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语文写作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四)关键词(Key words)
篇2
小学语文;写作教育;教学方法;兴趣
造成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写作素材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新课改的潮流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适应发展趋势做出适应的调整,加快写作方法改革的脚步。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本文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措施,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的课改起到积极的建议。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传统,僵化,学生没有兴趣:首先,语文老师并没有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处于“被动”的状态。写作教学偏于形式化,最普遍的方式是把积累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名人事迹添加到文章中,而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很多老师只是注重写作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学生并为深层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写作技巧。其次,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对语文写作并不重视,再加上课堂教学和模式的僵化,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2语文基础薄弱,不重视语文知识积累:语文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够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素材,但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老师经常抱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而忽略了教学中的教学反思,只是加强的力度,而不没有重视文章的质量和内容。另一方面,小学生综合能力不强,没有足够的自制力约束自己,在充实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只是应付或者机械的完成学习任务,这不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1.3写作内容与现实脱节,缺乏感情交流: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依赖作文书上的文章内容,生搬硬套,甚至是抄袭,没有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与现实脱节。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为学生创造提高他们结合生活能力的环境,缺乏锻炼和实践;第二是小学生自身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只是对自己身边的材料和资源选择写作内容和素材,对自己生活中的事件缺少总结概括、加工的能力。
1.4教学过于注重课本,迂腐和沉闷:首先,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课本,凡事以课本为主,盲目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出现教条主义。教学中缺乏创新,无法发挥自身和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觉得写作很是无聊。其次,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按照课本传授知识,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写作,更没有给学生机会去感悟生活。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对于语文这一综合学科而言需要丰富的资源和素材,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
1.5忽视学生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标之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以对生活的感悟为基础,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小学生生活空间和范围有限,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弱,看待事情的态度不明确,导致在写作时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和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制约因素对学生的阻碍。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2.1打破僵化教学体制,使教学模式创新化:当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出现碰撞时,教师应该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和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进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进行,认真落实相关的条例以及规章制度,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在课余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感悟生活;也可以组织感恩演讲比赛,让学生感悟亲情、友情等感情的真谛。
2.2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丰富和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情操和语文素养。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奖惩制度,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感悟生活中的语文,为写作积累素材。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多翻阅字典,多读些名著,通过阅读课外书丰富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保障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文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丰富知识储备。
2.3学习生活相结合,表达真实情感: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敢于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感悟生活,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等能力。学生也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身边的事物多加留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做到下笔言之有物,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4打破学生思维困境,培养学生想象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或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风趣有趣的课堂活动,利用游戏展开教学,例如成语接龙、“我是故事大王”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调动大脑发挥想象。言而总之,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完成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雪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李红花.小学生写作策略运用的特点及其与作文成绩的相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3]吕艳辉.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3
二、广泛的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自己的作品大都仰仗于先前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才能厚积薄发。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要具有广泛性。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读书要有正确的方法,不懂就问,要善于思考,还要勤做笔记,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段落,优美的抒情段落,精辟的哲理段落、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等都可以作为读书笔记。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还要对这些笔记不断地定期进行巩固和整理,印在头脑中,用时方可随手拈来。积累要循序渐进,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最重要的是读书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在阅读中积累大量生动的语言。
三、勤练笔 多修改。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角色说话,或想为文中角色改变一个环境、或对省略的一些情节,“空白”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作些合理的补充,或者是对作品进行模仿,冰心就说过“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 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教师要善于在活动中组织学生练笔。如让学生把在校内参加的比赛活动情况写下来,把学校中秋节的活动情况写下来,把对新老师的感受写下来,记录与新同学成长的快乐等等。总之教师首先要有一种生活处处可写作的意识,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练笔。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文章修改方面也为人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说过:“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宋代的欧阳修,文章草成之后常挂在墙上,不断修改。相传《醉翁亭记》原先开头很罗唆,后来听了一个樵夫的意见改为:“环滁皆山也”,成为名文名句。鲁迅曾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教师修改要和同学之间的互相修改,以及自我修改相结合,尤其要鼓励学生的自我修改。文章写完后要检查一遍看自己有没有写错别字。要自己朗读一遍,从语感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然后放几天改一遍,再放几天再改。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要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篇4
一、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医学生论文写作教学,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就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医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他们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其写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文献发表数量与质量,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直接的影响。论文写作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医学文书,例如:实验报告、病例讨论、调查报告、医学会议纪要、毕业论文等[2]。而且就业后也难免需要撰写大量的病历、完成科研论文。如果不具备论文写作能力,医学生从上学到工作,无时不刻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个人的发展。正如科学家卢嘉锡说:“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因此,医学论文的写作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让医学生敢于动笔、乐于动笔,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这对医学生来说,将会是一生的财富。当前,文献发表类型与数量也是评价医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职称评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在高校中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掌握医学论文写作技巧,提高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从而将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可供参考的医学知识,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3]
(二)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发表文献质量与数量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高校学术氛围的重要体现,优化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医学教学成果向高质量论文的转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医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启迪他们的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是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并且能通过论文的形式被不断地探索与交流,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加快医学院校的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医学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高,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因为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这也是判断学校真实实力的一个标准。为适应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了,所以学术论文仍然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实现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反馈
高校既是知识传承的阵地,也是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探索者,通过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成果转化为可传播的知识,能够实现医学研究的积累与传播,进而促进医疗技术的突破,以高质量论文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的反馈。医学生是将来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都是十分宝贵的,将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才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和医疗水平,造福于人民。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写作能力高,社会也是根本的受益者。因为医学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医学论文质量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为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打基础。所以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的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的。
二、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一)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在医学论文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医学论文的类型、结构、类型等认识不足,可能存在将研究论文与综述论文混淆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论文写作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论文格式、要素,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论文写作的理解。[4]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商学课程,通过选取真实的案例来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在解说案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技能。例如,在医学论文写作中,普遍要求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三线表格式设置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案例教学应用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围绕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和课堂教学要求而选择教学案例,尽量避免选择界限不清、容易混淆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对论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对比教学方法,明确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区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文献资料来源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原著论文和编著论文;按写作目的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按学科和课题性质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预防医学论文和康复医学论文。不同目的、类型的论文,其写作要求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原著论文是作者开展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调查报告、病例报告、病例讨论等,是作者的第一手资料(即直接资料)。而编著论文则是根据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阐述,从而实现医学某一领域、专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即以间接资料为主,属于第三次文献。为了明确其中的差别,避免学生出现混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写作之间的差别,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论文写作要点,促进高校医学论文规范化。
(三)强化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实践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校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医学论文要素和格式要求,还应当组织开展论文仿写训练,巩固学生对论文写作知识的掌握。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医学生专业方向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参考文献,并进行仿写训练。为了督促学生尽快完成,教师应与学生约定写作时限,学生完成仿写后以Word文档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应研究、归类学生写作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集中讲解,实现论文写作教学的良性发展。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加强作文讲评和指导。讲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以一项内容或一个题目为准进行现场片段仿写训练,之后对优秀和最差的文章进行交流,并自评和互评,明确学习什么,改正什么,使之共同提高。
(四)结合岗位需求,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新时代,医学生只有不断适应岗位要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其中包括病例分析、调查报告、临床观察等资料写作。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情况,精心设计写作情境,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病例报告、分析等资料包括哪些要素和阐述方式,并以此作为课堂作业,由学生讨论完成论文框架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评,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满足医生岗位要求。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医学论文写作是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自身、学校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观念的探索与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校语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要求和就业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华,鞠善宏,王海艳.高校学生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高校学报退稿率看高校学生论文质量[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1):26-28,117.
[2]陈帅.高校学报助推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改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6):123-128.
篇5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逐渐得以提升。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写作,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要有效对学生进行写作教授,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并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为小学阶段及以后有效的开展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在文中就几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展开论述,希望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能够产生一定的帮助。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起重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性。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作本身的要求。写作的过程,虽然是学生进行知识输出的过程,然而这种知识输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只有学生对写作充满了兴趣,才能涌现创作的激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降低学生写作压力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对写作不感兴趣,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知该从何着手,产生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一旦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开展写作活动,降低学生的写作压力,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十分重要,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再无话可说,并且能够很好的表达想要阐述的内容。这样的写作经历,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不仅对写作充满了信心,而且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十分重要,同时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进行知识输出的过程,因此只有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知识积累,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输出。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 ,因此,学生在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日常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只有掌握了更多的词汇,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采用更加恰当的语言与表达方式,更好的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在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操之过急的情况,例如:有些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积累,认为写作水平就应该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恰当的认识,虽然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然而只有量变达到了质变,才能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影响。因此,学生在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写作,因此,学生在写作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写作对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呈现出来。为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掌握多种多样的写作技能,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多下工夫。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不应该空谈理论,应该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的例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妙处。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如何用倒序的方法去写一件事情时,就应该结合实际的例子,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该种写作方法的使用技巧,及要达到的写作效果。
有助于学生有效开展写作活动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学习,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不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与掌握多种不同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4.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不断的进行与写作相关的学习与练习,才有达到质变的可能性。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每天开心的进行写作练习呢?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就是学生有效进行写作练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进行写作练习,不会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写日记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学生可以对一天中发生的重要事情,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描述,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学生只要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管教师设置何种题目,学生都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发现自己在日记中写过,这就避免了学生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训练,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5.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阅读。学生写作的过程是知识输出的过程,学生只有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输出。而阅读是学生汲取营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阅读引起高度重视。
篇6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有趣事物,让学生通过参加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加强对写作中兴趣的培养。学生在课外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融入其中,并且将自己想要讲述的教学内容掺杂到课外的活动中,学生在课外的游玩中不但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而且达到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目的。
二、激发学生想象力
激发小学学生对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的学习兴趣还要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着手。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的写作不但要依靠学生本身对生活的观察和自身知识词汇的掌握,而且要学生具有极高的想象力。
在教学实例当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信息的收集来使得教师获取写作目标的延伸和拓展内容。通过有趣的多媒体技术,学生更加感兴趣,并且对自身的想象力进行激发。学生在其中通过影像资料的刺激达到了自身的遐想,对需要写作的内容有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认知,学会了写作的延展性,从而提高了小学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多鼓励学生
篇7
二、如何让政治小论文写作走进教学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小论文写作应把写作主体的潜在的情感力、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尽情地发散,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师要树立新教学的观,使价值标准多元化、审美多元化;分析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从而减轻学生写小论文思想负担,提倡独立思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能体味创造之乐、表达之乐。
(二)改进教法和学法。小论文写作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充分创造条件和机遇让学生建成现代个性支点和发挥创造力的天地。尝试小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模式,建构小论文型写作教学机制,采用富有个性化、人文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在平时还要有意识地渗透写作过程的各环节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小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培养良好的思维个性,文道统一,知情互动,使见解更主客观理性。 转贴于
(三)引领学生进行小论文写作。
1.培养批判质疑品质,这是小论文写作的前提。2.训练发散思维能力,这是小论文写作的核心。3.拓展想象空间,这是小论文写作的动力。”想象是无限的空间,通过它可以找出表面上不相干的生活现象之间内在的联系,把它们集中熔铸主一体,创造更广阔地世界。想象就是深度,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静态的文字挥发动态的灵性。4.吸收学科的知识,这是小论文写作的保证,为小论文写作提供“源头活水”。教师还应将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向更广阔的领域,如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优化知识积累,丰富思维背景。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获得创造的源泉。
(四)在小论文写作中培养写作个性。
篇8
从体裁分析理论看,写作是同社会情景密切相关的,写作是作者与某一特定社会情景沟通的手段。情景语境通常包括三要素[2]:语场、语旨、语式。语场指交际的内容和目的,语旨指交际双方的关系,语式指交际的方式。以确立贸易关系信函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强调这类文章的交际目的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情景语境的分析:语场、语旨和语式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列出其图式结构,分析其特点,这样对学生习得英语写作有重要意义。当然,体裁教学法并不否定成果教学法中常用的语言层面的分析。相反,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参与特定体裁的用词和句法的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体裁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和体裁结构,能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建构和意义建构,完成与社会的书面交往。
2.目标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目标教学,就是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以掌握学习策略为理论指导的一种科学化、标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法首先从有计划地确立目标开始。通过让学习者通过完成各种目标不断接触新知识、得出新结论,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目标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实施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阶梯式训练。为增强写作课程的方向性和主动性,师生都要对写作课的目标了然于胸,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原来存储的与目标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生长点和衔接点去生成新知识,增长新经验。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近期目标是通过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拿到毕业证;远期目标是毕业后面向就业市场,满足社会需求,掌握和运用各种应用文,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教学法在写作课程实施中通常有四个步骤[3]:扩大词汇量,提高基础写作水平;写作要点和格式的训练;写作内容和质量的训练。批改反馈,修改成型。教师要把学生上交的写作初稿认真批改,检查从语言知识积累阶段走向语言知识运用阶段的成果。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水平和问题心中有数。确定主题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是否合理。不可攀,增强其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3.错误分析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拼写、词汇、语法、句子结构、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错误,如何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错误,改进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
错误分析理论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受母语习得中错误分析的启发而提出的。错误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并不意味着学习上的失败,它反映了学习者对目的语所做的假设,这种假设只有在与目的语体系不符时才会出现偏差,因此,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4]。通过错误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建立和检验假设的,进而探索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寻找错误的来源,帮助学习者纠正错误。
通常来讲,作为教学或准备教学材料的一种辅助方式,进行错误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搞清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策略;试图搞清造成学习者错误的原因;获取有关语言学习者普遍难点的信息。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是学生学习语言内化知识的外显反映。但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应持宽容态度,允许错误存在。通过对学生错误的分析,教师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错误,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还可以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在课堂上一一解释说明。
纠错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完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语言错误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哪一种错误,教师都不要急于亲自纠正。由于学习是渐进的,有些错误是暂时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
参考文献:
[1]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
[2]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赵芳,景品兰.错误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
篇9
在多年负责毕业论文工作和指导过程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熟悉了操作流程,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也更加熟悉,加强了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一、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一)全面检验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个目的是训练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存在以下现状和问题:
(一)高职学生对写毕业论文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
从很多高职院校调查了解,很多学生对写毕业论文的认识不够,不了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从指导论文过程来看,有部分同学甚至认为写毕业论文就是指导教师的事情,写作态度不积极,对收集资料等不认真,很随意,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更有甚者是大篇幅下载。从这些现象看,充分说明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指导教师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
从以往的管理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对论文的指导工作不够上心,指导过程中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可能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等到最后交论文的时候赶进度。
(三)主管部门存在措施不力,制度不健全
主管部门缺乏对指导教师的交流、培训。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进度监督管理不是很到位,考核制度不到位。
三、毕业论文工作指导环节——五环节
(一)审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的恰当与否关系到本篇论文完成的质量。因此学生选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拟定题目时可能会显得很盲目,找不到方向,找不到论题的定位,因此在学生拟定论文题目时,老师要认真把关,做好论题的审定工作,注意以下几点:
1. 选题要“小”
有的人认为,论文题目大,写起来容易,资料就好找,可选择的例子多,写起论文来就容易。但是题目大,要写的方面很多,这也要讲,那也要讲,结果什么都讲不透,中心也不突出。所以一般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时一定要“小”。例如:《中国企业管理问题研究》这个论文题目就很太大,研究的范围很宽,就不适合做一般的论文题目。可以将论文题目修改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这个论文题目相对较小、更为具体。所以注意选题的范围。
2. 选题要“实”
学生在拟定论文题目时要“实”,主要强调论题要有实用性、现实性、针对性。研究的论文题目切忌空、泛,缺乏实际的意义。
3. 选题要“准”
论文题目的内容要“准”,切忌模棱两可,过分夸张。也要避免冗长繁琐、笼统空泛、含糊不清。
(二)下达论文任务书
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原则上不再修改。确定好题目后,就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论文写作相关要求和进程安排进行写作。任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论文的内容及要求、论文进程安排、查找相关资料等。
(三)审核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指导老师要认真审核学生的论文提纲,为写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修改初稿、复稿、最后定稿
学生论文写作中一般分三步完成,初稿、复稿、终稿。指导老师在论文指导中也要把握好各步骤的节奏,并对初稿、复稿进行修改,提出修改意见。
(五)组织论文答辩
为了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要规范答辩流程,一般把答辩过程一分为三,即指导教师指导、评阅教师审评、论文答辩三个环节。第一步,指导教师根据论文及学生完成论文表现,写出论文评语及评分,指导教师的评分占总分的30%。第二步,答辩前,答辩委员会确定评阅教师,评阅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阅,并写出评语及评分,评阅教师的评分占总分的20%,评阅教师不能是指导教师。最后,进行论文答辩。在答辩时,学生自述毕业论文的内容、特点及撰写过程。答辩委员会向答辩人提问,一般情况,问题的数量为3-5个,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答辩委员会成员分别给出得分,最后取平均值为答辩成绩。论文答辩的成绩占总分的50%。
四、高职院校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论文管理中存在以上的现状和问题,为了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特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分为三层次,一般由系主任担任组长,系学生科长、教务科长担任副组长,指导教师和相关班级辅导员为成员。由这个组织机构来统筹管理,层层落实,其成员应该各尽其责,从而从宏观上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
(二)召开毕业学生论文写作动员会
为了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召开学生动员会,让学生明确写作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意义所在;以及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时间范围、格式要求等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有高度的认识,为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指导老师的甄选和培训
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完成论文的质量,从而选派指导教师就显得尤其重要。一般来讲,论文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专业与所学所教的专业是否一致。选定指导教师后,要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教师明确论文指导的意义、要求,达到指导教师能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指导这项工作目的。
(四)加强沟通联络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要加强沟通。主要表现为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的沟通,保证沟通畅通。例如:如果发现有的学生进度没有跟要求的进度一致,就需要辅导员和学生进行沟通、联系。
(五)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毕业论文撰写进程的实施
为了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定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和抽查。这项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 初期检查
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选题后,系、教研室要对学生的论文选题、论文内容、工作量、可行性等进行检查。
2. 中期检查
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期,系教务科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 后期检查
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情况、评分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
学生论文写作工作是一项时间比较长的工作,涉及领导、指导教师、辅导员、学生等主体。因此要注重过程监控管理,每个环节保证沟通联络畅通,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解决,才能保证最后收获高质量的论文。
【参考文献】
篇10
一、仿写理论依据
人类的模仿能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通过模仿,人们将一种生活技能进行延展和创新,形成新的生活技能,从而更好地创造生活条件。人类社会语言模式和模仿对语言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儿童语言的学多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的,由此可见,模仿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仿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被应用的频率较高,其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仿写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仿写教学的主要方法
1.片段仿写
选入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对课文片段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技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成公主进藏》一课,文中讲述了文成公主的进藏经过以及因她而发生的种种变化。文中通过几个故事描写了公主进藏的过程,描写详尽且又不失乐趣,成功地塑造了公主机智、聪慧的形象,为后文公主进藏后开展一系列生产改革创造了条件,这种隐晦的表现手法可提升作文的写作高度,因此,在布置人物类作文题目时,可让学生将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作为仿写的对象,以提高作文质量。再如,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桂林山水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逐段地分析文章带领学生领略作者的写作手法,然后让学生仿照课本上的景物进行仿写,仿写的对象可以是观赏过的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周围的景色,主要突出其特点就可以,通过此种训练方法,学生在景物的描写上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2.结构仿写
所谓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写作顺序,通过整体布局,以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对于小学语文写作,因学生的写作基础薄弱,思维方式简单,所以,开篇布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打破常规作文写作,使文章有新意,可以运用结构仿写的方式,让学生有条理地开展作文写作。例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文章按照游览的顺序叙述了溶洞内的奇观,借景抒情。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让学生将周围的景观联系起来,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掌握叙述型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语言仿写
作文写作,优美的语言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但因小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字词、成语的运用能力有限,所以,文章语言难免空洞、乏味。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提高作文的欣赏性,利用仿写帮助学生提高字词的运用能力,增加文字的储备,为更好地完成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本生词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文章中字词的巧妙运用让学生仿写一段话,并在班级中大声地朗读出来,说出自己在这段话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文的写作手法。
仿写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通过掌握各种仿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相信在长期的仿写积累下,学生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有能力处理各种作文写作要求,为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整体成绩,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罗春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4,12(6):43-44.
[2]姜桂香.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18):149.
篇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地方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项目编号:2013JCA270)、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群团组织参与高校管理和服务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13YB137)和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广西高校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基于和谐校园的构建”(课题编号:2012LSZ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46-03
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些日益严峻的挑战给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本文拟从和谐校园的角度,立足大学生社团,探讨其在高校维稳中作用的发挥问题。
一、何谓和谐校园
“和谐”两字均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谐”,“谐”乃“和”,引申为各种事物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相互协调,即《周礼》里所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和《中庸》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谐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美德,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和谐是其核心的价值追求。其主旨为“和而不同、”,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不是整齐划一状态,具有协调性、共荣性、和平性三重内涵。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等组成的微社会,是按照一定制度、规范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谐校园建设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一般认为,广义上的和谐校园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就内部环境来说,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友好相处;就外部环境来说,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环境的平和相处。狭义上的和谐校园是这样一种状态:学校结构、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生态环境等要素能够协调发展,各种资源能够充分释放,各方面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人的素质能够全面提升,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人格平等,合作真诚,健康竞争,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要素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从本质上说是校园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经过冲突、协调,趋向统一的过程,体现的是不同利益冲突的个人或群体和平共处、相得益彰的状态,这是矛盾及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和制度化解决的过程。
二、和谐校园的构建格局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一个社会能够在稳定中得以发展,在于社会的三大支撑点――政府、民间、个人各有分工,并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并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政府,大社会”的趋势明显增强,政府的角色由“全能”向“有限”转变、由“控制”向“服务”过渡,一些社会事务将由“以政府直接管理为主”转向有着广泛公民参与的“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社会(公民)治理为主”。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势,也是社会民主法制的重要表现。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诸多民间性质的社会组织日益受到重视并日趋活跃,其活动的边际也越来越广,承担着从政府中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同样,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样离不开校园内部的三个支点――校方、群团、个人,并形成校方主导、群团参与、个人自律的三维一体的工作格局。
(一)校方主导
和谐校园建设是校园管理的方向,也是重点。包括党委、各行政职能部门和校属各单位在内的校方,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主体,处于领导和主导地位。当前,校方需与时俱进,正确把握校内外新形势新特点,针对校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管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首先是转变理念,从传统的校方“整治命令”思维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观念;从校方“包打天下”到注重运用群团力量、形成建设合力;从习惯“灭火”到突出源头治理;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道德、科技、行政、经济等手段综合管理的观念转变。校方主要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主导作用,须重在以下方面的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实践安全监管体制、师生权益维护机制、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及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二)社团参与
大学生社团等群众组织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存在的形态和相互维系的纽带,也是个人与校方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更是校方与个人之间利益矛盾的“减压阀”“缓冲器”。社团建设得好,可减少校方的建设尤其维稳方面的支出,有效降低治理成本。社团引导得好,利于校方决策措施的贯彻执行、落实到位,消除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障碍。因此,要引导学校各类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学校的能力,并支持社团参与学校管理和公共服务。社团对和谐校园构建的参与,重在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突出表现在有效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于内部,不致使问题扩大甚至恶化造成校园的不稳定。允许、鼓励乃至激励群团参与,需要校方切实推进职能转变,赋予大学生社团等群团组织以合法性,使群团代替校方行使部分职能,并从政策、经费、场所等方面予以有力支持。让群团有所为,从短期看是当务之急,从长远看则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必然。校方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凡群团“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交给它们去办去管,自己只需通过制定规则,形成机制,从宏观上把握好群团的方向。
(三)个人自律
公众由个人组成,官府或校方是公众出让部分权力并委托帮助管理的机构,而民间或群团是广大普通民众存在的场域。不管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官府或校方,抑或是身居相对次要地位的民间或群团,个人均是其基本组成要素。因而,个人的素质影响到群团组织的构成及作用的发挥,也制约着官府或校方的效率和信誉。所以,就个人而言,也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法律规章许可又无损他人的,可为;否则,不可为,应及早避之。为与不为,决定权在个人,这就是个人的自律。自律,须注意和学会“换位思考”,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须常思“要我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样做”的问题;须不但管好自己做好自己,还应影响、帮助、感染、感化他人;须主动参与,加入群团,支持和监督官府或校方,坚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同时注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到“慎独”。作为和谐校园构建的基本主体,个人作用不容小觑。
总而言之,校方与社团之间并非竞争、对立,而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双方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建立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应是一个持续的良性互动过程。通过合作,社团可以做许多校方想做而做不好的事情,填补学校管理中的缺陷;与此同时,社团也可以在校方的扶持与培育下完善自我、克服不足,成为介于校方与个人之间的第三种力量。
三、大学生社团作用发挥的路径分析
大学生社团具有“组织联系,凝聚人心”“锻炼能力,培养才干”“解决纠纷,营造和谐”等校园维稳的功能,是高校维稳的主力军。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发展中,社团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维稳:
(一)有效的内部管理
大学生社团属“非正式组织”,由一些理想、信念、志趣相投的在校大学生为了共同目标而组成。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加入和退出社团比较自由,这不利于社团对成员的管理,更不利于学生问题的社团解决。因此,社团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实行有效的内部管理,改变这种涣散、近似无组织无纪律的状况,树立起作为解纷主体的权威,确立起作为维稳生力军的地位,切实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在学生各类问题、矛盾纠纷日趋增多、复杂的情况下,不断强化社团的维稳功能。这就需要社团积极探索能促进自身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首先,社团自身要有一套可行的活动组织措施、一套先进的管理方法。社团是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宗旨而凝聚成的一个整体,社团内部管理须由学生自己来承担。社团需定期召开议事会,讨论工作中的具体工作方法,解决问题,布置下一步工作,确定开展活动时各种人员的协调合作。其次,要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使大家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进来,使成员能切实感受到加入社团所获得的乐趣和取得的进步。再次,要在组织开展某项活动前,集思广益,认真做好预案,争取把活动开展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及解决的对策、办法考虑周全。同时,在活动开展中,需选派一名责任心强的人专门负责,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人。最后,要注意社团信息的收集和成员情况的研判,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社团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社团内部才会稳定,才能真正成为同学反映意见、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的平台。通过社团管理学生,做到“事不出团”,全校各社团共同为之,校园方能和谐。
(二)有效的横向沟通
校园的和谐稳定是一个整体概念,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破坏校园安全有序的整体效果。因此,学生各社团须有全局观,有必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平衡沟通,协调好社团关系。高校学生社团种类多样,数量众多,因此,大学生“一人多社”现象也十分普遍。社团之间成员的交叉重叠,注定了社团解纷的复杂性,增加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和维稳的成本。成员身份的多重性及成员问题矛盾的部分涉外性(注:涉外,指涉及本社团以外的),使得一些问题和纠纷没办法完全通过本社团内部来解决,而必须借助涉及的其他社团力量。因此,社团在解纷维稳过程中须实行相互之间有效的横向协调。社团间横向协调时须坚持、平等互助原则。不同的社团,有不同的兴趣认同和目标要求。无论从地位上、合法性与合理性上,每个社团都是平等的。任何一个社团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社团的发展与支持。社团间相互联系,可以减少隔阂,消除误会,化解矛盾,能够实现建设和谐社团的重大目标。高校犹如一个小型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许多的社团主体,在学校这个范围内各团体以社团为主体参与“全校事务”,相互间加强合作,通过平等协商,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问题会商机制、会同解纷机制、善后平息机制等。
(三)有效的纵向衔接
社团存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问题一方面来自社团,另一方面来自成员。这些问题,大部分可在社团内部得到妥善解决,有部分借助其他社团力量也可得到圆满解决,但也有部分需提交到校方才能决断、处置。这就要求社团主动和加强与校方的对接和联系,注意汇报,争取到校方的认可、理解和支持。社团尽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实行自治,但与校方之间却不可分割,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社团对校方提供的政策、规章制度环境的依赖,因为校方往往通过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对社团的活动施加最具权威的影响。因此,社团须经常保持与校方的沟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有效地将社团的声音传达给校方,以便校方了解社团,并适时地出台有利于社团发展的举措。学校的各职能部门是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的,社团主动配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至关重要。因此,社团应把处理好与学校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作为自身基本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上,社团应谨慎地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自觉地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尊重这些部门的权力,接受其领导和管理,遇事请示、有问题主动对接,不谋越轨之私,不做越权之事。此外,社团应坚持向校方多请示、勤汇报,不失时机的宣传、展现自己,以取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事实证明,部分社团有效地处理了与校方之间的关系,校方也给予积极的回应,提供了很多服务,从而为社团赢得了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素质人才,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和社会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引领未来社会的核心力量。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学习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大学生社团对于正处青春期和“三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在校期间,大学生应主动、积极地加入社团,通过社团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有组织地参与到学校稳定的维护与校园和谐的构建工作中,切实做出自己一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EB/OL].http:///gn/2011/02-19/2854836.shtml,2011-02-19.
[2]刘华政,丘贵明.纠纷解决与校园和谐――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的有效开展为视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李立刚,李书梅,高鹏飞.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
篇12
[2]施海燕,何晓凤.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4,16(01):154-155..
[3]徐波,何二元,王晓音.历史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14(05):13-15.
[4]文素芳,刘秋霞,彭立平.浅析历史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0):67-68.
[5]邓俊华.浅谈故事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4,19(05):131-132.
[6]胡燕.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的分析叶课外语文(下),2015,(2):148-149.
[7]高越.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田.青年时代,2015.(7).163.
[8]王欢.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技创新导
[9]王玉香.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187-188.
[10]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126.
[11]孔雪清.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56-57.
[12]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05:147-149.
[13]王标.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5:35-38.
[14]白丽波.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197+212.
参考文献
[1]戴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58-259.
[2]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126.
[3]朱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成功(教育),2013,01:249.
[4]龙菁.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成功(教育),2013,08:274.
[1]胡朝萍.小学语文“导课”的几点做法.东西南北·教育,2014(6)
[2]陈文一.小学语文导课技能策略.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1)
[3]林爱婷.浅谈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新课程·小学,2016(5)
[4]高成亮.小学语文导课艺术初探.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4)
[5]牛传发.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1).
[6]陆云峰.素读:阅读教学的根性觉醒——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审视与本质探寻[J].新课程研究,2009(1).
[7]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2014(5):121-123.
[8]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高校教育出版社,2013.
[9]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
[10]袁政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2]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4.(责编韦雄)
参考文獻:
[1]孙洁.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9).
[2]程剑.浅谈如何在中等师范生物教学中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J].读书文摘,2015(20).
[3]高安淑.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7):45-46.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13
[1]黄昭鸣,周红省.《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HSL理论与1+X+Y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顾定倩.《聋校课程与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汪飞,雪吴静.《听力障碍学生教学法》.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4]贺荟中.《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刘忠民.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才智,2014.
[6]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
拼音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郭娅娴.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J].校园英语,2016,27:116.
[2]錢海峰.新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53-54.
[3]刘勇.小学英语课堂听说读写训练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95.
[4]宋丽娜.大班额情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4,05:113-117.
[5]黄娟.巧用趣味教学法,提升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拼音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淑萍,小学语文如何抓好汉语拼音.学周刊,2014(9)
[3]周慧琼,让汉语拼音活起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J],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