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课程标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再如《穷人》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没什么可抱怨的。”老师先问:“‘抱怨’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弄清词义后,进一步设问:“桑娜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抱怨呢?”这一问题开始触及实质,但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体现不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于是再问:“桑娜如此辛苦;而得到的仅仅是‘孩子们都还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现在为什么不抱怨?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问题层层拓展,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而要坚决反对为图课堂热闹一问到底的形式主义的所谓“启发式”。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能力。
2、注意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设问激疑引发学生思维,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不仅要注重课本的知识,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以外的知识。如《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比较田忌两次赛马的异同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们认为齐威王、田忌、孙膑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时学生的思维像打开的闸门一样。有的认为齐威王是个骄傲的人,从课文中”洋洋自得”、“轻蔑”等词语中看出;有人马上反驳,说他从课外书中得知,齐威王是个善于纳谏的人。关于孙膑足智多谋的故事更多了,《围魏救赵》、《苦肉计》、《空城计》……特别是有人提出,孙膑教田忌赛马的计谋是他能胜齐威王的好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计。同学们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如《匆匆》一课,我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每天是怎样过的?你觉得你的生活充实吗?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我学了这篇课文才觉得我的很多日子都白白地浪费了。我每天玩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多。”有的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现在想想,就是因为我的生活太空虚。”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感受,他们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从而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篇2
“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方式不是单指学习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而是指学生学习任何形式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
“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当然在课外的自由度比课堂更宽,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里,也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可以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的权利。要坚决打掉教师暗中操纵的那只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知道学习是自己受益,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否则的话,他就会认为学习就是为老师服务的。为了教师能完成任务,为了老师顺利地获取某种奖励……,“自由”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合作”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形式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但真正意义合作却不容易。“合作”的基础是分工,没有分工就不能谈合作。“分工”对学生来说,首先是独立。“合作”学习的范围也不单是课堂上,它包括学生课内外的一切学习。
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合作”是给别人提供思考的材料,也是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得到启发。使每个人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这个合作更可以是全班的交流,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地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去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的分工可以明确,也可以“暗中”设定。在分工的同时,共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争取获得良好的效果。
“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不仅是思想内容,更有方法、情感、态度,内容是浅层次的,而其他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文本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美”,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
二、关于教师的地位
原来的课堂是师本位,一言堂,后来是一问一答,群言堂,但仍是师本位,再后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看起来教师退位了,但整个过程仍是教师的暗中操纵,所以仍是师本位。
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应该是本质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伙伴,这样二者的关系才平等。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时时刻刻地配合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从学生的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不至于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而非让学生配合自己,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老师只有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共喜,教师才能有投入,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的意识,主动的意识,参与的意识……
其次,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关系。特别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可以倾诉包括学习在内的任何内心体验的人,教师是理解、支持学生的人,是温暖学生心灵的人,是慰藉学生灵魂的人。
再者,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学生不能领悟的,在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需要教师帮助的,教师在鼓励的同时,给予学生以帮助,使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取更多的乐趣。
所有这些,都是教师的“服务地位”决定的,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为学生现在学习和今后学习服务的人。
三、关于语文实践
在《课程标准》中没有给语文实践下准确定义。它是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语文实践”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或过程。只有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定位在“实践”的角度上,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既然是“实践者”,他们就必定要参与整个的语文学习过程,一切的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都应是学生。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否则的话,学生无法参与到实践中来,过去那种以教师讲为主、问为主、操纵为主的课堂,剥夺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实践”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同时也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用,学生才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理想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外的语文实践应是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探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过程。可以是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访问、参观、上网等多种形式的亲身“实践”,锻炼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课外语文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读书,学生通过大量直接地接触语言材料,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语文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美真实、扎实的“语文实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获得。充分、大量的“语文实践”,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在过程中感悟方法,在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在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
当然“语文实践”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既然是理念,那么它的表现形式就会有千千万万。但永远不要忘记,“语文实践”姓“语”,叫“实践”。
四、关于“词句训练”
《课标》中关于词句是这样讲的: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低)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中)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及在课外自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中)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高)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高)
从低、中、高三个年段可以看出,是这样三种层次:
1.了解(意思)——理解(意思)、体会作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推想(意思)
2.积累(词语)——积累(词语运用
篇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高我国民族素质、丰富我国人才资源这一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要较好地实施这一目标, 中学语文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完成这一历史重任, 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亟待认真探讨和切实解决的问题。
一、 “语文素养”的含义
中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语文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其中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使用的一个专用术语。过去常用“语文能力”,现在新课程标准则改成了“语文素养”,许多语文教师对此不太熟悉,也有些不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从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语文素养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既有着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界定为: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内化语文文化的成果,最终在学习者自己身上体现的一种时代价值或者是自己达到的新水平,同时也能够主动地将语文理论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这样的界定可得到现代课程论基本原理的支撑,也可反映语文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明确基础教育为我们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因此,要非常强调新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课程的设定首先要考虑到的不是学生最终能否把它作为主修课,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可能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多大的贡献,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在现代课程论里,每一学科都有三要素,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任何割裂都对课程内在连贯存在一定的损害。这次语文课程设计的思路之一,就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就是要求所有学习者能化语文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
总之,语文素养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以课程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我们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策略。从长远来看,它也有可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之一。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知识、今后从事研究或工作所应必备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它体现了人格力量,更是语文与品质的结晶。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文品质素养的目标和要求。由此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较之语文知识的传授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应认清应试教育体制给语文教育带来的最大弊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重智轻能、重视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语文生、重视理论价值而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已非常严重,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根本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的语文观、教育观,不能把语文教学过程看成是单纯的一种知识的传授,而应该育人于教书中,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使我国语文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成为语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习、参与语文化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语文的形式训练价值及其应用价值。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思想新观念的层出不穷,给语文教学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投影仪、计算机等工具的日益普及,以微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将比较抽象、枯燥的语文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情趣盎然,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种情形下,传统、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远不能满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刻了解语文发展的最新动向、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要求等等,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成为学生的鼓励者、质疑者、咨询者、示范者。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篇4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特性决定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是个人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因此,根据这样的理念,我们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以能力为中心组织教学:课程主要围绕理解表达、思考辨析、综合应用三大方面开展能力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课程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特点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三)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课程根据能力培养的特性,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作驱动,以项目为载体,在模拟或真实的情境中开展语文能力训练。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构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基于对语文学科性质、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特点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汉语言表达基本方法;②掌握人文阅读基本方法;③掌握专业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④了解综合性语文活动策划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准确、清晰、流畅地表情达意;②能够准确地解读话意、文意;③能够欣赏、分析优秀作品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蕴;④能够较为准确、熟练地进行专业应用文写作;⑤能够将语文基本技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当中。
3.情感目标
①养成良好的汉语言听说读写习惯;②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③培养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意识;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1.基础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与要求
这一模块教学内容是“以语文要素为经,以听说读写为纬”,建议学时为26。安排了“提炼主题、设计结构、选择风格、锤炼词句、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论述观点”等语文要素,构成7个教学单元。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1)专业必修①主题观点(4学时):要求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够迅速听出对方话语含义、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文章时,能快速把握文章主题;在写作文章时,能做到主题鲜明集中。②结构层次(4学时):要求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迅速听出对方话语层次,能围绕话题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能快速理清文章结构;在写作时,能做到条理分明,结构合理。③词汇语句(4学时):在阅读文章时,能准确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区分措辞用语的优劣;在写作文章时,能恰切地遣词造句。④应用语体风格及写作(10学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体、规范的格式较为熟练地进行专业常用应用文写作。(2)专业任选①事件叙述(4学时):要求学生能迅速把握对方讲述的事件要点,能恰当叙述专业活动中的事件;阅读记叙性文章时,能准确把握所叙事件的基本状况;写作专业活动中的记叙性文章时,能准确明晰地叙事。②事物说明(4学时):要求学生在专业活动交流中,能迅速听出对方说明的事物的基本特征;阅读文章时,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基本特点;写作文章时,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③观点论述(4学时):要求学生在专业活动交流中,能迅速听出对方论述的观点,能恰当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能准确把握中心;在写作时,能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综合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与要求
(1)专业必修读书沙龙(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撰写策划书、读书心得、读书交流会总结等;能够用口语较为准确、清晰、流畅地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在开展读书交流会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必要的新知识,能够主动、顺畅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协同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2)专业任选①专业学习简报制作(8学时):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能够编辑“专业学习简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必要的新知识,能够广泛搜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②演讲比赛(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搜集有效信息;能够脱稿演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主动、顺畅地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③辩论赛(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搜集与辩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辩论过程中进行运用;在辩论中能够阐明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同时能够主动与小组成员一道完成任务。④调查报告(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调查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调查问卷;能够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能够形成分析报告,并且在项目实施中,能够协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三)实施建议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努力体现“大语文”教育的课程改革理念,提倡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调过程性考核,体现多元化评价功能。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主要通过自我学习、团队协作方式开展能力训练;
2.注意在课内根据单项能力的要求,灵活机动地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能力训练;
3.注意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4.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个人训练、小组训练、班级训练。
(四)教学评价
1.考核评价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①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淡化终结评价的原则。在学习进程中,适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纠正偏差。②可操作原则。考核模式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考核内容科学合理,考核方式便于组织实施,具有实践意义;③能力导向原则。考核方式要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全面测评。④师生共评原则。采取三维度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多元化评价功能。
2.考核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100分平时成绩基础训练模块(30%),主要依据学习纪律、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综合训练模块(30%),主要依据学习纪律、活动协作、能力水平进行评价,主要以专业必选项目读书沙龙作为评分依据。
3.期末成绩
主要以专业任选项目的活动成果为依据进行测评,教师可根据评价要素及班级特点灵活设计具体评分细则。
篇5
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在历时数年的”安丘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验“中,笔者发现,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2、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用让大爱温暖课堂!
篇6
一、PBL的定义与特征
(一)PBL的定义
PBL最初由Barrows提出,他对PBL的描述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的选择与设计问题并要求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考,熟练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学习策略与团队协作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具备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本领。”[1]分析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首先,它是一种通过问题解决来达到学习目的的方式,Barrows强调以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异于传统教学方式;其次,他强调锻炼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与小组学习的技能。
(二)PBL的特征
1.PBL始于问题
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并作为学习的驱动力:以问题为基础组织教学,问题是教学的起点,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进一步的学习。这些问题并不是对技能的检测,而是辅助技能的发展。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最终目的。
问题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劣构的:PBL将学习所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习的主客体所共同营造的具体情境中。这种问题情境为使学生今后的迁移性学习获得实际成效而准备了三种条件:一是学生先前学习并建构的知识被激活;二是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能获得许多应用知识的机会;三是学生当前新知识建构的背景与他们以后实际运用知识的背景会非常接近。与此同时,问题又是劣构的,这意味着问题不只是一个答案或者一种解决方法、途径,且随着对问题理解的进一步加深,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也会随之改变。学习者正是在体验这些劣构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2.PBL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不再单纯是由教师讲授知识,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时刻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责任[2](responsibility),他们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性变得越来越强。基于问题的学习塑造了独立的学习者,使他们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3.PBL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
基于问题学习的互动观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反思的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基于问题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在基于问题学习中,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而且基于问题学习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的活动的拓展上。
4.PBL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1956年Bloom在《教育目标分类》一书中提出,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可以分为6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属于基本认知能力,包括了解定义、记忆事实、解决给定问题,而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高级认知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与决策能力甚至创新思维相联系。
在PBL中,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在认知水平上属于分析、综合、评价的层次,它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高级认知能力的锻炼。
二、PBL与其他教学方式的比较
(一)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过程获取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凭借既定步骤的教学活动直接教授学生学习一些预设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未能真正地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简言之,传统教学采用的是一种“由外向内”的灌输。
而基于问题学习则是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亲自探索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围绕解决焦点而主动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建议等方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简言之,基于问题学习采用的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探究。
我们利用表1将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作一比较[3]。
表1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比较
(二)PBL与基于项目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所描述的都是一定的教学方法。他们各自定义的范围和概念都有很大相似之处,都可以缩写为PBL,人们很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两者的异同进行适当的阐述。
基于项目学习的典型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开发最终作品或“手工作品”为出发点的。基于问题学习始于问题,通过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提升学习者面对实际情境中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通常,问题是一种“劣构性”问题,并且是对复杂的现实情境的一种概括和提炼。
就实施过程来讲,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项目学习采用两种不同模式:[4]
1.基于项目学习采用的是生成模式
它首先要求学习者明确创造的目的和最终产品的形式,而这种产品可能是有形的物质形态,也可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产品,比如恢复一种惯性的秩序或创造一种新秩序,形成一种新理论或突破一种传统认识,从而使社会生活更便利;然后要求学习者为学习流程制定计划,针对该项目学生开展的相应探究活动,通过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完成作品的制作,最后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反思和评价。
2.基于问题学习采用的是探究模式
首先,学生基于问题,将先前所学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其次,在“母题”的基础上产生一些次级问题或附加性的问题,学生弄清楚哪些是他们还不懂的问题,还需要获得哪些信息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学生做好获取信息的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最终解决问题。虽然基于问题学习依赖于问题的驱动,但是它更注重于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清晰地界定问题,形成假设并解决问题。
实际上,基于项目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在实际学习活动中,通常会将这两种方法互补地结合起来使用。两者的联系就是问题是项目组织的核心,一方面项目是从一个清楚的、特定的问题或许多问题开始的,另一方面在基于项目学习中学生被要求具备问题解答的技能以完成他们的项目。
(三)PBL与基于案例学习
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起源于德国的“范例教学”流派,瓦根舍因极力倡导这种教与学的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每个案例都同时反映学科的整体与学习者的整体。案例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学习者能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通过特殊了解一般,从而达到加强学习的迁移效应。
1.两者的共同之处
两者均运用基于事实、问题为中心的材料。在PBL中,这些材料被作为问题来描述,而在案例法中,它们被当作案例来对待。两者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的框定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2.两者的不同之处
(1)两者在内容表达上不同。在PBL中先有问题后开展学习。而如果内容在案例法中出现,则是理论或者概念性的资料呈现在先,学生被期望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已选定的案例,因为这样便于用先前引入的概念性材料来分析问题。
(2)学生评价的性质不同
PBL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而且集中在学生在其未来专业角色中将要面临的方方面面的表现上。他们实际上是在一种逼真的(或人为创设)情境下实施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体验与他们所偏爱的行动方针相关联的结果。而在案例法中,学生一般要准备一份有关如何应付情境的书面陈述、分析与推理。他们通常不会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行动,也不会体验到与实践方案相关联的结果,教师也只是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而已。
两种教学方法的异同可利用表2进行区分:
表2PBL与基于案例学习比较
三、PBL的教育价值
从上述对PBL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给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创设了宽松的环境。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探究、相互协作,最终达到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的目的。通过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各教学要素发生了变化,如图1。
我们在以上图形中列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体要素,从以上对教学要素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在PBL中已经实现了三个本质的转变。
(一)教材――问题
实现了以教材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到以问题为中心的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开展一般是以教材为中心,在教师的详细讲解下,学生严格按照教材章节目的内容编排循序渐进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优点之一就是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强,但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基于问题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学生以问题解决为内驱力,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学生――问题解决者
实现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到主动的问题解决者的转变。
在PBL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真正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己主动地搜集信息或实验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学习者由传统讲授式教学中被动学习的学生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解决者。
(三)教师――指导者
实现了教师由教学的控制地位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地位的转变。
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是教学的权威,孜孜不倦地为学生传播知识。而在基于问题学习中,教师已从课堂讲授转变到从多方面支持学习者的探究,包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指导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和方向等,因此对教师的称谓自然也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
注释:
①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21.
②Cordeiro&Campbell,1995;Gallagher,Sher,Stepien&Workman,1995;West&Watson,1996.
③Katz&Chard.fed.cuhk.edu.hk/~asp/Essay/ProjectLearn/,1985.
④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5.
参考文献:
[1]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21.
[2]Cordeiro&Campbell,1995;Gallagher,Sher,Stepien&Workman,1995;West&Watson,1996.
[3]Katz&Chard.fed.cuhk.edu.hk/~asp/Essay/
ProjectLearn/,1985.
篇7
一、体育理论课与术科的统筹安排
设计中必修课有50学时的理论课,而必选课中有匆学时的理论课,也就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80学时的理论课。在对全省部分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必修课和选修课得不到保证,如课时的问题、教师问题、学校的随意性和5天的工作日等问题,使必修课的50节理论课得不到保障,而本来就安排较满的课表就更无法排上选修课了。另外50节选修课分布在5个学年中,每学期只有5节课时,无法安排到课表上。大家都知道必选课实际上就是必修课的内容,为了强化意识,本文制表一,其中将必选课和必修课统筹安排,这样“必修”的理论课就增加到80学时。必修课的内容就由340课时增加370课时,必修课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理论课的内容是各部分运动技术原理、体育知识、场地器材、裁判法等。必选内容对象是部分有志在未来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学生。
理论课与术科的统筹安排有利于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师的教学。因为班级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般都由一名教师担任,此种排法就更加合理,可使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随机调换。根据全国部分省城的气候变化规律,哈市全年连续有5天以上雨、雪日,平均每年是4.9次(教学时间内)05日以上降雨会使一般学校的场地3—4天不能正常使用。而体育馆内上课弊端较多,特别是面对未来从事小学教学者,条件反差较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理论课与术科的统筹安排有利于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师的教学。因为班级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般都由一名教师担任,此种排法就更加合理,可使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随机调换。根据全国部分省城的气候变化规律,哈市全年连续有5天以上雨、雪日,平均每年是4.9次(教学时间内)05日以上降雨会使一般学校的场地3—4天不能正常使用。而体育馆内上课弊端较多,特别是面对未来从事小学教学者,条件反差较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乡土教材的选定
必修课的30%是乡土体育活动,黑龙江省的乡土教学内容不外乎是冰雪运动。滑雪、溜冰需要场地与器材,有条件的学校应开展这两项运动。但据调查全省五年制大专学校有条件的不多,很难将冰、雪运动作为乡土教学内容。哈市11月份气温降到摄氏一5度以下,此时如果进行田径、体操的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在此温度下,学生如果不跑动,肌肉的产热量只占全身产生热量的5%左右,这些热量满足不了体表蒸发的热量。为此学生必须积极的跑动,使肌肉的产热量达到50%以上。而足球运动既有竞争性又有运动量,场地简单、器材少,一般学校都具备开展足球运动的条件。特别是小学生比较喜欢足球运动。但是有些个别人对足球教学总有一些偏见,认为一个球两自由,好象上足球课,教学就不正规。所以有的教师宁可上自习(天冷时)或学生枯燥的跑几圈也不要这个“自由”。实际上是一个球两不“自由”,学生不停地奔跑,稍有缓慢球就跑到对方的脚下或破门而人。教者必须认真裁判指挥或亲自参战等,对教师的技术、战术水平要求都较高,一节课下来,各有收获。特别是学生体能、战术、智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能代替的。本人认为在没有条件开展冰雪课运动的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特别是进行一些超规则的比赛,如:不设守门员、大足球门、可以用手拍击球等方式更加新颖和有创意。
三、选修课的确定
选修课项目共计146学时,设计中将不同的实践课安排在2-3年,集中在几个学期内完成,这样从知识的连贯性到教学管理都比较科学。:
设计中选修课的内容有四大项,其中民族体育一般可以确定为一个小选修。排球动作难度大,学生不易选修,如)L童在学习下手垫球时,习惯用单臂葬球,触球位置不对,方向不准,经常将球垫“跑”,学生捡邪次就不耐烦了;上手传球动作难度大,因手指无力,无法将球“弹”出。学生对足球较有兴趣,但乡土教材已占了一定的比例。体操项目除对儿童身体的发育及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外,还能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空间判断、时间概念能力等“弱”素质,但必修课中已有一定的比例,多数学生不愿选这个项目,最好利用课外活动去提高他们对体操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喜欢田径、篮球。另外田径项目多、内容复杂、技术难度大,特别是跳高和跨栏,用几学时难以掌握。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其次是篮球,小学开展比较普及。一般都有简单的篮球场和篮球架。农村、企业、机关都要搞不同级别的篮球比赛,对体育教师的期望值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技术、战术水平。
选这两项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有利于学校对选修课的安排、教学和评估,学校的检查,对教师来说跨度小,能集中精力通过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与技术能力。
各学校如能根据本校的传统,确定一、二项校级的选修课内容,并使之坚持下去,定会收到显著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篇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它阐明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意味着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训练”的教学方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以往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知识容器,而应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压抑的地位,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充满了学生的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索,也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充满了师生的讨论、交流和理解,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参与、互动交往中成长,使学生心灵得到解放,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主体意识增强。
具体说来,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学生扮演角色,自身实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场景,再现语文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目标、对象,让学生自己比较、区别,自主决策;通过自己领悟发现问题所在;通过老师引导或自己发现学习规律;通过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分析、担任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发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学会陈述、倾诉、评价、争论,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多边对话,充分交流研讨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目标中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此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引导识字途径,激发孩子日常识字兴趣十分重要。以往识记一个汉字,常常是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组词释义三步曲。以我见过的一堂课为例,老师让同学们用“园”组词,学生会说“公园”“花园”。可现在一问,“这个字你在哪里见过面?”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学生调动了所有的记忆库存,展现在眼前的是鲜活的画面,此时所显现的组词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引进课程资源的手段,维系了鲜活的生字小语言环境,组词中的同音字困扰当然也不复存在。让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链接已成为新课程教师的自觉行为,学发现、探索、分析成功的并解决了问题,教师起到了辅助和引导性的作用,这真可谓是新课标下的课堂的一大亮点。
3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材的革新,促进了广大一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进行《蝴蝶王国》一课的教学时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让每个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蝴蝶的信息,还鼓励他们自己到郊外捕捉几只不同种类的蝴蝶带到学校来。以便在课上交流。课堂上,学生们兴致高昂,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查找的资料,分享自己捕捉蝴蝶的经验,结果这堂课气氛十分愉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一些文字优美的散文时,我常提到一下几个问题,例如:你觉得文中哪一些句子写的特别好,并说明他们好在哪里等等,然后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每次都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积极动脑、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好习惯,变学习方式的被动为主动,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
由此可见,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更主动、更多样、更有效地学习来进行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的是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
语文课程教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运动或一次事件,因此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课程的真正落实者教师,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来把课程理论变为课堂教学实践。其间的路或许是苦的,但是苦中有乐:;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树立科学、开放的教材观,积极应对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的发展变化,提高使用新教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莫红梅. 新课标 新理念 新感受――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05,(05)
[2] 张学青. 警惕几种倾向――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误区摭谈[J].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小学专辑) ,2005,(02) .
篇9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产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这决定了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作为基层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然而化学教学的实际现状显示,《课标》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与实际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①这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往往出于各种原因忽略了这些内容。
一、教学经费问题导致的化学教学“偷工减料”
许多中学为了节省开支,对于化学实验室并不重视,许多必备的化学实验器材短缺,一些消耗性材料补充不及时,在日常使用中又疏于保养,导致器材损坏。《课标》中所要求完成的实验仅能象征性的完成其中一部分,规定应当一周一次的实验课程往往被挪作自习之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课标》要求的实验比如萃取实验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则因为实验反应现象不够明显或者反应速度太漫长而被选择性忽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忽视。
另一方面,中学图书馆内理科尤其是化学类书籍往往极其稀少,许多学校的图书馆甚至完全没有相关书籍。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二、高考制度导致的化学教学“唯分数至上”
《课标》中虽然强调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然而高考这种单一的检测方式决定了教学时只重分数的弊病。学校通常会为教师下达升学任务,有的学校更是以此设置奖惩体制,这直接导致了许多教师刻意忽视那些非考试重点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并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是更看重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标》明确地将化学教学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事实是,在化学教学中,这三部分完全被简化成“做题能力”甚至是“考试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题海战术,课时安排上显现出明显的失重。而《课标》中多次提及的小组讨论、查找资料、社会调查以及撰写小论文等内容就往往被教师彻底无视。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被完全忽视了,进入大学后往往并没有合格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科研思维能力,成为所谓的“高分低能”。
三、教师思维误区导致的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许多教师认为人文教育的责任应当由文科来担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理科同样也肩负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在《课标》和化学教材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却常常被忽略掉了。
教材内的许多阅读材料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料。例如通过对高一必修一教材中“白马非马”材料②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了解思辨艺术。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比其他学科要更加有说服力。这些课本中的小资料正是用来弥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缺失的人文教育部分的,应当获得教师的足够重视。
以上这些问题往往并不会在学生阶段对学生造成明显的影响,却严重制约了学生未来的实际能力与人格培养。如何让《课标》更好地与实际课堂相结便成了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首先,高考一直都是中学教育的风向标,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改革单一的高考选拔制度。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大学的录取标准中加入每个科目的阶段性学习状况评估,而化学的评估内容则应当包括《课标》中所要求的实验完成情况、论文撰写情况以及社会实践情况等相应内容。
有了具体的要求,在教学实际中这些内容自然会得到相应的重视。当然,由于这些内容会占据学生的一些学习时间和精力,在高考试卷的难度方面也可以适当的降低一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并不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反而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能够适应未来的深入学习研究和社会生活。
其次,教师应当改变思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人文教育方面,化学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化学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标》中所要求的化学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是一门需要认真思考和严密计算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的向学生灌输相关的思想。比如在实验过程中精准认真的完成每一项示范步骤,重视学生对于资料收集与社会调查的准确度,在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的化学历史故事。
在化学教学中,德育应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都可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何利用这些真实的素材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身为化学老师必须要去思考和重视的。而如何正确利用化学知识,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更好的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些也需要老师对学生做出引导和教育。
总之,《课标》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教师的化学教学工作。然而如何正确的解读和贯彻《课标》中所规定的内容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一名奋战在一线的化学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化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是一门肩负着重任的学科。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每一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一)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四大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阐述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先说明了总体目标与内容,接着按照学段规定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部分则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方面对语文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附录部分对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小学语文知识和背诵篇目进行了补充说明。
(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按照年龄段从幼儿园一直到九年级,每一个年级依据“大概念”提出了学习标准,“学习标准”又分为“课程能力”和“内容”两大方面。“大概念”基本上是围绕“故事”与“文本”来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在“故事与文字(文本)”中找到乐趣,培养创造性,继而分享故事,认识自我与世界。“课程能力”从幼儿园一直到九年级都有一个总的能力培养目标,即运用口头文本、文字文本、视觉文本与电子文本,期待学生所达到的个体能力与合作能力,然后围绕“理解与整合”(阅读、聆听、观察)和“创造与交流”(写作、说话、表达)两个分目标展开。“内容”部分主要是出示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从“故事与文本”、“策略与过程”、“语言特征、结构与规则”三个方面详细说明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二、大陆语文课程标准与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异同点
在了解了两份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以后,我们来仔细分析两份课程标准的异同点,首先谈谈它们的共同特点。
(一)两份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
1.均按学段(年级)编制课程标准
我国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语文学习划分为四个学段,即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初中阶段7-9年级为一个学段。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针对幼儿园到九年级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标准。因此,均注重了年段或年级的特点。
2.均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两份课程标准均体现了一贯设计的思想,注重了连续性和整体性。具体来说,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实现九年一贯设计,把语文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看作一个整体和系统进行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同样地,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进行了十二年一贯设计,以大概念统揽全局,聚焦故事与文本。
3.均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样地,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也对学生提出了统一的课程能力要求,那就是运用口头文本、文字文本、视觉文本与电子文本的能力,以及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努力提升口语表达、理解能力等。
(二)两份课程标准的差异
1.框架结构不同
从框架结构来看,两份课程标准组成要素有着显著差别,我国大陆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前面已经说过,在这四部分中更多关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以及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而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大概念”引领“学习标准”,然后提出课程能力和内容。其关注点在于每个年级的学生需达到的课程能力以及需掌握的知识。
2.设计思路不同
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学习领域,年级细分,大概念,学习标准,再分课程能力与内容。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课程整体概述,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具体方面、具体要求,对于教学、评价、教材的实施建议。从两国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比较宏观,所用的语言都是一些比较凝练的具有概括性的话语,虽然系统完整、思路清晰,但是让人找不出核心部分。而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就能让学生一下清楚知道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强。
3.内容详细程度不同
哥伦比亚省与我国大陆地区的课程标准都围绕母语的运用与表达的目标展开,通过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于本国母语的热爱程度以及运用与表达能力,从而能够借助母语去学习其他课程或者对未来就业提供帮助。以下表格是对两份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的简要情况的说明:
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的划分上较细致,分别从听f读写能力方面设计具体的学习领域目标,并有较具体的内容要求,较之哥伦比亚母语课程标准,我国的“综合性学习”这块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陆地区的课程标准内容划分虽细致,但是在具体的分目标内容上叙述没有哥伦比亚省的细致,哥伦比亚省都是将学习内容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而不是条条框框。所以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可以向哥伦比亚省借鉴,详细而不赘述,短小也要精要。
4.目标表述不同
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是按照“学习领域+学段”的陈述方式,将课程分目标按照学段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学习领域来表述分目标。这样概括性的目标表述虽然给教师留下了空间去解读课程目标,设计教学,但是每个教师解读的标准不一样,在实际教学中对课标的解读容易产生分歧,所以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表述是按照“学习领域+年级”的方式,每一个年级都有不同的标准,每个标准下都还有层级目标,更加具有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目标不再是宏观的、概括的,而都是具体的知识点和具体的能力要求,教师易于操作。
总之,两份课程标准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三、反思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大陆地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和在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能力要求上都各有特色。但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结构清晰、内容层次性强,目标表述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非常值得人关注,对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⑹尽
(一)课程标准的目标应更为具体,突出语言运用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习分为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话(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看起来非常清晰,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以阅读教学为中心,容易使其它模块被忽略。因此,可以对模块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列出更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同时,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当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情感,突出语文学习的生活性、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应指引学生学会基本的汉语词汇,学会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听得懂别人的意思,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在语言的运用层面的目标方面还应更为详尽和具体。
(二)建议改学段目标为学期目标,使学习内容更为明确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习分为四个学段,有着较为系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但其实较为模糊。当前语文课程的最大难题就在于课程内容是什么?当然我们有些语文学习内容是比较明确的,比如标点符号,如小学一、二年级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体会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三、四年级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五、六年级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但更多的内容是模糊的,有些内容小学阶段在学,初中甚至高中阶段还在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很难把握,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学习,文章表达方式的学习,其年段差异在哪里,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应该继续回答的问题,应指引一线教师更好地依托课程标准进行实施。
(三)课程标准的附录应更方便学习和理解
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中有较多专业术语,但这些术语并不难理解,因为它都有专门的术语解释。如元认知策略、故事与文本等,在课程能力与内容的具体标准中都会有相关内容的展开,比如文本包括纸质文本、口头文本与视觉文本等。我国大陆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同样也有许多专业术语,虽然看起来很简洁,但是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士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建议可以在课程标准的附录中增加术语解释,以便读者学习和理解,如“鉴赏”、“领悟”、“感受”等术语其实都应该有较为明确的内涵要求。
参考文献:
[1]崔允t.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1,(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11
二、自我悟理能力的培养
自我悟理能力指学生对品德行为观察、分析,从而正确掌握品德和品德规范要求的能力。它是自我教育的基本能力,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自我悟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一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自行寻找品德行为,提高识别能力;二是要抓住品德行为的细微处,分析思想品质;三是要引导学生概括品德概念和品德规范要求。培养说理、评价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评介,可深化学生品德认识,提高学生自我悟理能力。常用的说理方法:①正反说理法,即人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②多重说理法,即针对某一品德行为,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说理。③例证说理法,即从事例证明某一道理的说理方法。④追因说理法,即从某一品德现象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得出结论的说理方法。⑤条件说理法,既让学生说明要实现某一品德要求必须创造哪些条件。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辨明是非是深化品德认识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①品德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辨析相近的品德概念,弄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品德行为的辨析。训练学生将品德规范要求与品德行为实践相联系起来,进行品德评价。③问题情境的辨析。即创设情境,揭示学生的心理矛盾,让学生联系思想实际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作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三、品德情感的自我体验
品德情感的自我体验对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常用的方法:①观察中体验。这种体验能直接激发学生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②说理中体验。学生说理实际上是在相应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说服。③氛围中体验。情感氛围感染力强,教学中应营造情感氛围。方法有: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品德情境;教师自身品德情感外露;榜样感化和学生间相互形成正确舆论等等。④表现中体验。让学生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品德情感。⑤联想中体验。让学生从某一品德行为联想到一系列与之相近的或相反的品德的品德行为,并进行比较,从而产生正确的品德情感。⑥对照中体验。让学生将自己过去的行为与品德规范要求进行对照,从而出现满足情感或不安情感。总之,品德情感的体验是多方面的,学生只有充分地“自我体验”才能有效地实现自我教育。
篇12
一、《语文课程标准》与加州英语标准七、八年级写作部分的共同特点
加州英语标准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相似。具体写作标准部分,两个标准的共性在于:
第一,重视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八年级学生“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观察生活”“根据表达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等。加州英语标准对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也是一以贯之,这对学生养成严谨的文体意识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两国在这方面的做法不同,但都重视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第二,重视学生写作的应用性。在我国七、八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虽然要求不很具体,但对这方面已经给予重视。加州英语标准要求八年级学生“能写与职业有关的公文,写技术性的文件”。两国都重视学生写作的应用性,这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重视写作的基础训练。七、八年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内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加州英语标准也提出“学生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描写性的文章,每篇至少500- 700字”。两国课标都对写作有量化要求,提倡多写并在文章的组织结构,常见应用文体的写作等方面对基础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语文课程标准》与加州英语标准七、八年级写作部分的差异与个性
第一,写作文体方面。加州英语标准所列的文体丰富多样,七年级就要求写记叙文、文学作品的读后感、研究报告、劝说文、阅读材料的概要等。八年级删去阅读材料概要的写作,增加了公文写作和技术性文件写作。每一种文体的写作都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指导和规定,这说明加州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严格的文体意识。如七年级写记叙文的规定是“设计一个标准的情节主线(包括故事的开端、冲突、情节的发展、及结局)以及文章的观点。设计复杂的主角、配角以及一个明确的场景。运用一系列合适的技巧(比如:对话,悬念;列举几种具体的叙事性的情节,包括动作、手势以及表情)”。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有的放矢,老师教起来也目标明确。而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本学段“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类似的规定大而无当,缺乏具体的规定性,学生写起来一头雾水,老师教起来也懵懵懂懂。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或许真正深层的原因不是在一线,而在于此。
第二,结构安排方面。加州英语标准分为写作策略和写作练习两部分。写作策略是作文方法的使用或活动方式,它包括制定作文计划,安排作文时间,选择和运用各种方法有效的完成作文等等。如加州八年级写作策略突出“在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使用有效的过渡,平行结构和类似的写作技巧,使文章连贯、流畅;通过类比、解释、引述、比较及其他类似的手段来支持自己的论题或结论。”可见,加州的写作策略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写作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写作活动,在写作策略的指导下使学生形成写这一类作文的能力。而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部分没有划分结构,只是逐条阐述。相比之下,加州的写作标准结构明确,写作策略表述具体、清楚,便于教师、学生、家长了解写作的系统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
第三,写作目标的设计方面。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思考)、写作过程中的习惯养成与素材积累(如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有创意)、基本的写作技能(如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要求,体现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而加州写作标准则更侧重于从认知结构和写作技能方面对学生的写作行为进行规定,并没有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要求。
第四,写作活动的文字表述方面,《语文课程标准》 加州用可测量的行为动词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进行描述,七年级写文学作品读后感要求之一是“对文学作品中几个清楚的观点、假设以及意象进行整理诠释。通过多次举例及使用原文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诠释。”可见,加州的英语标准重视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对不同年级学生写作活动的阐述具体有序,可操作性强,教师可以按照标准的描述有效指导学生的作文。而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基本没有可以操作的抓手,教师缺乏具体可行的指导方案。
三、存在差异的原因与对我国课标修订的启示
加州英语标准对不同年级学生写作活动的阐述具体有序,可操作性强,教师可按照标准的描述有效指导学生的作文。我国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尚缺“内容标准”这一要素,而一套依据课程目标清晰阐述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内容标准”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来说具有现实关注的迫切性。它是语文课程宏观理念更新和微观教学实践的依托,在一定程度上能规范教材编制、教学创新和评价依据。就这一点而言,加州英语标准是值得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借鉴的。
两国文化背景、人才需求以及教育理念等不同,两国存在差异具有必然性。这一对比给我们提供了更宽的视野,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择其善者而“取”之,其不善者而“舍”之。我们需要用国际化的视野观照汉语教育的本土行动,在传承本国百年语文课程教育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国外母语课程教育经验中不断地发展创新。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Califor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English- Language Arts Content Standards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Sacramento: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8.
篇13
不管高等、中等,在它们的课程体系中都开设了语文课程。江苏省在试点的基础上,从21世纪起开始大规模兴办五年制高职
教育,使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把二者融合的新情况,比如,江苏省自2011年秋季开始取消二者的区别,把五年制高职(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职的语文课程合二为一,使用同一种教材。这引发了教育者的深思: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究竟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又有何不同呢?
一、两种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定位和任务要求都不同
要回答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是否一样,就要弄清楚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有何不同。关于二者的差别,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近年出台了权威性意见给予辨明。
1.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2011年11月22日《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五年制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做了清楚的阐述:“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教育部同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
2012年)》,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做了明确的说明: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
2.对中职和高职两种教育的层次定位及其任务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要以保证规模、加强建设和提高质量作为工
作重点,拓展办学思路,整合办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的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教职成〔2011〕9号文,2011年8月30日)这是官方首次明确对中职、高职两种教育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
3.江苏省对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
2011年9月20日,江苏省举办全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教育厅杨湘宁副厅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当前五年制高职的发展要进一步分析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发掘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定位。他强调:五年制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一定要立足初中毕业生的生源基础,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培养质量、学生就业水平等方面,明显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要求和水平。
上述教育部文件和有关负责人都把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严格区分,视为两种不同定位的教育,并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我们以此为指导思想就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从服从于各自的培养目标出发,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本应该有所不同。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学习主体——学生存在差异
再从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的教学对象——学生来看,二者实际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这两种教育的学生虽然都来自于初中毕业生,但细细分析,
实际上也有差别。例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主要举办者)招生时实行严格的录取资格线政策,规定本院新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不得低于当地中考成绩总分的60%。低于这个红线的,一律不得录取。如,全省13个地区,假定中考成绩总分满分为800分,那么低于480分的考生就不得被录取进入该院就读。这个政策为保证生源质量设置了门槛,从而为江苏省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
但中职教育的招生就没有中考分数上的限制,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在录取新生时都是大门敞开,来者不拒,直到完成本校的招生计划为止。有的学校新生招不足,不可能有中考分数上的要求;更有甚者,连新生是否参加了中考都不管了,只要愿意来就行了。试想,假如没有学生来就读,学校就要面临生存问题,这类学校就不可能讲究生源的质量。尤其是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后,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源的文化素质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相当部分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没有达到义务教育的要求。所以,中职教育的生源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三、二者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不一样
事实上,五年制高职学校执行的是2000年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自2010年开始执行新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9年12月);而中职学校的语文课一直执行的是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最新的是2009年教育部的修订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仔细研读,作为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二者有许多的不同。
但在语文课程的内容结构上,目前高职与中职基本相同:都由三部分组成,即基础模块、职业(专业)模块、拓展(提高)模块,但是它们在内容标准上并不完全相同。
下面,我们对全国中职语文课教学大纲与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欣赏、写作两方面的要求,进行一番比对解读。
1.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占中职和高职语文课程的50%,首先比较、对照它们可发现二者有哪些异同。
(1)在阅读与欣赏方面
对现代常用文,中职只要求“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可以说,这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应该完成的目标。但高职语文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掌握各类文体在表达方式、结构安排、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阅读、深入分析和理解文章”;还对叙事类文章、说明类文章、议论类文章、应用类文章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能力的要求。这就体现了高职的要求更严格、更细致,也更利于检测。
对于文言文,中职和高职二者的差别不大。
(2)在写作方面
中职的要求比较具体、细致,共有6条。除了写作的常规要求以外,对于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日常应用文都分别提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要求,明显有利于课堂写作教学的指导与目标达成。相比较而言,高职的要求则显得简洁一点,只有4条;另外,还提出了平时积累、写作习惯等态度方面的要求:“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与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这是中职没有的。
中职在应用文方面,提出了写作“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日常应用文的文种要求,有利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到位;而高职则语焉不详,只有“文种恰当,格式规范”。
(3)结论
在基础模块中,总体而言,中职与高职有着显著的差异,后者比前者的难度大得多。尤其表现在文学作品教学方面,高职更接近于高中语文课,有的甚至是大学文学专业的要求。因此,语文学科性的色彩更强。
2.职业(专业)模块
职业(专业)模块的分量占中职和高职语文课程的25%左右,这一模块最能体现语文课程的职教性。认真比对二者,可知它们在职教特色上有何异同。
(1)在阅读与欣赏方面
为体现职教特色,二者都在阅读的对象上提出明确指向:要
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文章或作品。但阅读的目标有所不同:中职是“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一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全面要求,增强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高职的阅读目标是“要感受专业领域内的人文气息和文化传承,增进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专业素养,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而且还要求“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考察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会作品体现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甚至要“关注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进程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这样的阅读目标就
高深多了,有的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的范畴。
(2)在写作方面
相比较而言,中职的写作要求具体、细致:“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只要求“做到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就行,最难的就是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而高职的要求则是“会写日常应用文、一般的职业岗位专业文书和一般的科技文。能恰当地运用图表、图片、统计数据等材料,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语言平实、准确,文风端正”。这样的要求就高难多了,比如,一个“重点突出”,一个“文风端正”,相信大多数学生是不容易做
到的。
更难的是,高职还要求“能有步骤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表述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能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要有引用、脚注、尾注、参考文献等,格式规范”,这其实就是写科学论文(即学术论文)的要求。这不仅使学生生畏,语文老师也无不感到难度很大。
(3)结论
在职业(专业)模块中,总体而言,高职与中职有着更显著的差别,前者比后者难度大得多,特别是高职提出了“能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要求。试想,原本是初中毕业生,刚进入职校二年不到,专业基础课才刚接触,专业论文可能也没读过几篇,要求他们能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无疑是太难了。
3.拓展(提高)模块
拓展(提高)模块也占中职和高职语文课程的25%左右,高职比中职的就更高了,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方面。因该模块是选修内容,许多学校并不实施教学,这里就不必赘言了。
四、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的不同之处
既然培养目标有层次上的区别,生源的语文整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语文课的课时也有差别,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上高职的要求都比中职高深,因此,五年制高职与中职的语文课确实不同。笔者以为,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模块
阅读与欣赏方面,第一,现代常用文教学,除了阅读的一般能力以外,高职要有这样两个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体在主旨与材料的关系、层次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正确理解现代常用文的能力。这样的要求显然是中职不能够达到的目标。第二,文学作品教学,不仅是四种文学样式上各自特点的认知,高职还有学习中国文学发展简史的任务,还有培养文学欣赏方法、提高欣赏能力的任务以及某些文学鉴赏层次的要求。
写作教学方面,高职有积累写作素材、养成写作习惯的要求。
2.职业(专业)模块
阅读与欣赏方面,第一,对于阅读的目标,高职的要求不仅更宽、更广,而且更深。第二,对于阅读的能力,高职的要求更高。为完成这一任务,高职的语文教材在阅读与欣赏的系列中必须有总结、调查报告、综述文、科学论文的独立单元。
写作教学方面,除了常见的应用文,高职一定要有总结、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还要有依据报刊上的综述文和科学论文能写出其“内容提要”的任务。
笔者以为,唯有具有了以上的课程内容,五年制高职的语文课与中职的语文课就区别开来了。但如果不加区别,高职与中职都使用同一种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就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中职的师生会感到高、深、难,“消化不良”,力不从心,进而丧失信心;高职的师生又会遭遇“吃不饱”“营养不良”,而不能达到“高端”的标准,无法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定位。这无疑是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歧途。
语文课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其课程功能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理清其课程内容与中职的不同点,防止二者的同质化,避免高职教育的“降格”,是当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亟须解决的理论难题。本文抛砖引玉,期待大方之家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