在化学研究领域闪现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且常常活跃在其他领域中,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我们会发现化学家们有许多优秀特征:信仰科学,追求真理,关注人类、社会,勇于奉献,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等等。
被誉为“炸药之父”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一生热衷于炸药事业,为开矿铺路、疏浚河流和军事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了表达热爱和平和自然科学的愿望,临终前写下遗嘱,把自己的巨额财产作为基金,用于奖励在和平或自然科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这些优秀的科学家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是学生行为的目标、行动的指南,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激励、示范作用。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2.2哲学思想教育――融入到知识生成的思辨中。
哲学是人类所有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当然包括对化学的概括与总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对促进哲学的发展起了而且还将起重要作用。如拉瓦锡的燃烧氧化学说了唯心主义的燃素说;在原子―分子层次上,对各种粒子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在化学教育中必须体现和加强哲学思想的教育。
化学课程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其研究对象符合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化学的许多理论,如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理论、酸碱理论,以及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存在、制法及用途间的相互关系,体现着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将哲学思想融于化学教育,在思辨可以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学会使用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3真善美教育――渗透到概念、原理的教学中。。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历史,因而理解与追求真善美也就成为人文精神的典型表现之一。对属于自然科学的化学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追求“科学真”。所谓“真”就是客观真理,许多化学概念、原理从最初的提出到最终的确立都经历了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如从波义耳的燃素说到拉瓦锡的氧化说,从德贝莱纳的元素组到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等等。在概念、原理建立以后,接下来任务就是将它们应用于社会,而“善”正是这一应用的尺度。善是客观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凡是对人类、对社会、对环境有益的应用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最终将被摒弃。事实上,“善”也常常引导化学家去进一步求真。对于“美”,除了表现为由其积极的社会功利性引发的美感以外,在化学领域,“美”一直还特别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而起作用。譬如,元素周期与周期表集“科学真”与“科学美”于一体,电子云集“科学美”与“朦胧美”于一体。
在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真知的同时,通过奇异的实验现象、形象图表模型、生动多媒体动画、幽默语言艺术等手段,指导学生怎样去发现和鉴赏科学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科学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
2.4绿色环保教育――进行STS协调发展的宣传。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使人们衣食住行都受益匪浅,生活质量飞速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原本和谐的生态系统带来了破坏,如温室效应、南极臭氧空洞、酸雨等环境污染。因此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文精神为科技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也就是倡导科学、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主要途径是提倡绿色化学。
化学教育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化学教学之中,加强绿色环保宣传,使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等的密切联系,关系周围的环境,提高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落实到环保行动中去,努力做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如难降解的白色塑料污染,给人们带来了视觉污染和使用、处理过程中潜在的危害,应限制塑料的使用,对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加以控制,国家对此特别是对购物塑料袋的使用加强了管制。
2.5科学精神教育――实验中训练强化。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许多理论来源于实验,又需要实验去验证。实验是推动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人文教育培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实验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创设了类似于化学家探索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独立尝试解答,大胆假设、推理、实验、探究、总结,要求学生不畏困难,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这样启迪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助于训练学生养成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如让学生探究:现有一瓶装有固体药品的广口瓶,其中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只见“NaS”的字样,激发学生弄清其成分,确定其是否为:NaSO、NaSO、NaS、NaSiO或NaSO。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多次的探究活动,锻炼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养成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参考文献:
篇10
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可以断言,能否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蒂,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按道理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对这一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而规范地表述,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有一句:“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中只是有一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却未作有诠释。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究竟如何表述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一、重视感知。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之,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篇11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校园网和Internet等,将其与课程整合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
3、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能更好地实现个别化学习,而且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上述几方面说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具有多种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情镜,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G.波利亚提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更象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的创新教育,更需要数学实验、猜想.在数学实验中,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建立关系,处理数据、发现规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譬如,使用《几何画板》这个数学教学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并乐意学数学。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为流行的辅助软件之一。
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信息技术方便地实现数学对象的多重表示
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地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或数值的方法来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的互相转换"这一重要的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
3、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思维过程.
信息技术的融入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篇12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内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也有许多的实验材料,他们经常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做“数学实验”,进而“发现”数学结论。
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开展数学实验的要求,新课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诸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数学实验的内容。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张晓林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浙江省温州市教研室的胡敬民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研究”。但是,这些实验研究主要是探索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一般性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涉及得很少。因此,本课题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作为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数学知识。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
2.《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效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初中数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初中数学实验情景的策略,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话与师生交互实验的组织方式的研究。
(3)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适宜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初中数学实验课的学习积件的制作与共享方式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通过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设计一批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上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在研究初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
(2)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完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完善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一般操作技术与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研讨,及时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效进行总结,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2.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
(2)研究初期:2006年7月—2006年8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培训课题小组成员。
(3)研究中期:2006年9月—2007年7月,开展课题的各项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①2006年9月—2006年10月,确定适合借助于信息技术开设数学实验的初中数学学习内容。
②2006年11月—2006年12月,按照确定的学习内容,编写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
③2007年1月—2007年5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利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进行课堂实践。
④2007年6月—2007年7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4)研究末期:2007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反思,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收集部分优秀的教学案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决策保障。我校领导具有极强的科研意识,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与教导主任亲自参与课题实验,学校必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2.师资力量保障。承担本课题研究的数学教研组连续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内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极强的科研能力;课题负责人胡荣进老师是区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校数学教研组长,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叶甘新老师是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校教导主任和区数学教研大组组长,主持的区重点课题获区二等奖;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改意识,有深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基础。
3.硬件条件保障。学校有专门的学生计算机房,即将建成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校校通”,这些硬件设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七、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初中数学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集》,建立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
3.拍录部分优秀教学课堂实录,整理一批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
4.编写《“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论文汇编》。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胡荣进,全面策划,主持研究,主写课题报告,负责八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成员:余芳浩,收集研究资料、整理教学案例,负责协调人、财、物的保障。
叶甘新,组织理论学习,负责七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卫华,做好活动记录,负责九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国红,负责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的建设与调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篇13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研、整合等是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常用学术名词。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联系与相关点,有助于从的高度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是与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紧密相关的,从而确保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规划、实施围绕以整合为中心的改革框架,把整合研究作为学校办出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作为一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实实在在行动。我们是如下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按国际上流行说法,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的原理和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了微技术、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的一门综合技术和方法体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它是中学生一门必修课程。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3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初中不得少于68课时,高中70-140课时。信息技术知识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教师与学生要求掌握知识的侧重面不同,教师重在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3、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以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方式。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这进一步说明,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教与学中,教师应像运用黑板和粉笔,学生应象运用书本和笔一样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
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由此产生的道德、安全、犯罪等等都是全新的不容忽视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种新文化的特殊性,它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糟粕和垃圾。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任务别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法制的观念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等作为学校德育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中,也是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5、信息技术作为设施工程
信息技术作为设施工程,它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教育部提出: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准备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信息技术设施工程是信息技术基础之基础,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没有信息技术设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也就无从谈起。
6、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关系
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技术文化道德教育,实施信息技术工程是个渐进过程,这些过程的集合就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