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本科体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的体系结构层面来说,基本是一致的,普遍是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教育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大多都是围绕着《专业目录》规定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而课程也普遍是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任意必修课四大类为主。其中,专业教育是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部分,不同的学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基本上都是以“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课程,加上体育技术类课程,再加上方向课程”这三个部分来构成的,也有个别院校并没有设置方向课程。如果从培养方向的层面来研究和区分,有的院校侧重于社会体育的经营管理,有的院校侧重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却均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目前多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实际上仍然是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的简单增加或是减少,仍然没有突破体育教育的课程构成模式。
3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现存的问题
概况来说,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
在2012年,教育部将社会体育专业改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之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目标也重新界定为:培养具备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教育部关于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实际上所规定的只是专业的一个大方向,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还分别对此专业的培养领域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设定,虽然各个院校的培养方案彰显了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多元化,但是也突出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这一问题。
(2)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有效分析。
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中,由于对需求分析所具有的应用价值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目前,多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所开展的课程设置与教学需求分析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社会需求分析的层面上,而却很少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以至于所设置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实际,影响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3)专业方向的设置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部分高师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明晰的方向划分,而即使部分学校进行了明晰的专业划分,但是其中部分方向的设定也常常存在于社会体育职业教育不存在紧密联系的问题,例如:社会人文方向或是运动科学方向,设置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方向等等,存在明显的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相混淆的问题。
4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对策
针对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的现状及现存的问题,特提出了以下几点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对策。
(1)应重视专业方向的科学定位。
要确保专业方向定位的科学性,要注意与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其就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考察和分析学生的就业渠道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通过考察和分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可知,体育教育方向、运动科学方向等不属于该专业的范畴,应剔除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2)应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
也就是说,在开展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工作时,应在注意满足社会体育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平衡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社会和学生双方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准确把握社会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
篇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对于学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增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教学能力、课间活动组织能力、竞技比赛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加强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也是学校了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学校能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从而培养一批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
2.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在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做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因此,加强对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层面对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不够重视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而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必须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更好的运动技术水平。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就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校对学生实习环节的忽视或走过场,会导致学生知识僵化,不能学以致用。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
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多学校将见习和实习都安排在大四进行,在这一阶段里大多数学生都在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来好好地完成教育实践和实习,严重影响了教育实践的效果、实习的质量。
3.课堂实践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只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的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而在一些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又将专业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放在首位,忽略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技术与理论知识相脱节,导致部分学生只懂技术,而讲解不到位,更有部分学生只讲解不做示范。
4.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比较浅
现在许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并没有对实习给予高度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使他们在体验学生这一角色的同时,又能体会到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实习质量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不清晰,实习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指导不全面,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不把实习放在自己的规划之中,所以导致现在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没办法顺利完成,很多大学生的实习都是由学校强制约束完成的,而并不是自愿完成的。
三、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途径
1.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从制度上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课的时间和上课次数,给予学生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学习时间上的保障,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只有大量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要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的考核体系,将书面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相结合,明确实践能力考核在学生成绩中的重要性,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教学实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2.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
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就个性张扬、不拘小节,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把握住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促使学生更喜欢体育活动。
3.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习对于他们的学习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是一项身体和心理相结合的运动,大多数活动不仅仅讲究的是体力,更需要智力的配合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理论技术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积极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督促学生们不断努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消极被动的思想状况却会使大学生迷茫、彷徨、消沉,最后导致学生没有自信心,一事无成。
篇3
许多综合性大学,以前本来没有体育专业,现在也开设了体育专业,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人口基数过大,就业困难。体育专业整体就业现状:由表3知,全国普通本科各专业就业率近几年稳中有升,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2.00%,全国体育专业本科初次就业率为64.9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率。根据2010年《出国与就业》杂志就业动态栏目报道:本科中的综合类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年终就业率)为88.6%;理工类院校毕业生为88.5%;体育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74.7%。一般而言,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以初次就业为准。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初次就业率在30%以下为就业危机,30%~50%为就业困难,50%~70%为基本正常,70%以上属于正常。根据此标准,全国体育专业本科就业率为基本正常状态。根据辽宁省省教育厅、省发改委2009年公布的各省高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率,辽宁省的年终平均就业率接近95%,而2008年底沈阳体育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8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哈尔滨省教育部门于2009年6月公开的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哈尔滨体育学院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仅为44.59%,不到60%,处于就业困难状态。陕西省10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2009年的初次就业率只有20.5%(82人),处于就业危机状态。经过两年时间2009届体育大学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2.6%(76人),2010届则为88.2%(90人),这说明大学生找工作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要摆正心态。江苏省2007-2009年体育类初次就业率由65%提升到71.46%,达到正常水平。由此可见,我国体育专业整体就业现状存在明显的地域、校别、时间差异。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曾剑斌报道:2007-2009年华东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6.82%、70.16%、60.75%(表3),平均为69.24%,就业形势属于基本正常,略高于全国体育专业就业率。但近三届的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低,处在70%以下。预计2010届华东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将更低,毕业生将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赵报道[8]:2007-2009年江苏省体育教育就业率较为稳定,2009年达到73.07%,高于体育专业总就业率,就业形势乐观。由表4知,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对口率较高,从事教育工作仍是其就业的大后方。但也存在逐年降低的趋势,到企业工作的比例呈逐步增大趋势。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社会体育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兴起对高等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体育专业,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试办,1998年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后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全国已有223所高等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其中教育部等部委直属院校12所,体育专业性院校14所,涵盖了体育、师范、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各类型高校。十几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已初具规模,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大量人才支持,但亦暴露出一些问题。由表3,表4知:江苏10高校及三峡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率呈降低趋势,平均为61.90%,均值低于全国体育专业就业率。另外,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较低,只有15%左右的学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近一半的人到企业从事与体育专业无关的工作。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以来的统计报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连续三年排在倒数后10位,分别是2009年第3位(40%),2010年第7位(46%),2011年第3位(34%)。此结果与我们统计的结果近似。并且,社会体育专业半年内离职率平均在35%左右,毕业生月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结果与社会体育专业设置与招生的快速扩张形成鲜明对比,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运动训练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统计表明(见表3),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就业率近3年处于基本正常水平,其就业比例明显高于江苏10所高校平均就业率(三年中有两年处于就业困难水平)。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尽管运动训练专业就业率均值低于体育教育专业但有转好迹象呈现上升趋势,以江苏省10高校为例,运动训练专业就业率2009与2008年相比提升24%。由表4知,运动训练专业就业去向比较分散,只有近13%的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其次选择企业或升学,近一半的学生从事其他工作。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由表3知,在全国四所体育学院高校中,北京体育大学的就业率最高,原因可能是:北京体育大学是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生源质量远远高于其他院校;另外,北京体育大学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教训一体等优势明显。因此,北京体育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呈现这样的局面正是以上综合实力的体现。但其他三所院校初次就业率也均在85%以上,远高于江苏省10所院校47.55%的就业率,同时也高于全国各专业及体育专业就业率。反映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域毕业生就业率存在明显差别。但同时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差距正在缩小。由表4知,北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流向第1位是学校体育教师,其次是公安部门,第3位是企业。说明,公安系统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择业行当,值得其他高校借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就业率现状与分析:由表3知:江苏省10所高校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56.30%,最低一年为38.89%,处于各专业较低水平。但在李博文所调查的15所院校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的年终就业率相差较大,较好的学校就业率能达到90%以上,而一般院校则只能达到70%~80%。从表4的就业去向统计看,1/3的学生继续考研深造,近一半的学生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仅有20%人从事教育工作。
篇4
(2)执法审查监督困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只要运用简单的技术就能在网上复制、转载和使用他人的作品,侵权变得越来越容易。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各种体育赛事都能上传到网上供人观看,无授权转播的网站数不胜数,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地。而我国相关技术手段落后,审查监督不严,在侵权行为执法审查监督过程中存在困难。
(3)各大视频网站垄断经营。在我国,中央电视台垄断承包了国际上重大的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的转播权,其他热门的如足球联赛、N BA等体育赛事也被各大视频网站买断,从而导致很多能力有限的视频网站、电视台无法购买体育赛事资源,为了争夺转播资源只好采取不正当的方式。
2.原因分析
(1)国家立法保护缺位。我国对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空缺,导致合法转播商维权困难,合法经营者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权时出现诉讼困难。另外,网络转播盗版行为的成本很低,即使胜诉,最终赔偿金额也远远低于盗版所获得的收入,这严重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篇5
Chinese grammar system, in one sense, is basically an imitation of western grammar systems. But when we put into pratice , many Chinese grammarians have found that the rules of the westernized languages do not hold water. Therefore, many disputes and controversies have arisen,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s of Topics and Subjec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Chinese grammar with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theory of grammar, so that it can help our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joint the mainstream of Linguistics worldwide and bring the two way together---try to find the universal grammar. We believe that, the process in conformity is not always Smooth and pleasant, but the results are supposed to benefit China and the world finally .
III. Literature Review
Subject and topic as two basic concepts in modern Linguistics , their relationship is considered as the crucial research project and heated topic in Linguistics.
1, Subject is originated form the western grammar systems . In general linguistics , many scholars are trying to give a current concept to subject .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all kinds of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 Keenan(1976) summerized the grammatical,semantic and textual features that subject has . The following are conclusion Trask(1993:266) made from all kinds of documents including Keenan(1976) (参见石毓智,2019):
Subject is the noun phrase that probably has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in syntactic relation in sentence. Subject has all kinds of features in grammar, syntatics and text , mainly consisting of:
1 Subject represents independent substance;
2 Subject restricts the co-reference in sentence, including pronoun, reflexive pronoun and null anaphor;
3 Subject restricts the agreement in verbs;
4 Subject is the topic with no mark;
5 Subject can be questioned by interrogative pronoun,and also can be focused.
6 Subject is usually lack of morphological markers.
7 Subject is ususlly considered as the actor of unmarked structure.
His conclusion may be more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s of western languages . Concerning Chinese, part of the descrition fail to reflect the linguistic fact in Chinese. For example, Trask thought that subject is the topic with no mark . He neglected of pragmatic feature of topic . Because we can’t confirm whether the subject is equal to the topic in a single sentence. And he also thought that subject is ususlly considered as the actor of unmarked structure, which is not accord to the fact in our Chinese .As in Chinese , not only actor, but also patient, instrument, timing and location can act as subject in sentence.
2 , In 2019, Shi Yuzhi tried to conclude about the subject ’s characteristers in form in Chinese. His conclusion is as followed :
The form of the subject can be placed both in subordinate clause and sentence.
Subject can be focused.
Subject can be questioned by interrogative pronoun.
And its semantic characters are :
Subject is the actor of behavior act.
Subject is the main body of nature and state.
Shi thought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 butween subject and topic is that subject is the ingredient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 while topic belongs to the discourse concept. The former one can be put into sentence and subordinate clause; the latter only can stay in sentence aspect. But his method to distinguish subject to topic seems to be a bit vague.As in Chinese, there is a kind of sentence in unusual order, for example: “书小王看完了”. In Shi’s opinion, that is a topic structure for it can not be placed in a clause. But in fact, it belongs to a classical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书” is either the subject, or the topic.
3 , Since Zhao Yuanren introduced ‘topoc’ into our grammar study in Chinese , the scholars in Chinese home and abroad keep going with research on topic . Li Na & Thompson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n this issue. They’ve done a systematic contract to subject and topic. They said that topic means what is about in the sentence while subject is what the verb predicates; topic can not be indefinite and generic but subject can ; topic have to appear at the front of a sentence while subject is allowed to appear in the sentence; there always be a pause between topic with other parts of a sentence.But in Chinese , it is not necessary that the topic appear at the front of a sentence. For example: “老师,这件事让我来处理吧。” In this sentence, “这件事” is the topic ,but it doesn’t appear at the front of a sentence.
4 ,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subject is a concept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while topic belongs to Pragmatics . But Xu Liejiong & Liu Danqing(1998) didn’t . In their thesis, they consider topic as a ingredient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Just like suject and object , the topic also share a position in a sentence. As an independent ingredient , each of them should has its own position and can not be overlapped. Then, let’s analyze this following sentence “小张不来了。”. “小张” is the subject and topic at the same time. subject and topic have been overlapped, so it doesn’t work to consider topic as an ingredient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5 Qu Chengxi(1996), as a specialist of functional grammar, thought that if one only adopt his own theory when he is doing research on Chinese grammal , he will always feel impractical. We should try to appreciate other’s thinkings or even accept them if available and no conflict arisen. And I think his opinion is quite fit to grammar study on Chinese.
IV. Methods and Materials
Through reading materials from library and the Internet, I’ve acknowledged much about subject and topic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ir differences . Many scholars have defined the subject and topic in many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the form, cognition,function and so on. I prefer to study subject and topic from functional grammar than from the others. At the same time , it will be basic on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V. Discussion
Guided by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re is a point we should make sure, subject is a concept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while topic belongs to Pragmatics whatever our research goals are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At the same time , we have to accept that Chinese is a language that is lack of morphological change and is very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subject from topic. So when we are doing this kind of research ,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define it clearly ,especially formally.
VI. Outline of the Paper
1. Introduction
2.Subject and topic in English
2.1Subject in English
2.1.1 Dispute over subject in English
2.1.2 Definition of subject in English
2.1.3 Choice of subject and its semantic role
2.2Topic in English
3. Subject and topic in Chinese
3.1Subject in Chinese
3.1.1Importance of subject to Chinese
3.1.2 Choice of subject and its semantic roles
3.2Topic in Chinese
4.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4.1 Subjec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4.2 Topic in Chinese and English
5. Conclusion
VII. References
[1]曹(Cao)逢甫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5: 36
[2]屈(Chu)承熹. 汉语认知功能语法[M].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2~5 .
[3]屈(Chu)承熹. 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 世界汉语教学. 1998,4:28-42
[4]屈(Chu)承熹. 从汉语的焦点与话题看英语中的Y-Movement及其它倒装句[J]. 外语学刊. 1993.3
[5]石(Shi)毓智. 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F[J]. 语言研究. 2019, 43(2): 82-91.
篇6
3.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6.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8.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9.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11.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4.以应用型为主旨,创新本科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
1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
18.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
19.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22.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例
2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25.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2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介绍
28.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竞赛教学模式”初探
29.“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0.强化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引导——浅探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有效性的途径
3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32.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34.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35.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
36.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37.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浅析
38.新疆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比较研究
39.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1.“转型”大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2.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萍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为例
44.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45.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48.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4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50.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学应用型评论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1.在探索中开拓 在改革中前进——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顾
52.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研究(一)——以怀化学院2009至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53.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4.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二级学科教学团队优化——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5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以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59.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60.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61.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62.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探究——以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语言教学论”课程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研分析——以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
6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改革
65.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去专业化倾向
66.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67.中国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大观(十一)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
68.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69.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7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7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73.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7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75.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76.提高创新教学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课教学体悟
77.国家重点学科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及启示——以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78.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79.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为视角
80.简论国家安全视界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昆明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81.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学院为例
82.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83.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8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8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8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88.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89.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90.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91.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9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94.“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5.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9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9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98.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9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100.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101.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02.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103.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0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105.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简
106.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107.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
108.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10.海南大学新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制4年
111.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1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14.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15.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116.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117.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篇7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篇8
(微软雅黑小四空一行)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黑体三号加粗*)
……(微软雅黑小四)
(微软雅黑小四空一行)
3、国内外研究现状(黑体三号加粗*)
……(微软雅黑小四)
(微软雅黑小四空一行)
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形式(黑体三号加粗*)
……(微软雅黑小四)
(微软雅黑小四空一行)
5、研究方法(含技术路线)(黑体三号加粗*)
……(微软雅黑小四)
(微软雅黑小四空一行)
6、研究进度与步骤(黑体三号加粗*)
……(微软雅黑小四)
(微软雅黑小四空一行)
7、现有条件及需采取的措施(黑体三号加粗)
……(微软雅黑小四)
(微软雅黑小四空一行)
8、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内容(黑体三号加粗)
……(微软雅黑小四)
9、主要参考文献(黑体三号加粗*)
电动观光车的行驶系及制动系设计
姓 名 梁津
指导教师 王勇智
院、系(部) 机械工程学院
一、选题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 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1881年,人们就开始研究电动汽车。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到了1839年,苏格兰的罗伯特·安德森给四轮马车装上了电池和电动机,将其成功改造为世界上第一辆靠电力驱动的车辆[1].但是随后内燃机的出现以及内燃机汽车技术的成熟,使得内燃机汽车取代了电动汽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动汽车重新成为世界性的研发热点,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都投入巨资开发自己的电动汽车,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或制定计划,以促进本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1)美国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 美国是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每年的石油消耗量和汽车污染物排放量也都居世界首位。为增强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美国政府提出了着名的PNGV计划和FreedomCAR计划。其主要是为了开发出无污染、燃料能量转换效率高、成本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
(2)日本的电动汽车开发计划 日本也是汽车生产大国,汽车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二,而且日本的石油匮乏,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日本政府及日本各大汽车公司对电动汽车的开发也十分重视。日本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处于世界地位。日本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主要有:低公害汽车开发普及行动计划、JHFC示范工程、专项研究计划等。
(3)我国电动车研发计划 我国也早已将电动汽车的研发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化列为重点项目,并制定了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比如说863计划的EV、FCEV和HEV研发纲领和973计划的电动汽车专项计划。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选择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汽车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四位一体的方式进行联合攻关。
然而,目前世界上关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电动汽车主要还是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电动汽车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充电时间过长、行驶里程过短等。因此产生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初级或过渡产品,就是电动观光车。目前国内外对电动观光车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20xx年至今,蓄电池观光车(轻型电动车)在中国获得了较快发展,从无到有,到07、08年产销量达到25000辆左右。企业的数量也从开始的一两家,发展到多家。20xx年国家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以来,已领取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超过60家[3].且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在国内比较优秀的电动观光车生产厂家有玛西尔电动车、沃森电动车、朗逸电动车等
2.生产需求状况
当今世界,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90%以上,其中石油又占一半以上。然而,最新资料显示,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万亿桶仅够人类再使用41年;天然气总储最为176万亿立方米,仅够人类再使用63年;煤炭蕴藏总量1.0316万亿吨仅可使用230年。即使改用核能也是困难重重。已探明核原料铀矿的储量436万吨,也仅可供开采72年。海水中的铀、锂等储量丰富,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可是人类近期还没有能力从海水中提炼出核原料来。由此可见,目前全世界最为依赖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在2l世纪的上半叶即将趋于枯竭。据资料,1999年到20xx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将增加60%,其中,亚洲及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每年增长4%,20年翻一番;发达国家每年增长1.3%.按能源种类分析,石油预计增长率为每年2.2%,20年增长59%,到那时石油仍然维持第一能源的地位,在全球能源总消费量中占40%以上的比例;天然气将增长一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23%上升到28%;由于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煤炭消耗的比例从目前的22%降到20%;由于技术问题、经济成本问题,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使用占耗能总量的比例将会略有下降,核能将略有增长。换言之,在近二三十年里,核能和可再牛的风能、水能、太阳能远远无法替代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因此,人类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将越来越严重,而它们的储量是有限的,这种供需矛盾导致了全球范围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科学家预测,2040年全球石油消费将达到峰,从2050年石油开始枯竭。这种供需矛盾的大势导致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此外,各国为预防恐怖攻击,正加强对能源生产、运输的保护设施和防范力量,这些增加的投入最终必然反映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上。更何况拥有全球2/3石油储量的中东地区,一直处于政治动荡或战争之中,在这些剀素的推波助澜下,石油、天然气价格一路飚升势小可挡。在世界能源危机中,众多石油、天然气进口国的国民经济受到了沉重地打击,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成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头等大事之一[4]。
同时,目前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尤为严重,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区域性雾霾频繁发生,区域整体环境质量不断恶化。雾霾污染已经给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公众健康和生活方式等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问题。雾霾已经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它主要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气候变化绿皮书(20xx)指出,雾霾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累[5],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废气中的污染物有100多种,其中对人体危害的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碳微粒等。因此现有的以化石燃料为燃料的内燃机汽车对空气污染非常大。
因此,电动观光车作为电动汽车初级形式应运而生。电动观光车具有很多优点:
(1)电动观光车可以较好的解决汽车队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电动汽车的电源本身不排放有害气体。给蓄电池充电所用的电力可以来自对大气造成污染的能源,如水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即使使用煤发电,除二氧化硫及微粒外,其他排放物均比内燃机汽车少,而且电厂大多建在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居民损害较少。此外,电厂煤燃烧是固定集中排放,燃烧过程较易控制,有害物质较易清楚。正因为如此,电动汽车也被称为绿色汽车。
(2)电动观光车可以解决汽车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电动汽车用车载电源有蓄电池、燃料电池、飞轮电池、太阳电池和车载发电机组等。蓄电池充电所需的电能可充分利用水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等丰富的能源转化而来。也就是说,电动汽车可以不依赖于石油资源,所节省的大量石油可缓解依赖石油的化工原料日益匮乏的压力。
(3)电动观光车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可利用晚间富余的电力进行充电,从而避免大量富余电力的浪费,提高电网电能的利用率。电动汽车还可以在减速、制动、下坡时,将电机转换为发电机,实现能量回馈,进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6]。
基于上述优点,电动观光车产业迅速发展,20xx年至今,电动观光车在中国获得了较快发展,从无到有,到07、08年产销量达到25000辆左右。企业的数量也从开始的一两家,发展到现在领取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超过60家,近一两年来,国家制定了许多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这其中就包括电动观光车研制,但从目前已出台的政策看,如20xx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今年2月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强调了对新能源汽车及车用电池组等关键技术的支持。
3.选题目的和意义
此次选题主要是对电动观光车的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电动观光车的悬架系统与传统燃油汽车悬架系统各部件大致相同,但国内电动观光车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都是采用内燃机汽车的车身和悬架系统。 因此电动观光车与传统汽车各系统有很大的质量、几何外形、安装空间位置的差异,所以必须研制出一种适合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以及制动系统,来改善电动汽车的舒适程度和抗外界干扰的稳定性能和制动性能[7].行驶系统包括车桥、车轮、悬架,其中车桥包括转向驱动桥和从动支持桥。要进行分析设计的参数有很多,比如转向驱动桥和从动支持桥的结构参数、轮胎的选型与转向轮定位参数、悬架弹性元件、减震器、导向机构的参数尺寸与使用性能。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装置和制动控制装置。制动器结构参数、制动器制动效能、制动器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控制装置的结构参数和可靠性、安全性等。
参考文献
[1] 麻友良等。电动汽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1-2
[2] 张正杰。蓄电池观光车走向纯电动汽车的障碍[J].第六届全国轻型电动车技术研讨会,20xx;
[3] 陈宝强。旅游观光车现状分析[J].第六届全国轻型电动车技术会,20xx;
[4] 懂守聪。从国际能源危机看建筑节能[J].建筑设计管理,20xx;
[5] 姜丙毅等。雾霾治理的政府间合作机制[J].学术探索,20xx;
[6] 麻友良等。电动汽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6;
[7] 乔长胜等。基于ADAMS/View微型旅游观光电动汽车悬架仿真分析[J].机械工程师,20xx;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路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1.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蓄电池观光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在于动力输出部分,用动力型电池、驱动电机代替了汽车的油箱、发动机。蓄电池观光车一般有3大部分组成,包括电气系统、底盘和车身。此处主要研究其中底盘部分的行驶系和制动系,其中行驶系起纽带和承载的作用。主要包括车桥、车轮和悬架。制动系用于控制车速和停车。包括制动器和制动控制装置。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几点:
⑴分析设计并校核车桥结构,包括转向驱动桥和从动支持桥
⑵选用并校核合适的车轮型号
⑶分析设计并校核合适的悬架结构
⑷分析设计并校核合适的制动器类型与具体参数,包括行车制动装置与驻车制动装置
⑸分析设计并校核合适的制动控制装置
2.研究思路
1. 仔细阅读任务书,了解毕业设计的整体规划和要求。
2.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并整理,熟悉课题内容,完成开题告。
3. 结构设计。即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各部件的结构类型。
4. 确定各结构类型的具体形式和参数。
5. 进行计算分析与校核。
6根据上面设计的具体参数,画出部分零部件的图纸。
6. 整理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
7. 进行修改完善,准备并参加答辩
3.工作流程
1. 根据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构造研究电动观光车的行驶系和制动系工作原理。
2. 计算行驶系和制动系的相关数据。
3. 进行运动和强度校核。
4. 根据相关数绘制CAD二维图和三维图。
5. 若校核不合格,则修改数据,再回到第二步,若校核合格,则完成设计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第1-3周:实习,调研,收集资料,熟悉课题内容,完成开题报告。
第4-5周:完成制动系和行驶系的总体方案设计及性能参数计算。
第6-9周:完成固定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设计和三维建模与装配及中期答辩。
篇9
一、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1、高校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受整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家对本科专业进行了整合,注重基础、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通过压缩专业培养所需总学时的方法,以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在专业总学时减少的情况下,注重基础与拓宽口径之间有了很大的矛盾。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是学生的基础理论不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实验和实践技能差,严重制约着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2]
2、指导教师方面的问题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大力引进教师,但学生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教师数量的增长,师生比过低,由此导致教师们承担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很重。学校不得不采取增加每个教师指导学生数量的方法来应对,教师超强度的工作使得其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上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无法做到尽心尽力的指导。处于这种工作状态的教师,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整天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去进修学习,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3]。因此教师在题目设计时常常选择难度较低的题目而回避难度较高的综合性题目。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个环节中不能真正得到提高,长期如此使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步下滑。
3、学生方面的问题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时间往往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在这期间毕业班学生的其他事宜都对毕业设计(论文)造成干扰。在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及设计方案的阶段,部分通过考研初试的学生要准备研究生复试而对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投入不足。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还要参加前七个学期各类不及格课程的清考考试,必然要占用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用于复习功课。还有一些学生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忙于参加各类招聘会。签定工作合约的学生还要在用人单位上岗试用,无法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中,导致选题避难就易,研究态度不严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不到保证。
4、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管理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虽然多数高校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文件来规范其组织与管理,但是管理监控力度不够,监督不到位。致使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态度不够认真、往往敷衍了事,通过就行。指导教师有时疏于管理学生,对待缺勤学生也不过多追究,指导交流的方式过多依赖于电话、网络等,给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的时间逐渐减少,对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对于部分在校外签约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来讲,教师与其之间的指导交流机会就更加困难。所有这些问题和现象,都影响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效果与质量。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措施的探索
1、科学制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既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和改革,形成层次清晰、模式多元、制度配套、保障有力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又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面向区域经济或行业发展的主战场培养人才,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要以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服务面向,研究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并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使其能够落实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
2、提高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即要具备本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指导教师应坚持专业理论知识再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还要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动态,提高专业素养和水平。指导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在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只有指导教师自身科研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4]。因此教师要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奠定基础。
3、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活动主体对象的学生,大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要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就业观,使学生重视各类实践教学过程,尤其将毕业设计(论文)看成是学生从校园走向实际工作岗位的桥梁纽带。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4、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监控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监控主要包括:开题、中期考核、答辩的监控。开题重点注意学生开题报告中的进度安排与指导教师下发的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安排是否相符。中期考核主要考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指导意见,对完成任务较差的学生,学院和指导教师要及时给予警示,分析原因并督促其按期完成。答辩前指导教师应认真、细致地检查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及全部文档资料,指出存在问题,让学生立即改进完善,并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技术能力和设计(论文)的质量与水平,写出审查意见;答辩过程应严肃认真,着重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使指导教师在今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践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5]。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1-0087-1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亚洲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及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DIA070112;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复旦大学亚洲大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亚洲五国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与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13-11-30
作者简介:乐 毅(1960-),男,江苏苏州人,教育学博士,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从事课程管理与评价、考试与招生制度、教育政策研究;王 霞(1988-),女,山东日照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上海,200433。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越来越感受到一种压力,一种来自国内外同类大学相互竞争的压力,且竞争日趋激烈。众所周知,大学的竞争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质量来体现,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课程。招生、培养、就业,是大学教育的三个主要环节,缺一不可,而课程则是培养环节中的主要内容。课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甚至就业。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注重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缘故。本文选取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九所高校(即“九校联盟”)为案例学校,试图通过分析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的课程设置改革及课程实施现状,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路径。九校联盟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各校办学实力、课程与教学资源相对较强,又各具专业学科特色,都重视本科教育改革,其实践具有参照、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的校际比较:构成要素、内容、特点
课程设置指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各类课程的编制、筛选、设定与实施计划。大学的课程设置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各类课程结构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课程的修读要求与学分及课程实施的具体规定等方面,也涉及课程的性质、类型(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划分等,并通过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其中,课程结构变化是大学课程设置改革最直观的体现,反映了学校对本科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而课程结构则是课程设置的骨架,包括各类型课程(如通识课、大类平台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的组织、比例分配、领域范围相互关系等内容。课程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支撑并影响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推进。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
通过对九校联盟的2010-2012年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本科生院、教务部/处网站公布的学校管理、教学等相关文件分别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全校性课程(国家课程/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全校性课程”是指面向所有在校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虽然有些大学的结构尚不太清晰,有些设置也存在重叠,难以简单归类,但这三大课程板块结构还是各校所共有的特征,其构成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专才培养模式所采用的“思想政治等公共课+专业必修课”的课程结构。(见表1)
从上表可看出,九校联盟的本科课程结构不再单一,相对多元的课程体系构建逐步形成。同时,我们还可发现,九校联盟课程结构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结构相似,说明了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都认识到了以往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课程改革来达到大学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也意识到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中的纲领性意义和框架作用,以及对具体课程的编制和教材编写的影响。课程结构变化也必然影响大学所希望本科生获得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这又从另一面反映了九校联盟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共性、趋同性。趋同的本科课程体系表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九校联盟一方面不断借鉴国外著名高校课程改革模式,同时也在相互学习国内同类高校的改革实践经验。
乐毅王霞 :试论本世纪以来“九校联盟”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与问题(二)九校联盟各校通识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存在差异性
出于对通识教育重要意义的认同,九校联盟各校均重视设置通识课程,但具体课程名称及内容构成不尽相同。与“通识教育课程”名称相似的有通选课、通识课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修课程等。就字面上来看,这些课程都可归于通识类课程。但通过对九校联盟的这类课程结构进行对比后,笔者发现,其课程结构还是存在诸多不同与问题(见表2)。
从表2看,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差异较大,如北京大学通选课由七大领域课程组成,而复旦大学通识课程由通识核心、专项、选修和国际课程四部分组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英语类、物理类、体育类等九类课程组成;其次,各校通识课程领域划分不同,如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同样是通识教育六模块,但彼此差异显著;再次,除思政、军事、体育、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外,九校联盟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不同,如清华大学通识课程中的新生研讨课,复旦大学的暑期国际课程,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课程等。
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构成的不同,一方面说明各校依据自己的理念、价值观、理解、办学特色来设置通识课程,并非随波逐流;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和领域划分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标准、不规范的现状。以北京大学通选课为例,就存在着“未能主动建设,呈现自发状态;课程数量失衡,教学质量悬殊;定期审核不严,缺乏表彰制度”等问题。[14]为什么九校联盟的通识类课程呈现出如此纷杂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内涵和知识领域等尚缺乏清晰界定,对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尚缺乏明确阐述,对通识教育课程还没有明确的准入界线等等。当然,通识教育起步晚,课程体系构建尚未成熟也是影响因素。
(三)九校联盟均重视大类/基础课程的构建
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改革都很重视大类/基础课程设置,但各校该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大类课程、文理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学科群基础课等课程均属于同一类课程,这类课程通常为一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课程,面向同一类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学科的部分专业,如复旦大学的文理基础课。为什么要设置这类课程?笔者认为,开设这类课程是实施“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如实施大类招生,就需要这样与之相匹配的大类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另外,一定意义上,大类/基础课程也为编制和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因此,也可以说,此类课程也可被视作为介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学科间领域互补的“共通性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02年复旦大学开始实施《复旦大学文理教育方案》,明确提出课程建设目标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并逐步向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基础教育过渡”[15]。正因有这种全校开放的课程实施经验,使得复旦大学能够在2006年平稳地实施面向所有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九校联盟目前均开设了该类课程,足见其重要的课程功能及意义。
从该类课程的实质意义和作用看,九校联盟是基本相同的,但各校划分此类课程的学科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3所示)。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既与各校所依据的具有本校特色大类划分标准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学科优势与专业侧重。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是达到目标的有效载体;九校联盟各校无论在通识类课程,还是在大类/基础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方面,都有较充分的课程权力。但同一类课程的不同课程构成和领域划分,也使学生在理解大学课程和教育内容方面产生困惑。因此,明确各类课程的定义、领域边界、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规范课程的准入制度,是课程设置与管理改革需要考虑的内容。
(四)九校联盟各校的全校性课程的设置及存在问题
第一,全校性课程内涵与具体构成。
如上所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其中,我们所指的“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思政等公共课程和通识类课程,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就目前设置而言,笔者注意到,大部分九校联盟高校把思政、外语、体育等公共课归类到通识类课程之中,只有少数学校,如北京大学,将思政等公共课和通识类课程分开列出。因大学思政等公共课由国家统一规定,政策支撑并组织实施,所以,课程设置各校相同。此类课程统一大纲、材、统一考试、统一管理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要求,国家的标准,其实施面覆盖我国全部高校,显示了课程的国家性质。为此,笔者将这类课程统称为“国家课程”。
第二,“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本世纪以来,“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高校课程设置改革中已面临多重挑战。挑战一是,国家课程受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本科课程结构中,国家课程以从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存在。或许是课程结构分类的缘故,或者是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推崇,除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外,九校联盟其余七所高校均把五类公共课程列入通识教育课程中。这似乎隐含这样的概念界定与划分: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但问题是,我国没有在国家层面明确规定要在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它不是“国家课程”。不得不提的是,在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方面我们也存在认识分歧: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即通识教育,据此诠释,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也就包含国家课程。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此释义,通识教育课程不应包含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不从属于任何一类课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于国家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值得商榷,但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在国家层面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编制相关的课程标准等,以便在已授权建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正式课程的形式参照实施?
挑战二是国家课程的实施存在问题颇多,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课程的目标与价值意义认识偏差,课程学习动力缺乏;教师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重讲轻学,缺少方法吸引学生;课程考评不力,学生逃课严重等现象。笔者在复旦大学所实施的课题“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项问卷调研(以下简称《复旦大学问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复旦大学问卷》项目主持人为乐毅。2012年12月,笔者在复旦大学采用当场发放填写收回的方式,对大一至大四部分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236份问卷,收回236份问卷,有效问卷228份。问卷内容共包括五部分: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招生、就业、助教等。本文仅涉及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就业三个方面的部分题目。在问及对国家课程持何改进建议的时候,《复旦大学问卷》的统计显示,有48.2%的同学希望缩减国家课程学分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重。此外,网络及各类媒体上也不时出现大学生对国家课程的诸多不满言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未能适时变革课程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90后大学生知识需求。因此,关注国家课程设置与实施,改革相应的学分制管理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不可忽视系统思考国家课程师资/教材建设等问题。
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比例的校际比较:课程总量、学分比例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实施的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直接外显于课程结构的变化中,如复旦大学为实施通识教育,其课程结构也随之作出调整,目前通识教育课程板块已取代原综合教育课程板块。调整课程结构,也就意味着各类课程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有所变动。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取向及对某类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学校各类课程结构学分比例设置的合理性,不仅影响课程的顺利实施与管理,而且对学生能力结构也产生重要影响。
(一)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设置状况
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首先反映在课程结构的三大板块中。笔者通过对复旦大学64个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综合统计分析,又随机抽取八所大学某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关课程学分比例统计,整理结果显示,九校联盟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的学分比例不同(如表4所示)。从表格中我们可看出同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如同为专业课程,复旦大学约占47.32%,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均不超过12%,数值相差较大;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类/基础课程所占学分比例,高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全校性课程约占校总学分的30.44%-32.85%之间,学分也相差不大。可见,课程学分比例不同,与学校总学分设置以及课程结构相关。
表格中的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是指金融学专业课程27学分,以及光华管理学院课程(不含大类平台课)39学分,合计66学分。笔者依据培养方案中学院课程的具体构成,暂将其学分计入专业课程学分;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历史学专业核心课程40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不含跨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合计70学分;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学分,包括专业教育专业类课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实验课程6学分,合计42学分;西安交通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专业主干课程45.5学分,专业课程必须课程15学分,专业进修课程6学分,合计66.5学分。
表4乃针对三类课程研究所得,权加不满100%的高校,或因任选、实践、论文等课程不包含于三类课程中的缘故。另外,表格中复旦大学的校总学分、各类课程学分是所有专业的平均分,而其他八所高校因笔者暂未找到全部相关的公开资料等原因,所以此处均选择随机抽取的各校某一具体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为替代进行案例分析,所选的各校相关专业已在表1的相关注释中有具体说明。表5、表6中的情况相同。
基于上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三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整体上趋于相似。笔者对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作进一步梳理,发现全校性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的有四所,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大类/基础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的有五所;九校联盟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也有四所高校。也就是说,九所高校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其全校性课程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超过30%,大类/基础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另有四所大学的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均低于21%。这种比例结构表明,九校联盟各校都比较重视全校课程建设,而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通识课程,在国家课程学分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则反映出各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九校联盟这三大板块课程的比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如果说,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衡量课程比例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之一的话,那么,学生又赞同怎样的课程学分比例结构呢?针对九校联盟目前课程设置中一半以上的学校全校性课程学分比例高于30%,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小于或接近30%的现状,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了相关题目,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各校的改革现状似有相悖: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15.4%,希望增加文理基础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9.2%,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53.1%,希望三类课程比例均衡的学生占21.4%。归而纳之,一半以上的同学希望学校今后增加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虽然笔者所实施的样本较小,但管中窥豹,相信其他同类高校的学生也有类似的需求,即希望增加专业课程的比重。然而,九校联盟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大多表现为压缩总学分,减少专业课程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如北京大学2002-2003年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清华大学自80年代以来,进行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表层特征为减少专业和学分总量,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与份量。[17]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措施似乎与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是结构及学分比例调整不合理?是专业教育影响的根深蒂固,还是社会需求、就业要求强化了专业的作用使然?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之争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课程存在三大主要矛盾,“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矛盾、规定性和选择性的矛盾、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矛盾”。[18]就“规定性和选择性”而言,问题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中。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同样也反映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中。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课程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的做法只能是减少必修课的学时。因此,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与各方利益等原因,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所占学分比例增减就成为九校联盟各校课程设置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学校、院系和教师都各有各的诉求,致使博弈难分伯仲。
第一,九校联盟本科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虽重视选修课建设,但必修课仍然占主导地位。笔者对九校联盟各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进行统计整理,发现其必修课比例均高于60%(见表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更加重视必修课。实际上,九校联盟在本世纪的课程设置改革中,正逐步提高选修课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如浙江大学提高选修学分比例至25%-30%。[19]
学校课程设置改革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推理,学校必修课学分比例占绝对优势的课程设置现状,也应是学生期待的结果。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相关题目验证这一假设,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仅有14%的学生希望减少选修课比例,大部分学生都表达了希望增加选修课的意愿,甚至有10.5%的学生希望全校选修课学分高于必修课学分。但有趣的是,统计显示,总体上学生依然对学校必修课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现状表示满意。
第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相对选修课占优势地位。
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选修课与必修课学分比例设置,是大学本科课程编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不单显示了大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也反映出一所大学的课程管理和师资水平。九校联盟不仅总的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其他各类课程(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也均超过选修课,虽然同类课程必修课在不同学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但均高于50%(详见表6)。
从下表可以看出,九校联盟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的结论是有案可稽的。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中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除了全校性课程必修课学分的设置,学生对其他类课程中必修课学分比重也占优势地位的现状又是怎么看的呢?从笔者所实施的《复旦大学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选修课的期待持相反的两种观点,即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课比重,同时却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必修课比重。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态度与通识选修课的态度截然不同。
综上,九校联盟各校的三大板块课程(本科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设置整体上趋于相似。相对而言,全校性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不大,有增加的趋势;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略大;而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学分比例的具体数值不同;全校必修课程以及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比例均占绝对优势地位,学生对目前全校必修课高于选修课学分比例的设置表示认可,但同时又希望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教育必修课。当然,这里也仅是《复旦大学问卷》所涉及的部分学生的意见,九校联盟全部在校本科生是否持同样观点,还有待进一步了解。九校联盟课程学分比例的现状,一方面体现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增加并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缩减专业课程学分比重,注重大类/基础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走向;另一方面,虽九校联盟正试图提高选修课学分比重,但依然不能改变必修课在校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三、九校联盟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课程结构及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的课程设置改革,而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如全校性课程中“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关系模糊对深化结构改革会造成困难;同一类课程中的具体课程构成及领域划分在各校存在显著差异,课程性质定义及准入标准不清既影响课程质量,也不利学生选课及校际交流;专业课程学分缩减与通识学分增加之间的博弈可能导致课程权力难以划分;大学院系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会使得改革目标失效等等。针对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等问题,我们以为可尝试如下改进举措:
(一)重新规划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课程结构
破除二元组织结构中的壁垒,理顺大学与院系之间的管理职能与课程权力,协调各方的权利和需求,打通学科与专业之间的隔阂,是顶层设计本科课程的组织保证和制度环境。大学层面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应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理念,统筹通专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倡导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培养。重新规划本科课程,应阐明国家课程、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教育三者关系,明确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互不隶属,均可包含于全校课程,明确界定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区别及联系,强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渗透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中;应调整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比例,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按照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调整各类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重,以及课程实施、教学方式、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修读规定。限于篇幅,仅择如下阐述之。
就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而言,涉及的问题就颇多:
由于九校联盟重视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的建设,通识课程学分不断增加,原有的专业课程就受到影响,学分不得不减少。在国家课程学分不变的情况下,通识课程学分增加,总学分本应随之增加;若总学分不变,专业课程学分必然相应的缩减。挤压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则会引发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教育的教学与质量。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学分比例问题,就是需要解决的矛盾之一。这里首先应确定合理的通识课程学分。那么,什么样的学分比例才是合理的?哈佛大学(Havard University)本科总课程数为32门,通识教育课程8门,占总课程数的25%(新的通识教育要求学生选8个分类的8门课程,另外第一年必修写作一门)。通识教育、写作课和语言要求总计9-11门课程,占学生总课程数的30%-35%。[20]而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要求本科生毕业前修满42门课程(42学分),其中通识课程15门(人类、文明研究与艺术6门,自然与数学科学6门,社会科学3门),学生要修的通识课程约占毕业总课程数的35.7%。[21]他们的比例显然比我们大。这是一种参照;我国香港中文大学123个学分中,通识教育课程占21个学分(不含中英文、体育等);[22]香港科技大学120学分中,共同核心课程占36个学分。[23]这是又一参照。九校联盟受“国家课程”(思政与军训课等)23个学分的影响,总学分居高难下;若除去“国家课程”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相对较少,如北京大学为12学分(通选课),复旦大学是12学分(通识核心六模块),均低于列举对比的上述其他一流大学。显然,适度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学分似乎必要,但根据国情和目前的政策,又不太现实。需指出的是,高通识学分并不能说明就是合理设置标准。因此,充分利用通识课程有限学分,重视课程实施与管理,抓教学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助教制,不失为解决矛盾的有效举措。
已有研究对化解通识课程学分增加与专业课程学分锐减这一矛盾提出了设想:一是“从课程视角找寻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最佳结合”[24]。实现两者“最佳结合”的措施有两种:一是“专业课程融合通识性”[25],将通识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但两者结合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高,教师即需要有专业方面的“良知”,又需要有崇高的“良心”;[26]因此,这里就需要考虑如何整合两类课程的问题。“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对的,但以什么样的人文来教育学生,这却是需要特别慎重的”。论及课程整合,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应防止出现对科学教育的轻视”。[27]此外,难以量化考评教师教学效果等也是现实问题。二是实行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交叉开课的方式。如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实行独具一格的双计分政策,即同一门课程修得的学分可同时分别计入两门不同类型的课程学分。例如通识教育基本能力课程“交叉文化分析课”所获学分即可作为通识教育基本能力课程学分,也可计入通识模块学分或者满足某主修课程学分要求。[28]宾夕法尼亚大学这种协调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措施,值得研究借鉴。
同样需考虑的,是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的合理设置问题。提及增加选修课,人们往往会想到减少专业必修课。但对九校联盟这样的大学,是否存在可能?有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理科专业必修课并没有很大的削减空间”,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可以适当精简专业课程”,[29]这只是一种意见。改变只关注专业必修的传统,要加强选修课建设,尤其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其他研究也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所占比例小于美国大学”,但“必修课比例远远超过美国大学,选修课则比例非常小”。[30]在学校总学分、“国家课程”学分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呢?增加通识课程总学分是一种方法。有研究表明,美国[31]、韩国[32]的著名高校通识课程学分比例均在学校总学分中占20%左右。通过设置通识与专业交叉课程,改革学分制也是一种办法。这样做可扩大通识选修课范围,即对本专业学生来说是专业课程,对其他专业同学来讲是通识课程(即采用双代码管理)。专业选修课也可采用相似举措,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选课范围。但需充分考虑该专业学生的课程资源权利,避免其遭遇选课失败现象。学校与院系要协调,适度开放,并做好课程开发。
(二)明确界定学校、院系、专业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的关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有赖于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最终要靠‘课程系统创新’的践履来达成”,课程系统创新涉及课程理念、内容、制度和技术等多方面。[33]因此,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我们应首先明确学校、院系、专业、各类课程等培养目标,以及各目标间的关系,并以文本的方式明确体现在学校及院系的专业培养方案中。然而,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脱节”等现象,“对人才整体素质要求细节不清楚”,即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是问题根源之一。[34]只有培养目标清晰,才能有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只有明确的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院系、专业才能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只有明确国家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围绕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并选择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教学范式。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亚洲一流大学(如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著名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时,也都制订了极其详细的目标,并在院系逐级分解,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校院系三级目标分类体系。这些大学在课程设置、选修、学分等方面都渗透这样的理念和目标,并体现在具体的修读规定和教学实施方法中。目标是纲,直接关系到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方向与人才培养的规格。大学培养目标的达成有赖于一套科学的目标分类体系。
(三)关注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从外部因素看,主要原因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大学专业也随之冷热变化,影响了就业选择;从大学内部看,学科和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是一个因素,而课程与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学生,提高竞争力直接相关。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开发,可通过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来达到。课程结构可塑造人的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是否合理则可影响学生日后的科研与就业,甚至个人的生活与社会活动。因此,如何协调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合理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就业与科研两种能力问题。
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有研究者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各专业就业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专业课程设置比率应该与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专业型工作的就业率正相关。[35]但同样需指出的是,我们不仅要强化专业课程,也要重视提高通识教育、文化素质课程的质量,更需设置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类课程,并成立具有专业素质的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就研究型大学而言,科研能力更不可忽视。笔者对九校联盟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读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超过一半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而非直接就业。如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国内、国外读研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50%左右,[36]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五年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37]
如何有效培养就业与科研两种能力?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有:
一是设置顶峰体验课程。美国在研究总结了十年本科教育改革之后,设置并实施了“顶峰体验课程”,即“以一个顶峰体验来完成对大学生本科教育的终结”。[38]从该课程的实施途径和培养目标上来看,这类课程不仅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且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交流等能力。在本科大四学年设置该类课程,不仅能够弥补缩减专业课程对专业教育质量产生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研究、交流等能力,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基础准备。
二是设置科研创新课程。本科生参与科研是提高本科生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九校联盟似有共识并已开始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主要通过设置各类创新计划,资助并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等方法,如清华大学推出的大学生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复旦大学的复旦大学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等。遗憾的是,目前无论何种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都有一定的申请限制条件,设置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科研创新的学生数量。同样,学生对科研创新项目信息的获取和了解程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们不妨与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of Technology)等一流大学一样,尝试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科研创新课程,并规定相应学分,实施严格的学分制管理。
(四)特别关注课程实施,注重课程评价的实效性
本世纪以来,九校联盟各校都比较重视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相对而言,对课程实施关注不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步实施不同环节的改革。课程实施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学校层面的培养方案的执行与效果评价,也涉及微观层面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课程评价(包括教学和考试评价)等等。它是检验课程设置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单一的课程评价已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学生评教中的走形式、缺反馈、轻问责、管理权边界不清等。因此,我们应强化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应让教师明晰课程目标,获得其认同及广泛支持,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
课程实施也与教学范式的改革密切相关,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助教制、教师教学评价、学生考评规定和学分制改革等。课程设置影响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采用需结合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目前九校联盟已在积极探索,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讨论课、助教制等等。[39]但遇到的问题也颇具挑战性,如小班化的师资与物理空间,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的组织实施评价,研究生助教管理权分割的不利影响等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旨在更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和课程目标;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发挥主讲教师的学习引导作用,使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所必需的批判思维、独立研究与创新能力。
总之,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发现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寻找缩小差距的改革路径与方法,是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做的功课。我们既要关注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动向,也要了解其改革发展的历程与经验。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从未停止过本科课程改革的步伐,博耶报告(Boyer Report )即是例证。本世纪以来,美国本科教育改革尤其重视课程结构的调整(如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强调“本科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将“人文学科的学习作为本科教学战略的基础”,把“学习跨学科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基本要求,等等。[40]提出并实施这些改革举措之目的,归根结蒂,还是为了探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追求卓越。而所有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跟踪研究。学习、研究、借鉴其改革实践的成败,有利于我们早日达到预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 2012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EB/OL].培养方案.清华大学.(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tsinghua.edu.cn/publish/ce/6495/6495/003.pdf.
[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经济方向)培养计划[EB/OL].培养计划.北京大学.(2012-11-06) [2013-10-26].http://gsm.pku.edu.cn/resource/uploadfiles/docs/20130207/201302071011193577.pdf.
[3]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意见[EB/OL].“三三制 ”教改专区.南京大学教务处.(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jw.nju.edu.cn/NJUEducation/files/guiderplan/pdf/qxjxgwj.pdf.
[4]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EB/OL].“三三制”教改专区.南京大学教务处.(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jw.nju.edu.cn/NJUEducation/files/guiderplan/pdf/lsxx.pdf.
[5]复旦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复旦大学教务处. (2012-06-23) [2013-10-26].http://jwc.fudan.edu.cn/picture/article/67/da/fc/8ec4041c45d1920d0164647d5dfb/49a17bff-4656-4e36-a1b6-4417a8c6531e.pdf.
[6]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EB/OL].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 (上载时间不详) [2013-10-26].http://me.sjtu.edu.cn/bkjx/userfiles/file/2012%20Mechanical%20Engineering.pdf.
[7]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选课手册(2012-2013-2)[EB/OL].通识教育/通识课程.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2012-12-19) [2013-10-26].http://ge.jwc.sjtu.edu.cn/web/sjtu/GESJTU/198339.htm.
[8]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EB/OL].培养方案.西安交通大学. (2011-12-19) [2013-10-26].http://nd.xjtu.edu.cn/article/uploadfile/201112/20111219123742440.pdf .
[9]浙江大学. 2011级浙江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 http://ugr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713426.
[10]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本科生手册(2010年版)[EB/OL].指导手册.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ugrs.zju.edu.cn/attachments/2010bkssc/2010nbbkssc.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3-03) [2013-10-26].http://scms.ustc.edu.cn/jypy/bksjy/pyfa/201103/P020110303356003896779.pdf.
[12]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EB/OL].本科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11-24) [2013-10-26].http://seie.hit.edu.cn/news/Show.asp?id=4147 .
[1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清华大学.(2012-07-20) [2013-10-26].http://cms.sem.tsinghua.edu.cn/semcms/res_base/semcms_com_www/upload/article/file/2012_3/7_20/hyknh4v0b7yk.pdf.
[14]北京大学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1(2):96.
[15]《复旦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百年志(1905-2005):上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56.
[16]北京大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课程手册(含通选课、平台课、公共必修课介绍)[EB/OL].教务部通知/公告.北京大学教务部. (2013-01-10) [2013-10-26].http://dean.pku.edu.cn/notice/inform_show.php?id=1357796855.
[17]史静寰.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础及走向[J]. 现代大学教育,2008(1):62-68.
[18]谢维和.高校课程的变化与特点[J].教育研究,2005(2):68-69.
[19]袁本涛. 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来自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报告[J]. 大学教育科学,2006(2):44-51.
[20]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EB/OL].Academics/Planning You Deree. (sine die)[2013-10-26].http://college.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61161&pageid=icb.page284442.
[21]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The Curriculum. [EB/OL].2013-2014 College catalog. (sine die) [2013-10-26].http://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thecurriculum/ .
[22]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Curriculum structure.[EB/OL]. New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from 2012. (sine die)[2013-10-26].http://cuhk.edu.hk/334/english/curriculum?structure/index.html.
[23]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mon Core Requirements?For students admitted in 2013-14 (4-Year Programs) .[EB/OL].University Common Core Program . (sine die) [2013-10-26].http://uce.ust.hk/web/courses/course_curriculum_6.html.
[24]王伟廉.从课程视角找寻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最佳结合[J].教育发展研究,2003(7) :24-27.
[25]蒋红斌,梁婷.通识教育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1):95-99.
[26]王义遒.再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19-23.
[27]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J].现代大学教育,2001(1):23.
[28]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olicies Governing Credits. [EB/OL]. Policies & Proceduress/Courses. Grades& Credit. (sine die) [2013-10-26].http://college.upenn.edu/credit-policy.
[29]金顶兵.中美两所一流大学本科课程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3):37.
[30]熊耕.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文学和数学专业为例[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75.
[31]李曼丽.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46-50.
[32]乐毅. 首尔国立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07(5):40-43.
[33]薛天祥,周海涛.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系统创新[J].现代大学教育,2001(1):11.
[34]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育研究,2009(12):30-34.
[35]徐钧,等. 面向就业市场的本科课程结构设置:一种经济学观点[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22-28.
[36]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年鉴(2007-2011).[EB/OL].浙大电子书.浙江大学. (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zju.edu.cn/c2021535/catalog.html.
[3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越的毕业前景.[EB/OL].科大概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网.( 2010-05-21) [2013-10-26].http://zsb.ustc.edu.cn/zjkd/kdgl/201005/t20100521_17126.html.
[38]刘少雪. 从博耶(Boyer)委员会的“3年后报告”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4(5):62-64.
篇11
一、本科学位论文的性质与常见问题
本科学位论文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在完成全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进行的重要理论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检验。各高等院校普遍重视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并拟定了相应的撰写规范。一般而言,在本科学位论文写作的主体内容上主要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论文“标题”是对论文主体思想与内容的高度概括,一般不超过40字。论文“摘要”需简明扼要地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理论意义等,一般在100-300字之间。论文“关键词”就词源学而言来源于英文“keywords”,一般要求3-8个词组。论文“目录”一般要求到三级标题,既要层次清晰,又要与论文标题所反映的主体内容相一致。论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对文章所要解决问题的集中表述,正文的论述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文字凝练、通顺。“参考文献”一般要求作者将论文中所引用的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列出。此外,各高等院校还对毕业论文的排版模式、注释、附录、致谢等进行了相应规定。
尽管教育部门及各高校一再强调本科学位论文的重要性与规范性,如2004年教育部下文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认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局也同样颁布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写作方法》。颁布的该标准要求学术论文一般由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构成,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四项内容,而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4项内容。尽管如此,学生们在设计与写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总体而言,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
第一,正文标题层次设计混乱。尽管在国家标准局所颁发的《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写作方法》中,已对正文标题从内容到层次做了严格的说明,但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标题的内容不够规范,如有的哲学论文标题长达60字,有的标题则直接与论文题目相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章、节”等纲目设计混乱,如有的论文“第一章”与“第2章”、“第一节”与“第2节”等现象并存。此外,最为突出的则表现为标题题目无法准确的表述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甚至是与正文所要表述的思想无关。
第二,参考文献设计混乱。参考文献一般包括责任者、文献名、文献类型、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者等信息。学生们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所存在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排列标准混乱、参考文献信息不全、参考文献引用错误、外文参考文献相对不足等。例如,本科学生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特别是对外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所存问题较大,这种问题集中表现为或是对于外文文献的占有相当有限。与中文文献的引用相比,外文文献引用量明显不足;或是仅仅将外文文献例出而无任何的引用与参考,仅仅是为了充当门面。又如,本科学生在文献排列标准方面也较为混乱,或是将中外文文献混乱排列,或是将马恩著作、研究对象著作等混乱放于文献中而不加区分。
此外,在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如在选题中存在着选题过大、选题重复等方面的问题;在技术上存在着运用图表、语言表述等不规范方面的问题;在积累上存在着积累匮乏、深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本科学位论文还呈现出抄袭等现象愈演愈烈的趋势。
篇12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分值结构、评阅、成绩评定规则与执行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1],影响了成绩评定的公正性、科学性、合理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1成绩评定的分值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各高校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基本都是采用“结构分”的方式,即根据指导教师成绩、评阅人成绩、答辩成绩三个方面的成绩综合评定,三个方面的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分别占有相应的比例。具体实施中,各高校往往有自己的结构分值。这样的作法有其合理性,但分值结构也影响综合成绩。以某校为例,其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办法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由指导老师成绩(30%)、评阅成绩(20%)和答辩成绩(50%)三大部分组成。从所占比例上看,给答辩成绩以很高的分值比例,似乎难以保证给出合理成绩。从答辩环节看,首先,因为实际答辩时间很短,负责答辩的老师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要看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还要听取学生陈述和提出问题、听学生回答问题等,因而对学生的成果材料、学生毕设工作情况等各项评定指标难以给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其次,有的学生论得一般甚至较差,但他的表达能力却很好,叙述问题清楚,侃侃而谈,因而得到不错的答辩成绩[3]。同时,学生的答辩时的水平发挥也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易受到临场因素的影响等,导致考核评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成绩缺乏公正性[4]。
1.2毕业设计评阅教师是人为分配
评阅设计成果是定性评价,不是对考试试卷中客观题那样的简单判断,而是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评阅成绩是学生三部分成绩中的一个部分,不同的评阅老师对同样的毕设成果会给出不同的评阅成绩,甚至成绩差距很大,说明评阅老师给出的成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而人为安排某一评阅老师评阅某一学生的设计成果增加了这种不合理性。
1.3答辩老师负责自己所带学生的答辩
指导老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这是必须客观面对的,目前在答辩环节中存在老师自己带的学生参加自己所在答辩小组答辩的情况,实际上是一种重复对自己所带学生评分的问题,这增加了出现不公平性的可能。
2 对策与建议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各负其责,加强相关各个方面的管理,促进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2.1合理确定分值结构
合理分值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参与答辩老师的个体差异因素、学生毕业成果的因素、专业特点、成绩评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等,分值结构应全面客观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情况,建立影响因素与分值结构相关关系。同时,可增加成绩评定主体,如学生工作部门可针对学生平时毕业设计态度、遵守纪律等情况给出成绩,该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从而通过增加评分主题和合理分值比例,确定合理的分值结构。
2.2搞好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首先制定好评分规则。再好的制度要靠人来执行,好的评分原则和方法,也要靠教师去执行。执行得怎样,要看执行者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教师要有责任心、公正心、责任感,要严格按照相应要求和规则进行评阅并给出成绩。另外,管理上要建立公正的机制,例如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如专业方向、职称)给评阅人随机和等量分配评阅论文;对同一毕业设计(论文)可由两位以上评阅人评阅;同时,评阅教师评阅的设计(论文)应尽可能与其研究方向一致。从学习态度、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论文)本身水平等多方面全面考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5]。
2.3搞好答辩工作
首先,做好答辩组织工作,制定好答辩规则,并不折不扣来执行。关于答辩规则应注意指导老师不得参加所带学生的答辩。指导老师对自己所带学生毕业设计的了解和掌握完全可在平时的指导及最后对毕设成果的审查中进行,指导教师成绩部分已经体现这一点,不必在答辩中再次给学生打分。其次,参加答辩老师所提出问题应围绕毕业设计课题,难易适当,注意通过问题来考察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成果的过程、方法、收获、结论。第三,注意学生表达能力的差异,对答辩老师的问题虽然回答表述不清楚,但能做出实质性回答的应给出同样合理的成绩。
2.4完善和利用好网络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管理系统
传统的教学成绩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安全保密性差,反馈时间长等弊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信息进行科学管理,有着传统人工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具有存储大、效率高、方便性、快捷性、开放性、灵活性等[6]。应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管理系统。
3 结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定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一次全面的检验[7]。在重视毕业环节平时教学管理的同时,更应做好毕业环节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这一关乎学生和教育的要事。为此,应着力在科学确定分值结构、提高评阅质量、改进答辩方法、完善网络管理系统等方面加以改革,从而建立公正、公平、科学、创新、先进、有效的成绩评定机制,做好成绩评定工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桂荣.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刍议.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7,21(11).
[2]吴石林,张玘.浅议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中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1):40.
[3]刘玉梅,赵琦,闫少华.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方法[J]探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5):20.
[4]金宝宏,宋建夏.毕业设计成绩考核评定标准的改革与实施[J].中国科学教育,2007,(21):35.
篇13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训练过程,也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整体检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1 当前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1.1论文格式不规范
如有的参考文献在文中没有引用标注,有的英文参考文献的顺序不规范;有的论文中图形缺少编号,或图形与编号分离,有的图形坐标缺少单位;有的表格没有名称;有的中文摘要格式不对;英文摘要的格式不够规范;有的论文排版较乱等。
1.2论文内容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有的论文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实证性研究,论证材料陈旧;有的论文理论支撑不够,缺少理据性,创新点不够;有的论文结构不合理,论文标题层次混乱;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水平欠缺;有的论文存在抄袭现象等。
1.3少数教师对论文的指导力度不够,论文评阅有一定的随意性
如有的教师中期检查的时间偏晚;有的任务书的任务内容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少数指导教师对论文的评议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指导教师意见及评语不是教师本人写的;有的答辩评议表多处涂改,且没有在涂改处签名;有的答辩评议的评分不尽合理,评议等级偏高。
2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原因
2.1学生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时间冲突,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由于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安排在最后整一个学期,多数学生急于就业,对毕业论文(设计)不重视,马虎应付,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够好。
(2)专业知识不扎实,科研锻炼的机会较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综合能力的考查。由于实践条件限制,学生的科研和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科研水平有限。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由于专业知识不精和科研能力缺乏,造成论文缺乏深度和创新,照搬别人的观点。
(3)学生选题不当。有些学生选题过大,超出了本科生研究的范围,有些选题又过窄,难以开展研究,有些选题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有些选题陈旧,缺乏创新等。纯理论性选题过多,实践性选题较少。
2.2教师方面
(1)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少数教师为方便学生找工作,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持放任态度;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只要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做要求。
(2)师生资源不平衡。因高校扩招,使师生资源失衡,致使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而指导教师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3)部分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少数指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平时参加实践较少,动手能力不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能力有限。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忽略过程管理,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监督力度不够。
2.3管理方面
(1)管理制度不完善。尽管各高校都有自已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但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论文的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考核指标,造成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2)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由于管理不严,使各项规定形同虚设,管理制度的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实施。
3 建立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
3.1提高认识,充分重视
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阅,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科研、独立工作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学校应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师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毕业论文(设计)。
3.2开展科研与论文基本规范普及工作,提高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校可以邀请教学、科研水平俱佳的教师,为毕业生举办“毕业论文选题、科学研究与资料收集、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座谈和学术报告,系统地讲授毕业论文的构成、写作方法、图表分析、参考文献的应用以及论文的规范性等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可读性和规范性。要给学生打下厚实的专业基础,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作为研究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阅读和检索文献能力、收集和鉴别资料能力、归纳综述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3.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将学生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作为教师的助手或负责项目中的某个子课题,开展科研训练。学校还应大力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立项,组成团队开展科研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3.4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管理
学校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明确导师职责,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学院要经常进行阶段性检查,了解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情况,指导内容、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和论文进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由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学院一级已经完成的毕业论文抽查,通过听取学院汇报、审阅毕业论文、现场考查等形式,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