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海外经营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海外经营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海外经营论文

篇1

一、我国银行为何要进行海外经营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得知:目前,世界10家最大的跨国银行的海外收益占其总收益的50%左右,其中,美国的花旗银行最高年份1997年达到82%,最低年份1979年为65%。到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日本海外银行机构达到了1091家,美国的海外分行达到1000余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也在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如新加坡在1985年银行海外分行就达到了42家,代表处16家;台湾地区1993年有l2家银行在海外设有62个分支机构;韩国80年代末海外分支机构也达到了130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外银行在海外有大量资产,来自海外的利润占了全行利润的相当比例。而我国除了中国银行的海外经营尚可外,其余银行海外经营的力度都不大。而且,至今我国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只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况且,我国银行进行海外经营多集中在为国内企业服务上,主要以引进、利用外资为主,和国外银行相比其经营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进行海外经营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首先,由于银行业的海外经营一般不受母国金融形势的直接影响,当母国银根紧缩时,总行依赖其国外分支机构提供资金,以海外业务支持国内业务;反之,当总行有资金盈余时,通过国外分支机构将一部分余额贷出去。以国内业务扶持海外业务。从而保证其总收益的不断增长,实现全球经营目标。

其次,我国进行海外经营可以加快与国外接轨的步伐。我国银行业的许多做法与国际惯例不一致,开展国际业务咬如国际结算、为国外客户办理存贷款等)时会遇到各种障碍,影响效率,从而影响盈利。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步开放,国际业务必然越来越多,不进行海外经营的弊端就会逐步显现出来如果到海外经营就可以早日熟悉业内的国际惯例,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利润。

再次,由于竞争的加剧,目前世界银行业正朝全能银行的方向发展。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个人金融资产的36%是放在银行以应付不时之需,右则是放在基金作为未来的储备,所以银行管理的资金是越来越少,银行横向的扩张是必然的。我国1993年底以来实行银行和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管理,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和1998年的《嗒证券法》则明确规定了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三业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二尽管有学者建议管理层取消分业经营,但考虑到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法律上进行修改还有待时日,但有关法律中并没有指出我国银行不能在海外进行证券业务。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银行的海外经营来回避有关法规,增加利润。事实上,中国银行在海外的一些分支机构正是通过进行投资银行业务,降低了经营风险,并增加了银行利润。

第四,进行海外经营有利于加速我国国际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很少,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一方面靠国内自我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只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才能更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打下基础目。

另外,一些国际金融中心,如香港、新加坡、巴哈马、开曼群岛等,金融管制比较小,有些甚至没有管制。在这些地方注册分支机构,经营国际业务,可以减少或免除税赋和法定准备金,从而降低成本,扩大盈利。

因此,笔者建议我国银行结合现在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海外经营。

二、我国银行进行海外经营的模式和区位选择

(一)我国银行海外经营机构形式

一般说来,我国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处、代表处、经理处、分行、国际银行集团、合资银行等形式组成跨国银行网,以开展业务。

银行是指与其他国家建立往来账户,对方的一些业务,为对方提供服务的银行。对一家银行来说,银行实际上不附属于本银行,银行关系就是不同国家银行间建立的结算关系。但要进行海外经营,一般都是从行那里逐步熟悉海外市场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经营成本低,一般只需付费即可获得较多的服务二其缺点是业务范围小,而且,银行对行没有控制权。目前,我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行由于从事国际结算业务,一般都有海外行,但我国90家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数还没有海外行。因此,海外行可以作为这些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海外经营的首选考虑形式之一:

代表处通常由银行派出的代表和为数很少的工作人员组成。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有关咨询服务,收集当地经济、金融情报,联系客户和协调当地行关系,并为总行提供背景资料。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业务范围十分有限。目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已经在海外有一家或多家代表处,而其余8家股份制银行还没有设立,因此,代表处是这几家股份制银行进行海外经营时可以考虑的形式。

经理处的级别高于代表处,但低于分行。其业务基本上已包括行的主要业务,而且还开展了行所没有的贷款业务。笔者认为,目前这一形式对我国10家股份制银行比较适合,因为其作用基本相当于分行,但投人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有利于总行的直接控制。

分行直接受总行控制,可从事国际业务和当地业务。分行不是独立法人,其资金保证是总行的所有资金,业务经营直接受总行控制,范围较广,可分为国际业务和当地业务两部分。国际业务主要有接受存款、发放贷款、同业拆放、向国外的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融资等、当地业务主要有接受存款、向当地的工商企业提供短期的资金融通、向当地的银行和政府项目贷款、证券等。分行的优点在于其业务是以总行的信誉和声誉以及所有的资产作为后盾,增强了竟争力。缺点是管理成本高,资金投人量大。目前,中国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在海外经营中,这一形式用的比较多,其他3家国有独资银行海外分行建立的数目还比较少,10家股份制银行中除了交通银行外,其余9家还没有建立海外分行。笔者认为,目前,这一形式对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比较适合,因为其规模比较大,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强。

国际银行集团是银行间进行国际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和协调各成员国的国际业务,分散独家经营的风险,避免与国内股东银行在国内零售业务中的竞争,有利于中小银行进人国际资金市场。其业务包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并对巨额贷款、市场筹资的可行性以及收买、兼并企业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但这种形式组织结构较为松散,不利于总行控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10家股份制银行进行海外经营时可以考虑这一形式。

合资银行就是与国外银行各自出资联合组建银行。这一形式有利于早日熟悉海外市场。而且税收上可能享受到更大的优惠,但缺点在于总行的控制力下降。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股份制银行以及90家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把合资银行作为海外经营的选择形式,但具体是采取分行还是子公司的形式要视具体环境而定。

另外,根据统计资料,截止到1999年9月30日,已经有69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设立了430家营业性机构,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5家,代表处250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外资银行对海外分行和代表处这两种海外银行海外经营模式的重视。

(二)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

1.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是资金、金融机构集中的地方,我国银行在这些地方设立和发展机构能更好地与国际上的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扩大业务范围,也便于大规模地筹集资金。目前,四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已经在伦敦、纽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但其余8家股份制银行和90家城市商业银行还没有在这些地方开展业务。

2.周边国家和世界性的贸易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如中韩贸易每年占我国外贸进出口额的很大一部分,但我国的银行在这些地方咬除了日本外)的分支机构设立很少。为了促进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银行的经营管理,我国银行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提供各种银行服务。

3,海外华人聚居区。在华人聚居区设立分支机构便于沟通,也便于取得其支持配合。笔者认为,我国银行可以考虑在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华人聚居区设立分支机构,因为这些地区经过几代华人的努力,金融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如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家,50%以上的金融事业为华人掌握二在这些有一定发展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便于我国银行在金融资信、人才培训与交流上和这些地区的华资银行取得紧密联系,从而尽快熟悉海外市场,在海外占有一席之地。

三、我国银行进行海外经营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进行海外经营前要进行详细调查,做好打算,认真准备。

首先,要对经营的地方进行选择。应选在那些能迅速拓展业务、税赋水平比较低、能够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经验的国家或地区。所以,对这些方面要进行详尽地调查。

其次,应对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结合本身情况进行选择。这一点笔者在前一部分已经阐述过,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再次,早做管理人才的准备。到海外经营需要懂外语、懂银行国际业务、懂法律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要早做准备。

(二)监管当局应加强监管

由于银行业的经营带有强大的渗透扩散功能,伴随着银行国际化的加深,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运营状况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如果它们不受其设立资格条件、业务经营等限制,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开展跨国银行业务。其业务经营就可能造成损失,并由此殃及总行和我国金融业的声誉。因此,应加强监管。

我国现存的金融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非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与此相适应,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监管主体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审计署、证监会等。人民银行主要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准人、资本充足性、业务范围等方面加以监管:财政部主要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加以监管;国家审计署只对银行的财务收支状况加以监督;证监会对银行的监督只是体现在依据证券法对上市加以监管。同时应指出的是,我国的外汇业务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全面监管,但由于其隶属于人民银行,所以这里就不再单独列出了。目前,我国只有探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民生银行三家上市银行,另外,还有中国工商银行借“友联银行”的壳在香港上市,所以证监会在这方面的作用还体现不多。但随着近期上市银行的增多(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的上市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另外,四大国有独资银行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有分拆上市或海外上市的打算,所以、我国的上市银行必然越来越多),因此,证监会对银行的监管作用会逐渐加大.总体上说,这四个监管机构在我国银行的海外经营问题上应加强配合,通力合作。具体来说,主要应注意以下方面:

1.对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没立监管。一方面要审查银行海外机构的最低资本额、资金实力及是否有从事外汇业务的能力。根据跨国银行的一般理论,跨国经营的银行应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才能为国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所以应对资本金、资本充足率和人员进行审查,确认其已具备经营海外业务的资格条件和具有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控制资产风险的能力。侧算资本充足率时,应把涉及银行外汇风险的资产或投资,按不同期限的信用风险系数折算出总的风险资产,从外汇利润中扣除实际已损失的外汇资产,测算出真实的资本数和实际的资本充足率二另一方面要加强银行的人事管理。由于我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人员大多是由国内派出.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不够全面,因此应对他们(尤其是经理级以上人员)的背景、管理业绩事先进行详细调查.以确保其在经营中的诚信。同时,应把人事管理与具体量化的“物”的标准指标如:资本充足率、流动资产比率)等相结合,实现全面的监管二在人事监管方面,德国的“四只眼原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该原则在监管政策上要求一个银行必须有两个以上知识和经验丰富、有决策管理能力且信誉良好的人进行有效管理,对银行重大事项共同负责。

篇2

一、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本土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1.人才资源配置的本土化问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恰当的人才结构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一方面,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海外市场环境,只有国外本土人才最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风俗、国情,了解消费者或客户的需求,了解当地政策法规。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海外经营人员大部分是母公司外派人员,这些人员在国内属于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根本无法打开局面,而只能从事过去国内的业务,在华人圈里转。企业经营做不到国外主流社会中去。我国只有少数企业,肯花重金聘用并培训当地人才,做到国内与国外本土人才较为完善的结合,使企业海外经营业务能够在主流社会中发展。另一方面,人才资源的本土化配置还包括我国跨国公司培养或聘请高度熟悉国外本土国情的国内高级人才,而我国这一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也是影响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中介服务机构聘用的本土化问题。我国企业海外经营需要做细致和扎实的市场调查研究工作。我国企业往往缺乏系统的考察研究,结果导致海外企业经营被动。在企业进人海外市场之前,先应该聘请当地有名的各类专业咨询机构,包括市场、行业、金融、法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机构,才可能作出有针对性的、正确的系统分析评估。我国跨国公司往往是派几个人到国外走一圈或仅仅委托国内政府驻国外机构调查,甚至是依靠国外朋友的经验见闻来了解国外市场,这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

3.产品技术设计本土化间题。企业产品在能够被国外市场接纳以前,都需要通过该国的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及各种安全标准检测。发达国家的质量认证体系是非常严格的,缺乏本土化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企业的产品进不了主流社会市场,比如,广州药业集团与三九企业集团的产品(中药)通不过欧美的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结果造成两家企业在欧洲经营困难重重。我国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其产品或服务的本土化战略缺乏针对性,许多产品都是原封不动的从国内转移到国外。

4.组织管理的本土化问题。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往往过于庞大,缺乏效率。精简高效的组织原则在发达国家的企业运行中一直是优先原则,因此发达国家企业不仅大,而且是以强为基础的。目前,中国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如何有效的组织管理海外子公司,还处在一个探索时期,从组织理论和实践上来看,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国企业习惯于把本国产权不清的问题带到国外,造成国外资产流失、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棍乱。母公司既要求海外公司有稳定的结构,又要满足经常性的革新要求,还要有学习型组织结构和管理的特点,这种“一国多制”现象对我国跨国公司来说是难以解决的。

5.资本经营的本土化问题。由于不熟悉国外资本市场的本土化操作,我国企业海外经营费用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国内资金,在海外市场融资量极少。如果熟悉资本的本土化操作理论与经验,将会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强资本的运营能力,这是中国跨国公司急待学习运用的专业领域知识。

二、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本土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中国跨国公司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产权模糊和政企不分的企业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本土化发展。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市场,主要是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产权明晰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成功的根本性条件。产权不明的国有企业只会使海外经营的本土化战略成为形式,各方面都难以到位。

2.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及知识等方面,由历史及现实条件的决定,在总体上很难适应企业的海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跨国企业对当地先进的管理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认同、吸收。对国际企业经营管理惯例等方面的不熟悉都会影响企业组织管理的本土化战略,人才本土化配置等方面的具体运作。另外由于决策体系缺乏科学性,往往使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等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上缺乏科学、系统、充分的调查研究,极容易产生偏差,使企业海外经营陷人困境。

3.企业的创新能力弱。我国企业虽然都重视技术的引进,但不重视引进基础上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学习,对外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造成企业技术更新被动,产品更新慢。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往往是国内技术的照搬,或者只作微小的变动,这对于质量认证体系非常严格的发达国家的市场来说,将是很难接受的。

三、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本土化战略对策

1.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国有企业是我国海外经营的主力军,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必须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国有企业2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在于国家所有制自身的缺陷,因而必须打破国家所有制的禁区,进行根本性改革。比如大型企业可先实行股份制然后通过股市交易产权,对中小企业可实行股份合作制、直接拍卖等形式来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化实质上是企业市场化的基础,中国企业应该利用市场化促进国际化,反过来又可利用国际化来完善市场化,增强企业国际能力。

2.人才配置的本土化。人才配置的本土化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培养国内的高级人才,使他们高度熟悉发达国家的本土国情,包括语言、文化、市场、竞争对手及消费者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从事海外战略经营管理能力,这类人才是我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的关键,因为他们既熟悉国外环境,又熟悉国内环境,能够很好地把两种国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文化的优势,实现成功的本土化战略。但这需要企业长期连贯的人才发展战略,确保人才培养的稳定性。二是选拔当地人才,这是企业本土化的主要内容。当地人才的价值是国内人才不能替代的,本土化较成功的企业,一般都有百分之60-80以上的国外当地人才。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万向集团,是聘请高度熟悉国外市场运作的倪频博士,成立美国万向公司,作为海外经营的总部,其员工有相当部分是当地人才。

3.加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我国企业海外产品技术本地化战略的模仿与开发,可以为企业吸取丰富的产品技术开发经验,弥补国内企业技术能力开发上的不足,同时通过本土化技术开发机构,可以形成国际性产品技术和信息收集、传递、开发网络优势。但企业的产品设计达不到国外本土的设计要求,企业的本土化战略就是一句空话。中国的一些中药企业集团在欧美经营的困境早已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企业海外经营必须在产品的技术开发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并且要坚持依据市场开发产品、产品设计本土化的经营理念。海尔集团一开始就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使其逐步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在海外,海尔一直坚持市场设计产品理念,先后在美国洛杉机和硅谷、日本东京等6个地方成立了海外产品设计分部从事产品技术的本土化开发。并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方成立信息收集中心。因此,我国企业在国内经营发展初期,就要坚持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积累,坚持“市场开发技术”,而不是“市场引进技术”。

篇3

在我国经济成分中,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缴税额超过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全球五百强企业在我国更是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的企业也逐步的实施着“走出去”战略,我国的顶级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开始逐步站稳脚跟,比如:海尔和联想。在企业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中小企业也更多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但是中小企业因为规模的限制,不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具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中小企业在国际经营中要想长期发展应该独辟蹊径。

2中小企业发展海外经营的国际经验

我国中小企业的海外经营由来已久,有了改革开放政策上的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走上了海外经营之路。其中,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是我国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区位优势,在国内市场还很落后的阶段就勇敢的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从上述数据中已经可以体现出来,现在就来探讨一下,我国成功走出去的中小企业这些年来海外经营取得的国际经验。

2.1充分发挥了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

我国发展较早的中小企业一般经营的就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丝绸,纺织品,茶叶等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现代企业经营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细分市场并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进行市场定位,从而发挥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即提供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服务于特定的消费群体。我国的中小企业最初的发展轨迹就是提供服务于海外华侨的民族特色的产品,或者是通过海外华侨对国外市场的了解,针对国外对中国传统产品的偏爱,进行生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对中国进一步的了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旗袍、丝绸、中药等产品就是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元素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充分发挥这些产品或服务的天然优势就可以很容易的打开部分的国外市场。这些产品和服务也的的确确支持着我国最初中小企业的海外经营。中国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宣传中国的最佳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和我国开放程度的扩大,这些产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所以海外经营中推广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就是充分发挥了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势,并一直走在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前沿。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的传统产业就是依赖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获得的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中顺利发展的,比如我国的服装产业。但是凭借这点取得海外市场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境况也越加艰难,因为我国的服装产品还是中低档产品,这些产品在欧美市场中的需求越来越有限,要想保持这样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我们的中小企业就必须进行品牌化的经营,突出服装的品牌特色,只有培养了一定忠实的客户群,我们中小企业经营的传统产业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和发展。

2.2在国际市场上找准市场定位

企业国际化的市场拓展战略选择中,有的企业选择“先难后易”战略,比如海尔就是先打开进入相对偏难的德国市场,然后才进入其他欧美国家的。这样的战略使得海尔在之后的国际市场业务拓展上更加顺利。而这种战略对于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优势不大、资金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不适合的。众所周知,国际上有成熟的欧美、日本发达国家市场和不太发达的拉美、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前者发达程度较高,需求较大,但是产品进入的要求也比较高,而后者则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区域。那么中小企业海外经营中进入哪个市场比较占优势呢?答案肯定是后者,事实也证明,发展较好的中小企业一般不选择进入要求较高的欧美市场,转而发展新兴市场。因为新兴市场虽然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大的市场需求,但是新兴市场进口产品的要求相对偏低,这对中小企业是最有利的。因为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是中低档产品,虽然在发达市场上的需求和竞争力下降,但是在新兴市场上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所以近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就瞄准了这些新兴市场。

2010年是很特别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逐步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去是一个需求层次与偏好各异的经济体,是个更为多样化的市场,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可以根据各个国家的现状,实施差异化的战略进入这些市场。眼下,欧美市场复苏缓慢,我国中小企业将更多目光放在了东盟市场是很明智的选择。而且关税优势、人民币结算、电子商务工具的广泛运用这些优点,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在原来就拓展新兴市场的基础上,在东盟自贸区内取得更大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2.3充分利用了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

篇4

二是部分拥有。通常是指母公司拥有子公司股权在5%一95%之间。按照具体拥有股权的多少,还可分为多数股权形式,通常为股权的50%一95%;对等拥有,即母公司与合伙人各拥有子公司50%的股权;少数股权形式,通常为股权的5%一50%。在部分股权拥有下,跨国公司能充分利用当地合伙人的资源和优势,而且更容易被当地政府和人们所接受。但是部分拥有时双方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也不利于跨国公司的统一控制和协调。

三是非股权安排(契约经营)。通常指母公司不拥有,或只拥有子公司5%以下的股权。非股权安排方式往往被视为股权安排的特例。在该方式下,跨国公司往往通过如特许授权、特许经营、合同制造等方式实现海外经营。该方式风险比较小,而且使得跨国公司在股权参与受限制或不被允许的情况下,仍能参与当地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对跨国公司来说,实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最小。

二、跨国公司选择不同股权安排的因素

(一)东道国方面的因素。

1.政治因素。主要指东道国政府的政局是否稳定,当地的民族主义情绪如何等。如果东道国政局不是很稳定,而且当地民族主义情绪比较高涨,那么,跨国公司往往不会考虑独资的方式,而更倾向于合资或非股权安排方式。

2.经济因素。包括东道国的信用度,对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规定,当地合伙人情况等。东道国信用度包括东道国是否存在金融抑制,货币稳定情况怎样。当地合伙人情况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当地市场、营销渠道、融资能力、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的优势,看其与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理念是否一致等。

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指东道国的语言,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及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等。一般来说,东道国与跨国公司母国的社会文化差异越显著,跨国公司越不会选择独资的方式。

(二)跨国公司自身的因素

1.竞争优势。当跨国公司具有工业产权与知识产权优势时,一般会选择在东道国建立独资经营企业,既能保护其新技术和产权,也可以获得新市场带来的超额利润。反之,若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产品已相对过时,往往不太会考虑独资的方式。如果跨国公司拥有在东道国从事经营所必需的主要资源,就不太会选择跟别人分享股权的方式;如果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为主,那么大多会采用合资方式。

2.全球战略目标。若跨国公司以增加对东道国经营环境适应能力和进人当地市场为战略目标的话,往往会倾向于选择合资经营或非股权安排方式,以充分利用东道国当地合伙人的优势;有些跨国公司期望能在全球实施统一的调度和控制,避免不同市场之间的冲突,此时往往会倾向于全部股权或多数股权形式。

3.跨国管理的经验。如果跨国公司在海外一直倾向于某种方式如独资经营,在这方面具备了大量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那么其在新的东道国的股权选择上也会倾向于原来的方式。而在同一个东道国,也存在着管理经验的渐进积累过程。随着对东道国制度、政策、文化、市场等进一步了解,跨国公司会逐步减少对当地合伙人的依赖,并倾向于提高股权比例。

4.历史传承。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跨国公司也会表现出对股权的不同偏好。比如美国的跨国公司一直以来比较偏好建立拥有全部股权的子公司,以利于其获得控制关键的决策;而日本或欧洲的跨国公司则更注重人际关系及互助合作,往往会采取合资经营等方式。三、跨国公司海外经营的股权策略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于2004年以《商业周刊》全球1000强跨国企业为主,对其2O05—2O07年在华的投资趋势进行了调研。笔者以这个调研的部分数据为主,对在华跨国公司的股权安排选择进行实证分析(若无特别说明,数据均来源于此),以下简称“调研结果”。

(一)跨国公司初人东道国的股权安排

一般在初入东道国时期,跨国公司如果更为关注的是争取良好的经营环境,获得有利的资源条件等,那么比较理性的选择应该是合资或非股权合作模式。从成本角度考虑,由于是初次进入东道国,由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带来的外部风险成本明显比较大,因而选择合资或非股权合作有利于跨国公司分摊这部分成本。对于东道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由于政府对外方股权占比限制一般比较严格,而且市场发育相对不完善,因此,合资或非股权合作经营更有利于进入东道国。“调研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在尝试进入中国阶段,通常采取“介人性投资”,即象征性地与中国企业共同出资,参股比例较低,且不占经营主导权。这充分显示了跨国公司“限制了最初进入的风险,以后的扩张或者终止投资取决于合资企业的经营业绩或者其他战略动机”。

(二)进人东道国之后的股权调整

1.增加股权直至独资的策略。出于统一、协调其经营战略的有效性及获取更大的投资收益考虑,对于原非股权安排项目,跨国公司倾向于将契约中约定的权利如版权、专利、商标权、技术诀窍等折合成股本投入,从而取得少数股权或多数股权,成为合资经营甚至是独资经营模式。“调研结果”显示,经过尝试进入之后,在华投资中,跨国公司的独资、控股、实质性投资比例将增加。在影响跨国公司继续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时,政策的连续性和兑现度则成为首要因素。部分产品供应行业在特定地区的聚集对行业的规模扩张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吸引其他供应商、成品制造商进入该地区的良性循环。同时,“调研结果”还显示,在生产投资方面,有57%的跨国公司投资倾向于独资新建,高于37%的与企业合资的比例。

2.减少股权直至资本退出的策略。减少股权直至资本退出,是跨国公司保护既得利益以及最大限度避免继续损失的重要保护策略。从跨国公司角度来看,可能出于以下原因:(1)经营效果未能达到最初的预定目标;(2)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发生了变化;(3)与当地合资方矛盾重重;(4)独资企业引起当地民族主义情绪问题等。从东道国的角度来看,可能在政治、经济或文化因素等方面出现重大变化。此时,跨国公司就会减少现有股权份额,或者是撤出全部投资,出售、清算在东道国的资产。

四、结论

综上所述,股权安排是跨国公司实现其海外经营目标的一个核心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东道国和跨国公司相关的各种因素均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股权安排也处于动态的调整之中。分析跨国公司在华股权安排变动情况,可以发现:

第一,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政策的连续性和兑现度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对此,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具体操作中要确保政策制订和实施的一致性。

第二,东道国其它因素影响相对不明显,主要缘于以下原因:一是中国政局的稳定,而且随着中国政府切实履行加入世贸的承诺,各种限制外资进入的政策法规逐渐取消,从而为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是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进一步合理、明晰,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渐减少,而倾向于通过宏观调控来防止经济过度波动,通过完善市场规则来促进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三是经过多年来的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第三,正确看待部分行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存在,一方面能吸引相关外资的进入,形成良性的循环,但也促进了原有跨国公司增加股权以至独资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跨国公司撤资的障碍与机会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向阳.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股权选择行为演变的三层次分析[J].江海学刊,2005(1).

[2]聂名华.境外投资股权参与方式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1999(4).

[3]商务部研究院管理咨询部.2005—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结果[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5(2).

篇5

(一)优势

(1)初具规模,为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银行作为第一家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的国有银行,到2000年底,拥有559个海外分支机构,其中包括18家分行,代表处、财务公司等7家。90年代以来,四大国有银行在国际化方面都己开始起步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为其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几家较大的股份制银行都把国际化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2)资本实力雄厚,为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3)后发优势。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许多东西,包括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体制管理等等,我们不必从头走过,至少可以减少一些学习、开发成本。

(4)政府的支持

“走出去”战略是江总书记近几年来反复倡导的、我国在新形式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目前,我国官方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近几年来人民币币值稳定,同时综合国力的提高也使政府有能力支持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二)劣势

不言而喻,外资银行的优势就是中资银行的劣势,这是从总体上和体制上而言的。

(1)员工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人才资源管理水平低,职业精神有待提高;

(2)外资银行拥有当今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手段和一流的装备,科学意识、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强;我国银行正处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型之中,到2002年才开始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3)外资银行以客户为导向,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及不同客户的需求选择高效益、低成本,高回报、低风险的业务产品和服务手段,业务组合性强,易做到群体化和个性化服务。而我国银行跨国经营还处在创立期,产品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还未上升到客户关系管理层次;

(4)开拓、创新能力不强;

(5)外资跨国银行历史悠久,有成熟的银行文化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而且与跨国公司关系密切,具有全球性资源综合利用的便利条件,在客户竞争方面有相对优势。而我国银行跨国经营起步晚,建立关系网络有待时日;

(6)外资跨国银行经营范围广,广泛涉及传统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采用全能银行模式。我国银行跨国经营时主要从事传统银行业务,而对投资银行业务等涉及较少;

(7)我国银行跨国经营多采用行这种组织形式,而分行等高级形式偏少。行只是在其他国为自己行有关业务,本行对它无硬约束,但其形式简单,投资成本极少,所以成为最常见的形式。

(三)机遇

(1)按照《金融服务协议》,成员方对来自他方的金融服务商,应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予国民待遇。在市场准入方面,每一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不低于根据其承担义务计划表中所同意和规定的期限限制和条件。同时,还规定了透明度原则。我国己加入WTO,在开放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我们也有了新的机遇,在享受“国民待遇”的条件下进入其他成员国;

(2)我国海外投资迅猛发展,客观上为银行跨国经营提供机遇。银行的跨国经营与企业的跨国经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的海外经营需要本国银行分支机构的服务,尤其是在海外投资经验不足时,我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更应努力为海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贷款、贸易结算、非贸易结算、保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咨询等方方面面,因此,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机遇;

(3)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银行跳跃性发展提供机遇。网上银行作为新鲜事务,同时来到中外资银行面前,中资银行虽有差距,但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条起跑线上。

二、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制订全球化战略目标

(1)股东国际化。股东既投入资本又可以成为客户,一举两得。同时,引入国外股东还可以硬化约束机制,对我国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争取到境外上市应该是国际化目标之一。但许多国家对银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商业存在)有股权限制,目前完全自由化承诺的国家数量只有26个。所以采用合资的方式可以作为第二目标选择。

(2)客户国际化。服务于本国企业应成为首选目标,一是追随本国的客户,二是领先于本国的客户,帮助客户完成进入该国市场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是服务于当地客户。

(3)雇员国际化。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从总行派出或从本国其他分支机构抽调外,其他的一般人员则可以录用当地员工,高级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在全球范围内招聘。

(4)机构国际化。目前,除了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较分散以外,其他几家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就近期目标,一是可考虑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等高级形式的分支机构;二是在与我国具有密切经贸关系的区域金融中心设立代表处的形式的分支机构;三是在独联体、中东、非洲、南美、东欧等发达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设立行或代表处等形式的分支机构,以备后期发展。

(5)业务国际化。由于我国银行国际化大致还处在国际银行向跨国银行迈进的阶段,有的还处在创立期,目标可定为批发业务的国际化,同时积极拓展业务品种。

(6)利润国际化。业务的国际化。其直接结果是改变了银行的利润形成结构,机构的国际化并不必然带来利润的国际化,所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一定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不能任其亏损。

(7)管理国际化。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单从本土的角度出发,统一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而在具体操作上各国差异大,应该实行“本土化”。

(二)业务拓展战略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仅限于商业银行的国内业务,并没有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外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以及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加以限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境外发展全能银行业务。近年来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渐放松对商业银行参与证券和保险业经营的限制,同时随着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增强,混业经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银行如不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将难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立足。

业务拓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看,银行必须扩张自己的业务范围,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获取范围经济效益。从目前从事国际结算和融资、外汇存贷款基础上拓展注入项目融资、证券经纪、国际并购咨询、衍生金融证券等新兴业务。从深度上看,银行应该在某个业务上获得全球或地区优势,通过专业化优势获取国际竞争力。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谋求综合化或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在综合化中突出专业化以作为银行的主导产品。在综合化和专业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获得收益最大化和风险合理规避的平衡。当然,对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银行,应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的国际业务,即专业化,例如仅从事地区范围内的传统银行业务。

未来银行是网络化阶段,所以应致力于推动业务管理与n.的全面整合,加强产品研发能力与系统知识管理能力。同时,通过Intemet教育手段,加速银行内部的培训与对客户的产品培训。

(三)组织战略调整

组织包括部门结构和制度安排。组织战略调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1)部门结构。银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是银行的发展目标。如果是对目标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则应设立分行、附属行等高级层次的分支机构,如果只对目标市场涉足而己,则可选择代表处、经理处、行等低级层次的分支机构。二是业务量的大小和业务的性质。如果在目标市场业务量不多,发生业务的频率不高,可设行形式,如果业务量大,则可选分行形式。同时,业务性质也有影响,如果银行业务主要是零售业务,则分行或附属行较为合适,如果主要是批发业务,则可考虑设立附属行或行、代表处,如主要是服务性业务则可建立代表处、行等,如果业务复杂,则分行较为合适。三是银行本身的资金力量、管理力量和经验。如美银行本身实力较弱,则可选择行,随着实力的增强,经验的日益丰富,则可考虑代表处、附属行分行等形式,即由低到高的发展。四是东道国自由化程度。各国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承诺各不相同,如有些国家只允许外国银行拥有小部分股权,而不允许设立分行。超级秘书网

(2)分支机构的区位选择

一是根据区位优势理论选择海外机构的地区战略布局。区位优势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金融管制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与母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依存度、社会政治稳定性、进出口便利等等,我国银行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区位优势,在海外分支机构区位上有所倾斜:①向国际金融中心倾斜,这既可广泛地同其他国家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往来,又可获得更多的关于国际金融业务和管理方面的信息;②向业务量大的国家和地区倾斜,这与银行服务于国际贸易与投资相符合;③向东亚和亚太地区倾斜,东亚货币合作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前景看好,APCE和亚太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使得东亚和亚太地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以大国身份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银行应积极发挥地缘优势,分支机构向这两个地区倾斜;④向华侨集居住地倾斜。

二是实施全球化战略目标,并分步骤进行区位拓展,第一步在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第二步在与我国具有密切联系的区域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第三步在东亚和亚太地区广泛建立分支机构,通过规模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第四步在中东、南美东欧等政治尚未稳定或发展程度不高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篇6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西方学者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是从国际投资开始的,然而,在世界经济史中,国际贸易的历史远比国际投资悠久,国际贸易的理论也比国际投资的理论成熟得多。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被称为“赫—俄—萨模式”(h-o-s model)的要素禀赋理论等比较公认的权威学说,而在国际投资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西方学者通常运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国际投资现象,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各自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国际贸易理论难以对国际投资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 

二、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海外经营中的问题主要是与企业的内部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相联系。这其中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海外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主要原因。 

(一)产权制度不明晰 

目前我国境外企业的管理方式主要实行的是承包经营制度。这本身是在当前我国对外投资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问题是这种承包性制度往往建立于并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之上,在产权、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深层次的改革远未到位。 

首先,按常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理应保值和增值,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不仅没有增值,甚至连保值也未能做到。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漏洞,主要有:一些企业的国有资产以个人的名义在当地注册,造成产权关系不明确,给国有资产流失造成隐患。其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仅存在于国内母公司,一些企业的境外子公司也沿袭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机制。在该制度安排下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收益权与使用权划分没有得到合理且清晰的界定,进而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管理机制尚未根本改变,国内企业可能过于强调了对海外公司的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管理与控制,而海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决策权力被大量剥夺;另一方面,对于海外企业的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与业务发展漠不关心,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海外企业缺乏国内母公司的相关支持而孤军奋战,海外业务的拓展活动显得后劲不足。同时国内母公司的这种态度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境外企业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甚至导致管理者设租、寻租与企业资产的海外流失。 

(二)政企不分与所有者主体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历来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其关键问题就是政企不分与所有者缺位。应该说,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之间是委托关系,这在产权制度上是相对明晰的。简单来讲就是,机构作为所有者是可以的,但实际操作中管理国有资产的是机构中实实在在的人,而这些人在事实上的责、权、利等方面与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并无百分之百的利害关系。这样来看实际上无论是国资委还是财政部充其量也只能还是国有资产的一个人而己,而相应的委托人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方面仍然处于缺位的状况之中。 

三、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 

(一)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成功地进行国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从事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较国外竞争者更具有市场吸引力。我国国有企业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只有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 

(二)把软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能力的突破口 

把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口是是因为: 

第一,投资少,风险小。硬技术创新需要的投资较大,潜在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较大,而软技术创新是对产品本体的延伸部分的创新,投资较少,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 

第二,容易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软技术创新从构思开发到具体实现都是以企业内部为主,只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三)加大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资源的投入力度 

首先,加大国有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力度。科技开发是高投入、高风险活动,没有较大投入,很难进行创新。其次,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内部创新机制。最后,大力培养科技开发人才。科技开发是一个由知识技能的积累到创造性地应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靠承载知识技能的各种人才来完成的。国有企业为了获得高水平的科技开发人才,一方面要值得投资自己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有企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有用武之地。 

四、结论 

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之一前,应强化我国国有企业自身素质,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克服自身劣势,认真地做好知识准备和相应的人才准备,要全面地熟悉和把握国际惯例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法律政策等。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实力来决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明确投资方向。通盘考虑项目的条件和直接、间接效益,减少盲目行动,规避和减少风险。 

 

参考文献: 

[1] 于颖.浅析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问题的成因[j].商场现代化,2007. 

[2] 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一中国经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中国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差距在哪里?[n]人民日报,2005. 

篇8

在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公司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正向全球知识管理的领域转向,深入研究这种转向背后的深层要因,是顺利实现这种转向的前提。

二、 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转向的要因

1.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公司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逐渐超越一国边界,从孤立封闭走向国际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全球配置与重组,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是使得作为各国之间经济竞争载体之一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的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经济发展日益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是经济从基于物质到基于知识的变革。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的主要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流动日益自由化。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全球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也日益网络化、全球化,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传输、扩散和分享也更加便利化。

2. 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对跨国公司传统的全球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公司的价值深嵌入全球性的知识资源之中,传统的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模式面临挑战。

(1)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跨国公司理论中相关知识管理思想的局限性。众所周知,传统的主流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从微观层面以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为基本假设,重点分析了投资动机、投资流向和投资决策三个问题。“动机”是指驱使企业对外进行投资的原因;“流向”是指选择何地进行投资;“决策”是指在出口、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应采取何种方式为好。事实上,这三个问题也是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竞争所关心的问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传统跨国公司参与对外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1960年,被西方学者称作“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的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MIT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民族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西方学术界认为这标志着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理论从传统的贸易、金融理论中分离出来,开始真正成为独立的科学。海默的思想在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及相关学者的进一步完善后,成为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或称为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指出了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冒着经济、政治、文化的风险进行跨国投资;此后,以巴克尼和卡森(P.Buckely & M.Casson)为代表的学者对内部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试图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为什么一个企业会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优势留在企业内部加以利用,而非通过对国外市场的许可证贸易、、提供特许或签订出口协议;在扬弃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约翰.邓林(J.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即著名的OLI模型,从而将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更加引向全面和深入。

虽然传统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对企业首次走出本土、参与海外经营竞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这些理论主要偏重于:从经济学的成本、价格、投资等市场因素分析和解释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公司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全球生产、分销和销售网络的建立,空间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在海外的物理性全球存在而非知识性全球存在;跨国管理经营的中介主要以有形资产为主,而对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不能持久和深入。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理论诞生于西方跨国公司从国内竞争开始向海外扩张的时代,是当时历史时代的产物。以百事可乐公司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制定了一个将其全球软饮料收入增加两倍多的公司战略计划——从199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50亿美元。为了实现该目标,百事可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实施该计划。到1990年代中期,虽然该公司的经营遍及全球广大地区,但这种全球扩张并没有转变为增长和赢利。事实上,到了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不得不从诸如南非这样的一些主要市场上撤出,最终得到的是公司全球饮料经营约10亿美元的亏损。当今时代,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管理不仅满足于企业的全球存在,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将全球存在转化为全球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信息化、竞争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浪潮一起向我们袭来。信息科技的进步,运输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开放度的提高使得跨国公司的竞争经营的特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遍布全球的子公司经营网络的广泛建立和发展、以知识为主要经营资产的跨国经营竞争手段,使得企业对机会和威胁的反应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和迅速性,这使得跨国公司在关注企业全球存在的同时,更要关注公司在全球化的子公司网络体系中如何谋求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问题,知识和能力开始走入他们的视野。科格特(Kogut)就曾指出,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重心应从企业进入海外的关注转向如何协调全球化的精英网络以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2)传统的基于知识资源观的跨国公司理论已渐渐走入尽头。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传统跨国公司所持的知识资源观已经不能解释当今的企业行为了。经典理论认为,由于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拥有某种可以产生垄断优势知识的企业很难利用外部市场进行议价交易,并使本企业的收益得到保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市场是失效的,这使得企业将知识内部化,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交易,以节省交易成本,从而导致企业以内部市场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将知识转移到自己可以掌控的子系统中,当该过程跨越国界时,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行为就产生了。但是,企业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在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同时,也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隐性知识更是如此。因此,即使知识在企业内部转移也非易事,也是要付出交易成本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进行跨国管理经营,是因为相对于外部市场机制而言,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的创新、转移和运用更具有效率。

(3)母国知识输出的单向度模式已经引起理论和实践者的质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典跨国公司理论强调在企业将所属的垄断性知识等优势资源向海外转移的过程中,也强调利用东道国市场的知识和资源,但一般来讲,企业总是将生产制造及其它低价值的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优势,而将高附加值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生产设计、营销、战略、融资等活动留在国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这仍然只是一种从国内到国外,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的单向性资源为主的输出模式。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网络的建立,跨国公司必须不断改进这种模式。正如多兹等(Doz,etc,2001)指出,跨国公司通过从世界范围内发现、获取、移动知识达到以知识为支撑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全球竞争意味着在利用母国的优势去征服世界的同时,不断地从全球范围内获取知识等资源并将其转化成全球知识能力,以全球知识能力为中介获取持续性的全球竞争优势。如果跨国公司不能有效利用其全球知识管理的力量,比竞争对手更好地识别、获取、移动和应用这些分散化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性知识,就可能会在竞争中失利。

(4)全球知识的愈益分散化与多样化。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过程将面临知识日趋分散化与多样化的境遇。跨国公司中的知识可以简单地分为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公司中的技术知识是指其经营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处理方式(即: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公司中的市场知识是指公司特有的某些区位的语言、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跨国公司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导致其所经营的业务之间的交叉趋势。业务之间的交叉导致技术之间的交叉,公司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而这些不同学科、业务和技术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区位。因此,公司不得不从更多区位获得新的知识。当跨国公司将知识通过子公司转移到新区位后, 子公司的知识存量和相对应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子公司成为新的创新技术来源。与技术转移类似,由于全球外包而带来的知识的流动也推动了知识的全球分散化,公司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营销、分销等知识越来越分散,而新的技术突破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偶然的技术突破并不总发生在钻石区位和投入最多的地区。

跨国公司在其跨国经营过程中不仅遭遇技术知识的分散化与多元化,而且遭遇市场知识的分散化与多样化,这是因为:在将产品和服务引入新的市场后,企业也就能够从该细分市场学习新的产品用途和顾客偏好的知识;随着客户、分销商、零售商自身越来越全球化,它们拥有的知识也随之越来越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支持负责解决方案的所需要的知识不可能在一个区位获得。多兹等人(Doz,etc.,2001)对美国和欧洲跨国公司的调查证明了这种趋势,受访者预计未来5年有50%的本行业的突破性技术和42%的重大创新产品会出自母国之外的区位。

全球知识分散化和多样化的必然趋势必然要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知识进行管理。A.D.Mayer等学者发现,当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象1950和1960年代的美国那样,在全球创新方面拥有当仁不让的垄断优势。麻省和加州不再是技术性知识创造的唯一地点。欧洲、日本、韩国等地的大学和公司已经成为技术知识发展的驱动力量,跨国公司必须懂得如何管理全球技术知识。

3. 跨国公司新的全球知识管理的实践迫切需要得到理论上的指导,又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予阐释和凝练。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双重背景,一些跨国公司公司已经自发地开始了全球知识管理的探索之旅,并在实践层面上获得了成功。以诺基亚公司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以全球知识管理为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著名的移动电话商,一举超过了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的成功得益于其向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技巧,向日本学习掌握顾客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心理(比如小型化和数据应用),向东南亚国家学习低成本制造的管理技巧。正是通过对全球知识的有效管理,诺基亚公司实现了从GSM的发展到最早提出“把互联网装进每一个人的口袋里”,再到“移动电子商务”的步步跃升,诺基亚的概念和行为总是领先于竞争对手一步。摩托罗拉公司因为缺乏从全球的层面上筹划其知识管理活动,丧失了向数字移动电话和GSM标准转向的先机,从而被诺基亚抛在了后面。敏于全球知识管理的先驱们的自发的实践探索,即迫切需要得到理论上的指导,又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对其探索性实践活动给予阐释和凝练。虽然中外理论界对上述理论模式做过零星式的思索和总结,但总体来讲这些研究还不全面和深入,传统的跨国公司知识管理观还主宰着人们的行为,基于知识经济的、系统化的全球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尚未出现。

三、 结语

知识经济及其全球化使得传统的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跨国公司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开始向全球知识管理的方向前行,深入的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转向的要因分析必将有力地促进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 Yves Doz, José Santos & Peter Williamson.From Global to Metanational. Boston: Harvard Bu- siness School Press,2001.

2. Buckley and M. Casson,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2nd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1976.

3. Dunning, J. H..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Personal Perspective,in C.N.Pitelis and R. Sugden, eds, The Nature of the Transnational Fir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119-156.

4. 王言峰,杨忠,李宝宝.全球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新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09,(7):28-30.

5. 葛京. 跨国公司演进的知识观. 南开管理评论,2002,(3).

6. 李双文.跨国公司内部市场业务知识的转移.商业研究,2005,(5).

7. 任志安,王立平.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机理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篇9

我国从1987年就开始家电产品的出口,知识产权纠纷是影响我国家电出口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意识的增强,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一、我国家电产品出口中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

我国家电产品的商标、专利以及外观设计屡屡被外国企业抢注,造成我国家电产品出口到国外遇到和自己相同的商标和外观设计,但由于我国家电产品没有在国外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面临着侵权问题。国外企业往往会中国家电出口企业侵害其的商标权和专利权,经过和国外企业的协商谈判以及上诉,外国企业向中国企业收取专利使用费和让中国家电出口企业赎回自己的商标。中国的家电产品出口到国外还要向自己的专利和商标付费,不难看出中国家电产品出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和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对我国家电产品出口中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作者以海尔为案例,分析自主技术创新和产品出口中,如何把知识产权战略和自身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品牌。

二、自主技术创新和产品出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海尔为例

作为国内最先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家电企业,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国的国际知名家电企业。而要达到这一点,海尔就必须在国际范围实现本土化,包括本土化技术研发、本土化产品生产和本土化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

1.实施本土化技术研发,要能成功地取得本土化的技术专利保护。在国外的设计中心,技术基础是源自于海尔自身的技术实力。这时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准入资格,技术成果不进行专利申请、缺少当地国家法律保护,就难以取得法律上的同等地位。

2.本土化生产的关键因素也包含知识产权领域。投产前没有通过专利检索跟踪,对现有市场技术发展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全面、准确的掌握,当然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投资项目决策的做出,造成投资方向的错误。

3.知识产权是成功实施本土化销售的前提。在签订国外销售协议时,都会对产品提供方提出关于专利侵权责任归属问题。目前,海尔已经进入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超市、零售网络,正是得益于海尔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论文来源于小柯

海尔把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无论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国际中的竞争都把知识产权的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避免了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疏忽;海尔拥有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专利保护很及时到位,对每一项新技术、每一件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都很强。

三、我国家电产品出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1.中国家电产品要实现自主品牌经营和保护。我国家电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已拥有不少的知名品牌,如:海尔,海信,TCL等。但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出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很落后,使国外企业有可乘之机,抢注我国家电产品品牌和商标,直接影响了我国家电企业的出口和海外经营,阻碍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所以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在注重自主品牌经营的同时,更要注重自主品牌在国际竞争中的保护,做到自主品牌的牢固拥有。

2.完善家电产品出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家电产品出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实行家电产品在国外先注册后出口的方法和新产品下线立即注册的方法。当我国计划要出口某种家电产品的时候,可以先行到国外注册该产品的商标专利以及外观设计,这样可以避免外国企业抢注,实现产品的顺利出口。当我国家电企业新技术的应用或新产品的下线时,可以立即给这项技术或产品申请专利,做到下线时都已是专利产品,不给外国企业可乘之机。

篇10

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s)。这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由于国际专利制度或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该企业在某个时期在这些资产的拥有上具有排他性的权利。跨国银行的所有权优势体现在:熟练员工与管理才能的获得性、有利的金融资源、广泛而高效的银行网络、跨国经营知识与经验、服务特殊客户群的技能、信用状况、银行产品的差别化、影响力等等。所有权优势是跨国银行海外经营的优势中最重要的一项,因为拥有这一优势意味着跨国银行能够克服东道国银行的在位优势,从而拥有与这些国内银行进行平等竞争的能力。

区位优势(Locationadvantages)。这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前者如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后者如劳动成本相对便宜、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等。区位优势是造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跨国银行的区位优势可以细分为:管制框架、有效的利率差异、不同的经济状况、银行的国别性、社会经济差异。在银行的跨国经营中,区位优势只是作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发挥作用。其无法单独解释跨国银行为什么能与国内在位银行展开有效竞争。

在以上这三种优势的基础上,学者们又不断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跨国银行海外投资的动力,如“追随客户(Clientfollowing)”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跨国银行进入的基本动因。

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

用以解释跨国银行海外投资动因的理论有很多,但是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现实情况。鉴于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状况,笔者试图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驱动力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

客户服务的需要。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外资银行必然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正如前面的内部化优势里讲到的,银行业作为一种虚拟程度较高的经济形式,无论如何对实体经济都存在着依附关系,实体经济对外投资的增长必然会带动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银行业是一个信息敏感性行业,在银行业市场开放初期,外资银行往往出于为其所在国客户服务的需要,跟随客户进入中国市场,为其客户提供比中资银行更加完善的服务,以维护其长期所形成的客户关系。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取决于其在中国潜在市场的大小,潜在的市场份额主要来自于其所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及全球产业经济的调整,使得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我国对外市场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对外国资本进入的地域、数量和股权的限制逐步取消,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成为国际银行抢滩中国最为直接的动因。如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德国德累斯登银行与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东京三菱银行与日本丰田公司等。

全球布局,抢占市场。如果东道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高,而且社会平均资本收益、预期经济增长率和股票市场资本化程度较高,但银行业税率、东道国国内银行的平均效率较低,跨国银行就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利用高效率的经营在东道国取得高额利润。因此,外资银行正是在看好中国市场良好的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的情况下,利用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银行业经营效率低且不良资产率高,难以与外资银行形成有力竞争的机会,抢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作为其全球资产配置中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单元,以延续其盈利的增长期。

广泛的经济联系和文化联系。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双边贸易量等均对国际银行决定是否进入存在影响。在中国外资银行市场上一直非常抢眼的汇丰银行,与其总行起源自香港不无关系;同样,作为东亚经济圈内重要的经济主体,亚洲的跨国银行尤其是韩国和日本的跨国银行构成了我国外资银行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分散经营风险。按照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随着跨国银行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投资范围的扩大,原先在一国经营时的某些系统风险在国际范围内可以通过国际投资组合变为风险系数有效降低的非系统风险。考虑到银行本质上经营风险的特征,降低风险水平显然有利可图。中国持续了二十余年的稳定发展造就的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态势,尤其是中国经济在亚洲的金融风暴中的优异表现,无疑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这种信息的提升对于跨国银行选择中国作为全球风险战略的重要环节无疑非常具有影响力。

外资银行在技术、管理、服务网络、资产质量、资金能力方面的优势以及足够的动力和能力使得其在华市场上的份额必将逐步扩大。外资银行可能不会耗费最大的成本来建立庞大的机构网点,而是更多的通过外资并购的形式入股中资银行,这样一方面可以绕过政府的政策限制,规避对外资银行网点和业务领域的限制,更快的抢滩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资银行积累的客户资源,通过入股、从地域、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三个方面更广泛地深入中国市场,既快速扩张自己的网络,又消灭了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赖建平,试析跨国银行理论[J],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篇11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们对外投资“要保持适度增长速度和适度规模,在国际某些产业、行业、领域有竞争力,能进入世界工业和服务业500强的跨国企业集团。”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功能,管理和构建新型市场经济体制。

20余年的改革实践表明,政府过多地关注微观层面,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而管理资源的稀缺性又决定了政府如果将过多精力放在企业经营上,其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就会被弱化。现阶段这个职能的转变必须加快,包括实现政企分开、让企业走向市场,制定政策法规,通过对市场的调节引导企业经营等等。

对现行体制的认识

我国目前对海外企业的宏观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外汇资金的调出入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制度的业务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国家资金的管理规定。我国有关境外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些政策措施对于引导境外投资活动,使之符合国家总体利益要求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总结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以及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政策,笔者发现现行体制存在以下缺陷:

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界限不清。现行管理制度中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将国有资产所有者(行使微观管理)的职能与宏观管理(调控)职能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政策措施上政府未能很好地发挥宏观引导的作用,同时又采取行政手段不恰当地介入企业的经营活动。如:“要求境外企业努力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国内企业主管部门对派出人员的审批”,“国内投资单位每年应给境外企业核定利润任务”相对境外企业中由国内派出人员的工资标准的规定等,反映了政府对企业经营自的干预。

审批环节与审批标准复杂混乱。审批环节太多,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容易引起审批标准的混乱,尤其在多个审批机构同时并存酌情况下,不利于符合国家总体利益的宏观引导措施的正确实施。

政策性法规和条文缺乏完整性。由于对境外投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公布的一些政策文件难免有出入。有的政策文件在制定时较为仓促,个别条文含混,使人很难理解其本意。如“凡应当列入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和在所得税前列文的,不得留在所得税后的利润中开支”就很难理解,试问哪家企业能把打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开支留在所得税后利润中列支?另外,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一批经济法规的出台,有些政策文件的部分条文已不再生效,但新的政策文件又没有出台,原有的文件也未宣布废止。

政府的服务功能明显不足。尤其在有关国外一般性商务信息和政策法规的情报搜集相传递方面,还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渠道。

投资保护制度有待完善。目前,我国虽与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就其目的而言主要在于扩大引进外资,而且由于我国国内没有相应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从而“使得协定对保护我国海外投资的规定仅仅限于形式,未能发挥实际的作用”。

对完善现行体制的建议

根据我国国情,如何支持企业及时抢滩国际市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总体规划和政策。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而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政府应做好境外投资的总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本着优势互补、讲求效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指导方针定期选定和公布海外投资的重点鼓励行业;制定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措施,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项目。

国家在组织上做好参与国际竞争的准备进行计划调节,以核心企业为龙头,整顿规模过小的基础企业,采取国家组建或收购兼并等措施在若干行业形成少数几个足够规模的大型集团,否则,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这种规模过小,数量过多的企业会在区域屏蔽下继续存在,不利于企业进行对外投资,走向国际化。

健全企业国际投资的法律体系

尽快研究制定《中国对外投资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部关于海外投资方面的法律,这已成为我国海外投资健康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国际投资的法律体系已势在必行。当前,急需制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企业所得税法》、《海外投资公司法》、《海外投资保险法》、《对外援助法》等。通过以上法律可以使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享受充分的法律保护,使海外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自和合法权益不致受到侵犯。

积极推进同有关国家商谈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签订投资保护协定的目的在于保护我国对外投资者,使其免受因发生战争、没收、汇款限制等非常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促进同缔约国之间互利的投资合作。

积极推进同有关国家商签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了简化对外投资的国际税收处理问题,减轻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负担,应把同有关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作为对外工作重点来抓。

完善对外投资的管理制度

建立管理机构。为保障对外投资项目的健全经营,应建立由几个相关部门联席组建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机构,该机构有权对对外投资企业提交的报告是否属实、是否有非法转移国内资产行为和从事未经许可的投资项目或向第三国投资、会计帐簿情况及对外投资项目终结时的财产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对于经营不良的对外投资项目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不准其进行再投资。

规定企业对外投资的条件。规定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应根据批准的条件,有义务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回收次本金、贷款、利润及技术服务费用等。对对外投资项目进行结算时,应将分配所得的剩余资产及时回收至国内投资母体。对外投资企业应向管理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交当年的投资实绩、经营实绩、利润分配、利润汇出等报告。

加大对资金税收及保险等的政策支持。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是企业的单独行为,但没有国家金融机构作为企业筹资融资的后盾,加强财税、金融、外汇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跨国经营活动也难以展开。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有关金融政策,以保证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加强企业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

既要充分发挥驻外使馆经商处的第一线作用,加强对驻在国经贸信息的收集及反馈,又要充分调动各类涉外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其专业性强、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行业协调和中介服务。

国家有关部委可考虑组建全国性的跨国投资统一管理与协调机构,成立一个将外贸、外资、外汇、计划、管理集于一身的类似于“中国对外投资促进委员会”的机构。将该机构作为宏观管理层次的政府代表,负责海外经营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目标的开拓,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防止跨国公司之间、国内贸易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为地区或企业的利润而恶性竞争,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国际投资机会。

处理好与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问题

“走出去”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因而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它的实施还能脱离其他战略的配合和呼应,必须和其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就无法确保对外投资的成功。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其他战略有:科技兴贸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国有经济调整战略、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环境战略、资源战略、西部开发战略等。

篇12

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中小企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迅速发展,尽管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其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居于劣势地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为中小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但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2009年中小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多为损失惨重。如何正确认识对外投资风险,及时进行风险应对、风险防范,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必要性 

国际间竞争及生产分工协作日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金、商品和资本的全球流动,中小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国内大型企业,它还包括国外的大型公司和中小企业。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实现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成为中小企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中小企业所处行业竞争性相比于大型企业更强。有统计资料显示,处于竞争不太激烈的行业(如石油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中的企业几乎全部属于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几乎百分之百处于竞争性行业。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在国内处于行业较为劣势而企业自身实力不强的双重压力之下。 

世界范围内贸易壁垒的增加。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愈发不景气,世界范围内弥漫着贸易保护主义气氛。贸易壁垒的增加极大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出口,开展海外投资,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是应对全球日益加强的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法。 

市场的激烈竞争、行业的劣势、贸易壁垒的增加,已经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市场、原材料、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都要求企业主动“走出去”。这不仅有利于其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更可以让中小企业学习海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最终改变目前所处的不利形势,谋求企业的长久发展。 

2 “温州哈杉”对外投资微观风险分析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如影随形。对中小企业而言,投资也像一把双刃剑,风险与收益并存,但其风险又具有它自身的独特性。 

哈杉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杉”)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温州首家跨国公司,于1991年以手工作坊起步。1995年,哈杉开始进军俄罗斯市场,并与当地温州同行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后受到俄罗斯贸易壁垒的严重打击,致使企业无法在俄罗斯打开市场。为了摆脱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无休止的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以及绕开各国反倾销政策,哈杉选择在海外建厂。哈杉最大的海外投资是于2001年在尼日利亚建立的哈杉大西洋实业有限公司。 

2.1 资金短缺,导致项目无法实施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部分实体企业转向资本市场的投机活动,而哈杉坚持着自己的生产计划。2009年,温州当地一家商业银行突然中断哈杉2000万元的贷款,这一资金链的斩断,直接减慢了哈杉的发展进度。当时,哈杉还在制定其在尼日利亚下半年一倍甚至两倍的生产计划,银行的终止贷款让哈杉措手不及,哈杉不得不缩小其海外生产的规模。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目前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最为突出的瓶颈。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依据主要是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效益。对于生产型的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暂时出现销售困难、市场前景不好,就难以获得贷款。在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下,金融机构更是减少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将有限的贷款额度给予大型企业。在直接融资方面,对中小企业的限制要比大型企业更为严格。因而,中小企业不仅不能获得规模扩张所需资金,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方面的资金更是十分匮乏。融资渠道的受限,让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很可能由于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无法实施。 

2.2 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哈杉初期以接受代工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s)订单为主要业务,它维持了哈杉的初期发展。2000年以后,哈杉每年可以接到的代工订单数渐渐减少,企业利润因此下降,oem业务已经不能再作为该企业的核心业务。于是,哈杉转向自主生产普通男鞋,欲以低价销售策略占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随着温州的意尔康、奥康等具有其自身品牌的制鞋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哈杉的低价鞋渐渐失去吸引力。哈杉的产品滞销,市场份额渐渐缩小,企业陷入危机。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以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国研究经费的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产品技术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技术容易被模仿是中小企业普遍的缺点。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属于防守型,目的多是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因此企业在对外投资时,缺乏品牌意识,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低价取胜的经营模式也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的反倾销行为,使得许多产品的海外市场丧失殆尽。 

2.3 缺少具有国家化经营能力的人才,企业管理水平低、缺乏战略眼光 

2005年,哈杉生产的鞋大部分滞留在尼日利亚的仓库中,经过调查发现并不是尼日利亚没有自我消化的能力,问题出在管理层。哈杉的管理层自信可以处理好与当地合作者的高管之间的关系,而事实上哈杉管理层在与多家零售商签订合同时存在争论,签订合同后,零售商故意减少该企业产品的上架率。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策略主要是国内员工的海外经营。目前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完成海外投资的当地化,大部分的投资是简单的将国内员工转移到海外。中小企业人员国际化素质普遍不高,尤其是在国际营销、国际标准规范、国际投资等一些对外投资的关键条件方面,企业缺乏优秀人才。这恰恰与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须有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规律及国际贸易法则的管理经验丰富、善于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相违背。中小企业依靠管理人员的市场经验和直觉把握市场,因而容易作出不科学的决策,难以形成自己的国际化营销模式和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难以与其它国际经济实体进行竞争。 

2.4 市场信息反映不畅,信息反映机制缺失 

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在与东道国企业展开竞争时,往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加剧了决策风险以及经营风险。企业在对外投资中若购销渠道不畅,则易将企业带入绝境,增加企业的破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经营收益。哈杉在尼日利亚建厂的初期,为了降低市场调研的成本,企业主要依靠上游和下游合作者来了解市场状况。依靠二手信息来了解市场,使哈杉只能掌握滞后的信息,企业多次错失快速进行产品调整的时机。企业对外投资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中小企业必须全程进行监督,快速洞悉国际市场,充分预测市场变化。而我国中小企业没有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未建立信息反应系统,国际市场信息收集比较滞后,信息资料的处理和反馈功能比较弱,缺乏对国际市场全面、动态的了解。一方面,让企业难以及时掌握对市场所反映的信息,失去对市场潜在发展机会的把握,阻碍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能让企业错失退出市场的时机,尤其是在投资项目出现亏损时,不能及时进行商业止损。 

3 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对策 

在任何投资中,风险都是客观存在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风险又是可控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正确地认识风险并采取相应防范和管理措施,使风险降到最小的程度,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1 融资多元化,并编制资金预算 

在国内不能保证资金需求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更应该实现融资多元化,灵活运用各种融资渠道和金融工具,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降低融资风险,尽量在东道国进行融资,尤其是境外企业所需短期流动资金。这样既能满足资金需求又因为使用同一币种,规避了汇率风险。同时,在遭遇资金紧缺的困难下,编制详尽的投资预算、进行投资全程控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必须根据投资对象和投资方案编制详尽的预算,确定可能需要的资金量。预算的编制必须做到方法科学、内容全面,防止因为事前低估所需资金量,事中又无法保证随时有额外资金的支持,最终导致投资项目的失败。哈杉于2006年已将重心转移至销售、研发上,但是其仍保留小部分传统的加工贸易,目的是利用加工贸易资金回笼快的优势,为企业周转提供资金。同时哈杉也积极和当地的政府、金融机构沟通,实现在投资地的融资计划。 

3.2 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形成并保持核心竞争力。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2003年,哈杉开始意识到品牌的力量以及名牌产品必须有一个过硬的技术力量作支撑,企业提出了由产品走出去转变为整体走出去的理念。为突破款式设计的瓶颈,2004年哈杉通过收购意大利著名鞋企威尔逊公司,充分发挥其在研发、工艺技术、品牌影响力的优势,改进企业自有品牌“hazan”的设计和生产,提高产品整体的竞争力。 

3.3 培养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篇13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SWOT分析把环境分析分成“机会和威胁”,资源分析分为“优势和劣势”。本节针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动态变化,分析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并明确自身现在和将来具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一)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机会

1、知识经济时代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新的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有了新的内涵,主要是知识产业的崛起,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使得世界更加开放,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一国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效率的竞争、质量的竞争,胜败关键取决于智力资源及国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而不在于企业规模的大小。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小企业由于具有产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数量众多、分布面广、经营灵活、形式多样等特点,使它在保护充分竞争、活跃市场、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以及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发挥着大企业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

2、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小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层次,使高层决策者与基层执行者面对面,更容易从实际出发及时进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信息技术,从信息管理的各个方面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使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及时宣传自己的产品信息,将产品在第一时间投放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3、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的配套扶持

我国政府己意识到中小企业对于扩大就业、发展外贸、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尤其鼓励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外贸出口、海外投资,在资金、外汇管理、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优惠;进一步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又实施了一系列完善外经贸调控体系的政策。

(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威胁

国际市场的经营环境诡谲多变,当企业在选择最适当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时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必须考虑到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承担的外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风险。

1、政治风险

区域性社会动乱、国际禁运、种族歧视、贸易保护主义、政府的限制性政策(如外汇管制)等都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构成风险。其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近些年正以技术标准、绿色环保、食品安全、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壁垒形式日渐猖獗[1]。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甚至有政客明确要求本国政府鼓励国民优先购买国货的极端现象。这些情况虽然难以阻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却不能不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所顾忌。

2、经济风险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势必影响与其有贸易、投资关系的他国企业的经营。当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依赖外部市场的我国众多企业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就是一个现实事例。常见的经济风险有国际市场原材料供求发生巨幅震荡以及由此导致的价格波动,国家的货币和财政等经济政策的变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外向型企业的经营。

3、市场竞争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横向竞争环境和纵向供求关系远比国内市场情况复杂和严峻。除了在数量上存在更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市场对企业的行为规范亦有更多限制,对产品、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要求更加苛刻。在某些情况下,质量引发的问题也许会招致企业承担巨大的连带赔偿责任;而简单的低价让利行为也可能因涉嫌倾销引发制裁。

4、法律风险

从事国际贸易需要对本国和目标国相关法律以及世贸规则有所了解,确保自身的依法经营并得到法律的保护。在正常的国际经贸活动中难免有时与合作方发生业务纠纷。当纠纷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时,法律的适用、裁决的执行等都将因当事各方的不同国籍而变得复杂,自身权益的有效维护难度很大,相关的费用成本亦是不可忽视。

(三)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

1、产权优势

国有资产流失是中国当今经济领域内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国有企业的海外经营状况也很不理想,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的产权要明晰得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保证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顺利进行[2]。

2、技术优势

在中国,中小企业在家电、纺织、轻工、电讯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小批量制造技术和多功能的机器设备就较为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中国中小企业具有适应当地条件的技术和成熟的工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更能适应国际市场上日益凸显的市场多样化需求趋势。

3、经营机制和规模的优势

中小企业规模小,进退市场的成本与大企业相比要小得多,当发现有的市场有利可图时,就快速进入;当所处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困难时,就迅速退出该市场。大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往往要层层传递,这样容易导致信息失真。中小企业内部的环节相对较少,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占得竞争的先机。

4、集群企业的内部化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资源有限,其内部规模经济性并不明显。但各中小企业如果组成“企业群”,进行“集群式”对外投资,就可充分共享经营资源,形成规模优势。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劣势

1、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综合能力还存在诸多欠缺,产品层次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化观念淡薄、自律性和网络化组织欠缺、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重视不够等,都严重地制约了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中小企业在成长中不协调现象之一,就是企业的规模呈现高速增长,企业的制度呈现创新型成长,企业的整体素质呈现渐进式成长,而企业家队伍建设只是呈现适应性成长。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水平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形式,应对不了不断出现的问题。

2、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大多先进设备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3]。正因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的反倾销行为,甚至一些产品的许多海外市场丧失殆尽。因此,科技的提升已成为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最大障碍。

3、缺乏有经验的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人才

外贸经营是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深远的战略视野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丰富的操作实务知识和经验、通晓国际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相对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实力薄弱,社会影响力较小,更是难以吸引高素质国际型人才,普遍存在缺少对外经贸业务、管理、技术人才的情况[4]。

4、缺乏融资渠道,筹资困难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需要资金的支持,在自有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寻求外部资金来弥补缺口。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资本实力较弱,信用等级偏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相对较大。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35%左右的中小企业关门倒闭,其中的60%多是由于融资困难所致。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产品技术与质量差异性较小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品牌形象甚至会主宰市场的成败。中小企业产品在国外时会直接受到本土产品的冲击,在价格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钟情于本土产品。因此,塑造和培养一批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就成为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搏杀的关键。

1、贴牌生产

贴牌生产(OEM),即一些大企业不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制造,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生产制造流程交由别的中小企业完成,承接生产业务的中小企业就被称为OEM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被称作OEM产品,产品上不加注制造企业的任何标识,而是按照品牌所有方的要求加注指定的品牌。我国中小企业应借OEM使产品走出国门之机搜集海外市场的信息,了解对方国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熟悉国际竞争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贴牌生产,提高国际市场上的营销能力,促使企业自身改进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了解世界市场最新产品的情况,根据这些最新的市场信息及时对自主业务进行调整。

2、创立品牌

创立品牌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项花费大、时间长、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在品牌创立和推广上,作为中小企业在品牌国际化创立和推广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商品输出,利用外国商家的营销渠道来创建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企业可充分利用外商长期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信誉,帮助自己的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5]。核心品牌形象的树立不只是做广告,还应该包括国际公共关系的建立。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在企业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关系,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从而促进企业本身目标的实现。

(二)利基战略

所谓利基战略是一种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复合战略,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进入壁垒,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6]。

1、特色产品的选择

产品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核心和物质载体,为避免和大企业正面交锋,我国中小企业在选择产品策略时,应紧紧围绕是否能发挥企业特长、形成优势来进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成本难以大幅度下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从特色经营下功夫,生产和经营与众不同的产品,实现以特色取胜。在产品的开发方面愿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大的企业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使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2、投资区域的选择

鉴于中小企业的小批量制造技术和多功能的机器设备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以及劳动密集型技术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因而,中小企业可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相似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着力挖掘市场优势。近年来,拉美地区实施开放政策,经济保持适度的增长率,各国对该地区的跨国投资额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中小企业可借该地区引进资金并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进行跨国经营;同时,东欧、中亚等作为中国的近邻与传统友好国家,我们也可以发挥其拥有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积极渗透东欧等国的市场,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

(三)地域集群化战略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由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和人文情结,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域、血缘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分工网络,形成大大小小的企业地域集群,每个企业只专业化生产一、两种成本最低的零部件,产生规模效益。中小企业通过集群形式,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国际化经营中谋求比单个小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获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这既可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各自为政所造成的恶性价格竞争。

(四)人才战略

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之不足。另外,企业必须重视对东道国本土人才的利用,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方面的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道国本土人才更加熟悉本土市场,能更快地对本国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五)借力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