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匠精神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总理的这句话也带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我们每个人也需要有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好。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鲁班出于对自己工艺的热爱,由一片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细齿的草叶,发明了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把这样的工匠精神应用在生活中,生活必然更加多姿多彩,也会到达新的高度。詹天佑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永远闪耀着工匠的精神。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为中国制作出两弹一星。可见,工匠精神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试想,如果没有长江大桥,我们可能仍处于从此岸望向彼岸交通不便的困境。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祖国在航天等领域的脚步变得迟缓。人生不可能没有追求,正是因为工匠精神的存在,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当学习成为一件产品,我们的目的是把产品生产的更加完美,工匠精神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用学到的知识,收获更大的人生价值。
篇2
民政部下属机构的一份抽样调查报告称,在经历了汶川地震、南方雪灾等多次捐赠井喷后,近年中国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并未提高。这份报告显示,约有75%的慈善组织“完全不披露或仅少量披露信息”。
中民慈善在去年递送到民政部的一份报告中称,82家全国性慈善组织中,在其网站上披露机构年报和机构财务报告者均不到总数的40%。在善款数量井喷之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有资格开展募捐的社会组织,对于公众最关心的捐赠实际支出或转移详尽披露的不过半数。
“今年舆论尤其对善款流向的公开度不够示不满,上面其实很清楚,开会时也向下施压。”一位不愿具名的民政部咨询专家说。民政部慈善司原司长王振耀离任前甚至认为,慈善本质上就要“公开”,“‘披露’一词反而有点藏着掖着的意思。”
【原因分析】:
专家认为造成我国慈善行业信息不公开的原因主要是:未建立一个全国慈善信息报送制度,缺少慈善行业公共信息平台;社会媒体与大众缺少对慈善行业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没有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与沟通渠道,民众对慈善信息所知较少;缺少对慈善事业的完善监管制度;各级政府监管强制性披露中履责情况存在差异,对于慈善行业,我国现没有一个标准的行业规范与指导标准,法律上缺少管理监管依据。
【解决之道】:
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慈善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报送制度,构建慈善行业信息公开平台,定时向全社会公布财务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
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对慈善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违法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处罚措施,加大违法违规成本;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8/09-0020-04
作者简介:沈利华(1964- ),男,江苏昆山人,江苏省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与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结构迅速发展和变化,尤其是人们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的不断确立,人民群众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正被迅速释放。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要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结构性变化调整。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着的文化消费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康其实也代表了一种文化形态、文化范畴。小康文化,也就是指文化上达到小康水平,包括文化体制和法规的健全、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品的丰富多彩、人们文化消费欲望的不断满足和文化生活的充实等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当代大众文化在我国日益形成,并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着整个社会。现代社会文化消费理论认为,当代大众文化是以文化工业化为特征,以市民为消费对象,以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当代市民的形成,闲暇时间的逸出,是我国当代大众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形成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作为文化活动的大众文化也同样摆脱不掉这重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精神文化产品就是当代大众文化活动的产物,主要包括休闲娱乐、报刊出版、广播电视、影视音像、艺术、演出、展览等。
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结构呈现出一种多元态势。从文化消费品的索取、享用类型和存在形式看,都有不同的变化。首先是商品性文化消费的比重明显增加,而自给性文化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这种结构性变化是商品经济或商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是知识性、娱乐性文化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目前知识性文化消费在我国现实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娱乐性文化消费也深受各个阶层特别是工人、农民等喜爱,无论从现在还是将来看,这种消费必将逐渐上升为最主要的消费类型。三是实物形态文化消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和文化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会逐渐转向其他方面,其增长速度会有一定的下降,在文化消费结构中占有的比重将趋于缩小。各项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GDP在1100美元以下、城市化水平在25%以下时,商业处于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原始状态;当人均GDP从1100美元到2000美元、城市化在45%以下时,商业形态出现第一次升级,百货商场、商业街、批发市场等传统商业取代了农业时代的庙会、地摊、集贸市场,商品为工业化下的城市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当人均GDP到达2000美元至4400美元时,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商业形态开始出现质的飞跃,如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精品店等多样化、规模化的现代商业应运而生。
社会发展到人均GDP2000美元的新阶段时,文化发展的选择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2005年江苏GDP为18272.12亿元,人均GDP已经达到3038美元,财政总收入为3124.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322.7亿元,经济发展迈入全新阶段,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如何面对城乡居民在物质生活已有较大提高的基础之上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如何拿出让各阶层居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是目前全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
目前,江苏省的文化产业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一方面说明江苏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江苏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协调,另一方面说明江苏在文化产业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江苏的文化供给能力在质和量上都迫切需要大的提高,供需矛盾仍有扩大趋势。矛盾突显的重要表现就是:社会公众所渴求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和力作十分匮乏。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文化供给的质与量上,仍显得相对不足。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我们评价精神文化供求的重要标准。据2003年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南京大学就当前群众的文化消费和需求情况联合调查的报告显示,有11%的居民对江苏省目前的精神产品市场满意;有44.4%的居民比较满意;而有32.8%的居民觉得我省目前的精神产品市场一般;另外有11%和0.8%的居民觉得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应当说,总的来说我省城乡居民对我们目前的精神产品市场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在于有三分之一的居民认为我们所提供的精神产品一般,这说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需求之外,我们没有将精神产品市场进行足够的细分,使得各阶层、各类人群都能在精神产品市场中各取所需。
文化供给的有效性不足。只有真正为群众接受的文化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因此,在既定数量的前提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是衡量文化供给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群众对精神产品市场不满意的焦点,多数仍集中在精品问题上,认为“精品太少”和“伪劣品较多”的占40.3%。分行业看,认为影视作品“缺乏精品”的市民约占15%,认为舞台艺术“原创剧要多出精品”的占16.5%,22.8%的市民认为图书市场最主要的问题是“品位不高的低俗书籍太多”和“互相抄袭的书太多”,14.8%的市民认为“精品书籍太少”。从江苏省创作的精神产品来看,虽然这些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体上说优秀作品还相对不足,突出表现具有重大影响力、震撼力和市场号召力的精品力作还不多,特别在受众面广、社会影响大的影视剧方面精品力作较为匮乏。精神产品市场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产品良莠不齐的分化程度也随之有很大的扩大,导致不少城乡居民不满情绪的产生。
第二,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江苏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具有文化产品雄厚的物化生产能力。但江苏文化产品生产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巨大的反差,缺乏有市场号召力、有鲜明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更缺乏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品牌。文化产品是精神生产和物化生产结合、文化艺术与大众消费结合的产物。优秀的文化产品是艺术创作与商业运作的结果。艺术创作与物化生产的脱节、品牌塑造能力及营销能力弱仍然是江苏进行文化产品创新的短腿。在有些文化生产和服务领域,创作生产与策划营销之间脱节比较严重,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效能不够高。
以畅销书为例,它的策划、创作、出版比较能够体现市场化程度。江苏作家作品蔚为可观,但畅销书却不多。据《望》新闻周刊报道,高居各地图书市场销售榜首的总有“80年后”作家的作品。这批人可以排出100多号,但大多数来自上海、浙江等地,作为近邻的江苏却鲜有其人。江苏作为出版大省,在畅销书的策划、出版方面曾有过较大影响,但近年来上升趋势趋缓。在各种权威调查机构公布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少有露面。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举办的十多届“全国优秀畅销书”评选中,我省有一些上榜书,但其中真正靠市场和读者认可、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较少,销售量特别大的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少。
第三,文化消费和接受文化服务意识不强,消费心理不清。虽然精神文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但城镇居民对精神产品的实际投入却有非常明显的过渡期特征,是一种过渡状态。调查显示,表面上,有超过一半的市民每天大约花2-3小时来欣赏和消费精神产品,但剖析这一群体所欣赏和消费的精神产品内容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指向是“电视”和“报刊”,前者的选择率高达70.9%;后者的选择率为47.6%。再统计他们的经济投入,每月的精神产品花费为101.2元,平均到每小时的花费为1.3元。具体说,有40.6%的市民“从不购买”期刊,36%的市民“从不购买”音像制品。与其他省市相比较,江苏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水平在全国排名约在13位,不仅排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之后,而且排在山东、湖南、陕西、福建等省后面。可见,当前群众的实际文化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状况的存在除了与“票价太贵”、“精品太少”等客观原因外,市民文化消费的意识比较淡薄、文化消费的习惯尚未养成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即便是公益型的文化服务,城乡居民接受文化服务的意识也不强。
第四,文化投入相对不足,文化供给的地区差异比较严重并有加大的趋势。文化工作在各级政府工作中往往受轻视,被旁置,或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在实处。很多地方领导干部至今没有认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认识到文化对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和不足,表现为经费安排不到位,文化经费被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限的专项资金也被挪用。
据统计,江苏省平均每74万人才有一座县级以上图书馆,所有的图书馆持证人数加起来不过70万,还不到全省人口的1%。这种情形与江苏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十五”时期,江苏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5.97%,比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费财政拨款年均增幅21.74%,高了14.23个百分点。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拨款占本省财政收入的比重,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为0.52%、0.44%和0.42%,呈逐年下滑之势。总体上看,省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到对教育事业投入的2%。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省文化供给能力的发展提高。
文化供给能力的地区差异比较严重,发展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集中体现在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之间的差异。从投入经费上看,人口占全省总数不到三分之一的苏南五市(含省级)文化事业费人均27.31元,是苏中的四倍半,是苏北的七倍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调查显示,苏南、苏中、苏北市民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经济落后地区群众对于精神文化产品有着同样的迫切需求。文化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完全一致,这就使文化供给能力的地区不平衡具有了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完全相同的意义,需要在省各有关部门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时把文化扶贫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甚至需要优先发展文化事业。
三
江苏将在“十一五”期间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位居全国前列。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依托科技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是一个与现代高技术日益融合的产业,特别是一个与信息产业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的产业,代表了一种新兴的产业力量。面对发展机遇,江苏必须要抓住重点,以科技创新引领广电、通讯、信息等产业突进,以内容生产为纽带,推动产业格局重组,使网络文化产业走向前台。打造网络内容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产生的产业链,使内容增值服务成为带动数字传媒业、网络游戏产业、手机内容产业等硬件投资和电信运营的龙头,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信息产业的高端。
加快文化载体的技术创新。运用高新科技成果,加快文化载体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数字传媒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附加值高,前景广阔。利用江苏IT人才优势,将网络信息业、网络游戏业、动漫制作业作为江苏未来重要的主导性产业来发展,培育网络品牌,并形成相关产业的全国制作基地,推动我省网络产业、动漫产业和影视产业的做大做强。
第二,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文化生产力中,文化产业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现是通过市场获得的。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江苏是一个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的省份,但这些资源目前大部分还是潜在的,还没有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离集聚效应的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迟迟未能取得相应的成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市场开拓能力。有效培育市场,关键是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目前文化产业的消费构成和市场的近、中期需求,并使之与本地区的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当前,可通过举办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开展群众性剧评书评影评活动等,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消费,努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扩大文化市场需求。
加强全省文化市场建设规划,加快市场整合,重点发展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立和完善文化物流网络,形成以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和影视节目市场为龙头,以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具玩具、信息和旅游服务为重点,以长三角为中心、辐射全省、面向国内外的文化市场体系。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要求,打造大型文化交流和经贸平台。造就一批竞争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促进文化服务业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文化知识产权,维护合法经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着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第三,加大对苏北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的投资,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江苏文化产业资源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城乡不平衡、南北不平衡现象突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市场发育投融资条件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存在客观的差距。苏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水平、科技资源、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开放的国际市场条件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创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苏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而产业薄弱,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地区发展。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文化产业发展中要优先考虑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在实现经济效率的同时关注区域公平,加大对苏北不发达地区文化事业的投资,以满足城乡居民对文化公共产品的巨大需求。
加大扶持苏北文化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城市文化辐射功能,带动小城镇和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根据苏北地区实际需要,可在资源配置政策上给予倾斜,促进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大力引导消费,培育市场,使之与各地区的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提高对苏北城市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社会支持。对于能够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拉动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应该加大补贴和扶持政策。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适度的文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突出重点,扶持苏北地区有特色的资源项目,可安排一些专项资金予以扶持。鼓励外部资本进入,扶持特色品牌,提升苏北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和创造就业的功能。
第四,把握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特点,做好文化消费市场的宏观调控工作。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江苏民众开始追求一种精神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社会经济开始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型。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职业地位、收入水平的人群,他们的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诉求各不相同。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他们也将对文化消费市场的个性化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文化消费市场细分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应该进行深入研究,把握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特点,统筹规划,做好文化消费市场的宏观调控工作。
文化消费需要引导,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简单化地把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将其商品化,可能会导致低俗文化充斥文化市场,并以其各种方式影响着消费者的审美观念,最后形成文化与消费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这一点上讲,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的真正含义并不在于将文化商品化,而是在文化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循环关系,即用优秀的文化产品促进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提高,反过来,高水平的消费者又有力地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政府要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增加投入、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创新体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N].新华日报,2006-03-02.
篇4
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履行的义务。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本系统发展规划,将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重点扶持。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培育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和队伍建设,支持残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残联要秉持“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把温暖、快乐和方便送到残疾人心中。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数量多、困难程度大,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残疾人总体状况与全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残疾人工作又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残疾人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必须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途径:把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为残疾人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放在各项任务的首位,强化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等制度安排,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明确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发展思路,大幅度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对重度残疾人、农村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保障与服务;加强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提出实施残疾人预防的工作措施。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形成有利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加强残疾人组织、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提出要求;明确政府、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各有关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责任,制定主要约束性指标评价体系,强化对规划实施监测和绩效评估。
篇5
叶桉、刘琳在《职教论坛》2015年34期撰文,肯定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呼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和模式机制入手,着力阐发红色文化的精神动力、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在培育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开拓了新思路,创造了新途径。
当代工匠精神的塑造一方面要从传统时代的工匠技艺与民间文化吸取营养,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匠精神的内涵精华。然而传统的工匠文化和西方的工匠精神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对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的继承和扬弃的同时,培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工匠精神刻不容缓。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作用,既与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同条共贯,又呈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哲学品质,红色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使之具有时代精神、红色烙印、民族特点和社会责任,继而成为普世的观念;另一方面,为职业院校的育人模式、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拓展了新空间、新理念、新方法。以此为桥梁纽带和平台管道,可以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支撑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
从理念层面上作者指出:1.应在“文化时代”以红色文化凸显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中心地位,用红色文化弘扬创建职业院校文化氛围;2.应通过红色文化内涵与当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对应分析,找准和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对接点和融合面;3.应把握红色文化促进当代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创新的正确路径,将红色文化纳入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
在操作层面作者建议:1.首先要在红色文化引导下建构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理论模型。2.要加强红色文化推动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证研究。3.要坚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当代文化思想发展规律和把握文化理论研究的前沿,基于当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建立健全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工匠精神缺乏的状况,凸显红色文化在革新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和形成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等方面对培育当代工匠精神的巨大影响。4.要遵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善于适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与方法,将红色文化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内容之中,有机地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党政工作共同部署、协同进行,在制度层面、在载体层面和表现形式上发挥红色文化作用,为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当代工匠精神提供良好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