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美德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中形成了许多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优良道德传统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意义也是深远重大的。
首先,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思想的需要。中华民族历来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闪烁着集体主义精神的光辉。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一代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滋长,学校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传统美德,发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情感,这是学校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义利观,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侵蚀的需要。“义”,即道义;“利”即物质利益,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认为,如何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乃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头等大事。在两者的关系上,强调“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反对“见利忘义”,就人生价值而言,“有义”比“有利”更为可贵。在社会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有的人却陷入“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泥坑,为了获得金钱,不择一切手段,置良心、道德于不顾,甚至以身试法。青少年学生也耳濡目染,深受其害。因此,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确定正确的义利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胸怀大志,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的需要。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立志、求学、自强等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朱熹的“命当志存”,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字经》上讲的“头悬梁、锥刺骨”、“如囊萤、如映雪”的勤学苦读,都强调了人要胸怀大志,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情操。针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知识无用”、“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3
篇2
[1] 琐罗亚斯德教以代表光明和正义的阿胡拉·马兹达为偶像,奉行经典《阿维斯 陀》.
从创教之初到信者甚众,再到从创教百年后曾遭受沉重打击,到重登“宝座” 并向欧亚大陆迅速传播,琐罗亚斯德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教过程:早在波斯阿 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年)被奉为国教;到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的希腊化 时期(前330-前144年),该教势力削弱;在帕提亚王朝(前141-224年)得以 恢复;至萨珊王朝(224-651年,相当于中国的三国至唐代),它重新被奉为国 教,进入强盛时期.
[2] 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琐罗亚斯德教传至古代中国.
因其崇拜火与光明,人称“拜火教”;因其是经过改良的崇拜胡天神的波斯 马兹达教(对胡天的崇拜也就是对日月星辰的崇拜),“祆,从天”,故在古代中 国也称之为火祆教或者祆教。wWW.lw881.com陈垣先生在《火祆教入中国考》中认为,祆教传入 中国当是在南朝梁和北魏时期,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这种说法并不足采信。后王 素先生在《魏晋南朝火祆教钩沉》中认为:其实,早在公元226年萨珊王朝建立 之前,火祆教就已经在中亚一带盛行起来了;且伴随着陆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佛 教僧侣和商人们的往来,很可能成为祆教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和传播主体,也即 此,中国大陆才对祆教有所知悉.
“祆”字出现在汉代之后,其在《说文解字》中并未被收录,而直至隋末唐 初才出现。宋·徐铉《说文新附》中,对“祆”做如下解释:“祆,胡神也。从 示,天声。”;而徐铉的弟弟徐锴在其《说文系传》中,又对其做如下补充:“祆, 胡神也。从示从天。”;而清代的王玉树在其所著《说文拈字》中讲到:“祆本番 俗所事天神,后人因其涉神加示耳。”至此,我们才可以明确的相信,祆字是与 天神确切相关的.
祆教尊崇善恶二元论,即善神与恶神两个体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建立在“善恶二元”这样的基础之上的。该教认为火是善神的儿子,象征着神的绝对和至善.
因此,礼拜圣火是教徒的首要义务。祆神,很多当代学者认为是琐罗亚斯德教的 最高善神阿胡拉·马兹达。但是,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祆神似乎是一个拥有 更多变相的神明,而未必仅限于这位最高的善神。在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神系中, 就有众多的善神,且有时每个善神又有众多的变相;并且在经由中亚的传播过程 当中,人们还将当地的诸多传统的地方神祇加入进来,从而呈献给古代中国的琐 罗亚斯德教祆神,必是一个庞大的善神体系。而古代中国人不可能把这些神们, 分个清清楚楚,很可能是把该教所崇拜的神都视为祆神。这在敦煌文书中有云“火 祆庙中有素书,形像无数。”所以,我们与其把阿胡拉·马兹达一个人视为祆神, 不如把祆神看做是古代中国人对琐罗亚斯德教众善神的泛指.
篇3
一、爱之源
1.天职使然
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句话:“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对人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寓爱于教育。
2.现实所需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错误育人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教师习惯以“权威”自居,总是要求学生处处无条件地顺从自己,一旦他们认为学生有“不听话”的表现,就禁不住要对学生采取强制手段,从而导致不少学校师生关系比较紧张,产生对抗。所以,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在实践中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在“爱”的基础上改变旧的师生关系,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爱之道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称之为教育爱,这种爱,区别于父母子女之爱、兄弟手足之爱、亲朋好友之爱,他不是出自任何形式的个人需求,而是体现着社会发展寄予教师的重托。教育爱包容着极为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可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一种理解感,一种期望感以及教师愿意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奉献的热忱。
有关文献指出:教育爱是指教育者在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自觉、普遍、持久、浓厚、科学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策系,不是出自个人需求,而是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爱的把握上。爱,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方式与艺术。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
1.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
尊重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理解能冲破师生间的冰封,信任会交融师生心灵,爱护会点燃师生的友谊之火。
在霍懋征老师教育的生涯中有这么一个事例: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手要求回答霍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霍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都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她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当看到他举左手,霍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则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霍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法也告诉了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结果发现整个班都变了。
霍老师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这件事证明,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教师的悉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2.激励、赏识、参与、期待
激励每个学生求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来自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要激励学生们增强自信,勤于努力;要为每一个学生取得的进步而鼓劲加油,使他们感受到由于各自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而带来的喜悦。
原来本班有一男生,文采不错,写得一笔好字。大男孩儿一个,却很腼腆,上台讲话脸红结巴,平时话也不多。有一次我上公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上台进行才艺展示,轮到他上台表演书法,写一个“雅”字,手抖个不停,写完勿忙跑回座位。我想,这样下去不是回事,如果不及时激励他,给机会他锻炼,对他有更高的期待,他的才能很难好好地发挥出来,也很难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后来,一有机会就把他推出去,练得多,胆量也就有了,上台讲话落落大方,语言流畅,字正腔圆。竞选学生会宣传部长成功,面对全校师生主持国旗下讲话及全校性的大会小会,有模有样,受到好评。
3.真诚公正,严爱结合
(1)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2)不挖苦学生,不体罚学生。挖苦和体罚学生,不仅不能教育好学生,反而是对学生更大地伤害。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
(3)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有一批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的爱心要特别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帮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方面。但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一个老师心里都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播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总之,要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
三、爱之获
1.爱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所以,教育爱,也指师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爱戴的感情,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而有效开展所必须的保证。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2.以“爱”收获爱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伟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地教育或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如,我班一学生因意外事故受了重伤,住在医院里还叮嘱去看她的我:“老师,您一定要告诉班上的同学,明天有冷空气,提醒他们多穿衣服,不要感冒了。”是的,平时老师就是这样关心她的,在她受了重伤后,老师和同学又给了她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所以懂事的她更知道如何爱他人了。又如,我所任课的2班有一男同学,平时沉默寡言,上课状态不佳,老是打瞌睡,为此老师不少提醒他。他在我的印象当中也只不过是一位普普通通学生罢了。前几天,我正怀抱一大摞资料,右手还提一个装教学用具的包,这名男同学看见我这副模样,赶紧走过来“老师!我帮你拿!”当时,我内心有一种羞愧感,在我心目中一位普普通通的学生竟让我如此感动。还有,“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们班学生第一时间自发地举行哀悼,他们精心组织,庄严肃穆地开展了这一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孩子感受到了“大爱”的境界。在为灾区捐款的活动中,许多同学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的不舍得多花的零用钱,真的体会到了担负责任的快乐。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教学中用“爱”去感化每一位学生,我们会收获来自于学生更多的爱。
四、爱之悟
关爱学生,也就是关爱自己。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由此,也许会滋生一些自由主义消极的思潮,低调地应对工作,这时我们更需要“爱”,爱工作、爱学生更是爱自己,以满腔激情和高昂斗志投入教学中来。因为这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
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清水*门”的经济窘态,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面对流动的学生,却不能流动地失去了爱;送走了长大的孩子,转身重复面对等待教育的孩子。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下一个受教育的对象。
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对教育爱的热潮,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教师的乐趣。
是啊,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爱,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爱是共荣,为师德教育创建瑰丽的空间。
篇4
记得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寓教于话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所以说教师要用语言来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的心灵,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那么应该如何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呢?笔者主要采用下面的几点方法:
一、提高语言质量
课堂语言不精炼,水分多,浓度小,常会影响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引起反感。程式化地处理课文,不同类型、体裁的课文一刀切,势必会塞给学生许多老话、套话,这些话多属于废话,听了使人烦躁不安。学生更喜欢那些新鲜活泼的教学语言。所以,如果教师的语言贫乏、词不达意、准确性不高、不必要的重复、讲话不流畅,以及语言针对性不强等等,都会影响表达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
要使课堂语言少而精,首先要在课前把握不同课文的特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首先要设计好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有想解决,往往结果却是什么都解决不好。许多课堂实践都可以证明,教师讲授内容越复杂,学生则越抓不住重点;对讲授每一个问题,也尽可能对用语事先作一番准备,要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
处理课堂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的“即席”用语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对学生的刺激才强烈,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才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巩固。相反,如果教师拖泥带水地刻意追求“详尽”,常常会出现由于某些词语的干扰或者句子的修饰成分较繁琐而导致学生离开问题核心,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教师的课堂用语只能讲“三分话”。
二、从设问入手,从而达到语言艺术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这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思考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而且充满无限生机。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的着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费点神去摘取。”可见,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把握语言的时机性
同样的问题解答,由于所用时间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为了争取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考虑和选择自己讲话的最佳时机。学生不预习不讲;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不提出疑难不讲;不到学生反复思考、讨论而仍不得其解时不讲。最好是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后,教师先启发、引导学生,使之自己解决。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有两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篇》)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一言以蔽之,讲解、解疑的最佳时机,一定要选择在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之后。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才能充分理解、牢固记忆。这就是教师课堂讲解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机,让学生充分地去想、去思考,然后再启发他们。
四、锤炼语言的艺术性
体现教师“三分话”的课堂语言,首先应该达到准确、明白、清晰、简练。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则没有理由以此满足而忽视甚至排斥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哲理性。如果教师总是板起面孔,摆出一副“夫子”的“尊严”相,日复一日地干巴巴地向学生们说教、灌输,半强迫性地驱使他们听讲,肯定是教不好语文的。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他们往往自尊心很强,而且极力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是不会轻易去向别人服输的。这种教学模式只会令他们生厌,效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所谓课堂用语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哲理性,首先是指教师用文学语言从事教学活动,抛弃那些已经僵硬而且趋于模式化的陈词滥调。二是随着所教课文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词汇,使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语言经常有新鲜感。三是讲授不仅要达意,还应力求有表情,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拨动学生的情感。四是尽可能地使课堂语言幽默,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喜听乐闻,如沐春风。五是尽可能用“三分”微言,体现“七分”大义,使课堂用语含蓄而深刻,精微而深远,这可以说达到了语言的最高境界,学生一定会对之产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
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让教师的语言时刻散发出艺术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人才。
篇5
当然,在这种审美教育中,由于不同的审美主体(学生)生活经验和审美积淀不同,面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学习内容),理解的深浅度不同,头脑中所贮存的记忆表象(生活经历)多寡不同,对审美客体的美学意味感受就不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一样。为此,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即审美活动过程中,务必因审美主体而异,因客体对象而异而因材施教,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最终到达创造美的至高境界。因为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要求。
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它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表现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适当剖析,可利用美的事物,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譬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那藕花深处鸥鹭惊飞的美景,怎能不让学子们为这自然的外在形式美而鞠躬倾倒,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贾平凹的《小桃树》中,那在风雨中飘摇又倔强挺立的小桃树形象,又不能不让人为这自然之物的神韵所叹服,它用美的呼唤启迪着人类的心灵。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又促使学生对教材字里行间的小桃树形象进行深入地审视,继而又赋予它以新的文化精神内涵的美,使学生从心中涌起奋发向上的豪情。这样,便完成了由欣赏美到创造美的过程。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歌剧《白毛女》,主人公喜儿的纯洁善良、热爱生活,以及王大婶一家与杨白劳一家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纯朴的人情美,与黄家鬼门关的险恶、狡诈形成审美意义上的鲜明的美丑对照,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旧社会本质的不同,而“惩恶扬善”的思想也同时得以弘扬。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就在于,他以自己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由生而死的经历,向人们毫不保留地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使人们由孔乙己这一审美客体,进而产生了鲁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感受。德国诗人海涅曾说,“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这句话道出了人追求美的真谛:一个人的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指蕴藏在人的内心之中的思想、智慧、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品质在全面和谐发展中构成的美。《第二次考试》一文中的陈伊玲,这位报考音乐学院的姑娘,穿着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报名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的,惹人喜欢的脸,教学时要把这仪态美的陈伊玲,演唱后表现的谦逊美,以及公而忘私忘我救灾所表现的心灵美的陈伊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陈伊玲的整体形象美。
其实,文艺作品以外的文字——应用文的教学也并非与美育无关。从书信类应用文的格式看,顶格称谓表尊重的形式,即会令读到此种应用文的人,内心荡起愉悦的美感。因为它是礼貌文明美的表现。固然,这种美感层次是较低的,比不上更高层次的美,但它是由感受文化内涵时所得到的。
篇6
1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师生双向互动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育、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即使是凯洛夫的五段教学论(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虽然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术强的学科,它要强调的是一种“交际”,而这种“交际”实际上正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便体现为师生间的互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那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改变这一弊端,实现师生间真正的教学互动呢?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角色转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即以引导为轴线,以知识传授为内容,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作用可以从提供者的传授者逐步过渡为知识的导航者。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阅和掌握有关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人进行特定内容的交流,获取对学习的有益指导;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主动地摸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训练出良好的信息素质。总而言之,在网络媒体提供的条件下,有效的客观资源更为丰富,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
第二,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的BBS、社区论坛、聊天室、在线QQ等渠道或者发Email与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沟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某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在学校具备网络教室的条件下),或者进行网上“故事接龙”等等。学生也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及对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实现师生间真正的双向互动,而借助传统媒体实现的师生沟通大多数是单向交互的,是教师到学生的,学生的反馈行为一般并不通过传统媒体来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网络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方便地实现学生与校园围墙以外世界的双向交流。
2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这一现状将会有圈套的改变。在网络上,存在着远远超出人们需求的信息,只要上网鼠标轻轻一点,古今中外各类文学著作,便尽收眼底。这将给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带给革命性的改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教学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网上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科学中,过量的信息获取被称为“信息过载”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获取的信息没有好好组织,混乱地堆在脑海中,未经形成知识的信息,从而白白占据大脑空间。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寻找信息,正确评价信息,并把凌乱的信息组织成结构良好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质。
第二,要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如在网上开展主题性研读活动,选择性阅读活动和阅读经验交流活动。其次,主题性研读活动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学生可从在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可在论坛交流心得,选择性阅读是让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
3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作文教学模式
篇7
2 在美的形象中,鉴赏美
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美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通过课文中美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审美心理的诱因。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情绪极易冲动。因此,以美育人,以美冶情,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是语文学科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谈骨气》中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伟岸、正直、严肃、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有的人》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勇气》中法国妇女坚信世界和平的大无畏精神。上述课文中这些美的人物形象,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学生在感受美的形象和理解美的内涵中,不断领悟,同时产生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提高了审美的鉴赏力。
3 在美的语言中,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因此,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真正内涵,便不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就更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例如《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民的情感也就无疑了。再如《选场》一文中,只要对黄世仁的语言“我家自有谷满仓,哪管他穷人饿肚肠”细加品味,就不难理解战争年代曾有一位战士向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情景了。这样,学生就能把作者表达的思想领悟得深透,从而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自然地培养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篇8
2.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创造力是一种影响活动实际效果和素质质量的力量。人类产生的本质特点即是按照美的规律在创造。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美源于创造,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审美类活动要以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形象或文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创造的魅力,让他们懂得“为了更高的美,没有一个规律是不可打破的”(贝多芬语)。在教学中应激励学生对作品形象进行再创造,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创造出个人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此推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任意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由于没有受到任何定量的因素的限制,可以自由和广泛地思索,更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会在自然状态下更好地发展创造力。
3.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由刺激引起的,良性刺激会激发积极的高效能的情感,对人的行为产生明显的推动。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学习包含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学生会感受到美的力量,发现语文魅力。从这方面讲,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能自始至终以情感为依托。可见,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情感教育。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情感相互传递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课堂上要在“煽情”中渗透道德美,比纯粹的德育要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4.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审美意识教育。审美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及艺术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而不断增强,在教学中要使美育具体化就必须使其显示出生活性、示范性、趣味性、责任性。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把理性认识一并归结于形象之中,揭示生活本质,把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以美育人,催人向上。教师要借助课文所呈现的不同的审美蕴涵,使学生形成深刻而丰富的审美意识。
二
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虽然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却载负着人类智慧的文化,它的内容极其宽泛。它给予教师、学生一切美质——真诚、善良、勇敢、进取、创造等,这将对学生的一生有无可比拟的效力。
古人以“持之以恒”为做人之根本,而人生则以“善始善终”为成功之根本。
回顾历史,我们不免惊叹于伟人的成功。史学家司马迁为写《史记》花了九年的时间,李时珍用了十五年完成《本草纲目》,托尔斯泰用了二十七年写成《战争与和平》,正因为他们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才成功了。因此,做人应善始善终,创造辉煌的明天。做人善始善终,才能把握机遇。
一个人做事总爱三分钟热度,他能找到成功的钥匙吗?肯定不会。只有一心把事情做下去,才会与机遇之神碰面,从而把握机遇,迈向成功。为何诸葛亮肯效命于刘备军下?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咨臣以当世之事”,打动了诸葛亮,也为刘备的建国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试问当初如果刘备去完一次草庐就不了了之,则诸葛亮会帮助他吗?答案是否定的。越王勾践若不卧薪尝胆十年,而是无助地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能创造“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吗?显然,只有善始善终的人,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基础。
做人善始善终,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我们总是渴望他人的认可,肯定自我的价值。既然认同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学会成为善始善终的人,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同。其貌不扬、声音不美的孔庆翔,正因为他那善始善终的精神,坚持一直参加比赛而得到美国人的赞许,从而成为美国最红的华人。无独有偶,韩世民也凭善始善终的品质,携妻照顾瘫痪的初恋情人34年,从而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动了全中国。善始善终的人是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敬的,同样也会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善始善终的人。
篇9
一、研读
研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自阅读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要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要求学生直接阅读原文,不使用参考资料。在有了初步的感受后,再结合必要的参考资料,以启发思考。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比如诗歌教学中的阅读一般要以诵读的方式进行,诗歌的抒情性和独特的节奏韵律决定了诗歌的咏歌特征。诵读可以营造气氛,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气势、韵味、风格以及情感表达,更好地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小说的阅读方式可以选择默读,这样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更好地理解文章。默读时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提出思考问题,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戏剧的阅读原则上可以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角色的分配由学生在课前自己选择、自由结组。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保证课上朗读的效果。散文的阅读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古典散文的阅读可以像诗歌一样诵读,现代散文则要根据文体风格加以区别对待,抒情性的散文也可以以朗诵的方式进行。像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具有平和恬淡风格的言志散文则必须注重静默品读。当然课堂阅读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刺激易产生疲劳,如果对于同一种文体采取同一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根据教学方法设计多样性的原则,即使是同一种文体,也要变换阅读的方式。比如同是话剧,古典戏曲就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现代话剧就可以先播放相关的录像片段,吸引学生通读原文。而小说的阅读,则可以根据选文的实际情况提示学生将精读、略读有机结合,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整体感知选文的主旨。
二、讨论
因为学生的气质、个性、经历、美学兴趣等方面因素的不同,故他们在审美接受中的领悟效果也因人而异难求统一。学生这种带有较多主观成分的审美见解,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正如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他们需要把自己对美的理解通过讨论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开展讨论交流时,教师应就讨论内容首先给学生适当作一些补充介绍,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有助于讨论的进行。教师可根据课文特点,选好专题,启发学生用审美的视角,在同一审美范围内展开讨论,相互切磋。文学审美教育除了品词析句式的重点赏析外,还应以文学的形象性为出发点,重视联想对比,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的内容与形式,感悟美的本质与价值。审美教育离不开形象性、感染性,而文学作品的特征正是形象性和感染性。审美感知仅有零碎的片断是很不够的,还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使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得到深层理解。联想对比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想象方式,有利于学生从整体去感知美的形象,领略美的意蕴。当学生对作品中的美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将零碎、片断的审美直觉通过联想对比连缀成完整的艺术形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适时点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美、表现美。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加以筛选,选择那些关乎课文主旨的,对学生学习知识有较大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思考的过程有条理地表述出来。讨论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异己的声音,比较鉴别,修正完善自己的见解。讨论,不仅是思维的训练,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索,而且通过讨论,相互借鉴、互相接受,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发展个性的目标。热烈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各种观点在碰撞中也时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当然,这一活动要在教师的启发、带动下才能有序进行。
三、展示
审美教育中的接触美、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都是审美接受的中间环节、途径和方法,它们的最终导向是审美创造和审美表现。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中,不能忘记联系现实生活,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智慧,挖掘潜力,让学生把在审美教育中获取的知识与技巧运用到学习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由作文,展示才艺,鼓励学生在开放的状态下创造美、表现美。
篇10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涵着各式各样的美,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注重挖掘文中美的因素,并加以提炼与渲染,使得学生可以在教材中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提升审美能力。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多角度的向世人展示了湘西世界丰富的美的内涵,凝聚了作家的审美理想。
1.自然美
环境描写的基本功能是作为人物的活动背景和为事件提供发生、发展的物质条件,而《边城》中所展示的自然环境是以湘西地方的自然景物为主体构成的。湘西地处阮水流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它的自然美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那座远离尘嚣的小城里,人们没有被畸形的都市文明所污染,一切似乎仍然保持着最原始而又真实的自然状态,处处散发着美的气息。而且,从文中描写湘西生活的篇章可以看出,边城人民与自然的相处是怡然自得的。而边城纯洁静美的自然风貌,和作者明净清澈的心灵构成对应关系。明澈的心性需要美好的自然山水的陶冶,而自然山水又需要作者这明净的灵魂赋予生命的朝气与灵性。
这便是作家所呈现出湘西的自然美景与明净和谐、古朴自由的氛围。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十分契合。对率真人性的自然促发,在自然环境中物化为了湘西风物的清秀明丽、宁静安逸的独特面貌。因此,作品的主题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2.社会美
"美的社会存在,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事物、现象和生活中的美,它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人类情感与理想最直接的体现。" 社会风俗"以其合乎规律的对于生活的展现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内在生命与情感需要",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型和谐的关系,具有较为现实的审美意义" 。
湘西是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有着极具边地特色的节日氛围。而其中最热闹的几个节日,是过年、中秋节和端午节。在《边城》中,沈从文较为详尽的叙述了边城人民怎样欢度端午节以及端午节在他们心中占据着怎样高的地位,人们怀着一种兴奋的、近乎虔诚的心态来感受这一天的欢快时光。相比城市空虚而颓废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这种传统节日带给边城人民的单纯朴素的欢乐就显得格外的打动人心。这种远离金钱的世俗气氛,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体现出了一种洋溢着健康、乐观情调的生活状态。人与社会环境实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
3.人性美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鲜明的审美倾向,使人物形象呈现出单纯而又强烈的人性美。小说中的人物,使得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追求以及审会理想形象化、具体化,并且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翠翠,这个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被祖父一手抚养长大的女孩,在"茶峒"这个山水秀丽的地方长成了一个健康善良的少女。文中对少女翠翠的描写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美的推崇,而小说情节的展开推动,无不以此为动力和契因。当她的心中萌动了对爱情的一些朦胧的向往,比如无意中提到了什么的时候,她的脸会红。后来她也能够领悟到了茶峒人歌声中的一些缠绵之处了。翠翠继承了她母亲忠于爱情的性格,她爱上了二老摊送,于是在"梦中的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飞到了对溪悬崖的半腰,摘了一大把的虎耳草"。摊送也爱上了翠翠,不要"碾坊"而要"渡船"。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纯真而且热烈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当傩送因为天保的意外死亡而离开后,翠翠仍然一片痴心地等着傩送的归来。在翠翠身上显示出了边城少女纯洁无暇的美好心灵。
而翠翠的祖父、傩送、天保等人的勤劳、朴实的品质,也是边城人民品格的典型象征,代表着一种"健康、自然、优美,但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些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作者对于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日渐衰微的淳朴自然人性的执著地赞美与挽留。
4.艺术美
艺术美"是以较为感性的形式体现出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人的生命情感的艺术形象及其活动的特性","集中体现出了人的生命追求以及价值理想与审美观念"。《边城》在创作中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刘西渭在评论《边城》时说"这是一部田园诗杰作"。 沈从文自己也说是在"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 "。首先,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对湘西山水、风俗的描写占据了小说的主体地位。《边城》的诗意大部分来自其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沈从文通过对翠翠和摊送、天保间的爱情故事,把茶峒清新的自然风景和朴实的生活风俗,将对人性、文明的思索,都融入了平和淡泊的田园诗意中。其次,沈从文认为,小说中必须要含有故事才可称之为小说。因此在他的小说中,既有田园诗的生活境界,又有富有情调的故事。不过《边城》中的故事,并没有十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节奏较为平静舒缓,自然、流畅,看重的是情绪体验的生动与独特。"作者用像水一般细细流动的笔触,制造出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融的意境,使其作品显得格外雅丽动人。这种'用故事抒情做诗',且带有诗的气质的小说,可以称之为'诗小说'或者'抒情小说'。" 正是这种独特的创作笔法,使《边城》具有一种自然清丽的意境,使其的艺术美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沈从文还善于运用艺术空白,使小说呈现出含蓄隽永的美学风貌。所谓艺术空白,指的是艺术表现在时空范围中有意造成的空白,用以酝酿思想感情,达到言外之意的效果。这一手法在小说的结尾最为明显,翠翠守在渡口,等待"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傩送。这个引人遐想、勾人情思的艺术空白运用得十分妥帖,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5.结语
"美的形象化"在《边城》中得以成功实现。形成这种浑融的美学风格,是因为作家不仅遵循艺术的规律,更是遵循美的规律去建造。教师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其美学内涵,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注释:
[1]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2]付媛媛:《试论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名作欣赏》,2013年9月。
[3]付媛媛:《试论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名作欣赏》,2013年9月。
[4]陈俊平:《洗尽铅华见真纯--品沈从文《边城》之美》,《文学与人生》,2013年第6期。
[5]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期。
[6]石国庆:《美学意蕴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参考文献:
[1]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41.
[2]付媛媛.试论《边城》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J].山西:名作欣赏,2013(9).
[3]陈俊平.洗尽铅华见真纯--品沈从文《边城》之美[J].南京:文学与人生,2013(6).
[4]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J].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3).
篇1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仿佛使学生看到了大自然雄伟壮观的景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让学生感受到了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又如,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挖掘出音乐、美术、书法等不同形式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内在素养。刘天华的《二泉映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王羲之的书法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丽,这些艺术名作都是陶冶人们情操的绝佳素材。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12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怎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美,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影响人的气质、性格、情操、心理、信念、意志,进而塑造人的灵魂。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坚持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用美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让他们在求知、析义、明理、动情的过程中,在善与美、情与理、言与行的统一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与熏陶,日积月累,就能使他们的心田得到滋润,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从而促进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足以表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古诗,一般都是传统的名家名作,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荟萃。这些古诗的内容丰富多采,思想健康积极,形象生动多姿,情感充沛真切。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理解与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声韵美,进而认识诗的意境美,体验诗人的性情美与心灵美,就能够既陶冶学生的性格情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又发展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各种素质全面提高。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古诗教学的特殊原则。
(一)从属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从属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要以古诗的语言文字为媒介,以指导学生理解运用古诗中的语言文字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实现古诗教学中的美育目标。
(二)渗透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渗透在初步的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中,渗透在古诗的意境体验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中。同时,它还渗透于古诗教学本身。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疏密有致、节奏和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切实有效,富于变化;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富于条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板书是否简明扼要,富于美感……都将影响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三)情感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以情感为基础。要重视古诗中的情感分析和情感体验,要做到导情、带情、动情、传情,情贯始终。
(四)趣味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情趣和意味。这种情趣和意味来自于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自于古诗意境的再现和情感的体验。
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古诗的美是多方呈现的,语言、情节、意境、声韵,不一而足。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因为古诗本身是一个整体,这些方法通常是同步或者综合运用的。
(一)在理解词句中领略古诗语言的美
古诗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与现代汉语的差距较大。要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必须首先理解它的字词句,读懂它的意思。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字词句的理解,有一个度的问题。随便疏通一下,让学生似懂非懂,不行;想要讲深讲透,让学生全盘掌握,又不可能。只能着眼于为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味服务,让学生具有初步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从而体会古代汉语的凝炼、含蓄与变化,领略古诗的语言魅力。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初步认识古代汉语中的同源通用及通假现象,如《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和“现”,《鹿柴》中“返景入深林”的“景”和“影”;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汉语中词的活用,如《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属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属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要让学生初步懂得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变迁。
古诗的语言美,集中体现在它的凝炼、生动、含蓄和变化。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体会。如教学《题临安邸》时,就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熏”和“醉”的精妙用法。这两个字,将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确实生动形象、凝炼传神。而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则要注意让学生揣摩“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的意义。这里的“轻”,其实不只是小船的轻快,更是诗人心情的轻松。当然,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需要适当介绍古诗的背景的。
(二)在融合情境中体味古诗意境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多数是写景的。教学这些古诗,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融情于景、情境交融,进而体味古诗的意境美。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抓住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黑云翻墨、白雨跳珠、风卷地、水如天,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写得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三)在分析情感中感受古诗境界的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少数古诗叙事议论直抒胸臆,情感炽烈,思想境界较高,如《夏日绝句》《示儿》《题临安邸》《石灰吟》,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教学这些古诗,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深沉的情感,感受诗作崇高的境界。如《示儿》是陆游的临终之作。一个人临终之时有多少话想说啊!“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什么也不挂念。只有一件事情让诗人直到死也牵肠挂肚,那就是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唯一要嘱咐子女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学《示儿》,必须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感,感受诗人相信国家一定能够统一的坚定信念。
(四)在讲解理趣中领悟古诗哲理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古诗蕴含哲理。如《登鹳鹊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等。教学这些古诗,除了引导学生读懂基本意思以外,还要根据实际讲清诗中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初步领悟诗的哲理美。古诗中的哲理,一般是以议论的形式出现的。这些议论的诗句,是诗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外加的说教。因此,讲解这些哲理诗句,不能与诗的描写或者叙述脱节。如《锄禾》,诗先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劳动的情境,然后紧接着抒发作者的感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人们吃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勤血汗凝聚而成。教学《锄禾》,只有在学生已经充分感受了农民劳动辛苦的情况下,才可能让他们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才可能使他们在领悟诗中哲理的同时,受到应有的教育。
【参考文献】
篇13
1. 运用媒体,创设审美情境。电教多媒体可以再现情境,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具体、直观地再现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形象,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化为一定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增加感知强度。学生借助电教多媒体,突破文字的障碍很快地进入课文情景,积存于记忆深处的表象迅速复现,与眼前的形象串联、叠加,幻化为自己心目中新的审美形象,从而提高审美感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
2. 通过范、诵读,引入审美情景。教师准确而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引入审美情景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增强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儿童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引起他们思想情感的共鸣。作为教师,应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景,吸引学生进入课文,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语言抑扬顿挫地表现出来,充分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儿童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所学课文去作审美体验与鉴赏。
二、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鉴赏美
法国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具有丰富人文性的文章。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美的要素,让情感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教育。
1. 用情感品味法感受情感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给人以无穷的智慧和美感,人类对于大自然自是情有独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众多佳篇,便以优美的语言全方位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甚至在简单的一个字、一个词或简短的一个句子中,都能透出自然的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用情去品味,才能与作者共鸣,受到震撼。通过细细赏析,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2. 用形象欣赏法感受人物美。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两大特点,可以说美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的。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使千百万人的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感染,必然能诱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美。对于人物形象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对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做到历历在目,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然后让学生通过欣赏肖像美、对话美、细节美、环境美等等,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欣赏艺术形象或人物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三、启发审美想象,激发学生创造美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可见,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呢?
1. 填补空白。文章中的“空白”就和国画中的“留白”一样,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他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开有合,点到为止,惜“语”如金;或者有意对某些教学内容有所保留,给儿童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任由他们去联想、去理解、去揣摩、去补充。
2. 口语实践。未来社会是个信息社会,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通讯工具的不断更新与日益普及,以及生活节奏地不断加快,口语交际的频率将越来越高,对口头语言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学生进行口语实践提供了比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各种口语表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