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信息化职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功能自动化阶段。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生产领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可能,使得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制造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行,由此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物料管理计划(MRP)等自动化系统。
信息集成阶段。八十年代针对设计、加工和管理中存在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实现制造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采用计算机采集、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一系列信息集成系统,如CAD/CAPP/CAM、CAD/MRPⅡ、CAPP/ MRPⅡ,CIMS。
过程优化阶段。九十年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意识到除了信息集成这一技术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如用并行工程(CE)方法, 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下游工作中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重组设计过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用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PR),将企业结构调整成适应全球制造的新模式。
敏捷化阶段。九五年以后,以Internet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Internet 在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组织管理方式,使以满足全球化市场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快速响应制造活动成为可能,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等新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
从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看出,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知识到应用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未来的制造业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一种信息产业,信息将成为制造业的决定因素,用信息技术促进未来制造的改造已成为时代潮流。21世纪,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信息技术在促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独占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联合和竞争两位一体,并超出国界,敏捷性成为制造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制造技术继续围绕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2 敏捷制造信息化需求
2.1 信息需求
信息革命促使了市场全球化,使现代企业呈现集团化、多元化和动态联盟的发展趋势:企业跨越不同的地域,产品涉及多个领域。这些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各地分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同一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员工之间也需要及时共享大量企业信息,企业和用户之间以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只有了解企业信息的需求,才能有效管理组织这些信息,选择合作伙伴,实现敏捷化制造。企业信息涉及有关产品设计、计划、生产资源、组织等类型的数据,不仅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和结构复杂,而且数据间存在复杂的语义联系,数据载体也是多介质的。
制造业中信息按其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产品制造信息、企业服务信息。其中产品制造信息包括产品信息和工艺信息。
产品信息[1] 包括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所有信息,如产品几何拓扑信息(3D实体模型、2D图纸以及VRML格式图片等)、加工要求信息、组成产品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信息、装配要求信息、产品检验信息、产品功能信息、产品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等信息。
工艺信息 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加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设计规范,用于新产品的加工工艺性和设计可行性评价,提供各种加工手册、设计手册。
企业服务信息包括产品市场信息(产品基本价格、批量价格、价格的有效期和交货期)、企业生产能力信息(主要设备、特殊设备、大型设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信息等。
2.2网络服务需求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网络应用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希望上网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
能有行业性的专业网站提供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
能在网上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活动提供依据;
能在网上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与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组织网上用户的培训与产品使用问题的解决等;
与协作生产企业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如产品销售、产品的虚拟展示等;
数字化产品模型共享,建立一个虚拟三维产品的“图书馆”,让各企业分享,减少巨大的重复性CAD造型工作。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研究现状
3.1 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企业的CAD、CIMS、ERP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如:
“信息公路上的车不多”,网上信息量少,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吸引用户;
上网费用还太高,不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技术上还较为复杂,用户无法自我维护;
网上的电子商务条件还不成熟,无法进行网上交易;
Internet服务提供者(ISP)和Internet内容提供者(ICP)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改进;
众多传统的传媒业正面临着重新划分市场的激烈竞争。
必须解决如何利用信息网络为广大用户,特别是直接创造财富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一问题。
3.2 制造业网络工程研究现状
市场的全球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一系列现代生产模式和制造哲理,要求改变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实现多种敏捷组织形式,如项目任务协同功能工作小组、虚拟集团及多种合作组织机构,建立起协同合作为主导的“竞争 � 合作 � 协同”机制。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中海量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可能,促进了敏捷企业网络化工程的组建。
国外典型研究有[2~6]:1994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敏捷制造的使能技术(TEAM)”,TEAM集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建立了一个“产品实现过程模型”;“全美工厂网络(FAN)”建立于1995年,是国家工业数据库,提供包括生产能力,各种工程服务项目、产品及其价格和性能数据、销售和用户服务专门服务;1995年洛克海德·马丁航空公司建立“制造系统的敏捷基础设施网络AIMSnet”,利用国际互联网支持和管理敏捷企业的供应链;美国通用电器研究和开发部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网络(CAMnet)”建立于1996年,它通过Internet网提供多种制造支撑服务,如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加工过程仿真及产品的试验等,使得集成企业的成员能够快速连接和共享制造信息。这些网络主要为大公司的成员和客户提供服务。
国内的主要研究有:
虚拟异地合作设计组织[7] 主要强调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获取设计知识的异地合作。我国企业存在一批可以支持产品开发中设计知识获取的资源或潜在资源,要使这些资源以及企业外资源能以企业开发某项产品的行为为中心并和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为这个项目的完成进行设计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的获取工作。已有一些异地合作设计组织的新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中有一些局部非常初级的试验,如上海交通大学与上飞厂之间进行了异地设计的联网试验;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在策划异地合作设计网,但这些工作仍属开始阶段。
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5],[8] 强调生产系统的网络化。分散网络化是指将动态的、没有固定隶属关系的和地理上相隔的集团,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把它们加以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快速地以合理的成本将产品从设计转入生产。通过国际互联网,对产品设计、工艺、生产和工况信息从一个生产单元传送到异地的生产单元进行测试。上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于1998年提供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快速原形制造中心的上网服务,同济大学也与香港某些中小型企业进行了联网合作制造模具的试验,但这样的系统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和配套措施。
4 敏捷制造网络工程实施建议
利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构建敏捷制造网络集成平台,可建立有关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结合成一体的敏捷制造网络体系,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设计制造过程的集成;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虚拟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建立网络化制造工程,具体实施包括基于Intranet 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化和基于Internet制造业与外界联系的网络化,如图1。
4.1基于Intranet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化
实现企业中工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制造过程各子系统的集成,完成企业内部网的
图1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议
建设,深化应用CAD、CIMS技术,提高企业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新型制造模式下的管理水平。
篇2
工程质量监督是我国特有的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体系,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完成了监督方式从核验制到备案制、监督机构从责任主体到执法主体等重大转变。《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5号部令)更是明确规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下简称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将规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有关单位质量行为列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还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制约了监督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和监督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以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为主导的政府监管体系和以各方责任主体为主导的企业自律型或第三方监理型的社会监控体系未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两大体系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相互缺乏互信,无法形成合力而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更有部分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和追逐利益的考虑而放松质量控制,甚至陷入与主管部门的“猫鼠游戏”怪圈,人为造成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⑵工程质量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沿用传统的以工程项目为单位、以实体质量检查为主的监督模式,由于平均使用监督资源而往往导致监督力量不足,对工程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监督不严,对需重点监管的工程项目和责任主体监管不力,对整个地区宏观质量形势把握不够,使监督工作陷于微观,既不能充分体现政府质量监督的行政执法特性,也无法有效提高监督效率。
⑶在社会监控体系中承担重要角色的监理单位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存在大量违规行为。比如越级监理、挂靠监理、将监理业务转包等等,甚至与建设单位签订虚假合同,卖图章,只收费,不监理,又或者与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等相关单位串谋,在混凝土、钢材等重要材料和重要工程部位的检测等关键质量控制环节上弄虚作假,造成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缺失。
⑷工程质量监督的手段与方法落后。目前我国工程质量处在总体受控但问题不断状态,工程质量通病普遍存在,特别是由于混凝土质量问题而造成房屋结构安全隐患的重大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传统的“眼看、手摸、耳听”等工程质量监督方法不科学,无法适应工程质量隐患所特有的隐蔽性和后验性,这种状态已严重地制约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影响了质量监督机构的信誉和形象。
综上所述,为贯彻落实5号令精神,全面改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段和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效能,就必须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点,实现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将有限的资源按照差别化监督原则合理分配,依据信息系统实时采集的数据对应重点监督的工程项目、主要材料、关键分部、信誉差企业等及时作出准确评估并监管到位,从而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国内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大部分是针对监督机构内部办公自动化应用而建立的,实现的功能主要是报监登记及内部公文流转。而建设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方主体参与、受众多因素影响,涵盖工程施工、施工监理、混凝土生产和使用、材料供应和工程质量检测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要从根本上治理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就必须建立能够很好融合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监控体系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平台,将数据采集端口直接连入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系统、监理项目部的工程监理系统、检测机构的测试管理系统和混凝土企业的生产搅拌系统,实时采集并汇总、分析质量数据,为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监控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3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实现
3.1项目概述
本项目的目标是要建立一套功能高度集成、数据实时采集统一管理的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平台,将分布在襄阳市各城区及县市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以及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和混凝土生产企业等联结起来,从而建立起覆盖襄阳全市范围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该项目主要包括负责采集钢筋、混凝土等主要建材和工程结构质量检测数据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检测监管系统)、“混凝土质量追踪与动态监管系统”(以下简称混凝土监管系统)和负责实施监督管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监督系统),其中检测监管系统连接到所有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了力值试验的数据自动采集,确保了钢筋、水泥等涉及主体结构安全和地基基础安全的关键数据能够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地自动进入系统;而混凝土监管系统则通过直接采集每批次混凝土真实生产配合比和主要原材料用量,建立了一个覆盖混凝土生产(混凝土企业)、使用(施工单位)和监测(监理公司和检测机构)全过程的质量追踪及动态监管系统;监督系统则将两个监管系统采集并自动上传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了所有在监工程的动态质量档案,同时通过系统内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型(规则)和行为评价模型(或诚信评价规则),自动对出现质量偏差的工程项目或出现行为偏差的企业进行预警,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科学、准确和权威的信息支持。
3.2系统数据流程说明
本项目要建立数据实时采集、管理高度统一、信息分级共享的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平台,数据处理必须遵循统一标准和严格流程。其中监督系统既是数据源头也是数据处理的终点,即所有工程均从工程报监获取唯一工程监督注册编号开始,混凝土的供应应按其相应工程项目获取唯一的批次号,混凝土的生产按其批次号自动记录实际配合比及投料数据,混凝土的浇筑使用也由监理按其批次号记录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试块的取样送检也由施工单位按其批次号进行样品登记,并且在取样过程中由见证人员监督并植入RFID芯片以确保试块的真实性,材料的检测则严格按照送检的工程项目所对应的工程监督注册编号进行,其中力值试验的数据全部自动采集并自动上传,杜绝人为失误或作弊,混凝土试块更直接读取RFID芯片,所有数据最终自动按工程监督注册编号汇总到监督系统,出现质量偏差的工程项目或出现行为偏差的企业系统自动预警,由监督人员针对质量问题开展相应的质量整改监督工作,并确认最终整改处理结果,形成完整的质量监督闭环。具体流程见数据流程图(图1)。
3.3项目关键技术
⑴建立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数字综合评估模型。本系统将依据国家或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将来自各方的相关质量信息予以数字化处理,从而建立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综合评估模型、混凝土生产厂诚信体系综合评估模型、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诚信体系综合评估模型等,以此为基础可利用决策树等预测模型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将大量质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为监管部门专业化的决策支持服务。⑵对搅拌站和检测单位相关设备的数字测控改造。利用现代数字传感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对搅拌站和检测单位相关设备进行改造,从而保证混凝土相关生产数据和主要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实时和自动化采集并向系统传输,杜绝目前比较普遍的数据造假现象,净化市场。⑶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综合采取数字水印、信息加密、防火墙、安全认证、网络安全审计、网络监测等各项安全技术,并辅以严格的分层次系统用户权限管理模式,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⑷服务器群集技术和数据备份技术。本系统涉及全市范围数以千计的工程项目和相关企业,必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可用性强的服务器群集技术能基本解决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硬件和网络故障问题;硬件备份、软件备份、灾难恢复措施和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相结合,确保了数据安全。
篇3
2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质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在过去的工程质监行业中,工作人员要对工程的建设信息资料进行统计与查询都是通过人工统计,然后以书面形式或者简单报表的方式进行上报,对于和工程有关的信息很难实现准确、实时的查询与分析,质监单位要对相关责任主体与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存在很大难度,尤其是新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非常快,规模也扩大了许多,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根本达不到要求标准。为了让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更公正,更透明,更好的评估和控制管理目标,督促施工企业等有关责任主体更重视工程的质量与施工安全,我们必须有效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来确保整个质监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提高质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1)在监督业务方面应用。要在建设工程质监领域的监督业务当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使监督更加有效科学,则可以建立门户网站来实现。我们可以建设一个门户网站和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包括安全监督模块与监理单位的监管模块。首先,建设安全监督模块主要是对建设工程的安全项目做好相关的安全监察方面的登记与安排,并具备有关工程的备案,还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增设分析统计等其他功能。其次,监理单位的监管模块需要实现的功能是有效记录监理单位关于现场管理、施工等资料的信息记录。此外,我们还可以增设管理决策模块,使其实现对工程建设涉及到的相关单位、人员、项目等管理功能。(2)建立核心数据库。要在工程质监领域实现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建立核心数据库,这是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核心数据库的建立能够直接影响到单位最终的管理决策。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动态实时的数据监测等是核心数据库的优势与特征,它是对建设工程全方位的展示。对于核心数据库的数据不但能实现共享,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还能使冗余数据得到有效降低。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工程质监业务的独特性以及所需要的管理数据都能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并确保建设数据库是规范而科学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工程质监管理与决策服务。(3)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质监工程领域业务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就必须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其能够具备和实现质监管理所需要的功能。总的来说,该系统需要具备三个功能。首先,由服务器端、客户终端还有这两者之间的信息传输体系所组成的底层软件系统和硬件,给整个系统提供底层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支持是其主要实现的功能。其次,网络管理系统功能。该部分所需要具备的功能比较多,包括公开政务,也就是向社会群众公示关于相关的管理职能、动态信息以及国家和地方对这一领域所做出的规定和政策等;施工现场的监督信息,对建设工程中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有关质量的数据等进行登记和储存;建设工程项目的网上报监,比如监督计划的制定;群众对于质量问题所进行的网上投诉,同时质监部门对投诉的处理结果也要在网上进行公布,让投诉人能够实时查询投诉结果;对质监工程的实时管理与控制等。最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研发出能够直接面向工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的客户终端。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质监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加大力度推行电子政务,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信息管理技术运用到监督业务方面,并建立核心数据库,让政府向社会的服务职能更突出,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篇4
(二)我国航空货运业的亮点与此同时,在已过去的八年中,中国的航空货运业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和亮点,这些亮点也集中表现在:1、伴随着中国贸易的持续增加和国力强大,中国的航空货运量始终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今年的总量预计将达到600万吨左右。2、中国政府的主管部门也意识到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困难,在一系列鼓励政策之外,也成功促使国内运力资源得到了整合。3、国内航空货运业的货源结构也已发生重大的改变,传统货源正在被迅速崛起的快递所取代,快递已成为推动货运发展的动力。4、在目前中国航空货运业处于分散经营的状况下,政府主管部门及时提出了要通过实施航空电子化的手段来降低行业成本和提高行业效益。
航空货运电子化
(一)IATA的电子货运(E-Freight)计划众所周知,电子化作为一项新兴的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均获得了眼球效益。尤其是将航空货运电子化作为“商务简化”项目一部分的IATA,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荐其电子货运(E-Feight)理念,并重点放在了纸张节约、实现各国海关无纸化程序等方面,虽然这些概念确实非常不错,也吸引到足够的志愿者和眼球效益。但是,这并不能适合全球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着巨大本国市场和广阔国土面积的国家。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国内航空货运业的人员,笔者将着重就我国推进航空货运电子化的风险分析如下:1、由于电子货运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国际航空货运领域,所以各国海关的无纸化程序的进展程度是所有各方最为关注的;2、但是我国海关部门在近几年推进电子货运项目中一直未能与国际航协所要求的电子货运目标达成一致,并存在一定差异和难度。因此,上述的困难直接导致了我国各航空货运企业及业均无法享受到电子货运所推崇的节约纸张和简化海关流程的理想目标。
(二)贸然推进电子货运的国内化发展分析正如上述存在的困难,在本次航空货运峰会上,有部分的国内机场就提议改变原有电子货运项目的推进路径,即将原有的电子货运国际化战略转为国内化实施,虽然这一提议和试点目前仅仅在我国境内的一两个机场得到了实现,但是这一变化就像一根导火索,未来一旦贸然推广电子货运国内化,笔者分析将有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我国航空货运业的格局,这是为什么呢?1、电子货运理论所提倡的节约纸张、海关简化等理念固然具有非常超前和理想化思路,但实际上作为航空货运业中的纸张节约众所周知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各国的海关简化理念更是涉及了所在国政府在有关本国法律、规则和执行的深层次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2、电子货运目前仅仅宣传了其项目第一步为电子运单,第二步为电子货运的概念,其实根据笔者长期深入的研究,其电子货运计划还有其第三步的发展,这就是“电子结算”;IATA依托的其已在国际上进行20年之久的CASS(货运结算项目)为基础,一旦上述三个步骤(电子运单和电子货运捆绑电子结算)在我国境内实现捆绑或合并,届时我国航空货运业的近百亿的运费交易、100%国内货运数据以及人管理均将受制于这个电子货运捆绑项目。3、与此同时,国内军事、警用、维稳物资的运输也将被彻底曝光并一览无余。4、正如IATA推广其E-Freight的描述一样,电子货运可以取代纸质货运单,但是我国目前的纸质货运单还是一种发票的体现形式;假如一旦我国国内实现IATA的无纸化运输,那么是否也需要得到国家税务总局的许可?毕竟我国航空货运产业链中各个参与方均需要纸质的发票,至少这样的现状还需要维持多年。以上这四点可能是我国广大的航空货运从业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的一个严重问题。
(三)我国航空货运业应对电子货运持有的正确态度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笔者借此次文章想郑重地向我国广大国内航空货运业人士强烈呼吁,我们一定要区分其利弊,电子货运固然是一项国际航空货运业的新兴技术,但是是否符合国内现状,国内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和由谁引导均是值得我们广大业内人士深思的问题,笔者在此倡导如下:1、鼓励中国的航空运输企业和枢纽机场应在其他国家更多地参加这样的国际峰会,不能老是邀请竞争者在中国常年开这样的峰会;2、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鼓励我国各航空运输企业和货运枢纽机场应当积极实施为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而在全球推行的各种货运计划和规则,包括在国际运输市场竞争使用电子货运或电子运单;3、但是,对于庞大的中国国内市场,笔者主张应当谨慎从事,因为国内市场是我国航空货运业的惟一“自留地”,一旦对外开放其数据、信息和交易,那么将势必会造成相当严重的不良后果;4、应当积极创造“中国规则”和“中国理论”,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在基础信息化方面大大优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提出解决国内航空货运信息的新方案,并由此建立起具有权威的国际话语权。
笔者的解决方案———智慧空运
(一)何为“智慧空运”及其关键点这个“智慧空运”在这里仅仅是一个简语,这也是我们中国向全球提出的首个针对航空货运业实施信息化推进的一个先进理念,其基本内容如图2所示。
(二)将RFID印刷进普通的航空货运标签将是一重大理念的突破众所周知,无论是世界各国的航空货运业,还是我国的航空货运业,所有各个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最大重点是———货物本身,其所附带的运单、文件等,均属于次要资料。因为货物本身是所有各方获得利益的最大源泉,也是政府关注安全的最大焦点。与此同时,这贯穿整个航空货运业的惟一核心也是货物本身,在观察货物所经过的托运人、包装人、地面人、销售人、机场地面人、承运人、中转人和收货人等这一链条后,我们不难发现能够自始至终并伴随货物的就只有货物标签,而货物运单往往会依照不同阶段的人而发现不同的变化,例如分运单和主运单。因此,航空货物标签才是惟一跟随货物“终身”的证明文件,尤其是目前广泛推行的电子运单理论,是完全可以把有关货物的其他文件,例如装箱单、舱单、报关单等实施无纸化改造,但是惟独不能将航空货运标签实现无纸化。否则由于货物本身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将会导致机场的搬运人员无法识别而产生严重的混乱。
(三)部署机场货运站的信息采集将是最大的中国特色亮点根据“国内智慧空运”的设计理念,我们此次重点是实现机场货运站的透明化,其采取的主要技术依托于先进的RFID技术,将机场货运站的货运流程实施全程信息化,从入库最终到装机。
(四)客机腹舱的信息化采集是未来的中国特色亮点之一考虑到目前国内近95%以上的普通货物(含部分快件)均采取客机腹舱运输的现实,而且这一现状也将维持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在过去二十年中,由于机场作为惟一地面操作,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航空货物在运输途中丢失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均是数额较大的贵重货物,而最终的赔偿往往是航空公司和受损失的人。因此,非常有必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为航空公司和机场之间的货物丢失进行界定。我们在保障空中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将采取以下信息措施,即我们将在客机的两个散货腹舱门及舱内上安装读写器和天线,这样一来将彻底解决航空货物装入机舱和卸出机舱的责任界定,同时机舱内的读写器也将实时掌握装卸人员在机舱内搬运装卸货物的状态,避免机舱内的货物丢失,当然这些动作均是在飞机经停时进行的,完全不在飞行中启动天线功能和读写功能,因为RFID及读写器设备均具有这样“睡眠”被控制的特点。
对国内各行业利益相关方的好处和难度分析
考虑到这个“智慧空运”是一个大概念,也是一个综合体系。因此,就需要对参与这个体系的各个行业利益相关方进行逐一说服(如表2所述)。
智慧空运”中的行业标准
根据对IATA电子货运的研究,其理论在前期最为显眼的是各类标准化领域和标准化程序。因此,作为我们提出的“智慧空运”项目也有相应的标准化领域和标准化程序(见表3)。
智慧空运”在未来带来的行业效果
篇5
其次从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进步,软硬件成熟的条件;企业管理对信息的需要与渴求;以及现在手工报销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财务管理的现状等几个方面说明,网上报销系统应用对于大中型企业迫在眉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然后通过网上报销系统简易流程图直观分析了网上报销系统相比传统手工报销方式在企业内控、财务管理、支付工续、后期查询统计等方面的优势。
最后重点阐述在选择网上报销系统、建设网上报销系统以及后期使用、维护系统时,各环节需要考虑的风险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文章旨在使网上报销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规范地运行,使财务管理能够更好发挥推动企业高效运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上报销系统;风险防范;预算控制;企业内控
网报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在线报销系统。员工通过网报系统可以随时登录网址填写报销信息提交报销申请,系统通过设定好的审批流按管辖权按金额等逐级报送,领导通过网报系统进行审批,最后到达财务部。财务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支付,最终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的管理软件。简单讲就是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财务报销工作进行集成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大环境下的财务报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各种系统管理软件日趋完善,同时兼具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完全可以适应任何企业的报销流程与内控设计,实现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现在的技术环境已经给企业使用网报系统提供了成熟完善的软硬件条件。
现代企业向着智能型管理方式转变,费用合理化、管理规范化、预算制定的精准、执行程度的把控、内部控制的科学严谨、管理会计的数据支持等等都需要以信息为支撑。这就对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和保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流程,但在管理制度执行与贯彻过程中,经常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原有的经验式、手工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财务工作也向着支持型和管理型转变,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有效地执行公司财务预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但功能往往局限于制作会计凭证,自动生成报表这条主线。在现实财务工作中仍有许多像报销这项工作一样,虽不算高精尖工作,但业务量大,后续支付、填制凭证中存在重复劳动的工作内容,而且直接与现金存款挂勾对准确性及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财务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这种重复的业务工作中,无法实现向“战略财务”的转型。因此急需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软件将财务人员从原始的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实现财务工作走上信息化、高效率的现代化运行方式。
二、网报系统的功能优势
网上报销系统起着信息收集平台的作用,将报销工作内容模块化,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一条龙”式的处理方式,所有的费用支出都可以通过网上报销系统,实现数据收集、数据规范、完成数据共享、数据集成,其核心是辅助实现企业内部控制。
(一)业务规范,信息传递流畅
报销单定义规范。填写的信息有容错控制,单据格式统一,防止报销单据“一人一样”。费用标准规范,系统定义各费用标准,超标准金额系统自动提示,防止超标费用报销。差旅补贴标准规范,系统定义补贴标准,防止标准不一。
网报业务信息内容完整减少或杜绝了人为出错,信息收发及时便捷,减少实物传递,并且保密性强。
(二)管控严格,层次清晰
预算实时监控、强化财务管理。网报系统可以实现预算全过程控制,预算执行、费用明细都可以实时查阅,分部门、时间、费用项目、人员,追查到具体凭证。随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做出及时调整,随时掌握现金流满足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审批流程清晰,内控规范。系统定义内控流程,内控固化,多级领导审核、多级金额审核、重点项目管理层层审核,防止越级越权审批。
(三)简化工序,高效透明
第一,员工操作时间灵活,财务工作集中。该系统实现报销全过程上网,员工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使用该系统填报单据,随时掌握报销单的进度,做到流程透明化。领导随时审批,方便灵活。财务按统一时间集中审核集中支付,缩短时间减少错误。第二,员工填制报销单时,其基础信息都是自动获取,无需重复录入。报销单金额自动累加,减少出错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固化会计科目,自动制证降低工作强度,也使费用项目应用规范一致。第三,网报系统减少人为干预,网上批量支付多级复核,快捷高效,支付更便捷。
三、实施网报系统的风险管控
网报系统的优点很多,但软件永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严谨的管理制度来弥补软件系统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将风险降到可承受范围内。
(一)风险管控思路
篇6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主要由人事、组织、劳动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宝贵历史材料,记录个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 它能够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真实、动态、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因此,管理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力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一、现行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执行政策
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科学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人事档案,我国在人事档案管理的执行政策方面有以下要求:
(一)档案材料要及时收集,归档。应纳入人事管理的相关文档要及时收集,个别材料要及时归档,整理,装订。每年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检查整理。
(二)档案材料查(借)阅
1、人事档案一般不允许外借。特殊情况需要借阅的,必须出具有关证明,并且保证档案材料绝对安全,在一周内规还。
2、人事档案除档案管理人员外,一般不得随意查阅,的确需要查阅的,由人事部门及管理人员在场现场查阅。
(三)档案转递。按现行人事档案管理政策,由人事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整理装入档案袋密封以后,并且在封口处加盖公章以后,方可以转递。
(四)档案材料保管要保密,安全。
1、人事档案材料的保管,坚持保密,安全,便于查找的原则。档案卷,内容,目录做到规格统一,样式一致。
2、人事档案管理要注意防火,防盗,防潮,防蛀。
3、人事档案集中放在档案专柜,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他人档案。
4、按照规定利用档案,严禁档案内容泄露。
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多数单位的领导总是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看成是一项保管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程度不够,认为档案只要不丢失,保存完好,便于查档等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不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自己的日程安排,对档案管理一项不闻不问,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普及,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已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上,但在档案管理方面,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还是采取手工编辑、检索的方法。因此导致一些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还有一些单位虽然采取了信息化管理,但也仅限于把个人基本情况输入计算机,而对于一些文字材料,比如职称论文,图片等由于工作量大都没有列入计算机管理,仍是以传统的纸质档案为主。
(三)人事档案收集工作力度不够。要想管理好人事档案,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收集归档工作管理制度。然而部分单位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制度。因而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不严格,收集归档工作不及时,被动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收集归档的材料方面。经常发现材料不全面,或者有些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是雷同的现象,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每个人的情况,人事档案管理犹如摆设。
(四)档案管理工作重保管,轻利用。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档案的接收、审核,收集、排序、分类、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等方面,以及做好防潮,防火防蛀、防霉变等等仓库保管工作,却没有认真思考如此辛苦地做这些枯燥乏味的工作是为了什么。因此也就没有几个档案管理者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研究,没有建立人事记录及人才技能库,也就无法充分掌握所管范围内的人才信息,不能为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专业支持。
三、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视。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单位领导要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成立档案管理小组,定期不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信息化管理,扩大电子档收集范围。在信息化的今天,要想真正搞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管理人事档案信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电子化。人事档案管理要扩大电子档收集范围。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最小的空间储存最大容量的信息,在个人基本信息管理方面,可以逐步将个人体貌特征等录入计算机,建立完整的个人数据信息库;另外将个人的译作、科研成果,著作、学术论文,图片,声影像资料等全部收入电子档案;为建立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条件。
(三)注重收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收集工作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干部选拔,考察,培训,晋升时对人事档案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做好及时收集工作,确保档案的权威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人事档案管理的重心转向开发利用。改变人事档案管理者的保管员的观念。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重要信息之源,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人事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可建立人事记录,通过审阅以往的人事记录,可以发现哪些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发现哪些人具有发展潜力,哪些人已经具备了从事空缺职位的能力与背景。建立人才技能库,当某一部门有空缺时,就将及时将具有这种能力的人都列出来,然后由人事部门直接对这些人进行考察鉴定,并适时选出恰当的人选。大大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结语: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只有将档案管理者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管理者在工作中始终充满激情,才能不断发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创新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为新时期的人才管理和利用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志丽;;浅谈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孙艺冰;;刍议人事档案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4期
【3】谭丽珍;;和谐社会呼唤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J];城建档案;2006年03期
篇7
二、现代多媒体信息系统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进入到一个多媒体时代,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多媒体技术产品的应用,同样也为军事化能力的提高作了很大程度的铺垫。多媒体数据形式一种非结构化的或者是半结构化的数据,它包含了人们可以辨别的信息,例如录音设备、个人信息文本文件以及商业数据等,还有就是也包含着人们无法辨别的信息,需要进行算法计算,进行数据的解密才能进行辨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的加密与解密,如语音信号的加密与解密以及图像的加密与解密等。因此可以这样总结到,多媒体数据一个包含特定特征、创建日期、含有语义、同时以音、视频或者静态图像的显示的数据包,人们从这个数据包中可以挖掘其它人不知道的信息,也可以直接查询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例如图像的颜色、文件夹包含的文件,文件的内容等一系列用户关注的内容。
多媒体数据一般存储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库系统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多元化管理,能够对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建立文件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使得用户利用多媒体系统能够快捷的查询用户需要知道的信息,并下载相应的信息文件,并且这样一个系统也提供了全面的辅助功能,例如增加文件、删减文件、修改文件以及查询文件等。多媒体数据对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有要求的,不同的电脑硬盘格式,接受的文件大小是有限制的,用户通过压缩包压缩的文件进行拷贝也是有限制的,不同电脑以及不同的多媒体数据能够进行相互传递与拷贝依赖于多媒体系统的标准化规范,使得所有的电脑系统以及所有的数据格式遵循国际标准,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发展以及MPEG-7、MPEG-21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多媒体技术更加普及,很好的解决了前期多媒体数据的兼容性问题等。
三、多媒体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军事技术作为作战力量的主要内容决定作战方式。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军事技术快速发展,并最终导致了军事领域技术要素的庞大与繁荣,从简单的器械到庞大的武器系统,军事技术几乎要颠覆战争中人的主导性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作战方式的制定与实施势必以军事技术作为主要标准。因此军事化信息分析以及武器的精确制导对军事现代化影响很大,而现代的军事化战争取决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普及,以此多媒体技术扮演中决定性作用。
现代很多国家致力于国家军事技术的开发,将军事技术的进步逐渐应用于民用,经过长时间的开发与研究,从而实现军事化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现代军事化信息多依赖于多媒体系统,多媒体系统为作战人员提供一线情报以及及时的战情,友好的人机界面以及现代化的设施,使得军事化多媒体系统更加受到青睐,例如在军事化地理系统中,室内指挥官能够很清晰的知道攻击地方的地形地貌,即所谓的3D虚拟技术,用户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的消灭敌方,这是数字化地图库与传感器的巧妙集合的产物,在军事化信息处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也为打赢现代化战争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谈到信息化军事,我们知道,一旦攻击方知道了地形地貌以及获悉了攻击目标,攻击方更加关注的是如何精确的制导,精确的命中敌方,这也需要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即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武器精确制导,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攻击已成为战争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技术上的进步,现代的无人驾驶飞机、跟踪导弹,侦察机的协助调查等,没有这些调查装置的协助,制导武器也是无头苍蝇,根本无法精确的定位制导,这些侦察装置所获得的是静态信息,也是最基本的信息。其次,在实施打击之前,需要了解战场的动态情况,也就是在准备攻击的时刻,获得一些制导武器所需要的比如风速、空气状况、发射点与目标的距离等信息,从而充分利用这些经过多媒体技术处理的信息搜集,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制导武器的攻击准确性,目前多媒体技术下的武器制导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命中几率。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军事化信息处理以及武器精确制导上取到关键性的作用。
四、结束语
军事战争经历了肉搏作战、火力作战、机动作战、核威慑以及联合作战等不同的作战形式,然而一系列的战争方式,多依赖于当前的经济实力以及技术的更新,二十一世纪,各国均具备人工智能技术能力,从而使得作战方式变得更加快捷,并且极具危险性和针对性。现代化军事战争多依赖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并且现代的军事多依靠机器人为人类效劳,减小动用大规模的士兵作战,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依靠数据进行操作判别的一种新技术,该数据包含了人们可以辨别的信息,多媒体系统也为作战人员提供一线情报以及及时的战情,因此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与军事信息化处理领域以及武器精确制导等,当然多媒体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远不止这几点,更多的应用还得依靠现代的技术的支持。 [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 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参 考 文 献
[1] 王军,韩志强.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浅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145-147.
[2] 张英杰,宋彤.美军战场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趋势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1、委托保管的方式 受托人代表的所有权属于用户的货物,接受用户的委托,代管存款。这货物存储在用户的所有权的仓库,储存,和后者以发送按照一定的标准的货物,用户向受托人支付服务费,用户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实现零库存和无库存式生产。
2、协作分包方式 主要用于制造企业,公司供应时间,通过这种灵活的生产形式,使库存供应的主要业务是零,而主要的业务重点和出售股票,以分售后服务营销企业的库存为零。
3、轮动方式 又称同步模式下,系统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的所有方面的全面协调率零库存,零储备形式。这种方法是基于对传送带式生产,更扩展形式的大规模生产和进行同步传输系统供应形式,以实现零库存的物资供应。
4、准时化生产和看板方式 准时化生产是没有类似的轮式输送系统,但“必要时,根据生产所需的产品所需的金额”,以实现零库存。这是丰田的生产方法,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发的,一切都是设计,以消除低效率,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经济管理效率。 生产时间在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的方式 - 看板的方法,也称作为“一卡通”系统,是在企业之间或企业,或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各种生产工艺中,使用一个固定格式的卡证书的一部分,根据自己的节奏,对生产过程中,指定的供应,协调关系的一部分的方向,使时间同步。
5、订单生产 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是根据订单进行的,仓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库存,而使一个过程物质流“枢纽”,是一个站点的物流业务。材料是基于对信息的需求和订单流,所以从根本上消除停滞不前的材料,这将消除“库存”。最早是由日本索尼公司。
6、无库存储备 国家战略性物资储备,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以各种名义的战略储备。作为战略储备的重要性,一般储备存放在良好的条件,以防止其损失,延长和挽救生命,在这个仓库。无库存储备,这仍然是维持储备,但不采取股票的形式,以实现零库存。
7、配送方式 企业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在按照订单生产,货物交付到用户手中,在通过过境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货物的过程中及时,减少库存。
三、库存管理问题 在这个阶段,企业在库存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不善。一套库存管理的内部规则和法规的缺乏,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库存管理的顺利实施。
2、标识不清。由于在多个仓库,使用不同的代码标准相同的项目相同的项目,长期存放可能导致大部分原料,物料及甚至有些变质,失效,或重复购买一些物品,商品的采购和存储管理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困难。
3、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根据新的制度缺乏链接的认识和理解是无须取得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增加他们的税务负担,实现一些企业的会计监督的作用与实际账目严重不符;一些企业存货核算。
4、销售不畅,效益低。由于企业亏损,造成大量的产品滞销。
四、加强库存管理策略 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存货管理,生产企业必须改变现状。库存管理存在的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措施:
1、企业的库存进行系统的分析。确定适当的库存控制量,调整库存和客户订单和批准以外的关系来分析库存管理结构的各种控制元素的影响,以促进存量结构的改善。
2、企业应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库存管理系统,以便实时动态了解,对企业的库存,提高存货运营效率的计算机。根据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会计,存货核算,应及时,准确,完整。
3、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库存管理系统和不断完善,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一般情况下,和企业的股票品种和不同的功能。在能力或经济角度来看而言,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来管理所有库存,不管大和小。分类管理基础上的考虑提出的,其目的是,使企业的优先次序和重点,以提高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整体效果。
4、企业进行存货规划,控制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使成本效益和最优库存量。应建立良好的库存规划,计划经济秩序,首先要确定好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补货,以避免短缺。其次,我们必须确定职业的资本存量的数额。
5、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以确保其有效。好工作,劳动分工控制,收购,检验和存储控制,储存和保持控制;监督和检查。
6、业务整合应该是合理的的范围内的物流资源,如存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交通资源,并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7、企业要努力实现零库存管理。零库存是材料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多个业务分部,在仓库存储的形式,和处于工作状态。它不是指存储在实数零的某些物品的仓库或存储的形式,但通过实施的具体策略的库存控制,以实现最低库存水平。
篇9
在烟气脱硫方法按有无液相介入划分的湿法、半干法、干法、电子束法和海水法等分类中,湿式钙法脱硫在河北的应用企业较多,其脱硫剂主要包括石灰石粉和生石灰。这也与我省环保部门制定的《污染治理技术规范》相适应,该规范中要求200MW以上机组全部采用湿式钙法或双循环式钙法脱硫工艺,其脱硫效率必须达到95%以上;同时要求200MW以下小型发电锅炉逐步淘汰,且脱硫效率低于90%的半干法或循环流化床工艺也必须退出脱硫市场。
在我省,大多数发电厂的湿式钙法烟气脱硫系统均是直接购入石灰石粉用作吸收剂,这样,脱硫系统占地面积小,工序简单。由于烟气脱硫装置可以随石灰石成分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因此,对石灰石成分的要求的标准不一。但这种变化调节通常是以牺牲脱硫效率为代价的,为保证达到规定的脱硫效率,各脱硫公司多根据自己积累的运行经验,对石灰石粉的成分指标提出自己的要求。如表1、表2、表3是三个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对石灰石品质的要求。
标准起草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现状调研,然后参照我国现行的检测技术规范[3]及重庆市烟气脱硫(湿法)石灰石粉地方标准,讨论确定了标准起草的思路和框架。又针对CaCO3、MgCO3、酸不溶物、反应活性等几个重要技术指标,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研究界定了指标的限值。
2 河北地标与重庆地标的比较
2.1 产品等级划分方式不同
重庆地标分等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河北地标等级划分为I级、II级、III级三个等级。虽有区别,但本质相同。
2.2 技术要求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重庆地标从项目上仅规定了外观、氧化钙含量、细度(0.063mm方孔筛筛余)和水分四项指标。河北地标除外观、水分与重庆基本一致外,氧化钙含量、细度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且增加了MgCO3含量、酸不溶物指标,并要求报告反应速率(转化分数达到0.8时所用时间)测定值。
2.3 氧化钙或CaCO3含量区别较大
重庆地标氧化钙含量按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分别为≥50.4、≥49.5、≥47.5(换算成CaCO3含量分别为≥89.95、≥88.35、≥84.78)。相对于河北地标中CaCO3含量分别为≥94.0、≥92.0、≥90.0(换算成CaO含量分别为≥52.67、≥51.55、≥50.43)的要求是偏低的,客观上有利于提高石灰石开采利用率。但就河北而言,多数脱硫企业面对严格的脱硫效率要求,普遍提出的CaCO3含量均在90.0%以上,并对影响脱硫效率的有害成分提出不同的限制要求。这也与石灰石资源丰富且低CaCO3含量石灰石利用方式较多的现状,以及脱硫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的现实有关。更由于脱硫企业曾发生的多次堵管事故,而不得不改用高品位生石灰救急的负面影响,为平衡供需双方关系,在编制标准时,我们支持了最低CaCO3含量在90.0%以上的要求。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
2.4 河北地标增加了有害成分MgCO3和酸不溶物的限制要求
由于影响脱硫效率的石灰石粉品质因素主要包括:石灰石成矿年代、晶体结构、CaCO3含量、MgCO3含量、杂质含量(主要是不溶性的Al2O3、Fe2O3、Mn3O4及SiO2等酸不溶物)、粒径(细度)有关。同时,石灰石所处运行环境的pH值、浆液中Cl-含量、Na+含量、F-含量、甲酸含量、浆液温度、搅拌速率与搅拌强度、添加剂的质量与品种、CO2分压、曝气效果以及烟尘中的可溶性Al3+、Fe3+、Zn2+对反应活性影响也较大。
结合企业脱硫实践和庄沪丰[4]、钟毅[5]等人的研究,我们确定控制的化学成分包括CaCO3含量、MgCO3含量、酸不溶物。其意义在于:
2.4.1 反应活性和脱硫效率的要求
石灰石矿通常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以方解石形式时,其石灰石含量较高,达98%,氧化镁含量较低,对于石灰石-石膏来说是比较好的脱硫剂。二是以白云石形式存在时,其分子式为CaMg(CO3)2,这种石灰石是在地质变化过程中,钙原子被告镁原子代替自然形成的,而CaCO3与MgCO3是晶体间的力结合,其溶解度比CaCO3更低,对于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而言,在pH值为5.2条件下,几乎没有活性。三是两种晶体结合物,既有单独的石灰石晶体,也有以白云石形式存在的混合物。如果氧化镁是以活性MgCO3形式存在时,而不是以CaMg(CO3)2形式存在时,烟气脱硫用石灰石粉的活性也差别很大。由于石灰石品质是由CaO含量决定,石灰石纯度越高,脱硫效果越好,因此需要对氧化钙、氧化镁含量、杂质含量(主要是不溶性的Al2O3、Fe2O3、Mn3O4及SiO2等酸不溶物)等加以规定。
2.4.2 运行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要求
由于石灰石的成矿年代和CaCO3含量不同,其反应活性差异较大,CaCO3含量越高活性越大。而白云石比方解石的溶解速率低3~10倍,当石灰石纯度较低或要求的石灰石利用率较高时,白云石等杂质会大大降低石灰石的溶解度。MgCO3含量过高时,还容易产生大量可溶性的MgSO3,从而减小SO2气相扩散的化学反应推动力,严重影响脱硫化学反应的有效进行,且石灰石中CaCO3含量太低时会由于杂质较多而给运行带来一些问题,造成吸收剂耗量和成本费用增加。
2.4.3 促进生成优质脱硫石膏以便循环再利用的要求
烟气脱硫石膏[6]标准中规定干基二水硫酸钙含量分别不小于95%、90%、85%时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余组分大多为未充分利用的石灰石中CaCO3。对于不能达到分级要求的脱硫产物,一般采用丢弃形式,废液也随废水排放,从而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而造成脱硫石膏无法顺利生成的原因除了运行中的各种因素以外,因石灰石品位过低造成的循环利用率不高也是重要原因。因此也需要控制石灰石中CaCO3含量在9 0%以上。
考虑到上述原因,我们根据汇总相关实验数据,规定MgCO3和酸不溶物的限值分别为≤5.0和≤6.0。
2.5 两地地标中细度指标要求也有差别
石灰石粉细度也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纯度较高的石灰石,粒径对反应活性的影响远大于石灰石种类和成分的影响。反应接触面很大程度上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石灰石粉越细,单位质量接触面积越大。较细的石灰石颗粒各反应速率高,更快的吸收SO2气体,脱硫效率及石灰石利用率较高。一般情况下,0.063mm筛余小于10%时,即可满足脱硫时的粒径要求。粒径越细,越有利于气液反应,提高SO2气体吸收率。
重庆地方标准规定的是0.063mm筛余小于5.0%。而我省电厂通常采用325目筛(约0.045mm)手工干筛法测定并要求细度过筛率90%以上,即筛余小于10%。通过测定0.045mm、0.080mm负压筛细度与0.063mm干筛细度相比,感觉干筛数值不稳定,与负压筛的波动有的数据不可靠。
鉴于水泥负压筛析仪测定石灰石粉细度是成熟的方法,因此选用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规定的45μm筛及其筛析方法,且规定45μm筛余≤10.0%。这个指标是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而确定的:一是为保证反应活性满足脱硫效率要求;二是为保证能源成本较低。由于现石灰石粉加工多为立式辊磨机或大型管磨机,均能在保证脱硫效率条件下兼顾经济性,也基本符合实际脱硫时石灰石粉的粒径情况。
2.6 河北地标中增加了反应速率指标
石灰石作为吸收剂的特性不仅包括其化学成分,主要也包括其反应活性,脱硫系统的碱量是通过石灰石粉的溶解来提供,吸收剂的活性影响到吸收剂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是表示一种在酸性环境中的转化特性。活性较高的石灰石在保持相同石灰石利用率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高的SO2脱除效率。石灰石反应活性高,石灰石利用率也高。石灰石品质不同,对生产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吸收剂的活性包含吸收剂种类、物化特性和与其反应的酸性环境。吸收剂的物化特性包括:纯度、晶体结构、杂质含量、粒径分布以及包括内表面(即孔隙率)在内的单位质量总表面积和堆积密度。对于石灰石粉,其反应活性的测试方法目前主要为反应速率法、MET法等两种方法。反应速率法即固定pH值为5.5、反应温度50℃和搅拌速度800r/min条件下的盐酸滴定法,表征反应时间与耗酸量的关系。因为我国已有电力标准[7]就是采用该法表征石灰石粉反应活性的,因此我们引用了该方法标准,与现有标准相衔接,突出了做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的性能特点。
影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效率的因素,除了吸收剂本身质量如纯度、粒度、杂质含量之外,过程控制质量、吸收塔工作环境、机组的烟气参数,如温度、SO2浓度、氧气量、粉尘浓度等也不同程度的影响脱硫反应进程。
3 试验方法的选择
(1)CaCO3:河北地标中按GB/T 5762-2012或GB/T 3286.1-2012进行CaO含量的测定。有异议时,按GB/T 5762-2012进行。重庆地标采用GB/T 5762-2000中EDTA法测定CaO含量。因此方法基本一致。
(2)MgCO3含量:河北地标中按GB/T 5762或GB/T 3286.1进行MgO含量的测定。有异议时,按GB/T 5762进行。
(3)含水量:同样为烘箱法。
(4)酸不溶物:河北地标中按JC/T 478.2-2013盐酸法进行。
(5)反应速率:河北地标中按DL/T 943进行。
4 结束语
河北地标虽较重庆地标在某些技术指标要求上较为严格,但相信随着脱硫技术装备的进步和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一定可以在不远的将来把某些指标降到重庆地标水平,以更好地提高石灰石资源利用率。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032-2014.烟气脱硫(湿法)用石灰石粉[S]
[2]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378-2011.烟气脱硫(湿法)石灰石粉[S].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L/T 986-2005.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性能检测技术规范[S].
[4]庄沪丰.石灰石粉品质对湿法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J].中国环保产业,2008,9:24-27.
[5]钟毅,林永明,高翔,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石灰石活性影响因素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5,4.
篇10
截至2012年调查,全省161项课题累计减排废气1245万立方米,其中863计划占99.4%;累计减排废水275万吨,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占98.2%;累计减排废物1304万吨,其中973计划占99.7%;节水24268万吨,其中863计划占84.6%,科技支撑计划占15.4%;节约电、煤、油、气等折算标煤1570万吨,其中863计划占99.6%。
2 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课题主要集中在沈阳和丹东两市
从各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来看,截至2012年,全省科技计划跟踪课题共减排废气1245万立方米,其中丹东市的“丹东市环保汽车运行考核与应用技术研究”一个课题累计减排废气达到1200万立方米,降低比率达到30%;全省减排废水275万吨,其中沈阳市减排废水达到269万吨,占全省的97.8%;全省减排废物1304万吨,节水24268万吨,沈阳节约均占100%;全省节约电、煤、油、气等折算标煤1570万吨,沈阳节约1518万吨,占96.7%。
3 节能减排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 和“制造业”
从课题所属行业来看,由于“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多是基础研究,不以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因此没有划分行业。“农、林、牧、渔业”主要以节水和节约电、煤、油、气等折算标煤为主要内容,其中,节水20520万吨,占2012年累计节水的84.6%,节约电、煤、油、气等折算标煤512万吨,占2012年累计节约电、煤、油、气等折算标煤的32.6%;制造业的课题既减排废气、减排废水、减排废物、节水又节约了电、煤、油、气等折算标煤。其中占全省比例比较高的分别是减排废气1208万立方米,占97.0%;减排废水270万吨,占98.2%。
4 节能减排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药学” 、“冶金工程技术” 、“矿山工程技术” 、“农学” 和“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类课题
从课题所属学科来看,“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类课题主要以减排废气为主要内容,占2012年累计减排废气的99.0%;“药学”类课题主要以减排废水为主要内容,占2012年累计减排废水的97.8%;“冶金工程技术”和“矿山工程技术”类课题主要以减排废物为主要内容,分别占2012年累计减排废物的76.7%和23.0%;“农学”类课题主要以节水为主要内容,占2012年累计节水的99.0%;“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和“农学”类课题主要以节约点、煤、油、气等折算标煤为主要内容,分别占2012年累计节约的63.8%和32.6%。
5 针对我省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外省的经验,提出若干建议
近年来,辽宁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节能降耗,全省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是辽宁省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还比较明显,节能减排还面临许多问题。对此提出若干建议:
(1)完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将节能减排作为科技计划重点支持对象。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科技计划要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项目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同时,还将以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绿色制造技术、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突出抓好一批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创新项目。
(2)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最有效的手段是依靠科技创新改进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推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辽宁省应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和引导社会资金研发一批重点行业共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加大节能减排科技自主创新力度,推动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物理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3)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此,经济发展必须彻底并且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粗放经济模式,改为采用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因地制宜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要特别注意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节能减排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各市节能减排工作必须与该地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合理安排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和工程。
篇11
1加以正确引导,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电大开放教育属于学历教育,学生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普遍心理急躁。多数成人教育对象由于自己基础知识薄弱,没有高文凭学历,在客观上存在一种强烈的追赶欲和提高知识水平的动机。随着近年来在许多方面过于看重学历,使一部分人在危机感沉重的情况下,不是从获取真才实学、服务于社会和工作出发,而是为考试而学习、为文凭而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明确告诉学生电大开放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专业课程之间的连贯性、系统性、整体性;其次,教师应在该课程开课前将该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向学生讲述清楚,让学生抛弃应试学习的观念,要让学生明确考核合格并不代表他们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就能熟练操作会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系统学习目标,即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以前沿理论为指导,加强基础理论教学
由于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它是中央电大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改进课程测评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其内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和会计实务两部分。但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内容占考核比例较小,所以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只是一带而过,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也掉以轻心,以至于学生不能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全貌,很难进一步深入应用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甚至于学生今后很难全面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工作。
笔者认为,教师在授课时除应系统地向学生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软件选型、会计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人才建设、软件实施和运行管理和维护,全面分析财务软件各个系统和模块间的联系与区别外,还应介绍一些前瞻性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可能发展和应用。如电子商务、网上会计信息与收集、网上银行、网络财务、网络审计技术、企业价值增值会计、多维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信息系统技术在作业成本法等方面的应用方法等,从而使学生掌握企业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可能发展方向和领域有一些超前的概念,扩展其视野和思路,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现在或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可以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实际中有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
3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1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课件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信息量,这一点更适合涉及面相当广泛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宜采用电子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要合理选用教学内容,制作要突出中心,以图文声像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能够使教学内容和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从课件中可以获取海量信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以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学员为例,目前多为在职人员,他们边工作边学习。以个体学习为主,与教师及其他学生的交流的及时性较差。学校和教师应认真研究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存在的困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教师可将CAI课件、教学仿真软件、在线实验或离线实验等教学软件包及实践教学导学资料等挂在网站上,供学生们下载、学习,并利用该网站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答疑、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及信息等。
3.2开展讨论式双向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一直以教师灌输为主,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是开展双向教学,培养与训练学生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在前一次课就把课堂讨论时间告诉学生,让学生准备将要讨论的问题,自已的学习体会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3.3因材施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个别性。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性化学习进行充分了解,要对不同素质、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指导。②针对性。要针对实践训练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指导;要根据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学生本人的学习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③启迪性。要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勤思考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和思维训练过程。
4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会计软件的能力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具有多学科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常采用的是验证式的实验教学。即教师按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演示一遍,学生按案例内容操作一遍。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过程不够清晰,多数学生概念模糊,更谈不上将会计信息系统的各模块有机联系起来。因此完善实验组织和实验教学方法对实践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1实验组织实验的组织应考虑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实验的知识点全面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以特定的角色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在进行岗位模拟时,应根据案例内容和流程,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职位上的会计角色并进行角色互换,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案例和全过程的操作。
4.2验证式实验教学和探索式实验教学并用的方法电大开放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方法,应突破传统验证式或模拟式实验教学方法,在验证式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探索式实验教学法。如电大开放所使用的商品化会计软件是用友通,学生按实验教程从权限设置、建账套开始,完成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与应付、销售与应收、存货管理等子系统的核算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操作,可以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这一阶段的教学,因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会计软件,所以很可能会出现“教过就会,没教过就不会”的情况。此时,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点拨学生把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整合起来,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解释会计软件操作的一般步骤。探索式实验教学,即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不指定实验步骤,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企业会计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构造实验内容,从而获得某种所要求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最后,学生可在上述会计核算基础上和相关的补充基础资料上,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分析。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及综合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有较好的把握,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通用操作方法进行书面总结和讨论,则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保证其操作适应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是很有裨益的。当然由于开放教育的特点,使用探索式实验教学法时学生完全使用课上学时较难完成相应内容的操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
总之,会计信息系统既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讲授理论、结合案例、学生参与,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适应企业信息化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懂得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务的大专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齐伟超.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
[2]杨春华.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1.
[3]徐淑静.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的整合[J].成功(教育).2008.(7)
篇12
现在的网络教育已经广为应用,该教育方式主要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现代化的远程多媒体交互教学方式,能够为地理分布零散的网络用户提供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具有诸多特性,如灵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互动性等。特备是网络教育网站的出现和应用,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在网络教育这种非面对面教学形式中学习者跟教师之间难以进行广泛交流的难题。所以,通过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广泛结合,通过现在普遍采用的ASP技术来构建一个能够提供动态服务的教育网站,也就成了网络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必然选择。
2、目标和功能
网络教育网站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教学双方的根本需求,在能够为教师提供备课和课堂教学参考的同时,还能偶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服务;应该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非常便利的网上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学习环境;比外,还应该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使用的资料查询和检索功能,便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使用。
所以,为了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就应该使教学网站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的功能部分,即:
(1)、学习功能。教学网站的学习功能主要是针对学生设计的。学生通过该功能模块,可以对各种课程的电子教案进行在线学习,了解相关的学习方法、课时分配和教学计划等等跟课程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开设各种跟学习相关的论坛;具有即时和错时的交互式学习界面;能够通过对共同关心问题的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参加在线的交流、评价和调查等,将网络构建成课程学习的另一个战场。
(2)、教学功能。网站的教学功能主要是针对广大的教师队伍而设置的,能够为教师提供结构化的系统平台,便于教师将各种跟课程教学相关的电子和声像资料上传到网站中,还应该便于教师进行动态的网上交流、和答疑,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动态进行及时地了解和掌握。
(3)、资源整合跟查询功能。作为网站建设中的主要工作和功能模块,网络资源的整合和查询可以通过建设一个对本地站点进行搜索的引擎,对互联网上的运行环境进行模拟,提高上网查询资料和访问的效率,从而构建出比较完备的信息资料收集和查询系统,对网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查询,构建出简单实用的专题数据资料库。
3、教育网站建设
3.1 系统结构及平台
本文系统实现中,主要采用基于B/S的网络构建模型,也就是常用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该网络构建模式可以将应用逻辑跟用户界面和数据的访问分割开来,便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此外,利用各种组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库的访问压力,提高系统的运行性能。访问者可以通过本地浏览器对网络服务器进行登录访问,由于网络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都属于应用逻辑层,这样,网络服务器在接收表示层所提交的访问申请之后,就可以通过调用服务器中的相关模块,对具体的逻辑操作和运行进行执行,并数据库服务器提出及时的数据请求,得到结果之后,就可以将结果返回到网络服务器,最后,网络服务器就可以将结果数据提供给访问者。 3.2 技术方案
现在,可以用于网站开发的技术和手段主要有:基于HTML文件的开发技术、基于CGI的动态页面生成技术以及基于ASP的开发技术。下面对这几种技术体系进行简介和说明。
首先,就是基于HTML文件的网站开发。作为第一种通用的页面描述型的开发语言,HTML简单易学,且具有非常强大的超媒体支持能力,便于在超媒体的信息网中进行使用。通过HTML语言就行网站的开发,其特点为速度比较快,且不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力量。不过,有优点肯定就有缺点,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的网站维护工作量比较大,及时进行小范围的修改,也需要对整个网页进行操作。
其次,基于CGI的网站开发技术。传统的静态网站构建技术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网站的访问需求,所以,基于CGI技术的动态交互式网站就开始逐渐兴起和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采用CGI技术构建网站,可以大大提高网站的交互性能,便于用户和网站管理人员以及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过,这种网站构建技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就是这种开发技术跟操作系统的关系紧密,所以,使得利用该技术所构建的网站的可移植性能比较差。
第三,就是基于ASP技术的网站开发技术。作为一种新开发的网页开发技术,ASP技术是一种动态服务器网页,能够很方便的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现在的网页设计中,采用ASP进行功能实现的越来越多,可以利用ASP技术来创建动态的网络页面,或者功能强大的网络应用程序。此外,ASP技术可以通过ADO控件对象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ADO的特点为高效、简单和内存开销较小,更加适用于基于B/S的客户端模式或者其他基于网络应用的开发。
基于ASP技术的网站工作方式可以描述为:浏览器通过向网络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激活ASP的脚本运行程序,之后,网络服务器就可以通过调用ASP来对请求的文件进行读取,并同时执行脚本的命令,最后将网络的页面传动给浏览器。此种模式下,网页的脚本运行主要通过服务器来完成,所以,从浏览器上所看到的网页是在网络服务器上生成后传送过来的,浏览器不用负责对脚本的处理。网络服务器能够实现所有的脚本处理,且能够将标准的HTML页面传送到浏览器。浏览器所接受的只是脚本运行的结果,并不对服务器端的脚本进行复制,所以难以得到支持其页面内容的脚本命令,这样,系统的访问和运行安全性就可以得到保障。在该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目录来进行边界的定义,以以此作为应用程序的作用域,使得在每个网站站点都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且在服务器端并没有实际的页面存在和出现,任何网页都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动态的实时生成和运行的,在用户访问结束后就自动消除。
3.3 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连接
现在,能够实现网络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通信和数据交换的技术主要有:动态数据交换技术、SQL技术和ODBC技术等。
在这几种数据交换方式中,ODBC技术已经成为应用系统和驱动程序之间的标准数据交互接口。作为一种调用层的数据接口,ODBC并不需要要预编译程序,可以像调用函数一样来实现对ODBC的操作。对于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说,ODBC对其的访问和管理是半透明的,可以通过驱动程序的加载来实现逻辑结构到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DBMS的映射。而应用程序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则不需要通过任何DBMS来实现,由此就可以实现应用程序对不同DBMS的共享。所以,对于不同的应用系统来说,ODBC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和互用性,通过基于ODBC的标准开发,用户可以跟不同的数据库系统进行通信,此时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做任何改变。
4、结束语
本论文通过对当下几种网站构建技术的介绍,给出了构建校园教育网络和网站的系统结构,以及相关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对网络服务器和数据库的连接技术的介绍,对如何利用数据库和ASP网站构建技术实现多功能网站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参考文献
[1]、李新,陆峰,刘清堂,李娜,韩立龙. 基于ASP技术的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 教育信息化. 2006(11)
[2]、崔金鹏,支丽平. 基于ASP的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22)
[3]、张雪. 浅谈网站建设与网站开发[J]. 硅谷. 2008(23)
[4]、梁瑞仪. 教育网站开发阶段研究[J]. 理论界. 2005(08)
[5]、冯益华. 小型教育网站设计初探[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06)
[6]、李文新. 教育网站建设的基本要件[J].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2004(16)
篇1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形式,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和地域性三大特征。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属性之一,区域性是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反映其重要的价值取向。[1]因此,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高职院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重要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仅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更是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
(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专业设置提出新要求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之间的竞争在表面上是现代科技、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本质上则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特别是技术应用性人才以及与其对应的教育的竞争。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劳动力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的技术升级不断加速,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和其工作要求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技和市场驱动下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不断分化,使岗位技术层次高移,这导致岗位技术成分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造成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2]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才专业结构及其培养质量能否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技和市场驱动的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对当前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相对稳定而又充满竞争的时期。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选择。而立足地方、对接产业、服务区域发展,则是赢得竞争的基本途径。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纽带,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设置布局和调整优化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顶层设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点,只有紧密对接和适应区域产业特点并适应其发展需求,紧跟产业升级步伐,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现实生产的无缝对接,才能彰显出高职院校专业的生命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价值。
二、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特征及调整优化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其主要目标就是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其专业结构具有“高技术性、职业性、区域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本特征。[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应该遵循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主要原则。
一是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及调整优化应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按照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进行,同时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结构主体框架的依据。
二是统筹规划,科学系统设置。其根本内涵就是要求专业设置科学规范化,在量力而行基础上的适当超前原则。[3]专业划分既要符合教育部专业分类的有关标准,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外延要科学清晰,课程结构组合要合理,在实现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时,要考虑其经济是否合理,效益是否最佳。在专业设置之前,应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认证,分析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充分考虑设置专业能否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学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强化实践环节,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4]依据学校和行业、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原则,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应有效地参与学校专业规划和结构调整优化,这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要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能满足行业企业当前的需要,更要满足行业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四是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今天,职业岗位系统正在演变为一个动态系统,要培养出“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高素质技能复合人才,高职专业教育必须强化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顶 岗实习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
三、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一)常州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现状
近年来,常州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6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8.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50.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72.0亿元。全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调整为3.2:51.6:45.2。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第二、第三产业作为主要支撑,并逐渐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过渡的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92994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5016美元。[5]
但是,常州市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各种要素成本加速上升,工业经济效益形势严峻;外需市场增长动力依然不足;企业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压力较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还有待增强。为此,为了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常州分别出台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十百千“计划等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文件,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后一段时期,常州产业发展的工作、政策和各类要素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新能源汽车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另外,服务业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常州将按照“突破发展生产业,提升发展消费业,培育发展民生业”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牌提升。[6]
(二)常州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常州高职教育形成了以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常州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常州部分高职院校根据常州市产业布局特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在提升改造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和布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常州高职院校在专业布局设置方面问题依然突出。本文通过对目前常州主要6所高职院校2014年的招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各学校专业布局分散,数量偏多而规模相对偏小,专业特色不够鲜明。根据2014年各校招生计划,6所高职院校招生专业数目均在40个以上,最多的院校招生数目达到47个,专业间冷热不均,最多的专业招生人数达335人,而最少的专业只招20人左右。
二是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设置重复率高,高校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加剧。根据表1各校2014年的招生计划,计算机类、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专业占据各校的主要招收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招生数量在各校均比较靠前。
三是部分专业设置不够规范严谨,专业间界限和培养规格、目标不够清晰。比如某高职院校,在同一学校中经济贸易系设置了市场营销、医药营销专业,计算机系设置了网络营销专业。再比如某高职院校分别设置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与设计制作专业,这些专业之间界定不明,无论是考生、家长还是用人单位都不知道这些专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根本区别。
四是专业设置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地方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与院校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逐级放大。[7]一方面,专业设置前瞻性弱,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设置明显滞后。随着常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物联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地高职院校根本无法满足供给。另一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彰显专业特色,毕业生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四、转型升级背景下常州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及建议
(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业主动动态调整更新机制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8]特别是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逐步摆脱对能源资源的严重依赖,产业由投资驱动型逐渐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制造业将逐步摆脱对劳动密集型的依赖,不断增强实体经济抗御风险能力成为地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出路。目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主动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更新机制。通过经常进行市场调研,围绕常州主导产业及产业链发展,瞄准产业技术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主动实施专业动态更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要求,特别是常州市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节能和生物技术及制药等常州市重点发展的专业;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先进、最关键的技术,优化配置专业课程,调整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办学服务面向及特色定位,凝练特色专业和打造品牌专业,真正做到“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在增强自身服 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设置和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二)搭建平台,改革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由于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应当逐步建立政府部门宏观统筹为主导、行业部门中观指导为依托、多种合作主体协调发展为基础,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主体办学新机制。从政府宏观层构建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双向对接”的协调机制,从学校、企业微观层构建校企“互动对接”的激励机制能促进“高职教育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岗位群”的对接,突破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9]政府对本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和优化进行宏观指导,搭建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信息平台,促进院校专业信息、市场用人需求和行业发展信息的交流互动。
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主领、校企主体、学校主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立足区域经济,推动校企合作,逐步形成“政行校企”四方共赢的生态。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专业改革应当积极探索“引企入校、进企办学、校企共建、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四对接”,即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需要、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实际、教学科研对接企业产品开发与工艺转型升级,引导和发挥市场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积极调节作用,确保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办学主体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推动校企之间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院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
要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调整优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关键。可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指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进修等形式开展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和熟悉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岗位人才需求标准和特殊要求,实现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到行业企业引进来自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充实到学校专业建设队伍中,组建一支动态性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积极鼓励企业行业深度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展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开发、标准制定、教学实施等,将企业的环境、项目、资源引进到学校来,为教师、学生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通道畅通。
良好的实训条件和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高职院校之间在教学上的差异,一般以实践性教学的差异最为显著。高职院校可与合作企业成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政府应积极探索通过补贴、购买服务成果等方式,支持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建立生产实训基地。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共办的非营利性教学实训场所用地可列入教育用地范围,应当减免企业相关税费,同时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实施规划、设计和建设,除土地取得成本费用外,可减免实训基地建设各项规费。[10]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和转型升级要求,应当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合理设计教学项目,并制定了课程标准。通过这些项目课程的实施,达到了让学生练就职业技能、掌握职业规范、强化职业情感的目标。在常州科教城高职园区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可利用的资源优势,通过不同院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共享,进而使各校的专业建设既能体现各自办学特色,同时又能实现院校间的互补。
(四)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定位,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行业优势及院校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增加吸引力的名片。[11]对高职院校来说,选择特色专业既要考虑院校自身的传统和基础,又要考虑常州产业发展趋势。特色专业建设在紧紧围绕市场发展导向的基础上,必须与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相联系,遵循专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创新中保持优势。高职院校在建设特色专业的发展战略中,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龙头作用,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
五、结束语
当前,常州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作为常州一张靓丽名片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的同时,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点,建立起主动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更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改革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定位,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7):22-24.
[2] 张有根.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困境与突围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0(11):39-42.
[3] 占德胜.系统论视野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8-70.
[4] 李永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29.
[5] 常州市统计局.2013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 OL].http://cztjj.gov.cn
[6]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EB / OL].http://jiangsu.gov.cn /
[7] 郝福锦,蔡瑞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实证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10.
[8] 乐军波,朱晓卓,祁义霞.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社会需求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4-66. [本 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