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习与实践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习与实践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习与实践论文

篇1

一、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的学习习惯

(一)提前预习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

(二)细心观察的习惯。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

(三)勤于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

(四)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向老师质疑、发问。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如果学生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鼓励他去问,一旦有些问题是通过问询教师、同学得来的答案,我们要给予鼓励。

(五)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

(六) 背诵的习惯。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我们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养成这一习惯可以从最基本处着手,让学生从刚开始学着写字时,就把每个字的笔划、笔顺写准确。

(八)广泛阅读的习惯。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的训练。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而在不断“重复”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困难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如学习中的松懈、疲沓、漫不经心、索然。寡味、教材难度大等。

(一)耐心发动,逐渐加速。一个人培养习惯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二)培养意志,激发兴趣。一是人的意志可以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强化对自己意志的培养和锻炼。二是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定的兴趣来辅助和支撑。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一个学生如果懒于学习,不愿思考,就难以养成好学深思的习惯。

篇2

实习实践期间,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由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学生活动的空间由课堂、宿舍过渡到企业、社会。学生离开原本熟悉的、温馨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从而进入到另一个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现代企业多为大型企业,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人员构成极其复杂,学生接触的人与事较之学校要复杂得多,各种社会思潮、人际关系和企业文化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更复杂。

3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说教性质的,缺乏实际的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同现实社会和生活的联系,针对性不强。在实习实践期间,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与科学文化理论)联系和运用于实践,并不断地指导实践,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实习期间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用于回答和解决学生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4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效性

由于学校教育环境相对孤立,思想政治教育多为灌输式的,相对于学生来说,理论过于抽象,缺乏吸引力;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目标要求与价值取向偏高,缺乏时效性,且这种教育多需要学生的间接领会,而间接领会往往会受多种外界因素和同学们自身的理解能力、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心理素质、人生态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书本理论滞后于形势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飞速进步,不能很好的回答和解决同学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社会实际问题与思想矛盾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真正起到内化作用,缺乏真实有效性。在实习实践期间,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要求和社会形势需求的内外交融中,通过自我的直接体验与深刻感悟来认知理论,通过操作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通过对比发现不足,加强改进;通过实践归纳总结,提升能力,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效性。

5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树立“动态服务”的理念

在校园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多由教育者来主导,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来接受,多数情况下呈现的是一种引导和管理,虽然也强调服务意识,但是这种服务意识并不以学生的真实需要为前提。而在实习实践期间,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多承担的是引导和协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一角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服务者”,要努力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学生的问题。且在实习实践期间,学生发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是随时的、是动态的、是分散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是“动态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树立“动态服务”的理念。

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趋于网络化

在学校实习期间,学生相对集中,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集中地、面对面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在企业实习实践中,由于学生被分散在各个岗位,生活区域也不够集中,加之他们上下班的时间也不尽一致,很难集中起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实习实践中多数学生上班时忙于工作,下班后忙于休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面接触学生的机会较少,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失效,所以网络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目前的学生多为90后,他们普遍“网络化”程度很高,喜欢用说说、微信、博客、贴吧等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交流心得、发泄心中的不快、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实习实践期间更是如此,因此,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来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知晓学生的真实想法、把握学生中的舆论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及时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做到时效性和针对性。

篇3

二、法学理论的“无用”论

对理论“无用”的说法既来自法律实务工作者,也包括一些学者本身。法律实务者总抱怨当实践寻求理论指导的时候,总是找不到相应的理论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实务工作者对司法实践中所做的理论研究能否产生有效的作用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有些学者直言:“中国当代法学院所提供的理论知识有许多不是法官所需要的,而法官需要的又并非法学院所能提供的。”近三十年来学者的理论研究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法学教授与法官各自为营,从自己的角度来研究。对于理论“无用”的偏见,我们应谨慎看待。

导致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脱节出于多种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的法律移植背景。由于我国法律的移植主要是翻译,中国近现代法学在理论知识生成过程中忽略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法学理论与其研究对象之间存在断裂,法律的理论规范和社会现实之间不相适应。与其他学科相比,当代法学研究更缺少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也因为法学不能深入社会,以及缺少对社会其他学科的了解等,显得比较落后。即使是关注实际的法社会学研究,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有人认为,理论研究所依据的主要是书面的资料,而不是出于对现实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这是发生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脱节的首要原因。

导致理论“无用”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法律实务工作者要求的理论与法学学者面向实践所做的研究存在一定距离。有实务工作者认为法学理论不能为法律实践给出明确的答案,当实践寻求理论指导时没有具体理论指导,因而更加轻视法学理论,甚至对法学理论产生抵触。甚至更有学者认为,理论只有与实践相分离,才能保持学术独立的品格。法学理论是以理论形式出现的,法学理论如果不高于法律实践,那就不能称为法学理论。虽然法学理论来自法律实践,但并不一定都面向法律实践。第二,理论“无用”与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理论素养不高有关,也与法学理论比较高深有关。比如,法律方法论书籍,几乎没有几个法官能真正读懂。这使部分法官怀疑理论研究的实际作用。此外,法学学者的研究也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所研究的法学理论不一定能满足法律实践需要,是导致法学理论“无用”的客观原因。

上述对法学理论的批评说明:我国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法学理论难以在法律实践中发挥作用,法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受到了轻视。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必定导致法学理论的实践功能被贬低,甚至把法学理论视为无用的,最近有学者呼吁法学家与法律家之间要加强沟通,将学者们的理性思维变为法官的办案经验。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年会把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理论与实践作为主题,说明在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互动关系中,我国已开始关注法学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问题。因此,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关系的角度,对法学理论的实践品格给与肯定,对于改善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脱节的情况,发挥法学理论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互动与结合

篇4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教师需因材施教,抓住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灵活转化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感受现代科教”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时给学生教授现代科技的各类变化,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各种妙处,并激发学生思考身边物理应用的科技创新对自身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科技”,教师可通过简单的道具,与学生一起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体验当“科学家”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1 开展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问题式探究学习与当前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一致的。小学阶段正处于习惯养成的时期,然而教师却不应该一味地讲授,使小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缺乏认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问题意识是学习中所必需的一种思想维度。

2 学语文问题式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

2.1 探究性

问题式探究学习要求教师鼓励学生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并且允许学生随时质疑, 敢于对教材提出怀疑,敢于与教师争论,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式探究学习是以问题的探究为中心进行知识构建的。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和方法,体验成功的滋味,进而激发探究欲望。

2.2 自主性

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中去感悟,去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们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进一步发现新问题,然后解决新问题。整个过程是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长学生的智慧,吸收知识,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创新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读,不仅要在读中解决“旧”问题,还要对不断产生“新”问题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去思考问题。

2.4 过程性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互相合作交流,不时地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记录从而发现有用的信息。问题式探究学习应该关注学生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的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3 如何开展问题式探究学习教学

3.1 学生不爱提问的现状简析

学生为什么提问少呢?经调查,从学生角度来看,原因主要有五方面:①学生害怕尴尬的局面。②学生懒得思考。③学生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情。④有些学生表达能力差,不知道怎么提问也不习惯提问。⑤觉得时间不够,来不及思考。另外,学生关于提问的观点为:①老师们把问题都问完了。②老师觉得我提的问题幼稚而不够重视。③老师很少对如何提问进行指导。④老师们提问后没有给多少时间就开始给答案了,没有留下思考时间。而老师们的对提问的一些建议和认识是:①老师希望学生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但课堂上没有那么多时间。②老师希望学生不仅仅和自己交流也和同学交流,学生间缺少互相聆听。③老师希望学生提问的水平由所提高,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④老师希望学生在问题出来后和回答问题前好好思考。

3.2 问题式教学中中坚持的三大教学原则

3.2.1 专注于提问形式的多元变化

小学生具有活跃性,作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呼吁学生整体的参与意识。在学习人教版中的《乡下人家》、《麦哨》、《乡村四月》时,可以请同学们列举身边的乡村美景,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对语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厚。

3.2.2 所提问题必须具备针对性

教师的提问,是为教学而设计的,有目的性,同课堂授讲内容应该紧密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针对教学难点予以提出,或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地提出相关问题,而不是随口提问。比如在人教版《检阅》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左腿截肢的博莱克为什么被队员安排在国庆节儿童检阅队伍中的第一排”、“为什么他最后得到了人们的掌声”等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2.3 所提问题须具备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应当针对对启发诱导学生问题思维上进行提问。如人教版中的《文成公主进藏》,在学生阅读完这个故事后,教师应该恰逢其时地提问,引导学生去理解藏汉间的友好情谊。

3.3 问题式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3.3.1 问题式探究学习的基本流程

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

3.3.2 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是问题探究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即是对学生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也可以借活动创设情境,或调动生活积累,创设情境。如在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形式,来启发学生在那种野外迷路的场景中该如何做。在学习《咏柳》、《春晓》、《草》、《荷花》时,可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学生会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结合课文所讲的进行提问,产生了学习兴趣,自主地进行学习。

3.3.3 问题氛围的创设

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释放,使每一个学生有效地探究学习,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氛围的创设是很有必要的。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而安全的心理环境,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安全的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氛围,是问题自主探究的基础。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候,构建语文问题交流沟通的学习平台,让同学们自由地讨论自然现象,然后对课文进行提问

3.3.4 传授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示范导问、以思促问、以错激问、提供时空、鼓励创新

学生的提问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提问。另外,小学学生具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令学生产生质疑,让学生读透文本,经过调查研究、观察分析、深人思考然后进行提问。为了让学生发现有“问题”可提,教师可以有意设计错误。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是理解文本。首先要提供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这样他们才能有问题产生,其次要创造提问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丁永红.小学语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1,(9).

篇6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34-1

构建主义学习论是西方认知学派的新发展,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为获取知识主动建构自身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靠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并非空着脑袋进行学习,学习者自身的经验背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起重大作用,知识获得应当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

一、研究教材和学生,确立认知停靠点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获取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分为“同化”和“顺应”两步,同化是指把新知识吸收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知识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无论“同化”还是“顺应”都要求学习者对新知的学习以旧知为基础,新知要么在旧知基础上增加新内容,要么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来,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从而创造出学生的认知停靠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

语文教学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教学,一级一个大循环周期,一级比一级高,每级都有许多相同、相似或相异的地方。如鲁迅的作品初高中都有,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安排在不同年级的不同单元里,由于鲁迅作品属于五四时期的白话创作,学生在阅读时有许多地方难以明白,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用学生先前学过的内容来引导新内容新内容的学习,以旧知作为新知的停靠点来进行教学;说明文、议论文,而高中阶段则是要求学生会写“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议论文”,什么是“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议论文”?教学中只有以初中阶段写作的记叙文、议论文为参照来学生进行创作,才能让学生在比照中明白“复杂”二字的含义。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的掌握必须由学习者主动完成其意义建构,也即学习者必须是有主动学习的心向。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产生兴趣,也即,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认知上的困难情境,使学习者产生想解决这一困难的要求,从而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创设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语文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因文而异,如小说教学,多篇“一贯制”的环境情节、人物分析会使学习生厌。比如在教授《祝福》一文时,便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解决:“祥林嫂姓什么?”“你怎样看待柳妈的善良?”“文章以‘祝福’为题有何含义?”等。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读书,在对有关内容深入研究后,学与思结合,个人交流与集体交流结合,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在此过程中学习独立探讨问题和表现中的欲望得到满足,问题解决之后的成就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营造合作、沟通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在开始应保留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看法,并洞察他们的想法的由来,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然后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观点相矛盾的观点和事实,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形成深入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有位教师《落棋有声》一课时,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对于小说中的两位厂长候选人大黄和小李,同学们你想选哪一位做厂长?”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大黄和小李各自的支持者分为两组,让两组讨论解决,于是两组组员为了驳倒对方,便从文中寻找证据,而教师在双方的辩论中是“冷眼旁观”,只在某些同学的辩论偏离中心时加以引导,然后以记录员身份记下双方的辩论过程。在同学们热烈的争论中,教师向要解决的人物性格分析、小说主题归纳等问题都由学生自行交流合作完成。在这样的合作沟通中,学生不仅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建构起有关知识的完善结构,而且思维水平、认识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篇7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行为动机在于离苦得乐。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少年儿童也不例外。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适合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必须适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给他们带来持久的快乐体验。为此,我认为必须构建一个愉快的语文课堂。那么,怎么构建愉快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1、激发兴趣,精心导入

进入新课,教师的诱导非常重要。如在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一开头我便微笑地说:“同学们,我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生:自行车、汽车)如果到海里游览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呢?(生:船)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威尼斯去认识一种特殊的船——小艇,那里的人们几乎天天要用到它,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生:想!)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游览威尼斯的风光,好吗?(生:好!)大家做好准备(生坐得端正,集中注意力)请欣赏(播放课件)。”如此导入,学生兴趣浓厚。

2、营造气氛,体验快乐

在语文课的开始,我都喜欢让学生和我一起做一些积极的动作,并在动作中引入积极的引导词,以此来为一节课奠定基调。如,我会让全班同学全体起立,迈左脚,再迈出右脚,张开左手向上摊开,说出引导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然后食指向空中指点,继续说出引导词:“充满了爱、自信、能量!”完成后,换成右手向上张开,说出引导词:“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然后继续食指指点空中,说:“充满了爱、自信、能量!”通过这样的引导,美好的能量就进入学生一天的学习与生活中了。

3、积极评价,品尝快乐

消极的课堂评价不能容忍学生回答错误,实际上是在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地评价是一种激励,它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花,使学生品尝求知的快乐。

一位老师借班上课,不巧点中了一名胆小基础又不好的孩子,孩子畏畏缩缩地读着,不是念错字就是加字、丢字。老师不急不躁,不断提醒鼓励,短短的一句话孩子反复了三次总算不出差错地读完,其他孩子都认为他读得很糟,可老师却说:“你们没有发现嘛,这位小朋友不怕困难,反复读了三次,坚持自己读正确,多认真的孩子!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老师巧妙地换个角度变贬为褒,一是委婉地提醒学生读错了一定要自己认真读正确,同时对孩子又是一种鼓励。结果被夸的孩子参与热情陡增,举起的小手一度高过前面孩子的头顶。

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回答得很有趣,动了脑筋。不过要是按照给定的条件会怎样呢?”“没关系,再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补充”“你的想法很独特,下面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等等。这样的回答既明确无误地使学生知道该回答是错误的,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愉快的语文课堂能够带给学生快乐的体验,使他们从小学会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积极意义。愉快的语文课堂是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课堂,它教会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支持。二、学习适合教育理论,构建生活语文课堂

教育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学生熟悉的生活。适合教育理论强调,国家课程必须校本化,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灵魂。但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把教材、参考书当做教学最主要的资源,忽视了适合学生的生活化的校本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构建一个把教学渗透到师生活动中的生活语文课堂。

1、用语活泼,进入儿童世界

特级教师薛法根的一些课堂用语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在教《螳螂捕蝉》这一故事时,他安排了学生听写了五组词,可当学生听写完四组词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本该听写的,现在却成了“奖励”,学生兴趣很高。在复述故事时,薛老师表扬了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当第二位同学复述发生错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后面有个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的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了学生。

2、组织活动,读写生活化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关键,也是学生考试中质量检测的重点。读写过关的学生,听与说自然也不会差。因此,我在教学中高度重视读写的结合。我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开展“读”“讲“写”活动,启发学生说和写,调动其阅读与写作兴趣。

(1)“读”

课文中的习作例文和有关讲读课文,学生自选报刊上的佳作,都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比赛”活动中有感情的朗读,从中学词、学句、学段,体会写作特点,定期评选“小小朗诵家”加以鼓励。

(2)“讲”

每周的作文课上,举办一次“小小新闻会”让学生把平时自己在班里、校内、校外,家里及电视报刊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大家,相互启发表达。

(3)“写”

利用“读报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摘抄下来,积累成写作素材。同时利用“小组作文接力赛”“悄悄话知心箱”“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及时挑选出作文在学习园地进行展览,相互交流学习。寒暑假里让学生“集春联、诵春联”。这些活动都深得学生喜爱。

通过“读”“讲”“写”活动,要力争将阅读与写作变成学生的生活需要。通过阅读学生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把自己狭小的生命与无限广阔的宇宙时空联系在一起,与古圣今贤的思考联系在一起。通过写作,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德,涵养他们宝贵的童心,使他们看到自身的美好及发展的潜力。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就是适合学生生活的课堂,就是从孩子的视觉看待世界的课堂。我们在教学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成人的东西强加在孩子的学习中,以为孩子和我们一样,这是我们要注意避免的。让我们俯下身来,说孩子们的语言,才能感受他们的快乐与痛苦;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展开教学活动,才能体验到教学相长的成长快乐。

三、学习适合教育理论,构建成长语文课堂

适合教育理论是关注师生成长的理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比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比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的成长。人的成长是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和谐发展的结果,是师生通过互动不断发现、发掘潜能的过程。成长最重要的是关注,是激情与体验。

1、聚焦优点,激活创造力

语文老师要将眼光盯在学生的优点上,学生才能被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一位刚上六年级的小男孩告诉我,他从小学三年级到现在语文作文还没有被老师打过70分的。我拿起他的作文一看,字虽潦草,但作文却是原创的,写的是他家的小鸡如何聪明,如何乖巧,写得兴味盎然,富有个性。我高兴地给他打了90分。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说他喜欢写作文了。我让他写关于小鸡的系列作文。他也乐呵呵地动笔了。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把眼光盯在学生的优点上。

小学生,他们的依赖性很强,常常把父母老师的话当做圣旨,这样就更需要用表扬来激励他们。颇有点像一位家长说的“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不说慢慢好。”对于学生自己,我也是让他们不断寻找自己的优点的。我说,我们看问题就要像那照相机照相一样,要把焦点对准自己最美的时刻与方位。他们感到新奇的是,从小到大,大人都对他们提缺点,要他们改正缺点。今天我却提要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他们还真有点不适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关注自己的优点有助于弘扬与发展优点。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都放在发展优点上时,他就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缺点了。

2、学会欣赏,用发展的眼光看每个学生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发现语文其实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学生任何一个方向的优点都可以为语文学习服务。因为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是工具科,可以为学习任何知识提供支持与帮助。我们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教育他们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当人人都互相寻找优点,互相赞美,互相欣赏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每个人都会从内心荡漾出幸福。

3、学会超越,提升精神境界

篇8

当前,“以协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日趋成为教学设计研究领域的新取向,特别是将讨论的优势和协作学习的先进理念相结合,开展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使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中尝到甜头。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也日益受到关注。

如上所述,如何有效的启动思辩,将讨论的优势和基于问题协作学习的先进理念有机结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关于讨论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的研究大多数关注问题的设计层面,许多文献集中在对基于讨论的协作学习活动的操作步骤泛泛的研究和讨论问题的设计,极少涉及创设协作学习背景、协作学习交流空间、协作学习活动的环境等层面。

二、开拓途径,关注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实效性

策略一:把握时机 创设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情境

安排学生的讨论要寻找切入点,创设能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与讨论问题的设计一样重要,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进入琢磨、互动的学习状态,是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以一堂作文构思训练课为例,在“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新意”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学生们的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他(她)的眼角为何有泪痕?”让每一小组参与讨论并整理出5种可能性方案。我把这一活动设计叫作:浮想联翩。学生很快例举了或喜或悲的一些情境,这时,我突然语调一转,拿着刚剥开的洋葱泪眼蒙蒙地轻声问同学们:还有非情感之泪吗?一语惊醒梦中人,顿时班里象炸开的油锅,各小组又开始了一番热情而激烈的讨论,结果不言而喻。学生深有体会的认为:写作要善于另辟蹊径,避免“第一想法”,“第一想法”往往是大家都会想到的;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注意捕捉细节,在不经意处出神奇。此堂课的成功之处,除了讨论问题的设计有效之外,当时学习活动过程中每一处细微的安排,游戏的设计,是激发学生讨论热情的保证,而其关键处带着情境假设的点拨,既使学生记忆深刻,又是其思维质量的保证。因此创设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情境,就是要教师们在关注讨论问题设计的同时,也要重视协作学习活动的安排及设计,创设一定的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等,有效的情境创设是保证讨论的深度及辐射面的重要条件。

策略二:独具匠心拓展学生讨论协作学习交流空间

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设置学生课内外专题论坛等,拓展学生讨论交流的空间,提高协作交流的实效性,弥补教学课堂中交流不充分等局限性。

我们在利用网络交流空间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然教学情境下和课后学习小组学习活动的实效性,关注学习小组成员的网络日志。现以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来探讨协作学习交流空间的有效应用。

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授课过程中,我从“品读赏析(感受爱的氛围)”开始入手,让学生在专题教学网站中挑选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情节,朗读后在QQ群组中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此感情体验与铺垫后,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探究研讨(进驻爱的家园)”,其中的问题设计是这样的:请学生们从他们喜欢的这些形象,多角度去讨论这篇童话所蕴含的意义,并形成文字进行汇报;第三个环节是“心灵寄语”,活动设计为:1.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 “心灵寄语”环节,创设梦幻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与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心灵上的交流。2. 学生留言;3.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发言,收集“精彩心语”。4. 教师将“精彩心语”向全班提交展示,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自己的心灵寄语。最后是“拓展延伸(扩建爱的天堂)”,学生点击广东残联网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通过品读赏析、个性感悟、协作探究、拓展延伸等主要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协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采用情境感染、朗读感悟、探讨质疑、师生互评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本文的主题,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教学中以专题教学网站为教学平台,利用媒体素材创设了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讨论与协作学习及渗透学习方法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是希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策略三:循循善诱营造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的激励性竞争环境

篇9

从多方面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如实验实训教学考核、实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实验实训耗材的管理、实验室环保工作、信息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方法。根据畜牧兽医学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不同实验管理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量。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实训室,建立对应的实验设备管理条例。例如畜牧专业主要有遗传实验室、畜牧工程实验室、营养与饲料实训中心等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设备状况和实验性质,笔者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实训管理条例。畜牧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办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关于实验室装备与投资的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并先后对教学实纲、毕业生产实纲进行了修订,使其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同时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组织、管理、考核也进行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实践教学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各个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计分方法,分别进行考核。实验课可单独设课,单独考核,考核办法应以实际操作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实际操作部分占考核总分值的50%,不及格者应重修。教学实习按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程度、独立操作能力等项目进行考核,毕业实习采用分项达标积分法,按方案设计、实习态度、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实习单位鉴定意见、生产实习笔记和专题报告或毕业论文答辩等项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装入个人档案,毕业实习不及格者,不予毕业。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实践表明,这种考核办法不仅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而且也可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技能与素质的高低。

专业平台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形成专业素养的基础平台。畜牧兽医学院依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起了基本满足畜牧兽医行业需求的、较为完整的、实训突出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专业平台的建设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大纲的制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改革,师资与设施条件的保障等等。实践教学基地是为学生提供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化的关键平台。畜牧兽医学院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构建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鼓励创作,提高实训过程的知识含量,形成较为完整的校内实训体系。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为了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补充,畜牧学院还积极地与校外几十家条件好的“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相合作,在保证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同步进行。践行畜牧兽医学院倡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科研道路。畜牧兽医学院的科研基本定位在于通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研究,达到技术开发、技术配套、技术改造、技术服务等目的。

篇10

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殊的阅读心理特点,点燃他们诵读激情?“读”。“读”,我们才知道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才能感觉到文章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透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去朗读,去感受文章的精华。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然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全文,声情并茂地美读一番,你定会热血沸腾起来,你的思维定会飘逸起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文章感情的传导者。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有所知,又要让学生有所感,才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实现语文育人的目标。比如在学习诗歌、散文时,可以挑选乐曲作背景音乐听、诵、唱、谈,激发学生配乐朗诵的热情。

例如,讲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课,我播放了歌曲《懂你》,进而说道:“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伴着这首歌曲,我们深情朗读父亲买橘的片段。”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到学生的情感在感化,在膨胀,在生成中被感动着。

2.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

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具体实施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提问设计要力求开放、关键、客观。在开课之初,教师习惯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但是问题的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丑小鸭》的教学中设计提问:①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②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

(2)教师及时介入,引领、促进及提升。民主、开放的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天马行空的,甚至是一盘散沙的。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收的尺度把握得是否恰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及时介入,善于评价、总结、拓展、补充、提升,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甚至是肤浅的。教师在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时,适时引导、提升学生对“亲情”的更深理解。

3.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善于挖掘教材。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如下筛选、整合: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让学生分小组从修辞、表现手法、描写角度等方面赏析并讨论,教师作出适当点评,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2)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阅读教学应是一座桥,一座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桥,工程师架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让人们到达更远的地方。一堂阅读教学课的设计,也是要通过课文这座“桥”扩展学生视野,让他们到达一个更加高远的地方。

篇1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知识学习过于重视

如果把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谁更重要这个问题摆在大学生面前,他们应该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走访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应该摆在首位,学生贵在“学”这个字上,作为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只有通过自身的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具有比较明确的教育观。73%的大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11%的大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研继续进修,16%的大学生没有考虑。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对大学生进行走访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些大学生认为,在当今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高学历就等于稳定的工作和较高收入,同时把高学历看成自身的社会名片。学历成了人们知识的学习受教育程度的直接证明,也是面向社会的通行证,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之前都有一定的学历限制,如本科以上。经济收入与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在走访中发现其中61%的大学生认为博士毕业生收入多,29%的大学生认为研究生收入多,10%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生收入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化水平较低的人能获得较高收入。学历与薪金待遇直接挂钩,从而也显现了高学历在社会上的明显优势。使得人们把高学历看成是一种荣耀,得到高回报的同时也赢得了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也使得自身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实现。调查过程中另有一部分大学生取得高学历为的是实现自己理想,用学历的高低作为自己这些年来刻苦学习的一个回报,也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一个交代。大学生寒窗苦读十年,他们把高学历当作自己人生理想去实现,这也成为取得高学历的原因之一。

(二)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对轻视

在走访过程中,大学生对于能力培养的问题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相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问题却没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甚至还有一些同学认为高学历就是面向社会的保证,一旦有了高学历,一生就“衣食无忧”了。对于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把它放在了学习之后,很明显这种思想严重的制约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形成“高学历低能力”的社会现象。高学历对于就业来说或许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自身能力的强弱在今后的工作中则显得更为重要。另有一小部分大学生认识到能力对于一个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这些学生在大四毕业之前基本上都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单位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工作中,他们逐渐认识到能力的欠缺,如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都成为能否完成每件工作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职业能力的欠缺,如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正是由于这些能力的欠缺,使得用人单位无法认可只有知识而没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也造成了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高校中的教育偏失

对于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合理的处理好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而事实上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知识不是很深厚的人,怎么会有出色的能力呢?比如在文秘专业教学过程中,一名教师没有充足的掌握文秘的专业知识,就谈不上有教授文秘专业课程的能力,更谈不上采用什么新颖的教学方法。可见知识是能力的前提,一个人能力再强,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作为引导,能力就成了空架子。所以知识在某些方面一直是做奠基的。[1](P.30-35)

对能力培养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存在着困惑和误区。即使是即将面临社会的大四学生,也不是很清楚需要培养哪方面能力。我们所说的能力的内涵比较广泛,不仅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还包括职业技术能力等。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来明确能力培养的方向。[2](P.19-20)只有通过能力的培养才能体现出知识在工作中的作用。因此,实践能力的掌握需要我们去亲自体验生活,这就比从书本上直接获得要难的多。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历固然重要,而能力更重要。这就需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强调大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还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化改革。一些学生反映大学生对于能力培养没有形成重视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对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的偏失,重知识而缺乏能力培养课程确实是一些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各大院校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应该不断加大投入,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并进的,如果二者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甚至是有很大的差别,这就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的教育方法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哈佛的一位校长曾这样说过:一个学生如果不能按时毕业,那么这并不是学生的问题,因为是学校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3](P.15-16)这句话或许有些片面,但也不无道理。在我国近些年,扩招规模不断加大,教育普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教育质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以至于一些单位不能在学历和能力之间选择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使得毕业生在招聘过程中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产生了大量的毕业生待业现象。作为高校,也应该不断加强对文凭发放的把关,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做到精耕细作,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加大投入,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起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 。

二、改善的策略

首先我们不能轻视大学生对于知识的传输,丰富的知识是培养自身能力的前提。较高的素质水平因素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基础,通过对所学知识的不断应用,相互交流,组织开展不同的学术活动和时间活动来增强我们的自身能力这些对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尤为重要,最终形成知识和能力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其次,各高校应该采用合理的教育机制,加大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力度,合理的教育机制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一些高校的部分课程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轨,学生在完成这些课程之后,无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影响了学生发展。面对这些,高校应该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们的社会实践,使得毕业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4](P.25-29)

再次,从学生本身来讲,大学生应该把自己投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主观上认识到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明确能力培养方向,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培养能力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良好的知识水平是发挥能力的前提。我们应该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把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有理想、有文化、有素质的新青年,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的优秀人才。

当代大学生不善于协调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已经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繁荣。从现实社会来看,只有知识与能力并进,才能适应社会以后更的发展,如果片面的倾向于哪一方,都将使职业发展的某一方面引起缺失而受到影响。由此看来,当代文秘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需要有出色的学业成绩,更要提高各方面能力水平以至以后走出校园适应社会。[5](P.54)

参考文献

[1]李斐斐.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 2009.

[2]唐意诚.推荐的对联杂文对联[J].对联民间对联故 事:上半月,2004,(7).

篇12

(1)以竞赛开展创业项目培训辅导

为备战共青团组织的挑战杯创业比赛,校团委通过启动校内三轮比赛,并通过聘请市内外知名创业顾问和企业专家对初赛、复赛和决赛不同层次的参赛队伍开展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核对每阶段的项目进行评审。培训期间学校与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联合举办的大学生SYB创业培训班同步开设,让各创业团队在各类培训中丰富创业知识,完善项目计划书。近年来,学校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2项、银奖7项。

(2)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展模拟实战训练

学校从2012年开始投入省级质量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中包括《基于andorid系统的无线多屏互联》、《基于云服务的深信圈圈交易平台推广计划》等极具专业背景的项目,在2-5万元不等的经费资助下,部分优秀科技类创业训练项目克服了学生毕业项目搁浅的问题,建立了创业项目梯队,并成功实现创新成果的项目转化。学生训练项目的同时可以参加科技类大赛,其中软件学院的学生队伍连续3年获得广东省高校杯第一名,并获得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移动互联应用一等奖。充分实现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就业。

(3)以创业园项目开展实战训练

在校党纪【2013】3号文件精神下,学校启动了大学生创业园项目工作,创业项目受资助5-10万元,并在驻园一年期间免场地费和水电费。目前第一批入园企业已经以学生为法人注册公司实施运营。经过近5年的探索,信息学院形成了创业辅导、创业体验、创业模拟和创业实战等四个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学设计相辅相成,应根据学校所处的区域经济和学生专业背景进行综合设计,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整合,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整体素质的教育目标。以广东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设计为例,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融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

(1)根据专业情况制定教学模式

从创新创业课程的整体看,有综合理论课、创业基础课、创业实践课等三大类。其中综合课程包括管理类、财务类、营销类、法律类课程。基础课程包括创业可行性分析、产生企业项目、创办企业和技术与创新四类。实践课程有撰写创业项目分析报告、与创业成功人士互动和模拟企业经营等三大类。由于高职学制短,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里不能大而全,而要短而精。首先充分利用实训期间的学时,在专业技能实训环节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如,在实用办公技巧实训里学生以创业团队形式,通过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创业平台进行角色扮演运营公司,在游戏中激发创业的兴趣,并且根据老师的指导撰写创业计划书,最后进行模拟答辩,不仅强化了OFFICE软件操作,还进行了创业基础课程的讲授。在网站策划、优化及推广实训中加强营销类综合课程,在ERP项目管理和电子商务项目管理中强化管理类综合课程,让学生掌握市场调查,分析市场环境方法,懂得企业管理和营销战略等方法。最后在岗位综合训练项目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强化实践类课程内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原有企业管理、会计学、营销实务、ERP管理等,安排跟班辅导员指导学生选学和自学本专业课程体系之外的必备知识,形成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互相补充、学校素质拓展课和讲座课程互补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选修公共关系,自学法律法规,掌握基础经济学,了解经济政策、法规和税收,了解谈判技巧等。从整体上完善以下四步创业课程体系。

(2)依托实践基地的项目库平台进行教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信息管理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以实训室+工作室的方式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训室里完成培训和实践,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室工作。培训期间所有的实训案例需放入深圳软酷科技公司开发的实训平台,采用“案例体验式”项目导向教学法,创造学生参与、体验的实践氛围,形成项目体验+案例分析+拓展讨论+思考与训练的过程。针对创业案例建立完整的“创业项目库”和“信息资源库”,为培训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拟创业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参考。创业项目分基本知识、政策法规、成功案例、创业项目等子库,重点进行了实际创业项目库的建设。

(3)重视校内外的创业计划大赛

创业计划大赛和创业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创业体验,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本专业学生创业团队的《绿行自行车租赁有限公司》、《深圳花商在线》、《阿茹DIY工作室》创业项目获得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并且后两个创业项目从69个申请入驻2014创业园项目中脱颖而出,作为首批10个获准入园项目之一,获得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本专业学生创业团队的《花卉交易平台》、《鹏天视通科技有限公司》和《e享空间》同时获得第一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个特等奖、两个二等奖。

3.培养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信息学院在国家骨干校3年建设期间,来自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逐步承担了50%的教学工作量。通过“常岗优酬”等机制,每学期有大量的企业经理、创业培训师、一线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到学校的教师队伍中,目前学校就有一支依托省内高校专家、企业家、创业顾问和投资经理人组成的50余人的创业培训师队伍参与教学。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校方提供继续教育和师资培养经费,合作企业为在校教师提供到企业兼职、进修培养的机会,积累教师企业管理和创业经验;同时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创业培训,充分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增加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

篇13

近年有陈士部先生撰写了《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一文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阐释中国古典艺术的特质,很具有启发性。以上是针对主体间性较为宏观的研究。而从微观上看,许多研究者也开始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具体的文艺理论著作或者理论家,如孙琳的《论文心雕龙的主体间性》,洪世林的《苏轼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后者对笔者有较大的启发。苏轼文艺美学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典型特征,本文试图从本体论层面上的主体间性美学出发,对苏轼的文艺美学进行阐释与反思。对于审美活动中的主体,苏轼没有直接提出过相关表述。但是其丰富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却使他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并通过其文学创作表现出来。他曾写过有关道教丹诀的《大还丹诀》一文,苏轼写作此文虽在于讲述道教炼丹之秘诀,但道教内丹理论与两宋道学有着密切联系,苏轼的哲学美学思想受其影响很大,甚至许多观点都根源于此。其本意是在构想一种内丹生成的过程,即“性灵”与“六华”生成人,再不断汲取天地“六华”养成内丹。但以美学的视角来看,这段话可以说是苏轼对于审美思想的总括,包含着苏轼对于美的感悟。首先苏轼提到形器之外的“英华”即其概括为“六华”者,实际上就是世界万物“美”的具体表现。在苏轼《赤壁赋》中曾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造物者之美,赋文中之略举“声”、“色”,而在《大还丹诀》中更加丰富,演变为“声”、“色”、“光”、“味”、“力”、“膏”等六华。在苏轼的美学观念中,他不只把世界局限为个人审美的对象和客体,而是强调世界在与个人的交流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下文中,苏轼进一步提出审美过程的另一主体即“我”的存在,所谓“此了然常知者与是六华者盖合而生我矣”。从主体间性理论来看,“六华”无疑是世界万物美的表现,而“了然常知者”可视作审美判断力,只有在世界与个人的审美交流即“与吾接”的过程中,审美主体性与美的表现相融合,审美主体才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在后文中,苏轼进一步说道:“此了然常知者存乎中,则必与是六华者皆处于此矣”,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交流,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实现了超越个体与社会的本真存在。这也是现代主体间性哲学的核心观点。可见在苏轼的文艺美学中,在文学活动中的我与世界是平等的两个主体,主体间的交流是审美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看,苏轼文艺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的本质论遥相呼应。那么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个人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苏轼的文艺美学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平等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也不是单方面的认识,而是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产生审美同情,从而相互融合,达到一种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苏轼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很多,如“人之所以信者,手足耳目也,目知多寡,手知轻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度量与权衡,岂不自信而信物?蓋以为无意无我,然后得万物之情。”“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以人之耳目和度量权衡设喻,苏轼提出只有自我主体深入艺术对象中,摆脱外界干扰,摈弃个人的主观判断,即“无意无我”,去认知体会,才能获得对艺术对象的审美理解,将其表现得真实可信。

在评论文与可等人的艺术实践时,苏轼将其成功归因于“与物化”、“与物交”,亦是其物化主张的表现。苏轼虽然强调了物我合一、以物观物的审美境界,但同时也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人的主体性。以物观物表现了一种物化的倾向,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人对万物的体验与同情,这种审美同情在老庄哲学中发挥到极致。然而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教育使得苏轼难以彻底成为老庄的信徒。他十分关注现实世界,有着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也有着不俗的政绩。然而坎坷多舛的征途令他不得不回到了独善其身的精神世界中。因此在审美过程中,他强调“寓意于物”的非功利态度,以获得审美愉悦和自由,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这个观点出自苏轼《宝绘堂记》:“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在《超然台记》中他也有进一步的阐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对比了自我主体的两种态度,并指出只有“寓意于物”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微物”、“尤物”在这方面没有差别,而“留意于物”则让人难以得到审美愉悦和自由,而是为物奴役。这种论述与现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著作《美学》中关于“非功利性关系”与“功利性关系”的论述有相似之处,黑格尔强调非功利性是审美活动是否成立的标志,苏轼虽没有上升到本体论高度,但谈到非功利性对于审美愉悦的决定性意义。苏轼的文艺美学中既有身与物化的倾向,亦有寓意于物的追求,表面上二者似乎是矛盾的,而事实上二者却是对立统一的。身与物化从对象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对象主体对自我主体的影响;而寓意于物则从自我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自我主体的审美修养和判断,尤其是非功利性的态度。两者出发点不一,但却互相补充,有利于审美主体间的和谐交流。这种和谐的交流在创作论上演绎为“与造物者游”,在创作实践中表现为“随物赋形”。陈士部先生在《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时曾谈到三个方面的内涵,“艺类融合的文本互渗性”是其中之一。孙根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研究中》进一步阐释为“注重艺类渗透的文本融合性”。两者都指出在抽象思维处于潜隐状态的农耕文化语境中,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许多范畴具有超越艺类的概括力,古代文人常强调“得意忘言”,而不甚介意文本的艺类归属。不同艺类间的融合是中国古典美学主体间性的表现。苏轼文艺美学中也表现出了这一点,他主张打破艺术形式的束缚,进入一种时空一体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