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管理研究生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管理研究生论文

篇1

研宄生学风中存在相当浮躁之风,一方面由于“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的诱惑,使部分学子心潮难平;另一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研宄精神。主要表现为:1)在研宄中,实验记录不完整,临毕业前临时“拼凑”实验记录;(2)为了达到理想结果,修改、篡改实验数据或虚假数据;(3)平时不努力,临时抄袭他人研宄内容拼凑毕业论文;(4)不遵守应有的学术规范,时采用“一稿多投。

2.学位论文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主线不突出,缺少创新意识。研宄课题的选提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研宄结果文的成与败以及论文质量。选题应是带有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探索性的工作,主线必须清晰。论文的题目应该论文的主线而各章节只是分论点或是论据点,导师的作用是导学,帮助研宄生选择适的研宄的方向,并具有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的选题,并如果选题存在问题,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师导学的作用没有发挥好。

(2)选题不适时机,思路欠清晰。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外研宄现状掌握不清,复习文献不足,缺少对文献的消化和吸收,为应付检查匆匆选题,没有把握恰当的研宄时机,研宄内义和研宄价值的课题,并把握适当的选题及研宄撰写论文的时机。滞后于科学发展的选题势必失去其研宄价值而不为人们认同;过于超前的选题也因受条件限制无法达到预期成果o

(3)文献综述能力较差。资料综述是从学术角度阐述别人是如何做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必须立足于学术性。介绍研宄方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你的工作引申出来,让读者对你所研宄领域的现状有直观的理解,也在头脑中建立了你研宄工作的思路并提取出进步点。如果切入点不正确,读者就无法把握作者的脉搏。能否将资料给以充分的综述,既反映作者对资料的占有程度,也反映作者的科研思路是否明晰。

(4)科研论文写作技巧掌握不好。科研论文的写作,长时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有的论文还存在概念不清、论证不严谨、规范运用能力不足等缺陷以及对计算结果的盲目推崇,不会客观分析计算数据的可靠性等。

3.论文评阅标准降低

研宄生论文答辩之前的论文评阅是对论文质量进行把关的关键步骤。从目前的评阅结果来看,评阅的通过率高。宄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为论文评阅者都是同行专家,出于人情降低了评阅标准。客观原因有:一是评阅与答辩的时间间隔太短,从评阅意见返回到答辩仅有几天时间,评阅后学生没有足够时间修改论文。二是从目前研宄生在读期间的时间安排来看,写论文时间与考博和找工作时间同步,特别是两年制研宄生,完成课题研宄的时间本生就己经很紧张,此时,还面临考博和找工作,论文送审时间一推再推。评阅人处于十分被动位置,从严要求可能使学生失去答辩资格,造成学生无法找到工作或失去继续深造机会。因此对有些明显不合格论文,评阅人不得不违心放行。

论文通过评阅以后进入答辩程序。答辩应包括两部分内容:回答问题、学生与委员之问的辩论。通过几年实践,在回答问题方面做得比较好,在辩论方面做得还不够。但恰恰是辩论更能体现学生的真正水平,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与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现行的答辩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由于参加答辩的人数较多,一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10多个硕士生的答辩工作,每人介绍论文、委员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和辩论时间不超过30分钟,因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展开,整个论文答辩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研宄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常流于形式。

(2)答辩委员多为知名专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仔细阅读论文,个别专家甚至只在答辩现场临时翻阅一下论文,导致答辩专家根本提不出既有针对性又有争论价值的问题。

(3)参加答辩的委员名单由各学科专业的导师提供,不可避免存在各种人情关系,答辩委员为顾及导师的面子,让论文轻松通过,由此造成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4)论文答辩缺乏科学的评分标准,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质量的评价只有两点,即学生是否通过答辩以及是否建议授予该生学位。这种评价的标准比较模糊,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较全面地衡量研宄生的论文答辩水平,增加了答辩评价的随意性。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研究生的科学道德教育,解决做学问的浮躁之风。

一方面要提高研宄生导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素质,建设一支导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严于律己、淡泊名利,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对研宄生科学道德的正面教育,营造有利于形成良好科学道德品质的育人环境。同时制定严格处罚条例,加强科研中检查监督力度,发现不良苗头就严肃处理,维护学术尊严。

2.加强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

(1)加强对研宄生学位论文写作的指导,开设针对研宄生论文的撰写开设专业性的指导课程。

(2)对选题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研宄生导师应切实负起责任。导师必须站在学科的前沿,对论文的选题应有方向性的把握;同时,要求研宄生在开题前认真查阅文献,引导其思维创新,同时聘请同行专家参加开题报告会,对其选题严格审定,多角度考虑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创新性。

在研宄生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要引入导师组监督的机制及个人自评制度,研宄生在进入论文写作阶段之后,其学习和科研工作大多呈分散性的特点,因此,除了对他们进行曰常管理之外,还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自我高标准、严要求意识,列出写作进度细化表,注重论文进度自查,按时按质完成论文。同时导师应定期召集研宄生参加论文进度汇报会,每个学生汇报各自研宄及论文的写作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督促。

(3)研宄生处提出相关的管理要求,对导师提出明确的论文审核指标要求,采用导师指导、学术带头人审核,最后学科带头人统一把关的思路。

3.注重和完善论文评阅管理工作。

学位论文评阅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导师及管理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要将评审条例落实到实处,按照规定时间送审论文,以保证评阅人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论文并对论文质量进行判断。为保证论文评阅的客观性,有必要由研宄生处组织,对论文双盲”评阅,将论文送外校同行专家,保证专家有充足时间仔细阅读论文,要求各专家客观、公正地对论文进行评价,同时细化评分指标,研宄生处负责对申请者保密。

4.规范和健全论文答辩制度、建立评估论文质量的有效机制。

成立研宄生论文答辩工作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由专门机构聘请,建立各专业的专家库,在指定时间进行公开答辩。通过与学位论文相关论著公开发表期刊的等级来衡量论文质量的高低,同时将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高低作为指标之一,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予以激励。

篇2

随着知识经济逐渐代替工业经济,社会各界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教育培养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如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等。随着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不断增多,提高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结晶,不仅可以反映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现行的学位论文管理体系亟待优化。

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杨同毅(1999)将质量保障概念引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认为学位论文质量应由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共同保障。张意湘(2003)、溥纯芝(2005)和严江(2012)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选题不合理、缺乏创新性、开题把关不严、导师指导不力以及答辩流于形式等,并提出从研究生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陈勇和王道红(2006)认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除了要重视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规章制度落实,如对研究生院的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对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另外,王科(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也应当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培养阅读经典原著的意识,恪守“原典为王”、学以致用、质量本位的理念,充分汲取经典原著的营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知,绝大多数相关研究仍徘徊在现象描述,忽略了对管理体系背后理论基础的思考。因此,本文将基于控制论视角,探讨如何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教育水平。

基于控制论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控制论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专著《控制论》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理论的形成。控制论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对生物和生命现象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哲学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也有很大意义(童天湘, 1979)。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过程与运动都可以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是一个十分广泛而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控制是在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或者使系统按某种规律变化的一种过程(刁在祥, 王少君 & 张军波, 1998)。控制论把系统的功能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不论这个系统是动物还是机器,控制论只考虑它们的功能,而不考虑它们的其他特征(张峰, 2008)。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维方式,要先确定控制想要达成的预期目标,根据确定的预期目标来选择可行性的工具与手段,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使受控对象达到之前的预期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保证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进行信息反馈。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可控的过程。我们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为目标,从开始到论文完成,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对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最终目的。为了体现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本研究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阶段。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指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前所需要进行的控制,这主要表现为对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控制。生源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经验表明:生源质量的高低会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高质量的生源是优秀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不仅会降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引发外界对高校办学质量下降的思考,还会对高校的品牌知名度造成长远影响。反之,这些不良影响也给研究生招生带来不便,导致高校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因此,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竭力保证研究生生源质量。

第一,完善研究生推免制度

推免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推免的学生一般都是各学校根据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择优确定推免资格的,相对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的考生来说,推免生具有更好的专业能力(李彩丽 & 缪园, 2009)。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推免制度,保证推免各个环节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假期夏令营活动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活动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招生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另外,高校应当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到优质生源地进行宣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对于能力优秀、表现良好的本科毕业生,给予其推免生的资格。同时,对推免生的初试和复试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坚持客观公正,保证推免生的招生质量。

第二,加强研究生全国统考制度改革

自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加大了对研究生统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将原来的“3+2”考试制度改革为“3+1+1”考试制度,正式将复试列入了考试录取环节中,从而扩大了高校的招生录取自,为高校选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张意湘, 2003)。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重成绩、轻素质”的弊病。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部分高校在复试环节中缺乏细致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导致复试过程流于形式。因此,为了确保生源质量,目前迫切需要对研究生复试环节进行改革。首先,要确保复试流程的公开、公平以及规范性,复试的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全面考察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对复试小组成员进行资质审查,明确成员的具体权责;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监督小组,对研究生复试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复试流程的透明度。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指在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中所需要进行的监控,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培养制度设计、导师指导和开题报告审核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期间培养制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必要指导也是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艳明, 2004),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设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途径,在论文撰写之初就要严格把关,确保过程控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一,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制度

首先,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改善陈旧的课程设置,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授课质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社会对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常宝英, 2008),但有些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课程设置落后,导致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这些都会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学校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对研究生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方法课程的比例,使三者协调,既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引入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校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文献学习。基础文献学习对研究生培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巩固,丰富其知识结构,并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接触到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领域,增进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基础文献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强对国外经典文献的学习,通过阅读外文文献,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知识面,从而掌握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外文文献的利用状况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志(张意湘, 2003)。因此,高校应当有导向地加强研究生基础文献学习的力度,建立正式的文献分享机制,鼓励研究生进行文献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最后,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创新性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创新平台、设置科技创新奖学金等措施,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这些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增强研究生对学术的了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其科研水平。高校应当大力推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深度参与,通过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其科研兴趣。另外,高校还应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学术探讨,从而为学位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立合理的导师指导机制

一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自身水平,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导师制度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姜晶玲, 2005),研究生导师的思维方式、学术作风在日常的学术辅导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保证优质的导师素质,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遴选机制,及时将道德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引入到导师队伍中来,促进导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再则,高校应为研究生导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鼓励导师参与进修学习,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然后,要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对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有明确的规定,导师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给予建设性的建议,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

二是注重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对于学位论文质量来讲至关重要,好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题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它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查阅文献,科学的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文道贵 & 潘建红, 2008)。好的选题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推敲,要对研究相关领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题作为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需要导师的必要指导和帮助。导师应当指导研究生通过资料查找和信息搜集,了解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启发研究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另外,导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结合研究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第三,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选题阶段的工作总结,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作为学位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加强对开题报告管理,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高校可以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为研究生传授开题经验和写作技巧,避免开题中存在失误。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对开题报告的格式进行统一规范,如开题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等。责成学院组成开题报告专家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意见。对于审核合格的开题报告予以通过,对于审核不合格的也要给予意见,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3.终结控制

终结控制是指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成果检验,它主要表现在成果审核、答辩程序和激励机制上。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学位论文完成的必要步骤,高校通过对学位论文撰写结果进行控制,了解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进展和工作质量,对撰写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第一,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审核制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需要由评审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对研究生的论文成果进行评价。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指标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评价制度上,建议采取导师和专家组共同评议的机制,先由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再采用“双盲评审”的方式交予专家组进行评价。“双盲评审”是指研究生在送审的学位论文中要求隐去研究生本人及其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而论文评审专家也对研究生及其导师保密(刘之葵 & 周, 2007)。在综合导师和专家组的共同意见后,得出最终的评审结果,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现场考验,是研究生获得答辩专家小组对论文成果的审核、认定或否决的过程(刘敏, 2007)。为此,学校要制定严格规范的论文答辩程序,答辩专家小组的成员选择要保证客观性和公平性,答辩过程不是走过场,专家小组要严格按照答辩流程,通过提问了解研究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掌握程度,对研究生是否能够通过答辩予以判断。

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

对于优秀的学位论文可以设立奖励来进行鼓励。一方面,这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后续的研究生加强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督促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制度,但是从执行力度来看仍有上升空间,再就是重精神激励的同时也要加强物质激励,鼓励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管理,从而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本研究从控制论视角出发,优化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过程来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学位论文既能体现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反映研究生从事科研的能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后的成果检验,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和优化。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41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YB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实验教学项目(SY201429)成果

参考文献:

[1]常宝英.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4(18): 47-49.

[2]陈勇, 王道红. 浅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 29(3): 51-53.

[3]刁在祥, 王少君, 张军波.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J]. 管理信息系统, 1998, 22(S1): 110-112.

[4]姜晶玲.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 41(22): 37-38.

[5]李彩丽, 缪园. 硕士生生源质量与学位论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26(9): 8-11.

[6]刘敏. 问题与对策: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审思[J]. 湘潮(理论), 2007, 3(1): 66-68.

[7]溥纯芝.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12(6): 57-60.

[8]刘之葵, 周. 工学类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评估标准的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 30(12):182-184.

[9]李艳明. 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21(11): 58-61.

[10]童天湘. 控制论的发展和应用[J]. 哲学研究, 1979, 25(3): 75-80.

[11]陶涛, 陈虹, 阳小华. 风险控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1(4): 34-37.

[12]文道贵, 潘建红.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8, 24(4): 86-91.

[13]王科. 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1, 27(6): 131-132.

[14]王颖, 徐雷.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评、控治理模式研究[J]. 国际商务, 2012, 26(4): 113-120.

[15]严江. 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4(4): 8-10.

[16]杨同毅.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9, 16(3):52-56.

篇3

随着近年来高校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5年的312292人,一直扩大到2015年的574300人,十年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近85%,年增幅保持在4%左右。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关注点放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是研究生阶段培养环节的最终结果――学位论文。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让研究生的硕士阶段学有所成并学有所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全面质量(total quality,TQ)的概念是在1992年由9大企业的主席和CEO、著名大学的商学院院长以及许多知名咨询专家做出概括定义:全面质量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方法,横跨所有的职能和部门,涉及所有的员工,从高层到低层,并前后延伸至供应链和顾客链。全面质量的基础是其理念,包括系统、方法、工具。

国际标准ISO8402-94对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是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TQM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全面”两字,全面两字也突出了TQM的三个特点:全员参加、全过程控制、各个环节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发源于制造领域,随着期望的提高,渗透到医疗、教育、非盈利组织等主要经济领域。美国也是最早将质量管理应用到高等教育中的国家,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层次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范例:自1991年以来,每年有50~60个项目由大学持续质量改进委员会来实施协调,过去十几年已经针对其整体管理系统完成了诸多重要的质量管理改进项目。在国内,将全面质量管理与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的研究仍属于一个前沿的领域,鲜有成果。

二、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阐述

在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运用于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之前,首先应该梳理清楚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从撰写到答辩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才能针对于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学位论文进行质量管理。

1.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从2014年研究生教育不再免费,而是实行教育收费制度以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了近20年以来的第一次明显下降。在国内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出现生源严重短缺的情况。生源短缺给各高校研究生招生部门带来的问题是无法完成既定的招生计划,进而导致研究生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导致学位论文质量的下降。

2.研究生指导教师问题。从研究生导师双选确定研究生指导教师开始,研究生导师就成为研究生培养及学位论文的第一责任人,然而研究生导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忙于自身科研任务、自身能力不足、所带研究生数量较多等,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疏于指导甚至不闻不问,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同时,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师队伍也随研究生数量的增长而不断扩大,许多刚入职的博士讲师未经过培训直接被聘为研究生指导教师,高水平的导师相对不足,导师队伍的平均素质有所下降。

3.研究生本人问题。我国目前有两种类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研究生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科研,专业学位研究生偏实践;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基础均来源于培养期间的科研或实践。部分研究生在研期间不潜心研究导师布置的课题研究或不在企业完成实践,荒废了研究生期间的资源和时间。

4.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关于学位论文撰写流程及答辩相关事宜已经有各自的一套规章制度,从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直至最终答辩都是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但这些规章制度只能起到对研究生及导师的引导作用,指导下一步的论文工作进程要求。从高校研究生管理机构角度来讲,也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监管力度较差等问题。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学位论文管理中的应用

硕士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指:以学位论文质量为中心,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全体成员(责任人与机构)为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面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全程监控、保障、改善过程。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一项全面质量管理工程,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法科学的运用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水平。

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学位论文管理中,对学位论文进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环节保障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反映在研究生教育上,即硕士学位论文的管理应该由全体成员来完成,包括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所在硕士点、硕士点所在学院、研究生管理机构等。

全体成员中导师的作用占很大比重,上文提到由于指导教师的原因导致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导师组”或“双导师制”都是目前高校中提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论文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一个研究生由一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就会出现导师精力不足等问题,而导师组或双导师制则可以极好地避免这个问题,而且多位导师均可从自己认知的各个角度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导师有主有次,形式客观。

除导师外的全员,即硕士点、学院和研究生院,也应具有监督、控制、保障等职责。高校应该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将工作目标进行分解,硕士点及二级学院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高校实行二级管理后,应配备专职研究生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二级学院分管研究生的领导充分的自和决定权,强化责权机制。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全体成员均可以提出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各种观点,全员参与优化学位论文的质量。

2.全过程监控。研究生学位质量出现问题一般表现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无法通过答辩、省里抽检学位论文不合格等,虽然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是在最终甚至毕业后才检验出来,但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保障应该具有全过程性,质量监控保障意识是从学位论文开始写作之初就应该具备的,直至研究生提交论文答辩结束。

研究生学位论文流程从选题开始,到最终答辩,中间需要进行实验搜集资料、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学位论文反抄袭检测()、学位论文评阅这一系列的环节,全过程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高校研究生中,选题、开题、中期、预答辩阶段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研究生采用“探索式”前行的现象,即研究生锁定一个选题抱着试试看这种不端正的态度询问导师的意见,而导师由于忙于自身的科研,没有足够精力指导研究生帮助其选题,采取“放羊式”的做法,造成研究生本身也抱着见步行步的想法,并没有论文质量意识。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应贯穿于论文写作始终,从研究生选题开始,树立以研究生论文质量为中心的观念,夯实基础,任何一步都脚踏实地保证质量。同时研究生管理部门也要起到监控质量的作用,整合学校资源,在学位论文流程的每个重要节点制定分流淘汰的相关规章制度,防止“问题论文”在质量控制环节蒙混过关而在最终答辩或论文抽检中爆发式出现。

3.全环节保障。如果“全过程性”是从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微观角度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那么“全环节性”就是在宏观层面上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中。学位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在校培养中后期的一个环节,但不是独立于其他培养环节,而是密不可分的。

学位论文的全环节性,要以学位论文质量为中心,从研究生入学开始从各个渠道让研究生知晓学校硕士学位论文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培养其撰写高水平优秀硕士论文的意识,向其展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对其就业及对学校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构建信息公开和程序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平台,以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及研究生院网站为依托,将学位论文相关制度和行事历公开;同时编制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手册,将国家和省级学位论文管理文件及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编辑成册发放给研究生,确保研究生及导师按照手册规定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重视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修读环节和基础文献的学习环节,具备本专业(领域)课程基础知识是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提,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而通过专业领域内基本文献的学习,可以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巩固其知识结构,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引导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更多启发。

综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以硕士论文的质量为中心,采用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环节保障的学位论文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进而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篇4

2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建议

2.1重视学生科研水平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目的,本科生要求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而研究生主要任务在于研究,科研能力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将重心放在以下三点:首先是对于学科的科学态度的培养,要坚守诚信,坚忍不拔,爱国敬业等;其次,是具体的研究专业课题的能力培养,比如搜索和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及时关注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的能力,论文的写作和实验操作技能等;最后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管理能力,包括在科研过程中与团队的协调合作、有效分配资源财务、与外界的交流沟通等能力。研究生的水平高低就体现在其科研水平上,是否能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是否能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等。因此,科研活动应该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课程,并将其纳入学校统一的科研管理当中,尽量使学生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脱离导师,自主进行科学研究,而不完全依附于导师的课题和指导。

2.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及科研投入首先,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并与当前的发展相结合起来,要正确预估导师队伍将来的发展可能性,并将其作为一个前提,根据这个前提条件来制定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否则现在所构建的机制是无法经受时代检验的。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在用人机制方面应该更加灵活,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专任导师和兼任导师相结合等方式都是吸收优秀导师的好方法;第二,在人才发展方面应有正确的思路,引导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方向要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放开传统的观念,以市场经济的观念来管理导师的队伍,努力适应开放式竞争,正确调整利益分配,争取吸收更多优秀的人才,并加强人才的凝聚力;第三,要避免导师队伍中近亲繁殖,建立完善的、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其次,国家和学校必须要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一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以保证研究生有足够的教研室、实验室、实验器材等,改善研究生的教育环境,这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二是在教育教学上加大投入,如加强课程的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讲座,推荐学生出国交流等。还可以建立研究生的科研专项基金,解决研究生的课题经费问题,鼓励和促进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篇5

1.传统营销理论的发展

1.1传统营销理论的产生

1923年美国人A·C·尼尔逊为了了解市场信息创办了市场调查公司,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运用分析的结果指导企业的营销活动。在20世纪30年代,另外两位学者弗瑞德·E·克拉克和C·E·克拉克把“市场信息的收集与阐释”纳入营销概念,市场研究活动开始出现。

1.2营销理论的第一次变革

20世纪50年代,霍华德在其著作《营销管理:分析与决策》中,从管理视角重点研究了市场营销学,他说:“营销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个部分,它涉及的是比销售更广的领域”。其著作标志着营销从经济学中分离和营销管理时代的开始,这也是对传统营销的第一次变革。

营销走向管理导向是一个历史飞跃,传统上营销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而经济学往往侧重于效用、分配、生产等研究,其核心是稀缺,因此在经济学中对营销的研究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营销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其主体应是企业,其核心应是交换而不是稀缺,营销理论应是围绕如何达成交易而进行的理论探索。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JeromeMcCarthy)提出了4Ps(product,promotion,price,place)营销策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传统营销的代名词,4Ps也成了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理论指南。

2.营销理论的第二次变革——关系营销理论的产生

2.1关系营销理论的产生背景

关系营销的产生具有较为深刻的时代背景,是后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和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

(1)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市场形态已经明显转向买方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手段也就更加多样化。同时,先进技术使产品之间的差异减小,企业很难通过产品、渠道、促销等传统营销手段取得竞争优势。而且企业之间营销活动的效果相互抵消,使传统营销活动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促使企业与顾客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形成稳定市场,同时企业之间的交流也因为竞争的加剧而显得更加迫切。

(2)消费者的变化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向外在化、个性化、自然化方向发展,精神消费和心理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需要企业与顾客之间通过更多的交流来实现各自的需要与利益,这就促使了营销方式的变革。

(3)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相对缩短,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依赖性、相关性也越来越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更加便利。

2.2关系营销理论的实质和实现手段

本文认为关系营销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获得顾客的忠诚,企业与各个相关利益者,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或配合创造各方亲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同时实现各方目标的过程。

(1)关系营销的实质和核心关系营销的实质是在买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非交易关系,以保证交易关系能够持续不断地确立和发生。科特勒认为:企业营销应成为买卖双方之间创造更亲密工作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的艺术。

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建立和发展同利益相关者兼顾双方利益的长期关系。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从事活动#不仅要关注顾客,还应注意大环境的各种关系: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与上游企业的关系、企业内部关系以及与竞争者、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其中与顾客的关系是关系营销的核心和归宿。

(2)关系营销的实现手段顾客关系是企业至关重要的外部关系,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营销非常重视顾客关系的管理,强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顾客服务,努力留住老顾客。因此,顾客服务是关系营销的基本手段。

要想与顾客建立和维持长期密切的关系,必须注意:首先,企业必须从顾客的需求和利益出发,不以销售本公司产品为目的,而以解决顾客的问题为目标;其次,为顾客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产品本身包含3个层次:核心产品、扩大产品、外延产品,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核心产品,更要求良好的外延产品;第三,不断的创造新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消费者很难意识到新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企业进行引导。如: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计算机速度的要求,英特尔公司连续推出了赛杨系列、奔腾系列,这些产品如果等到消费者意识到再去研究,将会大大损害消费者利益。

2.3关系营销理论的发展

关系营销理论产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对这种新的理论不同学者又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有:

(1)英、澳学派的六市场模型[1]

该理论把对企业营销有影响的因素划分为六个市场,即顾客市场(已有的和潜在的顾客)、供应商市场(要成为供货商的伙伴而不是对手)、分销商市场(协助企业销售其产品或劳务)、竞争者市场(寻求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影响者市场(财务分析人员、记者、政府)、内部市场(组织及其员工)。

(2)投入——信任理论[2]

美国学者摩根和亨特将影响企业营销成功的关系分为四组共10种合伙关系[2],即供货商合伙关系(产品供货商、服务供货商)、隐性合伙关系(竞争者、非盈利组织、政府)、购买者合伙关系(最终顾客、直接顾客)、内部合伙关系(职能部门、员工、业务单位)。关系营销是直接指向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交换关系的所有营销活动。

(3)古姆松(Gummession)的30R理论[3]

1997年瑞典学者古姆松提出关系营销就是从关系、网络和交互的角度看营销。他把企业面临的关系分为市场关系和非市场关系两大类共30种关系,前者主要包括顾客与供货商关系、分销渠道关系、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等17种关系,后者主要包括人际和社会网络关系、大众媒体关系、内部顾客关系、所有者关系等13种关系,其中顾客关系是核心。

(4)格恩鲁斯(Gronross)的价值、交互和对话

过程理论芬兰学者格恩鲁斯把关系营销看成是包含了价值、交互和对话的过程,即为顾客创造价值是关系营销的目的,交互过程是关系营销的表现形式,对话过程则是关系营销的沟通层面。他认为关系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企业和相关利益者的目标而进行的识别、建立、维持、促进并在必要时终止关系的过程。

3.关系营销对传统营销理论的变革

3.1经营哲学的变革

传统营销学的经营哲学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共产生5种经营哲学:生产导向、产品导向、推销导向、营销导向和社会营销导向,5种经营哲学都是从企业的立场出发,实现单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其核心是达成交易,只是到了社会营销导向时才对原有的经营思想有了一点突破,达成交易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而关系营销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经营哲学,其核心是与相关利益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关系营销思想是企业经营管理新的指导思想,也是一种新的经营哲学。

3.2对营销实质的变革

传统的营销实际上是以生产者为导向,企业进行营销的目的是达成交易,提高企业销售额,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营销活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且消费者在营销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采用关系营销策略使营销目标从达成交易转化到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在营销过程中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营销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资产——稳定的顾客群,与相关利益者建立稳定关系,大大扩大了企业的可支配资源,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产。如美国的DELL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使其能够在接到订单时,迅速的组织产品生产,并快速的送达世界各地。通过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赢得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合作伙伴的密切配合,DELL不可能单独完成从产品生产到运送的全过程。

3.3组织结构的变革

以传统营销理论为导向的企业,大都设立营销部门,明确规定其职责,关系营销的出现使传统营销部门的职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营销部门的职责就是完成企业的营销任务,其他的部门各司其职,很少直接参与企业营销活动。现在奉行关系营销思想的企业,其营销任务不仅仅只有营销部门完成,许多部门都积极参与,参与和各方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销部门成了各个部门的协调中心[4]。

3.4市场范围的变革

传统的营销把其视野局限在目标市场上,也就是通过市场细分所确定的顾客群,而关系营销的市场范围比传统的市场扩展了很多,它不仅包括顾客市场,还包括供货商市场、中间商市场、劳动力市场、影响者市场和内部市场。

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和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营销成功的保证。因此,关系营销仍然把顾客关系作为关注的焦点,并把它放在建立各种关系的首要位置。但同时也非常重视与扩大市场的良好关系,企业与供货商市场、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内部市场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3.5营销组合的变革

对营销组合的变革也是关系营销对传统营销理论的又一突破。传统营销理论认为,企业营销的实质是利用内部因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对外部市场产生作用,使外部市场做出积极的动态反应,实现销售目标的过程。这样的营销思想充分发挥了资本和物资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但却忽视了人的作用,而关系营销思想认为要提高营销组合的应用价值和效率必须增加人力资源的作用,所以扩大了营销组合的概念,又增加3个要素:顾客服务、人员、管理进程。

4.关系营销——中国企业拓展市场的新方法

与传统的交易营销相比,关系营销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稳定已取得的市场。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竞争手段单一、信用基础较差,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为了减小风险、稳定的市场,关系营销将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主要原因有: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它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而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仍处于传统的交易营销阶段,它更多的是强调一次易,不重视与顾客和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良好关系,产生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损坏市场的信用基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三角债”关系。同时,由于一些关系的错位,更反映了整个社会信用基础的衰落。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人不择手段,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商业欺诈行为到处可见,为了企业经营的稳定,回避不良风险,更要运用关系营销理论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良好的关系一方面弥补信用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应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从而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得忠诚顾客的同时也规避了信用风险。

4.2企业生存的要求

我国已经摆脱了供给不足的束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尽管我国市场上产品的过剩不是绝对过剩,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大部分产品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激烈的竞争,从彩电、空调、微波炉的价格战到现在的汽车价格战,没有一家能取得完全胜利,可以看出竞争的激烈。加上我国企业规模较小,可利用资源相对较少,必须利用外部资源才能更好的抵御市场风险。

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面对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的进入,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企业将要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我国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关系营销可以与各关联方建立稳定的关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对市场信号做出快速反应,更好的满足顾客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获得顾客忠诚,获得稳定的市场,从而有效地降低市场风险。

4.3实现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的要求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所有营销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根据对市场的调查显示’争取一位新顾客所花的成本是保证一位老顾客所花费用的5倍。营销学中有一条著名的“20/80”规律’即80%的销售业绩来自20%经常惠顾企业的顾客’也就是说20%的客户是企业营销人员必须与之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稳定客源。因此,作为一个“经济人”,实施关系营销,保持与老顾客长期合作关系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阿德里安·佩恩.关系营销的新发展[M].伦敦:恪根佩奇出版公司,1995

篇6

心理契约研究是当前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由于受到竞争全球化、企业组织调整(战略联盟、业务外包、组织扁平化)、人员精简、组织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劳动关系的矛盾凸现出来。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也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的管理。

英国心理学家Guest D.E认为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雇佣关系改变的过程中,心理契约是最敏感、最能集中反映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许多组织行为学专家普遍认为,心理契约对组织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调整和控制组织行为,使组织效率高,研究生满意度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可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对国内研究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对策。

一、我国研究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正面说理,宣传正确的道德规范,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觉悟和主观认识。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在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对研究生的日常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说,行政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它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们的种种要求予以条文化,从而将“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不断加强研究生的自律意识,实现自律与他律的良性互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求和成果的实现。但新形势下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制度管理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仍然不够。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思想政治教育也容易流于形式,常常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尤其是随着研究生管理事务性工作的增多,辅导员基本上处理事务性工作都已经忙得晕头转向,很大程度上疏于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单纯的说教对于“90后”研究生来说将显得力不从心。另外,从制度管理来说,一些研究生由于对其所在高校采取的管理措施不满,而将高校告上法庭的案例时有发生。在一些案例中,法院不仅予以受理,而且还判决学校败诉,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目前研究生管理模式可以大致表述如下(表1,由上往下的管理式)。

毫无疑问,思想引导和制度规范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般机制,具有永恒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人的向上求善、自尊自律的本性和品格,强调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化、情感教化使研究生循规蹈矩,自然也有其积极意义。但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统一性和严格规范性,而且过分期望研究生的德性和自律也容易导致理想化和空想。而刚性规章制度作为超越研究生个人和学校之上的客观必然性和理性力量,过分地排斥了人的情感和道德因素,容易把研究生的一切行为单一地诉诸某种刚性的规范,忽视了人性的丰富性和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使高校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失去活力和深度。因此,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夸夸其谈,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予理睬。而运用制度管理时,研究生则认为一切都是学校说了算,你要我遵守我就得遵守,完全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二、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管理新型模式构建

正是由于刚性制度管理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方式均有自身明显的缺陷,所以完全有必要探寻第三种方式来处理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矛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之下,心理契约方式便应运而生并得到普遍接受和遵循。处理研究生问题的过程中,心理契约方式之所以得到推崇,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心理契约方式以一定的目标为指向,使具有不同立场和利益的高校和研究生在一定时间和条件范围内联结起来,协调一致地行动,并且相应地规定了保证契约实现的各种措施,因而在事实上能够把主动和被动、自愿和服从、权利和义务、个人和学校统一起来,形成比较稳定的校园秩序。其二是心理契约方式内含着对研究生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对个人价值、能力的承认,力求在自愿平等的关系上合理解决各种矛盾,因而更符合人类追求社会公正和个人自由的本性。因此,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管理新模式可以归纳为图1所示(平等、自愿的契约式)。

由图1可见,心理契约管理模式与当前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当前的管理模式是由上往下压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我说你听、我压你服,而新型契约管理模式则是双方站在平等的高度,以平等尊重、完全自愿、双方协议约定的方式来共同完成。

三、心理契约方式广泛运用于研究生管理工作中

心理契约具有主体的双向性、动力的内驱性、影响的持久性等特征,它比正式契约更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研究生管理理念。在高校中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同行、文本契约与心理契约并重的新型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基于心理契约产生的三因素,高校应采取招生、培养、就业全程心理契约管理策略;基于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高校要从物质激励维度、情感激励维度和发展激励维度全面采取心理契约管理策略;基于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行为风险,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应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弊端,采取同伴管理的全员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一)基于心理契约形成角度的全程管理策略

1.招生过程:心理契约的创建和信守

由于心理契约形成于招生环节,因此心理契约的管理也应从招生开始。招生人员应向研究生如实介绍学校现有的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专业发展前景等,当前所能提供的办学条件和远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特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等,让研究生对学校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印象,使招生过程创建的心理契约较为真实、合理,使双方对学校实际情况、未来发展状况、相互责任的理解保持一致。

2.培养过程:心理契约的修正和维持

加强新生指导工作,对新生进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教育,使他们尽早完成由大学生向研究生的角色转变。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研究生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自我期望,促进研究生形成学习和成长的心理契约。

3.就业过程:心理契约的巩固与促进

研究生教育是莘莘学子进入社会前的过渡准备阶段,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或继续学业,是研究生心理契约中很重要的内容。学校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增强与人才市场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拓宽就业门路,提高就业层次,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这不仅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对现有研究生心理契约的兑现,而且也是对未来生源的最好宣传,是构建新一轮学校与研究生良好心理契约的基础,从而巩固和促进就业、招生的良性心理契约循环系统的形成。

(二)基于心理契约结构角度的全面管理策略

高校研究生心理契约有三个维度:交易型、关系型和发展型,且以关系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为主。因此,在教育管理中要从物质激励、情感激励以及发展激励等维度进行全面管理,以科学的激励策略来保障研究生心理契约的实现途径。

1.物质激励维度

学校要提供安全、整洁、资源充足的研究生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评奖体系,建立健全研究生资助体系。物质激励是运用物质的手段使研究生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品等形式,通过满足要求,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动机。它的出发点是关心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研究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物质激励应与相应制度结合起来。制度是目标实现的保障。因此,物质激励效应的实现也要靠相应制度的保障。学校应通过建立一套制度,创造一种氛围,以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使研究生都能以最佳的效率为目标。例如:物质奖惩标准在事前就应制定好并公之于众且形成制度稳定下来,而不能靠事后的“一种冲动”,想起来则奖一下,想不起来就作罢,那样是达不到激励的目的的。第二,物质激励必须公正,但不搞“平均主义”。为了做到公正激励,必须对所有研究生一视同仁,按统一标准奖罚,不偏不倚,否则将会产生负面效应。此外,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奖励等于无激励。

由于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也是基本需求,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在我国,由于研究生普遍没有稳定收入,所以物质激励更是我国高校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物质激励主要是改善研究生奖学金分配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

物质奖励可以有很多方法。一是拉开档次的方法,评定不同等级的奖学金。二是对班干部及研究生会成员进行相应的酬劳奖励,以激励研究生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三是完善多种分配机制。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性质的研究生应该制定不同的奖励方案,使之能发挥激励作用。比如,工科类研究、实验成果奖励,文科类文章获奖奖励等,他们的奖励方案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结合绩效考核情况,完善物质分配方案,使之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的需求,发挥物质激励作用。

2.精神激励维度

第一,对研究生的管理采用“温情激励”,树立“尊重研究生、服务研究生”的理念,给予研究生家庭式情感抚慰,这样不仅能增进研究生与学校、教师的感情,还能使研究生对学校、班级产生归属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学校、班级的凝聚力。

第二,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这一维度主要由合作氛围、信任尊重、认可成绩、教师支持、充分资源、目标方向等项目构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同学间的信任、尊重、合作互助,师生间的密切沟通和学校、教师对研究生的关心等。

第三,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健康心理比健康身体更重要,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爱情等方面的压力,使当今研究生的心理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救助是必需的。

3.发展激励维度

高校心理契约中,学校对研究生具有当下责任和发展责任,研究生对学校也有当下责任和发展责任。对此,可以采取愿景教育的方法,实现学校和研究生的共同目标。

通过愿景教育,学校给研究生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未来,会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管理工作中的控制和协调,有利于把研究生的生涯计划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管理两者结合起来,有效抑制学校与研究生在目标上的偏差,以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工作环境。共同愿景的建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符合当代研究生的价值观,二是要具有挑战性。共同愿景能否得到研究生的认同,取决于它与研究生价值观的吻合程度。设立挑战目标,让研究生有更大的空间发挥才能,引起他们的战略性思考,可以提高研究生对组织的心理认同程度,进一步巩固研究生的心理契约。

(三)基于心理契约违背角度的全员管理策略

信息是否对称在研究生心理契约满意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实际工作中要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学校与研究生之间应该加强交流沟通、开展认知培训,纠正认知差异,确保心理契约构建过程中每一环节的顺畅,实现认知的一致性。

要引导研究生做出合理的心理期望定位。学校要如实履行当初招生时所做的承诺,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校长信箱等各种形式,适时了解研究生的心理需求,跟踪研究生心理变化的轨迹,不断调节和修正研究生心理契约的内容,引导研究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峰,张文贤.国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

[2]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邵鹤松.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及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11.

篇7

每一个实验室的每一个实验都应该有标准的操作规程,包括试剂的配制、保存以及实验流程步骤,从根本上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每一个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都要经过严格的标准化的实验技能培训。可以是实验室技术人员示教,可以是外请工程师的培训讲解,但更多的是博士生带硕士生,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梯队结构,让新生在进实验室后熟悉实验室设备的基本操作,在博士或师兄的帮助和指导下快速积累实验技能,尽快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早地掌握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知识和技巧,从而使更多的研究生得到锻炼。有助于树立团结互助的科研精神,并形成实验室研究生"自我管理"的运行模式。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实验,每位学生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尽一切可能在实验中减少失误,少走弯路。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医学科研实验的成败与水平许多情况下就取决于实验操作细节。例如,所有需要4℃保存的试剂、样品在使用时,必需放置于冰盒里;加抗体、反应酶时,要求必须在冰箱旁加,并且速度要快;加样器的使用方法,平时在这些细节上多注意,就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水平,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

3临床技能的前期培训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为目标,其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但目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均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培养研生的素质与临床操作能力。严格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为确保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我们所在的西京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心脏外科和重症心脏瓣膜外科的培训基地,每年有大批的研究生、进修生进科室进修学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心血管外科学知识,了解更多的心血管外科学相关的新业务和新技术,是带教教员与学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心脏血管外科的每一例手术均为特大手术,任何一点疏忽都可导致大的失误,因此学员在进修学习中亲自动手,进行手术操作的机会很少。而实验室进行的动物实验给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练习机会。对于一些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外科技巧的学员,可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他们进行一些手术操作,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发现弱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如经常有学生在缝合时习惯应用止血钳夹针,这样进行心内操作很容易损伤心内结构。再如心脏外科手术野位置较深,在打结时容易出现打不紧和撕裂组织的危险,因此平时应多练习打滑结和原位打结技术。由此可见,实验室为每位研究生从学生成为医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篇8

大量兴建的水资源开发工程造成流域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结果是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河流和湖泊萎缩、植枯,生态环境恶化。在近海地区由于地下水的降低,海水入侵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概括来说,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是:

流域水循环的短路化,流域水循环的速度加快,降雨产汇流的速度加快,流域降雨很快汇入河道,泄入大海。

流域水循环的绝缘化,洪水只在大堤的范围内流动,不再泛滥。河流两岸的广大洪泛区不再受到洪水的侵扰,但是也失去了洪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和清洗。流域的水循环与河流的水循环绝缘化。

流域生态系统的孤立化,流域的水绿生态网络被切断、阻隔,流域内的生物群落被局限在某一固定区域,不能自由移动,捕食和不能正常进行,造成生物群落的退化和灭绝。

近年来,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流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被接受,提出了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新课题,许多国家提出恢复流域的自然特征,恢复多自然特征的河流,我国的一些流域也先后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目标,在这样的大潮流的推动下,出现了许多生态水力学的研究课题,比较引人注目的成果有:

湖泊水生态系统的修复。目前我国人口密集区的大多数湖泊出现了由于污染造成的湖泊富营养化现象,即由于磷、氮类营养盐大量进入湖泊造成湖泊内藻类的异常增殖,水体生产力提高,水质恶化。对湖泊的治理除了控制污染源之外,最有效而可行的措施就是修复湖泊的生态系统。在我国的洱海、滇池、太湖都在开展生态修复的试点工程。如湖滨带的生态修复、湖周湿地的生态修复等。湖流对营养盐的输送、湖流对湖泊内泥沙的输移、湖流对底泥污染物释放量的影响、以及综合各类研究成果建立的水域富营养化模型等都成为生态水力学中的热门课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率先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类似的课题已经有很多。已有三维的富营养化模型,包括流场、温度、太阳辐射、光合作用、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水生动植物在内的诸多物理、化学和生态参数。

恢复河流自然特征的研究。传统水力学的研究,比较注重河流输水的经济性,结果造成河流断面的均一化、河流渠道化,河流自然特征逐渐消失,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目前,在恢复河流自然特征的研究中,创造河床的滩——潭交互结构、近岸的洄流结构、创造适合特种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流场等方面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以河流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的水利工程调度研究。以往的水利工程调度大多只考虑水资源优化、水能经济优化等目标,没有将下游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调度目标,结果往往是达到了经济优化的目标,损坏了下游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结合下游河流环境、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提出了以下游生态环境优化为目标的水库调度研究,增加了水库的生态环境调度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将水库的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被称为生态型水库。

洪水资源化的研究。传统水利认为洪水只是一种灾害,近来逐渐认识到洪水不仅是灾害,还是一个生态过程,通过洪水泛滥补充地下水、恢复湿地、清洗河流、改良土壤等,因此不能完全消灭洪水。这方面的研究有,有控制的人工洪水调度、与溢流堰结合的堤防设计、利用洪水的地下水回灌等。

湿地修复技术研究。湿地的恢复需要适当的水流条件,不同的湿地植物群落,需要相应的水深、流速、水温等。在湿地恢复过程中要注意流场的控制,以满足湿地生态修复的要求。

篇9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近200年的工业时代,也带来了地球资源的井喷式开采。20世纪中叶,后工业时代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抑制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问题。人类社会要摆脱困境,社会发展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核心是要解决发展的生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导致了国内环境资源急剧恶化,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特色发展模式。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本文对国内主要的狭义社会主义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生态论和生态伦理理论等5个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进行评述。

2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2.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论

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以理论为基础,以批判和解决生态危机为宗旨,以建立和谐的绿色社会为目标,深入研究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强调人类应该依照生态要求规划生产,反对单纯经济增长主义[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主要包括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和生态危机理论,认为人类存在是建立在人类与生物系统之间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上,但人类在解决生态危机、重新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应当关注人类世界,关注现存世界。

国内狭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初期,学者们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体现其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其中,柯自源(1977)提出“资源枯竭论”是“庸俗生态系统论”的观点,作出了世界现在面临的不是资源枯竭、生态危机,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断[2]。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讨论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社会主义范式,他们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生态弊端的理论批判和对绿色未来社会的理论设计。潘岳(2006)提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3]。郇庆治(2006)则强调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性问题,即论证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和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与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内在相融性[4]。

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流动快、工业发展迅猛,这对本来就有限的资源造成了的巨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但回顾我国社会发展之路,发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生态危机的挑战,可见社会制度并非影响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弊端的凸显,现下国内与其相关的研究日益减少。

2.2生态中心论:生态本位

生态中心论是当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普遍认同的理论,它以生态优先和生态本位为基本原则。强调人类应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进一步拓展到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主张生物圈平等主义[5]。它主要包括生态优先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指人类之外的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于人类需要的内在价值和按生态规律生存下去的权利。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在借鉴和认同西方生态中心论的基础上展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申曙光(1994)秉承生态优先理念,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着眼于其哲学、科学、能源等三大现实基础。他以生态文明在国外现实中的生产实践为论据,论证了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再考虑经济效益的必要性[6]。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提倡和发展,曹明德(2002)主张生态本位、生态优先,人类并不具有相对其它存在物的特殊利益和权利,提倡“生物圈平等”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和谐的思想[7]。

但生态中心论遭到了现代人类中心论者的反对。白光润(2003)就曾指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自然法则。人类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促进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必要干预是必需的,把人类混同于一般生物的纯自然主义也是对人类进化的否定[8]。正如王雨辰提及的人类中心论者对生态中心论的驳斥:一方面,任何物种总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而不会以其它物种的福利为中心,因此人类中心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另一方面,脱离人类利益的生态运动是缺乏内在动力和不可持续的[9]。

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本位、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等观点冲击了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人类利益优先的社会意识,但其论述在理论内涵上具有含糊性,而且没有建立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而是诉诸直觉和体验。生态中心论者阿恩・纳斯(Arne Naes)在其“深生态学”中论述了他的“生物圈平等主义”: 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是一种直觉上清楚明白的价值公理。这种直觉方法下的研究成果难以令人信服。

2.3现代人类中心论:可持续发展观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但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又颇为不同,戴维・珀(David Pepper)将它定义为一种长期的集体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且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类中心论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基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末,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被赋予了新时代内涵的人类中心论重新回到人类发展的视野,丁立群(1997)从哲学人类学的层面上,提出人类发展应以人的最终解放为元价值,旨在建立人的完整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10]。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展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实践,俞可平(2005)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前提,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11]。尹世杰(2004)也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人类中心论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承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存在着缺陷,但这决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本身存在什么问题[12]。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也会带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诸大建(2013)提出在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深化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13]。国内持现代人类中心论的学者们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但现代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也存在着不足,虽然从生物都有其利己心来看,现代人类中心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一味从人类利益出发,不尊重自然界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行为,必将导致自然的报复,这从现在全球面临的生态困境上就可见端倪。

2.4生态:历史唯物主义论

生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底蕴、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一种当代资本主义理论。我国现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学者们从我国社会实践中汲取经验,是根据我国历史和现下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独特思考模式,它主要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生态批判理论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物质、精神和生态的协同共进,这个理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充实,形成了现在的“五位一体”发展理论,生态批判论从生态角度对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等方面展开生态批判。

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直到今天仍备受国内学者的认可,刘思华(2008)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视角对生态经济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提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明确人类社会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14]。此后学界对“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与实践的重要性”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刘俊伟(1998)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应当以思想中的社会实践(在思想中,社会实践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关系)和历史唯物主义观作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石,社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15]。王雨辰(2009)也一直提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转向历史唯物主义范式[16],强调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用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应当通过变革不公正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合理协调人们在自然资源占有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来解决生态危机。此外,刘仁胜(2010)也赞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要借鉴生态的合理成分[17]。但有许多学者对生态理论的不足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曾德华(2013)就认为生态文明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18],生态在把资本逻辑作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时,未能深入检审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时,又未充分发掘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及生态危机所彰显的文化问题。

生态它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其中不乏深刻之处。它力图将生态运动引向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双重变革,但由于它在使用马克思哲学观点和方法论时具有一定片面性,可能会造成改革途径偏离。

2.5生态伦理理论:“人―自然”中心轴发展

生态伦理理论出于中国传统人类伦理基础,承认生物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道德地位,但它并非生态中心论,更不属于人类中心论,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型,构成“人―自然”中心轴系统。人与自然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一方的繁荣与发展也必定以不损害另一方利益为前提。生态伦理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论和道德关怀论,要求人类要承认自然界拥有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其他伦理主体自觉地、能动地履行道德义务、提供道德关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生态伦理学也为我国研究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角度。生态价值论定义了自然界价值的双重含义,狭义上是对人类需求的满足,广义上是指对地球上一切生命维持生存需要的满足,后者就是生态价值。叶平(1995)要求我们理解自然界价值和生态价值,提倡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观,是对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生态价值所进行的总体透视[19]。

不过,生态伦理理论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争论。刘福森(1997)认为,人类之所以应当保护生态自然,最终是出于对人类全局的、长远的生存利益的终极关怀[20]。但余谋昌(2009)提出生态伦理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出于保护自然价值的目的,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行为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成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社会的积极力量[21]。人类在保护生态与关怀人类生存利益存在的是联动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现在生态伦理学正在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

生态伦理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倡环境道德研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并将成果转化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为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伦理基础。不过其“合乎生态规律的就是有价值的”的论述把生态规律看成唯一的价值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Georg W.F. Hegel)唯心存在主义的影响,这一观点仍存在广泛地争论。

3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的发展趋势

撇开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不谈,自生态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提出伊始,它们及其拥护者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息,它们都在一定程度相对正确地阐述了后工业时代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推进了生态文明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观点的缺陷与不足也逐渐显现。新的理论不断出现,其中结合了我国生态建设实践与经验的生态论,以及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出发的生态伦理理论等较受学界认同的理论也加入到论战当中。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感谢:本文在选题及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江宜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美\]乔尔・柯维尔,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 绿叶,2008(12):96~100.

[2] 柯自源. 评“资源枯竭”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质――批判披着科学外衣的马尔萨斯主义\[J\]. 自然资源,1977(1):1~10.

[3] 潘岳.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 绿叶,2006(10):10~18.

[4] 郇庆治.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 江汉论坛,2006(4):13~18.

[5] 陈伟华,杨曦.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15~19.

[6] 申曙光.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7] 曹明德.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8] 白光润.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 人文地理,2003(2):75~79.

[9] 王雨辰. 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争论及其价值\[J\]. 哲学动态,2012(8):24~30.

[10] 丁立群. 人类中心论与生态危机的实质\[J\]. 哲学研究,1997(11):58~62.

[11]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与现实,2005(4):4~5.

[12] 尹世杰. 弘扬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社会科学,2004(2):5~10.

[13] 诸大建,朱远. 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07~218.

[14] 刘思华.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生态文明观”\[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5] 刘俊伟. 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55~58.

[16] 王雨辰. 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J\]. 哲学研究,2009(12). 11~16.

[17] 刘仁胜. 生态、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C\]//中央编译局.与生态文明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局,2010.

[18] 曾德华. 生态与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

篇10

机器的发明促成了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巨大改善,这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社会带进了机械化时代,传统的手工劳动逐渐被生产效率更高的机器所取代,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了当时时代的主流,社会上出现了专业的分工和集中化加工,企业和企业间出现和更多的合作,而不是各自闭门造车。但是随着机器生产和合作化生产的发展,企业内部协调和企业间合作的秩序很难控制,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普遍不高,老板和工人的关系甚至处于对立的状态。鉴于这样的现象,泰罗的科学管理应运而生,从而第一次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打破了以往的经验式管理。泰罗的科学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对人的管理,针对工人的各种怠工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无数企业纷纷效用,于是企业的生产的重点转移到了对工人的控制和管理上,生产效率发生了大幅度提升。

但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却存在着缺陷,泰罗当时以人为本的假设只是建立在把工人当作经济人这个基础上的,认为工人的一切出发点就是金钱,然而却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和群体性。大量企业加强了对工人的管理,然而生产效率仍不见提高,于是一轮新的对于工人的探索实验逐渐展开,历史上将其称为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经历了“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四个阶段,深入细致地探索了工人在不同环境下的生产效率,最终证明,工人并不能够单纯地作为经济人来对待,工人也不是机器的延伸,而其心理归属感和团队感知以及其工作满意度才是影响工人效率的最主要的维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管理的激励理论开始迅速在企业中应用,企业领导对工人有了更高的重视和关怀。

二战之后,经济迅速膨胀,企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获得更高的竞争力以及获取更高的利润价值,无数企业开始对于改善企业内部价值链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探索,最后,以大规模生产为代表的生产方式应运而生。这也被现在称为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产品的单位成本逐渐下降,这样既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使企业迅速扩张。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专业化生产出现了,人员分工更加细致,员工技能分散专一,工作更加熟练,这样的生产方式成为当时乃至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

然而随之,一个新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大规模的专业细致的分工,导致了生产环节的大量增加,进而导致了生产的每个环节产生了堆积如山的库存,而且生产秩序的控制难度也进一步加强,前后之间的缺乏联系使得部门之间效率不一,进而影响了整体的有效产出。基于这样的混乱情况,以色列物理学家以小说的形式阐释了混乱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知道,现在这个理论被成为TOC约束理论。高德拉特提到,衡量一个企业好坏的重要指标有RIO、现金净流量以及利润率,但是这些指标却很难指导实际的生产作业,于是提出了有效产出、库存和营运费用这三个新的指标来衡量生产效率,这三个指标可以被实时观测,而且包含了生产型企业的全部内容。企业中的生产环节普遍存在着统计波动和依存关系,统计波动是指环节内的生产效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平均效率必然意味着有时高于平均有时低于平均,依存关系是指环节与环节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个环节的结束后才是另一个环节的开始。由于统计波动和依存关系的存在,每个生产环节部分出现了大量的不平衡,生产并不能按照预期的平均效率发展,而只会由效率较低的环节决定,这叫TOC中的慢制约,于是企业出现了大量的瓶颈,瓶颈必然产生了大量的库存,瓶颈处的损失和浪费就是系统和总的有效产出的减少,所以要针对瓶颈做相应的努力。当时提出的想法是鼓--绳模型,进行流程式的管理,大致的思想就是生产环节的统一化管理和步调一致的生产,但是这只是一种思想,在当时技术环节特别是信息行业还相对落后的时代很难做到统一化管理和生产,问题仍然存在。超级秘书网

到了90年代,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有些专业化分工生产已经开始极大地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在世界企业的无数次探索和尝试过程中,丰田汽车公司迅速崛起,在世界汽车界中具备了很强的影响力。而大野耐一,丰田汽车的前副社长,以其丰田生产方式的提出,迅速享誉全球。及时化、自动化、看板方式、标准作业、精益化是其方式的最精要思想。而“一人屋台”生产方式更是一改之前的专业化分工。以前总是一味的强调大规模生产,把工作环节分解得越来越细,以提高效率,然后大量的生产环节却产生了大量的浪费和大量的库存,同时伴随着较低的周转率,新的一人屋台方式的培养,要求培养更多的多能工,于是一个人可以做更完善的工作,浪费减少了,同时工人的工作也更有意义了,自身的价值也更好的得以实现了。正式由于这样的生产方式,丰田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各方面运营成本也大量降低,现在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而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方面,状况也明显好于美国底特律汽车三巨头。

而现在IT业迅速崛起,管理信息系统正在茁壮成长,大量大型企业都在尝试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之路,而企业IT的发展正是TOC理论中鼓--绳的最好工具,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将迅速使企业连成一体化,而基于此的大规模专业化分工的库存、波动和混乱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因此我认为“一人屋台”生产方式仅仅是目前信息技术还不成熟的一个权宜之计,随着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更加顺利,生产节奏能够以一个很一致的步调进行,那时大规模专业化分工合作还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篇11

(一)声像设备存在着"一硬一软"的现象

"一硬"是指声像设备数量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工作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声像设备有了很大改善。在调查的161个单位中,仅有21个单位没有声像设备,占13%,87%的单位都有1台以上的声像设备,设备总数达671台(架)。从总体讲,声像设备可算比较"硬"。"一软"是指声像设备管理之乱。有101个单位没有制定声像设备管理制度或相应的使用要求,占62%,致使有的设备闲置,没人会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设备存放在科室或个人手中,没有合理利用;有的设备使用人员不明确或频繁变动,设备不能有效地利用。从而形成了"硬件硬、软件软"的现状,而且"软"的方面直接影响了"硬"的方面作用的发挥,最终造成一些重要活动没能及时摄录,档案没能完整保存下来,给以后声像档案的产生及归档留下了隐患。

(二)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和两种误区

摄影录人员在各自单位中直接从事着产生声像档案的工作,并决定着声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调查反映出在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强"表现在所调查单位的443名摄录人员中,有专职156人,兼职287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2%。队伍强大、年龄适中、文化程度较高这是"强"的一面;"弱"表现在443人中,专业工龄1至5年者381人,占86%,5年以上者仅占14%。经过专业培训的共68人,仅占16%,其中1至3个月短训(摄录专业)的66人,专科毕业2人,有84%的人都属"自"。专业工龄短、专业知识及技能普遍较低这是"弱"的一面。

调查中还发现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两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种是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声像档案。他们一直误以为只有上级来文、红头文件才是档案,而他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认为拍完、录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归档保存;另一种是部分人误以为谁拍的照片就归谁,送往报社、电台的用完就算完了,怎么处理这些声像档案属于个人行为。由于这些同志缺乏全局观念,档案意识不强,仅考虑个人或本部门工作方便,致使部分声像档案长期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不移交档案室或档案馆统一保存。特别是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造成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

事实证明,摄录人员"弱"的一面影响了"强"的一面发挥作用,加上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声像档案管理上的不规范。也就是说,产生声像档案的第一关棗形成和归档不把好关,待用时再靠档案员去催要或档案馆去征集,那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三)声像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复杂

1、管理制度不健全,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调查中有75个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声像档案管理制度,占47%,有半数以上的单位处于无章可循的自由形成、自由处理状态。据调查,声像档案的管理主要存在着3种形式:一是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随时形成随时移交,仅占26%;二是各科室一年一次移交档案室,占35%;三是由科室分散保管或个人保存,占39%。由此表明有五分之二的单位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调查发现,有近20%的单位有积存照片没归档,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文字说明更难说清。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从录音、录像带的归档情况来看,更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是"一盘带子反复用",原始录音(像)没有保存下来。另外有些部门或个人手里保存着部分珍贵的声像档案,虽管理不规范,但当档案部门去收集时,往往不愿交。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意识不强,对声像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3、管理状况"喜""忧"悬殊,发展不平衡

调查单位中设备、人员、声像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有11个单位,占6.8%;而无设备无声像档案、有设备无声像档案、有声像档案没集中统一管理的单位48个,竟占40%,两极所占比例悬殊。从照片数量看:最多的一个档案室存有20000余张,其余160个单位20860张,平均130张(其中多者上千张,少者几张)。仅从照片档案一项看,声像档案的管理水平就很悬殊。

4、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而调查发现,只有广播电视局、韩村河村等少数几个单位设置了声像档案室或配备了声像档案专柜,其余各单位都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受损等,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悔之晚矣!

5、收集渠道不畅,声像档案馆、室藏匮乏

区档案馆是全区永久保存档案并向社会提供利用的基地。但目前馆藏声像档案极为匮乏。基层单位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照片档案散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正是由于多年来沿袭下来的声像档案分散保存,难以及时完整归档统一管理,致使基层档案室声像档案不齐全,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也就没了来源。源头没控制住,加之征集措施不得力,渠道不畅,造成今?斓呢逊Α?BR>

6、区域性重大活动档案失控,声像档案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每次区里或基层单位组织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馆(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单位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各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各自负责一块工作,相应形成的档案材料缺乏协调、统一、集中,活动结束后,档案材料也各归东西,声像(包括文书、实物等)档案流失在所难免;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

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二、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争取领导重视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要争取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各立档单位要善于抓住机遇,结合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通过馆、室藏档案以及生动的利用实例,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很必要。区档案局将与有关部门配合出台《房山区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永久、长期保存的声像档案应定期向区档案馆移交;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

(三)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现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人员、设备、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促其逐步规范管理;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建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不留死角。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

从长久保护和利用考虑,声像档案要求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而目前声像档案保存条件普遍不符合上述要求,短时间内都配齐专柜或设专室又不现实。我们认为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是当务之急。首先,声像档案要独立成卷,使用声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其次要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远离光线、磁场等;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保护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五)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

篇12

1统计数据的性质

1.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包括人事、财务、仪器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2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2.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2.3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具体有以下几点: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与往年同期比)、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院领导往往据此主持召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并把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宣读,对于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给予表扬和批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合理在诊断质量评价上,以前我们只评价门诊/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仅这两项指标不够全面,又把漏诊率、待诊率、入院3日确诊率纳入考核项目,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把一目了然、反映不出诊断水平的疾病,如大部分骨折、烧烫伤、原因明确的中毒和部分创伤等剔除,使其不参与诊断符合率的计算。

两点体会:第一方便了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2002;17(2):82-83.

[3]侯世方,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75.

[4]马天华.浅谈医院统计职能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4):202.

篇13

1、班级性格管理

简单的说,它就是组成班级学生性格的总和;具体的说,他包括一、自信心,只有当一个班级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种挑战时,他才有可能战胜它。要善于尽早发现学生的天资和才能,有意识引导、鼓励学生对成功抱有信心;二、热情,有些班级的学生对做任何事情充满热情,甚至包括扫地搬东西的小事情都积极参与,但有些班级学生对班级事务冷淡,学习也缺乏热情;三、进取心和好强心,学生对学生共同进步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好强,不希望落在别人的后面;四、希望,这种特性能使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于迎接挑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充满希望,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位乐观主义的培养者,悲观、失望和忧郁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经常教育学生遇到失败并不可怕,要敢于笑对生活。

2、班级情绪管理

情绪是指个体对于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是否符合个体认知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映,班级情绪种类有:乐观进取的积极情绪、自暴自弃的放纵情绪、学习受挫的厌学情绪,压力过大紧张过度的焦虑情绪,我行我素的叛逆情绪等。

就以厌学情绪为例

一.产生厌学情绪心理的原因

(1)有些同学由于学习失败,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压力和鄙视,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积累,会严重妨碍学习,导学无动力,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有部分同学由于害怕学习,惟恐失败构成对自尊心的威胁,于是对学习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害怕、讨厌学习。

(2)有的学生在家中因受到过分的宠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有一种“我即中心”的优越感,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对老师不尊敬,对同学不友好,甚至出口骂人,出手打人,因而,师生关系不融洽,同学关系紧张。有的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估计过高,目中无人,在学习上大胆激烈有余而理智毅力不足,情绪波动极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产生了厌学心理。

(3)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

二、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

(1)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实现角色转换。这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在此期间可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

(2)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厌学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3)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4)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函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三、班级情感管理

班级情感管理就是老师以真挚的感情来增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与思想沟通,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最终形成和谐融洽的教与学气氛管理方式,情感管理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正向情感,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通过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来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班级情感管理的途径:

(1)帮助学生挖掘天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的无限潜力,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切的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潜质,给学生提供发展长处的机会,并做到及时的指导,使学生更容易得到发展。

(2)营造利于增进学生之间感情的学习环境。班级环境和舆论氛围对班级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舆论氛围有助于班级团结,班级环境是基于舆论氛围之上的集体意识的状态,没有好的班级环境就难以打造优秀的班级文化,这样班级内部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将出现问题,学生感情出现问题班级的团结度必将打折扣,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超级秘书网

(3)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倾听是一种很好的修养表现,倾听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学生的真切感受。班主任如果善于把握倾听技巧,掌握正确的倾听方法,学生会最大限度的将其心灵外化,便可最大限度获取信息。

(4)对学生的成绩和成功表示祝贺。鼓励和表扬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学生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表扬,并尽可能的在公众场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的表示祝贺,这正是他所期待的,收获祝福的人的心理感受总是幸福的,生活总是美好的。

每个老师的工作都很忙,零星琐碎,但如果抓住班级管理的规律,找准班务管理的切入点,上课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班级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和跟班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另一方面还要有极强的耐心,持久的毅力去打造一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