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通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通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通讯论文

篇1

某武器系统地面15个节点,弹上8个节点,若全部采用星形结构,假设地面每个节点距“中央设备”的平均距离为3m、弹上每个节点距“中央设备”的平均距离为5m,则总线总长度为:15×3×2+8×5×2=170m根据2.2.2条的论述,此结果大于134.2m,是不适用的,因此系统不能全部采用星形结构。

若全部采用链形结构,由于导弹发动机燃烧喷出的尾焰、导弹发射后的冲击力都可能对链的连接点产生影响,影响整个系统的通讯。所以,将8发导弹单独组网并与地面网络隔离是必要的,即采用“双网”完成系统通讯。地面各节点位置相对固定,适合采用链型网络。总线的主干网布好后,在联试联调中各节点移动、离开主干网,都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正常通讯。弹上网络适合选择星形结构。基于以上分析,最终的某武器系统网络由导弹网络及导弹发射车网络(地面网)组成,地面CAN网络为链型结构,由屏蔽双绞线加两端的匹配电阻构成,各部件节点挂接在网络上;导弹网络为星型结构,所有节点通过接插件接在CANHUB上。网络拓扑见图3,图3中虚线所示的连接,在导弹飞离发射架后断开。地面网与弹上网之间通讯,还需要转接设备,目前使用发控装置(图3中节点3)进行转接。

发控装置有两个独立的CAN口,一个与地面网络连接,另一个与弹上网络连接;发控装置CPU对数据判读,将两个CAN口数据相互传递,实现地面数据上传或弹上数据下传。在实验室摸底时,发控装置计算机两个CAN口数据转接的延迟不大于2ms。

在导弹发射前,地面网所有分系统已经上电工作,弹上只有弹上计算机接收地面发控装置装定的诸元。导弹击发并飞离发射架后,弹上计算机与发控装置的连接断开,导弹所有节点上电工作,形成导弹、导弹发射车两个独立的CAN网络。增加或失去一个节点对CAN网络通讯没有明显影响,而且导弹与武器站两个网络之间没有直接连接,所以导弹是否在位不影响武器系统的通讯。

2最大总线线路估算

根据各项参数及芯片特性,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计算总线最大长度及两个节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如下有以下两个公式:

系统通讯延时

1系统流程分析

系统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只有传递对准阶段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其它时间段的通讯有的数据量大但实时性要求不高,有的实时性要求高但数据量不大。在传递对准阶段,节点A将敏感到的传递对准信息通过CAN总线发送给发控装置,发控装置再转发给弹上计算机;弹上计算机通过RS422将传递对准信息传给节点B,节点B执行传递对准任务。

2传递延时计算

按照传递对准信息传递要求,有:式中,B为波特率,T转为发控装置的两个CAN口进行传递对准信息传递所需时间。T转在电路上有微秒级的延迟,更多的延迟是进行打包转发、数据拼接所耗费的时间。经过实验室摸底,时间T转<2ms。t0不大于5ms,则上式为:

2.1波特率选250kbps

当波特率选择250kbps时,式(3)为18.94ms<20ms;此时总线负载预计为:当总线数据量小于30%时,CAN总线才能稳定可靠工作。波特率为250kbps时,CAN总线负载大于30%,不能满足系统要求。

2.2波特率选500kbps

当波特率为500kbps时,式(3)为17.08ms<20ms;此时总线负载预计为:能够满足CAN总线的要求。

2.3结论

篇2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近年来,由于数据通信需求的推动,加上半导体、计算机等相关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WLAN技术、蓝牙技术、UWB技术,以及紫蜂(ZigBee)技术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距离无线通信通常指的是100m以内的通信,分为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和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两类。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高数据速率>100Mbit/s,通信距离<10m,典型技术有高速UWB、WirelessUSB;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最低数据速率<1Mbit/s,通信距离<100m,典型技术有蓝牙、紫蜂和低速UWB。

2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蓝牙技术使得一些便于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连接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打印机、PDA、桌上型计算机、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以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系统的一部分。目前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频带,通道带宽为lMb/s,异步非对称连接最高数据速率为723.2kb/s。蓝牙速率亦拟进一步增强,新的蓝牙标准2.0版支持高达10Mb/s以上速率(4、8及12~20Mb/s),这是适应未来愈来愈多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必然演进趋势。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超宽带(UWB)技术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信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信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信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信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信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1)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2)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3)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信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在通信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5)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6)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信。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7)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篇3

开放式传输网络技术的性能比较稳定,具备非常多的接口类型还有数据,是一项专门为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服务的技术。然而,由于该技术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造成其本身的封闭性,不利于进行系统的升级和优化。另外,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在宽带不断改进的环境下,开放式传输网络技术已经适应不了宽带的需求。

2同步数字传输技术

同步作数字传输技术,作为电信骨干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开放式传输网络技术显得更加成熟和优秀。该技术具备统一的国际标准,为系统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可能性,另外还有自愈以及网管的功能。但是,该技术还有一些欠缺,例如,语音业务是同步数字传输技术主要服务项目,因此在数据和图像业务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3异步转移模式技术

异步转移模式技术的优势在于,一是业务服务对象比较多样,可以给各种业务提供服务,特别是在视频的相关业务中,其效果非常明显;二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宽带的使用效率,这是因为该技术属于面向连接的技术,使用统计复用功能就能实现宽带利用率的提高。然而,由于异步转移模式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该技术不够准确可靠,此外该技术的成本比较高,这也对该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种新型通讯新技术的开发和涌现,轨道交通的业务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新型的业务不断成熟,对宽带的需求也有所上升。在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通讯系统中,将会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和粗波分复用技术。其中,千兆以太网技术,能够和以太网及快速以太网兼容,并且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设备比较便宜,传输距离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通讯系统组网的要求得到满足,而且也解决了以太网存在的缺陷;粗波分复用技术,已成为大容量电信骨干网的首选,它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以及容量大等优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通讯系统中可以充分利用粗波分复用技术,值得推广。

二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通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

1公务电话系统

公务电话系统作为轨道交通运营控制的重要通讯工具,主要是用于轨道交通线内部的一般公务通信,并且连接了市话网和一些相关的轨道交通线的公务电话网。在轨道交通线内部,可以直接通过拨号进行通话;如果与公用电话网的用户通话,那么是由全自动或是半自动的出入局来完成呼叫。另外,该系统应该要有其他普通程控交换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例如,和时钟系统的时间达到一致。

2专用电话系统

专用电话系统是轨道系统所专用的,是为轨道交通行车指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所专门设置的通信设备,主要负责的是控制中心和各车站的列车、电力、防灾及公安等方面的调度,并且还提供了紧急电话、调度电话以及站间电话业务。在轨道交通中使用专用电话系统,有利于工作人员指挥列车的运行,以及进行设备的操作,同时也为行车调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应对突发状况时,为了快速解决事件,可以把系统内部的每台电话都设置成热线电话,进而保障行车安全。

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子监控系统通过图像通讯,能够跟踪、监控和记录实时的动态图像。该系统还具有指挥和管理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调度和管理。另外,电视监控系统的传输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导致车站到中心需要比较大的宽带,而中心到车站运用低速的数据业务即可。就目前来看,ATM技术仍是电视监控系统中最佳的传输机制,该系统可以利用ATM技术按需求连接、分配带宽的特点,保证图像的质量,同时也节省了所占的宽带。

4广播系统、时钟系统、无线系统、电源系统

广播系统由控制中心广播系统、停车场广播系统组成。首先广播系统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因而结构很简单,便于操作和安装;其次该系统具备很好的兼容性以及一致性,采取的是进口数字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时钟系统主要有设在控制中心的GPS接收设备、主控母钟、各站铺助母钟、子钟以及传输设备等组成,其作用在于为乘客与工作人员提供标准时间,并且为其他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信号,从而实现全县统一的时间标准。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列车无线通信、公安无线通信以及消防无线通信。是为列车运营、电力供应、日常维修、防灾救护提供指挥手段的专用通信系统。电源系统由配电设备、整流设备和蓄电池组成。电源系统是为通信设备中各系统正常运行提供电源保障。所以,电源系统一定要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满足不间断的运行。

篇4

3.营销环境分析缺位。营销环境分析是市场营销开展的基础,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为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基本的资料,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缺位意味着通讯企业市场营销决策是闭门造车,缺失基本的营销决策依据,很容易导致营销策略与环境的脱节,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营销效果。目前通讯企业市场营销之所以问题重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缺位,在市场营销中,企业管理层没有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进行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实践证明,任何市场营销活动都处于一定的营销环境之中,如果没有对于营销环境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把握,闭门造车进行营销决策,就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4.营销手段比较单一。目前通讯企业在营销手段方面存在单一的问题,很多的通讯企业管理者每每提到市场营销就将其等同于做广告、价格战等,不可否认广告与价格等都属于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但是绝对不是全部,如果市场营销局限于做广告、价格战,必然会导致企业营销活动出现效果走低的情况。

二、新时期通讯企业市场营销具体策略

1.树立创造营销理念。在营销理念方面,通讯企业要颠覆既有的陈旧的市场营销,及时学习把握通讯行业营销领域出现的各种新的营销理念,做到营销理念的与时俱进,在这些新的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更好的开展市场营销工作。通讯企业目前重点是要树立创造营销的理念,“伟大的企业创造需求,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这一营销论断逐渐成为市场营销工作者的共识,当前我国通讯行业正在逐步进入典型的买方市场,市场容量日趋饱和。

2.加强营销队伍建设。考虑到企业营销各项具体活动最终都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因此是否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营销人才队伍将会直接影响到通讯企业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目前通讯企业营销人才极度匮乏这一的问题,通讯企业应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极大人才引进力度,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优秀营销人才加盟,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加强营销人才的培养,构建企业内部的营销人才培养体系,借助于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方式更新、提升营销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形式,为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夯实人才基础,确保营销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

3.加强营销环境分析。营销环境分析是通讯企业做好市场营销析工作的基础,只有对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够更好的制定出来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营销策略。通讯企业要高度重视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工作,设置专门的岗位进行市场营销环境信息的收集,并进行深入的分析,营销环境分析涉及到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以及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主要涉及到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四个方面,从行业环境来看,行业环境方面要重点注意竞争对手的情况,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来进行营销策略的调整。企业内部环境方面,主要分析本企业产品优势、财务状况等内容。市场营销紧紧围绕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调整优化,确保营销策略与环境之间的匹配。

4.拓展市场营销手段。市场营销手段方面,通讯企业要的积极创新,大胆借用,凡是有益于企业营销效果提升的手段都可以引用。在营销手段拓展中,通讯企业应牢牢把握企业产品体验这核心原则进行营销手段的创新,对于广告营销以及价格营销这两种主导的营销策略进行调整,配合微博营销、网络营销、文化营销、公益营销等手段,整合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实现营销合力,带动营销水平提升。

篇5

1、项目划分在通讯行业的企业项目实施之前,为了保证对其整个过程的优化管理,项目管理过程需要再项目立案形成之前,对项目本身进行一定的可行性评估,即首先进行项目内容的评价,如项目规划人员的大局观、营销人员的参与度、市场调查人员的具体调查水平等等。在综合这些内容之后,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最终确定项目的可实施性。这作为项目立项的基础,对于项目的整体过程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同时也尽可能的保证了项目本身的实施。当然,这一过程出了对项目实施人员的了解之外,还包括对于项目内容的大致划分,即项目经理或者其他项目负责人需要从现有条件出发,对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实施过程,项目实施的具体目标,项目各阶段的实施目标等明确,并对项目不同阶段的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大致的区分,让整个项目的资源和人力都有一个配置的合理空间,以保证项目能够完整的实施。另外,最为重要的是,项目管理的具体过程,即每一个项目实施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和具体的评价标准等内容,也需要在前期工作过程中制定出来,这样更能有效的保证各项工作的有迹可循和有法可依,避免了因为责任不明确、任务分配不清等出现的工期拖延、工作质量下降等行为。

2、立项管理在前期的大致划分之后,项目管理需要进行再进一步的立项管理划分。项目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项目管理相应的也需要长久的监督和管控。因此,在通讯行业的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在完整的了解自身工作并对工作进行大致划分之后,接下来需要对不同的产品规格,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目标,长期的人力投入和物力投入要求等进行严格的制定。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在前期的项目划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配置、工作部门划分等工作需要再进一步的细化并最终组建项目团队。从整体的过程来说,这个过程首先涉及到项目规划的完善过程。假如一个通讯项目所涉及的工作过程分为四级,那第一个项目划分过程只设计到了项目的第一级、第二级人员安排,即项目总的管理人的安排以及项目的不同分类负责人的安排。而项目计划也大体只是制定到了项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不同的项目阶段可能会涉及到哪些内容。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的完善现有的工作结构,保证项目规划的人力、物力的合理配置,在立项阶段,项目负责人需要利用自身所了解到的工作情况,对项目规划进行完整的预估,并最终形成文书格式,交由产品或者项目经理人,并由其将此方案交予企业负责人。其次,涉及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配置过程。项目已经确定之后,最重要的便是人的实施问题,很多项目之所以夭折,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有着巨大的关系,因此,项目负责人需要再充分了解公司的现状基础上,对公司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

3、实施管理项目执行阶段,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着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和可实现性,是项目目标形成的关键因素。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以合理的方式进行项目的规划和确立,需要管理人员的多方配合以及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这一角度来说,首先,各个部门需要按照之前预定好的工作项目进行实施,无论是时间的配置、项目内容的确定、项目具体应用资源的确定等,都需要尽可能的按照原有的规划方案进行;其次,各部门在制定好项目之后,需要对项目的进展进行完整的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现有的实施进度,项目具体的费用问题,当前的项目质量等等;最后,各项任务的负责人需要以成文的形式对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交付,各阶段过程中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对项目进度进行评估。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内容,因此,为了保证最终的项目评估更具合理性和准确性,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员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节点监控。也就是说,从项目经理到具体的工作员工,都需要按照层级分布的结构对项目进行层级管理和控制,利用工作追踪工具,对不同阶段的工作质量、工作涉及的费用等进行查看,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方案的调整。这一过程中,也要定期举行会议进行工作内容的记录和整理,以便形成较好的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

4、验收管理一般来说,通讯项目的工程都较长。因此,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通讯行业的项目管理者需要一个具体的验收评估过程来了解当前的工作是否已经完成了,具体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项目的分阶段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这个验收过程包括了对不同阶段工作内容的评估,也包括了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等的评估,因此需要分成对人员评估和对工作评估两个方面来进行。当然,最后,在产品验收阶段,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充分了解不同阶段计划变更的方式,并将其作为项目管理评估内容的重要一部分,以此来评价相关工作人员的应急态度和能力。

篇6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应对:提高机房清洁标准;执行严格的操作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等。

做好接头,减小衰耗

光缆线路中通常安装了很多活接头,光设备接头接触不良引发的通信系统异常,主要特点是光功率显著下降,主要是因为结构疏松、环境污染、接触不良和接触不到位等情况造成的。在对线路进行修复时,要处理好接头工序。光缆接头工作十分繁琐,通常容易出现如下几方面问题:(1)接头环境要保证低灰尘浓度;(2)待光纤热塑保护管完全冷凝后再往接头托盘上的接头卡槽中放置;(3)当光纤连接完成后,要处理好接头盒中的光纤长度,避免光纤曲率半径偏小的情况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损失;(4)保证光缆接头盒避免水分的侵袭。

通信光板的1+1保护

对于光端机而言,光板之所以使用1+1保护模式,主要是为了:两块光板正常工作,即使其中一块出现故障,也能够保证通信系统不出现异常。实践证明,这种处理办法具有很好的效果,一旦光板无法正常工作,或者由于纤芯的损耗过大导致光功率偏低,通信系统可以紧急启用备用光板,保证通信系统不被因故中断。

加强光缆线路的应急措施

1临时调纤

篇7

光纤通信的诞生与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1966年,美籍华人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预见了低损耗的光纤能够用于通信,敲开了光纤通信的大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dB/km的光纤,光纤通信时代由此开始。1977年美国在芝加哥相距7000米的两电话局之间,首次用多模光纤成功地进行了光纤通信试验。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波为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1981年又实现了两电话局间使用1.3微米多模光纤的通信系统,为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1984年实现了1.3微米单模光纤的通信系统,即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80年代中后期又实现了1.55微米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即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用光波分复用提高速率,用光波放大增长传输距离的系统,为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新系统中,相干光纤通信系统,已达现场实验水平,将得到应用。光孤子通信系统可以获得极高的速率,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能达到实用化。

二、光纤技术发展的特点

(1)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光纤比铜线或电缆有大得多的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于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对于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由于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而不能发挥光纤带宽大的优势。通常采用各种复杂技术来增加传输的容量,特别是现在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一般在2.5Gbps到10Gbps。

(2)损耗低,中继距离长。目前,商品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0dB/km,这样的传输损耗比其它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若将来采用非石英系统极低损耗光纤,其理论分析损耗可下降的更低。这意味着通过光纤通信系统可以跨越更大的无中继距离;对于一个长途传输线路,由于中继站数目的减少,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可大大降低。

(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光纤原材料是由石英制成的绝缘体材料,不易被腐蚀,而且绝缘性好。与之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光波导对电磁干扰的免疫力,它不受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也不受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还可用它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架设或与电力导体复合构成复合光缆。这一点对于强电领域(如电力传输线路和电气化铁道)的通信系统特别有利。由于能免除电磁脉冲效应,光纤传输系还特别适合于军事应用。

(4)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在电波传输的过程中,电磁波的泄漏会造成各传输通道的串扰,而容易被窃听,保密性差。光波在光纤中传输,因为光信号被完善地限制在光波导结构中,而任何泄漏的射线都被环绕光纤的不透明包皮所吸收,即使在转弯处,漏出的光波也十分微弱,即使光缆内光纤总数很多,相邻信道也不会出现串音干扰,同时在光缆外面,也无法窃听到光纤中传输的信息。

除以上特点之外,还有光纤径细、重量轻、柔软、易于铺设;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温度稳定性好、寿命长。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以上的独特优点,其不仅可以应用在通信的主干线路中,还可以应用在电力通信控制系统中,进行工业监测、控制,而且在军事领域的用途也越来越为广泛。

三、光纤技术的发展前景

对光纤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

(1)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目前10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主要在北美,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但是,10Gbps系统对于光缆极化模色散比较敏感,而已经铺设的光缆并不一定都能满足开通和使用10Gbps系统的要求,需要实际测试,验证合格后才能安装开通。它的比较现实的出路是转向光的复用方式。光复用方式有很多种,但目前只有波分复用(WDM)方式进入了大规模商用阶段,而其它方式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3)开发新代的光纤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从长远来看,BPON技术无可争议地将是未来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从当前技术发展、成本及应用需求的实际状况看,它距离实现广泛应用于电信接入网络这一最终目标还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4)全光网络。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理想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篇8

1红外协议背景

红外线是波长在750nm至1mm之间的电磁波,其频率高于微波而低于可见光,是一种人的眼眼看不到的光线。目前无线电波和微波已被广泛应用在长距离的无线通信中,但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更适合应用在需要短距离无线通信场合点对点的直接线数据传输。为了使各种设备能够通过一个红外接口进行通信,红外数据协议(InfraredDataAssociation,简称IRDA)了一个关于红外的统一的软硬件规范,也就是红外数据通讯标准。

2红外协议基本结构

红外数据通讯标准包括基本协议和特定应用领域的协议两类。类似于TCP-IP协议,它是一个层式结构,其结构形成一个栈,如图1所示。

其中基本的协议有三个:①物理层协议(IrPHY),制定了红外通信硬件设计上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红外的光特性、数据编码、各种波特率下帧的包括格式等。为达到兼容,硬件平台以及硬件接口设计必须符合红外协议制定的规范。②连接建立协议(IrLAP)层制定了底层连接建立的过程规范,描述了建立一个基本可靠连接的过程和要求。③连接管理协议(IrLMP)层制定了在单位个IrLAP连接的基础上复用多个服务和应用的规范。在IrLMP协议上层的协议都属于特定应用领域的规范和协议。④流传输协议(TingTP)在传输数据时进行流控制。制定把数据进行拆分、重组、重传等的机制。⑤对象交换协议(IrOBEX)制定了文件和其他数据对象传输时的数据格式。⑥模拟串口层协议(IrCOMM)允许已存在的使用串口通信的应用象使用串口那样使用红外进行通信。⑦局域网访问协议(IrLAN)允许通过红外局域网络唤醒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实际远程摇控等功能。

整个红外协议栈比较庞大复杂,在嵌入式系统中,由于微处理器速度和存储器容量等限制,不可能也没必要实现整个的红外协议栈。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TinyTP协议中数据的拆分和重组。它采用了信用片(creditcard)机制,这极大地增加了代码设计的复杂性,而实际在红外通信中一般不会有太大数据量的传输,尤其在嵌入式系统中完全可以考虑将数据放入单个数据包进行传输,用超时和重发机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将协议栈简化,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地实现自己需要的协议和功能即可。

3红外协议数据基本传输原理

由于硬件接口限制,嵌入式系统中红外通信的速率基本在9600bps~115.2kbps之间。这里是通过硬件电路板上的异步通信收发器(UART)进行红外数据编码和无线传输。在115.2kbps速率下红外采用RZI的编码调制方案,脉冲周期为3/16位周期。数据校验采用CRC16。其基本思想是将要发送的数据按照CRC16算法(CRC算法可以参考相关资料)进行打包校验,在接收时进行CRC解包并与常数OXF0B8比较,若匹配即数据校验无误。红外数据传输以帧为基本单位。帧是一些特定域的组合,其中红外协议底层字节包格式如图2所示。

各个域含义如下:STA为开始标志,即0x7E、ADDR为8位的地址域;DATA为数据域;FSC为16们的CRC校验码;STO标志帧结束,在接收两个连续的帧时必须至少有3个以上的1后则标志该帧有错误,设备会放弃该帧。在红外数据实际传输过程中,为了延时控制考虑,一般在数据帧头添加多个STA域,通常采用连续11个0x7E达到延时目的。在接收时,当收到多个STA域时当作一个来处理,多余的STA域被忽略。红外数据传输的状态机流程如图3所示。

下面对图2作几点说明:(1)数据传输时首先进行AddressDiscovery过程,在此过程中发广播帧,等待对方设备响应,收到响应帧后可以取得对方设备地址。(2)取得对方地址后,进行Connct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与对方设备协商传输参数,如波特率、数据包大小、轮转时间片等,之后建立连接。(3)建立完连接即进入InformationTransfer过程,进行数据校验,传输。其中按照一定算法进行时间片数据帧收发控制。(4)数据传输完毕后进入Disconnect过程,断开连接。(5)在AddressDiscovery过程中,有可能发现对方设备地址与本机设备地址有冲突,此时进入AddressConflictResolution过程,解决完设备冲突后再返回。

图3是一个标准的红外数据传输状态机流程,但在一些嵌入式设计方案中,出于省电等目的,可以不进入AddressDiscovery过程,也就是简化掉AddressDiscovery过程而转入Sniff过程。在探查一定时间后,若未收到对方设备响应帧,自动进入休眠状态,若收到对方设备响应帧,则进入正常的连接过程。同时,在连接过程与对方协商传输参数的过程中有一项窗口大小(windowssize)参数,它是指定接收方可缓冲多少个帧后再进行接收确认,其数值为1~7。在嵌入式系统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默认值1进行数据的简单确认,也就是接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进行确认。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使代码量更小,运行速度更快。

4嵌入式系统中红外协议实现设计

笔者采用Sitronix公司的ST2204电路板为硬件平台,处理芯片内核为65C02。ST2204电路板使用了集成的8位处理器,寻址能力达到了44M字节,并提供了低电压检测功能。由于2204集成了上述这些功能,非常适合省电、支持长电池寿命的手持移动设备嵌入式设计实现方案。在固件设计、软件设计方面采用了汇编语言。65C02上的汇编采用存储器映象方式,并广泛使用了零页寻址,因此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高效。整个设计实现可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设计包括电路设计和固件程序(Firmware)的编写;软件设计包括CRC数据编码校验、数据收发及主站(Primary)、辅站(Slave)状态要流程实现等。

在硬件设计方面根据对设备的需求和硬件板芯片性能,可以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在仿真板上进行实验。固件程序和编写可采用分块的方法,例如初始化(Initilize)模块、中断处理(Interrupt)模块、时钟(Timer)事件处理模块等。初始化模块可根据硬件板的指南说明(Specification)提供的各个寄存器值设备初始化参数;中断处理模块可按照中断向量表提供的入口地址编写,其基本要求短小精悍,运行的时钟周期与微处理器频率和设备需求的波特率紧密相关。时钟事情处理可根据硬件板提供的基本时钟设备不同的时钟精度,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在红外传输实际设计中定时器主要用于三个方向:第一是sniff探查过程中主站发广播帧后辅站超时未响应的处理;第二是超时重发控制;最后一个是数据传输过程中轮转时间片的控制。其中第三个方面要求的精度比较高,红外协议制定的标准是在25ms~85ms之间。因此有必要把超时处理放在中断处理。在程序编写时使用信号量和程序计数器进行时间控制。其基本思路得设备一个程序计数器进行累加计时,当各自事情时间到达时分别设置三个信号量来标志事件处理,当事件处理完毕后重置各自信号量,转入重新计时。

在软件设计方面,要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帧包装(FrameWrapper),添加CRC16校验,用汇编实现CRC算法比C稍微复杂些。一个主要的技巧是将要进行校验的数据地址和CRC数据表的索引地址置入一个零页的内存地址中,采用通用寄存器对其进行间接寻址。这样就实现了C语言中的指针效果,可以比较方便地查询CRC表。在数据收发应用中,分为主站(Primarystation)和辅站(slavestation)两种角度。主站角度负责发起,建立连接,进行时间片轮转调度等。辅站主要负责应答,响应命令。在一定条件下主站辅站角度可以互换,主辅站均可收发数据。

收发数据的中断函数最重要也是底层的核心所在。在接收方首先公进行硬件初始化,设置UART接收初始化状态并进行中断允许标志设置(具体设置可以参考所选择的电路板说明)等。当红外数据到达后即会触发一个UART中断,系统处理完当前事件后便会根据中断向量表提供的入口地址调用接收中断处理接收数据。在接收过程中,UART会搜索匹配开始位和结束标志。接收完毕后,返回系统调用程序。在实际应用中,当接收完数据后,即可按装收帧控制域判断帧类型,并结合接收站所处的相应状态机进行流程处理。下面是红外接收数据的中断程序源码:

/*******************************************

*UARTReceiverInterruptServiceRoutine

********************************************/

ISR_URX:

pha

phx;压栈,保存通用寄存器值

cld;清空十进制标志位

ldx#00001100B;允许接收,并设置可以接收下一字节

stx<USTR

ldxmBagLen

cpx#IrDAb_BAG_LEN;一个包的长度

bcsferr_over;溢出否

lda<UDATA

stamReadBuff,x;写数据

lda<USTR

stamIrdaByteFlag;保存状态标志位

incmBagLen;计数器++

bra?exit

?err_over;

smb0<mzIrdaBagFlag;溢出标志位

?exit;

plx;出栈,恢复通用寄存器值

pla

篇9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篇10

根据软件的功能模块及其分工,当软件启动时,定时读取PLC规定存储区域的数据到数据库中,并把数据用动态形式显示在界面上。点击查询功能时,选择相应的罐进行数据的分类查询及显示,同时刻进行报表的生成及打印工作,其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1.2软件与PLC的通讯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信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为实现PC和PLC的数据通讯,需在PC和PLC中进行通讯协议的有关设定。PLC端设定:PLC实现串口通讯参数初始化设定,主要在程序中调用相应功能模块,从而进行参数设定。对于S7-200PLC,其设定模块如图3所示。设定从站为1号站,波特率为19200bit/s,采用偶校验方式进行数据校验,默认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1位,以及设定寄存器的起始地址等内容。PC端设定:根据PLC端的设定,对PC的串口需进行相匹配的通讯设置。由于数据读取采用定时出发的方式,在界面中采用隐藏的Timer控件,实现定时通讯的过程,其主要源代码如下:IfMSComm1.PortOpen=TrueThenMSComm1.PortOpen=FalseMSComm1.CommPort=1MSComm1.Settings=″19200,e,8,1″MSComm1.InputMode=comInputModeBinaryMSComm1.OutBufferCount=0MSComm1.InBufferCount=0MSComm1.PortOpen=TrueTimer1.Interval=1000

1.3软件与数据库的连接

VB对数据库的操作有3种方法:当timer控件触发时,PC发出读取数据指令,PLC将存储区域的数据从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传输给PC,再有程序将接受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写的过程经历了数据库指定或者创建、数据写入、数据库关闭3个过程。DimcnAsNewADODB.ConnectionDimrsAsNewADODB.Recordsetcn.ConnectionString=″DRIVER=SQLServer;SERVER=″&a&″;UID=″&″″&″;PWD=″&″″&″;DATABASE=监控″cn.Openrs.Open″select觹from总表″,cn,adOpenKeyset,adLockOpti-misticrs.AddNewrs.Fields(0)=Nowrs.Fields(1)=″″&f2&″″……rs.Updaters.Close

1.4查询功能实现

客户对于数据的查询,主要按照单罐的方式,按照一天、一月及年度的方式,收集该罐的数据以便于客户进行数据的分析及存档。软件设计是遵循客户习惯,依照图4所示软件流程图进行数据操作,在数据库打开的情况下,利用se-lect语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筛选,再将数据利用一下代码打开Excel程序,并将数据导入到Excel表中,以便报表的生成和打印。

1.5软件的动画显示

监控软件主体界面中,主要是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利用图片的显示、隐藏功能及循环语句区分当前设备的不同状态。其主体界面如图5所示。

篇11

篇12

1.2我国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模块分析

对移动通讯的工程现场管理的模块来看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最为主要的就是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这几个模块。成本管理模式主要就是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的的一个模块。而进度管理模块就是对工程现场的不可控因素进行专人负责并分析跟踪,然后将相应的处理措施制定好,这样就能够将这一工程的延期最大化的减少。再者就是质量的管理模块,也就是完善的有效工程现场网络指标检测的体系和自查制度,对故障的排除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最后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是参与调动工程充分的将专长得到发挥,使其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设计探究

2.1可视化设计应遵循的相关原则分析

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进行可视化设计的过程中,要能顾遵循相关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将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些原则当中,主要就是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伸缩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其中的实用性原则主要就是要能够使得系统的开发是比较实用,系统的设计尽量简单化,能够轻松的实现人机交互。在通用性原则方面主要就是在能够完成通讯工程的现场管理基础上能在同类现场管理中可以使用。完整性原则主要就是对移动通讯的现场管理要能够完整进行,不能对其中的数据信息有遗漏,要确保形成完整的链条。

2.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具体功能设计

移动通讯工程现场可视化的功能是多样性的,所以设计过程中也要逐次的进行。首先就是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数据子系统的功能设计,这一功能是通过数据管理模块以及编辑模块所构成,前者是对数据的分类以及查询等进行功能的实现,后者则是对数据图形和影响数据的功能实现。另外,在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质量管理模块主要分为施工工序年的质量控制子模块以及材料控制子模块和人员控制子模块、施工质量控制子模块这几个管理的模块。这几个模块都各自有着分工,例如材料控制子模块,其主要是对施工管理中的成品以及半成品等进行的抽样和跟踪式的管理。除此之外,在管理子系统当中还有人力资源的管理子系统以及进度管理子系统。前者主要是完成参加项目人员的培训以及管理和考勤的,而后者则又能够分为重点工期警示子模块以及速度计划子模块和实际进度子模块,它们也都各自有着分工。例如在进度计划子模块方面,其主要能够输入合同项目中规定的各项工作开展信息,以及工程的完成日期和工作间的逻辑关系等。在管理系统当中还有着成本管理这一模块以及安全管理的模块,重点对安全管理模块加以说明,在这一模块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重要的设计模块。首先就是安全管理记录子模块和安全制度子模块,对这两个模块而对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前者能够有效的将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的日常管理和四项权利得到有效的实现。而厚泽可以对个人的安全保障同时来建立合法安全项目法人的管理机构,将安全作为指导思想来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从而来实现登录以及删除等方面的功能。而在GIS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其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模块构成,也就是图形的浏览模块,以及双向查询模块和图形的编辑模块。其中的图形浏览模块主要是通过3个子模块所构成,在图形上能够显示工程的进度以及动态的三维图形,也能够显示实体工程当中的总体平面布置图以及散点图和直方图。而双向查询这一模块则能进行实时的查询和图形对应的现场工程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实现三位平面的布置图查询功能。

篇13

郎院长就学年论文的写作方法和要求进行指导

为了使经济与管理学院参加学年论文写作的大三同学在论文写作阶段能更好的把握其写作方法和要求,有效的利用各种文献及资料。11月30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郎群秀在十合一教室举办了关于《学年论文写作方法及要求讲解》的讲座。此次共有19个班级563名大三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郎院长首先宣读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年论文的管理办法,就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写作内容、前期的准备及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学年论文的撰写是大学生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学术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融合与展示,学生们应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论文选题、资料收集、论文大纲编写、论文撰写、修改以及答辩,获取相应的学分。他还宣读了四点要求,一:论文应系统的解决相关的问题;二:同学们应将搜集的材料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三:论文应文理通顺、格式正确、干净整洁;四:论文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接着郎院长向在场的学生讲诉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年论文的相关计划,他说,学年论文的撰写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核,也是对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综合考评,同时学年论文将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每位学生应慎重的选择论文题目。最后,在资料搜集方面郎院长给出了几条比较权威

性的资料库供同学们参考,并和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为同学们进一步解决遗留的疑惑。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