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描写教育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
1.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的核心。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情景中利用可能的条件对数学知识的特殊整合,它是数学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走进数学教师知识之中,通过协调和整合,不仅实现了数学知识和教育性知识的衔接,还把数学教学活动中一切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可能元素、知识纳入到教师的数学教学思维之中,为实现有效地数学教学创设了必要条件。
2.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保持数学教师知识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师知识的复合性是指数学知识结构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化;动态性是指数学教师自入职进入教学场域中后,教师知识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由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就是从动态的角度建构,教师视教学情景、学生要求等变化形成学科教学知识,动态性的学科教学知识不断地为数学教师知识补充源头活水,使之始终处于运动之中,所以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正是保证数学教师知识这种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
3.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数学教师都是着重发展三个方面的知识,即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类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结构不仅狭窄,而且之间也相互孤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遗漏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情景的知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正弥补了这种缺陷,把学生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情景的知识融合进来,这就实现了数学教师有效知识的不断增长和更新,扩充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数学教师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1.重在积累——在教育叙事中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叙事一般是从教育生活中发现研究的主题,是一种对教育生活体验的“传记”,对教育生活的深度描写。在教学生涯中,当数学教师遇到不同的教材、学生,就经历着不同的故事;年复一年,当教师再回顾、思考这些教学事件,也就对教学、教材、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的记录,可以对教育生活再度思考、诠释、评价,重新组织教育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升华对教学的认识,也创造了多重可能的意义,还创造了对旧有诠释再度思考的空问,并认识到教学中没有单一的路径或方案。
篇2
让我由衷感到敬佩的是,身为教育局长,李希贵没有对当下的教育大唱赞歌,而是时常披露着他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他对教育自由呼吸的希冀,犹如春日里的和风,温暖着我的心田。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教育怎样才能自由呼吸的思索。
教育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教育的存世,究竟是为了什么?教育如果将鲜活的生命引向自由的天地?学生禚越那句“我就是我”的昭告与其说是青春的宣言,倒不如说是对时下病态教育将“我”变成“非我”的批判与否定。而在一个学生勇敢地说出“我就是我”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理直气壮地声明,“我就是我”?
教育人的迷失自我已是不争的事实。谓为不信,请问:在将学生教成只会做题的机器时,我们还能寻觅到以往那种睥睨权势、超凡脱俗的傲然?理想的旁落,激情的湮灭,甚至让我们许多教师不知道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关注考试分数,实施偏狭评价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教育人的迷失自我,也让我们的教育迷失了方向。
对于作者李希贵,我也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和担忧:一个对教育如此热爱的教育人,走上了领导岗位之后,会不会蜕化成颐指气使的教育官僚?笔者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毕竟,许多令人敬仰的“我”变成了让人不屑的“非我”,让人无法不替他们的蜕变惋惜。后来,得知李希贵弃官回校,出任北京第十一中学校长,我终于替他松了一口气。想做教育家的人,还是应该走到教育的深处,在教育的天地里自由呼吸。
《不跪着教书》吸引我的,是作者对教育的深沉情感,对教师的真挚情怀。“不跪着教书”,这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源于对教师生命的尊重,对教师尊严的呵护。
《不跪着教书》一书的作者吴非是一位中学教师,也是杂文家。教育人的关爱使命和杂文家的鞭辟职责集于一身,也就决定了吴非的文字既有杂文家的犀利,又不乏教育人的温和。在《老师,我的神》一文中,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勾勒了几个场景,描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也表达了身为教师的自豪之情:
有个男孩,在毕业典礼后对他的老师说:“老师,能让我拥抱你吗?”老师拥抱了他。学生说:“除了母亲,这是我第一次拥抱一个人,我就是要把这第一次给我的老师,我有这个愿望已经一年多了。老师,你是我的神。”
在这里,没有渲染,只有平淡道来,但这已经足够了。“老师,你是我的神”,这是生命对生命的最高评价。而作为学生心中的“神”,我们自然也应该鼎护这份特殊的荣誉,不能糟蹋,不去亵渎:站起身来教书,挺起胸来做人。
阅读丹尼尔·科顿姆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一书时,透过一个个令人惊悚的伤害案例,我看到了教育的无力与无用。令人不堪的现象也引发了我的探究兴趣:教育为什么会变得无用?
有益的教育变得无用,是因为教育背离了她的宗旨:教会人们独立思考。迷信、盲从,这些应该从教育的词典里剔除掉的条目,正在受到人们的推崇与追逐,而当它们换了一种面目,以知识、分数的身份出现时,对人的魅惑也就更加深刻持久。
在丹尼尔·科顿姆看来:“能改变人的一生的教师形象尤其贴近人文学科领域里人们的幻想。人文学科领域的这些人乐于相信他们的兴趣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喜爱,而不是基于在科学和职业领域里人们可能会引以为豪的技能和数据。”而我们的教育,面对世俗的诱惑,已经无可挽回滑向了“技能和数据”的泥淖,我们的教师,面对功利的袭扰,也正令人难以置信地将改变人的一生的使命,变成当下供人观瞻的绩效。教育正和教师一起,陷入无可逃避的悲哀境地。
在《人性》《爱》《美》《身份》《生存》《功用》共六章的论述里,作者用痛切的笔调告诉我们,因为漠视自己作为教育人的“身份”,过分注重教育的“功用”,我们的教育偏离了“爱”的主题,丧失了“美”感,悖离了“人性”的正轨,甚至失去了“生存”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纠正我们的错误?回答这个问题,自然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管人们的意见有何偏差,有一点却又是必须肯定的: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变得聪明些”。
变得聪明些,是科顿姆对我们的寄语,也是亿万个生灵对教育人的希望。当然,能够拨乱反正的聪明不应该沦为只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小伎俩,而应该是助益生命成长的大智慧。
打开一本教育书,沉下心去读,我们总会有所收益。
我以为,对于教师来说,教育阅读不应该狭隘地指向纯粹教育的那一部分。我们永远也不应该放弃对心灵的养育。阅读包括小说在内的人文作品,会让我们的善待生命成为一种自觉。
对小说,我有一种特别的喜爱。这倒不是只有曲折的故事才能吸引生性迟钝的我。多年的阅读体验让我明白,要是没有小说中那人性思想的浸润,我的精神世界里必然会是一片荒漠。
一部小说,就是一个奇异的世界。走进那些波澜壮阔的世界,探寻人生路上的波诡云谲,不光会有奇特的发现,更会有始料未及的收获。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遭遇着无书可读的尴尬。身居乡村学校,面对多个学校没有一本藏书的事实,阅读家中仅有的那几本书,也就成了我无奈的选择。不经意间,却也成就了我对经典的精读。
最让我产生阅读快意的是《红楼梦》和《红与黑》。笔者学浅识短,未能在《红楼梦》里看到四大家族必然灭亡的命运,却为小说诗一样的语言所折服。说《红楼梦》的语言像诗一样,其实已经不够贴切了。准确地说,这部小说的语言本身就是诗,而且是意味隽永的诗。或简洁,或铺陈,或质朴,或生动,读来让人如痴如醉,不忍释手。尽管书就在家里,能够随翻随读,可我还是忍不住将小说中精美的内容大段大段地抄写下来。那个时候,我觉得不这样做,就对不起这些充满诗性的文字。
我所写的文字如果说有什么特点可言的话,那就是欧化的痕迹较为明显。虽然可能是装腔作势,拉大旗,盖虎皮,但我从不否认《红与黑》对我的影响。当然,这部作品除了语言给我特别的滋润以外,作者司汤达先生对人性的精准揭示,主人公于连那永不放弃的追求,还有他那无与伦比的高傲,都让我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于连那虽出身微贱但绝不向命运低头的种种表现,也催生了我的英雄情结。
《红与黑》中那个关于苍鹰和它力量的描写,长时间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让平淡的人生攀上足够的高度,让卑微的生命得到最高的礼遇,这个英雄梦想的召唤,给了我笑对失败的勇气。
并非所有的小说阅读,都让我神情振奋。阅读《悲惨世界》,几乎“阻断”了我的写作道路。雨果那史诗性的描述令我叹为观止,而在探寻那个梦幻般的世界时,我竟忍不住这样问自己:已经有如此优秀的作品存在,我还有什么必要再去写作呢?
在雨果这样的巨匠面前,我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如此伟岸的作品面前,我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文字是那样的稚嫩。既然终己一生,也难有和巨人比肩的荣幸,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涂鸦?
将对泛教育书籍的阅读转向对纯教育类书籍的阅读,也许就在此时。我不知道这个转身算是华丽,还是无奈,我也不知道这个调整对于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阅读教育书籍后,我对生命和教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如果说包括小说在内的人文阅读让我认识了人生与人性的话,那么,对教育书籍的阅读,则让我知道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爱人。
“有这么多优秀作品存在了,难道还在乎多我这几部?”当这种想法出现的时候,我知道,心中那个被压抑了许久的梦想,又顽强地冒了出来。用小说的形式写一部教育的论文,揭示教育生活的酸甜苦辣,捍卫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全无价值的。受了这种想法的怂恿,那不再写小说的决心也就被我弃之如草芥。这,也许是我用自己的选择,回应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那个叫禚越的学生所宣示的那样:“我就是我!”
成为独立的我,每一个教师都不应该放弃这洋溢诗意的向往!
篇3
教育当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语文课堂的本真正是能够让学生回归精神的自在生长和生命的自由舒展。如何让语文课堂保持生命的温度,让学生拥有智者的高度?是在课堂上扮演一个老道娴熟的酿造者还是成为带领学生直击心灵的启智者?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恰恰给笔者带来了灵感——语文教学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语言学、修辞学、文学等知识,如果这样必然不能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但语文课堂又不能没有知识,因此问题的实质是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建构怎样的知识。
“美国孔子”爱默生就颂扬当下生活,杜威的《作为道德理想的自我实现》也说过“停止把教育纯粹当作后来生活的准备,把它打造得具有当前生活的全部意义”。教育只有从个人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且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但在语文课堂上充斥的“生活”“理想”都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化的生活,当学生们贴近抽象的概念后,他们就越发背离生活的轨道。既然生活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经历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生活、理解每个鲜活的词语就变得尤为重要,否则程式化的教学始终缺少惊艳的光彩和动人的旋律。“没有房子而开学校,我们以青天为顶,地球为地,日光照着工作,月光下休息和唱歌,过着富有诗意的生活”,这段话描写的虽非桃花源,却还人以质朴的面貌、纯真的本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核心价值观,也是陶行知先生针对“洋化教育”“传统教育”提出的教育理论,它主张教育当同生活实际相联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让笔者从万花筒般的课堂众象中进行了一次朴实无华的追忆,透过课堂上的混凝土墙壁去思考,去实践,在经历“重复的教学模式”不停地“被表演”之后,笔者开始思索“生活教育”如何走进当下的职校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建构“生活化”的知识。
一、从学生的自我中心出发
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个人魅力展示,而是逼真地展现学生自我的场所。当下的学校教育真正的创新鲜有,其主要问题在于教法不新、学法不新,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充分的营养和适宜的土壤。教育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教会学生适宜的能力。如果课堂教学的“听说读写”都能从学生的自我个体出发,不遮蔽他们自己的心理,让学生的五官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选择最富有“我”的特点的方式去表现、表达,学生的学习才能够“生活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语文课堂应当被放大,被追捧,如果课堂上学生说的都是随流入世之语,生命的自由成长何以体现?譬如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询问学生“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一句话”,这已成为公开课的套路,学生往往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挑一句话来敷衍搪塞,教师也就顺着预设的教案进行五彩缤纷的表演,于师于生仅是一场戏。假使我们改成“如果你是作者,你最不愿意割舍的一句话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必须进行角色代入,进行假想,发挥自我的最大能动性,允许他们的心灵充分翱翔遐思,不拘束、不限制他们的自我意识,那么此时老师或许能够得到学生最真实的想法。这宝贵的“真实”才是教育的契机,才是学生体味成长快乐的源泉。
二、从学生的心灵自由出发
在语文教学贯穿的“听说读写”四大活动中,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是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如法复制的,更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展现文本的所有内容。那么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应当是贴合他们心灵的活动,是在课堂中的某一个点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而引发的“想象的改造加工”。在课堂中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自己,发现生活中的自己,找到与心灵的契合点,学生天然的学习兴趣才不会被生活的重压给击垮,他们的灵气在课堂上才能够继续展露。在课堂上学生说的话、写的文章也许不是主流的价值观念,更不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视角,但如果他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看文本、去创作,这样原始的情感就值得被尊重和珍视。因此在教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文时,谈到“幸福”的含义,有个女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她希望跟相爱的人白头到老。这样的价值观在以前是不被认同的,但当那个女生掷地有声地说出这句话时,我们能够体会到她已经把自己的心灵感受投射到了诗歌中,这种&ld quo;情感的独立价值”是不应当被否定的。当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心灵”,敢于分享内心的花朵,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们阅读的兴趣已经被点燃,老师的眼里揉得进沙子,语文的课堂才能充满真实。
三、从学生的情感表达出发
篇4
许多农村中年教师所做的工作与成绩,往往得不到合理肯定与认可,培养对象推荐与他们无缘,荣誉往往也与他们无缘。这样,他们的心灵都被扭曲了,产生动力不足现象也在所难免。
三是没有上升机会。由于年龄原因或暂时没有位置可上升,许多有进取心的农村中年教师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得到后备的培养。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就逐渐麻木了。这样,中年教师就没有工作热情与上进心,难免出现动力不足现象。
四是教师心理因素。使命感与责任感、自信与自卑、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感受会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无法排遣的教师来说,也极易出现动力不足。
五是课改的困惑。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中年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出现动力不足。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大部分中年教师在走过激情澎湃之后,平静了,衰老了,成了“撞钟的和尚”,从而逐渐产生动力不足现象。
针对上面几种造成中年教师动力不足原因,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一)提供机会,让中年教师主动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有的中年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冲击,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让他们感到茫然和无助,怕对新理念的把握不够准确。许多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似乎只注重了对年轻教师的培训而很多时候忽略了中年教师。其实,学校注重从理念、素质、方法等层面做出战略调试,让中年教师们也和年轻教师一样外出学习,参加各种的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和他们的自我更新、自我反思,明确新的教育环境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发挥他们有效的作用,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我校定期组织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到兄弟学校参观考察,让教师实地感受,就会见贤思齐,想想别人比比自已,必将会让教师的内心有所触动,使他们产生专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学校规定,每次外派学习的教师回来后都要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其他教师汇报,使全校教师共享外出学习的成果,真正收到了“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良好效果。另外,我校积极创造教师阅读的环境,创设了教师阅览室,购订了三十多种教育期刊,添置了上千册教育类书籍,为教师提供阅读资料,还要求中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以上教学专著,做好读书笔记,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
(二)注重激励,让中年教师积极参与
多年来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使中年教师原来的工作激情和幸福感逐渐淡化,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及“人到码头车到站,混到头算了”的倦怠心理。学校应以中年教师自己的实践教学为基础,激励他们参与学校课题研究,编入课题组成员,让他们在参与课题研讨中研究与创新;同时要求每位中年教师每学年主持一次校级教研活动,主评一节教研课,主持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科研的兴趣和能力,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职业的幸福。
(三)提供平台,让中年教师展示机会
学校搭建的校本教研平台,促进中年教师展示教学技能与能力的机会。
a.分配中年教师带徒弟任务。学校启动青蓝共进工程,采取师徒结对,同伴互助,要求每位中年教师每学年至少要带一个徒弟。
b.举行中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我校每个学期都将举行中青年教师每人上一节校内汇报课,展示自己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展示自己课堂教学研究成果。
c.举行中年教师赛课活动。以竞赛为载体,促使中年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教研活动中来。举办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赛课比武活动,语数英三科,通过同科竞技,并评出优秀教师、教坛新星。以完小校为单位,第一学期将由各完小校自已推荐(语数英)各一位教师参与赛课,评出一、二等奖,并给予颁奖。第二学期将采取抽签的形式,语数英各抽一位中青年教师参与赛课,评出一、二等奖,并给予颁奖。
(四)加强互动,让中年教师积极帮扶
学校启动青蓝共进工程,采取师徒结对,促使中青年教师在帮扶中进步。中年教师多年教学的成功经验值得年轻教师去借鉴、去移植,学校应发挥中年教师的引领作用,与青年教师结好师徒对子,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与业务能力。徒弟要经常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及时向师傅反馈教学中的问题,师傅尽其所能帮助徒弟解决教学中问题与困惑。中年教师在与青年教师的工作交流过程中得到认可,价值得到实现,也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在积极帮扶过程中,中年教师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滞后,从而达到了师徒共成长的目的。
(五) 校际交流,调动中年教师积极性
教师若在一个学校教学工作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些懈怠,一点激情都没有了,惰性自然而然会产生。因此,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推动教师进行校际交流。在新的学校环境下,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正面的、积极的。到了新学校,教师就会积极地去了解同事、适应学生,尽快发挥自身的优势,把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入到新学校之中,工作的动力自然产生。教师之间校际交流,不但会实现校际之间师资的共享,促进教育均衡,而且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六) 组织旅游,调整中年教师情绪
农村教师,见识不广,视野不宽,更新补充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书本。长年累月,教师工作的激情就泯灭了。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外出旅游,便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农村教师有的根本没有到过北京,课本上却有许多关于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地方的知识,教师只好凭感觉讲解,效果可想而知。若通过适当的方式,组织教师利用节假日到祖国的名山大川、文化圣地等地去旅游,不但能陶冶教师的性情,增强其为人师者的自豪感,更重要的是教师有了一种经历,对于课本上描写的地方会有实实在在的感受,讲授时,就会融入更多的情感和体验,更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更加细腻的情感熏陶。相信通过定期旅游,教师的精神风貌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工作的动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