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学科内涵认识趋近
学科内涵是一个学科明确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界定非常关键。由于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多元性,给中医文化的界定带来了复杂性。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有:“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中医文化与中医科学技术区别角度来界定的。另外一种是广义文化上的界定,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从文化的具体层面来界定,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几种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但对于中医文化的研究对象却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医文化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中医学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器物文化。
1.3学术研究成果向综合集成
中医文化研究热首先是由传统文化热推动的,中医文化研究早期成果集中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易学及儒学、道学、佛学的关系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关系,如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方法》;关于易医关系,如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张其成的《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关于中西医文化比较,如何裕民的《差异•困惑与思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祝世讷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关于中医与儒学、中医与道学、中医与佛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薛公忱主编的《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医学史早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从中医学术史过渡到中医文化史是中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中医文化学独立的一个重要基础。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医哲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哲学史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内容。程雅君的《中医哲学史》计划四卷本,目前已经出版二卷,是中医哲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另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从中医文化源流、中西医文化比较、中医文化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广泛开展,编写教材、构建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知识体系成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工作任务。《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不断创新,有的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有的成为省市精品教材。从分化走向综合,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中医文化研究最初是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哲学工作者,从中国哲学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学思维方式特征,或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探讨中医学方法论及其发展规律;二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医古文、中医史学是这一群体的先觉者,还有一些中医文献学专业工作者也加入到中医文化研究队伍中来,目前许多研究机构的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随着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与传播的需要,一些中医药管理工作者、中医临床专家、中医基础理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外国语教师也介入到中医文化研究与教学中来;同时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如哲学、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研究生也开始关注中医文化,甚至将中医文化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
1.5学科建制基本成形
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研究机构也开始先后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该中心更名为独立建制的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随后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发展成为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的机构成为学校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还有的中医文化研究团队成为校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正式成立,从此中医药文化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2007年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联合中国哲学史及中医基础理论学者,积极开展中医哲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专业学术期刊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医古文知识》《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中医杂志》的“学术探讨”栏目也积极发表中医文化研究成果。
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这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学报。2006年原《医古文知识》更名为《中医药文化》并正式创刊,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专门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期刊。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多项中医文化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招标项目,有的还立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标志着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学科规划中将中医文化学作为了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安徽省、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多家研究机构入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将中医文化学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标志着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具有了合法性。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招生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招生点,专门培养中医文化研究高级人才。
2中医文化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学科发展时间短,还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2.1学科界限模糊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中医文化学与中医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些内容的交叉渗透难以避免。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个学科去“争抢”研究,导致中医文化学科被淡化,甚至学科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遭受质疑。因此,在保持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划定自己的学科界限非常必要。
2.2研究内容过于分散
在中医文化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内容分散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则需要将研究视野集中到解决中医文化学科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上来。另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现有研究虽不乏精品,但低水平的所谓‘研究’却也占据了相当比例。这种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医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准,使其整体研究状况与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中医文化研究重点应从过去“回溯性”研究,转向到解决中医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来。
2.3研究队伍有待提高
由于中医文化研究者来自众多学科领域,受学科视野限制,学者们往往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运用自己的学科方法开展研究,而缺乏文化整体视野的观照。目前中医文化研究主体,一是中医药学者,一是文史哲学者。中医药学者研究中医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部分研究者由于缺乏人文理论素养,不熟悉文化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医学层面,而未能够深入到中医文化内核。而一些文史哲工作者长于文化研究方法,但缺少必要的中医学知识储备,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文化表层,未能切入中医内部。两个研究主体由于处在不同学科领域,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所以培养一批热爱中医文化事业、具备深厚中医文化功底的中医文化专职研究队伍刻不容缓。
2.4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中医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在没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引导下,对中医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取得统一认识,许多问题尚处于见仁见智的阶段。《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其提高到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并列并重地位。中医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但由于学术内涵研究不足、实践研究不够,其在引领中医教育、医疗、科研、保健、产业与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尽理想。
3加强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学科内涵研究,厘清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对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的认识趋同,但如何从中医文化本质、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分层界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界定既不能广泛无边,否则难以体现中医文化特色;也不可过于狭窄,否则难以起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界定中医文化内涵,除了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外,还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中医药学科的关系,厘清中医文化与中医文献、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界限,在保持为其他学科提供文化背景、思想源泉与发展动力的前提下,保持和维护学科自身的特色与独立性。
3.2聚焦重大需求,解决中医文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医文化研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中医药传承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在中医文化学科理论问题研究中,除了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外,还需要解决中医科学性、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中医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着力点应放在中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上。
篇2
2.赋予校园文化软件以灵魂
软件在这里是指一所学校的管理。我认为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首先要确定好独具个性、特色鲜明办学理念。用理念指导学校办学,用理念做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空间。我校就确定了“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享受教育”是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核心价值观,“为人的成长奠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一种感恩和创新的朴素情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享受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恩前人、报效当今的情怀激发而生,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又是师生不断创新的基础,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一种独到视角下的苦乐观。享受教育的“享受”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超越职业感和任务感而共同形成的工作学习的愉悦,让师生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体会一种快乐和愉悦,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满足。三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修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教育活动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与学超越了功利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展示着崇高的人生境界。
3.赋予学校潜件以活力
潜件,本是计算机专业语言。在这里借用潜件的本义引申为通过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创建学校的特色或者品牌。这里的潜件,就是打造学校的特色或者品牌。特别是布心小学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追求个性化办学,进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要想达到个性化需要艰苦的历程,更需要拥有学校特色。追求学校特色是现代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应把特色建设作为突破口。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开发专题学习网站,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教师要运用教育博客,拓宽教育沟通渠道;要强化管理信息功能,提升学校办学效益。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组织之中。它的存在,远胜于有形的规范。师生的行为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规范下来,只有依靠文化的力量才能实现。在制度鞭长莫及的地方,价值观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促管理机制创新
1.管理任务职能化
学校根据管理的职能重新整合管理机构,变成教育创新中心、教研指导中心、质量监控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安全管理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六大中心主任采取竞聘上岗,中心成员则由主任聘选。各中心既各司其职,又互相合作,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形成了一支精诚团结、友好合作的领导团队。
2.管理重心扁平化
管理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大部分事情应由下面的中层和教师完成。管理权力要下放,让教师做事有积极性。一是年级教研组长是管理的重要组织。由年级组长开展学校的各项活动,整合各种资源。二是实行岗位责任小循环,促使教师快速成长;三是实行基本合格线。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中,重视合格率、增长率和优秀率。要做到所有的学生达到合格以上。校长把管理的中心下移以后,事情做得更好了,工作也更有效率了。
3.教师发展个性化
这就是以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来突出学校的办学形象,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学校最硬的软件。一是成立校级工作室,以课题为抓手,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帮助教师总结成果,召开以教师名命名的研讨会。通过抓好教科研,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提出教师发展计划,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成长。
4.家校合作常态化
篇3
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从武术文化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和民族精神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2.1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把个人的道德修养放在很高的地位。我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尊师重道、谦虚礼让、勤劳节俭、重义轻利、重信守诺、积极进取等美德为历代习武之人遵守和传承。为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传授武术技术的同时,重视用传统武德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品德的形成。
2.2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日趋激烈的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的教会学生如何调节压力直面竞争。我国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小娇生惯养,导致他们受挫能力差,心理素质差,面对竞争和压力容易逃避。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武术套路的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而且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能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学会吃苦耐劳,不惧辛苦。教师在教授学生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应多给学生讲解古代侠义人士在面对苦难时所受的屈辱和痛苦,让学生明白面对逆境要学会百折不饶,面对竞争和压力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学会如何做人如何解决困难,通过对武术和武术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学会助人为乐,尊重对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3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多彩,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出现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的杰出人物,他们高扬时代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探索。武术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向学生讲述民族精神中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素养,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3学校教育传承武术文化的构想
3.1建立健全武术文化教学体系,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如此。武术文化真正要传承发扬光大,必须把武术和武术文化纳入到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当今武术文化发展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的落后。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以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还需要调整自己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不能再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机械的学习套路,而忽略武术的技击性。在课堂中,教师应多讲武术的技击原理,攻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不仅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还能传承武术文化。
3.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橱窗、文化广场、食堂等公共场合作为媒介,对武术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有利于武术文化在校园的传播。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武侠电影,用广播宣传武术赛事介绍武术文化的历史,用艺术节进行武术套路表演和宣传,开展与武术有关的知识问答。学校运动会、课余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体育训练队、班级体育活动和各种体育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充分了解武术和武术文化。其中,武术协会作为武术爱好者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地方,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武术协会定期进行武术训练和武术表演,可以普及武术文化知识,传授武术技术,使武术在学生尤其是对武术有兴趣的学生群体中得以不断传播和发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武术比赛,不仅可以得到学习和提高,而且能加强武术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促进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
篇4
研究结果分析
篇5
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陈凯,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完成,陈老师都给予悉心的指导,您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学思维、忘我的科研精神以及淡泊宁静的生活境界,让我在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都获益非浅。您的幽默风趣和出众口才更让我佩服万分。
感谢化学系的各位领导,感谢龙琪、陆国飞、宋怡三位化学教学论文的老师,感谢你们在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中的关心,你们学者的睿智和师者的风范,让我在热爱的化学教育领域的领悟更深一层!感谢张凤、胡应杰、鲜华、刘少贤、陈昌云等老师在实验场地、实验器材和药品上的帮助和实验技术方面的指导,毕业论文期间得到了你们太多的帮助,尤其是胡老师那一句“实验要深入”被奉为我设计实验的关键原则。
陈博同学的渊博学识、教育理想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朱子丰同学的深厚科学素养、敏锐实验洞察力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他们共有的执着、热情,都是我学习的典范,也给予我投身实验研究的极大动力。他们在毕业课题实践过程中的交流、指导,使我获益匪浅,在这里诚挚地感谢他们。尤其是陈博同学在我实验失败时给予我巨大的精神鼓舞,让我更有信心站在今天的讲台上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
江虹、王炜祺、赵钧若、范淑平、蔡敏尧、马晓雯等学妹都是在相同课题组共同奋斗的成员,本篇之成文与她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文中部分还参考了她们发表的部分成果。青春靓丽、才华横溢的你们让我对晓庄的校园更加留恋。谨以拙文向她们表示谢意。
本文还参考了部分江苏苏州高级中学的徐惠老师、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胡益民老师与导师合作的论文,虽然没有见过这两位老师,但是仍然要向他们表达我的谢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保志明老师、江苏艾迪生公司副总沙德慧先生也给予我很多指导,特别感谢他们。
最后,我要以无比的深情感谢我远在家乡的父母,你们的浩荡养育之恩、深刻体察之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和幸福。
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二
致谢2011年8月30日,我踏入了浙江大学,开始了新的求学之路。时至今曰,3年多的时光已悄然消逝。再回首,内心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在本科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向曾经给与我莫大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及亲人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我要感谢我尊敬的导师一一宝贡敏教授。宝老师在做人、学习等多个方面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值得我不断的去学习。宝老师的思维非常的好,讲话十分有逻辑,简单明了,并能给与人深刻的启发;做事十分严谨,工作兢兢业业,为人谦和,等等。在本科学习阶段,宝老师一直用科学的精神要求我们,让我们认清道与术的关系,并让我们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这为我本科论文的写作以及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科论文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宝老师的用心指导和教诲,以及资助,例如,在例会进行汇报时,宝老师总能给出具体的完善意见。此外,宝老师对待每个学生象对待子女一样,在生活中也给与了我悉心的照顾。同时,师母俞秀金老师待人真诚、和蔼可亲,在我本科学习阶段也给与了我温暖的关怀。
感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例如,吴晓波教授、张钢教授、魏江教授、陈凌教授、周帆教授、霍宝峰教授等,他们的讲课让我受益匪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的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讲座,开阔了我的思维,让我增加了大量的知识。
我要感谢同门张世琪、李贤红、赵卓嘉、蔡丽玲师姐,师妹龙思颖、夏倩雯、黄谆心、陈瑾,师弟肖增瑞,在我本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和关心。我要感谢2011级本科班的所有同学,他们给与了许多的帮助,以及快乐,有他们的陪伴使得本科阶段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加的有意义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论文。
感谢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人员,他们也给与了我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浙江理工大学的程华教授对我的鼓励,感谢浙江理工大学的薛宪方副教授、MBA中心、杨哓刚科长,感谢浙江财经大学的吴道友副教授,对我学习的支持与帮助。
篇6
调查了解中发现,导至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这里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心理及智商因素,更有教师素质、教法等因素。差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强、求知欲低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1)高能差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其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暂时较差。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太少。
(2)智商差生成绩差是由于接化学论文化学化学论文受能力弱,学习效率低。但真正属智商差生者为数很少。
(3)偏科差生是指那些对化学不感兴趣从而学不进去,甚至放弃学习者,较普遍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二、对症下药是方向
对于高能差生,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即可摘掉差生的帽子。一般采取两种方法:
(1)吸收他们参加化学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他们参加化学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偏科差生中以女生为多,学习上死记硬背多,灵活运用少。可通过观察和谈心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具体做法是:
(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2)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让其担任课代表,利用青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其非学好化学不可。
智商差生大都自卑,易“破罐子破摔”。一般采取感情倾斜法。具体做到:
(1)不歧视,更多地关心这些学习化学论文化学化学论文上的“贫困”者。
(2)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笑脸进课堂,以减少差生的心理压力。提问、练习多请差生上来,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
(4)作业“高标准”,对差生的作业要求和优等生同样严格,多采用面批,当面纠正。
三、巩固提高是关键
要使差生彻底甩掉差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差生出现,这是解决差生问题的关键。通过以下几方面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重要性教育。课堂上举例,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以缩短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结合授课内容讲解化学元素发现史和化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化学,献身科学的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
(2)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
(3)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化学论文化学化学论文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以此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向心力”。
篇7
2011年的化学考纲和去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固定“8+4”的模式,即8道选择题,4道大题,与去年相比与去年相比,今年高考大纲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专家研究发现许多考生审题不准确、不细致、不全面,答题不规范,应试技能不强仍是制约考生拿高分的关键,因此关注高考化学试题审题和答题的研究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答题技巧十分重要
一、高考化学试题审题问题的研究
我们知道化学具有“深”、“杂”、“混”、“特”等特征,在高考中要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审题是关键.审好题不仅能为我们形成正确的思路创造条件,找到解题的捷径,还可以帮助我们破解谜团、化难为易,审题一定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关键字词: “一定”、 “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 “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等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
2抓专业术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氧化剂、还原剂等。
3抓专业概念:温度、压强、物质的量、质量、密度、摩尔质量、摩尔体积;
4抓解题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二、高考化学试题答题问题的研究
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回答简答题时,一定要避免“简单化”或烦琐不得要领,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要答到问题的“根本”
(1)化学方程式书写问题
没配平、条件错、有机反应少写物质(水等)会造成该空不得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无机反应用等号、有机反应用箭头,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要标清,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这些问题出现会被扣分。
(2)最佳答案选择问题
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是一种最佳选择,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杂志铺。
(3)简答叙述的条理性问题
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作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表达尽可能用唯一、准确的语言;不要多写无用的话,无用的话说错了就会扣分;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
(4)表达式书写规范问题
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书写单位的要书写单位。或者是要注意空后面所使用的单位是什么,不要因为没有书写单位或者是数量级不对而丢分。
三、高考化学试题的应试技能的研究
掌握应试技能,控制好答题时间这是考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解无机推断题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其次,找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题突破口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初步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备考建议
篇8
文化学习是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由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采撷文化元素,往往产生文化误解或文化真空,影响学习效率,产生交流隔阂、互动障碍和交际误解。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文化教学的要求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文化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文化学习行为加强指导和矫正,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二、模因和模因论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是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通过模仿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之中。任何信息,只要能通过广义的“模仿”而被“复制”,即可被称之为模因,比如曲调旋律、时髦用语、时尚服饰、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身姿手势、客套礼节等等文化传递单位。
在文化学习领域,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其特殊的途径、形式和阶段。文化模因的传递主要通过“文化知识传输、文化知识运用和文化信息交流”三种途径来完成,表现为“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两大类型。基因型模因传播是指相同的文化信息的异型传递,表现型模因传播是指不同的文化信息的同型传递。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输(Transmission)是文化模因传播的四个阶段。
三、《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元素
《牛津高中英语》是2005年起在江苏省开始使用的。整套教材共11个模块(必修和选修),每个模块由3-4个单元组成,每单元均包含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 Project, Self-assessment七大版块。各版块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连贯,又强调语言能力的训练,既涵盖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包含中外各类文化元素,既推介了外国文化,又宣传了中国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学校生活、亲子关系”等文化元素着手,逐步渗透了包括“环境保护、时尚潮流、科学研究、人际交往、世界风俗”在内的各种文化内涵。同时,教材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网络应用、广告解读、自然探索、考古研究”等方面的文化探究性学习材料,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人文价值。
四、模因论影响下的高中英语文化学习
模因论视野下,文化学习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文化模因的复制过程。立足高中学生的英语实际,我们可以把模因复制辐射下的文化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文化摄取和情感认同阶段、文化理解和信息存储阶段、文化交流和认知矫正阶段及文化融合和体系建构阶段。英语文化学习的四个阶段既是文化模因复制的不同过程,也是学生跨文化意识提升的不同阶段,各阶段之间科学铺垫,层层深化。
4.1文化摄取和情感认同阶段(文化模因的同化)
文化摄取和情感认同阶段是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起始阶段。该阶段,文化模因和学生个体发生接触,并得到学生个体的价值认同,形成了模因同化的可能。
学生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School Life in the UK”这一单元时,获取了关于英国高中生活的各种文化模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通过学习,学生摄入了教材中出现的英国高中的作息时间、课程设置、校园布局等文化元素,并在情感上予以认同,此类文化模因便开始了同化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刺激学生的认知感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2文化理解和信息存储阶段(文化模因的记忆)
在文化摄取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文化模因在通过阅读、练习、讲解等形式在学生个体的大脑中以信息的形式加以保留,便利于学生对此类文化元素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文化模因在认知者的大脑里的存储。
在学习“Home Alone”这一课时,学生摄取了西方国家亲子关系领域的文化模因,包括家庭成员结构、父母对子女的能力信赖、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方式等元素。此类文化模因虽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容易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产生模因同化,却不利于理解和保留。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对以上文化模因的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加以整合,可以明白西方人对狗的态度,理解西方国家青少年独立处理家务的能力。这样,学生对于西方国家亲子关系领域文化模因的理解就会大大加深,也就可以完成以上文化模因的大脑存储。对于文化模因的理解程度越深,文化模因的存储效果就越好。
4.3文化交际和认知矫正阶段(文化模因的表达)
文化摄取和文化理解是为了进行文化交际,模因同化和模因记忆也是服务于模因表达的。学生在一定语境之下,导出大脑存储的文化模因,开展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交际实践,并在交际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文化理解加以矫正,形成较为客观的文化认知。
学生在学习了“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这一单元后,对于本单元所涉及的伦敦市内交通发展这一话题有所理解。借助对伦敦的地铁发展历史、伦敦市民出行的方式等文化元素的理解,学生在观看国外原版电影、阅读原版文章和完成阅读理解等交际实践时,可以适时导出教材中的文化模因,促进文化交际实践的成功完成。同时,由于虚拟语境的限制,学生在文化模因与交际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会出现链接错位、理解偏差、应用失误等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结合交际实践对文化模因复制的表达过程加以矫正,提高自己文化认知的水平。
4.4文化融合和体系建构阶段(文化模因的传递)
学生经过了以上三个阶段,掌握了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解了相应的文化内涵,时间了相应的文化交际,也促使文化模因复制完成了同化、记忆和表达三个环节,为本阶段的文化融合和体系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融合和体系建构阶段是高中学生文化学习的最高阶段,也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文化学习的最高要求。学生在对异质文化的认知过程中,不仅可以开展情景化地交际,还可以促进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建构全面的文化知识体系,实现文化模因复制的传播。
在“Laughter is Good for You”单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西方单口喜剧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将西方单口戏剧与中国传统相声融合理解、研究,并在交际过程中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可以通过交际实践,将单口喜剧与传统相声融合在一起,创新英语表达模式,既保持西方喜剧文化的特点,又放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文化模式的有形传播,防止文化信息的流失和变质,建构稳固而科学的文化认知体系。
五、结束语
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撷教材中的文化模因,丰富课堂交际形式,创新课后交际活动,开设研究际课程,引导学生高效开展文化学习。学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文化模因复制的客观规律,深层次理解文化学习的内涵,将模因理论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遵循四个阶段的客观规律,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邵萍、仲红实. 模因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2(6).
篇9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汇集与本土文化认同的背景下,如何建立高等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概论课程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所谓“跨文化比较”,是指通过中外(主要为中西方)相互比较的方法,以文学的基本命题为讨论核心,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观点。通过这种新方法,不仅能匡正目前文学概论教学中的西方化倾向,且有利于复苏中国传统文论,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确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跨文化比较不仅对学术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将文学理论纳入到多元文化视野当中,试图还原“文学”这一概念的本民族意义。长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均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即文学基本问题阐释角度的单一化,或者说是全盘西方化。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教、学两方面在理解文学基本规律时仅限于西方话语,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诚然,文学理论的学科设置体系源自于西方世界,然而在面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活动之时,借助本民族传统文论思想应更利于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因此,将中国与西方的文艺理论共置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视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其二,借助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该课程的理论具象化、实践学理化的创新范式。文学概论课程旨在解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其学理性较强。因此,借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成为了一种必须。
二、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构成与措施
跨文化学习模式主要由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实践操作两部分所构成:
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梳理近些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并总结出该课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学理背景与实践可能。
第二,微观实践操作。此部分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的培训。具体而言,课堂教学环节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对常规性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讲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突出文学一般发展规律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面貌与不同特征,并指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其次,借助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另外,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日常性教学当中的作用,充分展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时代性。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等物质媒介,诉诸视觉、听觉等感官,呈现给学生一个形象化、多样态的文学世界。同时,还要有意识地选择当代作家观点、文学作品,也能彰显文学理论的时代性,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就课外实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写作。阅读笔记主要指针对教材所涉及的核心理论观点,以及学生课外所习得的文学理论展开介绍、品评等工作,数量为每学期四至六篇。通过撰写阅读笔记,能创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其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与文学活动。利用课堂所获得的文学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文学现象,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旨。因此,通过该项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创新之处
首先,将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纳入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而言,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某些改革方案虽已采用,但呈现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态势。因此,通过跨文化学习模式,架构起文学概论课程的新型学习模式,为本课程教学改革适应新时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其次,利于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以“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为教学核心,着意于各种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的改良,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再次,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借助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自觉地总结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提高认识水平。
最后,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即为“人学”。由此,通过文学理论问题的解答与人生话题的探讨,不仅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文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能锻造大学生多思考、勤观察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在外语学习中,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者及其学习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不少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构建了各种理论。其中很具影响力的是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model)。Schumann将社会文化因素视为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认为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融合程度决定着二语习得的成败。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心理过程和二语习得中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领域中一个探讨较多的概念,它是“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1],是对“新文化的思想、信仰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2],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3]。Schumann认为导致文化适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社会距离指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另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同或不同。群体之间或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着他们之间的交流,还会影响一个群体学习另一个群体的语言方式。社会距离由许多因素决定,如:1)社会显性,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领域里,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是一方优于另一方的;2)结合方式,指学习者社团是被目的语社团同化,还是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或是既适应目的语文化,又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3)封闭性,指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被各自的学校、教堂、医院等社会设施隔离的程度;4)凝聚性,指学习者社团以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为主;5)学习者社团规模的大小;6)文化和谐性,指两社团文化是相近还是相异;7)社团的态度,指两社团对彼此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8)打算居留时限,指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社区居留时间的长短。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影响它的因素有:1)语言震惊,指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所体验的困惑和恐惧;2)文化震惊,指学习者在接触一种新文化时所产生的焦虑和失落感;3)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目的以及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的努力;4)自我渗透,指学习者的语言自我塑性和僵化程度。
二、文化导入
1.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中,Schumann都强调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一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外语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学习外语还是不同文化系统沟通融合的过程,是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语言方式的碰撞、理解、吸收和融合的过程”[4]。而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合语法性、适宜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宜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某语言社团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不能与该社团的人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要消除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存在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即消除由于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心理障碍,就应该把文化融入教学,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知识中心模式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模式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如何在目的文化情境中适宜地使用目的语的知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称为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由此视角来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了交际能力的核心部分,即有关谈话规则和适宜性的知识。下面的公式可以概括这种观点。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目的语适宜性=目的文化知识”[5]。知识中心模式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测试,即文化导入。根据这一概念,文化似乎是某种外在的物质存在,需要被人为地导入语言教学之中。陈光磊先生主张在外语教学中移入与目的语语义、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它包括以下内容:1)一个民族文化有的事物和特有的概念在词汇与语义上的呈现;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3)词语在文化含义上的不等值性;4)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惯用语,主要包括成语、歇后语、俗语、谚语、格言等。
3.文化导入的局限
知识中心模式的文化导入集中于认识层面。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都易于操作,但往往灌输性强,启发性弱,学习者本人缺乏切身的体验。另外,这一模式难以处理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性,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往往流于文化定型。
三、文化定型的建立与打破
Dodd(1991)提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与三个因素紧密相关:第一,情感因素,指拥有积极的态度,包括自我肯定、自尊意识、信赖、安全感等。第二,认知因素,指跨文化接触中的感知与认识,包括期望、定型观念、不确定感等。第三,操作因素,指所采取的行为与交际技巧,包括言语与非言语技巧。作为认知因素之一的定型观念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它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的笼统的、简单的看法。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很大,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文化定型被认为是人类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时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基本认知策略[6]。
1.文化定型的建立
定型最早时由Lippman作为消极概念使用的,他认为定型是错误的、非理性的。但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定型是一个中性概念,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合理的认知心理过程。文化定型是贯穿群体之间实际差异的结果或媒体、学校、家长、同辈群体等社会影响的结果[7]。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目的语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习得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朋友以及大众媒体。我们对一个群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人们会采取更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概括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这样的定型可以帮助我们加快信息加工过程。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认知总是建立在“假设证伪否定假设建立新的假设再证伪再假设直至逼近真理”[8]。为了更好地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必须建立一些文化定型来概括文化差异。只有给某种文化贴上了标签,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加速信息处理,加强跨文化间的交流。比如我们了解美国人交谈时一般不会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在文化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建立这样的一些定型,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就根本无法了解和认识异国文化。2.文化定型的弊端
(1)夸大群体差异,忽略个体差异
文化定型往往是将群体的文化特征强加在个体身上,给交际者带来困惑,妨碍对他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甚至形成偏见。其极端形式是,群体之间完全不等,群体内部的个体完全相等,也就是:中国人甲=中国人乙=中国人丙;美国人A=美国人B=美国人C[9]。定型思维顽固的人常以群体的概括取代对个体的具体观察、分析和判断,常给人贴上固定的标签,比如:凡是英国人一律保守,凡是犹太人一律精明、勤奋,凡是法国人一律浪漫等。
(2)产生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
在所有的定型观念中,种族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最大的。种族定型观念导致种族偏见,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一种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最终造成跨文化交际距离或交际中断。种族中心言语源于种族中心主义意识,种族中心主义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自己群体文化的准则、社会规范、行为方式来解释和评判其他文化群体的行为,总是认为自己的群体优于其他群体,自己群体的价值具有普遍性,适应于任何人,否定其他群体价值观念,并与其他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跨文化交际中便产生了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用特有的语速、语调及用词以表示与其他群体的社会距离。
(3)忽略文化的动态多变性
文化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模式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变化,否则我们先前形成的一些正确的观点和概念就会变成一种文化定型,影响我们成功的交际。文化定型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发展变化中的人和事物,高一虹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一文中举过这样的例子。《讲给年轻人听的东方故事》(YoungPeople''''sStoryoftheOrient)是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教科书,其目的是让英语国家的年轻人了解“东方文化”或“东方人”的特征。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文化内部亚文化的多样性,使任何有关“A文化如何如何”、“B文化如何如何”都难以称为正确的概括。有关中国物质贫困的描述,如果说在20世纪60年代不失为典型特征的话,在21世纪的今天则早已过时了。美国文化也是如此。美国是一个由多文化群体组成的社会,多元文化群体并存,文化内容丰富复杂,美国人曾经用“大熔炉”(meltingpot)来比喻他们的多元文化社会,而现在他们用更为恰当的“色拉盘”(agardensalad)来比喻自己的文化。我们平常所指的美国文化只是针对某一文化层面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偏概全的,忽略了文化动态的多变性和复杂性。
3.文化定型的打破
在承认文化定型存在的基础上,我们应大胆而谨慎地建立定型,进而向定型挑战。
(1)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
在对不同文化差异进行概括或同目的语社团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对可能具有的文化偏见保持清醒的意识,警觉那些整齐划一、忽视个性的文化定型,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充分意识到定型给人们带来的认识上的局限性。
(2)保留独立探索的空间
在讨论问题时,应介绍尽可能多的观点和看法以及研究的方法。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对象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可以刺激人的思维,以便独立探索。介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评价标准和分析手段,甚至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做一下文化对比研究,从而更多地意识到文化的异同,更坦然地接受差异。
(3)采取宽容的态度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其他文化应该采取尊重和宽容的态度。要更多地与有不同文化的人接触,广泛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尊重对方的习俗,与对方建立平等的关系,尽量改变已经形成的偏见,克服种族中心意识,避免在交际中因为定型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living(1986)指出,设有文化,我们不能观察,有了文化,我们却永远都是盲人。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在文化意识没有被充分唤醒的情况下,对文化特征的过分强调可能会使学习者误以为这些特征就是事实本身,从而在交际过程中生搬硬套,忽略个体特征。这样,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所建立的不是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桥,而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墙。而建立定型又是必要酌,不是一开始就应该避免定型,关键是如何向定型挑战,拆墙搭桥,解决定型的建立与打破这一矛盾。
参考文献:
[1]Brown,H.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0.
[2]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3]Schumann,J.TheAcculturationModelfo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inR.Gingras(ed.)[C].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Artington,VA:CenterforAppliedLinguistics,1978.
[4]黄晓红.外语学习心理和心理训练[J].厦门大学学报,1992(1).
[5]高一虹.距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6]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篇11
(二)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议题,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将其归纳为“4说”:(1)四生态化说:胡祖吉(2007)指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包括学校传统和现代文化观的生态化、教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具有科学化与前瞻性、系统性与规范性、和谐性与持续性的特点[11]。(2)三文化生态说:高永蓉(2006)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校园文化生态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管理生态、学术生态和信息生态,以推进新世纪大学的可持续发展[12]。(3)全新文化说:覃逸明、吴文亮(2003)及徐建芬(2008)均认为,校园生态文化是全新的校园文化,它强调校园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和谐发展的关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客观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又要重视主体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培养[13]。(4)三特定环境说:田传信(2012)强调,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为大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特定环境: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14]。
(三)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哲学、文化)基础思想、哲学或文化基础事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深度,其重要性非同小可,故研究者对此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笔者将其归纳为“4说”:(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说:贺旭辉(2004)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正确认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含义和建设的必要性,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大学文化传播、开发和研究,有助于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15]。(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说:冯婕、祝杨军(2008)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元素。它一方面揭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存在的系统性、开放性、超越性和动态性;另一方面,又从本体、价值取向和历史性的视野指出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源头和走向或归宿[16]。(3)生态价值观说:刘艳华、张冬玲(2009)强调,校园生态文化是指校园中全体师生员工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而共同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7]。(4)儒家文化说:蒋黎黎、叶爽(2012)主张,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应努力寻找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挖掘儒家文化中和谐观念、义利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内在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18]。
(四)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功能、价值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功能和价值问题,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观点,笔者将其归纳为“6说”:(1)践行说:徐达(2012)认为,构建校园生态文化是对“生态文明”的践行[19]。(2)育人说:覃逸明、吴文亮(2003)认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师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和充满生机的文化观念,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3];佟瑛(2008)指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实现育人的功能[20];吴烨;朱玉芹(2011)提出,优秀的校园生态文化品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21];蒋黎黎、叶爽(2012)主张,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承载着“育人重任”[18]。(3)保证说:喻秋兰、余文龙(2011)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大学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4)关键说:朱玉芹、吴烨(2011)强调,校园生态文化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23]。(5)基础说:杜君芳、江红岩(2011)认为,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高校的必由之路[10]。(6)“三生态”说:刘月岭、武立敬(2010,2011)主张,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作为人类生态文化的具体样式,作为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化的路径选择,具有“生态育人、生态立校与生态服务”的功能。显然,“育人说”是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的主流观点。
(五)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未见直接的、系统的研究报道,也未出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目标谱系。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着眼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此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有的具体,有的抽象。概括起来,有“4说”:(1)四目标说:祝杨军(2010)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学术目标、环境目标和系统目标四个部分[4]。(2)三目标说:于巍(2014)强调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实践目标由人才培养目标、学术科研目标及和谐环境目标三部分组成[5]。(3)文化共同体说:张华、闻彦(2011)认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生态精神,形成文化共同体,是生态文化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的目标[26]。(4)四生态化说:李国新(2012)主张,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目标分别为教育目标的生态化、学术目标的生态化、环境目标的生态化及系统目标的生态化[27];可以看出,本目标的“四生态化说”与祝杨军(2010)的“四目标说”在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显然,除“文化共同体说”外,其他“三说”在目标谱系上具有一定的交集,即均将教育、学术和环境纳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
(六)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涉及到理论与实践对接的问题,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设想、措施或建议,笔者将其归纳为“6说”,分别为:(1)四层面说:叶宗波(2005)认为,可从校园建设、学校管理、学术研究、情感交流等四个层面上创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9]。(2)三层次说:佟瑛(2008)提出,要围绕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个层次来展开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20]。(3)二环境说:杜君芳、江红岩(2011)认为,应从外部和内部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10]。(4)生态化教育、教学系统说:喻秋兰、余文龙(2011)主张,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教育、教学系统,可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和行为体系[22]。(5)生态教学观说:刘海仁(2013)提出,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应树立生态教学观以促进生态课堂中师生生态主体生命质量的升华,并推动校园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8]。(6)景观设计说:李静(2007)根据安徽大学新校区南实验楼———笃行南楼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体现景观特色,营造文化家园”的设计思想,主张应遵循自然式植物配置原则,在相似的空间环境中,展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独具特色的校园风貌[29]。(七)其他相关研究以上是有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议题研究成果的主流,此外,国内的个别研究者还关注高校校园生态文化运行机制的构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基于大学所属层次(佟英,2009[30];朱玉芹,2011[23])和学科专业(朱玉芹,2011[19])的建设特色,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其他管理、服务活动的关系(徐建芬,2008;王改红,2011[31];胡薇,2011[32])以及关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机理。对于后者,张华、闻彦(2011)探讨了校园生态文化共同体的生成、核心价值的建立及文化信念和精神品质在多重文化系统中的共享和浸润对校园生态文化利益相关者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催化作用[26]。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篇12
1语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
学生们学习文言文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究其原因,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不好理解,不易记忆,尤其是象用法比较灵活的代词,学生更感到头痛。其实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文距离中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运用的机会,所以学生缺乏语感。新课标中就提到了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换句话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占的能力。在知识的巩周阶段,语感能有效抑制遗忘,同时,它还是文占文运用的重要基础。
学生在学习文言时通过多次反复诵读对理解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也正是占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另一方而存学习完成后,多次朗读学过的内容,这也是种及时的复习,能很好的克服学生出现的遗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只有多次识记不断强化屺忆痕迹,才会防止其逐渐衰退减弱以至消失。
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准确响亮地读出内容。正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中,不可少一字,不町多一字。”古人强调反复读,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朗读时口、眼耳和大脑一起活动(呆址了信息被多次强化,比阅读默记的效粜更好。另外,多次重复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如古人所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语文材料,埘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吟咏的时候,对十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了解,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种境界。”正如坡之诗句“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能准确响亮地读出内容还只是朗读的基本层次,更高的层次是让读和听的人都为情所动。如果读者能做到读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让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让昕和读的人都沉醉在内容情景中。学生在朗读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和表情、动作。一边读一边揣摩,就能体会文章内容。反复读,熟读成诵时,文章中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就能被学生消化、吸收,最后增加到自己的语言储备中去。
2文言文与中国古代文化
文言文是时代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创造的为人类共享的。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人类一代一代地把深刻的内心活动的结果、各种历史事件、信念、观念,己成为陈迹的悲哀与欢乐,都融入祖国语言的宝库中。简言之,人类把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痕迹都保存在民族语言中,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和最牢固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代代的人民连接成一个伟大的、历史的活生生的整体。”一部艺术作品无论它如何拒绝或忽视其社会,但总是深深地根植于社会之中的。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语言,无疑也是汉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德国哲学家赫德尔曾说:“语言的特质就是该国(民族)文化特质。”语言和文化之川存有依附关系,这一点词汇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文言文承载着文化的信息,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文言文中一些词语集中概括了相应文化领域的思想范畴。
篇13
2、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高校档案既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真实性、直观性、社会性特点决定了其是新时期校园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高校档案不仅能为本单位服务,还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的信息和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便于高校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信誉度,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二、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主要作用
高校档案不仅在人们的道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具有启迪、教化作用,而且还能为高校科研、文化、教育等项工作提供素材,在营造高雅、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文化环境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素材和有力工具。
1、拓宽高校文化研究和学习的领域,为传播高校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的记录者和承载者,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高校教育和文化发展创新所必需的营养,具有重要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如果充分拓展档案馆(室)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信息的功能和社会文化教育的功能,将档案的开发利用放在突出位置,把档案馆(室)建成一个档案文化研究和学习的基地,就能拓宽高校文化研究和学习的领域,为繁荣高校文化,传播高校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到档案馆(室)接受文化和知识的熏陶。
2、优质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是实现档案“服务育人”的重要保障。
高校档案馆(室)如果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根据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清理馆(室)藏档案,对能公开的档案大胆尝试采用像图书馆的开架书库、查阅大厅等类似的公开查阅档案的方式,尽可能简化手续为师生利用提供便利,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并且档案馆员在接待学生利用档案时,应以亲和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为查询者提供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档案人员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以及娴熟的技能和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档案的魅力。
3、高校档案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1)前辈贤圣的示范教育素材。利用高校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历史名人的珍贵资料,以名人的人生经历感染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我校通过举办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的专题展览,为学生学习树立了榜样和楷模,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2)爱国、勤奋、敬业的文化教育素材。高校的良好校风有着丰富的爱国荣校的教育内容,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模范读本。同时,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带有强烈自身特色的良好校风、学风是一种群体气质、作风的反映,它对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操行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3)学校成就的激励教育素材。通过展览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传统特色,突出学校的历史地位和取得的重要成就,使大学生了解教育的发展史、学校的发展史和学科的发展史,激发大学生热爱母校的思想感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4)知识创新教育素材。高校档案忠实记录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部内容,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招生情况、专业设置、教学评估,教师考评、教学改革、教学设备,学生学籍成绩、毕业生工作情况反馈等等。这些记录经过总结、提炼,可以上升转化为教育理论,成为新的知识信息点和成果。
三、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
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者要改变过去默默无闻的被动状态,从后台走向前台,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创新档案文化,打造档案文化品牌。通过网络、媒体、橱窗、宣传板等途径,专题讲座、报告等方式宣传特色档案信息,自觉把档案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树立档案文化建设理念,把静态无声资料开发成声文并茂、形式新颖、贴近校园文化建设实际、赋有震撼力的宣传材料。
2、进一步充实馆藏档案,丰富档案编研资料。
高校档案是高校文明进程最重要的记录载体,它以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较好地反映了高校文化的发展变化,是直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素材。高校档案馆(室)利用档案编研的各种资料,如我校编制的财务制度汇编、基础数字汇编、校志、年鉴、优秀教案集、优秀论文集、优秀成果集等具有丰厚底蕴的档案文化作品,充分挖掘了高校历史文化的内涵。通过档案编研,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师生开阔视野,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3、举办校史展览,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高校档案馆(室)中的实物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浓缩了高校的发展历史。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巧妙组合与设计,举办高规格的校史展览,真实生动地再现高校创业的艰苦历程及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学校的美好形象,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将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措施。校史展览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增进爱国、爱校思想,而且展出中名人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突出贡献更能激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我校在50周年校庆时,通过举办校史展览,使上万名校友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学校,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激发了他们为学校、为祖国争光的强烈斗志。
4、利用档案展现高校的良好形象。
高校档案馆(室)通过学校公布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校史馆、博物馆建设,挖掘学校的人文精华,增加文化特色,把高校档案馆建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很多高校通过著书立说、举办展览、开发多媒体宣传软件等方式,利用各种图表、照片、录像建立了展厅基地和网上宣传基地,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了解学校的成就,接受多种知识和美的熏陶。同时,校史馆、博物馆等学校文化场所还有助于社会了解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水平和过程,通过公众效应促进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增强,展示其良好的对外形象。
5、利用档案中的学术研究成果,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信息保障。
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高校学术档案记载了高校师生历年来的学术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记录了他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有价值的事实、数据,总结了他们在科研教学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是知识继承和创新的基本条件。它不仅能帮助研究者了解科研的进展情况和已有的项目成果,使研究者得到启发,避免重复研究,而且还能提供实验、观察和理论概括的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