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自然环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种植园区成为亲近大自然的实践区。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们,对于“农作物”这个概念仅限于书本、电视中。他们不知道青菜、红薯等是怎么种,长在哪里?因此,我们的种植区为幼儿提供常见的农作物,孩子们观察根、茎、叶、花的生长过程,了解蔬菜的生长特性和生长环境,知道它的整体情况,从而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培养了观察力,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与乐趣;在饲养区,饲养一些小鸡、小鸭、小兔等,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经历,并培养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懂得怎样关爱他人,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3.园内其他小场所成为幼儿探索小乐园。
幼儿园里的小型配套场地,如小花圃、小山坡、小树林,草地、沙地也能成为孩子们的秘密花园:他们在小花圃中寻找小蚂蚁、西瓜虫;在山坡上奔上跑下;在树林中玩军事类的游戏,用浓密的枝叶作屏障,木棍当长枪,拔来青草变成草帽;草地上玩追逐类的游戏;在沙地上造山、架桥、修路等,他们同样玩得兴高采烈,趣味浓厚。因此,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其他小场所力也能找到在大自然中发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自然的生动、有趣和神奇。
篇2
2.1我国气候类型GB/T4797《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中根据我国197个台站1961—1980年的气象数据统计结果,以温度和湿度为要素,利用日平均值划分法、年极值划分法、绝对极值划分法把我国分为寒冷、寒温Ⅰ、寒温Ⅱ、暖温、干热、亚湿热、湿热等7个气候带,见表2。GB/T4797中存在低温条件(年极值低温≤-5℃)的区域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0%以上。
2.2我国低温环境类型划分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我国的低温环境,对不同地区的低温数据进行了统计,其中低温数据来自国家气象中心连续多年的温度数据,包括我国北方及高原地区共计125个气象站点数据。站点分布在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陕、甘、宁、新、青和藏等14个省/直辖市,见表3。文中的低温环境气象站点个数远多于GB/T4797中的站点个数,站点在我国低温环境分布的区域更广。温度数据是在地面以上1.25~2m高度气象观测箱内,标准通风和辐射屏蔽条件下测量的环境空气温度。参照MIL-STD-810G和DEFSTAN00-35,结合我国低温环境以及现有气象数据实际情况,文中将我国低温环境划分为6种类型,见表4。
2.3我国极端最低气温我国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最北的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l969年2月13日测得我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当天的日平均气温为-43.9℃,也是全国之最。在这之前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新疆富蕴。l960年1月21日富蕴气象站测得-51.5℃的全国极端最低气温,当天的平均气温是-43.8℃,仅次于漠河的记录。
3我国低温环境数据统计分析
3.1低温环境类型统计将125个气象站点年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分段统计,结果见表5。对各气象站点极低气温在总站点数中出现的频度及累积频度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各站点极低温在-30℃附近出现最多,低于-40℃的站点数只占总数的3.2%,低于-33℃的站点数占总数的20%。
3.2低温环境类型分布以温度区间对125个气象站点极低气温进行低温环境类型划分,各站点地理位置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4个C4严寒类型低温环境出现在黑龙江和新疆高纬度地区;C3类型低温环境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北部及高原地区;C2类型低温环境集中在北纬41°至北纬44°范围内;C1类型低温环境主要出现在京、津、冀、鲁及新疆南部地区。当根据武器装备产品的部署范围考虑,在我国范围内贮存或工作时,温度的选择既要考虑绝对低温,又要考虑某一特定低温条件覆盖地理区域的频度。如果不考虑出现频度,可能会造成过试验[9]。一般研制费用中通常选择20%出现的概率,如产品在我国范围部署,按照覆盖80%我国大陆低温环境,可以从图1中得出低温为-33℃。地表温度通常比地面温度低4~5℃,因此从部署地区考虑,实际低温温度可选择-38℃。若提高研制要求,也可选择覆盖90%我国大陆低温环境出现的温度条件。
篇3
由于所需木料极多,几乎耗尽了当时优质的楠木资源。至明嘉靖朝重建时,甚至已经难以找到合乎标准的巨粗楠木,不得不采用“中心一根,外辏八瓣共成一柱”的做法或者由杉木而代之。再说玉,这也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中国历来有玩玉的传统。皇家爱玉,自然得保障玉石的供应。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五年之后,新疆回部每年向朝廷进贡和田玉多达4000斤。自乾隆二十五年到嘉庆十七年共53年间,新疆进贡的和田玉多达20万斤[2]113。和田玉是玉中极品,早在史前,它就成为原始部落、部族首领的喜爱之物,进入文明社会后,它也一直是贡品,这种传统一直到清帝逊位,民国成立,才结束了和田玉长达4000年的作为帝王玉的历史[2]117。由于统治者的极度消费,和田玉现在已经相当稀缺了。从以上例子看出,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物质财富并不富裕的农牧文明时代,权贵阶层缔造奢华的工艺设计理念与实践对自然资源的耗损也是不容小觑的。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工艺设计被捆绑到与提升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时代潮流中。工业设计对创造社会财富的巨大推动力日益显现,也被看重。工业文明时代的工艺设计理念的突出特点是:“创造财富,刺激消费”。这种设计理念的现实表现有二:一是功能至上、化繁为简,目的是便于机械化生产、利于大批量制造和利润最大化;二是产品形制单一,仅仅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的微调制造出海量的所谓“新款式”,以一种简单的重复来促进生产、满足需求。
当工艺设计被裹挟到了“创造财富、刺激消费”的时代洪流,以攫取利润为最高目标时,它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耗损是巨大的。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对优质自然资源的耗费上,那么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耗损是全方位的,也更令人触目惊心。工业文明时代的三次重大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资源带来极大的伤害。第一次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森林和煤炭成为最先遭受破坏的自然资源。伦敦“雾都”的称号即是来源于当时大量煤烟的排放;在德国,德累斯顿附近的穆格利兹河,因为玻璃制造厂所排放污水的污染而变成“红河”,哈茨地区的另一条河流则因为铅氧化物的污染毒死了所有鱼类,甚至饮用过河水的陆地动物也没能幸免[3];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内燃机、电力和化学工业为代表。内燃机的发明使得人类的活动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从以往的陆地、海洋,扩展到天空与深海,而化学工业更是颠覆了以往人造物“来于尘土,归于尘土”的状态,大量不可降解的材料被发明和广泛使用。随着海、陆、空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大量发电站、化工厂的建成,以往仅限于特定区域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人类因为工业化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而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如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由于气候反常使得工厂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硫无法消散,造成大批家畜死亡,数千人中毒,60余人丧命。而发生在1943—1955年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则更甚,三次不同程度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造成近千名65岁以上老人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出核工业、计算机产业、宇航工业和生物技术产业。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人类第一次具有了瞬间毁灭自身和地球上一切物种的能力。而此时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扩展到了太空和“隐形”的基因领域。人们无法忘记,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爆炸事故,这一灾难性事故发生之后的15年间,有9.3万人死于核污染,27万人致癌或遭受各种辐射疾病的折磨,原子炉熔毁而形成的辐射尘埃几乎席卷整个欧洲,期间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禁止人们食用部分农作物和农产品,间接受到辐射损害的人达数千万。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30公里以内仍然是绝对,在这里,建筑物依然屹立,然而偌大的城市空无一人,一片死寂。
此后发生在2011年3月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则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工业文明时代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促使人类不得不重审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观念登场,这就是生态观念。一种新的文明模式即“生态文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付诸践履。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而发展的新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以生态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表现形式,引导人类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4]。生态文明重塑着人们的生活理念:一是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二是低碳生活,由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与“碳排放”息息相关,衣物的原料与工艺、食材的获取与烹饪、居室的温度与照明、出行的时间与距离,其背后都关系着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量,因此低碳生活势在必行,并在全球受到了日益宣传、倡导;三是发展可持续,为生态的恢复与再生提供了时间,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们的产品工艺设计理念也随之悄然发生转变,产生了以“谋共生、可持续”的绿色设计理念。最早对产品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展开研究,并发表论著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他在20世纪60年代所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首次提出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上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应该为保护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必须考虑设计对于自然环境资源可承受能力的影响。这些观点极大地触动了人类关于产品、工艺设计的思考,推动了设计观念的发展,他的思想已经被广泛认同并转化成为“绿色设计”的理念进而指导着当今的设计。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Design)正成为近年来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强调产品的生命周期概念,通过资源消耗最小化、选择环境影响小的资源和过程、产品生命周期优化、延长材料使用寿命、便捷拆卸和面向生态效益的系统设计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在可持续设计之后,又出现了低碳设计的概念,以减少人类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为目标。低碳设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重新规划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通过日常生活行为模式的再设计,降低碳消费量;二是通过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或者开发新的、可替代的能源,实现减排。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到,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观念的变化,人类的设计理念在不断地变迁。设计理念从“缔造奢华”“创造财富、刺激消费”过渡到“谋共生、可持续”,这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每一种设计理念所牵动的自然环境风险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缔造奢华”的设计理念只是对优质自然资源的局限消耗上,那么工业文明时代“创造财富,刺激消费”的设计理念则发展为了对自然资源的全面入侵,它所引发的自然环境风险前所未有。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面对日趋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开始重新省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日趋成为人类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谋共生,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成为时代的大势。这实质上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复归。尽管在当下,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产品工业设计领域的奢侈尊贵、物质至上、铺张浪费气息仍然存在,但历史发展的轨迹已经清晰表明,沉溺于物质而不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将是无法延续的。我们坚信,“谋共生、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将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性选择。
作者:邓俊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篇4
相比其它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面对的自然环境更为恶劣、艰苦,但勤劳勇敢的劳动者在争取生存与创造新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验,寻找到与自然相处的方式。藏区地形复杂,差异明显,多民族融合,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功能多样,造型丰富的饮食器具。同时藏族饮食器具的制作过程,也是藏族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到适应自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藏族饮食器具主要从其取材、形制到器具的使用方式三方面来适应藏族独特的自然因素。
1.就地取材
藏区交通不便,耕地较少,物质资源贫乏,因此,就地取材制造器具是藏族人们应对自然最基本的生存反应。藏族饮食器具的材质主要有木质、陶质、皮质和金属质地等,其中陶器类制品历史悠久,木质器具最具特色。木碗是藏族人非常喜爱的饮食用具,即可做食具也可做饮具。藏区地形崎岖,多游牧生活,木碗质地轻,携带方便,经久耐用,其木质纹理精美,色泽华丽,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美。同时,用木碗盛放茶酒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并且散热慢,使用不烫嘴。藏区地理环境多样,不同的区域盛产的材料不一样,造成器具在丰富性的基础上具有地域差异性。使用当地自然提供的材料制作器具满足当时当地人的生活需求,林芝和昌都地区属于林区,盛产木材,因此生产了各种各样的木质器具,如木碗、木桶等。那曲等地草原广袤,以游牧和狩猎为主,则制作饮食器具的原材料多是动物的皮或内脏等,如皮碗、皮盆、皮盘。而河谷地带的人们很早就掌握了陶的烧制方法,因此出现了造型丰富的陶杯、陶罐和陶壶。而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金属质地的饮食器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不同区域的人们通过交流与学习,不同质地的饮食器具在各个地方开始出现并使用,这大大促进了饮食器具的发展。
2.丰富的形制
藏区生存条件复杂、艰苦,为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藏族人民制作各种各样的器具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使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器多用到一器专用,都体现了藏族人民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与饮食习惯进行造物的智慧。比如博物馆所收藏的,仅近代金属酒具的器形类别就有三十多个,包括酒杯、酒壶、酿酒器、酒桶、温酒器等。藏族人民喜爱饮茶与喝酒,因此饮具在藏族不仅种类丰富,还自成系统。不仅有制茶、喝茶的器具,同时由于藏族气候高寒、常年低温,藏族人民喜欢热饮,因此家家户户还有茶炉及温酒器等。茶炉腹大口小,口沿有三个支点安放茶壶,茶炉的内部有火灰,不仅能保温茶酒,还可取暖用。藏族多游牧生活,居无定所,这些器具多是陶制等质地,笨重易碎,因此牧民多使用皮囊作为酒具,系于腰间,携带方便,经久耐用。同时同一种器具也会有不同的造型和大小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如木碗一般有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型号,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其中一种为扣合木碗,上下由两个大小相同,碗口分别有内外切圈链接的钵状物组成,多为外出时携带,使用时一碗用于饮茶,一碗用于盛物,方便实用。
3.灵活的使用方式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灵活巧妙的使用器具是藏族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酥油桶不仅是制作酥油茶的工具还是从奶汁中提炼出酥油的长木桶,两者结构一样,形制大小不同。酥油桶由桶筒和搅拌器两部分组成,上下拉动搅拌器进行工作,操作简单。同时还有一种小型化了的酥油桶,高30厘米左右,出门时携带,藏族人民喜爱饮茶,外出时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支锅烧茶,体现了藏族人民热情、乐观的生活情趣。酥油桶上下各有一个扣环,系上带子,出行时挎在肩上,十分方便。餐刀是藏族人民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与餐筷配套使用,置于刀鞘中,将其别于腰间。餐刀主要用于切食肉类,生肉与熟肉的使用方法不同,十分讲究。藏刀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用具之一,有不同的大小,其不仅作为生活用具也是生产工具。藏族高山大川阻隔,交通极为不便,外出时人们用藏刀防卫,同时可以砍柴、宰杀牲畜、裁割绳索等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它还是一种装饰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随身佩戴腰刀是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在不同的自然状况下,灵活使用藏族饮食器具,达到一物多能,物尽其用的效果。
篇5
当今越来越多企业自觉在报表中披露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肩负起社会责任,树立了负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推行并落实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不断加大对环境监管的力度,标准也随之提高。在未来国家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形下,一些企业的环境保护成本会逐渐增加,经营业绩将会受到影响。为降低环保政策性风险,一些企业改进设备,在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严格要求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报表中披露的比例上升幅度不明显,关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的集中在医药、化工及重工业这些自身的经营发展对环境不可避免污染较大的企业;而诸如服务、零售类行业,则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关注度较低。相关企业在自然环境保护披露方面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主要体现在“管理费用”、环保局等的政府拨款补助“在线监控建设环保专项资金”、其他非流动负债中“污水处理改建环境保护资金”;是否重视公司所在地的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列入环保部门公布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全年是否发生环境污染和环保违法事件;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的成效。在环境污染方面,我国污染防治成本高于排污费征收标准,从短期利益考虑,企业为了追求眼前自身利润最大化,更愿意缴纳排污费来降低成本而不是投入更多的钱去防治污染;然而从长远利益考虑,拥有更好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的企业则更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赢得人们的好口碑,为其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与壮大添砖加瓦。另外其法律强制性不够,预算约束和有力的监督考评制度相对缺乏,最终致使排污费的征收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三、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措施
1)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加强执法环节,强化执法力度。
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于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都要依法严惩。
2)完善税收制度,增加税收优惠。
对排污收费实行“费改税”的改革,开征污染税。我国税费政策制度中与节约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相关的主要税种有资源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实行“费改税”制度,开征污染税,强制性要求企业承担责任。企业所得税方面:加大对企业治理污染的扶持力度,对企业治理污染的固定资产投资可采用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优惠措施;对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良生产工艺等的投资,应给予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
3)加强企业自律,设立奖惩机制,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健全生产经营标准和管理规范,改善管理流程,使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具体落实到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
篇6
1.2室内环境设计内容当中的低碳理念
在自然空间中,通过将植物、山石、水体等可以移动的自然环境元素,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再创造,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对自然的一种渴求。室内庭园设计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环境元素就是植物。由于植物可以通过本身的形体、线条以及视觉色彩等自然美的展现,可以给人带去无限的活力,并且,植物本身具有的一种自然活泼的姿态,与室内的几何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柔和丰富之感。
2.自然景观环境设计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之间的微妙关联
2.1生态环保理念是连结自然景观环境设计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桥梁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环保,所以,将自然通风设计引入到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之中,对于当前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空调作为能够有效调节室内温度的电器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但空调的使用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了有效的降低能耗,许多新建成的建筑都选择减少通风量的建筑设计策略。可是由于房间新风量的减少,以及对运行没有进行妥善的管理,使得室内装修材料的气味无法快速的挥发,造成室内空气的有机混合物含量增加,导致室内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因此,采用自然通风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室内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
2.2自然采光设计与室内水体环境设计是现代设计的精髓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阳关、空气和水都是人们获得生存条件不可缺少的自然元素,所以,将自然采光技术运用到当前建筑室内设计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自然光无论是在室内环境自然环境元素设计还是在能源系统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自然光的习惯,使得自然光具有极高的生理卫生价值。另外,除去人们本身对于自然光自然而然的需求之外,自然光还是重要的太阳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主要绿色能源之一。因此,将自然采光设计应用于室内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生存环境舒适度的需要,还符合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绿色能源的社会发展理念。在室内设计诸如水池、小型瀑布。喷泉等水体,可以有效的调节微气候对室内空气中水元素的增发,使室内的湿度始终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并且,水具有储存热量的作用,在冬天,室内水体可以在白天从太阳辐射中获得热量,并储存起来,到了夜晚的时候,水体再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从而提高起到提高室内温度的作用;在夏天,水可以吸收热量,使得室内的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有效的保持室内的凉爽度。实际上,室内环境的设计在虽然在主观上没有利用自然环境,但是却被动的将自然元素运用到了设计之中,在探知到二者的关系以后,就要侧重将生态环保的理念科学化、合理化的注入到设计内容之中。
篇7
近些年,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就是提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是为人而设立的,人为了美好生活而聚集在城市,但长期的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忽视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如今,以人为本的问题已提到了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这是当代城市文化的最广大受众为主体的城市建设的自觉。在这个时代主题的要求下,增强自然意识对当下环境陶艺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对环境陶艺创作的启示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来源于老庄的道家思想。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章二十五》),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自然”,而是说“道”之法是“自然”,就在于“自然”。这样,“自然”就作为道的根本法则,根本性质确定下来了。庄子对天道的种种追问,如“天其运乎?地其处乎?”“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都在于揭示“道法自然”的宗旨。以境界为美,以体验为审美,以自然为美的极致,这是道家的美学体系,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的美学体系。显然,道家不仅是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也确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体系。道家美学的自然观的最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提倡化工成物。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一切有见识、有贡献的理论家和艺术家无不以“自然”为美。传统美学思想构筑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环境的审美理念,它体现出来的亲近自然,以自然中的山石花木抚藉心灵的审美思想是值得传承的。现在,城市建设越来越强调生态性,城市规划留有大片绿化用地、景观用地、自然生态区等,这既给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创造了更大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环境陶艺艺术应该从传统美学思想中得到启示,因地制宜,顺物自然,使艺术作品更好地融入到环境和空间中。
中国古代造园法则中有“相地”“因借”的概念,造园必先相地,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这种观点对环境陶艺创作是有启发意义的。环境陶艺要与环境充分地结合,只有在对环境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出环境陶艺的规划和设想。“因借”是指造园要因地制宜,依所在的地理、地形、地貌、地势而设计园林。“相地”和“因借”的法则都体现了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审美理念。这一审美法则对于当下环境陶艺创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前的环境陶艺创作与环境的分离是有些严重的,如某些城市街头景观陶艺就是一件较失败的环境陶艺。首先,在设计时没有从“相地”角度去考虑,它周边都是建筑物,是一个比较拥挤的空间,在这里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使景观小而简洁一些,艺术语言也尽可能单纯些。然而这件景观陶艺却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使这一环境显得更加拥挤。再者,由陶艺墙组成的景观陶艺是几位作者合作创作的,每位作者都极力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使整件作品显得非常零乱。可以想象,在一个交通拥挤的街头放置这样一组景观陶艺会给市民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相反,在该城市另一大道上的一些景观陶艺就显得很得体,在连绵的山林和宽大的马路当中放置了几件具有典型景德镇文化特色的景观陶艺,这既使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幽雅,又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传统造园的思想体现了不为物累、任其意遣,散淡、自如、疏放,以意觅景、凭心游园、意有所得、悠然忘归的审美境界,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古人曾经创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有诗意的理想家园。
结语
20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发展日益加深了人类对于自身孤独处境的感受,迷惘的现代人从心理萌发出关心自己的生存处境,寻找真正的自我、返璞归真的愿望。如何寻到失落的家园。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为我们找寻理想家园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现代环境陶艺作为时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赋予城市环境空间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质量。加强环境陶艺的自然意识,为大众构建一个美好的城市生态空间,使人的精神与自然和谐,引导人去追求一种美的人生境界,获得一种诗意的都市栖居,才能真正实现公共环境陶艺对人的终级关怀。
参考文献:
篇8
生态文学批评是文学研究和现代生态哲学思想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回应。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化批评思潮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形成,然后又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许多学者对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发起人同时也是主要倡导者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认为,所谓生态文学批评就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这一定义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把生态文学批评界定为研究文学乃至整个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批评,揭示了这种批评的主要特征。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这种特殊的方式对人类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进而通过文化批评来探索人类在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模式等方面怎样影响人对自然的行为,怎样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深入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类生存方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研究文学除了要研究怎样运用文学话语表达自然以外,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考察那些能决定人类对待生态系统态度和行为的所有社会文化因素,并把这种考察研究与文学批评联系起来。因此,生态文学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1]。
十多年来,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无论在学科化还是在体系化等方面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89年,美国西部文学研究会建议以“生态批评”来替代以前沿用的“自然写作研究”;1992年,成立了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紧接着在第二年该研究学会又创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六年后,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吸纳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为该组织会员。美国生态批评的发起人之一谢里尔?格洛特费尔蒂认为,生态文学批评在体系构建和批评实践方面将会按照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文学再现荒原即天然自然;第二阶段通过研究重现长期以来被众多文学工作者忽视的实体自然创作,广泛深入地研究有生态倾向的文学作品;第三阶段将会致力于研究通过文学语言对人类世界的重新建构,批判西方传统文化将人类与自然割裂开来并主张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二元对立思维。不难看出,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坚持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基本原则,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思维给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的危机。“生态”一词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那里体现了更为鲜明的实践价值,蕴涵了更为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努力将会培育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生态文化批判思潮将会变成一场将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对人类现代文明做出深刻反思的文化运动。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由于片面地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寅吃卯粮甚至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环境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西方国家首先步入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更是首当其冲。这时人们开始对工业与科技革命带来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已经认识到,如果人类不改变自我中心的立场,继续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那么在创造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埋下了人类自我毁灭的祸种,由生态危机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将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把生态问题引入文学研究领域,在文学研究中进行生态思考,尝试一种融合生态视角的文学研究方法,而文学研究领域生态思考的发展结果是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诞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又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即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这种环境伦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肯定人类价值高于自然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另一部分是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倡导人类与自然具有平等价值的非人类中心论思想。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思想,与此同时,它又借鉴了西方现代生态学涉入社会科学的理路,发展为独树一帜的生态文学批评思潮。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认为,自然界中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都有其内在价值,应当受到与人类同等的尊重;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其他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不应当把自然环境看成是仅供人类享用的资源,相反,应把它看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中心。因此,人类需要把善、同情等道德情感从人自身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哲学层面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哲学思想。第一,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主义的自然观与只关心人类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恰好相反,这种生态主义的自然观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因此它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同时,它又与专注于环境退化的症候,如污染、资源耗竭等等的环境保护主义不同,环境保护主义提出只要改善针对环境问题的管理方式,不需要改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但是生态主义自然观则认为,这种观点已经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层矛盾,必须以彻底转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及其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先决条件,因此在实践上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3]多布森(AndrewDobson)在《绿色政治思想》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态主义首先是从根本上怀疑目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它不追求一个高增长、高消费乃至高科技的社会,而是期望一个以更多劳动、更少物品和为人类服务需要的“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后现代社会,这一点明显有别于环境保护主义;其次,生态主义特别强调地球的有限性资源,在这个前提下来追问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是可能的;再次,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生态主义所关心的是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什么范围内才不至于干扰乃至威胁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而环境主义关心的只是人类对自然界活动的介入在什么程度上不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第二,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说这种环境伦理说认为,诸如物种、生态系统等非人类存在物具有和人类一样的道德地位,因此,人类对它们负有与人同等的责任和义务。一般而言,环境伦理说旨在系统地阐释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它假设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能够而且也一直被道德规范约束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美国教授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发表了《存在着一种生态伦理吗?》的学术论文,首次从环境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的概念,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他还出版了《环境伦理学》,该书认为,人必须从价值上摆正大自然的位置,在人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人类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然;也只有在这种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威胁着人类乃至地球自身的生存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伦理观要求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倡导人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主张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而破坏大自然与浪费自然资源,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人类需要秉承一种生态危机意识,才能担负起保护地球、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因此,环境伦理观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与自然界,构筑了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第三,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也意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生态智慧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文化研究者认识到,发掘和引入古代东方生态智慧,很可能为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找到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路。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异于西方的最显著的特征。以中国与西方比较,中国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合;而西方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分。中国哲学以人生观察宇宙,使人与天合而为一。西方哲学,则道德哲学(精神哲学)与自然哲学,各有领域,分送发展,源远而未益分。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来看,天人合一论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不分彼此、融为一体的和谐共生思想与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对割裂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的二元论的解构,存在内在的契合,富有极大的生态智慧。事实上,生态文学批评的这一发展倾向,为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走向世界学术论坛的契机。在生态批评的世界论坛上,许多人正期待着中国学者的参与,期待着来自古代东方生态智慧故乡的学者为绿色思潮的全球化提供更新、更多和更有启示性的精神资源。
总之,通过对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思潮的反思,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都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共生共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从根本上形成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篇9
一、 电子阅览室环境污染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1.人口流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人口流动频繁而空间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由于读者不断进进出出以及开放时间随之延长,大气污染物和各种微生物就会附着在灰尘颗粒上随空气一起进人电子阅览室。另外,有些读者在患病期间还来上机,一会咳嗽一会擦鼻涕,一会敲击键盘,有的将瓜子、糖果、饮料偷偷带进室内,一面聊天、查资料,一面吃东西,有的如厕后不洗手等。这些不良举动都会携带或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人体呼吸所排出的气体,人体皮肤器官以及衣物所散发的各种不良气味,都会污染室内的环境。
2.电磁辐射。俗话说:金无足赤。电脑,作为一种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和电器设备,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高效与欢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害于人类健康的不利因素。电脑对人类健康的隐患,从辐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电脑在工作时产生和发出的电磁辐射(各种电磁射线和电磁波等)、声(噪音)、光(紫外线、红外线辐射以及可见光等)等多种辐射“污染”;从辐射根源来看,它们包括CRT显示器辐射源、机箱辐射源以及音箱、打印机、复印机等周边设备辐射源;从危害程度来看,无疑以电磁辐射的危害最大。国内外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和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并可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身体组织与骨骼的发育,引起视力、记忆力下降和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3.环境噪声。近年来,噪声对图书馆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噪声源,其产生的噪声一般在65dB~70dB,此外还有打印机、交换机、照明设备、空调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很大程度地影响着电子阅览室的环境。人的机体和情绪,对噪声有最低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承受限度。通常,人耳听到的声音强度为50dB,对噪声的最大忍耐强度为90dB,过高的噪声可使人听力受损、视力受损,并会损坏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心理方面来说,噪音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心理症状,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气暴躁,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所以,只有创造一个噪声适宜的电子阅览室环境,才能使读者和工作人员产生稳定的情绪,并以充沛的精力去持久地学习、工作。
4.现代装修装饰、办公家具、电器设备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随着经济高度增长和科技技术含量的增高,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中大量使用化学物质。电子阅览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首先是室内装饰材料及电脑桌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中的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人造板材(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内含超标的甲醛。甲醛主要来自于制作复合板材所使用的脲醛树脂胶。这种胶具有胶接强度高,不易开胶的特点,是目前生产各种复合板材普遍使用的粘合剂。而脲醛树脂并不稳定,会不断地游离出甲醛气体释放到空气中,一旦家装家具遇热、变潮,甲醛就会从这些材料中挥发出来。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其次是装修中使用的油漆、涂料、防水材料及各种油漆涂料添加剂、稀释剂中含有有害的物质苯及其同系物。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些“隐形杀手”对机体健康的伤害是不可低估的。
二、 电子阅览室环境污染的防御措施
1.校领导要重视,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学校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高校图书馆建设现已大部分成为各大院校的“标志性建筑”,馆外环境是学校整体的一部分,从而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但对馆内的空气污染现象重视不够。往往出现一些错误观点:只强调开放时间、服务态度等问题,而忽视了环境问题;空气质量的好差,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多重的危害,再者它不大影响读者的阅览;历史遗留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如建筑设计上的不合理,对通风绿化、除湿等因素考虑较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决策的陈旧观念,对图书馆管理、服务、经营质量不够重视,对环境卫生掉以轻心,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清。我们只有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新优美、舒适的阅览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和改善读者的心理机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情趣,更好地吸引读者,才是对广大师生健康负责。因此校、馆领导要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空气质量的改善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在思想上重视、资金上大力支持。高等学府的图书馆应高瞻远瞩,重视电子阅览室的长远发展,使其在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2.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使其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应尽可能购买新款的电脑,一般不要使用旧电脑,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在同距离、同类机型的条件下,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还要注意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离屏幕越近,人体所受的电磁辐射越大,因此较好的是距屏幕半米以外要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合适的阴离子浓度和臭氧浓度等;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爽;电脑的荧光屏上要使用滤色镜,以减轻视疲劳。最好使用玻璃或高质量的塑料滤光器;安装防护装置,削弱电磁辐射的强度。
3.噪声控制。对于噪声的控制在建设电子阅览室时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如密封门窗,加设吸音材料或设备等。对于机器及设备,除应该选择用低噪声标准产品外,还可以通过检修、改装等方法来降低一些设备的噪声。如果硬件过于集中,可以扩大房间或将一些噪声大的设备与阅览区隔开使用,但应考虑到信息能够方便地传递,便于操作控制。同时空调系统也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震和消声,通风系统最好采用低噪声离心风机。除此之外,还可在房屋装饰上下功夫,如在墙壁上贴壁纸等,这样可减少声音的反射。在馆外种植隔音带如杨树、椴树等阔叶树,可有效地消除室外噪音的干扰。
4.选用“绿色环保”型用品。众所周知,大多数建筑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而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往往是几个小时甚至一连几天,特别是工作人员,长期呆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读者与工作人员身体必然受到程度不同的伤害。因此,图书馆采用的建筑材料应该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全部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特别是在电子阅览室其装修要按照简洁、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进行设计,房屋、装潢、家具以及电器选取、使用、维护都应符合环保要求。选用无污染或者少污染有助于读者健康的绿色产品,如选用不含甲醛的粘胶剂、大芯板、帖面板,不含苯的涂料,不含纤维的石膏板材等,都可以提高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水平。
5.提高电子阅览室的绿化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内养殖绿色植物不仅满足了师生的心理要求,同时,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使人在长时间的工作和阅读中获得放松。在室内养花种草不仅能够绿化、美化居室环境,还可以抵御室内有害物质的污染。比如,仙人掌、仙人球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及负离子;吊兰能在新陈代谢中把致癌的甲醛转化成像糖或氨基酸那样的天然物质。吊兰不仅吸收甲醛、二氧化碳、过氧化氯等挥发性气体进行有效吸收,也能分解苯,吞噬尼古丁。常春藤、能分解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壁纸中的二甲苯。所有植物中,无花观赏桦消除甲醛雾气的速度最快。红鹳花可吸收二甲苯、甲苯和氨,并且是很好的空气“加湿器”。扶郎花也是抵抗甲苯和苯的绿色武器。薄荷不仅能抵抗臭氧,还有杀菌作用。
篇10
中国媒介生态论与北美媒介环境论的碰撞,使我们得到了两种研究范式和方法,这对于拓展学术研究的思路,拓宽研究视野是大有益处的。但有必要从学理上对其差异进一步分析。从词义上分析,“生态”指主体(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任何研究对象)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状态,“生态”概念中包括主体,由主体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是两者关系状态的表述。所以,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首次提出这一词汇时,将其描述为: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媒介生态学这里,主体指媒介,它是研究媒介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如前所述的媒介与人、媒介与自然环境、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状态,是研究两者间的互为与互动,是关系研究;“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外界事物“,环境”概念中不包括主体。在媒介环境学这里,主体指人,媒介是构成主体人所生存的外在环境的重要因素。媒介环境学将媒介作为一个环境构成的要素来研究,研究其在技术的迅猛发展作用下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产生的影响,所以它立足于人,重在研究媒介。但无论哪一学派都必然研究媒介与环境,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从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自然的三个向度上来观照两论之间的差异。
(一)关于媒介与人
媒介环境学重在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属于影响研究。他们以媒介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人类的生活,从而造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结构性的变化入手,试图辨明这其中隐含的结构,并试着探明这种由媒介变化而导致的环境改变,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情绪的影响。波兹曼曾有过如下表述“: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具体地说,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它试图说明我们对媒介的预设,试图发现各种媒介迫使我们扮演的角色,并解释媒介如何给我们所见所为的东西提供结构”〔7〕。媒介生态学重在研究两者的关系,是在两者共在互存的认识下的两者间性研究。媒介生态学更为关注媒介与社会系统间的互动,它对于人的关注,体现在对于人与媒介间互动的关注。因为在媒介生态学论者看来,人与媒介间的互动会导致信息、能量、资源等的相互传递、沟通与共享,其中也必然体现出影响与建构的交互性。“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在处理‘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它既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现象和媒介生态规律的漫长认识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经验和媒介生态知识的逐步积累和系统建构。”〔8〕媒介生态学中的人仅仅作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系统中的一环,对于其观察主要体现在对于人与其他范畴发生相互关系时的认识与体悟。媒介生态学所观照的是作为生态的整体中的人与媒介、自然及社会的关系,而不是以人类为关注焦点展开的研究。
(二)关于媒介与社会环境或社会生态
媒介环境学鲜明地提出“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的观点。从自然媒介到社会媒介的变迁过程,不难得出如下认识:媒介已日益深入地介入到人类的生活中,媒介与自然、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难分彼此。媒介环境论者发现我们与世界交流的媒介传播手段,即我们使用的符号系统和媒介技术,恰恰是参与现实构建的基本因素,并在建构现实的过程中持续地发挥着影响。口语文化的社会、书面文化的社会、印刷文化的社会和电子文化的社会,其经济、政治、文化的特征也因为在不同的符号系统和媒介技术的参与下各有不同,这种媒介环境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正是结构性的。在观照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时,媒介生态论认为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已然构成一种彼此平等且共生的关系。媒介犹如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和生态系统,从属于社会生态系统,是其子系统之一,在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作用时,甚至还会与其他子系统产生竞争的关系,而媒介要生存于社会大系统中,就要促使自己内外兼修,要适应社会的大生态,还要维系自己内部的小生态,同时还要适应媒介行业内部的中观生态,试图在各种关系的适应与掌控中达到生存、平衡与和谐。
(三)关于媒介与自然环境或自然生态
媒介环境学很少讨论媒介与自然环境的话题,两者关系基本不在其关注的题域。但是在媒介环境论者对媒介环境学起源的梳理时,曾经提及对芒福德(LewisMumford)启发颇深的帕特里克•格迪斯(GeddesPatrick),格迪斯是英国生物学家、社会学家,也是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理论先驱之一。他对于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以及人类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给了芒福德深刻的影响。他提出的“人类生态”概念,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探索的方向。格迪斯的著作,证明了生物学原理能够给人类文化研究提供信息。作为媒介环境学公认的早期思想奠基人,芒福德的论著得以从城市这样的人造环境入手阐述其对于人和人类文明的影响,从而为媒介环境学的兴起奠定基础。但在此后的研究中,媒介环境学已经完全进入社会文化研究的领域。在林文刚《媒介环境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一文的结尾处提到“: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处的传播研究领域并不是在研究什么自然现象(如天体或相对论)的规律。媒介环境学者探寻的是人类社会文化,它们牵涉到很多难以捉摸和不可预知的变量(variables),例如各种各样的人类情绪、感觉以及动机,而这些变量由于时空或背景的迁异而千变万化。因此,媒介环境学是一个社会文化研究领域。”媒介生态学则特别强调媒介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媒介生态论者看来,人与媒介不仅存在于社会系统之中,也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必然会与其产生相互关联与影响。媒介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媒介所根植的自然地点,所在区域的自然状况是媒介生存与发展不可回避的必要条件。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是基于媒介生存与发展所在地点的自然状况,并探讨自然环境与媒介发展间的关联而进行。事实上,自然环境状况与媒介生存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形成有着毋庸置疑的关联性和必然联系。这种地理、气候、历史、文化间潜在的关系是不能在研究中回避的。媒介生态学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和研究的拓展,是媒介生态学能够生发出最为直接和切近现实的指导作用的所在。
三、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的同一与涵容
作为同为媒介研究的两个学派,在相互碰撞中实际上又相互启示,从学科研究的同门、学科研究对象的相同与相近来说,两个学派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一与融合。
(一)媒介生态论与媒介环境论的同一
两论虽然在差异中各自成长,但其在研究方面的同一性也愈加明显。其一,两论汲取的理论资源具有某种程度的同一性。谁也不能否认,20世纪初期技术的迅速进步给环境带来的后果,对于生态意识的崛起以及在学界也随之刮起一阵生态学范式及思维方式的旋风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人们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如媒介环境论者沃尔特•翁(WalterOng)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对宇宙的整体联系和演化史有了深刻而精细的知识,我们的确生活在名副其实的生态的时代。我们时代的特征是事物的相互联系,至少就人类的感知能力而言是这样的。”〔10〕无论是媒介生态论者还是媒介环境论者,他们受生态学的影响,都汲取了生态学意义上的“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养分。媒介生态论者驻足于媒介彼此之间以及媒介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媒介环境论者则从肯定人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出发,更为关注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其二,两论研究目的的同一性。无论是媒介生态学,还是媒介环境学,其研究目的都是为了谋求人与其所生存环境的平衡良性的互动与发展。生态论论者是在承认人与媒介共生的前提下,具体而微地关注媒介一方的发生与发展,并对此种状况进行相应地描述及对策研究。其研究根本旨在寻求媒介与媒介所在环境的平衡,根本上说是媒介与人生存环境的平衡。媒介环境学则更多地从批判的眼光指出现代社会的媒介本质,越来越多的媒介构成了人生存的环境。媒介构成了人生活的生态。媒介如何构成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媒介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或者改变了人,人又当如何应对,如何寻找到媒介现实下的人与媒介环境间的平衡。探寻人与媒介间的关系,在批判中寻找人与媒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良性互动,这正是同一称谓下的两论研究的共通之处。
(二)媒介生态论与媒介环境论的涵容
作为同为媒介研究的两个学派,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两者必然存在着交叉和涵容。首先,都以媒介为研究对象。无论是媒介生态学还是媒介环境学都是在媒介发展迅猛的当下,对于媒介的一种关注与研究。两派都强烈地意识到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彼此之间的这样一种共生的关系。媒介已然是世界构成中的一部分,是人类交往不可规避的手段,并且彼此间交融互生。媒介生态学对媒介及其生态关系的研究,往往具体而实际,致力于为业界提供策略方面的指引与指导。而媒介环境学对于媒介的研究,则以人为关切对象,致力于媒介技术的宏观视野,力图指明媒介技术对于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但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无论是具体而微的媒介,还是线条粗犷的技术分野,媒介始终在两论共同关注的视野之中。不论是出于传播研究的考量,还是文化研究的思索,两论都承认媒介业已成为构建当下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对象的同一关注,必然带来研究内容的涵容。其次,都以生态环境为研究题域。媒介生态学所关注的环境,是以媒介为中心,媒介所在生态圈层的其他因素的综合。在媒介生态学的有关研究中,媒介生存脱离不了媒介所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外部环境的作用,研究这些外部环境与因素,才能够为媒介的生存与发展提出因地制宜的策略。媒介环境学所指向的环境,则直指媒介技术本身。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媒介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容器”(芒福德语)。这种环境论,既提供给媒介研究与文化研究以新的视野,但也并未脱离具体的媒介而成为虚无的想象。媒介环境论者往往植根于某一媒介形式,但也必须结合这种媒介形式所存在的时代、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其他具体因素。换句话说,媒介环境学的研究中也必然考虑到媒介与其他文化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也即媒介构成的生态与媒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共生关系的肯定和强调,正是两论的共同认识,也必然会因此在研究中出现相互涵容。第三,都研究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两论从不同的向度出发,但关注的却都是媒介与环境间的关系。媒介环境学关注的是媒介形式构成环境,进而构建社会,形成文化,产生影响。如伊丽莎白•爱森斯坦(ElizabethEisenstein)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该书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印刷技术媒介产生的时间与背景,及由此产生的印刷文化,并进一步阐释印刷技术对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影响,从而导引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必然关联的宏大主题。而媒介生态学也关注媒介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媒介生存的影响,从而实现为媒介生存提供最佳策略的研究目的。如许多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对具体媒介及媒介现象的观察,像《媒介生态学视阈下作为空间的华莱坞电影》《从媒介生态看城市台民生新闻的困境》等媒介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往往针对具体的媒介或者媒介形式,分析媒介与所在环境间的关系,有的放矢地找到媒介生存与发展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或办法。显然,两论都承认媒介对社会的参与作用,并从媒介的角度重新审视社会与文化,对于政治、经济因素所起到的作用皆持肯定并审慎的态度。这种共识指引下的研究,虽因目的不同,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必然出现彼此涵容。
篇11
二、地理课堂中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是要改变人类自身的存在状态,建设新型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大力建设和推行的今天,中学地理教材中对于环境问题的探讨变得更多了起来,而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是承担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场所。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奋斗历程中,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的时候没有合理地处理和自然的关系,甚至无视自然的规律,最终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不得不承受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恶果。因此,人类必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在地理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保理念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这么说,地理教材是介绍、接触环境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作为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全人类角度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引下把环保贯彻到行动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诉求。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可行路径
1.直观讲解法
教师要精心备课,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有许多章节涉及到了环境问题,教材准备的资料非常详实,从不同的章节分为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呈现了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在讲授原理的同时把环境问题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到我国的水资源时,可以从短缺、污染等不同的角度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讨论可以采取的措施,从而让学生直观地面对我国的资源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2.图片引导法
在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典型图片展现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大气、水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浪费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当我们通过图片展现出非洲小朋友因为缺水而生活在困苦中时,比教师单纯教育学生保护水资源效果要好得多。
3.课外活动法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亲临其境。让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了解环境问题的由来及解决的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领悟,在体验中成长。
(1)举办环境知识专题讲座。教师可以结合近期的环境热点问题,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来组织专题讲座。教师可以提前把讲座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通过主题讲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
篇12
随着思想的变化,茅盾逐步确立了的批评观念。他的《读<倪焕之>》、《徐志摩论》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美学标准,从现实革命发展的角度,考察作家作品的思想实质、社会和美学价值,评价作品得失,显示出美学批评的犀利深刻。
在《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一文中,茅盾先生说:“认识生活和研究党的理论和政策,是不可分的,但应该指出,党的理论和政策只是作为我们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生活的指针”。电攀盾先牛坏提到:“如果不是把观察、体验生活和研究、分析生活统一起来,那末我们还是很难做到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概括和集中起来。”叼虽调不能仅仅局限在“体验生活”,还应该具备全面地历史地分析研究局部现象的能力。他还指出:“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社会生活,是社会各阶级的人与人的关系,他们的矛盾和斗争,他们的精神状态,思想意识等等。因此,不言而喻,文艺工作者必须同时既要有锐利的思想武器,即马列主义、思想,又要有广博、深人的生活经验。为当时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茅盾先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对作家的构思过程是这样定义的:“生活经验的素材要经过综合、改造、发展这样的一系列的加工,然后成为作品的题材。这一过程,我们称为:‘构思’。’州牲笋盾还指出:题材的产生是“作家按照他自己的世界观去解释现实,分析现实,并且从现实中拣出他认为是主要的、能够说明他的思想的东西,经过综合、改造、发展的程序而最后成为作品的题材。呵过一定义直到现在对我们仍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茅盾对于题材的思考还没有结束,他强调:“我们也不应该从形式上看问题,以为只有群众性的斗争和运动才算是主要题材。“。
关于作品中人物和环境以及典型问题,他指出:“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有趣、生动,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电从宏观上指导了艺术家对典型人物的创造。不但如此,茅盾先生也决不放过微观的技术上的艺术与手段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创作思想。他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夸张地描写人物外形的特征,也是惯用的手法,但过度的夸张会使得人物漫画化;夸张得不适当,会流于庸俗。人物的服装描写也不是没有目的性的,不应该‘为描写服装而描写服装。茅盾先生还特意把与典型人物密切相关的典型环境论述了一番。他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家常常要从各方面来考虑,在怎样的场合应该有这样的环境描写。不适当的环境描写会破坏作品的完整性,至少也要破坏作品的气氛。一段风景的描写,不论写得如何动人,如果只是作家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来欣赏,而不是通过人物的眼睛、从人物当时的思想情绪,写出人物对于风景的感受,那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点缀。”。
茅盾先生对文学的民族性问题的看法也是独到而精辟的。他认为:“文学的民族形式包含两个因素,一是语言这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二是表现方式(即体裁),这是次要的,只起辅助作用。对于民族形式,他承认语言是民族形式的首先第一因素,但同时又把作品中所表现的民族生活内容,也看作民族形式的重要因素。
针对那种认为现实主义过时,“现代派”是当代文艺思潮代表的论调,茅盾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代派与古典主义的本质都是形式主义。“现代派”的创作特征,只是在歪曲事物外形的方式下发泄了作者个人的幻想或幻觉,只是在反对陈旧的表现方法的幌子下,摒弃了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
综上所述,茅盾先生的文学批评,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评论视角。在茅盾先生的文学批评论著中,既有从宏观角度评论某一时期的某种思潮,也有针对某一作家或某一作品的深人分析。这种宏观与微观不断交错变化的视角,使他的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覆盖面宽泛而不空疏。
第二,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分析方法。茅盾先生批评的分寸恰到好处,很少有褒贬失当的现象。
篇13
一、可持续发展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
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尤其是环境恶化。今天,环境的全面污染和整体环境状况日趋恶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煤烟污染熏黑树干,造成生活在树干上的70多种昆虫由灰色变为黑色。科学家把这称为“工业黑化”现象,工业文明因此而被称为“黑色文明”。他们的批判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警示我们一定要抛弃工业文明。
尽管工业文明时代带给我们一系列灾难,然而我们对工业文明却不能简单予以否定。因为工业文明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武器,为工业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社会中,牛顿定律、量子力学、电磁感应理论、电子学、爱因斯坦相对论、控制论等科学技术成果,仍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未来文明如果离开这些成果则寸步难行。未来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只依靠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再者,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也是在工业文明的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化学工业这一被人们称为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祸首,却在很大程度上为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和产品。未来文明时代的人们仍然会有汽车制造业、电器制造业、机械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纺织和服装等行业。它们仍将是未来文明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保留工业文明大量有价值的成果的同时,对于一系列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势、实践中僵化模式应予以抛弃。如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牺牲环境求发展,重复建设的盲目发展,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承载力的高消费,高投人、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益的粗放性经营模式,“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式的“发展”,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搞建设,军备竟赛,国民经济军事化等等,这样才能在思维上和实践上抛弃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根据,克服由“人类中心主义”的近视性、局限性造成的对环境和生态的极度破坏。未来文明是不是绝对理想的、终极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绝对无污染的历史时代呢,如果这么认为,则未免陷人形而上学之中。人类对未来不要抱太大的幻想。它既不是纯而又纯的无一丝污染的生态净土,也不是污浊灰暗的黑色世界,而是以工业文明为基础又超越工业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否定和扬弃。所以它就会带有工业文明的印记,离开工业文明这一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持续发展文明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但从根本上又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文明又增添了关于生态保护、生态科技的新内容、新特点,消除和治理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它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环境产业,发展信息产业、服务产业,要开发和使用新的清沽能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文明是工业与生态学的结合,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状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它仍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文明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历史时代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古至今,人类都没能很好地协调二者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类早期认识自然和防御灾难能力的低下,导致人们甘当自然的奴隶。然而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相对增强,又导致人们蔑视自然,作自然的主人,同时各种利益(包括阶级利益、国家利益、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的驱动使人们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又加之认识上的局限性,使人们无法对自己行为做出预测,所有这一切导致人类从未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是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类获得自由解放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新的延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意识,并且这种意识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文明的兴衰。工业文明的兴衰正是由“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所制约的,人类实践的经验教训越来越昭示出: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当以资源的增值为前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否则,自然资源必然会日趋衰竭,人类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基础。自然界是均衡与和谐的,但这种均衡与和谐是脆弱的,人类活动应当限制在其后果与作用不使这种均衡与和谐被破坏到不能恢复的程度以内,否则必然会产生不利于人类的种种后果。生态文明要求工农业生产、人口生产、社会消费、科学技术发展等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项活动都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之基础上。
人类发展已经进人知识经济时代,这为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奠定基础。全世界各国开始重视人与自然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正在寻求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一面,自然的必然性是人必须服从的,但不是消极地服从,而是积极地服从。因此,应把人与自然之间看成是一种有机联系。人类必须以一种全面的态度对待和支配自然界,即对人类支配自然的强大能力进行全面的理解,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在实践中对自然科学进行全面的利用和支配,而不是片面地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当代新技术革命客观上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关系,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对自然的支配关系已经超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掌握,进人道德和审美的范围,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既不要像古代那样作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作自然界的敌人,要爱护自然,培育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文明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