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双语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蒙汉双语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蒙汉双语论文

篇1

(二)网络平台上的蒙汉双语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案例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现实性,而且要与课本内容相吻合。在进行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时,各种类型案例的难易程度要循序渐进。案例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在实践教学中,蒙汉双语法律专业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网上案例教学虽然已经启动,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1.蒙古语案例资料来源匮乏,缺少蒙语案例汇编

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蒙古语也得到了普遍适用,但在法学领域中蒙古语的运用仍然很薄弱。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虽然蒙古语的媒体及远程平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媒体有法律方面的专题节目,由蒙古族法学专家们对法律现象进行分析解答。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案例少之又少。《行政诉讼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少数民族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所以,在内蒙古地区尤其蒙古族聚居的各个盟市的公检法机构都有蒙古族工作人员,且实践中也都能够运用蒙古语。如最典型的就是锡林郭勒盟各旗县的法院在审判全过程基本用蒙古语进行。虽然,审判实践中有很多运用蒙古语审判的案件,但这些案件没有能够汇编成典型案例集运用到教学实践上。这是蒙汉双语法律专业面临的很大的一个挑战。案例教学最主要是要有案情。案情可以由教师编写,也可用法院审判的实例案情。毕竟教师的实践是有限的,法院的审判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案例教学中采用法院的审判实践对法理知识的教学会更有效。

2.学生对蒙语法律术语的掌握不规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及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教材为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皮纯协教授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教材全面、系统阐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它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依据,也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也是蒙汉双语法律专业的学生必须使用的教材。因此,在蒙语平台上进行蒙语案例教学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法律术语的表述不一,按照个人的意思随便翻译。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态度都很积极,但对传上去的案例理解不透彻,进而给分析、探讨和寻找答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蒙语学习评价平台不完善

内蒙古电大远程平台虽然创建了蒙语平台,但由于多种因素仍处于初建阶段,不够完善。目前该平台设立了最基础的一些栏目,如课程大纲、课程考核、讨论区等。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当设立学习评价栏目。

4.学生的参与趋于零散

蒙汉双语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各旗县的在职或非在职人员,且基础不一,大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大多数参与答疑的学生都是切身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有的是不会使用蒙语输入法,无法在线与老师进行交流,只能是通过电话解决问题。

二、在远程网络平台开展蒙汉双语案例教学的可能路进

(一)搜集大量典型案例进行译编

首先,案例教学不可缺少案例事实材料。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搜集有关行政法方面的案例事实材料,将这些案例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分出各章节相关案例,最后汇编成案例集。在上传案例时,除了案例事实材料、思考讨论的问题之外,还为学生提供案例涉及的背景资料以及难点提示等。当然也可将一些具有影响的未翻译的经典案例的超链接发给学生供其参考,以获得大量的与案例内容相关的其他信息。

(二)规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出现的法律术语

为了提高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分析案例的能力,我要求学生首先对本课程的法律术语进行熟悉。在熟悉术语之后,根据教师在课程主页中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深入思考,独立分析案例,得出结论,最后利用网络平台的讨论区,直接向教师传送自己的结论,如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提出疑问。

(三)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在网络平台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除了评价学生分析案例的逻辑性、完整性之外,还要将学生在网上参与讨论的情况纳入评价范畴来考虑平时成绩,如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与其他同学网上协作讨论的情况、与教师互动的状况等。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对案例教学的全程实现自动记录和监控,为网上案例教学评价提供了评价的客观依据。所以,蒙汉双语远程平台需要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篇2

一、内蒙古法院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状况

据高级人民法院统计,自治区现有19个沿边法院,25个牧区法院,这些法院辖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6%;辖区总人口608.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但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法院普遍缺少能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主持诉讼活动的审判人员。全区现有法官5600多人,蒙汉双语兼通的法官421人,占全部法官数的7.5%。[1]阿巴嘎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部,全旗常住人口4.4万人,其中牧业人口2.1万人,蒙古族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60%以上。近些年,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迅速,蒙汉群众之间的草场租赁、牲畜承包、民间借贷等经济往来增加,引发的诉讼也越来越多,诉讼双方使用蒙汉双语诉讼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阿巴嘎旗人民法院使用蒙语、蒙汉双语、涉及有蒙文证据的案件已经占全部案件的50%以上。而全院的17名法官中,能够熟练使用双语开展诉讼活动、制作双语法律文书的只有2人。[2]2009年该法院试图通过搞法官助理试点来缓解审判压力,但是法官助理不能独立办案、不能参加合议庭、没有表决权又制约了其审判权力。该法院还通过专门配备翻译和在每个苏木聘请1名人民陪审员的方法来缓解双语法官不足的压力,但是都没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更何况还存在着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

内蒙古东部的新巴尔虎左旗人口40143人,其中蒙古族25187人,占全旗总人口的62.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蒙语沟通,一些偏远牧区的牧民依然存在不懂汉语、不识汉字的现象。这就决定了该旗法院需要大量蒙汉兼通的双语法官。该院的一份资料显示:1995年该院有54人,双语人员19人,占全院的35%;1998年该院有49人,双语人员16人,占全院人员的33%;2000年该院有40人,双语人员9人,占全院人员的22%;2003年至今该院有41人,双语人员9人,占全院人员的22%。目前,该院的9名双语人员中,只有1人具有法律专业本科学历,其余都是法律专业专科学历。兴安盟两级法院500余名法官中,少数民族法官占法官总数的近40%,高于全区平均比例,但这些法官中能用少数民族语言主持诉讼活动的不到四分之一,能用少数民族文字制作裁判文书的更不到十分之一。[2]

通辽市库伦旗人民法院的双语审判是该院的一个亮点工程,蒙文庭审已在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中全面推进。库伦旗人民法院内设职能部门13个,派出人民法庭2个,其中一个人民法庭和一个巡回办案法庭专门从事蒙文审判工作。全院共有干警57人,其中少数民族干警44人;审判员38人,蒙汉兼通的有25人,占审判员总数的66%;书记员共17人,蒙汉兼通的有8人,占书记员总数的47%。近年来年均受理各类一审及执行案件千余件,其中全部使用蒙语的案件为400件左右,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39%。[3]可以说,库伦旗法院双语法官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全自治区各法院中比例最高、优势最强的。

总体来看,蒙汉双语法官奇缺,常常不能组成合议庭,是各地法院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内蒙古高校法学专业培养蒙汉双语人才目标定位的意义

法学专业培养蒙汉双语人才关乎我国民族平等政策的贯彻执行。民族平等不能流于形式,要在各个领域制定具体实现措施,这样才能将民族平等的政策法规落实到实处,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各民族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经济往来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民事关系的种类和范围也日趋复杂。这样一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纠纷数量逐年上升,加之普法宣传工作的不断普及,选择到法院诉讼的涉及少数民族当事人的案件也在逐年上升。

可见,配备蒙汉双语法官审理涉及少数民族当事人的案件是确保少数民族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的保障。内蒙古高校的法学专业,特别是民族高校的法学专业要立足蒙汉双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树立为民族地区服务的理念。所以,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在内蒙古地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1.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是确保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最终保障

《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民族平等政策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通过教育立法和教育政策的颁布,充分体现各个民族在享受教育权利上的平等。

法学教育在我国始于1904年清末的直隶法政学堂,经过100 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法学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法学教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法学教育体系。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法治蓝皮书》的统计,截至2008年11月,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634个,30年来增长了105.67倍;法学本科在校生30万人左右,法学专科在校生达22万多人,30年间增长了200多倍。[4]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法律人才短缺问题却很严重。不仅内蒙古地区如此,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法律人才的缺乏,致使少数民族当事人不能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因此,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培养大量的蒙汉双语法律人才,是蒙古族群众充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前提和保障。

2.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是维护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的保障

人类使用语言,都是从单语开始,然后向双语乃至多语方向发展的。双语现象是一个民族或个人为了与另一民族交际学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现象。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构建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传播法律文化,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由于蒙汉双语法律专业人才缺乏,致使蒙古族当事人在进行维权、诉讼时与办案人员沟通不通畅的情况时有发生,易产生误解和冲突,这些误解和冲突解决不好又容易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语言不通给当事人和司法机关之间带来的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障碍极易造成司法机关不能在法定时限内结案,致使诉讼效率大为降低;二是语言障碍使得有些办案人员不能准确理解诉讼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就妨碍了案件事实的查清、诉讼证据的核准,以致于做出了脱离客观实际的不公正的裁判;三是语言障碍使得司法办案人员不能用双语制作法律文书,大量需要翻译的法律文书难以及时翻译并送达,致使司法和法律的权威受到损害;四是语言障碍致使少数民族当事人对侦、控、审整个过程浑然不知,只知结果,听不懂诉讼庭审,被动接受司法审判。所有的这些障碍,必然会让蒙古族当事人对司法机关产生不满和怨气,认为这是汉族强权。如果他们受到民族分裂势力的煽动,就容易产生反叛思想。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律师在四川甘孜州调查少数民族地区法律人才短缺问题时也指出,双语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翻译人员严重不足,不仅普法工作任务不能深入到民族地区,难以建立可以发挥长效作用的法律意识、法律文化和制度,司法审判的公正理念也难以为少数民族民众所理解,民族感情容易受到伤害,民族矛盾会越来越突出。[5]可见,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是维护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的保障。

三、内蒙古高校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存在的困难

1.师资匮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如下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6]

由此可见,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然而,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的缺乏,必然导致蒙汉双语法学师资的匮乏,尤其是“双师型”人才的匮乏。蒙文司法考试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是报考者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方向也比较分散,且语言单一现象(偏重蒙语)还是存在。因此,他们都很难胜任高校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教材匮乏

目前,蒙文版的法学教材种类十分有限,仅出版了萨日娜、胡春香主编的《刑法学》,萨日娜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和《法学导论》,芒莱夫主编的《宪法学》,宗那生主编的《刑法学》。胡玉荣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还待出版。这些教材,也仅供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蒙语法学专业的学生使用。

蒙文法学书籍也很单一,仅限于“五五”普法学习教材和培养双语法官及司法考试所用的辅助教材和工具书。如:《汉蒙法律名词术语辞典》,各类法律法规汇编5册,《法律工作蒙文丛书》等。另外,还有《人民政府规章汇编》被译成蒙文发到了1000多个以蒙古语为主体语言的牧区嘎查。

3.资金匮乏

在我国,蒙汉双语法学专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之所以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与投入资金不足密切相关。资金匮乏的关键就是对该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双语教育理念仅仅停留在我国族际语言——汉语的学习层面上,不注重少数民族双语学生其他方面技能的培养,尤其是法律技能的培养。正因为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也使得内蒙高校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在兴办过程中就很快夭折了。

4.生源质量不高

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内蒙古全区各个蒙古族中学。由于基础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质量远低于汉族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在370分左右(满分750分)。在法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又存在着现代法律文化与蒙古族法制文化之间的断层因素,即现代法律名词及其术语在蒙古族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内容,这样一来,汉语能力对于法学专业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些学生汉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普遍比较低,对于法律名词术语和法条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这就给教师授课带来了许多困难,也给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兴办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四、对策

1.结合地区实际,加快法学蒙汉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内蒙古地区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蒙古族历史文化和习俗的基础上,制定师资培养方案。首先,在人才选拔方面,要坚持属地原则,在本地区选拔蒙汉双语法律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对于有基层法律工作经验的“双师型”双语人才可在年龄、学历方面适当放宽条件。其次,在师资培养方面,一是要坚持师资队伍内部的“传、帮、带”传统,将老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制度化,这是师资质量快速提升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二是要采取国外留学和国内访学两种形式,开拓双语教师的视野,提高双语师资的整体素质。最后,应注重提高双语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与地方司法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让双语教师定期深入基层法律实务部门,可采用带学生实习和挂职锻炼的方式,获得双语法律实践经验,并运用于教学之中,以培养合格的双语法律人才。

2.立足本土,集中优势,加快蒙文法学教材建设

尽管教育部规定了高校教育要统一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但是在当前缺乏蒙文法学国家规划教材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国家规划的汉文版的法学教材和学校自编的蒙文版法学教材并行使用。首先,借助本地区及本院校蒙族师资的优势,集中双语法学师资力量(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可请求蒙文师资的适当协助),翻译和撰写蒙文版的法学教材及相关工具书,作为学校的内部教材使用。其次,加强与各个民族院校的联系与沟通,整合优势资源,共同编写蒙文版的法学教材。最后,要向高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相关部门寻求资金等多方面帮助,确保蒙文法学教材的编译工作顺利进行。

3.开拓各种融资渠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双语法学教育的投入,保障该专业的顺利发展

蒙汉双语法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十分薄弱,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内蒙古的一些高校也曾办过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内蒙古大学至今仍在招收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学生),但是大多因为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师资等原因,最后不得不停止招生而夭折。因此,从中央教育部门到地方教育部门,都应设立民族双语法学教育的专项资金,加大对双语法学专业的扶植力度,推进法学双语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法学人才。

4.做好生源对接工作,确保双语法学专业的生源质量

优良的生源是教育质量的保障,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更多的高中毕业生选择蒙汉双语法学专业。首先,要深入各类蒙古族中学宣传双语法学专业,使高中毕业生加深对该专业的了解。其次,为优秀生源开辟绿色通道,可以通过免试保送和提供奖学金的方式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选择本专业。再次,学生入学后,要对其语言程度(汉语和蒙语)进行测试,以此为依据设置蒙语授课和汉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同时,要开设汉语言课程,提高学生对汉语授课的专业课程的接受能力。最后,做好职业规划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双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文斌,史燕龙.内蒙古:三项机制培养双语法官[EB/OL].http:///html,2010-09-12.

[2] 史万森 .西部双语诉讼调查.内蒙古:远眺双语诉讼中的人才困惑[EB/OL].http:// .cn/,2009-04-15.

[3] 伊日乐图.关于双语审判工作的调研报告[EB/OL].http:///public/detail,2009-05-13.

篇3

畲族原居住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是闽南、潮汕主要的原住民。大约在元明清时期陆续迁徙到福建东部、浙江南部、江西东部、安徽东南等地山区或半山区。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总人口数为709592,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区都有分布,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畲族自治县。

畲族极少部分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专家认为保留畲语的畲族,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海丰、惠东、博罗、增城等地,据1979年的调查,四地总计畲语使用人数为965人。大部分畲族使用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畲话。[1]畲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一、关于畲语畲话的研究

学界对畲族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是争论畲族语言的系属问题,近来更关注畲族语言的变体和社会文化成因等社会语言学问题。早期以沈作乾为代表,他认为畲语为粤语。董作宾虽不赞成畲语等同于粤语或近似粤语,但他也认为畲语和汉语同属一个语根。1950年代,国内学界普遍认为畲族没有自己的语言。1960年代后,黄家教、李新魁发表《潮安畲话概述》,首次提出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之后,1980年,罗美珍、蓝周根分别发表《畲族所说的客家话》、《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对畲语的系属与特点展开了争论。1982年毛宗武、蒙朝吉发表《博罗畲语概述》,1984年陈其光又发表《畲语在苗瑶语族中的地位》。前文认为畲语与苗瑶语族中苗语支的瑶族布努语炯奈话比较接近,后文认为畲语更接近苗瑶语族中粤北盘瑶的勉语。1985年,毛宗武、蒙朝吉发表《试论畲语的系属问题》一文,重申自己的观点。1986年二人出版的《畲语简志》进一步的阐述自己的观点。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人质疑畲族有自己的语言。1980年代以后,一些民族学学者如施联朱、朱洪、姜永新、雷先根、游文良等也相继加入畲语研究队伍。他们相继发文指出畲族使用两种语言,一种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语支,另一种类似于汉语的客家方言。赵则玲2004年发表《试论畲话的归属》一文,通过所掌握的畲话调查材料以及有关畲族族源的史料,从理论上阐述了畲话的性质,认为畲话是一种比客家方言古老、超地域分布、与客家话关系密切、历史层次复杂的,具有汉语特性的畲族人所说的话。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畲话非客家话,而是一种与客家方言分立的特殊的汉语方言。应该说,畲语系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到现在都尚无定论。2002年游文良出版了《畲族语言》一书,这是畲语研究迄今为止调查和研究最深入的论著。该书指出现代畲语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古代畲语的底层成分、汉语客家方言的中层成分和现代畲族居住地汉语方言或普通话的表层成分。并将现代畲语划分为9个方言区域,即:闽东区、闽北区、闽中区、闽南区、浙南区、浙中区、浙北区、粤东区和赣东区,各畲语方言区大同小异。近年来,畲语研究的论文,大多探讨畲语的地方特色、双语现象或语言接触等问题。如《浙江畲话的变调式方位短语》、《丽水畲话形容词AA式的变调》、《景宁畲话语音系统中的粤语成分》、《浙江景宁畲话特色词选录》、《景宁畲话尖团音分混现象研究》、《浙江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谈畲族幼儿口头汉语的培养》、《温州畲语》、《浅谈吴语、畲语方言区的双语教学》、《现代畲族的语言和体质特征》等。畲语的语法研究有陈延河的《惠东长坑畲语疑问句的基本结构》,雷艳萍的《试析丽水畲话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丽水畲话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分析》、《丽水畲话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等。

二、关于畲语畲话的传承研究

赵志研《抢救濒危语言,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指出现在能够使用畲语的不到1000人,而且基本上都在40岁以上,畲语急待抢救。赵峰《闽东畲语濒危现状考察》一文在对闽东畲族语言使用现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畲族语言危机现象进行了重点探讨,指出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畲语使用功能衰退的趋势越发明显,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并采取特别的保护性和发展性措施。林清书《山羊隔畲族村的语言传承和语言使用现状》探讨了福建省漳平市山羊隔畲族村的历史沿革、语言传承和语言使用的基本概况。赵峰《闽东畲族母语的传承与保护》指出随着闽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相对闭塞的畲族人民与周边汉族的生产习俗日趋融合,随之而来的却是畲语的日渐衰弱。认为在海西发展的新形势、新背景下,探讨闽东畲族母语传承的途径与手段,对于推进闽东畲族文化传播,振兴畲族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赵峰《畲族母语使用现状探析》指出从界定濒危语言的各项指标来看,畲语的使用功能已经处于比较危机的状态,而且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畲语使用功能衰退的趋势将越发明显,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王远新《广东博罗、增城畲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保护濒危语言的重要途径》依据实地访谈和入户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分析畲族聚居地的语言使用现状、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进而探讨畲语得以保留的原因。认为要保护一种濒危语言,首先它的使用者应当拥有自己的聚居地,同时,这种语言应当成为家庭内部和本族聚居地的主要交际用语。杨姝《广东潮州凤凰山畲族语言现状与保护对策》指出广东潮州凤凰山畲语是本已濒危的畲语中最危急的一部分,应大力开展凤凰山畲语普查、开设多渠道学习和研究通道,加大保护力度。

三、关于畲语畲话教育与通语教育

这方面研究著作和论文极少。有点相关如刘纶鑫的《贵溪樟坪畲话研究》,其中有一节内容是樟坪畲话与普通话音系的比较,赵则玲《浙江畲话研究》有介绍景宁畲话的特点和音系,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有畲语语音、词汇、语法简介,甘春妍《博罗畲语研究》、游文良等的《凤凰山畲语》、游文良的《畲族语言》等也都有类似的介绍与研究。景宁畲族自治县编写了《畲族语言简本》,是一部畲族语言教科书,汇集了畲民之间的称呼、植物、节气、交通工具、文化用品、方位用语等50多个方面的畲语用语,用文字的形式让畲语得到更好传承。论文方面,我们仅找到两篇,一是赵峰的《闽东畲族双语形态的文化考察》,考察闽东畲族之前的语言总体上体现出的“畲>汉”的双语形态,到改革开放后畲族语言呈现出“汉>畲”的双语形态,呼吁从保护畲族语言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文明与畲族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平衡点;一是雷阵鸣、蓝德生的《浅谈吴语、畲语方言区的双语教学》分析了吴语、畲语方言区的双语教学现状。

从上述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一方面学术界非常重视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另一方面也显得有些后继乏力,特别是畲语畲话的传承与畲族学生通语能力的提升的研究,前者的研究有待深入,后者的研究几乎为零,急需大力加强。其他民族语言多有学普通话的通俗教材,而针对畲族学生学普通话的教材几乎找不到一部。而且现有的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特别是对语言接触的相关研究方法尚未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视角略显狭窄,主要局限于揭示畲语畲话的内部规律,缺乏对相关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人文主体的关注;理论深度还有待提高,对语言的习得机制研究不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提升研究尚未涉及;过于侧重于对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对建立长效语言教育机制的现实价值与战略意义研究还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畲语)[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836.

[2]赵峰.闽东畲族双语形态的文化考察[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53-56.

[3]杨姝.广东潮州凤凰山畲族语言现状与保护对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1):6-8+26.

篇4

一、民汉教学一体化的背景及成因

新疆自古就是我国多民族人口聚居的区域,长期以来,由于以农耕和商贸为主业的汉族居民相对集中地居住在绿洲城镇和交通沿线,汉族居民聚居区的教育设施也相对集中,而少数民族居民由于受人口数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在聚落分布上呈现点多、规模小等特点,所以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的教学设施相对分散,少数民族居民受教育水平始终与汉族群众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过去50多年来,针对少数民族教育改革的举措不断推进,但由于受教育领域长期推行民汉双轨教学体制并行的影响,新疆世居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年高考招生过程中无论是投档控制分数线还是相同科目(数、理、化等)的考试成绩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二是大部分民族教师专业素质和汉语水平较低,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主导课堂教学的能力有限,很难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业绩。由于受教师水平与教学设施两个方面的限制,加之民族教育领域长期使用信息承载量较低的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所以新疆高校所培养的少数民族人才难以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新疆各界人士广为关注的话题。

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实践,在新疆基础教育领域目前已形成“民汉合校”、“内地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和“双语实验班”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现状。“内高班”和“内初班”是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对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受办学规模和办学地点所限,难以成为新疆基础教育的主流模式。而“双语实验班”则因为其具有本土化和规模化的优势而逐渐成为新疆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新疆高校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先后尝试了预科汉语分级教学模式、汉语讲授专业课模式、“23分段”或“113分段”教学模式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项改革措施基本符合少数民族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社会影响。但是,上述各种模式均是在民、汉两个分离的教学系统中运行的,这就决定了这个模式下培养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质量上和汉族学生是有区别的;同时,上述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加强基础文化素质为目的,代价是无形中削弱了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种种实践证明,在民汉分离的双轨体制内少数民族教学改革的效能已几乎发挥到了极致,要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必须彻底破除民汉教育双轨制,逐步实现民汉教学一体化。

二、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冲突

1.民汉一体化教学管理与传统学生管理制度的冲突

由于新疆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所以新疆高校大学生中既有“统招生”又有“民考汉”、“民转汉”、“蒙授生”、“双语实验班”等多种生源类型的学生。上述学生类型中,“民考汉”学生从小在汉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其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与汉族“统招生”大体接近;“民转汉”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一直在少数民族语言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生活,但进入高校以后由于汉语基础较好而选择进入汉语言授课班级学习,这类型学生完全保留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与同班级其他类型的学生很难融合;来源于且与新疆籍“民转汉”学生类似的一些学生被称之为“蒙授生”,这类型学生初、高中阶段在蒙语中学学习,平时上课以蒙语授课,但高考后进入汉语言班级学习,这类型学生有着与其他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习惯;此外,随着全疆双语教学工作的大力推进和双语实验班生源学生高考招生计划的逐年增加,为数众多的“双语实验班”学生开始进入高校学习。实行民汉混合编班开展教学的初衷是为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并享受到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了达成上述目标,管理部门又制定了诸如“导师制”、“民汉合住”、“民汉结对子”等多种辅助措施。但由于各民族学生之间因为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各不相同,导致各民族学生在班级中、宿舍中形成了各种小圈子,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课堂讨论,学生们都喜欢与自己本民族的同学抱团形成小集体,并不利于班集体的管理与班级文化的培育。民汉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相互尊重不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宗教意识和民族意识相对突出,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当薄弱。民汉一体化班级中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于以往的种种特点决定了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很难有效驾驭全新的班级体。

2.民汉一体化教学管理与传统学业评价模式的冲突

民汉一体化班级中,“民考汉”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汉语教育,所以在进入高等院校以后基本可以接受民汉一体化的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但部分理论性和文化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起来仍然有很大的难度。笔者针对新疆师范大学各专业“民考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项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的不及格率明显要高于汉族统招生。“民转汉”、“蒙授生”和“双语实验班”学生虽然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汉语水平资格考试,但当他们接受汉语教学时还总是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思考事物并用传统的模式反映事物,这种行为习惯导致他们在课堂和考试过程中应变能力较差,在面对新事物时常常表现出犹豫与迟疑,这种现状直接反映在学生学业评价环节中,如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问答中很少可以流利使用专业术语,在笔试考试中对于论述性试题很难做出全面正确的答案,导致部分课程尤其是文化性较强的文科类课程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正常考试不及格情况较多,班级整体排名靠后。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疆各高校都制定了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比如免修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降低少数民族学生课程及格标准、对于民汉学生期末考试试行差别化阅卷等等措施,甚至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整体提高百分之三十等。但随着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推广及汉语言教学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上述优惠政策渐渐失去了其可操作性。处于摸索阶段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在没有制定出妥善有效的平衡措施之前,这类型学生特别容易心灰意冷,出现丧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况。

3.民汉一体化教学理念与现行双语教学理念的冲突

与新疆高校大力推广“民汉教学一体化”不同的是,新疆基础教育阶段目前推广的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民族教育领域的“双语”教学则是指用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教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料显示:全区2010年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119.87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的48.0%。其中:学前三年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幼儿37.16万人,占学前三年少数民族适龄幼儿数的56.5%;中小学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82.71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的38.9%。基础教育阶段大规模推行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但是目前在高等教育阶段“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全汉语教育,在绝大多数汉族学生无法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情况下,新疆高校无法通过实施真正意义的双语教学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

三、有效推进民汉教学一体化的对策及建议

1.德育先行、树立学生的国家意识

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民汉兼通型人才,所以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的爱国公民,要注重培育学生对国家和家乡的情感,这就要求学校要通过各种富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要贯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和成长的全过程。不断弱化宗教意识和民族意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引导各民族学生不仅要做出众的民族人,更要做幸福而有尊严的中国人,把个人成才融入祖国繁荣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使得他们学习有动力,生活有希望,成才有保障。唯有如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民汉一体化的熔炉中去,铸炼成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感恩、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宏观指导,还需要各类型专业人才的探索和奉献。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为少数民族学生制定的各类优惠政策不是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素养较低的手段,只有实施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才可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实施学分制为基础的选课制度是解决民汉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的理想办法。在学分制的基本框架下,有限制地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预警及优胜劣汰机制,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修业年限的自由,或者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优先实行选课制,同一门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修业年限的区别化。只有如此,各民族大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允许优秀学生优先成长、中等学生保质成长、落后学生合格成长。

篇5

国外幼儿游戏的研究始于德国19世纪的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探讨幼儿游戏的学前教育家。他把幼儿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础,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特点,是童年生活中最幸福和快乐的事情,是表现和发展儿童自动性和创造性的最佳活动形式。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独创了一套风靡世界的蒙氏教学法,幼儿通过对蒙氏教具的自主游戏操作,进行自发探究和学习活动。美国学前教育家杜威从他的“活动”理论出发,强调幼儿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比利时学前教育家德可乐利采用完全取于自然的游戏材料研发了一系列发展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的游戏,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感官训练,促进了幼儿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国幼儿游戏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他认为“幼儿游戏可以发展身体、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可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张志远肯定了幼儿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游戏技能要求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已总结出的游戏活动有:角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语言游戏等。

目前,有关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北京、西安、渭南等地多数幼儿园的幼儿英语学习热潮为研究背景,通过深入调查、访谈、分析和总结,着重研究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开展思路和实施方法,针对幼儿教师的游戏实施过程给予科学的建议和深层的指导,使幼儿教师通晓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意义、方式和方法,改善幼儿游戏质量,提高幼儿发展水平,促进学前英汉双语游戏在幼儿园的普及和有效实施。

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研究的内容包括室内教学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手指动作游戏、桌面益智游戏、建构创意游戏、音乐律动游戏、角色模拟游戏、情境表演游戏、亲子体验游戏、自主创新游戏等十类内容。

一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是指幼儿教师在小组或集体教学活动中,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使幼儿在富有教学意义而且教学目标明确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训练或是有所发现,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使幼儿获得开心快乐的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

二 学前英汉双语户外体育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户外体育游戏,是指幼儿在户外通过爬、走、跑、跳、投、抛、钻、跨、拍球、攀登、搬运等基本活动技能及各项体育运动形式,使幼儿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群得到适当运动的游戏形式,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全面发展幼儿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健全体魄,对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三 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小手来进行表现、想象、创造,通过手部小肌肉动作和对应言语去构造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式活泼轻松,内容生动具体,可以边表演边吟唱,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重点科研课题结题论文(编号:WZYZ201505),课题组其他成员:程平菊、沈勤利、汪梅、王鸽子、李永明、高琴

四 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是指幼儿对教师所投放的玩具材料在桌面上进行的独立或合作观察、阅读、操作、摆弄、探究、拼插、思考、竞赛、嬉戏、娱乐等游戏形式,以满足幼儿自我挑战、获得成功需要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独立能力、有意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规则意识和社会竞争力,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益智意义。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充分运用手、眼、脑去感知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动手、动脑,主动、积极地获取有益经验,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力、创造力和智力的发展。

五 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投放丰富多彩的建构材料,以供幼儿创意游戏使用。教师投放时应注意材料的数量与品种、材料的质量与安全、空间与布局、使用时间与频率、玩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材料的玩法等。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性能。逐步教授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黏合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设计构思的能力,通过采用示范、讲解的方法,引导幼儿由模仿练习逐步过渡到独立建造物体,再通过观察、启发、提示以及想象的方法,指导幼儿再现观察得到的印象、设计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六 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是指通过游戏化、节奏化、律动化、舞蹈化的方式说唱英汉双语歌曲,配合、辅助教学,带给幼儿一种轻松、愉悦、开心的情感体验。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有对歌游戏、赛歌游戏、歌曲接龙游戏、夺标唱歌游戏、情境表演游戏、节奏游戏、舞蹈游戏等种类。

七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再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人际智能。在角色模拟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使角色模拟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还需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彼此间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代表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好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初步交往,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

八 学前英汉双语情境表演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情境表演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而进行的游戏,具有艺术性、结构性、规则性、游戏性和表演性等特点,是促进幼儿语言、想象力、心理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模仿作品中人们的思想、对话和动作,养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游戏的生成包括幼儿自主生成的表演游戏和在教师引导下生成的表演游戏两种。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需遵循“游戏性”先于“表演性”,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游戏性”体验。教师应努力成为幼儿游戏的良好组织者和辅助者,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鼓励其积极探索。

九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自然而然的、平等的一种令人愉悦的游戏活动,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家长也能够感受到亲子交流的幸福。亲子体验游戏有益于密切亲子关系,能够启发幼儿智能的发展,积累感觉印象,发展认知能力,体验交往关系,完善个性,发展社会性,开发幼儿的无限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设计原则包括适宜性原则、适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五种。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要教养融合;注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实现大脑与环境有效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以达到“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的目的,让环境、教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篇6

Design and Achievement of Chinese-Uygur Kazak Kirgiz Bilingual Parallel Corpus Processing and Programming System

WU Xiao-chuan, TURGUN Ibrahim, AISHAN Wumaier, TAN Xu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Abstract: Chinese-Uygur Kazak Kirgiz bilingual parallel corpus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building synthetic language knowledge base as well as the basi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based on examples. Bilingual translation information features are included in bilingual corpus which can provide abundant matching information, thus, the corpus can not on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me fields such as machine translation, bilingual lexicography, but also has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bilingual teaching and cross-language bibliographic retrieval, etc. Traditional process of building corpus is fussy, time-consuming and strenuous which is hard to catch up the changing speed of language information, so the achievement of Chinese-Uygur Kazak Kirgiz bilingual parallel corpus processing and programming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the corpus.

Key words: Chinese-Uygur Kazak Kirgiz bilingual parallel corpus;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word alignment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研究和保护是世界性的学术焦点,词典编纂可以成为应对少数民族语言濒危的重要措施之一。词典编纂与出版具有提升语言的社会功能,稳固语言表达系统,促进双语教学的作用。 而词典的编纂、机器翻译、双语教学、跨文献翻译等领域的研究基础就是双语语料库,因此语料库的建设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3]。

哈柯双语语料库加工处理系统是一种把、汉哈、汉柯双语的生语料经过加工处理变成对齐好的熟语料的系统。它通过把双语语料导入到本系统,通过编辑、文档导入审核和文档编辑审核后系统把语料自动分词并保存到数据库中,然后把它分配给用户进行文档对齐,再把对齐好的文档分配给句子对齐,最后把对齐好的句子分配给词语对齐。

1 系统结构

本文设计的双语语料库系统由文档信息保存表、词信息表、文档对齐表、句子对齐表、词对齐表是构建支撑哈柯双语平行语料库加工处理系统的基础。

哈柯双语平行语料库加工处理系统包括以下主要模块:文档管理和对齐管理。文档管理包括文档导入、文档编辑和文档审核,主要功能是把文档导入到系统,导入成功后可以对文档进行编辑和审核,审核好的文档提交给数据库用来为对齐管理模块服务。对齐管理包括文档对齐、句子对齐和词语对齐,要功能是把已经通过审核的文档分配给用户实现文档对齐,对已经对齐的文档进行审核后分配给用户进行句子对齐,再对已经对齐的句子进行审核然后分配给用户进行词语对齐,最后对已经对齐的词语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给数据库。图1是哈柯双语平行语料库加工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2 关键模块分析

1)文档导入模块

文档导入可以把*.txt(文本文件)或*.mdb(已句子对齐的文件)文档导入到数据库,同时可以导入文档的基本信息,比如:文档名、文档语种、导入时间、文档标题、文档编号、文档大小、文档领域、文档作者、出版时间、录入员ID等。已经导入的文档的功能是根据条件(比如:导入时间、审核状态)查看、更改已经导入的文档以及文档的基本信息并且还可以删除文档。

文档编辑模块通过查看新导入文档可以显示所导入的文档的基本信息,选择两个相对应的不同语种的文档进行编辑,编辑中可以加载原始文档,对加载文档的字体进行设置,维文的校对。通过选择维文还是汉文可以替换内容,还可以查找内容并且标记出来。编辑完成后可以提交文档,提交文档后在已提交文档中可以查看;也可以保存并更新,保存并更新后在已编辑未提交文档中可以查看。也可以删除文档。

已编辑未提交文档可以显示由新导入文档编辑完成点击保存更新后的文档,可以继续编辑文档(和查看新导入文档里的编辑一样),可以删除文档,也可以提交文档。

已提交文档显示所有的已编辑完成的文档的基本信息,提交完成的文档不能再进行编辑,可以删除文档,文档保存到已编辑文档库里面。

3)文档审核模块

文档审核实现了未审核的文档可以显示编辑完成提交之后的文档的基本信息,并且可以查看文档的最基本的信息(比如:文档编号、导入日期、文档语种、文档标题、文档领域、出版时间、文档名、编辑日期、审核日期等)及文档的具体内容,还可以审核文档。

已审核文档只可以删除文档并把文档添加到未审核文档库里面。

4)句子对齐模块

句子对齐是双语语料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短语、词语对齐的基础,也是机器翻译的基础。迄今,句子对齐的方法主要有3种:基于长度的方法、基于词汇的方法和混合的方法。基于长度的方法依据是:长句子的译文也是长句子,短句子译文也是短句子,它们的长度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该方法适用于同一语系的句子对齐,如:印欧语系。基于词汇的方法通常利用双语词典和词汇信息来对齐句子。混合方法则同时使用包含前两种方法的多种方法,利用各方法的优越性,既提高了鲁棒性,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5-7]。

首先检查一下能否对齐,设置相应的标志(order),并自动向上排列;然后根据标志的不同可以执行对齐或者取消对齐功能,并设置相应的标志(save_change);最后根据标志的不同决定是向sent_Alignment表中添加一条记录或是删除一条记录。

5)词对齐设计

词语对齐是在互译的文本上寻找以词为单位的翻译对应。词语是双语语料库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都需要词语级的对齐。目前词语对齐的方法主要有4种: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字符的方法、基于语言学知识的方法和混合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是通过对大规模双语语料库的统计训练,获得双语对译词的同现概率以此作为对齐的基础。基于字符的方法是以两种语言含有的同源词在词性上面的共同之处进行词对齐。基于语言学知识的方法是以双语词典和同义词词典等语言学知识作为对齐的基础。混合方法同时使用了包含上三种方法的多种方法[8-10]。

先将所选句子,自动分词,然后是手动在有关系的词语之间建立它们的对照关系。

3 系统的实现与分析

本系统采用C#做为开发语言,数据库采用SQL 2008。下面以双语建语料库的过程为例。

1)文档导入,分别导入相对应的汉语和维语文章,所导入的文章保存在Doc_info表中。

2)经过文档编辑和文档审核之后,进行文档对齐,对齐文档保存在doc_Aligement表中。

3)文档对齐之后进行句子对齐,句子对齐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保存在sent_Aligement表,用于以后进行词对齐,各种查询等。

4)最后进行词对齐,词对齐的关系保存在Words_Alignment表中。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执行过程

4 结束语

本系统解决了传统工艺流程建双语语料库的繁琐、费时耗力的弊端,体现了实时性、高效性、准确性、成本低、操作快速简单以及及时性的优点。它利用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存贮量大又便于查询等特点为语言学家提供大量最新的语言信息资料,语料库的建成可以提供大量可靠的真实文本,使语言的分析研究更为科学合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为语言研究工作者提供基础,对自然语言处理和词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淑琴,那顺乌日图.面向EBMT系统的汉蒙双语语料库的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27(1):140-144.

[2] 俞士汶.计算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黄昌宁,李涓子.语料库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 李维刚.双语料库段落重组对齐方法研究[C]//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 2003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俞士汶.北大语料库加工规范:切分・词性标注・注音[J].汉语语言与计算学报,2003(2).

[6] 钱丽萍,赵铁军,杨沫昀.基于译文的英汉双语句子的自动对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12).

[7] 王克非.新型双语语料库的设计与构建[J].中国翻译,2004(6).

篇7

、双语教师的内涵研究关于双语教师的概念界定有学者认为“所谓双语教师,通常是指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一门外语教授一门非语言课程的教师。”_1]另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的任务要通过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第一,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第二,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水平。但是教学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双语教师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是一个双语者。

双语教师的学科水平和双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2]笔者认为双语教师通常是指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第二语言教授学科课程的教师。

二、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研究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一项有独特学科性质的工作,双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普通教师应具各的素质,而且还应具备双语教师所特有的专业素质。有人认为双语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汉语技能、基本理论素养(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和掌握学生母语等基本素质。l3另有学者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特点和客观需要的角度认为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1)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奉献精神;(2)应该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3)应该具有一定水平的双文化的知识;(4)应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的知识。[]综上所述,双语教师是双语教育的实施者、执行者和实践者,双语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双语教师的质量,而双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双语教师的质量。因此,双语教育对双语教师的素质和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双语教师至少应具备汉语技能、专业知识理论和教学技能三项素质。

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研究(一)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对于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技能指的是教师通过运用双语语言、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所教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它包括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等,也是双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认知活动结合而成、相互影响的序列,最终能达成双语教学目标的能力。或者说是教师运用已有的双语知识和经验,完成双语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L5另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双教学工作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是直接影响双语课堂教学活动效率,促使双语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l6本文的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在借鉴以上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特指中小学民汉双语教学中(各年级各科)教师应具有的共通的、基本的核心的能力。

(二)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格莱斯(GressJR)指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能力结构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艾摩尔(E.T.Emmer)等人的研究则表明,教学能力发展水平高和能力发展水平低的教师在课堂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上有明显的差异。

(C.M.Everlson)的研究表明,教学能力发展水平高的教师和教学水平低的教师在反馈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应方面有明显的差异。[7(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对于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能力。(1)双语表达能力。双语表达能力在双语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基础地位,不具备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双语教师。(2)用双语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是教师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所授学科的内容并能够根据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使教学为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的能力。(3)用双语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为了有效地进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师还应当具备用双语处理、组织和传授专业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双语切换。(4)用双语组织教学的能力。第一,双语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力。

第二,精湛的双语授课能力。(5)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了保证双语教学达到预期的目56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L8]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熊建辉博士认为双语教学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学科教学的能力,课程实施的能力,班级管理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能力,学习网络建立的能力,教学与学习评价的能力,行动研究的能力。lg]也有学者认为是由四个方面的能力构成。(1)双语表达能力,即双语表达能力是双语教师借助民、汉两种语言文字表达教学内容和自身思想感情的能力。双语表达能力在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中居于基础地位。(2)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双语教学的设计能力包括:双语教学目标设计能力,双语教学内容选择能力,双语教学措施设计能力(方法、手段、策略和教学结构)等。(3)双语教学实施能力,在双语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师具备创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能力,双语教学环境创设的能力,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能力,掌握双语切换时机的能力,合理分配两种语言的能力,将教育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有机整合的能力以及双语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等。(4)双语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对教学的价值判断。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师教的表现。l1叩另有学者认为应当是由以下五方面的能力构成:(1)研究教学的能力。双语教师在授课前应该收集各方面资料,挑选整合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以便于他们理解,又要融语言知识与学科知识于一体,科学性与趣味性一体。(2)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由于教学内容的千变万化,加之双语对象的千差万别,双语教学更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思维,获得知识。(3)捕捉学生动态信息。真实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在这种动态发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捕捉和整合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运用信息,以保证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4)驾驭课堂的能力。双语教师应该具备特殊的教学策略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使双语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5)评价能力。评价能力是在双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双语教师们除了要评价学生们的学习和教师们自身的授课之外,还应该随时对双语教学的进展状况进行评价,并做出及时的改变。双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理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每个学生创建一个档案评价袋。l_1(四)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何菲在她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借鉴以往学者们对影啊教师专业发展因素的研究成果,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角度提出了影响蒙古族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1)政府:宏观性因素。首先,双语教师政策制度为幼儿双语教师物质方面提供保障,影响着幼儿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其次,双语教师政策制度对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予以规范和引导。(2)教师教育机构:奠基性因素。主要是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因素。(3)幼儿园:关键性因素。主要涉及到幼儿园园长因素、幼儿园的生源因素和幼儿园的时间因素。(4)教师:根本性因素。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受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在教师本人身上,教师个人的背景,个人发展的需要和意愿,个人的知识结构等都对教学能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l1纠另外吐尔地·买买提通过谈话和口述史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相关教学能力形成的特点,将他们双语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概括出了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新人职阶段(参加工作不到1年)本阶段影响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主要是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2)适应阶段(经过1~5年的教学实践)这一时期影响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除了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学实践经验之外,非常重要的是他的工作环境,即来自工作群体对一位发展中的同事的双语教学能力发展所产生的影响。(3)成熟阶段(从事5年以上的双语教学工作)在这一时期,进修学习、模范事迹、主题报告、经验交流虽然都会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最有影响力的是教师本身的“自我反思”过程。

转贴于 四、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有学者在对高校双语教师的调查与分析后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和提升高校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1)自主发展。通过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行动研究,通过借鉴学习,提高教学能力。(2)高校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第一,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为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保障。

第二,构建双语教师培训体系,力提力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奠定基础。第三,开展双语教学效果检查和评比活动,为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增加动力;第四,建立双语教学科研实施方案,为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搭建平台。(3)政府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第一,·构建终身性双语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何菲在她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给出了几点关于提升蒙古族幼儿园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1)完善政府保障政策与激励机制。第一,加大财政投入;第二,制定适宜的双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第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2)双语师资培养途径多元化及培训渠道的多样化。第一,拓宽双语师资的培养途径;第二,在高师增设“蒙汉”双语班;第三,进行多样化的双语师资培训。(3)搭建与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平台。第一,加强园长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支持及引领;第二,科学安排双语教师的时间;第三,建立基本的双语招生和编班制度。第四,建立基本的双语招生和编班制度。第五,加强系统化的园本培tJiI。(4)自主自觉,坚定双语教学信念和进行系统反思。第一,提升民族情感,坚定为双语教学奉献的理想和信念;第二,加强与双语专家、同行、幼儿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第三,成为行动研究者,以科研促发展;第四,勤于双语教学能力系统的反思。_1另外吐尔地·买买提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1)建立一套完善的“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变忽视实践教学能力的倾向。(2)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双语教材。(3)能够做到面对全体学生调整双语教师培训的内容,鼓励双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4)提供政策保障,给双语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13j综观近年来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涉及多方面,主要从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为我国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既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理论,又指导找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践。不仅提升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发现,虽然国外、国内学者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做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但有关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研究却屈指可数,相关研究散见于双语教师的论述当中,探讨的比较笼统,而且主要针对“英汉”双语教师、“民汉”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极少有人涉及,无论是在研究范围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很不成熟。另外,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只是在一些学位论文上有所涉及,并没用相应的著作。目前,很少有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直接研究,虽在一些文献中有所论述,但是研究深度还是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细化。在评价双语教学取得的成效时,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双语教学成效的影响。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现如今,双语教师教学能力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结合具体实际,加之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寻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升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的完成双语教学的工作。

篇8

1.引言 

目前,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以及拥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改革传统的专业“双语教学”,探索新的能够高效优质地培养出专业“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急需对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各领域的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双语教育理论和模式。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理论,严重影响了我国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双语”和“双语教育”的定义及模式探析出发,进而分析当前中国的双语教育,希望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实定位和最佳教学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2.双语和双语教育 

2.1双语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bilingual)”是指:“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双语就是“two languages”,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境。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语。就中国大陆的高校教学实践来说,最初的双语研究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问题上,如汉藏、汉蒙、汉彝等两种语言交流的“双语”。但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的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英语学习日益重要,并有将英语作为高校教学的第二语言(esi)的发展趋势。因此,这里我们所讲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 

2.2双语教育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我们可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的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媒介的教学。这里的“双语”应理解为“母语+第二语言或外语”。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母语不同,因而双语教育的含义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双语”可理解为“本民族语+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或“外语”;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区,“双语”可理解为“汉语+第二语言或外语”。本文所指的“双语”就仅指“汉语+英语”。“双语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上课,而是强调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达到“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3.双语教育模式 

3.1沉浸型双语教育模式 

沉浸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校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甚至校内生活都使用第二语言,以创造语言小环境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中。该模式强调完全非母语的教学,其适用的前提是有很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在我国的现阶段还无法实施这一模式,只在少数范围内适用。 

3.2保持型双语教育模式 

保持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该模式平衡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科语言,以母语维持理解和交流过程,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同时,其母语能力也得到发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双语教育模式。 

3.3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 

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模式是以母语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同时尽可能地扩大与目标语的接触范围,提高学生的目的语能力。从我国目前的语言教育环境来看,该模式是比较现实的。 

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中受益。这就需要双语教育研究者从办学定位、师资力量和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进行不断探索,寻找真正适合我国不同院校自身情况的有效教育模式,使双语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4.双语教育中的心理学因素 

4.1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兴趣和信心等。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监察模式视情感过滤为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因素(如动机、态度、自信心等)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从而影响着学习者接受输入的多少,这就叫“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认为若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很大,自信心很强,对第二语言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那么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因而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 

从世界范围看,实施双语教育的对象大致有四种:出生在双语家庭中的儿童;少数民族或移民家庭的儿童;以两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国家或地区的儿童;母语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地区的儿童。按情感过滤假说,前三种儿童对第二语言输入的刺激过滤作用相对小些,习得二语容易些;而第四种儿童的过滤作用会大些,学习第二语言就会困难得多。中国恰好是这种情况。中国学生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会面对很多困难,如单词的拼写与记忆、语法的掌握和运用、发音与听力的训练、词汇与文章的理解与翻译、运用外语进行表达和写作等。其次,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认知手段,往往使学生产生消极、逃避甚至排斥等心理。此外,教师对情感因素的忽视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如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以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评价依据,从而伤害了学生的情感,以致学习者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都会使二语学习者产生畏惧、焦虑、沮丧等情感因素,不利于输入的增加。 

由此可见,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对情感因素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将学生的消极情感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其在双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动力。 

4.2年龄因素 

社会各界对双语教育的年龄问题存在争议。很早以前人们就从经验中直觉地认为,童年是学习语的最佳时期,超过最佳年龄,学习语言就会困难得多。20世纪50年代,神经生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提出十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vid lenneberg(1967)则从医学临床经验,以神经生理学的观点,系统地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他认为人的大脑从2岁开始边化(lateralization),在边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脑来学习语言,约在11—19岁左右,大脑会完成边化。从此,语言学习主要由左大脑负责。人脑边缘化后的语言学习不如全脑学习时期来得好。因此,语言学习最好在大脑完成边化之前,这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学习关键期”。

如果“关键期假说”是正确的话,那么“关键期”以后儿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会突然下降。但在现实中,有许多人是在童年期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因此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语言心理学家蒂托恩(titone)就认为,儿童掌握另一种语言能力的增强来自于他的全面灵活性而不仅仅是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受所获得的习惯和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变得更加依赖于具体的动机和系统化学习。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也持反对态度,他依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指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如果学习双语,不仅会产生挫折感,而且会经常用混淆的双语表达思想,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

4.3母语因素 

中国学生的母语——汉语与英语在音、形、义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要使两门语言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要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对比分析,处理好语言的“迁移”问题。“迁移”(transfer)原属心理学范畴,指“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因为他们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另一门外语,所以原有的语言知识会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这门外语的学习中。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就是“由于目标语和先前所获取的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造成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对目的语的习得起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起干扰作用的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lado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认为语言学习者的cah是由目的语与母语的差异造成的,目的语中与母语相似的地方容易掌握,与母语相异的地方难以掌握。尽管对比分析假说在70年代受到了dulay,burt,jackson,whitman等人的质疑,后者认为学习者的错误中很大一部分不是由于语言迁移造成的,但80年代以后lado的理论再次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他们认为cah的问题在于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因为它认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差异一定会造成学习困难;解决cah问题的途径不是彻底地否定这一假说,而是改进它。其实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在实际中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英语和法语由于在词汇方面的相似性,使得掌握了其中一门语言的学习者去学另一门的时候很有优势。所以语言迁移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应充分利用语言的正迁移来促进双语学习。 

总之,双语教学中通过语言异同的对比分析,尽量做到减少语言负迁移,促进正迁移,使两门外语的学习做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 

4.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或技巧,分为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对所学材料的分析、综合和转变等策略)和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指对学习的规划,对学习过程的思考、调控,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学习策略水平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桂诗春教授指出:“学习者在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时,对目标语企图提出种种‘假设’;学习策略就是建立‘假设’的‘算法’。”也就是说,在习得语言时,人的大脑一直在根据目标语样本进行‘假设’,并不断在学习过程中修改这些假设,直到它们与目标语大致相符。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儿童依靠乔姆斯基为“语言习得机制”(lad)的帮助来对目标语进行假设。而在第二语言习得时,学习者还会运用学习母语时的一些策略和经验。例如,人们掌握母语后,会形成关于词汇、语法规则和语用方面的图式。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方面的图式进行对比,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如果母语和第二语言大致相似,如英语和法语,那么学习母语时的策略和经验就有助于“假设”的成立,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就可能迅速有效。可如果母语和第二语言差别太大,如英语和汉语,那么学习母语时的策略和经验不但不能帮助学习者进行正确的“假设”,反而会干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正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存在的巨大差异,对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掌握和精通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在母语图式与目的语不一致时,学习者应将两者加以鲜明的区别,对新建构的目的语图式加以强化训练,形成巩固的长时记忆,达到信息处理自动化程度。 

5.结语 

总之,实行双语教育是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信息时代对英语素质的强烈要求,是培养掌握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双语人才的需要。研究人员和教师在开展研究和教学时必须深入精诚合作,深入了解影响我国双语教育的心理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其中的有利因素和克服不利因素,使我国的英汉双语教育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faerch,c.& krasper,g.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transfer[j].applied linguistics.1987,(8):111-36. 

[2]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英国朗曼出版社,1986,第一版. 

[5]任斌华.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张路,赵若英.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3,(16):26-30. 

[7]高有智.关于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大众科技,2007,(7):10-15. 

篇9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篇10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着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篇11

2.投稿论文选题不当、写作格式不规范。投稿论文是研究者将科学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与学位论文相比,其审查通过的标准和条件会更加严谨、更具科学性。在投稿论文中因存在选题不当、题目大而空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使体育学术期刊对稿件的录用率低至10%,体育类核心刊的录用率更低仅为5%左右。而且,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甚至体育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中也存在应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类似缺陷和不足。

3.申报的科学研究课题缺乏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目前,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种类及数量不少,但由于课题申请者所掌握的国外文献不足、信息交流少、学术视野窄、不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选题仓促及科学研究方法不当等原因,有不少选题重复、内容缺少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实践价值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质量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一个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汪元榜对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还不到34%。本科生认为自己科研能力好的只占11%,近9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满意。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5.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开设的时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22所综合性大学的多数体育专业研究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晚,除几所学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之外,普遍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科研方法课。而且教材内容严重老化,主要罗列各项内容的一般操作方法,还达不到技术的层面,可参考的专著和书籍也少。最为明显的是,在国外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专著,体育专业研究生及体育科学研究者必读的Thomas和Nelson合著的《ResearchMethodsinPhysi-calActivity》一书,自1985年以来已第4版,而国内还未见该著及相关内容的翻译与报道。以致对国外前沿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充分,体育科学研究很难与国际接轨。

二、实践性教学过程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评价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熟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时数等具体内容,对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和系统整合,可使实践性教学成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1.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因尚无实践课程时数,在课堂讲解中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部分作为课外作业来编排。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操作部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依据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32学时内将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单独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课程结束后利用课外4周时间,将全部内容系统的整合和融会贯通,形成实践性教学模式。

2.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模型。实践性教学过程从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至参加论文报告结束。其具体过程可包括学生寻找问题、设定问题、检索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及写出论文等内容。同时,全班同学也参与每个人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互相提高,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互动平台。另外,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给予认真、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不仅包含科学研究的因素,而且写出的论文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

3.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写作论文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课程全部内容的有效衔接和使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论文写作过程,学生不仅掌握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而且也学会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论文报告的形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学会阅读论文、设计研究计划、撰写论文和报告论文。另外,参加学生论文报告会的教师也认为,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建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体育教育专业2年级蒙语授课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目前,许多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水平还不高,对体育领域相关内容的了解不足。为此,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层次,还不能升华或转换为具体技能。因此,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独立单元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了解和熟练掌握不同单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各单元内容的整合和相互衔接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和程序,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链接,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同步实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更加透彻,明确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熟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提高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能力。

2.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尚无蒙古文教材,采用汉语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对汉语水平不高的蒙古族学生来说,首先遇到语言这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蒙汉语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学会阅读相关科学研究的汉语文献。因此,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计算机蒙古文软件普及率不高,撰写蒙古文论文存在文字输入及编辑等困难,学校图书馆应免费提供计算机蒙古文文字处理软件等相关操作平台。

3.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体育相关领域蒙古文论文及参考文献甚少,加之缺乏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学生检索文献还需要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检索,费事、费力,又不全面、不系统,为论文的写作带来不便。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收集蒙古文文献,还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在CNKI等学术网站检索论文的方法。对此,学校图书馆应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

篇12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总体较为合理,但也存在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月均消费总额集中在500~1200元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72.6%。从数据可知,大学生的月均消费额总体在合理区间。当代大学生以“80末”、“90后”居多,在消费观念上抵制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冲击已经有较长时间,对于合理控制自身的消费有了一定的意识,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消费较为合理。但由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并不成熟,攀比消费等不合理消费普遍存在。大学生热衷于追逐购买当下流行的商品,如品牌服装,iphone手机、品牌电脑等。一些贫困大学生为了不被同学看不起,会集中部分生活费甚至借钱购买一些流行的品牌产品,这种攀比消费使得生活费用本就紧张的贫困大学生产生了畸形消费现象。

(二)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生产日益发达,大学生消费内容不断丰富,消费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新兴消费方式使消费变得越来越便捷。大学生在良好的经济条件下,敢于和乐于消费,并把消费作为彰显自我个性的方式,消费结构不断拓展。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与以前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的大学生消费结构相比,生存资料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大幅上升。具体表现为当代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逐步降低,消费不再仅限于饮食、服装和学习三方面,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大,如恋爱、通讯、娱乐、旅游等消费已占有一定比例。马洛斯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排列。按照马洛斯需求理论分析,改革开放前,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学生的消费主要用于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消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方面。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的消费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消费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大幅度向社交和尊重需求拓展,并有部分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消费。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断拓展,除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外,人情消费、文化消费等的比重逐年增大,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的消费也在扩大。

(三) 不同民族大学生消费行为趋同化

如表2所示,蒙、汉大学生除饮食、服装、旅游等方面消费比例有一定差别外,其他方面的消费比例基本一致,消费内容基本相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众消费品逐步走向统一化模式,大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商品及服务基本相同,这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趋同趋势提供了市场基础。信息传播的快捷和广泛化,使大学生受媒体广告的影响越来越大,消费方式及心理逐步趋同,这也加速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趋同化。

(四)家庭收入是影响大学生个人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伴随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各地区经济都有了较快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都获得了较大增长,为当代大学生宽裕的消费条件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由图2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基本与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成正比,家庭收入低的大学生消费水平较低,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多,大学生消费总额也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与农村户口的大学生相比,城镇户口大学生的家庭收入普遍较高,消费水平也较高。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往往可以得到家庭提供的充裕经济支持,加之家庭消费中养成的高消费习惯,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也较高。而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从家庭获得的生活费较少,只能节俭消费,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五)网上购物在大学生中逐步流行

与实体店相比,网店里的商品种类繁多、款式齐全、价格低廉,网上购物可以节省很多逛实体店花费的时间和交通费用,这些优点被具有敏锐观察力和超前接受能力的大学生所关注,网上购物这一新兴消费方式已经成为校园消费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方式主要是B2C和C2C。B2C是指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商务模式,企业直接通过网站把商品和服务售卖给消费者的方式;B2C的企业有当当网、亚马逊书店、京东商城和凡客诚品等。C2C是通过网络中间商,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方式。C2C主要有淘宝网、易趣网和拍拍网等。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蒙汉大学生有网购经历的比例分别为53%和55%。由此可以看出,蒙、汉大学生对网购的接受程度基本相同,网购在大学生中逐步流行。

二、蒙、汉大学生消费特征比较分析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与消费习俗具有较大影响力

蒙古族拥有灿烂的游牧文化传统,游牧文化也为蒙古族的消费特征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代游牧民族的蒙古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养成了热情好客的习俗,并且待客丰盛。这些民族习俗对当代蒙古族大学生的消费依然有一定影响。蒙古族大学生经常结伴去蒙餐馆聚餐,奶茶、马奶酒、牛羊肉、奶制品等传统民族特色食品是蒙古族大学生最喜爱的食品。在庆典、节日等特殊时间,蒙古族大学生会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店定制或购买民族服饰,尤其是女同学对于传统民族服饰的喜爱更加明显,穿戴民族服饰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民族特产店是蒙古族大学生喜爱出入的地方,购买民族特色的商品是蒙古族大学生日常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与消费习俗对于当代蒙古族大学生依然展现着较大的影响力。

(二)蒙、汉大学生消费整体有趋同趋势,但由于受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具体消费项目上存在不同的消费特征

1.饮食消费。调查显示,蒙、汉大学生在校内食堂饮食方面消费大体一致;汉族大学生用于购买零食的费用比蒙古族大学生高;蒙古族大学生在校外饮食方面的消费高于汉族大学生,在蒙餐馆消费的比例较高。每月请客吃饭费用在20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蒙、汉大学生分别为84.5%,和83%;其中该费用在100~200元区间的人数比例,蒙古族大学生为37%,比汉族大学生26%高11%。蒙古族大学生平均每学期请客吃饭的次数为4次,比汉族大学生的3.8次略高。这说明蒙古族大学生用于请客吃饭的花费总体比汉族大学生高,请客吃饭的频率也略高。由于地理气候、历史传统等原因,蒙古族大都有饮酒的习俗,蒙古族大学生普遍喜欢饮酒且酒量比较大。在蒙古族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以对方是否喜欢饮酒作为衡量友情的一条重要标准,并通过频繁的请客吃饭来维系和加深感情。

2.娱乐消费。在包括看电影、KTV等娱乐消费方面,月均消费在5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蒙、汉大学生分别为40.3%和30.8%,可看出蒙古族大学生娱乐消费较汉族大学生偏高。大学生正值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社会中不合理的人情消费行为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使其在日常消费中极力模仿长辈的人情消费行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成熟,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情消费变得十分普遍。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很多热情待客的传统习俗在蒙古族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活动中得到传承和演化,“人情消费”更加突出。

3.服装消费。服装消费在蒙古族大学生总消费中占有较高比例。蒙古族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都买有一套或几套传统民族服饰,而蒙古族传统民族服饰的价格都比较高;同时,蒙古族大学生对于当下流行的服装的追求热情也很高,这就造成了蒙古族大学生服装消费较高的现状。汉族大学生则主要追逐流行的服装款式,相对蒙古族大学生此项消费低一些,但在自身消费结构中仍占有较大比例。

4.学习消费。学习消费方面(包括参考书、文具、辅导班费用等),蒙、汉大学生上过课外辅导班的比例分别为56.9%和60.1%,消费金额的比例基本一致。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大学期间参加培训班考取技能证书及参加考研学习的热情比较高,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都有较深入的认识,但从整个生活费用的比重来看,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所占比重仍然较小。蒙、汉大学生在购买文具方面的消费大体一致。蒙古族大学生购买书籍的费用比汉族大学生高,这使得蒙古族大学生的整体学习消费比例较高。很多蒙古族大学生使用双语(蒙语和汉语)学习,在购买书籍时会同时购买两种语言的相关书籍参照学习,因而在购买书籍方面消费高。

5.恋爱消费。恋爱是大学生中很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受享乐主义题材电视、电影等的影响,在恋爱过程中追求高消费带来的浪漫和享受,无计划的大手笔消费大量存在。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因而在恋爱方面消费较高。恋爱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蒙古族大学生相比汉族大学生小2%,汉族大学生在恋爱中的受“面子”影响更大,恋爱中有很多不必要的高消费。

6.通讯消费。蒙、汉大学生手机通讯费情况基本相同。蒙、汉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分别为96.9%和98.7%,绝大部分同学都拥有手机。蒙、汉大学生平均每月的手机通讯费在5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3%和58.8%。与亲朋好友联系、恋爱通讯、网络流量套餐费是大学生手机通讯费的主要项目,通讯消费的无计划性导致当代大学生在手机通讯方面产生了高消费现象。

三、小结与讨论

从消费总额来看,蒙、汉大学生消费大部分都在合理的区间。蒙、汉大学生在消费的各个方面整体有趋同趋势,但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于当代蒙古族大学生的消费仍然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消费方面蒙古族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消费特征,蒙古族大学生对于本民族特色的商品情有独钟。蒙、汉大学生在消费方面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攀比消费严重,消费比例中用于恋爱、请客吃饭、娱乐、赠送礼物、手机通讯等方面的消费较高,用于学习方面的费用比例较小等问题。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加以引导。

(1)倡导良好的社会消费风气。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家庭的大力支持。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中学时代较为单一的消费,开始追逐社会消费的流行时尚。媒体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尚未真正成熟的大学生通常争相模仿广告塑造的形象进行消费。因此,端正人们的消费价值导向,应当加强广告宣传的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消费风向标。国家应当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不法销售行为,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全社会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为大学生健康合理消费提供优良的大环境。(2)加强家庭理财教育。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家庭状况及家庭教育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首要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没有受到理财方面的教育,生活用品几乎都由家长购买,严重缺乏消费实践。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当积极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传授理财知识,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消费实践,学会有计划地消费。同时,家长在给大学生提供生活费的时候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吃苦而给予过多的生活费。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对于家长提供的生活费往往给多少花多少,过多的生活费容易养成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3)学校应当积极实施教育引导工作。解决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以增设理财方面的选修或必修课程,以取得学分的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消费及理财知识;举办理财方面的讲座,以较权威的教授讲解消费理财方面的知识,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兴趣;将理财教育纳入学生开学教育的内容中,让大学生在入学时就能够提醒自己科学合理理财,并获得相关的知识;此外,充分利用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贴近大学生的优势,更加全面的做好校园消费风尚的引导工作。针对传统文化对蒙古族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学校应当做好针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蒙古族大学生能够认真、全面地学习传统民族文化,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对消费产生的影响,做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消费特点。(4)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力量。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解决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大学生应当主动学习合理消费的相关知识,培养自身的理财能力,以健康的消费观指引自身消费。在日常消费中做到不攀比、不浪费、科学消费,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新世纪合格大学生。

只有综合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风气,培养学生的理财消费能力,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参 考 文 献

篇13

语言接触对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当今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汉民族与周边民族早期的接触和交往对汉语语法产生怎样普遍化的影响意义重大。《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的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本文通过分析元刊杂剧中的特殊语言现象,揭示元代汉语语法受到蒙古语影响的现象。

一、词尾“每”

元代白话或杂剧中经常出现的“每”,即直接从蒙古语音译成汉字,表示复数情况,相当于“们”。元刊杂剧中出现了词尾“每”的特殊用例,这些用法不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是因为蒙古译者受蒙语干扰,把蒙式表达渗透到汉语作品中。

(1)闪得俺一双子母每无归向。《拜月亭》

(2)您众宰相每也合谏天子咱!《单刀会》

(3)这的每安排着筵宴不寻常。《单刀会》

(4)您叔侄每免忧,俺夫妇每承头。《楚昭王》

(1)“N每”前用数量词修饰,(2)“众N每”,这是指人的名词和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用词尾“每”来对译。(3)“这的”后加“每”,是指求代词“这/那底(的)”等后加“每”。

二、比拟助词“似”、“也似”

汉语比拟式的典型形式是“像义动词+喻体+比拟助词”,形式上分为简式“像义动词+喻体”和“喻体+比拟助词”。蒙古语的比拟表达方式是在名词、代词或者少数动词后面加上后置词,再加上中心语。出现在金元时期的“X+似/也似+NP/VP”跟蒙古语译文的比拟表达式词序基本一致。

元代以前,比拟助词出现过“然、者、相似、一般”等,其语法功能是在句子中作谓语。元刊杂剧中出现了新的比拟式,不出现像义动词,“似、也似”这一特殊比拟助词出现了,后面附着NP或VP,即“X+似/似乎+NP/VP”,其语法功能主要做修饰成分,这和阿尔泰语的比拟式主要语法功能(作定语、状语)相一致。元刊杂剧用例如下:

(1)竹节〔也似〕圣旨催怎敢迟留!《介子推》

(2)俺哥哥山海〔也似〕恩未报,怎肯道善与人交。《替杀妻》

(3)虎狼〔似〕恶公人,扑鲁推拥厅前跪。《魔合罗》

(4)鹿儿般扑扑撞胸脯,火块〔似〕烘烘烧肺腑。《魔合罗》

(1)(4)“X+也似”修饰VP作状语,(2)(3)“X+似”修饰NP作定语。元代杂剧中的比拟助词“似”、“也似”,后面一定有NP或VP,语法功能是作定语或状语,江蓝生认为是汉语与阿尔泰语(主要是蒙古语)渗透融合所致,这种过程经历了从照搬蒙古语词序到逐步调整、改造,从而融入了汉语固有的语法体系。本文认同这种观点。

三、“动+了+宾”取代“动+宾+了”

元刊杂剧中动态助词“了”用在动词和宾语中间的出现了594例左右,可见“动+了+宾”是较普遍的格式。“动+宾+了”只出现了60例左右,陈万鼐指出60例是元杂剧剧情段落需要的产物,可以作为一些例外。“了”对前面动词的依附力不断增强,整体上采取了汉语自身“动+宾”的语序格式,但除去汉语本体这一根本原因外,也受到蒙古语的影响。蒙古语的语序是宾语放在动词前面“O+S+V”式,动词后面是紧跟着时体成分,对译成元代“纯汉语”文献时,仍然有蒙古语语法特性的蛛丝马迹,表现为“了”紧跟着动词,正是由于汉语语法本身的“内因”和蒙汉混合语的“外因”两方面的影响促使在元代“动+了+宾”成为最占优势的格式。即便其他句法成分出现时,也没有改变“动+了”的基本形态。如:

(1)今日被人死羊儿般剁了首级。《西蜀梦》

(2)酒行了十数巡,连饮了两三樽。《替杀妻》

(3)媒人每催逼了我两三遍。《拜月亭》

(4)我虽有这罪过,如今赦了我也!《汉高皇》

(5)花谢了花再开,月缺了月再圆。《马丹阳》

(1)是“动+了+宾”式,(2)是“动+了+数量/时量补语+宾语”式,(3)是“动+了+宾+数量补语”式,(4)是“动+了+宾+也”式,(5)是“动+了”式。

四、后置词“行”、“上、上头”

江蓝生认为元代汉语中“行”的用法可以分为两类,“N行”前没有动词或介词的这一类型是受蒙古语影响产生的,语法功能是提前宾语或补语。元刊杂剧中的“N行+VP”如:

(1)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酝酿个谎。《西蜀梦》

(2)但较些呵,郎中行别有酬劳。《拜月亭》

(3)女婿行但沾惹,六亲每早是说:又道是丈夫行亲热,爷娘行特地心别。《拜月亭》

(4)俺哥哥行半星儿恩义不曾报。《替杀妻》

元刊杂剧中的后置词“行”的问题及在元代特殊历史背景下北方汉语中“N行+VP”式的大量涌现,许多学者们对此有过研究。张相认为用于自称、人称等词后面的“行”,相当于“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从语言接触角度来看,不排除元代“纯汉语”文献在语法格式方面一定程度地受蒙古语的影响。元朝结束统治后,该式就逐渐衰落消亡了,后来被“动/介+N行”句式所代替。

江蓝生还进一步考证出了“~行”是“~上”的变读音,后置词“行”的本字是“上”。上/上头在现代汉语中是方位词,基本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而元刊杂剧中是原因后置词,汉语使用前置的因果连词、因果副词作为表达因果关系复句的语法标记,祖胜利认为元代直译体文献中方位词“上/上头”的原因后置词主要是直译中古蒙古语表示原因的后置词tula和形动词工具格附加成分-ar/-bar的结果,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元刊杂剧中的“上/上头”的用例,很难和汉语因果复句使用前置标记的语言传统相联系,这一非汉语自身实际的特殊之处,最合理的原因还是从语言接触角度出发,联系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合理解释是受到蒙古语后置词的影响。元刊杂剧中的原因后置词“上”出现32例,如因此上、以此上、所以上、为……上、……上头、因……上等例,如:

(1)替还了二百钱别无思议,因此上认我做兄弟。《遇上皇》

(2)都则为我不肯张罗,以此上闲放着盘千斤磨。《紫云庭》

(3)为酒上遭风雪,为酒上践程途。《遇上皇》

(4)想刘禹不孝父母,不敬六亲上头,折罚刘禹子嗣。《老生儿》

(5)所以上与他家做女婿,满意的则是图他家私。《老生儿》

(6)后来因些闲言语上,不曾踏上它们。《小孙屠》

迄今为止对元代白话文献反映出来的复杂、奇特的语言现象学界还是缺乏必要的解释,全面透彻地研究元代汉语的实际情况对整个汉语史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元刊杂剧新兴的比拟助词“似/也似”,从历时语言学的角度看,这种语法现象不是汉语固有的,而是模仿阿尔泰语的结果,这种过程经历了从照搬蒙古语词序到逐步调整、改造,从而融入了汉语固有的语法体系。词尾“每”、“动+了+宾”式、后置词“行”及“上/上头”的出现和使用是在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下语言接触和融合的产物。元刊杂剧作为口语性比较高的“纯汉语”文献,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元代汉语的实际,其中这几类语言现象的出现说明元代汉语受到外来语的影响,不应当忽视蒙古语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

参考文献:

[1]祖胜利.元代的蒙式汉语及其时体范畴的表达[J].当代语言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