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网络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概念是由HenriHolec(1981)正式提出的。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自主学习源于人本主义,并随着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教学理念,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也是目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学者Little(1991)、Benson&Voller(1997)、Cotterall&Crabe(1999)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对此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终身学习能力,不仅使他们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网络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形式多样,为学习活动创建了一个超级信息平台。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与决策权,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对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积极的影响。提倡网络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究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在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过程当中的互动: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注重个人的整体发展,构建个体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网络自主学习与翻译教学
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革新是全面的,它的应用对实践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用网络教育促进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标。
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完全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网络自主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扩大课程资源范围与资源共享,同时带来学生方式的革命:网络自主学习有利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习者运用各种资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和方法。
早在本世纪初,学者们就呼吁翻译教学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译教育的信息化,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人们对多媒体教室网络、计算机辅助技术、语料库等在翻译教学的应用做了有益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翻译课程中广泛采用成为翻译课程的发展趋势之一。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电脑与网络已成为现代译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手段。网络信息资源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资源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翻译困难,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网络已成为译者不可或缺的帮手。
然而我国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学与教方式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还不够,尤其是翻译教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要改变目前翻译教学的落后现状,就应在这一方面进行大力研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资源、优化发展学生综合翻译能力、有效指导翻译自主学习,即通过网络及网络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充分利用与有效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三、传统翻译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利弊
(一)传统翻译课堂教学利弊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之所以仍有许多学生愿意花钱去上新东方学校而不是在家里自主学习,之所以还有学生去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就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情感因素的影响,Kmshen认为各种情感因素,如缺乏动机,自尊心不强、焦虑等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教师可以鼓励缺乏自信的学生并使其进步,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注意交易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并将授课与育人相结合等等,这些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和人性化因素是机器所不具备的。
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翻译理论与技巧知识,给学生构建翻译体系的宏观构架,让学生了解翻译体系的脉络与相关实践知识,师生之间可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中能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一定问题,但课堂课程的教授难以因材施教,学生实践、运用机会少,纯理论的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利弊
翻译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实践机会少等诸多不利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将成为提高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研究成为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顺应翻译学科发展的实际,顺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生对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的现实需求,在翻译教学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能支撑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网络辅助翻译课程集成了大量的翻译教学资源和设计了较丰富的翻译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开展翻译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网络为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记忆功能,避免重复的翻译工作,并通过网络的平行文本进行比照,弥补了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缺陷,降低了汉译英的难度,消除了学生惯有的为难情绪,增加译文的地道性;还可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在传统的翻译练习模式下,很多学生是为老师作翻译,不认真阅读原文、译文粗制滥造,马虎了事:在网络学习下的翻译练习,练习译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网络上,扩大了读者群,学生潜意识中有把练习做得更好的冲动,因此,质量意识逐步地得到了提高。
但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处在虚拟的世界中,学生易出现焦躁、迷茫与失落等情绪,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不能持之以恒地参加网上学习交流活动,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帮助和指导,缺乏人际交流,学习者难以进行错误分析,也不利于教书育人。
篇2
一、新教材的特色
新教材以现代人学观为理论依据,编写目的是为适龄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开辟一条通向生活的通道,提供一个可资对话的文本,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本着密切关注儿童生活,忠实反映课程标准和时代要求的原则,力求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一)选材源于儿童“生活事件”,体现综合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道德的形成何以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道德教育为什么必须以生活为基础?这是由生活和道德的特殊性决定的。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身的活动而生成的。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因此教材选取的大多是普通人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是日常的生活,并以正在进行中的今天的生活为主。
教材从儿童生活出发,不以知识体系为纲,而是以综合化生活中儿童的视野展开,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也不是德目排列的序列逻辑。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作为一个个生活事件,它的内容必然是综合的,其中有道德内容,有非道德内容,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把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进行统整,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的特色。
(二)教材的主角是儿童,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
以往的德育教材基本是单向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是写满道德条文的“美德袋”,是编者的独白文本。新教材主人公是与学习者年龄相仿的儿童,是一个个的“伙伴”。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伙伴”交往、对话、共鸣;“伙伴”不断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教室中的儿童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伙伴”不断提出问题,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反思、议论、交流;“伙伴”不断地发出倡议,引导活动,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观察、访问、探索、实践……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儿童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相互作用中使认识不断地融合,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
(三)教材呈现的文化是儿童的文化
手捧新教材,封面上一群快乐健康、聪颖活泼的孩子正激情澎湃奔向我们,奔向未来。每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看了,脸上都会情不自禁地绽开会心的微笑,愿意和这些阳光灿烂的孩子们相识、相知。打开新教材,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照、清新的儿童的话语体系,富有童心、童真、童趣,使教材面貌耳目一新。教材不再是板着面孔的“传道士”,而是孩子们的家园、伙伴、朋友,它引领着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用自己的言语交流表达。
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并为儿童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材编写过程对儿童现实生活进行流理、反思与拓展,呈现的每个生活场景都经过精心锤炼。儿童渴求知识、渴望发展,儿童发展并不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的法制、国情、历史、地理环境等知识也通过儿童喜爱的方式作了巧妙安排。
(四)教材是儿童的成长记录册
教材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激发学生自我建构的文本。新教材中大量的对话。留白,给儿童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儿童及时贴上了本阶段活动时的照片,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片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思考、自己的喜怒哀乐。教材也就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孩子真情投入,留下的是串串成长的足迹。当一册教材学完,家长、孩子都会信加珍惜,不忍丢弃,因为教材已成了孩子的创作手册,成了孩子自己的影集、画册、心灵档案,成了孩子珍贵的成长记录册。
二、新课堂教学
当课程改革由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来表达。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都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合理的表达才有新课程。因此新时期的教师教学理念要清新,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实践要具体。
(一)应树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观问题,不可能回避教育目的问题,教师的价值观念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找出教学行为、教学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才能使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
1.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当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
3.德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是行为规范、历史、地理等知识的简单相加,不是一个知识“拼盘”,而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因此品德教学不只是“颈部以上的事情”,而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躯体“全部沉浸”的过程,是生命整体投入的过程。
4.教材价值取向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学生品德、社会性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倡导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生态观”:人与人仿佛生物链中的生物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谁也离不开谁;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换位思考现”:引导人们凡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共赢观”:化解过度竞争带来的紧张、自私、唯利是图,倡导真正的集体主义,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以多元化社会为背景的“多元现”;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对话观”、“分享观”:人与人需要商谈、沟通、谅解,助人为乐、消除误解和隔阂,共同前进,共谋发展。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借助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在推销自己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必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的道德教育,既要博采众长,又要超越、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二)如何实现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教学史上,教师主体观与学生主体观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教学主体是历史的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主体,随教学情境尤其是教学人员扮演的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谁在教学中证明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那么他就是教学的主体,这完全取决于他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主体观的真谛就是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人员的主体性由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等组成,这些属性通常是彼此作用的,尤其是前三者(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受后者(自我调节性)制约,以便保持一定的度。
主体性的发挥不以消解和压抑他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主体间性是指特定人员发挥主体性与其他人员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由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组成。在本质上主体间性由不同主体的主体性外化而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特定个体主体的主体性。但它一旦为特定主体接受并纳入价值观系统,又对特定主体的主体性进行调节。德育课程中要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统一起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蹲下来看孩子。德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儿童自然是德育课程的主体。编写教材的人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勇于创新,努力建构儿童喜爱的新教材。处于相互作用中的教育者也应当蹲下来,平视每一个儿童,和儿童进行平等的对话,任何一个参与论证者都是通过讨论、回答提出的论点,或者反驳其他人的主张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不受其地位的影响,施教者与受教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也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2.设身处地为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人员在确保自己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学生。在解读教材时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应当适当降低自己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使自己的发表自由建立在压制或削弱别人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3.师生共谋发展。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以儿童的生活为主体,以儿童自己的探索、认知、体验来建构完成;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使这个过程成为儿童有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尺度。然而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是不成熟的社会成员,有接受引导的必要。教师既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能像西方的道德教育那样,价值中立,崇尚道德相对主义,而要在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既负有对儿童引导的责任,又有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重构的责任。教师会不断地在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学生、认识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自己的教育道德素养也在提升,也得到了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三)如何使用教科书
“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因此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材的再创作。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的流程中,课程标准是依据,教材根据儿童生活选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因此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如何使用教科书中的图例?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新展现内容。图片撷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定格,但不是静态的。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不同问题。首先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就图说图,就事论事。要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其次,教材中的图片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不要求教师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让儿童自己来叙述他自己的生活。甚至一册教材中课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调整。
2.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科书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者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编者编写教材时虽然十分注意兼顾农村和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学中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有所侧重。不过,教学要面对现实,但决不屈从于现实,教学应当是一种超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引导。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对农村的孩子怎么展开?一方面,农村公用电话、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路灯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除了水渠、桥梁、河堤等公用设施外,更多的是树林、山丘、河道等公共资源,应引导孩子关注,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3.如何处理教材的留白?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的拐棍和园地,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留白使教材成了和儿童对话的文本: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处有的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激励探究学习方法,有的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已有经验的唤起,有的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侧重于认知,有的侧重于体验,有的侧重于实践;有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有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约”……对于留白,有的可以让学生书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实践活动时的照片、查找到的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剪贴。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自己的生活。
篇3
3、学生缺乏信心,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高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门综合叉课程,涉及美术基础、心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知识,而职业院校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胜任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媒体、报刊、出版社、企业等单位设计、制作、编排部门的相关工作。但由于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弱和受学生心理年龄影响,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被课程烦杂的课程内容吓到,导致自信力缺乏,不能够获得学习的乐趣,导致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二、中职学生学习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积极突破
(一)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认知水平,加强理论基础学习教师要准确了解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较为简单的知识开始教起,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和信心。切忌一开始就灌输高大上、空洞泛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一开始就失去学习的乐趣,从而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广告设计与制作虽然是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但要求学生对基本的理论基础具有系统的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基础的灌输,是学生明白制作的理论基础和明白怎样才能做出具有较高水平的作品。
篇4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模式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法学本科教育,即“通才”教育;二是法律职业教育,即“专才”教育。因培养目标的不同,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内容、方法等教学环节上有一定的区别。法律职业教育为司法机关培养基础扎实、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职业教育中“宪法”课的教学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从法律职业教育的经验看,“宪法”课在法律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一个不具有最基本的宪法理论基础的人,很难确立法律职业者应有的职业良知和素质,更谈不上成为一名具有法律思维并熟练准确运用法律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法律人才。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中“宪法”课程教学与它在整个法学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宪法”课程理论性很强,内容复杂难懂,历来被认为“入门容易,学明白难”。长期以来形成了如下状况:教学目标不明确、角色错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脱离实际;教学难度大;考核机械;图书资料匮乏;严重落后于市场经济、精神文明、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单调,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主导,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授业”而忽视对学生“传道”和“解惑”,长期以来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厌倦“宪法”课的学习,教师也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法律职业教育高素质、多元化法律人才的培养。面向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要求和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宪法”课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目标、师资素质、教材体系与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进行改革。创新“宪法”课教学新模式,重构“宪法”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宪法”课程教学目标的矫正
法律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这类法律人才应具有以下素质:
第一,政治素养,具有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冈4直不阿、不畏权势、不谋私利的品德。
第二,职业道德素质,即具有法律职业伦理、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精神。
第三,法律业务素质,即系统掌握法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应用方法等。这应是我们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宪法”课程必须围绕上述三方面要求确立其教学目标。“宪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具有导向作用。“宪法”课是我国教育部法学教育委员会规定的法律教育16门核心课之一,是法律专业基础理论课,属于法律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在整个法律专业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宪法”课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对其他法律专业课程具有指导意义和基础作用。长期以来在“宪法”课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品质、思维方式、法律传统、创造精神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传统的“宪法”课教学已落后于21世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人才发展的要求,“宪法”课程教学理念必须更新、教学目标必须矫正。创建集德育目标、知识目标、实践目标为一体的目标导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宪法”课改革的需求。
三、“宪法”课程教学改革重构及教学方法的探析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宪法”课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宪法”课程教学不是宪法基本知识的简单堆积或宪法基本知识概述,其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夯实法律人才的人格品质、思维方式、法律传统、创造精神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基础。“宪法”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价值层面的教育,即“育人”。这也是目标导向式教学模式中所说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法律观的形成。法律职业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负有的使命具有特殊性,它培养的不是一般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是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法律职业人,“宪法”课的教学理应承担这一任务。所以在“宪法”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树立法律职业人应当具备的追求真理、维护公平的人生观;树立崇尚宪法尊严和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职业观。在“宪法”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将抽象的宪法知识同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实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人道德观、法律职业观的教育。必须改变那种把教学方法仅仅看作是传授法律知识的手段的错误观念,注重教学方法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真正把对学生思想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宗旨。同时,在课外可以开展“宪法在我心中”、“我爱国旗”等演讲比赛和第二课堂其次,要打破原有的“宪法”课程体系,确定“宪法”课知识目标。“宪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这一特点是与其他部门法律课有区别的,而且“宪法”课程体系已经成熟。在法律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探索一个适合职业教育的知识目标体系,即从“宪法”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人手,建立一个以探求宪法与运动一般规律为目的、以分析基本的宪法现象和解决现实的宪法领域内的基本矛盾为主要内容、以司法考试涉及的重点内容为中心、以我国《宪法》的规定为主线、以公民权利义务为重点的导向式的知识目标体系并重视宪法实施部分的讲授。最后,“宪法”课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掌握法律知识和形成法律能力应是宪法教学过程中同步发展的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宪法教学过程别是理论课程教学中,除需传授宪法知识外,更应特别注重帮助学生领会掌握蕴涵在宪法知识中的宪法精神和宪法思维方法。法律教学实践证明,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比简单的知识传授要困难得多。以往的宪法理论课教学只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教师很少将宪法的教学同实践结合起来。宪法理论教育不应只把前人的智慧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应当是与现实的法律实践挂钩。宪法规定的有关“人权”、“宪法地位”等问题都可以引进部门法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宪法”课程的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其教学方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改革教学方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说教式、灌输式课程讲授式方法向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的转变。
第一,启发式教学方法。传统的“宪法”课教学采用的往往都是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内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就是听、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去思考。启发式教学方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课堂讲授中不应简单地将结论性的知识告诉学生,或是先告诉结论再举例说明,而应从各种教学素材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即归纳式讲授。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指定必要的课外阅读资料,也要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保证课堂上能够启而有发。
第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英、美、法等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十分流行。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就某个现实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已做出的行为进行肯定、比较、矫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已普遍接受案例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但是,对“宪法”课教学中是否有必要且有可能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方法的引入有利于“宪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它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归纳规律性原理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问题在于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为理论课教学服务。理论课程与案例教学法的结合难度最大,但并非不可能,关键是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个案的选择一定要贴近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如“许霆案”、“机场一清洁工拾到价值300多万黄金饰品未归还案”及“艾滋病人可不可以结婚”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出很好的案例教学方案。虽然“许霆案”、“机场一清洁工拾到价值300多万黄金饰品未归还案”透射出的是刑事犯罪问题,但是,我们在“宪法”课的教学中是站在宪法的角度去揭示宪法理论和宪法思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宪法就在我们身边,由生活揭示宪法现象,由宪法理论去透视现实生活,从而让学生明确我们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必须限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法律课的案例教学普遍存在着用案例解释法律以及案例运用随意性大的问题。案例教学不是点缀,更不能随心所欲或者哗众取宠,教学中所用每一个案例都应当经过精心设计且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第三,问题导人法。“宪法”课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有的章节不可能找到很恰当的案例,为了避免满堂式的灌输,就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让学生把问题引入课堂。有的章节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然后把问题带人课堂,让教师“解惑”,也可以和学生相互探讨,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将身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引入课堂,师生间共同探讨、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2.课堂外的教学方法改革。“宪法”课堂教学时数有限,只能按照教学大纲讲授,所以可以设立课外教学环节。“宪法”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设“宪法”课外课堂,搭建一个网络师生互动的平台,在利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站在—个平台上,共同探讨宪法理论前沿性的知识和宪法实践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要求,把网络资源建设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篇5
例如在设计摄影照明中的三点式照明的实验中,摄影试验中的仪器和场景要使用三维的软件设计,实验者可以任意调整观看的角度,不但能从相机的机位处观看整个场景,也可以从主光灯角度、轮廓光的角度来看整个的效果,使实验者能感到像真正在一个摄影棚中的感觉;对各种灯光的位置要全面可调,包括灯具与主体的距离;灯具的垂直角度、水平角度都要连续可调;对各种灯光的光照强度、灯光的色温(800k-10000k)、灯具的种类(聚光灯、柔光灯、散光灯等)等也要能调整。另外,被摄的主体也要有多种选择,比如:人的全身像、半身像、头部像、不同颜色的标准几何体、不同颜色的植物、不同的材质等。在摄影课程教学中使用虚拟实验,可以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比如上个例子中的光照实验,在实体试验中,不但包括昂贵的照明设备、摄影器材,更重要的是还要实验场地,建造一个一百平米灯光实验室,设备加上房产价格,一个实验室可能需要几百万,因此,一般的普通学校,不可能建设很多灯光实验室,只能分时分组来做实验,如果一每个小组8个人,去掉准备时间和老师的讲解时间,每个课时真正提供给每个同学具体操作的时间一次可能只有大约五分钟。
摄影课程教学中,实验大约安排十几课时,其中照明实验的课时也就最多四课时,这样整个课程下来,照明实验每个同学真正能够实际操作的时间也就大约有二十分钟,这样短的时间,不要说掌握照明技术,即便是能熟悉灯具的基本使用都不够。而在虚拟实验中,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因为在虚拟试验中,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提供每个人一套实验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做实验,有了时间的保证,学生就可以充分地对灯光实验进行练习。并且在虚拟实验中,设备的种类也远比实体的实验室齐全,所以实验效果要比实体实验室效果更好。
虚拟试验比实体实验更安全,因为在实体试验中,电视照明设备大都是大功率的设备,一盏灯一般是几十瓦到几千瓦的功率,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用电事故,造成失火等危险;虚拟实验比实体实验更节约,在实体试验中,灯光设备都是耗电大户,一个实验下来,可能几十度点就消耗完了;同时,摄影照明中的发光器件都是易耗品,并且价格比较高,在使用中消耗也是比较多的,因此实体实验成本是比较高的,与实体实验相比虚拟实验则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摄影教学中除了讲述理论和实验之外,对学生作业的讲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传统的学生作业讲评中,一般是利用讲述理论的空余,拿出一小部分的时间来讲评学生的作业,由于时间短,所以效果也就有限。而在现代的网络技术下,对学生作业的讲评完全可以放到网络平台上。现在的网络平台比较常用的有互联网上的论坛和慕课平台。在论坛上,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都可以对他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不但能看到自己的作品的优缺点,同时可以看到同学的作业,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相互取长补短,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当然论坛平台在管理上并不是太方便,如学生的参入度、作业的统计、评价的统计,这些都不是很方便,所以如果有条件的学校,把摄影课的放到慕课平台上,效果会更好,在慕课平台上,对学生的考评、数据的统计、学业考试、学生管理都有着比论坛平台更大的优势,慕课平台可以把老师的讲课视频、PPT课件、各种学习资源都整合在一起,为同学学习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
篇6
体育教学是学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构成环节,在教学中,主要就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利用一些系统模式与结构体系,形成相应的系统化工作模式与流程。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一般均是利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有关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卫生健康知识等,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体育教学中,主要就是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互相独立的关系
利用现阶段科学角度进行分析与总结,课程论和教学方式应该是教育教学领域中两种互相独立的学科,由于课程与教学所研究的对象与理论体系是教育教学的两个分支,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形成了两种不同模式的概念与标准,但是其研究本质依然是互相独立、互相依存的关系。课程论是课程研究中各种教学课程与专业概述,而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学工作中实现教与学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理论指的就是在教学工作中,利用课程整体规划、课程评价、课程视角标准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工作,而体育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展开,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体育教学中,课程概念主要就是突出学生个体与学生学习范围,强调教师行为的一种模式。一直以来,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体育课程研究中,一直把其当成是一种教学理论的研究,目前,课程理论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在教学体系之外的学科模式,得到了教学工作的公认。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得到了不断的引进,促使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改进与完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与此同时,其逐渐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往有人提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之间并不排斥,而是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完善与优化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明确其互相独立关系的同时,实现两者的促进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互相制约与促进的关系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紧密联系的关系。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处在不同的领域当中,也是互相不影响、以互补形式存在的,但是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理论的引进,使这两个平行交叉的学科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进而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体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课程设置内容枯燥、死板、种类繁多,并且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经常采取一些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进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有好的教学,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不只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转变被动的学习地位,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协作氛围、会话环境,让学生进行自主、轻松、愉快的学习,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不是在外界刺激情况下的被动接收者;教师是教学中的领导者、指导者与组织者,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与传输者;教材不再是教师传递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对象;媒体不再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构建协作氛围与会话环境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知识信息,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互相感情交流,与此同时,在教师一言一行与人格魅力的影响与感召下,不断感染学生的内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经常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主要就是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被动学习的状态,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显然,此种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认真分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7
2.教材内容特点
学科不同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就截然不同,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训练、能力要求的不同。
3.学生特征
教学活动的效果是在学生身上得到最终体现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个体差异、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学环境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综合地考察本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空间条件,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有利的教学环境。
5.教师自身素质
要判断一种教学方法的好坏,除了要以学生的掌握程度作为依据外,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的条件与素养来判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能被教师理解和掌握,并能很好地驾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不然。
二、中职《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1.讲练结合法
在织物结构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法是较为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要学生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自身的练习从实质上将其内化为新的知识结构。职业中学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反应速度较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讲练结合法能够让职业中学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巩固训练。在《织物结构与设计》教学中运用讲练结合法十分重要,这是因为《织物结构与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一门纺织专业课,当每上到一种新的组织时,教师必须对于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的内容,如组织的基本概念、组织与织物的特征、组织的形成原理、上机图绘作以及上机要点等进行详细透彻地讲解,并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电子白板上按照正确的步骤向学生演示作图的方法,之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作图步骤尝试新的组织的绘作,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以便能及时地掌握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只有多听多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做一体”教学法
纺织专业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可以将课堂移到实验室。如在讲到一些简单组织时,就可以利用小样试织实验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实训项目,将教学做形成一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景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既定的教学目的为依据,在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以由于该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知识讲解与实物分析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组织形成从具体的感知到抽象的理性思维的转变,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每讲到一种新的组织时,可以先通过图片、视频及实物向学生展示该组织,使他们对织物的风格特征有直观地认识。如在讲授织物风格特征时,有许多描述织物风格与手感的专业术语,如果只是简单地讲授,学生很难理解,易造成空对空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能多找些风格不同的面料,让学生亲自对不同面料进行手感目测,就可以使抽象的术语变成学生直观的感知,从而使抽象的“爽、滑、弹、挺、柔、糯、丰满、悬垂感”等表征织物质感的术语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肯定会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还可将课堂与实训或实习现场有机结合起来,如在讲授到上机图的组成时,教师可利用小样织机,边讲边示范,让学生边做边总结,利用实践结果达到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围绕预先设定好的“教学任务”开展和实施教学,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所扮演的仅仅是项目的指导者和协调者,引导和协助学生对整个过程的理解以及掌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直接全程参与。在本课程的实践课中就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如在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等组织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预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一块小样,花型、色彩等自定,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内部的小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制定计划,解决任务进行中的难题,在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下完成自己设计的小样试织。最终成果的评定也由学生自己参与决定,每组成员完成任务之后,要对本组的成品进行展示及答辩,之后由小组之间的互评选出最受喜爱的作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责任感参与到学习中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明显增强,主体意识得到充分体现,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整个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教师、教材和媒体等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教材提供的知识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别化或协作式探索、巩固知识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三、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计算机作品的形式完成任务。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题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习和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一般性指导。
以“制定旅游规划”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旅游管理知识与相关技能。通过该项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更多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是:
1.教师先设定教学情景:“五一”是旅游的好时机,同学们结伴出游,假设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和广州,请设计一个经济、快捷、收获最大的7日旅行计划。
2.教师为学生下达任务、通过单元活动各小组制定自己的线路和旅行计划,并说明理由。
3.学生分组进行曲网络环境下的协助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行分工,分别负责查询路程、时间票价、预测可能的收获、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比较并计算结果。
4.各小组整理讨论结果、收集、归纳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文字报告,并在同学面前展示。
5.全体同学交流汇总。
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方案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把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进行探究和发现,以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方案完成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各学科教学应用基于方案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新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能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涉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其优势是在重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具体的探究过程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研究型课程中较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和潜力,这要通过一定的培养方式或培养途径才能发掘出来。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中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千方百计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模式的选则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总之担任这项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这种课程改革适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俞明学,刘文明.创造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9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的抽象性是很强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内容演示给学生,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利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资料,通过生动的演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时,对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解,抽象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如果教师利用计算机和几何画板中的软件,在大屏幕中作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这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学生能够理解有关概念.同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也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显著.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验,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多种物体,利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可以把相关内容制成演示文稿:使画面在舒缓的音乐中徐徐展开,如蓝天中展翅飞翔的飞机、蓝天白云下的埃菲尔铁塔、车水马龙中承载的杨浦大桥等画面.通过画面,学生可以有效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够认识到其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在动听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热情也能被调动起来.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学生进行自学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他们才会不断地追求新知,不断探索,获得发展,而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自学的价值,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作答,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上网查资料的方式搜集信息,解决问题,要使学生把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作为学习的常态,作为学习方式创新的一大措施,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手段,认识网络的价值,使学生自觉利用网络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10
《数据处理与论文写作》是农科院校多个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对于指导、帮助本科生开展课程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包括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两部分,其中数据处理是该课程的重点。但对工科基础比较薄弱的农科院校学生而言,数据处理部分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对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先修课程要求较高等特点[1],使学生难以掌握该部分内容。课堂调查表明,学生在心理上对该部分内容容易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学生认知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学生在数据处理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是《数据处理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现在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较强的特点,在《数据处理与论文写作》教学中引入计算机教学为该课程改革提供了契机。本课程选择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绘图和数据分析软件之一――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教学。
一、Origin软件的简介和特点
Origin软件是美国OriginLab公司开发的科技绘图和数据分析软件。自1991年问世以来,该软件一直在不断升级,目前已发展到Origin 9.1版[2]。
和当前流行的图形和可视化的数据分析软件Matlab、Mathmatica、SAS等相比,采用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绘图,不需要任何计算机编程基础,也无需熟悉大量的函数和命令,只需单击工具条按钮或者选择菜单命令即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此外,Origin可使用自身的脚本语言LabTalk控制软件,该语言可使用内置的基于C/C++的编译语言Origin C进行扩展。因此,Origin软件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等特点,既适合于一般的作图需求,也能够满足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处理。因此,Origin软件已经成为广泛流行和国际科技出版界公认的标准作图工具,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工作者常用的软件之一[3]。
二、Origin软件的基本功能
Origin软件在科技绘图、统计描述和统计检验等方面功能丰富,这为《数据处理与论文写作》课程中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其功能可分类总结如下:(1)科技绘图:Origin软件可以提供几十种二维和三维的图形模板,包括直线图、描点图、向量图、柱状图、饼图、区域图、箱线图、极坐标图、气泡图、三角坐标图、彩色映射图以及各种3D图和统计用图等,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模板制图,还可以自定义绘图模板;Origin还具备绘制更为复杂的多变量、多数据集的多层图的功能,可以产生双X轴、双Y轴图等;可以进行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S形曲线拟合等,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函数进行拟合;同时,Origin能够提供拟合参数等[3]。(2)统计描述:可以采用Origin进行常用的统计描述,如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极差、和、数据点数、平均值、方差、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误差、权重和、峰度、偏度及百分位数等。(3)统计检验:Origin软件中常见的统计检验函数有单样本t检验、独立双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存活率分析等。
三、教学实例分析
《数据处理与论文写作》的数据处理部分包括很多理论内容,例如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基本原理等。这些内容的讲授通常涉及到大量的公式推导和计算,这使得教师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地传递这些信息,还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讲解有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时,需要计算矫正数、总平方和及其自由度、水平组合平方和及其自由度、两个因素的平方和及其自由度、交互作用平方和及其自由度、误差平方和及其自由度、相应均方等统计量,计算任务繁重,学生尤其难以接受手工计算,故在教学过程中将Origin软件引入教学。具体实现过程如下例题所示。
例题:为提高果汁饮料的口感,研究果汁的pH值(A)和蔗糖添加量(B)两个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对果汁感官评分的影响。果汁的pH值为3.5、4.0、4.5,蔗糖添加量为10%、15%、20%。每个水平组合重复3次,进行完全随机化试验。试验指标为感官评分越高越好。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试分析各pH值和蔗糖添加量水平下果汁的感官评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该题目的完成需要先分析pH值和蔗糖添加量对果汁的感官评分是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多重比较。采用Origin软件分析,步骤如下:(1)按照下列方式将数据录入到origin软件的工作表中,或者选择File/Import将其他数据文件直接调入工作表中;(2)在Statistics选项中选择ANOVA/Two-way ANOVA;(3)在所弹出的对话框中的数据录入区域录入对应数据,选择结果输出的内容:统计描述(Descriptive Statistics)和多重比较(Means Comparison),并明确多重比较结果输出时所采用的显著性水平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如Tukey、Fisher检验等),点击OK确认输出结果;(4)根据结果(如表2所示)做出判断。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Origin软件所输出的结果直观,无需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查找F值表等即可做出判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进行数据分析的软件演示,让学生对采用Origin软件开展方差分析建立感性认识,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为进行方差分析的理论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在后期的上机操作训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教学效果得到充分提升。
Origin软件灵活、多变、强大的科技绘图功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图水平,对进一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乃至未来的科研任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Origin进行多个统计量计算时,单击工具条按钮可一步完成所有统计量的计算,通过简单的课堂练习即可掌握;而在统计检验中,学生在软件操作过程中营造了互动的课堂氛围,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与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很好地诠释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强强联合,使得该课程数据处理部分的教学变得更加容易、简便,摆脱了传统的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式,简化了计算程序,优化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尽管Origin软件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复杂的计算,但在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认识到Origin软件只是工具,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才是用好该工具的前提。此外,由于课堂中的学习时间有限,而软件的使用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反复探索、实践与总结,因此应引导学生加强课后的练习和使用,使之完全掌握该软件,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式下社会对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11
一、教学设计的性质
所谓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在教学之前对教学历程中的一切,预为筹划,从而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有效地教学历程中间达成教师为他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完成需要系统完善的方法,在教学历程的系统设计中,包括多个前后彼此连接的步骤,从开始的教学目标分析,到最后对目标是否达成的评量,每个步骤的设计均须符合实证研究的要求。教学实际的基本原理是以人类的发展心理与学习心理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者应进一步研究研究人类在学习情境中,经由何种历程获得该能力。因此,教学时所采用的课程材料,教师不仅需要彻底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教的学生喜欢并能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学以致用。
二、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模式
1.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goal),是指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些什么教育学论文,是知识与技能,还是态度与观念。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1. 大学英语课程的需要 2. 学生的能力与个别差异 3. 教师的教学经验。
2.进行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第二步的教学分析(instructional analysis),是指在教学目标之下,对达成目标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习所需技能的分析。以学生学习过去完成时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必先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应用过去时的能力。了解学习者需要哪些先备知识技能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3.检查起点行为
所谓的起点行为(entry behavior),是指学习新经验之前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经验。面对新的教学情境时,学生们因起点行为的不同,而有个别的差异。英语教师者必先了解这方面个别差异的大概情形,然后才能决定如何教导他们学习。检查起点行为的方法,可采用口头问题的方式,也可采用纸笔测验方式进行。
4.制定作业目标
根据前述之教学分析与起点行为分析,就可进一步制定作业目标。所谓作业目标(performance objective),是指教学设计者或教师,对学生预估其在教学后学的知识技能的具体表现。同时,在制定作业目标时,附带制定出学习成败的标准,即指明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及格。
5.拟定测试题目
根据前述之作业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学后成就测试的命题工作。学习之后的测试题目,必须以作业目标为范围,如此才能从测验结果中真实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情形。
6.提出教学策略
根据前面五个步骤看,教学设计者或教师,即可进一步提出实际教学的教学策略。加涅提出在教学历程中的九件教学事项时顺序排列的:(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旧有经验期刊网。(4)提供教材内容。(5)指导学生学习。(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迁移学习。教学策略中包括教材的讲解、教学媒体的使用、问题及解答方式、测试及回馈原则、师生间与同学间互动功能之运用等。例如,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旧经验引导到新学习,是由教师先把要学的新知识的主题提出来,然后要求学生从长期记忆中所贮存的相关知识检索出来与新知识核对。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的办法相当于正式比赛之前的热身运动。如此做法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形成心理准备状态,以便正式学习时对新知识特别注意。或是学生采用寓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学活动方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更具意义。由此得出,如果教学目标只限于希望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是较佳的选择。如果教学目标时希望学生学到较广的能力与气质,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则是较佳的选择。
7.选定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之运用,自然是以教学内容为范围。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学校规定的教材。现成的教材是固定的知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如何灵活运用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加强学习效果等,则须在方法上加以选定。
8.做形成性评量
形成性评量(form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学科教学未结束之前,为了了解学生学习与进步情形所做的评量工作。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时教育学论文,预先考虑到形成评量的时机及进行方式,以便将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随时予以补救.形成性量评的目的在性质上相当于段考,对教师而言可以借此获得教学历程中的连续性回馈,随时知道学生们学习的成败情形,据以作为随时修正自己教学策略的参考。同理。形成性评量对学生也产生回馈作用,有评量结果获知自己学习后的表现是完满或是欠缺,从而肯定或修正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式。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然后核对形成性评量的结果,教师才能针对全班或个别学生的学习成败情形分别给予辅导。形成性评量所采用的方法,可使用有教师自编的文字形式测验,有学生回答后分析结果;也可以由教师平常观察记录或是对学生访谈,以了解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
9.做总结性评量
总结性量评是指在学科教学之后,为了解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标准,是否符合教学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及作业目标而做的评量。通常是以期末测试的方式进行。总结性量评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在教学目标指导下,检查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业以及人格成长达到了什么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得失。其二是根据总结性评量的结果,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总结性评量时所采用的方法,除使用成绩测验之外,也须要靠老师平时观察记录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改革教学体质的探索[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篇12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主干专业任务课,在我院已开设九年。从2000年开始,我们以课题研究形式对课程内容、教材、教法、测评方式以及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配套的改革,并付诸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预期成果。构建了切合餐饮业务实际,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课程模式,课程解决方案,初步建成了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教改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学生课程设计受到社会欢迎,连续五年学生高级餐厅服务员的过证率100%、就业率100%。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且能很快适应餐饮业的需求。本课程现已成为我院精品课程,并在2005年通过湖南省教育厅专家评审推荐参加了国家精品课程评选。
一、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一)课程教学特征(一线、两点、三环节、七模块)一条主线———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培养两个结合点———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三个环节———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意识训练环节七大模块———基本技能、接待服务、菜单设计、餐厅设计、宴会设计、美食策划、资格认证七大教学模块构成教学内容,通过三个环节和两个结合点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开放式实践教学,多元评价,实现课程教学主线———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培养。
(二)技术性的模块式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内容设计的“1、2、3”原则课程在内容设计上贯彻了解决一个问题,注意两个得当,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即:解决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训练与发展问题;注意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关系处理得当,注意课程内容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关系处理得当;坚持课程内容与餐饮业务活动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认证相结合。
2.课程内容设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餐饮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为涉外饭店或独立经营的餐饮企业的中、西餐厅高级服务员、领班、主管、餐厅经理、宴会部经理等,因而我们把这些岗位主要餐饮业务活动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以及进行这些职业活动的国家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并注意把体验经济时代餐饮服务与管理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如:顾客期望管理等。技术能力则涵盖了餐厅初级服务员到技师的全部内容,探索性地选取高级技师部分内容,如:主题餐厅设计、大型宴会接待计划编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精心编制了7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课程设计。职业意识训练则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各模块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形成整体。每个模块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掌握从事这些业务活动的技术和能力。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是,紧扣餐饮业务活动,针对性强,强调技术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模块设计见下表:
3.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训课业
(1)实训课业设计本课程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实训课业的训练,学生通过听取老师解析问题,社会实践,校内实训和阅读辅助教材,查阅专业资料,了解相关链接知识,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完成如下课程设计:服务经验面面谈、餐饮服务设计与创新、命题宴会菜单拟定、菜单销售分析,固定菜单设计与制作、餐厅主题设计、宴会接待计划、专项美食节计划、宴会花台设计、培训大纲编制与授课。
(2)实训课业训练的实践价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实训课业表示满意和欢迎,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要熟悉、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走出课堂,对餐饮业务活动有实观的认识和亲身的体验,实训课业训练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是很大的,完成这样的作业虽然辛苦,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其有效性是一般教学实践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它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餐饮业务活动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标准以及专业技能,具备从事餐饮服务与管理实际工作要求的能力和资格。如,我院学生为金叶大酒店作的菜单销售分析,得到企业好评等。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
(一)学生为主体导线的协作式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方式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学习国外著名酒店管理学院的先进教育方式,教师多为发现式、指导型,学生多为参与式、展现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体和中心,而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厂学合作,课内外结合,重视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职业习惯养成,职业操守教育,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多种形式,同时融合解析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模拟训练法、实践体验法、行为引导法、系组工作法、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合作,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接受任务,自主地找到解决业务模块问题的答案,并以协作的形式展现课程设计。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图示如下)
(二)做中学、学中做,建立发现式、开放式实践教学课堂我们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力求有机结合付诸实践。以职业能力逐渐提升为主线,设计了职业认识与职业体验实习+专业技能实训+服务价值增加与管理实践实习三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学生首先到企业认识、体验实习1个月,在做中学,学习服务技能和服务经验,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下的餐饮实务操作训练,教师以职业过程为导向教,注意对企业各种操作进行总结和升华,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学生在较好的实践条件下学中做,我们设计了多种训练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具有职业氛围的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使知识得以内化,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创新。然后又到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服务价值增加与管理实践实习,在全真的环境中做中学,体验现代职业感,工作成就感,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多元评价方式1.测评方式。课程改变过去老师一支笔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取消一次性期末书面考试,学生通过完成每个模块的课程设计获得学分。课程设计的评价可由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在课程授课之初,教师将考核标准(《综合能力测评册》)告知学生,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考评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效果,例如,“职业素质与通用能力”以学生评价为主,“菜单销售分析”、“宴会花台设计”以企业、社会评价为主,其余课程设计以教师评价为主。本课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餐厅服务员”高级证的考试,使学生获取从业资格,增强就业资本,提高竞争优势。测评方式的改革,在理论上依据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对信息的组织和提取。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测评是有效的,不仅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考试的欲望,因为学生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展现自己。2.测评方法。本课程按模块分单元测评,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由老师组织测评,为此,我们特别编制了《学生综合能力测评册》。每个单元都有测评项目、测评内容与方法、评价等级与分值。考核方式为分组考核与单兵考核相结合,社会考证与利用试题库考教分离相结合。评价方法采用加权求和法,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示例见下表:餐饮服务与管理综合能力测评
三、课程教学条件建设
篇13
Key words: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构建与实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以如下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因素为思考基点。
(一)理论依据
1.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与发展,洞察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状况与走向,以便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贴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并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2.深入思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所发生的变化,针对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构建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以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有能够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任务并能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教师基本素质。
3.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长期性的角度上,兼顾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将职前教育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中进行整体考虑,在职前奠基阶段的本科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应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奠定怎样的专业发展基础,以便打破原有的终结式培养模式与思路,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使师范生既能应对现实挑战,又具有发展潜力。
(二)现实依据
1.从课程取向上看,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法课,仍未能走出终结式培养的基本模式。表现为:往往以理想状态下完美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尤其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素质)为终结性的培养标准,而很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四年的奠基阶段是不可能达成的。这一课程取向源自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认识上和理解上的不足,其后果是:在不断的技术性模仿与训练中、在严格的理论识记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中,师范生虽然暂时成为了合格的知识传递者甚或教学能手,但从长远来看,后劲往往不足。其原因是,这种急于求成的终结性培养模式导致了那些对于教师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过程中的失落,诸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研究能力等。
2.从课程内容上看,现有教学法课,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从而使课程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走进了枯燥、陈旧、繁琐的、理想层面的象牙之塔,远离了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本身。如此去武装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等同于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训练教师的思维与教学行为标准,其结果自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决策力的极其缺乏。尽管他们也许能够遵照相关的原则与规律进行教育教学,但他们所具有的是遵照执行的教学观,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而不大可能成为创造者,所进行的语文教学也往往会走上固定僵化之路,鲜有活力。
3.从课程实施上看,现有的教法课,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淡化了学习者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而在评价上又过于关注固有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里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娴熟掌握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教育实践,但事实上,教育教学的理论却恰恰产生并发展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为重传递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发展;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
基于如上思考,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上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从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与思考,力图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以期能更贴近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其主要研究内容。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具体表述如下。
1.培植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会做经师,更为人师;
2.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
3.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4.充分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并能够辩证分析针对如上教学内容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了解小学生学习如上内容时的心理过程并能据此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能够对如上五种教学内容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
5.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如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后反思能力等,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扎实基本功,如语言表达、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
6.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内容、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与评价;
7.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意义,培养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日后在实践中发展的潜能;
8.了解本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状况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激发师范生参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愿望。
在上述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学科理论与技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理论的熏陶、实践与反思能力的养成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尝试等,使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潜能。
(二)课程内容体系
为达成如上课程目标,我们所构建的学科课程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学科主干课、学科选修课、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这四块内容作为整体的课程体系,贯穿于大学阶段的二至四年级。见下表。
1.学科主干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旨在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主要内容为:(1)小学语文课程沿革与发展;(2)小学语文课程目标;(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4)识字与写字教学;(5)阅读教学;(6)作文教学;(7)口语交际教学;(8)语文综合性学习;(9)小学语文课程评价;(10)小学语文教师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根据相关理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独立、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能力,并通过微格训练的形式,强化学生相关的教学实践技能。主要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案例的比较分析;(2)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教案;(3)分组进行微格授课,师生点评,并进行比较与反思。
通过如上两门主干课的学习,可以奠定学生初步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和真实情景下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学科选修课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和解释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的改进、学法指导等提供心理学依据。
“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方法”:为培养“研究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导引。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专题研究,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引领学生能更好地识别、理解、把握、处理好小学语文教材,并具有初步的编制语文教材的能力。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整合并加深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理论认识,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识字与写字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指导”“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等:均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基础,对不同内容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拓展性的专题研究,既关注教育教学的现实本身,又关注当下课程改革及前沿理论的发展,以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独立思考和准确把握。
通过如上课程的选修,学生至少能在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多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展,并具有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能力。
3.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2年级第二学期。主要内容:(1)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并写出书面报告;(2)至少听4节语文课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感受;(3)将自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受、疑问与思考形成书面报告提交。见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对语文教育教学形成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并产生初步的思考,以为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
教学模拟实践:集中安排在“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学科主干课上,以微格训练的形式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经历一次以上较为成功的模拟实践。这种模拟实践也可根据教学情况在其他课程中进行。
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4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1)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整体把握语文教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2)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3)至少听12节语文课,讲8节语文课,并能相互评课和独立进行课后反思;(4)能通过不同方式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宝贵经验,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或困惑,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深入思考和解释。教育实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为师范生从大学到小学、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从“准教师”到“教师”搭好桥梁、做好衔接,如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整合、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获得、教师角色的转化与确立、真实教育环境中自身内部冲突的发现与解决等。这一过程不仅是理论向实践的回归,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与跨越过程。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1]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走向。
转贴于 4.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小课题研究:主要分布在3—4年级。一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将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提供给学生。我们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并经历一次研究过程,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意识的激发。
毕业论文撰写:相当部分学生在理论的学习、实践后的反思或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选择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题目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学科教师将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全程指导。
学术讲座:贯穿于1—4年级。邀请一线教师或相关教学法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关注,强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拓展学术视野,培植学习与研究意识。
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将使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充足的发展潜能和发展动力。
以上学科课程体系的四块内容是彼此衔接、相互渗透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它所追求的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语文教学观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就此,我们一方面要强基固本、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引领导航、提供持续发展之动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前已述及,以往的教法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和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微格训练、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一)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并最终指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因此它不能仅存于大学课堂和书本之中,而应建立起与现实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不应仅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语文教学世界中获得解放。
这就要求:第一,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足够量的教学案例,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与研究;第二,参与本学科课程教学的不仅要有大学教师,还应有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感受与实践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第三,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并对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就此,我院师生定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走访“基地校”,深入到课堂和教师备课小组,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情况,我们也常常邀请小学语文教师到我院进行说课、讲课,并进行课后交流。在这些交流中,建立起了一种互动互助的共同发展关系。这样做一方面使我院师生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培植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意,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本门课程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理论的象牙之塔中获得了现实的解放,教与学开始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正是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摇篮。
(二)强化发展主体的参与性,构建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相应环境下的主体自我发展,职前教育阶段理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为此,必须重新认识过去那种“理论必然决定实践”的理想假设,改变以“理论灌输”和“教学技能的机械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由“被规范、被加工者”发展成为自主性凸显的“主动发展者”。
1.语文教育观念──从灌输、传递走向建构与生成
毋庸置疑,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理论与观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重要的,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问题是,如果这些知识、理论与观念不是“被传递”和“被灌输”的,我们该怎样促成学生的内发性需要,“使其内化成为师范生所认同的教育理念,为其专业行为提供一个理性支点”[2]?我们认识到,教育理论只有真正唤起教育实践主体内心的参与、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再生,真正引起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层思考,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那些直接的告知和给予往往是徒劳的。因此,本学科课程不应是一套原则规律、操作规范的照搬,我们所应关注的是师范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和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
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以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直接观察与体验为学习基础,以知识理论的讲授和探究为主线,以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含模拟实践与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为主要形式,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主体语文教育观念的建构与生成。具体说来,就是要打破纯理论、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行动中的实践反思相结合,广泛采取除自学和必要的教师讲解之外的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如现场观察、案例讨论、教育调查、合作研究、教学实践等,以便创建一种以教育主体的自我建构为中心、多种教育形式交叉互动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内隐的语文教学观念的确立,在不断地感悟、学习、实践、反思、修正过程中,促成他们头脑中有关理论知识的整合、认同与建构,实现个体教育知识与观念的统整与提升。
2.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强化与更新
语文教学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教育学的有关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高师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3]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切实加强师范生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教育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步入职业生涯提供必备的专业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情况,对这些基本技能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明确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如朗读、演讲、沟通、文字(含网络)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三笔字等;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和教学实施(导入、发问、强化、组织调控、作业编排与辅导)能力等;另外,还要求学生能具有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第二,制定基本技能训练的质量标准。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是在四年的职前教育阶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入学阶段我们就把相应训练内容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提供给学生,使其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根据自身情况择期参加学院组织的达标测试,四年内要完成所有基本技能的达标。第三,建立科学的技能培训机制。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引导下通过自主训练与切身实践而达成的。因此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给学生以必要的理论指导并安排相对集中的微格训练。同时,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也体现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4]而在职前教育阶段,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加强,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的小学语文教师。
3.实践、反思与研究能力──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育理论促进教育主体的建构和提升不是直接实现的,而以实践为中介。“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5]而“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6]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我们认为: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二要尽可能多地采取案例教学形式;三要增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调反思环节;四要组织各种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实状况的研究研讨活动。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是学习本学科课程的感性基础。因此在学习本学科课程之前,我们安排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小学,深入课堂,接触小学生和语文教师。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状态有一个全方位的直观了解,另一方面也会促成他们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初步思考,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自觉并培植起初步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与讨论,缩短了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而且,伴随着一个个鲜活案例中所隐含理论与基本原理的被揭示,学生头脑中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也进行着不断地重构与生成。不仅如此,它还能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增进解决小学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以微格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模拟教学实践,要求师范生能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独立分析,并根据相应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在模拟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出相应的教学理念,并接受师生的质询与评价。这是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过程,也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
真实情境中的教学实践是学生语文教育观念的全面展现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进一步整合与修正过程。至关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指导过程,强调时效性,以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能基本建构起职前阶段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丰富实践性知识。
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为大背景的各种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职前教育阶段始终,但集中安排在三、四年级。这种反思与研究是基于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般以小组形式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则与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进行。这个环节能较好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
以上几个环节构成了本学科课程的“实践—反思—研究”系统,这一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拓展、改造、提炼和唤醒着师范生原有的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和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着教育主体的建构与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是:第一,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7]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能得以建构,诸如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教育教学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景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第二,反思与研究能力的加强。我们认识到,教师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学会怎样去运用新的理论知识,而在于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这是由小学语文教育的复杂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而只有对教学实践本身的行动研究才是创造与发展的源泉,它也就成了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成为一名创造性教师的必要条件。
4.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封闭、独立走向自主、开放、合作
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外塑”的形式去达成,而“要从一种外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灌输’或‘训练’转变为一种内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发展’。”[8]这就要求本学科方向课程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习内容由封闭变开放,学习形式由独自状态转变为更多的合作形式。这种自主、开放、合作的学习形式其益处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可以养成基于不同背景的思考与研究能力;可以培植学生的怀疑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教师职后进一步发展所应必备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使评价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教学评价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本学科的课程评价在内容上重在考查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知识和教学理论的掌握情况,在评价的方法上以书面闭卷考试为主,而评价主体又较为单一。这种关注了终结性而忽视了过程性、关注了现实性而忽视了发展性、关注了内容的固定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意与创造性的评价方法,很显然不利于职前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此,我们认为:第一,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评价学生对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要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同时,要把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各种学习、实践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二,评价形式与评价主体多样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期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书面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2]阮成武.小学教师养成方式变革与初等教育学课程使命[J].课程·教材·教法,2002,(2):65—68.
[3]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49—53.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
[5]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