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武术文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篇2
孔子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据《史记・孔子世家》和《吕氏春秋・慎大》分别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足见他是一位身材高大,体魄健壮,勇猛有力的人。他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论语・八佾》)且“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礼记・射义》),足见其善射。他也回答过自己的学生:“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乎。”(《论语・子罕》)其御车的造诣自不待言。这说明孔子一生是非常重视习练“六艺”的。孔子演练并传授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6项课程中,“射”“御”二艺就是有关武术的课程。“射”指“五射”。郑玄注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此乃射礼的五种射法。“御”指“五驭”。郑玄注曰:“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这是驾驭战车以及田猎的五种技法。由此可见,孔子不仅提倡文化教育,还把“武”作为发展人的重要环节,视人才的标准为文武双全。这样,孔子门下就出现了冉求、子路和有若等,或文武兼备,或勇猛著称的弟子,这足以证明,孔子在传授武艺方面是卓有成绩的。
儒家文人也多有尚武之风,以佩剑舞剑为荣。屈原身穿文服,腰佩短剑;诗仙李白曾随名师学剑,常在朋友面前仗剑而舞,且剑术高超。李白《侠客行》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是何等的功夫;“三杯吐然诺”,“纵死侠骨香”,这又是何等的豪迈。儒家文人尚武,对武术的确立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二、儒家“仁”“礼”与武德
古人尚武且崇德。“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这是诸侯用兵道德的要求,但与武林的“武德”仍有渊源关系。
何谓“武德”?是在处理武人之间、武术流派之间、武人与其他人之间、武术界与其他社会各界之间等诸方面的关系时,所要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武德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体系指导下,在孟子的善、信、美、大、圣等道德观影响下,在民族精神滋润的培养下,不断充实和完善,且带有鲜明的儒家仁学色彩。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论语》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仁”的内容,并将“仁”与“爱人”联系起来,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进而罗列出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一系列内容。孟子又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仁”的内蕴。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显然,“仁”是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武德”观念恰恰以这些内容为主体而构成。
“艺无德不立”、“未习武者先习德”等,都是中国武术界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也是儒家仁学论理的具体表现。历代宗师在择徒授艺之际,都从天资、根骨和德性上选拔,要求门下弟子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武德。尽管武术界有众多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技法、功法,但其拳谱、家法、门规,几乎一定都是开章明义的阐明武德。明代内家拳法有五不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毒者,骨柔质钝者”不传。以心险者为首恶,因为此种人难望其武德。湖南巫家拳提出:“狂妄之徒不教,轻浮之徒不教,忘恩负义之徒不教”的戒条。《峨嵋枪法・戒谨篇》称:“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这些戒条的形成,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道德标准,代表了中华武术的主流,教育和培养了无数武林人士,对武术流派的传习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子曰:“见义无为,无勇也”,“仁者必有勇”。可见品格正直,嫉恶如仇,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人,必定见义勇为,这是武林中人显示自我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武德之一。“劫富济贫”、“重义轻生”、“锄暴安良”、“匡扶正义”等,都是其不同的表达方式。战国时期著名的游侠荆轲,为报燕太子丹在秦做人质时受辱之仇,为阻止秦国对燕国的侵蚀,悲壮演绎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士情怀。
重义节名,德重于艺,儒家文化融入武林,抵御外患“舍生取义”中又增添爱国气节。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操,它是武德内涵最深层次的体现。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豪言壮语激励自己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岳飞“精忠报国,誓退金兵”,遇害时年仅39岁;明代戚继光慷慨赋诗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充分表达了保卫祖国海疆抗击倭寇的决心。他们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勇当国难、凛然赴死的精神,乃中华武术自立自强的生命力所在。爱国主义这面旗帜,使中华武林豪杰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强烈的凝聚力和遒劲的奋发力,使中国传统武术的技艺不断进步和提高。
孔子道德观中的另一个根本原则是“礼”。不仅治国靠礼,“为国以礼”,做人也要靠礼,“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人的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谦逊恭敬、宽容忍让等,既是儒家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武林各门派共同遵奉的另一道德标准。
尊师敬长是武林中必遵的礼仪,严格禁止任何违抗师长的言行举止。《少林戒约》规定,“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从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使弟子日后功成名就,也不得狂妄无礼,否则将遭到武林的谴责和不容。作为师长,要遵守师德,关心爱护弟子,在传授技艺时,诲人不倦,弟子“学而不厌”。对于同门师兄弟和朋友之间,也应遵守礼仪,彼此间相互尊重和友爱。
《少林戒约》讲:“对待侪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永春白鹤拳・十戒》强调,处世做人“戒私斗、戒好胜、戒好名、戒好利、戒骄、戒诈、戒浮夸呈能、戒弄虚作假、戒挑拨离间、戒为非作歹”。无论武林后辈,武林高手,都要注重谦逊恭敬。为人处世,要遵循儒家的“见利思义”、“舍己从人”,谨守“有若无,实则虚”之训言,做到“不可轻显其技,不可妄论他人短长”。由此可见,武德蕴含着儒家深刻的处世做人的道理。
宽容忍让是武德的重要内容。止戈为武,“武”字体现了武德的含义。武术技击的运用是为了以武止武,不得轻易伤害对手,只是制服对手。金恩忠《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言:“技击之德,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既不得不打,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出焉。圣人之用心苦也。夫所谓截脉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而那些无限度尽其力技有意伤害或置对手于死地的行为,是不符合武德标准的。因此,武林中对绝技的学习和使用有着某些限制。金恩忠指出,少林阴劲轻功一指禅、朱砂掌和仙人掌功等,“着人必死,无药可救,似太嫌狠毒,有乖仁道”。因此,练习这些功夫“最宜左手,盖恐右手功成,于无意中伤人”。中国武术家多表现为大义服人,先礼后兵,比武较技时主张“点到为止”,以相互切磋,提高技艺。
拳谚曰:“为武师,须学礼”。在练拳或表演时要行拳礼。拳礼是武术礼仪性招式,表示礼让、谦逊、友好,其动作既是技术的组成部分,也是武德的体现,还是流派的一种标志。
总之,中国武术家十分注重“仁”与“礼”,中国武术与儒家论理源远流长,武德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三、儒家对武术的消极影响
儒家文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维护和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和儒家文化的稳定性,使处于这种较为稳定环境中的传统武术,也必然受其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淡漠竞争意识儒家文化倡导“中庸”,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这也是儒家的道德准则和思想方法。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藐视竞争和抑制竞争能力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理结构,二者的相互影响,使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不仅缺乏竞争意识,而且始终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竞争原则。
篇3
中华武术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惯和宗教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随之产生了哲学、伦理学、美学、养生等多种文化内容,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民族特点的武术文化体系之一。
一、武术文化在高校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将武术与传统文化离开传承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进行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武术的核心内容是文化的传递,没有文化的融合武术只能是一个皮囊。现在的高等教育比较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但是我们在传播武术文化的时候,却把武术文化的俗文化过分扩大。以至于在武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其中的历史价值,而忽视了其中的文化价值。我们在传播武术文化的时候,很多人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岳飞的精湛武艺上,关注岳家枪,注重太极拳的变化多端,看重霍元甲迷踪拳的英勇无畏。随着时间的流淌,人们对于武术文化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人们对于岳飞在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促进效用关注力度不强,也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民族精神,并且没有把太极拳和现在的太极哲学理论知识融合起来进行叙述。人们对于霍元甲在民族为难之时所展现出来的武德涵养也没有进行深入体会。只是注重对于武术过程中人和事的叙述,没有关注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精髓所在。而且对于武术的文化价值,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
(二)传统武术教学内容在高校的缺失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在现在的社会中主要呈现“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种类型。所谓的“竞技武术”就是以官方传递为主体的现代化武术。实际上竞技武术是岁武术的体育效用进行进一步的增大,是武术对于体育的另一种反映。和竞技武术相比,民间传统武术需要传递,在现在的社会中,以人为主要传播介质的民间武术逐渐淡薄化。高校是武术发展和继承的摇篮,但是现在高校中的武术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以竞技武术为主要题材,对于传统武术的融入比较少。这样就使得高校不能对中国的武术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民间传统武术发展的长久性。现在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初级长拳、初级棍、初级剑、24式太极拳等,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武术像是陈式太极拳、八卦掌、本土拳种、八极拳、通背拳等内容比较少,在高校武术教材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融入。所以,在高校武术教育中应该肩负起发展和传播武术文化的重担,适当增加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
二、武术教学中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武术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与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展现,更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主要力量。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爱国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民族发展的永恒动力。所以在现在的高校武术教学中,不能只是对武术技术进行讲解和教学,还要根据武术教学的实际状况、技术特征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来不断的找寻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理内容,从而更好的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武术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卫国强身。从古至今,很多英雄豪杰都留下了令人称赞的光辉事迹。比如在明朝,戚继光和少林寺的人一起抵御敌人的入侵,认真学习武艺技术,严厉打击倭寇的入侵,使得民族精神得到充分的展现。他们在守护国家和民族安全的时候,不顾及个人利益,而是以国家的利益为中心,不畏,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武术文化中包含了浓厚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思想。所以,在武术文化教学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素养和精神品格的构建。武术文化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发展,也就是通过对武术的练习,使得人们能够对自然和生命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的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全面融合。高校利用武术文化教学可以让大学生在提升自我素养和综合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从而构建全面的人格,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二)武术文化教学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经常都会听到很多耳熟能详的有关习武精神的经典语录,这就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在过去认为练习武术就是“练功夫”,其中的“功夫”就是指做事情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是指在一个事情上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成绩。把这种习武精神有效的融入到武术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加强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三)武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营造武术传统文化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价值也在不断的传播。文化的类型也更加的丰富多样,例如服装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能体现出来。武术也是一种文化,但是很多人对于武术的认知只是保留在技术方面,没有认识到武术是一种具有价值的中国文化,这种思想就阻碍了武术文化的传递。所以,武术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不能按照过去的发展模式来进行,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传播和发展。在文化的环境中构建学习氛围。比如通过语言、举止、服装、等内容来加强文化的渲染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武术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体会武术的独特魅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于和谐统一观念的认识,能够善待他人、贡献社会,从而构建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
(四)武术教学过程中突出武德培养
武术文化中拥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思想,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从古至今,中华武术都是主张以武修德,武德修养以礼为先。所以在武术教学的时候怎样进一步加强武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需要充分的激发老师在教学中的个人威信,德育教育不但需要对其进行说服和训练,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影响。老师威信的体现在于其人格魅力的展现,老师自身的形象和老师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深入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老师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思想情感造成重要的改变。第二,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教学传统武术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电影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学习这些电影中所传递的武术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人物那种不畏、刻苦锻炼的精神品格,从加强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最后,在教学的时候还要适当的引入德育的内容,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比如:在上课之前或是课程结束之后,师生可以互行“抱拳礼”。并且要进行基本的礼仪问好。这样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情感的传递,传播“尊师爱生”的文化美德。在练习套路、教学比赛或检测的时候,都需要向学生行礼,或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两个人也要相互行礼,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虚心向他人学习知识、坚强勇敢的精神品格。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TY122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4
徐州古称彭城,是兵家必争之地,乃“北国锁阴,南国门户”。徐州在2000多年的建城史上,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有四百多次,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二百多次[5]。徐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历史悠久、战争频繁、规模宏大、程度大影响较大。“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兴衰”[6]。从古至今,每次的历朝换代,徐州便成各国的必争之地,徐州的得失也成为最终胜利的标志。《汉书•高祖本纪》“:夜行途中,有大蛇当径,拔剑斩蛇。”[2]这段记载说明刘邦精通剑术与武技。《史记•项羽本纪》“: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4]不难看出项庄是练过武术的高手。“樊哙带剑用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可以看出樊哙的力量之大与练武有关。正是这些名将把古“徐州”武术推向了。由于长期受到儒、道、释的影响,中国武术只注重武术套路的表演与修身,缺乏真打实斗经验,对于这一弊端,自古以来就多有批评者。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就反对那些受民间武术影响的花拳绣腿在军队中流行。他说“: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开大阵,对大敌”不同于“场中较艺,擒捕小贼”,“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焉能容得或进或退”[7]。武术就是在无数次战争与冷兵器战火的熏陶下发展起来的,这样造就了徐州武术实战性强的特点,当然也是符合战争要求的。徐州武术“去花架,重实用,练为战”的战场武术风范[5],造就了徐州民众粗狂豪爽、重情重义、顽强拼搏、坚持到底的武术精神。
三、汉画像石的武术文化
汉画像石是徐州的汉朝文化最具有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文化现象,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占主流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墓葬制度与习俗方面的文化,是汉代社会景象的再现。徐州的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击剑比武的图像也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徐州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的描述武术动作的图像,有手搏、击刺、武舞、剑舞、刀舞等画面,可以看出当时武术发展的程度,是后人研究汉代的武术文化珍贵的文化史料。汉代壁画、画像石和砖上关于拿着器械兵器的人物形象非常的多。例如,在徐州市铜山区石墓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上,上面刻了两个执兵器相斗的人,左边一人左手举钩镶,右手舞剑,右边一人左手扬剑,右手执盾,作相互交打架式。可见,当时的武术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1995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戈勺戟、矛、钱、剑等大量兵器,表明古徐州是战事频繁之地,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古代徐州武术的发展。
篇5
高雪梅通过自己的研究就探讨了武术文化在人际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化传播等方面阐述其传播的的方式和路径。周玉芳等人曾在《武术大众化与全民健身的推进》中提出将武术作为全民健身首推的健身项目。周玉芳等人曾在《武术大众化与全民健身的推进》中提出将武术作为全民健身首推的健身项目;关于武术美学方面,专家邱丕相指出武术套路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美。熟话说艺术是创造美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武术套路的艺术美的表现来挖掘武术时尚美将会是将武术与时尚相集合,来发展武术的好的手段。郭志禹在文章中也对武术的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和谐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关于武术养生方面者邱丕相从体育人类学的视角进行探探索并得出太极拳对人的修心养性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俞金英对道家养生文化出发寻求现代人追寻的健康理念。阳媛媛在文章中谈到,即便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民间武术技击性能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生态”已经逐渐淡出,但其积淀下来的健身、修心、养性等文化属性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休闲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也越来越得到许多西方国家的认可。刘硕,韦蕾总结出,武术从生理角度出发能够全面锻炼人的生理机能、武术健身理念的形式多种对样、武术动静结合,延年益寿。
篇6
2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相关研究主题
2.1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产生机制
关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产生的机制,张延庆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多样性特征的文化系统。其中原始狩猎和古代军事战争,和风俗习惯等都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产生功不可没[1]。汤明伟等认为少数民族武术的本源与少数民族模仿巫术、图腾崇拜、战争等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2]模仿巫术活动是少数民族武术产生的雏形,而宗教与战争是少数民族武术产生的重要原因。另外,神话传说也构成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周松贤等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传说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图腾与自然崇拜、英雄与祖先崇拜、民俗与行为模式等。在这众多的神话传说中,有很多与少数民族传统武舞的起源紧密地联系在一块。[3]为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产生增添了一定的神秘色彩。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武术的起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般来说,战争是武术的温床,而原始舞蹈则成为催生少数民族武术产生的催化剂。具体而论,诸如原始狩猎、部族战争、生产实践、模仿巫术、神话传说以及原始舞蹈等都可成为少数民族武术发生的活水源头。
2.2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存在方式
少数民族武术存在的文化空间场域较为广阔,涉及到少数民族日常的生产与生活,并延展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徐烈等从器与具、术与艺、精神价值三个层次阐述了关东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存在方式,认为关东少数民族与武术文化相关的内容几乎涉及其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诸如生产、娱乐、宗教、礼教等,充分反映出关东各民族精善骑射、尚武好战以及粗犷豪放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特质。[4]张延庆指出,少数民族武术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了解和认识各民族日常生活和文化的途径,“巫、舞、傩”等是少数民族武术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文化遗存。[5]另外,王新荣在《中国少数民族武术》中较系统地记叙了各少数民族武术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用于宗教祭祀和娱乐活动的武术,诸如蒙古族的“射草狗”活动、纳西族的“东巴跳”、土家族的“摆手舞”等;地方少数民族巫傩文化中的武术文化展演;壮族图腾文化遗存中蚂拐拳、蚂拐刀、蚂拐棍等系列性的蚂拐武术;土家族、彝族丧葬习俗中的武术与武技;藏族“望果节”、景颇族“总戈节”、傈僳族“刀杆节”及其傣族“泼水节”上独具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等[6]。总起来说,受历史传统及其民族文化特质的影响,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巫傩祭仪、丧葬习俗、神话传说、民族节日以及民族舞蹈等民俗文化事象中都深深地纹刻着武术文化的印迹,成为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空间场域的独特存在方式。
2.3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特征
《礼记》中提到:“广谷大川异制,人生其间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7]指出了人和地域环境的密不可分。我国广大少数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了其武术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北弓南弩”“、东枪西棍”“、拳兴于齐”“、剑起吴越”这些武术谚语其本身就充分体现出了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例如张延指出庆,居住在我国北方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是游牧民族,而我国北方的大片地区都是以草原、大漠和平原为主的地形地貌,这就为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和骑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而骑射正是军队作战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武术的特点,即多弓马骑射,少步下的近身短打的套路招式。而南方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于沟深岭高、林密草茂、水流湍急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这种生活环境则突出地要求以陆战及短兵为主的个人技术,因此,南方少数民族武术有着相当发达的近战和短兵器格斗技术。[8]关于少数民族武术的特点,汤明伟等认为少数民族武术主要表现为实用性、技击性和娱乐性三方面,提出根据地域特点追求武术的实用特色;根据战争需要追求武术的技击特色;根据习俗节日追求武术的娱乐特色是少数民族武术的基本特征。[9]此外,许多少数民族武术在传承过程中还被打上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如张延庆在对回族武术文化的研究中认为回族武术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情结,例如“汤瓶七式”和“回回十八肘”“,汤瓶七式”的起式和收式都以穆斯林洗“阿卜代斯”即小净的汤瓶为标记,并且汤瓶七式整个动作刚柔并济,与穆斯林礼拜相似。而“回回十八肘”的起式就有依玛式(食指放在鼻前)意为信主独一,结尾有“都瓦式”(双掌抹脸,捋髯动作)意为穆斯林面向真主,应有所祈求和感恩。[10]少数民族武术是在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氤氲而成的,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印迹,同时少数民族武术又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其本身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地域社会文化生态的影响。由此而论,少数民族武术的文化特征带有明显的双重性,即民族性格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这亦是任何关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所不能忽视的。
篇7
武术伦理的体现主要在于武德。武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停的革新,不论从古代早期的军事武艺还是到清末的民间武术,又或到现代法制社会下的武德,但其万变都未离开一个“德”字。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这样定义武德:“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可以看出是对武者自身的道德要求;古代对武德的明确定义虽然较少,但其内容却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伦理思想为核心,依然是对武者道德素养的规范;在现代对武德有这样的定义:所谓传统武德,是指长期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可以看出武德依旧是习武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日常行事的行为准则。
三、武术体育伦理相关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体育伦理”、“武德”、“传统武术”等关键词发现,虽然关于此三方面的单一研究众多,但是关于传统武术的体育伦理研究几乎未有涉猎。仅有部分研究中略有提及。李宏斌博士的《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价值》研究中,深入阐述了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生命伦理底蕴、道德教育内涵三个方面,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命伦理关怀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是武术的灵魂,武术缺少了道德的承载,其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在谢刚的《中国武术中的“武德”培养与提升》一文中,提到了武德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体现,是武术的伦理规范及习武者的德行准则的总和。张绰庵,韩红雨的《中华武术谚语文化特征管窥》研究中,指出了武术谚语的伦理性特征,武术谚语以儒家文化为底蕴,推动了中华武术的传承及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在孙术友的《武术伦理文化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研究》的中,认为武术伦理文化武术人与他人处理日常关系的行为准则,包含了信、勇、礼、仁、孝、忠、节、义。其实其武术伦理文化就是指的传统武术武德的伦理思想。王春光,李跃忠的《中华武术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研究中认为:中华武术伦理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变化形成的,是由一种“下位文化”即俗文化,慢慢的演变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等方面的一种渗入中国社会文化深层的文化。现代社会应当发扬中华武术伦理中的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明礼诚信、崇德扬善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关于武术伦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亦不够全面,需要广大学者予以关注。
篇8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用语。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等传统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二是文化空间。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共19种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便有5种属于“文化空间”现象,如俄罗斯的塞梅斯基文化空间和口头文化。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把“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类别,并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从文化空间的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空间是指有价值的文化空间或时间,是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活动、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举行的空间或时间,这些活动是有规律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活动场所。由于文化空间是新的概念与认识,在我国的文化保护中还没有被重视研究。
篇9
1、水浒武术文化产生的背景分析以及影响水浒武术文化发展的因素
在宋徽宗年间,来自各个地方的英雄豪杰集聚在梁山,在这个地方他们发挥自身的武术能力,不断的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他们的英雄行为被人们广为流传,同时也威震天下。这些好汉每次在打完仗之后都会去建福寺这个地方一起习武,他们为了不让功夫失传,于是也开始选拔弟子将自身的武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的弟子们,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梁山建立了水浒文化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们知道有关水浒武术文化。
在水浒武术文化中主要的练习内容是健身,攻击等的比较灵活的技术,如果要学习好水浒武术文化,就应该具备最基本的攻防基础条件。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首先自己要不断的练习有关武术的基本技巧和内容的掌握,水浒武术文化讲究的是灵活机动,但是在目前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下,学习武术时的练习方法比较陈旧,而且在关于水浒武术文化理论的方面不够深入,国家在关于水浒文化的宣传力度上不够大,当地的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度不够高。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不断渗透,现代体育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学习,与此同时与传统的武术文化之间产生了冲突。并且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青少年更趋向于篮球,羽毛球以及跆拳道等现代化体育。
2、水浒武术的特性探讨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都有自己的武术派别,并各自为派,相应的武术的种类就会比较多。但是多样的功夫是可以进行优化组合的,梁山武术文化至今已经有近八百年的历史,随着武术文化的不断丰富,逐渐的各自为派的局面也就在不断的扩大,各好汉都是将自己门派的武艺传承。水浒武术文化具有狭义的精神,在《水浒传》中各英雄好汉都很豪爽,有义气,崇文尚武。水浒英雄好汉的形象以及性格至今在影响着很多人,影响比较深远,而且有许多人也比较喜欢阅读这本名著或是欣赏剧中演绎的各个情节。水浒中的好汉们给人们传达的是讲义气,重人情,大气,讲信誉等的形象体现,水浒武术文化同时也体现的是他们的狭义精神。水浒武术文化与酒也结下了缘,梁山上有各类好酒。而且梁山好汉在打仗中成功或是失败都与酒相伴,在水浒中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有他们饮酒的场面,喝起酒来来就是大碗大碗的饮,吃肉也是大块的大块的吃,淋淋尽致的展现着他们的英雄豪情。在现代化社会中梁山的酒也广为流传,不管是在酒的味道还是酒的文化或是名称都体现的是豪情的气概。水浒武术还具有一定的尚武精神,梁山好汉各个身怀绝技,他们热爱习武,而且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总是很勇猛的出来打抱不平。
3、《水浒传》中的武打艺术分析
《水浒传》中英雄个体打斗的画面描述的很精彩,其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艺术。他主要是先下手为强,然后激怒对方。等到对方真的怒火冲天的时候他就开始攻击,而且在攻击的过程中攻击的方向以及部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打的过程中受首先是让对方不得起来,然后让他降服,与现代化军事训练中的武术有些类似之处。武松醉打蒋门神中的艺术,他在与蒋门神对话的过程中,他喝酒主要是增加自身的力量,而且并不是完全的醉态,他以这样迷惑的神态首先是为了观察敌情,然后才好下手,先把蒋门神镇住。武松假醉佯癫的表现也确实将敌人麻痹,这时他就开始向蒋门神挥拳,打个他措手不及,虽然蒋门神在激怒的情况下还手,但是还比不过真才实学的武松。
4、水浒武术文化的发展对策
在新时展的背景下,首先要对水浒武术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水浒武术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武术。国家应该加强对武术文化的保护和继承,避免因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而流失。在研究和整理水浒武术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召集当地比较喜爱水浒武术的人们一起分析和探讨,或是其他地方比较热爱水浒武术的人们多可以召集在一起,对有关搜集的信息进行辨别。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也相继扩大,因此在发展和继承水浒武术文化的同时可以将地方区域优势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同时国家的有关文化遗产的管理人和负责人也要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将水浒武术文化融入到学校的体育教育中,让学生充分领会到水浒武术文化的真谛。所以关于水浒武术文化的发展还需要社会政府的支持,将武术文化与社会力量和学校力量相结合,在够共同的努力下传授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水浒武术文化的分析和探讨,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水浒武术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着水浒武术文化在民间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能够起到修身养性,健身娱乐的作用。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水浒武术更能提高农民身体健康,值得社会尽心广大的宣传和互动教育,合理有效的集成发展水浒武术和武术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田佳音.我们身边的“鼓上蚤”时迁――访电视剧水浒中时迁的扮演者孟耿成[J].农产品加工・综合刊,2010(3).
[2]张纳新.中国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6).
[3]刘祖辉.论中华武术文化的"和合思想"对竞技体育异化的消解[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篇10
从文化视角对当前武术发展困境的分析
篇11
篇12
武术;兵器;仿生;象形取义
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把武术的冷兵器做出千姿百态并赋予特有的文化意义。如武术兵器中常见的剑充满了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1],在退出格杀舞台后,剑成为王者“的赏赐之物和权力的有限让渡”以及折射社会地位和大众手中的健康道具。历经石兵、铜兵、铁兵的数千年演变,中国武术兵器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本研究试图从发生学的视角,追寻武术兵器的历史足迹和文化生产背景,以揭示博大精深的武术兵器文化存在。
1武术兵器诞生的历史足迹
1.1师于动物
先人们在师于动物的搏斗特长之后,发现“兽性猛击,兼有爪牙之利,人虑其不足以取胜,于是以木石击之,”在“现实的看”的过程中,先人得出必须创造出类似动物“爪牙之利”的工具来保护自身的结论,这一结论后来延伸为“兵器是肢体的延伸”的武术理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的通过自身的存在自然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们做出的改变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2]。模仿动物“爪牙之利”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与动物搏斗的方式,也直接促进了武术兵器的诞生。“与猛禽野兽的尖牙利爪相比,原始人类知道无论如何模仿都无法企及动物的攻击防御能力,于是粗糙的石块和木棒成为伸长肢体、借物打物的狩猎工具。”[3]在持续的搏斗中,这些工具成为武术兵器的雏形。如绳镖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时代的渔猎工具,有学者指出:“新石器早、中期的石鱼镖、骨鱼叉同现在的绳镖结构功能非常相似。……可见,绳镖是从原始的石鱼镖、骨鱼叉发展演变而来的。[4]”
1.2工具的衍生
原始工具很难区分是生活用具或是狩猎采集工具,在社会分工单一化的原始社会,兵器和工具本就是一体的。工具越精良,狩猎的成果越丰富;生活资料的丰富使人们能有更多的精力来改造工具,在二者的利好循环中,专门用于攻击和防御的工具逐渐分化出来———兵器,终于促使了人类和动物二元关系的强弱换位。“主体使用中介加工工具,即用工具加工工具,考古学证明只有人类才能。”[5]从单纯的木材工具到锋利和圆润的石块,再到石块和木棍的结合,原始工具逐渐适应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更加便利于生产采集过程。人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工具的改良,在社会分工单一化的原始社会,兵器和工具本就是一体的。在我国各地的岩石壁画中常有关于原始人类手持棍棒、弓箭狩猎的场面描绘。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石器,主要有砍砸器,石球,石锥,制造加工比较精细,形式也比较固定。距今10万年前的丁村人也有砍砸器、削刮器、石球等石器工具。丁村遗址中留下的石球,一部分被认为是用于制造“拌兽索”。[6]周代出现了以虎、熊、豹、麇头为箭靶练习射箭技术的场所。逃离原始社会后,人类被土地的稳定性所束缚,劳作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成为必备之物,在狩猎成为副业之后,抵御异族的入侵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务,居安思危才是民族、国家安全的长久之计,因而,对于生产、生活、休闲和安全的考虑,兵器再一次和工具融合在一起,“平时是生产工具,战事或习武时就是兵器:如铁镐、铁锹、铁铲、斧头、铡刀、金刚凿、夺命钎等。”[7]生活工具有板凳、扁担、剪刀、扫帚、算盘等;休闲工具有铁烟袋、拂尘、状元笔、铁砚台等。
1.3兵器的独立
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了四民分业定居论,把百姓分成士、农、工、商四类群体,社会的进步造就了职业群体分工的精细化,职业镖师、军人、武士、侠、军旅武术家等武术从业者出现了,所谓武术从业者“就是指从事与武术相关的职业或行业的人员,换句话说,武术从业者就是指,靠武术吃饭的人员。”[8]在武术兵器的使用者和制造者相互印证的发展过程中,兵器终于从工具独立出来成为武术从业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制敌工具,而不再具备生产工具的功能。相反,在生产工具中,部分工具依然保留了兵器的功能,今天在部分地区依然能够看到用板凳作为拳术练习的日常生活、生产工具。付文生指出族群丰富了兵器的功能,“个人所承担的职责也逐步出现了不同的分工,武器的运用及其功能逐渐多样化,投、射、砍、扎、拖、拉等技能逐步形成并完善。”[9]实际上,在作为族群扩大化的专门防卫人员———军队中,军种的单一化使兵器呈现出功能的专门化:钩镰枪专门砍杀骑兵的马蹄,藤甲兵左手持藤甲,右手持长矛,攻防兼备、各司一职。
1.4兵器的消逝
在兵器发展壮大后的人类历史中,动物逐渐被驯化而从深山老林进入家庭成为牲畜家禽,曾经师从于动物的兵器愈发找不到敌对的对象,终于,人们手中的兵器对向了人类自己。作为私斗的人类自身的脆弱和单一显然不需纷繁复杂的兵器,作为肢体延长的兵器依然存在,但已是“不外乎刀、枪、剑、棍”,曾经的奇门兵器只能作为艺术的表演在舞台上搏人眼球。此外,在近代我国经历的两次刺激下,在“刀枪不入”的闹剧下,世界列强的坚船利炮、枪子火器彻底埋葬了搏杀千年的武术兵器。
2武术兵器的文化生产
在武术兵器的开支散叶过程中,就其几何形状来看,有直线、丫形、圆形、球形、弧形;从仿生来看,有叉形、钳形、爪形、镊形、掌形、甲壳形、刺猬形等;从生活化来看,日常工具如伞、梳子、手镯、锄头等皆可在必要时化作兵器应敌。但是笔者认为作为独立出来的兵器应该区别于生产、生活所用的工具,不能混为一谈,如飞蝗石显然无法等同于普通的石头。戴国斌认为“武术也从动物界汲取原料进行文化生产。”[10]并进一步指出其两种生产方式:象形性生产和会意性生产。同样,笔者也认为兵器的文化生产过程中也存在早期对动物尖牙利爪的简单模仿到后来兵器的象形取义生产。
2.1仿生生产
武术兵器对动物的模仿具备了仿生学的特点,为此后兵器的精密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原始的动物模仿、有意识的仿生,是武术兵器进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学习自然界的现象作为技术创新的模式”,是兵器由初级向高级进阶的必然阶段,如早期模仿的简单爪形兵器而演变的更加精妙的飞爪、飞挠、飞钩等,在“爪牙之利”的基础上具备了放长击远的功能。随着人类冶金技术和制造业的成熟,兵器的仿生更加便利起来,成就了中国武术兵器的瑰丽奇观。兵器的繁多也反映出先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和细致观察:对待不同的动物使用不同的兵器。从而使兵器的分类更加详细,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古代武术中素有十八般兵器之称,2002年洛阳民间武术家史洛生[7]广泛搜集资料自行设计还原了各种武术兵器共计5大类、18般、36系列、72科目、350余种、580件兵器,从兵器实物来看,相当部分与野兽猛禽的仿生有关,如模仿尖牙的狼牙棒,模仿鹰爪的飞爪,模仿鸡爪的鸡爪阴阳锐,在模仿龟壳的盾牌中,为了取得震慑敌方的视觉效果常刻有猛禽野兽绘画如龙头盾牌、狮头盾牌、虎头盾牌等。从这些兵器的创新中,动物原始的尖牙利爪被交叉起来,使之具备了“一专多能”或者“多能一专”的特点。总之,仿生学在武术兵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兵器的发展走进了快车道,梅花针、铁蒺藜、虎尾鞭、蛇形剑、柳叶刀等兵器纷至沓来,一时间琳琅满目。“拟百兽之形,树武林百家”,在一定程度上,兵器生产的多样性反映了武术生产的繁荣。
2.2象形取义
古人创器,必有一义。在武术兵器的进一步发展中,逐渐脱离仿生的范畴,进入象形取义的阶段,即兵器在仿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如兵器与艺术的结合,形成了杜甫诗句中的舞动的“公孙大娘剑器”,兵器与个人喜好结合形成了独门兵器等。武术兵器经过原始工具、模仿、仿生到象形取义,终于走进了人类自我想象的大海,兵器从专门的对敌器物走进了日常的生活体验中。绘画用的笔,妇女使用的宫天梳,僧、道使用的念珠、拂尘、木鱼,掌柜使用的铁算盘、金钱等无一不可成为武术兵器。总之,各行各业中都有自己的武器储备,兵器的文化生产已经模糊了界限。由于外形和功能的不同,兵器的意义也固定下来。枪似游龙,剑似飞凤;杀人刀,活人剑;刀走黑,剑走青等武术谚语即为此意。象形取义是对模仿的进一步想象和创造,而模仿已经跳出对生物的原始仿生,可以是对图腾或自然万物的想象。因为想象的无穷无尽,武术兵器逐渐从制敌工具中分化开来,根据各自的精神体验形成独门兵器,就常见的刀而言,有戒刀、环首刀、春秋大刀、柳叶刀、鬼头刀、斩马刀、雁翅刀、苗刀、藏刀、破风刀、朴刀等。作为肢体延伸的独门兵器被使用者倾进了情感,以身器合一,“剑在人在,剑去人亡”为最高境界。
2.2.1互补之用
在古代将士的兵器佩戴中,常有长兵器和短兵器的搭配组合,如弓箭用于攻击远距离的敌人,长枪用于骑兵作战,而短刀则用于贴身作战。并非所有的兵器都用于直接的攻击对手,实际上很多兵器都是用来辅助使用的,如“射人先射马”,对敌人坐骑的有效攻击等于釜底抽薪,卸去了对手的得力助手,然而用弓箭作为攻击的兵器很容易被对手发现而失去效用,所以,绊马索、钩镰枪等隐蔽专用的兵器被设计出来以配合其他兵器的使用,在《水浒传》和《说岳全传》专门有提到关于钩镰枪的使用。徐宁便教众军道:“但凡马上使这般军器,就腰胯里做步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搠一分,共使九个变法。若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亦最得用。先使人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臼。分钩镰搠缴二十四步,挪上攒下,钩东拨西;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此是‘钩镰枪正法’。”在民间流传的十八般兵器中,实为9长9短的兵器组合,枪、戟、棍、钺、叉、铛、钩、槊、环为长兵器,而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为短兵器,单兵作战或者阵战中,长兵和短兵是使用者的标配,需要“远拳、近肘、贴身摔”的攻击防守理念;而在生物界,大小动物之间的共生现象并不少见,如犀牛和犀牛鸟之间的互惠合作。《三国演义》中,马超善用长枪,随身携带的铜锤则为配合枪的使用,“赚张飞赶来,暗掣铜锤在手,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将来”[11]。
2.2.2生克之用
在中国的成语中很多与兵器有关,如自相矛盾、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刻舟求剑、刀光剑影、草船借箭等,这些成语的生成背后隐藏了无数的搏杀和生存的智慧。很多兵器并不具备通用价值,但却是为其他兵器而生,以作生克之用。从李小龙的独门兵器———双节棍往前追溯,有虎尾鞭、梢子棍、连枷棍、三节棍等类似兵器,我们无从知晓李小龙创造双节棍的原型,但是这些通过链接而成的兵器可以在遇到防护时改变运行轨迹而对敌人进行打击。如宋代流行的连枷棍的主要功用“是对付已经攀登到城头的敌兵———利用连枷结构上的特点,打击敌人露出垛口的手和头。[12]”同样,梢子棍和三节棍是为了通过连枷结构打击躲在盾牌后面的敌人。当然,作为生克之用的兵器,一旦一方消失,则另一方也失去了存在的历史场域。
2.2.3艺术倾向
中国文化善于将一切技术化的东西艺术化,艺术化的东西往往会有着华而不实的通病,这对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狩猎采集以及封建社会“开大仗”的军事武术而言是一种致命的倾向。兵器的发展亦是如此,在目前已知的数百种兵器中,多数兵器被称之为奇门兵器,属于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特殊使用,并不具通用价值。实际上,各类兵器中真正具有完整技术形态和理论的,“不外刀、枪、剑、棍四种而已”。[13]旧石器发展出光滑、平整、圆润、美观的新石器,在造型上具有直线和弧线等形式。新旧两种石器的形式实际上为以后武术兵器的发展提供了两种方向:以尖刃为主要攻击方式的兵器(如刀、剑、枪等);以重量砸击为主要攻击方式的钝器(铁锤、铁棍等);从原始人类旧石器时代“好用即美”到新石器时代“好看即美”的形式转变过程中,人类对美的形式不断总结提炼:对称、和谐、比例、韵律等“美的形式”被固定下来,这为以后武术兵器的美化发展奠定了早期的形式美学基础。学者刘骁纯认为:“制造工具的行为是推动动物向人类美感转化的原始动力,它打开了一些列的转化过程的闸门,并使一系列的转化成为可能。”[14]从兵器的外形来看,直线造型的兵器较为常见而且常用,曲线造型的兵器如波状线、蛇形线,常见的形状有弯钩形(如虎头双钩、钩镰枪、钩镰剑)、半月形(如月牙铲、斧头、刀)、拱形(如鸳鸯钺、弓、弩、盾牌)、蛇形(如蛇形剑、蛇矛)较为少用,它们的特点为柔和圆润,舒展流畅。黑格尔认为人有一种“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实现他自己的冲动”[15]。在造型艺术上,由于波形曲线方向多变,空间立体感强,具备美学和一定实用价值,为奇门兵器的存在保有了独有的空间。近代以来,工业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兵器的制作早已脱离手工作坊的原始状态,工艺设计师为了机械上的造型美感,常在兵器上加上波状曲线的形式,如在剑脊、刀背、枪头等处刻上一条曲线槽以显示曲线的造型美感。而在一些特殊含义的兵器中,则会有特殊的造型,如象征天子权力的尚方宝剑剑身雕刻的龙纹图案。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越王勾践剑做工精美、犀利异常,具有清晰的纹理,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剑”。
2.2.4融合贯通
随着人们对兵器的进一步熟练,兵器生产的象形取义更进一步,出现了外形和内涵的融合现象。以大枪闻名而被称为“大枪刘”的八卦掌名家刘德宽,在一次押镖途中,“遇一张姓长者善使大戟,几经周折,终得其艺,后把六合大枪和方天画戟融合为一,使枪中有戟、戟中有枪,终成大家。[16]”刘德宽在对枪和戟的综合性创造中,并非生产出一种新的兵器形式,而是在大枪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方天画戟的技法。至此,象形取义的兵器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兵器的生成已经不再需要外形上的相似,仅取其义而使其大象无形。从这一意义而言,奇门兵器的精简和消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外乎刀枪剑棍”的兵器已经可以取代部分兵器的功能和技法。
3武术兵器的材料进化
作为生物和文化交融的产物,兵器一直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力量的交互影响。马克思指出:“劳动者没有自然,没有感性外部世界就不能创造什么。感性的外部世界是材料,他的劳动在材料上实现自己,在材料里进行活动,从材料里面并且利用材料进行生产。[17]”按照兵器的材料分类,一般分为石兵(石器)、铜兵(青铜器)和铁兵三类。在铜兵出现之前,石器、木材、骨器是兵器的主要原材料,铜的出现取代了石器,但是铜的材质韧性以及强度差强人意,所以,当铁的冶炼技术提升时,铁兵完全替代了铜兵;而在不同的地域,由于铁矿石的碳含量和淬炼水质的不尽相同,所冶炼出的材质也各有所长,从而也会影响兵器的造型和用途;此外,因为军事的不同用途以及战争所处地理位置影响的骑兵、步兵、车战、海战等条件的影响,兵器材料的采用与选择也会有所变化。
4结语
部分冷兵器在今天的战场上作为特种作战被保留了下来,大部分兵器在日常的生活中仅作为表演、健身、休闲、美观的器材被人们使用。今天,我们无法像古人一样挥舞着长枪短剑杀敌制胜,但是依然可以效仿古人闻鸡起舞以健身心,也可以从武术赛场上虚拟的刀光剑影中回味先人的金戈铁马和中国武术兵器曾经的辉煌时代。对中国武术兵器的历史缘起和文化生产进行梳理,有助于了解博大精深的兵器文化存在以及在今天的意义。
作者:侯胜川 单位:闽江学院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戴国斌.剑的文化传记[J].体育与科学,2009,30(5):11-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侯胜川,林立.中国武术发展的视觉范式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2):131.
[4]王宏强.武林“鬼兵”———绳镖[J].中华武术,2015(3):68.
[5]王菊生.造型艺术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13.
[6]邱丕相.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7]史洛生.武术兵器的造型、名称与文化现象浅析[J].中华武术,2004(7):30.
[8]唐芒果.明清时期武术从业者群体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29(7):47.
[9]付文生.武术之现象学论绎[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30.
[10]戴国斌.武术的仿生性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6):6.
[1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327.
[12]马明达.说剑丛稿[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192.
[13]徐纪.中国武术论丛[M].台湾华联出版社,1987:17.
[14]刘骁纯.从动物到人类美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04.
篇13
Research on Wushu Soundtrack, Constructing
Strong Wushu Cultural City of Baoding
ZHANG Mingqiang[1], ZHU Peilong[2], ZANG Shuo[1]
([1]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Hebei 071001;
[2]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 study Wushu soundtrack, pointing out that music can enhance connotation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appreciation of Wushu, beneficial to the Wushu practitioners to correctly grasp the Wushu technique, edify sentiment.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feasible. The article also summed up the principle, method for allocation of Wushu soundtrack,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 Some Wushu soundtrack works are successfully cre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Wushu workers carrying out Wushu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and fitness score,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 majority of Wushu enthusiasts and participants, further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oding Wushu, consolidate the advantage of big Wushu city and strong cultural city.
Key words Wushu; music; culture
0 前言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核和灵魂,决定其精彩程度。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技击,健身娱乐、修身养性等功效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定是武术大市,可谓底蕴深厚。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说,保定武术即是“北腿”的代表,我国130余个拳种中,有22个产生于保定。由于武术文化在保定的长期传播,尚武精神始终与城市的沿革相生相伴,塑造了独特的保定地域性格和人文风尚,武术也成为深受保定人民喜爱的一个体育项目。
然而,保定武术的发展载浮载沉。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单纯的武术演练逐渐显得单调,习武尚武的“武术人口”显著缩水,武术文化强音减弱,保定市在2012年河北省第七届青少年运动会武术比赛中仅获2枚金牌,名列第五,与武术大市、文化强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与此同时,武术配乐在我国一些大型节目表演中时有亮相,武术健身伴以悠扬的音乐不时可见,国家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规定某些项目要配以适当的音乐,预示着武术的发展道路正在不断拓宽,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就武术配乐开展研究,旨在推动我市武术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我市武术实力,促进文化强市建设。
1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国内有关武术配乐的文献和理论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依据。(2)跨学科研究法:运用武术和音乐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武术配乐进行综合研究。(3)探索性研究法:运用已获得的研究成果,探索、创作武术配乐作品。
2 分析与研究
2.1 武术配乐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武术配乐是为武术演练伴以音乐,使武术和音乐相互融合、烘托,以增强武术演练的效果。
2.1.1 可以增强武术对内涵的表现,提高观赏性,有益于武术习练者正确把握武术技术,陶冶身心
武术与音乐融合,是武术演练的一种升华,可以更好地表达武术内在的含义,演绎武术的神韵,通过音乐的渲染使武术演练置身于所创造的意境中,赋予武术更加鲜活的表现力。同时,武术又为音乐提升了解释力,武术动作与音乐的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显得更加生动、丰满。
武术配乐可使习练者身心合一,正确把握武术技术的速度、节奏,融入正确的意境,发挥音乐陶冶性情的作用。配乐对于初级习练武术者可以有效地调动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1.2 武术配乐具有可行性
早在秦朝,军队打了胜仗,就有方阵军技操练配以乐师敲鼓吹号助兴,后有著名的公孙大娘舞剑等,都是曾经的武术和音乐相结合的例证。音乐的旋律、节奏可以使武术内在的神韵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武术有不同的动作姿势、速度、节奏,配以针对性风格、曲式结构、配器形式所形成的色彩、旋律、节奏的音乐,可以共同塑造出崭新而独特的武术形象。
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注定了武术的多元化发展,武术配乐也可以涵盖健身武术、武术表演和竞技武术等不同领域,不同需求决定着不同配乐的走向:中老年人健身配合节奏稍慢或比较舒缓的音乐,武术表演则根据音乐和要表现的主题配以不同的武术动作素材,武术比赛配乐则要与不同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风格和特点相得益彰,起到增强演练表现效果的功效,从而征服裁判、赢得观众。
2.2 武术配乐方法研究
以往的武术配乐受各种条件局限,大都只是凭个人的审美和经验,选用现成的音乐与既定的武术套路相配合。用这种简单方法编排演练出来的武术显得很呆板,甚至出现音乐和武术主题、风格、节奏不合的现象。即使有些尝试运用剪接、增加特效的手段,艺术性仍不高。至今除了24式太极拳以外,少有专门、成熟的武术配乐作品,相关研究少之又少,没有完善的理论、方法、模式可循。
音乐与武术的结合是把音乐的旋律、节奏与动作的技能、技巧、方位等巧妙地结合起来,把音乐的意境、情感与武术演练的意识、技术和技能融合共进。武术配乐的项目主要有:长拳、器械、太极、集体项目等。不同的武术套路都有各自独特的动作姿态、速度、节奏,如长拳的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南拳短刚顿挫,太极拳柔和缓慢,而武术配乐的快慢律动,配器的轻重薄满都可与之相融并行,通过恰当音乐曲式结构的烘托甚至强化了武术的起承转合、蓄势爆发。音乐素材选取直接关系到武术配乐的效果。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音乐素材取之不竭。必须针对不同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配以合适速度、节奏、旋律、曲式结构和配器的音乐。武术动作的节奏表现在动作的速度、力度和幅度等,音乐则借助节奏的快慢与强弱来表现感情和主题,要力求通过音乐的引领让习练者和观赏者置身于特定的技击意境,更好地体验和表现武术的内涵和技术。
此外,要编配好武术音乐,不仅需要对武术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有较好的音乐欣赏能力,甚至要学会挑选、制作音乐的技能。武术运动员和健身习练者的节奏感、音乐素养、审美观等也直接影响武术配乐的效果。只有武术演练与音乐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给人以深刻强烈的感染。
2.3 武术配乐作品研创
为使保定武术唱响河北省、走向全世界,我们集合了武术和音乐人士共同开展研究,依据上述对武术发展方向、自身规律和配乐原理、方法的研究基础,试验性创作了一些武术配乐作品。如我们为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和保定市武术队分别编配了集体项目、自选全术、自选剑术、太极拳和太极剑等配乐。
在编创过程中,我们根据各武术套路的律动,通过电脑音乐制作设备以及软件采样并测速,依照动作速度设置音乐拍数,在动作疾缓等变化上反复与运动员谋和,实现节奏和气势的吻合。根据编排的武术动作创作相对应的乐句,依据动作的刚柔变化配合音乐调式的大小,按照动作组合用时的长短决定小节数的多少,同时动作的编排、处理也依据乐句的音乐特性适当调整。根据整套武术动作的起承转合、难度动作的设置等形成的结构创作对应的乐段曲式结构。集体项目队形、造型、依次动作、同步动作、分组动作、多人动作等均须与乐段结构吻合。然后,针对不同动作的风格特点增添音效,如太极与自然浑然合一的大气声、流水声、宇宙声、气息运用声;长拳的风声、雷声、出拳击掌踢腿以及刺剑、开合扇声的声效等。这里要特别注意时间上的准确,声音动态比例与配乐的恰当。音乐运用什么乐器是决定武术内涵体现的重要因素,国乐中唢呐的大气奔放、笛子的灵活悠扬、古筝的拨音唯美、二胡的温婉凄怨、京胡嘹亮高亢等等都适宜与传统武术结合,再配以中国鼓、棒子、镲锣为节奏更显中国传统气势与神韵。此外,中西合璧的新民乐(NewFolk)、新世纪(NewAge)等世界与民族音乐融合的音乐风格,也可以为武术演绎增添了更丰富的表达形式。在武术配乐制作中,MIDI制作、音频制作是主要的技术手段。除了原创音乐作品,在版权许可的前提下也可使用已有的音乐作品,通过音频制作的截取片段作为素材,根据武术动作的需要重新安置乐句、乐段甚至片段,调整音乐的速度,甚至增加乐器、将不同的乐曲重组。
这些完成的配乐作品均为我市各代表队在河北省获得武术锦标赛和大学生武术比赛多个单项和集体项目冠亚军奖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可以更多地为我市武术工作者开展武术竞赛、表演和健身配乐提供参考,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参与者提供服务,促进我市武术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巩固武术大市、文化强市的优势。
规划研究项目: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 201302047
参考文献
[1] 周丽娟.关于武术套路演练配乐的若干思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
[2] 李华,郑勤.音乐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的运用.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