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职英语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职英语教学选用的教材大多参照普通高校的教材标准,没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教材内容偏于基础理论,缺乏实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但却未能凸显高职英语教学的专业型和实用型特征,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直接降低了高职英语的教学效率。
(三)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有些院校的英语教师讲解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学生无法把握听课重点,也就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单一僵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在英语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缺乏健全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实用型的高等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也应当拥有一专多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不仅要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还应具备高超的英语教学技巧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与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师相比,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当更加专业和多能,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还未能达到这个标准。在讲授计算机英语、物流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等学科时,仍采用翻译课文和讲解单词的传统教学方法,缺乏专业实践性,致使学生英语运用水平无法提高,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因此,若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改革策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激情,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一)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材内容单调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实行模块化教学,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专业内容,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课堂内容不仅要体现专业特点,还要拥有鲜明的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此外,还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社会职业需求,删减或补充教学内容,增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优化学习效果。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高职英语教学应结合时代特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让英语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采用更加形象的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观后感,进行相关的口语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英语学习。
(三)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生源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性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学生的英语学习潜力,并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篇2
(一)关联性原则
由于文化涉及面广,仅仅通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化内容全部讲完,因此文化教学要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并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文化学习内容要具有广泛性和主流性,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材相互呼应,知识外延,文化补充,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另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应开展与教材相关的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加文化积累。
(二)实用性原则
所导入的英语文化知识应与学生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容密切相关,来源于日常生活交流,并把文化教学与语言实践交际紧密结合。通过文化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
(三)连贯性和阶段性
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面对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将文化教学引入到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始终连贯地渗透文化教学。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语言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导入文化教学内容。
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要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深入有效的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学生文化习得意识,就必须抓住日常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同时在教材使用,考评机制,课外文化建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全面深入的渗透开展。
(一)日常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1、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词汇,语言差异首先就体现在词汇层次上,或者是字面意义差异,或者是文化内涵差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讲解词汇的表层含义,还应让学生理解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西方文化知识,从而最大限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载体下所蕴含的深厚文化韵味。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才是完整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
2、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学习最终是要运用到交际中来。口语交际特别能反映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发生,所以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言文化差异,正确“地道”地进行口语表达,增强学生的口语自信心,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模拟虚拟交际情境,向学生介绍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列出的活动主题,进行口语练习;最后教师总结练习效果,指出其中的语言问题,并及时补充相关文化知识。
3、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所阅读的文章并不难,甚至单词学生都能查到,可是为什么学生还是读不懂,读不透呢?而且学生更愿意选择阅读题材熟悉的文章,不熟悉的文章从心里就抵触阅读,更别提深层次的分析了?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所读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足。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质量,特别是影响了对文章的深层次分析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详细的讲解之外,还要结合所教授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目的语文化知识扩充,通过文化输入和文化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信息,优化教材中的人文编排
如今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文章涉及领域广,蕴含大量的人文信息,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调动学习热情,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沉闷气氛。但是现有大部分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为了适用于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相对于语言知识的系统性,社会文化知识的分量相对薄弱,文化视点不突出,文化知识编排不系统,不利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语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改革现行教材,编制出有利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
(三)改革考评机制,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考试内容仍侧重对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笔试仍是英语测试的主要方式。语言水平可体现为多个层面和角度,笔试只能从一个或几个视角展现学生的英语习得情况,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语言交际能力都无法得到考察,所以这样的考评机制完全违背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学生成绩除了期末考试之外,还应包括平时成绩,口语交际测试、实训实践等其他测试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改革高职院校的考评机制非常重要,全方位、客观地评价和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真正把教学目标调整到注重能力培养这个方向上来。
(四)课外文化建设,增强文化素养
除了课堂教学,文化教学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如定期举办英语角、组织英语知识大赛、举办英语文化艺术节、创办英语报刊、开设外语讲座及英语模拟招聘面试。这些活动不但扩充了英语课堂教学,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有利于他们的文化素养的提高。
(五)教师积极加强自身双文化修养
教育家欧内斯持•L•博耶曾说过:“优秀教育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就说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自身的双文化修养,不但做好双语知识的讲授人,而且做好双语文化的传播人。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形成文化习得意识从而在教学中才能引导学生的文化学习,让学生既骄傲自己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惊叹目的语优秀的文化知识。所以,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树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同时增强双语文化鉴赏能力,为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篇3
推行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改革,必须改变现有的考核模式,取谛单纯以做卷子为方式,以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为考试内容的考核现状。教育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的,积极推行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一是评价体系多元化。组织学校、相关企业和行业部门等多方参与,其中学校主要负责对课程体系职业化的监管,而相关企业和行业部门对课程体系职业化的评价占主导地位。二是评价内容多样化。既要看考核结果,更要看考核过程,不仅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看学生运用知识来完成考核的能力。三是评价范围综合化。探索将教学与企业岗位应用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的,好的监控与评价的方式方法,达到学生的校园能力与岗位能力要求相互一致;并且要注意监控和评价结果是否全面合理、客观公正。
篇4
1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遵循的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成绩斐然,但高职英语教学似与高职教育产生游离,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更谈不上质量优势。
高职英语教学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观,忽视了人才培养要满足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以普通高等教育为参照的高职英语教学,一方面难以体现出高职教学本身应有的特点,另一方面使教学实践陷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中。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是突出EGP教学,没有强调ESP教学的重要性。而ESP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其重要性已日益显现。高职的办学理念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意英语和职业、专业相结合。
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以ESP模式为主,辅助EGP模式可以为探索高职英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一条新的出路。
2ESP产生的背景和特点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根据服务的特定领域分为三大类:一是职业英语(EOP/EVP),二是学术、教育英语(EEP/EAP),三是科技英语(ESP)。由于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备受世界各地学习者的欢迎和语言学家们的垂青。
ESP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一整套教学方案、课程实施的指导原则、方法。它又是一种英语教学的途径。ESP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它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它是一种针对性特强、以实用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方法。
近年来,国外对ESP模式作了多维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我国的英语教学向ESP靠拢已势在必行。但我国ESP教学的研究还未深入,还没有形成适应我国教育特色的ESP教学模式和体系。
3ESP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适切性
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ESP模式的特点,改革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将ESP 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将有助于推动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实用英语教学模式。
3.1ESP模式与高职英语在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
ESP模式的方向是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教学中十分注重学习者的使用目的:学生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从总体培养目标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运用专业语言的能力,其教学核心是“能力本位”,强调职业或行业所要求的能力的对应性,重在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专门用途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3.2ESP模式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
高职英语教学对象是高职教育中的学生,生源水平差距大,应用能力更是参差不齐,所以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设计、调整好教学层次,突出职业岗位的重点能力,并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协调发展。ESP把“目标情景”分析或称“需要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其精髓在于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能为高职英语学习者高效地获取专业所要求的语言交流形式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所以适合高职学生的客观实际。
3.3ESP模式指导开发高职英语课程的可行性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高职英语教学要具有实用性,就得从目标岗位出发来设计课程,我国高职英语课程的开发一直缺少有高职特色的应用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而ESP另一最重要的方面正是它的课程开发理念。因此,ESP模式特别是EOP可以成为我国高职英语课程重新构建的指导理论。
4ESP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展望
应用ESP模式确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将学习者看成是目标情景中的语言使用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不单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为今后从事专业领域工作服务的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使英语的“工具性”得到体现,实现英语学与用的“零距离”接轨。
(2)应用ESP模式开发的高职英语教材,从学生的基础和实际需要出发,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有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交叉,能够让学生从英语中学习专业知识,从专业中回顾英语,实现跨学科之间的迁移学习。由于专业与英语的结合,英语中经常出现的专业词汇、术语和表达方式融入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与其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得益彰,成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ESP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与改革实践是一项涉及到思想观念、组织领导、理论研究、业务创新等的系统工程。ESP 的实施,不仅能为高职教育打造特色人才锦上添花,而且通过倡导并实践“英语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一教学理念,形成我国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新领域,推动我国外语教学与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紧密结合,为使外语真正成为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作出贡献。同时,通过对ESP模式的研究、实践和应用,在高职教育中率先构建起 ESP 教学模式,必将扩大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最终推动高职院校向更高层发展。
参考文献:
[1] Dupuy, B.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0,(33).
[2] Kasper,Loretta F. 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2000.
[3] Stryker,S.B.&B.L.Leaver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Press,1997.
[4] Krashen, S.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 Longman, 1985.
篇5
(二)将英语竞赛引入课堂,丰富公共英语的教学资源
在高职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中,公共英语教学主要依赖英语教材,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热情。由于各种英语竞赛对参赛学生的反应能力、思辨能力、语用能力、表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辅导。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英语竞赛的能力测试内容和要求,适当调整和优化公共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制定融实用英语教学内容与各种英语竞赛内容于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丰富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高职英语教师在公共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英语竞赛的办赛宗旨、竞赛规则、竞赛内容及奖励政策等,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技能。
(三)加强英语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参赛能力
各类英语竞赛活动都对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英语实践教学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这对学生参赛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帮助。对此,高职院校要结合英语竞赛的内容、规则和要求,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训教学环境。此外,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借鉴英语竞赛的形式开展教学,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促教,让学生在“竞赛式”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不仅增加了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竞赛水平与参赛能力,也为将来选拔优秀的参赛选手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四)制定分级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连续扩招和独立学院的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大众教育和技能性教育,公共英语的课程地位不断下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也不容乐观。基于英语竞赛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化特征制定分级教学策略。分级教学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与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先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再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等。高职院校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分出精品班和普通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参赛需求分为口语班、翻译班、写作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学生参赛能力的提升。
篇6
(一)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知道,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调动学生情绪,引出教学内容,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主要指两点:一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导入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出正确的教学内容,因此,课堂导入的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能够在上课伊始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二是针对学生实际。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架构,因此,教师的课堂导入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作出具体的改变,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
正所谓“成功的教学所依赖的不是强制,而是学生对学习浓厚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只能是被动参与、机械接受。有趣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也能营造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Unit3VacationPlans时,围绕“假期想要去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和想去的理由,然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分析想去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能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导入要有启发性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掌握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积极思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英语课堂导入必须要具有启发性的特点,让学生的大脑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学习Unit8Doyouhavethetimeandthemoney?时,教师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时间重要还是金钱重要?然后按照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让每一组的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场景内回答问题,说说自己的理由。这样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语法知识,而且对主题有了深入的思考。
(四)课堂导入富有多元性
导入要经常变换,富有多样性,否则,再好的导入方式长期运用,也会带给学生单一感和枯燥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参与的动机,这样的导入同样是失败的。同一种导入方式并不见得适合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设计教学导入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设计多元化的导入,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新鲜感与刺激感,才能在导入阶段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生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最终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设置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拼搏的情感态度,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阅读中的任务是类似现实中语言使用情况的语言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参与者(participants)的参与(involvement)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会探究(inquiry)与归纳(induction),还有整合(incorporation)。新课标下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所学的阅读材料,而且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应该先确定阅读的目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任务。如在教学(课文实例,最好是关于美国的旅游胜地的文章)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信息任务:
1.请您用英语表达(课本目标)
2.请您用英语表达(发展目标)
对于第一个任务在阅读材料时,为帮助学生弄清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定的信息,设计一些关于课文细节的问题,带着以上任务,在课堂进行资料分析汇报,丰富课堂内容,扩大学生的语言信息量。要求学生讨论各个段落的大意,让学生通过略读、细读完成阅读任务。阅读后的任务包括讨论、评价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报告、复述、改写、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示任务完成的情况。对于第二个任务(如Selectatouristdestinationinyourcity,makeatripplanforyourfriends.),学生会利用图书馆、网上查询等方式美国的历史、人口、地理位置、文化风情等。为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学生需要运用课文中所学习的一些与旅游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欲望,调动了学生参与任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加以总结和评价,巩固本次阅读任务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现行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了系统安排。名人音乐、体育、文学、艺术、友谊、饮食文化、幽默等题材都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在任务型教学中,运用对话的方式来实现学生从languagelearner向languageuser转换,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场景,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真实生活中实际问题,完成某个项目。
(三)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语法的学习在高职的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词汇和句子之间,语法是联系的纽带,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通常需要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情景,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就是这样一条途径,在学生了解了相关语法的基本结构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运用到语法的的生活情境,在鲜活的语言情境下,枯燥的语法学习变活、变生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设计不同任务,在学生在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拼图式任务(Jigsao-tasks)这类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各持有故事一部分,同伴之间需经合作将故事拼接完整。该任务也不只限于故事,可以是任何一个完整的信息载体,如在描述方位和方向的表达时,一个同学用句型描述位置,另一同学拼图,互换角色,更好地了解语法知识。信息差型任务(information-gaptasks)这类任务指的是当交际一方有新信息时,同时愿意提供信息,另一方又获得信息时,双方进行的交际活动。如强调句型的用法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信息差活动。要求学生填写一张对方的简历表,然后通过交际获取所需信息。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时应注意:(1)任务有明确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任务要从学生活经验出发,内容方式尽量真实。(3)任务要有利于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任务要能促使学生处理和使用英语与别人交流。(5)任务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外。
篇8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应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建设优质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彰显高职高专院校特色,培养英语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石。高等专科院校若希望在有效的教学课时内,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掌握与应用能力,不仅要对课程设置与教材进行改革,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下番功夫。当前,我国外语教学模式依旧沿袭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词语和句法的教学,对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未予以过多关注[4]。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用母语进行授课,所以学生最终只了解一些基本语法与单词量,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十分薄弱。教学方法的落后,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所以,在笔者看来,结合自身特点,借助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元化,才能促进英语教学成果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2.1改进教学方法
2.1.1加强听、说、写的训练
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必不可少。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语言的学习就是为了方便口头与书面的交流,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更是如此。朱治中先生曾经说过,语言输入能够有效增强语言能力,对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影响[5]。不得不说,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侧重于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一交际工具的能力。那么,督促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不可或缺。当听力技能有所提升,其他技能同样会获得一定进步,因为听是集词汇、语法、社会背景知识与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听力课的初衷并非只是希望学生可以明白英语对话的意思,而是在为接下来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口语表达能力,可利用提问,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完成对英语这一门语言的学习。摈弃传统教学模式,扭转思想观念,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里,教师通常会对课文中的每一个词句进行语法分析。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变得十分被动,只是一味地记录、储存老师所讲解的各类词条信息,个人参与感非常少[6]。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这种乏味枯燥的教学氛围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在美国心理寓言学家弗兰克•史密斯看来,只有学生主动对阅读进行学习,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解,推敲出生词的意义,总结出语法的规律,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必死记硬背,在日后使用时也会更加灵活。英语的学习并非只是被动接受语言的心理过程。阅读这一过程,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过程,因此要求学生首先能够对文本大意内容有个初步的理解,然后经推敲了解到作者通过该文章所传达出的信息[7]。所以说,阅读教学需有效结合语法教学与课文教学,摈弃传统的词汇堆砌与语法知识罗列的方法,使学生从语篇入手,对篇章段落的大致内容有一定了解,然后重点攻克主题句,最终经归纳与总结完成对课文的学习。使用这一教学方式,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写作、语法、词汇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2.1.2由“讲授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化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不明朗。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是决定教学成果的好坏的关键所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英语教学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语言实践课。当前,我国外语教学模式依旧沿袭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词语和句法的教学,对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未予以过多关注[8]。教学理念的转变,也使“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被摈弃。教师应深刻的认识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任何教学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围绕学生这一主题进行安排。假如英语语言教学机构所开展的语言交际指导随意性强,并未对学生特点、教学模式、学校条件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那么英语教学最终获得的效果自然会不如预期那般理想。
2.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2.2.1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当代英语教学需要在多种媒体与渠道资源的辅助下,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此看来,高职院校增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大力开发必要的设备资源,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等视听说教学,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在这些丰富多元化设备的辅助下,英语教学将开展得更加顺利,学生在优越的语言环境中,会更专注于英语的学习。所以,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对提升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2.2优化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良好的语言环境十分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因此,外语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尽量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实践机会,校方可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如此一来,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英语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与英语相关的事物,观看英语电视节目,了解西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以增强学生英语知识的实用性。
篇9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英语教育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核心,在此情况下,如何减轻扩招给高校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正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外语教师十分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原来自然分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目前遇到新难题,加上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听说能力差,很难跟上正常教学进度。学生之间差异不断扩大,造成教学起点难确定教学过程难实施教学评价难把握的“三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安排不能搞一刀切,教学进程不能齐步走,分级教学成为解决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费时间低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际上,很多高校实行的大规模招生为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英语分级教学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从教学实践来看,实行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别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基础高低悬殊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材施教,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消”,出现“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教学局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就是本着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度、教学活动,在讲授、检测和评估方面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因此,分级教学成为安排英语教学的理想选择。许多高校一直认同分级教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并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分级教学,不断探索和总结分级教学实践。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无论智力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习积极性,这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能用同一目标要求学生,用同一方法开展教学工作。
分级教学的具体做法:
(1)根据入学英语测试成绩进行分班。入学的第一周对所有新生组织一次摸底测试,试题接近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根据测试结果,按成绩分为A,B,C三个教学班实行分级教学。A班适宜英语基础好的学生;B班适宜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C班适宜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但必须要做到除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不同外,让每个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2)根据不同目标及学生需求调整英语教学课时和教学安排。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课程教学中,基础好的班级可以缩短教学时数、充实教学内容;基础薄弱的班级可以延长教学时数、降低教学难度、适当补习中学课程。形成强势少补、弱势多补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3)根据不同班级制定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A班可以加大听说训练;B班应熟练巩固已学的内容;C班基础相对薄弱,大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加强重点辅导。
(4)根据分级情况合理配备教师。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后,要安排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授大学英语教程,听说课适当由外教来承担。英语分级教学可以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并为基础好的同学学习和接触更高层次的知识创造了条件。
(5)根据英语期末统考成绩进行级别调整。在英语分级教学中,每学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重新分班。英语成绩进步的学生可以升班,成绩退步的学生必须降班,不存在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优等生”和“差等生”。这种淘汰和上升的制度可以让学生有危机感和保班意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并且给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竞争、平等求学的机会。为保证英语考试分级的公平、公正、可比性,英语期末考试所有的课程应采取同一命题、同一标准。
篇10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中,我们通常把翻译课文讲解词汇当作重点,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说练习。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没有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设置英语口语课程,因为没有了这方面的训练,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在用英语和人交谈时,就有苦说不出了,有的甚至根本不明白别人说的是什么。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可能能听懂觉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以应用为目的”的目标根本没有得以实现。为了实现孩子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必须得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我的方法是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每次课结束以后都给学生们留一个话题,让学生们回去反复的琢磨,通过交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说能力。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永远比别人教出来的记得扎实。
三、阅读、翻译一个也不能放松
高职高专的学生有好多看见长篇的英文课文,还没开始学呢,就从内心开始排斥了,就已经觉得自己肯定学不会了。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对今后在工作中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在选择教材上就应该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教材,多选用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以听说为主。阅读、翻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求一字不漏的翻译,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段落大意翻译正确,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学习。要让学生们在学中扩大词汇量,而不是单纯的记单词而不应用。
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在社会上生活,需要交流,我们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能让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英语流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我们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对的另一难题。我鼓励学生们每天利用早自习何晚自习做一个简单的freetalk。人人有份,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人人有机会,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1
职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环境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并在英语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使其主动进行知识探究,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1.正确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重视英语学科的学习,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英语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想要学习英语的内动力,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积极思考能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联系,构建比较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学习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逐层深入地分析知识,摆脱消极情绪,用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心理进行学习,实现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教学。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在枯燥的讲解中进行,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各种创新教学方式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讨论和信息传递。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充分了解,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和成就感,进而树立学习英语的主动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境教学法来进行创新教学,如给学生用英语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他们在故事情节中体会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将竞争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中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有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
3.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活跃的思维中探究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时,多媒体可以扩大教学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促进他们的英语知识积累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如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英语场景,让他们在情境中探究课文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4.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探究外,还要组织他们进行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展开思维,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例如,开展英语画报比赛、英语口语大赛,开设英语角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5.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
学生由于缺少英语情境,又深受汉语习惯的影响,在学习重难点时不容易理解。在让学生探究英语知识时,教师要结合他们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效提高英语理解能力。例如,我在讲dye这个单词时,我先指着我染黑的头发举例:“Iliketodyemyhairblack(我喜欢把头发染成黑色).”然后,我问:“Whatcolourdoyouliketodyeyourhair(你们喜欢把头发染成什么颜色)?请告诉我。”虽然学生对说英语有点怵,但是出于想对“染发”这一热点问题表达观点的欲望,便你一言我一语地用英语交流起来。最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单词的使用方法。
篇12
目前在笔者所在学校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两种片面做法:一种是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只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及对语言的实际接触和运用;另一种是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进行大量的交际性语言实践,但不重视语言习得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性学习。上述这两种做法从表面上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可实际上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未能重视学生对所学语言素材的有意识积累。
怎样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稳固地积累语言素材呢?让我们先对外语教学的过程做一番分析。
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方式亦无外乎听、说、读、写这四种方式,通过这四种方式接触语言并试着运用语言。其中听和读是以向学习者输入信息为形式,达到输入语言材料的目的,说和写是以让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输出信息为形式,达到训练和强化语言材料的目的。因此,课堂上针对一定语言材料的教学过程包含着语言材料(教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
那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即语言材料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陈贤纯同志指出,在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中,流行的看法认为“说”是首要的,可是这种看法不对,作为外语教学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理解,尤其是阅读理解。这是陈贤纯同志所指出的“现行外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之中的一个。她所指出的“三大问题”中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在这里提出来,那就是现行的外语教学中常常是要求学生语言输出的量大于输入的量,然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恰恰相反,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的量一定要大大多于输出的量。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用的。教学法家马塞勒(ClaudeV.A.Marcel)指出,外语教学应该把感受放在表达之前。胡春洞教授说:在人类学习或习得语言的实践中,吸收总是领先于表达,也可以说输入总是领先于输出。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本族语和外语的学习都是如此。在通常所说的“四会”中,听和读属于吸收性的、输入性的;说和写属于表达性的、输出性的。因此,高中英语教学路子应该体现“听读领先,说写跟上”的规律,在处理“四会”关系上吸取自然教学途径的合理内核。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足量的理解性输入。在教学过程中狠抓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巩固,其意义是巨大的。首先,语言材料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载体,因此对语言材料的认识、记忆和复习,是认识和记忆上述所有知识、技能的前提和保证;同时,对语言材料的认识、记忆、复习过程,也是对上述所有知识、技能的认识、记忆和复习的过程。其次,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强化听和读的训练,有利于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语感的强弱”。
有的同志可能提出,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如果教学过程中不强调对所学语言材料进行交际性、创造性的运用,怎样体现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呢?这个问题应当从这样几方面来看:(1)运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或者说是语言学习的结果,而更重要的是从教学过程中挖掘交际因素。(2)不光说和写是交际,听和读也是交际。(3)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最重用的交际因素是语境,只有课文或语篇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单位,上下文是最根本的交际情景之一。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语言习得的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国外语言学界对语言材料假设已接受。克拉申认为,英语学习者通过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即i+1(i为现有水平,1为略高于i的水平),而习得语言。现以笔者所承担的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语言材料输入的方法。
词汇的掌握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单词时,应避免因为怕学生记不住单词而急于将单词的音、形、意一齐教给学生这一做法。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样做学生会先把单词记住,实际上,因为是脱离课文和语境学习单词,这样做的成效是很低的。实验证明,人们在感知和记忆语句时,不是把孤立的词作为感知和记忆的基本单位,而是常常倾向于把若干个单词组成的一个短语结构或者片语作为基本单位。多数学生都有一个不好的阅读习惯,即要把遇到的每一个生词都查清,才肯往下读。结果阅读速度慢得惊人,常常是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已忘记。“整体阅读”法要求阅读者集中注意力于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关键性词语时,头脑立刻开始了对篇章内容的预测;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修正、扩展开始时的预测,或者对它否定而产生新的预测,最后达到对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通过“整体阅读”训练,多数学生都能放弃原来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逐词逐句阅读法,采用新的方法。掌握“整体阅读”法后,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很快,在对篇章内容的把握方面进步尤为明显。
英语阅读教学切忌把分析性学习放在了语言教学的首要位置,忘记了语言输入“整体领先、综合先行”的原则。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指出,语言心理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因此,引入意识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随的刺激,应当尽可能具有感觉的成分。而教师在英语讲授中要让学生感知语言材料,首先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感知整体的语言材料,然后才注意到其中的某一局部重点。
参考文献:
篇13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职业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日渐突现。如何发挥英语教师特殊的育人作用,是摆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不但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诸如词汇、语法、语音、语调、翻译和写作技巧,等等,还要结合所教材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自然而然地将德育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学有所成,为祖国建设服务。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多年来我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其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下笔者将略作陈述,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结合教材,深挖主题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特点,高职英语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英文原著的缩写、摘录或精彩片断,大多比较实用,但不乏说情明理,既朴实无华又透析着哲理的精美篇章。例如,《当代应用英语》第一册第八单元WaystoImproveManners(如何改进举止风度)一文,讲述了得体举止所包含的基本因素——astrongsenseofjustice;nothingmorethanahighlydevelopedsenseoffairplay…(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文明的公平意识的体现,等等),并且阐述了能够改进一个人举止风度要做的三件事。在学习该课文之前,笔者在黑板上写了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Warm-upquestions让同学们讨论。WhatdoesPolitenessmean?Whatattitudewouldyoutakeifyouwerefacingdifficulties?同学们举事例讲道理,用身边的人和事说明“礼貌是什么”——关爱他人;待人接物要谦逊大方;处世要谦让;与人碰面要sayhello;与人道别要saygoodbye;得到他人帮助应saythanks,等等,不一而足。在讲课文时,遇到精彩闪光的片段,笔者会让同学们背下来,鞭策自己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比如,本篇课文中有一段文字文笔很精美,语言很简练,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片段。“Butsomeofthemostpreciousgiftsinlifecomewithnostringsattached.Youcan’tachieveabeautifuldaythroughanyeffortonyourpart.Youcan’tbuysunsetsoreventhescentofarose.Thosearetheworld’scourtesiestous,offeredwithloveandnothoughtofrewardorreturn.…”(生活中一些最珍贵的礼物是没有附带条件的,任凭单方面怎么努力,你也不可能创造一个阳光明媚的佳日。你不能买到落日,甚至玫瑰的芳香。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伴随着关爱,不求任何回报。得体的举止是或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在学习第二册第六课TheKeystoBuildingSelf—Confidence(自信的价值)时,课文讲述Joe因为“把握自我,拥有自信”而成功的故事,我们边讲边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用流畅的英语表述着自己的观点,“充满自信和高度自尊会在自己生活中无处不起作用。虽然我们不是生来就有自信或自尊,但是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日子培养这些品质”等等。这样不但练习了同学们的英语口语能力,语言组织和相互交流能力,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自信的力量、魅力与价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满怀激情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谈到节日时诸如ThanksgivingDayandChristmas(感恩节和圣诞节)、Easter(复活节)、Halloween(万圣节前夜)等,笔者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同学们将英美国家的节日和中国的传统佳节进行比照TheSpringFestival,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NationalDay等等,了解西方人的节日礼仪,风俗习惯,但不盲目地崇洋,照搬照抄,而要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中国人的节日渊源,节日意义,继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人的风俗礼仪,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二、话题讨论,启发引导
在英语口语课堂上,笔者经常让同学们分成小组,4人一组或6人一组,给出贴近学生生活的Topic(话题)进行讨论,使其自觉地“悟道,明理”。例如:Whydoyougotocollege?WhydoyoustudyEnglish?Ishonestyimportantinanexam?同学们开动脑筋,热烈讨论,积极发言,Inordertofindagoodjob,toearnmuchmoney,为祖国作贡献,为有一个美好未来,为2008年奥运会……这时笔者顺势利导,启发引导,使同学们明白青年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从而刻苦努力,奋发学习。在谈到考试中作弊问题时,同学们坦率地表明了对作弊行为的看法,剖析了自己试图作弊的动机,也有的同学尖锐地指出了社会上的不诚实风气对校园的不良影响等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作弊行为统一了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告别作弊,做一个诚信正直的青年。
在学习CollegeLife时,让同学们讨论“如何过好大学集体生活?”“如何和师友和睦相处?”同学们联系切身感受,畅所欲言,寝室犹如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学会分享空间,相互关爱,处事灵活,多为他人着想,还要有耐心,心胸开阔,乐于谦让,等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话题讨论,同学们用英语进行会话的能力显著提高,并且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比单纯“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高尚品德的养成。中国-三、读名著、看电影,培养高尚爱情观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大学生正值青春韶华,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长久以来,大学生谈恋爱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担心影响学习,带来诸多麻烦问题,总是想方设法禁止,但又屡禁不止,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意识到“启发引导”比“禁止”、“堵塞”是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笔者经常利用英语视听课的特殊优势,让同学们观看英文经典电影,比如,《简爱》、《泰坦尼克号》等。向他们推荐世界名著如《傲慢与偏见》,读后、看后用英语讨论或写出读后感、观后感,也可对某一细节发表评论。使同学们懂得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需要付出、需要责任、需要理想,爱情尊重人格平等……不要一味的追求金钱,追求一时的快乐而自欺欺人,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同学们要妥善对待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笔者经常开导他们要把对异性的好感和仰慕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毕业之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再谈恋爱也不迟,对他人、对社会要有一种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四、名句格言常伴左右,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有很多学生将名人名言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发奋图强,实现自己心中既定的远大目标,或激励自己的日常行为。因此,名人名言的翻译倍受学生的青睐。笔者经常给学生挑选一些人格高尚、志向远大的名人名言,或英译汉,或汉译英,内容大多是关于积极的人生态度、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警句格言。例如,汉译英:“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造成差别的不是门第,而是美德。”“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皇天不负有心人。”英译汉:“Thevalueoflifeisnotwhatyougain,butwhatyougive.”“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Geniusisonepercentinspirationandninety-ninepercentperspiration.”学生们每次都热情高涨,加上及时的鼓励,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纷纷提出不同的翻译方案,并写在黑板上,让他们在讨论、比较,表扬他们哪些词用得生动贴切,提醒他们哪些句式更适合格言的翻译,并且说明格言警句常用现在时态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不但练习了翻译技巧,激发了学习热情,又陶冶了高尚的情操,真可谓一举多得。
五、结合形势,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Beijinghostedthe29thOlympicGamesintheyear2008.(北京于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这是举世瞩目的一大盛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盛大的赛事,风格独特、形式别致的开幕式,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一致赞赏,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伟大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昌明的政治体制。从申办到成功举办,我们做了巨大的努力,奥运会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体育盛会,来自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北京,他们的共同语是英语。同学们通过现场或看电视真切体会到英语语言及交际的重要性。奥运会后,我们举行了奥运英语专场讨论,同学们用他们饱蘸激情的话语,标准流畅的英语表达着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自豪与骄傲,表达着对奥运冠军的敬佩与赞赏。通过这样的探讨,同学们不但学习了英语知识,培养了综合应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同时也树立了民族自豪感,使爱国主义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综上所述,语言学习和德育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这一文化载体,在进行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品德的引导,寓德育教育于日常英语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为社会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