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人类课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上世纪末,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列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大部分高校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正在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途径。学界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性质、体系、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推动了课程建设。然而,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如何在一定学术和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甄选课程内容,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彰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其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一、人类学理论方法及其课程观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性及文化的学科,在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管理的应用研究中发展起来,衍生出众多的理论流派。人类学秉承的独特理念和方法为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树立了新的范式,并为诸多相关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论、主客位描写、田野调查、民族志方法和跨文化比较法等是人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核心。
(一)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又称文化相对性人文历史论文,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有和充分的价值,对不同文化价值的评估应该是相对和平等的,没有衡量文化高低的一致标准。提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理解,将文化放置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社会形态中进行价值评判。文化相对论打破了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局限,“挑战了既有文明的正统性。”[1](p16)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坚持一直是人类学的宗旨,通过对异文化和他者的探究,寻求人类文化规律,并以此在跨文化比较中反观和审视自身。引发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持续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问题。
(二)文化整体论
文化整体论是指人类学对人类社会、文化整体性的认识,不同理论流派均秉持这一理念,都把其作为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的手段。文化整体论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文化做历时性分析,关注文化的起源、演化、发展历史和延续性,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产物。二是从功能主义角度对文化做共时性分析,注重文化局部和整体的关联,通过对社会制度、经济、宗教、神话、巫术等的综合研究,理解文化的整体系统。三是对人类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及其衍生现象的综合研究,即生物-文化整体论(bio-cultural holism)。文化整体论为解释文化的生成和变迁,以及文化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模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三)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
自从早期人类学者走出书斋,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田野调查便成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和学科标志,规范而严谨的田野调查是一个人类学者的成年礼。马凌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指出田野工作的三个原则:“首先,学者必须怀有真正的科学目标,并且知道现代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和标准。第二,他应当将自己置于良好的工作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和其他白人居住在一起,而直接居住在土著人之间。最后,他还得使用若干特殊方法以搜集、操作、确定他的证据。”[2](p5)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有参与观察、学习语言、结构访谈、口述史收集等。民族志是通过田野调查所得的独特书写方式,是对某种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和产品。它是一种文化解释文本,通常采用“深描”和阐释方法,有对话民族志、实验民族志等多种撰写模式。
(四)主客位视角及描写
人类学是关于“他者”的学问人文历史论文,致力于对不同人群及文化的理解。马文.哈里斯借用语言学家派克取自phonetic和phonemic的两个词,用词根etic表示客位,emic表示主位,创造了客位文化、客位视角及主位文化、主位视角的观点和描写理论。主位指文化承担者的认知和描述,客位代表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察,主位与客位视角的结合有利于研究者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解释。因此在田野调查中强调人类学者要“进得去,出得来”,既能切身体验“他者”文化,又能以冷静的姿态不囿于其中。
上述理论方法以最初用于异文化的研究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课程研究也不例外。人类学有独特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以人类学的视角定位课程,课程便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教育之文化功能的具体化,是人们在学校场域中获得全部知识经验的实现途径。开展课程的人类学研究有利于探讨课程内容的设计、多元文化课程、课程中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上世纪晚期,课程研究范式发生根本转换,“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以个别科学为基础的‘范式话语’转向了以叙事为基础的叙述性话语。”[4]从中可见人类学课程观对课程研究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概论?笨纬倘谌肴死嘌Ю砺鄯椒ǖ耐揪?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文化研究、展示和教育的课程,在本质上更符合人类学者对课程的内涵和功能的定义,因为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认同感,从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人类学理念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的构建与学生的参与和接受行为等均可在人类学视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发展。
(一)课程内容和知识选择的多元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无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类教材也层出不穷,以张岱年、方克立编和金元浦编《中国文化概论》等为代表。面对博大精深、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成了难题,高校和学界对这门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尚未达成共识。各类教材大致将中国文化分为三大版块进行阐述,第一块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和根植土壤;第二块是中国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哲学、宗教和传统伦理道德等专题;第三块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分析,包括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系统等。教材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体现在对第二块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的取舍上人文历史论文,无本质区别。这三大版块按照文化的发生、表现和内涵的逻辑,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然而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古代精英文化层面,民族、民间和地域性的鲜活文化被忽略了。
大学课程应如何选择内容和知识?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布迪厄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课程实践者应警惕和批判课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指代表统治阶级或主流社会的意志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文化专断,以强硬、武断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强势文化。[5](p132-137)如布迪厄所言,我国“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专断性,课程知识的一元化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相违背。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多样性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次,中国地域辽阔,区域文化异彩纷呈。再次,中国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在全球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对不可复制的文化多样性的坚守显得尤为弥足珍贵,“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担负起在高校传递和传承我国多元文化的功能,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内容,践行教育人类学者倡导的实现多民族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6]模式。
(二)中国文化的整体论和跨文化比较视野
人类学整体论强调将文化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全面把握某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需要教师首先将中国文化视为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文化系统,不仅构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要关注中国文化的线性发展。我们在了解古代遗留的优秀文化传统时,也要关注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热点问题,如传统文化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设置专题进行讨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途径,其重要前提即在于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促使其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行了解和探究其内涵的活动。而众所周知,根据族群认同理论人文历史论文,认同感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在族群互动和族群边界的场景中得以凸显的。由此,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也应放置到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和背景中践行,在与他者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在课程中设置中外文化对比研究专题,以促学生从更为宽广的视域理解和反思中国文化的特征,清醒地认知其精华与糟粕。如在关于中国人民族精神和性格专题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你的感性认识中,中西方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思考中西方人性格之差异。很多学生认为西方人的独立意识犹强,自然而然引申到中国人重集体、西方人重个体的文化差异。笔者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找原因,结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等中国国民性研究著作,解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对中国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在中西文化对话的视野中,使学生领悟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7]的真谛。
(三)参与观察中国文化
在西方国家,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作业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民族志的书写,一门成功的课程是行动和对话民族志的典型蓝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参与观察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参与观察都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课程研究者身份,可通过参与观察、结构访谈等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髡教学方法,还可撰写微型研究报告与学生共享。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期待值差异,文学专业学生希望其是一个研究型课程,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则希望其是一个偏重知识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在教学中便根据专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其次,有效课堂的创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对中国文化的把握更需要切身体验与感悟。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田野环节,将学生分组,每组≡褚桓鑫幕专题,≡裉镆暗愕鞑榛蛲ü网络、文献和访谈等方式搜集材料,最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和讨论。学生们分别选择了刺绣、生肖、饮食、对联文化等小专题人文历史论文,用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展示出生动的文化内容。学生们一致认为通过田野调查的文化体验活动,真正掌握了活态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相比纯理论的课程,参与观察法的运用使学生领悟到,体验文化不仅是知识汲取,更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在课堂营建中,教师还应注重主客位视角的转换,丰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倾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体悟,并以局外人的眼光进行价值中立的判断。
三、结语
在人类学者看来,学校课程肩负着人类文化传承的使命。在全球一体化、网络文化发达和现代性危机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使其充分发挥在大学生中传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是一个长期的反思性实践。运用人类学理论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仅仅是一个开端。
参考文献
[1]赫屈.文化与道德:人类学价值观的相对性[M].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2]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滕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张意.文化与符号暴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篇2
1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1.1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
1.2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1.3人文类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1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热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医学生在治病救人,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同时,必然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对人类命运的责任等至关重要的人文使命。医学与人文的不解之缘,势必形成对医学人才的特殊要求,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在医学人才成长过程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内容。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今应该摆在首要的位置。
2.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内在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是由自然科学技术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构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医学教育只有在重视医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才。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医学的人文属性必定使医学突破以往生物、生命科学的框架,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医学涉及到了社会、心理、伦理、哲学、环境、经济以及法律等人文社会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社会对医学发展要求的变化和医学内涵的不断拓展,必然提高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引起医学教育目标的调整。
3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3.1更新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救死扶伤的医生,面对病人,医务工作者既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有一颗慈善的爱心,只有与病人充分地交流合作,才能真正了解病人的痛苦,真正知晓疾病的根源,更好地治疗疾病。 因此做到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用自己的博学与专长去治愈病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医生素质的最好体现。
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都是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必修内容,要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科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使施教者明白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同时也是“通才教育”,使受教者明白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精神支持、动力源泉。
3.2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的传统医学生人文课程,而且要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的开设人文科学课程。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3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篇3
高等护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融合是社会化医学行为的必然要求。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种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 在整个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对护理学院学生至关重要。
1提出问题的依据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推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共同目标。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深度、广度、交叉度、转化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对我们如何应对挑战,给医学生构造一个什么样的知识平台,提出了一个既重要又紧迫的课题。 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展战略已经明确,将生命科学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专业领域。而医学是生命科学主要的研究和服务领域,所以医学和生命科学都面临着范围与结构的调整,其包含的范围更广,医学向其他学科渗透及其他学科向医学渗透的趋向愈发明显,边界更加模糊。因此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定位和范围、结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的重要的课题。 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十一五规划”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从人才培养的学科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经济的发展等诸方面,也均对我们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医患、护患关系紧张, 医疗纠纷增多,医患、护患冲突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医学教育中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现代医学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懂得生物医疗护理知识,也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须让每名医学生懂得,要做一个好医生、好护士,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而在现实的医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视医疗、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的倾向,部分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凭借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之上的医疗、护理理论、技术认识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疾病。而忽视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心理、社会原因;不能自觉地应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疾病的心理、社会手段;只见疾病,忽视患病的人;只重视人的生物学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
高等护理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要将人文精神融入于整个护理教育之中。必须打破原有的医疗护理教育理念和模式,建立起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同步的教育理念,在医学各专业课中大胆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自觉地把医学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更富有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医疗护理实践。
2高等护生人文素质现状
2.1对高等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现实的高等医学教育、特别是高等护理教育中,存在着重视属于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范畴的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社会科学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教学计划、学时时数、课程安排、甚至上课时间多安排在下午等等。致使有的学生偏科严重,重视医疗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愿意上有关的政治理论课、社会科学等课程,由于受社会大环境不良影响,还有的学生对未来产生疑惑,精神生活空虚,生活品位较低,相信迷信。有的则沉迷网吧,流连在虚幻的世界中,甚至出现网上犯罪。有的则追求享乐性、刺激性的消遣,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这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前期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技术层教育的同时,对医学生、特别是护理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环节薄弱或欠缺有重要关系。
2.2政治理论学习淡漠,缺乏时代气息
在校医学生普遍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学书”,据调查和分析,多数高等护理学院的学生平时不愿意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之类的活动,因而,政治敏感性不强,很难掌握时展主潮流。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低,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则相对较强。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相对较差。
2.3由于高校扩招,使在校护生整体素质下降,知识面狭窄单一
文、史、哲知识匮乏,有的学生知识面非常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医学论文、病历、处方、护理病志乃至一般日常应用文的书写能力等都很差,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字迹难看等,这将影响今后的医疗护理行为。
3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3.1构建医学人文学科的学术共同体
随着医学人文学科研究的扩大和深入,不仅需要各人文学科的独立发展,而且更需要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相互配合,通过召开学术会议、技术交流等对自己和他人的学术成果的引证、评价,都可促进医学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因此,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学术共同体的建立有赖于医学人文学各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沟通,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在这种相互交会中探寻新的学术生长点,推进学术共同体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3.2加强医学史各学科的建设
确定医学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当前医学人文学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医学史各学科的建设,促进医学史学科与其他医学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这对推动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强化医学人文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确定医学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具有实际意义。
3.3加强高等护生人文素质教育
3.3.1转变护理学院办学模式,以求学术生态平衡。护理学院可以医学为平台,开展医学人文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从而推动医学从个体医学到群体医学,从医学预防到社会预防,从技术政策到社会政策,以超前意识引导医学与社会紧密结合,推进医学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医疗护理专业教育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与思维方法,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一些医学发展史和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医学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的热情,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3.3.2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学生自立、自强、自主品格的培养。教授学生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互相尊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人文精神;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科学的极大热情,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想,高度的敬业精神等,身教重于言教,鼓励各专业教师把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相关的人文社科内容融入医学课程中。这样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得到人文社科教育。
3.3.3要切实营造护理学院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制定以各级各类教师为主体的人文教育网络,提高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认识,如有组织地开设人文选修课、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要创建融洽的校内人际关系,创造一个理想的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共同参与、维系心智与情感交流的氛围;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调查研究,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社会医疗护理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旅游,瞻仰革命遗址等活动,增长人文地理知识,陶冶爱国情操;同时还应重视社会外部环境对校区文化的影响,注重学生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得到全方位的熏陶,把培养中国现代学生人文素质融入于整个医学教育、特别是高等护理教育之中,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
[参考文献]
[1]张丽霞,吴永盛.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14.
[2]杨叙子.科学人文交融 育人创新[J].医学教育探索,2002,1(1):5.
[3]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中[J].医学与哲学,2003,24(3):16.
篇4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nursing course;nursing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202-02
0 引言
近年来虽然医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但医患关系紧张等医疗问题却日益突显。卫生部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提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满意,且感受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然而,人文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因此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员是医学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1999年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各护理院校对护理教育中社会人文学科课程的设置及提高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其外显为人的志向理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其包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能力是外在体现,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1]。
人文素质教育是使人们在思想、道德、文化、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护理专业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是对护生及护士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尊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及对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是更加强调尊重人性和职业道德的特定状态下的人文素质教育。
2 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继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面向21世纪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之后,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但却没有取消旧课程,使得课程设置不平衡,课程体系和目标模式不合理,造成师生负担越来越重。吴玉华等[2]对全国22所医学院校本科护理专业人文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护理专业人文课程开设的门数和学时比重较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却处于门数多,相应学时少,知识传授零散、不系统的状况。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临床专业课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如果人文素质教育不与这部分课程结合起来,则很难深入、持久地开展。
2.2 教学安排不规范 受传统专业教育影响,在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学只注重学科的系统性知识的传播,人文知识、理论被以概念化、直观化的形式体现于教学内容中,真正有本学科特色的思想见解很少,造成教学内容陈旧、枯燥、空洞无物,甚至变成某种既定原则的论证或说教的工具,学生对此无兴趣,缺乏领悟这类课程中所隐蕴的精神内涵及与临床护理实践的交融,最后人文教育变成考试和学分的工具。此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教学评价单一,评价方法多采用开卷或闭卷考试,过于注重量化,忽视对实际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评价,没有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促进、导向、反馈和反思功能。
2.3 教师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人文社科类课程大部分由人文社科系教师承担,而这部分教师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其教育理念、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现代护理学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其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不能相互融合,消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另外一方面,虽然专业课教师也承担一些人文课程,但普遍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大部分教学处于照本宣科状态,也不能很好地将人文教育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班等各种形式,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以便提高教学效果[3]。
2.4 社会文化不良影响 人文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科学与非科学混杂,比如目前医患关系不和谐、护士社会地位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医学价值观念,如果教师都不热爱护理事业,那么其对学生的教育就会偏离社会价值取向,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品质熏陶,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4]。因此,仅仅单靠人文课程的教育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否热爱护理事业,是否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是否亲切、和蔼,充满活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品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专业课教师如没有接受过人文课程的培训,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的角度和切入点,因此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如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培训、进修或建立激励机制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教师对护理人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文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3.2 科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综合整个学习阶段的课程,构建不同的模块,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建设,将人文素质教学贯穿于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在基础医学、专业学习、临床见习、实习等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在早期开设基本的人文知识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实用性的医护人员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医学与美学等人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见习或实习阶段综合运用人文理论、人文精神于临床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总之,构建课程体系要以学生为本,要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将不同特点的人文知识融入不同阶段专业课的教学中,既不增加课时,也能提高护理人文知识的教学效果。
3.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 要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应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周素民[5]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进案例、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学生互相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形成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会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史岩[6]对护理本科人文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表明大部分专业教师将人文知识融入专业课的主要方式是在授课中构建融入人文问题的案例,或在授课中穿插说明护理可能涉及的人文问题,并建议护理专业课教师和人文教师共同备课,通过构建医学人文教育案例,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周莹[7]认为医学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而PBL教学法本身就具有“先天的人文性”,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适当的整合成为PBL专业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总之要想将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需采用案例讨论、角色互动、问题情景、小组学习、情感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发学生从思想深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进而内化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3.4 加强开展实践活动 临床实践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认识,更在于思辨、体验、情感的变化和精神的升华。如到宁养院与癌症病人交流,以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和生命的情感;利用学校的三下乡活动或志愿者服务到偏远山区或医疗设施简陋的地区进行医疗扶贫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为日后缓和护患关系,甚至化解一些纠纷打下良好基础[8]。
4 结束语
在所有学科中,医学应当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就承受着关爱生命,关爱人类,救人命于危难之时的崇高任务[9],而护理学又是医学中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载者,因此如何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全面、职业素养优秀的护生成为较为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护理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仍处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安排不规范、师资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状态,因此探索出通过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设置人文课程等途径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是提高人文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总之,要把人文精神融入到科学知识中,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护理水平,使未来的护理人员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2]吴玉华,赵光,刘江恒等.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文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91-92.
[3]李四海.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广东:第一军医大学,2005.
[4]袁凤琴.教育学导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周素民,李向青,张献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66-67.
[6]史岩.护理学本科人文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杭州,2012.
篇5
人文素质的涵盖面很广,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科学技术、艺术修养等属于其主要范畴[5]。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的学科。因为医学的服务对象并非单纯的疾病本身,而是身心合一的有意识、思想、情感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医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离开了人,医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医学工作者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疾病防治的服务,解决人们的生理疾苦,还要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体现出人文关怀,所有这些都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方式,使其内化为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品质的过程。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精神层面如信念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都成为人文医学的精髓。医学的研究范围已由单纯的生物学范畴拓展到生物、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领域,形成一个体系严密、内容广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探讨和关注的重点[6]。
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服务为目的的医学学科。由于全科医疗能为居民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省钱”的医疗服务,全科医学在卫生经济学上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虽然与专科医师一样,全科医师也属于临床医学人才,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服务内容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医学服务于一体,服务方式更加强调人格化、连续性及综合性[7]。作为一个承载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医学学科,全科医务工作者更应该以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为特征。在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医疗服务时,全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全科医学应该是最人性化的医学学科,“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全科医学的精髓。近年来,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全科医学人才。但由于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8]。例如为了能够尽快到社区工作,全科医学培养中过于强调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不足。此外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素养、校园缺乏浓郁的人文氛围等,都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对薄弱。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9]。
3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对策探讨
3.1转变教育观念,确定适当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引着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在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落实,关键之一在于能否根据我国医学发展现状和全科医学教育的特点,合理确立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目标。以人文知识教育为起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医学的人文内涵。培养对医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认识,提高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及医学行为抉择能力。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理想和奋斗目标。要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医的目的是对人的关爱,热爱生命、尊重患者、追求和谐、讲求公正。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保障患者的医疗权利、人格尊严和人生需求,满腔热情地关注、关怀和关爱患者,成为能扎根于基层、具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全科医学人才。
3.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思考
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科医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分析全科医学的人文属性,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研究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对于提高我国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重要。
3.2.1完善人文课程体系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人文课程体系包括以下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如《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如《电影欣赏》、《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等)、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体育舞蹈》、《应用写作》)等。人文社会课程的设置充分兼顾学生的意愿和需要,四个模块有所侧重,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以必要、够用为原则,以强化学生的基础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医学素质为重点。
3.2.2营造校园人文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塑造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0]。第一,通过组织系列征文、知识竞赛、礼仪辩论演讲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正直谦虚的个性品质。第二,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课,既可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又能让学生了解前辈们长期研究和人生体会的精华,进一步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立志成才的决心。第三,定期举办医学人文学术研讨会,提高了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开阔眼界、增长才干。#p#分页标题#e#
篇6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Curriculum
Lingling WU, Ling CHEN, Lifang ZHAO, Hao CHEN, Yuan YU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one of basic courses for graduates whose major ar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ongji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environmental graduat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self-development of our college,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ls,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s well a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practice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已经由点源污染转向面源污染,由单一的环境介质转移到大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体等多介质,发生了不少震惊世界的污染事件,如举世闻名的“公害”事件。20世纪80~90年代,又发生了一些突发性的严重公害事件,如印度博帕尔农药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等[1]。这些事件无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的与化学物质有关。究竟哪些是污染物质、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其进入环境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可靠的仪器分析技术能为上述系列问题的正确解答提供依据,也能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科学研究、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在现代分析化学和分析仪器及其功能不断完善、高灵敏度的新型分析仪器不断涌现的今天,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污染事件频发,大型分析仪器在污染源解析、污染扩散途径追踪、污染与健康关系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效率评价、工艺技术路线改进等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高效的化学、生物分析手段已成为环境分析科学的重要工具。这些技术手段涵盖了微量和痕量污染物的识别、污染物形态、价态、结构分析(表面和微区)分析。因此,培养具备先进仪器分析能力是环境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着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作为科研一线主力群体的研究生都将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个研究方向上的论文实验研究。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并提升论文质量,掌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十分重要,这也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环境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原因。
2. 课程建设的特点
“环境仪器分析”是同济大学环境类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始于1999年。伴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需求,经过十多年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2011年成为同济大学首批研究生精品课程。本课程重点介绍如何运用现代仪器分析和样品预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来鉴别和测定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含量、结构和状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依据待测环境样品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目标物的分离与富集,建立起准确的“定性”及“定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测定原理及实验技术,为后继的论文科研和质量提升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以增强对近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理解,掌握环境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研发技能。
(1) 组建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
该课程教学团队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等年青教师4人,其中实验教师2人。教师学历、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教学任务分工明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人员配备合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位任课教师的研究领域各具特色,兼顾环境领域多学科融合,因此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种光谱类、色谱类和生物类大型仪器,如GC/MS、HPLC/MS、ICP/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并且拥有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课件以及实验室仪器的操作、维护及实验讲解录像。实验教学课程由骨干教师承担,开设有光谱实验、色谱实验和生物实验,可以满足教学需求。由研究生可依据今后论文研究方向选择实验内容,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的丰富资源,实现了学有所用,学有专用。该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成为论文实验研究的“预备”课,学生们受益匪浅。
(2) 理论应用相结合
依托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丰富资源,该课程的教学按理论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注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使用要点以及在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掌握了相关仪器分析理论后,学生有机会面对分析仪器,训练操作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同学亲身体验各种分析仪器的功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彰显理论的重要性。动手实践,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2-3]。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的盲目感,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很好的培养。
(3) 尊重自主,注重实效
鉴于学生兴趣点的不同以及论文研究的需要,该实验课程分光谱、色谱和生物分析技术三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下,实现了小班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接触操作自己迫切需要使用的仪器。另一方面,尊重学生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在大方向区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小组模式,使得每位同学参与到其中,并且可以互相讨论,共享不同途径捕获的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仪器分析的各类方法,初步具备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及理解相应问题的能力,从而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据研究生反馈,该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且减少了研究生论文研究中实验方面的问题。
(4) 撰写教材重实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分析仪器的面貌日新月异,仪器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但是目前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落后于新型仪器的更新速度[4]。为了把最先进的内容和教学科研的需求和特色相结合,我们在自编实验讲义的基础上,撰写并于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并于2013年6月更新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环境分析涉及的分析仪器种类多,面对的环境样品也十分繁多和复杂。因此,该教材根据我国环境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应用现状,重点围绕环境领域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相对成熟的方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 环境样品分析中常用大型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② 环境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如高效富集、分离方法等;③ 多种仪器和方法的联合技术;④ 环境分析技术的发展,包括新理论、新方法和连续自动化技术等。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先进方法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科学性、适用性强,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5) 学习考核多方位
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 而考核方式也起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作用,科学的考核方式会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5]。本课程的期终考核成绩由平时参与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常参与通过学生课堂表现(随堂考试、课堂提问)或实验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等各方面综合评定。针对目前大学课程知识容量大,容易出现满堂灌,老师又很难及时、准确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当堂课所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现状,我们在随堂考试中引入了同济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交互反馈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减轻学生在学期末的考试压力。期末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部分考试。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部分考试重在考查学生掌握仪器操作的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更加注重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善于思考的能力,可以科学合理、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真实水平。
3. 结语
针对环境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环境仪器分析”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大型仪器实验平台,为教学服务,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玲, 郜洪文.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M], 科学出版社,2013
[2] 白雁, 潘瑾, 李永强, 张威. 研究生现代分析仪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9): 22-24
[3] 张 娴, 袁 园, 孙雅洁, 施鼎方, 徐竟成. 利用光谱类仪器开设重金属检测实验[J]. 实验室科学,2012, 15(2): 166-168
[4] 吴秀红, 蒋伏广, 顾兰云, 王京平.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 6: 156-158
[5] 陈兰化. 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4): 88-90
篇7
药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和独立学科,它一方面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公民性,与服务对象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在经济领域中具有着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特征。随着21世纪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安全应用药物和生产药物,使药物完整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及其生物圈家园,越来越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药物本身,而在控制药物的人。这就要求我国的药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从加强药学专业特色,改革传统药学教育模式入手,培养出复合型、服务型的药学专业人才。
1 合理进行课程改革
1.1增设临床医学和管理学课程[1] 药学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是以化学模式为主,课程安排上受化学基础越牢、药学水平越高的观点的影响,造成了重化学而轻医学、轻管理的教育框架,使药学专业的学生往往过分侧重于对化学类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医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及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以至难以理解其他学科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因此,让学生学习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医学院校的药学专业可利用自身的优势,改变药学、医学分离这一传统模式。药学专业还应根据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增加药事管理学、医药知识产权、营销学、药学经济学、人文社会学等课程,使课程设置能充分体现药学所具有的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并聘请社会上成功的药学企业管理者来讲课,以培养创业型人才。
1.2强化药学实践课内容[2,3] 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许多学生在选择药学专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们在真正进入专业学习时,会感到茫然,不知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于将来就业到底有什么用,将来自己究竟能干些什么,他们总觉得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中的这种普遍存在的想法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加大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学时,减少理论课学时,使两者的比例接近1∶1,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将实验操作当作培养药学人才基本素质的必要工具。
2 改革教学手段
2.1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4,5] 上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动脑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往的实验课多为验证性的,总是首先由指导老师提出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进行严格的操作,这样死板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对理论课所学内容的理解,但却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要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增加一些设计性的实验,例如拟定1个课题题目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该课题具体的研究方案,并利用现有的条件予以实施。这样无论对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还是继续攻读研究生,都是有利的举措,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2 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专业课教学上,可研制多功能的多媒体课件,不但丰富信息量,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的陈旧信息,还应增强信息的表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药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实验教学上,建立新的功能性实验室,增强学生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的能力,也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工厂生产车间、医院药房等实践场所,亲身体验,增强感性认识。
3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目前对于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由过去的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而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根本,文化素质培养是基础,业务素质培养是本领,身心素质培养是本钱。可通过增设多类选修课,开展组建兴趣小组,办药学简报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药学专业发展,学科的最新动态,拓宽学生视野,并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还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一定的量化评估,而不是定性的评价,这对学生是一种督促。现代药学发展要求药学教育更重视学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转贴于 4 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逐步完善考核制度
将目前多采用的闭卷考试,与开卷的讨论型考试、设计型考试、标准化的涂点法考试及具体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采用国外新型统计方法,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而不是单纯只注重一次笔试的分数,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考核制度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摄取式学习,通过考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5 加强校企联合
以本校的实验室为依托,密切与医药工业企业、医药商业企业及药检所等机构合作,建立校外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就业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培养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感进行交流,更加明确自己将来的目标。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论文在医药刊物上公开发表。
6 改变药学教育重研发轻使用的局面[1]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医院与药房分开管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社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及时有效提供医疗和用药服务。21世纪的药学人才将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药物相关性的问题,还要实现全程化药学服务,通过药学服务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培养的药学专业人才素质更加全面,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医药 学知识,还要具备社交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意识,拓宽就业渠道,并鼓励药学专业学生取得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性科学,学生须具有较强的风险及危机意识,药学人才素质标准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并带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掌握好药学实践的客观性、动态性和条件性,具备增强预见、洞察规律、把握适时的能力。而当前药学从业人员素质与其从业需求差距很大,药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药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黄 泰康.现代药事管理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693-696.
[2] 梁 仁,桂克仪,居绍敬. 改革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和实施意见[J].药学教育,1997,13(1):5-7.
篇8
一、人文医学:人类医学发展的新趋向
按照不同历史阶段医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审视医学的发展历程,人类医学经历了原始医学(神学)、经验医学、现代医学(生物医学)以及当前正在悄然兴起的人文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四个发展阶段。在世界的近代化之前,支撑人类医学发展的动力主要局限于神学迷信的启示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在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的300余年间,古老的医学才渐渐摆脱了神学迷信的误导以及狭隘经验主义的束缚,走上了重视实证研究的医学发展道路,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形成并很快突显出来。生物医学模式建立在生命科学基础之上,坚信任何病变都可以在生物的器官、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等方面的形态变化或化学反应中得到体现,并且能够认清导致这些变化和反应的特定原因,进而对病变组织提供针对性的高效疗法。生物医学模式的哲学基础是“还原论”,这种哲学认为,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是构成一切生物过程的基础,因此,一切复杂的生物过程都能够被还原为最基本的物理过程或化学过程。事实上,生物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生物医学的知识体系尚难以精确阐释人类及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因为人类身体的生物变化过程远非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那么简单;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精神的过度蔓延导致了“科学主义”与“技术至上”在医学领域的肆虐,其结果就是医学领域的科学迷信以及该迷信对人自身的异化:在科学独尊思潮的强烈冲击下,生物医学虽然在对人类种种疾病的抗争中高歌猛进,但却脱离了人性,丧失了人文精神。
医生专注于病人肉体疾病的治疗研究而忽视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医疗技术的进步不仅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治疗效果,医患沟通反而更加不畅,医患关系反而更加紧张。医疗改革只注重医院硬件的建设、医疗设备的改进,却忽视了作为医学主体的人的满意度才是医改成功的根本标志。“人文精神的失落,又带来了医患关系的物化以及医疗行为的商业化倾向、医学目的的失人格化等等。‘只见疾病不见病人’是生物医学的根本特征和危害之源。”[2]众多的研究数据和疾病防治的实践向人们展示,单凭生物医学知识体系难以彻底解释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特别是对于很多非传染性疾病而言,除了生物因素引起外,病人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也是主要诱因,即便是以生物因素为致病首因的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在疾病流行和控制方面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心理等人文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注重全方位关怀人类生命存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即人文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重释医学技术内涵:人文医学对现代医学技术内涵的批判与革新
人文医学理念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现代医学只注重自然技术而忽视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这一取向进行批判和反思的重要结果。时展的局限性时常会导致人们在认识上的片面性,长期以来,人们只认可和推崇自然技术而忽略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这就使得技术观念更加物质化,自然科学技术被异化。正如瑞士哲学家和神学家布鲁纳在谈到缺少人文哺育的现代科学技术时,对技术的异化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他指出:“技术的每一进步不只是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每一发明均导致相应权力的增长,而社会中权力的每一增长均会导致社会平衡与秩序受到威胁。”[3]歌德的叙事歌谣《魔术师的门徒》[4]的故事可以充分说明他的这一论断。这则故事的大意是:机警的徒弟偷偷学会了师傅用来召唤神灵的咒语,便独自命令神灵帮自己提水,但他还未充分享受自己的得意之作时,便陷入了绝顶的恐惧之中,因为他无法控制神灵停止为他提水,结果他处于被溺死的边缘。布鲁纳提醒现代人:“现代人在自然面前的优势达到了在此之前难以想象的程度,但是当人们凭借着技术控制了自然,他却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技术,反而愈来愈受技术的控制,为灾难所威胁。”[5]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医患关系的紧张是这类异化结果的有力证据。这主要表现在,掌握了先进专业技术的医务人员面对患者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生杀予夺”的身份优势,缺乏人文关怀的医生只是机械地运用先进的医疗手段诊治疾病,而忽视患者的精神心理及众多其他需求,在医患对话中没耐心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甚至有的医生乘病人之危故意开大药方、收回扣,对贫困患者倍加歧视。而病人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感也骤降,“没有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理解与支持,更容易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不和谐,医患纠纷增多,医学信誉降低等问题的出现”[6]。医患沟通不畅加重了医患关系的恶化①,甚至发生了病人采取极端措施报复医生的事情,对医生的正常工作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人文医学扬弃了医学技术仅仅包含自然技术的现代医学观点,主张医学技术是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等多重技术包构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医学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医学实践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7]
事实上,对于一切完备的技术来说,纯粹孤立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都是无以成立的。“在技术门类中,包括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且所有具体技术都是这三类技术的结合。”[8]对于自然技术来说,必然需要相应的社会技术、人文技术作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社会技术、人文技术要充分发挥其效用,也必然离不开自然技术这一有力的工具。就临床医学而言,医学的对象是社会的人,而人的社会性要求医生不仅要研究健康与疾病,还要研究作为独特个体的病人,更要认识社会规律,正确认识疾病、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医学是知识性、社会性、艺术性的综合体,这是医学人文化、人性化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医学的本质就是人性化,医学乃是人学,从医者必须带着人性去发现并呵护人性。“人文医学作为一种医学模式,其根本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医学,而不是现代医学的以人体的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为核心。”[9]因此,医患间重要信息的充分沟通、情感的正流,以及医生对患者的权利的保障、人格的尊重、希望的感召、精神的慰藉、情绪的安抚等等都是尤为重要的。现代医学也因此应该吸纳更多的人文营养:伦理学的道德培养、经济学的利益权衡、法学的权利维护、文学的情感、哲学的思维等,并以此作为现代医学的人文基石。人文医学意识到了现代医疗卫生活动已突破了狭隘的医学知识领域而成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医学的方法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临床实践中,任何一种技术的缺位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医方要想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唯有综合运用人文、社会和科学等方面的技术,从环境、社会、心理等视角全面诊断病因,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
三、人文融入:临床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方略
当今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及时回应当代医学的人文医学发展新趋向,在人文医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人文化了的临床研究生导师,改革当前的研究生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制定恰当的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并大力营造人文医学的文化氛围,确保临床医学研究生适应人文医学发展的时代需要。
1.树立人文医学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是培养模式变革的先导,明确具体的人文医学教育目标是开展人文医学教育的前提条件。人文医学模式推崇在更高的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社会、心理、人文等多重学科的视域中来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健康,进一步挖掘医学的潜能,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期待。高校作为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的摇篮,应当尽快回应人文医学模式发展的时代需要,必须改变医学教育只是生物医学或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的传统观念。因此,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在注重以培养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卓越的医学技能为目标的同时,还要以培养研究生具备充足的人文知识、健全的人文思维、自觉的人文医学精神为目标。首先,临床研究生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从范围上讲,临床研究生应广泛了解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艺术学、文化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方法上讲,临床研究生应当学会用解释学和意义分析的方法研究人的情感、价值和观念。其次,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思维。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制约,并用哲学思辨和道德法律等社会价值观指导医学的应用和研究。引导临床医学研究生不仅是运用单纯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而且是从医学的人文与科学相综合的整体出发,让系统、演绎方法与分析、还原、归纳方法实现有机的统一与综合。在崇尚人文精神的教育方面,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尊重主体人的价值,维护主体人的尊严,追求主体人的幸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关心人的精神生活,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肯定和向往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2.提高医学研究生导师的人文素养
要培养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临床研究生,首先就要有具备了较高人文素养的临床研究生导师。因为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自身的人文素质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把知识教授给学生的同时也会把人生观、价值观及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潜移默化中用高尚的品格、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优良的作风去感化学生。可以说,人文医学化了的导师,是决定人文医学研究生培养成功的核心因素。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0]但是,当前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导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医学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是医学科班出身,接受的医学方面的专业教育要远远多于其接受的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这便造成研究生导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人文知识缺乏、人文见解肤浅的情况。因此,必须着力改善医学研究生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快人文素养培训步伐,提高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使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们能够自觉地保持良好的师德,树立丰富而清晰的文化意识。首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将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纳入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是实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其次,以考评为指挥棒,将文化素养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主要内容,激励广大教师热心投入人文教学,增强他们自觉提高人文素养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再次,以制度为保障,通过出台导师遴选办法、导师管理条例、导师职责等相关文件,遴选出一批人文素养较高、德才双馨的教师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师及研究生导师。最后,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可通过本校人文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定期举办面向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的人文素养培训班,或与其他人文专业实力雄厚的院校进行资源共享,邀请人文专业相关的专家做讲座或者开设相关课程。
3.改革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课堂是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载体,强化医学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不应忽视改革,充实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新的能有效提高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开设一系列完备的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例如医学哲学类、医学伦理与医学法学类、医学文化类、医学语言与信息、医学教育与人才、医学管理与医学经济类、医学社会学类、医学史类等课程。此外,也可以尝试开设一些医学与人文相交叉的课程,如“生命文化”课和“生物美学”课。其次,应当在临床医学课堂中渗透人文科学的讲解,这样,在医学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对研究生既进行了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增加了专业课程的趣味性。最后,应当鼓励医学研究生积极选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选修课,充实公修课的课堂内容,扩大选修课的设置范围,并在校园或者教学医院开展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应不断改进人文课程教学方法,使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方法更加有效和丰富。人文精神是深层次的观念,而人文知识只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人文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智慧启迪,而不是人文知识的简单灌输,一个没有人文精神而只是铭记人文知识的人就只是一个知识的存储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外在于临床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知识内化为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有效激发临床研究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将教学素材进行鲜活化处理,将人文知识拍成电影或电视纪录片,有效避免单纯向学生灌输人文知识所产生的弊端和不良效应。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导临床研究生针对人文问题进行辩论,定期在临床研究生群体中举办人文知识学术竞赛,鼓励临床研究生发表人文科学方面的论文,对于发表人文科学领域论文的临床研究生给予一定奖励,促使临床研究生主动涉猎更多的人文知识。此外,应将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贯穿于临床实践的全过程,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医院管理工作流程中,并重视在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中加强人文教育,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高尚的学术道德,激励临床研究跨学科研究人文医学课题。
4.完善人文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制度和评估细则
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体制机制是培养医学专业研究人文素养的重要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所谓规矩就是各项规章制度,其功能在于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重点培养医学专业导师和医学研究生重视人文、热爱人文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应当囊括针对导师的教学、科研管理方面,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管理方面,以及对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方面。鉴于医学研究生读研期间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医院见习实习,因此,教学医院也应该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着力提升全体医务人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的医院工作氛围。在教学医院参加临床实践的医学研究生自然而然就会融入到人文医院的大环境中来,成为教学医院关涉人文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对象,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只有在这样富有人文关怀的体制机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导师、研究生及教学医院相关人员之间才会形成共同注重人员教育的合力。此外,还应当建立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评估反馈机制,促使医学研究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例如应摒弃研究生做科研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习惯,建立医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评价体系,从严要求医学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并且,笔者建议裁掉医学研究生的硬性指标,弱化以科研结果评价医学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同时强化对医学研究生科研方法、科研操作技能的考核,严格对医学研究生原始科研数据的审核。因为科研的不可预知性决定了每个研究生都在一两年内出“成果”是不现实的,有些踏实做科研的研究生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而一些研究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就造成了大量的所谓“虚假文章”的存在。总之,建立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应仅限于通过发表既定量的论文,参加某一类型的考试来进行考核,而是应当整合心理测试、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考试、学术道德评价体系、诚信记录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医学研究生的毕业考核中,除了严格的专业考核外,还应当加强对其人文素养的综合考核。对于人文素养考核优秀者予以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暂缓毕业,直至考核达标为止。
5.注重营造人文医学的文化氛围
建设高品位的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文化,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校园文化和教学医院文化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与价值,是医学研究生教育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提升境界、陶冶性情、修养礼仪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医学研究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和教学医院度过的,要提高临床研究生的人文素质,自然不能忽视文化的隐性课堂功能。高校和教学医院应积极营造浓厚和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氛围、人文学术环境等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和熏陶,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文化艺术环境,逐步提高临床研究生自身的文化格调与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面,应强调用中国传统人文医学精神充实校园文化内容,因为人文思想极厚重的仁善文化就深深根植于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医乃仁术的思想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对历代医者均有深刻影响,对中国传统医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面对全球化浪潮冲击的今天,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充分吸取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形式方面,组建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自治的人文科学爱好者社团组织,通过定期举行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艺术、人文社科以及社会热点等内容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会,邀请专业文艺团体进校演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审美鉴赏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等形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事实上,仅靠学校和教学医院来进行文化育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人文医学文化的营造进一步从学校延伸到社会,才能在社会环境的孕育中,锻炼医学研究生的沟通技巧、合作精神以及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医学研究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宣传、送医上门、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让他们积极感应基层文化气息,认真了解社会大环境下的医疗人文环境,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文素质。
注释:
①医患关系的恶化当然不能只是从医务工作者找原因,体制的不健全、病人的不理解也是很关键的原因。此类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协同解决。而医学院应当积极发挥其培养医学人才的天职,通过检视当前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不足,改进当前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适合时展需要的未来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韦巧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11).
[2]潘荣华,杨芳.人文医学和医学人文学引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0).
[3]EdwardCell.ReligionandContemporaryWesternCulture,AbingdonPress,NewYork,1967.
[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EdwardCell.ReligionandContemporaryWesternCulture,AbingdonPress,NewYork,1967.
[6]颜婕,等.关于培育医学科学人文精神的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10).
[7]赵玮,于淼,赵玥.现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7(6).
[8]李立生,梁向东.马克思技术门类思想探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2).
篇9
篇10
有机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担负着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性的全面发展的药学人才的任务[1]。药物的分子设计、化学合成、构效关系分析以及药物与生物靶标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等,都涉及了大量的有机化学的原理与方法。缺少有机化学原理和方法的支撑,药物化学和新药研发难以发展。为培养新世纪的应用型药学人才,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必须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来设置。这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有机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植物类、动物类、食品类和生命科学等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并与许多学科交叉渗透,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命运动等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农业院校有机化学课程的开设还是涉农的不同专业用一样的教材、学要求、统一考试,对不同专业没有区分,导致基础课程与专业需求有脱节现象,不利于研究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药学领域与有机化学关系十分密切,如在新药的研究开发、药物的合成、制备、质量控制和体内代谢的研究中都要应用有机化学的理论和知识,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和药物的作用机制将推动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这样的专业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要求就要比农业院校其他专业高,内容要深。
针对药学专业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设置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为学生后续课程如中药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反应基础、生物药剂学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可以使学生在这些课程学习中自觉应用化学原理加深对药物合成、检测、分析等过程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专业素养好,能够满足社会对高级药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农业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单独设课
有机化学教育同其他高等教育一样,也经历了不断的教学改革,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多数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并没有因专业不同而不同,当然也有些院校的药学专业开设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有制药工程和动物药学专业,以前有机化学课程设置完全一样,用同样的教材,讲授相同的教学内容,各专业没有区别。但是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点化学知识对于药学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根本就不够。2010年生命学院和动物科技学院的领导与化学教研室部分教师一起探讨、协商了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问题。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设置已做了调整,采用单独的教材、教学进度、教学大纲,增加学时,单独考核。
根据制药学专业的特点以及专业定位, 在教材的选用、 教学大纲的确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我们都做了充分论证,选用倪沛洲主编的《有机化学》作为教材,教学大纲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制定[2]。教学内容在保持有机化学理论体系相对完整和系统的前提下,在内容的选择、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方面,反复研究,力求使该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更贴近药学专业的特点和需求。例如立体化学、手性化合物、杂环部分,对于农科各专业,只讲授比较基础的内容,不作过高过深要求,但对于药学专业讲的内容要多、要深,要重点要求;再比如碳负离子的反应,在农科有机化学教材中并没有单独列出一章,只是在相关章节中介绍了几个简单的反应,而在倪沛洲主编的《有机化学》中单独列出一章,这部分内容在药物合成中有很重要的应用,所以要重点讲授,重点要求。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师生互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手段,学生课下探究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办法。我们重点围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兴趣和提升能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改革过程中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既要提炼出符合药学相关专业共性的教学方法,又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其他课程的开设顺序、学生的知识储备,任课教师做出必要的调整。即所谓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探讨符合学生实际、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采取问题探究、类比归纳、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材的部分内容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提出具有普遍性、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讲旋光异构时,可以从同分异构现象出发,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辨析、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 归纳,总结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让学生撰写科研小论文、综述、查阅学科前沿,比如“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阿司匹林的多种合成方法简介”等,在课堂上加以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机化学涉及微观世界的内容较多,如电子云的空间形状、轨道的杂化过程、化学反应机理、旋光异构体、立体异构、共价键的形成等内容抽象,理解难度大。针对这些内容我们开发了多媒体课件,课件力求形象、逼真,通过课件对抽象的反应过程、分子形状、分子构型进行宏观模拟,变静为动。同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再现了药物生产的工业过程,使有机化学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既要突出专业特点,又要不断创新,为此我们制定了多媒体课件使用准用制度,保证授课质量。有些内容如分子结构、立体化学等也运用模型进行讲授。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优化实验内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药学专业的实验课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改革是同步进行的,由于有机化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所以在实验内容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动,除了开设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实验内容之外,还陆续和准备开出与药学专业相关的综合实验内容,如药物合成、药物分析等,比如冬青油的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等。此外,我们结合国家和省实施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院教师开展的科研项目,组织学生结合自身职业规划有目的地进行申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使之成为合格的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四)提升课程实习质量
学校确定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课程实习环节。目前,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实习场地和实习组织难度较大,课程实习有被削弱的倾向,甚至有被毕业实习、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所替代的现象。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课程实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认知,进而对学生加强专业教育,有助于了解工业生产流程和劳动纪律,进而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所以课题组着重研究了课程实习的整体设计方案,提出课程实习注重时效性,即将课程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的前期或中期,以便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课程实习注重合理的规模,将学生适当分组,避免走马观花。课程实习要加强组织,做到要求明确,指导到位,考核科学。
(五)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成绩仍然是学生关注的重点之一,所以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隐形指挥棒,适应课程特点、培养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考核方法是我们追求的。所以该课程的考核办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为:理论和实验单独考核、注重过程、方法多样、随时调整。即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出勤率、回答问题、上课纪律、平时测验、课程实习、专题研讨报告等实际状况在合理的区间内设计平时成绩的比重,进而强化过程考核。鼓励任课教师进行多种考核模式探讨,比如同一门课程内根据内容设计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微课程考核模式等等。教师设计的考核模式如果科学,可以定期调整考核办法。
(六)组建稳定的教学团队
自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设置改革,我们立即组建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组建教学团队的原则:除了注重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之外,注重考虑了不同科研方向教师的合理搭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配备。使得任课教师均有多年授课经验,职称、学历高,经验丰富,同时也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听课、外出培训、国内访学等多种途径培养青年教师,使之迅速成长,使该课程教学团队更加稳定,结构合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21世纪是药学迅猛发展的一个世纪[3]。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校培养的药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更应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而有机化学课程是基础,是重要基石,我们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教学环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对高级药学人才的需求[4]。
参考文献:
[1]汪佳凤,王萍,薛璇等.对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的教学体会[J].广州化工,2011,(1).
[2]倪沛洲.有机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王孝伟,刘俊义.六年制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医学教育,2005,(1).
[4]闫云辉等.药学(剂)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3).
篇11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前沿的课程[1]。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探讨,临床上各种疾病的产生发展都有与之对应的生物化学指标。生物化学是医学、护理等专业的基础学科,与众多分支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叉,并衍生出许多新兴交叉学科,例如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物化学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专业课学习。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在分子水平阐述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各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都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2]。因此,生化化学与基础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医教协同促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医教协同模式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突出医教协同,需要我们将各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强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病理研究,健全医药体系人才培养模式[3]。
2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现状
高校医学教育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其中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阶段。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医学生对医生这门职业的认知和发展潜力。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视。当前我国基础医学教学主要存在的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生物化学的教学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在众多的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仅被列为考查课程,课时较少,并且多和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同时开课,导致生物化学的课时被进一步缩减。生物化学在现代基础医学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生物化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和宽泛,然而在非常有限的学时条件下,使得教师不可能有效的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时下对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更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同时也难以满足当下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4]。
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当前的基础医学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忽略了学科之间的整体性,知识点较为分散,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在分子水平探讨发病机制,需要将宏观的疾病症状与微观分子水平指标相结合,更加强调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缺乏实践教学。在众多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多以理论课程为主,然而又是一门知识点抽象、众多的学科。当前的教育,众多高校都忽略了生物化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吃力,不易理解,长久以往学生对枯燥的知识点学习失去兴趣,更加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第四,考核体系单一。在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核往往拘泥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上,并且考试内容较为片面,题型结构设置不合理,记忆性知识较多,应用性试题较少,仅以一次性终结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科学、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5]。
3对基础医学阶段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3.1提高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教学地位
生物化学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护理专业、预防专业、临床专业等打下良好基础,帮助学生利用生物化学知识衔接生命组织层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生物化学多作为考查课程、学时较少等问题,我们应适当增加生物化学在基础阶段的学时,各个专业统一配备教学大纲,统一安排课时标准,材和课时内容等,提升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地位。
3.2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
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是按照学科的分类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脱节、内容重复的问题,严重影响的学生对医学的系统性学习。所以改善目前的状况,需要我们将整个医学科目进行衔接,并将重复内容删除。例如,在讲解人类基因组计划、抑癌基因、肿瘤标记物及基因治疗等重要内容时,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联系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也为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并且有利于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建立起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从而为今后的临床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可以将分子水平的新陈代谢作为核心建立系统,从感觉器官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解刨学等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可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教学模式对基础医学知识进行传授。
3.3完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在基础医学阶段有着重要地位,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对当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首先要开设一部分验证实验,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其次,增加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要增添探索性实验,由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规划实验进度,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撰写小论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统筹科研的能力。
3.4完善学生考核体系
篇12
一 培养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学生是人类社会对高校化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它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产生和使用,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牢固树立绿色意识,自觉成为未来的绿色人才。“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未来提出的化学新概念,同时也为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课题。
因此,本化学教学团队在基础化学教别强调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在绪论部分专门设有“建立绿色化学理念,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强调绿色化学的必要性,并且基于“绿色化学”理念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将从源头上预防化学污染的新观点逐步深入学生心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学团队根据专业特色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验项目中大大减少了独立的基本操作单元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将大部分基本操作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安排在实验技术网络虚拟与仿真实验室中实施,同时大大增加实用性、综合性实验,将部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中。实验原材料都是无毒或低毒的,删除了一些毒性高、污染大、效果差的合成实验。打造以“绿色化学”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努力培养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学生。
二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对四大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实践
1.教学内容的整合原则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将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两门课程整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两门课程中的内容重叠问题,同时使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引申,使知识的系统化更加显著。本化学教学团队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将四大基础化学进行整合,即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四门课程进行整合,根据药学专业要求,立足理工科院校注重四大基础化学的关联,确保整个基础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总课程名称设为基础化学,具体按照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门课程进行排课。本化学教学团队一起讨论、确定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学时数,并且备有一些选学内容供学时稍充分的学校选用,或者供学生自学,但是紧密把握“面向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知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及“难易程度循序渐进”这三个基本原则,使学生有兴趣学,更轻松地学。
2.整合后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针对大学第一学期,新生入学较晚,学习时间较短,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第一学期的普通化学先介绍药学与化学的关系,强调化学在药学专业中的作用,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它,同时介绍“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突出绿色化学在医药工业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及必要性,站在整个基础化学角度强调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行建立“绿色化学”理念。具体内容是:先介绍简单且与中学化学衔接较多的气体和溶液,引入大学基础化学的教学;然后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引入化学反应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引出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吉布斯自由能判据;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符号判断反应方向和大小,表示反应限度,引入化学平衡,与中学化学紧密衔接,同时进一步衔接化学反应速率,使学生易于理解;有了平衡依据后,再分别介绍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作为含量测定的加深,再介绍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最后,联系中学化学知识简单介绍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且在每部分都要说明它在药学中的作用。第一学期的理论学时经教学团队统一讨论并经学校批准后定为64学时。
基于现代药物大多是有机物的现实,有机化学在药学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经教学团队统一讨论并经学校批准后有机化学理论课程定为96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授课。并且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按照官能团分类介绍有机化学的内容,注重与中学有机化学衔接,强调具有某一类官能团的化合物其理化性质,每部分都要介绍一些有显著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和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重点强调绿色合成工艺路线,以及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同时简单介绍一些波谱知识,如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能够推导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今后的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合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机化学实验重在一些综合性、实用性的绿色化学合成,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践行了绿色化学理念。
经过一年半的大学学习后,在学生基本上都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的情况下,而且具备了较好的数学和化学基础之后,第四学期将深入介绍基础化学难点部分的物理化学,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基础上,加深对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学习,最后引入新知识相平衡,包括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和药学前沿知识,以及化学知识及其技术在药学专业中的应用,要求讲原理时必须讲它的应用,重点是在药学方向的应用上。最后提纲挈领,建立整个基础化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这样就把基础化学知识点整合,避免了重复,同时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前后关系安排教学内容,节约了学时、方便了学生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以适应少学时的理工科院校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
三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对四大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初步效果
1.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篇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件批准号:湘教通[2010]243号)、吉首大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JSUJGA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85-01
一、“科学简史”概述
所谓素质选修课,又称为公共选修课,属于学生有学习选择权的通识教育类课程范畴,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综合教育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个性品质、培育学生公民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某些实际能力。[1]根据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通识素质选修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当代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科学简史”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素质选修课,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介绍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科学事件和人物,使大学生了解人类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伟大发明发现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大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所遇见的困难,了解人类的愚昧无知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开阔的思维方法、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培养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二、“科学简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简史”是对学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由于课程本身属性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构成等情况比较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不容易确定
“科学简史”主要介绍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各门基础学科和基本理论以及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家、发明家的哲学思想、品质、治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然而,目前高校的通识选修课一般安排20~30学时,与所包含的内容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所以如何从浩瀚的科学史中挑选教学内容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选而不修,选课的功利性强
目前高校开设的素质课已经写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修满一定的通识选修课学分才能毕业,调查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选修素质课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和提升个人素质,大多数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学习表现出了很强的功利主义心态。这部分学生认为“科学简史”与专业无关、对于就业没有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上课纪律表现出了散漫性,比如上课有背英语单词的、做专业课程作业的、手机上网、逃课等等各种情况。因此如何解决“功利性”选课、提高教学质量是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3.选课学生构成多样化
“科学简史”作为对专业没有限制的素质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别,选修该课程的除了自然科学相关专业之外,还包括艺术类、管理经济类、语言文化类和哲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等门类的相关专业,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知识了解相当有限,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此外选课学生的班级年级不同,导致授课安排与部分学生的实习见习时间存在冲突,在授课过程中统计显示部分学生只有1/3的时间能够上课。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复杂构成而组织教学是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三、教学改革措施
1.科学制定教学大纲,确定重要知识点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思想方法产生、发展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智慧结晶。“科学简史”以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为线索,从普遍联系的社会大系统着眼,考察科学技术历史进程中展现的有关人物和事件、转折和变革,以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科学技术的历史进程中,既发生许多影响后世的重大事件,也涌现出不少名扬千古的风流人物,面对如此巨大的知识宝库,只能撷取其中的小部分,简要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脉络、各个时期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以及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对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做一些较为粗浅的探讨。[2]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了“科学简史”的授课思路:以人类历史发展时间为主轴、以主要科学事件为主线、以主要科学人物为切入点,重点介绍各个时期著名科学家和重大科学事件。教学大纲及重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学生选课的“功利化”导致很多学生仅仅为了获得学分,从而出现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纪律散漫等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是必要的。首先,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主要以图片来揭示主要科学事件和科学人物,文字做辅助说明,在必要的情况下配以动画和声音,从形式上提高课件的可欣赏性和娱乐性。其次,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同时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能够回归授课思路。例如在讲授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时,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很先进,但在现代科学技术却落后了”。很多学生踊跃发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第三,增强授课内容的“娱乐性”。因为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目的不一样,完全按照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来介绍知识点非常枯燥乏味,打击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名人轶事来丰富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时,可以介绍关于数学的爱情故事。
3.改革考核方式
因为学生选课的“功利性”和组成的多样化,必须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针对部分学生“到而不学”的问题,按照课堂回答次数和质量来决定课堂表现分数,该部分占40%;针对学生纪律散漫、逃课现象严重等问题,把课堂出勤的比例提高到30%;期末课程论文所占比例为30%。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如果学生没有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经常逃课,那么就不能轻易获得学分,从客观上督促学生提高出勤率并且积极回答问题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四、结论
“科学简史”作为所有专业都能选修的素质课,客观上存在学时少与课程内容多的矛盾、选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选修目的不一样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以时间为主轴、以科学事件为主线、以科学人物为切入点来设计教学大纲,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改革考核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益。教学实践表明提出的改革措施确实可行。
参考文献:
[1]李仁方.关于高校素质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