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自主阅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自主阅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自主阅读论文

篇1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的兴趣不仅仅能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以,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上都是出于被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符合实际地做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阅读的内容和质量上做正面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学会鉴赏与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平衡,个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不同的心里特点,开展自主阅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有计划有目标的阅读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篇2

自主阅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阅读要将个人感悟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在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阅读行为的主人,所以,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外,老师都要留出一定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尝试感悟文章的思想,而不能满堂都向学生不断灌输知识,把学生看做接受知识的容器。

(2)自主阅读要和老师的指导相结合。虽然学生是阅读行为的主人,但是若没有老师的指导,则很容易出现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没有方向地阅读的现象,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主动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如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读懂文章的内涵。

(3)以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核心。阅读能力就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4)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是课内阅读,而课外阅读主要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5)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态度是否积极主动、阅读的内容是否多样,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见解。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自主阅读实践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会主动阅读。要想高中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讲读有关作者的写作大背景、生平事迹、才华和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有趣小故事,能吸引学生对作者的关注,使学生对作者产生好奇心。高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思考问题上已经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思维尚未固定,抽象思维占据优势,逐渐向理论型抽象思维靠近。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文以外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看到读物就激发阅读兴趣,不仅开阔视野,还大大提升欣赏作品的水平。

(二)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阅读是学生吸取书本知识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确立学习目标,明确阅读导向。在讲解课文前,老师要让学生预习一遍,然后师生共同商讨并且确立本课学习目标。老师应先概括自主阅读的提纲,并发放给同学们,提示学生如何按照学习步骤自主阅读。

篇3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自主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不二法门。然而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些教师打课改的旗号,将多媒体、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毫无遗漏的应用于阅读课堂,以刺激学生感官,吸引学生注意。然而,经历后才会发现,这样的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实则高耗低效,不能从文本角度出发的课堂又怎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教师必须用心审视新课改的本质,从文本出发,潜心会文,在反复的字词推敲品味中刺激学生的感官,真正激发学生自主阅读。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阅读教学中,教师由辨析词语,积淀语感出发,让学生感受真语文的性情。师:请同学朗读第一段,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换成括号中的词好不好?多媒体出示: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学生经过思考,生1:我认为“悬”指太阳与海面还有一段距离;而“浮”表示太阳已经接触到海平面。两者比较,用“悬”更生动,表明太阳置于天与海之间,无所依托,却无比静美。生2:我来比较“下沉”与“下落”,“下沉”是慢慢的靠近,具有势不可挡的力量;而“下落”不仅速度快,而且漫无目的,在这里形容夕阳西下是不准确的……师:同学们体验太精妙了,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边读边想象词语蕴含的意象,就会发现落日风景就在眼前,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一次三亚之旅,好不好?“好!”学生响亮的回答。在接下来平平仄仄的朗读中,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收获语文之韵……此时,学生阅读的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文字深处的风景;激发的不仅有兴趣,更有心灵的渴望。

篇4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不好的教师给人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学生自主阅读中,教师必须坚决进行角色转换。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会学生宽容、理解、信任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自信乐趣、积极进取,实现自强。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学生创造得以发展的动力。也许,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不急于怀疑他们的动机。这是由学生所以作为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决定的。宽容的本质,是要我们从学生的过失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我们的教育。信任每一个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不断的鼓励他们去尝试、去努力,是学生有充分的自信,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创造性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学生能够自己作主,有选择、有支配能力。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创性。所以教学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自主性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所以,教学活动都应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书本让学生先读,问题让学生先议,规律让学生先找,习题让学生先做,小结让学生先说......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地体验到独创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思维才具有价值。

四、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新课标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穷人》一文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渔夫和桑娜说的对话这一环节时,他们的话虽然朴实无华,然而他们的高尚的品质却使人深受感动。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写桑娜家境贫寒的地方和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体会出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和善良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穷人的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些对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穷人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五、注重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下面,我简单介绍几种我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活动方式:

1、访。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比如教学完《将相和》一文后,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向扮演“蔺相如”和“廉颇”的同学提问。

2、唱。在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我让学生一起唱那熟悉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新课改革教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方法,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自主学习是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也不能忽略教师的角色地位。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出了挑战;但是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增强又为语文阅读自主学习提供了发展机会。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更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探究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的作用和培养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的基本内容

1、自主学习的内涵。

按照美国自主学习研究齐默曼教授的定义,自主学习是“自主的学生以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技巧的反馈为基础,选择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以获得渴望的学习效果。而我国学者庞国维则从纵向和横向的两个角度来界定自主学习,分别为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和学生本人对学习的选择和控制。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得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行为模式,学习主体不受他人支配,自我做主,通过各种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主要特性为自主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2、初中语文阅读中的自主学习。

阅读是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的综合思维过程,阅读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符号公式等等。通过阅读,理解材料索要传达的信息,阅读受阅读主体主观因素影响。初中语文阅读在课程教材比重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阅读能力,从阅读中体验感情,能够接受文化艺术,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满足精神需求。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性,在课堂上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是在老师和同学的情况下实现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着辅导和引导的作用,其他学生起着氛围制造和相互学习的影响作用。由于初中学生的抽象复杂思维未完善,对语文阅读理解可能还需要有老师的指导;且老师还能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学习空间。例如《我的叔叔于勒》阅读教学,在课堂上老师留一点时间让学生们进行阅读,阅读完后浅谈阅读的感受,并自我进行提问,老师教授学生四步阅读法,再次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在班级里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3、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的作用。

(1)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当今社会早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大爆炸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得当今时代快速变化,竞争成为社会保持优秀的有效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观有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语文阅读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摸索,形成一套自我认识、理解和分析归纳事件的能力,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力,且阅读中人物的心理表现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情商。

(2)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本强调从人出发,教育以人为本,则是要将将于对象作为首要的出发点。当今的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以人为本。过去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硬性传授,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却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有时学生无法自我吸收合消化,有时甚至引起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学以致用。

二、初中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构建策略

1、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自主学习。

教师在学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的开展离不开老师的指导。首先,教师要对语文阅读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逻辑性和长远性。不仅要使学生有计划的完成学习目标,还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度。教师要在掌握学生能力的整体情况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学生能力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欠缺的能力。其次,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能力。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初中生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使用独立阅读和合作阅读,例如对《论语十二则》的学习。可以在学习该课前,让学生们自主了解论语的来源、论语十二则的主要内容和含义。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论语十二则》可以运用在那些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自我改编或改写文章,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挑战性,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另外可以进行阅读复述比赛,从竞争中激起学生的斗志,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最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时活跃氛围,或者有学生在课堂喧哗,应该及时制止约束。

2、学生自我探索,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实现自主学习中具有中心地位。学生应该着重培养自身学习的意志力,掌握自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一些列手段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增加自主学习成就感。在良好的品质和耐心下,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在时代的需求和号召下,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中的大胆创新手段。学生应该首要为自主学习做出努力尝试,通过不断地探索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教授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技巧,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二、自主性的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

感悟是自主性阅读的灵魂。感悟是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华,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的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与创新。感悟的两个层面为:对作品内涵、技法、艺术境界的正确理解;对作品的再创作和提高。感悟的内容:意义、技巧以及意义与技巧的有机统一。感悟的方式:局部-整体,整体-局部,整体-局部-整体,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感悟应达到的目的:既能正确感受各部分的意义联系,又能悟到语言、表达方式等的效果,最终能从整体上把握文与质的和谐统一。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人们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家境的窘困,悟到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同样也能够感悟到是真实的背景介绍、细致的情节安排才收到了真情流露、感人至深的效果。还会使不同的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加深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充满对人生的关爱,这样就拓展了作品的意境,升华了主题。

三、自主性的阅读,教师应引导或帮助学生整理零散知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

个性自由的整体感悟阅读教学以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基础为底子,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见,能够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培养发展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仅靠学生自我是不行的,毕竟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的自主性阅读,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方法,帮助他们把在阅读中的零散感悟进行整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亲历信息破解的流程,让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主动阅读,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篇7

一、刺激学生心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好奇心,在自主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一点进行充分利用,使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好奇,从而伴随着好奇心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的世界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好相关内容的书籍,确定学生对书中的内容能够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实施计划,吊足学生的胃口,使学生的好奇心能够积累到顶点,在学生好奇心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揭示书中内容,满足学生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对书籍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知识拓展,为学生指出一个更加广阔的书籍世界,明确学生所好奇的内容都在这一世界中,从而使学生步入阅读的良性循环中。

二、下放阅读权力

教师在很多时候对学生掌控得过于严厉,使学生几乎丧失了空间,在进行自主阅读培养的过程中,则要对阅读的权力进行下放,使学生能够有权决定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和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会初步显现出自身的个性以及心理特征,通过对阅读内容的自主选择,学生将会无意中挖掘出自身的兴趣,并且在进一步的阅读积累中,使自身个性进一步发展,心理特征以及思想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加成熟。在这种情况下,阅读将完全成为自主性的活动,学生将在这一活动中充分投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进行阅读。

篇8

二、教师在进行自主性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事物发展规律的作用

教学活动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能无视学生的认识规律,更不能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所以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学生认知能力较低,教师在开展自主性阅读教学时,必须做好以下三点:首先,对学生的阅读文本的梯度要有很准确的把握。文本的内容、结构、思想、篇幅等要控制在初中生合理的认知能力内,既不能太过于简单,又不能太复杂,否则便会打消学生的自主性,也就会失去自主性阅读的意义。其次,教师在开展自主性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要认识这是一项长期的能力培养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于公开测评效果,不能急于改变教学方式,不能急于更改文本性质。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和学生共同探索符合本班级、本校特色的,因(班)校制宜的一套体系。最后,教师在自主性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个体的差异性会在自主性阅读教学中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短时间内可能还会影响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热情。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均衡发展,教师在自主性阅读教学中要能容忍、接受个体间的较大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用不同的引导方法,不要一味地追求片面或一时的成绩的高低,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纵向的比较,及时地纠正由于自主性的开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整个的自主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把握住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全体、从过程到结果等方面发展的规律性,科学合理地开展自主性阅读教学活动。

篇9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以获取知识,但在某些学校,却依旧处在一个陈旧的语文学习模式中,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就像一个盛放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的容器,其自主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讨论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讨论的积极性,在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1.师生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在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中,教师扮演者引导者和提供有效的话题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充当着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有效的话题供学生自主讨论,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但众多学生的观点难免会有一些冲突,此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提醒和合理的化解,并将它们往正确的教学中引导,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合适的契机下,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对学生的思考方式做一些适当的引导,以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文本需要科学选择

阅读文本是一堂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的基础,是学生开展讨论的立足点。因此,在一堂阅读讨论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做慎而又慎的选择,以保证阅读文本的质量,在选择阅读文本时,需要从文本内容是否适合当前年龄阶段小学生阅读、文本难度是否适合当前年级的小学生、文本信息是否可以引发讨论、文本信息是否能顾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文本主题是否深刻、文本的文学素养如何等方面考虑。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课不是单纯的为了讨论而讨论,它更加注重学生在这种讨论活动中提高的学习能力。因此,阅读文本必须具备涵义深刻、文学素养较高、语文技巧明显等要求。但对于文本的选择范围,我们并不做太高要求,这些文本可以来自于报刊、书籍、网络等渠道。

3.讨论工具与技巧需要灵活使用

在进行自主讨论时巧妙的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辅助工具有阅读反应日志、快速笔记和自读提示单三种。阅读反映日志记录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思路和想法以及产生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自主讨论的效率可以被有效提高。快速笔记是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阅读疑问以文字材料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此在讨论时,便能对学习中的疑问和重点内容作更加集中的关注。自读提示单由教师提供,是辅助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材料,在自读提示单中,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标注,让学生在注意到这一问题的同时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三种辅助工具的运用,学生可以将阅读体验和感受进行实时的记录,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并融入发问讨论之中,由此,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得以提高。

通过对讨论技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令讨论的质量更上一层。而提问、倾听、和回应是讨论技巧的核心与基础所在。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先导条件就是提问环节,提问对于整个讨论过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质量高的提问势必会引起一个课堂气氛活跃而高质量的讨论课。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此时,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倾听对于自主讨论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小学生可能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别的小学生的想法,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此,学生们才能在倾听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问题,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最后是回应部分,试想一堂自主讨论课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回应,该是多么失败的一种“讨论”。因此,学生不仅要会倾听,还要有回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要求了学生在倾听时要保证高度的精神集中,而高度的精神集中下,学生的思考必然会更加深刻,回应环节也会更加活跃。

4.讨论规则需要精心制定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很容易在兴趣被引起之后,将有目的的讨论课变成随心所欲的发言,而在出现学生观点不统一的情况下则更是容易由于观点的争执不下而导致课堂的混乱,由此讨论必然会偏离预定轨道。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程时,课堂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对于发言顺序、发言多时间、分配原则、礼仪规范和内容要求等都要有一定的规定,当然,教师在制定规则时,还是要根据阅读文本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状态做合理的安排,一次约束讨论成员的行为,保证讨论活动可以正常有序的完成。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全程规则和纪律的关注者和约束者。一个合理的讨论规则势必能使一堂阅读讨论课开展的更加顺利,能使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完成。

5.结语

自主讨论式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但这一教学方式的开展依旧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准备和课堂引导。因此,虽然不同于传统教育,但教师的作用依旧很重要。通过这种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都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培养,自主讨论式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曾楣媚.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文房四宝,2014,21(09):89-90

篇10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去呢?

一、变“机械式”阅读为“修养式”阅读,培养“自主阅读”兴趣

“机械式”阅读为应付式、无感式“苦”读,无享受之意。“修养式阅读”是不带功利色彩的阅读方式,愉悦地进行文本阅读,与文本展开对话,让阅读的过程变得快乐舒适。所以,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修养阅读、素养阅读、人文阅读,以身心愉悦为起点,以审美情趣为重点,以修养提高为终点,培养阅读兴趣。

二、变“枯燥式”氛围为“愉悦式”氛围,强化“自主阅读”意识

枯燥式课堂,缺乏生气,没有活力,调动不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轻松愉悦式氛围的营造,一是需要优雅的课堂环境、生动有趣的图片、精彩的音频、视频等,让学生倍感温馨舒畅;二是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从课堂的主宰变为学生阅读的伙伴,在民主、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里,合作探讨、平等交流,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喜读、乐思、质疑、探究,主动参与到阅读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变“单一灌输”为“方法引导”,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阅读方法的点拨和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悟”出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方法、运用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如:我在教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议论文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论证思路,这是议论文教学的难点。我把一套议论文的阅读方法传授给了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概括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首先,用什么(有趣故事、典型事例、某种社会现象等)引出论点;其次,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证;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将这样的方法教给学生,在学习《鱼我所欲也》这篇文言议论文时,学生很快理清了论证思路,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变“垄断式”为“开放式”,归还“自主阅读”

垄断式课堂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主动权。因此,课堂上教师要逐渐解放,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学时间,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根据经验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学生自由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应在30分钟左右。“垄断式”课堂,教师自导自演,学生自主圈点勾画、揣摩难点、质疑探究成了空话。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不能光追求教学进度,要让他们自由、宽松、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把自主阅读归还于学生。

五、变“单一讲授”为“适时点拨”,挖掘“自主阅读”潜能

由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和课文难易程度的不同,所以,教师要在挖掘学生自主阅读的潜能上多下工夫。

篇11

二、在教学中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渗透能力训练

请总结解分式方程的常用技巧,并设计出相应的例子。

能否弄懂数学某个概念,取决于脑中是否有该概念的模板,而对该概念理解的深度和速度,则取决于有多少模板。理解力超常的人,可以一边在脑中制造模板,一边吸收外来的信息,他们在脑中有各种各样的模板,接收来的信息总会和其中一个模板对上号,于是就理解了。所以,人的理解力取决于通过“思考、动脑、动手、观察”等行动产生了多少模板。基于这个原理,教师可通过引导预习、创造生活情境、组织活动等方式持续不断地帮助学生制造模板,使得学生的能力螺旋上升。

三、引导阅读,积累素材

在阅读的初始阶段,对学生进行被动式阅读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情与阅读的内容编写导学案或阅读提纲,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数学阅读。在阅读的高级阶段,对学生进行主动式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一般策略,要求学生能全面提高阅读速度,通过阅读,整理归纳出阅读重点,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遇到问题可以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课外阅读材料包括数学故事、数学报刊杂志、论文集等等。阅读这类材料时可以通过做阅读笔记、写学习心得、编制卡片、复印感兴趣的文章等方式进行素材的收集,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中也随之积累了更多的模板,有益于日后对相关新概念的理解。

四、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活动,撰写论文

1. 提出课题

课题的产生可以是教材或教师设定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选题应秉着有用、有趣、可操作、可探索、可结合平时的数学学习的角度进行。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分类列举往届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能力展示活动”数学科论文比赛部分获奖学生的论文选题:1. 学习心得类;2. 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收获与启发,获得灵感;3. 综合、概括、总结类。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延伸,简化计算题或证明题;4.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与自己的数学学习相联系;5. 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6. 问卷调查类。

篇12

(1)流览性阅读——泛读课

针对这种阅读类型,我们重点是设计出泛读课,进行浏览性阅读能力训练。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主查找资料——感知理解——观点交流汇报——价值评判等环节。

(2)理解性阅读——精读课

针对理解性阅读,我们设计出精读课,可以组织学生就文本的重点、难点、特点质疑问难,达到深入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目的;与这种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式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读感知——多重对话——质疑问难——自我总结。

(3)鉴赏性阅读——欣赏课

鉴赏性阅读,指为获得审美愉悦而进行的阅读。针对理解性阅读,我们设计了欣赏课,对学生进行鉴赏性阅读能力的训练。可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典型作品和课外的经典名著、精美时文。教师应当加强鉴赏的方法指导,并让学生深入体验,可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主预习——诵读涵咏——情境体验——感悟交流——拓展延伸。

(4)借鉴性阅读——读写课

借鉴性阅读,指的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阅读。针对借鉴性阅读,我们设计出读写课,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进行借鉴性阅读训练,可以组织学生揣摩分析范文,选定一个角度进行模仿。与这种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读指导——集体讨论——作品分析——品读促写。

(5)探究性阅读——研究课

探究性阅读,指为研究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阅读。这是一种极有发展价值的阅读。通过精思细审,参照比较,使认识更全面,更深入,以至于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它可以锻炼阅读主体的才干。针对探究性阅读,我们设置研究课,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展开探究。与这种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实施可以这样优化设计:问题的提出(发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讨论心得——问题解决——书面报告。在此提供笔者的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来说明:

研究性阅读设计

研究内容:大秦兴亡之启示

取材范围:(1)文本材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洵《六国论》,杜牧《阿房宫赋》

苏教版语文读本二:贾谊《过秦论》,苏轼《六国论》,苏辙《过秦论》

(2)音像材料《复活的军团》

研究步骤:

一、材料解读(1周)

1.学生结合工具书自主解读教材中的有关文章,疏通文意,理解主旨。(对于文言解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中标划并提出,由教师协助解决。)

2.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想,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解读心得,通过讨论加深认识。

3.观看音像材料,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积累。

二、论文选题(2课时)

1.阅读往届学生研究性论文佳作,了解研究性论文的写作方式。教师点拨要点,作出本专题的论文选题及写作指导。

2.分析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确定研究的方向,报出论文题目。

3.论文选题交流。学生展示自己选定的题目,并简单介绍写作思路(或提纲)。同学共同评议,明确写作方向。

三、材料整理与搜集(1周)

1.根据选题重新阅读指定篇目,搜集整理相关的素材。

2.围绕选题拓展阅读空间,或上网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摘录素材。

四、论文写作(1周)

整理素材,梳理成文。

篇13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网络教学等其他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的辅助来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单纯知识传授的讲述行为,将之转变为以引导和鉴赏为主的对话策略教学。这里,“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是由文学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文学本身具有审美的属性,涉及到审美价值的判断。在对文学审美客体的价值判断上,每一个审美主体具有各自的审美判断力,这就能彰显审美价值的多元化,由此也契合了对话策略教学的合理性。另外,鉴于其他课堂资源的丰富性,除主体课堂教学外,其他方式的课堂教学也应该纳入教学改革的体系,实现网络课堂教学资源的共享。如超星网络视频资源、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等资源可以共享到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课堂教学,从而丰富主体课堂教学的不足。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应当细读文本,自主探究,协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