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知识传授中。要有本学科深厚扎实的基本功,对学科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同时要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最前沿的知识,知道本学科的新观点、新信息、新发展,这样才可能将知识系统而精练地教授给学生。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国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经常到生产一线去进行学习与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使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同步发展。
3、学术素养。
即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能力。一是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与思考,对自己的教学理论不断深化与提炼,形成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以供他人学习和借鉴;二是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针对本学科独立地提出具有理论性的研究性课题,并付诸实施,以达到由普通教师向学者、专家迁移,以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教师通过教科研,一方面提高了本身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实践能力,这正是高职教师应该具备的双师素质水平的要求。
4、教学能力。
就是指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一是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高职教师根据职业教育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的特点,对庞杂的知识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提炼,使之适合高职的学生水平,并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表达,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传授给学生;二是要有较强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现代教学逐渐向多媒体、网络及云计算等转变,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现代信息的加工处理,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然后利用信息手段传授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知识的容量,提升课堂效率;三是要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能力。高职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案例、现场、基于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并能充分利用讲座、演讲、学术报告、展览、表演、制作、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从课堂外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传授,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能,从而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熟练掌握。
5、创新能力。
一个好的教师要不断吸收新成果、新经验,并不断进行总结与实践,不断进取,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见解与个人成果,这就是创新。这就要求一名高职教师一是要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通过课程的首次开发,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最终目标统一,形成特色教材。在特色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再开发,构建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形成诸如典型工作任务或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二是要有对问题进行新的探讨与思考,形成独具特色的成果的能力。一个教师要不断吸收他人的教学研究成果,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创新自己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达到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独到的教学见解、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篇2
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决定着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引导方向。内容设置不仅可以对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评价,还应当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指导工作。首先是目标评价。继续教育目标设置的是否科学合理,对整个评价体系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目标要尽量有针对性,目标的设置不能泛泛而谈,要针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置目标。目标还要可行,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于继续教育的进行。实践证明,目标略高于能力是有利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进行,但是管理者要把握好这个度。目标设置还要考虑到未来发展情况,为未来继续教育工作的进行做充分的准备。其次是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包括课程设置、模式选择和组织工作三部分。课程设置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依据参与的高校教师的真实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难易要适度。高校教师的不同特点决定了继续教育模式的选择,不合适的模式不仅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还会影响教师参与的效率,因此模式选择对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影响显著。组织管理是继续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继续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管理者独自进行的,还要教师充分参与,了解教师需求。组织过程的顺利有序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主要指继续教育整个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否明确,工作是否有序,环节是否联系紧密,紧急情况是否得到了妥善处理等。最后是成果评价。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果,主要是科研和教学两部分内容。同时,内容评价不仅仅是课程结束之后的考核,还有成果是否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以及应用之后的效果。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继续教育课程结束之后,还要对成果的转化进行跟进评价。对于不易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量化为可比较的数据进行评价。
篇3
根据政府经费配置是否具有竞争性,分为基本计划经费和项目经费,其中计划经费主要是指政府为高校提供的非竞争性的生均拨款,此经费主要是为了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按照学生人数等进行的计划性的经费配置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除了非竞争性的生均拨款等基本经费支出外,用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的项目经费逐年增加。其中高校竞争性的项目经费主要是指为了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由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或者高校非税资金安排,在高校间以竞争性和效率为标准而设定的专用经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精品课程、特色学科专业以及各种平台建设项目等。高校或个人要想申请到项目经费,必须提升自身的实力,毫无疑问,以竞争为动力机制的经费市场可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二)师资市场
师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而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实现的重要主体。一般而言,师资市场的主体主要是指师资这一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师资市场的价格即教师的工资如一根指挥棒调节着教师和学校的双向选择行为。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师资市场中,教师的工资待遇作为一种信号,调节着学校和教师双方的行为决策。对于教师而言,常在不同工资待遇供给主体中进行选择,并最终会把自身的人力资本使用权让渡给工资待遇较高的购买者,教师的这种行为正是其追求自身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目标的体现,这也正是师资市场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对于学校而言,在选择教师时,主要是以自身发展最大化为目标,具体而言,学校在师资市场中,总是会选择那些与其支付工资待遇相吻合,并且能带动学校教学、科研等进一步发展的教师。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当前好多高校为了吸引优秀教师,常在招聘简章中列出一些优惠政策或者福利待遇。
(三)生源市场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选择高等教育的权利越来越大,他们往往会从自身家庭承受能力以及高等教育供给需求现状来主动选择进入何种类型、水平、专业的学校学习。各高校为争取生源努力从各方面提升院校吸引力,于是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多样化,形成了高等教育生源市场。首先,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影响生源市场角度来看,我国多数高校对学生的选择主要是以高考分数为标准,因为分数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数就如一根指挥棒影响学生对高校的选择,如各高校会根据学校自身定位确定分数线,而学生会努力达到自己理想院校的分数线,无形中分数线会促进生源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生源市场。当然,各高校的声誉、办学规模和质量以及学校环境,教师队伍等都会对生源市场产生影响。其次,从学生的选择对高等教育发展影响角度来谈,我们知道生源是院校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高校能否顺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随着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发展阶段,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选择范围扩大,学生在选择高等教育时,除了考虑学校的声誉以及各种硬件环境外,更多的要考虑以后该学校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因此学生就高校专业选择的这一信号影响高等教育自身专业学科设置。
(四)院校市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数量日益增加,各高校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供给。由于一定时期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各高等院校必须通过竞争争取发展资源,便形成了高等教育院校市场。简言之,高等教育院校市场主要是指为了更好的发展,高校间对人力、财力、物力等有形资源以及社会声誉、制度优势等无形资源开展的竞争合作现象。首先体现在高校间财力、物力之争,目前大学物力财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呈现多样化,既有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和科研经费支持,也有企业合作资金、学生家长提供的学费以及社会捐赠等等。其次体现在高校间人力资源之争,包括高校生源、师资以及学校管理者。高校间无形资源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社会声誉和制度供给竞争方面。社会声誉主要是社会对大学作出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社会声誉作为大学的无形资源,其实质也是一种无形资产,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力(主要指师资和生源)、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供给状况。因此,各大学为了自身在大学排行榜中有个显赫的位置,会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除了大学排行榜这种无形资源的竞争外,还涉及到政府的制度供给这种无形资源,例如,国家的““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及成果奖励、重点实验室等,这些都是作为官方认可的无形优势资源,它不但能够带来可观的经费投入,而且无形中会促使高校获得各种有形或者是无形的资源,促使这些高校更好的发展。
(五)技术服务市场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作为技术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的信息源的重要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当代涉及多学科的政府决策、企业技术咨询以及地方发展规划等,这些都离不开大学的咨询。目前,高校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大学适应市场的体现,同时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模式又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促进高校内部决策市场化、科学化。
二、构建高等教育外部治理市场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在经济社会中,我们无法回避市场的重要作用,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市场力量已经不可避免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如高校教师在不同学校间的竞争性流动,尤其是目前高校关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多是以竞争性的优惠待遇收揽人才,出现所谓的“协议工资”这样市场化工资分配方式,这些都是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竞争等手段实现师资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再如,生源市场上的学费变革,大致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的教育过度,且各级各类学校学费标准多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手段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后,如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由之前的国家“统包统分”到目前的“自主择业”,这些变化同样是高校就业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重要作用的同时,要认识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例如,目前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开展,出现大学盲目扩招,各种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无法满足扩招后学生的正常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在引入市场机制时,要有效利用市场的积极因素,尽量避免市场盲目性带来的消极后果。
(二)发挥市场机制
在高等教育治理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治理制度是通过吸收多元利益参与者来共同治理大学,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因此,不同于传统封闭的资源配置制度,治理制度是体现多元主体参与的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例如,在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这一组织制度,就是引入市场机制的治理制度的典型代表。所谓学科—专业—产业链,简单来讲,是指高校的学科、专业为产业链中企业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同时产业为相应的学科、专业提供资金、场地等资源支持,二者在互动合作中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学科—专业—产业链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合理规划、市场正确引导以及大学积极参与。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在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中,要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市场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内,胡赤弟教授对学科—专业—产业链理论的构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指出,要想使学科—专业—产业链持续地运转下去,必须依靠市场这一关键力量,利用市场可以为这一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持续运转的资本运作模式,同时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为其提供不断创新的动力。因此,在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这一治理制度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4
2)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制的重要阶段,它既是组织目标细化为绩效目标的重要阶段,同样也是绩效执行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教师管理时,针对学校提出的“五年发展规划”和“党政工作要点”,在教师间进行大范围内的讨论,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要求,细化要求和目标,这能够使教师对于组织目标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就如何达成组织目标有更明确的思路,同时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科研能力、创作实践能力以及指导学生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和实施奖惩的标准。绩效计划的执行既要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样,也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确保绩效计划可行。传统的机制正是缺乏对教师应有的计划控制,导致对教师的考核缺乏相应政策依据,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激励,导致教师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不足,这对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有章可循,这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前提。
3)绩效执行
一旦绩效周期开始,我们就必须按照先前制定的绩效计划去实施和推动。但是绩效管理不是过去那种只认结果、不看过程的“到期对账式”管理,而是一种积极参与指导式管理,管理者既要求教师努力工作,达成组织的目标,同样也注重对个人成长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绩效管理的二维性是区别于以前管理模式的最本质的要素。一方面,作为教师,利用学校为其搭建的平台,针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加责任心,努力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上,以培养政治素质高、科研能力强、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为己任。其次,管理者也应该经常保持与教师的联系,对教师的绩效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加强对教师的沟通,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反馈和对教师的引导,并做到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等有助于提高执行能力的机会,增强其执行力,引导其更好地执行绩效计划,并适时地根据学校的组织目标及绩效目标的变化修正当初制定的绩效目标。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促进教师更好地达成组织的目标,也实现其个人的价值。
4)绩效评价
教师绩效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职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师的工作行为,这也是教师提职、晋升、奖惩或解聘的依据。而绩效评价注重的是双向评价,上级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负责填写相应表格,教师自身也要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对上级管理部门也进行评价,负责填写相应评价意见。只有上下级都参与绩效评价过程,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相互间认知的差距和理解的误区,从而对绩效管理进行修正,最终帮教师找出能够提升和需要开发的领域。
5)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需要教师和管理者坐下来,针对教师的绩效进行审议。通过绩效反馈,教师可以明确知道哪些方面和高校发展目标相一致,哪些方面和高校发展目标相背离。只有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不偏离,才能够达到双赢。同时,教师可以对自己绩效中效能低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强化和提升,为提升总体绩效找到新的目标和切入点;管理者也能了解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改进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反馈沟通为教师提供工作指导,寻求提升绩效的方法,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师个人进步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绩效反馈并不一定都存在于绩效管理的末尾,而是贯穿于绩效执行的始终,绩效反馈不是对教师行为的指责和追究责任,而是积极地引导教师沿着绩效目标前进。
6)绩效计划的修正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伴随着对绩效计划的不断更新和修正。绩效计划的修正是绩效管理过程中最后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下一阶段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始,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绩效计划的更新和重新签订需要以在绩效反馈阶段收集的教师工作和完成的信息作为参考的依据,同时在必要时需要对不合理的计划作出调整和修正,使其更好地满足高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这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也是一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进程。
篇5
1.2使用创新方法。
使用创新方法,增加文科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理论课的兴趣。传统的计算机软件理论课上,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知识的了解均来自教师或课本。而学生在理解这些内容时,往往是随便应付的,并且很多时候并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解,也缺乏软件的意识,进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也对这门课程无感。为了让文科学生加强对计算机的认识,在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课上,教师一定要适当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创新实训。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掉理论知识课程,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教学时,应当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便让学生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者。其中办公软件有WPS、Word等,信息管理软件则主要有AutoCAD等软件。不过在生活中,教育和娱乐类的软件比较受学生喜欢,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不管怎么说,教师在实践课上,要充分为学生讲述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操作过程,并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操作和训练,给学生布置一些软件学习和创新应用的作业等等,以便能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
1.4开展计算机软件比赛。
为了让学生有点竞争感,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更加重视,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开展一系列计算机软件类比赛。教师不一定要拉动全院的人参加,在班上举行即可。比赛的内容可以是图像编辑大赛、影视海报制作大赛、明信片设计大赛、影像剪辑大赛等等。让学生在适当的压力下,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并从中得到更多的经验。
篇6
1.2教学方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学生们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完全遵循教师和教材的教学指导来进行操作,长此以往,会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极为狭隘,社会工作实践时习惯按部就班,创新创造能力就此被扼杀。教学内容的陈旧、实践教学项目设计性和综合性的缺失让学生的学习思维也被局限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课堂之中。许多实践教材中不仅直接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数据表格,甚至还将实践操作步骤一步步地列在教科书上,如此“细致”的实践教学让其失去了教学意义,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较小。
1.3教学考核管理的不完善
对于计算机实践课程的考核制度的管理而言,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且教学考核管理的制度也不够完善,这样就会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估工作造成困扰,无法激发并调动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导致整个课程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2提高计算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的看法和建议
2.1实践课程的合理安排
全国各所高校在大一就设置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一学期的学时数在48节左右,教师可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分为28和20。除了这两大教学板块以外,还应设立一门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时间为1周左右。对于大二、三年级的学生,依据其专业课程及相关工作的需求,可分别开设FOR-TRAN、VB、VFP、MATLAB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课时数从48到63不等,课堂理论教学的课时数为28到31,实践教学课时为20到32。除了理论性知识的教授,可结合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类别设置了与之对应的实践课程,像VFP实践课程和VB实践课程都是比较典型的,实践课程的时间大约为1至2周,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应用打下基础。
2.2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
(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备知识内容为主,延伸知识则以自学为主,教师从旁辅导。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office办公系统软件操作技能的掌握,字、图、表、库、网的初步使用和网络的简单应用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该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更为详尽的了解,并能够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础的操作技能。(2)以典型教学案例为主线,采用讲授与演示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文档编辑中图片插入为例,这一动作行为的完成其实有很多种渠道,笔者在讲授这一实践内容时,采取了边演示边讲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不会像传统理论教学那样感觉到知识实践学习的乏味,演示教学还针对不同情况介绍了不同方法的应用,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亲自操作来判断选择哪一种方法更为快捷、方便,有钻研精神的学生还可以结合几种操作方法来“实验”,看看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当实践内容涉及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阅操作说明的行为,避免出现半途而废的学习状况。讲授和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同时还起到了培养其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让学生分析设计的自学能力也得到培养提升。
篇7
(1)教学目标的现实性:这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及适应性,所以高职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在目标上体现其现实性。
(2)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高职教育总的培养目标上的“应用型”,决定了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同时也就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包括理论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学等,都要突出其应用性。
(3)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这是高职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学的又一特点。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人员为主的专门学校,而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较少依靠系统的学科理论而更多地依赖工作技能和经验。比如,要生产一辆汽车,工程师设计出汽车和生产汽车所需的工艺装备,技术工人按规定的工艺路线,运用相应的工艺装备生产出汽车。相对而言,工程师主要是靠动脑来工作,而技术工人主要是靠动手来工作。这些都决定了高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高职教育过程必须体现出劳动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4)能力培养的互动性:传统的能力培养或者大多数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都是单向性的,学生的实验操作等都是服务于理论学习的,其主动性较差。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发展,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突出。
高职教育教学的这些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反映出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能力上的综合性与适应性。所谓能力上的综合性与适应性,是指高职教育教师不仅要具有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指导、传授专业技能,发展学生合作、创新等专业品质的能力;教师不仅了解所任教学科的发展,而且对本专业及相关职业发展情况也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教师不仅在理论上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观察,以及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善于在专业技能上不断更新。
(2)观念上的全民性与终身性。所谓观念上的全民性与终身性,是指职业教育首先是面向所有人的一种开放式教育,强调高职院校在实现社会公平,为每一个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目的在于加强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联系,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对于教师来讲具有这种观念有利于其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知识、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教师在不断实践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体现出终身实践、终身提高、终身服务的理念。
(3)职业活动的完整性与过程性。所谓职业活动的完整性与过程性,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面向技术工人职业劳动过程的,反映职业劳动内容的,而不仅仅是学科体系,强调教师对“劳动过程”的完整认识和完整渗透与体现。
二、高职院院校教师专业继续教育的模式
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模式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附加模式。即在专业技能经验的基础上,补充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合格的职教师资。比如丹麦、西班牙等国即采取这种模式。
第二种是整合模式。指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教育教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进行,并力求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的一体化,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有荷兰、奥地利等。
第三种是结果导向模式。结果指的是教师职业标准,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方向。通过这种培训,达到职业教育教师标准,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有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
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历达标继续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实现学历达标,适应办学要求;另一种是非学历专业继续教育,其目的不是获得学历,而是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提高其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的能力,实现专业自主发展,适应教师专业化要求。
目前,这两种形式在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中都存在,且任务都很艰巨。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本身很薄弱,大部分教师在学历和专业综合素质方面都不能适应国家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比如,国家规定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应达到30%,但目前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总数只有7%左右。再比如,国家规定高职院校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业课教师的80%,显然,高职院校在实际上还达不到这一要求,且相差甚远。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仍应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方针,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本文所论“教师专业继续教育”是指基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非学历的专业继续教育。“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在职进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教师教育改革中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进修,建立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川而这也正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
根据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我们认为其在职教师专业继续教育可以选择下列两种模式进行更为合适。
1。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sc俪1一based)是指以学校为本,它相对于以校外为本而言。校本培训模式,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也称“以学校为定向”的在职培训模式。“校本培训的初衷在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它在形式上强调任职学校所在的空间,以任职学校为载体。
然而,学校不是“校本”实质意义,它只是一个外在形式,就其本义而言,“校本”首先表现为一种理念闭,体现了对学校内在价值的尊重,对学校主体性的重视。其理论假设是高等院校为教育理论的增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而教师任职学校则为教学实践的培养负责。校本培训模式体现了教师任职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因为校本培训实际上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利用任职学校教育资源,以实际情境中经常性问题与教学经验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一种培训,所以,它主要不是以理论培训为主,而重在解决教师日常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因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故而这种培训效果很明显,能有效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有关校本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大多是指向中小学及中小学教师,而有关高校教师校本培训问题则较少论及。在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中,校本培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在实践中,管理者和教师普遍看重的是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为主要目的的在职培训,如在职攻读学位、外出进修、访学、参加学术研讨会等,而把校本教师培训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或疏于组织,或消极应对。”闭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更是司空见惯,不仅如此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本来就很差,学校管理者虽然在工作过程中也很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与规范,但它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来自教师专业化而只是教学评价。这时,教师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发展。从校本培训的内容来看,它并不否定理论培训的必要性,但从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出发,校本培训更应侧重发现并解决教师日常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其内容从理论上讲,应侧重于教学理论、课程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学科教学方法的培训。
目的在于提高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素质,使教师更像一个教师,使其教育教学行为更多一些理论支持,从而唤醒自身教育专业发展的自觉。其内容从实践上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观察,发现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归纳、提升,再从理论上和技术上进行指导培训,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课堂研究意识。“教育一向是个艰巨和复杂的任务,而情况总是在变化,每个学校和课堂都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有关的教师能够诊断,因为他们最了解学生和整个情况。虽然求助于校外的顾问有时对问题的解决是可取的办法,但只有当有关的教师参与了整个过程,并一致同意问题诊断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有效的变革才能成为可能。”图根据校本培训的内容(理论和实践)来分析,这种培训可以选择的方法有:案例教学法、现场观摩法、问题探究法、自发演说法、身临其境法、自我训练法、小组互动法、共享信息法等困。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已被证实是可行的。校本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在各国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实践中表现是不同的。
在高校中,人们更看重教师的学术素养而不是教学素养,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场所,却不是为自身培养师资的地方。从世界范围看,大学教师似乎不需要专门的训练。”闭于是,以教学实践为中心,以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主旨的校本培训自然不能引起教师与学校的重视。综合国内外校本培训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应该包括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对象与主题。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教师个人申请,确定教师的培训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区分培训对象。培训对象的划分可以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是以入职年限长短来划分,主要有新教师(入职一年左右)、青年教师(人职二年至五年)、中年教师(五年至十年)、老教师(人职十年以上)。第二种是以职称为标准的,可分为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第三种是以教研室或相关专业为单位来分。第四种是根据教师培训需求来分,具有相同培训需求的教师可以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不论是以哪种方式来确定培训对象,都要反映出对象的需求。然后由培训组织机构与辅导教师一起进行研究,并最终确定培训对象与主题。
第二阶段:问题诊断与把握。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小组交流、观摩、听课等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和把握。现有的研究表明:“理想的做法是由教师相互听课,并在一种非评估性的气氛下讨论他们的感想—这样,教师不仅受益于参观他人的实际教学,也从其他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受益。”阁这一阶段取得实效的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之间要有真诚的交流与合作。在高校,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比较广泛的,但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并不多,甚至有相互封闭的倾向。但“教师职业发展极为重要的是与同事合作,要成长为一个专业人员,教师必须想办法克服课堂上和学校中存在的隔离状态。”
第三阶段:问题解决与主题升华。这一阶段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培训专家和教师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理论上和技术上提出解决的办法;二是专家根据问题分析,提出教师专业继续教育的方向,并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与反馈提高。教师和专家分别从自身角度对培训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活动到效果等做全面总结、意见反馈,进一步强化受训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形成教师个体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这是校本培训的根本目的。由于校本培训是基于教师任职学校,在教师任职学校中,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所以它也会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比如高职院校管理者对校本培训的理解、支持;教师培训需求的经验化;问题诊断的主观性;交流、听课等活动的形式化等。这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定会影响到校本培训的效果。
2。学校社区企业综合模式
在有关教师专业继续教育的模式研究中,我们尚未发现“校企结合”的教师专业继续教育模式。但根据我们对高职院校教师及教学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校企结合进行在职教师专业继续教育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继续教育的有效方式。
所谓校企结合模式,是指在职教师通过学校、社区和企业,并在学校、社区和企业中交替学习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达到继续教育目的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而建立的,它的主要依据表现在:首先,校企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是指根据办学主体、办学目标和学制形式等主要特征划分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运行方式。综观国内外各种形式、种类的职业教育,基本模式有四种:以学校为本位的模式,以企业为本位的模式,以社会为本位的模式和“学校一企业”综合模式。职业教育的这些模式的形成和选择,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它们给我们以教师专业继续教育的启示。尤其是“学校一企业”综合模式,对高职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和美国的工读交替等都属于该模式。它们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职业教育的最优模式。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历史趋势。对于“双师型”教师来说,实践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它包括实验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工艺分析能力、仪器设备及生产工具的维修能力、与产学结合的科研能力,其中技能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如何使“双师型”教师获得实践能力?校企结合是很重要的。职教教师相对于普教教师而言,其素质构成更具复杂性。在国外非常重视职教教师在职业界的实际工作经历。其次,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启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简称DP学校,它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的一种师资培训学校,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合作协助与临床经验上。DPS学校的经验表明了教师任职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教师发展不是传统意义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发展,是一个教师从幼稚到成熟,以及水平能力、知识建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人的一般发展和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化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养成来说,“企业”就是其“专业发展学校”,企业和学校的结合,就具有了DPS的功能。再次,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社区模式的借鉴。社区模式是指以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利用社区资源,对中学教师实施的以丰富社会阅历,增强社会问题意识,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为主的教育模式。教师继续教育应该使工作与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教师群体积极参与本地区的各种活动,了解本地产业结构和经济情况,了解社区内不同群体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感受,获得更多的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背景知识与过程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其服务的水平取决于其所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而这又与教师对当地产业结构和状况的了解有很大关系。
“学校社区企业”综合模式的实施涉及包括学校、社区、企业在内的多个方面,相比较校本培训模式,综合模式更为复杂,投人更多,但对于注重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高职院校来说,又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教师在社区、企业进行调研、学习,不仅可以获得自己教育教学所需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社区工作、企业学习进行运用,帮助社区和企业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通过自己对社区、企业情况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社区认识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觉性。
篇8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在这里,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1.2项目教学法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项目教学法对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它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高职学生毕业时须能够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能够起草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具备运用国际贸易法律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方向具体地表现为以应用为目的,以提升贸易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重技能操作,重实践教学。
2.1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更易掌握国际贸易流程。
项目教学法强调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一过程;强调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练习、归纳和发现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学习的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中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问题,达成对本门课程的理性认识。使得学生对国际实务更易掌握、接受。
2.2项目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兴趣。
项目教学的出发点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在解决贸易实务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并且能够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
2.3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获得自信心。
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设计最终会落实到项目结果上,并且老师会对不同的结果给出不同成绩的打分。这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度,这一点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3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3.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设计的原则。
(1)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选取要合理、典型。也就是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特别注意项目的合理性,避免设计一些脱离实际的项目,要利用那些发生在实际业务中的真实、经典的案例,加以选择和编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于课堂教学,设计出学生可以参与的项目。让学生扮演项目进行中的角色,能够积极参与项目过程。
(2)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即项目的设计必须突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可以参考恰当、典型的案例。同时,设计项目在参考案例时还应从授课对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出发,对于过于简单的案例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对于冗长、复杂的案例可根据项目设计要求适当的精简、缩写后予以采用。
(3)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评析要恰当、实用,要做到总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教师的点评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项目完成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点评中得到提高。
点评的过程既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来讲,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处理相关业务问题的能力、技能和技巧,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在具体运用上,学生在对项目完成的结果进行评析的时候,一方面要对学生的成绩予以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过程;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予以纠正,让学生明确怎么做才能避免所犯的错误,起到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
3.2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具体设计。
以国际贸易实务中贸易结算方式的教学为例,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一项货物的跨国买卖,让学生扮演买方、卖方的不同角色。此时,可给出学生几种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如汇付、信用证、托收等方式,将学生分组,每组可选择一种或几种结算方式,完成各种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完成相应单据的制作,并解决贸易中的问题,如信用证的改证、信用证与合同不相符等。最后,老师对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将成绩量化,评价每种结算方式的风险和成本,总结经验教训,给出最佳答案。最后引入激励机制,给胜出者(小组)予以分数上的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对成绩稍低者(小组)可再下一次的项目完成后刷新这次成绩,以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
[2]孙瑞华,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探索[J].石油教育,2001(2)。
篇9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篇10
(二)预期学习结果
教育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是课程改革的“指南针”。预期学习结果是对教育目标的细化,使之达到可操作、可实施的程度。预期学习结果反映了学生在毕业时期望的和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准,它常常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技能和态度有关。6所大学工程教育的预期学习结果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3个维度设置上大体一致。但不同学校设计的预期学习结果内涵也有差异。例如,A大学和E大学在知识要求中将经济管理知识单列;C大学特别强调工具性知识和社会发展及相关领域知识。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知识”要求的趋同性,说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得到了重视,但技术知识的分化、交叉与快速变化的特性没有受重视,工程科学知识没有很好地被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高校对工程的本质和工程实践的时代特性没有精准地把握。又如,关于学习结果的技能要求,C大学独树一帜,将终身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协调、合作与竞争能力纳入其中。关于态度要求,6所大学的表述非常泛化,还停留在精神、思想、素养、意识层面。可见,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需更关注21世纪工程师职业新形象和工程实践新特征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三)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教育目标和最终学习结果的桥梁。课程结构包含课程类别、内容、学分比例、选课性质等要素。由于我国大学课程模块划分没有统一标准,为规范统计口径,本研究将课程类别分为以下7类:(1)通识通选课程,包括政治、军事理论课,外语、体育和计算机工具类课程以及学校单独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2)自然科学课程,指数学、物理、化学类课程;(3)学科技术基础课程,指大类学科基础课、学科平台课、技术基础知识课或专业基础课;(4)专业课程,是指直接针对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5)专业方向课,是指单独划专业分类的课程,包括分组方向选修、分模块选修、分课程群选修等;(6)集中实践环节,是指对立于课堂教学的一类课程,不包括具体课程涵盖的实验、研讨和课外自学,但包括一门课程结束之后的课程设计;(7)单独设置的跨学科选修课。数据分析表明,6所学校课程学分总数从160~208不等;通识通选课总学分数超过40的学校有5所;自然科学课程学分平均为26;学科技术基础课学分从21.5~54,集中实践环节学分从14~45不等,这两类课程学分配置差异较大,说明课程学分设置被学校认识的重要程度有差异。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有所不同。如果按某类课程的学分数占本专业总学分的比例超过20%这一标准来衡量,6所学校的通识通选课比例全部超过该标准,学科技术基础课比例有5所学校超过该标准,集中实践环节有3所学校超过该标准。自然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均低于总学分的20%。关于专业方向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分别有3所和2所大学单独设置了该类型。自然科学类课程所占总学分比例变化不大,全距R=6.2;学科技术课程占总学分比例有波动,全距R=16.8,上异常值为30.2%,下异常值为13.4%;集中实践环节的下异常值为B大学的8.8%。上述数据表明,不同学校对不同类型课程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还说明了专业课程(学科技术基础、专业课、专业方向和跨学科课程)中必修与选修的学分配置情况。从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来看,比例最高的是B大学,选修学分高达32;比例最小的是C大学,选修学分低至7;这说明这两所大学对选修课程的功能和学生学习选择的灵活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其余4所大学选修课程比例大体相同。如果单从选修门数的绝对值来图2专业课程选修与必修门数看,A大学高居榜首,其值为51;C大学最少,其值为8;选修课提供门数有下异常值,为C大学的8。绝对值只表明量的多少,要说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还要考察可选门数与应选学分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表明单位学分可选门数越多。从表3可以看出,D大学和A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高,可以推论,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高。B大学和E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低,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低。
(四)实践环节
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计对工程教育尤为重要。从6所大学课程计划的集中实践环节设置看,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有一定的差距,最低8.7%,最高24.4%。集中实践环节的类别按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认知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军训、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综合项目设计。值得指出的是,“综合项目设计”本应是工程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无论从学分设置(4~5学分)还是采用学校(3所)来看,均没有凸显该类实践环节应有的地位。富有个性化的是,A大学设置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2学分),旨在为学生提供课外科学研究、接触教授的机会。C大学设置了创新拓展项目(2学分),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实验室、教学基地、创新实践的学习活动。C大学还要求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专业必须建立学校与企业培养联合体。这代表着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环节方面的创新。
(五)学习经验与评价
关于学习经验,我国高校的课程计划大多没有专门规定。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学习经验,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课程与教学的要求中,个别大学还规定了课程内部各教学环节的学时要求。例如,A大学的课程计划规定,每个专业必须有2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和2门研究型教学的课程(Seminar);每门课程的学时由5部分组成:授课、实验、讨论、上机和课外学时,各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侧重地设计相应环节。又如,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人格标准的要求,采用小班化教学、分小组学习、项目作业以及讨论式、案例式和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再如,F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了“Project课程”,即项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项目设计经验,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学生还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获取科学研究的学习经验。上述教学要求为学生学习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学习评价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程度总体不高。从6所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捕捉到的关于学习评价方式,大致可归结为2类。第一类是“简化”模式,以E大学为典型。在课程计划中有一项“考核分配”的要求,规定了所列课程是“考试”或“考察”,仅此而已。第二类是“对应”模式,以C大学为典型。C大学除了在课程计划中表明考核方式外,还对成绩评价方法进行了限定,要求评价方法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与人格”要求相对应。例如,对“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其评价方法是“数理知识通过课程期中、期末考试并考虑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等综合评价”;对“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评价方法为“若干专业课实行小班化、讨论式、案例式、做中学、大作业以及通过面试和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C大学的学习评价模式紧扣学习预期结果,其改革的先进性和政策力度值得借鉴。
二、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呈现了案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现状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关键要素。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角度进一步考察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深入探讨这些现状背后隐藏的问题并揭示其潜在成因,是本研究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
(一)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度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教育目标来看,无论是学校人才培养使命还是专业教育目标,大多没有体现面向实践的工程教育愿景。案例大学均是具有良好工程教育声誉的研究型大学,理应肩负培养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所需工程师的使命。但其教育目标的表述,并没有突出培养工程人才这一重点。其二,从学习结果来看,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是分离关系,没有体现工程实践的整合能力观。虽然知识要求面较广,但没有与工程实践相联系;技能要求还只是一般本科生所应达到的通用标准,没有体现“工程师”的能力特质;态度要求更是泛泛而谈,不易操作和评价。其三,从课程结构来看,总学分数和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首先,总学分数偏高,这意味着课内学时太多,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可能会遏制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偏少,实践内涵不够丰富。这些现状与工程教育的实践特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相差甚远。其四,从学习经验和评价来看,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为主,学习经验的设计仅停留在研讨课、双语课等形式层面,远没有触及工程实践的本质。学习评价仍以“考试”或“考察”为主,从现行课程计划中几乎看不出改革与前进的步伐。唯一例外的是C大学提出采取不同的形式、与能力标准相对应进行学习评价,但这只是一个尝试,实施效果要拭目以待。
(二)课程现状隐含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问题颇多。若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视角审视问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主要矛盾表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本研究所揭示的我国本科工程教育课程目标呈现趋同化特点,各校之间“相互借鉴”表述空泛,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强。同时,课程目标还呈现智性化特点,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断失了工业界需求这一“活水源头”。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当紧紧围绕工程师在企业环境中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没有很好地吸纳工业界对工程师特质的诉求,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工业界企业雇主的参与,似乎只在学校内部“闭门造车”,脱离工业企业和工程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研究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学科壁垒,仍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划分课程结构。按照严谨的知识体系划分课程结构的弊端是,在获得知识体系完备性的同时,牺牲了学科交叉的机会,而跨学科思维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可见,课程结构的分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分离,两者缺乏必要的联结;二是学科课程之间的分离,各类知识缺乏渗透和有机联系。上述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探索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为何改革从未间断但问题仍很严重?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有关。工程教育若不皈依工程本质、面向当代工程实践,如何谈及培养未来的工程师?过度科学化的课程割裂了工程实践的整体特性,而建立在“大工程观”基础上的“整体工程观”是指导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
篇11
由上述可知,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师培养个性化教学风格有着多方面的必要性。所以,对于培养教师的这一技能不容忽视。笔者在此对如何培养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够对该培养水平的提高而做出一些贡献。
1、善于学习和积累
会计专业课教师要想培养自身特有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就笔者看来,首先就要善于学习和积累。无论教师的教学多么具有个性化,也需要建立在教师丰富知识的基础之上。而这种学习和积累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为重要的是要积累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吸取被人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经过自己的理解与深化、变为自己的特有的教学方法。
2、善于提升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的提升是教师培养个性化教学风格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教师没有这种个人魅力,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达不到充分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而这种个人魅力的提升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更要依靠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其特有的气质。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修养。对于学生来讲,及时平易近人的朋友,又是师德高尚的教师。
3、善于表达情感
当下的高职学生有着自身多个方面的特点,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只是知识的讲述,那么一定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所以,高职会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教学,更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幽默、亲切的语言使得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输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4、善于剪辑教材
“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旧面孔”。“教学”,“教”在本质上是为了“学”。会计专业课教师在认真钻研吃透教材的同时,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讲授教学内容,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围绕教材所设立的知识结构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去剪辑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改造,驾驭教材。
5、善于组织教学
培养会计专业课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除了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外,善于组织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就需要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组织方法,并且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而所谓的学生为教学主体,就是指教师在进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上,会计专业课教师要想培养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其方法与策略还有很多,而以上仅仅只是对培养方法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并且由于笔者对于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以上对个性化教学风格培养的研究也是比较浅显、片面的。因而仅仅凭借上述研究来提高会计专业课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会计教学领域的专业人士还需要对这一教学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篇12
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教学人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实习实验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教学为高水平科研平台提供了科研理论知识与优质的学生。因此,教师教学与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是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高水平科研平台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当今高校以教学为中心,不段提高教学质量为永恒不变的重要任务。而拥有高水平科研平台是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高水平科研平台能够提高现有的国内学科水平,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丰富当下的学科内涵,发掘并培养边缘新型学术带头人。本着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态度,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经验,不少导师已经出版了具有特色的书刊、发表了很多高水平的论文。并且,以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凭借的相关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枓。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学生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加深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高水平科研平台促进优质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国内外历史经验表明:没有高质量的科研平台,就很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同样也不可能拥有优质的教育质量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要想深入了解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就必须了解自己专业在整个国际环境的学术动态,准确地把握自己所授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将自己在高水平科研平台中获得的经验及科技新成就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近几年,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合作等科研项目3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这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有利于优质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教授29名,副教授32名,高级实验师6名。有外聘院士1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6名、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3名、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2人。
3.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大学的成长阶段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人生价值观、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都受到这一阶段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高校改革的成败,教育水平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因此,机械类院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拥有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卓识,努力让这一措施成为他们人生中重要的一步棋。在我校本专业,本科阶段已有开设各种实习课程,如巩固与增强本科生知识的课程设计、开阔学生眼界的生产实习、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毕业设计。在研究生阶段,研究生除了上他们的基础课程之外,还额外地去从事导师下的一些科研活动,来增强自己的素质和学术能力。
三、如何实现科研反补教学
1.以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教育方式。
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利于优化教师教学内容并存在着可行性,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入与教学相关的高水平科研平台课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体措施如下:(1)指导教师将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设立教学评估制度。(2)尝试建立科研平台研究成果改进教材的工作机制,并将最近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案中,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3)尝试开设一些反应现代前沿科技的选修课,建立将高水平科研平台项目转化为课程的工作机制。(4)尝试通过结合高水平的科研课题指导机械院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使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5)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内容,邀请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进入课堂进行面对面的授课,与学生们进行互动,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
2.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并健全高水平科研平台实践制度。
经过反复思量与探讨,高水平科研平台实践制度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1)尝试建设高水平科研开放平台,让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科技实践,使平台与学生所学的知识相呼应。(2)尝试组织一些与高水平科研平台相关的科研活动,科研活动要求对参加活动的小组进行竞赛选拔,并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相应的奖励。(3)尝试建立辅助型的师资队伍,对于难以理解、较为深奥的课题,学校应当组织相应的老师来帮助学生。
3.建立“高水平科研活动反哺教师教学”的保障体系。
第一,要明文指出培养的学生拥有参与高水平科研活动的经历,并通过其经历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能够对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二,学校在给专业学生安排课程时,要保证学生的专业课时与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此同时安排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活动,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三,学生可以跟随老师参与老师所从事的科研活动,以加深自己的学术见解。通过以上措施来保障“高水平科研活动反哺教师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探索建立与教师教学等价的科研活动评价制度:(1)在教师科研活动中建立与教师教学等效的评价系统,其评价结果参与教师各种评优选举等活动。(2)在建立科研活动评价制度的同时,不要忘记对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进一步优化。(3)保证教师育人质量,对于教师另一主要方面的评价来源于学生,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是对教师最直接的评价,因此,需要建立并完善学生评价老师系统,以提高教师育人的积极性。
篇13
高职教育集团化下将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的有力途径,并从改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优化办学方向、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思路,将行业、企业经济与专业特色与职业教育进行重构,促进企业在职教师资队伍中的重要合作作用,调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活力。
1.优化校企人力资源合作顶层制度,促进企业在职教师资队伍中的互补作用
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明确企业在职教集团中的积极地位,特别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上来保障职教集团化校企合作的深入。如在职教师资队伍准入制度上、师资培养标准上,参与企业岗位实践上、兼职任教与利益补偿上等,要从可操作性和制度上加以约束,增强企业在职教师资队伍中的保障作用,推进校企合作下职教师资“双师型”队伍教学能力的养成。要从企业申请、企业认定、资格考察复审等环节进行规范,并从企业在职教师资培养及培训中的诸多细节进行明确;从就业准入及职业资格评定上,要从职教师资的配置与调整上来融入到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中,管理职教师资参与到企业岗位实践,并从健全劳动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上保障职教师资队伍的竞争力。
2.强化对职教集团化专业特色建设,提升企业参与能动性
职教集团化专业建设要以职业院校为载体,鼓励专业技能人才与品牌专业的协作,吸引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从职教办学特色上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职教集团化师资队伍合作交流上,要从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转型上来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对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师资队伍的交流,鼓励企业从产学研上整合教育资源、专业优势,发挥职教师资在教学与行业发展中的合作能动性。如职教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通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专业建设需要,从企业、行业、地区经济发展中来重组师资队伍,突出校企双方在人才需求、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融合等方面的合作。职教集团化办学重在深化产教融合,突出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共建。职教集团化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从产业链的需求及发展上,全面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促进企业技能型人才对职教师资的实践能力的补充;另一方面要从职教人才组合及运行机制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
3.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共建
职教集团化以职教院校和企业为合作的两大主题,从教育资源和行业、产业全面合作上实现对接与融合。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在校企沟通机制上,要从多部门间的协调联动中,构建校企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职教教育方针,强化对各方力量的协同,发挥职教院校在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中与企业资源的合作优势;对于企业生产人才来说,职教院校具有知识、人才、信息等资源和政策优势,企业可以从职教工作中实现人才互动与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