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
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2,城乡教育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农村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同城市的比较。这方面的直观感受往往会让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乃至于距北京数十公里内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中产阶级”或“白领”们每年要花费数千元去培养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尚未实现温饱的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或“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到“新马泰”去度假,到广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的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的两幅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让我们看到城市教育的虚假的繁荣和农村教育的真实的危机。
不过,仅凭直观感受来评说城乡教育差距可能会被一些“权威人士”指斥为以偏概全。为此我这里提供两个系列的重要数据,即城乡各教育阶段升学率的差距和城乡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以此来进行全面的观照。
就教育机会的差距而言,在小学阶段,除了因高度残疾而无法入学的极少数情况之外,几乎100%的城市学龄儿童都进入了小学,而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在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与城市的小学毕业生几乎全部(升学率为101%)升入初中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其中贵州和内蒙分别为72.4%和75.7%,更只有38.1%.全国则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降到18.6%,两者的倍数差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而许多省区内部的城乡差距要大于全国的情况: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省的城乡差距都在3.6倍(分别为55.7%:15.4%56.2%:15.4%),湖北达到3.9倍(71.4%:18.4%),山东(72.3%:16.8%)和河南(57.4%:12.9%)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区,城市的升学率都超过了全国城市的平均数,而农村的升学率则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数。
关于大学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可以用学生的城乡分布来对比。据对1989全国高校录取的61.9万名新生的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总数的44%,城市的占56%.以各自出身的人口母体为基数来换算,可知当年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为4.9倍。而随着高中阶段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和近年来高等教育“高收费”的,相信这种差距90年代末之后进一步扩大了。不过,由于缺少全国的数据,我们难以给予量化。而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99年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的情况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902人,占总数的17.8%,这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可知,在这两所生产“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学府,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若以城乡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为基数,可以量化到7.7倍;如果以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为基数,则可以量化到10.3倍!
让我们再来看看城乡之间因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它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教育质量问题。
就全国范围而言,1993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941.7元,农村为472.8元。差距分别为1.9倍和2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都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别为1492.2元:476.1元和2671.2元:861.6元。
如果将比较的单元下放到省级行政区,城乡之间的极差将更加突出。1993年,上海市(包括所属郊区)小学生的人均经费高达879.2元,而安徽农村只有125.6元,相差7倍;北京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2157.7元,贵州农村仅为214.1元,相差10倍以上。至1999年,极差进一步拉大,小学生的城乡差距扩大到11倍(上海市3556.9元:贵州农村323.6元),初中生的城乡差距则扩大到12.4倍(北京市5155.2元∶贵州农村416.7元)。
而同一省区内部城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巨大差距。以贵州为例,在整个90年代,其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差距都在3倍,初中生都在4.2倍。郑州市1999年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河南省农村平均额的5.9倍,相当于滑县农村的14.7倍;关于初中生的情况,最高的新乡市与全省农村的平均数相差5.9倍,与最低的延津县相差11.4倍……
3,财政改革:“以县为主”的局限
应当看到,城乡之间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差距的结果。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它是教育资源的汲取和分配制度即“分级办学”制度的必然归结。
自1985年实行的以乡镇为主的“分级办学”制度,作为一项至为重要的公共政策,未能起到统一调配资源以确保全体适龄人口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作用,而是在单纯强调发挥地方“办学积极性”的逻辑下,将应该由政府、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民,将理应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主要转嫁给了乡镇和村。其结果是,不仅给广大的和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985—1999年间向农民提取的“教育费附加”总额超过1100亿元,1993~1999年间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集资”超过516亿元;乡镇财政则普遍成了“教育财政”——,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它不是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教育层面上缩小,而是将其扩散和放大,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的迟滞和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农村少年儿童的失学和教师工资的大面积拖欠也随之变成了几乎不可逃脱的“宿命”。
所幸的是,在“分级办学”制度运行了16年之后,它的弊端终于得到了承认——虽然是一种谁也不负责任的默认——。去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在相关文件中对“以县为主”作了详细规定,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新体制运行一年之后,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全国已有75%的县市实行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今年内则要求全部推行到位。
上述转变应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进。在县这一级更大的行政区域内调度教育资源,较原来的制度有利于提供农村教育资金,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有助于缓和乡镇政权因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而造成的紧张和冲突。不过,进一步的会使我们发现,县一级财政的实力决定了这一新的制度的先天缺陷,由此不能抱过大的期望。
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加上乡(镇)级财政也只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20%(中央政府占51%,省和地市两级占27%)。在现有的2109个县级行政区域中,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不足600,包括574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内,财政补贴县多达1036个(均为1999年数据)。大部分县连维持“吃饭财政”的水准都困难,一些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够用于教育的支出。
基于此,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显然无法担当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责任。进而言之,“以县为主”仍然没有摆脱教育上城乡分割的格局,因为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只是在农村内部调整教育资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条件,缩小近20年来越拉越大的城乡教育差距。从对这项制度的最大预期来说,“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可能缓解一县之内教育上“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却难以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极端“贫富不均”的局面,无法消除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
中央政府似乎试图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对贫困地区教育援助的力度来解决“以县为主”后农村教育财源不足的,但迄今为止,努力远远不够:“十五”期间总的投入额度只有330亿元,包括总计50亿元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资金;每年50亿元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专项资金;30亿元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2001-2002年)。这些资金只相当于数年之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年内对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收入。而即便将所有资金——不再出现中途截留——都用于国家级贫困县,每县每年能够分得的部分也只有1000多万元,最多能解决“吃饭”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采取更大的举措来加以调整。
篇2
第一,物质基础。据东北网报道:截至2012年,绥化市加大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力度,拟建100处以上的健身工程中已建成84处,仅绥化市区就已建设54处。同时,全市160个乡镇162个社区实现了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全面普及,位于黑龙江省前列。经权威部门统计:绥化市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约651处全民健身工程,现已建成385处。全市乡镇要建320处全民健身工程,现已建成376处,完成100%以上。全市村级全民健身工程要达到668处,现已建成412处。其中市本级、北林区和庆安县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村全民健身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可见,目前,绥化农村体育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基本能够满足需要。第二,资金投放。根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绥化市,根据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特点,逐步探索出农业地区抓好体育工作的新路子。虽然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但是各级政府克服种种困难,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广大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条件。例如兰西县在经济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所属19个乡镇投资40多万元修建体育设施;肇东市向阳镇、昌五镇和宋站镇各投资100万元兴建了带有主席台和观礼台的400米标准田径场;庆安县投资1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28个标准篮球场地,为乡镇机关学校举办篮球比赛,平时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又把田径场地由原来的163处增加到178处。该县农村的乒乓球活动室的建设也发展到了村屯一级。与此同时,绥化市在取得国家和省的资助同时,利用体彩公益金在北林区太平川镇等全市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各辟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一处,受到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由于绥化市突出抓好农村体育工作,使得全市的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成效显著,所辖10个县(市)已全部跨入体育先进县行列。另外,全市共有体育先进乡镇120个,国家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7个。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第三,农村体育赛事。经过调研认为:目前,绥化市各级乡镇每年都举办体育运动赛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赛事举办率达到98%。相反,大中小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则达到100%,举办时间范围多集中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与此同时,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还举办篮球赛、大秧歌比赛、台球赛、乒乓球赛、广场舞赛等,这些赛事的举办即丰富了农村体育文化生活,又接受了体育知识教育,为提高农村人评价与欣赏体育赛事,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方法、练习方法和健身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3.民族文化领域
通过调研可知:绥化市现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31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民族总数的68%,其中包含了黑龙江省9个世居民族;共有7个民族乡(分别是6个满族乡,1个朝鲜族乡);共有67个民族村(包含49个满族村,15个朝鲜族村,2个回族村,1个达蒙民族村),并呈现出大分散于各市县、小聚居于各乡村的分布格局[5]。由于少数民族,拥有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满族珍珠球、朝鲜族顶瓮竞走、回族踏脚、蒙古族鹿棋、达斡尔族曲棍球、赫哲族渔猎文化、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鄂温克族驯鹿文化等,这些项目继承了丰富的体育文化底蕴,反映出千百来的、民俗民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人的体育文化教育不容忽视。
4.制度资源领域
在农村体育教育政策与法制宣传方面,绥化市体育局为了使农村体育发展稳步顺利实施,积极下发有关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宣传的制度文件,例如《绥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评估方案》《关于开展绥化市第二届“科学健身嘉年华”活动的通知》《2014年第四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群众工作的通知》《市体育局开展在职党员“体育惠民进社区”组团式服务活动》等等,这些文件的颁发不仅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农村《全民健身计划刚要》的实施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篇3
2.精心设计学员培训的组织形式
将学员进行分班,分成4个班,每个班40人左右,为4个班配备了4名教师进修学校师训科的老师作为班主任。同时每个班又分成了6~7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是来自于曾经在首都体育学院参加过集中培训的培训者(“种子”)。在这个组织中,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特别是培训者这些“种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超能量作用。①班主任:根据培训课程的安排,进行学员考勤、培训学习指导,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小组开展活动,要求小组长反馈情况,对培训中班级的所有活动全面组织,是学员培训的组织者、帮助者、监控者和参与者。②小组长(培训者):按要求组织本组的讨论和学习活动,检查学习情况,向班主任和全体学员汇报本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讲析专家预先布置的学习内容,向学员展示本组活动成果,帮助困难学员学习。③小组成员: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为本组出谋划策,讨论问题,设置情境,完成任务,组内成员可以补充或组间有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学员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辨析、评判、表现的培训效果,提高了每个学员的培训成效。④专家的归纳点评:在学员进行充分的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专家根据学员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补充、概括,做画龙点睛、简要清晰的归纳讲解,帮助学员构建、完善认识结构,培养学员正确的思维方法。专家也根据学员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以便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弥补学习缺陷与改正不足。让各组进行相互考察或评价,有合作也有竞争,以便产生出优秀成果。
二、三个考核办法
制定学员培训考核评定表,考核内容如下。
1.态度表现
考核学员的出勤情况;教学笔记情况;学员在培训学习中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学员在研修小组中发挥的作用;学员在观摩、交流、研讨、专家授课中参与互动交流的积极性与水平能力。
2.完成作业
考核学员完成培训要求的各项作业的情况。专职体育教师每一位学员自选教学内容,撰写一份规范的体育教学设计和教案。兼职体育教师每一位学员根据“我对体育教师基本功与体育课基本要求的理解”撰写一份800字左右的培训学习报告。
3.评价反馈
将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报送项目管理与实施机构、所属教育行政机构和学员所在学校,给表现“优秀”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在结业典礼上进行表彰。
三、四个紧密结合
1.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通过专家解读课标、名师示范教学、游戏教学技能实操训练等方式,使学员明确和洞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使学员亲身体会在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方法更多样、效果更明显。例如:体育游戏的实践丰富,需要从理论上加强引导,开发学员对体育游戏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专家在介绍了体育游戏的分类、作用和创编原则等知识后,亲自带领学员进行游戏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操作,然后4位培训者要像专家一样,创编出新的游戏,并带领学员进行游戏实践,检验游戏的教学效果。
2.送培和送教相结合
一般体育教师很难有机会参加国培和省培,基层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在方法的指导和视野的拓展上下功夫,送培和送教相结合最能满足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结合学员情况和需求,将规范体育教学与创新课外体育活动能力作为专职体育教师的重点要求,将具有体育教学基本功与达到体育课基本要求作为兼职体育教师的重点要求,通过对学员进行教学研讨、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员感受到优秀体育课堂的魅力。我们的培训,因切合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很大地触动了他们对教学的思考与发现,培训效果显著。
3.专家和优秀体育教师相结合
专家的理论指导,给学员醍醐灌顶的震撼,结合优秀体育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如河南省安阳市62中学的体育教师张伟,上了一节结合舞钢市当地情况的耐久跑体育课,大班额80人以上、小场地一块篮球场,怎么上好一节体育课),从理念引领到方法层面的操作、从知识视野拓展到教学实践设计应用,在实际训练中推动了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与教学能力的发展。
4.专业培训和专业发展相结合
如何发挥体育教师培训的影响力,扩大培训效果,带动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是我们这次教师培训关注的一个重点。我们采用专家报告、培训者讲座、专家和学员(基于问题)的对话研讨、专家或培训者提供的优秀案例分析、名师体育教学课观摩、培训者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观摩及经验分享与交流、同课异构展示等培训方式,促进学员积极主动学习,激发体育教师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水平与体育活动的能力。
四、五个培训成果
1.《全国小学兼职体育教师教学指南》和《全国中学兼职体育教师教学指南》,这套培训教材深受兼职体育教师的称赞
连专职体育教师也爱不释手,纷纷索要,解决了他们无书、无教材、无参考资料的问题。学员们认为这套培训教材简单实用,可操作新强。特别是教学简案,拿起来就能现学现用。
2.形成了二级培训方式(培训者培训和送教到县培训)、二个精心设计、四个紧密结合的培训模式。
经过2014年两个月培训的实践检验,效果显著。现摘录一段舞钢市第二初级中学体育老师刘晓峰的感言:“先后两次参加了培训,亲耳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学与报告,观摩了几位优秀教师的体育课。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专业技能精湛,最主要的是他们对体育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以及他们崇高的敬业精神,使我受益匪浅,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与渺小,甚是惭愧。在我市培训期间,看到对我市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兼职教师专业技能不高,以及场地、器材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体育课的正常开展。但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怎么办?作为体育人深感肩上那份责任和使命。此次培训,像久旱甘霖一样,引领我们赶快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上好体育课、搞好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种“接地气”的培训使我们受益匪浅,期望为舞钢市体育教师争取更多这样的培训机会。”
3.为地方留下了优秀体育教师的示范课和培训者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视频与案例。
4.为地方留下了我们项目的培训者“种子”,他们开花结果指日可待。
篇4
一、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农村教育相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为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经费短缺仍然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城市教育投入相比,农村教育投入有很大的差距。
2.农村教育结构失当。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农村教育逐渐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能较好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许多不能进一步升学的农村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3.农村教育师资水平低下。我国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低下,一方面是高质量的师资“引不进来”;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已有的优秀师资“往外流”。
二、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通过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来服务于“三农”。针对以上分析,解决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1.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只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79%,与世界平均水平的4.9%和发达国家的5.1%以及次发达国家的4.1%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投入明显偏重于城市教育和高等教育,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得不到有力的经费保障。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尽快达到“十一五规划”的“4%”。
2.改革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众多农村学生在中学毕业后留在农村,参与当地“三个文明”建设。这就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一是要突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在教学内容中渗透职业技术内容,增加农村实用知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农村生产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组织学生走到田头,参加农村劳动,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3.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我国农村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当前在这三类教育中,想起比较而言,基础教育多,职业教育次之,成人教育更少。农村教育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应该建立“三教”协调发展机制。在基础教育得到普遍重视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4.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由于历史和地域原因,农村师资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高校扩招,师范类毕业生增多。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首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加学历津贴,超工作津贴,发展津贴,以及国家地方贷款,上浮农村教师工资总额,使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居于各行各业的上等水平”。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物质保障。其次,加强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合作、帮助。再次,积极鼓励普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以充实农村师资队伍,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5.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要实现农村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必须实现教育手段方式的创新。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和效益。这项工程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实现,如江苏2005年已完成“校校通”工程。但在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待加快投资步伐。此项工程的完成,将使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能和发达地区中小学共享现代化的教育资源,这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6.多渠道筹措农村教育经费。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性质,办学经费应由政府承担,但是为了义务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也可以吸纳社会资金。鉴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农村教育就应该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可以“大力鼓励集体、华侨或有经济能力的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仿效体育彩票的模式发行教育彩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将所得的资金定向用于农村教育。
总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当前和长远发展,同时也是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城乡发展差距,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的重要条件,是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长远大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沈士团.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EB/OL].(2006-03-09).
http://省略.cn/chinese/zhuanti/2006lh/1148655.htm.
篇5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由于农村体育器材缺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游戏便成了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农村学生也非常喜欢游戏,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实际,力争生活化、趣味化,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例如,“听数抱团”游戏,把单一的数字变成简便的算术运算,既锻炼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在低年级急行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形式,学生就会容易掌握技术动作,也就能更好地参与其中。针对农村小学体育器材匮乏的现状,在篮球课上,我们用排球代替篮球,在足球课上,用废旧的篮球充当足球,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对器材的渴望,又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加了学生的信心。
(三)重视个性发展,区别个体差异
农村体育教育过分要求学生对动作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另外,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对大纲理解不到位,课堂不适应学生年龄个性特点的弊端,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做了尝试:体育课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组织体育课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跳皮筋是小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自创跳皮筋的方法。课上,由体育委员组织,教师观察指导。先进行一种跳法(如翻山越岭),然后逐个分组表演。教师启发:是不是可以把某几种跳法结合起来跳?学生自由发挥,兴致很高,几个学生一组,尝试自己跳出新花样。例如,我们当地人非常喜欢划旱船,课堂上,孩子大胆想象,用“两人三脚”的形式模仿大人划旱船。还有,老师们上课时,可以把废旧的跳绳发给孩子,孩子们自由发挥:有的自创个人“旋风腿”,有的模仿电视武侠动作,一人在中间旋转摇绳,周围三五同学起跳,我们称为“集体旋风腿”。这些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又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提高学生能力,注重增强学生体能
篇6
(一)家庭教育目标——跳出农门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农村,在这些家庭中48%是核心家庭,“农村生活太苦,农民太累”,“考大学,赚大钱”,城市中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发展机遇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92.1%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城市最优化”成为不变的主题,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过早的感受城市的优越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入城市的私立学校。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首应解决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主题——配合文化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农村高中生的父母大多出生在60年代,由于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有将近一半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可想而知他们根本无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而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而言,父母已有的知识以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现在农村中的许多父母已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日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他们的弥补措施,有89.2%的家长确定不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有57%的父母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干农活,有58.8%的父母支持孩子在假期上辅导班,37.2%的学生曾经有过或现在有自己的家教老师,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增加了,孩子课余辅导的质量提高了。但相对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学校减负,父母加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知识爆炸的时代家长们感到了没有知识的压力,高强度的学习负担下孩子也感到学习的压力,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迫在眉睫。
(三)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及地位
根据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医学杂志等权威媒体及学术期刊的最新报道推知,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胎教问题。首先,文盲的母亲无从得知胎教的意义和方法。其次,低文化水平的母亲不能给与胎儿良好的语言环境,须知母亲说话的语气和内容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教养。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双方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许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母亲对孩子有着全面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表明,母亲的素质对孩子的十二项主要心理品质能够产生全面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占12%的文盲和半文盲家庭中女性的文盲率为67%,调查的所有母亲样本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总人数的80.8%,而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比例。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女性的身上,照顾家庭、干农活、教育孩子等家庭负担一下子全落到她们的身上。母亲还须面对强大的压力,一方面必然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胎教及出生后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对自身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许多女性的重男轻女观念比男性更加强烈,这样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认同的理念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对新事物的认知落差
现代社会报刊、网络铺天盖地,新文化、新知识层出不穷,易于接受外部新鲜事物的孩子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外部新鲜事物本身就接受比较慢的农村父母们,他们也难以帮助孩子真确认清它们的本质,不免在家庭成员的之间双向学习过程之中出现子女对长辈们的误导,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失误。以网络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有66.1%的父母知道网络但并没有亲自用过,只有19.6%的父母表示自己曾经接触过网络,对一般的网络知识略有所知,还有13.3%的父母竟对网络一无所知。
(五)攀比——学习方向误导动力
家长相聚,谈话的主题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把分数和在班级或学校之中的排名作为判断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会误导孩子的学习方向,扼制孩子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有65.1%的家长对孩子考试的成绩非常重视或重视,在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有许多的家长用经济手段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六)农村学校无奈的双重角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校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个体在接受学校规范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仍时刻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奋斗目标,如果二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必然对个人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似乎责任不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学校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农村的家长们又将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推脱给学校,许多父母认为学校应当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学校一身挑两担,扮演双重的角色。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犯错误后有46.8%的家长选择了立即向老师寻求帮助。帮助父母教育孩子这是老师的职责,许多老师反映有些农村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时好像将孩子的教育权全部移交给了老师,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有利于学校与家长联合起来对孩子因材施教,但农村家长对老师信任的前提值得深思。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打工浪潮的不断兴起,许多的农村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而对孩子的教育长辈们的教育理念又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就成了他们的求救站。除此之外许多家长还认为“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交了学费学校应该对孩子的全部负责”,“管孩子这是老师的义务”。
农村学校作为遍布城乡基层的公共机构,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任务。向孩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保证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真正要使孩子学会做人,这仅仅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家庭教育有着其它教育形态无法弥补的内容,学校如何通过提高家长的文化认识水平来引导孩子的成长,这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条件。实质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不应该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应尝试着将两者结合,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二、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对策
目前中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些地区许多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面对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他们已亲身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尊重知识,注重德行,试图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子女能够德才兼备,但是由于受客观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及主观因素——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以至他们蹊径难寻。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及我国部分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文章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1993年全国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差距为1.9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1492.2元:476.1元。李岚清曾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时指出。从1995年开始到‘十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了89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共198亿元,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至2002年,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今后还将继续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在4年内解决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中央财政还拨款3.64亿元,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2年示范试点项目”,2002年以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二)鼓励农村兴办儿童教育机构
相对延长学校正规化教育的时间,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但现存农村幼儿园布局分散、规模小、效益低、职责不清、管理不顺。先进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建立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办园新体制,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质量,为农村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
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展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应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并且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比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有正确认识,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认清现在的教育及就业现状;对孩子加强“三农”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变不利为动力。
(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当地妇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转变她们的观念,改变她们对固有的、不正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五)文化反哺——“我来教教父母”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教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冲破传统的“家长改造制”模式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双方的沟通,寻找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有77%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或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耐心的解释或与父母商讨,而大部分的父母也能接受孩子的意见。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父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六)采用“示范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篇7
在调查的农村学校里,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种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变化是学校教育应该面对和重视的变化,各个学校都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设置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条例如,永安小学针对农忙季节,多数农村家长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志愿者每天下午放学后对学生学习进行辅导,组织留守儿童在校完成作业,进行课外阅读,家长在忙完农活之后再接走孩子,切实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从2007年开始,学校实施留守学生家长工程,解决了在外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目前,该学校59名教师已有43名成为了“家长”,他们每天为留守儿童辅导一次功课;每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电话联系1次;每学期学生共同参加1次社会实践活动,共同度过1个快乐的节日,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这些措施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了使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成效,学校领导小组发动全校教职工探索研究关爱留守儿童的思路,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1、市级课题引领,走科学关爱之路。
根据校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校申报了十一五__市级课题《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在专家的指导下,从生活、学习、健康、道德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结合各级各类竞赛,学校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争当小标兵”的评比活动,分设“学习小标兵”、“自理小标兵”等。课题组的老师群策群力,根据各班实际开展各种活动,并及时总结,江都电视台《视点》栏目多次对该校留守儿童工作进行报道,《让农村少先队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等五篇有关留守儿童或获奖。
2、开设大课间活动,提高留守儿童身体素质。学校自编了“快乐课间三十分”系列活动课程,开设了十五个活动项目,要求留守儿童优先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合作创新意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远大的理想。以前,部分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很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注重自身的身体锻炼,养成不节约、懒惰等不良习惯。在活动课的参与过程中,他们变了,小胖墩少了,小病号没了,孩子们学到了本领,找到了自信。如:呼拉圈兴趣小组活动,孩子们先在腰间转,然后发展到颈部、腿部转,最后达到单腿转。孩子们在活动中提高,在运动中创新,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质,培养了创新意识。
3、建立“亲情结对”制度,保证关爱覆盖率。
在征得留守儿童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建立“两覆盖、双自愿”的亲情结对制度。每名留守儿童和一名同龄伙伴结成互助对子,班主任是各班留守儿童的校园监护人;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尊重留守儿童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意愿,结成父辈、祖辈“亲情”关爱对子。
4、建立成长记录袋,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
学校从去年开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分“让你认识我”,“我很棒”,“我很满意”,“我真努力”四个版块,搜集一句评语、一次作业、一张画、一幅字等“十个一”内容,真实地记录下学生的成长历程。充分利用成长记录袋,引导留守儿童关注老师、伙伴对自己的评价,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从调查
来看,学校把住校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放在学校所有日常管理工作的首位。每所学校都有围墙,控制校外人员的随便进出。学校安排教师宿舍靠近学生宿舍,就近管理学生。学生住校期间,有教师的监管,不会出非常大的安全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校针对寄宿的留守儿童实行的是周返校制,即学生周五放学后回家,周日晚上返回学校,因为部分儿童家庭离学校距离比较远,在上学途中有安全隐患,也增加了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回家路上安全的担心程度,这也是调研中所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回家和返校路途中的安全问题,各个学校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预防。某小学校长对笔者说:我们学校对安全应该来说是非常重视,采取了严格的措施,首先我们通过家访、开家长会,让家长给予配合,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再有,我们执行严格的“接送制度”要求学生监护人星期五放学后将学生接回,星期日晚上将学生送回学校。不回家的在校登记。
留守儿童的生活被严格限定在校园范围内,接触校园外的世界的机会很少。而学校里的活动设施有限,很难满足学生需要。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如何充分合理安排安排他们的学校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与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到,我镇小学校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展开的各种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和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动留守儿童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由于师资和资金问题,活动次数不定,在组织和制度上没有规范保障。
留守儿童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四类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交往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2]其心理问题根源于亲情的缺失和爱的需要。父母不能给予子女的心灵关注需要学校和教师来承担、弥补。在学生问卷中,笔者对“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办?”问题设置了不定项选择,表1-1是对问卷数据的统计。
表格略
从统计数据看来,作为同辈群体的同学是学生遇到困难时最重要的心理支持,这说明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同学将是他们最亲近的群体,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助交往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有24%的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选择自己解决,一方面说明这些孩子比较懂事和成熟,不想父母担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封闭自己,内心的活动不愿意向外倾诉,同时又希望别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这种不平衡状态如果不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的话,很容易产生持久的负面情绪体验,甚至泛化,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教师关注和沟通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是多么强大的心理支持。而在现实中,由于师生比例的差异和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把有限的时间都用来关注学习成绩好或有希望提高成绩的学生,课下也是尽量关心学习成绩好或有希望提高成绩的学生,而最需要得到特殊关注和关心留守儿童反而成了被排除在外的对象。
对儿童来说,家庭是最早、也是最基础的社会化场所,学校是对其影响最大的社会机构,而社会教育则贯穿了人的整个人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才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有利于保证整体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实现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避免它们作用的相互抵消,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3]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缺乏。学校教学因其学科多样和复杂性,使大部分家长难以涉及。而对于这些常年在外的农民工们来说,他们本身文化素质偏低,往往没有时间和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只有依靠学校来承担其教育责任。[4]因此,很多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学校的事,而自己的力量则可有可无,孩子在学校,也就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交给了学校。在与家长们的访谈中,我们问到孩子们在学校的事情父母知道多少时,有的父母甚至不认识孩子的老师。孩子们在学校的活动、平时的学习情况,他们也不了解。只是在考试的时候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学生在学校出了某些事情,教师打来电话时,才会跟学校联系。而教师主要通过作业完成、上课状态、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除一些特殊学生,不会再向家长了解更多信息。
生命关怀,即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赋予教育以关怀的品质。[5]“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要求每一个学校都应该以生命关怀为办学指导思想,应该理解和尊重留守儿童的生命,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中能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其生命成长的历程”。 以“生命关怀”为教育理念,就要彻底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学校在对待留守儿童这群特殊的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命关怀,就应该“读懂”留守儿童的需求,为其生命成长提供适切的服务,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给予把学生当作是抽象的材料去进行“加工”,企图打造成整齐划一的“产品”。[6]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强烈愿望和坚强信念,把社会规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观念,使他们对规范的感知变成一种积极进取的行动。因此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体验管理,在管理中形成内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遵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学生的宿舍生活教育,可以在学生宿舍中建立学生宿舍自治委员会,纪律检查组,扩大学生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和参与的自,辅以各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以寝室为单位的宿舍风采展示活动等。通类似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提高他们的生活自治自理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管理的客体变为能动管理的主体。
此外,教师应该意识到集体教育的发展功能,引导和创设健康积极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个孩子处在集体教育的场域中,这是教育别人也是教育自己的有效方式。在班级群体中学生之间在年龄、成熟程度及经验上相差不大,学生的心理比较自由,也没有压力去接受家长或教师的态度及想法,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比较自由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建立各种关系。[7]留守儿童更需要集体的帮助,在集体的交往中进行自我表达,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并以此形成和发展着自己的社会能力。学生也是教育者。学生良好的表现所形成的氛围,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学校应当去努力创造这样一种‘教育场’,去充分开发这样一种教育资源。
在广大农村地区,村里的民俗民风、民族舞蹈、民歌、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潜在的、可待开发的课程资源。乡间的植物,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及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等都可以运用和编写到学生的课本中。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是农村中小学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独特资源。农村以家庭为主的思想,可以养成学生的孝悌精神,有利于养成年轻人尊老爱幼的观念;农村生活的伦理资源,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如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与人相处,有益于矫正个体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农民对士地的价值观念,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的态度,有助于控制甚至消除当今社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所欲为地掠夺的行为。
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师资、场地和设施的优势,开展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以及开展“春游”、“秋游”、“野营”之类的
旅游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吸引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与社团,既培养和发展留守儿童某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又使他们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同时,在广大农村有许多善于学习、敢拼敢闯的农民科技能人,他们勤劳有头脑,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在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形势下,他们也是当地宝贵的人力资源。农村学校可以把他们请进学校,给学生讲一些科技常识和自己的拼搏历史,这些活动将农村生活中的传统资源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们,为他们树立人生路上的榜样。这种榜样案例的塑造真正实现了用生命去影响生命,抛弃了传统的空洞说教,用真实的活动来感染学生、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美国学者克里夫顿与罗伯兹将教师的权威分成四个层面,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专业的权威、感召的权威。前两者源于教育制度,后两者源于教师的个人因素。[8]对于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而言,教师除了具有专业权威外,最重要的还要有感召权威。一个具有感召权威的教师,能直抵留守儿童的内心,能用情感的力量温暖感化和影响他们的内心和行为。
1.关心孩子的尊严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9]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喜欢听的是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而不是老师的挖苦、讽刺。教师不应该把留守儿童看成是特殊的群体,而应该始终关注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尊严,对于学生的错误,少惩罚、多启发,多鼓励,教师只有用自己真诚的爱去温暖犯错误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从教师的教育、关怀中获得力量,获得尊严感,才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做学生的朋友。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伙伴和朋友。师生之间平等交往,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可以无话不谈。对于教师来说,要多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了解、认识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使远离父母的孩子能保持活泼、快乐、健康的心态,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帮助其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教师只有做学生心灵的朋友,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烦恼与教师进行交流,把教师当成自己心里秘密的倾听者。
任何不良的发展都不能独立于积极的个体特征而存在。这些积极的特征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性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战胜、补偿或削弱留守状况带来的消极影响。[10]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留守儿童必须具有健康心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父母外出这一现实未尝不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也许这种磨练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观念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传递给他们,使其感到自己不仅应成为关注和同情的对象成为生活的强者,使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再单一化。这样,即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留守或者逆境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他们积极的适应环境以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亲子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文明传承的自然规律是代代相传,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儿童最亲密的抚养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样,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因此,学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同时,理应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共同体。
1.以学校为主导,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该主动地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设施和即将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介绍给家长,并耐心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作为班主任,更应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并通过家访、电话交流或书信等及时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和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的情感问题通知给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吸纳过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同时,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办好家长学校。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特殊情况,往往只有在学期末才能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这是家长们了解孩子在校状况的最正式的途径,也是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好机会。学校可以请优秀家长介绍养育孩子的经验,由班主任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根据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围绕孩子教育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11]在放松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家长们一定可以分享到成功的教育经验,解决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实现家庭间的互动与互助。这种建立在经验分享基础上的互助活动,能够密切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家长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其他家长,为他们创造彼此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于学校来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尊重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学校要创造条件之外,家长们也必须有走入学校的积极意愿,要带着一种关怀孩子的心理,一种了解孩子的愿望。带着他们的一双眼睛去观察,带着他们的一对耳朵去聆听,带着他们谦逊的态度去请教,带着他们的关爱去感受。[12]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家长形成对孩子教育的更强的责任感,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分担学校的压力。在家长对教育问题产生错误理解或者与学校及教师发生矛盾时,教师要用真诚的语言和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为家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来。只有这样,家庭和学校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合作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善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在寄宿制学校,只要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经常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沟通,那么,留守儿童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也一定会获得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1]徐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5).
[2]吴承红,蔡澄,邰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
[3] j·罗斯·埃什尔曼(英国)著.潘允康,张文忠等译.家庭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63.
[4]吴冬梅.寄宿制学校家校沟通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6).
[5]吴锐荣.生命关怀:生本教育的起点[j].现代教育论坛,2010(4).
[6]李伟平.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j].江苏教育,2006(7).
[7]陈振中等著.社会学语境中的教育弱势现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2.
[8]转引自陈振中等著.社会学语境中的教育弱势现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3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m].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刘海燕.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浙江大学2010(5)
篇8
体育教学中,孩子们最不愿意的就是反复枯燥的练习,所以把要进行的练习融入到游戏中,不但能达到练习的量,还能达到好的练习效果。如练习投掷标枪时,可以用自己叠的纸飞机进行投掷,体会标枪的鞭打动作。把教学中的体育练习拆解成多样的游戏进行整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游戏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道德教育
体育课的一些教学内容是非常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尤其是在进行耐力跑体育测试时。现在的孩子吃苦耐劳的能力有所下降,我会用王军霞夺得奥运冠军的事迹来鼓励学生,让孩子们懂得坚持刻苦才能胜利。在做排球训练的时候会提到郎平,讲述她几度为了国家女排,放弃优厚的待遇,和自己的女儿分离回国报效祖国,舍小家为大家的优秀品质。讲述这些体育健将的故事,学生们都特别爱听,这样激励孩子们,会使他们不仅能提高体育技能,还增强了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教育无小事,作为教师,要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在教学中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改编
虽然体育游戏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但一成不变的游戏也是不可取的,就如同再好吃的食物也不能常吃不换。对于教材,要进行整合、改编,运用多个游戏,来教学课堂内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充分利用周围的材料来完善教学。如我校的学生就用瓶盖和铁丝穿起来做摇铃;用矿泉水瓶子装沙子做沙锤,进行团体操表演;还用草垫子和编织袋子做体操垫子等,这样的教学不仅实用,还增强了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五、利用比赛形式进行教学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这一心理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如举行“拔河”比赛,教师在讲解示范后,告诉学生这次“拔河”的成绩要给予小红星奖励,这促进了学生为小组争光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本课堂的教学任务。
六、因材施教,注意角色分配
学生的身体素质、体型不相同,怎样在一节课中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运动量,那就需要因材施教。在体育课上,可以让学生在不同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比如冰棍化的游戏,在这里就要让瘦学生做抓人的,让胖学生做冰棍,因为胖学生可以用口令躲避抓捕,瘦学生更灵活,能够胜任抓人的角色,反之孩子们就没办法玩了。还有就是注重分组,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把学生分成擅长组、中等组和有待进步组,不能像语文数学那样混编,因为孩子们只有在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对手较量时才有积极性。但在集体项目中,如学习健身操时,就需要进行混编,互相教授,这有些和语、数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相似,这样进步快,能达到教学目的,收获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因材施教是不可忽略的。
篇9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导致的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在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相对缩小的同时,农村内部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却在不断扩大。农村内部教育机会不均等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区农村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条件的差距上,更主要地表现在同一地区大批农民子女接受不同方式的基础教育上。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子女接受基础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农村精英的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有能力支付大额择校费及其他费用,他们大多被送到当地的区域中心城市就读,有的是寄宿,有的干脆就在市里租房照顾孩子读书,一年所费不菲。第二种是农村殷实人家的孩子,虽然没有经济实力到区域中心城市择校,但也会尽全力送孩子到教育水平较高的镇中心学校就读。第三种是农民工子女的孩子,随着父母进城,受户籍制度和高额择校费的限制,一般到城里教学条件比较差一些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最后一种是农村经济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家庭的子女,没有能力择校,只能到当地教育条件较差、教学质量很差的村办小学就读。
大量农民子女到城市择校就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城市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别是在城市学龄儿童进一步减少的情况下,这种有利作用更为明显。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少量农民子女进城就读在促进城乡教育差距缩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城市教育资源的过度利用和资源过载,使一些农民家庭教育负担加重,更扩大了农村内部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使大部分普通农民子女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发展地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治理,阶层固化问题就会形成,必将影响到农村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农村内部教育分化的原因
一般来说,凡存在的事物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许多农民宁愿花费一笔不小的择校费和其他各种额外费用,忍受长期的奔波甚至是与子女长期分隔的痛苦,顶住读书无用论的压力,尽力把子女送人城市学校就读,自然也有他们的考虑。这是因为:
1.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农民子女进城择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城市中心论的结果是教育资源向城市的长期倾斜,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不断扩大,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差距上。从基础设施来看,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资金主要由农民集资,城市学校主要由政府拨款,农民聚集资金的能力有限,加上乡镇政府的吃饭财政,有限的资金经常被挪用,因此,农村中小学一般基础设施匮乏,甚至基本的教学设施和体育设施也没有,学生上课的教室都有很多是危房,更不用谈什么图书馆、实验室了。虽然,“普九”运动使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学校的发展更陷入资金困境。而城市学校基础本来就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其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从师资来看,当前支撑农村教育的依然主要是那些民办教师,年轻教师缺乏,且缺乏竞争意识,学历普遍偏低。虽然民办教师绝大部分已经转正,但学历并没有提高,学习机会也不多,且年龄普遍偏大,责任心也在不断消退,普遍有一种混到退休的打算;年轻教师则人心不定,主要精力用在如何进城上,教学质量自然会不断下降。并且,农村学校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美术、音乐、体育、自然、历史等课程基本没有。而城市教师的平均学历却在不断提高,建立了终生学习机制,岗位竞争激烈,学校普遍树立了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马太效应不断显现,客观上促成了农民子女的进城择校潮。
2.农村教育布局的不合理,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客观上推动了农民子女进城择校。其实,经过“普九”运动,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已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缺乏超前意识,不能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学龄儿童的减少,农民家长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使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采取撒胡椒面式的“普九”模式,大量教育资源被分散在一个个村落,随着学龄儿童的减少,大量教学资源被闲置。中小学的合并虽然能使学生在一个中心区聚集,但由于农民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使学生就学十分不便,并留下大量安全隐患,这在客观上要求寄宿制,但由于农业税的减免,乡村小学难以筹措这笔相当大的资金,闲置资源也不能够变现,使寄宿制缺乏资金支持,难以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3.优秀师资的缺乏导致农村教育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剧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教育由于先天不足,处于弱势,教师缺乏发展机会,生活娱乐设施匮乏,因此,要留住人才不容易。原来的教育投入机制不仅没有弥补这些差距,反而扩大了差距,由于城市教师工资由财政统一负担,地方教师30%的工资由地方财政负担,在分税制后,中国大部分乡镇是吃饭财政,农业税的废除使财政状况更糟,因此,这30%的工资变为名存实亡,更不要奢谈什么福利。虽然,当前的县级、省级财政统筹教师工资使城乡基本工资基本一致,但津贴、福利相差还是很大,城乡生活质量也相差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农村教育人才的大量流失,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难以满足农民对教育不断提高的质量要求。
4.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生存竞争。使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农民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进城择校。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较好的发展条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他们有能力承受高额的择校费。并且由于人口控制的有效性,城市学龄人口的减少,导致一些教育资源的过剩或闲置,也为农民子女进城提供了就学机会。另外大量私人资本自由地涌入城市教育领域,也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因此,当前一些农民子女进城择校读书是城乡长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农村教育现状不满的主动反抗,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进城择校在满足了部分农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同时,却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内部教育分化带来的危害
一部分农民子女进城择校读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缓解了一些城市中小学学区生源减少之苦,避免了这些学校教学资源的闲置。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民子女进城读书是对城乡教育差距扩大无奈的选择,在增加家长经济负担的同时,更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后果。
1.导致教育机会的进一步不均等。特别是那些无力承担子女进城的学生家长,将使他们的子女处于非常不利的受教育地位,导致贫富分化代际遗传。当今时代,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只有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避免阶层的固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像当前这样让教育机会与经济地位紧密相关的话,社会不平等就会被教育复制并被教育所固化,使社会进一步分化。
2.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调。由于受到高额的择校费的刺激,一些城市中小学过量招收择校生,以期增加学校收入,很多学校不顾本身实际情况,搞超大班教学,不仅教学设备被超负荷使用,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农村学校则面临着生员的大量流失和计划生育导致的生员减少的双重夹击,导致教学设备严重过剩和闲置,教师的劳动效率降低。
3.导致农村孩子辍学率的反弹。由于学生持续减少,农村学校缺乏学习气氛,教师上课积极性下降,学生的厌学情绪上升。学生过少,还必然导致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教师和学生的流失率上升,形成恶性循环。那些人城择校的农民子女,由于习惯和身份问题,有可能受到歧视,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进人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则更有可能受到城里孩子的歧视,难以交到朋友,形成自卑、自闭型人格,并且这些民工子弟学校鱼龙混杂,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学校周边环境普遍不好,管理比较松散,也促使学生辍学率上升。因此,消极地逃避城乡教育差距对农村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4.不利于农村未来的发展。中国的城乡差距一直存在,并在进一步扩大,农民想离开农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中国的现代化又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又必须依靠农民自己。一部分农民的子弟从小就在城市长大,对农村缺乏感情,而大部分留在农村的,则由于受教育程度差,辍学率高,又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这样,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就可能会后继乏人,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不仅影响到未来农村的经济发展、国家未来的粮食安全,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及现代化的实现。
5.增加了进城择校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催化了教育腐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中国,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农民的收入依然比较低,在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下,优质的教育资源依然稀缺,教育的部分市场化是建立在教育的垄断化之上的,要想突破二元体制,获得较好的教育,学生家长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这些额外的经济支出成为家长们的沉重负担,而大量资金从农村的非生产性流出,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看到农村教育分化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农村教育分化对教育机会均等、对农村未来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
四、促进城乡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教育,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更是作为一种发展手段,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机会的公平。然而,当前的农村教育分化既没有促进社会机会的均等,也没有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农村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教育的机会均等,维护社会公平。
1.要平衡分配教育资源,促进城乡社会教育机会的均等。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经费一般是中央政府出2%~4%左右,地方政府出20%~30%左右,其余的由基层乡镇筹措,由于中国城乡经济差距很大,农村经济薄弱,资金筹措困难,导致城乡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分税制进一步弱化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功能,农业税的减免虽然有利于农民,但却将很多地方的财政逼上赤字,必须靠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才能运转,很多基层政府负债累累,根本就没有能力来发展当地教育。虽然现在教育经费统一以县为单位统筹,但中国除沿海外县域经济不很发达,小牛拉大车难以胜任。另外,中央政府有限的教育支出过于偏向高等教育,造成中国教育投资的失衡、投资效率的低下。因此,要平衡城乡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扭转当前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体制,让中央政府承担主要的基础教育经费,起码承担80%以上,教育经费应该重点偏向于农村教育,并尽可能地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
2.必须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地布局教学点。经过“普九”运动,农村基础教育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然而,随着学龄儿童的减少,大量教学资源被闲置,学校合并成为一个趋势。但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距离过于遥远,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寄宿制学校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考虑到小学1~3年级的孩子比较小,寄宿制不太妥当,可以考虑将几个农村教学点合并在一个中心点,教师每天分别护送孩子回家;并且,现在村村通公路已很普遍,机动车也很普遍,交通与安全问题应该比较好办。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考虑将乡镇中学延伸,开办4—6年级的寄宿制班,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
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在合理布局教育点、增加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要提高教育质量,还必须有优秀的教师。当前,由于农村生活艰苦,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因此,教师的主体依然是“收编”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他们普遍学历低,情绪低落,年龄偏大,责任感不强,导致教育质量上不去。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们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打破教师岗位终身制,优胜劣汰,严格考核;其次,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考虑到农村条件艰苦,应该让农村教师待遇高于城市教师待遇;再次,像日本一样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几年一轮换,打破教育职位的垄断;最后,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4.改革农村的教育体制,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一般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后才会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国人均GDP在刚过1000多美元时就跃进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导致学生就业难,造成资源大量浪费。而且,中国依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职业教育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中国的工业化。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执行城市偏向的国民教育,导致学无所用,学生产生厌学症,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农村发展。因此,必须对农村教育分流,在初中阶段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初中后更要把职业教育作为主体,以促进农民的城市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篇10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69-03
作者:肖祥敏,南华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海波、肖明,南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衡阳市社科基金2006-2008年,衡阳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研究ZC-032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公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年龄14周岁以下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由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所致。据全国妇联今年2月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农村老家生活学习、靠祖辈或其他亲友照顾的孩子)约5800万人,其中十四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要让这个特殊的群体能够健康成长,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衡阳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及受教育的现状
衡阳市地处湖南省的南部,人口近730万,流动人口已近12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高于全国流动人口10%的水平,其中流出人口为105万人。由于衡阳市流动人口绝大部份是农村流出人口,规模巨大的人口外流,由于种种现实困难,大部分流动人口只能将子女留守在衡阳的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家庭严格教育的缺失,而导致成为社会中的“问题儿童”。
以衡东县、未阳市和常宁市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衡东县位于衡阳东部,县域面积为1926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而耒阳和常宁是两个县级市,分别于1986年和1996年改县设市。耒阳位于衡阳东南部,面积2656平方公里,人口113万;常宁位于衡阳西南部,面积2055平方公里,人口83万。经过调查分析,这些县(市)农村留守儿童具有以下特征:
(一)、分布广,村村有留守儿童。据统计,衡东县58.41万农业人口中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约有10万余人,由此产生大量留守家园与父母分离的少年儿童。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15岁)74873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6500余人,占总数的22%,个别地方甚至高达30-40%;全县561个村每个村都有留守儿童。
(二)、比例大,超过在校学生的半数。在校外出打工人员子女比例大,衡东县踏庄乡踏庄中学的调查显示,该校现有在校学生270人,外出打工人员子女达139人,占在校学生人数的51.48%。在这139人中,父母都外出打工或由单亲家庭直接监护的有76人,占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54.68%;由外公、外婆照料的48人,占34.53%;寄养在亲戚家的13人,占9.35%;基本无人照料的有2人,占1.44%。
(三)、沟通少,留守儿童心灵扭曲。留守儿童家庭以父亲外出和父母同时外出占了绝大多数,外出打工地点普遍较远,回家频率低,与子女缺少沟通。据耒阳和常宁两市统计表明,大部分(占总数的64%)留守儿童家庭是父亲在外、母亲留守,25%的家庭是父母双方同时外出,而母亲一人独自外出的只占11%。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以省外、省内其他城市等的外地打工者为主,其中又以去广东居多,据统计,遥田镇和肥田乡庙下圩村两地外出务工的父母中,长期性务工的占大多数,大约77%,这77%的父母中有一半以上一年只回家一次;而此种情况在胜桥镇玉泉村尤为明显,在那绝大多数(超过95%)的农民工都是长期性务工者。而且,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的联系很有限,电话是主要的联系方式。平时由于远离父母,长期得不到父母贴心关爱和心灵抚慰,很多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容易形成孤僻、敏感、不合群、寡言少语的性情,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其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形成。部分儿童因感情空白、精神空虚而早恋,以致耽误学业,更有损身心健康。
(四)、成绩差,留守儿童辍学的多。这与他们缺乏父母督导、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有关。有的父母在外挣了钱,为弥补孩子,大把地寄钱给孩子用,使孩子养成了坐享其成、不思进取、认为读书无用的心理,以致学业无成,有的甚至辍学。据衡东县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中失学、辍学的留守儿童占了40%。因此,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五)、监督不力,留守儿童引发心理疾病。由于对儿童监管不力,易成为“社会问题儿童”,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父母在外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最后是价值扭曲。这就把留守儿童客观上造成了“准孤儿”、“准单亲家庭”的出现。公安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其中,女童容易成为犯的对象,男童则容易被人贩子拐卖。
二、制约留守儿童接受正常教育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留守儿童不能接受正常教育的现状来看,状况令人担忧,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现阶段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的实现。其原因主要有:
(一)、从社会整体发展过程来看,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必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状况,而社会政治经济客观环境跟不上教育的发展状况,就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负面因素。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方面的原因。二元户籍制度是留守儿童不能获得公平教育的制度原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并接受当地的教育。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繁杂的收费,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
2、经济方面的原因。贫富差距悬殊是留守儿童不能获得公平教育的经济原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变。这对于经济欠发 达地区,当地政府无力缓解农民外出与子女留守的矛盾;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同样因为贫困很难改变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实。
3、主观方面的原因。政府重视不够是留守儿童不能获得公平教育的主观原因。当前,尽管有些地方为农民工子女上学开了方便之门,但从总体看,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还是不够。有的只关注农民外出务工创收和向城市转移,对留守儿童问题却关注不够,有的甚至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民工自己家庭的事情,没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因此,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任何措施。
4、物质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短缺是留守儿童不能获得公平教育的物质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二是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规划和措施。三是教师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沟通有限。
(二)、从家庭来看,家庭教育意识淡漠。外出父母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即使打电话,关注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特别是0-14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城镇教育费用较高,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从学校来看,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而且农村学校只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应试教育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及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为此,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进行伦理思考,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从制度看。首先,户籍制度阻碍了留守儿童进入城市接受平等教育。因此,要尽快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制定有利于农民工就业、定居和公平的儿童教育体制。要逐步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导致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消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流动,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尽量减少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因素,保障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这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其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登记制度、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以及入学升学指导制度等。最后,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总之,要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从学校看。一方面,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多建立寄宿制学校或类似托管中心的机构,由在校班主任、老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从生活上关心、从心理上帮助,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情感的补偿。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应尽快作出适应性调整,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二是开设生活指导课,增加人格教育、性格教育内容。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政府看。首先,地方政府要坚决取消学校对外来工子女教育的一些歧视性政策。在学校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家庭经济条件好和学习品德好的学生与留守学生结成对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其次,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使农民工子女不再“留守”,而是随父母共同进城。使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再次,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篇11
一、农村语文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对于农村小学而言,由于受到多方条件的综合约束,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在因素,相对于城市小学的学生而言,在知识视野、资源的可获得性等方面都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学方法、有限教学资源的组织和利用等则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主体存在问题。在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中,存在两大不良倾向。一部分是老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深谙语文教学中的考重点,有高效地指导学生应试。但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这部分老教师往往很难适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一部分是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敲定不准,虽然在教学媒介、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方面创新有余,但是很难做到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往往是重形式轻内容,很难达成高效课堂。
2.教学方法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对于老教师而言,往往习惯于“讲授+问答”的方式,这种语文教学结构模式陈旧,教学过程呆板划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做到教学相长。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过分重视在教法、媒介等层面的创新,忽视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介、教学方法等外在物质的有效嫁接与融合的研究,一味追求没有内容的创新,这也势必会造成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流于形式。
3.教学资源没有得到优化应用。一方面,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等资源在广大农村的普及,农村学生学习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易获得性都在空前的增强,网络、影视等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极易获得的资源,这为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资源的拓展提供了物质准备。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教学资源时存在个人偏好,加之教师自身素质原因,网络资源的复杂性对小学农村语文教师对于网络等资源的组织和运用能力提出了考验,很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在相关材料的准备和运用上也难免偏颇;小学生处于求知欲极强的时期,自控能力较差,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在运用网络资源等进行语文学习时则不能正确把握方向,导致很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随意性很大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双主体的教学相长等来提高小学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将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对于老教师而言,要转变应试教育背景下“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营造起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由原来的知识单向灌输形成教学的双向互动。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要注意“过犹不及”,在创新方面,要将外在形式的创新与教学内容的需求做到有机相融,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还有优化教学结构,精编训练程序,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要提高对信息的整合运用能力。在运用影视、网络等信息资源时,要充分了解农村小学学校的校情和学情,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优化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奇,旁征博引,不知所云。其次,要提高对先进教法的应用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除了教学观念有所创新之外,教学方法也有多创新,课堂教学已经由教师的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很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被逐渐导入课堂,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导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应用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对先进教法应用能力的增强更多地是要靠教师的实践与反思。最后,要提高对资源的借鉴应用能力。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巧借优秀资源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极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快加强在资源应用方面的能力。对于农村语文教师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能借助的语文教学资源丰富,例如经典作品、媒体资源、(音)视频简介、课件资源、精品报刊等。针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的现状,根据教学的需要,除教材资源外,将不同渠道的有价值的课程教学资源,巧妙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有效性,把课堂建设成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
三、培养农村小孩的自信心
农村孩子无论在书面表达还是在口头表达方面,都显得比较“木讷”。这些孩子从小生长在农村,能见识到的东西很有限,平时的阅读也仅限于课本,基础比较薄弱,因些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1.为小孩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农村留守小孩较多,平时缺乏教管,爷爷奶奶总是呵护有加,孩子势必少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就缺乏交往的机会,甚至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因此老师平时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分组活动,让小孩多融合在一起,创造沟通的机会。
篇12
一、农村基础教育欠账过多的问题
农村教育一直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加之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片面的思想认识,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重城市,轻乡村;重考分,轻素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教育体系呈分崩离析之状。农村教育体制改革,通过考试,解决了民办教师的供养问题。将一部分合格的教师纳入了财政分配的行列;而将另一部分教师清除出了教师队伍。通过精简机构,撤销了乡镇级的教育组,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通过减赋,取消了教育附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成绩是主要的,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也为教育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农村小学的老师减少了,却没有想办法予以补充;体制精简了,对农村基层学校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去。弄得乡村学校有没有老师没有人管,学生有没有地方上学没有人管,农村有多少适年儿童辍学更是没有人管。说到底,还是对农村教育的管理投入没有跟上。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造成严重的教育缺失,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不良后果。
2、农村学校生员有青黄不接之势。随着打工族的增多,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选择了就近的学校就读;也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城里购置了房屋,将自己的孩子转学到城里读书。这样一来,有一部分农村学校的学生就逐渐少起来了。有些地方,不仅学生少,老师也少。某市徐刘小学2006年全校只有2个老师和3个学生。其中一年级一个,二年级一个,五年级一个。老师教了一段时间,维持不下去了,就将学校撤销了。这三个孩子没有地方上学,其中有一个小孩投靠亲友在镇上读书,另外两个学生就只有辍学。农村类似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今农村富裕了,上学的孩子却减少了,岂不是咄咄怪事?
3、农村投入不足如断乳待哺之羊。所谓的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究竟是指的什么呢?除了一些特困地区的学校没有校舍,没有课桌之外,应该说在中国的中东部地区的乡村里学校的基础设施还是有的。村镇中小学主要是老师不足和教师的工资没有着落。在财政、地方和农民共同负担的年月里,供养了大部分民办老师,他们的素质虽然不高,但他们能解决学生的识字问题;他们虽然没有养老保险,但是有的人教了一辈子的农村小学生也无怨无悔;他们虽然很难造就出批量的大学生,但他们却为农村减少了成千上万的文盲。他们是深受当地的老百姓爱戴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在农村,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学校收费过高,农民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让孩子停学;另一方面,有许多中小学却成了欠账大户。几乎每个学校都欠着一屁股的债。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投入不足,还是经营不善呢?人们是该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二、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有受农村整体投入欠账的牵连,也有人们对农村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有受城市教育挤压带来的伤痛,也有形式主义带来的困惑;有农村的瓜果熟得快,农民的孩子当家早的惯性,也有长远的利益见不着,眼前的利益来得快的误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重城轻乡的教育投入方式使得农村学校负债累累。长期以来,城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着基础教育,几乎没有一个城里的孩子不是高中毕业的;而农村的孩子没有进过学堂门也不足为奇。一方面,城市学校的资金来源比较多,上面来检查也可以装一装门面,教育经费偏向城市的自然也就多一些了;另一方面,农村面宽点多底子薄,要想把所有的学校都办好,的确不容易,再加上过去的农村学校,大多数是靠农村收取提留的一部分来供养的,有的地方提留收不起来,就只有欠着学校的。日积月累,学校的欠账越来越多,经费越来越紧,无米之炊的日子也越来越频繁。过去的一村一校,慢慢地变成了由邻近的两个村或者是三个村联合办一所学校,有些地方甚至把联办学校也撤销了,孩子们只好跑上十多里路到镇上去读书。有些孩子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干脆就不上学了。农村的孩子没有上学的地方,虽然说不完全是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是,投入不足却是最根本的问题。
2、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检查使得农村学校雪上加霜。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活动,的确促使农村教育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有很多中小学就是在达标中欠下的账。有些学校本来就不富裕,为了按照上级的要求达标,就不得不大兴土木,不得不咬紧牙关增加一些设施。检查一阵风就过去了,可学校的债务却不是一时半载能还清的。学校又没有正当的资金来源,只好以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为代价来逐年偿还债务。负担加重了又迫使有些家庭不宽裕的人家望而却步。这种恶性循环把农村的基础教育不断地推向了深渊。
3、农村教育整体滑坡使得投资载体发生变化。农村基础教育是以中小学为载体的。目前,有些地方出现了村里没有小学,镇上没有中学的问题,没有了学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钱该往什么地方投呢?是这些村不需要学校,还是领导者的心中没有农村学校呢?是农村的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还是先把别的大事抓好了再来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呢?是脚踏实地逐村逐户地调查拿出农村教育投资方案,还是泛泛地说说而已呢?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根源在哪里呢?在于有些人对农村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归根结底,还是存在着对农民的感情问题,存在着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的问题。尽管农村的孩子不能上学不会损害某些领导者的切身利益,但可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尽管农民的儿子提前加入了打工族的行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尽管农民的子女辍学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却是可能造成未来国力减弱的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们不重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行吗?
三、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策略
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每个行业的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然而教育却是一项基础建设,它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而人的素质的高低却对未来经济建设的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就要十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问题,就要改变投资载体的现状,注重主体投入的方式,确定总体投入的方向。
1、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载体的引导、指导和督导。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忽视,不能断档,更不能荒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摸清投资载体的现状,调整农村教育的格局,建立基础教育的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引导、指导和督导。所谓引导,就是要逐村逐户的调查摸底,并且登记造册,彻底清查出农村究竟有多少孩子是在外地上学,有多少孩子没有上学,要像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来一个全民动员和全民配合,对适龄的辍学儿童要进行分类排队,有多少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没有能力上学的;有多少是因为教育环境欠佳而导致孩子辍学的;有多少是受其他因素的制约而上不了学的。摸清情况以后,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力争不漏掉一个孩子,不发现一个新文盲,不为今后留下一个新的遗憾。所谓指导,就是要对农村缺师少教的问题拿出一个指导性的工作方案出来,要进一步整合农村教师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在舆论上引导老师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任教,对在这方面成绩突出者予以大力表彰;在工作待遇上要尽可能地给予改善,为他们创造一个在艰苦的环境里教书育人的良好条件;在对农村教师师源的补充上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设想和长远的规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长期地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抓出成效来。所谓督导,就是要恢复或者重建农村教育体系,对农村教师的设置、定位、培训、检查、考核以及职称和职位的晋升等工作要有人问,有人管,并且要层层落实督导责任。只有建立起农村教育体系,解决好农村的师资力量问题,让农村的学校里有人教书,有人读书,才能为农村的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把那些不能读书或者不愿意读书的孩子请进学堂里来,才能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变为有效投入。
篇13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好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个既有具体内容,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例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穿过隧道”游戏,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4个队,每队人数为偶数,各队站成面向的2列横队,相距一大步,相对的2人手拉手向上举起,搭成“隧道”。教师发令后,每两人一对地依次从隧道穿过,出隧道后又在排头重新搭成隧道。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把脚伸到前面,这不但影响了练习效果,而且还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及时指出来,除给学生讲述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要着重讲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让学生明确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需要大家互相服务。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团结协作方面很欠缺,集体荣誉感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课中的游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课前热身“萝卜蹲”的游戏,这个游戏是要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配合,动作不协调,不一致,喊声不齐都会被淘汰,只有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才能做好才能获胜。还有两人三条腿跑,接力赛等等。时间长了,对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从实际出发。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乐于学习的,并且都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动作、技术好的学生来当组长,其他学生分配到各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同学们来练习教师教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这样比教师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练习效果要好。例如,在教授加速跑时,如果只是把学生分组练习跑,学生跑上两三次就厌烦了,就叫苦叫累了。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求表现自己。竞争又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迎面接力跑的方法,把学生分成组进行比赛,以先跑完的组为胜,对优胜队进行表扬,输的队也要表扬,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最后再把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加以规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发出笑声,增强竞争意识,教学效果也就好了。例如,在开始部分,做准备活动时,如果经常运用慢跑,然后做徒手操,这样学生会感到很乏味。把“抱团”游戏用到准备活动中去,学生边跑边做徒手操,听教师的口令抱团,这样学生很尽兴地完成了准备活动,更有利于基本部分的进行,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