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程审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程审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程审计论文

篇1

(二)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组织有关专家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想,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提出了地方的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三个层级,其中一级指标3个,包括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二级指标11个,包括社会与经济、人口与环境、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状况、廉洁状况、行政效率等;三级指标33个,包括人均GDP、平均预期寿命、GDP增长率、环境与生态、法规的完善程度、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行政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腐败案件涉案人数占行政人员比例、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分别是对前11个指标的细化。分析该指标体系,笔者概括出以下几大特点。

1.该体系立足于中国正在推行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现实基础之上。

2.侧重服务,严格把握住了“政府”这一评价对象。

3.强化客观评价。强调公众判定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政府的自我评价要依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4.将当前的现实发展状况与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

二、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政府公共工程种类繁多,缺乏系统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都积极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正是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难点之一。笔者在总结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评价指标不完整,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我国公共投资部门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政府公共工程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启动兴建、竣工验收到运营后的综合效益进行系统测评。但笔者认为,公共工程作为一项生命周期很长的一项工程,必须还要关注其项目自身的可持续性,整个管理团队的管理协作能力等。待各项评价指标初步确定之后,还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指标进行各种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指标的有效性,而我国众多评价指标体系却没有这一步,致使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二)评价指标缺乏同行业的横向比较

公共工程涵盖面相当大,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水利、交通工程及农业工程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具体评价不同类别项目时,评价指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导致同行业不具可比性。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极为不健全,目前欠缺一套权威统一的指标体系,在开展绩效审计时,所有单位没有一套统一的参考标准,只能以各自设计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进行审计。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审计人员对同类、同行业的绩效评价口径就有差别,结果也就千差万别。因此,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应该按行业、类别分别设置,最终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为各个项目的横向比较提供参考。

(三)评价体系缺乏配套的审计标准

一套完整的公共工程绩效评价体系除了要包含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外,还要包含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评判的依据,是分析评判结果的一个参照。有了评价标准,整个评价才有意义可言。而对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分类别、分行业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再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而我国在绩效指标方面的数据比较缺乏,因此制定出有价值的评价标准还是很有难度的。目前一些试点采用的评价指标多是评价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从相关项目的国家和省级标准中整理出来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四)定性指标较多,定量指标较少

由于政府公共工程项目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在对其进行审计时,对社会效益的关注程度多过于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一般采用的都是定性的描述性指标。因此,大多数审计人员在对政府公共工程进行绩效评价时,多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少有定量指标的运用。这样就导致分析得出的结果具有笼统性,可比性较差。综上所述,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构建一个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标准,在指标设计时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参照政府公共工程的特征,按照行业和类别制定评价指标。

三、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是社会对公共财产进行监督需要的产物

国家财政性资金是政府公共工程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实质是社会公众委托政府对公共财产进行管理和使用,向自己提供市场机制不能有效供给的公共物品和服务,这是其主要管理方式之一。社会公众作为公共财产的所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会采取一种方式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同时满足了公众的一种需求。因此,向社会公众提供客观公正的绩效审计报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众对公共投资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有利于深化我国的预算改革

公共工程支出是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估的数据是我国预算改革的重要依据。一项新的公共工程在确定实施前,必定会对其计划执行情况做一个评估,这个评估影响着当前国家整个的财政预算,称其为事前控制;对公共工程的绩效审计则是对国家财政预算的一种信息的反馈,称其为事后控制,而这种事后控制对国家的以后的预算改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需不断增强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因此,将公共工程绩效审计与我国预算结合起来是我国预算改革的一条必经之路,它必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预算管理水平。

篇2

1.2工程施工变更签证问题

工程施工变更签证不及时,工程立项管理不严格、论证不充分、手续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像这类维修工程一般都不会聘请工程监理,都是由单位内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的施工内容进行变更,了项目原来的招标内容。有些工程中的增项和改项往往是施工方口头提出,管理方也口头同意,便付诸实施,待工程结算时再补办手续和签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为多报虚报、弄虚作假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有了工程变更签证,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报结算时,所报的结算工程量超过实际的工程量,导致审计结果与施工单位报的结算相差很大,施工单位不认可,互相扯皮,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1.3应急维修项目存在不平等约定

有些应急项目,通过招标时间不允许,只能招一家应急维修队,对应急工程抢修后,采取临时签证审计结算的方式。在应急情况下,施工单位往往强迫医院签订不平等的合同、约定等,应急情况下约定的价格往往高出市场价很多,造成医院资金使用的浪费,形成管理漏洞,给审计工作增加难度,也影响管理者的声之旨14工程结算严重滞后,审计资料不完整由于维修工程比较零散,维修内容比较多,且存在反复修整的情况,工程完工所报结算,在审计过程中资料不全的情况普遍存在,有的签证不全,有的没有工程验收单,有的将工程量漏报或者签证资料没有达到签证的目的,签证单中只有意见,没有签署人、日期等。结算报审不及时,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勘察现场存在很大困难,有的项目由于时间久根本看不出是否维修,有的项目由于功能调整而反复维修,直接影响对实际工程量的审计核算。

2改进建议

(1)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参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相应管理制度,单位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明文规定多少额度的工程必须经过招标,加强项目的论证,做好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项目主管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反复商讨论证,确定功能齐全、完整的设计方案,提供准确的参数,满足招标文件内容、合同内容和项目施工内容,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根据需求如果确实需要变更的,必须依据招投标文件、合同约定,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提高工程质量,方便施工。施工单位对设计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和施工图预算核验,认为确需发生工程变更签证时,报项目管理部门现场施工管理员或监理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在工程签证单中填写发生的工程量、变更原因、变更时间、涉及的材料材质、规格型号,签署双方签证人的姓名、时间等具体内容。对维修工程变更量单项或单个子目变更增加金额住5万元以上,工程施工变更总增加率在中标价或合同价的20%以上,需要重新进行审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不得在变更单上仅签署姓名或使用禁语,如属实、以审计为准等不能明确表达签字人意见及推卸责任的语言。

篇3

基本建设工程审计是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重点搞好投资效益审计的一种具体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及利益格局的多样化,都迫切需要开展好工程项目审计。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不妨通过对工程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采取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来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1工程事前审计是保证工程投资效益的前提

1.1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

科学设计把好工程第一关,合理设计是工程科学定位的基础。设计阶段是生成和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设计质量的高低对工程造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句话设计是构成工程造价高低的主要因素,一般决定了工程造价的90%。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堵塞设计阶段人为浪费,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1.2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公开、公平、合法、合规性审计

目前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中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一方面达到节资增效,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加透明度,减少贪污受贿。但是,就目前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重要存在一些问题,不可忽视。近几年,我国各地都声称本地工程招标率已达100%,但实际现实的工程项目中大部分存在招投标严重“失灵”。根据国家招投标审计署对长江重要堤坊隐蔽工程的审计结果显示,“工程腐败,从招投标开始”。在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某施工项目部经理就对员工说“这个工程项目在招投标时就发生了合同价3个点的中介费。工程要赚钱不容易,只有少抛石料,造假。”其结果不堪设想。通过招投标本可以节约资源,却变成了浪费资源;本可以提高质量,却变成了“豆腐渣”工程。因此,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是工程审计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绝不可忽视它。

2工程事中控制是做好工程审计的关键

2.1对施工单位工程实施组织措施

要求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管理班子必须落实控制人员,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财务审计人员和工程审计人员紧密配合,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明确各自的责任。财务审计人员编制好自己的工作计划,定期对工程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审计。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审计过程中,经常与工程审计人员互通信息,交换意见。以保证工程建设资金的专项使用。

2.2对施工单位实施经济措施

每实施一项建设工程,根据项目手续的审批程度和项目资金的筹措到位情况。财务人员必须编制好资金使用计划,明确投资目标和付款方式。在项目施工阶段每月对施工单位的进度根据施工工期进行验收,并要求上报工程进度报表,附有详细的工程量。建设单位预算审计人员对该工程月进度进行复核,查看所报进度是否属实,工期是否正常施工。这样,由每月的进度报表,看工程整体的形象进度;由每月的形象进度看工程的整体工期情况,累计工程款的投入使用情况。从而复核工程付款的比例,再由财务人员签发证书。

这种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投资的跟踪控制,可以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资金不必要的流失,使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保证投资方的建设资金的正确使用。

2.3对施工单位工程实施技术措施

每项工程都在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在开工时对图纸进行复核,即建设单位通过监理单位组织一次图纸会审。这是一道开工时关键的程序和内容,且万万不可忽视。此项工作关系到今后施工图纸是否有效可行;施工质量是否保证;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建设单位必须认真对待。否则,施工中将会出现一系列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相应地增加工程造价,给建设方带来或大或小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当然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更变和现场隐蔽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如何对待此项问题呢?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充分证明:一是我们的甲方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责任心是否到位,对施工阶段的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是否亲临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保证施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做到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是我们对设计方案不合理或由施工地质环境和结构的改变,必须要改变原有图纸时,对设计工作者来说必须亲临施工现场,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数量,尽可能把工程造价降为最小值。三是要求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严格审核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减少项目施工中不必要的费用发生。

2.4对施工单位工程实施合同措施

建筑安装承包合同是发包方(建设单位)和承包方(施工单位)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国家规定的基本经济合同的一种。我国有关部门颁发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在基本建设中推行建设工程合同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工程合同的签证后,一是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各种文件图纸,特别是注有实际施工变更情况的图纸,注意积累素材,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二是参与合同修改、补充工作,着重考虑它对投资控制的影响,严格把工程造价关,认真分析合同的每一条款内容,最好实行联合审计制,资产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层层把关,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把工程费用降至最低。

3工程事后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保证

3.1审查“工期、质量、投资”三大控制目标

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整体工程已全部竣工,承建单位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建设项目竣工决算之中。整个工程从筹建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支出费用进行成本核算,编制竣工决标,比较分析工程造价等。在此阶段我们作为建设单位的审计部门,必须从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三大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逐一审查,按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做基础依据,审查其是否有效控制施工费用,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招标或合同的约定,审查其工程项目交付使用是否真实完整、按施工图纸施工,有无未完工程或偷工减料现象。

3.2审查工程量的真实准确性,把握工程量计算关

工程竣工后期审计重点是甲乙双方的工程结算。工程量审核是结算中最基础的数据。它直接影响计算直接费和其它各项费用,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工程量的计算是编制结算最繁琐的环节,计算规则多,工程量大,最容易出现多算、重算或漏算的地方。因此,必须根据竣工图纸及其它他相关资料以及现场情况,对工程量的准确性进行严格核实,确保工程量的真实准确性,避免施工单位预算员做结算时有意加大工程和重复计算的情况。

3.3审查工程决算书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

在审计中,查看定额编号、工程项目名称及规格,把好定额套用审核关。工程预算定额具有面广、交叉的特点。在审查竣工决算套用定额时应注意各专业的适用范围及使用界线的划分,套取定额编号计价时,必须看清定额的工作内容和材料含量,防止低工程高套定额子目或已综合的价格却又分成几个子目重复计算,计取费用。

3.4审查工程取费标准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在审计过程重点审核结算中各项费用的计取比例、计算基础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工程结算是由直接费、间接费、计算利润和税金等费用组成,单位工程项目是根据工程类别计取工程取费的,工程费用取计的管理费取费一般占直接费的25%以上,因此,确定取费标准,准确套用各项费率,取费基础是否正确是非常重要的。

3.5审查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用量及价差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土建工程材料费用占建筑工程造价总费用的70%左右,近几年建筑市场材料变化很大,建设单位对建筑材料用量控制还有很多漏洞。一旦失去监控,就无法控制工程造价,导致工程投资不能有效利用。所以通过工程审计,可以纠正材料结果费用高的现象,来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果。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工程项目中所用材料的质量与规格、型号与工程结算所提供资料的材料根本不符,不但材料价格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差价,而且材料的质量和功能不合乎图纸的施工要求,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结果导致了工程质量的整体效果差,缩短了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

篇4

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受到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配置的限制,无法对工程中所有项目实施详细具体的审计,这就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重要性水平进行判断。工程项目重要性水平判断目的在于确定内部审计人员重点审核的分项工程项目和费用项目的数量,以制定合理的建设工程审计计划、选择审计方法、确定重点审查内容,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内部工程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如何在内部工程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两者之间求得平衡,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在作出判断时全面考虑影响工程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因素,如建设项目规模、工程复杂程度、审计目的、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情况、施工单位信誉及内部人员的审计经验等。可见,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在没有固定量化标准的情况下完成的。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分项工程项目或费用项目的重要性不仅依其本身金额而定,而且要看其对其他项目的影响程度,也就是说,工程项目的重要性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如现场混凝土项目工程量不仅与钢筋用量有关联,而且与措施费用中的模版使用量也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根据其对工程造价的综合影响程度判断其是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性水平高的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应对其实施单独、详细地重点审核;对于重要性水平不高的工程项目,则可以简化其审核程序和方法。

1.2工程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判断

工程审计证据主要包括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施工合同、设计资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签证及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资料。工程审计证据是形成工程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的数量并非审计判断的重点,更强调的是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这都由内部审计人员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判断确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对工程审计证据判断时要考虑到具体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的类型、获取途径以及审计风险等因素。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判断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对工程项目的适用性;二是判断施工合同的合法性。当合同条款违背了法律法规时,内部审计人员可将该条款视为无效。三是设计资料的规范性。施工图要详细规范符合施工要求,竣工图应按实际施工情况绘制并加盖竣工章;四是判断工程签证的有效性。首先是工程签证的手续要符合相关规范、其中的各要素齐全,例如施工单位的索赔签证要按规定程序提出,且索赔证据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其次是签证内容必须合理。有些签证虽然手续完整、签证过程规范,但却与合同协议约定的内容相悖,此类签证应判定为无效证据。

1.3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判断

内部审计区别于社会审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跟踪以监督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进行判断。内部审计人员研究和评价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对工程管理的控制风险做出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赖程度。可见,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的判断是对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实施判断的过程。如果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较高,内部审计人员则可充分利用获得的审计证据实施审计;相反,如果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较低,内部审计人员则应对获得的审计证据详细分析,考虑内部控制漏洞取舍有关审计证据,以及是否要增加审计证据数量。可见,把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置于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预防各类舞弊能力的评价中对后续工程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确定是至关重要。

1.4选择工程项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在工程审计具体工作中,由于工程审计内容、工程项目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的有效数量及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不同,需要运用的工程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也会有所差别。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及其中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都需要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在考虑工程审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用有效的工程审计方法完成审计任务。如在工程量审核中根据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结果选择分组计算审计法,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分项工程项目归为一组,审核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再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对于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较高的隐蔽项目选择采用查阅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来确定其真实情况;对于有效审计证据不足的工程项目,则选择按计量规则现场实测的审计方法来确保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对于重要性水平高的项目的工程材料及设备价格,在政府无指导价格或信息价格时选择市场调查或供应商查证的审计方法。

1.5提出恰当的工程审计意见

恰当的工程审计意见是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的依据,也是工程项目竣工后支付工程价款和确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主要凭证。由于工程审计证据的局限性、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固有的风险性、工程审计环境的多变性等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在形成工程审计意见时,仍然存在某些重要的错报或漏报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在工程审计意见的出具和措辞上都必须进行合理的判断。工程审计意见应体现以下内容:工程项目造价按照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编制;列入结算的项目按合同要求完成并验收合格;工程项目结算工程量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竣工图纸、设计变更单及现场签证等尽可能地准确核算;综合单价应根据合同约定的计价方法确定;各费用项目则按施工期间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费用项目计取规定确定。

2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实现途径

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对建设工程审计来说非常重要。“整个审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连串的专业判断与分析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判断或决策链所构成的”。由于职业判断本身的主观性和内部工程审计的执业特征决定了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形成必定会受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下文考虑三类制约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探讨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实现途径。

2.1考虑主体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主体,是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重要要素。从整个内部工程审计过程来看,所有的审计判断都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观活动。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受其专业技能、职业意识、道德水平及团队协作关系因素的影响。

2.1.1增强内部工程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并积极实现审计技术创新

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工程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招聘和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等形式,扩大内部审计队伍中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人员的比重;另一方面,内部工程审计人员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一是要有大局观,能对整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要具备足以胜任当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如应具备工程管理和造价相关知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等知识,熟悉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三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工作环境。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制约了内部工程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部门积极推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重要途径之一。工程审计技术创新有以下两个思路:一是由过去的单机操作变为通过信息系统跟踪监测工程审计实施情况和审计数据的审计方法;二是由过去的单纯的审计监督变为以现代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对工程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评价。

2.1.2加强内部审计职业意识的同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内部审计职业意识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感觉等,包括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度、职业成就感和职业理解度等。应有的职业谨慎度、适度的职业成就感和恰当的职业理解度构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有利于工程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准确性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执业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责任感、职业品德和职业纪律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的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时能够诚实正直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而正确的职业判断。可见职业意识与道德水平是职业判断的基本前提。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加强主要通过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行为的规范、对违纪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处理以及管理层的身体力行对职业谨慎习惯和道德观念的营造。

2.1.3加强内部审计的团队建设

随着各种工程管理知识和施工技术不断革新,内部工程审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大多数情况下,单靠审计人员个人能力已很难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作出切实高效的职业判断,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成员协调一致、整合联动,开发团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整体功效。可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团队建设,发挥团队精神在具体工程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内部工程审计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发展。

2.2考虑客体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审计判断的形成不仅需要审计判断的主体,还应具备特定的审计客体。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客体是指组织内部的工程项目以及工程管理行为。内部工程审计判断受工程项目的复杂度和工程管理信息收集难易程度影响。为此,内部审计应尽量克服客体因素的干扰,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

2.2.1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内部审计应指导建设单位建立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约束建设参与各方的行为,减少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造价信息和数据的错报风险,以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应包含防止工程造价信息和数据错报发生或能及时发现错报的所有工程管理政策和程序。缺少有效的预防性控制制度会让建设过程形成的工程审计证据可信赖程度降低,影响了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预防性控制制度对于发现重大错报足够敏感,执行后能有效降低错报风险;(2)预防性控制制度关注了所有工程管理重要环节,执行后产生的造价信息和数据是及时完整的;(3)预防性控制制度本身的设计是合理,便于施行操作。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建设参与各方可能的影响,确保建设参与各方在工程管理各个环节都能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有效地实现特定控制目标。

2.2.2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信息量大且事后收集难度大

影响了内部工程审计判断,因此内部审计应发挥机动灵活、贴近工程管理实际的特点,对工程管理实施全过程检查性控制,以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预测性。内部审计实施工程管理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就是针对工程项目过程中每一控制点的跟踪审计,目的是监测并督促预防性控制制度的执行,及时、准确、客观地评价工程管理行为和成果。可以说,内部审计对工程管理的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实现了内部审计职业判断与项目实施的同步。同时,在单纯实行事后结算审计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一般依靠施工单位送审的书面资料,有时对这些资料构成的审计证据即使有所怀疑,也因为时过境迁,无从获得现场资料来对证,影响了合理判断。而实施这种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则不完全依赖书面资料,在及时深入施工现场后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对工程项目事后审计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3考虑环境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能否有效地作出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环境的影响。改善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和独立性环境是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重要措施。

2.3.1改善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

我国目前已颁布实施了适用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适用于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而适用于内部审计的只有《内部审计准则》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还未上升到法律高度,这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发展上存在很大差异,既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使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缺乏制度支持。因此,各组织及其内部审计部门及时制定和完善适合本组织内部工程审计特点的各类规章制度,改善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制度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组织及其内部审计部门应结合实践工作建立《内部工程审计规定》、《内部工程审计工作职责》、《内部工程审计程序》等规范性制度,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对工程项目信息和造价进行恰当而合理的判断,实现工程审计标准和规范在组织内部的统一,不因审计人员的不同或审计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内部规章制度的具体可操作条款,为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提供了制度支持,提高了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效率。同时,还应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工程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和质量考评制度,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质量。

篇5

以相关管理政策法规为依托,通过调查确立流程关键控制点,抽取样本进行符合性测试,对于关键控制点进行管控效力校验,评价工程建设内控体系的科学性、健全性、合理性、适当性和可行性。此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运用系统化思考方式构建健全的内控体系,与现行的管理体系进行符合性测试,以揭示管控风险点,优化管理流程。最终目标是以工程审计为立足点,推进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益化。此项成果运用的最高层次是实现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自觉将内部控制体系与自身工作相结合,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工程建设管理活动,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促进工程建设管控体系不断优化。该体系不再单独从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制定管理制度进行控制,而是打破传统的工程建设各模块的界限,把工程建设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化地梳理管理流程,构建内控体系,寻查工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预先评审工程管理机能,从而达到优化管理流程,强化整体管控效能,促进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三、工程建设内控评审体系框架。

内控评价源于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以强化内部控制为核心,关注公司内部治理及对外信息透明、完整与正确性,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工程建设内控评审体系以其为理论依据,结合公司工程管理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类型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通过风险坐标图法梳理风险点,构建内控评价标准作为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总框架包括12个关键控制点、45项测评指标,关键控制点分别是工程建设的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项目施工管理、设计变更、土建竣工验收、电气安装项目竣工验收、竣工结算审价控制、决算审计控制、资金计划控制和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工程建设内部控制评审体系,有效解决企业内控设计中存在的中美文化和管理模式差异的难题。

篇6

一个部门的工作要开展好,首先要明白需要干什么,怎么干,要到位而不越位。根据审计处岗位职责及院领导要求,审计工作重点为:做好基建工程、修缮的全程现场跟踪、结算审计,同时从监督的角度,兼顾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达到耐用、美观、方便使用的效果。在内控制度审计方面,扩大审计范围,客观公正的反映审计事实,提出审计建议并落到实处。审计的定位以服务、协调、监督、推动工作的完成为最终目标,踏实、仔细的做好审计基础性工作,同时对处室工作计划、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检查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3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发挥审计的协调、服务作用

内部审计职能经历了单一职能论、二职能论,到多职能论,目前普遍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鉴证职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内部审计还具有协调、服务职能,且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位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细分,管理的缝隙会随之出现且逐步扩大,而内部审计的协调、服务职能,在弥补、缩小管理缝隙方面能够发挥独到的作用。首先内审对象范围比较广,能够比较容易发现管理的缝隙,二是内部审计相对独立,能够比较公正、公平的处理事情,三是审计一般由院长分管,汇报问题直接到管理的最顶层)。例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处牵头进行基建修缮改造方案的论证,从使用角度出发到竣工验收,征求使用部门的具体意见,并论证可行性,再由施工管理部门具体实施。

4医院基建工程审计的方法

(1)从工程、修缮项目的方案论证,到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各环节,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严格程序,确保对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做到心中有数,并按项目、按时间顺序形成跟踪审计档案。具体做法:第一,做好事前审计是基建工程审计的前提: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有效的对基建工程项目实行监督,可以从源头上监督建设行为,预防滋生腐败行为发生。具体:①参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全过程,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操作的规范性、招标文件的完整性;及时发现错误和漏洞,避免日后医院和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和工程结算时,发生不必要的争议。②工程量清单的审查。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量计算(变更需提供建设单位、设计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签字及图片等),避免多算、重算、点错小数点及错套定额,造成医院资金损失等问题发生。③工程合同的审查。审查施工企业是否具备施工资质,施工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有资格证书、上岗证书等;施工企业有无违法分包、转包现象,施工工程合同有关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施工工程合同的内容与招标书是否一致等。第二,做好事中审计是工程结算审计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审计处人员每天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进度、质量、材料、隐蔽及变更进行记录、拍照,收集结算依据避免纠纷,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事中跟踪审计档案,竣工结算时做到心中有数,掌握主动权,不被施工单位牵制。对于工程量和材料价格及工程款的拨付做到严格的审核控制。审查工程结算款。审查是否按合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情况。对工程进度报告和现场签证等文件进行审核分析,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按比例支付工程款,避免出现多付工程款的现象,同时限定进度款支付总额,掌握工程决算的主动权。第三,做好事后审计。基建工程事后审计是根据事前、事中审计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具体:采用设计图、竣工图审查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检查竣工项目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设计和施工图纸。审查工程量和所用材料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准确,工程变更手续是否完备,主材价差调整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等。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是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节约建设资金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审计监督,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工程高估冒算、弄虚作假、质量低劣等现象,而且还能够达到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维护医院经济利益,防止商业贿赂现象的发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节约资金的目的。

(2)审计处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做好工程结算审计还要做好管理审计,对监理公司的监理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监督。通过深入现场跟踪审计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造价等问题及时回馈给基建管理部门和监理公司,从审计监督的角度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和整改建议以及处罚措施。由于审计的介入,弥补了基建、监理管理工作中的漏洞,降低了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升了医院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

(3)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审计质量。由于医院近几年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急剧增加,临床出现病房、床位紧张现象,部分科室功能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医院先后不断对老病房进行改造、扩建。由于土建、装饰、安装工程项目较多,在竣工结算审计中为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审计部门最早在工程中引进市定额站开发的胜通软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审计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

(4)做好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医院近几年发展迅速,工程量比较大,审计处自身力量重点做好了工程的现场跟踪审计,及零星修缮的单独审结;配合工程咨询公司做好较大工程项目的结算审计,依据现场掌握的跟踪资料,认真细致的核对工程量、材料的品牌、价格、签证资料,定额套用,通过审计复核把关为医院节约资金。在配合社会中介机构的结算工作中,审计处依据平时跟踪的工程资料对事务所出具的报告进行复核审计把关,控制工程造价极大地维护医院的利益节省了资金。

(5)切实维护医院利益,解决科室实际问题。如ICU二区建设中,温控、湿控未达到合同约定,督促施工单位解决;对部分工程质量问题、违反合同约定,对施工单位限期改正并进行经济处罚。

(6)审计处参与所有的招投标工作,参与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核、考察;审签经济合同;做好科室负责人交接、日常审计监督等工作;为掌握物资材料的市场价格,审计处单独进行市场实地考察;通过对财务报销单据会签,开展延伸审计,如院区划线的审计、科室牌、广告牌的审计等,提出审计意见。

5加强内审建设,提高内审人员思想业务素质

建设一支思想作风正派,业务技术过硬的审计队伍,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决定因素。(1)创造条件,鼓励审计人员钻研业务。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行。医院创造条件,让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参加会计、审计人员继续教育,及内审协会组织的会议,及时了解、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业务素质及工作技能均有了极大的提高。(2)多压担子,让审计人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管理学上有句名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在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后,必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多做工作,不懂的地方向专家咨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接触的问题多了、解决的问题多了,就逐步树立了审计的权威。(3)勇于奉献,忘我工作。(4)严格要求,廉洁自律。

篇7

目前高校基建项目的设计不合理、监督不严格,另外对基建工程的管理也不到位,对工程造价没有仔细的询价和验收,导致工程中埋藏着隐患,造成经济的损失。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要严格履行自身的义务,做好审计工作,为了获得更多部门的支持,可以借助广播、报刊等方法宣传审计工作,向相关部门大力宣传国家的法规制度、重点强调审计的意义,推动各个部门积极的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只有领导和人员的支持,才能更好的理解、配合,严格的接受审计监督。

3审计制度不完善

有些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的进行不完善,审计的制度不够健全,例如对基建工程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权限没有清楚的说明,对审计工作的程序也没有严格的进行规范,审计制度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实施基建工程审计的重要核心就是完善的审计制度,规范的制度是对审计人员的规范性约束,同时也是对被审单位的规定,要依照完善的制度来约束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工作,清晰的划分每个部门的工作范围和权限;要针对每个环节都制定出合理的内控制度,包括合同、施工、验收、付款等,要把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真正落实,做到有法可依。

4审计队伍较为薄弱

随着基建工程的增多,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审计任务繁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基建工程的专业性很强,因此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但是目前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素质都比较低,甚至对基建工程的基本知识都不熟练。要健全内审机构,强化审计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下面四个方向着手:①组建高素质的、专业的审计人员队伍;②对审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③要经常开展基建、审计的专项会议,加强审计的交流和讨论;④审计人员要多学习新技术,全面的掌握审计技能。

篇8

一、研究概述

工程造价审计是独立于建设单位,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和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具体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实施的审核与监督;并通过审计监督,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及编制方法的合法合规性。

工程造价审计的意义重大。

第一,具有“合法”意义。工程造价审计可以审查工程造价方案是否真实可靠,审查建设资金使用以及招投标过程是否合法、合规。

第二,具有“提高”意义。工程造价审计可以客观的评价建设效益,促进建设单位总结建设经验,反思问题进而预防解决问题,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第三,具有“趋同”意义。开展工程造价审计是拓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范围和丰富审计内涵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趋势,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审计。

工程造价审计的对象广泛。从形式上来看,工程造价审计对象是指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及其相关资料。作为崭新审计领域,工程造价审计需要提供的审计资料与以往的财务审计有所不同。审计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工程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概预算、投标资料等;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材料、联系单、摄影摄像资料等。从本质上看,指的是相关工程建设的经济技术活动。与活动相关的是各种人财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是工程造价审计之中要面对且捋顺的工作内容。

二、工程造价审计存在风险

正是因为工程造价审计对象广泛,内容复杂,与其它审计项目相比敏感性更强、审计环境更为复杂、更加注重沟通技巧、更需要专业判断等业务特点,加之建筑经济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工程造价审计更容易产生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工程造价审计容易引起失误

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使它从策划到决算环节众多,变数较大。既要经过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等基建程序,同时又要经过计划、概预算、实施过程中追加投资以及最后决算。环节多且易生变故,人材物条件、自然条件、建设者主管认识等众多因素都会导致变化。如人材物的因素变化,导致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的因素就很多,市场可以调节价格,政策法规也可以影响原料价格。价格一旦发生变化,成本就会变化,进而导致整个工程活动发生变化如变更设计、扩大规模、增设项目等等。再如建设者的主观认识发生偏差,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也会对工程项目的开展带来变化。等等。这些情况的存在,给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难度,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稍有把握不准就容易引起审计误差甚至是失误,审计结果就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可能给审计人员带来审计责任。

2.工程造价审计不可避免失误

工程造价审计不仅因工程建设的环节多变数大而可能产生风险,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的工程审计造价审计滞后性的实际工作特点,也难免会产生风险。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审计单位对工程造价审计的介人,在时间上大都是滞后的。往往是工程已经进入施工阶段甚至是结算阶段,审计部门才接到审计指令。工程造价审计与一般财务审计不同,实践性更强,一些审计证据必须从社工现场才能获得,一旦错过时机,要对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和分析,困难程度就很大,有的现场已经面目皆非,根本无从考究;隐蔽工程已经覆盖,其“真实面目”无法看清,获取不到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又怎能发表准确的审计意见?由此可见,由于审计滞后的现状,风险不可避免。

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分析

造成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有根本原因,也有直接原因。若果说制度上的和管理方式上的是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那么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的人员素质和操作问题就是直接原因。

1.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认识存在分歧

工程造价审计与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分不开的,然而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认识还是有分歧的,这种分歧会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出现方向的偏差。分歧主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性质划分上,有人认为工程项目建设是市场行为,工程建设的双方属平等市场主体,应该用合同法来约束工程项目建设的行为。还有人认为国家建设的工程项目大部分多为财政性资金,其目的是为了公用基础、公益性事业的建设,认为行政参与的成分多,应该用审计法来约束。由于对工程建设本质的认识不同,工程建设认定的文书也有多种形式,不光有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财政部门的评审报告,还有社会中介造价咨询报告、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报告等等。不同工程采用不同的报告文书,甚至同一工程的不同环节也有不同的报告。不光会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混乱,也会给造价审计的工作带来影响,造价审计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这些文书的认定会存在审计风险。特别是当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与司法部门的司法鉴定报告意见相左时,风险更大,这类事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2.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存在漏洞

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存在漏洞,主要是建设方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工程项目建设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上一般比较重视,千方百计控制成本,然而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内部控制往往不重视,导致管理上存在漏洞。有些工程项目建设甚至都没有内控制度,有的单位即使有内控制度也纯粹就是为了应付外部检查,根本未执行等等。就已经制定完整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得到执行的情况来看,执行效果也不如人意。或因管理人员敷衍塞责而失效,或因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勾结而失效,或因建设环境和项目规模的改变而失效。笔者审计过的项目中,甚至出现了较多的行政干预和个人色彩,行政领导任意更改工程设计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极为常见,某些项目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经常会听到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的相关参建人说这是“某某的工程”。

3.工程造价审计活动的实施存在问题

这种问题来自工程造价审计部门自身的在审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比如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活动的组织管理等。首先,从人员素质来看,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够专业。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常常是一个人充当多面手,边干边学,遇到审计难题时,不能有正确、合理的判断,这些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的表现都会产生审计风险。此外,由于某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是知情不报,也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其次,就审计活动的组织管理来看,也存在管理组织不力的情况。

(1)人员紧张而组织管理出问题。工程造价审计需要既懂专业又懂工程的综合素质人才,偶尔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紧急且合适人选暂时没有找到的的情况下,审计活动的组织上就会产生随意性。转(2)时间紧张而组织管理出问题。出于造价审计活动时间紧张的原因,有些审计组为了赶进度,简化审计操作规程,导致审计风险产生。工程造价审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力量有限而组织管理出问题。造价审计活动中审计机关限于工程技术力量,往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或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来协助完成工作,没有考虑所聘机构和人员的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还有回避关系等问题。虽然缓解了力量有限的矛盾,但带来了一些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

四、突破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1.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基础

(1)明确对工程造价审计文书的认定。当前特别是明确审计部门的工程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财政部门的评审报告、社会中介造价咨询报告、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报告在合同法中的法律地位,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一认定实际上也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性质认定。

(2)要明确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与工程造价审计活动密不可分,可以考虑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法律规范。通过这个规范,对工程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行为准则予以明确,确定每一环节、每一程序上的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主体的义务和责任承担方式,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明确各环节监管主体的责任,强化各监管主体间的联系,使工程项目管理真正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在完善的制度下健康发展,为工程造价审计服务。

(3)明确审计主体内部运行机制。完善的审计主体内部运行机制是防范审计风险的直接作用力量,能够保证审计主体的各项工作有序、合理、科学地进行,更加有利于不断修正审计主体自身存在的不合理状况。一方面要建立审计工作的责任制度、问责制度和奖励制度,能够约束审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能够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积极地防范风险。另一方面还要谨慎利用社会审计资源,慎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委托前,应对拟聘请对象的执业资质、技术力量、以往执业情况之诚信度进行充分的了解。委托之后要对被委托的工作内容进行监督,可实行专人全程跟班审计,确保被委托工作有效开展,若中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尽力避免降低风险。

2.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是关键

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的问题是导致风险的直接原因,减少审计过程的问题发生不仅要靠制度,还要靠活动的实施者。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素质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的培训学习,树立典型,学习榜样,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先进,加大惩罚职业道德败坏,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的提高,要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需要,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工程项目管理只是,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需要补充的是在充实工程造价审计队伍时除配备必要的财会审计专业人员外,要注重选配一些懂各种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工程造价审计队伍。

3.改进工作方法是创新

革新工程造价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效率,用更科学合理、更利于防范风险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工作。鉴于工程造价确定的特点和近年来审计工作新趋势,工程造价审计在审计方法上,应当突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做到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职能。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加强行业间工作交流,研究工作中的难题,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推广先进审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冬:工程造价审计理论及发展趋势[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03.

[2]龚松蒋宇红: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7(20).

篇9

竣工结算审计,是在承包商上报竣工结算基础上进行的。在进行审计前,应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1)审查工程建筑各级批文,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复,申请立项书和批复,设计、规划、土地、计划等部门审批,工程招投标过程和工程施工中文件往来。

(2)查看施工合同和协议。了解计算取费标准和调整取费标准的依据。

(3)查看竣工图纸和竣工结算书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审计内容

2.1审核竣工结算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工程竣工报告、竣工图及竣工验收单;工程施工合同或施工协议书;施工图预算或招标投标工程的合同标价;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资料;设计变更通知单及现场施工变更记录;经建设单位签证认可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预算外各种施工签证或施工记录;合同中规定的定额,材料预算价格,构件、成品价格;国家或地区新颁发的有关规定。审计时要审核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对遗留问题处理是否合规。

2.2审核工程量

(1)工程量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核定施工工程量是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关键。审计的方法可以根据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结算中的工程量计算表,对照图纸尺寸进行计算来审核,也可以依据图纸重新编制工程量计算表进行审计。一是要重点审核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如基础工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等。二是要重点审核容易混淆或出漏洞的项目。如土石方分部中的基础土方,清单计价中按基础详图的界面面积乘以对应长度计算,不考虑放坡、工作面。三是要重点审核容易重复列项的项目。四是重点审核容易重复计算的项目。对于无图纸的项目要深入现场核实,必要时可采用现场丈量实测的方法。

(2)审核材料用量及价差。材料用量审核,主要是审核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的消耗数量是否准确,列入直接费的材料是否符合预算价格。材料代用和变更是否有签证,材料总价是否符合价差的规定,数量、实际价格、差价计算是否准确,并应在审核工程项目材料用量的基础上,依据预算定额统一基价的取费价格,对照材料耗用时的实际市场价格,审核退补价差金额的真实性。

(3)审查隐蔽验收记录。验收的主要内容是否符合设计及质量要求,其中设计要求中包含了工程造价的成份达到或符合设计要求,也就达到或符合设计要求的造价。因此,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进行工程结算的前提。目前,在很多建设项目中隐蔽工程没有验收记录,到竣工结算时,施工企业才找有关人员后补记录,然后列入结算。有的甚至没有发生也列入结算,这种事后补办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仅存在严重质量隐患,而且使工程造价提高,并且存在严重腐败现象,因此,在审宣隐蔽工程的价款时,一定要严格审查验收记录手续的完整性、合法性。验收记录上除了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确认外,还要加盖建设单位公章并注明记录日期,防止事后补办记录或虚假记录的发生,为竣工结算减少纠纷扫平道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审查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和修改图纸,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重大的设计变更应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否则不应列入结算。在审查设计变更时,除了有完整的变更手续外,还要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对计算有误的工程量进行调整,对不符合变更手续要求的不能列入结算。

(4)审查工程定额的套用。主要审查工程所套用定额是否与工程应执行的定额标准相符,工程预算所列各分项工程预算定额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工程名称、规格。计算单位是否一致。正确把握预算定额套用,避免高套、错套和提高工程项目定额直接费等问题。

(5)审核工程类别。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工程类别进行审核,是保证工程取费合理的前提,确定工程类别,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认真核对。

(7)审查各项费用的计取。建筑安装工程取费标准,应按合同要求或项目建设期间与计价定额配套使用的建安工程费用定额及有关规定。在审查时,应审查各项费率、价格指数或换算系数是否正确,价差调整计算是否符合要求,并在核实费用计算程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各项费用计取基数,如安装工程间接费等是以人工费为基数,这个人工费是定额人工费与人工合调整部分之和。②取费标准的确定与地区分类工程类别是否相符。③取费定额是否与采用的预算定额相配套。④按规定有些签证应放在独立费用中,是否放在定额直接出中取的费计算。⑤有无不该计取的费用。⑥结算中是否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调整结算文件规定计取费用。⑦费用计列是否有漏项。⑧材料正负差调整是否全面、准确。⑨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取费项目有无挂靠高套现象。⑩有无随意调整人工费单价。

(8)审查附属工程。在审核竣工结算时,对列入建安主体的水、电、暖与室外配套的附属工程,应分别审核,防止施工费用的混淆、重复计算。

(9)防止各种计算误差。工程竣工结等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由于结算的子项目多,工作量大,内容繁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计算误差,但很多误差都是多算。因此,必须对结算中的每一项进行认真核算,做到计等横平竖直。防止因计算误差导致工程价款多计或少计。搞好竣工结算审查工作,控制工程造价,不仅需要审查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审查经验,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思想觉悟,同时也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等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出据的资料要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减少双方纠纷;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合理的工程造价,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自的经济利益,使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地运行。2.3审核施工企业资质

严格审核施工企业的资质,对挂靠、无资质等级及无取费证书的施工企业,应降低综合单价或审计确定综合单价及造价。

2.4审核工程合同

工程合同审计是投资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仔细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合法合规。

当双方对合同文件有异议时,国内合同按国内合同文件顺序解释,国际工程,按照FIDIC合同文件顺序解释,特别是按FIDIC条款订合同,索赔费用应重点审计。

3审计方法

审查结算方法有多种,在审计前,通过收集资料,经过论证,采取合理审查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逐项审查法,也称全面审查法。优点是全面、细致,审计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长,国内单价合同和国际合同条件下工程可采用此法。

(2)标准预算审查法。目前,因我国各地区采用标准不相同,这种方法使用范围较少,现在,在发达地区,利用这种方法,又快又准,是一项有效的方法。

(3)重点审查法。这种方法,主要适应于国内总价合同,审计重点放在变更和索赔上,特别是重点突出,审计时间短,效果好。同时,还可以利用对比审查法,“筛选”审查法,手册审查法等手段做为补充,以保证审计的准确性。

4审计步骤

(1)做好审计前准备工作。①熟悉竣工图、施工图和各种合同文件;②了解审计范围和采用标准;③明确采用单价和调整原则。

(2)选择合适审计方法,按相应内容计算。

篇10

(二)工程审计风险结构

在保险论之中,审计可以称为分担风险的方法,而工程审计的活动则是工程自身受到环境影响产生的固有风险,在通过工程管理的控制后,由工程审计工作降低工程的整体风险,最终实现审计主体风险转变为工程审计风险的方法。风险控制系统呈逐渐收敛状态,在这种基础上,大型工程审计工作也可以划分为风险、控制、受体这三种子系统。

二、工程审计风险建模

审计风险模型是通过数学方法,表达出审计风险系统包涵的各种要素,并且对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阐述与分析。审计风险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也是对审计风险进行综合反映的方法,通过工程审计模式,可以科学的评估审计风险水平,并且根据评估资料制定相关的风险审计方案。常见的工程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水平=风险危险性×受体易损性×(1-控制效果)。工程风险危险性主要以不良效应发生几率为计算数据,出现概率越大,危险性也会随之上升。风险源可以从技术层面分为建设规模、技术水平、外部环境等内容,而工程规模扩大,就会涉及到更多的利益关系,可变因素也会不断增加,导致风险危险性上升。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技术,这些关键技术中,有许多技术非常复杂,如斜拉索技术、水下定位技术。这些技术的建设周期较长,而且建设周期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就会导致风险危险性上升。工程审计系统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大,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三、工程审计风险模型应用

工程审计的核心要求就是真实性,通过工程审计,可以使工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工程审计目标重视工期、质量、环保、资金等综合目标的融合。在分析审计主体时,必须将风险控制在范围内,并且在审计主体开始工作时,需要完成阶段性工程,明确相关风险的控制方法,并且选择易损性最低的部分开展审计工作。

(一)加强内部管理

审计主体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明确具体职责与权限,保证所有审计项目都有专业人士进行监督,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一旦发生问题必须及时上报,明确负责人员的相关责任。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

目前常用的工程审计方法是事后审计,审计介入时间较晚,统计到的审计数据与信息存在缺失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工程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工程审计过程中,需要采取全过程审计,在工程开始后,完成事前准备审计、事中控制审计、事后处理审计,实现全方位解决设计决策、招投标、资金管理、隐蔽工程质量等项目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审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构建立体审计平台

工程审计工作内容较多,十分复杂,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多种专业知识,并且学习财务会计、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等知识。审计部门需要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与综合素质,而且,工程的复杂程度较高,无法完全依靠国家与社会审计部门完成工作,所以需要搭建出立体的审计平台,为社会、国家、专业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出经验、资料、信息的作用,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

(四)使用科学审计技术

为了使工程审计工作满足形式发展变化,必须采取科学的审计技术,将风险导向为基准的工程审计方法融入审计工作之中,并且结合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篇11

2.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的审计质量取决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经济、建设等资料的完整性,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内部审计的基础资料存在缺失,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3.对利益的追求引发审计风险

在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单位追求低成本和施工单位追求高利润的利益矛盾是天然存在的,无论审计结果如何,对一方有利必然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这就给强势一方提供了追求更大利益的机会,从而对审计的公平性造成了影响。

4.传统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引发审计风险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油田工程建设实行计划管理,对于工程投资总是按月或按批次下达计划,造成了投资计划的不均衡性,在某一时间段内工程量会比较大,石油工程内部审计也比较集中。工程审计需要对工程建设图纸、建设和竣工情况等进行研究,如果工程出现设计变更,那么了解项目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如果工程建设时间集中,那么审计时间也会比较集中,造成工程审计的时间不足,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审计结果出现纰漏,又会造成人们对审计情况的质疑或否定,从而引发较大的审计风险。

5.工程信息不对称引发审计风险

有的石油工程审计部门参与工程事前和事中审计,但在对工程项目的论证、讨论和管理中却不能参与,不能在宏观上对工程进行审计管理。石油工程涉及材料较多,有时对一些新型材料无法获悉具体价格,即使通过询价等方式获得价格,也很难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对审计结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审计风险。

6.工程审计的滞后性引发审计风险

现在大部分的石油工程审计都是竣工后的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是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审计,也很难把握审计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从而很难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审计对工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作用。

二、石油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石油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业道德,使其在熟练掌握审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对石油工程各个阶段和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完善审计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减少审计工作中的人为审计误差。建立全程审计跟踪制度,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论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全过程。通过充分运用新型审计软件等,明确审计介入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健全审计质量考核和奖惩体系,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坚持主审复核制,及时对工作底稿、审核数据、审核报告进行复核,并结合考核情况对审计人员进行奖惩。

3.严格工程审计程序

加强工程事前审计,重点审计招投标程序是否合理、文件是否健全、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施工合同是否符合标准等。加强工程事中审计,重点关注工程变工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坚持做到开工前现场勘查原貌、施工中进行质量验收,施工后查看竣工情况,并对所有审计情况进行备案,同时,着重对工程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审计,确保质量达标、价格合适。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做好工程决算审计,坚持“未经审计、不得结算”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花费合理、手续健全。

4.采取措施分散审计风险

采取签订“承诺书”制度,强化工程造价审查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责任,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造价审查等审计内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审计质量。完善项目管理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投资项目时间分配均衡性的考核,保证项目时间安排的科学合理,分散工程审计的时间压力。

5.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现在石油企业的审计部门基本上已经独立,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是要确保无论是制定工程审计计划、开展审计业务和审计查证,还是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都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工作事实上的独立性。

篇12

1.3财务收支混乱,项目超预算严重。目前建筑工程的财务支出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是基建财务的核算不规范,没有将工程项目单独立账,一些与建筑项目无关的支出被纳入到项目工程支出中,结果导致基建财务的收支情况非常的混乱;其次由于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各种原因而导致工程发生变更事项,最终导致工程建筑的费用超出工程的总体造价;最后就是在建筑工程中将收款凭证和建筑材料发票等当做支付工程款的凭证,结果造成建筑工程中出现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

1.4审计人员的知识、专业水平难以适应工程造价的综合审计要求。工程造价审计的目的就是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监督,实现以最小的建筑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工程造价审计要求从建筑工程的技术、原料以及施工方法与工艺等多角度入手,因此对于审计人员来说,要求其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审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建筑领域知识,但是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结构层次看,具备高层次的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数量非常的少,尤其是缺乏具有“通用型”的审计人员。

2提高工程造价审计的具体对策

2.1主动开展审计工作。工程造价审计必然会因为认识角度的不同而引起施工单位的反感,造成他们不愿意积极配合,为此审计部门应该采取主动的审计方式争取领导的重视,为有效争取领导的重视,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前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审计准备工作,明确审计目的。审计人员要在开展工作前尽可能的收集较多的资料,以便在审计开展后掌握主动权;另一方面要科学的选择突破口,确保审计工作的成功率。审计人员要充分重视工作经验和技术,采取多种审计方法,科学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进而利用问题的所在,开展审计工作。

2.2创新工程造价审计技术与方法。首先要将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相融合,通过二者的融合可以发现单方面审计工作所不能发现的问题,比如对建筑安装投资完成额审计中,通过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可以查看是否存在概算外投资项目、概算内未完项目,有无虚列建筑安装投资等问题;其次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工程造价审计中,构建完善的造价审计系统,比如利用工程对量软件功能,就可以直接反映出工程预算设计的差额,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避免了人为干预审计结果的现象发生。

篇13

1.2工程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判断

工程审计证据主要包括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施工合同、设计资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签证及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资料。建设工程审计证据是形成工程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的数量并非审计判断的重点,更强调的是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这都由内部审计人员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判断确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对工程审计证据判断时要考虑到具体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的类型、获取途径以及审计风险等因素。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判断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对工程项目的适用性;二是判断施工合同的合法性。当合同条款违背了法律法规时,内部审计人员可将该条款视为无效。三是设计资料的规范性。施工图要详细规范符合施工要求,竣工图应按实际施工情况绘制并加盖竣工章;四是判断工程签证的有效性。首先是工程签证的手续要符合相关规范、其中的各要素齐全,例如施工单位的索赔签证要按规定程序提出,且索赔证据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其次是签证内容必须合理。有些签证虽然手续完整、签证过程规范,但却与合同协议约定的内容相悖,此类签证应判定为无效证据。

1.3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判断

内部审计区别于社会审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跟踪以监督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进行判断。内部审计人员研究和评价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对工程管理的控制风险做出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赖程度。可见,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的判断是对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实施判断的过程。如果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较高,内部审计人员则可充分利用获得的审计证据实施审计;相反,如果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较低,内部审计人员则应对获得的审计证据详细分析,考虑内部控制漏洞取舍有关审计证据,以及是否要增加审计证据数量。可见,把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置于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预防各类舞弊能力的评价中对后续工程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确定是至关重要。

1.4选择工程项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在建设工程审计具体工作中,由于工程审计内容、工程项目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的有效数量及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不同,需要运用的工程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也会有所差别。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及其中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都需要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在考虑工程审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用有效的工程审计方法完成审计任务。如在工程量审核中根据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结果选择分组计算审计法,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分项工程项目归为一组,审核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再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对于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较高的隐蔽项目选择采用查阅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来确定其真实情况;对于有效审计证据不足的工程项目,则选择按计量规则现场实测的审计方法来确保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对于重要性水平高的项目的工程材料及设备价格,在政府无指导价格或信息价格时选择市场调查或供应商查证的审计方法。

1.5提出恰当的工程审计意见

恰当的建设工程审计意见是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的依据,也是工程项目竣工后支付工程价款和确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主要凭证。由于工程审计证据的局限性、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固有的风险性、工程审计环境的多变性等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在形成工程审计意见时,仍然存在某些重要的错报或漏报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在工程审计意见的出具和措辞上都必须进行合理的判断。工程审计意见应体现以下内容:工程项目造价按照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编制;列入结算的项目按合同要求完成并验收合格;工程项目结算工程量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竣工图纸、设计变更单及现场签证等尽可能地准确核算;综合单价应根据合同约定的计价方法确定;各费用项目则按施工期间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费用项目计取规定确定。

2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实现途径

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对建设工程审计来说非常重要。“整个审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连串的专业判断与分析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判断或决策链所构成的”。由于职业判断本身的主观性和内部工程审计的执业特征决定了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形成必定会受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下文考虑三类制约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探讨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实现途径。

2.1考虑主体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主体,是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重要要素。从整个内部工程审计过程来看,所有的审计判断都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观活动。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受其专业技能、职业意识、道德水平及团队协作关系因素的影响。

2.1.1增强内部工程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并积极实现审计技术创新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工程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招聘和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等形式,扩大内部审计队伍中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人员的比重;另一方面,内部工程审计人员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一是要有大局观,能对整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要具备足以胜任当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如应具备工程管理和造价相关知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等知识,熟悉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三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工作环境。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制约了内部工程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部门积极推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重要途径之一。工程审计技术创新有以下两个思路:一是由过去的单机操作变为通过信息系统跟踪监测工程审计实施情况和审计数据的审计方法;二是由过去的单纯的审计监督变为以现代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对工程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评价。

2.1.2加强内部审计职业意识的同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内部审计职业意识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感觉等,包括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度、职业成就感和职业理解度等。应有的职业谨慎度、适度的职业成就感和恰当的职业理解度构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有利于工程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准确性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执业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责任感、职业品德和职业纪律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的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时能够诚实正直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而正确的职业判断。可见职业意识与道德水平是职业判断的基本前提。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加强主要通过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行为的规范、对违纪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处理以及管理层的身体力行对职业谨慎习惯和道德观念的营造。

2.1.3加强内部审计的团队建设随着各种工程管理知识和施工技术不断革新,内部建设工程审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大多数情况下,单靠审计人员个人能力已很难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作出切实高效的职业判断,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成员协调一致、整合联动,开发团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整体功效。可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团队建设,发挥团队精神在具体工程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内部工程审计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发展。2.2考虑客体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审计判断的形成不仅需要审计判断的主体,还应具备特定的审计客体。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客体是指组织内部的工程项目以及工程管理行为。内部工程审计判断受工程项目的复杂度和工程管理信息收集难易程度影响。为此,内部审计应尽量克服客体因素的干扰,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

2.2.1由于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内部审计应指导建设单位建立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约束建设参与各方的行为,减少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造价信息和数据的错报风险,以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应包含防止工程造价信息和数据错报发生或能及时发现错报的所有工程管理政策和程序。缺少有效的预防性控制制度会让建设过程形成的工程审计证据可信赖程度降低,影响了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预防性控制制度对于发现重大错报足够敏感,执行后能有效降低错报风险;(2)预防性控制制度关注了所有工程管理重要环节,执行后产生的造价信息和数据是及时完整的;(3)预防性控制制度本身的设计是合理,便于施行操作。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建设参与各方可能的影响,确保建设参与各方在工程管理各个环节都能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有效地实现特定控制目标。

2.2.2由于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信息量大且事后收集难度大,影响了内部工程审计判断,因此内部审计应发挥机动灵活、贴近工程管理实际的特点,对工程管理实施全过程检查性控制,以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预测性。内部审计实施工程管理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就是针对工程项目过程中每一控制点的跟踪审计,目的是监测并督促预防性控制制度的执行,及时、准确、客观地评价工程管理行为和成果。可以说,内部审计对工程管理的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实现了内部审计职业判断与项目实施的同步。同时,在单纯实行事后结算审计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一般依靠施工单位送审的书面资料,有时对这些资料构成的审计证据即使有所怀疑,也因为时过境迁,无从获得现场资料来对证,影响了合理判断。而实施这种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则不完全依赖书面资料,在及时深入施工现场后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对工程项目事后审计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3考虑环境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能否有效地作出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环境的影响。改善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和独立性环境是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