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运营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通用维护模式
1.1 自行维护模式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如果采用自行维护模式,其一定要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维护队伍,机电系统涉及的专业非常广,同时,是高技术设备,因此,其要求维护人员要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维修能力。在人员配备中,要将各种专业以及工种进行结合,通常情况下,人数维护队伍比较庞大。在机电系统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熟悉工程情况,同时,保证系统结构以及维护工作可以全面展开。在机电系统管理方面,要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在考核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但是,自行维护模式在开始准备阶段要配备足够的维护机具,同时,在初期的投资也非常大。
1.2 专业维护模式
专业维护模式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要和专业的维护企业签订维护合同,并且在维护合同中要对相关的范围和内容进行明确。专业的维护管理具有专业的技术优势,在机电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对出现的故障隐患进行有效预防,保证机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专业维护模式在人员配备方面也比较少,主要配备系统管理员,在技术人员方面比较少,因此,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不需要配备更多的车辆和维护机具以及仪表,在初期投资方面比较少。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在以后都要支付给维护公司维护费用,这两种模式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2 三级维护体系维护模式
2.1 一级维护:管理层
一级维护通常情况下是设置在公路管理单位的通信中心中,主要负责对全线的机电系统维护的管理工作。管理层通常情况下由几个管理员组成,要建立维护管理制度,这样能够保证维护工作及时进行,同时,要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内部技术人员的能力也要进行培养,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环境。
2.2 二级维护:维护层
在整个维护体系中,二级维护是核心部分,其主要承担着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通常情况下,二级维护层由机电工程师组成,主要对管辖范围内的路段机电设备进行维护以及维修工作,同时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做好设备维修工作的统计工作,能够对设备的故障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对日常的管理工作也能进行必要的指导。在高速公路中,通常存在着多个收费站,每个收费站有很多的收费车道,这些车道在设备以及布线结构上基本相同,因此,一旦出现问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现在,很多的设备主板都是采用的集成电路技术,在进行维修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在平时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工作经验积累,机电工程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胜任本段线路的维修工作。在机电设备中,像摄像机、矩阵、光端机以及交换机等设备,其质量通常比较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出现故障。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可以直接与相关的厂商进行联系,在维修质量方面能够进行保证,同时,在费用方面也相对第三方维修公司低。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设备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尤其在收费高峰期,例如每年的各种节日,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的所有车道都是在24小时运作,这样发生故障的概率比较高,因此,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及时处理,保证问题得到解决。
2.3 三级维护:养护层
三级维护在组成方面主要由收费班长、监控人员和电工组成,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现场运行特点进行掌握,同时,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证其外观整洁,在出现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汇报,保证整个收费过程在低耗能、高效率的环境下进行。
3 采用三级维护体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需要定期做好保养检测工作
机电系统维护通常包括正常保洁、事前保养检测以及事后修复等部分,各个部分的费用会出现依次增加的问题。在预防维修方面,可以按照设备种类进行分类,进行正常检测和定期保养,在比较容易出现重复性故障的部位,可以针对原因进行改善,防止同类故障再次发生。找出影响设备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将质量缺陷进行消除,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高系统的维护成效,降低维修费用,同时,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3.2 突出重点、照顾一般
高速公路在运营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会对公路运行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采取预防维修措施,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对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故障可以进行事后的维修,这样能够节约运行经费,同时,也能满足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要求。
3.3 善于总结,加强与兄弟单位间的经验交流
对还处于运行期内的系统故障,要对其处理方法进行认真记录,加强技术经验总结,同时,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提高系统故障的可预见性,和各个路段的设备部门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能够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
3.4 重视维护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机电设备在建设期以及验收期都要对技术队伍进行锻炼和培养,同时,设备在运行期也要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聘请有关专家举办技术交流活动,在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同时,保证机电设备出现的故障能够得到解决。
4 结束语
高速公路管理单位在维护体系方面可以建立三级维护体系,这样能够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提高单位的竞争能力,提高服务质量非常有利。同时,在维修成本方面也会出现运行成本低、维修快,在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管理方面能够更加方便进行协调。
参考文献
[1]宁书勋.裴佳林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6).
[2]陈曼娜.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与实施[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3).
篇2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
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安全保障的屏障,要求从宏观的视角,根据相关行政法规和法律条文,以及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深层次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必须做到:
1.1 法律法规的融入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源自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换句话说,建筑工程不能脱离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施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目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规范法律之一,建筑企业在构建具体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检查立项方案、施工方案、安全检查工作方案等是否违背这些规范性法律的初衷。
1.2 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特征,要求建筑企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落实人员的科学编制,保证工程的每个分项任务都有具体的岗位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的死角缩小到最小范围内,与此同时,安全管理部门应该立足于工程的实际,挖掘出工程潜在的危险源风险因素,提前做好风险因素防控措施,这也是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奏效措施。
1.3 安全管理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动态管理的状态,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工程项目任务的调整,经常会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施工风险因素,大多时候会使得工程功亏一篑,譬如某房地产小区的施工现场,总承包商将安全防护支架搭建作为分项任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由于没有做好安全交接的计划工作,分包单位在不清楚总承包要求的情况下就擅自施工,最终造成支架坍塌事故,工程也因此被相关部门责令整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兼顾工程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制定工程中长期的规划,以掌握工程的各种隐患因素,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工程单位指定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方式选择方面,由于观念的差异性,以及工程施工专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安全管理方式难免会出现脱离工程实际的情况,为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1 安全管理观念的转变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基于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从安全事故事后查处的被动管理方式,转变成为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积极防范的方式,要求管理人员从思想的层面上,牢牢树立这种安全防范观念,将安全检查管理的重点放在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方面,即防范于未然。
2.2 技术型和专业化管理方式
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倾向于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尽管已经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获得宝贵的管理经验,但容易忽略工程动态变化的客观情况,某些经验总结出来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未必能够适应工程新环境的管理需求,也未必能够有效控制新生的风险因素。笔者认为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在积累丰富施工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往技术型和专业型的方式转变,在开展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新技术采用可能带来的专业性风险因素,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2.3 企业所有制安全管理方式
由于专业性水平的限制,施工安全事故往往集中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安全管理方式承袭了传统国有企业非市场化的安全管理方式,对安全管理事故的新变化不够重视。为此,笔者认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提高安全管理主体的集中性,采用垂直管理的方式,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不至于脱离决策者的视线。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脚点是企业,而企业的运营管理,离不开相关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规范化施工的安全保障条件之一,对其创新,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方法:
3.1 建立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为了迎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劳务标准的人权状况,已经开始成为建筑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管理内容之一,在国家社会已经被广泛关注。另外,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环境,建筑企业需要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对职业安全卫生条件进行改善,同时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水平,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状态。
3.2 施工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开展
是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基础,是从本质上消除工程事故隐患,也是从源头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改建或者扩建的工程,都需要开展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工作,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即刻限期整改,而没有进行预评价的建筑工程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3.3 发展专业型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介组织
建筑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尤其是中小型的建筑工程企业,很难实现施工安全管理成本的全额投放,以致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跟上工程的专业化施工发展,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手段之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往往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为此,笔者建议由建筑工程行业协会牵头,尽快建立独立型的专业安全管理中介组织,负责承担建筑企业施工的安全管理评估、培训、咨询、指导、检验等工作,为建筑企业减缓安全管理工作在专业化要求方面的压力。
4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手段的创新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施工的安全管理,未能紧紧依靠科学的技术,因此管理手段方面忽略了大量的先进科技成果,而继续沿袭落后的安全管理技术、工艺和设备,并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由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4.1 重大施工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控制,秉着全局性和共性的技术视角,研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因素,通过危险源因素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形成综合的风险管理体系。
4.2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工作的加强,笔者推崇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信息化技术已经开始融入建筑行业当中,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推陈出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网络体系,譬如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系统,形成良好的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环境。
4.3 跟踪国外国家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工程的实际,将参考借鉴的内容消化吸收,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开展施工危险源因素的普查工作,并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推出功能更加齐全的安全管理产品。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安全管理方式创新、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安全管理手段创新四个方面。模式的创新具有借鉴性和突破性的要求,即需要在继续承接以往工程先进经验和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创新性的管理技术,并从体系、方式、制度、手段几个方面,予以广泛推广。
篇3
1、绩效管理概述
所谓绩效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组织绩效目标的合理设计,运用最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对组织结果、效率等进行全面的掌控制。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长期、短期绩效管理模式。对于长期绩效管理而言,其主要依赖于战略规划来实现;而短期的绩效管理则是通过经营计划、检讨以及工作经验总结等,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2、高速公路实施绩效管理的价值
第一,有助于全面提高各机构的运转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高速公路单位而言,在全面落实绩效管理考核机制过程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对个别违章乱纪、表现较差的人或者机构,进行适当的处理、扣分,对于存在着连带责任的机构和个人,也应当接受一定的连带性处罚。实践中,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工作人员来说,应当给予其适当的奖励。总之,就是通过建立奖罚分明的管理机制,来充分激发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端正态度。因此,要想提高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的工作效率,就要结合高速公路单位的长期及短期经营目标,制定各机构的目标,各机构再根据机构目标,制定出各岗位的目标,并且进而制定出针对绩效实现的奖惩措施,实现目标实现的奖惩落实。
第二,对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水平有很大帮助。对于路政部门而言,创新意识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实践创新积极性。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对于那些已经取得创新成果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其适当的加分、或者物质奖励。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运行与落实,可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工作人员快速进入创新工作状态,集思广益,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3、当前国内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问题分析
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和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当前国内高速公路管理工作还出现起步阶段,管理机制较为僵化;多数情况下沿袭着传统事业单位的内部机构管理模式,虽然部分单位已经进行了企业改制,但其管理机制依然比较落后,与当前国内管理需求不相符。内部的机构设置上还存在事业化的风格,机构臃肿,人员浪费。
4、构建高效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1)加强思想重视和自身建设
对于高速公路内部机构而言,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评价管理体系,最主要的就是要严重遵循绩效管理体系的真实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独立性原则、稳健性原则。建立科学的高速公路营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因地制宜,结合各机构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证明,高效、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公路部门经营管理团队自身的主观努力状况,同时还一起管理效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这体现了公路管理出效益的价值取向。实践中,应当通过尽可能地降低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或者干脆不将其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虽然公路网络结构变化、车流量的不断丰富和增加,会直接促进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着并不意味着能够反映主观努力成效,仅仅是在某一程度上对劳动强度的实际增长状况予以体现而已。针对该问题,上述讨论是在人员量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因车流量不断的增加而导致人员数量也在增加,则其劳动强度基本上不会有太为明显的改变,因此其难度系数不必累加。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行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车流量增加,后者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从本质上来讲,这属于客观因素,仅仅通过主观上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
(2)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实践中可以看到,不同的高速公路其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结构型式、投资规模以及技术标准等因素,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一味地盲目套用竞争性行业,比如工业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并不科学,同时也缺乏合理性。对于高速公路部门而言,要想真正的实现高效化管理,体系其公平、公正性,就应当依照客观情况,立足实际,严格按照科学合理之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比如,四川省高速公路目前已经实现了高效的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今后该区域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将变得更高一些,而且道路结构也会变得更加的复杂、管理和养护难度更大一些。
(3)强化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意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导致政企不分,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行政性垄断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人员的绩效意识显得非常的淡薄,因此必须转变政府的角色定位,明确公共管理之垄断地位。尤其在服务管理领域,更应当适当地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式方法,从而将绩效考核与员工的实际收入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确保管理制度化,制定多样化的管理目标
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管理活动,公路部门内部绩效管理与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要在制度保障下才能有效的开展。对于高速公路内部机构而言,绩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健全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即只有在制度保障条件下,才能确保其连续性。同时,还要强化立法,在其中体现当前国内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行特性,并对其绩效管理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从而确保高速公路内部机构责权利的对称性。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只有确保管理制度化,制定多样化的管理目标,才能保证我国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的高效性。
除以上策略外,实践中还有不断地完善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其中行政业务考核项目主要有收费车次、征收额、发卡数、销票数、车型小改大、长(短)款以及报表差错等。同时,行为规范项目主要有行为和业务扣分;而综合评议则主要是指请假、基础扣分、调班以及班长和站长评议等内容。
结语: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的管理绩效考核,是高速公路内部机构有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现代化高速公司企业转化的基础,绩效管理对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各高速运营单位的利润率和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内部机构的管理,就要先建立起绩效管理体系,做好各机构及岗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以确保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盘锦管理处)
参考文献:
篇4
1. 高速公路机电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公路规模逐渐扩大,公路运营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越来越重视。一方面,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着高速公路的收费、监控、通讯和稽查工作;另一方面,如果设备的管理水平提不高,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增加维护维修费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结果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含以下四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和计划预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大规模检查与修理。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如下:
(1)机电维护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近年来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然而,要维持和保持一个良好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保证其可靠有效的运营,公路机电管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机电系统设施的维护维修是保障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必要手段。
(2)高速公路机电维护工作是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的关键。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可以简单的分为通信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三大类,虽然机电系统不如土建工程的初期投人成本高,但是机电设备系统组成复杂、技术含量高,并大量使用精密 电子 元器件,成本较高,使用寿命有限。此外,高速公路建设地理环境差异性很大,设备运行状况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维护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效发挥机电系统效能,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不可缺少。
2. 高速公路机电养护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本人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我国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具体如下:
2.1由于高速公路特定的发展历史 、地理位置、系统技术现状以及高速公路企业整体上的传统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省内多数高速公路以各个分公司的设备维护管理体制为主,以分公司单位的现场维护层和区域综合支撑的技术管理层为主的架构体系。实践证明,这种分散式运作模式,在高速公路企业的营运初期,对于整体业务的展开是有帮助的,可是随着公司管辖的高速公路不断壮大、机电工程缺陷责任期的结束、系统设备运行年限的延长,整个运营维护体系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来支持,从而带来了维护成本增加、人员浪费、整体运维效率下降、区域维护力量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2.2目前没有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维护系统评价标准。(1)从施工过程来看,目前对高速公路进行交竣工验收时,运营管理单位更注重路面工程,而且往往由于受土建工程进度的影响,留给机电工程正常的施工工期很短,出现高速公路开通前赶工期的现象,对日后安全运营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同时对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整个公路管理来看,目前高速公路的养护是将主要的精力投人到路面的养护方面,对机电工程往往忽略,系统出现问题时,总是头疼治头,脚疼治教,甚至对一些非关键机电设施和不影响收费设施的维护能拖则拖。
(2)因此,从开始施工时工程质量安全保证的角度,还是从后期养护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一套合理的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2.3由于存在对高速公路机电安全问题的漠视。认为高速公路不会存在对人员的伤害,施工设计考虑不周或实际情况和设计不符等因素而导致工程建设遗留隐患有时施工方的责任心问题和日常使用的误操作等诸多因素,都成为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潜在安全的因素。
3. 解决高速公路机电养护工作中问题的措施
3.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实行专业化养护管理, 实现对机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做到有效预防、及时排除,确保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可充分借助专业公司的技术力量和设备资源。
3.2实现高速公路机电维护技术资源共享。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资源,降低运维管理成本,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部门应根据企业营运的长远战略目标,结合管理路径相对集中、隧道机电系统庞大、技术资源相对优越等自身特点,选择了适应现阶段发展的自主维护管理模式,并遵循营运整体要求,建立与公司营运工作目标相一致的维护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职责划分、运作流程以及信息化管理等,重点在现场维护层、区域管理层的技术力量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专业技术支援队伍,实现无区域技术共享。
3.3建立合理的养护系统评价标准。评价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整体,能反映所要解决问题的各项目标要求,实际、完整、合理、 科学 ,并能为有关人员和部门所接受。
3.3.1本文认为建立合理的养护系统评价标准必须注意到两点:
首先,明确评价对象是运营中处于在用状态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根据评价对象的功能和特点,评价体系的目标是:
(1)提高经济效率等;
(2)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3)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4)促进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
建立合理的体系是为了分析机电工程的现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机电设施的使用效率。重点在评价系统及设施的在用状态、缺陷条件及对功能的影响程度等,评价不单纯为了评定等级,重要的是发现问题,为找到解决问题的途经奠定基础。
3.3.2其次,是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结构,常规的工程评价从三个方面搭建评价体系结构,即社会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3.4加强公路运营企业自身维修队伍建设。
(1)运营企业的维修队伍(可能是几个工程师、技术员、电工共同组成)的建设在机电设备建设期、验收期就应及时跟进。建设期间公司的技术人员应对机电系统的施工线路、走向、防雷接地等基础工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而且熟知工程图纸的各部分,这对今后的系统维护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验收期间,公司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合同、图纸、设备、标签等进行严格验收,确保技术人员完全掌握了系统结构、设备特点及功能;在系统缺陷责任期和设备保修期内应虚心向施工方技术人员学习、请教,做好工作日记,等下次相同问题出现时胆大心细、独立动手解决相关问题。 可以在施工单位施工时跟进本企业的机电维护人员,熟悉整个的施工阶段,为以后的维护提供更有力的条件。
(2)机电维护要保持清晰的分析头脑。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首先应判断故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后进行设备的维修。
3.5设备维护检修制度。维护管理制度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基础,设备运行档案为依据,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如:设备运行档案显示,可将设备故障控制在萌芽阶段。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每月设备运行时间,制订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计划。由于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特殊性。检修工作分为现场检修和计划检修。现场检修,是以机电值班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依据而提出的检修要求,是一种被动的检修;计划检修,则是预防性检修,是一项保证设备性能和完好的重要工作。所以,计划检修是检修工作的重点,管理工作应主要放在计划检修上。
3.6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1)设备的更新。采用在技术上比较先进、使用操作规程上比较方便、经济上比较合理、管理上比较进步的新型设备替代原来使用的老设备。
(2)设备的改造。主要途径有:对设备的结构作局部改进和增加新的零件和各种装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