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主题思想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主题思想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主题思想论文

篇1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的社会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只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我们没有理由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我们同样没有理由否认集体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与集体主义思想对立的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不是资本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思想对立的是集体主义思想,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

篇2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篇3

首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扬弃。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主客体关系,将受教育者当作“灌输”的被动对象,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个体价值,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及个体价值。其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主体间性是个体和群体的有机融合,其中的个体主体性,既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得到加强,也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受到制约。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首要障碍就在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足,因此需树立全新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

首先,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性、独立自主性、选择创造性的主体性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完善,使大学生真正实现“终身性”“创造性”等可持续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渊源,二者相辅相成。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及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养成。再次,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的,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建设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界定不明。主体性在教育理论界的兴起,始于对“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认识,因而多数情况下主体性指的仅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便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双方的主体性基础之上,现实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也无法使其主体性对等统一。事实上,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直接负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教师和辅导员外,还存在着一些隐性的“教育者”,如高校中的行政、管理、后勤等人员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存在问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本身没错,但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有些学者却过于夸大主体的绝对性和无限性,忽视一定的历史条件,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另一种误区当中。虽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模式来解决过于完美的主体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性地看待“以人为本”的问题。

(二)实践研究的发展困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首先,置身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于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重视也会影响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对个体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而知、情、意、行的发展是动机、情感、理想、意志等心理人格因素共同参与、协同作用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障碍或变态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主体自我意识,也阻碍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其次,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校教育利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放大主体性,推出具有鲜明主体性的大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和操持者。③但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升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而教育者作为主导性的主体也未与作为发展主体的受教育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其意识到主体性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中,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够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因此,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提出改进的对策。

三、改进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把握与大学生之间“主体——主体”的双向互动交往,民主、平等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环境的感染,唤醒、激活大学生个体潜能中的积极因素,使他们成为对自己、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一)科学把握“主体——主体”的双向互动交往活动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主体”的互动交往活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就是如何科学把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活动。首先,互动过程要注重平等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之一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独立自主的平等的主体人。因此,不能片面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贬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思想诉求,也不能夸大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应在主体与主体之间建立平等的双向互动交往模式。其次,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教育者并不单单是授课教师的代名词,还要增强其他人员的“教”的艺术:即注重教师“教”的显性教育与教师“行”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学校管理人员“有形”的宣传教育与“无形”的间接尊重相结合,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接受的“物品”,受教育者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建立与教育者的良性互动。总而言之,“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因此,科学地把握这两者的互动交往是提高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心理因素往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容易忽视或不易察觉的个体内部因素。沮丧、焦虑、压抑、自我贬低等不良情绪、心态及心理问题既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又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渴望获得尊重。因此,教育者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建立“意识—地位—能力—精神”四位一体的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展其主体能力,培养其主体精神。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主体人格。塑造主体人格,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全面发展的个体主体。

篇4

1.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含义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最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多主体在相互交往中所产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而衍生出一种人类所独有的特性。从的交往理论看,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是一种双向互动、相互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不断地达成共识、发展共识,进而表现出相关性和一致性的过程”。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形成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的交互关系。这种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在于: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这两个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多向互动的特性。

2.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征

一是双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但他们又是两个有区别的主体。一方面承认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主体性和主体人格。同时,也极力主张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施自我教育,具有独立主体性和主体性人格。二是交往互动性。交往是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存在基础和生成根源。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多主体之间的有机融合,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交往,体现了主体性、平等性、交互性、发展性等特性。三是实践性。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教学,实现主体间的相互影响、平等对话、相互理解、互动交往等来促进双方思想政治素质的共同提高,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路径

1.转变教学理念

一是坚持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合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过程中实现个体思想政治品格的提升。换言之,就是教育双方共享知识、情感共鸣、智慧共建和精神觉解的过程。但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和真理的掌握者自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成是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完全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用主体间性理论关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求改变这种“独白”的单向式落后教育理念,树立“互相学习、彼此欣赏、共同提高”的互动式教学理念。构建多异质主体互动合作关系,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优势互补的师师关系、互助合作的生生关系,通过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合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二是坚持“灌输与对话”相统一。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作为人类灵魂的教育,只能通过由对话精神所引领的教学方式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对话才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真正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实现主体间性,就要求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简单做法,在平等的条件下多主体之间进行更多地理解、沟通、交流和互动,将灌输的原则与对话的艺术、对话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多就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问答式”、“启发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优化教学方式

一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性的发挥除了表现在要保证所传授知识的真理性,也应注意教学艺术的提高,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积极运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知识以及社会热点问题,采用课堂讨论法或者案例教学法,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情景剧、小品,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利用现代化教育媒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形成,除了交往主体的参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合理有效地运用课件、音像视频资料、历史资料等现代教学媒介,把教材内容和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直观地反映出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状况,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三是加强社会实践。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的特征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树立实践活动意识,主动开发实践活动资源。受教育者不会仅仅满足于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他们渴望借助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真伪。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地区实践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红色资源、能反映现代化发展的优秀企业、新农村建设典型事例等,让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等形式,使学生在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

篇5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选择课堂和教师的自由,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和任课教师都是由教务部门事先统一安排确定,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去接受规定的教师授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则给予学生相当大的自主性,对课程的讲授人、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自主选择,也就是给予学生选课堂和选教师的自由。选课堂和选教师的自主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安排个人学习的机会,也让教师在压力状态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选课堂、选教师的自由,并不是盲目和毫无边际的选择,而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要求的。首先,选课堂、选教师是建立在有课可选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承担课程的学院和教务部门,要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总体安排,提前确立并在教务网公布下一学期所要开设的相关课程和年级。第二,设定课堂的规模人数、上课地点和任课教师,并把教师的相关信息在教务网上公示,供学生理性选择。第三,设定选课的最后时间,下达教学任务。在选课堂、选教师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因故漏选的学生,以及没有达到选课学生最低人数的课堂和教师的调剂工作。比如,在实践中,对于学生很少选择的教师,学院应当派督导组听课,了解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二)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课时和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统一性。在实践中,则是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和组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其体系和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滞后于现实的特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又需要时时更新:一方面,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和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鲜经验和鲜活实例有必要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要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把教材内容与教材以外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即把大学生不知道却又想知道、弄不清楚却又想弄清楚的问题穿插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些教学内容,教师结合课程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课程教学真正深入学生的心坎,产生共鸣,解决其思想深处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的操作办法有很多。比如,每次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1~5个自己最关心、最关注、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选择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者由教师进行专门解答。这种解答式教学法在实践中效果较好:首先,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其次,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解决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思想上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社会主义信仰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再次,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让学生选择部分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等形式,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产生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通过学生的提问,将许多教材来不及涵盖、教师疏于关注的内容添加进课堂,更新和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选择部分教学内容前要有引导。由于课堂学生多,学生关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在学生提问的环节,需要引导学生提出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具有重要价值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选择的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符合,起到教材与自主选择内容相互补充的效果。二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整理,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进行正面引导和解答。三是对个别学生提出的偏激极端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公开批评,而应该在私下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客观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对一些有严重思想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必要时要与其所在院系辅导员进行沟通。

(三)学生自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课堂纪律、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核心环节。通过学生自动参与到这些教学环节,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首先,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动性。课堂纪律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纪律不好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影响教师和部分学生的情绪。旷课、迟到、早退、讲话和玩手机等,是当前课堂纪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传统的维持纪律的方式主要靠点名、叫学生回答问题和批评等,不仅加速了师生间的不信任感,也影响了教学进度。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动性,如通过排列位置等他律措施与学生自律相结合,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其次,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动性。针对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个人表现欲和张扬个性的特点,在课堂中多开展一些讨论、演讲和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选题、内容、形式和规章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商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能动性能够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三,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实践教学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目前由于经费、场地、交通和安全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学校和课程只能选择大实践的方式,即把外出参观、假期调查、听学术报告、参加社会活动以及第二课堂等都纳入实践教学活动的范围。尽管如此,这种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了其能动性。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强调实践活动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有评价和考核的机制,包括荣誉奖励或者课堂表扬,使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有成就感,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

(四)学生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

考核考评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一种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考核考评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化,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这种考核考评方式,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很难使学生养成自觉能动的学习习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强调自觉进行考核考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发挥学生在考核考评中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考试,自觉地进行考核考评。首先,考试纪律上的自律。在许多课程的考试中,无论是开卷考查,还是闭卷考试,总是安排监考教师,并动用监控手段,以保证考试的纪律。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实行无监考化考试,让学生通过平时学习奠定的实力和充分备考的信心,以及道德的自我约束,在没有任何监督的环境中完成考试。其次,自觉选择考试内容和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评价中,一般都是由教师确定考试方式、题型和内容,并严格保密,学生无选择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全校学生在同一学期、由众多教师同时授课并参加统一的考试,所以即便是任课教师在考试的内容上也无选择性。这种模式固然保证了公平公正,可也养成了学生为了应试被动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强调考试自觉性,就是打破统一的命题和组织考试,由教师主导考试范围,由学生自觉选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在操作中,不再是一次性的考试,而是多次考试;不再是统一命题,而是让学生选择题目。比如,对期中考查作业、期末考试或平时作业,不设定统一的题目,只划定考核的范围,让学生自主命题并自主完成。再次,自觉进行考试成绩评定。在传统的考试制度下,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由教师统一评分。这种做法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且不能保证公平。比如,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在评定平时成绩时,很可能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并没有真正了解,导致评价的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少数同学向老师要高分的事情常有发生。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考试成绩评定的自觉性,就是不由教师评定而是由学生自我评定成绩。在操作上,平时成绩由学生自己打分,同学互相打分,或者学生干部组织的评分小组打分;而试卷的成绩评定,由教师公布标准答案,学生自己改卷、同学交叉改卷和教师进行抽查复查等方式来完成。强调让学生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推卸教师责任,反而要求教师提前缜密设定考试内容,让学生在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考核评定。在考核方式上,在有利于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创新,通过组合成绩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笔试和面试、讨论和实践成绩、理论和实践成绩、平时和期末成绩。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其自觉性,教师则起发挥主导和监督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近些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涌现出了案例教学、研讨性教学、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模式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但它们往往侧重单一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受课程性质、内容体系、教学重点、课时的限制,有些教学模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课程。比如案例教学,基础课、概论课可以实施,但对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原理课程,就难以实施,或者难以有好的效果。又如,问题切入式或讨论式的教学,对课时有限、大班教学的课堂,也不具有实施的可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遵循总体改进的理念,才能保证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不同班级的广泛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不同于上述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模式,它从根本上打破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任何其他新生事物一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的初始阶段,其成熟建立和广泛推行,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探索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教师主体性丧失的问题、学生的选择偏离课程内容的问题等。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把握好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弊端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应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基本,要想尽办法维持这种自主、自由、自觉、自动性。另一方面,也要确定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和作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在纠正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偏颇的同时,往往又会忽视或抑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的作用。其实,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引导、组织和鼓励,“虽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单取决于教育者的影响,就教育过程而论,调动学生主动性实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开展得是否成功,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得如何,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引导和设计。因此,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不是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而是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在高屋建瓴地把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与学生深度沟通,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性,娴熟驾驭互动式课堂的素质。因此,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好“四位一体”的关系

任何教学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四位一体”的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也是如此。自由选择课堂和教师、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自动参与教学活动和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是一个整体的要求,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四位”要紧紧围绕着“一体”来展开和进行,而不能游离于这一目标之外,为了改革而改革。

篇6

一.以信息消费者为中心的4C理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注意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心理活动,是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同时人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其中“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的集中与人的活动目的息息相关,而“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消费者绝大多数是上网大学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2年7月的调查数据,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l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互联网的特性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再是单纯的受众而成为信息消费者,使教育方式由灌输式向双向交流式演变。此时的教育客体具有绝对的主动性,而要获取教育客体的注意力,传统的“教育主体中心论”已无法适应,为此贯彻“信息消费者为中心”的理论则势在必行。

本文主张以信息消费者为中心,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4C理论:即是consumer(信息消费者),cost(满足信息消费者的需求),convenience(信息获得的便利),communication(沟通)。

二从宏观角度如何利用4C理论获取和维系注意力

(一)改革和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内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网络化程度不断增强的受教育者,面对新兴的网络社会,只有改变传统方法,运用现代化手段,才能真正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例如可以利用BBS功能、Email、虚拟社区、OICQ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交换,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目的。高校网络思想政冶教育方法现代化,不是对计算机技术的简单搬用,而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也不仅仅涉及教育的某一方面,而是涉及到各各环节,包括思想信息调查环节、教育反馈环节、教育评估环节等。

(二)要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环境,形成信息消费者之间的群体效应

调查显示,网络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知名网站,呈现出“马太效应”。(5)美国互联网调查公司2001年6月4日报告称,美国在线、雅虎、微软以及Napster 4个网站吸引网络美国用户驻足浏览的时间占所有美国用户上网时间的一半还多,即四家网站瓜分网民半数线上时间。为此,高校不仅仅要营造名牌效应更要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优化高校网站这个小环境,从而反作用于网络大环境。应该下功夫营造多层次的文化,以高品味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

三、从微观角度如何利用4C理论获取和维系注意力

(一)研究并培养信息消费者的注意力

2001年6月l1日美国尼尔森网络评估公司的一份报告称,就整体的浏览量而言,排在前五位的还是人们熟悉的网站,分别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微软、雅虎、Lycos以及Excite。(6)首先要坚持在网上网下开展调查问卷、座谈、个案分析等形式继续研究注意力的现状。其次,采取开设课程、组织研讨等多种形式对注意力加以引导。再次,努力创造信息消费者新的需求,形成新的汇聚点,也是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保证。

(二)引导信息消费者正确的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教育者需帮助信息消费者努力具备3个方面的能力:其一、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能力。其二、对互联网富集信息的鉴别能力。信息消费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的培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丰富,在网络信息的趋利避害的选择中显得尤其重要。其三、迅速及时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反应能力既包括在对信息的加工、修改、放大、重新组合、利用以及反馈等一系列思维和技术操作过程中,也包括在对信息所产生的影响的妥善处理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应帮助广大受教育者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使其网上言行符合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三)引导信息消费者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坚持网上网下的思想引导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生理、心理的发育状态已具备了自我管理的可能,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就是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它使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社团活动的过程面向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尊重和培养。另外,成立大学生权益维护中心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特质。

篇7

1、讨论目的不明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学校开展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讨论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位教师的课都有讨论环节,有的一堂课要学生讨论三四次甚至更多。有许多时候,前一个问题还处于收尾状态,后一个论题已接踵而至。至于通过讨论,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实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则考虑甚少。而有的课堂上,讨论又成为教师调节教学时间的工具,就像一根弹性十足的橡皮筋,时间宽裕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再讨论讨论”,时间紧凑时就打个“短平快”,学生刚进入有时还未完全进入讨论的角色教师就宣布结束。这样的讨论,具有明显的随意性,讨论的质量也因此而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曲解了课堂讨论的内涵和意义,对讨论的基本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认为讨论仅仅是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师生互动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似乎有了讨论就等于落实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把讨论看成是课堂的点缀,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或者以讨论代替课堂教学,这样缺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性。

2、讨论的问题或浅或深,缺乏讨论的价值。论题应当具有讨论的价值,否则,就没有讨论的必要。在实际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去讨论,什么问题都要讨论,无疑是将讨论形式化,即耽误了时间,没有实际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有时太浅显,学生一看就知道问题的答案,有时问题的答案就在教材中用黑体字明显标注着,这样组织讨论,看似学生非常“活跃”、甚至是借此机会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其实学生的思维是僵死的,丝毫没有得到锻炼,造成了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产生以上状况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要求讨论的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不能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没有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认知的难点、疑点、模糊点和发散点处设置问题,问题缺乏讨论的价值,致使课堂讨论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3、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教师缺乏有效引领。在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时,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刚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立即一片喧哗声,好像每个学生都在参与讨论。仔细观察一下,发现有些学生的确是在按照要求在积极思考交流讨论的问题;可也有的学生互不倾听,你说我也说,甚至故意唱反调;有些学生乘机聊天或做些课堂上放松的事情;有的学生干脆一言不发,等着听别人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学习成绩好、胆大、性格外向的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多,尤其是好学生经常代表小组发言;绝大多数的学生则扮演了群众演员的角色,未经独立思考就直接从好学生那里获取了答案和信息。学困生、性格内向的学生、过于“活跃”的学生能从讨论中获益多少呢?这是个未知数。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受到多大的启发,这也是个未知数。

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在干什么呢?有的教师在守卫自己的三尺讲台或面无表情的袖手旁观,或只顾低头背自己的教案,或像个警察一样严肃地走来走去,严重缺乏参与意识。有些教师虽然参与了讨论,却光顾着和个别学生讨论交流而忘了要照顾其他同学,于是就出现了教学秩序失控的个案。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只关注讨论结果,对“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对讨论的指导、引领和过程的调控不够,缺乏一种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那么,教师要避免讨论中的冷场,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和讨论实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在备课、教学技能、自身知识面的拓展等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1、精心准备,是课堂讨论有效进行的前提。讨论前教师要精心选择并精确表述论题。一个好的论题本身应是明白易懂、表述清晰的,其答案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需要知识的深化和综合,学生回答时需用自己的立场观点加以诠释。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经验,结合一些社会热点、焦点来设计讨论的问题,当然,有些讨论的问题是课堂中自然生成的。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度,既不能过于浅显,没有任何讨论价值;又不能过于深奥,让学生看了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课堂讨论是以小组讨论为主,这就需要根据学生与教学情况进行分组。划分学习小组要本着学生“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一个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同时,要充分研究运用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在促进小组不断进步的同时,实现每个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

2、科学调控,是课堂讨论有效进行的保障。教学的情境千变万化,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把握课堂讨论的节奏,积极参与,适时介入,及时引导,做好讨论的组织调控工作。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适当进行个别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或思维结果的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这样他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人带来的挑战性以及与他人分享思想果实的快乐。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清楚地了解组织形式的利弊和讨论时间的长短,从而不断改进讨论的方式方法,提高讨论效果。当各组发言不均时,当观点被重复提出时,当思维出现停滞时,当出现争执不休时等,课堂上就应该及时出现教师的声音,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以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用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对待他人的发言,这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做法。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作出画龙点睛式的点评或给予激励性的、客观真实的评价。

总之,讨论的基本的程序应是展示问题情景、提出讨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观点雏形――组内交流研讨、教师广泛参与――小组代表发言、组间相互完善――教师评价陈述、实现师生共进。

3、及时深化问题,是保证课堂讨论实效的关键。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精心设计的自认为十分精彩的悬念问题抛给学生后,有可能学生会立即作出准确的回答,使精彩的悬念变成了乏味的“白开水”。目前,是知识急剧更新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学生猎取的知识信息量也迅速增加。教师提出的问题被学生一下子说出答案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说出了答案,但往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多的是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因此,答案的提前出现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深入探讨“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事物的表层引向深处,追求深层次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相反的观点,让学生想办法证实或证伪。当然,我们在确认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时,教师应当进入新内容的教学,也就是说,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广度。

总之,讨论是目前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体现着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先进教学理念的基本思想,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充分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篇8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众所周知,备课主要是从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

一、学情的分析

之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具有正确的政治理念、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发展自我的人。而这些观念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所能成的,而是其主动接受、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受教育者才是关键因素。必须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这里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观念、心理需求等各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我们所要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对自己没有用处,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而是觉得自己被迫上这门课。很显然,出现这种状况,不是因为这门课对学生没有用,而是当前大多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号准学生的脉,没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没有搞好学情分析。正是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思想状况、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研究不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并不合学生的胃口,这才会出现“老师讲的费劲,学生听得没劲”的情况,老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学生想听的。

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其次,就需要教师做好以信息的搜集、统计和分析等工作为核心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学生政治思想的实际状况和时事形势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或调整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现实的思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和提高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而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走入学生中间来,与学生很少有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基本上是老师上完课就走,课上课下都没有交流的机会,甚至有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老师的姓名,老师和学生之间都难以相互了解和沟通。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往往忽视甚至根本看不到对来自学生的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的搜集和统计分析工作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前提性、基础性地位。这些都导致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状况并不了解,自然也就难以摸清学生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它要求教师能够摸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要搞好教学,既要深蕴的基本原理,又要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并能够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这个教材的权威性、理论性和思想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个教材并不能全面反映各个地方发展的具体情况,它更像一个教学大纲。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时事形势发展的情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仍存在着这样几种不好的状况:有的老师只是空洞地宣讲教材上的理论,没有与实际结合起来,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有的老师则只是一味地批判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的任务,使学生对这门课更加反感;有的老师则是泛泛而谈,仅列举一些数据,缺少有血有肉的情节,教学上缺少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些情况都是应该避免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笔者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可以把宏大的理论和细小的生活情节结合起来,每个人生活的变化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则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选取身边的典型事例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可以引入更多的学理分析。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修养。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事情的描述和浅层次的分析,更希望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为学生提供有一定深度的分析既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有利于加深对这门课的认识和感情。第三,要以开放的姿态宣传,要有理论自信。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而每一种思想之所以能够传播、流行,显然都有其合理、科学之处,当然也有其片面之处。不应该片面封杀或者是一味地批判、否定,而是应该加以引导,增强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既看到其科学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批判。不应把与其他思想流派对立起来,唯我独尊,过于自大的姿态只能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对于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第四,既不回避现实问题,又要加以正确引导。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方面仍旧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加剧、弥漫着全社会的腐败风气、政治上的不够民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民众对党和政府不满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又是民众高度关注的,也是广大青年学子极为关心的,针对这些问题,课堂不能回避,不能一味地宣扬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好的一面,而是要直面这些问题。当然直面这些问题并不是说一味地批判党和政府,而是要分析出产生的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让学生认识到党和国家是在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社会主义带来的,不是带来的,而是与我国的历史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等有极大关系。

正如前面所言,要想处理好教学内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这需要教师要深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谓“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有教师首先能深刻认识和理解的科学性,才能增强自己教学的说服力。其次,需要教师能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有许多教师对于基本理论研究不深,难以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体验和感受也比较缺乏,比如,就连很多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的教师,也很少到过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并且也很少有教师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去参观考察过。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不能给学生一种现场的感受,不能使自己的课堂注入一种个人亲身体验的情感性的因素,只能使课堂教学成为纯粹的知识性教学,而不是富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进行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我们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课堂讨论法、问题教学法、练习法和读书指导法等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而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等,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是采用大课的方式,一起上课的学生人数较多,甚至几百人在一起上课,这让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余地比较小,不太适合除讲授法以外的其他教学方法。讲授法有其优点,但同时因为这种方法难以实现教与学双方的互动,也难以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因而缺少思想的碰撞,灌输意味很浓。当然,老师们也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着改进,但是这种改进更多地体现在制作精美的课件等方面,力度有限。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上课场景就是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授。这种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旧面临着认同程度不高的问题,对我们每一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来说这仍是一个严峻的事实,这涉及到我们工作的意义和成效的问题,因而扭转人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极为迫切,这需要我们每位从业者认真对待,不断提高和改善我们的教学质量。所谓“功夫在课外”,改善我们的教学,就需要我们从备好每堂课做起,注重每一个环节,扎实而有序地推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志荣,薛忠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工作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9):171-174.

篇9

现阶段,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设施匮乏、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队伍素质低等,因此,加大对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园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2.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文化基础设施匮乏,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

学生生活园区的文化建设是高校园区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载体,而目前高校园区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设施匮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足的现象,如学生活动和娱乐场所比较缺少,广播、影视、报栏和专刊等舆论阵地的建设及管理欠缺。文化基础设施匮乏以及活动场所紧缺,容易降低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减少学生交流和学习的积极性。而学校开发商多建筑网吧、歌舞厅和酒吧等休闲空间,极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其产生奢侈享乐的思想,不但会造成学校管理不当,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

2.2管理体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法有效开展

大多数高校并未建立学生生活园区教育的管理机构及学生群团类组织,而部分高校以创立新组织的形式及工作机制对其进行管理,但运转中组织部门的配合度不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法有效开展。而学生管理部门没有对后勤管理部门的管理监督权,导致后勤管理部门的经营理念与学校“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教学理念不符,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而政治辅导员进驻园区后,其身份具有双重性,导致工作的职责模糊,缺少考核机制及相关的激励机制,进而导致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开展[1]。

2.3管理队伍素质不高,阻碍园区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园区管理人员是指承担学生的生活园区管理的后勤工作人员,园区管理人员是与学生直接接触和深入交流的人群之一,其地位相对比较重要,但是目前园区管理人员主要存在三大问题:(1)文化水平较低:学生园区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学生宿舍管理人员与临时工组成,他们存在无学历、无职称和无工作经验等问题,在工作中时常出现生活管理不到位,思想政治引导不合理等情况;(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园区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大多素质较低,工作的态度和能力不足,根本无法胜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3)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出现偏差:管理人员多数是受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因此,在园区管理的工作中,会片面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具备高校教育为人的思想理念,从而无法将园区工作做好。以上的问题严重阻碍高校园区育人功能的发挥。

3.加强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3.1开展园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1)在园区进行网络建设,挖掘出高校网络的教育功能,从而丰富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平台,并在上面增添一些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及文化信息;也可在生活园区内设置一个“网络学习点”,为无电脑的同学提供无偿上网的机会,让其能上网充实自己;还可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教育,如qq聊天、微博交流、利用百度搜索等,让思想政治的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2)加强园区内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学生营造较好的环境,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习。首先可在生活园区内设置宣传栏,张贴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可在学生宿舍楼层墙壁上张挂名人壁画或者名言名句等,使学生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最后可在学生的生活园区内成立一个图书阅览室,让学生可随时借阅报刊和书籍,增强学生生活园区文化育人的功能[2]。

3.2完善各项机制,加强对园区的管理

3.2.1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学生园区管理的前提条件,从而可通过管理及服务实现育人目的。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制定出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2)制定园区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园区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等;(3)明确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及院系工作延伸到学生园区的规定和要求。

3.2.2成立学生生活园区的工作委员会

成立学生生活园区工作委员会,从而引导和协调生活园区的工作,还需要成立园区学生管理的综合机构,负责生活园区的教育管理类工作,并在综合管理机构之下设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服务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和安保部门等,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好学生生活园区。

3.2.3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在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管理中,需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园区工作者的绩效实施考核评估。具体建立的方式有:(1)制定比较合理园区工人员的考评制度:考核内容可以体现出其工作的成效、工作的态度、工作的作风和工作的水平等;(2)制定学生的平时考评体系:内容有学生的道德行为、品行状况、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的能力等项目。为生园区内学生建立档案和推优评奖等提供依据。

3.3建立高素质的园区管理队伍

合理构建园区管理队伍,可让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效性和实效性,而加强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建立构建高素质的园区管理队伍为前提,具体的方式有:(1)培养专职工作人员:挑选有理论修养及奉献精神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经验的人,担任专职的工作人员,从而才能使其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2)扩充兼职工作人员数量:高校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等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可扩充适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兼职人员数量。如聘用教学和科研人员承担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类的工作人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是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队伍建设,引进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就能将园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

3.4坚持主体性原则,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1)建立健全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建立健全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可让学生能参与到管理中来,让学生的自我管理组织能成为学生的群体组织。选拔或培养比较优秀的生活园区的学生干部,并让其加入到生活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但能增添学生生活园区管理工作的活力,也能让学生更贴近生活;(2)引导学生进行自律管理:学生生活园区可实行学生自律管理,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内化成学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习惯,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用;(3)拓展学生的参与渠道:在学生生活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鼓励学生全过程地参与到生活园区的管理中。如学生可通过参加园区的活动,了解园区的工作,并在园区适当设置学生辅助管理的岗位等,让学生能在参与中体会到管理的重要性[3]。

4.结束语

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从生活园区入手,并针对目前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最佳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做好高校的生活园区管理工作。(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2、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写周记不是凭空杜撰,基本都来自于对自己生活的所想、所感。所以,需要能够留心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并不是要求大家事无巨细、多愁善感,而是要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即多从事物表明思考事物本身及其举一反三。

3、坚持写日记

素材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写日记就是最好的方式。所谓“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将每天的所想、所感写下来,在一周结束的时候就能有个全面的观察与思考。

同时,写日记也可以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对于随意敷衍写周记的学生来讲,除了态度问题外,另一个问题就是不清楚文章结构。而开头总概括主题思想,再分段叙事或议论或夹叙夹议,结尾再总结一次主题思想的“总—分—总”结构,最容易展开来写整个作文。

篇11

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早在明代《西厢记》评点本中就有所涉及,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西厢记》的研究日渐丰富,探析的角度也是不断更新。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以来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文章有1300多篇,其中对《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研究占多数,对建国以来《西厢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突破。下面对近十多年《西厢记》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下简要梳理。

一、关于主旨思想的研究

学术界基本认为《西厢记》的主旨思想是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邹尤《发乎情,止乎礼仪——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认为《西厢记》是“情、礼、义”的冲突,通过崔莺莺和张珙的恋爱过程,展示了“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主题思想。陈兴从历史入手,来分析《西厢记》的情节,进而突出作品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主题,此观点继承了戏剧正统思想观的发展。刘健《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话语——<西厢记>主题思想的深层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S1期)和黄一璜《<西厢记>意蕴新解》(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都是从内容和文化意蕴角度进行分析。

从对封建的妥协性来揭示《西厢记》主题思想的双重性,是近些年来研究的另一角度。如白忠睿《<西厢记>主题思想的二重性及其成因》(《文学教育》2013年第6期)围绕崔张婚姻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结局的处理,来剖析人物的软弱性和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妥协,进而引出《西厢记》主旨思想的矛盾二重性。

肖志群《<西厢记>主题思想复杂性研究》(《剑南文学》2012年09期)从人物和辞藻,对反叛、矛盾、进步的主题思想进行详细的梳理,最后突出的是这一主题思想的复杂性。

二、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

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人物对比研究;第二个领域是人物形象的单论分析;第三个领域是人物心理研究。人物比较研究,大多是和人物气质、背景相仿的形象,例如李阳的《论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的差异》(《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5期)分别从她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对爱情进行地不懈追求这几方面来论析其形象的差异。王颖卓《紫鹃和红娘比较谈》(《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1期)分析得也很透彻,认为婢女用智慧促进了主人的婚姻。

当然也有与一些外国的人物形象的比较,例如崔莺莺和朱丽叶、沙恭达罗的对比。在中外人物对比中,他们研究的领域大多是通过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不同,剖析人物,落脚点是人物共同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倾向,赞美了人物的品格美和爱情美。例如张敏的《朱丽叶和崔莺莺形象之比较研究》(《零陵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和成良臣的《东方剧苑两佳丽——沙恭达罗与崔莺莺形象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8期)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研究的。

在第二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不同角度的剖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孙鸿钧的《论<西厢记>张生形象特征之“志诚”》(《华章》2012年07期)通过对张生“志诚”的分析,来讨论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所在。罗冠华《红娘的形象何以变化多端》(《四川戏剧》2009年第1期)是立足于戏曲的审美,宋剑华《论“红娘”现象的现代演绎》(《晋阳学刊》2012年第6期)是立足于历史文化来展示红娘的新形象。

在第三个领域,对于人物心理的研究是近些年的一大热点和趋势。王兆才《<西厢记>:写出人物灵魂的深——崔莺莺心灵世界解读》(《中文自学指导》2002年第6期)和牛晓霞《<西厢记>中崔莺莺叛逆心理剖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丛刊》2005年第9期)都写到了崔莺莺的心理是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正是长期的封建禁锢迫使她冲破封建儒家文化的藩篱。江奎等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人物心理行为的论证。而作为性心理,一般很少被人提起,但是崔莺莺的研究者近些年来打开了这一渠道,把她的这种心理和历史和作品联系起来,丁峰山的《崔莺莺性心理探赜》(《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从性心理角度考察《莺莺传》中莺莺“先拒后奔”行为的研究成果。李双军《“忍情”与“志诚”——从张生形象看唐元文士心理》(《青春岁月》2013年第6期)是把张生和唐元文士心理联合在一起。

三、关于《西厢记》故事流变的研究

《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个别故事和情节又有所变化。在《西厢记》的演变史中,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蒋佳青《浅析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发展变化》(《安徽文学》2010年第8期)着眼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遣词造句和结局的改变。其次,杨文榜《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人性化的必由之路》(《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从剧本的改编突出人性化的发展。最后,在故事流变的历程中人物家世的考证也是一个新方向,例如崔莺莺身世的研究主要围绕是不是胡女和家世的考证。王悦《谈崔莺莺的“胡女”身份》(《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从作者的胡人血统、唐代的文化融合及故事发生地——蒲州的胡人文化三个方面,认为崔莺莺的原型应是胡女。葛承雍《谈崔莺莺身世角色的探索》(《光明日报》2003年10月8日)也是对其进行论证。许总《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辩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期)主要通过关于崔莺莺的所有作品中留下的史料和信息考证崔莺莺确系崔鹏之女,与元稹为姨表兄妹。其与元稹相遇之事,是随母扶夫柩归葬博陵并服丧三年后再返长安途经蒲州之时发生的。

四、关于《西厢记》唱词的研究

《西厢记》的曲词优美,历来赞誉的人都很多。关于曲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修辞、典故、风格上。高吉利《<西厢记>词汇研究》(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统计了剧本中词汇,并分为13类,重点分析了方言词和语气词等突出的词汇。李号《<西厢记>修辞格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从对《西厢记》修辞格的分析得出其种类齐全、具有“生活味”“文人气”。王日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厢记语言美探析》(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是通过《西厢记》的语言美来反映其本身的雅俗共赏。而王晓宁、鲍丽雯和徐荣生等人是从典故入手,来揭示剧作曲词的优美,进一步说出用典是“天下夺魁”的重要因素。对于唱词方面的探析主要是围绕词性、词义和词采三个方面进行,是对建国以来《西厢记》唱词研究的一种深化。

五、关于《西厢记》作者的研究

史料中对于王实甫的记载很少,关于其生平研究的文章也是少之又少。谢美生和王华之在《王实甫居家定州考析(六则)》(《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根据孙楷第先生的《元曲家考略》考订出王实甫居家定州,并进一步确定两个王德信是同一人,即王实甫。而后,刘纯斌在《王实甫之不入“元曲四大家”原因解析》(《文教资料》2006年第7期)提出王实甫由于作品形式“出格”、“依傍”改写、思想与时代不符这三个原因,没能进入元曲四大家的行列。关于王实甫的已知情况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问题,邓绍基在《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邹尤.发乎情,止乎礼仪——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2007,(06).

[2]王颖卓.紫鹃和红娘比较谈[J].红楼梦学刊,2003,(01).

[3]丁峰山.崔莺莺性心理探赜[J].宁夏大学学报,2008,(01).

[4]蒋佳青.浅析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发展变化[J].安徽文学,2010,(08).

[5]邓绍基.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J].文学遗产,2012,(04).

[6]高吉利.《西厢记》词汇研究[D].广州大学,2013.

篇12

阅读理解是高考题型中的重要部分,掌握阅读理解的问题设问方式以及解题的技巧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英语阅读中的推理判断题掌握不好解题的要点及方法。因此,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在解答推理判断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确定推理判断所依据的内容,应清楚所要解答的问题是针对某个细节进行推断的,还是针对主题思想或作者的意图进行推断的。针对细节的推断可运用Scanning 方法,迅速在材料中确定推断所依据的内容的位置或范围,然后再进行推理判断;针对主题思想作推断时,则要综观全文。

一、隐含意义推理判断题

这类题题干中常含有infer, suggest, imply, conclude, intend, purpose, be likely to等标志性词语。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理解文章潜在的含义和作者所给的提示。同时,要对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暗示作出合理的猜测和推断。

此类试题干扰项的设置特点:或是文章中无关紧要或推出的片面结论;或是与文章内容完全相反的结论;或是不合常理或不合逻辑的结论等。

二、预测想象推理判断题

常见的与预测相关的问题主要有:1. What information will probably be provided following the last paragraph? 2. What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is most likely to suggest if he continues to write? 3.What would ... do in the end?

做这类题时应通读全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文章可能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描写,也可能按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来叙述,作者往往在前文提出几个要解决或说明的问题,或提出几个观点,然后在下文一一解释说明。因此,考生可通过下文,找出作者已经阐明的问题或观点。

三、写作意图推理判断题

作者一般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文章所提供打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客观地使读者信服某种想法或观点。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具备对作者阐述问题的写作手法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的能力。

推测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目的,故事类记叙文的写作目的通常是娱乐读者(to entertain);广告类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推销产品或服务人们(to persuade );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阐述论点(to argue);科普文化类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知识,帮助大家广文博见(to inform )。

四、态度观点及感受类推理判断题

高考阅读理解题中有些题目考查考生对作者的思想、人物性格倾向等方面的理解。对于判断情感态度类的题,考生需要分析段落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才能判断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1. 学会辨别清楚文章的体裁。高考阅读理解题涉及各类文章,以议论文为主,文章的主题句往往会直接或间接的表明作者的态度立场;说明文,因其体裁的客观性,所以作者往往采取中立的态度;记叙文,作者往往不直接提出文章的观点,而且作者写作时也常常有某种倾向性,所以考生读这种体裁的文章时要细心捕捉表达或暗示情感态度的词或短语。

2. 学会区分不同的观点,尤其要善于找出作者的观点。考生要注意文中出现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出现的观点一般是当事人的观点,而不是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观点一般用in my opinion/view, personally, I think, I hold等词语引出。

要分清选项中的表示支持或肯定、中立、反对或否定的词语,再以此对照文章的内容。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有关作者态度的词语:(1)表示支持或肯定的词语:positive(积极的,乐观的);supportive(支持的);optimistic乐观的;humorous(幽默的);serious(严肃的);enthusiastic(热情的);pleasant(愉快的);concerned(关切的)等等。(2)表示中立的词语:indifferent(不感兴趣的,漠不关心的,中立的);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neutral(中立的);impersonal(冷淡的);subjective(主观的);objective(客观的)等等。

3. 此类试题的干扰项常具备以下特点:或是自己的某种看法或观点;或是社会的一种普遍倾向;或是与本文无关或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相反等,考生容易误选与自己看法相吻合的选项。

五、文章出处类推理判断题

做这类题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内容或结构特征,这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报纸,前面会出现日期、地点、通讯社名称等;广告,其格式特殊,容易辨认;产品说明,器皿、设备的使用说明会有产品名称或操作方法,而药品的服用说明会告知服用时间、次数和药量等。

六、人物性格类的推理判断题

做这类题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字里行间的意思,特别要注意表达感彩、主观态度和个人观点的词语对推断人物性格的主导作用。解答此类题时需要考生首先把握短文的主题思想或抓住列举的具体事实,然后进行推断。

以上所列举的都是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的不同类型及解题方法和技巧。相信学生们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并勤加练习,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就一定能完成得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篇13

英语写作基础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必考科目。试题中就有一道题型为标出主题句,占总分值的15%。这也是很多学生大为头疼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找出主题句就显得比较重要。

二、主题句的内涵(definition of the topic sentence)

主题句(the topic sentence)是一个段落中重要的句子,是段落的“纲”。它说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写作的目的。主题句连接所有支持句(supporting sentences),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主题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1.限制内容范围

主题句的作用是概括一个段落的中心意思,所以往往是一个表示一般概念的句子。范围太大或太小,都会使作者无法展开段落,必须要通过某些限制性词语将范围限制到一定程度,因此主题句应包括主题(topic)和限制性词语(主题思想)(controlling idea)。

2.体现段落展开的方向

主题句暗示读者段落可能展开的方向、涉及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

3.预示段落展开的方法

主题句起着开宗明义、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余的与主题相关的支持句都围绕主题句来展开,用来阐明、证实主题

句。

三、主题句的位置

英语文章中绝大多数的主题句都出现在段首。这是因为段首的位置比较显著,容易吸引读者,也容易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迅速掌握段落信息和理解其内容。当然,也有主题句出现在段尾或段落当中的,甚至不明显表露。

1.主题句位于段首

The recent water shortage in California forced changes in Californian’s life-styles.When water was rationed,Californians learned to conserve water.They didn’t water their lawns or gardens or wash their automobiles.

2.主题句位于段尾

The sky is clear blue.Sparrows chirp in the early mornings.The fruit trees in the backyard are beginning to bloom.The hills are turning green,and purple and yellow wildflowers are appearing in the fields.The snow on top of Camel Mountain has all melted.It must finally be spring.

段尾主题句具有结论作用,是对前面句子的归纳总结。这种段落结构通常能在读者心中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直至最后一句总结作者主要观点的主题句,因此,段尾的主题句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主题句位于段中

Californians and New Englanders are both American.They speak the same lauguage and abide by the same federal laws.But they are very different in their way of life.Mobility――both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has made a great impression on the culture of Californians;lack of mobility is the mark of the New Englanders.

主题句位于段中通常适用于对两种事物或某种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comparison)或对比(contrast)。这种段落通常先提出一个论点并稍加发挥,接着出现主题句,提出不同的或相反的论点,然后展开论证。段中主题句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隐含主题句

一些段落可以没有明确的主题句,但读者通过阅读整个段落可以很容易体会或自己概括出来。这类通过读者归纳的主题句称为“隐含主题句”。

四、主题句的写法

一个好的主题句对于段落写作至关重要,主题句必须观点明确,既要有概括性,又不能过于笼统或无边无际;既要具体明确,又要不能过于狭窄。一个好的主题句应当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主题(topic)+主题思想(controlling idea)。

主题是向读者表明这个段落讨论什么方面的问题,而主题思想则表明作者对这一方面的看法,即一个等待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说,同一个主题,由于看法不同,会有不同意思的主题句。例如:

(1)Television commercials主题(topic)are often very+misleading.主题思想(controlling idea)

(2)Television commercials主题(topic)are often very+imaginative.主题思想(controlling idea)

按例子(1)主题句写成的段落是阐述广告的误导作用,而例子(2)主题句写成的段落是阐述广告的创意。显然主题思想使主题具体化、观点化了,使讨论有方向,有东西可以说。

要写好主题句,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A.意义完整:主题句必须是一个意义完整、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

B.表意清晰:主题句不能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要易于识别、确认。

C.避免笼统而抽象的概述。如:“The book is interesting in content.”比“The book is interesting.”更好些。

D.不宜采用问句的形式。像“Is it worthwhile to go after fashion?”不宜作为主题句。主题句是作者思维的起点、切题的准绳、阐述的对象,拓展好主题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现在就如何拓展主题句从语言形式上和内容上加以阐述。

1.语言形式上

1.1平行结构的运用

平行结构作为一种使句子变得紧凑而错落有致的写作方式,有以下功效:句式优美、表达清晰、重点突出,使用尽可能少的词传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例如:主题句为Video games are a kind of entertainment.利用平行结构拓展为:They bring pleasures to youngsters,train them to respond quickly,stimulate their imagination in electronics.不难看出,此处内容丰富具体、行文流畅,有极强的说服力。

1.2句式灵活多变

若文中的简单句出现得太多,就会显得单调、含混、不生动。要写出生动而鲜明的句子,可通过乔姆斯基的转化生成语法中的嵌入方式来实现。一个简单句,嵌入定语、状语、补语后,变得生动有趣。如:Books telling people how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society are worth reading.读起来比“Books are worth reading.”更耐人寻味,是由于前一个句子中的主语前加了一个复杂的定语。在拓展主题句时,注意适时地变换句式,是一种有效的写作策略,同时能使文章产生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

1.3使用符合英美人表达习惯的习语

能将诸如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leave a deep impression on,in due course,get the jump on等习语运用到文章中,反映了作者一定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英语表达水平。

1.4连接手段的补充

准确地使用一些signal words,总能让松散的拓展句自然地衔接起来,而且整个段落层次分明、前后连贯。

常用于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有:so,hence,thus,therefore,as a result等。

常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有:besides,moreover,furthermore,additionally等。

常用于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有:however,nevertheless,but,yet,on the other hand等。

常用于表示对比关系的表达方式有:on the contrary,on the other hand,by contrast,unlike,whereas,rather than等。

常用于举例说明的表达方式有:for example,for instance,as an illustration,such as等。

常用于总结全文的表达方式有:in a word,to sum up,in short,thus,on the whole,finally等。

2.内容上

2.1化抽象的概述为细节的描述

抽象的概述总会给人言之无物的感觉,若再进行具体的描述,文章内容会顿时充实起来,变得有血有肉,不再枯燥乏味,似乎有生命力了。例如:Music is everywhere.这是一个内容抽象的主题句,我们找到切入点后,可在everywhere上做文章,于是接下来可拓展为:We can hear it in restaurants,airports,hospitals,supermarkets and many other public places.再如:People can acquire skills through recreation.这也是个概述,若充实以下内容就丰富多了,即,They can learn to fish,paint,plant flowers and do paper cutting.另外,这里的learn to正好与acquire相对应。

2.2从不同角度选材

选材时应考虑到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单一性即一个中心思想,完整性就是要避免支离破碎或内容仅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内。材料要做到涵盖面广,而且愈典型愈好,但也不能凭空编造,应以事实为基础,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片面性或谬误。例如:主题句为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nefits human being much.(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益处),在展开此主题句的过程中,可从农业、医学、电讯业等不同角度来补充材料,行文如下:Science makes it possible for a nation to ensure food and clothing(农业方面),science can make people live longer(医学方面),and it’s science that makes it a small world(通讯方面)。

五、结语

当然,提高写作水平非一日之功,要注意平时不断地积累,尽可能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这样,假以时日,自然而然就提高了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