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大遗址与大遗址区的界定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转变,各国趋向于将遗址与包含遗址在内的遗址区域区别看待,并试图整体保护发展。所谓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按照《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章程》的规定,“遗址”一词应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遗址实际上是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该地方具有特殊价值,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产物,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移动性。所谓大遗址,是指那些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遗址。大遗址的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等三个基本特点。大遗址的界定仅仅指遗址本体,而不包含遗址周边区域在内。
遗址区是一个新名词,目前尚未有明确概念或界定。遗址区名称首次正式出现是在2007年11月西安市关于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中。该规划方案将大明宫遗址区分为三个层次:以即将建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区,属于遗址本体部分;以周边改造区域为第二层次,包括建设控制地带在内;以北二环以外集中安置区为最外层,属于建设开发区域。也就是说西安市关于大明宫遗址区的规划实际上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遗址本体,还包括了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和一定范围的周边发展环境,这突破了我国以往对遗址保护的基本思路,将其扩展到周边区域和城市环境构建中,也给我国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现有的立法文件中,很难找到直接将遗址周边区域纳入到遗址保护规划的的范例,目前也只有极少数地方立法在一定程度上略有提及,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将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应当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良渚遗址环境风貌应当进行整体保护等。
比较而言,国外立法中关于保护区划定、保护机构设置、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等方面都有国内立法可借鉴之处。
二、关于大遗址区保护发展的国内外立法比较
通过划定大遗址区实施遗址保护,很多国家都逐步走上了遗址保护与周边区域保护发展同步的道路。
(一)通过划定遗址区域的方式保护遗址本体
《保护考古遗产的欧洲公约》第二条规定:“为保证对埋藏有考古物的堆积层和遗址的保护,每一缔约国承允采取可能的措施:1.划定并保护具有考古意义的遗址和地域”。《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保护不应只限于自然景观与遗址,而应扩展到那些全部或部分由人工形成的景观与遗址。因此,应制定特别规定确保对那些通常受威胁最大、特别是因建筑施工和土地买卖而受到威胁的某些城市中的景观和遗址进行保护。《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规定:……土地利用必须加以控制并合理开发,以便把对考古遗产的破坏减小到最低限度。考古遗产的保护政策应该构成有关土地利用、开发和计划以及文化环境和教育政策的整体组成部分。……考古保护区的划定亦构成此种政策的一部分。
马耳他《开发规划法》规定了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其中可以包括被登录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设立保护区的原则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空间及单体遗迹、建筑、遗址或景观风貌特色。
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规定,凡属国家所有及本法实施前作出的决定、命令,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视为文物古迹区域的土地,根据本法均属文物古迹区。该地区内的任何一块土地,如经文物局核实,其内没有文物古迹或被划在经批准的文物古迹整修线区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可划为非文物古迹区或非文物公益区。
可见,上述立法均认为,可以通过划定遗址保护区域的方式来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在该区域内围绕遗址本体保护开展一系列开发或发展措施,将其作为遗址保护发展的组成部分。2005年10月《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更是肯定性的提到,“周边环境”被认为是体现真实性的一部分并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加以保护,这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国际和跨学科合作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确定遗址保护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法律条件。
(二)保护发展机构的设置
在保护机构的设置方面,目前国外立法主要有三类形式,即国家机关、国家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及NGO(非政府组织)。其中,国家机关作为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情况比较常见;其次就是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这种机构可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国家部门,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单独由非政府组织成立的保护机构在国外实践中尚不存在,目前只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中提及,政府可在某些情况下,将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委托给当地人民或非政府组织。
首先,以国家机关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立法例包括但不限于:
日本《文化财产保护法》明确,文部大臣有权决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使用,遗址等考古遗产直接归属于文化厅长官直接管理。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埃及文物局系负责管理各博物馆、文物仓库、古遗址和历史文物地区(包括偶然发现的文物考古区)的一切与文物考古有关的事务的专门机构。1975年颁布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希腊的文化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工程部负责大型工程、城市规划与建设。
其次,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立法例有(包括但不限于):
智利1970年1月27日第17288号法律规定,国家纪念物是指地产、废墟、建筑物及其他具有历史、艺术特征的物品……。国家应妥善保管这些物品。这些纪念物的保护和保养应根据本法的规定通过国家纪念物委员会进行。
西班牙历史遗产法规定,历史遗产委员会应促进有关西班牙历史遗产的具体计划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国家历史遗产委员会由省长任命的各自治区的代表组成,国家有关行政当局的首长亦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同时亦是该委员会的主席。主要负责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实际上,由单一的政府部门对遗址文物进行管理,可以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扯皮,但对于需要由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却比较难以协调。采用专门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内部可能由多个部门派人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但相互扯皮的现象却不可避免。民间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在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天生缺陷,权威性不够,因而不宜作为持久性的保护机构。另外,就保护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功能而言,各国立法及国际公约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及,但均未将其作为保护机构的核心职能。目前我国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遗址文物保护工作。
(三)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相协调问题
1、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
所谓建设控制地带,就是为保护文物安全和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周围,划定的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一般保护区。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更新,世界范围内通过政府规划手段划定一定区域实施建设控制,保护发展遗址等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保护相适应已成为各国的不二选择。
《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明确规定,采用遗址整体保护政策,划定一定范围作为考古保护区,在考古区内,各国政府应当保证区域内的环境风貌与遗址本体相适应,而不得毁坏、损坏和改变。
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在遗址和文物古迹区内颁发进行建筑的许可证,禁止在该区域取土、沙等行为。对与该地区比邻的非居住区内3公里或由文物局划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前款适用,以保护这些文物地区的环境。
1992年马耳他开发规划法也规定,不允许任何会对这些遗迹或遗址的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开发。在其周围设有至少100米的缓冲区,该区不允许任何开发项目,该地区属于最优先保护区域。除此之外的区域内从事建设应取得当局的许可。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可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一般是基于保护遗址周边环境风貌的需要,但从各国立法来看:第一,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一般都列入政府规划中,满足规划权限要求;第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具体应根据遗址保护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第三,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不意味着在该区域内不得从事任何建设,而是应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或法定机构的许可且该建设不破坏遗址周边环境风貌。这一点,我国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颁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第五条和第六条中均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只不过该规定并未涉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保护发展的问题。
2、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
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主要是对遗址本体的保护和对遗址本体及除本体之外的遗址区内其他区域的利用乃至发展问题。但这种保护与发展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和矛盾。遗址本体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文物范畴,虽然各国文物保护立法一般都对遗址文物的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但随着保护观念的逐步发展,如何更好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利用遗址文物,各国立法均做了一定程度探索。目前,不外乎就是通过展览展示、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考古研究等活动,进行有限的利用。例如,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发挥文物的作用;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规定,各国可以通过建立和维护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的方式对遗址采取保护措施,这为遗址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至于遗址区内除遗址本体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发展问题,各国立法规定不一。澳大利亚《ICOMOS文化遗产(巴拉)》规定,在澳大利亚亚瑟港遗址保护过程中就明确亚瑟港的保护和开发项目是一个区域性开发项目,内容包括对塔斯曼半岛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除对亚瑟港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之外,该保护和开发项目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工程,包括一定范围内的建设。在进行遗址展示的过程中,还要在历史、地理及其他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认识遗址。在其他国家立法乃至国际公约中,对遗址区保护与发展作出原则性规定的较为普遍。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保护单位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施工等活动的法律规范,但对于如何发展遗址区内其他区域,我国文物保护法并未提及。
可见,对于在遗址区内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与对区域本身进行发展这一问题,各国很少采用消极保护文物的态度而忽视区域发展,基本的共识是在以保护为核心的理念下,适当进行利用乃至发展,以促进遗址文物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社会文化功能。但各国对于应当在多大的范围或程度上发展遗址区,发展的程序和实际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
(四)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
从目前来看,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是国外立法的必备内容,如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经文物局同意,有关方面可获得许可,在居住区内的与古迹区毗邻的地方进行建筑。但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保证建筑物的高度,照顾该区域的基本特色和特征。《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规定,当需要修建新建筑物或对现有建筑物改建时,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在规模和地段大小方面。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现代因素的引入不应受到打击,因为,这些特征能为这一地区增添光彩。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在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时,也应考虑到因某些工作和现代生活的某些活动而引起的噪音所造成的危害。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也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但这些规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环境风貌一致性的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内而不包括整个的周边环境风貌。
另外,对于遗址等文物保护经费的来源,从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来看,一般通过政府拨款、鼓励捐赠、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及接受国际援助等方式获得。当然我国法律对此也有规定,《文物保护法》就规定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文物保护单位事业性收入和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等方式来筹集保护经费。2005年国家财政部、文物局共同颁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则更为具体的规定了政府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但该规定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央政府主导的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及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
三、对我国大明宫遗址保护发展的启示
针对国内大遗址保护的实践,通过对比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就大明宫遗址保护实际情况,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借鉴和学习。
(一)更新保护观念,实施整体保护发展战略,即对遗址本体保护与对遗址本体以外周边区域的保护发展相一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划定一定的遗址保护区域或者设立一定的遗址保护特区,在该区域内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实施遗址本体保护的同时,通过合理利用遗址文物资源及保护并发展遗址周边区域的方式,使遗址和遗址周边环境乃至历史区域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及旧城改造中,达到协调一致,减小城市化进程对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破坏,从而更好的保护遗址资源。
(二)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在大明宫遗址区域内,可以建立遗址公园,也可以设立单独的具有管理职能的遗址保护特区,组成相应的保护、管理机构,赋予该机构单独的管理职权,执行相应职能。与此同时,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规划手段确定大明宫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实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的具体措施范围及程度;正确处理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即管理机构的职能方面要将保护与发展并重,以保护为核心,将发展作为保护遗址文物的积极手段,采用合理的利用、开发等措施达到发展中更好保护的目的。
2、正确处理遗址保护发展与旧城改造、城镇居民房屋拆迁安置的关系,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保护不是最终目的,保护是为更好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发展工程而言,遗址区被拆迁人的福祉是遗址保护工程是否完满的重要衡量标准。
篇2
Guan Chaoyu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Sichuan Deyang 618000
【Abstract】 Exogenous high fever is a common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Wong Lo medicine bath, massage with good oral efficacy. Also led to other extern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extern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values and medicine-related issues outside the government thinking.
【Key words】 Exogenous high fever in children; clinical experience; Chinese foreign rule
王静安老师乃四川省名中医、国医大师、当代著名儿科专家,其医德医术遐迩省内外,有“王小儿”之美誉。吾大学时曾有幸随王老侍诊,工作后又多有向老师求教问道,1990年帮助老师完成了著作《王静安临证精要》(电子科技出版社 1990年出版,2004年修订,2006年再版),对王老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内外合治及外治诸法略得其要,今不揣掘笔,归纳思之以飨读者。
1小儿外感高热内涵及特点
发热是指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脏腑阴阳、气机紊乱而引发的以体温升高为主症的常见急症。体温39℃以上者为高热,分为外感高热和内伤高热,与西医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相对[1]。
小儿外感高热,是指14岁以下儿童因外感六疫戾之气,致使气机紊乱,阳气偏盛而发热者(腋温在39℃以上)。表现为高热、鼻塞、流涕,或咳嗽、咽红,汗出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在风关。儿科临症发热常见,且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易化火动风。
2小儿外感高热力主内外合治
外治:
1、首以点穴推拿泄火退热。一拇指点推劳宫穴配涌泉穴点压,各3-5分钟,并点压推揉足三里、中脘、大椎、脾俞、胃俞、肝俞、胆俞。再与内服药之一协同退热。特适合于有高热惊风趋势或曾有高热惊厥史之小儿。配合汤药洗浴退热。。
2、自拟辛温发散,发汗解表,用紫苏30g荆芥30g麻黄30g川芎15g羌活15g艾叶30g石菖蒲30g,微火水煎半小时,去渣药汤洗浴,每日3-4次,洗后注意避风保暖。适宜病程3天内,腋温39℃以上,尤病毒所致。
内服:
1、自拟清气泄火,疏表导滞。组方柴胡、荆芥、青蒿、大青叶、栀子、连翘、赤芍、槟榔、石膏、花粉、黄芩、建曲、苏梗,水煎服1剂,一日4次,每次30-50毫升。方中石膏、青蒿、板蓝根重用 ,是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常用有效方剂。对38.5℃左右患者24小时内体温可降至正常。39℃以上者另予紫雪丹于晚8、9时各服半支。
2、或自制清热解毒、镇惊息风“清凉丹胶囊”。胶囊由芦荟、石膏、栀子、连翘、寒水石、黄连、胆草等组成,诸药加水共熬去渣、烘干、研磨成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4g。用法:3小时一次。3岁以下每次一粒,倒出药粉温开水化服;3-7岁,每次两粒;7-12岁,每次三粒。3主治小儿外感发热、高热惊厥,尤其是病毒所致者。
王老认为:小儿外感发热之治可从吴鞠通温病卫气营血辩证,因有外感史,且小儿具有“稚阴稚阳”、“阳常有余”、“易虚易实”,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生理病理特点。感受外邪在卫十分短暂,常卫分症状未出气分高热症状已现,且停留时间相对较长,最易伤阴,内传营血,故应抓紧治疗时机[2]。王老治小儿病有一套很独到的按摩方法-王氏小儿推拿法,取效快捷,手到病除,病种达10余个。其治疗小儿高热取手厥阴之荥穴劳宫这一退热要穴,点揉劳宫能清热除烦,用于心经有热而致发热烦渴,口舌生疮;涌泉为足少阴之井穴,常与前者相配主治发热呕吐,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专治小儿高热惊厥;小儿高热多夹食、易惊风,推拿脾胃、肝胆穴位可防变。药浴法为小儿常用,王老用“温经散寒汤”针对小儿多有外感史,以辛温发散、疏通、运行经络,“令热达腠理,邪随汗出”,不致久羁营卫,而又不伤正气,与“清宣导滞汤”协同退热存阴,故退热迅速。
王老一生不囿于师承,博及医源,聚各家之长,壮自己之学,继承中有创新发展。其在中医儿科外治法上不止于洗浴和推拿治小儿急症,还有通关开窍吹鼻法治神志昏蒙、捆扎压迫之鼻衄,还有贴脐疗法治泄泻、咳嗽、遗尿,中药涂擦促发长,糊状紧缩法治解颅,熏鼻疗法治鼻渊,泡洗敷法治鞘膜积液,浸洗法治痹症、痿症等等[4] 不一而足。
据个人收集了解的文献及临床经验,小儿外感高热治疗还有一些方法可资借鉴,如:小儿特定穴推拿法[3];针挑疗法合中药泡浴[5];中药灌肠法[6];经穴刺络放血疗法[7]。
3中医外治的相关讨论
3.1小儿中医外治历史。可慨括归纳为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8]。如最早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有小儿外治法用于小儿药浴最早的史料,开创了外治的先河;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收载了小儿外治法27种290条之多,扩大了儿科外治法的阵容,记载了儿科预防疾病的外治法;儿科第一部专著《颅囟经》共记载56方,其中外治法达28方;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对小儿外治的应用数法合参,颇具慧心,如“若壮热者,即须熨使微汗,微汗不愈,使灸风池及背第三椎……”等等,其中很多观点被后世医家推崇;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明以前单验方并验证用于小儿外治的有232方,外治法10余种,使小儿外治之法趋于完整充实。陈复正《幼幼集成•神奇外治法》中将外治归纳为九法,且十分重视。我国中医历史上的第一部外治专著《理瀹骈文》,吴师机在膏药获得了卓绝的成就,把中医外治推向了一个高峰。
近30年中医外治的进程可概括为1989 -1994年发展迅速,1995-2000年相对迟缓,2001年开始逐渐加快,最近二年新的热潮正在形成[9]。
3.2中医小儿外治法的价值
因小儿古有“哑科”之称,内服药物难,服药量难以保证,而打针穿刺会增加患儿痛苦,西药副作用又大,国人普遍接受“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且如吴师机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小儿外治病种广泛,涉及常见多发病、不少急症和疑难病,且最能体现简、便、验、廉,因此小儿外治具有广泛的实用和推广价值[8]。
3.3中医外治与外治法
从以上中医外治之博大略见一斑,中医外治和内治共同组成了中医的治疗学。中医外治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含制剂)、手法、或器械施于体表皮肤(粘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活动。这个活动包括理论活动和临床活动。中医外治法是指具体的治疗方法或即临床活动[9]。按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把中医治法分为药物治疗23法、针灸疗法44种、推拿疗法15种、外治法64种、饮食疗法7种、意疗法7种、音乐疗法、歌吟疗法、舞蹈疗法和杂疗法15种[10]。其中针灸推拿独立于外治法,而太极拳、五禽戏、气功疗法未入其中,是否当列为另一种疗法如运动疗法或归于舞蹈疗法;杂疗中有的也被认为是外治法,如沐浴疗法、药枕疗法、药[兜]肚疗法、香佩疗法、烟熏疗法、大[烧][爆]灯火疗法、吸引疗法、热蜡疗法。
3.4对中医外治思考
针灸因建立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且经络学说理论完整成为独立学科,推拿也因此从治法中独立。而中医外治至今没有成专门的学科,中医中高等教育没有专门的中医外治教材,而只少数治法附于药物疗法之后,更没有设置专门的外治专业[隋]唐即有“…少儿为五年、角法(拔火罐)为三年…”的专业和学制[3],中医外治研究还不够,外治诸法濒临失传,全民对中医国粹认知不够,对中医外治法信任度不高。
好在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极大地推动了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中医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使用,迎来了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的大好机遇,中医外治也掀起了新一轮热潮。期待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外治专著会问世,一些特色的诊疗技术、外治方法优势病种能尽快进入中医临床路径,出版更多的外治技术教学碟便于学习推广,让民众更多地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外治法。
参考文献
[1] 余小萍、李守朝.社区常见病证及处理[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869.
[2] 王静安.王静安临症精要[M].电子科技出版社,1990:10.
[3] 金义成. 小儿推拿学[M].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6
[4] 李小嘉.试论王静安内外合治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J],2009,1(2):148-149.
[5] 李邦权.针挑结合药浴治疗小儿感冒发热60例.中医外治杂志[J],2010,19(6):3031.
[6] 龚建民.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四川中医[J],2010,28(3):97-68
[7] 黄映君.刁本恕老师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急症临证思路.四川省第13次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9月,133-135 .
篇3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着,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着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篇4
中图分类号:R285
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著,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如下: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著,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著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篇5
Advances of the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LAN Lei,CHANG Xiaorong,SHI Jia,ZHANG Guoshan,TAN J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CM,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Abstract:Moxibustion has great efficacy, such a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tection, warming meridians to dissipate cold, recuperating depleted Yang,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resolving hard lump, leading heat out of the body, etc.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that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combined wi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result in a "comprehensive moxibustion effect." A review of mechanism research of moxibustion is given; furthermor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searches a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physical effect; chemical effect; drug effect; meridian;acupoi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8-19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9 CB522904);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2010B342);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1005020-31)
作者简介:兰蕾(1969-),女(畲族),江西广丰人,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的治病机理。
通讯作者:常小荣(1956-),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的治病机理。灸法能防病保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艾灸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经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1 艾灸的物理作用机理
艾灸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也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寒冷引起的疾病。现代研究表明[1],艾灸可以调整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尤其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及预防保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艾灸治疗疾病时产生的温热效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2]。生物传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生物体内的热质传输现象,其目的在于通过把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手段引入生物和医学工程领域中,探讨物质和能量在生物体内的传输规律。该学科的产生无疑会对与“热密切”相关的艾灸疗法研究有所启示,因为艾灸热传递同样遵循传导、对流、辐射3个方式,无论是接触灸或是非接触灸,艾灸在生物组织内的热传递以及艾灸引起的组织热损伤,均可归属生物传热学研究的范畴。从微观而言,热对生命系统的影响,本质上均体现在对蛋白质、细胞及组织性质的改变上。例如艾灸对机体热休克蛋白的影响[3-11],艾灸通过上调大鼠胃黏膜细胞HSP70表达,继而作用于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相关靶点,由此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又如隔药饼灸能提高对红细胞CD58表达,并且年轻人组高于中年人组[12]。宏观上讲,能量过程是生命系统中的基本过程,而热是能量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生命现象的各个层次无不包含热效应[13]。把艾灸热作为一种特殊的能量介入方式,从能量的角度着手,利用生物传热学理论,可能是一个较理想的方法。提供什么样的一个温度场分布状况(或者说热过程或能量过程),可使生物组织恢复或稳定于正常状态,这是一个极有诱诱惑力的探索[14]。
艾燃烧时产生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宜于机体的物理因子红外线,其辐射能谱在0.8~5.6μ之间,这表明燃烧艾绒时的辐射能谱不仅具有热辐射-远红外辐射,而且还具有近红外光辐射,艾灸的能谱近红外辐射占主要成分,且峰谱在1.5μ附近[15-16]。根据物理学原理,一般远红外线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较浅部位,靠传导而扩散热量;而近红外线较远红外线波长短,能量强,可直接渗透到深层组织,穿透机体的深度可达10mm左右,并通过毛细血管网传到更广泛的部位,而为人体所吸收[17-18]。艾灸红外辐射为机体细胞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当红外光作用于腧穴组织时,组织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生物能储存在ATP分子中,随着ATP的水解,ATP转化为ADP,并释放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不仅含有人体热信息,而且还和人体内能量代谢等因素相关,穴位点的ATP能量代谢比周围要高[19]。在病理状态下,人体皮肤和组织辐射的红外线发生一定的改变。且不同的体质和疾病其辐射及最佳吸收的红外线有区别,即光子吸收与皮肤光学有密切关系。这可能是生物组织吸收光子和使人体本身传输的光有序化有关。有人对不同品种艾叶的燃烧热进行了测量[17]:蕲艾18139J/g、北艾17463.4J/g、祁艾17419.3J/g、川艾16136.4J/g。能量愈高,波长愈短,渗透力愈强。杨华元等[20]的研究还认为,艾灸时的红外线辐射,既可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为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并有利于生物大分子氢键偶极子产生受激共振,从而产生“得气感”;同时又可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的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调控机体免疫功能。
汪家柔[21]通过艾灸肺俞、肝俞穴,观察穴位施灸后钙离子在相关脏腑之间的分布调配及相关穴位电流变化规律,研究“穴脏相关”的非线性规律,发现艾灸肺俞穴可显著提高肺俞穴电流,艾灸肝俞穴可显著提高肝俞穴电流。电与磁是相伴而生的,电子的自旋产生磁,运动的磁产生电。经络的功能活动依托于电磁振荡与化学振荡主导的能量信息系统。而基于经络调整是电磁振荡化学振荡神经、体液和微循环等调控的动态调衡过程[22]。
[WT5”FZ〗中华中医药 学刊
2 艾灸生成物的药性作用(化学作用)
2.1 抗细菌作用
杨梅[23]测定了艾叶燃烧物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抑菌圈。艾叶燃烧产物提取分离所得重组分、焦油和艾烟水提取液对四种菌种的抑菌性有选择性。艾油对四种菌种均有抑菌作用,而重组分和焦油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作用,除焦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12.1mm比艾油10.4mm大外,其它成分的抑菌圈均比艾油小。晶体对四种菌种的抑菌性不明显。5-叔丁基连苯三酚对四种菌种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叶春枚等[24]观察了艾烟熏的抑菌作用,实验显示,艾烟熏20min后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熏30min可抑制大肠杆菌,熏50min可抑制绿脓杆菌。李坡等[25]对艾烟在培养皿中的抑菌作用和烧伤创面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艾烟对常见的化脓性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碱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能使烧伤创面菌落数显著减少。刘枫林等[26]就艾烟作用(与温热刺激分开)对各种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枯草杆菌、奈瑟氏菌和嗜酸乳杆菌)抑菌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艾烟确有抑菌作用,是细菌生长时杀菌作用的基本和唯一因素;②艾烟的杀菌作用与烟熏时间长短有关,时间长杀菌作用强;③艾烟的杀菌消毒作用为临床上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外伤感染、皮肤细菌损害、带状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华东医院等[27]单位报道,用含艾叶的消毒香(上海日用化学品厂试制,含苍术粉30%,艾叶粉20%)烟熏4h能杀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群、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烟熏8h能杀灭绿脓杆菌,并能抑制枯草杆菌的生长。黄香妹等[28]采用艾条熏烟对血压计袖带进行消毒,监测其表面细菌生长情况,并与紫外线消毒、含氯制剂消毒作比较。结果表明用艾条熏烟消毒的袖带,完全可以达到环境消毒隔离标准的要求。还有资料[29]介绍,艾烟对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人型H37RV)等也有抗菌作用。
2.2 抗真菌及抗支原体、衣原体作用
艾烟对不同的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魏孜孜[30]等观察比较外耳道涂药(咪康唑乳膏)、艾烟熏耳和涂药艾烟熏耳结合3种外治方法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艾熏外治法、结合外治法、常规外治法3种外治法在治疗后1个月、1年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熏外治法和结合外治法的治愈率较常规外治法高。结出艾熏法治疗耳真菌病具有治疗简单、疗效巩固、治愈率高的优点,可替代常规外治法。其简、验、廉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应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艾烟具有抗菌(细菌、真菌)、杀螨、抗过敏等作用有关。何斌[31]采用艾烟熏灸治疗浸渍糜烂型足癣78例,得出艾烟熏疗对瘙痒,丘疹,水疱及浸渍糜烂症状效果优于派瑞松。有研究表明,艾烟对口腔支原体与肺炎支原体的抗灭作用也很显著[32]。
2.3 抗病毒作用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气管炎研究组等[33]单独用艾叶烟熏以观察艾烟对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艾叶对这四种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观察了苍术艾叶香烟对实验用腺病毒3型、鼻病毒浙九-2株、疱疹病毒浙九-9株、副流感Ⅰ型病毒仙台株和流感病毒A3、沪防72-10株等5种病毒株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苍术艾叶香烟熏15min后,对所试5种病毒尚无作用,30min后则试验组的病毒浓度(TCID50)显著降低,45min后则试验病毒不能从细胞培养上或鸡胚中测得。张其正等[34]用苍术艾叶烟熏剂(含苍术55%,艾28%)点燃浓度为1g/m3或5g/m3均能在半小时内使流感病毒滴度(EID50、Lo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下降1.55~3.00个对数以上)。赵红梅等[35]曾用艾条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发现熏蒸后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抗原性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抗原性的破坏也有极显著性的意义,说明艾条熏蒸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灭活作用,但是未能达到完全灭活乙肝病毒的目的。刘华介绍用艾叶500g,置盆子或罐子里点燃烟熏房间0.5h,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传播。
2.4 镇咳、祛痰、平喘、抗过敏,镇痛作用
大量的药理实验证明,艾叶的挥发油口服或喷雾给药均有较好的平喘、祛痰、镇咳作用,其中尤以平喘作用最为显著[36]。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清艾条烟雾吸入可相对延长豚鼠药物性哮喘潜伏期,能明显松弛正常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有效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对乙酰胆碱收缩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证明艾烟能平喘,抗过敏[37]。刘惠荣[38]等通过观察艾灸对过敏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结果表明,艾灸能减轻过敏性结肠炎大鼠的内脏疼痛和疼痛阀值,效应可能与艾灸能提高脊椎的强啡肽和内啡肽相关。
2.5 抗自由基,调节机体功能,抗衰老,预防保健作用
自由基(free radical)[39]是人体组织中许多生化反应中间代谢产物。人体内在氧的利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内因性或外因性原因而产生各种活性氧及其它自由基。但体内也有各种消除这些自由基的防御系统,以免组织遭伤害。这些自由基很容易攻击细胞组织中的脂质、蛋白质、糖类和DNA等物质,企图夺取一个电子以获得重新平衡,这就造成脂质和糖类氧化,蛋白质变性、酶失活、DNA结构切断或碱基变化等种种改变,从而导致细胞膜、遗传因子等损伤而诱发各种组织损伤和疾病。已知的数以百计的疾病与自由基有密切的关系。可由自由基引发衰老。
杨梅等[39]对艾燃烧产物艾烟轻组分、重组分、焦油、艾烬晶体以及艾挥发油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了比较,其大小顺序依次为:重组分>焦油>轻组分>艾烬晶体>艾挥发油。由重组分中分离出来的52叔丁基连苯三酚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比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人工抗氧化剂BHT均强,可以推测,52叔丁基连苯三酚是艾烟抗自由基的核心物质,是艾灸的重要活性成分。大西基代[40]和西谷郁子[41]将艾和艾燃烧生成物用甲醇提取,发现有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的作用,且艾燃烧生成物作用较强。洪宗国等[42]用甲醇萃取艾叶燃烧灰烬获得了4种不同组分,研究了它们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反应体系的黏度测定研究了其抗自由基的作用。结果也显示上述4种组分均具有比较强的抗自由基能力,且柱分离后得到的3种晶体的抗自由基能力较粗晶体的强。
陈汉平等[43]在针灸预防疾病作用的探讨中指出:通过对实验性肺结核、慢性肾功能不全、免疫复合型肾小球肾炎、恶性肿瘤、衰老、胆色素性结石、苯中毒引起的血象异常动物病理模型制作前或同步艾灸或针刺预防处理,其效果说明艾灸具有调整机体功能,抵御或削弱各种致病,致衰老因素对机体的影响,能够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陈友强等[44]研究了天癸灸对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清陈自由基、调节性激素水平及微量元素等方面的影响。方法为气海、关元隔姜灸,足三里、大椎温和灸。结果表明,本法缓解衰老症状功效总有效率为73.91%。说明灸法不但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有独特的保健作用。詹臻等[45]采用标记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老年人保健灸前后空腹血清中上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结果灸后EGF含量明显增高(P>0.05)表明保健灸能够调节机体EGF的合成与释放,有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3 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为经气。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疗法的刺激点[46]。《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说明了经络内联外络的生理功能。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靠机体自控调节系统实现。在病理上,现代医学已证明,即或是一种微小的局部性病变,也将是全身机能失调的一种反应,是全身病的一种局部表现。《内经》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认为一切疾病均由阴阳、气血不和所致,因此,通过因势利导的方式,将人体病理状态下的阴阳气血关系复归平衡,既是治疗手段,也是治疗目的。《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部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而这些都靠经络的调节作用才能实现。现代研究认为,灸法的作用是由艾条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47]。
艾灸激发经络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有两个特点[48]:①物理学能量循经传导的普遍性以及腧穴定位的特异性。不同的物理能量在经络循行线上基本都能呈现优势传导,而在腧穴所在的位置则表现出不同于周围组织的特异性;②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与人体状态的相关性。许多实验表明[49],健康人体和病人的经络、腧穴对外界物理能量的敏感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总体趋势表现为从平衡转为不平衡,敏感性由高转低。
陈日新[50]提出腧穴热敏化灸疗新理论由3条规律组成:(1)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非热敏点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2)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现象;(3)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95%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灸疗疗效大幅度提高。腧穴热敏化现象已涉及到许多新的生命现象,新的生命现象必然蕴涵着新的生命规律与机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可能发现人体机能调控的新规律,对现代医学发展提供创新的机遇。研究表明某些病理态腧穴的自发红外光谱与艾条燃烧时的红外发射光谱的辐射峰区域基本一致,提示红外共振可能是艾条的辐射能量高效传递给敏化态腧穴,使艾灸发挥治疗作用的生物物理基础。通过研究艾灸的红外光谱特性及其与效应的关系,证实艾灸和穴位的红外共振辐射也是艾灸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国内外学者对艾灸的这种“综合效应”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现有的研究国内主要偏重于临床治病机理的研究,日本更侧重于基础的研究,目前对艾灸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现有的研究有人设想:艾灸的作用机理是由燃艾时所产生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作用于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入途径,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经过整合作用传出信号,调控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循环系统等,从而调整机体的内环境,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50-51],进一步研究有待我们深入。突破由单一生物学为主的研究方法,发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来寻求针灸治病的作用机制,是解决生物医学难题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多学科交叉研究艾灸,可以为中医艾灸技术建立新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方面灸法刺激量的研究是针灸由临床经验积累向现代医学转化的重要步骤,灸法起效的关键在补泻方法,所以加强灸法量效关系和灸法补泻方法的研究也是加强艾灸疗效和研究艾灸机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焕淦,严洁,余曙光,等.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针灸杂志, 2009, 28 (1): 1-6.
[2] Freire A O, Sugai G C, Blanco M M, et al. Effect of moxibustion at acupoints Ren-12 (Zhongwan), St-25(Tianshu),and St-36 (Zuzanli) in the prevention of gastric lesions induced by indomethacin in Wistar rats \[J\].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2005, 50(2):366-374.
[3] 常小荣,彭娜,易受乡,等.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模 HS P7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13): 1252-1256.
[4] 易受乡,彭艳,常小荣,等.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热休克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J\].针刺研究, 2006, 31(5): 259-271.
[5] 易受乡,郁洁,常小荣,等.艾灸促进胃黏膜细胞HSP70表达上调对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6(24):2 689-2 694.
[6] 常小荣,彭娜,易受乡,等.艾灸足三里和梁门穴诱导热休克蛋白70抗大鼠胃黏膜氧化损伤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35): 3 405-3 408.
[7] 郁洁,易受乡,常小荣,等.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对大鼠不同组织器官HSP70表达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9(4): 67-69.
[8] Peng NA, Chang xiao-rong, Yi shouxiang, et al. Experiment Study on Moxibustion at Zusanli (ST36) and Liangmen (ST21) inducing 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expression to resist oxidative injury of gastric mucosa\[J\]. World J.Acu-Moxi,2006,16(2):22-26.
[9] Peng yan, Yi shouxiang, Chang xiao-rong. Acupuncture-moxbuxtion, heat shock Protein 70 and cytoprotection \[J\].World acu moxi, 2006, 16(1):45-52.
[10] Xiao-Rong Chang, Na Peng, Shou-Xiang Yi, et al. Association of highexpression in rat gastric mucosal heat shoc k protein 70 induced by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stress injury\[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August 28,13(32):4355-4359.
[11] Shou-Xiang Y i, Yan Peng,Xiao-Rong Chang, et al. Effect of pre-moxibustion on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gastric mucosa cells\[J\].WorldJ Gastroenterol,2007,13(15):2 174-2 178.
[12] Tian YF,Li LY,Wang J,Zhang BR,Wang GH, Xie BX, Yuan Y. Effects of herbal cake-separated moxibus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erythrocyte CD58 in different ages of healthy people. Zhongguo Zhen Jiu. 2010 Nov;30(11):933-5. PMID: 21246852.
[13] 赵南明,王存诚.生命科学与热物理学再次相遇——生命系统中的热耦合问题\[J\].物理, 1998, 27(3):146-150.
[14] 夏永莉,赖新生.从生物传热学角度研究中医艾灸机理\[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8,27(2):142-144.
[15] 白耀辉,林文任.艾灸与温热刺激关系的探讨\[J\].针灸学报, 1991, 7(4): 10.
[16] 张红良,陈世途,刘玉萍.药条灸在施治过程中的可见光和红外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9,19(3):344-346.
[17] 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 1996, 16(10): 17.
[18] 王磊,李学武,张莉.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 2001,21(9):567-570.
[19] 韩吟华,丁光宏,沈雪勇等.人体体表穴位点红外辐射光谱特征及其与ATP能量代谢的关系\[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5,26(4):198-200.
[20] 梅全喜,王剑.不同产地艾叶燃烧放热量的比较[J].中药材,1994,17(9):46.
[21] 汪家柔.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2] 李定忠,傅松涛,李秀章.经络与人体物质系统、能量信息系统的关系———关于经络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四\[J\].中国针灸, 2005,25(2): 115-118.
[23] 杨梅.艾叶燃烧产物有效成分药效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4] 叶春枚,呈荧,高建芳.艾熏治愈54例手指骨髓炎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J\].上海针灸, 1988(2):7.
[25] 李坡,金遵禹,朱文伟,等.艾烟薰的抑菌试验及其对小儿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J\].中华外科杂志,1965,13(9): 387-389.
[26] 刘枫林,袁慧,许三荣,等.艾灸“烟熏”作用的抑菌效应\[J\].云南中医杂志,1993,4(5):29.
[27] 华东医院,上海市黄浦区妇女儿童保健所,上海市生物制品研究所.苍术艾叶烟熏消毒的实验研究及长期应用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78,(10):619-623.
[28] 黄香妹,许建平.艾条熏烟消毒血压计袖带的效果观察\[J\].护士研究,2005, 3(19): 534-535.
[29]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559-560.
[30] 魏孜孜,卢标清,孙一帆.三种外治方法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 7(2): 35-38.
[31] 何斌.艾烟熏治疗浸渍糜烂型足癣7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 19(5): 7-9.
[32] 洪宗国.艾与蕲艾的生药学研究与开发\[J\].中医药学刊,2003, 21(8): 1356-1357.
[33]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气管炎组.苍术艾叶香预防感冒及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1975, (9): 412.
[34] 赵红梅,李小敏,关丽婵,等.爱婴病房艾条熏蒸对HBsAg灭活效果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1-12.
[35] 张其正,郑志学,童葵塘,等.苍术艾叶烟熏预防流感效果观察[J].新医学, 1979,(9): 412-415.
[36] 梅全喜.艾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11,227-2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楼兰英,黄敬耀,汪国华,等.清艾条烟雾的药效学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4):170.
[38] Hui-Rong Liu, Li Qi, Lu-Yi Wu, Xiao-Peng Ma, Xiu-Di Qin, Wen-Yan Huang, Ming Dong, Huan-Gan Wu.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dynorphin and endomorphin in rats with chronic visceral hyperalgesia\[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0 August 28; 16(32): 4079–4083. PMC:2928463.
[39] 杨梅,江丹,易筠,等.艾叶燃烧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7):547-549.
[40] 大西基代.艾燃烧生成物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3):61.
[41] 西谷郁子.关于艾的燃烧生成物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物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5):47-48.
[42] 洪宗国,农熠瑛,杨兆涛.蕲艾燃烟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版),2007,26(1):10-12.
[43] 陈汉平,赵粹英,章健明,等.针灸预防疾病的探讨\[J\]. 上海针灸杂志,1991,10(2):34.
[44] 陈人强.唐立明.天葵灸抗衰老作用临床观察\[J\]. 实用老年医学,1994(3):115.
[45] 詹臻,王玲玲,吴中朝,等.保健灸对老年人上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5,15(3):33.
[46] 沈钦荣,毛水泉.灸疗的作用机理概述\[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6):395-396.
[47] 钟蓝.传统艾灸作用机理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6):46.
[48] 魏育林,屠亦文.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 2005,25(11): 817-819.
篇6
胃病根本来说是一种慢性病,跟社会的文化、家庭的环境、个人的情绪息息相关。人文环境的变化,如贫富悬殊,重财轻身等现象让人内心更加的焦虑和紧张,而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直接刺激着胃的蠕动,容易导致反酸或食欲不振。电子科技、电子娱乐的兴起,很多年轻人都投身其中,中医有所谓“五劳七伤”,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与胃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精神压力、负面情绪,对消化系统功能都有不良的影响。据调查,胃癌的患者,有80%的存在家庭关系紧张的情况。
因普通感冒发烧而开出的大量消炎药、抗生素,也是破坏胃功能的元凶之一。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的2.5瓶至3.3瓶的水平。滥用抗生素现象相当严重。国人在饮食方面的变化,也是导致胃功能紊乱的一大原因。
在中医里,胃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因为肝病引发的胃病也是一个原因。据合肥友谊医院的有关调查,300例慢性胃炎,其中216例血液中检测有HBV标志物,占72%,而对没有慢性胃炎的300例进行血液检测,只有30例是阳性,占10.0%。对3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检查,结果有180例HBV标志物阳性,占60%,对无胃病的300例进行检测,HBV标志物阳性只占10%。两种结果的差别都是非常明显的。
近年治疗胃病常规疗法和无副作用疗法
一般胃病的常规疗法往往都会采取药物治疗。西药方面,有制酸剂、抗胆碱能药、组胺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西药效果快,副作用大,效果不持久;中成药或中药副作用小,疗效稳定,但须辨证论治,对医师技术要求高。一般辨证为: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弱证、饮食停滞证、对湿困脾胃证、脾胃虚寒证等。
治疗胃病的非药物疗法,无副作用,主要是中医理疗的手段:砭石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艾灸疗法,推拿疗法。
耿引循医师和谷世教授对用砭石治疗疾病有深入的研究,砭石疗法是重要的外治法,民间一直在应用砭石治疗各种内外科疾病。2003年张斯特先生在江苏省泰兴市成立砭术综合疗法专科医院,这是全国首家依靠古老的砭石治病的医院。砭石疗法是治疗胃病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正待普及。
胃病用拔罐疗法也是很好的手段,并且拔罐可以有多种形式:普通拔罐、刺血拔罐、留针罐、药液罐、药酒罐、药膏罐等。对于胃病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拔罐方式,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刮痧疗法治疗常见胃病在民间应用,在个人传记或文献上多有记载,用铜钱、汤匙、纽扣等在后背和腹部刮痧,即刻止痛,效果神速。四川成都的曾上中医师,于1997年在成都地区建立了中医经络刮痧专科,以刮痧术治疗各类疾病,对胃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艾灸和推拿治疗胃病,在近几年得到了相当的肯定。山东青岛市的周楣生艾灸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对于重胃病,采用直接灸的方法,治愈率高,极少复发。山东济南市市中医医院灸疗康复中心,是全国第一家以艾灸为主要疗法的专业门诊,对于艾灸的研究全国领先,对于胃病的治疗效果可以达到100%。其特有的骑竹马灸、隔土鳖灸、地龙灸、苇管器灸...在包括胃病在内的各种疾病里,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结:纵观国内现状,对于现代胃病还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应该大力推广非药物治疗胃病的传统理疗方法,可极大的节约医疗资源,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能大大的减轻吊瓶、抗生素的滥用对于国民体质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林红,杨殿兴.《中国民间拔罐疗法》[A].成都:四川出版社,2008.
篇7
3.提高中医毕业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尝试及思考
4.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中医传统技术培训的效果
5.中医临床型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电子病历与中医毕业实习生病案书写问题刍议
7.中医院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改革在毕业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8."导悟式教学"在西医院校毕业新护士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9.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毕业顶岗实习生及其实习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10.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论文质量
11.中医妇科毕业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12.中医本科生毕业临床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效果实践分析
13.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及建议
14.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构建
15.OSCE考核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中的实施
16.中医儿科毕业实习带教探讨
17.世界针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在京毕业
18.对中医函授生毕业临床实习之管见
19.关于中医儿科本科学生毕业实习的几点建议
20.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临床技能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21.“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学员毕业
22.中医儿科毕业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讨
23.我们是怎样带教中医护士毕业实习的
24.振兴中医事业 广开人才之路——天津市首批高教中医自学考生毕业
25.辽宁中医学院函授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八七届毕业典礼在沈阳举行
26.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核实践探索
27.中医研究院83名毕业研究生首批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28.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2014年博士毕业盲审学位论文查新项目统计分析
29.《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30.中医专业学生的毕业考核指标和方法
31.85级中医班中医诊断学毕业考试试题质量和成绩分析
32.586例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33.从辩证的视角看中医科学性问题争论
34.关于改革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综合考试”的构想
35.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
36.本院中医专业78级学生开始毕业实习
37.中医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38.中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39.中医住院医师毕业后教育初探
40.名老中医经验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
41.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举行毕业论文答辩
42.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43.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斗到底
44.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45.我院召开首次中医系专科定向毕业实习工作会议
46.新疆首届盲人中医函授大专学员毕业
47.我院运动医学系中医骨伤科专业举行医学士毕业论文答辩会
48.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修科毕业
49.省中医学校举行教学研究班、医科进修班毕业典礼
50.中医系中医专业七七年级学生毕业
51.辽宁中医学院八六届中医函大毕业
52.中医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
53.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
54.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55.深化毕业考试改革 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
56.中医儿科本科毕业实习阶段的现状及对策
57.从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看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考试
58.中医儿科毕业实习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59.中医类学生毕业综合考试改革的初步探索
60.中医专业护生毕业实习现况调查与分析
61.加强毕业后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促进中医人才培养
62.中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63.中医妇科学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64.中医院校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67名毕业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报告
65.五年制中医本科生毕业考核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66.中医七年制妇科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67.试论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要求
68.浅谈中医医学生临床毕业答辩
69.“高等中医教育毕业实习评估体系”研究
70.试论中医专业毕业实习提前的教学配套改革
71.大肠癌中医辨证及治疗概况
72.中医护理大专生毕业实习质量调查分析
73.设立答辩考核环节 确保自考教育质量——中医自考本科毕业答辩考核规范化研究
74.基于临床病历数据化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
75.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的判别分析
76.加强大专毕业护士再培养 造就高级中医护理人才
77.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78.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初探
79.转变观念抓改革 适应需要求质量──试谈中医高校毕业实习的改进与提高
80.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吴克清在光明中医函大骨伤科学院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81.为培育中医新苗贡献力量——介绍我院指导毕业实习的一些做法
82.继续发展中医药成人教育事业
83.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班79级毕业综合考试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84.天津市93名考生获得中医大专毕业文凭
85.福建中医学院第四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
86.杰出校友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7.上海中医学院首届中医专业生毕业
88.中医护理培训小组的设置与管理
89.中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90.东北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91.多项措施并举 提高中医妇科临床实习质量
92.中医临床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93.补泻兼施 以气为先——朱南孙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
94.中医内科实习中加强急症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95.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研究
96.中医胃肠病病机与防治研究的新思路——访中医内科学专家白兆芝教授
97.我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现状调查与培训对策
98.浙江中医学院恢复中医函授教育
99.浅谈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的培养
100.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西苑班)招生通知
101.中医养生保健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102.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规律与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103.关于构建中医恶性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问题
104.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的应用:思路与体会
105.肥胖、超重与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比较研究
10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候特点研究
107.中医辩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网状Meta分析
108.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体质学
109.近30年大肠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110.新疆冠心病患者(汉、维)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111.基于文本挖掘探讨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在糖尿病中应用规律
112.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
113.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114.《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修改建议及分析
115.8448例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关系的分层分析
116.中医养生探幽
117.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118.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
篇8
1单味中药外用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瘀血、攻坚积、消痈肿的功效,其有效成分可抗菌抑毒,消炎退肿,能使血管扩张,增强机体免疫力。吴汉军等采用鲜鱼腥草外敷治疗丹毒,治愈后追访5年无复发,取得良好的疗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湿通淋等功效。张青风从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用蒲公英外敷治疗丹毒16例,全部治愈。龙葵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功效。史林生[3]用龙葵鲜品100~150g(干品20~30g),洗净捣烂后外敷患处治疗老年丹毒。亦有人报道用新鲜马齿览适量,洗净捣碎外敷患处,每日1~3次,2天后局部红肿可明显减轻,全身症状随之好转。
2复方中药制剂外用
李伟观察明雄膏(由枯矾与雄黄组成)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将丹毒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明雄膏患处外敷,对照组予50%硫酸镁液患处湿敷;比较两组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相关指标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认为明雄膏治疗丹毒疗效显著。张宇光清热消肿膏(天花粉210g,芙蓉叶830g,黄柏、大黄、肉桂、公丁香、姜黄、沙姜、白芷各100g,天南星、苍术、厚朴、陈皮各40g,牙皂、樟脑、白胡椒50g等)配合西药治疗丹毒,治疗组66例用清热消肿膏配合青霉素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青霉素治疗,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复方中药制剂内服
张春玲自拟丹毒康饮(金银花、生地黄各20g,紫花地丁、野、牡丹皮、紫草、蒲公英、败酱草、苦参、穿山甲、皂角刺、瓜蒌、川贝母、玄参、桃仁、制乳香、制没药各15g,防风10g,龙胆草15g,川牛膝10g)治疗丹毒,每日2剂,水煎分4次温服。治疗期间停用西药抗生素。共治疗152例,治愈146例,占96.05%,取得良好的效果。黄金彬等 选用凉膈散加减(薄荷叶4g,生栀子2g,玄参、连翘、桔梗、麦冬、升麻、炒牛蒡子各5g,黄芩3g,生甘草1g)治疗30例,热甚者加黄连3g;血热者加赤芍5g,生地8g;神昏者加紫雪丹;湿重者加薏苡仁、茯苓各8g,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李圭等用普济消毒饮加味(黄芩10g、黄连10g、玄参10g、连翘15g、板蓝根15g、薄荷6g、僵蚕6g、升麻5g、柴胡9g、陈皮6g、甘草6g)治疗丹毒45例,若发生于头面部者重用僵蚕加蝉蜕8g,发生于肋下、髂部者加龙胆草10g,发生于下肢者加黄柏10g、萆15g、旱莲草15g、紫草10g,并与青霉素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认为普济消毒饮加味对丹毒有较好疗效。杨军自拟三清汤(白花蛇舌草60g、忍冬藤30g、益母草30g、紫草15g、苦参15g、熟大黄5g)治疗下肢丹毒32例,毒热偏重,加生石膏30g、蒲公英30g、半边莲15g;血热偏重,加生地15g、丹皮15g;湿热偏重,加苍术15g、黄柏15g、泽泻15g、茯苓皮15g,疗效显著。李灵巧用三妙散加减(苍术、黄柏、泽泻、萆、丹皮、赤芍、野、连翘、蒲公英各10g,川牛膝、金银花各15g,白茅根、生地各30g,生草6g)治疗38例,治愈35例,有效2例,无效1例。
4中药内服、外治配合
王友虞认为丹毒是由于腠理空虚,疲劳过度,湿热蕴郁,暴冷暴热,劳温冷热与血相搏而成,治疗宜先用梅花针沿边缘刺出血,再根据病因辨证施治,用清血解毒法,并自拟清散解毒汤、清腑败毒汤。董文启以凉血解毒利湿法治疗丹毒,治疗组以黄柏12g、牛膝12g、黄连6g、金银花20g、赤芍12g、丹皮12g、紫花地丁12g、蒲公英30g、鸭跖草12g、川萆30g、薏苡仁30g、车前草15g组成汤剂基本方并随证加减,下肢红肿疼痛部位外敷金黄膏;西药组患者经青霉素皮试后以青霉素钠注射液,每次480万U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用药1周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中药组治愈率优于西药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有非常显著性(p<0.01),认为凉血解毒利湿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确切。吉久春治疗丹毒36例,所有病例均以清解散(大黄、黄柏、玄参、紫花地丁、蒲公英、苍术、石膏各1000g,青黛300g,薄荷100g,研细末,密封备用)陈醋调敷患处,超出红肿范围1~2cm,每日1次,湿润为度,并抬高患肢,配合中药口服(基本方:金银花30g、连翘15g、玄参10g、牛膝10g、茯苓10g、赤芍10g、蒲公英30g、知母10g、生地20g) ,随症加减,发热>38.5℃,配合抗牛素应用,36例患者全部治愈,取得良好效果。张桂芳用清解汤(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板蓝根、赤芍各30g,牡丹皮、牛膝各15 g,薏苡仁、苍术各20g,黄柏15g,生甘草10g)配合大青膏外用治疗丹毒83例,治愈64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郑武自拟消丹饮(忍冬藤、蒲公英、野、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生薏苡仁各20g,苍术10g,黄柏、生甘草各6g,川牛膝、白芍各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服,7日为一个疗程,同时以三黄膏(黄芩1份、黄柏4份、大黄4份调凡士林)外敷患处,治疗100例,显效91例,治愈9例。郭宏等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类中药配伍内服外用治疗下肢丹毒,方选止痛膏(贝母、白芷、大黄、樟脑、冰片、麝香、薄荷脑等)与铁箍散(大青叶、芙蓉叶、黄连、大黄、黄柏、明矾等)外敷配合西药及微波照射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73.33%,总有效率90%,取得良好效果。张达才用银紫牛柏汤(金银花、紫花地丁各25g 川牛膝、黄柏、车前子、生薏苡仁各15g)配合青敷膏、皮炎洗剂外用治疗下肢丹毒28例,治愈23例,占82%;好转5例,占18%;总有效率为100%。庞学玲采用多功能激光治疗仪进行局部照射,并口服清热解毒片,患处外敷芙蓉膏,静滴青霉素钠,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原焕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和五黄液外敷治疗丹毒,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相同的西医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认为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和五黄液外敷治疗丹毒疗效显著。江玲等用静滴青霉素、外用硫酸镁的方法治疗丹毒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生地12g、黄柏15g、苍术12g、赤芍12g、牡丹皮10g、泽泻15g、乌药10g、元胡12g),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5其他疗法
万志杰、王晶采用三棱针局部点刺法为主,同时毫针针刺大椎、曲池、血海、合谷,治疗丹毒11例均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常氏用消毒过的三棱针速刺四缝穴,挤出少量粘液,隔日一次,治疗40例,痊愈34例,显效4例,无效2例。亦有人用微波治疗丹毒取得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丹毒是因为体内湿邪内蕴,局部气血凝滞,瘀久化热,经络阻塞,蒸腾于外而发生的。从整体辨证和局部辨病上看,常选用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中医药治疗丹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现代外治法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使丹毒的疗效更加确切,但是从目前的文献报道来看,多数文献着眼于疗效比较与评价,缺乏更高层次的研究,希望在将来中医的辨证更加规范,期待有效药物的药效学等多学科的参与能使本病的研究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吴汉军,李燕君,刘邦强.鲜鱼腥草外敷治疗丹毒1例[J].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63
[2]张青风.蒲公英外敷治疗丹毒[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
(10):2832
[3]史林生.龙葵三妙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12,24
[4]李伟.明雄膏治疗丹毒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
18(6):907
[5]张宇光,孙艳荪.清热消肿膏配合西药治疗丹毒疗效观
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7):419
[6]王晓霞.红藤治疗丹毒[J].中医杂志,2007,48(7):624
[7]孙朝军.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丹毒[J].江西中医药,2006,
32(5):54
[8]董礼明,毕建光.大黄在丹毒治疗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
康,2005,21(4):521
[9]张春玲.丹毒康饮治疗丹毒152例[J].河北中医,2004,26
(4):255
[10]黄金彬,余根泉.加减凉膈散治疗小儿丹毒30例[J].医
药导报,2001,20(6):361
[11]李圭.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丹毒45例[J].广西中医药,
2005,28(1):28.
[12]杨军.三清汤治疗下肢丹毒32例临床观察[A].中医药
发展与人类健康--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
年论文集(下册)[C],2005
[13]李灵巧.三妙散加减治疗下肢丹毒38例.湖北中医杂
志,2002.24(5):41
[14]陈春祯.丹毒治验[J].新疆中医药,2000,18(3):63
[15]董文启.凉血解毒利湿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07,25(12):87
[16]吉久春. 内外兼治下肢丹毒36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02,11(5):45
[17]张桂芳.清解汤治疗丹毒83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
杂志,2002,21(3):152
[18]郑武,邹荣生.自拟消丹饮配合自制三黄膏治疗下肢
丹毒100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3):198
[19]郭宏.铁箍散与止痛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下肢丹毒
32例[J].陕西中医,2007,28(8):1035
[20]张达才.银紫牛柏汤治疗下肢丹毒28例[J].湖南中医
杂志,2002,18(3):53
[21]庞学玲,于淑贞.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46例[J].中国中
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4):283
[22]原焕勇.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50例[J]. 四川中医,
2007, 25(3):90
[23]江玲,张晓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287例疗效观察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1):873
[24]万志杰,王晶.三棱针点刺治疗丹毒11例[J].中国中医
篇9
PANG Baozhen1, PANG Qingyang2, PANG Huiqing1
1 Liaocheng Hos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Shandong Liaochen 252000, China
2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Shandong Jinan 2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xplore on the principles and patterns of TCM treatment on varicocele infertility. Methods: Review was made 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by combining personal clinical experiences. Results: TCM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the researches on etiology, differentiated diagnosis,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external herbal treatment of varicocele infertility. Conclusion: TCM can have good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cocele infertility
【Key words】 Infertility; Varicocele; TCM treatment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静脉因回流不畅、血流瘀积而造成的精索静脉蔓状丛发生扩张、伸长、迂曲,呈蔓状如蚯蚓盘曲在阴囊内,继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筋瘤”、“筋疝”的范畴。现将中医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总有瘀血为患;或因肝肾不足,外感寒湿,气滞血瘀,筋脉失濡;或因举重担物,长途跋涉,筋脉受伤,肝络瘀滞;或因湿热下注,脉络失和;或因脾虚气陷,血运无力,皆可形成筋疝或筋瘤。病后血运受阻,蕴而化热,血不养睾,热灼精伤,可以导致不育[4]。王琦等[5]认为肝肾亏虚、肝郁气滞是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日久则瘀血停滞,络道阻塞,以致脉络迂曲、显露,是本病的病机特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病位在外肾,气滞血瘀是标,肾精亏虚是本。
2 中医治疗
2.1 辨证论治
徐福松,莫惠等[4]分为5型:血瘀络阻证,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和剂局方》)加减;气虚夹瘀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减;肾虚夹瘀证,右归丸(《景岳全书》)合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湿热夹瘀证,防己泽兰汤(《男科纲目》)合枸橘汤(《外科证治全生集》)加减;寒滞厥阴证,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加减。王琦等[5]分4型:湿热瘀阻证,方用防己泽兰汤加减;寒滞肝脉证,方用当归四逆汤合良附丸加减;瘀血阻络证,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肝肾亏虚证,方用左归丸加味。刘云鹏[6]将男性不育分4型:滋阴清火养精常用知柏地黄丸合五子丸;补肾生精常用六味地黄丸合五子丸(即六五合方);疏肝活血通精常用血府逐瘀汤;清利湿热通精常用前列腺炎方(验方):蒲公英30g、枸杞子12g、炮甲9g、赤芍15g、石韦15g、败酱草30g、泽兰叶9g、红花9g、桃仁9g、丹参15g、没药20g、王不留行24g。刘云鹏一般以辨证(尤重舌脉)辨病(着重检查结果)相结合治之,以肾虚为多(重在肾),其六味地黄丸合五子丸(六五合方)、知柏地黄丸合五子丸,使用频率最高。李祥云[7]分5型:肝肾亏损用调肝汤加减;气滞血瘀用红花桃仁煎加减;寒湿凝滞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湿热瘀阻用萆渗湿汤加味;气虚不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曹开镛[8]分3型:气虚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气滞血瘀用理气止痛汤(《中医伤科学》)加减;肝肾亏虚,扭伤筋脉用左归丸加味。李曰庆[9]分3型:血虚肝郁,肾阴亏损用左归丸加减;脾肾阳虚,肾气不充用右归丸合二仙汤加减;血瘀络阻,痰瘀互结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庞保珍[10]分5型:湿热瘀阻用自拟薏丹筋春汤;寒滞肝脉用自拟暖肝筋通汤;瘀血阻络用自拟水蛭理筋汤;气虚血瘀用自拟参芪调筋汤;肝肾亏虚用自拟枸杞畅筋汤。
2.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徐福松[2]主张:先辨病后辨证,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证从病辨,以病统证,只有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只辨证不辨病,则很难把握其病的全貌,从而治疗也往往难以取得好效。
2.3 专病专方
陈和亮[1]将精索静脉曲张所致少及弱症辨证为肝经血瘀,应用前列通瘀胶囊治疗56例取得了显效41例、有效13例的疗效。
2.4 针灸推拿
王琦等[5]采取每晚睡前平卧,以右手食指和拇指缓慢按摩阴囊,以促进精索静脉血液回流。每次20~30min,每晚1次。
2.5 中药贴敷
庞保珍[11]辨证贴敷:湿热瘀阻用自拟萆桃螽斯丹;寒滞肝脉用自拟橘荔金枪长胜丹;瘀血阻络用自拟桃红衍嗣丹;气虚血瘀用自拟济气逐瘀汤;肝肾亏虚用自拟菟棱毓麟散。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一次。
3 手术治疗
对于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争议较大。大多数泌尿科专家认为精索静脉曲张与不育症有关,而其他生殖医学专家认为不育症与精索静脉曲张无关。许多设计了对照组的研究表明,精索静脉结扎术对于不育症治疗是无效的。但也有支持精索静脉结扎手术可治疗不育的研究,但由于随访脱落病例较多,病例样本小,结果可信度低,这方面仍需开展进一步对照研究[3]。
4 小 结
精索静脉曲张真正有症状的病例不到35%[5],不少人存在此病但无症状,常因体检或不育就诊检查时才发现,因此对不育患者,必须重视系统查体。本病辨证应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察局部以分轻重,视整体以察虚实。本病虽以瘀血阻滞为患,但其病机又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阻滞等之不同,必须辨证论治,方可收到良效。本病的诊断、疗效评价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统一,以利于深入研究与广泛交流。
参考文献
1 陈和亮,陈通文.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少及弱症[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9): 57.
2 郑怀南.徐福松教授临床研究男性不育症的特色和优势[D].南京中医药大学,二000级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单位代号:10315,学号:20004001,1~48.
3 江鱼.不育症诊治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2,16(3):156-157.
4 徐福松,莫惠主编.不孕不育症诊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8-335.
5 王琦主编.王琦男科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91-596.
6 刘云鹏,等编著.刘云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54-265.
7 李祥云工作室.李祥云治疗不孕不育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2-167.
8 曹开镛主编.中医男科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50-53.
9 李曰庆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男性学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330-334.
篇10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遴选病例样本均为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4月~2013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计106例。其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46~68岁,平均(56.2±5.8)岁,糖尿病病程6~15年,平均(10.5±3.3)年。所有患者均已确诊发生DPN,纳入标准为:(1)出现肢体症状,包括肢体麻木、针刺或烧灼样痛等;([第一论文 网( dylw.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2)发生运动神经病变,包括肌肉萎缩、肌无力、深浅感觉显著退化、腱反射退化或丧失;(3)肌电图示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其传导受阻。同时排除以下不适宜纳入本次研究情况:(1)其他原发病而非糖尿病诱发的周围神经功能受损,如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中毒性末梢神经炎、腰椎病变等;(2)下肢已出现溃烂或坏疽;(3)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肝、肾功能受损。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临床组和结合组,每组53例。两组分组情况见表1,可见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且分组情况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
表1 两组分组情况对比
组别 n 男/女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临床组 53 29/24 55.6±5.1 9.8±3.1
结合组 53 25/28 57.6±5.8 11.0±2.9
x2/t 2.0408 1.8852 2.0579
P 0.157 0.233 0.199
1.2 方法
1.2.1 临床组 本组严格执行糖尿病患者营养调理及运动治疗方案,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给予相应的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替代治疗,务使其空腹血糖维持于5.0~7.0mmol/L。而后为其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H10980024),每次用药剂量为10μg,兑入生理盐水100mL中以每分钟20滴的速率实施静脉注射,每日注射1次。同时以甲钴胺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J20070063]实施肌肉注射,每次注射500μg,每日注射1次,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
1.2.2 结合组 本组在应用临床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应用TY-50型腿浴治疗器(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在治疗器内倾入我院自制中药组方糖痛洗剂。其方药组成是:透骨草30g,赤芍12g,桂枝、红花、白芷、川芎、麻黄各10g,艾叶、木瓜、苏木、白芥子各9g,川椒6g,草乌3g。以上为1付。首先抓取本方剂4付加水,煎出1000mL药液,并置入腿浴治疗器中,而后以清水稀释至4000mL,而后开启仪器,将药液环境保持在38~40℃,嘱患者将双腿置入足浴器中实施浸泡、熏治并辅以搓洗,并施以电磁疗,每次治疗20min,每日治疗2次,同样治疗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腱反射复原程度、神经传导优化程度进行观察并与治疗前对比。神经传导优化程度以患者治疗前后其应用肌电图机监测的左右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评价依据。
1.3 疗效判定[4]
(1)显效: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等典型症状彻底消失或大体消失,腱反射复原,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加速不小于5m/s或恢复正常神经传导功能;(2)有效: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等典型症状有所改善,腱反射部分复原,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加速2~5m/s;(3)无效:神经病变症状无改善或恶化,腱反射仍消失,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加速不大于2m/s或未见加速。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组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取试验数据均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照
结合组其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临床组的71.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照[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结合组 53 34(64.15) 13(24.53) 6(11.32) 47(88.68)
临床组 53 17(32.08) 21(39.62) 15(28.30) 38(71.70)
x2 4.8100
P 0.035
表3 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优化情况对比(,m/s)
组别 n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结合组 53 39.11±4.26 48.53±5.94 9.3819 0.000 30.31±3.55 38.16±3.88 10.866 0.000
临床组 53 40.07±4.68 43.90±6.11 3.6228 0.000 30.88±4.02 34.64±4.29 4.6559 0.000
t 1.1043 3.9555 0.77374 4.4302
P 0.140 0.000 0.220 0.000
表4 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优化对比(,m/s)
组别 n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结合组 53 41.56±8.66 50.53±7.15 5.8148 0.000 32.82±4.22 42.06±5.51 9.9623 0.000
临床组 53 41.92±8.05 44.69±6.39 1.9620 0.030 33.31±5.48 35.77±4.39 2.5505 0.010
t 0.22166 4.4336 0.51575 6.4999
P 0.410 0.000 0.300 0.000
2.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优化情况比照
结合组与临床组其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加 强(P<0.05),而结合组其加强幅度显著高于临床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4。
2.3 不良反应统计
两组均无不显著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在临床上,DPN患者往往其高血糖状态已持续很长的病程时间。长期高血糖可诱发微循环受阻,进而导致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性代谢紊乱[5-7],进而诱发麻木、疼痛等症状。患此并发症者多为糖尿病病史较长,且其血糖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此类患者按照西医常规治疗[8-10],很多患者其症状难以缓解,故我科室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引入中药药浴疗法,以期加强疗效。
在中医理论里,DPN属于中医“痹证”“消渴”“痛证”“痿证”范畴[11-12]。系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涵盖肾、脾、气、阴,标实可见血瘀、痰结及寒凝。故此而言,气阴两虚、痰瘀阻络系DPN发生的中医病因病机根本。应按照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散寒通络的治则进行施治,以期改善周围神经新陈代谢、遏制神经病变[13]的进程,最终使周围神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症状消失。
本次应用糖痛洗剂中,透骨草、白芷、木瓜发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桂枝、川椒、生麻黄、草乌、白芥子、艾叶杀菌作用明显。合用可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红花、赤芍、川芎、苏木则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14-15]。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本方中有效药物组方成分可充分发挥抗风湿、抗炎、止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受损神经组织细胞、释放活性胆碱优化神经传导等作用。故本中药洗剂不但可从根本上营养和修复受损神经细胞、极大地改善外周及末梢循环受阻,同时在症状上还可有效发挥镇痛效果,并且其杀菌作用还可防治继发性的外部感染。
本次研究中,腿浴治疗器的应用,为浸入药液中的患肢进行升温,辅以熏蒸和电磁理疗,以极大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供血,而且可疏松肌表,有助于药物透过皮肤迅速吸收以发挥作用。但需注意的是,由于中药液温度较高、不宜浸泡过久,且腿浴治疗过程中严防皮肤破溃,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腿浴治疗器应用自拟糖痛洗剂在西医疗法基础上加以应用,可极大地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比单纯西医临床更加具有疗效优势。综上所述,腿浴治疗器应用自拟糖痛洗剂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敏,朱崇应.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8(18):151-152.
[2] 刘新蕊,王江涛,陈丽辉.活血温经通络法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 (9):77-78.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3] 何慧,孙博,周江.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3,33(4):41-42.
[4] 周美英.中医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6):14-17.
[5] 钟荣.中药足浴配合西药[第一论文 网( dylw.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J].河南中医,2012,37(11):1510-1511.
[6] 韦香葵.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J].广西中医药,2011,34(6):11-12.
[7] 吕萌,龙军,赖凤娟,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广州医药,2013,44(5):22-25.
[8] 金雪花,付鸿玉,唐海燕,等.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8(3):151-152.
[9] 王奕,周勇,李顺钧,等.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8(3):139-140.
[10] 侯秀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18(3):135-136.
[11] 王志兴,钱茜,梁云武,等.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11):21-24.
[12] 宋凤林,贾锐馨,李国永,等.不同剂量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对比研究[J].中医杂志,2011,52(7):570-571,581.
篇11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荨麻疹病因复杂,可能与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内科疾病、遗传因素等有关,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其临床表现为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病例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发作时间不定,风团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可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慢性荨麻疹治疗较为棘手,其瘙痒剧烈,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荨麻疹的治疗主要为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药物、抗生素等。治疗期间症状得以控制,停药后病情复发,长期服药,患者容易耐药。穴位埋线属于中医外治法,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疗效满意,副作用小,被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现综述如下。
1单独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消毒条件下用针具把羊肠线埋藏于穴位皮下组织肌层,羊肠线作为异性蛋白可以提高机体应激、抗炎能力,其在组织中被分解、吸收,产生对穴位的持久刺激,从而达到对疾病的治疗。姚尚萍等[2]用穴位埋治疗荨麻疹患者,取穴以脊椎旁开2寸,自第7颈椎至第2骶椎,分为5等份,两侧共10个埋线点,并配合双曲池、双足三里穴,根据症状随症加减配穴,治疗总有效率为90%。陈峰等[3]采用肺俞穴位埋线治疗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愈率为96%。柏树祥[4]采用足三里、曲池、肺俞、肝俞、脾俞,进行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荨麻疹54例,总有效率为100%。杨素清等[5]以穴位埋线治疗重度慢性荨麻疹,取穴双侧天枢、足三里、血海、曲池、风市、百虫窝、关元、中脘,3周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治疗第63 d,愈显率为88.3%,观察显示,穴位埋线的远期疗效要优于近期疗效,且以埋线治疗63 d为宜。
2穴位埋线联合内服药物疗法
2.1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疗法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通过调和气血、营卫、经络,使人体阴阳平衡,从而治疗疾病。谭克平等[6]用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观察组采用埋线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93.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9.66%,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34%,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7.59%。吕妮娜等[7]以穴位埋线结合自拟养血消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组穴位埋线结合自拟养血消荨汤,对照组口服依匹斯汀,10 mg/次,2次/d,2周为1疗程,2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随访8周,治疗组复发率为20.0%,对照组复发率为75.0%。王军等[8]用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患者50例,予内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汤及穴位埋线常用取穴:曲池、血海、合谷、足三里、肺俞、脾俞、气海、大肠俞、肾俞、三阴交、膻中、委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刘艳等[9]用自拟中药益气固表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组予自拟益气固表汤加减,同时予穴位埋线:取双侧足三里、血海、膈俞、三阴交加减,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次10mg,每日1次,祛风止痒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6.1%,对照组复发率为43.8%。
2.2穴位埋线联合西药疗法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减轻变态反应,从而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杨新利等[10]以咪唑斯汀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法:A组口服咪唑斯汀,B组穴位埋线,C组穴位埋线+口服咪唑斯汀,A、C组中咪唑斯汀缓释片,每次10 mg,每日1次。B、C组中穴位埋线均选取曲池、膻中、血海、足三里、膈俞等穴位,总疗程均为60 d,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64.29%,89.66%,随访A、B、C组复发率分别为50%,42.86%,22.22%。祝露露等[11]以穴位埋线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组:穴位埋线+口服氯雷他定;对照组 1:口服氯雷他定;对照组 2:穴位埋线,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1、对照组 2 总有效率分别为87.0%、60.0%、64.5 %。刘俐伶等[12]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 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78%,并且治疗组明显降低了患者血清总IgE水平。
3穴位埋线联合外治疗法
神阙位居任脉上,任脉为“阴脉之海”,有总任全身阴经脉气之作用,既有回阳救逆、培元固本、益气固脱之功,又有滋肾阴、调冲任、益精血之功。它既与十二经脉相联,也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刺激神阙穴对全身可起调节作用[13]。潘文宇等[14]以穴位埋线取穴天枢、水分、阴交、肺俞、胃俞、血海;滑肉门、外陵、脾俞、大肠俞、肩k,中脘、关元、大横、肝俞、膈俞、曲池(以上穴位均双侧)。配合电针脐周八穴-天枢、水分、阴交、滑肉门、外陵(均双侧)为主穴,配穴:足三里、合谷、太冲(均双侧),血海、曲池(均双侧),隔盐灸神阙穴治疗慢性荨麻疹,4周为 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效果显著,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了慢性荨麻疹的反复发作。赵诅鞯[15]以神阙穴拔罐结合背俞穴取肺俞、膈俞、肝俞、脾俞埋线治疗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总有效率为95.0%。
4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集中医传统疗法的针刺、放血、穴位注射于一体,刺激机体自身免疫系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使免疫应答,促进细胞吞噬作用及抗体的产生,以抵御外来过敏原的干扰,加速疾病治愈[16]。程孝顶等[17]用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89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15天1次,每次10个穴位联合自血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 qd及氯雷他定片10 mg qd,均连续治疗45天,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64%、55.05%,复发率分别为19.23%、77.5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78%、17.88%。崔文惠等[18]以穴位埋线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组予穴位埋线结合自血疗法,对照组常规针刺方法治疗,选穴同治疗组,治疗组痊愈率加显效率为89.2%,对照组为63.3%。张晨等[19]用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取穴曲池、血海、肺俞、膈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在上述穴位施以自血疗法及穴位埋线,总有效率为90%。
5综合疗法
李红文等[20]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组使用西替利嗪片、介苗素针、神道穴埋线,对照组仅使用西替利嗪,用法同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毛虎等[21]以穴位理线联合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组用穴位埋线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及中医辨证论治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第2组为咪唑斯汀缓释片,第3组为咪峻斯汀联合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疗程均为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77.5,45.0,60.0%。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联合药物、外治等方法可以加强疗效。尤其是可以通过辨证选穴,调和脏腑、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标本兼顾,并且刺激持久,疗效持续时间较长,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善,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742-748.
[2]姚尚萍,韩晓冰,刘红霞.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荨麻疹探讨[J].新疆中医药,2013,31(4):43-44.
[3]陈峰,黄懿.肺俞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2):152.
[4]柏树祥.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荨麻疹[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0):16-17.
[5]杨素清,刘江娇.穴位埋线治疗重度慢性荨麻疹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3):237-238.
[6]谭克平,李新伟,吴欣.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4):991-993.
[7]吕妮娜,易海连,张琦霞.穴位埋线结合自拟养血消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3):38-40.
[8]王军,祁原婷,肖 云.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冷性荨麻疹5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2):30-31.
[9]刘艳,耿立东.内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17-18.
[10]杨新利,高成业,翟菊敏,等.咪唑斯汀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2009,31(1):49-50.
[11]祝露露,万兆新,苏同生,等.穴位埋线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92例[J].现代养生,2014,4:75-76.
[12]刘俐伶,麻继臣,王宪灵,等.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10):67-69.
[13]黄琼.神阙穴的临床运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7):63-65.
[14]潘文宇,刘醒如.埋线加隔盐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291-292.
[15]赵诅鳎刘璇.神阙穴拔罐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J].中国针灸,2012,32(7):634.
[16]曾裕宏,韦怀籍,祝秀文.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7):63-65.
[17]程孝顶,路永红,吴波,等.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89例疗效观察[C].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66-167.
[18]崔文惠,容波.穴位埋线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7例[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15-1116.
[19]张晨,李柄楠,唐迪.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6):38.
篇12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人类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及方式均发生极大改变,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多变,其中腰椎疾病谱的变化就富有代表性。目前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已成为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是疑难病,其发病率日渐升高,并有年轻化、职业化趋势,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1~2]。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加之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与医疗器械更新,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保证。手术作为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因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日益受到广大患者信赖与欢迎[3]。但由于患者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术前普遍存在过高期望,术后症状一旦缓解不理想,则表现出不满意,甚至认为手术失败。手术其目的是解除压迫、阻断神经的进一步损伤,但术前神经等损伤已存在,加之术中、术后等诸多因素影响,术后难免会遗留诸如腰痛、臀部痛、下肢放射痛及皮肤感觉异常等部分症状,给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带来挑战。而如何有效改善腰椎术后残余症状则成为了临床的难点,亟待解决。为此,本科在腰椎术后恢复期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方面做了些探索,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脊柱科住院部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后遗留臀部疼痛的患者,共96例,其中男41例,女55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4.35岁;病程7~46月,平均23.5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蜡疗对照组和中药热奄包治疗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腰椎退变性疾病经手术治疗2~3天后开始出现手术相关性的疼痛,表现以臀部疼痛为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手术疗效,并积极要求治疗的患者;②手术区伤口愈合良好,无红渗液等感染表现;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研究治疗,且保证可按要求完成1个疗程治疗的患者。
1.3排除标准①排除有心、脑、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疾病患者;②排除有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③排除存在皮肤破溃及感染或慢性皮肤病,不适合行外治疗法患者;④排除疼痛与感染、肿瘤及结核相关性患者;⑤排除伴随有严重心理疾患、精神障碍患者;⑥排除有法律纠纷以及不能配合的患者。
1.4治疗方法蜡疗对照组采用石蜡疗法中的蜡饼法,将蜡块放入蜡锅中加热至58℃使其熔化,将熔化的石倒入蜡盘,蜡液的厚度为2 cm左右,待其自然冷却至表面温度40~45℃时取出备用。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腰臀部,将蜡块直接敷于患侧臀部,外面包裹保温,治疗时间为30 min,每日2次,上午及下午各1次,10次为1个疗程。中药热奄包治疗组:中药热奄包(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院内制剂):白芥子、莱菔子、五灵脂、苏子、茺蔚子、菟丝子、吴茱萸子、女贞子各30 g,分别研成粉末,其中加入240 g粗盐及少许白醋后,装入布袋在微波炉加热,加热至60~70℃后取出热奄包均匀抖动,手感不烫后则外敷于患侧臀部,治疗时间为30 min,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10次为1个疗程。
1.5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JOA评分和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对比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以评价其临床疗效。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秩和检验,P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VAS、JOA评分比较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目前,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已成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腰椎术后会有部分残余症状,而臀部疼痛在临床很常见。对于这种现象引起了广大学者重视,已有现代研究表明[4~6],术后残留疼痛原因较复杂,部分学者认为其与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关系密切;其次,与化学介质、免疫源性、炎症反应相关,易形成粘连,造成神经根及硬膜囊周围纤维疤痕,卡压神经致缺血缺氧、降低兴奋阈,易诱发产生疼痛;再者,与手术损伤、术后脊柱力学改变至脊柱稳定性降低相关;此外,与个体的疼痛耐受度差,加之记忆痕迹,易混淆、伪装或夸大症状,表现为精神因素;最后,与生理解剖相关。臀上皮神经来自T12-L3神经外侧支,其穿过背部深肌后穿出腰背筋膜入浅层,越过髂嵴至臀部,在走形过程中易因外伤、炎症等引起卡压。而术后臀部疼痛多半与术中棘旁组织牵拉或俯卧过久,致组织受压水肿、缺氧、炎性刺激等导致臀上皮神经损伤相关[7~8]。
传统医学则认为,腰椎术后肌肉及椎骨组织劳损,血溢脉外,如古人云“血行失度,随损伤之处而停积”[9],从而产生离经之血,其停聚在骨肉筋脉之间,阻滞气机,瘀阻经脉,经气不利,不通则痛,痛有定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腰椎术后,气血瘀阻、瘀血不除,新血不生,气血两虚,气虚无援,血运不畅,荣养失职,故则“不荣则痛”[10]。
鉴于患者腰椎术后常遗留臀部疼痛,易影响手术效果及满意度,为了有效解决诸类问题,本院根据《黄帝内经》“善治者治皮毛、治肌肤,其次治筋脉”的启发,在浩瀚的中医传统疗法中寻找特色技术,最终确定了中药热奄包疗法,并以此为契机,探索中药热奄包对比蜡疗治疗腰椎术后臀部疼痛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表明,蜡疗对腰椎术后疼痛有一定疗效,但中药热奄包的疗效更显著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蜡疗的疗效主要是依靠其热效应[11~12]。石蜡持续释放的热能可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吸收及消散,减轻肿胀,减少炎症介质刺激,此外有软化和松解疤痕作用,加之营养和再生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术后臀部疼痛的症状,但既往研究也表明,疗作为外治法的一种,有一定的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功,但远期疗效不理想,尤其对病程较长、病邪较深者,蜡疗很难彻底解决问题。中药热敷包是在中医整体治疗理论的指导下,精心选配中草药加热外敷经皮肤由外而内地渗入到身体内部的疗法,此疗法结合了热疗和药疗的集中优势。而研究结果亦表明本院独特的中药热奄包疗法临床疗效显著。本中药热奄包组成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消胀、散寒止痛、滋补肝肾的作用[13];粗盐具有刺激和促进皮脂腺分泌的作用,可促进体内废物代谢,并可去除皮肤表面死皮,加快药物分子的渗透,提高治疗效果[14];加之热奄包的物理加热,其热效应可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和组织通透性,从而促使药物快速有效的渗透皮肤,进入血脉、枢机之中,药达病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以达温经通络、行气消胀、散寒止痛、滋补肝肾的之功,使疼痛减轻、粘连松解、萎者复满,僵者复柔。中药热奄包不但发挥药物本身的作用,还具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加之热效应作用,实属理疗、热疗与药疗的完美结合[15]。
总之,对于腰椎术后的臀部疼痛,中药热奄包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药物廉价,无副作用,本中医特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贾连顺,李青.腰椎退变性疾病[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4(5):411-413.
[2]林红,董健.退变性腰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05,8(4):379-482.
[3]董荣鹏,赵建武.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948-950.
[4]彭亚,祝永刚,赵 毅,等.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痛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4):2662-2664.
[5]李振伟,张向云,张英民.腰椎手术后遗留疼痛的诊治体会[J].颈腰痛杂志,2000,21(2):148-150.
[6]唐勇.大剂量恩再适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9):59-60.
[7]贺学军,易惠军,范友兵,等.以腰臀部疼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2010,31(5):327-329.
[8]安连生,莫达志.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腰臀部疼痛疗效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9]王拥军,施祀.中医气血理论与椎间盘退变相关性的研究[C].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2005年.
[10]孙朝润.中医学对痛的论述[J].中医研究,2013,26(5):6-9.
[11]姚红燕,王永军.石蜡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9):132-133.
[12]张爱文.中医蜡疗在理论科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135-136.
篇13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 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y
ABSTRACT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modern medicine, how to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is a question. The tremendous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the springhea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CM.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is an eternal sub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In order to improve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we should explore traditional medical literature, and carry forward the theor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KEY WORDS surgery,TCM; medicine, history;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在现代西方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医外科学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一支,它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发人深思,笔者在总结中医外科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中医外科学发展的思路,供同道共勉。
1 秉承传统是发展创新的基础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极为丰富,历代著作浩如烟海,凡痈疽疖疔、瘿瘤瘰疬、诸毒虫伤、疮疥痘疹、疳癣疣痣,以及痔漏诸疾,均有论述。据不全统计历代外科学专著约有447部,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刘涓子鬼遗方》、《外科真诠》、《外科心法》、《外科正宗》等26部[1]。
据甲骨文记载,夏商时代已有外科病症名及单列专科,有疾自、疾耳、疾齿、疾身、疾足的区分。《周礼・天官》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划分。《周礼》分科的记载,是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医学分科的最早记载。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载有很多外科病,如感染、创伤、冻伤、诸虫咬伤、痔漏、肿瘤、皮肤疾病等。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反映了战国晚期至秦代对疬疾(即现代医学的麻风病)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巨著《内经》奠定了外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中有著名的论述如“高粱之变,足生大疔”、“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疽”。《灵枢・痈疽》中载有几乎遍及身体各部位的痈疽疮疖,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术治疗脱疽。汉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学家华佗,他以麻沸散麻醉后进行死骨剔除术及剖腹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肠痈、寒疝、浸疮、狐惑病的治疗方药,如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至今仍是外科急腹症的常用方。晋末出现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已使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疾病。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海藻治疗瘿病、狗脑敷治疯狗咬伤。隋唐期间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观察到疮疖中有疥虫,并首先指出皮肤病与人体过敏体质有关,如在“漆中毒”条目下有“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的记载。孙思邈《千金方》载有饮食疗法和脏器疗法,如以羊靥、鹿靥治疗甲状腺肿大;还有以葱管导尿的记载,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1 200年。宋代《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提出以“五善七恶”变化与脏腑功能的关系作为判断病症预后与转归的依据。这些辉煌的成就,为后世医家传承、开拓与创新奠定了基础[2]。
明清时代中医外科发展鼎盛,已达成熟阶段,出现了许多著作,形成了许多学术流派。薛己通过《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正体类要》、《疬疡机要》等著作,从各个方面阐述外科临床的整体观念,主张“治病必求其本”。汪机《外科理例》提出“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提出“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薛己、汪机的著作中贯穿了金元医家李东垣、张子和、刘河间等对外科病的治疗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首推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后世称“正宗派”。《外科正宗》细载病名,各附治法,条理清晰,十分完备,以陈氏40年临床实践所得经验,对当时的外科学术进行了推陈出新的总结。陈氏倡导脓成切开,位置宜下,切口够大,腐肉不脱则割,肉芽过长则剪;善于应用刀针手术及腐蚀药;对脱疽的手术,主张先在患趾上方“拈线缠扎”,继用“利刀顺节取患指(趾)”;对手术截除息肉(鼻痔)法,挂线、结扎痔漏等,描述精详,启迪后世;并首先记载了糖尿病性脱疽“得于消渴病,发于足趾者,名曰脱疽”。凌云鹏认为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重视开刀腐蚀等外治方法,一改过去偏于消托补的内治、轻于刀针腐蚀的保守疗法,在明代民间可谓独树一帜,可以说是外科手术家华佗以后第一个提倡外治解除外科疾病的外科学家。《外科正宗》的学术思想,在清代得到了外科学术界的重视与推崇。徐灵胎评注说:“见有学外科者,则今其先阅读此书,以为入门之地。”可见当时的盛行情况。由于这个学派是在传统的外科学术基础上发展而成,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学术领域,所以是中医外科学中核心的学派。
清代著名外科学家王洪绪,在学术上有独到的见识,所著《外科全生集》是根据他祖父王若谷秘传和自己临床经验写成的,创立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此学派的特点是以阴阳辨证法则,将常见的外科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阴阳两大类,并且创用阳和汤、阳和丸、小金丹、醒消丸、犀黄丸等方药,内容提纲挈领,方法简要。尤对外科阴证的研究,有一定的深度。如书中提到“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其初起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已溃而阴血干枯,非滋阴温畅,何能厚其脓浆”,“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江苏无锡高锦庭《疡科心得集》,首先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领域中来,使外科学术得到长足的进步,成为新兴的一个外科学派。其以温病三焦学说为借鉴,将疮疡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分别以风温、风热,气郁、火郁,湿热、湿火作为辨证论治的准则。“盖以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将温病卫气营血学说,运用于火毒炽盛型疮疡、疽毒内陷等的治疗,倡用犀角地黄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疽毒内陷、疔疮走黄,至今仍具指导意义。其阐述脑疽、发背的“三陷逆证”甚为精详,重视病症的鉴别诊断,对疡科诊断水平的提高及其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意义。“心得派”、“全生派”均是在“正宗派”基础上发展而成,弥补了“正宗派”的不足[3]。
此外,明清时期尚有其他一些杰出的外科学家和著名论著。明代陈司成《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清陈士铎《外科秘录》、顾世澄《疡医大全》等有丰富的内容。吴师机的《理骈文》专述药物的外治法,总汇了我国清末以前的外治诸法。
2 近半个世纪来中医外科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近50余年来,中医外科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中药结合,应用到治疗和实验研究中来。一些常见病和疑难病的临床研究,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还取得了许多学科技术上的成果,为中国医学,以致世界医学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我国治疗烧伤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抢救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例的成功,体现了中医中药的巨大优势。中医药在控制烧伤感染、减轻中毒症状、降低败血症发生率方面有积极作用;在维持有效血循环和微循环、改善与恢复心肾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促进机体抗休克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安全渡过休克、败血症期,从而降低了病死率。烧伤恢复期应用益气健脾、扶正养胃中药,对促进体质复原,加速创面愈合,亦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小面积烧伤的治疗,国内各地运用了许多不同组成、不同剂型的中草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药外敷治疗烧伤创面的特点是湿润暴露疗法,不仅具抗感染、减少渗出、消炎止痛的作用,而且由于外敷药形成屏障,有防止创面再感染的作用,更有促进创面愈合、促进上皮再生、减少疤痕的作用。烧伤后疤痕增生,应用中药内外治疗后,血运改善,凸出的疤痕可逐渐软化与平复。在烧伤防治的实验研究方面,成绩亦是显著的,在理论研究上,湿润暴露疗法打破了西医学传统的、保持创面干燥成痂的概念。湿润疗法这一理论,是结合中医“创伤、溃疡”论治思想和现代烧伤局部微循环研究理论提出的一种新概念,这是建立在传统的中医药外敷治疗烧伤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相信不久,湿润疗法的理论将更臻完善,随着这一理论的完善与实施,将为进一步发掘传统的中医药、单方、验方、祖传秘方开拓广阔的道路,烧伤后疤痕的防治亦将取得新的突破[4~7]。
中医中药在防治周围血管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国内已成主流,各地倡用和研制了大量中成药制剂,配合针灸中药麻醉等治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本病的复发率和高位截肢率。国外文献资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截肢率较高,约占28%~33%,国内开展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截肢率明显下降,约占1.2%~13.8%。中医中药防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国际上亦享有声誉,奚九一选用土三七、金银花、甘草等制成清脉791、811冲剂治疗脉管炎坏疽221例,临床治愈率达80.19%,截肢率仅为1%[8]。顾亚夫[9]研制益气活血、养血清热的通塞脉丸和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有效率达97%,截肢率仅2.9%。裴玉昆[10]研制了以水蛭、地鳖虫等制成的通脉片,总有效率为93.7%,显效率79.5%,截肢率5.2%。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有广泛的临床基础,又有科学实验依据,因此疗效稳定,有可重复性。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尤其是已形成死骨、骨腔积脓、瘢痕窦道者,属于外科极为棘手的治疗难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多采用积极的综合措施,局部以升丹为主的药捻蚀管祛腐,排除小型死骨,中西药液灌注、冲洗,药条填塞,以及病灶、病骨清除术,均以消灭骨死腔、解决骨与皮肤缺损等为目的,配合内服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补髓养血的中药,将治疗化脓性骨髓炎总有效率提高到95%以上。杨文水[11]应用祛腐、托里、生肌法治疗6 200例,总有效率达98.24%;陈兴之[12]治疗134例,有效率达97%;谢景龙[13]治疗351例,痊愈337例,总有效率为99%。今后在众多的临床有效经验基础之上,更应加强实验研究,以期找到稳定而有效的方药,使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研究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中药防治乳腺增生病在国内有大量的临床基础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大量文献资料证明,患乳腺增生病的妇女其癌变的危险性要高于普通人群,积极防治乳腺增生病,对于预防、早期诊治乳腺癌有积极意义。中医中药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研究,20世纪50年代前认为病因主要是肝郁气滞,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消滞为原则。20世纪60年代病因病机的研究增加了冲任失调的因素,治疗上增加了调摄冲任的法则,在临床上提高了疗效。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一步认识到痰瘀凝滞亦是一部分病例的病因,此类病例多属反复发作、局部形成钙化灶或纤维化,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软坚化痰的法则。此外,涌现出许多中成药如天冬素片、消核片、乳核散结片、消癖丸、乳康片等。据报道中医中药的总有效率达90%~97%。可以相信,随着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将出现更多疗效显著、药效稳定的中成药制剂[14~18]。
浆细胞性乳腺炎由于临床症状酷似乳癌,常被错误地施以乳癌根治手术[19]。20世纪80年代陆德铭[20]继承发扬老中医经验,应用中医切开法,清除炎性病灶,切开瘘管,然后用提脓祛腐中药外敷治疗,获得疗效高、复发率低、乳房变形小的良好疗效,此项研究提高了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认识,尤其是对与乳腺癌的鉴别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根治手术。20世纪90年代唐汉钧[21]采用切开、灌注等综合治疗后,不仅提高了疗效,保持了乳房外形,还降低了复发率。
乳腺癌手术后的中医药调治很重要,中医药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中医药能调整机体因癌症造成的功能损害和代谢紊乱;减除因手术、放疗、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加强放、化疗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术后扩散和转移;还兼有抗癌、扶正的双相调节作用[22,23]。
中医治疗急腹症源远流长,20世纪50年代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防治急腹症得以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应用大黄牡丹汤、三黄汤、红藤煎、薏苡附子败酱散等代表方,结合针刺、电针、穴位注射、耳穴压贴等法,治疗急性阑尾炎取得了肯定的疗效。1978年统计,治疗急性阑尾炎16 733例,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69.9%;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1 572例,非手术治愈率75.8%,中转手术率为67%;以清热利胆通腑中药治疗胆道感染1 408例,非手术治愈1 174例,占83.4%;以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明显疗效,对轻型胰腺炎的有效率达90%以上;以承气汤、陷胸汤等综合措施治疗急性肠梗阻16 944例,非手术治愈率为67.7%[24]。中西医结合,中药“碎、排、溶、防”等一系列非手术疗法防治胆石病的研究和胆石从肝论治观念的确立,大大促进了胆石病的防治工作[25]。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中医中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有机地施用于急腹症的各型各期中,作为非手术综合治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前途是极为广阔的。
近50年来,中医治疗痔瘘疾病得到了较大发展,广泛采用切开挂线法解决了高位肛瘘的难治之点,这已成为国内肛肠学家的共识,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26]。近年又开展了对复杂肛瘘外科治疗最佳术式的临床研究以及隧道式引流的研究,减少了瘢痕变形,保护了功能[27]。混合痔的外剥内扎术等是结扎痔瘘的改进手术,不仅疗效显著,而且防止了西医环切术后狭窄、黏膜外露等后遗症。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风靡国际,在1986年南斯拉夫第14届萨格勒布国际发明创造博览会荣获金奖,比利时布鲁塞尔第35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创造博览会上荣获最高荣誊奖――一级骑士勋章。此外,陈旧性肛裂、婴儿肛瘘的治疗亦均有较大的进展。
疔疮、有头疽、疮疡等感染性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在国内有广泛的临床基础,全国各地拥有大量验方、单方,不仅有显著的疗效,而且近年通过对小复方和外用药的深入研究,在治疗机制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中医中药除有直接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外,更有调动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通过促进非特异性或特异性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间接杀灭病原体,清除毒素,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促进机体恢复。随着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增多和副作用增加,扶正祛邪中药日益受到中西医学者的重视。疽毒内陷、疔疮走黄等外科感染,及至形成毒血症、脓血症、败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病死率。通常认为在感染严重阶段过后,停用抗生素等西药,改用中药辨证治疗,可避免因抗生素长时间应用所致的毒性反应、二重感染、以及细菌产生耐药性等毒副反应,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慢性溃疡是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因其迁延不愈,愈后又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康复。以祖国医学祛腐生肌理论为指导,20世纪70和80年代天津疮疡研究所李竞教授[28]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90年代唐汉钧、李斌等对溃疡的研究拓展了病症,对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溃疡、动脉栓塞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放射烧灼性溃疡、化疗引起的溃疡、神经损伤性溃疡、蛇伤性溃疡等难治性溃疡的治疗取得成效[29]。在“祛腐”的基础上提出“祛瘀、补虚”法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创面的生长愈合,缩小疤痕[30],这些研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展研究基金的资助,获得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中药灌注(介入)加药捻疗法是中医传统药捻疗法的继承与发展。由于西医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后出现感染及残留创口成窦道久不愈合,再次清创手术,常会带来更严重的后遗症,使用传统的药捻疗法,又不能直达病所,中药灌注(介入)加药捻疗法既继承了传统的药捻法达到祛腐化瘀、生肌引流的作用,又创新发展了药捻疗法,使一些原来药捻法不能治疗的术后窦瘘成为可治之症。近10年来,龙华医院中医外科采用此法治疗心脏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形成的窦道5例;头颅部、胸腹部手术后形成的窦道23例;脐部瘘、骨髓炎窦道、耳前部瘘等2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31~33]。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上晋代《刘涓子鬼遗方》总结了我国古代早期中医外科医方、医术、医理的成就;著名医家陈实功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医外科的成就,著成划时代巨作《外科正宗》;而清代王洪绪、高锦庭等医家又将医学成就向前推进,著成《外科全生集》、《疡科心得集》等。这些为后世继承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21世纪的发展与创新,一定要重视历代文献的继承与发掘整理工作,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创新。几千年来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中医药遗产,是我们今天发展中医药、拓展中医药的“源头活水”。只有秉承传统,弘扬中华中医学术精华,才能发展创新,使中医外科学在新世纪达到崭新境界。
(本文承蒙陈豪、刘晓鸫做文案整理工作,在此谨表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9961049.
2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5. 18.
3 唐汉钧.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外科卷[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6. 56.
4 唐汉钧.中医治疗中轻度烧伤132例[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1, 4(7): 414.
5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组.烧伤感染毒血症的本质[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85, 1(4): 282.
6 罗成群, 马恩庆. 补脾健胃药在大面积烧伤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10(1): 3031.
7 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临床应用[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8(4): 204206.
8 顾亚夫.周围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 7(11): 647651.
9 顾亚夫.“通塞脉Ⅰ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0例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J]. 科研资料选编, 1980, (1): 16.
10 裴玉昆.通脉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 1987, 28(1): 3639.
11 杨文水.祛腐托里生肌法治疗骨髓炎6200例临床观察[J]. 新中医, 1979, 11 (6): 31.
12 陈兴之.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134例疗效分析[C].上海市中医学会参加第一届全国中医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1979. 151162.
13 谢景龙.中医治疗硬化骨髓炎并窦道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医学, 1993, 21(5): 4648.
14 张士云, 贾喜花, 孙彩霞, 等. 唐汉钧教授治疗乳房病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 2000, 27(1): 910.
15 刘 胜, 陆德铭, 唐汉钧.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00, 27(10): 444445.
16 韩会学, 李 斌, 唐汉钧. 唐汉钧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 1998, 20(5): 12.
17 唐汉钧, 杨 彬, 李新民, 等. 乳增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7, 31(7): 31.
18 陆德铭, 唐汉钧. 乳宁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1995, 10(4): 1819.
19 贾喜花, 唐汉钧. 浆细胞性乳腺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2, 8(2): 134136.
20 陆德铭.顾伯华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瘘管期的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6, 20(9): 911.
21唐汉钧. 切开拖线祛腐生肌法治疗浆细胞乳腺炎148例[J].中医杂志, 2000, 41(2): 99100.
22 唐汉钧.乳腺癌的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 2003, 21(2): 168172.
23 翁永强, 唐汉钧, 程爱群, 等. 扶正祛邪法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17(3): 2831.
24 天津南开医院遵义医学院.新急腹症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8. 296310.
25 朱培庭, 张静. 胆宁片治疗气郁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临床研究: 附608例疗效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 24(5): 18.
26 郭修田.痔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 24(9): 3436.
27 何春梅, 曹永清, 陆金根. 隧道式拖线加内口切挂术治疗后位马蹄型肛瘘46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38(6): 3233.
28 李 竞. 中西医结合疡科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1995, 1(1): 5355.
29 顾宏平, 唐汉钧. 论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4, 4(17): 22302232.
30 张士云, 唐汉钧, 郑 勇. 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减少大鼠创面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 2001, 10(4):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