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安全主题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安全主题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安全主题论文

篇1

1.我国建筑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成因

1.1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投资计划上做了一些体制上的改变,以往传统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当下的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安全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可弥补的管理漏洞,如政府主导安全管理导致管理涣散且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相关适应的经济和法律体系并未成熟。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得到完全地落实,基本处于一种比较分散的管理状态,真正能够起到行业管理作业的扳指可数,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施行标准和管理模式的不统一,管理工作的职责分配交叉不清,最终得到的只有“没利监管失控,有利打架不顺”的现状。

同时,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业主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有意地压低中标报价,在一定程度上对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措施费用不予认同并拒绝交付相关地安全费用,合同工期也在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被强力压缩。这样一来,施工单位就不得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忽略一些在自己看来不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有限地资金投入实现施工成本和工期目标,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1.2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

1.2.1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施工单位没有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部分施工单位虽有配备却没能真正意义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落实缺失,纵容施工劳务人员铤而走险,冒险作业,施工操作违章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有些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由于权限所限,在发现现场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请示上一级领导,而不能够直接向最高管理层反映。这样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情报延误,或根本无法实现向上通报和得到最终的解决结果,以致于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的整改。

1.2.2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脱节

我国建筑施工的劳务人员多为技术水平偏低的农民工,而实施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施工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施工单位和施工队伍的工长签订一项单项工程的成本合同,包工不包料,二者分别担负的责权很明了,质量安全基本是由施工队伍来负责,而施工单位只片面地追求产值和利润。在施工过程中,抢工期、赶进度的情况非常普遍,短期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施工质量和安全却被置若罔闻,安全隐患处处存在。

1.2.3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

施工单位参与投标活动,有意压低投标报价取得中标的优势,而在中标后从各个方面刻意削减投入和开支,尤其是一些规范要求的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如劳务工具、安全网等。这些安全防护设施按照规定应该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投入,但实际上并不能够完全做到位。安全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对安全生产是一种非常大的隐患。

1.2.4岗前专业培训流于形式

施工劳务人员多为农民工,要在施工准确前组织相关的岗前专业培训,主要是针对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训学习,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作业中的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防范教育。岗前专业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施工单位组织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级安全教育、变化工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班前安全教育等。问题是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组织有效地培训工种,仅仅是走过场,实际效果只是流于形式。本来为培训工种作资料记录并不真实,通常都是由施工单位由资料员一手编写,对于施工劳务人员的培训却没有真正达到作用。

1.2.5转包、分包及以包代管

施工单位中标以后,将工程以分包的形式装包给施工队,施工单位和承包队伍共同牟利。施工单位凭借自身拥有的资质中标,通过中间人承包,包工队专区大部分利润,而施工单位仅仅是赚取小部分作为中标的劳务费。可以想象,这一小部分的利润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完整项目部的正常运营,施工单位不得已地疏于对现场施工质量及安全的管理,而现场施工安全的管理职责主要就在施工队伍的管理。但是,施工队伍并不受上级相关监管部门所限制,任意妄为,胡干蛮干的情况都是造成安全施工隐患的重要原因。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议

2.1中央或地方有关施工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控

中央政府有关施工监管部门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对建筑市场经济机制实施操控并发挥其基础性配置作用,同时保证为建筑市场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另外,还需了采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策略通过各级监管部门落实对建筑施工实施严格的监控与管制。严格推行安全施工生产的市场准入(即建筑安全资格问题)和退出机制,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把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资质关,杜绝一切依靠挂靠实现分包代管等转包现象。根据我国《建筑法》内容要求拟建工程所在当地的有关监管部门也需指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定并给通过安全资质审查的施工单位颁发安全生产的资格认证书,未取得资格认证书的施工单位将不被视为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资格。

2.2加强各方在工程安全施工监管中发挥的作用

2.2.1业主单位

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就施工安全问题应达成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必需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劳动保护、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生产安全的政策与方针。业主单位也要具备安全管理组织体制,对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人配置齐全,并制定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2.2.2监理机构

加强监理机构下属从业人员的队伍素质建设,尤其是在施工安全责任无法明确确立的情况,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制衡体制和手段提高每一名监理人员的施工安全责任意识。

2.2.3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控制安全生产应施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人。施工现场环境必须要达到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施工劳务人员必需经过严格的岗前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3.结束语

建筑施工生产安全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施工质量双重保障的基础上的。施工项目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和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我们还需进一步认真积累和总结更多的生产经验,探寻更为科学的安全管理办法,依靠落实更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检查制度,才能够真正实现事故零事故的突破。

篇2

主要是制造厂家不按标准和规范要求生产,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厂家本身对标准和规范不够理解或理解不透;二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迎合市场,人为取消一些安全保护装置。

(1)无安全停靠装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安全装置,当吊篮到达建筑物的

基层需要卸料时,可以放下该停靠装置,使吊篮落在架体上。此时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以缓解钢丝绳的疲劳和保证工人进入吊篮卸料的安全。目前工地中很大一部分提升机没有这种装置,有些生产厂家人为地不把这种停靠装置加装进去,也有些是设备操作人员故意拆除该装置,在作业时不愿使用停靠装置,这都是不合规范要求的行为(这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坚决纠正,否则停止使用——编者)。

(2)采用单根钢丝绳。现在有许多提升机仍采用单根钢丝绳悬挂吊篮的做

法,钢丝绳在运行中的载荷较大,经常出现钢丝绳断裂造成吊篮坠落的事故,因些规范要求必须采用双根钢丝绳悬挂吊篮。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了四绳提升机钢丝绳的串法或双筒卷扬机的安装方式,降低单根钢丝绳的受力荷载;二是吊篮上安装动滑轮的方法,钢丝绳通过天梁上的定滑轮,再通过吊篮上的动滑轮,这样可以使钢丝绳的受力载荷降低一半,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过载造成的钢丝绳断裂。

(3)对高架、低架提升机安装要求区分不清。通常我们指超过30m以上的

提升机为高架提升机。高架提升机在安装时与低架提升机相比要求更高,而厂家却往往忽视。比如规范上要求高架提升机不能采用摩擦式卷扬机作为动力、不能采用缆风绳只能用附着架、高架提升机要有下限位装置和缓冲装置等。

(4)吊篮无安全门。目前吊篮不安装安全门已非常普遍,设备操作人员图

操作方便,随意拆除吊篮安全门,规范上要求的必须有安全门并宜采用联锁的形式。

以上4条,都是JGJ59-99标准中规定扣分的(作为生产厂家,生产这样低劣的产品,实该关门整顿——编者)。

2.安装方面

目前的提升机大都是施工企业自己安装,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差,不懂标准和规范要求,在安装中存在有许多问题,因此急需规范这方面的管理。

(1)架体基础不稳。规范上明确规定高、低架体安装时对基础的具体要求:

高架提升机的基础应进行设计计算;低架提升机在无设计要求时,可按素土夯实后(承载力不小于80kPa)浇G20砼,高300mm。可是现在很多提升机都没做到,有些更是没做任何基础,仅仅将架体立于地面,使架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2)入口防护棚搭设不规范。主要问题是防护棚搭设的强度,即防坠落物

的冲击能力不足,另外就是防护棚搭设的面积不够,规范规定防护棚搭设要求是低架前后3m、高架5m左右,宽度稍大于架体宽度。

(3)卸料平台搭设不规范。卸料平台搭设稳固与否直接影响到操作工人的

安全,这也是井架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严格要求来说,卸料平台应该做成独立式平台,即该平台的搭设只能是单独从地而立杆或建筑物拉结的形式,不能与脚手架连在一起,以避免影响脚手架的稳固。

(4)附墙架和缆风绳安装不规范。附墙架和缆风绳是稳固提升机架体的装

置,最大问题也是安装不规范。比如,附墙架要求间隔不大于9m,缆风绳应10~15m设一组,且每组4根。另外,缆风绳材料要求采用圆股钢丝绳,安装时要有适当的拉紧力等等。

(5)上下极限限位器不安装。这分别是防止吊篮冲顶和直接与地面撞击的

装置,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上极限限位器不能省去。

(6)楼层停靠门安装不规范。规范要求该停靠门高1.8m,且与架体保持一

定距离,并宜采用连锁装置。

(7)无立网防护或立网防护不全。这方面施工企业往往不够重视,其实这

不仅是安全防护的需要,也是文明施工的需要。

3.使用方面

如何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关键。由于建筑工人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同时安全培训力度不够,也往往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1)设备使用保养维护不够。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性能不了解,对设备缺乏保养维护,造成比如电动机、减速机、卷扬机等设备漏电、异响、振动,从而使设备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也直接影响现场的文明施工。

篇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现如今的建筑产品种类多样,安全始终是建筑行业重要的建设要求之一,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和具体的施工管理者们需要给予足够重视的部分,同样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事项。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管理。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使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1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普遍形成强烈的安全施工意识

安全是第一位的,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需要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但是在很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烈的问题。没有较为全面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实际施工和管理时,就不会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当前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将工程建设的结果放在首位,一味追求工期。同时,很多建筑企业所使用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违章操作和违规施工的问题仍然存在。施工人员,没有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形成较为全面强烈的安全意识,遇到这类安全问题时,没有及时与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商[1]。

1.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这方面的体系不够健全,给很多工作的顺利展开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没有对安全施工中的各项施工环节进行包括,造成了很多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实施的时候,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机构以及卫生保卫机构等形同虚设,很多需要这些机构执行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很多安全施工管理的指标无法完成,这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2]。

1.3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时,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露天高空的环境下完成的。参与到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单位较多,相互交叉的工种又很复杂,因而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每个施工单位实际能利用的空间是有限的。立体交叉作业为建筑施工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恶劣的施工环境,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对实际施工人员的安全情况造成一定威胁[3]。

1.4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人员,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能进行的实际管理工作也是有限的。施工人员自身水平,限制了他们积极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管理知识的人员较少,能将其进行有效实施的人员更少,这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大的。但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却是很多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4]。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很多从业人员,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这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不利的影响。同时没有充分的安全意识,将会给建筑工程的安全工作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同样也是影响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时,不仅需要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而在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构,做好安全培训和生产、安全和建筑企业自身发展之间的工作,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选派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业务经验[5]。

2.2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很多建筑企业中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给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严重和影响,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较为科学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时,需要保证各项建筑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科学合理,发挥良好作用。建筑安全管理制度,通常都是企业自己编制的管理制度,其中综合考虑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企业建筑工程中的要求,以及企业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的各项施工规范等等。在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时,可以积极吸取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与其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包含了明确的安全管理思想,融合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情况[6]。

2.3完善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环境较为恶劣,就容易给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现场施工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现场清理工作,将可能会影响到施工效果的因素予以排除。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是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部分现场管理人员的态度不够端正,需要予以教育。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的脚手架搭设问题、模板工程以及基坑支护等问题,要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进行各项工程建设时的各种施工环境都是安全可靠的[7]。

2.4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时,不仅需要保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建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机构,为开展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时,要能够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通报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保证施工中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3总结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没有普遍形成强烈的安全施工意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健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以及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其中包括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施工现场环境,以及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作者:邓剑平 单位: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丽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门窗,2014(1):51-52.

[2]石新平.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191-192.

[3]张国治.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对策刍议[J].江西建材,2015(17):296-297.

[4]闫晓洁,闫智慧.浅论城市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J].建筑安全,2014(2):39-41.

篇4

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保证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其它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由此可以看重出,建筑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建筑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建筑业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措施,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1. 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1.1人为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思想和行为引起的,具体体现在:①管理人员违章进行指挥:②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检力度不够,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和重视;③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定进行违章操作;④管理人员没有给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⑤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等因素可能会形成安全隐患,进而有可能演变成安全事故。

1.2客观因素

物料、机械及生产对象等生产要素统称为物,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物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释放一定的能量,如果某些能量过量的释放出来,就很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有:设施的安全度不够;所用的材料不合格;施工所用机械不合格;缺乏物的防护措施以及有害物质。在建筑施工过程总中,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2. 安全问题控制措施

2.1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施工现场一线的操作工人,他们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而且流动性大,自我防护能力较差,没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在近年来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当中,大约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都是民工自身原因,因此要不断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杜绝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让不安全因素被消灭在萌芽当中。

2.2加强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的安全的法律法规。

(2)要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树立安全的价值观,共同创造良好安全的施工环境。

(3)不断完善企业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让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开展一些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从实质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建立一整套包括安全奖励、员工福利、人文关怀、安全考核、安全行为和责任约束等机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3加强落实和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

(1)要明确责任主体,使员工增强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其制度,把相关的安全责任核实到各个部门和具体岗位上,真正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要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各个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项目的总包要对各分单位进行督促,是各分单位建立合理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予以落实。

(2)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签订安全责任制合同,依据合同进行抽查,并在每一季度末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年终进行评定。

2.4加强安全生产科研和技术开发

(1)要建立有效的防护体系,有计划和步骤的对安全技术进行开发和改造,使其安全措施接近标准化。

(2)不断对工艺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减少不安全因素,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要同步实施安全技术。

2.5建立新的安全工作管理方法

(1)采用“抓两头、促中间”的管理模式,制定标准化工地的相关标准,并以标准化工地为榜样,不断落实现场的基础管理。

(2)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要对安全的监管模式进行改进,要对二级单位进行重点检查,督促检查二级单位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落实。

(3)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对分包单位的安全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意识等方面进行信用体系评价,使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诚信制度,对有关不良行为要严厉制止。

2.6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在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要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严格进行检查。不管是做什么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要从根本上做到安全生产,就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教育培训,然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7建立安全生产统筹基金

企业应该建立安全生产统筹基金,将安全生产中必须的投入作为一种制度,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基数,根据一定比例投入安全技术经费,这些经费将用于安全经费、奖励及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为安全生产管理和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企业还应该制定不同招标方式项目的安全经费标准,制作经费使用明细表,从而确定各项工程应该投入的安全经费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提取安全经费的制度。

2.8加强重大危险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想要从根本上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控制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企业与项目部必须签订“重大危险源工程安全控制责任状”,在施工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及应急方案、监控措施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定,对有重大危险的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2.9需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除过采取以上几点措施以外,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安全与规模的关系。(2)安全与进度的关系。(3)安全与质量直接的关系。(4)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5)认识到安全与危险并存。(6)安全与工程实施过程的统一。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3. 结语

建筑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问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过程,它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业所有的施工操作都与施工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应该将现场操作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有机结合,严格遵守安全法律法规,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从而尽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如果每个人都高度重视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就可以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宁.加拿大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考察报告[J].中国勘察设计2002(2).

[2] 李有国.EPC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8(34).

[3] 杨庆山,李敬楠.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控制[J].价值工程.2010(4).

篇5

一、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措施指的是,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探究的基础上来确保施工基本要求,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从建筑施工的基本特征入手对施工安全所潜存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究,针对施工作业当中有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安全问题开展全方位的预测,在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这样才能够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将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的程度。

2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作用

2.1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可促使施工安全管理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加强

目前的建筑市场大环境下,我国建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当中,施工技术、施工工艺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为使得职工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可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把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有效综合起来,促使本企业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要知道,唯有提高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2.2促使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技术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丰富劳动力市场,增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出自农村地区,都是一些没有经过专业的施工培训的农民,因他们知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欠缺一定的安全保护观念,为此,则需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定期知识培训,转变其固有的传统思想,提升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这样才能够促使施工效率及社会生产力水准得到显著的提升,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2.3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建筑施工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在建筑业中,施工事故频发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然而,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或多或少的危害,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建筑施工作业当中,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对于整个建筑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则需要在平时的时候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观念及安全技术具体操作,严厉避免有违规施工的情况存在,可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够将施工安全问题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佳的保障,这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基本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只有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够促使施工安全目标得到最终的实现。在建筑施工作业当中,施工企业需从建筑施工中潜存的不安全性要素、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准求,采取与之对应的保险、保护、救助等一系列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与此同时,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是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主要内容。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教育培训系统,创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针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定期检查,从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着手进行安全方面的工作。作为施工企业则需创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以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机制及具体操作流程,施工项目负责人要肩负起建筑施工的具体责任,真正的落实安全生产机制,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完全遵循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安全工作的实际安排。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建筑施工的前提性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作业的施工组织、技术及经济文件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建筑施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保障性作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筑工程具体施工。对施工组织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做好施工组织平面工作的分布。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需要针对施工组织各项工作作出科学的安排,以免使得现场施工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防止有影响施工人员施工的问题发生,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作业流水线的科学安排,以免出现危险性的交叉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够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完全安全施工。

3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建筑施工现场当中,需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安全警示标志,提前做好相关季节性的准备施工作业。建筑施工前期,需要施工部门负责管理技术工作者针对施工技术情况作出详细的施工人员安排,在经过双方签字后加以确定,施工部门则需在施工现场入口的位置、临时用电设备、出入通道入口、隧道口、基坑边沿及有害危险气体等危险的位置,设置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与此同时,施工部门需要从建筑施工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及季节气候的改变状况入手,在施工现场采取与之对应的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三、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措施

大量的建筑施工实例表明:文明施工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这一认识在当前已经获得乐大部分施工企业的重视,唯有文明施工才能够促使施工安全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为自身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安全文明施工技术系统

建立建筑文明施工,推行文明施工作业。建筑施工具有明前的管理特征,同时对于施工技术有着较为严重的要求,而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一体化,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则一定要利用先进的安全文明施工技术,在现有的建筑施工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做好各项施工作业。施工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目标是创造施工生产安全文明状态与对施工安全的一种规范化处理。施工安全文明包含了利用先进的安全文明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进行工程施工作业,然而施工安全文明行为则是对施工安全文明作业的具体实际操作。

2施工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为建筑安全生产的关键性构成单元,其中,施工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施工安全不仅仅需要促使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需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这对于促使工程质量及工程效益的提升有着实际性的作用。

结束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当中,需调动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发挥每位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为创建安全的、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贡献自己一份专属的力量,同时为创建安全生产所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篇6

在现在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加强建筑结构的设计相对较为重要,简单的说也就是保障建筑使用的安全与实用,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1.1 加强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必要性

首先建筑结构的设计安全程度将对工程的质量以及造价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就应该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这对建筑的施工以及使用都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我国的发展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这也就必须要加强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以此来保障人们生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此外,建筑的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提升,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现代化的建筑结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风格等外在形态较为重视,这就要求在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性进行控制,在保障外观的美化与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建筑的安全性。

1.2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性

由于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对各个方面的控制与管理也逐渐的趋于完善,这就要求加强对结构设计的控制,因为建筑结构的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与依据,因此,建筑的设计安全就是工程施工安全以及建筑质量的前提。由此可见,建筑的结构设计安全是工程的关键,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工程造价的管理。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当中,应保障设计的科学化与合理化,以此来为人民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抵御,可以确保建筑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应具有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2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逐渐的趋于稳定化的发展,但在对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下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2.1 抗震性相对较低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的设计进行规范,明确要求建筑应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而在实际的建筑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抗震性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就从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地震来看,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没有满足国家的抗震标准,这也就对人民的人身以及财产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同时,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的抗震性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就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考虑,将其流于形式。由于我国的范围较广,各个区域之间有其独有的特点,所以在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保障设计人员对地区的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设计。

2.2 设计的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筑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这也就造成部分的建筑类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状况,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首先,有的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节约成本,在对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成本过于克扣,对建筑的安全以及质量并不重视,这也就为建筑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例如在对钢筋进行配筋的过程当中偷工减料,导致其使用的期限较短,并且容易出现变形。

2.3 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由于设计单位的员工经验的不足或者是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较差的原因,也就导致对建筑的结构设计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状况,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为建筑埋下安全隐患。同时也有的设计人员对外观过于重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明知道建筑公司对外观的要求是行不通的,但为了利益,没有提出异议,这也就导致建筑的危险性,虽然这一状况在设计单位相对较少,但仍是存在的。此外,由于设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知识并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也就导致其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风险。

3 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

对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也是工程的关键工序,这就应该加强对设计的重视,从设计中来加强建筑的安全性,保障设计的安全以及实用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以下对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加强建筑的安全性建设。

3.1 严格遵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想要加强建筑的质量,并保障建筑的安全问题,就应该按照我国对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来对结构进行设计,加强建筑的质量。国家对建筑设计的规范不仅是从技术上,而且是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控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可以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对建筑设计单位进行约束。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的趋于完善化发展,建筑的结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应进行监督,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来鼓励相关的人员进行举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3.2 提高建筑设计的抗震性

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当中,应保障建筑的抗震性达到国家的要求与标准,并要求相关的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对我国近几年所发生的地震区域的建筑物进行分析,对抗震因素进行了解,保障建筑物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抵抗,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发展。此外,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进行了解与掌握,并对其有足够程度的重视。

3.3 加强设计师的质量意识

对建设结构进行设计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这就对设计师有一定的要求,对理论知识、工作态度、创新思维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应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还要求设计师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并做到按规范设计,在保障结构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设计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求设计师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加强对新事物的学习与接受,并对建筑中的抗震进行正确的认识,确保建筑的安全。

3.4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的加快,相应的规范也在不断的完善,但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由于科技的发展逐渐的加快,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发展较快,在建筑行业中也逐渐的融入了先进的技术,但是有很多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对先进的技术不能进行熟练的使用,这也就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就应该在设计单位定期的进行培训与教育,加强设计人员的相关技能水平,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以此来加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安全与质量逐渐的受到重视,由于建筑结构设计是影响建筑安全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虽然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的趋于完善,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对建筑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博,石国栋. 试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科技信息,2012( 4) : 88-89.

篇7

近几年,在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问题。建筑单位想要解决当前建筑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不仅必须需要政府的帮助,而且建筑单位还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规定,与此同时,相关的设计人员更需要坚持不懈,努力改进和创新安全设计方案。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满足了不同家庭对家用电器的需求,同时在用电安全层面上,也提出了大量保护措施。然而,目前,电气事故每年都在呈增长的趋势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建筑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而且又提出了一些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2 建筑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电气工程阶段的接线、连接质量与色标不满足要求

在安全问题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很多建筑单位在使用多股导线时不仅没有使用铜接头,而且也没有在表层上镀锡;第二,和开关、插座等在连接接线端时,通常会出现在一个端子上接有多个导线;第三,接线头在外,而且导线排列不紧密和整齐,同时也没有捆绑包扎;第四,导线在接线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从而混淆了接线的色标。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接线技术并没有完全熟练掌握;有关工作人员在购买材料时没有按照要求去购买。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在进行多股导线连接时,必须要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导线排列要紧密和整齐,而且在剥线头时必须要使所有的线头都同样长;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需要购买相应颜色的导线。

2.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开关盒、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科学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线盒深度过深,且高度不一致;面板和墙体留有较大的缝隙,面板容易被污染,且易弯折;开关的固定螺丝松动;线盒中的导线过少等,进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预埋线盒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线盒;在安装面板时制定的坐标不准确;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针对此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和土建方配合施工,将线盒准确定位;如果预埋的线盒天深,那么可以采用加装线盒的方法将线盒预埋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在安装好面板后要将裂缝填补满,不可以出现缝隙,同时还要保持面板的清洁;相关的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在接线过程中不能出现错接现象的出现。

2.3 建筑电气工程灯具安装不合理

建筑电气工程灯具安装不合理,进而引发各种安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灯位安装不在中心位置上;灯具的链条不平行;对天花板上的筒灯开孔过大,且形状不规则。产生上述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在安装灯盒的过程中,没有对准位置,进而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熟悉施工相关验收要求;用户在购买灯具时,完全忽略了灯具的质量,筒灯开孔尺寸和灯具大小不匹配。针对上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例如:在安装灯具前,必须要找准线盒的中心位置,减少偏差的出现;在购买灯具时,不可以选择过薄的玻璃罩,有效避免破裂现象的出现;对天花板上的筒灯开孔时,要先选好灯具,按照尺寸来开孔,而且要求灯具外圈要紧贴天花板,不能留有缝隙。

3 建筑电气工程应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3.1 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电气的安装必须要得到业主、开发单位、建设单位的重视。将电气安装工程看作是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同时也助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快速提高,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3.2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如今,将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管单位的资质能否和承担的工程项目相适应,成为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前提,而且也是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所以,监管单位要在施工前认真审查各个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与此同时,还要对材料、机械设备厂商的生产合格证进行认真审查。

3.3 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

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是保证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要控制材料的购买渠道,对建筑电气工程中所用到材料、器件、设备等都需要从较正规的生产厂商购买;第二,严格执行进场验收制度,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和设备都要认真检查其合格证,对于国家已经安全认证的产品要出示相应的安全认证证书,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保证所有的材料与设备的规格、性能都能够满足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要求,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

4 结束语

总体说来,近几年,我国已经发生了很多建筑电气事故,而且电气事故每年都在呈增长的趋势发展。电气事故给各地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来说,要快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为了解决当前建筑电气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电气安全防护质量。由此看来,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筑电气工程安全及质量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也是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性能满足设计与检验标准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筑单位对更加注重安全和质量问题。通过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等措施来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革.浅谈常用的建筑电气工程安全保护[J].科技资讯,2010(23).

篇8

电力通信系统提供的通道在电力系统事故的状态下可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可靠动作,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性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系统事故。因此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通信网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电力通信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意义重大。为确保电力通信的安全畅通,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电力通信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中的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1、防电磁干扰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它是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高速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介质,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虽然载波通信好处不言而喻,但是载波通信在电力线路中所受到的各种干扰也是不容忽视的。

电力通信中电缆是一根高效的接收和辐射天线。另外,电缆中的导线平行传输的距离最长,因此导线之间存在较大的分部电容和互电感,这会导致导线之间发生信号的串扰。电缆处于电磁场中时,电缆上会感应出噪声电压。电磁场在电缆上感应出的电压分为共模和差模两种。共模电压是电磁场在电缆与大地之间的回路产生的,差模电压是电磁场在信号线与信号地线形成的回路中产生的。当电路是非平衡电路时,共模电流会转换成差模电压,对电路形成干扰。由于信号线与信号地线形成的回路面积很小,因此噪声电压仍以共模为主。解决电缆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对电缆进行屏蔽。

电力通信设备也是受干扰的对象,电磁骚扰可能是电磁噪声、无用信号或传播媒介自身变化,它可能引起设备或系统降级或损害,但不一定会形成后果。电磁骚扰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电磁干扰则是由电磁骚扰引起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下降后果。电力系统中通信设备(其实包含所有电子设备),特别是变电站内设备,处一个十分恶劣电磁环境中,所有带电设备均是干扰(骚扰)源,任何一根载流导线就是一个辐射源。更应该考虑抗干扰措施。虽然电力通信对设备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及设计标准有很高的要求,我们还是应该注意考虑设备机房的屏蔽,以及采用直流开关电源和 UPS ,以隔离电源传来交流干扰信号。

2、防雷

由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精密度和集成度越来越高,这些高精度的设备中内置的集成模块,其过压、过流保护能力很弱。一旦遭受雷电灾害,轻则造成机器损坏,重则造成网络瘫痪、重要数据丢失,对电网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防雷技术对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微波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

2.1 针对雷击侵入通信设备的途径有如下几条:

(1)雷电直击户外输配电线路,而后雷电波沿电力线侵入机房电源设备,损坏通信电源开关、保险及整流模块等。

(2)雷电直击微波天线铁塔,雷电波沿天馈线迅速侵入通信设备,直接损坏与馈线相连的微波收发信机,造成设备损坏。

(3)雷电直击在通信架空电缆线路上,在线路上产生的瞬间过电压,沿电缆金属外皮迅速向线路两端扩展进入机房,损坏与通信电缆直接相连的音频或数字配线架、造成用户电路板损坏等。

(4)雷电直击变电站内避雷针,雷电流通过避雷针引下线流入接地网,造成地电位升高。当设备接地不良,接地电阻阻值较大时,会造成微电子设备损坏。

2.2 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防雷措施:

(1)设置一套良好的建筑物避雷带、避雷网,并与建筑物主钢筋一起接地;

(2)外置设备(如:天线)应尽量置于建筑物避雷网的保护角度范围内;

(3)采用电源线或数据线、信号线共地的接地措施;

(4)在电源、信号或数据线各进出口安装性能可靠的专用防雷器;

(5)室内的设备应尽量远离避雷导电体;

(6)室内布线,包括各类传输线最好能加有屏蔽线并两端接地。

3、防静电

通信设备,特别是程控交换机内部电路采用了大量的半导体MOS 和 CMOS 等器件。由于这类器件对静电的敏感范围为25V~1000V,而静电产生的静电电压往往高达数千伏甚至万伏以上,这样高的静电电压足以击穿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由静电引起的故障可以涉及到交换机的各个部位,严重时还可造成交换机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我们对机房及进出机房要有一定的要求。机房应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支架要可靠地接地。墙壁也应做防静电处理,机房内不可铺设化纤类地毯。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内要穿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避免穿化纤服装进入机房。交换机柜门平常应关闭,工作人员在机房内搬动设备和拿取备件时动作要轻,并尽量减少在机房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以免物体间运动摩擦产生静电。备品、备件应装在防静电的塑料袋内。

4、防火

由于通信机房内设备比较集中,电缆、电源线路比较密集因而机房对防火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因此,机房应按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同时使机房值班人员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断加强防火意识。

5、防尘

灰尘主要是对通信设备影响较大。灰尘可以引起电子器件绝缘不良,金属插接件和金属接点接触不良,灰尘还对电子元器件和线路板有腐蚀作用;灰尘还可阻碍元器件的散热,导致机内温度升高。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元器件上的积尘容易造成静电吸附。因此,应采取保持机房洁净的措施,如设置较严密的双层铝合金玻璃窗,空调机内配备过滤器,尽量减少人员出入次数等。定期对机房及设备进行有效的除尘处理。

6、防鼠

机房内也应该做好防止鼠灾的措施。特别是变电站的机房地势一般较低,如果机房内可能有老鼠,应该将电缆的进出口用油泥封死,通信机柜的柜门平时应关闭,在不同地方放置鼠药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7、结语

电力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中,要由过去的事后性被动检修,转变成事前的预防性主动维护,认真分析通信设备的运行状况,找出影响运行的因素和可能影响运行的问题,加以克服,提高通信设备的有效运行,保障电力通信网的畅通,为电网安全、经济、稳定的运行提供服务。

篇9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Safety managemen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土地匮乏、人口密集等不可逃避的困境。而这一难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如今的发展势头。现在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寄希望于高层建筑,以提升土地单位面积的使用率,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以及经济发展需要。但是现在的高层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不断钻研,在施工工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其中的施工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是现在高层建筑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制约着高层建筑的健康发展。

1、高层建筑的特点与现状

安全施工是高层建筑中的核心部分,而如何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则是整个施工管理的管理目标。主要是保障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项目的成功达标,因而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针对高层建筑施工项目来说,安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了,这主要与高层建筑的特点有关。

1.1 高层建筑的特点

(1)高。高层建筑的首要特点就是高,因而建筑项目的层数也较多、工程量较大、高空作业的比重较多。在施工工程中,高层建筑就需要更多的垂直运输以为施工提供原料,而高空作业的人身安全以及防范措施要求也较为严格。

(2)深。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因而需要较为坚固的地基作为基础,保证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稳固性。所以这里所说的“深”指的是建筑物基础埋的深度,而埋得越深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结构,以免因挖掘不当而引发事故发生。

(3)长。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大、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因而必然会使得整个施工周期较长。其实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不光是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其实它在设计阶段与审核阶段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勘测与考察,因而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少。

(4)密。之所以建筑高层建筑物就是因为土地资源的稀缺,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高层建筑物一般建筑在市中心地区,因而在建筑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地下部分进行详细的勘察,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2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现状

(1)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不利于防范措施的实施。由于大部分的高层建筑的施工都是在高空进行,而物料向高空运输也不方便,所以如果高空作业时发生意外也不便于开展施救措施。例如,高空发现火灾事故,此时自来水的运输就没有路面方便迅速,进而错失了灭火的最佳时期。

(2)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防范意识降低。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因而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很多施工人员容易精神麻痹,进而降低对安全管理意识的重视。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需要进行专业检查与维护,但是在高层建筑项目中设备一般用一到两年时间,长期的使用致使相关人员对设备检测这一环节的忽视,从而造成重大的施工事故的发生。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

(1)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由于高层建筑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因而易造成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容易产生感官上的疲劳感,进而引起施工人员对对有些问题不够重视。此时应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积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定期开展安全防范常识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教育课程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针对不同的施工部门开展不同的内容的关于安全事故的课程,以增强施工人员对近期工作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施工人员对行为规范反思、总结。

(2)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通过对施工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内容的划分,将整个工程施工责任落实到人,将工作成效与个人的责任相联系起来。这样做既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也可以增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性。

(3)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首先,在施工前应该做好安全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一,对施工工地的实地勘察,已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二,根据施工项目的大小,准备充分的安全防护设施以满足施工人员的需求。其次,要在施工工地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活动,并根据每一个施工部门工作性质的不同开展不同的技术培训工作,以提升施工人员面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最后,根据安全管理条例制定出相应的平定准则,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评定工作以及审核工作,从而保证安全工作的落实与开展。

3、小结

随着施工设备的不断更新、施工技术的日臻完善,现在的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高度。然而,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是高层建筑中不变的主题,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技术得到不断改进的今天,相应的施工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如今高层建筑的发展。从实际经验中寻找突破口、结合现代管理手段,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以全新的动态管理理念将安全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好地为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跃,刘宗仁:高层建筑施工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一、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现状

首先,缺少有效的安全培训教育。当前,建筑施工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大多为农民工,且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很多施工队伍轻视甚至忽视对他们的安全培训,导致他们中有部分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1]。

其次,管理层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某些管理部门只看重市场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未能将安全管理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维修以及人员培训上投入资金不足,对国家有关建筑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置若罔闻,未能及时有效的传达、贯彻与落实,看不到安全生产带来的长期效益,还有的管理层身兼数职,疏于对安全工作的管理。

第三,客观环境因素。在建筑工地,施工人员不仅工作劳累,而且缺少娱乐项目,再加上周围环境的青灰色、土黄色等冷色调,对这些不仅对工作人员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不够。近些年来,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以及社会关注度和媒体曝光度的增加,施工企业在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上的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只是物质层面的。对人们的精神层面即意识形态中安全文化的建设并未足够重视,安全生产的思想未能在人们的大脑中生根发芽。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管理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安全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做好检查记录。施工单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平面布置方案将办公、生活区与工作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确定应当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应当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保证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不会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受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工作区的施工前期围挡、场地、道路、排水设施准备工作,督促施工作业人员做好班后清理工作以及对作业区域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维护。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卫生标准在施工现场设置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杜绝职工集体食物中毒等恶劣事故发生。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临时搭设的建筑物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确保饮用水供应,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施工单位应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同时,严禁施工单位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2]。

(二)优化建筑施工场地布置

(1)施工现场大门内必须设置明显的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制度牌、文明施工制度牌、环境保护制度牌、消防保卫制度牌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概况及开工、竣工日期等。(2)设置施工现场安全“五标志”,即:指令标志(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禁止标志(禁止通行、严禁抛物等)、警告标志(当心落物、小心坠落等)、电力安全标志(禁止合闸、当心有电等)和提示标志(安全通道、火警、盗警、急救中心电话等)。(3)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循环方式设置或有车辆掉头的位置,保证道路通畅。14)现场道路有条件的可采用混凝土路面,无条件的可采用其他硬化路面。现场地面也应进行硬化处理,以免现场扬尘,雨后泥泞。(5)施工现场必须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6)现场内的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要明确划分,不得混用,并设标志牌。办公区和生活区应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绿化。(7)各类临时设施必须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而且要整齐、美观。办公和生活用的临时设施宜采用轻体保温或隔热的活动房,既可多次周转使用,降低暂设成本,又可达到整洁美观的效果。(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而且必须设有保证施工要求的夜间照明。(9)工程施工的废水、泥浆应经流水槽或管道流到工地集水池统一沉淀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和污染施工区域以外的河道、路面。

(三)施工工地现场综合治理

(1)外来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和责任分工,并有专人负责管理。(2)施工现场在生活区域内适当设置职工业余生活场所,以便施工人员工作后能劳逸结合。(3)现场不得焚烧有毒有害物质,该类物质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4)现场施工必须采取不扰民措施,要设置防尘和防噪声设施,做到噪声不超标。(5)为适应现场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现场应配备相应的保健药箱和一般常用药品及应急救援器材,以便保证及时抢救,不扩大伤势。(6)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应在流行病发生季节及时、定期开展卫生防疫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加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弘扬先进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必需的。当前,在金融危机面前,在建筑业发展壮大的大好形势下,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减少施工安全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3]。

首先,要按照防雨、防台风、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从而按实际现场规划并做好其他生产及生活设施的布置工作。其次,在生活及生活区内应有足够的水源,编制消防工作,安放消防器材,施工作业的人员应知道并会使用消防器材,场合所摆放的物品均符合消防安全规定摆放。再次,所有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按规定佩戴及穿着。从事作业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关的操守证方可上岗。还有对于相关的施工器材还应做好安全保护装置,同时有相关的人员进行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在高压的危险地带应该做出标志,从而较好地做好防范措施。因此,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影响极大,关系到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应十分重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对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方面,要把实际情况和从事作业人员的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管理模式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事故涉及的面广、突发性强,因此在建筑工程工地施工各阶段,不仅要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要意识到安全施工工地管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具体落实到人到点等方面。施工人员也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大工地施工的监管力度,使工程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1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一)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不合理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

互相制约的关系。一些建筑师为了追求建筑的艺术造型,在建筑设计中,把结构放在从属地位,并要求结构必须服从建筑,片面地追求建筑艺术和最大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忽略了结构的力学规律,比如建筑设计细腰型结构,L型结构等平面不规则型结构及建筑下部设计成大空间结构等竖向不规则结构,传力路线复杂,容易引起结构的较大扭转和一些部位的应力集中,给结构带来了质量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会对具体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而有限的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又制约着建筑设计层次。因此,在做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结构设计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结构力学知识,能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相互协调,使二者相统一,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尽量使结构的刚度对称均匀,使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荷载中心尽可能接近。结构的较大不对称、不规则,将引起结构在水平侧力(风荷载、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扭转变形,不利于结构抗侧力,不利于非结构构件填充墙,玻璃幕墙的正常工作,同时导致结构耗材,成本的较大增加。可见,建筑与结构两者之间有着最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结构是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故结构体系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考虑最有利于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二)建筑设计的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不满足规范要求

我国一些建筑处于地震带甚至是地震边缘地区,地震的发生会导致建筑出现倒塌事故,从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质疑。在一些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只是重视设计的美观度而忽略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使得一些处在地震带的建筑难以经受地震的考验,增加了地震带来的损失。例如整体验算时,没有考虑楼梯的影响;框架填充墙,没有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对框架柱的影响,使柱子受剪切破坏严重;大量的采用错层的结构型式,使结构存在短柱,对抗震很不利;为了建筑的美观,大量的采用外包柱,假柱的结构,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附属构件的抗震安全性。国家针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标准设计,同时对建筑结构的薄弱部位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加强薄弱部位的抗震性能。

(三)建筑设计中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偷工减料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点,首先是一些建筑单位为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而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减少投入。设计人员对建筑进行设计时为了节约材料而偷工减料,没有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建筑整体的质量。建筑结构性能的降低使得材料难以起到其本身应有的作用,给建筑的安全性埋下隐患。在之前的建筑设计中,国家对建筑的整体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出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满足结构计算的要求,还要满足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比如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箍率等)。一些小型的施工单位为降低公司的投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钢筋,通常使用的是冷轧变形钢筋,这种钢筋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钢筋的脆性大,韧性较小,不利于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小型的建筑单位为了减少建筑投入在工程设计中将不标准的建筑材料纳入施工范围,从而造成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也使得建筑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漏洞。

二、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一)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国家和政府制定了很多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可从技术上对建筑行业的设计和施工行为进行规范。结构设计人员在工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使得建筑的设计符合专业的要求,从而有效避免建筑工程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采取合理的结构形式,优化结构设计,不但能使结构更加安全稳定,并且还能节省材料。设计者应根据建筑的性质、高度、荷载情况和所具备的物质与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确定结构形式和体系,再就是能满足建筑使用和造型要求。在进行结构布置时,一般应考虑一下原则,一是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便于施工。二是应使房屋平面尽可能规则整齐、均匀对称,体型力求简单,以尽可能减小房屋的扭转效应。三是提高结构的总体刚度减小侧移。

(二)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行业中的计算机应用逐渐推广,建筑设计人员不仅要学会设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筑管理部门应该对设计师的专业软件使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将新的技术和知识应用到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降低建设设计的难度。同时由于计算机计算结果不一定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这就要求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不能一昧的依赖结构专业软件出施工图,要对软件计算出的结构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判断,才能保障设计的合理性。

(三)增强设计过程中监察力度

为了减少施工和建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图纸校核审查管理制度,提高图纸的质量,避免出现一些违反国家标准的一些错误,使各个专业能互相协调统一。审查部门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审查,对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并让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为了有效保障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职责,对建设结构中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最大限度的进行排查,最终使得建筑的施工满足住户的要求和国家规定的工程设计标准。

结束语

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是保障建筑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重视建筑的外观,更要重视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要认识到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改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结构设计,才能使得建筑物的投入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能够得到较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立新,黄曙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控制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0(33)

[2]李磊.土木建筑结构安全问题的探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篇12

由目前情况来看,国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建筑业也在跟随着国家的脚步,不断的向前发展。

一、有关体制创新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1)建筑施工行业和社会的监督管理创新

在各行各业中都会有相应的行业协会,这些行业协会一般性质都是非盈利的,也不属于政府,但是他们所起到的作用与一些政府机关是相同的,都是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管。所以行业协会在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资质年审,安全不合格的队伍坚决予以清出。在监管方面要充分的做到防患于未然,保持高度的安全重视。

(2)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到自觉、自律

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最重要的主体就是施工单位,他们能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是决定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环节,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做到自律。管生产就必须管安全,施工单位负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机构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防护及措施、现场安全检查等。

(3)建筑施工中业主的预防和控制,保险公司的及时检查的创新管理

业主是安全问题的切身体验者,座椅在工程安全方面更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严格做好监督工作,不能将自己的切身安全置于不利之地,业主有责任和义务选择有能力做好安全生产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当然业主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费用,来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费用投人,尽可能避免建筑市场恶性竞争,提高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作为保险公司,就要积极的为安全保驾护航,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对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检查,查看企业是否依照有关规定尽到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同时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评价,实行浮动的投保费率,激励施工企业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组织结构创新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在结构创新方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2.1 调整项目安全管理组织

(1)组织上的安全管理,在创新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大前提下,单个的岗位安全管理已经被淘汰了,并逐渐被以经理为首的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以骨干分子、组长、班长等管理层和实施层为依托,相互联系相互扶持的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建立,这时企业就要发挥主要的监督管理工作。

(2)为了完善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安全的组织架构,并将其充分利用起来,这个框架主要有两个层面,包括监督层和管理层。监督层主要包括各部门的主管、总监、工程师等等,实施层主要包括基本员工,具体施工人员、组长、操作工人等等。

2.2 调整安全管理职责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监督层和管理层,这里我们就其主要的职责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1)在安全管理中监督层的主要职责是:在监督层中,各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负责项目安全的关键人物,他的过工作也是最为全面的,主要包括制定项目目标、建立安全责任组织、对项目安全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指导等等。在项目中还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就是项目总工,它主要负责的是技术,包括工程和安全方面的一些问题都要由他做最后决定。项目总工必须承担起项目安全技术的管理工作,包括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审批以及落实。再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安全主管,他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安全主管应主持编制安全管理方案,负责监督安全管理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工作,对安全管理过程进行监督。

(2)在安全管理中实施层的主要责任是:在实施层施工员是必不可少的坚实的力量基础,由于他的人数多,所以在控制人员安全方面就是一个较为艰巨的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具体落实安全管理方案规定,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施工安全管理隐患,确保最大程度的生产安全。班组长是操作工人的直接负责人,必须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知识,坚持每天进行班前安全教育,塑造遵章守纪的风气。

三、有关制度创新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的主要是靠企业为主要支点,有两个方面可以说明体制创新的施工安全:

第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这是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话题,我国的建设目标体系已经由过去的传统体制转变成新型的成本一质量一工期一环境与健康的体系了。在国际上,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已制定了ISO14.ooo环境管理体系。我国加入WTO后,已等同采用了ISO14000,并颁布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展开相应的劳动安全预评价。这项工作是充分为第一个方面所服务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程序,前期的工作较为繁琐,但是是实行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本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

四、管理手段不断创新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就现在来看,各个企业在不断的提高安全系数,要提高这个就要有强有力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手段。所以要是手段的落后,就会造成信息的闭塞,同时管理水平也会很低下,这样必然导致事故的出现。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网络是当前安全管理科学中最显著的特点,安全生产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控制系统是现代安全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建设。

在管理手段创新的情况下,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加工和处理各方面来的信息,使它更好的为人民所利用,在必要的时候向有关人员提供处理后的有用的信息,它可以说是一个联合体。将这种系统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上,就构成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五、建设现代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探索

在对文化体制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提高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这是关键的一步。

(1)以人为本,将安全文化渗透于企业和员工的意识形态领域。制定施丁企业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同时,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于施工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

(2)在文化体制方面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是重要的一步,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

(3)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企业职工建立起安全自护、互爱、互救、应急的安全文化体系,通过企业的安全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不断有意识、有目标地灌输、培养、塑造和实践。

(4)环境的是否良好是文化体系能否创新的重要的一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的好坏是决定施工是否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严寒、高温等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季节,在施工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系数。在建筑物室内施工时要尽量加强照明,这样也是为了提高施工安全。在危险作业处使用安全色、安全标志。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创新也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企业更要对其更为重视。在安全管理模式中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建筑施工企业制度创新为前提,以建筑施工组织结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创新为运行载体,促使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获得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

篇13

Keywords : Hous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既指实体质量,即工程符合业主需要所具备的使用功能,也指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即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参建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一、房屋建筑施工常出现的问题

房屋建筑施工常出现的问题有:水泥地面空鼓、墙体开裂、起皮、起砂,厨房和卫生间渗水,门窗缝隙大关不严,下水道常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还有的地方出现建筑发生整体坍塌的严重事故,对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二、房屋建筑施工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建筑施工队伍缺少专业技术素质。有的施工企业常常更换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的选择也只是重数量不重质量,缺少建筑经验的施工新人员较多,缺少相关的技术操作培训,技术素质较低,甚至有一些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不了解,操作时没有按照规程操作,这就使建筑物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近几年来,许多用工单位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非常愿意接纳和动用民工,然而参加建筑施工队伍的农民工们绝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建筑施工技术培训,缺乏建筑相关的知识,对安全方面轻视,不能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来进行操作,因此建筑物的专业技术含量降低,使建筑物的质量降低。

2.2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建筑材料选择不当或者与当下建筑物不相符合也能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性能造成影响。例如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3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或是流于书面应付资料形式) 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

2.4盲目压缩工期方面的原因。一个项目的合理建筑工期需要通过科学方法与施工经验相结合来确定。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征地、拆迁、地质变化、雨季、大宗材料延误等等原因造成工期滞后,这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加大人员、机械、材料投入一定程度减缓工期延误。但盲目的相信“人定胜天”不讲科学的压缩工期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大忌!某大型小区项目因前期征地拆迁拖延三个多月,为确保按时交房,施工单位在原有极紧的工期压力下,大量增加施工人员,在上道工序刚刚完成尚不具备下道工序施工条件下盲目抢工,造成大量诸如内墙砖墙顶裂缝、抹灰层大面积空鼓、外墙开裂渗水、墙面油漆起泡、厕所滴漏、门窗严重污染破坏等等质量问题。在当前房屋销售回暖的形势下,这种不讲科学乱压减工期对质量造成影响的情况将尤为突出。

2.5工程造价过低方面的原因。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 材料质量无保证。如当前铝合金窗的质量通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铝合金型材的厚度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是 材质不均匀。表面防腐层的质量差.很短时间内就会被氧化、密封绒条太小、窗锁、走轮的质量差等。这是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的原因造成:有的建筑物.屋面防水材料不能选用档次较高的新型防水材料而多是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等低档的防水卷材造成天面防水层耐久性差 容易产生渗漏:在室内装修部分。如吸顶灯不选用玻璃或瓷质的灯罩,而是选用塑料灯罩所以就出现了塑料灯罩未等交付使用.即已老化。稍碰即碎。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科学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由于目前部分工程受到盲目压低造价的影响.造成“低价低质”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6施工现场监管力度欠缺。施工现场监控管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建筑物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监控管理单位为了单纯寻求工程经济效益只求工程完成进度而不重视质量安全管理,甚至有些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机构的T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上岗资格,造成很多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控管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相关结构配件、以及建筑施工设备投入使用情况或设备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也没有按建筑业规定程序进行房屋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为工程埋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房屋施工人员的素质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要振兴建筑业,必须提高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监督机构是工程质量认证的专门部门,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有“资格”的行家。在新的形势F,培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3.2运用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设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最 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存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3.3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施工现场的文 施工、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试验和使用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地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

另外,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即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其具体措施是:质量控制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保证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等。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把质量管理作为施工阶段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才能创造出更多优质的房屋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