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市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市文化论文

篇1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紧缺

公共财政投入是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许多城市里的社区和街道所能得到的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少之甚少。他们所得的资金无法达到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所以导致文化设施建设受到阻碍。城市里的那些文化设施也都是政府出资金的,但是政府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也是有限制的。总的来说,被安排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无法满足公民的需求,所以最终造成了整个文化设施管理的失败。

2.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够被充分的利用

虽然近几年来,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相对落后的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最终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已经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比较低,运行状况非常的不理想。有些设施名义上是文化设施,而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文化的作用。有的还将文化设施用于其它事情或者是闲置在一边。政府在搞不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最终造成了缺失与利用不能够平衡,设施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

3.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的内容非常多,范围非常广,涉及的管理部门和层次都很多,所以在实践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多个方面的。首先,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的制度不完善、执行的效果不够明显,过于僵化。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管理体系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方式,已经跟不上国际的管理步伐。其次,我国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果不够明显,财务损失严重,背负较高的债务。近些年,虽然我国投资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方面的财务较以往有很大的增加,但是相对的说还是很少,资金也不足,大部分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拨款方法,即政府拨款。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团队。最后,我国的市民素质相对来说较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不能深入民心。

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措施的完善

1.进一步提高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媒介,是满足群众文化要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各级政府及领导应加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统筹、均衡发展的思想,建设和管理好公共文化设施,努力达到人民的需求水平。

2.合理安排文化设施规模,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质量

文化设施的分布的数量不应该都是一样的,应该根据地点和实际情况而定。要考虑到面对的群众的数量,也要考虑到设施的种类、地理位置等[2]。通过全方面的考虑,合理的安排文化设施的数量。同时可以实行一馆多用的制度,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方便公民。如果能够将规模合理的安排好,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完善就又近了一步。目前的研究者大多都是把重点放在文化设施数量的研究上,进而忽略了文化设施的水准建设[3]。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达到文化设施数量目标的同时,也关注一下文化设施的水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替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更好的去关注、去满足那些没有设施的地方。

3.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格式布局

文化设施的合理布局并非是简单地均匀分布,应该做到与经济发展相配合、与群众需求相对应、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格局。在合理安排文化设施地点布局的同时,也应该优化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布局。应该对运营管理机制进行进一步创新,对社会资金参与管理运作进行鼓励。对有公益性质,又有市场化操作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政府管理部门在其建设项目竣工后,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将其管理和运行委托给社会主体。社会在政府的指导与调控下进行管理,不但能够解决政府不能直接管理的问题,同时也能使社会的管理有条不紊。

篇2

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比如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等都是国家级战略区域建设规划等,处理好城市建设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忽视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要剖析这种问题,并能认识到这种问题的危害,为更好地保护我省城市文化遗产服务。典型存在的问题有:(1)城市发展规划轻视甚至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持续性,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法律上和制度上的约束,制度的执行力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手段,一些地方存在失职渎职、懒政怠政的作风,部分管理者盲目地追求建设速度、GDP与现代化,忽视文物的价值,导致城市文化遗产受到破坏。(2)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误区,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一些地方在进行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时候,往往将各种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的建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时候甚至超过物质文化遗产和遗存本身。从表面上看,便利的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对城市面貌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增长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对城市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3)城市旅游对城市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旅游开发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素质参差不齐的游客往往会对城市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而且,过量游客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样也会对城市文化遗产造成很大的危害。(4)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多重伪造。城市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基于这种商业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出现通过文化遗产资源造假来谋取实际经济利益的行为,比如伪民俗、仿制仿建古文物、古建筑、古遗迹等,甚至有“毁真造假”的行为。但伪造资源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格格不入,绝大部分最终只能成为文化垃圾和建筑垃圾,这将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产生破坏性的恶劣影响。客观地来说,城市的规划、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上述问题也不能全面涵盖目前河南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遇到的一切障碍,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文化遗产是提升一座城市文化内涵、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出保护和科学发展城市文化遗产的具体途径。

3河南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繁荣的参考措施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与繁荣的灵魂,如何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并繁荣城市历史文化以增强城市文化内涵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演进以及高科技技术的广泛运用,致使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手段与模式也产生了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面列出了6条保护和繁荣城市文化遗产的参考性措施,具体如下:(1)制定法律和技术规范,落实文化保护责任制,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和重要基础保障。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主管部门工作决策的正确性。监管部门要强化协作、明确分工职责。(2)正确处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相互依托的关系,在切实保护的前提下,谋求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利用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双赢。只有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和谐发展,才能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3)强化宣传,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并在保持城市风貌的前提下,改善文化遗产内居民的生活设施。(4)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侧重不同,文化事业具有公共性,趋向社会效益,文化产业具有商业性,趋向经济效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互相依存、互补发展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品都适合被商业化开发而纳入到文化产业的体系中去,要加强文化遗产资源公共管理与行政干预,并引入社区参与管理机制完善市场开发带来的种种弊端。传承性保护是指让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对象继续活动与发展,寻求新的生机与市场,使其在今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延续,也称为“动态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可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获得“新的生命”,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延续与传承。

篇3

Keywords:thecultureofcityculturalstratagemtheculturesystemofcity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竞争有限资源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城市文化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繁荣区域经济的有效工具开始备受关注。文化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内容,只要是涉及语言文字、、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民风习俗、审美观与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要素均可纳入文化范畴。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城市如何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来势凶猛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取得“软实力”竞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成败。

一、城市文化战略——直辖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第一,城市文化战略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在城市战略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发展中的城市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如经济问题、管理问题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城市管理者仅靠物质和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城市的发展还需要文化战略的有效运用,为城市注入一种动力、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因为一种优良的文化一旦确立,它就会逐渐成为城市的优良品格,成为实现城市长期发展战略的保证。因此,城市文化战略必然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1>

第二,城市文化战略是形成良好城市文化的保证。城市文化是随城市的产生而产生的,但这种城市里的文化仅仅是城市中的居民在长期的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还不是现代城市管理与经营意义上的城市文化,它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品,是一种风气。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一种在原有城市文化现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着眼于城市文化结构发展目标的完整体系。一个城市要想建立自己的城市文化,首先必须明确自身文化意义上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城市文化战略。

二、定位直辖城市文化——直辖城市文化战略的前提

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没有文化定位的城市显然是没有意识和盲目发展的城市。因此,对于搞好城市文化战略来说定位城市文化是其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

关于如何进行城市文化定位,我们认为最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从传统的历史民族文化中追溯文脉

直辖城市文化的定位来源于整个城市传统的多元文化形态。在定位直辖城市文化过程中必须以传统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反映城市的历史沿革和特有的文化积淀。

(二)从现当代的人文精神中提炼精髓

直辖城市文化定位在承载城市历史的基础上要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城市文化的人文精神,展现城市文化的内涵。从现当代的人文精神中提炼精髓,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

三、构建直辖城市文化体系——城市文化战略的核心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指出:“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世界城市从农业城市到工业城市、从产业城市到信息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与此相呼应的是城市文化也得到迅猛发展。在城市文化定位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城市文化体系是整个直辖城市文化战略的重点。城市文化体系包括城市的理念文化体系,城市的制度文化体系以及城市的视觉文化体系。

(一)梳理直辖城市文化理念体系

城市文化理念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经过整理后可以宣示于城市公民的条理性思想,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使命和目标。城市的文化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的文化建设行为。

首先,城市的文化理念要与城市的愿景相结合。愿景是对现实的超越,愿景会促成对现实的改造,愿景会形成推动历史前行的巨大动力。

城市的文化理念必须与城市愿景相结合才会使公民对城市的发展愿望变得强烈,才会使城市的建设者产生巨大的动力和激情,才能碰撞出深刻的城市发展智慧。直辖城市文化理念要以城市愿景为基础,在城市愿景的基础上提炼,使城市文化理念体现公民价值与城市理性的统一,公民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统一,公民满意与城市认同的统一,公民愿景与城市愿景的统一。

其次,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打造应当链条化。文化有着很深刻的民族根基、历史根源和对这个民族的现实考虑。时代可以发展,文化不能泯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能够传承和凝聚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链条。

直辖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打造需要在浓缩提炼的基础上把核心价值观链条化,把公民、企业、政府机构、部门的独立价值链条融入到整个城市的总体价值链条中。在保证个体价值观正确树立的同时,整个城市价值链条的运转自如才成为可能。对单根链条而言,规规矩矩,确保不出轨,整根链条才能沿着既定的轨道既快又稳地运转下去,整个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城市的文化理念体系才能坚固不摧。

(二)规划直辖城市制度文化体系

在规划直辖城市制度文化体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是建立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规章,为社会公众广泛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生产力,发表公共文化信息;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要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

第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制度体系。文化产业从其结构和行业来看,目前可划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相关文化产业层三大板块。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要充分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直辖城市文化资源,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把开发与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文化特色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大化和最佳化。要充分认识,“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形成其过去的生动见证;历史地区为文化、宗教及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财富提供了最确切的见证,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因素;而遗产是社会昔日的生动见证,对于人类和对那些从中找到其生活方式缩影及其某一基本特征的民族,是至关重要的;整个世界在扩展或现代化的借口之下,拆毁和不适当的重建工程正给这一历史遗产带来严重的损害;认为历史地区是不可移动的遗产,其损坏即使不会导致经济损失,也常常会带来社会动乱。”直辖城市需要采取全面而有力的政策,把保护和复原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作为地区规划的组成部分,并制定一套有关建筑遗产及其与城市规划相互联系的有效而灵活的法律。同时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还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培育工作,探索如何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建设、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如何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等。

第三,构架起“知识城市”的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评价制度系统。在知识型经济社会里,人类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拥有更多财富,而且应该成为未来共同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它只能在交流和传播中创造价值,延伸价值。“知识城市”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和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所谓“知识城市”是一个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地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使命的城市。

因此,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构筑创新生态学氛围,高效利用“城市创新引擎”(UrbanInnovationEngine),构架起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评价制度系统打造“知识城市”的品牌,必将对一个城市的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当务之急,我们要按照“知识城市”的整体布局,整合资源,建立起城市内统一的知识网络知识共享文化环境,并逐步与地区的、国家的和国际的知识网络平台相链接,以推动和促进“知识城市”和知识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了直辖城市知识共享制度系统,还必须建立有专门的能使人获得知识的组织机构,以推动和促进城市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本的成长。

在城市知识资本评价制度体系方面,必须研究我国当前实行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打破传统的观念,强化“知识第一”的经济理念,将知识纳入会计计量与报告系统中,对传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进行修正和拓展到新的公式:实物资产+知识资产=负债+实物资本权益+知识资本权益,以更加准确的体现国家、企业的真实情况。

另外,为了通过减免税促进知识产业、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的发展壮大,并根据知识产业、知识经济和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设计“知识城市”,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转变思维方式,不能依据目前传统的会计制度,将知识资本认定为负债,这可能会使得许多有潜力的创新项目缺乏领导者的支持和资金而失败。必须将智慧、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依存的关系纳入统筹考虑,加速建立直辖城市的知识资本的会计制度,使知识、智慧与金融资本完美结合,以促进“知识城市”和企业知识资本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直辖城市视觉文化体系

在今日世界全球化的带动下,很多大城市开始快速进入“球体网络社会”。在这种球状形态社会中,人们的尊严和地位提高了,开始有了更高的话语要求和广泛的“看”的视觉需求,视觉打通了我们与周围社会情感沟通的关系。这和以往的文化相比是很大的变化,并且直接导致视觉要求的提升,城市文化开始大踏步跨入视觉时代。视觉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决定了视觉文化在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篇4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篇5

2.1开放性

当代城市文化建筑不应仅是特定文化活动的盛纳空间,更应是一个向城市开放并吸纳公众参与的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场所。轴都剧院应该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打破传统的、封闭的空间模式,追求一种与城市空间及周边环境积极对话的崭新的、开放的场所体验,并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通过城市界面、环境景观以及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开放性设计,轴都剧院将实现新塑城市形象、触发公众活动、共享文化资源,进而与城市环境及市民生活完美融合。

2.2地域性

设计应扎根本土,追求地方性和独特性,避免盲目追随时下流行的形式表现。瓦房店境内多低山,呈现辽南丘陵地貌,连绵低矮的山体覆盖了所辖区域约六成的面积,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地景;瓦房店市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尤其盛产优质金刚石,被誉为“东方钻石城”。轴都剧院设计试图转译城市地域文化元素:以起伏曲折的天际线“再现”城市远山的示廓;以刚性不规则块状体量“映射”金刚石矿体;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还原”地貌地景。

3、设计诠释

设计追求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有机性,关注公众行为的场域性与复杂性,体现文化建筑的标志性与地域性。以视觉通廊及行为流线为纽带,有机组织室外广场与室内中庭,形成动态、开放的空间布局。形体生成是基于对基地周边环境的城市设计分析而得出。鉴于基地的城市属性及建筑的形象需求,轴都剧院采用集中式布局,以整体性建筑体量塑造其标志性。同时为避免大型建筑尺度对城市空间及公众心理带来的违和感,建筑师基于开放性设计原则对建筑体量进行了一系列形式操作,使得建筑与城市在空间视觉及空间动线上产生积极而有效地关联与融合。设计中,以基地西侧城市交通环岛为空间节点,向基地引入一条空间轴线将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形成实、虚相间的体量关系:两个实体通过切削及异化变形,分别形成剧院的两大功能组团部分;相间的虚体则形成集散、共享、休闲、展示等多功能一体的联系空间部分,虚体部分亦连接场地里南北两个休闲广场并直指城市空间节点,在空间轴线上形成视觉通廊的同时,功能上也实现了对城市及公众开放的多维可能。

建筑功能依建筑体量分为两个部分:东侧主要为剧院,包括观众厅、舞台以及相应的辅助房间,同时设有部分展示空间以及办公用房;西侧为数字影厅和若干大、中、小会议室。中间部分为开放的共享中庭,可以容纳展览、交流及部分临时活动。艺术培训及排练室安排在地下一层,与大规模公众活动分开。在当今城市文化建筑功能复合化的发展趋势下,相对独立的功能布局可以使各组成部分不受干扰地各自运行,也可在需要时整体运行,并行协作。建筑设置双向公众入口,北侧为功能性建筑入口,西南侧入口在满足功能性使用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表征建筑形象的需求。建筑形体将场地划分出南、北两个广场,与公众入口分别对应:南广场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为主,注重公众交流及室外文化活动的场所营造,线性水景设计既界定了广场活动场域又强化了剧院入口的空间引入;北广场以硬质铺地为主,主要供人流、车流集散及举办部分简要室外活动。道具、演员及后勤出入口设置在建筑东侧,避开公众活动流线。场地内沿钻石大街一侧布置带状绿化,南广场布置连续的面状绿化,绿化以抽象展现城市丘陵地貌的微地形植草坡地为主要形式,意欲再现典型性地景,表达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起伏的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在视觉上增加了环境的识别感,在体验上增添了场所的趣味性。景观设计中还运用了水艺元素,不同形态的水景设计既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层次,又可调节环境的微气候效应。软、硬质景观元素综合构成了立体化、主题化、人性化的整体空间环境体验。

建筑形体简洁,形态呈现不规则块状组合,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矿产金刚石的形态,表现出鲜明的建筑性格。不规则形体的组合使建筑的天际线在动态视角的观察下,呈现高低起伏的、丰富的变化。建筑体量基本采用石材全包裹,纵向错位拼接的肌理设计增添了建筑的挺拔与力感,石材颜色选择浅黄褐色拼色,具有辽南城市色彩的地域性。建筑表皮还应用了玻璃幕墙及百叶格栅,实现了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公共文化建筑的开放度得以实现,城市表情,特别是城市夜景得到极大的丰富。

篇6

在现阶段,精英文化可以说是以超越现有水平的、富有创造性的新探索和新成果为主,以“精益求精”的要求提升人的需要和能力,满足人们发展需要的一种文化现象。此类文化最终也要进入消费领域,甚至有的还将逐渐融入大众文化的范畴,但在经过必要的转化之前,其成果被用于消费时往往表现出与受众的距离。例如,某些文艺作品(如戏剧、高雅音乐演奏等)具有可观赏性,但受众数量较之通俗文艺形式而言明显较少。就公共文化而言,在各国公共文化都是既以大众需要为指向,同时又含有明显的精英文化成分:图书馆里的流行小说、时尚杂志等通俗读物与哲学、科技、社科等非通俗读物并存,广场上的大众健身娱乐活动与环境艺术雕塑、各类高雅艺术展演并存,音乐厅里的流行歌曲演唱会与高雅音乐演奏会并存……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上的公共空间,使人们能够平等自由地享受文化。在我国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市民的审美水平与鉴赏能力都获得了实质性的提高,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导向作用,这就使公共文化中精英文化成分越来越多。反映在公共文化空间的整体建构上,不仅强调规模扩张,使绿地、公园、文化场馆得到数量上的提升或是面积上的扩大,同时还强调美观,也就是要满足现代人的视觉审美需求;不仅强调数量多,也强调质量高,要带有明显的文化品位,使市民享受文化环境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欣赏自由与选择自由;与此同时,还更加强调公共文化内部的精神含量,力求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高雅艺术形式通过公共文化的方式走入市民群体当中,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与审美水平。

篇7

2.1西安三环内现有雕塑现状分析

(1)城市轴线和环线分析。西安市的南北轴线、东西轴线及环线、二环线、三环线都是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也是城市的景观干道。规划雕塑主要布置在道路的绿化分隔带上和两侧绿化带中。西安市的南北中轴线是西安市的“龙脉”,雕塑布局以历史题材为主,形成对城市总体风貌的引导作用。环线内侧环城公园,规划形成唐诗公园,雕塑题材以诗人雕像或诗词意境提炼而来,结合公园原有叠山理水,作带状布局,营造一处历史文化气息浓郁的游园空间。三环路中间的绿化分隔带及立交桥附近布置雕塑时,应充分考虑它的交通功能,避免对驾驶者产生视觉影响。可在道路调速段——即转弯道、十字口等处,适当控制留出较大用地,以便布局群雕,创造个绿化与雕塑和谐共存的、富于节奏和感染力的空间景观体系。

(2)城市门户的选点分析。城市门户,亦称城市入口,正如《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中所示“,门”是与“祖、社、朝、市”及城市道路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在城市形成、发展和演变中,担负着城市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重要角色,与城市功能、城市景观等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突出景观地域特色的角度讨论城市门户空间的设计研究的开始,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比较薄弱,如何在满足大众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将地域性融入城市门户空间的设计中去,营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门户景观,也是本次调研将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特定的地域有针对性的展开深入的探讨。在西安市规划局在《西安市城市雕塑体系规划》中,已经做出了西安市雕塑体系的明确规划,但本次规划主要是通过对城市门户的选点,结合古城的文化底蕴,有一个新的思想,将现代的城市雕塑与西安古城的门户结合起来。第一,雕塑选址在立交桥周围绿地之中,土地成本低,不用再征地。第二,处于城市出入口的位置,车流量大,尤其是轿车流量大,雕塑欣赏性强,这也是时代特征的体现。第三,结合门户空间的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雕塑的形式与地域特色空间活动内容相统一。第四,门户空间的雕塑与门户文化内涵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使那些具有雕塑美的空间艺术作品,同时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承。第五,雕塑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将门户空间与城市在比例上联系起来,也是人群与空间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第六,雕塑与其他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灯光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2.2现有雕塑的现状分析

(1)雕塑题材。西安市现今主要雕塑主要分布在市区的旅游景点和公共设施附近。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内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主题类和装饰类雕塑。这些雕塑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历史题材的纪念类雕塑。例如,莲湖公园内的小萝卜头雕像、大庆路绿化分隔带内的丝绸之路群雕、大雁塔南广场的唐僧像、革命公园内的杨虎城像等。第二类是注入内涵的主题雕塑,如省体育场门前的唐仕女打马球像、省图书馆门前的罗丹像、唐华宾馆西侧唐仕女歌舞雕塑曲江春晓苑内佛像等。第三类是美化环境的装饰类雕塑,如曲江春晓苑内的石马像、滋味花园广场的流水雕塑等。由于诸多因素,西安市的雕塑建设还相对滞后,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没有对城市和形象产生巨大影响。

(2)雕塑布局。在《西安市城市景观雕塑体系规划》中确立的标志类雕塑、纪念类雕塑、主题类雕塑以及装饰类雕塑等规划概念上的分类的基础上,将雕塑的布局扩大到“二轴、三环、十六区”这样一个大的城市区域范围内。实际上将规划区域覆盖到城市的东西及南北两条主轴线,明城墙环线、二环及三环三条市域环状道路,另外还包含了开发区、大学城以及其他16个城市功能分区,重点在城市出入口、城市广场、街路空间、公园绿地、滨水地带、文物古迹附近以及立交桥等城市片区,布置较为重要的城市雕塑或雕塑群。

篇8

(一)再造服务理念

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根本在于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换位思考,根据读者阅读需求,热情引导读者阅读,营造“全面崇尚阅读”的氛围。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满足年轻读者的阅读需求,组织多媒体阅读公开课,推广阅读素养理论,培养年轻读者重视阅读和学习的能力。其次,为了培养现代图书馆的潜在读者,增加青少年对书籍阅览的兴趣,开展以青少年读者为主的假期活动。最后,在特殊节日(例如,法定节假日、纪念日等),开展专题书展,吸引更多市民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二)强化虚拟空间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图书馆成为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试点,这项工程以地市级图书馆为基础,成立一个工程基层服务站,以信息共享方式共享图书馆内的数字图书资源,并成为分布式的数字图书馆集合,通过网络为城市社区服务,为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图书资源。

(三)拓展服务内容

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是指现代图书馆以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为通道,通过新兴媒体,构建数字阅览室等虚拟网络服务平台,实现通讯、查询等功能。服务平台具有实时更新和书籍一体化管理的优势,为城市市区以及个体提供了图书档案存档指导和图书数据库建设服务,多层次满足具有不同需求的读者。现代图书馆通过建立快速便捷的网络,能够更好地为大众文化需求服务,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影响深远。在图书馆服务侧重点方面,要强调地区公共服务理念,以政府相关部门、城区支柱企业、高端研发机构和科技技术部门为重点服务对象,将政府政策、支柱企业前沿理念、科技部门的研究成果作为重点推送内容,拓展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四)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现代图书馆建立图书管理系统,使读者能够通过账号和密码登陆系统,访问、搜索和分享图书馆数字资源。我国一些较发达地区现代图书馆已经开通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调查结果表明,开通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能够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地区图书馆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进先进技术,构建图书管理系统,方便读者查阅资料,满足阅读需求。二是开启数字电视图书馆服务,该服务是以广电网络为通道,基于有线电视技术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读者在家能够通过电视完成书籍和文献的检索与下载,享受数字图书资源。三是图书馆组织专题阅览会、读书夏令营、青少年辅导中心等公益活动,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篇9

2.1视觉符号化表达

通过视觉符号来表现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文化表达方式。符号是可以为人类所感知的能够代表意义的载体形式,是联系物质和意识的桥梁,也是文化的产物[3]。人们使用约定俗成的符号来代表或区分某种事物,是信息传播和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尤其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形式使得许多城市身陷“千城一面”的危机时,景观视觉符号常以寓意深刻的形态语言展现城市的历史片段或民风民俗,成为人们认知、体验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4]。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在设计和建设中就大量运用了体现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比如在色彩上,公园将红、黄、白、灰等最能表现皇城色彩的颜色作为基调色,反复运用在景观小品、铺地、植物和灯光色彩上,给人以极强的心理暗示,同时通过一系列分布于空间节点中的主题雕塑概括了北京城的历史和民俗风情。通过视觉符号来表达城市文化的时候要注意特定的时代、地域、社会背景及价值观等方面因素。比如,日本庭园的枯山水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这种意义是与其形成的时代、地域文化紧密联系,中国古典园林也有自己的文化渊源,如果把枯山水作为一种符号直接插入中国古典园林,势必与整体环境不和谐,其文化意义也会让人难以理解。因此,在景观视觉符号的选择上,必须紧扣城市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放入恰当的城市环境中,才能引导欣赏者正确领悟其所要传达的内涵。在我国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实践中,存在一些对视觉符号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有些城市在景观设计中,对视觉符号生搬硬套,甚至直接复制,导致城市景观丧失特色。还有的城市想要吸引眼球,运用一些造型奇特而突兀的景观视觉符号,结果违背人们的审美偏好,也难以和城市的环境相和谐。这种对符号的不合理使用反映了部分城市建设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理,不仅不能产生优秀的城市景观,还会损害城市形象。

2.2场景氛围的营造

处于城市文化结构中层的制度与行为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也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更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来源。但是,这个层面的城市文化仅仅依靠视觉符号来表现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场景来激发。实际上,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不仅仅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的视觉观感,更重要的是它们凝聚了人的活动,体现出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新建的城市景观如何吸引人的参与,激发人的活动呢?阿摩斯•拉普卜特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提出了“场景”和“规则”的概念。场景和空间不同,空间是客观的存在,并不具有文化信息,而场景则由于融入了人的活动,从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并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5]。比如,欧洲街道和广场上会形成人们喝咖啡、聊天的场景,而中国街道和广场上则会呈现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景。因此,城市景观设计不应该仅仅提供空洞单调的空间,而应该站在空间使用者的角度,营造他们乐于参与其中的“场景”。“场景”的营造离不开对“规则”的解读,这里的“规则”实际就是某种文化中经过长期积淀延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规则”形成了环境的性质,也限定了不同空间中人的行为和活动,使得空间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场景”。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之前,就应当对当地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理想环境的理解进行深入调研,将其中对今天生活有意义的部分提取出来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促使新建景观对人的活动产生持久的吸引力。比如在成都都江堰广场设计前,设计师了解到场地北侧原有的一些揽船用的水泥坑一直是是当地人玩牌、看牌的适宜场所,于是在广场设计时按照原来水泥坑的尺寸设计了一系列5m×5m见方的、由矮墙石凳围合成的小空间,空间内布置石桌石凳,给人们提供玩牌、看牌的场所,从而将当地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延续下来,形成了极富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6]。

2.3精神与心理的满足

城市景观设计除了通过提炼视觉符号、营造场景氛围的方式来表现城市文化,还应该注意传承和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的需要。实际上,富有文化含义的视觉符号、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场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但是要进一步表现一个地域的精神、价值观、审美趣味等,那就要上升到城市的精神文化层面。如前所述,中国城市景观的建设自古以来就受到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北京紫禁城还是江南古镇民居,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苏州私家园林,都体现了人顺应于天、与自然相融的天人思想。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更是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把人们凭感官感觉到的物质空间升华为对人们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7],成为中国传统哲学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精神因素的集中体现。中国当代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精神文化的精髓基础上的,因而今天的景观设计必须深入研究传统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且解决好传统精神文化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转化问题。这种转化不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简单复制或挪用,而是在认识传统精神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行分析、评估、扬弃及更新发展,将那些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提取出来,使其成为景观设计的新的创意和启发[8]。比如,中国传统景观艺术中蕴含浓郁的人文精神,但其毕竟主要是为少数人服务,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则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行为,所以在当代景观理想的探索过程中,应该从现实的需求出发,寻找其中的民族智慧。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营造出山环水抱、诗情画意的空间意境,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审美意趣,而且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让古老的城市轴线融入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9]。因此,优秀的城市景观应该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赋予景观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样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

篇10

城市地标系统是城市中各类不同的地标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组合规律形成的多层次整体,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城市,应当将城市地标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规划。而地域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形成的核心要素,构建城市地标系统,首先要提出的就是要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来进行构建。借鉴相关城市规划理论,特别是结合近年来国内城市地标建设的经验,提出以下构建原则。

1)城市地标系统的构建要延续城市文脉

城市并不只是建筑物的堆积,也不只是居住、商业、绿化、交通等功能分区的简单组合。一个城市是历史的堆积和重叠,是文化的载体和印记。城市通过建筑物,特别是城市地标述说着城市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城市地标是城市的记忆,只有尊重不同城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背景来构建一个城市的地标系统,才能营造出这个城市独特的场所感和归宿感。在这一原则下,构建城市地标系统首先要重视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传统街区和传统标志性建筑的保护,避免不负责任、切断历史文脉的大拆大建。其次,要注意研究一个城市特有的空间特色,并在城市区域和地标的建设中注意传承和保护。城市的空间特色是受城市的自然、历史、人文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它包含着城市的文化沉淀,塑造着城市特有的文化意味。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成都的院落都是不同城市特有的空间印记,在建设过程中对这些城市特有的空间形态加以传承和保护,有助于延续城市文脉、构建独特的城市空间场所。第三,要注意在城市地标系统建设中对城市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不同于传统街区或构筑物的城市非物质文化要加以提炼和表达。在新建的城市地标中通过提炼,抽象化、符号化地表现城市的传统及文化特色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2)城市地标系统的构建要强化城市结构

地标系统的构建要从整个城市的格局入手,突出城市空间特征要素,强化城市结构。对城市地标的设计不能只考虑地标本身或只考虑周边地段,要将其放到整个城市的背景和结构下去考虑。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和城市意象的形成是一个整体连续的动态过程,城市地标系统也应当是一个多层次,相互联系的系统,这一系统强化城市结构,形成城市空间的典型认知特征,从而创造积极生动的城市意象。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总结了形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3]。这几个要素相互关联,共同形成对城市的整体印象。从这个角度上讲,城市地标的建设不只是设置标志物或节点的过程,它是影响城市结构的关键要素,在城市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地标、路径、区域是点、线、面等空间知觉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的具体表达,城市地标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构建这些空间要素,突出城市特点,帮助人们形成整体连续的城市意象,从而形成更加人性化的环境,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3)城市地标系统的构建要整合城市景观

整合现有城市景观,帮助城市建立良好的空间秩序是构建城市地标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城市地标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成环境。城市地标系统也应当基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传统来整合现有的城市景观。不同城市的独特自然条件是城市地标独特性的基础,上海浦东滨江地段、香港中环城市建筑群都是城市自然条件与城市地标相结合的典型实例;城市基于历史的文化传统,特别空间上已经形成的轴线、肌理等也会对城市地标产生重要影响,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对奥运会标志性场馆建设规划布局带来的影响就体现了这一点。城市地标的建设一方面受制于自然条件和建成环境,现有的城市景观,空间特征,街道宽度都会对城市地标的建设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地标又是空间区域的中心和视觉焦点,具有组织周围城市景观、控制区域范围内的空间结构并以之为核心建立良好的空间秩序的核心作用。有意识地通过城市地标系统的建设整合城市景观,突出区域地段的独特性能对城市特征形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构建方法

延续城市文脉、强化城市结构、整合城市景观是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地标系统基本构建原则。结合成都市的实例,可以在相应的构建方法上对这些原则提供更直观和清晰的阐释。成都市是中国西南第一大城市,国家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着鲜明的城市形象和特色。随着成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以及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和旧城区更新的进行,如何通过城市地标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突出城市特色与个性,增强城市凝聚力成为关系成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通过城市建设实践,成都市有成效地构建起了有成都地域特色的城市地标系统,这一系统彰显了成都的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空间价值,避免了城市空间秩序混乱、形象缺乏特色、日益趋同的不良倾向。以下是结合成都市实例提出的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地标系统构建方法。

3.1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

要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首先是保护,要结合城市建设保护已有的城市地标。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对城市现有地标的保护不只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意义,还有助于形成一个多元耦合的复杂城市意象。这一意象包含着城市的历史建筑、区域文脉、空间环境等显性因素,也包含着城市的历史事件、文化环境、社会习俗等隐性因素,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典型特征,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稳定的认知意象。成都市对武侯祠、杜甫草堂、文殊院等历史文化核心区域的保护以及周边区域的控制都体现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这一重要原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市对已有城市地标的保护中,近现代以来的标志性建筑,包括工业建筑的保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成都市对东郊工业片区的改造、东区音乐公园的建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城市是发展的,城市地标的建设也将随着城市的增长而变化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只是要继承文化,还要发展文化,它应当是创新与传统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可见的、物质性的“硬”传统和那些不可见的、精神性的“软”传统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成都市火车东站将三星堆青铜面具的意象与建筑相结合、清水河大桥结合悬索结构的巨型川剧脸谱、二环路“双快”工程建设中体现不同区域特色的标志性快速公交系统候车站等实例都体现了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构建城市的整体意象,塑造城市特色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2强化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认同

地理和历史一直是影响城市形态的两大要素。城市是自然和历史的沉淀物,也是一个在时间中不断发展的动态进程。一方面,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形成城市地标系统的背景和前提;另一方面,城市在其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历史和人文传统是形成城市地标系统的遗传因子。好的地标系统可以通过这两点来强化城市的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认同,给人以深刻印象。以成都为例,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北,城市用地平坦开阔,相对高差小,缺乏山地城市的地形起伏和三度空间变化,加上航空限高等因素,城市的天际轮廓多以线状呈现,整体景观往往发散平淡,缺乏视觉焦点,但另一方面,成都的水资源丰富,如果研究历史,可以发现水一直构成了城市重要的区域景观特征。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描写了历史上成都发达的水系。据《华阳国志》记载,成都历史上:“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养鱼,今万岁池是也。城北又有龙坝池,城东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径通,冬夏不竭,其园囿因之。”[4]现在望江楼、合江亭、九眼桥等结合水域而形成的城市地标更是成都的城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这就是成都市在其发展进程中获得的遗传因子。成都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府南河整治工程、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在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提出的构建以湖泊水系为特色的环城生态带,不只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还给城市提供了富有韵律的城市景观。结合成都的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条件,就可以有意识地在城市中通过利用城市地标创造有识别性的视觉中心,优化城市沿水体的视觉控制点来强化区域景观特征,塑造优美的城市界面,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

3.3建立城市地标系统的复合结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不同的层次。城市地标系统则是由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城市地标共同组成的有机系统。在建设中,对城市地标进行有意识的层次划分,建立一个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征、新旧协调的复合结构是构建城市地标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构建城市地标系统可以基本按照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城市级地标、次级城市地标、社区级地标。不同的城市地标在城市结构中的重要性不一样,其规模、体量上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级地标作为城市形象的关键塑造要素,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要素有重要的地位。成都市的天府广场、火车站、会展中心等地标就是典型的城市级地标,其精神性和文化性在设计、布局上都得到了充分考虑。而社区级地标则更多地与人们的生活相关,更多地承载着塑造场所、引导空间的功能性作用,次级城市地标则介于两者之间。由于次级城市地标和社区级地标的特点,在城市地标的建设中往往被忽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成都市而言,重点区域或新建城区如春熙路、送仙桥、高新区的次级地标和社区级地标建设较为完善,但旧城区的次级地标和社区级地标建设则有所欠缺。构建城市地标系统的复合结构,既需要处于主要地位的城市级地标,也需要与人们生活及体验密切相关的次级地标和社区级地标,不同级别的地标与城市空间的层次相对应,基于不同的区域和范围,支撑起整个城市的结构,并在其共同作用下,形成完整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地标系统。

篇11

1.宁波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定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强。2013年,宁波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03.3亿美元,同比增长3.9%,为浙江首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此外宁波有着优越的港口和国际物流优势,较好的金融信息服务业支撑。综上,定位宁波为以货物贸易为基础、服务贸易和转口贸易初具规模、高能级贸易集聚,以浙江省长三角地区为主要腹地并向中西部市场延伸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2.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

2013年,宁波市口岸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119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1340亿美元,增长8%;进口779亿美元,增长6.2%。传统出口商品市场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商品进口贸易来看,宁波积极发展进口商品消费市场,由此带动消费品进口;开拓内陆腹地扩大进口规模;加快设备进口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3.贸易模式创新。

宁波依托港口优势创新贸易模式,建设进口商品交易市场和全球采购基地。目前宁波典型进口商品交易市场有保税区、国际贸易展览中心、梅山保税区三家进口商品交易市场。其中梅山保税区域2008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重点打造了进口酒类、石化产品以及进口汽车整车等特色交易市场。此外,吸取广州、上海等城市全球采购基地建设经验,加快发展物流、信息、金融等配套服务业,聚集一批采购商和供应商,强化专业人才以及政策支持,从优势产业入手,打造宁波全球采购基地。

4.经济贸易环境改善。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宁波同上海的政策差距进一步加大,导致相关产业优势削弱。面对挑战,细化外贸服务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空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设立综合保税区,整合目前宁波海关特殊监管区管理分散的问题;完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政府、民间行业、外贸企业三大主体的协调运作,提升平台服务功能。

5.外贸特殊功能区发展建设。

外贸特殊功能区是指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主导和引导,通过划定一定的区域范围,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作为硬件,再辅以特殊海关监管方式,各类优惠政策等为软件,促进对外经贸发展的特定区域。宁波拥有宁波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慈溪出口加工区和梅山保税港区共五个外贸特殊功能区。其中宁波保税区成立于1992年,是宁波最早设立的外贸特殊功能区。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0.1%;外贸进出口116.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同比增长0.6%(以上数据包含宁波出口加工区)。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外贸特殊功能区的监管、税收、外汇法规,有效提升各类功能区的自身发展水平,协调整合实现保税加工、保税物流、服务贸易、航空运输和口岸通关等功能齐备的宁波自由贸易港区。

三、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推进文化产业贸易发展

1.进出口贸易发展、贸易模式创新应对文化出口规模较小的问题。针对文化贸易出口规模较小,文化服务出口比重较小的问题,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发展及贸易模式创新等举措加以改善。首先,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从劳动力密集型、低档文化制成品出口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例如,增加传统文具文化用品技术含量;优先发展视觉艺术,影视传媒等优势产业。其次,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旨在优化我国出口市场结构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宁波已增加了对东盟、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出口量。再其次,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带动货物出口。宁波中小企业较多,中小企业通过政府辅助融资跨国经营,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选择一般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拉动货物出口。此外,依托现有宁波典型进易市场平台,打造文化产品(服务)出口(外包)交易市场平台,拓宽贸易渠道。通过宁波全球采购基地的建设,完善文化产品的供应和销售链。

2.国际经贸主体培育应对文化企业主体较弱小问题。

民营企业是宁波文化贸易的主力军,但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弱,营销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引进具有自主营销、货代物流、品牌研发等外贸经验的综合大企业来带动文化贸易企业的发展。首先,努力提高外资利用率。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引进文化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项目,吸引跨国公司来宁波设立文化研发设计总部和市场营销总部。优化外资利用方式,坚持直接引资和间接引资并行,鼓励海外宁波帮回乡投资,推动市区县联动招商。其次,加强各类平台建设。构建贸易内外一体化平台,以文化产品零售业或文化服务贸易企业为主体,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推进文化企业走出去。再其次,加大经贸主体培育,塑造有活力结构层次优化的主体。争取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有针对性地放松对外贸易主体在宁波集聚的限制。吸引国际化跨国企业在宁波设立总部、办事处,营造更加适宜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3.经贸环境建设应对贸易交易平台不完善问题。

面对文化产品贸易在发展壮大的进程中遇到的出口保障力度不够,贸易交易平台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良好的经贸环境,特别是有效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其一,推进政府、民间行业、企业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政府,应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对于公益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周期长的项目予以支持。其二,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好电子信息化口岸平台、口岸通关中心监督平台,提高口岸服务能力。实现经济与环境并行,建立外贸安检环保监督平台以保证对外贸进出口产品的检测。其三,强调外贸公共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及有效评估机制。充分调动政府、民间行业及企业的三大主体能力,保证服务平台的资金运营链通畅。完善平台的科技评估体系和群众共同参与评估机制。

4.外贸特殊功能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的有机结合。

宁波市的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大多有着鲜明的地方区域特色。例如象山利用其海洋资源优势,结合影视产业,推进了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余姚、镇海等工业技术发达地区有效地推进文化创意设计类,信息类文化园区建设。如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区。城市中心区,依托其人才,信息,金融等资源优势,形成了多类文化产业园区,如宁波和风创意广场等。但是众多的文化产业园区内业态分布不均,有着同质竞争的现象,没有得到资源的有效整合。而城市外贸特殊功能区的建设正好有效地解决了文化产业园区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产业间协作发展,如文化服务类产业同工业制造业相结合。有利于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经贸环境,资金融资,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配套服务产业。宁波力求推进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在宁波保税区内设立“文化保税区”项目,使得保税区这一外贸特殊功能区向文化产业延伸,为文化产品的展示、交易、研发、生产提供保税服务。进一步建设国际文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文化产业贸易展示中心。

篇12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城市都是经历了发展、吸收、冲突、融合、沉淀等等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文化对于设计的影响不可估量,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让文化对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四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方法学等,是一门综合性的,将工业产品加以美化并使其更具功能性的学科。在文化对工业设计产生影响的同时,工业设计同样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1)工业设计对于城市文化。从历史的发展中我们知道,人们的文化是从生产工具的制造开始的,这种工具制造,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早期工艺设计的开端。在早期人类的工具制造中,人们在满足了工具的实用价值要求后,就已经开始追求设计的美观,在追求美观审美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造物艺术。在这种造物艺术不断丰富的同时,艺术水平不断提升,也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象征。在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中,造物艺术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形式。相较于过去的造物艺术对于一个区域的影响,如今的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城市文化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并且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2)城市文化对于工业设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等等,形成了不同的城市文化。这种城市文化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工业设计产品的使用者来说,要符合自身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取向。二是对于工业设计的设计者来说,设计者是工业产品设计的主导者。设计者在设计工业产品时除了考虑实用性,肯定还要考虑产品的艺术性是否符合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向。设计者身处在城市当中,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对城市也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这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对设计者的产品设计产生了影响,也就是城市文化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

3在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提到联通,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手机,是手机上的红色中国结标志。可以说,手机是一种最典型,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工业产品,其中联通手机上的红色中国结就是工业设计与中国文化结合的最好体现。中国结有寓意着幸福,连接友谊、亲情、爱情之意,这与手机所传达的连接之意一脉相承,相通相连,这是工业设计与中国文化融合非常成功的例子。同样的这样融合也体现在城市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之间的问题。避免工业设计对城市文化的破坏,让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建设浑然天成。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工作,城市规划中城市的文化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避免工业设计对城市文化建设的破坏,对城市规划的破坏,对片区规划的破坏,对城市整体风格的破坏,做到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完美融合,浑然天成。

4工业设计与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

对一个城市文化影响最为直观,市民最容易关注到的,就是工业设计在城市的公共设计中的应用。城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的公共设施就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与设备,包括交通、文化、体育、金融、行政等各个方面。从工业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城市公共设计的系统、装饰、功能、经济等方面都融入到了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当中。要注重美观,注重城市的设计理念,注重设计个性与整体性的结合,最重要的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让工业设计体现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与城市文化相互辉映。工业设计与工程技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其中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工业设计中要包含美的成分,这种成分会对文化产生影响。工业设计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对话,通过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传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取向。经济性。工业设计要以城市经济发展为基础,城市的公共设计当中首先应该考虑到经济性。工业设计的公共设施要体现出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使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若是城市经济发展一般,却在市中心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不相符的工业设计产品,就会与城市的发展显得极不协调。能效性。工业设计自然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性,没有工业设计只考虑美学而不考虑它的功能性,首先要满足工业产品的使用性,然后再去考虑其他要素。功能性集中体现了工业设计中对科学与科技的应用,对城市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整体性。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设计,在对城市的建设中要具有系统性。系统性体现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作品,而是在城市建设中一个有组织、有规划的整体,要有统一的联系性,要有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整体性,与城市文化主旋律相协调。装扮性。工业设计的美学艺术成分体现在装饰性上,工业设计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美化工业产品,满足人们审美要求,进一步达到一定的艺术性,直至产生一定的文化影响,达到更高的精神层面上的高度,进而就会对城市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篇13

城市形象的最大魅力在于差异,差异形成特色,特色产生吸引力.每一座城市都位于一个不同的地理区域,这一地域中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经济水平以及历史变迁等因素构成了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差异,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作为城市形象设计基石的地域文化一般可分解为自然、人文、社会三个层面:

2.1自然层面

阜阳地处于安徽省西北部,中国南北方交界处.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平原地带,是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产区.古时,阜阳因水而兴,水运便捷,战国时《中都志》载“颍寿,古今舟车交迹之地”.淮河的重要支流沙颖河、汾泉河穿境而过,支流星罗棋布遍及全城.位于市区西北部的颖州西湖,是我国古代的四大西湖之一.发达的水系可以南下长江,东达大海,为淮河以北城市中所独有.可见自古以来就阜阳地区就与水紧密相连,同时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水文化.

2.2人文层面

阜阳自古就是“襟带长淮,东连三吴”的灵秀之地.在阜阳文化史上,最辉煌、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教文化.在两千多年发展历程中,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以楚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特色.阜阳城周围遍布管子,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刘福通等名人的故址.境内出大量文物,其中汉简为首的汉代文物居多.同时这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更呈现出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阜南嗨子戏、颍上花鼓灯、阜阳剪纸、界首彩陶等都以这一特色而享誉盛名.

2.3社会层面

阜阳地处南北要塞,由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古代的阜阳地区,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同时,历史上阜阳地区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淮河一直泛滥成灾.阜阳人经常流离失所,等灾难过后,人们又开始重建家园.这种敢于直面生存环境,以顽强的生命力拓展生存空间,成为阜阳人民极富于抗争精神的渊源.在新的时代,这种精神主要演化为王家坝精神和农民工精神.这种“忍辱负重、艰苦创业”的农民工精神,成为阜阳的城市精神之一.

3阜阳城市视觉形象系统构建

阜阳的城市视觉形象塑造应以深刻理解与尊重地域文化为前提,塑造出形象鲜明、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形象.根据城市视觉形象系统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

3.1以城市标志凸显城市特色

城市标志和城市色彩是城市形象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设计系统的核心.阜阳城市形象标志的设计,在图形构思上,可以从城市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城市精神等方面挖掘图形设计资源.以体现道家文化、南北兼容地域文化为基础,从中提炼设计元素.标准字的设计可以结合楚文化、汉简等进行字体设计.把文化层面的概念转化为形态、色彩、造型等要素来构成视觉符号.公众通过这一鲜明、独特、易于识别而又内涵丰富的标志识别阜阳.

3.2以城市色彩营造适宜环境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的常用色彩等人文色彩,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人工色.”城市色彩是城市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色调,是城市给人们最为直观的视觉印象.已经有很多城市根据地域特色确立了不同的城市色彩.例如,北京的城市色调是灰色,来源于建筑的灰瓦、灰墙和绿树.城内的新建建筑和翻新建筑都必须遵循着一色彩原则.前几年的前门大街改造中,从垃圾筒到商业店面再到临街建筑外立面都以灰色为主色调.这一灰色的沿用透出了古都浑厚、朴实、宁静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衬托出紫禁城的金碧辉煌.阜阳的城市色彩根据植被与不同时期的建筑色彩,将城市色彩的主调定为“青、绿、灰”这三种朴实的色调.老城区以古商城为中心,资福寺等一系列的文物古迹延续了徽派建筑色调,以淡雅的青色为主,而东城河、西城河沿线为绿色覆盖.阜阳的主要街道,颍州路、颍上路的一些欧式建筑色多为米白色,即浅灰色调.在灰色的基础上,也可以加入一些亮色进行点缀.比如在一些商业街区,可以采用一些相对而言比较明快的颜色来烘托商业气氛.

3.3以视觉导视系统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的导视系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如识别公共设施、寻找道路、提供警示等功能.城市导视系统一般包括交通视觉导视、公园视觉导视等.交通导向系统在遵循法规性管制的基础上,应该融入人性化设计和地域特色.如在公交站亭的视觉导视系统不仅要具有识别与导向功能,更应该集城市文化和艺术美感于一身,特别强调导视符号的地域性特征,在其形态、材质、色彩等方面加以体现.阜阳的交通导视系统可以在遵循简洁明快的基础上,融合当地优秀的美术资源进行设计,让人们透过标识产生联想,领悟城市文化.公园视觉导视系统同样以此为理念进行设计.阜阳有青颖公园、文峰公园、生态园、尤家花园、刘琦公园、迪沟公园、张庄公园等十几个公园,还有西三角、南三角、东三角等几个城市街心花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阜阳公园的导视标识大多破落不堪、严重缺失或各自为政,没有实现指引的基本功能,更谈不上视觉效果的美观.因而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统计需求数量、合理设置和精心设计,让它成为展示城市文化与特色的窗口.它的设计可以从当地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景观化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这样既凸显了标识的识别作用,给人们带来舒适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化.

3.4以标识物强化城市特色

城市标识物是城市给人的第一视觉和第一印象,是这个城市的标识性符号.北京的故宫和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都是各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象征的意义.目前阜阳的标识建筑是什么?文峰塔、奎星楼?这些古建筑随着周围新兴建筑大规模发展,逐渐被淹没,标识作用已经逐渐退化.一截老城墙、一条古沟渠、一段老护城河、一幢古建筑只要保护起来,以标识的方式予以突出,就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独特的标识物.阜阳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滨水城市,“襟带淮河,怀抱西湖”水自古以来就是一大特色.历史上阜阳因水而建,水路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就是到了今天,水依然在城市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孕育了阜阳的城市精神“王家坝精神”.阜阳的城市发展首先要做好水的文章,按照水清河畅、岸青柳绿的思路,精心整治每一条河道.在打通阜十八条河流连接为一条水系的基础上,再适当添建凉亭、石凳、小游园等设施,贯以道家三子文化,建立以水系为载体的文化河流.同时应对被誉为阜阳城市后花园的西湖水域进行景观改造,形成曲水流觞、人文浓郁,城水相依的城市特色景观.因而“水系”这一地域存在物是阜阳城市的象征和符号,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