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施工机械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施工机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施工机械论文

篇1

2.1操作人员素质的影响机械操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在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施工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施工作业训练,不了解施工流程的技术节点,不能有效地把握施工注意事项。除此之外,也不乏一些操作人员的个人修养有待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平有限,又缺乏使命和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尽职尽责。

2.2摊铺设备和操作方法的影响在进行摊铺作业的时候,摊铺机的操作速度需要控制,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不变的数据范围内运转,这样才不至于不同路段的铺设材料不够均匀,压实找平的工作受阻;还有就是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准确,不能有效保证原料的温度,也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施工规范去作业。2.3供料不及时的影响主要是肉为沥青混凝土的生产、运输供应等环节出问题无法保证摊铺工作连续性,经常出现摊铺机待料现象,出现停顿,导致速度下降,使平整度和压实度均匀性受到影响,在熨平板停止位置出现一条很难消除的隆起带,从而影响路面质量。

3加强机械设备操作手的培训工作

在施工技术人员上岗之前,应该有相应管理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专项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讲明具体的施工责任制度,培养并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认识到这一工作并不是个人行为,乃是关系到企业形象,道路质量安全等诸多问题。

4正确合理调整摊铺机和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落实操作方法

4.1摊铺机自身的条件及操作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有影响在选用的摊铺机进入施工现场以前,一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质量检测工作,不同性能标准的摊铺机都会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特别是摊铺机的主要部件,比如说履带、供料装置等等,如果做好检查检验工作,那么可以及时更换和处理,否则将在不同程度对施工质量,对路面的平整度产生破坏。

4.2摊铺速度要恒定在规定时间内熨平板底部混合料的数量的供给是每个路层相同厚度和标准压实度的重要干扰数据,这一变化是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此中情况主要是摊铺机在进行作业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速度行进,路面下层的速度不得低于两米每rain,也不得高于六米每rain,路面上层应该控制在一到三米的范围内,如果在施工开始时确定了一个速度,那么就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准确地按照这一速度进行作业,一旦出现设备短时间停止运转或者是倒退亦或者是有脉冲,那么都将直接导致路面的铺设质量受到影响。严格的控制铺设机的速度,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一致,压实度平整度得以保障。

篇2

食品机械就是将食品的原材料加工成为成品食品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机械装置与设备。食品机械也可分为食品的加工机械和包装设备这两种。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机械是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行业。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食品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工业设计又是食品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工业设计能够实现食品机械产品造型、功能结构和材料的科学合理化,在提高产品的整体美与社会文化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食品机械产品的功能、造型形象及物质技术条件是构成食品机械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现在一些家用食品机械的外观:简约、时尚、新颖、实用,改变了以前食品机械只能在食品加工厂的现状,现在很多外观造型时尚、操作简捷方便的小型食品机械像面条机、挂面机、和面机等慢慢的进入消费者的家庭,食品机械的发展与工业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工业设计使食品机械产品更加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出色的工业设计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食品机械产品设计是把实现机械产品本身的功能作为重点,以设计产品为目标,在传统的食品机械产品设计工业中,机械工程师是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来进行产品的设计,但由于设计出的产品大多外观造型粗糙和使用方式不够人性化,尽管能很好地满足功能的要求,但往往在销售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大弊端。食品机械工业要有一个更好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食品机械产品设计时把工业设计的方法和思想纳入其中,这样的食品机械产品不但能够满足功能的要求而且可把产品顺利的打入市场,融入工业设计的产品相比就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

3工业设计在食品机械中的应用

3.1工业设计创新理念的应用

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核心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食品的追求也多样化起来。利用工业设计的创新理念,设计出新颖的食品机械来满足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通过分析人们潜在的需求,明确产品概念,提出食品新机械的功能定位,从而推出新颖的产品,占据市场的制高点,为企业创造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对现有产品结构、材料、生产工艺等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赢得众多消费者的认可,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2外观与功能结构的结合展示出食品机械的美

从外形图上可以看到,整个面条机外廓造型曲线优美,配色细腻和谐,按钮设计人性化。大面积外形对机械结构进行包裹覆盖,可消除消费者对机械结构的恐惧,使用操作简单和拆卸方便,无不显示着工业设计在食品机械中展示出的美。造型设计与色彩完美地展示了面条机内在的性格。一个能实现功能的食品机械产品,不仅要满足人的使用,还要适合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工业设计赋予面条机新的内涵。

3.3安全、可靠、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食品机械是食品的加工和生产设备,产品必须考虑安全、可靠、人性化的设计。让产品与使用者取得最佳匹配是以人为本设计的根本理念。工业设计的应用,充分考虑如何使设计的机械设备系统、人机系统或人机环境系统最大限度地适合人类的形态、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求达到安全、舒适、高效生产和工作的目的。在食品机械领域,主要考虑的有系统的可靠性和人机安全性两个方面,系统可靠性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和给定的工作条件下,食品机械能够可靠、有效地进行工作,保证无故障时间和使用寿命达到预期要求。人机安全性是指食品机械设计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不仅能够保证人体安全、舒适、卫生和健康地工作,而且能够使机械故障和卫生问题产生的风险或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工业设计在食品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食品机械的竞争力不再是仅仅取决与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完善的功能,而是要考虑食品机械产品的工业设计。由于传统的食品机械设计以设计产品为主要目标,更多地考虑产品本身功能的实现,而没有把人作为设计的一个目标,没有规范化地考虑人的因素,这就很难保证机器操作效率最佳,也不易判断设计质量的高低。人机工程学强调将人和机器作为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人机系统。人机工程设计的是人机系统,是把人作为系统设计的一部分,把人-机-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目前,我国食品机械行业工业设计还未引起企业和设计人员真正的重视。食品机械在进行设计和制造时,仅考虑功能要求而未考虑工业设计,致使有些食品机械产品表面粗糙,色彩搭配不合理,操作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许多零部件外露,不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还显出产品的笨重和丑陋,这些因素极大的限制食品机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食品机械是生产设备,其形态应体现整体的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美感形式,根据需要辅助以局部形态的对比和变异形式,创造符合产品特征的审美意象。这样既有利于标准化和经济性的需要,也有利于表现和谐统一、含蓄丰富的美感,创造单纯、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人文气氛,缓解疲劳和压力,可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为此,人不再是被动地去适应机器,而是与机器共同完成一个系统目标,从而可以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篇3

气体和蒸汽联合循环单元模块化程度高,主要根据燃气轮机、发电机、余热锅炉和其他模块重量选择起重机。F单元,例如,其燃烧引擎体重约300吨,约13米长,直径大约4米。2拖燃机项目发电机、汽轮机相当于300mw火电机组,接着一个相当于135mw火电机组。废热锅炉约30米,高度约2锅炉模块,该模块的长度约为22米,宽度约3米,重达14吨,高压蒸汽鼓重约100吨。总的来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特点是低海拔的设备,数量大,大的安装时间相对集中,非常符合大型履带式起重机的操作特点。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通常是45吨履带起重机,1级15吨履带起重机能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

(一)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单位等于上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增加煤气化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大,超重,高海拔。起重机械的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煤气化装置的高度,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飞灰过滤器参数等核心组件的重量和安装高度。没有先例的IGCC电站在家里,但是有类似的煤化学项目。在278年。T/d的煤气化装置为例,大约是600米的钢结构,60米,110米(深、宽、高),结构重量在3T。提升可以采用FZ200或ZSC724,M1500ZiSheng附着式塔式起重机为气化炉直径约5米,长约4。大约56米,体重,海拔约4米,底部合成气冷却器重量约5吨,飞灰过滤器重量约为300吨。

(二)液压起重设备使用液压起重设备吊装施工周期长,巨大的额外的轴承钢结构,安全风险大。而不是使用非常大的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更经济,迅速。国内石化系统拥有T00l00公司CC8800125t型和LiebhellLrll35。类型的l35t履带式起重机可以满足要求。此外,还有待配备l400600t履带起重机在煤气化装置建设、设备等组成滑动尾吊性工作。

三、火电厂建设大型起重机械布置趋势

外国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布局有多种风格。俄罗斯通常和配套的塔式起重机的单元设计,如CKP系列。由于寒冷气候,锅炉岛通常有一个轴承锅炉房结构设计、锅炉房上面超过200吨桥式起重机的设计,锅炉采用塔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专业起重设备起重蒂珀和倒钩。俄罗斯进口的大部分国内500800MW单元设计。美国、欧洲,火电机组通常采用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大型液压升降装置、大地形起重机起重,尽可能地在一个广泛的投资组合,形成提升组件。项目操作通常是设计、安装同样的公司,严格遵守合同在工程建设工期。由于人力成本昂贵,机械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起重机配备完整的类别,利润很大,有效的保证施工安全。在中国,日本,韩国,和火电建设和基本相似,但其机械设备性能余量大。

篇4

1.2施工组织的加强

施工企业应该注意到机械维修的重要性,将维修体制与灵活机动原则相结合,基层施工企业应建立起小型修理工程车,该小型修理工程车应是连检测带修理的。在企业中由专门的工地维修组进行施工机械的维修工作与维护工作,在保证定期与日常点检的前提之下,对现场的机械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并与机械的实际运行状态相结合,制定维修制度,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进行安排与调度,这样机械维修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工程竣工机械需要进行大修的时候,基层的施工企业可以将施工中的机械统一交给上级施工企业的维修厂进行修理。大型施工企业如果施工工地之间的距离不太远,可以组织维修人员与机务部门人员组成机动维修小组,对机械进行定期维修,根据维修与巡检的内容将机械巡检表填写好。在实际工作中于这张机械巡检表相结合,将修理于保养任务安排到各机动维修小组,由机动维修小组将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完成。

2相关建议

2.1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施工机械状况对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将维修工作做好,不仅要强调技术与经验的更新,还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强加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考核,避免施工中出现拼设备、拼消耗等行为来提高效率行为的出现。一些新引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应进行操作演示,通过专业培训、标准化与规范化操作使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2.2加强设备维修力度

从目前维护与检修的实际状况来看,要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要根据机械使用状况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级,任命专门人员进行定期专检,一旦使用过程中有问题发现,应该及时在交接班本中进行记录。将检点结果与绩效挂钩,做到早发现早汇报,还可以给予酌情的奖励。机械在进场过程中应将机械性能参数等记录好,并对装置于机械零部件进行检查,保证机械的安全与有效使用。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作为维修的依据,为以后的维护提供参考。

篇5

1.2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因此,必经通过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来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它非正常性开支。使得企业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同时达到:“节流、开源”的目的。否则设备就要进行大修或更换新设备,这样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了企业资源的经济收益,更有可能随时影响施工,甚至会波及到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如战斗型架桥机,在关键工期实施突破时,故障停机一天就会少架5-7孔梁,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2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首先,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广西玉林柴油机厂从1994年开始推行“强保养、零等候工程”,使柴油机可靠性从实现3万公里无故障升到10万公里无故障里程指标考核。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含进口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隧道施工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的借鉴作用。其次,中铁十九局集团等单位亦在推行机械设备强制保养方而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3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措施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对于隧道施工企业来说,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有高的施工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这是所有隧道施工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3.1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如忽视机械技术保养,只顾眼前,直到机械设备不能运转时才停用,则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各种材料消耗增加,甚至会危及安全生产。不按照规定保养设备,粗野的使用、愚昧的管理,这与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3.2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点检)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3.3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隧道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另外,要注意加和设备生产厂家的沟通联系,与生产厂家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以防因关键设备维修而耽误工期。最后,将技术保养上作制度化、规范化。各类型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和保养手册”中都有明确的保养规定,在实际上作中对此要强制企业相关人员重视起来。

总之,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管理的目的是把隧道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维护好,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事故率和不必要的停工损失,为隧道施工提供最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林允明.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上业出版社.2005.

篇6

1.2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石油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牵涉的内容广泛,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建立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操作规范,才能进行标准化的统一管理。而现实情况反映出来的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着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严谨的现象,缺乏对机械设备的资料档案建立、使用信息记录、台账归集和管理计划等环节的制定,导致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台账混乱、机械设备使用率低、故障维修次数频繁,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滞后,不仅不利于机械设备权责的划分,而且不能从根本上剔除机械设备管理的弊端。

1.3忽略机械设备保养工作企业工程的机械设备属于慢性耗损的过程,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一定要有明确的周期计划,才能确保机械运转的有效性和使用延长性,对其进行保养和检查才能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高效运转,提升使用效率。但现实情况则相反,大多数技术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只“用”不“修”,完全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更加不会结合机械设备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施工工程制定目标和计划,从而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期。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不规范,造成机械设备使用率低、工作效能低、且故障频发,最终将会使得机械设备加快磨损程度,缩短设备原本的使用寿命,将会对石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增加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和故障处理时间,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生产负担。

1.4对机械设备维修不及时一些石油企业为了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和周期性检查费用,经常会延迟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时间,并未停止机械设备的运转工作,长久以往,最终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按照正常的施工计划正常工作,延误工期,产生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种问题的出现,将会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不能产生更多的工作产量,对石油施工企业的发展运营起到不可估量的制约作用。

2.影响石油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原因

石油施工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管理维护程度不够,不利于企业调整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机械设备管理能力较低石油施工企业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力量薄弱,由于工程项目设计的范围较广,所以对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调动较为频繁,将直接导致部分项目的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出现空档,不能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形成周期性管理。由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职业素质不高,通常会忽略对机械设备的监管工作,随意找人替代,有时候甚至会安排没有从业经验的人员管理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管理基础设施薄弱,通常都是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维修工作,延误施工工期。很多石油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并未开展切实有效的维护工作,各种记录台账、管理程序、检查情况混乱,甚至一片空白。企业高层的经营人员对现场施工的检查和监督工作脱节,严重时将直接引发安全事故。

2.2机械设备管理认识不到位石油施工企业对设备的管理上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保养的不良现象,即使有些单位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实行了定人机制,抽调出专门的管理小组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和监督,但是并没有对管理人员制定专门的制度,不能对管理人员起到约束性作用,使得管理人员出现不负责的态度,对机械设备管理的认识水平不够,对设备的使用包用不包修,出现设备故障时不能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检查和维修时,很多管理人员没有责任心,草率应付,马虎了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在操作规程上出现严重违规的现象,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不能对管理工作负起责任。

3.提升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石油施工企业要想更好、更快速的适应市场竞争,就要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一定的利润空间,实行精细化管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指导要加强力度,树立经营生产的管理理念。

3.1强化机械设备管理的制度在实际的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要想促使管理工作能够朝向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的方向发展,就要首先制定出可行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工作任务和职责,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业务指导,树立起全员管理的理念,促使管理人员将机械设备当做自己的财产对待,实现细致化管理和使用。在人员的调动和选拔上,一定要选取出责任心强、洞察力高,拥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这样才能规范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完善各类设备的登记、档案建立、使用台账和维护记录等工作,对各类机械设备的材料进行汇总和保留,确保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延长石油施工项目的工期。

3.2落实机械设备维护的制度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也是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主要环节之一,任何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发生磨损现象,保养和维护的原因就是要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弊端,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对机械设备维护人员的安排上,要建立相关奖惩制度,实现安全运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篇7

目前,国内多数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均采用各种大型工程机械进行施工,例如碾压、摊铺、起吊机械,大幅提升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是在机械施工过程中却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既影响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和安全性,也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损失。因此,在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如何正确地选择和操作机械、合理地保养和维修机械,避免出现施工中的经常遇到的问题,已成为施工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1.公路机械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机械施工安全事故

我国有关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发生地坍塌、压路机倾翻、大梁支架坠落、挂篮坠落等各种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有机械操作不规范、未严格依据有关标准与规范进行机械检查与维护、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防护性设施不到位、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等事项。对于公路施工的场地条件、气候温度、地质结构等客观因素的应对不足,也引起不少安全事故。例如高温造成的机械过热、地基沉降造成的机械失衡等。

1.2. 机械设备管理体制缺乏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是工程量较大,但施工期较短,而施工企业常常是规模小,设备不足,为追赶进度、提高生产效率,一味地让设备超负荷加班、加点。不仅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监督、管控、维护,也没有完整有效的机械设备生产制度,从而直接造成了施工机械状态及完好率的低下。由于难以保障生产机械的运行状态、质量寿命,倘若施工机械出现电气短路或机械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了项目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将直接危害到操作人员与作业范围以内其他施工班组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是由施工机械的外部结构接触、破坏到施工部位。

1.3. 机械设备老化、损坏

由于企业进行机械化施工的过程当中,没能够对各个路段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科学、有预见性的评估,没能有效地针对工程量分配设备。因此,在配备机械化设备的时候,经常是一刀切、统一分派,根本没有考虑到具体施工当中的具体需要。

在设备分配施工任务上的不科学,造成了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的严重问题。有的地方,由于设备的严重缺少,机械长期超负荷作业,加之使用不当、不注意保养,设备的老化程度非常高。而在另一些地方,由于设备的长期冗余,许多先进的设备长期闲置,出现了老化生锈的情况。此外,由于这些设备的大量堆积,因此得不到必要的更新,最终出现设备跟不上施工的实际需要的问题。

1.4. 操作人员素质较差

由于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公路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往往非常先进,操作也相对复杂。而许多施工企业虽然非常重视机械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却往往忽视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配备。在公路工程项目机械化施工中,现场施工人员主要有负责直接操作机械作业的特殊工种人员,指导、指挥机械操作行为的现场管理人员,检查、养护、维修施工机械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技术能力的高低对机械施工的效率、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一些施工企业并没严格把关机械操作人员的招聘,更没有开展系统、专业的再教育,往往是指派一些未经过资质考核、缺乏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参与施工,不但难以发挥机械化生产的应有作用,也直接影响、威胁到了其他班组的作业秩序、人身安全、施工质量,而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不到位、专业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的存在,也将影响到机械施工的安全、质量。

2. 机械施工主要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建立机械施工管理组织

公路建设机械施工企业必须设置工程机械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对于机械管理的全过程(机械设备的计划、选购、调试、使用、维护、检修、升级、改造、更新和报废等环节)都要制定与其环节相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使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使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制度化、规范化。

明确管理组织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工程机械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机械施工计划总工期和阶段工期、工程施工方案、机械施工程序、操作规范、现场管理人员职责、机械选用、机械最佳配置和机械安全施工具体措施等。

2.2 .构建工程机械施工安全体系

2.2.1.机械操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风险意识,做好劳动防护工作。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要坚持做好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机械设备检查,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理机械事故隐患。操作人员要在确定自动控制机构、监测、指示、报警、仪表及警示等安全装置设备齐全并使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操作机械进行作业。

2.2.2.加大现场的安全监察力度。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责令相关负责人整改,并且要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2.3.对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管理。在机械周围要设置安全警示牌、路障。用来提示过路行人的。机械的停放场地要平坦,便于机械进出,并且要做好机械的防冻、防雷等工作。

2.3. 积极地落实设备管控活动

2.3.1. 合理选取机械设备。要明确道路建设工程的建设特点、工期及工程量等要素。在预算合理的前提下,选择技术先进的设备。在项目的时间不长,建设场地不宽阔的时候,要使用多功能的设备,对于那些有着较大的活动量,而且性质独特的,要使用专用的设备。

2.3.2. 加强开工前的组织管理。

开工前要详细划分具体明确部门、岗位的职责与职权,针对机械设备的选型、进场调试、运行使用、检查维护等环节业务活动,按相应的标准、制度与规范执行,保证各项监督、管控工作的效率、质量。

2.3.3. 机械设备合理运行

在实际机械施工时,应综合考虑整个项目的机械作业量、工种类型、机械数量等具体情况,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设计、制定机械施工责任制并将其细化、分派、落实到每个操作岗位,通过奖惩制、考核制的实行,进一步提高全体在岗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有效进行。

2.3.4. 注意设备的养护和维修

机械设备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适当的养护,以提升设备使用时间和效率。企业要设置综合化的机械养护体系,不能以时间紧、任务重为由来搁置、放弃保养计划。任务量大时,施工设备也必须处在一种合理的运行模式之中,减轻其问题的发生几率。

2.4.强化机械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由于全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机械设备之中,设备种类、构造、操作等也变得更多、更难、更繁琐了,对操作人员知识、能力和经验要求更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

2.4.1. 严格录取操作人员,开展岗位培训活动。

2.4.2. 施工单位面临新的施工环境或引进新机械设备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各种形式培训,丰富操作人员的新知识、新技能。

3.结束语

公路机械化施工由于很多施工企业缺乏长期的技术、管理经验,确实存在尖端而复杂的问题。因此,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具体标准规范,重点加强选型采购、运行使用、检查维护的监督、管控,才能避免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的诸多问题。

篇8

一、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上大体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配备上存在不合理现象;(2)为了工程进度,没能及时时保养,使设备带病工作;(3)工程机械没有合理利用,出现“大材小用”,“小材大用”;(4)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还是公路施工企业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施工特征和施工任务进行工程机械管理,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

二、工程机械管理受到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的制约

当前,公路施工企业大多采用承包责任制,并按照项目法施工,直接产生了“设备利用率低”、“拼设备”和“大材小用”等问题,给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影响了公路施工企业的效益,阻碍了公路施工企业的发展。但事实上,企业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是公路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将公路施工的项目组推向市场,成为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与竞争主体,使市场成为其战场的重要举措。这是一种充分调动施工单位尤其是项目组的积极性所采取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在克服“吃大锅饭”、“管得过死过严”等现象以及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它鼓励项目组以自己的利益和具体情况,配置和使用机械设备,是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护个人或集体利益的制度,是搞好工程机械管理的动力源。因此,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非出自企业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

三、租赁是公路施工企业合理配置工程机械的有效途径

公路施工企业有别于一般施工企业,主要表现为:第一,各分公司之间分工细;第二,同一施工单位的工程任务多变;第三,施工依赖于工程机械,且施工机械的专用性强。这些特征决定了合理配置公路工程施工设备的难度大。

(1)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租赁公司机械设备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租赁公司通过市场调查进行宏观预测,自行购置先进设备;二是向施工企业购置多余设备;三是从施工企业租用闲置设备。各施工企业只需配备部分必要的、常用的机械,施工高峰期可向租赁公司租用,施工低谷时又可将闲置的设备或不适合工程要求的设备出租给租赁公司代租,从而基本避免了施工高峰期设备不足和低谷时的设备闲置现象,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2)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租赁公司所采取的租赁方法有两种: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其中融资性租赁是有分期付款销售商品性质的借贷活动。通常由租赁公司与承租单位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公司出资按照承租单位的要求购买机械设备,供承租单位使用,并按期收取租金。因此,各施工企业利用租赁公司实行的融资性租赁能有效解决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引进先进设备的问题。(3)有利于消除“拼设备”等不合理使用现象。租赁公司机械设备配备比较齐全,施工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租赁公司租用设备,无须再去“拼设备”,因经济约束,在设备使用上也不会“大材小用”。(4)有利于工程机械管理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相对集中于租赁公司,使机械管理人员和维修技术装备相应集中,管理专业化程度高,从而为管好、维修好、更新改造好这些机械设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由于大量机械的集中,相对来说,施工单位自用设备数量大大减少,规格品种相应单一,也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自有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5)有利于在职工中塑造一种建设性的工作伦理。公路施工企业向社会性租赁公司租用机械设备,职工为了节约租赁费用,会尽量减少机械租赁时间,这样能增强职工的时间观念,并有助于提高职工专业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四、完善公路工程机械的制度管理

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管理依赖于一个健全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公路施工企业以形成一种建设性的工作伦理为轴心,搞好工程机械管理中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建设,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和改革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1)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应保证各部门的职能没有重复和交叉的地方。其中,设备购置、使用、折旧、更新等业务都涉及几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业务,要在建立与健全管理机构的同时,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标准或规范,明确岗位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实施标准化工作和制度化工作。实施标准化工作,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能形成一种“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方式,有利于营造宽松、鼓励创新的氛围。实施制度化工作,可以维护正常的“游戏规则”,确保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工作环境。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中应广泛实施标准化工作,并且要求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的制度更完善、更稳定。(3)公路施工企业应改革现有的机械设备维修体制,切实推行“状态维修制度”。目前,我国部分公路施工企业还在沿用计划预防修理制,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盲目的维修制度,也是一种淡化责任、消磨斗志、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维修体制。公路施工企业应克服旧的管理体系的影响,提高人员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推行“状态维修”管理制度。

篇9

公路建设项目部为追求工程进度和节约成本,设备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而忽视了对于设备的保养,对于设备的损坏是难以修复的。它直接影响到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正常工作的开展。如果因为不注意机械的保养而发生机器故障,往往维修费用是很高的。此外,如果在工程项目结束后,设备不能按规定进行保养、维护和大修,接着又投入到新的工程项目中去的时候,设备往往不堪重负,出现故障的频率会加快甚至报废,这会严重影响公路工程施工的进展。

2、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

生产管理人员如果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知识知之甚少,或者是操作手法不熟悉,都会导致机器的管理和保养被大大削弱。

3、制度不完善

缺乏制定规范的制度管理,若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故障等问题的时候,就会影响施工的各项进度。

4、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

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规范往往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一些施工单位在应用机械设备作业的时候,操作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员,这部分人对于机械设备使用以及保养知识掌握有限,尤其是短期聘用人员的专业素质更低,为赶效率、抢进度,不能合理的选择分配、利用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甚至出现违章操作等状况,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二、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提出的优质建议

1、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确保其工作状况良好

设备保养不当是造成设备故障甚至是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现场管理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机务管理者要按照机械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驾驶员及操作手每天要坚持按“清洁、紧同、、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等做好此类例行工作。另外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

2、加强对操作机械设备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还要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只有不断加强对广大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断补充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才能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机械设备对综合性能技术要求高,在施工中占重要地位的大型重要设备,应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而对综合性能和技术要求不太高,但使用频率较大的设备,则是交由基层部门来管理,由公司统一监督。如果管理人员自身技术不过关就很难保证机械作业的顺利开展。

3、加强施工中的机械管理水平

项目部要周密安排,依据项目大小、工期要求搞好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对设备进行调配。操作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随时观察设备的动态状况,及时排除各种隐患,避免超载、超吨位运作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机械的易损件应作好储备,避免因购件周期过长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对缺口机械应进行租赁,保证公路工程如期进行,机械租赁应做好市场调查,努力降低租赁成本。

篇10

1.2施工设备调运频繁

由于施工企业的各项目之间分布范围比较大,各项目对设备要求和施工时间也不一致,所以经常出现一些设备在一个项目的施工没有结束,下一个项目很快就要投入使用。这种设备使用的不确定性和无秩序的施工导致了施工企业的设备在调配和运输上出现了很多麻烦,也导致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管理杂乱无章,机械设备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很多设备在使用寿命到达后也不能及时送回维修车间进行维修,从而造成损失。

2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管理4大安全问题解析

2.1尚不具备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当前,很多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机械设备也相对落后。有些工作任务安排不妥当,例如设备的台账不清晰,技术资料档案设立不全面,管理秩序不规范。一些企业对于购买的新设备往往入账不及时,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进行,设备操作不规范,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管理机构的不健全,不仅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降低建筑机械管理效率,更会导致建筑机械管理制度难以落实,流于形式。

2.2机械安监人员技能不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很多建筑单位的安监工程师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大型工程起重机械的操作,难以胜任该岗位职责。实际操作时,工程检查主要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安全检查为辅。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安监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监理技能。

2.3建筑工程机械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工作不足

2.3.1建筑工程机械的使用拆装方法不规范

机械设备的拆装任务,原则上应该承包给相关的专业单位,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太理想,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展开。一些旧的机械配件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维修,其原因是不知道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而且又不了解具体的性能。同时,起重机械的开销大,很多施工企业已租用旧的或者性能欠佳的设备来代替,以节约购买新机械的成本,所以导致了机械的维修和检测的困难。因此,必须将建筑工程机械的拆装规范落到实处。

2.3.2忽视了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

市场竞争也导致了价格的打压,为了获得相对高一点的利润,导致出租市场的运行不正规。例如从某个工地拆下来的旧设备,运送到其他工地后安装使用,就可以节省购买新设备时的运输费用、场地费用和维护费用等。但是,这样缺少维修保养的设备进入使用状态,就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现在的建筑物越来越高,有些项目工程时间较长,对于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经常缺少相关单位组织的联合检查,也缺少定期的年检和及时的维修。

2.3.3加节、顶升、附着过程中的监控不到位

企业对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员工素质不能有效提高,使得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不同的安装单位使用相同的维修人员,这种挂靠现象、出借资质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在顶升、加节、附着等一些具有重大危险性的施工过程中,更是缺乏人员的有效管理,造成了谁出租、谁安装就得负责的不良做法,导致了总承包单位在危险性施工项目中不能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管。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

3大策略

3.1健全并且稳定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3.1.1建立有效率的各级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需要有一个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是该单位或部门的最高行政人员,也就是工地上的项目经理。同时,也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按照不同工种或者不同部门详细分配。建筑工程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划分为4个等级:班组级、机械管理员级、安全主任(安全员)级、项目经理级。

3.1.2建立机械设备风险评价体系

公司首先要培训操作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保证他们对机械的操作安全规范,然后再采取措施防范机械事故的发生,制定“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使用制度,拟定出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流程。机械风险评价的研究对象就是机械设备或者机械系统。使用特定的系统去评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危险状态或者危害健康的现象,然后选用一定的逻辑规律和迭代方法来确定危险事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机械的风险评价机制全面衡量了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大量因素,从源头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控制了危险事件的出现。

3.1.3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对设备的管理要严格落实,制定出可行的管理制度并施行,并把具体责任分配给基层岗位。机械设备的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各设备的负责人应该控制好使用、保养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做到每台设备有专人负责,每个岗位有专人管理,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加规范化,操作更具安全性。要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损坏率,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总单位、监管单位和建筑单位应加强合作,对施工现场的拆装、使用和维修加强监督,有关的主管部门应该对特种设备加强实时动态监管。

3.2加强人员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既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也包括员工的作业技能。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制定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设备的安全操作手册,分发给每一位在岗员工;要控制好机械设备的准许使用权,培训上岗前机械操作人员的三级安全意识;(2)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培训他们的安全培意识。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既要懂得设备的安全理论知识,也应该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要加强员工面对突发性危险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对设备的及时维修能力,尽量避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3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

每一种产品,包括机械设备都有使用寿命,所以其维修、保养直至损坏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这其中保养和使用尤为关键,他们体现着设备的使用价值,这两点应当得到相关的管理人员的重视。任何一个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既应该负责好该项目的工作任务,也应该清楚全部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所以,应当将这种安全管理制度贯彻到施工过程中,掌握好设备的装拆操作,确保大型机械的安全运行。首先,企业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建立使用、维修和保养的有关规章制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机械设备要落实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机制,做到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对于多班制工作岗位,各班员工要做好交接工作,对机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针对新购买的机械设备和经过大修的机械,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要定期到指定地点对这些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掌握机械的性能和发现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使用记录及检修记录的归档工作。此外,应执行机械设备的承包责任制,将设备的运行状态、维修保养费用、技术升级项目等列入承包内容,与生产效益挂钩到一起对员工进行考核;对因违章作业、拼装设备、失修等员工自身的疏忽造成的机械设备损坏、维修等费用,应按承包合同进行经济处罚。

篇11

2.1基面修整

渠坡采用带挂板的液压反铲粗削,精度控制在5cm左右。然后由测量人员精确放样,按照4m×4m的方格网挂线,人工精修。对于雨淋沟槽和局部坍坡及时进行修补,补坡前将坡面清理成锯齿形,并根据深度不同,分别采用土料夯实或水泥土补填等施工措施;雨季施工期间,对削坡成型后的坡面用彩条布或塑料膜覆盖,以防雨淋。渠底主要采用推土机或平地机进行整平,振动平碾碾压4遍,渠坡坡脚两侧采用手扶式振动碾碾压密实。

2.2铺设保温板

保温板采用密齿手锯切割。铺设时建基面应平整、干燥、无凹凸面,从渠底向渠坡铺设,板与板之间错缝搭接,并保证紧密结合。采用木楔(2.5cm×2.5cm×15cm)固定牢固。施工时应注意保温板按不同规格分类存放,并按施工详图中厚度进行铺设,严禁不同厚度的板混铺。

2.3复合土工膜铺设

2.3.1土工膜铺设程序

复合土工膜铺设底层土工布缝合焊接检测修补复检上层土工布缝合验收下一循环。

2.3.2土工膜铺设、焊接

复合土工膜采用土工膜专用焊机焊接,焊接时上游边压下游边。多块土工膜连接时,接头错开100cm以上。接头采用双缝焊接,焊接宽度2×10mm,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复合土工膜应压平贴紧,平顺,松紧适度,不得绷拉过紧及避免架空。当天铺设的复合土工膜应在当天全部拼接完成。对所有的土工膜焊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逐条进行充气检验,将待测段两段封死,插入气针,充气至0.15MPa~0.2MPa,保持1min~5min,压力无明显下降即为合格,否则应及时检查、补焊。土工布采用手提缝包机缝合,缝合时针距控制在6mm左右。土缝合强度不低于母材的70%。

2.4衬砌混凝土施工

2.4.1浇筑顺序渠道混凝土衬砌按结构分缝分段施工,浇筑顺序为先边坡,后底板。

2.4.2衬砌机安装、就位

渠道混凝土采用专用衬砌机施工。衬砌机在工厂生产,分段运输进场,在施工现场拼装。衬砌机轨道安装精度是控制混凝土厚度、外形尺寸的关键,由测量人员按照设备说明书对轨道轴线精确放样,并严格控制轨道高程。轨道铺设完成后用铆钉固定牢固。遇桥梁等部位需转场时,根据设备自重及场地条件选用2台汽车吊整体吊装,平板拖车运输。

2.4.3侧模安装

采用槽钢作为渠道混凝土衬砌侧模,侧模背侧焊钢筋支架,支架上压沙袋固定。加固侧模时应避免损坏土工膜。

2.4.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运输到浇筑仓面后,卸料至集料箱后,经由衬砌机皮带输送至各受料仓。入仓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cm~7cm左右。布料顺序为从坡脚到渠顶,沿衬砌机前进方向进行。混凝土各受料仓均放满适量的混凝土料后,开启振动棒,同时开启衬砌机使其向前行驶。在平仓振捣过程中,对于混凝土面板出现露石、蜂窝、麻面现象,采取人工辅助振捣的方式,避免漏振。衬砌机行走过程中,出现局部欠料或露石现象时,应及时人工补料、填补混凝土重新人工辅助振捣,当出现壅料时,应及时进行人工整平。

2.4.5提浆、抹光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及时采用专用抹光提浆机进行初步抹光、提浆,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初步抹光结束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最后一次人工压光收面。

2.4.6混凝土养护

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土工毛毡并安排专人进行洒水湿润,以防混凝土表面失水开裂,养护天数不少于28天。

2.5伸缩缝施工

切缝施工一般在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1MPa~5MPa时进行,采用手扶式电动割缝机,采取隔缝切割方法,未切缝在2d以后补切。切缝顺序为先横后纵,先通缝后半缝。切横缝时采取间隔法进行切割,一般先切割通缝,后切割半缝。

3渠道混凝土机械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1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保温板铺设时,逐块检查外观质量,不得使用有缺陷的保温板。块与块之间接缝紧密、顺直,与建基面紧贴密实。

(2)剪裁土工膜前应检查有无破损、孔洞、撕裂等缺陷,若存在缺陷,应及时用合格的母材修补。土工膜铺设应平顺、无褶皱、无绷紧。

(3)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运输过程及浇筑过程严禁加水。

3.2平整度控制措施

衬砌设备在工作状态下,长期受高频振捣器振动荷载影响及局部碰撞,造成与混凝土接触面变形而影响平整度。因此在每次开仓前应对衬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局部变形部位应及时处理。抹面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平整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工中主要采用强制式抹光机进行抹面,再用人工辅助压光的工艺。

3.3混凝土衬砌厚度控制措施

由于渠道衬砌混凝土为薄壁结构,浇筑太薄影响结构安全,太厚加大施工成本。以渠坡混凝土为例,厚度误差1cm,混凝土的超浇损耗就达到10%。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厚度控制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首先要保证建基面平整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其次对防冻胀层的铺设质量和精度要严格控制,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摊铺厚度及时测量,沿横断面方向每侧坡面不少于5个点。若发现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及时调整衬砌机高度。

篇12

1.2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虽然本企业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专门的机务管理工作机构,但由于施工企业本身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导致机务管理工作机构中的人员变更速度较快,设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理想。本企业机务管理工作机构中,80%的设备管理人员是大专以下学历,接受专业教育的时间较短,对设备管理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机械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够规范与有序。同时,企业将资金过多的投入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或租赁上,无法对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导致人员素质及能力无法适应机械设备的管理需要。

1.3使用与保养脱节

当前本施工企业在开展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严格执行了定人定机的工作制度,机械设备的使用与操作人员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并没有将这种对应关系延伸到保养环节当中,简单来说就是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责任没有对应到具体的工作人员之上,操作人员只管用,不管修,维修人员又比较应付,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维修人员与使用人员相互推诿,难以界定责任。除此以外,由于没有责任制度作为保障,导致项目施工中工作人员仅仅关注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设备管理与使用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问题,为了满足工期要求,多数设备在项目施工期间长期处于超负荷或带故障运行状态下,设备磨损老化,一方面对施工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机械设备的后期维修费用。

2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对策

2.1完善管理体制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一个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作为前提,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必须涉及到施工作业的方方面面,同时与个人利益相互挂钩,以充分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本企业而言,在机械设备管理体制的建设及完善上,采取了统一规划、专人负责的基本思路,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界定专业管理人员与群众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同时,在施工管理制度的建设上,遵循“七个有利”的原则,分别是: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职工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机械效能的发挥,有利于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机械完好率的提高。同时,本企业还针对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内部人员的流动性进行严格控制,除根据工程施工情况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外,尽可能的不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使设备、人员、以及岗位责任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为施工机械设备的保管、检修、以及操作划定具体的责任人员。

2.2加强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于公路施工项目而言,施工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模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故而,本企业首先从思想理念上入手,重视技术培训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乃至对机械设备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力度,优选一批一专多能型人才。同时,本企业还根据公路项目施工的一般特点与规律,组织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专员、以及操作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设备管理研讨会,通过研讨会的方式集思广益,钻业务,学技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了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管理技能的提高。

篇13

以中国某大学本科生课程设置与德国工程师本科生课程设置为例进行了对比:现行德国工科课程结构为:数理基础30%,技术基础30%,择定应用领域的专门化20%,以及非技术科目20%。中国在相应方面的比例则为:数理基础10%,技术基础50%,择定应用领域的专门化35%,以及非技术科目5%。中国高校在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即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通俗必修课。以国内某高校机械专业为例,在专业课程方面,必修课也全面地包含了成为工程师必须具备的知识理论基础课程,从机械原理、到材料成型工艺,以及其他周边相关课程,如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德国高校在专业课方面毋庸置疑地要求未来的准工程师们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在工厂的实习甚至占了学分的很大一部分。根据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的规定,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一般都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非常首要的位置,也会把实践知识和企业需求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如果说在专业知识方面进入中德高校工程师专业的学生有着差不多的起点,那么在语言要求方面德国学生是比中国学生具有优势的。德国学生在中学时就必须具备二门外语,即一门英语和一门选修语言。在这方面,也许因为语言语系的巨大差异,中国高校之要求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即可。多一门语言的优势让德国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就能参考其他国家的专业知识文献了。

3中德授课模式的对比

中国高校由于招收人数相对较多,高校教师对于准工程师们的专业课授课方式限于大课教学,即一个教室六七十人,统一授课,这种授课形式的弊端在于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只能凭作业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涉及专业机械设计的时候,教授会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实验课方面,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有更直观的了解,但理论教学内容才是最后考察的依据。德国高校一般实行二三十人的小班教学,当然也有许多大教室里座无虚席的公开课。任课教授基本对他的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有所了解。在专业课程方面,德国人也遵循理论与实验结合的理念,但是在试验部分没有通过的情况下,教授有权不让学生进行最终的考核。

4合格的机械工程师,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中国高校对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与工程相关的经管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具有初步产品开发设计的能力,了解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等。德国高校工程专业分为面向研究型和面向实践型两种,两种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也稍有不同:

第一,技能与理解力。

面向研究型的学生应掌握丰富的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并具备工程科学的多学科融合能力。面向实践型的学生应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科学的运用到工作中,具备多学科融合能力。

第二,工程分析。

面向研究型的学生应具备运用学科基础去精炼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依据系统技术分析和评估产品、过程和方法的能力,具备分析、建模、仿真和优化的能力。面向实践型的学生应依据科学事实解决问题,分析和评估产品,并把分析、建模、仿真和优化方法应用到产品当中去,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第三,工程设计。

两种学生都应理解复杂器械、机器、EDP程序及特殊设备的使用。面向研究型的学生应很好地理解设计方法,并做进一步的开发。面向实践型的学生也必须掌握设计方法,并以更有竞争力的方式去应用。

第四,检测与评估。

学生开展文献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理解的状态,通过使用数据库和其他信息来源开展工作。使用对应他们知识与理解的文献研究解释数据,并得出合适的结论。

第五,工程师实践。

面向研究型的学生应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解决问题,应理解应用技术和方法,以及它们的限制,应在考虑经济、生态、安全、可持续和环境兼容性的情况下应用并巩固所学知识,应清楚了解工程活动中的非技术方面。面向实践型的学生应能够在考虑生态等各方面综合因素下把工程和自然科学里的新发现转化到工业和商业产品中,能够计划和监控生产过程,并开发和操作系统和设备,能够独立巩固所学知识,清楚了解工程活动中的非技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