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问题式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篇2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别提到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问题:“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量化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更看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①可以看出,在教学和测试两者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性的,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cet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与四、六级考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cet中新题型增设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考教理念,造成了cet测试和大学英语教学关系的异化。
2.1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达到四、六级考试目的的手段,成为一种“应试教学”。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有的学校不惜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将本该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推迟到三四年级开设,有的根据四、六级考试要求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有的大办四、六级考试辅导班,有的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中“攻关”,有的发动教师研究四、六级考试“规律”,放任教师抛开原定教材,以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有关辅导材料为依据组织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全面“服从”考试需要,他们对正常的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一门心思做参考题、复习题、模拟题、仿真题。
2.2大学英语教师和管理人员把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价值尺度,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政府主管部门在大学教学工作评价中把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重要指标,有的大学以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津贴挂钩,有的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或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硬杠杠”。如此一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只有唯四、六级考试是从,一切从考试出发,一切为了通过考试。后果就是,四、六级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掌握了,英语考试技巧提高了,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高①。
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疑这种应试型的大学英语教育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外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并着手对其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推出及采用就是这一势在必行的改革的初步尝试。
自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已正式启用新题型,增加主观题目的比例。语言测试的试题根据评分是否需要阅卷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一般来说主观题如作文等效度高,对教学的后效好,因此大学英语考试无论四级或六级都坚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题。自1996年1月起,已延续了十余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偏重客观试题转向主、客观题型合理搭配,重视考生主观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目前已经过研究和实验并可逐步采用的新题型有翻译、听写、简答题。考试委员会还在积极开展其他新题型的研究。采用新题型的目的是更好地使考试为教学服务,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使全国高校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采用新题型时尽量保持所考核的语言能力构成基本不变、答题时间不变、各部分得分比例分配不变,以保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例如1996年6月的四级考试,采用翻译题型后,全国重点大学翻译部分的均值为6.75分。这一部分用来取代原来的完形填空部分,而1995年6月全国重点大学完形填空部分的均值为6.72分。这说明采用新题型可以保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此外,考试委员会还决定今后在考试大纲中列举多种可能的题型,而在某次考试中具体采用何种题型则事先不予公布,以抵消应试教学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要探索对新题型进行等值处理的方法,保证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但等值处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提高考试的效度是第一性的,通过考试正确地指导教学才是考试的根本目的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使大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获得更强的参与国际交际的能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初开始试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并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两次扩大试点。总的来说,口试推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遏制应试教学和片面追求单纯通过率,使《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更扎实、可靠的基础③。
3.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概括的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在明确了正确的考教关系的同时,随着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而改革,否则,不但将贻误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可能使我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随着cet新题型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将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即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旧方法和研究新的方法来扎扎实实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变化指引我们对近十余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展开反思,以便充分认识其中的偏差和教训,端正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照本宣科”、以测试为目标的教学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善于引导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这使得教师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业务水平。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使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培养。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呢?
笔者概括出以下几种策略:
3.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革填鸭式教学方式
应惠兰教授指出:“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教学方法应该分为教法和学习方法两个组成部分”。过去当我们谈到外语教学或教学方法时,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能力。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运用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正是遵循这种语言学习规律而创建的。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语言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练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避免整堂课讲授太多的语言点;避免给学生直接指出应该注意什么;避免给学生详细列出语言点的用法,而是应该恰恰相反。老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解课文的大意,然后以问题辩论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背景、写作风格、语言使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的讲解是辅的、画龙点睛式的。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点的用法,而且还学会了,并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就能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充实。同时,在当今这个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也走向了市场,这无疑又给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与促发的有利条件。在英语教学之中增加多媒体教学是转变填鸭式教学的最好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视野空间扩大,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之达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受益于学习者本身。教师对一些较难的课文还要进行一些系统的讲解,以适合学生水平的需要。传统的授课法是以单词、语法分析为主体。但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被割裂了。语言知识很可能变成无本之木,学生兴趣无从谈起,积极性无从调动,结果事倍功半。教师讲解课文的方式要以语篇教学为主,教师要把文章的信息结构,与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要把语言知识、单词的讲解完全放在篇章内容的整体讲解过程中。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齐备的活生生的语言。
3.2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eec),中心是英国。交际法重视教学大纲的研究。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加以安排。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操练,课堂教学活动应模拟真实或近似真实的生活情景。
一方面,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关系的同时,还要把它置于句子乃至对话、语篇中呈示。如:角色表演法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对话表演,让学生轮流到台上表演。表演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觉得不难又需要做好准备上台表演。或者进行pairwork或groupwork。在表演中可以准备实物道具,其中丰富的动作、表情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要使教学同真实世界(realworld)建立联系,如用影视片段、多媒体等来实现单个词汇或词汇系列的输入,让学习者感觉生动、易学。对某些动词如swing,snore等,还可以运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演示,其效果比单纯以文字讲解要好。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交际情境。如在课堂上播放英语经典原版片,故事内容学生已有所了解,加之画面优美,身临其境,收到了出奇效果。不少同学能把影片中的部分英语对话模仿得惟妙惟肖,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呈现词汇的语用信息。像邮筒(pillarˉbox)在中国为绿色,在英国却是红色。这种信息必须提供给学习者,pillarˉbox这个词暗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同该词的概念意义同等重要。此外,不少词还具有一定文体意义和情感意义。尤其是具有褒义或贬义的词,其情感意义是该呈现给学习者的。对于指黑人的两个词black与nigger,了解二者的概念意义而不知其情感意义显然会影响交际运用①。前者带有褒义,后者却是贬义,这2种不同的情感意义同相应词语的概念意义一样重要。内含意义与情感意义因个体、文化、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教学主体亦要留心这一点。
3.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改善外语学习环境
篇3
有一组关于学校领导及学校的政策规定对体育工作的支持度的统计,分为非常支持、比较支持、一般支持和不太支持,各占的比例分别是6.10%、26.00%、38.30%、29.60%。现阶段,体育教师对学校颁布、实施的某些政策或者规定存在异议,满意度也不高。进行调查,发现的问题通常有:一,学校领导层对体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没有为其制定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没能将其置于其它学科的同等地位。如学校对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对体育教学却极为“吝啬”;二,课时安排不科学,部分体育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每星期课时量甚至高达20节,虽然如此,但在评定职称等事情上却没有得到一定的政策方面优惠。
三、结论
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较为明显:首先,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没能获得学校及社会足够重视,所以,地位不高;其次,学校在制定政策或者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没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尤其表现在没能把握好体育教师业绩评定这一点。
篇4
教学改革需要根据实际,走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学习力。努力鼓励其积极的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学校的学生基本都具备了很好的文化知识,很容易的去理解教师所教的知识内容,学校应该努力的去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从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努力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3、硬件设施
在体育教学的时候,要使得体育场馆能够充分的利用,场馆的设施等布局都要恩能够很好的兼顾到,如若遇到学校经费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最大限度的扩大运动器材使用范围。学校应该简历相应的运动设施,已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的需要,在学校应该努力的尽量使用体育标语、口号等等,使得学校的体育氛围比较浓厚,这个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4、教学方式
走课程的设置方面来看,我们要很好的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够在课外能够很好的实践,以能够很好的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制定一个合适的锻炼计划,在课堂上,要能够使其具有娱乐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教学氛围能够很好的融合。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其不仅仅只是教学,还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的统一,例如:在遇到恶劣天气而不能进行课外活动的时候,则可以充分的利用课程来进行教学,走理论上来来教学生在健身的时候的一些防御措施和锻炼技巧,从而使得学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
5、改革考试方式
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以教学为目的,而不应该是以考核为目的的,对现在应试教育进修改革,把平时的运动能力、锻炼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运动的技巧等作为教学的目的,而不应该仅仅知识对其进行考核来评定,把现在的考试制度分成2部分,一个是学期末的成绩考试,一个是平时的定期审核,把平时的成绩也归纳到最后考试的结果。
6、抓好辅助教学
学校不仅仅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方法,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得学生养成一个锻炼的好习惯,同事,体育老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定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比赛,以便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通过进行体育知识的科普工作,以使得其能够很好的起到宣传的作用。
篇5
(三)教师无法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等丰富的表现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些教师在制作讲课PPT时,大多数都是从网上下载模板,然后将文字放入其中,这种简单的制作方法,无法全面地展示一些动画、声音或者是视频效果;第二,一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计算机操作困难,这种情况下只能被迫中断讲课,然后等解决问题以后才能继续进行,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四)教师无法正确使用互联网。信息化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互联网的运用,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从中进一步提炼出自己所需要的,但是通过以上的调查发展,一些教师还无法正确运用互联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网络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可是很多教师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迷失方向,无法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庞大的信息量反而制约了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第二,教师获取教学素材的途径比较单一,一些教师仅仅是从精品课程网或者是其它教育网站上下载教学素材,但是一些普通的网站中往往也蕴藏着丰富的教学信息。
二、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的途径
(一)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通过分析可知,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着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存在错误认识,在教学活动中保留着落后的教育观念,为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正确对待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变化,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现代教学观念的普及,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地发展,社会文明也在不断地进步,一些观念就需要改变甚至。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度,所以应该予以普及;第二,学校应该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好处,可以鼓励和提倡一部分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先进代表,为全校师生提供公共的多媒体教学课程,有利于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普及。
(二)学校需要为教师配备相应的资源。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设备是密不可分的,例如: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教师如果需要提高自身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提升,需要学校给予设备和资源环境上的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师公寓或者是教师的办公室中提供良好的上网条件,同时为教师提供计算机等上网设备,能够让教师随时随地上网,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查阅信息验,学校可以在图书馆中购入一些有关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设备使用的书籍或者是教材供教师借阅,提高他们自身的多媒体运用能力。
(三)推广新型的管理体制。学校在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的过程中,除了提供一些资源和条件供教师使用以外,还需要在管理策略上作出一定的修改,推广新型的管理体制,激发教师自身的学习动力,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鼓励教师学习和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学校应该鼓励教师提高自身多媒体的教学能力,例如:将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与其绩效进行挂钩,增加教师自我学习的动力;第二,举办多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或者是多媒体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比赛,可以使得教师的多媒体能力得到发挥,优胜者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篇6
一、回归课本——发现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让每个孩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语文”这种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换言之,我们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求知欲。
1、延伸语文课堂,把预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阵地
当前“规范办学、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了,而且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平时,许多同学一听老师说要预习,就把课文看了一遍了事,他们认为这就是预习了。那么这算不算预习呢?我想,这仅仅是预习的一个步骤,但还不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预习呢?怎样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提出了“设问法”、“整理法”、“分化法”
(1)、 “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能对某物提出问题,说明对该事物是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内容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成功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变换思维的角度,要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可见预习时应特别避免的是那种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2)、“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通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己会感到喜悦,同时,也会留下一些尚未得到答案的疑问,这是正常的。这些问题可等待老师讲解。这就需要做好预习的后期工作,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总结出来,整理清楚。
(3)、“分化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些教学目标分化成每个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思考。
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接受”的模式,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创设情境——探讨问题
老师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刺激学生自己在教师帮助之下寻找正确答案,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反复诘难来寻找普遍的意义。
这就需要老师想方设法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创设问题情境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1、针对性。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远离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要有明确的目的。
语文包罗万象,课堂上我们应该选择某一个“点”进行教学,而苏教版语文教材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点”。就拿七下语文教材来说,有“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等知识点。而在“人物风采”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探索人物身上存在的“崇高与质朴”、“和蔼与亲切”等方面,体会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伟大品质。这些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的人文性”。
这样既能使课堂显得很紧凑,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也能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就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2、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说语文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要既能注重形象也要注重情感的统一。
语文教材中含有无穷无尽的美: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这些美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可以抓住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精彩传神的细节刻画或真切感人的形象塑造,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予以描绘和渲染,使学生置身于美妙的情境之中,与作品里的人物情相融,心相通,学生便会情趣盎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清晰地记下文中高超的表现手法。
篇7
据我亲临的调查和观摩,很多青年教师的上课模式还属于传统型,还没有具体实施新课改内容,究其原因则是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足。大多数的青年教师在其大学期间着重专研的是自己的专项素质和运动技能,而忽视了师范类专业的本质则是授之于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光要自己的运动技能强也要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其次,众多的青年教师运动技能单一,没有达到一专多能也是导致其课堂教学单一的一大原因。
2.课堂常规,组织不规范
从走访的中学中能够看出,青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存在着课堂组织问题。首先,有很多的老师在上课中连最基本的课前队形组织也存在问题。其次,在课堂训练中,应预先强调分组的形式或练习方式,在很多青年教师的课堂中能够看出,很多的组织管理不足,课堂秩序混乱,分组不明确,训练目标不明确。
3.教学技能低
从观摩的体育课中能够反映出来现在的青年教师,尤其是刚刚处于实习阶段的大学生们的教学技能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中对于专业技能的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错误,在教学上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有些青年教师在课堂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颠倒训练强度,不考虑气候等外界因素盲目做体育训练。
对策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从青年教师的调查和听课中可以看出,存在的很多问题大多是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青年教师们需要学习与自身课堂有关的以及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联的教育理论知识,要对准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体育心理学、创新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让自己在教学理念上有独到的认识。
2.采用“师徒结对”进行学习
教育在发展,青年教师们一定要担起后继有人的担子,为了提高教育质量,青年教师一定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来作为指引者,我们把这种以旧带新称之为“师徒结对”。现在有很多的学校都在实行“师徒结对”制度,看课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青年教师向师傅学习的最直接方式。在看课中,一定要立足于“巧看”,不能只是看看了事,而应悟其“实质”,用心去领会。听课时要注意运用多种思路去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不仅只满足于观察师父上课中的教学行动,也要了解其上课的教学思路及教学目标。要透过表象教学来进行分析: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组织方式?这种教学行为是否能有效调动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观察其上课是怎样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遇到问题学生或者特殊情况该如何去处理。还要身临其境地思考一下,如果这堂课由我来上该如何去组织,假设我遇见课堂的突发问题我该如何去解决。只有这样听课才有可能在教学技能上大有收获。其次,更要处理好与师父之间的关系。常言道要做事前先学会做人,一定要学会尊重他人,用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来和师父相处,及时和师父做好沟通,尊重师父,但也要避免唯师是从、百依百顺,在意见上有不同见解时,要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强化教学技能
篇8
2.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技师学院体育既是一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的课程,又是一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注重教学合一的综合课程。体育锻炼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的,只有树立起了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够将体育锻炼贯彻到人生的全过程之中。因此,技师学院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未来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之后仍旧主动坚持体育锻炼。
3.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技师学院体育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先由教师给学生讲述体育理论知识、演示体育项目动作和步骤,然后再由学生机械地模仿和不断地重复练习。这种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和枯燥,已经不再适应于新时代下的学生发展需求。因此,技师学院的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引进和采用更多的先进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设计一些新鲜有趣的体育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当中练习体育技能;又如,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模式,定期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育项目比赛,并通过丰厚的奖励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比赛,从而既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育训练机会,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另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应当伴随有全面的评价机制,教师应当要学会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并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体育锻炼或比赛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在室内课上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分析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找到相应的改善方法。
篇9
1、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问题导学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关键。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与教学内容要求相联系的、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气氛等因素的综合。它不是简单等同于教师根据教材要求进行提问,学生被动解答,因为“问题”是学生对周围事物认识的不解,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下一番功夫,从学生的思考方式、思考角度与思考深度尽可能的去分析,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激发探究的兴趣,提出自己不懂、好奇的问题。例如在要求学生预习《从不同那个方向看》时,就用下面一段话来创设问题情境。我国有一首古诗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会不一样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急于去探索知识。
2、着力于放,扩大数学教学的自主性
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多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人才。例如在讲《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让学生先动手操作,固定两根木棒,动第三根木棒,观察形成的同位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而此时两根木棒的位置有何变化?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前面还学习了内错角、同旁内角,它们与两直线平行又有何关系呢?学生的思维成长点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于是自主探索有关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知识。
二、尊重、鼓励学生,给他们一个敢于提问题的胆
学生不向老师提问题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敢提。尤其是对基础差的、胆量小的学生,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为他们要承受被教师指责和被同学嘲笑的风险。要想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首先要学生敢问。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传递着使学生自信的价值观,如谁先提出问题,谁敢提出问题老师就表扬他。
如果谁提的问题,使我张口结舌,不能回答,这最好,说明同学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想得比我还要深,我今天不能回答,可以留待以后解答。这些话语给了学生敢于提问题的胆,通过这样的鼓励,就会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关注生活实践、关注知识的实际应用应成为实施问题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每一课的开始,教师都应该对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真实性、实用于现实生活的知识点或问题。但是日常生活中认为理所当然应当是这样去解释的现象,在学习了相应的数学知识后,我们会发现原来并不是这样的,这与学生从生活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相冲突。例如,平行线与相交线一章,在学习之始,先引入了数学鲁教版课本46页习题8.3图,生活中设计师用线组成了美丽的、幻妙的图案,除了相交线外,直线a与b直观上看是不平行的,引导学生利用三角板平移的方法能验证平行,学生看到了实质,他们可能对这个知识产生很深的印象,此时我们进一步引导,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验证它们平行,撕掉它们的伪装呢?
不仅揭示了学习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原因,同时调动起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关注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欲望。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在达成预期目标的同时,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在一种思考的状态,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思维的动力,没有了问题就很难进行思维。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在更高层次上发现新问题,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理解的重要途径,并且与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但综观中学问题教学的现状,有许多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1、学生质疑和教师提问的适当互补。
让学生做问题的拥有者并不排斥教师的提问。有时学生质疑关注点较偏,不足以体现教学重点,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路,扭回教学正轨。建立在学生问题上的引导式提问可以很好地弥补学生提问的缺憾,是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实质上学生仍是问题的拥有者。
2、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设计“教材化”
课堂提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目前课堂教学中,还存在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许多不利因素,主要是:
篇10
小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是经常见到的事情,有效的提问和教师有针对性引导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的,但是还应当看到在我国当前小学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缺陷。
1、课堂提问逐渐成为形式
课堂提问应当注重实质,但是在我国很多小学的教师对这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只是将课堂提问当做一问一答的方式,没有充分重视课堂上的提问。根据相关统计学生激烈提问,课堂热闹的授课能够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的质量也比较高,但是我国小学课堂上的提问通常成为了一种形式,学生的提问受制于各方面的原因也不能深入问题的本质,挖掘出实质的内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很难发挥。
2、问题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课堂提问并不是单方向的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更多的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检验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在我国一些小学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不会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身具有的特点,并没有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改进,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是教师划定的范围内的知识,缺少创新。
3、提问的对象过于狭窄
教师的提问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活跃起来,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达到,教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我国一些小学教师的提问缺少广泛性,参与的学生范围也相对较窄,多是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参与提问和回答,老师也偏重于优秀的学生,致使课堂提问对象没有广泛性。
二、改进课堂提问现状的策略
针对我国一些小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分析,笔者从教师教学的实际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小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以下内容中指出几种改进对策:
1、形成严格且有效的提问原则
课堂提问不应该有规律可循,但是应当有原则保障,这样才能使提问更具广泛性,提问应当遵循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当有以下几种:首先必须是民主,提问是一种平等对话,因此这种平等对话必须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处于同样的地位,没有高低尊卑之分,这样学生才能针对问题发挥自己的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要遵守启发性原则。在提问时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能够针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教师的提问也应当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后要按照阶梯型原则进行提问。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不同的阶梯,并且合理调配这些阶梯之间的跨度,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课文,最终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创新课题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在课堂上极为重要,在小学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提问方式,在提问时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提问方式进行有效的设计,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在学习中发挥积极主动性。比如在提问时针对问题并不直接提出,而是进行所谓的“曲问”,针对问题从一个小的方面逐渐切入重点,并鼓励学生主动去想象一些问题,同时进行回答,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篇11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篇1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积极情感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1)调节功能,即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和瓦解作用;(2)动力功能,即对个体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作用;(3)强化功能,即对个体的学习行为具有巩固或改变的效能;(4)感染功能,即个体情感对他人情感有施加影响的效能;(5)迁移功能,即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6)信号功能,即情感能通过个体表情的外显而具有信号的传递效能。
情感既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教育的结果。美国着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有思维有情感的统一体来加以研究,以突出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为此,他提倡:
1.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意识,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的宗旨,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情感的“传递者”,而应做情感的“促进者”。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极大的影响,教师运用不同的情感进行教学,学生也就会相应地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教师应以自己对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热诚来感染学生,促使其勤奋学习。
2.在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发扬积极主动的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潜能,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罗杰斯认为,无论是在学习活动的哪一个阶段。是学习的准备阶段,还是进行阶段、结束阶段,学生的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始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统一的整合过程。
3.要努力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罗杰斯抨击传统教育是一种僵化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完全没有给学生提生正确情感的机会,往往注重认知过程,忽视情感过程,突出以教师为中心,片面追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他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有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以创造良好愉悦的教学氛围。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特卡金通过研究表明,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难以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所以,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情感教育。其主要观点为:
1.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教学中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就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虽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2.首次提出“教学的积极情感背景原则”。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和记忆能力起作用,却很少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力。在教学中运用积极情感背景原则,有助于克服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的因素,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内在动机活跃起来。
3.在教学中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如何,取决于学生参加学习活动时的环境气氛。积极的情感是由积极的探索活动产生的。所以,要努力将学生吸引到积极的探索中来,并使其从中体会到独立发现和探索的愉悦。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创新的突破口,并由教育手段上升至教育目的之一;情感教育强调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从而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习活动不仅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也促进其情感的发展,并产生愉悦的内心体验;情感不仅仅是由遗传和成熟决定的,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情感培养与发展应植根于教育活动之中。上述理论研究为我们研究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提供了基础。由此也可以认为,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情感意识,重视情感特征和情感内容的研究,处理好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的辩证关系,既发挥情感在历史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功能,又努力挖掘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情感因素,培养和完善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二
历史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必须以情感教育目标为教学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细化,既有指导教学实践的导向功能,又是教学评价的客观依据。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历史学科情感目标是落实历史教学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
目前,历史教育界重视历史认知目标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情感教育目标的研究不够,往往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描述,如“培养……观点”,“树立……精神”,“具有……真挚感情”,这样的表述,既没有目标分类与水平层次,也缺乏可操作实践的步骤。由于情感教育目标确定的含糊笼统,给其评价也带来极大困难,往往只能以认知目标来代替情感目标的评价,使情感教育难以落在实处,也直接影响着情感教育的质量。因此,历史教师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历史知识的特点为基础,依据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来构建适合我国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以正确指导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的实施和情感教育效果的评价。
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应以目标分类和水平层次两个层面来加以构建。
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分类是按历史知识对激发学生不同情感所具有作用的内容加以区分的,它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按一定的分类方法加以归类。这是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构建的内容基础。
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历史知识应涵盖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这三个层面的内容。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境界,也是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的最高目标。
基于上述分类方法,就可以构建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的目标分类:
1.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的道德感。道德感指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等是否符合道德行为标准和社会价值而产生的内心情感体验。道德感应包括顺应时展潮流,合乎民情民意的时代感;公正不阿,态度鲜明的是非感;不畏,敢于仗义直言的正义感;以天下为己任,献身社会与事业的责任感;千金一诺,关心他人和勇于助人的友谊感;救死扶伤,济贫解危的人道主义感等。
2.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的理智感。理智感指人在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它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望、认识兴趣的满足及对真理的探求等相联系,它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历史理智感包括:勤于学习,大胆探索,刻意追求,勇于攀登的精神;意志坚定,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不断进取的精神;维护正义,信奉真理,敢于斗争,绝不妥协的精神;实事求是,出以公心,在事实面前勇于承认错误和修正错误的精神;矢志忠诚于事业,绝不半途而废的精神等。
3.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的审美感。审美感指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道德行为加以评价时,内心所具有愉快和倾向性的体验。历史审美感包括:对人类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热爱和欣赏的情感;对自然界壮丽的河山和优美的环境加以沤歌的情感;对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和崇高道德境界加以赞颂的情感等。
4.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的爱国主义情感。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浓厚的民族性。爱国主义情感包括:当祖国危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保土安民,奋起抵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民族的团结与和睦,勇挑重担,不辱使命的高风亮节;为国争光,造福于民,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勇攀高峰的志向;为建设祖国,舍家报国,无私奉献,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等。
以上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的分类,仅仅大致划定了历史情感教育内容的范围,历史教师应在认真钻研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将历史知识的内涵按上述方法加以归类,做到条理化、系统化和目标化,从而正确地实施和评价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
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的水平层次则反映了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过程中心理水平的变化,这是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篇13
1.2相关体育师资不足
通识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不甚了解。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做做操、打打球。这不仅与我国此前的体育教育理念贯彻不够科学有关,也与体育教师的在综合素质培训方面的不足有关。很多在校学生和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体育科学不仅是增强体制,更是提高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身体肯定不会健康,反过来一个人身体的长期不健康肯定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所谓的身心健康,身与心是密不可分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思想的培训,当然由于高校本身就没有重视通识教育,那些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更是不可能。
2.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对策
2.1加强培训,开设相应课程
教师是教育事业最直接的践行者,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从最根本的意识上,提高体育教师的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育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应该是以运动为基础,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方针的全方位、高要求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独立于体育课之外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国外很多大学,通识教育已经称为必修课。在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广亦是深入人心,几乎所以的大学都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非常值得大陆的高校借鉴与学习。
2.2发掘体育中的人文价值并注重与其它学科联系
现在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进行全面的培养,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如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等,旨在加强大学身心素质,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生产、传递正能量,提高其综合素质,完善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就算有作为,如果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受到不利因素的侵害,反而会借用其所学知识危害社会。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体育科学不仅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生物医学、人体工学等诸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愈加频繁。注重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才能加快科技的进步,努力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建设未来,实现中国梦。
2.3完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