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节能概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外墙外保温就是给新建筑穿上 “新衣服”,建筑节能,不仅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还起到了保护大自然的目的。
一、建筑节能
1.1 注重建筑环境和体型设计
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上,往往不把重点放在设备和技术上,而是放在了对建筑功能、生态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利用上。由于建筑物表面积的增大,夏季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缺乏有效的立体、综合化措施,达不到有效的“调温”的作用,从而增加能源消耗。
1.2 合理进行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和节能材料的选择
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是达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围护结构是指屋面,墙壁,楼板,门窗等等这些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通风空调通常节能率大约各为20%,照明节能率约为10%。以起到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为主要手段来维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需要依靠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来维护,假如选择的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不好,它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了热损失,那些采暖空调设备的热能量消耗损失就大。所以在建筑的节能措施中,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在外墙和屋面应该采用的保温措施,建筑外窗应采用中空玻璃或隔热中空铝合金窗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并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1.3 充分利用新能源技术
目前,中国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那些优质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地热,风能和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也非常低,太阳能建筑的节能效率可以达到80%,的地源热泵技术和光电建筑一体化可以实现比较高的节能效率。依靠地暖技术,使用的地暖中央空调机组比燃煤锅炉机组,燃油机组,电锅炉机组的初装费用都低,还比常规能源的使用降低了运营成本。目前我国,最大的地温中央空调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北京馨港庄园。虽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了,可是在入住以后可以降低使用成本,减少住房消费,从长远来看是实惠的经济利益。
二、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的特点
为了提高冬季的外墙表面温度,改善室内温度和环境。对建筑外墙做外保温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墙体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夹心保温,他们都是外墙外保温的主要措施。其中外保温是效果更好的,理由如下:2.1 外墙外保温避免热桥现象的发生。外保温相对于内部保温减少约20%的热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相同的厚度相同的保温材料,外保温减少了更多的能源消耗。2.2 因为实体墙的内部有很高的热容量,在进行外墙外保温后,可以为房间存储更多的热量。打个比方说,白天的阳光照射和间歇性的采暖所造成的室内缓慢的温度变化,室内的温度相对稳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在此同时,外墙外保温保存热量,家电和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得以充分利用,也就是说在更大的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夏天太阳光强烈,外保温层在夏季还可以隔绝部分太阳能的辐射,起到防高温,减少表面温度,以减少建筑物外墙和建筑室内的空气温度。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建筑的冬暖夏凉。
2.3 在正常情况下,室内的温度和保持的结构的表面温度影响着人对室内温度的感觉,这充分体现了外墙外保温技术对人的生活空间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适当的调节也可以制造舒适的环境。外绝缘加强,在外保温得到加强以及室内的热环境得以保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减少采暖负荷,节约能源,达到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2.4 采用外墙外保温可以用来保护建筑物内部砖墙和混凝土墙的外部,在墙体的外部形成保护层,任凭外部气候怎么改变,他都可以隔绝在墙体之外,在冬季内部主题墙的温一直得以提升,减少了墙壁的潮湿度,使墙体的整体温度变化趋于平缓,在减少了建筑物外墙热应力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墙体出现变形、裂缝、损坏的情况发展,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
2.5 便于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临时搬迁不影响用户的室内生活和正常生活。
三、墙体外保温技术
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内保温技术相比有较强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使用相同的规格,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效果更加显着。外墙外保温技术含量高比较宽泛的范围,它不仅适用于新结构工程,并同样适用于旧楼改造,外墙外保温层覆盖在建筑结构外,它可以充分保护的主题结构,延长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3.1 外挂式外保温
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 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 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外挂技术采用了粘接砂浆或者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固定在了外墙上, 然后抹一层抗裂砂浆, 压入玻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 防止裂缝,最后再做装饰面层。
3.2 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筑成型
这种技术是在混凝土剪力体系中,使用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 在即将浇筑的墙体外侧, 然后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筑成型为复合墙体。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 其优势是很明显的。由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 提高工效,大大缩短了工期, 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且在冬季施工时, 聚苯板起保温的作用, 可减少护保温措施。但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连续浇筑, 否则由于混凝土侧压力的影响会造成聚苯板在拆模后出现变形和错茬, 影响后序施工。其中内置的聚苯板可以是双面钢丝网的, 也可以是单面钢丝网的。双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 主要是依靠内侧钢丝网架与墙体外侧配筋相绑扎及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 其结合性能良好, 具有较高的安全度。单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 主要依靠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以及斜插钢筋、L 型钢等与混凝土墙体的锚固力, 结合性能也较好。与双钢丝网相比较,单面钢丝网技术因取消了内侧钢丝网和安装保温板前的板外侧抹灰, 节省了工时和材料, 其造价可降低 10%左右。但此两种做法都采用了钢丝网架, 造价较高, 且钢材是热的良导体, 直接传热, 会降低墙体的保温效果。
3.3 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
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加工破碎成为 0. 5 mm~ 4 mm 的颗粒, 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该技术包含保温、抗裂防护层与抗渗保护面层。该技术的施工技术较为简便,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建筑工作效率;并且结构质量差异对其影响不大,不用耗费人力和时间对有缺陷的墙体修补整平,可以直接使用的保温料浆找平,避免因找平抹灰产生的墙体过厚而脱落的现象。同时,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界面层易掉,面层易开裂,空鼓等问题。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相较于其他外墙外保温,使用成本低但是同样保温效果的优势。
四 结语
外墙保温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工艺,在施工技术上还可以不断提高外保温效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注重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改进,同时也要高度关注产生外保温质量问题的因素,及时弥补及时改进,不断创造新思路,研究新的外墙外保温工艺。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负5层制冷机房的电气部分研究问题[1]。案为成都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成都国金中心净用土地面积82亩[2]。为香港九龙仓投资的西部地标性建筑整个项目设计由4座塔楼及裙楼组成,包括超五星级酒店、高端写楼、高档酒店式公寓及高品位住宅等,其中主楼双塔最高达248米[3]。2007年9月香港九龙仓集团在成都以8800万元/亩[4]。总价72.4亿元拍下了位于成都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春熙路片区82亩土地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高档次、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地标性建筑物,将引进数百个中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商铺,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出名的国际名牌、港澳名牌,再加上其九龙仓本身之马哥孛罗酒店等,有望成为中国西部今后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商贸金融中心[5]。
关键词:电气设计;配电系统;智能化系统;电气控制;电机;制冷机房;水泵
1.前言
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能、电子、电器设备及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人民居住或工作的生活环境的电、光、声、冷和暖环境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6]。它是强电和弱电与具体建筑的有机结合[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有关供配电、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网络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多功能领域,并进一步向多功能的纵深方向和综合应用方向发展[8]。建筑电气设计是在认真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电气的设计,并满足保障人身、设备及建筑物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节约、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9]。
2.设计内容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负5层制冷机房的电气部分研究问题。通过到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负5层制冷机房实地实习,了解制冷机房电机启动类型,启动方式,启动速率。研究其中各个电机与电气控制装置之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10]。了解系统的电气设备及其主回路工作原理[11]。探究其中存在的节能环保效应。计算电气设备的负荷、功率,了解相关电气设备的选用[12]。
3.设计依据
1)中户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CB50736-2012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045-95(2005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016-2006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CB50067-97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CB50189-2005
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年版)
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43-2002
4.总结
本次的文献综述内容主要是对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负5层制冷机房的电气部分的一个概述,简要说明了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应该做些什么系统的设计,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这段时间的工作的一个汇报[13]。并对一些规范和国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以后的毕设做一个铺设[14]。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主要是对变配电系统、冷却系统、电话系统、消防系统等的一个设计[15]。对这些系统的初步了解可以确定以后电气设计的方向,对之后的毕设起一个带头作用[16]。从对电气设计的迷茫到初步的认知,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解收获的是实践知识,本次的文献综述对之后的毕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
参考文献
[1]刘思亮.建筑供配电.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64~176
[2]孙建民.电气照明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56页
[3]唐志平.供配电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谢浩.住宅照明的处理和选择方法[J].住宅科技,2009,(02)
[5]刘宇.浅谈智能住宅小区弱电系统设计[J].硅谷,2008,(05)
[6]张言荣、高红、花铁森.智能建筑消防自动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郑洁、伍培.智能建筑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8]唐志平.供配电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9]俞丽华.电气照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10]戴瑜兴.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83页
[11]陈一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43页
[12]戴瑜兴.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9页
[13]刘思亮.建筑供配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4页
[14]杨光臣.建筑电气工程图识读与绘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48页
[15]Frantz,J.m.Jdy.Intracanopylightingreduceselectricalenergycitilizationbyclosedcowpeastands.LifeSupportBiosphere,2001,7:283-290
[16]N.Shdbolt,Ambientintelligence.IEEEIntell.Syst,2003,18(4):2-3
[17]NTayfunAmur.Cost,guestimpactdriveterrorism-securityplans[J].HotelandMotelManagement.Vol.220.No.20.Jun.2005.
二.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1.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负5层制冷机房的电气部分研究问题。通过到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负5层制冷机房实地实习,了解制冷机房电机启动类型,启动方式,启动速率。研究其中各个电机与电气控制装置之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了解系统的电气设备及其主回路工作原理。探究其中存在的节能环保效应。计算电气设备的负荷、功率,了解相关电气设备的选用。最终了解现场施工的程序等。
2.研究的途径
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中外文献。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国金中心项目的基本情况。做好前期准备。
2)请教校外导师学习、掌握国金中心负5层的解制冷机房的电机启动类型、启动方式、启动速率,系统的电气设备及其主回路工作原理,探究其中存在的节能环保效应。
3)通过计算电气设备的负荷、功率,了解相关电气设备的选用。
篇3
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的加速与城市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出现,使得社会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各行各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一定的原则与规范,使得生态规划的内容混乱,并且与城市总体规划不一致,使规划结果缺少一定的实用性。为了能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的社会,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一致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应重视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并积极探索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与方法。
一、城市生态规划概论
城市生态规划则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
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1]。
二、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
(一)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
1、社会原则
在城市的发展中,需要注重对城市发展整体利益的保护,时刻在规划中体现对各行各业的包容与尊重,并且,城市生态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其核心价值是公平与公正。
2、经济原则
由于很多活动都主要围绕城市经济来发展,因而城市经济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发展。而生态规划在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注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中尽可能体现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行动方法,提升各类社会、经济行为的效率,有效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2]。
3、自然原则
城市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的各种活动与发展要遵循自然的基本法则进行,时刻注重对自然环境生长规律的尊重与维护,并尽可能保护自然环境基本的再生能力、自净能力与稳定性,各种活动都要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防止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致使城市中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时刻秉承自然原则,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生态环境平衡的影响。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很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给城市带来了很大负担。目前,全球已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来这个数字将不断增长,预计在2025年将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由此可见,城市生态规划将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总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当前人与自然矛盾的主力。未来的十年是我国城市化持续发展的阶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问题是否能科学处理也是影响全世界生态环境的关键[3]。
自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至今,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环境方面都遵循这项基本原则,我国的各项发展规划都围绕其进行,并逐步由理论走向实践。同时,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自己居住的周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对生态、自然的需求要远超于以往任何时期。有专家指出,21世纪是生态世纪,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走向生态化社会。未来各个国家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竞争,而是生态环境的竞争。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能够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与物资,因此,加强城市生态规划,是每个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决定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命运。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具体方法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大体说来,城市生态规划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节能、减排
在城市的日常运行中应减少不可循环能源的应用,增加对清洁能源的使用量。比较常见的清洁资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城市生态规划的时候要灵活的将这几种能源合理的利用[4]。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屋顶设计成太阳能光电屋顶,或者建造太阳能墙和太阳能光电玻璃,使太阳能转化为建筑本身需要的热能,减少浪费其他有污染的资源。还可以增强风力在建筑中的作用,安装风力发电和风力产热的设备,使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等可供建筑使用的能源。
2、注重节水、节地
在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土地的节约,尽可能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园林生态气候,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应尽可能节约珍稀土地资源,缓解城市用地与自然之间的矛盾[5]。同时,应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对于城市中的绿地应采用计税基数、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等,并注重对雨水、废水的回收与利用,并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备。
3、注重对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注重对社会风气、人们精神文明、人口整体素质、社会秩序的维护与提升,使人们具备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与生态环境意识,使城市中的人们自觉维护环境,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环境保护水平,为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经济、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密切联系,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意识将深入各行各业,使各种生产、生活都在绿色、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与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规划将会发挥其重要的价值,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结合也将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清基. 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09,02:23-30.
[2]徐建刚,宗跃光,王振波. 城市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体系初探[J]. 城市发展研究,2008,S1:259-265.
篇4
1 引言
由人类物质活动规模膨胀和地球人口增长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空前重视。人们对建筑与城市影响的认识也从单纯的能源方面,扩展到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绿色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并得到飞速发展[1]。绿色建筑理念的引入,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性也很大,导致国内新建的绿色建筑项目中技术方案的选择存在许多问题。绿色建筑的各个生命周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2]。绿色建筑的建设依赖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支撑,需要采用诸多新设备、新技术集成。
2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有时也被人们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和丰富。绿色建筑理念已经从单纯的节能走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概念。按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在绿色建筑中需要注意五个环节:一是绿色建筑规划;二是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三是绿色建筑施工;四是运行和管理;五是建筑拆除后的再利用。
绿色建筑希望消耗最少的能源和资源,给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最小,同时为居住和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和良好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源消耗少和居住环境好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3~4]。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高舒适性的建筑,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放弃舒适性,回到原始的农舍中,虽然消耗能源和资源少,但也不是绿色建筑所倡导。
因此,绿色建筑成功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因地制宜的集成技术,来协调解决这一矛盾。
3 社会对绿色建筑认识的一些误区
作为新事物,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社会上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性也很多,导致国内新建的绿色建筑项目中技术方案的选择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3.1 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绿化建筑,其实不然。绿化是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最有效的生态因子,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等作用。然而,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非指一般意义上在建筑周边种树植栽的绿化或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一种综合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建筑环保设计理念。
但是,当前绿色建筑这个概念被开发商所滥用,认为绿色建筑就是有绿化,并盲目地将这个概念向市场普及,导致大多数人误以为有植被水景以及高绿化率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
3.2 技术的不恰当应用
主要表现为:在一些新建的绿色项目中,不考虑绿色建筑技术的适宜性,盲目地将借鉴的“高新技术”照搬到工程项目中去,导致该项技术“水土不服”。一些项目业主认为技术越难就越高级,节能效果就越好,或仅考虑项目的宣传、示范意义,忽视实际的节能效果。例如:区域供冷和冰蓄冷系统往往被视为集中空调系统的有效节能途径之一,但是由于高校用冷时间短、大学城规划的商业项目形成规模时间较长等因素导致负荷不足,该系统的综合性能系统不到1.0,即冷价高于电价[5]。而已经被国家淘汰的节能等级为5级的分体空调器的COP为2.6~2.8[6]。
实际上,绿色建筑并不就是高科技建筑,不应该一直强调高科技,而忽略建筑设计的本质。
3.3 经济评价不够重视
经济评价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为项目开发商的观念错误,认为“一旦和绿色建筑沾边,建筑的成本造价一定会增加很多,绿色建筑是高成本的代名词”,错误的观念导致市场上的绿色建筑成本显著高于普通住宅,无形地将绿色建筑标榜为贵族建筑。例如:“锋尚”系列建筑综合技术做法的成本比普通住宅建筑提升了32%;深圳“蓝牙水晶”写字楼采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理论上每年可节约电费一千万元,但整个建筑的总造价却比普通甲级写字楼贵出20%以上[7]。
虽然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需要增加一定的初始投资,但并不简单地等于高成本。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成熟的技术为支撑,用低投入的方法对自然通风、遮阳、隔热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节能技术进行整合,使居住者可以享受到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新技术都适用于某个绿色建筑项目,技术与建筑的形式、功能、所处的区位和运行的状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 绿色建筑的工程技术体系
建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实质上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内,包含了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材料的运输、建筑建设过程、建筑运行使用过程、直至建筑的消亡等过程。绿色建筑的低耗理念就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控制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创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绿色建筑的建立依赖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支撑,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则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以恰当的比例整合集成诸多绿色环保技术,将建筑技术根植于建筑本身,使其融入建筑的形态设计和使用功能,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基于全过程控制原则,绿色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范围内包括以下五个阶段(见图1所示):一、建设规划阶段;二、施工图设计阶段;三、施工建设阶段;四、运营管理阶段;五、拆除阶段。
4.1 建设规划阶段
绿色建筑的建设规划阶段又包含了两部分,一是绿色建筑的策划、选址;二是生态总体规划。
在建筑策划与选址阶段,首先要制定建设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土地资源;2、自然水系、湿地、农田及各种生态区的保护;3、建设场地安全及污染源处理;4、旧建筑利用及废弃场地建设。
在生态总体阶段,充分考虑建筑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各个方面,制定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良好的建筑室外环境;2、建筑能源综合利用规划;3、建筑水系统综合利用规划;4、建材与建筑结构使用规划;5、建筑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
绿色建筑首先强调节约土地资源,尊重原址原貌生态环境,减少不合理的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另外,项目的总体规划则需要从整体环境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思考。在整体环境规划中,还需要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建筑与地貌、植被、水土、风向、日照与气候的关系。
图1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体系
4.2 施工图设计阶段
绿色建筑设计应合理控制建筑规模、容积率和面积,改善场地生态环境。借助计算机模拟工具,对建筑窗墙比、体形系数、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采光性能、采暖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等进行综合优化设计。
建筑施工图设计是详细表达建筑单体或群体的外形轮廓、大小尺寸、结构构造和材料做法的过程。绿色建筑要求在施工图规划设计阶段,不仅充分考虑倒节约建筑建造过程中建材、资源、能源等,还必须对建筑使用过程中节能、节水、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和思考,统筹考虑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施工图设计技术体系见图2所示。
图2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技术体系
4.3 施工建设阶段
绿色建筑施工建设阶段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噪声、大气污染、光环境污染等,尽量减少施工队环境的不利影响。另外,还需要注重在施工中节约用水、用电、用材等。采用有效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绿色施工与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施工中的体现。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三个方面,见图3所示。
图3建筑施工建设阶段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4.4 运营管理阶段
运营管理阶段是建筑寿命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该阶段使用的能源一般占建筑总能源消耗的80%以上,对于居住使用者而言,建筑运行管理的实施效果是直接决定其舒适性、节能性的重要因素。绿色建筑要求通过设计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体制来落实绿色建筑的各种理念。
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一般是通过物业管理公司来实施的。运营管理阶段应当处理好建筑使用者、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同时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做到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等工作。实现绿色建筑各项设计指标。
运营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节能管理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绿化管理技术以及生活垃圾管理技术。
4.5 拆除阶段
在改造、拆除阶段,绿色建筑应对建筑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合理规划拆卸,将拆除的建材和设备进行资源化有效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 总结
作为新事物,绿色建筑需要采用诸多新设备、新技术集成。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性也很多,导致国内新建的绿色建筑项目中技术方案的选择存在许多问题。
绿色建筑的建立依赖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支撑,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则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以恰当的比例整合集成诸多绿色环保技术,将建筑技术根植于建筑本身,使其融入建筑的形态设计和使用功能,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同时,绿色建筑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跨专业、多层次和多阶段的特点,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都不应停留在个体建筑上,而应将其放在区域或城市规划中进行思考。绿色建筑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比如污水处理、太阳能的采集和利用,都需要建筑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相互配合,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绿色建筑(2010)[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刘加平,董靓,孙世钧. 绿色建筑概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姚润明,李百战,丁勇,等.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J]. 暖通空调,2006,36(11): 27~33.
[4] 林宪德.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5
团队(Workteams)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的群体。它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初来源于企业管理,团队管理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基本保障。把团队引入教育领域以后出现了教学团队的概念。教学团队比较典型的定义是“由一个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
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团队教学,70年代以后在高校应用团队教学,目前美国的大中小学中存在80%左右实施某种形式的团队教学。我国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行教学团队实验。2007年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出台了国发(2007)14号文件、教高(2007)1号文件和2文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同年教育部在全国选出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并成为全国教学团队建设的范例。
下文对本校省品牌专业-建环专业教学团队的设置特色、专业特色、创新性改革措施、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等特色内容分别进行总结,以供其他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借鉴。
二、建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内容与特色
建环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将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工程专业(简称“暖通专业”)经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它主要培养从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等方面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已有140余所高校设置了建环专业,每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过万人。本校建环专业是湖北省高校中最早开办建环专业的学校。生源地涉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环专业教学团队从1985年组建以来,经过创始、稳定发展与快速发展三个阶段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拥有了一个特色鲜明的优秀教学队伍。
(一)教学团队的设置特色
1.团队成员高学历、高层次,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团队由14人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博士后1人)、1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7人;硕士生导师6人。团队成员中,50岁以上4人、40岁以上5人、35~40岁4人、35岁以下1人,老中青配置合理,年龄结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2.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全面发展,打造精品教学团队。经过团队成员多年不懈的共同努力,目前团队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平台。2008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建筑设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009年建筑自动化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土建类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均获省教改立项。另外,还有关于专业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双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获校教研立项。这些教研项目既有对专业发展进行全面的宏观研究,也有就某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微观的教改研究,还有对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教研。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是全面建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的重要内容。
3.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本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与专业选修课共35门。团队12名专业教师均承担1门及以上专业主干课程与2至3门专业选修课程的理论课堂教学,每门专业主干课程都由2个及以上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小组共同负责。
除实验外本专业共完成42周实践教学,其中36周是专业实习、设计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完成。团队12名专业教师每年均要承担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工作,每人指导6至8名学生,毕业设计1生1题,选题由设计指导小组把关;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主要由中青年教师承担,分小组指导,集中答辩与评定成绩;课程设计由任课教师组织课程教学小组集中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答疑与成绩评定。
课程实验由任课教师与专职实验员共同指导,实验分组进行。课外开放与创新实验以学生为主体,申请相关教师课外指导。
以上教学工作安排充分发挥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团队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教研结合,以研促教,教研并重。根据教学需要,目前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三个教学科研团队:团队A主要研究本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团队B主要研究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团队c主要研究供热空调系统与建筑智能化的有机结合,扩展专业范围,适应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科研方面,各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特色。团队十分重视科研转化教学工作,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5.立足教书育人,开放办系,服务社会。团队紧紧抓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以培养本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开放办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教研与科研等会议、专业教学与技能等培训,并给予经费支持。每年毕业设计都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我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另外,本系是“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和“武汉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依托这个资源优势,本系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学生落实实习单位与教师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在服务社会方面,要抓住两型社会对环境与节能的永恒需求这个契机,充分利用本专业节能环保的专业知识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使本专业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价值,通过进一步的建设,使团队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二)教学团队的专业特色
1.结合专业的技术发展和社会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本团队成员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建筑节能、泵与风机的节能应用研究、平衡阀的应用研究、智能控制、暖通空调CFD、室内空气品质、蓄能技术应用、地源热泵、太阳能除湿空调、制冷系统的匹配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既服务了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2.实习方式的改革和教学体系改革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
两个主要方面。暖通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方式及效果研究曾获原冶金部教改成果二等奖。几年来仍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学生的专业实习方式。关于本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不断完善培养方案、编制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结合自身优势开设了暖通空调新进展、冷热源工程、热泵及应用、智能建筑概论、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小型制冷设备的组装与维修、蓄能空调技术等多门特色专业选修课。另外在大一、大二年级实行了专业导师制度,对学生进入大学后如何有效的学习和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师生沟通的良好渠道。
(三)教学团队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本校建环专业历来重视教学改革研究,倡导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过团队成员多年的实践探索,及时总结有关经验,参与相关教研课题工作,取得了些阶段性教学成果,得到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1.依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环专业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人才提出新了的要求。“以人为本,舒适、便捷、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的思想已成为本专业的核心理念。而高校要发展,专业要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及时掌握社会发展需求与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之间的差距。通过调查研究,并根据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地方特点,探讨本校建环专业学科的发展定位是主要培养从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等方面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适应其专业服务面广、跨行业特色的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应对专业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配置适应市场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真正体现教育面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精神。
2.改革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实践环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做设计、实验或论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团队主要通过三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首先,优化实践教学队伍。选派认真负责、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实习与设计实践教学:专业任课教师与专任实验教师共同指导课程实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等。其次,灵活安排实践教学时间。根据本专业特点,把4周的生产实习调整到第七学期前4周,便于学生充分暑假进行实习,一方面夏季更容易找到实习工地,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与实习单位要求实习时间延长的实际需求。由于毕业就业找工作与考研的冲击,毕业设计可提前布置给学生,以便能保证设计时间与质量。通过几年的实施,取得满意的效果。最后,尽可能地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以保证实践效果。比如向实习单位争取报销学生的交通费与适量的实习补足等。
3.设置特色课程,培养知识面宽的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节约能源已成为建筑设备管理十分紧迫的任务。建筑设备的能效管理必然成为今后的一大热点领域和重要市场。所以计划增设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和物业设施管理等方砸相关选修课程。
另一方面,原暖通专业的教授内容主要是建筑物单纯的供热和空调,缺少建筑物内热、湿、声、光及空气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尤其对创造人工建筑环境对生活和生产质量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应对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并充分重视建筑设备动化与智能建筑等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另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需要,应强化学生的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计划多开些双语课程。
(四)教学团队的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
1.网站与多媒体课件建设。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教学团队十分注重专业信息平台和网络环境的建设,建立了网络化的教学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在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方面主要做了许多工作。团队购买了一批专业课动画索材,自行开发了一批多媒体课件,目前本专业所有主干课程均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效果很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先后建设了建筑自动化省级精品课程网,建筑智能化教学网http://hvac.省略/,建筑设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http://jzsblab.wust.省略/,专业基础课教师博客http://zhou3.woku.eom/,QQ答疑与师生交流群等。
2.教材建设。教材是体现大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本团队教师注重教材,近几年主编、参编教材《建筑自动化》、《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与运行管理》、《室内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制冷装置管理技术》、《热泵技术与应用》、《燃气供应工程》、《自动控制原理与CAI教程》、《制冷技术与装置》以及《建筑环境学》等9部,这些教材的编写、出版和使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3.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本专业的教学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的培养。本专业设有开放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篇6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building architecture;course;projectized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30-03
1 课程和专业一体化发展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0]8号)、《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建筑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生产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的原则,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引入建筑行业企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和相应的教学资源,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辐射和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推行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我学院自2011年以来,逐步推进整体性教育教学改革,专业教师均通过了“项目教学法”能力测试。本人主讲的《房屋建筑学》等课程实施了“项目教学法”,开展“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素质渗透、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到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的其它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实际工作过程,以任务或项目设置教学情景,做到一个教学情景就是一项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系统的工作过程,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训场所,做到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明确任务、制定计划、任务实施、评估成果”等学习活动,获得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设计及实施工作过程,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
生存。
3 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项目化中的保持
《房屋建筑学》课程项目化改造后称《房屋建筑设计与构造》,新课程保持着旧课程的几个方面:
①前导课程:《建筑受力分析与计算》、《建筑材料及性能检测》、《施工图识读》。
②后续课程:《基础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等。
③课程地位:《房屋建筑设计与构造》是建筑类专业的缩影,是一门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是所有建筑行业人员都应该掌握的专业入门课程,课程地位显要。
④知识能力要求: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使学生具备从事建筑工程实践所必须的房屋建筑设计和房屋构造设计技能,并为学习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初步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及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一般建筑构造设计基本能力;具有一般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提高识图及绘画技能,能看懂与绘制建筑施工图。根据所了解和掌握的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知识,能进行建筑初步设计如单元式住宅楼设计、学校教学楼设计、学校办公楼设计、单层工业厂房平剖设计,以及建筑构造设计。
4 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项目化中的创新
4.1 课程项目化改造的必要性
4.1.1 学生特点 学生从小到大看房屋建筑都是“瞎看”,对没有具体成果的“被动盲目学习”普遍缺乏兴趣。而他们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
4.1.2 原来的情况 ①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②内容:建筑设计概论、建筑平面设计、建筑体型与立面、建筑剖面设计、民用建筑构造概述、楼电梯与坡道、基础与地下室、墙体、门窗与遮阳、楼地面、屋顶、变形缝、建筑防火、建筑节能、工业建筑概述;③教法:以理论教学为主,先理论后实践,完成教学任务后考核,结束课程教学;④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感觉枯燥无味、昏昏欲睡,教学互动效果差,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没有目的。无法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的;⑤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4.2 课程项目化改造的简要思路
主要依据本课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将本课程改造成3个大项目。这3个项目相互结合形成综合项目。
4.2.1 课程面向的岗位 毕业生经过初次及晋升岗位(如图1所示)之后可以迁移岗位,迁移岗位有:房地产估价师、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房地产经纪人、建造师。
4.2.2 课程教学目标 ①能力目标:具有教学楼、住宅楼、办公楼建筑设计的能力;具有房屋构造设计的能力;具有基础构造设计的能力;具有墙体构造设计的能力;具有楼梯间构造设计的能力;具有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的能力。②知识目标: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基本原理;掌握房屋构造方法和设计基本原理;③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资料,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4.2.3 项目设计的理念 房屋建造过程简单表述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我们构建基于房屋建造过程导向的课程,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造,科学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房屋建筑设计与构造》3个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建筑设计与构造设计的方法和技能。
4.3 课程项目设计
4.3.1 课程项目设计概况 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根据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专业核心技术技能为主线,依据工作任务标准以及岗位能力要求,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将原课程知识点整合于3个项目中(见表1),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训练内容。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出以项目为驱动、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表1中,项目1体现选择的多样性。讲解内容以教学楼项目为主,在实训内容中提供多个实训项目的任务书,供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最熟悉、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楼设计”作为项目比较容易做。选择“单元式住宅楼设计”、“行政办公楼设计”等作为“项目”也可以。
4.3.2 典型项目设计举例(表2)
4.4 典型项目实施举例
4.4.1 典型项目的教学设计(表3)
4.4.2 典型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步:教师布置项目内容。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规范,将本课程中的指标进行归类,确定本项目需要测定的所有指标。学生分组,确定组长。
第二步:各小组分组现场考查讨论。通过“分组考查讨论法”学习与项目直接相关的知识,研究、选定工作方法。讨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第三步:各小组分组设计与计算。
第四步:对计算的数据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其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数据分析存在原因,及时发现错误,得到正确的数据。
在第三、第四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检查、指导学生计算与设计的情况,随时答疑解难,随机提问考核,将考核情况作为小组或学生个人成绩评定的依据。
第五步:考核评价(见表4、表5、表6)。各小组提交计算书,分组讨论总结,每小组派代表集中汇报工作情况,教师集中逐一点评项目实施情况。
这种教学方法直接以项目为载体,目标明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学互动,教学效果好。
4.5 课程项目化改造的预期效果
课程项目化改造的预期效果: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以设计任务为驱动,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掘和提高。最终将提高学生在后续毕业设计的独立性,增强在工作岗位中的工作能力和自信心。
以学生为本的活动实践,学习项目贴近生活化、学习情境仿真化、练习真实化、任务案例化。能够让学生发现、探究、学习新知识,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及个体差异,鼓励合作学习。
这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会出现老师费劲去讲学生却昏昏欲睡、意见很大的现象;将理念渗透到实践中使学生的理论学习目标明确、有动力。一体化教学方法解决了理论教学难点,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
4.6 课程项目化改造实施的可能性
目前已经有理论和实训教材,可以整合成理实一体化的教材。如果配置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并且设备与项目教学内容相匹配,那么课程项目化改造是可以实施的。
注:获2013年广西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篇7
3.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
4.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5.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构建
6.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初步探索与实践——以“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EES)”为例
7.环境科学研究合作网络分析
8.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9.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0.“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11.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
12.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科学资助状况分析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5.镉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6.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7.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进展
1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化——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量化分析
19.镉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20.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21.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22.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
23.贝叶斯最大熵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
24.环境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25.基于重庆本地碳成分谱的PM2.5碳组分来源分析
26.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
27.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28.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
29.我国环境科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31.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32.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33.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4.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5.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
36.广州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37.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38.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
39.基于SOA的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践
40.中学化学教师环境科学素质调查研究
41.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
42.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43.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44.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45.EOS-MOD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46.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
47.地方理论——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建构研究的广义思考
48.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
49.我国挥发性有机物定义和控制指标的探讨
50.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5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52.浑河上游(清原段)水环境中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53.长三角地区秸秆燃烧排放因子与颗粒物成分谱研究
54.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 创建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5.人居环境科学视域下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56.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57.滇池表层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矿化能力
58.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59.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
60.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
61.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及污染特征
6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63.2006~2009年我国超大城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64.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与核心课程设置实践
65.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66.论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67.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
68.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9.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新建环境科学楼为例
70.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71.“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72.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建立——环境科学在中国体制化的案例研究
73.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
74.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75.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76.多重分形理论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77.空间信息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78.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7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及其方法论
80.资源环境科学多维信息平台研究
81.论图书剔旧的标准——以环境科学类图书为例
82.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源成分谱及其大气反应活性
8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
8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以人为本的普世哲学
85.红外光谱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86.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
87.2013年夏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典型城市O_3来源识别
88.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89.关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任务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思考
90.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91.基于国际视野构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课程群——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92.基于本体元模型的环境科学知识库研究与构建
93.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影响下上海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
94.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简述
95.分子环境科学与亚稳平衡吸附理论研究进展
96.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97.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