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

篇1

首先,学习和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结合哈尔滨市市情,依据我校汽车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岗位需要,制定了课程方案和系列教学文件。改革过程中紧密联系汽车技术发展实际,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按行动体系重组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情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按实际工作任务流程组织教学,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组建工作学习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2]其次,课程改革过程中与行业企业合作密切,通过与行业专家及企业的能工巧匠一起分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职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整合课程内容,规划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点的相互衔接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过程的学习情境,营造职业环境以产生职业氛围。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重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1]特别是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上,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实施基于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估,注重教学效果,采用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一张试卷定乾坤”情况的发生。

篇2

德国高职院校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会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参加企业实训。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我们所说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德国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双元制理念的指导下,德国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十分注重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德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训练时必须像其他正式员工一样持证上岗,目的在于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汽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实训正式就业后,在汽车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着相当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是生产高质量汽车最基本的保障。

以培养学生职业资格为教学重点。在德国。职业资格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因此。德国汽车专业类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有效保障了汽车专业人才的技术涵养与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直以来,德国职业教育都领先于国际水平。这是因为德国企业并不是很看重学历。因此。德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绝大部分可以选择直接进入企业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继续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只有少部分的人会选择进入“普高圈”。德国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为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

基于德国双元制的我国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对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的了解,我国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切实提高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加强汽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质量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地。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构建“双师素质”培训机制。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为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任职的研究生。M管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深厚,但实践操作能力普遍不强,对于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不是很清楚。因此,培养“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关键。高职院校可以据此制定一系列较完善的培训机制。如要求教学年限在十年以下的教师必须进入企业参加一线生产培训,定期选送优秀教师参加进修,以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带动新进教师等等。

聘用企业教师。拓宽“双师”教师队伍来源。针对高职院校现有“双师”教师人员匮乏的情况,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引入机制聘请一些汽车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指导学生们的实训课以及教师们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传授他们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不断加强汽车专业“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篇3

我国入世以后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最快的国家(2007年末统计超过2300万辆)。这也就强烈的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已渗透到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汽车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过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从宏观角度来看计算机控制系统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汽车出厂前的性能测试、汽车出厂后的监控及汽车检测三大方面。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

1.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性能测试方面的应用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测试技术日新月异。应用先进、成熟的测试技术,是成功开发性能优良、经济实用的汽车性能测试系统的基本原则。在汽车性能的测试方面,最常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

1.1PLC控制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控制系统:PLC是重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主要功能是开关量控制。起初主要用于替代继电器控制,目前已发展到具有模拟控制功能,因而应用范围也有所扩展,形成了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模型。

1.2面向对象控制系统

面向对象的控制系统是利用典型基础控制产品,针对特定应用对象进行系统设计和二次开发,二次开发的重点是系统结构、专用系统或部件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这种系统由于其针对性强,因而能够做到系统紧凑、价格低廉,并能实现EIC(电控、仪控、计算机)一体化。

1.3DCS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controlofsystem),DCS是当今汽车过程工业自动化的主控系统,特点是控制分散、操作显示集中、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很强的功能。

1.4模块化控制系统

近年来控制模块和模块化控制系统得到发展。模块化控制系统是以模块为基础,组成高度可配置的、分布式采集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当I/O出现故障时,只需要调换故障的模块,而不需替换整个系统。模块化控制系统的持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组织灵活、可扩展性较好、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2.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监控方面的应用

从上世纪末9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交通运输部门,并逐渐形成一个崭新的工程领域,即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就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现代交通系统。

2.1车载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职能归纳

车载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职能可归纳为:首先,精确定位:车载监控终端全天候24小时连续不断的接收GPS卫星信号,从而为系统提供车辆的位置和速度,定位精度可达10米。其次,记忆功能:车载监控终端具有存储车辆位置/模拟量/异常信息的功能,而且可存储长达两个月的车辆位置/模拟量信息。第三,控制功能:车载监控终端接收到监控中心的控制命令后,对车辆执行控制动作。第四,通信功能:在GSM网络覆盖范围内,车载监控终端可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交换。最后,防劫报警职能:在车辆遭受抢劫时,驾驶员触动一个隐蔽报警按钮,即可在自保的同时等待援助。

2.2监控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职能归纳

监控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职能可以归纳为:首先,数据预处理:通信服务器从Internet上接收到车辆的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初始的验证、校验、数据日志处理。并将待处理的信息分发给有处理能力的监控终端。其次,数据跟踪:将移动车辆的实时位置以列表的方式显示出来。第三,跟踪监控功能:服务器端可以实现对多终端的跟踪监控,系统实现采用TCP/IP协议,采用此协议是因为该协议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第四,报警功能:终端设备报警分为预报警,实际报警,以及报警解除三级报警状态,这主要为了避免误报警情况发生,当服务器端收到终端设备预报警信息,则弹出报警对话框,并且在预报警车号列表框中列出发出预报警信息的车号,双击其车号可以使系统定位到该车上,预报警情况不会使系统自动定位该车号的终端。

3.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检测方面的应用

对于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检测方面的应用,我们需要从汽车管理检测和汽车故障检测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3.1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管理检测方面的应用

其实也就是常说的“多站点汽车检测动态管理网络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多个汽车检测站的检测数据进行实时传输与检测结果的自动判断,实现车辆二级维护备案,并实现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道路运输车辆相关信息的自动化传输,该系统还可以对汽车维修企业的二级维护车辆的一次检验合格率进行监控,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所有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以及其相应的检测站,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车辆技术管理及信息传递的自动化,满通部4号令的要求。该系统采用分级分布式星型网络结构,网络各工作站点通过集线器相互连接构成检测系统局域网络,完成数据通信和信息传输;通过调制解调器能方便地与电话网连接,加入Internet国际互联网,实现局域网与局域的远程通信,从而构成广域网。其车辆检测、办理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和二级维护签章实行封闭式自动检测和流水作业办公。

3.2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故障检测方面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的汽车故障检测维修行业已具相当规模。大部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均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汽车维修企业也应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检测自动化和管理科学化。

3.2.1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为汽车故障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完善汽车行业整体信息化之后,维修企业就可以通过一个公共的专家数据库查询需要的维修技巧并将自身的工作经验与同行共享;一个维修企业的配件储存是有限的,但如果将每个维修企业甚至供应商的配件仓储量、型号和规格等登入信息网,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配件短缺但一时难以购置的问题;为车主提供周到迅速的服务,应是每个维修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车辆检测不合格需要进厂维修时,维修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该车辆的原始检测数据和汽车性能曲线,极大地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

篇4

[1]张宏林.浅析汽车的保养与维护[J].科技资讯,2011,(04):175

[2]周相钢.浅议汽车轮胎的保养及使用[J].科技与企业,2013,(05):249

[3]吴沛桦.试论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J].公路与汽运,2011,(06):27-29

[4] 庄继德.汽车轮胎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5] 谷叶水,石琴.子午线轮胎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方法[J].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

[6] 安登峰,张建,王国林,等.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模态的有限元分析[J].轮胎工业,2008.

[7] 刘长国.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稳态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06.

汽车轮胎论文参考文献:

[1]何杰.基于道路友好性的汽车主动悬架LQG最优控制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15(05):989-993.

[2]冯传荣.由交通事故引发对汽车检测维修质量的深思[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24(12):100-101.

[3]王力.浅析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4,34(04):66-67.

[4]张荣贵,许炳照.基于车轮发射器模块的轮胎气压监测系统[J].机电技术,2013(06).

[5]吕凤军.基于无线传输机理的轮胎监测系统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09).

[6]于凌云,战仁军.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发展动态[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02).

汽车轮胎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吉忠.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和附着[J].轮胎工业,2002(2).

[2]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庄继德.汽车轮胎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4]赵雪竹,周芳华.车辆轮胎的使用保养[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4).

篇5

本文主要对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中底盘测功机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由于嵌入式技术在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尤其是在工业控制、交通管理、医疗器械、工程设备上都是不可缺少的,而 ARM 具有系统内核小、专用性强、系统精简、软件固化等特点,因此,本文将 ARM 嵌入式技术用到底盘测功机的测控系统中,在检测过程中的图形数据的显示、数据的存储、运算以及系统传感器的信号采集、驾驶提示的显示等工作也交由计算机来完成。该系统具有工况定位准确迅速,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我们需要提高检测设备的精度与安全可靠性,提高对汽车检测设备研究的创新性,使控制系统更加智能,这也是我国汽车检测行业的努力的方向。

............

第 2 章 汽车底盘测功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2.1 汽车底盘测功机结构

滚筒装置是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底盘测功机上分为单滚筒式和双滚筒式两种,单滚筒式测功机精度很高,在测试时对中定位的精度要求更加严格,由于滚筒需要模拟平直的路面,所以要求直径很大才能做到,这样对于施工的地基要求更高,滚筒的成本也就更大,主要用于科研单位和汽车制造业。双滚筒式测功机比较常见,它是由两组双滚筒组成,每个滚筒直径在 180~500mm 范围内。双滚筒式对检测车辆放置要求不高,设备成本较低且使用方便,适用于诊断与维修的汽车检测站、汽车修理厂等行业。本文主要对双滚筒式底盘测功机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2.2 汽车底盘测功机工作原理

当滚筒旋转带动转子旋转之后,由于涡电流的作用,使得转子上产生了制动力矩,同时,定子上的力矩使其按照滚筒带动的方向旋转,该力矩的大小与转子的制动力矩大小相等。可绕主轴旋转的定子上安装一个端部有压力传感器的测力杠杆,该传感器所测得的数值与实际压力信号成正比,将该压力值与压力传感器到主轴的距离相乘得到的就是定子所受的力矩,进而求出了转子所受的制动力矩大小,由于该制动力矩等于驱动轮旋转时驱动轮所受的驱动力矩,因此在已知车轮半径的情况下可求得滚筒上所受车轮的驱动力的数值[23]。

用底盘测功机模拟车辆实际行驶的状态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车辆实际运行时所受的惯性力及行驶阻力,这样才能更精确的描述车辆的动态性能。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在底盘测功机上用惯性飞轮来模拟汽车的惯性力,针对不同的质量的车辆,采用不同数量的飞轮组组合来模拟车辆的转动惯量及直线行驶的惯量。对于汽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及非驱动轮的滚动阻力,采用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底盘测功机的滚筒用来模拟实际路面,滚筒相对于汽车做旋转运动。通过上位机对采集的转速、转矩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曲线参数图,同时根据设定的算法换算成功率参数,形成相应的曲线[25]。

第3 章 底盘测功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13

3.1 汽车底盘测功机控制系统分析 ................................. 13

3.1.1 汽车底盘测功机工作方式 ............................. 13

第4 章 底盘测功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9

4.1 ARM 芯片最小系统设计 ................................ 29

4.1.1 ARM 主控芯片 ................................ 29

第5 章 底盘测功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5.1 控制系统程序软件设计 ................................... 41

5.1.1 采集处理单元软件设计 ....................................... 41

5.1.2 驱动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43

第 6 章 控制系统验证试验

6.1 程序验证试验

篇6

为了更好地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首先要成立了系部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系领导担任项目组组长,各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老师专业及课程建设团队,根据实际情况从各专业核心课程中选定重点建设课程作为突破吕,可以考虑各个汽车专业的公共专业课程。

二、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教学能力强的教学队伍

师资队伍是课程与专业建设的基础。首先应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团队。由课程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核心课程团队,并通过学历进修、新技术学习、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学研讨等各种方式来培养青年老师,对企业引进的技术人员则进行教学法方面的相关培训与指导,这样全方位的培养方式对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的教学队伍很有必要。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要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汽车检测维修与故障诊断等方面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使毕业生的毕业后可以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均来自汽车维修企业中汽车检测与维修相关的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或任务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是相对完整的一个系统。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课堂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引导学生在完成各种教学性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构造与维护、检修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讲授、多媒体演示、虚拟仿真技术、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保证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依托实训基地中生产性教学车间或专业仿真实训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实训项目内容、流程等均应该具有真实性,是企业实际维修项目的再现。在实训过程中,还应该将相关标准、规范贯穿其中。实训基地同时具备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为社会开展技术服务等作用。

(五)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是学生接触企业的场所。在校外实行训基地建设中,应该注重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在人员互聘、资源共享、项目开发等方面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才能实现校企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我系汽车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

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效

课程组全体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卓有成效。

(一)师生参与情况

通过《汽车空调技术》精品课程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大大促进了我系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参与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并带动了相关课程的改革,近三年来我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人数达到了1000多人,受益面广。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我系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的特点,结合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服务岗位的工作特性,同时借鉴德国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重新建设了实训基地,配套相应的教学设备,实现了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就业率达到98%,到2006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获得了自治区示范性专业。

2006—2008年期间,“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项目教学实践”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并与企业一起制定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能人才岗位职业标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及、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项目化教学指导方案,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2篇,同年,本专业实训基地—汽车技术中心获得了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

(三)课程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建设及使用情况

本门课程有专门的课程教学网站,该网站上存储了的教学资源库收集了:1、国内外各大品牌汽车近百种车型的维修手册;2、近百种各汽车制造公司,各品牌维修4S店的企业内部培训资料;3、教学课件、汽车空调教学培训视频、汽车空调电路图;4、汽车法律法规、国内主要汽车维修网站链接。

大量的教学资源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我系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汽车空调技术》教学软件获得了第七届自治区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  (四)学生培养情况

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是我们的毕业生职业素养高,岗位适应能力强,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达到工作要求并能独当一面,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同类学校的毕业生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深受企业的欢迎。

(五)技术开发研究及对外开展技术服务情况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从2005年开始汽车专业与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合作对新能源乙醇汽油进行了研究,其中“车用乙醇燃料电子控制喷射系统”研究项目获得了广西教育厅的立项,研究出乙醇汽油生物添加剂及E50乙醇汽油,并获得国家专利2项。

2006年至2009年以汽车技术中心为依托与企业联合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承办了南宁市第一届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培训班,5年来,为本区域汽车维修行业开展了近1542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社会好评。

四、质量工程建设的体会

(一)充分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是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搞好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领导重视是做好精品建设的重要保证

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各方面的工作。

(三)具有高素质的课程开发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基础

课程开发者要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要有驾驭精品课程建设的能力,要有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

(四)做好课程设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课程分析与课程设计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要重视课程相关产业、行业背景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论证,以及企业岗位知识、能力的要求,使课程开发有坚实基础,才能真正为区域经济服务,为企业服务。

(五)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这也是本课程建设努力达到的目标。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专业与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实训基地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教学队伍的力量需要不断充实,年青教师实践能力需要进一步地提高,结构还需逐步优化;(三)网络资源应用还不能完成满足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四)部分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高。

篇7

1.1 起步阶段(起于1960年、终于1969年的60年代) 

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我国在汽车制造方面实现了自主研发,相关的检修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这一阶段,人们已经为发动机气缸研制了漏气检测仪。其他的一些检修仪器和检修技术也被发明出来,这使得我国在汽车检修技术方面不再是“一无所有”。 

1.2 发展阶段(起于1970年、终于1979年的70年代) 

受我国当时的工业发展计划影响,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重工业,许多工业相关技术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一阶段,汽车检修技术也出现了明显的进步。人们在检修汽车零部件时,不再是将车辆拆解开来进行单个部件的独立检修,而是在不解体的前提下对汽车的综合性能进行检测。在这一时期,更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被应用于汽车检修中。 

1.3 快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起至今) 

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改变整个国家的政策——改革开放,人们在衣食住行上出现了质的改变,汽车不再局限于高等人士使用,逐渐进驻到千家万户中,慢慢取代了自行车,成为最主流的交通运输论文出行工具。由于汽车拥有量暴增,汽车故障维修也成了诸多车主的首要需求,相关检修技术也因此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一些检修设备和检修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发展目标,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2 汽车检修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1 相关法规愈加完善 

我国于1990年颁布了《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这项法律性文件对车辆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即车辆需要经期接受检测,检测后视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理,耗损严重的车辆需要进行强制维护。次年4月,《道路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监测站管理方法》又提出了建设汽车检测站的要求,并对其职责、成立条件、资格认证给予了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在随后的近二十年来,我国又陆续颁布并实施了上百条有关汽车检修的国家级规定与计量检定规程,这些法律条规的颁布和实行使得汽车在综合性能检修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2.2 检修力量愈加壮大 

随着汽车保有量在我国的激增,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数量众多的监测站,对人们的行车安全给予了有力的保护。汽车检测站的建立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了交通事故发生,力争将交通事故发生率压制到最低水平。据笔者所知,我国首个汽车检测站于1980年建立于大连市,在随后的数十年来,检测站陆续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至今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并呈现出网状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我国的中等及以上等级的城市均至少建立起一个检测站,这样的建设现状大大推动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 

2.3 技术含量愈加提高 

20世纪末,我国在计算机技术上获得了蓬勃而迅猛的发展,汽车中已经开始应用电子控制系统,而汽车检修技术也与电子控制系统相结合,在汽车故障诊断中不仅实现了硬件的批量诊断,更是通过专家系统专家实现了汽车故障的远程诊断。总的说来,汽车检修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检修技术出现了显著的提高,脱离了传统手工操作和单功能的缺陷,开始向自动化、多功能方向发展。 

3 具体检测技术——以汽车发动机为例 

所谓的汽车综合性能包括如下方面:安全性、动力性、环保性、可靠性、经济性。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其综合性能检测需要从气缸的密封性、空燃比、点火正时等因素来入手。笔者便以发动机检修为例,详细分析汽车综合性能的具体检修。 

3.1 检测对象 

3.1.1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关系到汽车能否正常启动与持续运行,若要对其进行检修,则要对点火提前角、各气缸的点火压力值、白金闭合角以及分电器重叠角进行全面检测。通过对各要素的维修来实现系统的正常点火。 

3.1.2 配气相位。配气相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汽车启动后多个零部件都会发挥自身作用,不同零件的调用会导致配气相位出现不同变化,故综合检修应对配气相位实施动态检测。 

3.1.3 启动系统。启动系统在启动时,电流、电压以及转速的变化都会导致系统处于不同状态。任何一项因素出现异常,都会令系统无法启动或者在启动后很快便熄火。 

3.1.4 气缸压力。气缸通过做功来产生动力,若气缸压力过低会导致发动机运行无力,若气缸压力过高会使发动机处于危险状态。检修时要注意对气缸压力的准确检测,以便在修理时准确调整气缸压力。

3.1.5 柴油机的供电系统。汽车虽然名为汽车,但在供油上可分为汽油用和柴油用两种,针对柴油机的供油系统,需要对喷油嘴的喷油状况、供油泵的压力状况以及供油时的均匀性进行诊断。 

3.1.6 充电系统与发动机异常响声。充电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关系到车内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检修不可忽视这一点。汽车可能在曲轴轴承、活塞销、连杆轴承、气缸、气门处发出异常声响,这都是汽车发动机故障的一种体现,检修时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诊断。 

3.1.7 发动机功率。无论是汽油机的单缸动力还是发动机的总体动力,都与发动机的功率息息相关,对其有效功率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判定发动机的运行状况,获得发动机的实际动力值,进而实现发动机的有效检修。 

3.2 功率检测 

3.2.1 动态检测。动态检测发动机功率,可以通过节气门的开度与转速均变动来实现。其测量原理源自某一动力学方法,即:将发动机中心设定为某一曲轴中心线,所有处于运动状态的零部件则是绕其转动的回转体。在不施加外力且发动机一直以怠速运行的情况下,发动机一旦将节气门开启到最大,这一刻产生的动力将会剧增,所有部件将会克服机械阻力矩与混合气体具有的阻力矩,使所有部件在有效转矩内发生速度的提升。这时,发动机得以将自身的惯性力矩完全克服,直接加载到最大的空载转速。而同一发动机其内部运动部件具有定值的转动惯量,若有效功率突然变大,那么瞬时角加速度也会随之变大,加速时间将因此而明显缩短。鉴于这一原理,只要掌握A发动机在B转速下的瞬时角加速度C,即可计算出A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D。这种方法在检测时没有施加外力,测量功率时无负荷、无外功,不必解体发动机即可迅速测得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也不必借助大型设备,在现实中有广泛的使用。 

3.2.2 稳态测功。与动态测功方法相比,稳态测功需要施加外力、借助外部设备,因此是一种有负荷的测量功率方法。若要对发动机进行稳态测功,首先需要保持发动机处在转速一定、节气门有一定开度、其他参数不变的固定状态,然后才可借助水力/电力测功器、电涡流测功器以及机械测功器等设备进行功率的相应测量。 

事实上,稳态测功的本质为间接测量,即需要首先测得发动机的转速与转矩之后,才能将数值套入公式进行有效率功率的计算。与动态测功不同的是,动态测功要将节气门开度保持在最大,稳态测功则是对不同开度的节气门所产生的不同有效功率进行分别测量。若节气门全开,则发动机处于全负荷状态,其有效功率也是发动机最大负荷下的有效功率;若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变小,则发动机的负荷状态将会减轻,实际有效功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运行原理是发动机处于不同负荷状态,其转速及转矩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式计算必须要将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更加准确,但在操作上费时费力,一般仅作高校和研究院试验用途,较少用于汽车检修站。 

4 结语 

经济政策的变化使得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作为现代主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实现了数量上的爆炸性增长。然而,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汽车的故障维修也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更是出于对自身生命安全的保护需求,对汽车综合性能的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汽车检修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状况以及具体的检修技术进行了上述研究,希望对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我们根据最新的教学理念,遵循职业教育本质,设计教学课程及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在做中学”,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使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汽车文化课程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公共平台课程。本课程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该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企业和品牌4S店,培养具有汽车专业知识及维修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诊断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保养作业、拆装维修、故障诊断及排除,能够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和服务顾问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汽车文化课程在本专业中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的作用,更负有培养学生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爱车情结,鼓励大家为中国汽车工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课程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品牌文化、赛车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再配以简单汽车构造知识的讲解,突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特色,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爱好汽车。

按照教学要求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把本课程设置成了4个教学模块,并对教学模块进行了学时安排,且设计出了具体的课程内容,如下图所示。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韩国汽车品牌前,给学生布置两个任务:“北京的出租车大多是什么品牌的汽车?”“为什么韩国汽车用40年时间,就走向了世界?”然后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韩国汽车从“笑话”到“神话”》及查阅资料来解决以上问题,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每次上课,教师提出1~2道思考题。思考题都是选择生活中和汽车文化相关的现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课上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提问式讨论,由学生自主回答,作为本门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在总成绩中得到加分。例如,在讲授法国汽车品牌雷诺汽车时,提出“变速器、传动轴是谁发明的?”学生们经过讨论,引出了发明者路易·雷诺,加深了印象。同时,使学生对汽车变速器和传动轴作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今后汽车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展示学习法

小组展示学习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角色扮演或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运用小组展示学习,大部分学习任务都由学生来完成,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多参与课堂,给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老师要组织好小组合作展示,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等得到发展,对于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例如,在讲解汽车发展史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扮演某品牌车型的市场营销团队,讲解某一国家某款车型,并加入个性化的理解,每个小组至少有3人参加展示,这样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师生和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友谊,也为职业道德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四、考核方式的创新

考核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关,它影响着培养出来人才的质量。长期以来,职业学校课程考核,大都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方法进行,这样的考试方法僵化死板,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前临时突击,放松平时学习,不可能真实全面地考核出学生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汽车文化课程打破了以往主要以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的限时书面考试的传统方式,重在培养学生能力。而采用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对本课程的考试设置了课堂出勤表现(20%),课堂品牌车型展示(20%),结合所学专业的论文(60%)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所学专业的论文涉及整本书的内容。这样将考试由被动变为主动,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积极地思考,更容易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了出现学生死记硬背、平时放松学习、考前临时突击的现象,更加杜绝了作弊情况的发生,可以全面考核学生对所学理论及实践内容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汽车文化的教学中,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革新教学理念,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专业性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自主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我们都知道,医院里的医生负责诊断病情、开处方,护士按照医生所开药方具体配药、护理,整个治疗过程只有在医生与护士的默契配合下,人们的疾病才会得到医治。车辆的维修亦然,检测与维修正如医生与护士一样,有了正确的检测结果,方能实施针对性修理。以前的维修企业用眼看、耳听、手摸的方法去发现车辆存在的问题,往往会“误诊”,不但修不好,甚至小毛病修成了大毛病。自交通部于1991年颁布《汽车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后,各地市相继成立综合性能检测站,对车辆技术状况监督检查,正确诊断“病情”,给修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带动城市交通的繁荣,运营在城市经济的运输军和发展动脉交通线上的车辆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城市营运车辆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纽带,但是车辆在运行中受到各种原因的损坏甚至报废,不注重的车主为了一时之利没有去检修导致悲剧事件不断发生。维修与检测是对生命负责的必要措施。正因为车辆检测与修理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通运输部规定,维修企业车辆维修要实行竣工上线检测制度。维修企业应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资质认定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签订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委托合同书。交通运输部《汽车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中还把二级维护检测分为三类:诊断检测、过程中检测、评定检测,并要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门制定的有关检测标准、规范和程序。因为检测报告一旦发出,可以具有法律效力,检测站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正如医生给病人看病,要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否则将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车辆的检测和维修对象虽是汽车,但间接地意味着人的生命安危或财产的损失,带来的同样是莫大的悲哀。

我们来看看营运车辆造成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翻开事故科的历史卷宗,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多数与营运车辆有关,就在近几年的记录中发现,我国客运车辆导致的群死群伤事故占全部特大事故的64.1%。仅2006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中营运车辆交通肇事55939起,造成16102人死亡。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是我国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消除营运车辆的故障隐患,确保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保障行车安全。由于驾驶人意识不强,少数维修企业作业不规范和管理手段薄弱等众多因素造成车辆漏保、失保、以修代保和维护作业项目不到位等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地影响了车辆维护质量,车辆行车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研究并制定适应发展需要的营运车辆维护制度的管理方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是营运车辆技术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交通部1990年第13号部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由此也确立了生存空间。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噪声、尾气排放和整车装备、外观的检测和评判。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为交通运输管理,严把车辆技术关,保证正确的检测与高质量维修的结合的上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所以,检测站和维修企业一定要有责任心认真对待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把好车辆技术关。目前,我市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是车辆维修市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现有汽车维护从业人员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造成汽车维护从业人员中,初级从业人员的比例较高,还有部分从业人员根本不懂专业知识而盲目上岗,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汽车维护质量的提高。二是车辆维护不及时,由于车主对车辆技术缺乏基本的知识,看不到二级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二级维护后带来的社会效益;且相当一部分车主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实施二级维护的自觉性不强,有的车主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不愿意承担相应的维护费用。加之行业管理部门对维修市场监管不到位等因素,使得车主不愿按时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往往以“修理”代替“维护”。三是维修内容不落实,质量不高。(1)维修企业往往不按标准规定维护作业,严重缺项漏项,甚至采取假维护手段蒙蔽管理部门,倒卖竣工出厂合格证的现象还很严重。(2)维修企业为了拉住客户迎合车主的心理,往往与车主共同作假。(3)为了谋取最大的利润,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4)没有相应资格的维护企业从事二级维护,如无证维护和超范围维护作业等等。四是汽车零配件市场秩序混乱。汽车零配件市场管理松散,造成我市部分维修企业混水摸鱼,期诈维修。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对于一个家庭的安危来说更是没有了保障,维修企业间接地成为“刽子手”。管理部门要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加强监管力度,让“正能量”来带动全市维修和检测行业向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开封交通实业公司把检测与维修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一条龙服务,运输车辆上线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到修理厂维修,再检测,直至通过。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管理,他们还专门投资几十万元建成开封市第一条二级维护作业线,运输车辆二级维护后,直接上检测线,检测合格后管理部门方予输签章手续。维护、检测、发证在一个地点完成,既节省时间,又方便车主,更主要的是理顺了检测和维修两者的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另外,为进一步加强营运车辆维护检测管理,规范维修企业送检行为,提高营运车辆维修质量,苏州市建设了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管理系统,并在营运车辆维修企业中实行推广。该系统采用IC卡对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情况进行记录和存储,旨在从源头监督维修企业二级维护作业,并实现管理部门对送检人员的动态监管。系统主要包括发放车辆送检IC卡、维修企业录入车辆维修情况、维修竣工车辆在检测站登录、车辆检测竣工时导入信息、车辆检测信息返回维修企业、管理部门对送检企业动态监管等内容。该系统对车辆送检记录自动保存两年,便于管理部门对送检人员进行发证、年审、变更以及日常监管;也可通过检测站对送检员进行远程监控;同时便于对送检员违规情况进行记分考核管理。本系统是通过网络连接而成的信息系统。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结构和组建化复核技术,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的要求,实现了包含营运车辆基本情况信息、维修和检测信息、技术状况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汇总,并通过维修企业和检测站之间的单证使用自动化比对核查功能,实现了车辆技术等级、维修检测车和二级维护等信息的无纸化自动备案;远程配置与管理区域内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报告单格式等工作内容,保证全市范围内的机动车检测数据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公正性;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动态的收集维修检测企业、营运车辆的相关信息,并作为技术数据源与运政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传输,使各业务管理部门协同管理,为道路运输行政执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目前,苏州市已经制定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完成了软件系统开发和硬件设备投入,并召开了苏州市营运车辆维护与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宣贯会议,开展了系统宣传工作,部署维修企业安装工作。根据工作安排,年底将完成系统安装和调试工作,明年将实现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管理系统试运行。该系统运行可提高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提升汽车维修企业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专业化水平,并为管理部门的科学化决策提供保障,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由此看来,检测与维修只有密切结合在一起,方能把好车辆技术,若两者相互对立或相互隐瞒,其结果无异于医生与护士间互惠互利或互相推诿,最终倒霉的还是病人。所以,我们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检测和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按照交通部(98)2号令严格执行《道路运输维护管理规定》。让检测站和维修企业做一名优秀的“医生”与“护士”。

[参考文献]:

1、谢玉莲;李岩:对县市营运车辆维修与检测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12-15

2、蔺宏良(导师:王生昌):西安市实施在用汽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方案与技术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 2007-05-11

3、陈艳聪:苏州建设营运车辆维护与检测管理系统[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11-01-01

4、洪海(导师:刘玉梅,傅强):机动车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0-12-01

5、宁青:浅谈加强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质量的监督管理-《汽车维护与修理》-2006-10-01

6、李志雨: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管理与发展探讨[J] .《硅谷》2010-09-23

篇1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英文是“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HEV”。根据国际机电委员会下属的电力机动车技术委员会的建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储能器、能源或转换器作驱动能源,至少有一种能提供电能的车辆称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目前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是内燃机与蓄电池混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它被称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本论文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只局限于这类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所谓油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下简称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采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电池) 做为动力源,通过使用热能和电力两套系统驱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的内燃机既可是汽油机也可以是柴油机,而使用的电动系统包括高效强化的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两套系统的联合使用使得内燃机、电动机都可在高效区经济内运行,输出功率相对稳定。燃油提供了车辆运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来源,而辅助动力单元即动力电池通过电机使车辆具有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一、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概述

汽车维修工作主要分为保养、机械维修、电器及电控系统维修、钣金和喷漆这几个部分。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它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主要差别在于增加了一套电驱动系统,这套系统的增加使得原本就复杂的电控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电器及电控系统的维修难度之大不言而喻。由于增加了一套电驱动系统并对原有内燃机汽车的结构作了相应的改造,这决定了混合动力汽车必将产生出新的特有的故障类型,原本适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一些维修经验、诊断思路和检测方法在混合动力汽车上可能将不再适用,所以,作为一名维修人员如果墨守成规、依赖经验,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诊断思维的培养,将很快被淘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呢?

首先,随着汽车电控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未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汽车的主要故障将出现在电路方面,面对复杂、纷乱的汽车电路时,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理论知识后才有可能将它们理清楚、弄明白,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形成正确的诊断思路,找到正确的维修方法。

其次,多观察、多比较。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回到实践当中来,多观察、多比较。仔细观察汽车的结构,认真的比较它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异同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连接起来。

再次,勤总结。混合动力汽车必然会出现不同于现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特有的故障类型,应该在维修实践中将其详细的记录下来并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日积月累便能形成一套适合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法。

二、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

我们知道不同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不同的混合动力汽车其检测与维修的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与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相关的问题。

1、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注意事项

普锐斯采用的是高压电路,动力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为201.6V,发电机和电动机发出(或使用)的电压为500V。在普锐斯的电路系统中,高压电路的线束和连接器都为橙色,而且蓄电池等高压零件都贴有“高压”的警示标志,注意!不要触碰这些配线。论文格式。在检修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操作。在检修过程中(如安装或拆卸零部件、对车辆进行检查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对高压系统进行操作时首先应将车辆电源开关关闭;

(2)穿好绝缘手套(戴绝缘手套前一定要先检查手套,不能有破损,哪怕针眼大的也不行,不能有裂纹,不能有老化的迹象,也不能是湿的);

(3)将辅助蓄电池的负极电缆断开(在此之前应先查看故障码,有必要的化将故障码保存或记录下来,因为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一样,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故障码将被清除);

(4)拆下检修塞,并将检修塞放在衣袋里妥善保管,这样可以避免其他人员误将检修塞装回原处,造成意外;

(5)拆下检修塞后不要操作电源开关,否则可能损坏混合动力ECU;

(6)拆下检修塞后至少将车辆放置5分钟后再进行其他操作,因为至少需要5分钟的时间对变频器内的高压电容器进行放电;

(7)在进行高压系统的作业时,应在醒目的地方摆放警告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8)不要随身携带任何金属物体或其他导电体,以免不小心掉落引起线路短路;

(9)拆下任何高压配线后应立刻用绝缘交代将其包好,保证其完全绝缘;

(10)一定要按规定扭矩将高压螺钉端子拧紧。扭矩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导致故障;

(11)完成对高压系统的操作后,在重新安装检修赛前,应再次确认在工作平台周围没有遗留任何零件或工具,并确认高压端子已拧紧,连接器已插好。论文格式。

2、普锐斯的基本检修程序

(1)车辆进入车间。

(2)分析各户所述的故障。

(3)将智能诊断仪II连接到车辆的诊断插座上。

(4)读取故障码和定格数据,并将其记录下来。如果出现与CAN通信系统有关的故障码则应首先检查并修复CAN通信。

(5)清除故障码。

(6)故障症状确认。若故障未出现则进行故障症状模拟;若故障出现则查看故障码及相关数据流以获取相关信息。

(7)进行基本检查,查阅相关资料。

(8)根据故障现象、故障码、相关数据流并结合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原因。

(9)排除故障。

(10)确认故障排除。

3、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1)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前必须弄清楚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电路图和相关的维修资料严格按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

(2)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的相关检查

①检查变频器

查看故障码;清除故障码;戴上绝缘手套;关闭电源开关;拆下检修塞;拆下变频器盖,断开端子A和B。

将电源开关拨到IG位置,此时会产生互锁开关系统的故障码;在线束侧用电压表测电压,同时用欧姆表测电阻。

②检查转换器(戴上绝缘手套操作)

若混合动力系统警告灯、主警告灯和充电警告灯同时点亮,则检查故障码并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

③检查速度传感器

用欧姆表测量端子间的电阻,其值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变速驱动桥总成。

④检查温度传感器

用欧姆表测量端子间的电阻,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变速驱动桥总成。

⑤检查加速踏板位置信号

将电源开关拨到IG位置;用电压表测量混合动力车辆控制ECU连接器B中相应端子的电压,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加速踏板连杆总成。

4、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动力电池组、12V辅助电池、电池ECU、冷却系统、电流传感器、检修塞系统主继电器等组成。

动力电池组:普锐斯采用的是镍-氢动力电池组,它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常使用寿命的特点。该电池组由28个电池模块串联而成,每个模块由6个1V或2V的单节电池串联而成。所以整个电池组共168个单节电池,可以得到201.6V的高电压。论文格式。

电池ECU:电池ECU的功能是用来检测电池组的充电状态(SOC)、温度、电压、电流以及是否漏电,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HV ECU(混合动力ECU)。电池ECU还负责控制冷却风扇的工作,确保电池组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电池组冷却系统:电池组冷却系统由冷却风扇,一个进气温度传感器和3个位于电池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通风管路组成。3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进气温度传感器随时检测蓄电池及进气口的进气温度,若温度升高到一定值,电池ECU将启动冷却风扇,直到温度下降到规定值,从而使电池组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检修塞:检修塞位于电池组第19模块和第20模块中间,在检查或维修前拆下检修塞便可以切断电池组中部的高压电路,可以保证维修期间的人员安全。

系统主继电器(SMR):系统主继电器的作用是按照HV ECU的指令连接和断开到高压电路的动力。系统主继电器共由3个继电器组成,两个位于正极分别为SMR1、SMR2,一个位于负极SMR3。电路接通时,SMR1和SMR3工作,而后SMR2工作而SMR1关闭。

辅助蓄电池:普锐斯采用的是12V的免维护电池,它与传统的汽车用蓄电池类似,负极也是通过车身接地的。该电池对高压很敏感,对其充电时应将它从车上拆下,用丰田专用的充电机充电,普通充电器没有专用的电压控制功能,有可能毁坏电池。

参考文献

[1] 陈清泉,孙逢春 编译. 混合电动车辆基础[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金柱.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 耿新. 混合动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J]. 汽车维修与保养,2008.

[4] Jon Munson. 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可靠锂离子电池监视系统[J]. CompoTechChina,2008(10)

篇11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和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本文梳理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弄清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探索性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汽车维修专业深度融合,提升了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1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国内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三种理解:(1)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2)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3)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认为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应以理解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基础。

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白华认为,“提高就业能力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教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技能传授。高校要以智力为支撑,创造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课程学习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片面理解为引导学生创办企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转变就业观念。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人才。

(2)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多是在专业领域内开展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支撑,良好的专业教育为日后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3)创新创业教育起到强化、促进专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心理品质,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产生专业学习的实际需求。

3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汽车维修专业深度融合

3.1建立“三个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汽车维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规律:(1)要强化学科交叉。坚持“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原则,调整学生知识结构,强化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营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多学科交叉,拓宽专业口径,提升发展潜质。(2)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并与汽车维修技术产业及其重大攻关课题的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产品研发、技术转化和创业管理能力。(3)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适应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实践教育体系与方法。按照按照“学科交叉、共建共享、模块课程、分类培养、教研贯通”的原则,建立融业务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生产为一体的“三个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汽车维修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创业与经营等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2构建“3 个平台、6 大模块、多向选择”的课程体系

按照汽车维修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有的分段式教学模式,实现课程计划内在的融通,构建增加交叉融合课程学时比例,体现文、理、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实现知识的整合。将课程分为基础、专业和拓展 3 个平台,设人文社科基础课、自然科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能力拓展课 6 大模块,实现必修、选修课程的多向选择。

3.3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围绕创新创业实践,开设“四个一”的创新创业实践必修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即开设一门基于综合运用汽车维修知识、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课程;开设一门基于模拟生产实际训练的“企业顶岗实践”课程;开设一门基于汽车维修技术专业项目的市场调研、创业计划书撰写的“创业计划训练”课程;开展一套创业技能实训体系,培养创业精神与素质,了解创业过程与模式,掌握创业方法与步骤,提高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成功率。

3.4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创新创业实践

建立包括选题、搜集资料、设计方案、方案评审、方案实施、总结讨论、撰写论文、成绩评定、总结交流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施的9个程序,逐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通过校企合作创建创业基地,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公司运营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们创新创业理念、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4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构建了汽车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和汽车营销技术等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结合、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衔接的新体系,提升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篇12

        车辆修理应贯彻视轻修理原则,即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结果,视轻按不同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既要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要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  

        1 车辆修理分类  

        车辆修理按作业范围分为车辆大修、总成大修、车辆小修、零件修理。  

        1.1 车辆大修 车辆大修是新车和经过大修的车辆在行使一定里程(或时间)后,经过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用修理或更换车辆任何零件的方法,恢复车辆的完好技术状况,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车辆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1.2 总成大修 总成大修是车辆总成经过一定使用里程(或时间)后,用维修或更换总成和零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其好技术状况和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1.3 车辆小修 车辆小修使用修理和更换零件的方法,保证恢复车辆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主要是消除车辆在运行过程或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或发现的故障或隐患。  

        1.4 零件修理 零件修理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理。  

        2 汽车维修的主要性能要求  

        主要性能要求是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车的操纵性与稳定性、汽车的制动性、汽车行驶平顺。  

        2.1 汽车性能  

        2.1.1 动力性 汽车动力性是汽车在行驶中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最大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能力,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这是因为汽车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越高,汽车的运输生产率就越高。而影响平均技术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汽车动力性。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行驶车速愈来愈高,但在用汽车随使用时间的延续其动力性将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成为交通事故、交通阻滞的潜在因素。因此,在交通部1990年的13号令中,特别要求对汽车动力性进行定期检测。汽车检测部门一般常用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最大爬坡度、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作为动力性评价指标

        2.1.2 燃油经济性 汽车燃油经济性是汽车的一个重要性能,也是每个拥有汽车的人最关心的指标之一。  

        目前世界上评论汽车燃油经济性,一般用耗油量或油行程来表示。耗油量是指汽车满载时单位行驶里程所需燃油体积。我国和欧洲都用行驶百公里消耗的燃油数(L)来表示,即L/100km;油行程是指汽车满载时,单位体积燃油所能行驶的里程,美国就是用每加仑燃油能行驶的里程数来表示,前一种表示法,数值越小,燃油经济性越好;后一种表示法,数值越大,燃油经济性越好。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指标与发动机的特性和汽车的自重、车速及各种运动阻力如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和爬坡阻力的大小以及传动系的效率和减速比等都有关系,因而在数值上往往与实际情况差别。  

        汽车的经济性指标主要由耗油量来表示,是汽车使用性能中重要的性能。尤其我国要实施燃油税,汽车的耗油量参数就有特别的意义。耗油量参数在我国这些指标是汽车制造厂根据国家规定的试验标准,通过样车测试得出来的。它包括等速百公里油耗和循环油耗。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两种测定法:一是行驶试验法,另一种是在平坦道路上和一定条件下进行等速油耗试验。  

        综上所述,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是多方面的。对于新车而言,它不但涉及发动机,还涉及到变速器、主减速器、汽车重量、车身造型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汽车燃油经济性是一个汇集综合因素的技术指标,但它只能反映运行成本的问题,不能代表汽车的优劣,耗油高并不说明汽车差,耗油低也不说明汽车好,因为汽车的优劣还与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有关,而这些性能往往与燃油经济性相冲突的。

篇13

一、结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中职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定位要适应本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据调查表明,在汽车行业里,目前以“四位一体”品牌企业为主,集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同时,汽车维修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整车或总成大修作业已经不适宜,行业的重点转向检测诊断技术和售后服务,但既掌握汽车专业技术、又懂服务管理的人才奇缺,特别是掌握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的人才。为此根据中职的指导思想,确定出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以汽车维修为主,兼顾具有汽车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实际能力。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确定毕业生必须要达到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形成了汽车维修专业基本操作训练、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与汽车发展相协调或超前。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是开展教学的依据,修订教学大纲应以企业的发展和要求为依据。汽车维修专业重点是抓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将其分为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或者是教学标准),把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控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四门课作为改革对象,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课时比例约为1:1。各门实践课程都编制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技术)指南等,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要服务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学要面向实际应用。实践教学要与汽车维修专业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和经营,使教学更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践。

(三)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同时可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要求学生考取汽车维修中级工等级证、汽车营销师证和汽车驾驶员证等证书。

三、加强校内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一)加强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的建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应有一定的规模,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场地面积和设备布置要求与实际的企业接近,最好能开设校办汽车维修企业,与品牌企业联营,提高相应的职业仿真的程度,并且要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二)加大对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为了适应汽车修理企业的需要,实习实训基地应配套先进的设备和检测仪器。由于中职教育起步比较晚,中职院校大部分对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少,现有的实习设备陈旧、数量少,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大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比较重视对实习实训的投入,引进500万欧元的西班牙政府贷款购买实习实训设备,加上南宁市政府给予的配套资金,在未来几年内该院将建成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发挥整体的培养优势,完成本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

(三)加强实习实训设备的更新。充足完善的实习设备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汽车技术日新月异,要跟上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步伐,应注重实习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以便及时给学生补充新技术、新知识,适应企业的需要。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