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习语文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三)多样性语文的课外学习途径多种多样,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课外语文学习不同于课内,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加大,学习手段多样,课内学习的局限性在课外得到了弥补。这不仅促进了课外语文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中学生课外学习能力的策略
课外语文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可以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
(一)校内的课外语文活动学校的课外语文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很多学校组织的文学社、记者团、语文课外兴趣小组;书法、作文、朗诵、演讲、语文知识竞赛;辩论会、读书报告会、故事会,影剧评论会,各种专题讲座,出墙报、特刊,编手抄小报、油印小报等,都活跃了学习气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课外的语文活动社会语文学习资源是丰富而广泛的。“大语文教育”中的“大”其实就体现在充分利用“社会”这个语文学习资源上。它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广泛应用于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熔铸、充实、修正并得以检验。对于广大的中学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不仅仅要学好或掌握住语文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在生活中体会语文的魅力与实质,积累点点滴滴语文知识。“生活即语文”,只有真正融入到语文大的语言氛围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语文。
(三)家庭的语文活动相对学校和社会而言,家庭课外语文学习资源数量不大,规模较小,家庭拥有的空间也相对较小。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较大,因此我们应注意家庭环境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父母子女相聚一处,纵论人生,谈天说地,评论文艺,讨论影视,谈论国际国内焦点热点问题……这样,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还能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对语文学习很有利。
三、中学生语文课外学习的意义
(一)拓宽语文学习视野传统的语文学习只将目标锁定在几本教科书上,只能是一只“井底之蛙”。通过课外语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在课内接触不到的知识。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吸收民族文化营养,开阔文化视野,增长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就可以自由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知识丰富了,反过来又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而这种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中学生同样也需要掌握大量的、准确的信息来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确定自己新的学习目标。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承,采用的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学生收集信息、能力薄弱。而学生在课外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三)培养团结合作意识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这样的人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而课外的语文学习恰恰有利于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在课外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或是解决一个问题,常常需要在一起进行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
篇2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语法知识,而是培养交际能力;学习者产生的语言不仅要符合语法要求,而且要符合社会规范,要合情合理,贴切得体”(刘润清,1999:161)。“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在1972年提出的。这一概念与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相对立,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
随着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和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习得任何语言都要习得其语用规则和文化”(刘润清,1999:167)。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语法规则,同时又有一套自己的语用规则(即如何得体地应用语言完成人际交流)。这套语用规则与其所属文化密切相关,它涉及到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观点等。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群体的文化不同,其语言使用规则也不同。要实现与不同群体的人进行成功的交际,离不开对对方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要学习一门外语,从而获得以这种外语为载体的良好的交际能力,就必须习得它所承载的文化知识。
外语文化习得不同于母语文化习得。母语文化习得是与语言习得平行进行的,中国学生在习得母语语言知识时,也同时习得了正确得体地运用母语的文化知识;而他们学英语或其他外语时,往往强调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的学习,而忽视了这种外语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的习得。因此,即使是语言能力强的优秀外语学习者,也极易在与该族语人的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交际障碍,甚至是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其后果是严重的。正如著名语言学家Wolfson曾指出的那样,外语学习者与讲这种语言的民族人交际时,他们的发音或句法错误往往可以被容忍,而他们违反语言使用得体性的现象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要获得与讲外语的民族的人进行顺畅交际的能力,就必须在学习外语语法知识的同时习得其文化知识。
二
在认识到文化习得对外语学习的必要性后,不少研究者开始了对文化习得的研究,并提出一些理论框架。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较有影响的是文化适应模式(theAcculturationModel)。其主要观点是:外语学习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对目的语的适应程度决定其习得外语的程度。换句简单的话说,学会一门外语同时也是学习、适应一种外国文化。这种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在自然环境下外语学习的研究。学习一种外语的过程就是逐步适应这种新的文化的过程。这是因为语言既是表现文化的主要手段,又是文化的载体。通常学习一门外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学习者对讲这种语言的该族人的看法和态度。学习者要学好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和适应该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体系和信仰体系,以及涉及到的文化格调、风俗习惯、交际系统等。文化适应模式还认为,学习者对外语文化的适应程度表现在他与该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如何。一个学习者作为其母语民族的一个社会成员去接触另一个民族的成员时,会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到他的态度;这些因素构成他去适应新文化、学习新语言的社会距离。心理因素则是由学习者自己的情感因素所决定的。
我国学者高一虹曾提出一个“1+1>2”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她不仅认为语言习得的同时又是文化习得,而且认为两种文化的融合会在学习者身上造就出一种新的人格。学会第二语言之后,两种语言的文化在该学习者那里就不再是水火不相容的并存,更不是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相反,两种文化会相互作用,学习者会加深、拓宽对第一文化的认识,又因移情作用对第二文化也会有深刻的理解。这样的学习者比不懂第二语言的同族人对母语文化的优点更加欣赏,对其局限性也更加敏感,而且比不懂第二语言的外族人对第二文化的特点看得更清楚,对其优点感受更深。这种强烈的双文化意识使学习者的创造潜力得以发挥。如果他的造诣很深,他很可能有时比本族人还本族人,比外族人还外族人。这种新的人格的转换过程,不是从第一文化到第二文化的横向转换,而是从低级需要层次向自我实现状态的纵向超越。
三
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文化习得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并非易事。文化习得与外语学习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我们要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不能把部分等同于整体,也不能以整体来代替部分。对于中国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文化习得的问题,众多学者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但至今未有定论。笔者认为,文化习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习得应以目的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共时文化为主。同一语言群体往往是多种文化的有机复合体,其中有主流文化,也有属于各种不同群体的亚文化。如在美国社会中,来自东方的亚裔美国人的文化和来自非洲的美国黑人文化等都是亚文化。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应习得其主流文化,因为主流文化代表着目的语语言群体绝大多数人的文化取向。此外,文化不是始终如一的,它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任何语言群体的现实文化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我们应对其共时文化的历史沿革有所了解,但文化习得的重点应放在其现阶段的文化内容上,因为它代表目前文化的发展水平及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文化习得要消除文化定式、减少偏见。文化定式(Stereotypes)是一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即把某一文化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当做该文化的代表的—种倾向,其结果是每个文化群体的成员都被当做其所属群体的代表而具有此群体的文化特征。文化定式使得人们用过分简单的语言概括并描述目的语文化,而忽视了其文化的个性。例如,有人这样概括:中国人好客,美国人富有、慷慨,黑人擅长音乐、舞蹈和体育运动,犹太人聪明,德国人呆板、僵硬,日本人雄心勃勃,非洲人懒惰、随遇而安。这种文化定式忽视了目的语民族的个人文化特征,无疑对交际是不利的。文化习得就是要让学生避免戴着文化定式的眼镜去接触目的语文化。因此,我们在以目的语群体主流文化为主要内容进行文化习得时,还要兼顾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的亚文化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尽量接触一些其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等不同的群体的亚文化,使自己对目的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具体化。
偏见是“以一种错误的或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这种心态也可能表达出来,也可能被别人知觉到。它可能是针对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群体,也可能针对某一群体的个体”(贾玉新,1997:106)。偏见不是一般性的看法错误,它和文化定式一样,具有执著的情感内涵:它对使其改正的证据总是固执地抵抗;它是僵化的、不可逆转的、不可改正的态度;它基于错误的判断或先入之见,是对别的群体或个人采取的否定态度,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心态。偏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人际交往。因此,为了能与目的语文化的人进行成功交际,我们应通过必要的文化习得减少偏见,使学习者对待目的语文化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
第三,文化习得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WilliamGrahamSummer(1940)认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做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它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贾玉新,1997:108)。这常常是无意识的产物——人们经常理所当然地认为,与其他民族或群体相比,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更加真实、更加正确。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普遍现象。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群体成员都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民族中心主义。由于民族中心主义对非本民族文化的人认识有错误,容易造成对其行为的错误解释,导致不同民族或文化之间的相互不信任、甚至相互仇视;由于它认为本民族文化是天下唯一合理的文化,还会导致文化冲突。此外,民族中心主义使自己产生优越感,以自己的文化准则去衡量非本族成员的行为,并试图改变他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它是对交际影响较大的一种心理因素,不利于跨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化习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只有多了解、多接触,才能为降低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创造机会。通过文化习得,我们最终应以习得文化的文化相对主义为目标。所谓文化相对主义,即一种文化中的行为只能用其自身的准则去理解和评价。这意味着,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能用对方文化的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作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其行为。
文化习得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其获得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的过程。文化意识意味着学习者认为文化都是平等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属性,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优于或劣于其他文化。要获得文化意识,学习者必须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走出母语文化的窠臼,以局外人的眼光来审视和反思母语文化,这样可以减少偏见和降低民族中心主义;同时,我们还要以局内人的眼光来审视目的语文化。只有通过习得其主流文化和了解其亚文化,我们才能够消除文化定式,才能够切身地从目的语文化成员的角度来衡量和评价其社会行为和语言行为,就像胡文仲及高一虹在《外语文化与教学》中指出的:“只有了解外国文化,才会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了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篇3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动”起来。
生活中的语文更鲜活,更丰富,更具生命力,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这一理念为指导,老师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来丰富生活,并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收获、个性特长,使他们在自我展示中,真正“动”起来。
1、创编多种多样的课本剧,尽情让学生“乐”。
如果把有待扩展,有待扩大的语言信息创编成多种多样的课本剧,不仅能提供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表演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方法可以打消书面语言的固有束缚,学生能酣畅淋漓地发挥,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语言进行梳理的能力。在上《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课时,我先通过全班朗读,让他们自由组合,就地取材,虚拟情境,尽情发挥。由于学生们表现欲望强烈,生动的表演使他们很快理清了课文线索,并依据这一线索条理地组织自己的内部语言。真正让学生通过课文知识,实现了情感的流露,学生们都能领会到文章的主旨:“贪得无厌,不劳而获,将会一无所有!”
2、把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如秋天到了,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支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形状、颜色等,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树叶贴在纸上,写上名称或者写上一个自己喜欢的描写树叶的词语或句子。或者用树叶镶一幅画,再给画取个好听的名字,给画加上文字说明等,然后展出、评比。这既是一幅由学生亲自创作的艺术,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识字、学词、学句,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篇4
2.语文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很多语文教师多比较注重合作学习活动之后的结果,忽略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监控,进而导致了合作学习流于表面,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语文教师没有把握好语文知识学习的切入点,没有将语文教学的特点作为教学出发点,更没有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就不能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关键和时机,也不能正确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大部分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最后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去。
二、提高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效率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是具有发展性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打破了小学语文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垄断整个课堂的教学局面,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仅仅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需要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交流。
1.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合作意识
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念,这是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但不是仅凭教师的说教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合作观念融入小学生的自觉行为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精神。应该以合作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感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渐渐地学生们就会形成合作意识,也会慢慢学会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都会更进一步,让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创造出更有益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气氛。
篇5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同时也喜欢去探索一些未知的事物,得出自己的见解,但是有些学生在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去不敢提问,怕自己出错而丢面子。
就此问题而言,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交流,并把学生分成3-4组,在每组都放入一些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的学生和优秀的学生,这样既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布置作业,让他们自己进行探究,同时让每组组长总结小组的问题,教师可抽出1-2节课让他们把问题提出,并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老师在一旁协助。
二、知道探究却不懂得提问者
许多同学不知道怎样提出自己的疑问,不知道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是源于哪个方面的。
针对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教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常规性的提问,例如把问题归纳成四个方面,即认知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和创新性问题。只有让学生们把这些理解透彻,学生才能够学会如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同学们的学习得以升华,让他们更近一步的了解和体验化学的世界。这样也使得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一些独特的做法与设想。
三、不会抓重点提问者
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增长,学生大脑中的化学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多,同时也会交杂在一起,这样会使得提出的问题偏离主题,于是针对此问题我查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针对课题提问。如CO2教学中,CO2有些什么性质。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提问。如学生问,Al(OH)3为什么会是两性的。
针对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问。如收集N2的方法与以前学的哪种单质较为相似。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同学们从不同方面来对同一事物进行提问,还可以可以让同学们用不同方法来解答同一个问题,从而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来学习化学。
四、对提问没有激情者
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没有那种激情来提出自己的问题,他们只想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在他们看来,学会老师上课讲的就足够了,针对这一问题,我有一个独特的方式。
1.鼓励法
利用同学们的好胜心,在班级里举行一些小的竞赛。如: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等,并且评出一个优胜者,可以进行一些奖励,同时设一个荣誉榜,让大家争论着为自己留名。
2.求知欲
篇6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建立语文教学的自主教育观,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要接受教育,同时还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语文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因为,这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 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以此教给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揣摩关键词语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学习的方法,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通过设疑直奔中心,有的可读后存疑,通过查找资料,上网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总之,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三 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激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硬环境,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还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要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应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角色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四 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语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的目标。教学生学会学习,切不可脱离具体的教学过程,单纯地、教条式地讲授思维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脑思维,自己领悟,逐步体会其中的乐趣。
五 要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教学中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答案来,那么,学生的思路就只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受到束缚。因此,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
篇7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在理解“外语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恰当的分类,有利于我们在分析“外语学习动机的教育学意义”过程中,分析得更有深度,阐释得更有条理,所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恰当的分类。但是,在具体的分类中,我们不能从其具体构成的角度对其进行相关的分类,而是应该结合“外语学习动机”在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及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角度进行恰当的区分。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提高外语素质的学习动机、作为基础交流工具的学习动机、为了通过相关的升学考试而产生的被迫性学习动机等三大类。首先,作为提高外语素质的学习动机是指学生的外语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其学习的结果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在这类学习动机的驱使下,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表现得非常刻苦、表现出一种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它一般存在于外语学习尖子生的头脑中。其次,所谓的基础交流工具类的学习动机是指学生把学习外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不论是学生为将来出国求学做准备,还是为日后进行相应的翻译工作打基础,他们都需要相当扎实的外语知识作为基础。因此,这类学习动机一般存在于准备留学或准备以翻译为生的学生头脑中。再次,被迫性的学习动机。所谓被迫性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具体的外语学习实践中,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外语没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前者而言,他们之所以学习外语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尽管这种被迫的学习动机不是产生于学生的自身,但因为外界的压力,它也会成为学生学习外语的一种持久性的力量。因为不论是小升初,还是专升本,就连大学毕业后考研究生,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外语考试才能达到继续求学的目的。在学生外语的学习过程中,这种被迫的学习动机具有转化的可能,特别当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因为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或因为对外语有了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当外语的文化精髓对其产生影响的时候,这种被迫的学习动机有可能转化为一种主动的学习诱因。因此,这类学习动机具有暂时性的特点,这种暂时性,一是指这类学习动机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改变,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类学习的动机也会随着学生对外语的了解而调整。
二、学习动机的教育学意义
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教育学意义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相关的区分,即教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教学实践的意义。因为,教育学理论既指导具体教育实践,又有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接受反馈的内容而及时修正相关的理论内容,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层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而客观的说明:
(一)学习动机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在具体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是教育学相关研究的基础内容。即没有学习动机的研究,就没有其它教育学理论的研究问题。因为,没有学习动机,学生就不可能学习外语;学生不学习外语,就没有外语教学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没有相关的外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没有外语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等等诸多的教育学问题。因此,我们说学生外语学习动机是研究教育学其它问题的基础。
篇8
②高中阶段的教学应教会学生学“问”。
③教师发现学生课下提出的问题多集中在知识性问题上,极少数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④问题教学的实施在理科课堂中收效显著,它是否同样适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我提出假设:问题教学法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
3.语文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实施步骤:
①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②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有价值的问题。
③自主、合作探究或由教师讲解。
④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并实现知识迁移和自主发展。
3.2课例分析:(在这里,我以2008年上的两堂公开课作为课例来分析)
【课例一】《将进酒》教学课例:
步骤1、2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朗读李白的诗歌《行路难》,他在本诗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生:面对艰难险阻,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
师:八年后,李白又写下了一首诗《将进酒》,那么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生1:李白生活得怎样?
生2:李白这么多年经历了什么?
生3:李白的人生态度怎样?
生4:李白有着怎样的的情感世界?
师:就语文文本而言,我们看哪个问题提得最具体,最好呢?
生:第4个。因为“诗言志”,“志”即情感。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明确本堂课中要探究的主问题:8年后,李白的情感世界。(此处让学生到电脑前打出,让学生体会到质疑的乐趣,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好铺垫。)
步骤3:探究问题(生生探究,师生探究),引导学生走进李白的情感世界。(具体环节略)明确情感世界:狂放、悲壮、乐观、激愤、孤独。
步骤4:走出文本,拓宽角度,实现知识迁移和自主发展。
师:以上我们对李白情感世界的探究是由他第二次漫游时期的两篇作品提出问题的,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提出问题,比如围绕《将进酒》这首诗中的语句,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1:可以围绕“酒”字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喝酒?(借酒消愁)什么愁?(怀才不遇)情感世界
生2:可以围绕“万古愁”中的“愁”字提出问题。如:愁什么愁情感世界
师: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肯定,并布置作业:
从《将进酒》中的“酒”字或“愁”字,走进李白的情感世界。(这项作业的布置,一可以巩固、检验学生课上的听课效果,夯实基础;二可以培养学生在日后的阅读中学会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又有很大的开放性。
【课例二】《逍遥游》教学片断:(文本探究中的问题教学课例)
师:作者庄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逍遥的状态?
生:乘天地之正。
师:书下将“正”字解释为“与辨字相对”,即“不辨”,你怎样理解“正”字?
生:天地间不变的是自然。
师明确:庄子认为一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逍遥的状态。齐读课文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
生1:鲲为什么要化为鹏?
生2:鲲是怎样化为鹏的?
生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引导:鲲“化而为鹏”与“乘天地之正”有关系么?
生:鲲“化而为鹏”抵达南溟实际上就是顺应了自然,也就是做到了“乘天地之正”。(突破了难点,为后面文本的解读作了有力的铺垫。同时学生也意识到生1、生3的问题有价值,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问了同一个问题。)
4.问题教学实施的效果。在这两堂课中,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读懂了文本,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思维在“问”的过程中活跃起来,主动地将课程设置的内容“能学到什么”和学习方法“怎么学”结合起来。从而为学生将来对问题的“考证”(或者说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年来,我把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课堂中不断改进,基本探明了这条集教法、学法、新课改理念于一体的动态行为策略。现在我教的两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主动地提出问题,所提问题的质量与高一时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邹贺同学(我的课代表)的进步尤为明显。他不仅能够对课内外篇章提出问题,并主动搜集材料,寻找答案,而且还能够较自如的运用这种方法引导同学们进行有效学习,促使班级“问”的风气长盛不衰。我相信,问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一定大有裨益。
篇9
一、研究背景
1.作为一名战斗在教育最前线的语文教师,在听课学习的时候我不难发现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这种形式,不分年段的在进行着(包括自己的教学),可是实际上的收益并不理想,孩子们对于小组的合作是一个条件反射,只要老师一叫合作学习,他们就统一的把小脑袋转过去,嘻嘻哈哈的打闹一番,无实质的效果。特别是低年段的孩子更是不知所谓,所以对此课题的研究已是整个语文教学的紧迫需要。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真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类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类化过程的方式方法。
对于此课题的研究,我力图把他做完善,为今后的教学灌入新鲜血液。
二、研究过程
(一)、走出小组时合作学习的一大弊端——无效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不乏身影,相信在第一线的教师们都已经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可是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着很大一个弊端无效参与,例如:1.在老师叫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所给的讨论时间不够只是走个形式,匆匆收场;2.学生水平的不同,出现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过于依赖、盲从成绩好的同学;3.在小组中不会倾听别人的言论,讨论结束后更是不会归纳。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合作学习应建立在一个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却将明未明,再展开讨论,收效颇丰。
(二)目标明确、时机把握、论后点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所在
1.目标明确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的协调:一是学生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关系。二是语文基础训练与人文素养的发展关系。小组学习的目标不能定得过多或过高。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
2.时机把握
要使小组学习取得最大的收益,课堂安排的时机非常重要。例如,就问题而言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太难学生的参与面又不广。所以在安排讨论这一环节时要注意内容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3.论后点评
评价是小组学习的导向。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必须积极的参与进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看法,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并在讨论完后对每一组都应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有正确的竟争意识,并能取长补短。对于学生来说也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三、研究结论
篇10
(一)轻视咬文嚼字。对似懂非懂的字词轻易放过是比较普遍的坏习惯。学习外语尚且知道记单词是关键,一旦到母语语文课上就把这个道理抛到九霄去了。其实,字词的功底不扎实已经成了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中的最主要障碍。阅读水平低下与不能真正品味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字句有很大关系。例如,学生常把“月光朦胧”写成“月光méng@①lóng@②”;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两句中“峥嵘”的含义分辨不清;把“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中的“淋漓”与“酣畅淋漓”中的“淋漓”混为一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注意对一个字进行触类旁通式的辨认,往往能带起一大串。可惜这个道理没有引起多数学生的重视。他们平时很少有意识地去积累字词,对平常遇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不去及时查阅工具书,认真深究,求得细致了解,久而久之在字词这一环节上拉下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障碍。
(二)片面追求所谓理解,忽视朗读、涵泳、背诵和记忆。语文学习的材料多为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不乏优美的辞章,警策的名句,生动、隽永,充满无限的审美情趣,常令人陶醉不已。古往今来大凡造诣深厚的文人名士无不饱读诗书,博闻强志,有的甚至能背诵成篇的名著,至于辞采优美的诗词就更是能出口成诵了。事实上,语文学习单纯靠理解、思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涵泳、体悟、熟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背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切戒不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与背是理解的基础和途径。可见,读与背同语文学习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掀起了一股所谓反对死记硬背之风,把语文学习中的上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一扫殆尽,贻害极大。语文课上朗读背诵的机会少了,详尽细致的讲解分析多了;学生朗读背书的兴致淡了,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早读课上学生一心想着读外语,甚至读政治、历史,至于背书那就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若不以扎实的记忆为基础,很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况且“理解并非是一次完成的。语言这东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先吞进去,以后随着语言吸收和积累的增多,随着生活体验的丰富,随着知识面的扩大,通过不断反刍,可以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吞进去了,才可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一味地分析、研究而不吞进去,则永远不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不养成多读多背的习惯,而能把语文学好的例子是不多见的。
(三)不作笔记,不勤写作。读与写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支点。韩愈在谈到怎样做学问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就是多读多写。大学问家们无不爱写爱记。许多名著佳篇都诚是一张张卡片,一本本札记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学语文不光要写作文,还要养成勤于写笔记、札记、日记的习惯。阅读时也要动笔圈点、批注。前人有不动笔则不读书的好习惯,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作读书卡片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人甚至连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他们总是乐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理解、分析,搞题海战术训练,这样的学法岂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水平?
(四)不爱课外阅读。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本的容量有限,仅靠课堂、课本显然是不够的,但这一点从家长到学生似乎都认识不足。家长一味地反对孩子看“杂书”,动辄没收处罚,从而遏制了阅读的视野。由于急功近利,学生也不认为花时间精力去阅读那些看起来与提高应试成绩关联不大的“杂书”有什么价值。有些人虽看些课外书籍,但品味太低,至于报纸、新闻则更是无人问津了。实际上,这些课外因素对语文学习恰好能构成内外互补,它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不仅不会影响语文学习,反而会活跃思维,增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二、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与提高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是最重要的,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论及积累的重要意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的积累终能导致质的飞跃,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就要“虚一而静”力戒浮躁。在语文学习上追求短平快是绝对行不通的。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道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之后,就干脆弃之不顾,转而去抓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目去了。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另一种障碍是缺少学习的主体意识。当代的学生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而学校和老师也急功近利,一味地搞所谓强化训练,几乎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其实,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传统中许多经验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反思的,如《论语·侍坐》里孔子成功的教学范例、宋代以后的书院式教学模式就给我们许多启迪。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向老师质疑问难,老师则重视让学生躬行实践,注重个别启发指导,甚至令弟子次相传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推广这种学习方法是不是比填鸭式更好些呢?
三、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所谓心理上的障碍是指对学习语文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滋生轻慢之心。在母语环境里学习母语语文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因为已经会认字会说母语了,便对学语文失去了新鲜感,错误地以为自己才不过粗通文字的语文功夫就已经是语文的全部了,于是语文在他们眼里便魅力尽失,黯然无光。二是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即使花大力气去学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以全力去对付那些短平快的科目收效会更大些,于是也对语文漠然视之。
(二)科学代替审美。应该说语文是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可是,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日益泛滥的今天,人们很难得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语文,总是以科学的视野来对待语文,以理性的原则来对待语文学习,对语言文字之外的旨趣、情韵麻木迟钝。汉语言的丰富性和审美的模糊性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果单纯用科学思维来对待语文学习,自会觉得乏味。审美与理性往往是相悖的,不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对待语文学习。
(三)定位止于工具性。对语文学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巨大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恐怕与语文是工具性学科的定位不无关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母语,更重要的是吸纳母语文化乃至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养料。接受了良好的母语文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在这一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最大,也最重要。没有上升到这一层次上来认识语文,只把它看成是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是语文学习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偏差,它对语文教学双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使语文学习打开新的局面,出现新的生机,势必要排除语文学习上的种种障碍。如果能从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疏导,也许语文的教与学都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新局面。
篇11
2.中职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专业选择教学内容。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基本无关。语文教师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比如,选择一些名家名作、名言警句、优秀学生作品等,作为计算机专业班学生文字录入练习实训的录入练习材料,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增大了课外阅读量,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学美,让他们受到情感的冲击,达到提高语文阅读与鉴赏水平的目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语文学习。语文教师可利用学生从网上获取的课文朗读录音、配套图片或者课件等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目的。
3.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知识拓展环节,把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拓展结合起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知识拓展”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例如,在旅游服务专业教学《藤王阁序》一文中,用藤王阁图片让学生以感性认识,再把相关历史故事联系起来,还可延伸南昌其他名胜古迹,甚至与本地的一些名胜古迹联系起来,如我们赣州的八境台、郁孤台等。学生从学语文也学到了旅游方面知识,使语文学习专业化。
二、教学目标的实用性
中职语文虽是一门文化基础学科,但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生活,走向社会结合起来,体现中职语文的实用性。
1.教学应贴近生活。在课堂语文讲授时要面对中职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讲授《南洲六月荔枝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可带一些荔枝到课堂上,请个别学生用所学知识向同学们介绍手中的荔枝,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向大家介绍说明。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接通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抽象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中职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职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我们可以开展辩论赛或是模拟就业面试等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在生活模拟中获取知识,加深认识,培养能力。
应用文是人们交流信息、处理事务、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工具。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广告到销售说明书、从听广播到写通知或广播稿、从写求职信到工作总结等,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基本能力。
3.中职语文教学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我们要正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把语文学习与不同专业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自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查找结果,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又如在说话训练中联系名胜景观、服务技巧、社交礼仪等学科进行相关情景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即兴讲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1.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根据中职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锻炼学生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如在教读话剧《雷雨》一课,让学生先观看电影《雷雨》,然后根据课文,排演话剧,在课堂拓展阶段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
2.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
篇12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行。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如果能不读或只读一遍就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初中语文第四册的第一课《故乡》,篇幅较长,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一两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通文字,通过读发扬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教师讲解,则茅塞顿开。久而久之,阅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其次,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没有上过学,但她写文章却清新隽永(初中课本就选入了新凤霞的《傻二哥》一文),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较课堂所学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去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三,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演讲需要声情并茂,除了好的讲稿之外,重要的还要靠演讲者的演讲口才。而演讲口才的培养,重在平日多练朗读。中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头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只有用势如破竹的气势朗读出来,才能表达出作者对白杨树由衷的赞叹与崇敬之情;鲁彦的《听潮》中除描绘的海睡图与海醒图,那安详愉悦的静谧美与狂暴震憾的雄壮美也是非朗读所不能体会到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如果能做到反复读、大量读,朗读那些好文章、好书,那么对于语文学习的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篇13
2)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兴趣须从微观人手,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上一堂专题为“具体是记叙文的灵魂”的作文指导课时,我不是讲解概念、原理,而是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无言越上西楼,月如钩。”同是表现愁的情绪,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意象将愁具体化,使它有形有色,有动有静,感人至深,可见“具体”对语文写作是何等地重要。这样一讲,学生的兴致一下就提了起来。
3)加强情感渗透,营造良好气氛以前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象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而我认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个导演,用他那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
语文教师要融洽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