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育研究生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育研究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研究生论文

篇1

3.研究生专业观的调查研究——教育学研究生的个案分析

4.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6所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实证研究

5.论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策略——基于价值学视角的审视

6.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个案

7.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8.学科危机与学科突围——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构论略

9.教育学研究生阶段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研究——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例

10.终身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1.关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12.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研究

13.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综述

14.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5.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16.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背景

17.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群体特征研究

18.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19.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20.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协同理论的讨论

21.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22.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23.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音乐教学论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4.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方略  

25.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

26.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培养

27.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与反思——以陕西地区为研究对象

28.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以H大学为例

29.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利弊及策略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30.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回眸:1978~2008 

31.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构的合用性、合法性与合理性

32.护理教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33.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案例分析

34.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

35.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36.从就业视角谈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37.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再解读

38.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SWOT分析

39.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40.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几点认识(下)——试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体系

41.国内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42.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3.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44.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设想 

45.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与启示——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

46.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47.“动态培养”: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新模式探析

48.关于创建研究生教育学的思考

49.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50.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探索  

51.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几点认识(上)——试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体系

52.愿景与可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之思 

53.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

54.对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5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56.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

57.就业导向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

58.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9.制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60.基于“发现教法”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为例

61.中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文献综述

62.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查研究

63.当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角色定位

64.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及原因分析

65.对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思考

66.略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67.办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68.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远程教育培养模式论析

69.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取向现状及原因分析

70.地方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想

71.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

72.思考与展望——浅谈音乐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73.我国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以中国期刊网录入论文为例

74.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5.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76.关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走向的思考

77.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集注

78.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H师范学院为例

79.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综述

80.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

81.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创新 

82.关于建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83.基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思考

84.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基于高等教育学专业两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行动研究

85.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点及其启示

86.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 

87.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研究

88.生活即研究:我读教育学研究生期间的感悟

89.科学方法论与《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探究

90.美国教育学研究生院50强 

91.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问题研究

92.我国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应然构建  

93.成长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5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94.困厄与出路: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化

95.开拓、创新、求真,科学构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

96.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问题研究——基于中国15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分析

97.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及其实现路径

98.动态学习模式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石 

99.试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100.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  

101.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10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

10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104.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105.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 

106.影响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合理抽象的因素分析

107.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调查:理想与现实 

108.发挥同辈群体优势 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调查

109.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10.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实践性学习摭论 

111.省属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

112.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目的的价值冲突分析

113.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教育部部署六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为例

114.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养成

115.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第六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综述

116.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117.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新生学习适应障碍及应对

118.职业技术教育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119.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借鉴——兼论职技高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120.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探讨

121.从开题答辩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122.高等教育学专业核心知识研究领域的构建——以研究生必读书目为例

123.暨南国际大学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其启示

124.师范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SWOT分析

125.全日制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以某师范大学为例

126.全国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学术影响力——基于2010年度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篇2

1.2医学人文素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体,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若忽视人的社会性质,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就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1.3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

医学包括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绎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的进步。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或只重视其一,不重视其二,顾此失彼,均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不论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还是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处理,都要遵循这规律。

1.4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文知识:熟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2)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基本方法去分析、提出和解决医学及其相关问题;(4)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注重对患者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这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

2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2.1人文课程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以课程讲授为主要模式。然而,研究生3年学习期间、只有半年时间在校本部集中授课,而且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种类十分有限,一般只有大学英语、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几门课。这种“短时间、少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亦不适应临床研究生教育特点。

2.2人文教育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

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新、更高的人文素养能力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人际沟通、人文关怀以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多数调查研究表明,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很有必要,但对研究生成长的帮助呈下降趋势。这不是说人文课程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人文课程没有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即在医院尚未建立人文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人文教育没有贯穿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

2.3人文教育忽视了临床研究生多样性背景

临床研究生的来源参差不齐,有的从本科直接考研的,有的在医院上班后读研的。来源不同和背景不同的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必须注意个体差异。现在部分院校的集体授课、无差别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2.4导师忽略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

多数学校对研究生导师考核只注重科研成果,有关导师职责中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负责;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教育。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如同学之间交流时,把自己的导师通常称为“我的老板”。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能力低下。

3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

3.1Engel医学模式与人文素养

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 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Engel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该模式认为人患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把患者当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医生不仅应该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还必须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Engel模式以“人与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要求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并要真正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加强医患感情沟通,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3.2“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与人文素养

现代医患关系已由“主动-被动型”转变成了“共同参与型”,患者主动参与医生的诊疗活动。古代西方医学之父Hippcrates曾经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博大的仁爱之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然而,当前医疗市场渐趋于市场化,医患关系呈现“物化、经济化和利益化”倾向。患方辱骂、殴打、敲诈医生,围攻医院,更有甚者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事件在各地频频“上演”,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当然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有患方认知差距,也有社会因素等,然而在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互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纠纷约占2/3。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爱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用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适当的人性关怀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3.3创新能力是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共同表达

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生教育“重专业、轻人文且二者分离”。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实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知识和医疗实践整合,最终导致研究生实习质量与临床效率低下、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其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没有人文动力,就没有工作上的尽心与科研上的创新。研究生皆有创新潜能,但其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支撑。“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存在脱离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突破现有思维的转换。”人文教育缺失可能会使研究生因知识结构的单一而无法顺利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这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尴尬,如少数“知名学者”时常出现学术腐败问题等。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衡量研究生合格与否的依据。对人文教育不重视,只会抹杀研究生的韧性和个性,使之无法拥有持续的热情、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缺乏批判思维与独立创造能力、丧失精神追求”的单向度人(One-DimensionalMan),从而导致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创新动力不足。

4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4.1确定导师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孙鹏等和宫福清等研究建议,医药院校要建立“一贯式、内省化、全维度、双螺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一贯式”是指人文教育持续整个研究生教育期间,并延伸至医学生涯;“内省化”是指将显性教育成果如知识、能力与隐性教育成份如感悟、体验、激励,通过心灵感知和情感震撼,内化为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全维度”,是指从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分别构建子体系,形教育的支撑体系“;双螺旋”是指生命健康的维护既需要研究生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研究生“救死扶伤”的综合素养能力。基于上述人文教育体系,加上导师的地位与作用,即导师制为研究生与导师深度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研究生在与导师的密切接触中,能充分感知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均深刻地影响着研究生。这样,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最有效地把人文精神渗透、融合进去,成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力军和第一责任人。

4.2完善导师遴选和评价制度

正因为导师是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要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导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人文素养。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对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导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定。作为一名导师不仅应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对于不负责任和学术不端的导师,应立即停止其导师资格。青年导师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高达近50%。青年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自身精力充沛,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素养不够过硬,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青年导师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将临床研究生培养为“合格医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3利用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平台,开展研究生人文教育

根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每学期开学初有计划、针对性地提出6~7项医学人文讨论主题或基于背景的讨论专题,研究生在适当的时间就他们感兴趣的、与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与导师进行深度探讨,以摆脱目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反感的说教式空洞理论以及教师讲授、研究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授课模式。期末每位研究生要提交一份医学人文讨论报告或论文,其中优秀的鼓励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从2011年2月开始至今,在我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实施了该项“平台人文交流”教育,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对20多项主题的相关医学人文问题在实践背景下面对面地进行了系统、深度探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4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患者的时期,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深化理性认识,是人文教育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①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②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应用语言文字、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习惯,同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还要融入法律知识,既维护患者权力又保护自身利益。③培养研究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廉洁行医,不以医谋私。④培养研究生人文关怀意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选择经济、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⑤要在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

4.5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教育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真实、准确的科研态度既是科学研究的根本需求,也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近年来研究生中屡屡发生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挪用或剽窃他人成果、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等,这些在以前甚少听闻的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如今已司空见惯。作为导师,要在研究生“科学选题、科研实施以及科研总结”全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时遵循“需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原则,从战略上选择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生要认真书写科研开题报告,并严格履行开题程序,导师及其专家组要审核和批准其开题报告,这样既让研究生明确自己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进度,又有利于导师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避免重复研究与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导师要跟踪研究生实验实施过程,检查其科研实验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实验过程中杜绝“数据造假”。对研究生论文,导师必须严格审查、修改后方能发表和提交。只要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过程真正负起了责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团结协作精神、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篇3

教育脱离了生活。胡塞尔认为,教育生活世界同教育科学世界相比具有优先性。因为在生活世界中,人和环境是联系统一、互为条件、互为意义与价值的,而科学世界是从这一前科学的、直观的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的。它把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加以形式化和片面化,结果把人从统一的世界图景中作为对象抽象出来置于一个理性的教育科学空间当中,按照外在的逻辑对之加以塑造、规训,结果形成了口头上的以培养人为目的、实际上都没有人的教育。以致出现了理性上有意义与价值、实际上正在失去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科学图景。正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这种分裂,导致了科学世界与人类存在的危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基础”[1]。

中国自古以来几千年的教育传统造就了全社会兴教重学的氛围和自由研究的热情,但它后来与科举制度的过分“亲密”,在“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主义价值驱使下,评价方法纯粹地以考试为中心,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变得僵硬而死板。近代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加强化了这种教育范式,使得教育与社会生活相去甚远。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后,传统教育进一步被强化,“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漠视现实生活,导致学生同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分裂。教育与生活的分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高校毕业生不能尽快地适应环境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出现严重的道德危机、心理危机、生存危机……这些都是教育与生活脱离的必然结果。

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都以大规模向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教学的绝对优势而雄霸整个学校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它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以致于学生现实层面的实践能力十分薄弱。纵观当代,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都无一例外、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生活世界相脱离的现状,导致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在高举“素质教育”旗帜的今天,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斥着知识的当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对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市场,教育不得不回归生活。因为,“最为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是早在伽利略那里就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存有的世界开始偷偷摸摸地取代了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1]。让教育回归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正是胡塞尔的科学理想使他晚年看到了欧洲科学的危机,并在对科学危机的诊治过程中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思想转变:从理想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前科学的生活世界[2]。教育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教育促使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当今,伴随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交错,大学生接触的信息资源变得异常丰富且繁杂,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挑战,扑面而来、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舆论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与社会的良好磨合。

篇4

重视结果分析,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很简单,甚至无话可说。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仅是简单地完成任务,没有思考,没有将实验结果与所学理论联系起来,没有考虑实验结果为何不和理论有出入,没有考虑可能存在影响实验结果的多种因素,更没有考虑这个实验延伸了,在实际中还可以有哪些应用。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分析就简单地找借口,如没有操作好,实验条件限制,没有重复等等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所谓“理由”来搪塞实验分析。不知道本次实验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以及原因。对此,我们强调重点在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分析的合理性、全面性、逻辑性来评定本次实验的成绩等级,这样做就促使学生全面、合理地分析实验结果。甚至我们强调,结果的正确与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结果的正确与否,关键要分析的合理,也就是错也要有错的原因,只要分析得当,同样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成绩。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合理、充分地思考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实验教会学生反过来思考实验原理,试图通过实验去解释理论,去试图扩展理论,看看理论在试验中还需要哪些补充,或者条件的限定,通过这样举一反三让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更加理解实验步骤设计、先后顺序的原因,更加理解实验操作的要点和关键;还要尝试改进实验,试看实验在现实中有哪些实用价值,有哪些可以改为创新性实验,一旦学生有这种想法就要鼓励他们去试探。学生考虑较为成熟时,就鼓励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步骤,教师指导、修改后,鼓励他们将其作为创新性实验在开放实验室去完成。刚开始时,可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但逐渐地发现一些思维较为活跃,肯动手的学生,先鼓励他们去做。然后,一些学生的思维逐渐地开始活跃起来,一些学生的分析方法开始全面了,思维开始多元化了,动手能力增强了,逻辑思维开始加强了,思考的理论根据更加充分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希望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到其它课程中去,以不断保持学生这种良好的苗头。

及时总结实验,扬长避短共进步

在我们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加进了实验总结的环节。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自己认识的改变,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普遍存在的分析或推理上的问题,在批改实验报告中遇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中得到一些新的思考,甚至是一些新的想法等一些素材都成为本次实验总结的内容。提醒学生更正分析和操作中的错误,共同分享其他同学好的想法、分析方法和创新思维。当然这些也要作为教师以后备课的内容补充进教案。经过学生的实践、教师的提问,乃至于追问,学生的回答,最后的总结,可以将实验的目标提升。一个好的实验应该是没有结尾的,要留给学生更加广泛的思考余地。

精选实验项目,扩展实验覆盖面

篇5

网络技术的进步给教育带来的是一场革命,安全教育工作也要顺应这场革命的潮流。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安全教育的老面孔,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安全教育工作向立体化、动态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为研究生安全教育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1)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

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对学生档案、日常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简化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设置信息和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档案查询模块、在线留言模块等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数字化,发挥网络信息安全性、操作快速性、间接性和方便性以及系统的良好交互性,在实现管理无纸化的同时为安全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2)构建信息传达网络,保证安全工作即时到位

形成一条上传下达、畅通无阻的信息传达网络是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在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中,应该调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力量,通过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发动导师、辅导员、班级联系人等网络渠道的相互沟通,从而将各类安全事故或隐患第一时间地传达至相关部门,并得到及时解决。

(3)建立联络体系,及时获取安全信息

依托手机通讯、QQ群、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平台在学院研究生内部建立交叉联络体系,以学科专业、课题组、党支部纵向联结,以班级横向覆盖。通过便捷的网络渠道获取有效信息,为辅导员和“三助”学生进行安全管理提供便利。借助QQ共享、邮件、飞信等方式将当前警情提示、敏感问题等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教育学生在这些重点时期必须严加防范;通过网络交流中可以直接获取学生的近况,准确、快速地了解广大学生的思想波动,及时关心学生。

(4)主动占领网络,开辟安全教育新阵地

根据研究生信息获取方式网络化的新特点,应把安全教育与管理渗透到微信、微博、空间、人人网等交流平台。开设安全教育公共主页,把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安全教育等进行循环滚动宣传,并针对校园安全事故安排网络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接触频数;另一方面,在学校网站设置安全绿色通道,方便学生根据个人时间、具体需求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咨询,提高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2.重点时期———感应敏感阶段

保证安全教育有“始”有“终”安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地制订教育与管理计划,把握重点时期的集中教育,包括新生入学、开学或放假前后、毕业前夕、节假日及周末、外出实习等。研究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起着成长成才的“导航”作用,必须将安全示警工作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时间植入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安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逐步形成较明确的安全理念和重视安全教育的行为习惯;毕业前夕研究生由于就业、毕业等敏感问题的存在使得研究生心理和思想处于高能紊态和狂躁期,各部门应加强安全警戒措施,防范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

3.重点问题———应对“风险社会”,构筑校园安全防护屏障

(1)生命安全教育

近年来,一例例触目惊心的校园安全事件,马加爵事件、火灾事件、校园自杀事件、投毒事件等,研究生应对挫折生命价值观的淡化以及危急时刻必要生存技能的缺失敲响了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警钟。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生命教育这个环节,对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导致少数大学生生命观缺失,没有生命神圣感、生命安全感、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抗打击能力的削弱和生命价值意识淡薄是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首要罪魁,高校必须把生命安全教育放在攻坚位置,积极开展普及生命意识教育,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借助榜样模范的带动效应,促进研究生生命价值观的苏醒和重塑。高校生命安全教育,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对于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和人格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心理安全教育

研究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群体,正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三大人生课题,因此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据统计目前在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预防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研究生的安全撑起强有力的保护屏障,有效杜绝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应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压力挫折应对教育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挫折感与自卑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更好地适应环境,全面客观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妥善地处理在学业、情感、择业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定期进行心理排查,对结果有异样的同学及时给予援助,并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库。

(3)就业安全教育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生就业中呈现出“过度教育”“高学历、低就业”的畸态,随之而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催生了一系列就业安全隐患。传销组织伺机侵入,就业中不公平性被堆积和放大,就业压力持续负重,从而导致研究生群体中“生存恐慌”心理疾患不断蔓延,由“风险社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研究生择业、就业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高校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有意识系统传授研究生就业安全常识,开展“防范就业陷阱”等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就业安全意识,提高其社会风险识别、应对、化解能力,有效杜绝就业安全隐患。

篇6

研究生是一个知识和智力相对密集的青年群体。他们具有乐于思考并且善于独立思考、观察敏锐、认识问题的角度独特、吸收新鲜事物快、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基本稳定、自主、自立等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生价值观上表现为自我意识强化,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更加追求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追求自我的完善。调查表明,对于“攻渎研究生的目的”,61.6%的研究生认为读研是“为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价值”;193%的研究生具有伟大的抱负——“为振兴祖国”;7.1%的研究生则希望能“有更好的学习lT作环境”,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4.7%的研究生读研是为了“改善生活”。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适合个人利益之需要”与“应国家利益之需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73.4%与19.3%),说明研究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向自我为主体的方向发展。

2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更加务实和偏重物质利益

当代研究生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正逐渐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明显增强的现实性和务实观。现在的研究生普遍采取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据1994年《研究生价值观研究》课题组所做的“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价值观问卷调查”,54.1%的研究生倾向于“不管最终追求的是什么,只要全力解决每一阶段最迫切的具体问题就行了”,充分说明了研究生价值观实用性倾向增强。当问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您是否准备接着报:考博士研究生”时,回答“准备”的仅占10.2%,回答“没想好”的占21.1%,“不准备”的占67.6%,说明大部分在校研究生暂时放弃了对更高学历的追求。其中部分研究生还是很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只是迫于目前自己的生存状况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这说明他们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得不迁就于现实。

3.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复杂化与矛盾性

当代研究生求知欲强,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前沿学科接触和了解较多,出于学术和科研的角度多给予兼收并蓄,加之思想观念上的开放性、自主性,使得他们往往采取多重选择的态度,这易于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和矛盾性。表现为: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由于在价值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人生价值取向上受到现实生活的严重冲击,使得研究生在个人与社会价值的选择中陷入矛盾冲突之中。由于现实生活的冲击,大学教师及科技工作人员的相对清贫,又使得更多的研究生愿意到更加适合个人发展的、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去工作,而不是到更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做贡献。

(2)N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生活的压力,使研究生在理想与现实、学业与赚钱之间,产生了人生价值选择的矛盾。由于目前研究生生活待遇普遍偏低,在当前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条件下,普通奖学金已难以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于是在赚钱与学业关系的处理上,选择“上学期间既要争取赚钱,又不能影响学业”的研究生高达45.1%,这反映了当代研究生在人生价值选择中的矛盾心态。

(3)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例如在婚恋观上处于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在婚恋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据调查,在“您赞同现代婚姻应以感情为重的说法吗”的问题答案中,选择“基本赞成”的高达93.9%,仅有6.1%的人表示“不太赞成”和“反对”。在“择偶条件,您最看重的因素”中,“人品”和“性格”两项分别以84.5%和57.6%居第一、二位,远远高出其它选项。这说明当代研究生的婚恋选择还是以传统的道德婚姻观为主,注重婚姻的感情基础,在择偶条件中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内在品性。然而在性观念上,研究生们对婚前的态度十分宽容。经调查发现,研究生认为恋人问婚前属正常行为,无可指责的比例为18.9%,而属可以理解的比例高达55.2%,二者相加为74.1%,加上部分“说不清楚”的比例,足见有80%以上的研究生对婚前持赞同或宽容态度,而明确表示属于道德堕落的研究生仅占6.0%。

二、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成因的探讨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研究生价值观念嬗变的趋势和特征更加凸显。知识经济的来临、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文化氛围的变换是当今研究生价值观发生嬗变的根本原因。

1.经济变革是基础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排斥市场经济,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市场经济对研究生的影响,可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有利于研究生增强主体意识,促进他们树立务实、竞争、进取、平等、注重功利实用等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有可能使研究生只顾眼前行为和利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淡化对理想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2.社会转型是条件

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转型。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结构是高度集权的“行政一体化”体系,改革开放引起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差别的扩大,利益主体的分化,必然导致研究生重视物质利益及价值观多样化。改革开放也引发了社会阶层结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动,使得不同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升有降。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社会上地位、作用、价值的凸现,促使研究生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重视物质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其价值取向趋向实利。

3.多元文化碰撞是诱因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变动,当前研究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当前研究生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促使研究生崇尚自我价值,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也使部分研究生忽视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价值观念向极端个人主义倾斜。另一方面,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

三、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对策

当代研究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从观念到行为迅速地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推崇功利,注重短期效应的价值观念体系,正逐渐由模糊而日渐清晰。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当代我国研究生的价值观教育。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对研究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使研究生更多地懂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多地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更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有现代意识,认真贯彻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他们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成为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另一方面,在讲传统、讲历史的同时应更多地研究2l世纪青年人的思想活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注意不同地区研究生的政治背景和成长条件,把现代思想和传统观念相结合,思考研究生价值观教育T作的内容和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寓价值观教育于科研特别是人文科学的学术活动之中

校园文化是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学术为中介,使价值观念主旋律浸润其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增强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有效性。事实表明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可以通过充满求真、务实和理性的校园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等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全方位的文化环境,对于研究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社会发展需要他们的巨大智慧,而这巨大智慧的发挥有赖于其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又影响着社会主导性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向,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丁作。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嬗变研究”课题组.二十城市研究生生活价值观调查.青年研究,1997,(5).

[2]裴劲松等.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8).

篇7

1.2转化医学理念可以培养团队精神一些重大疾病、多系统疾病从病因、机制、诊治到预防,涉及的因素众多,极其复杂,临床问题的解决靠单一专业学科医疗力量很难完成。这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基础、临床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通力合作、联合会诊,共同完成疾病的诊治。转化医学即倡导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的密切合作,由临床研究者对疾病的进程和特性进行观察,提出科学问题,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指导临床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用于疾病医疗的新工具,从而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另外,医学实验技能课和动物实验课,也需要研究生们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研究生在接受转化医学教育的同时,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这种互助、共进的团队精神。

1.3转化医学理念可以提升综合素质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转化医学理念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能力的医学精英,进而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在现今转化医学的时代,仅具有单方面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是远不够的,转化医学理念主张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既精于科学研究又精通临床技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敏锐发现临床中待解决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具有丰富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能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转化医学教育,可使其自身专业素质更加全面、系统,厚积薄发。

1.4转化医学理念为交流合作提供平台转化医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基础教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频繁的交叉对话,使双方均能不断熟悉对方语言,进而促使转化医学变成双向通道———从实验室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室,依此形成良性循环。转化医学教育无疑为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学科交叉的开放式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多学科介入机制以完成研究项目的跟踪、系列研究。藉此互动平台,医学研究生可以不断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个人的科研领导、科研协调的能力,建立联系网络,形成积极、和谐、互助的团队合作的局面,这也将最终促进其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

2推进转化医学教育理念的策略

对医学研究生加强转化医学理念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能力的医学精英,有利于提高我国当前整体医疗队伍的水平,有利于跟进国际医学发展的步伐。推进转化医学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需从政府、高校、医院、企业等各层面齐抓共管,打造出蔚然成风的蓬勃局面。宏观把握制定转化医学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联合医科、理科、工科等多方面的力量,组建跨学科多专业研究团队,搭建医学研究共用平台,建立促进转化激励引导机制,催生高层次研究成果,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发展模式[6]。以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包括如下策略:

2.1强化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增选综合素质高、博学强识的授课教师,保证师资力量。为教师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在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院之间定期举办学术沙龙、会议、讨论会等,让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们增进沟通,取长补短,更新研究理念,拓宽研究思路,这样才能为更深入、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奠定厚实的师资基础。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如科研型的研究生可以选择临床医学的教师作为副导师,临床型的研究生可以选择基础医学的教师作为副导师。主导师和副导师联合为研究生制定个体化的培养计划,这样可使研究生们在基础和临床领域中得到全方位、深层次的指导和培养,有利于科研思维的拓展,有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科研化,能促进青年学子们的长足成长。

2.2优化课程体系转化医学的核心理念即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固有屏障,建立彼此间的紧密联合。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适当减少公共课学时,确立以基本知识、临床应用、实验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基本元素讲授相关知识,围绕临床问题的各个方面(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展开启发式教学。重视综合性的系统生物学的教育,增进医学生对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之间的衔接融合的理解,在理论层面真正跟进转化医学的思维模式。实验课程应适当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开设,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培养其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另外,科研工具和方法学的教学亦是必不可少。良好的文献检索、文献综合能力,扎实的外语功底,医学统计学的熟练掌握和应用等,均有助于医学研究生合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今后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知识储备。国内很多高校调整学科结构,目前增设了转化医学二级学科,这为医学成果的转化和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孵育基地。

2.3拓展实践应用目前医药行业在基础、临床、新药和器械研发等各个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基础研究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临床医务人员不能跟进国内国际的前沿科学问题,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不能紧贴临床的实际需求,这样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实现转化医学理念,需要政府机构、医院、高校、高新科技企业等多方面力量来共同推进,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切实合作,才能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启发其获得科研灵感,培养自己独特的科研兴趣和方向,并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努力践行。

篇8

二、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

(一)中学语文教育应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更大的教育需求,也让教育行为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之中,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人类基础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与人文精神的结晶以及思想的升华,所以无论是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情感,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语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正是陶行知对于教育源于生活的核心阐释。只要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衔接,中学语文教育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才会使中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无法实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效衔接,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死教育”,就无法为学生构建有益的生活教育环境,教学思想也是狭隘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需求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暴露教育常常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本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还体现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只有将中学语文教育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不会与社会相脱节,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生活体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与情感。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即服务于学习者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实现综合育人,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中学语文教育要保证教学素材的生活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维习惯,并最终利用所学知识改造生活、丰富生活、改善生活。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对策

(一)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

生活素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素材,还可以有效增强中学语文教育的活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善于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将生活中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文本教材的生活化。虽然语文教材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接呈现的知识范本,但是只有与生活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方面取得进步,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生活意义与现实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笔下关于春天的表象,还要能够体会文中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前搜集和整理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将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及时充实到课堂中,以便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环节有效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二)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语文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和学校,让中学语文教学打破固有的局限性,让自然、社会都成为语文教育的载体,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教室、大环境。对此,中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增长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桥之美》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桥之美”的摄影比赛,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桥梁多发现、多观察,并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说明文写作技巧,对最美的桥梁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观察能力,训练景物写作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中学语文教育的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中学阶段,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活经验较少,情感素质较简单,社会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复杂性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时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差、语用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提笔忘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有的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丧失、信心全无,在语文作文课堂上存在畏难、焦虑等作文写作的思维障碍。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创设实践操作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写作前可以“有感而发”,逐渐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写作情感,端正语文学习与作文写作的态度。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亲身做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时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了。在教育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的有效延伸,使现实生活知识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生活化教育途径,使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魏娟 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顾克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2):64.

〔2〕杜铁花.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初探〔J〕.中学语文,2014,(27):22-23.

〔3〕王庆霞.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姻———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案例评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5):25.

〔4〕马明月.行之有理,用之知贵———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2,(10):357.

篇9

2.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考察

职业在内涵上具备两层含义,即一般职业和专门职业,其中,专门职业较一般职业更强调其作为“有学问的职业”(LearnedProfessions)的内涵,是职业发展的高级层次。要从事这样的高级职业,需要经过专业的高层次教育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历。一般职业要成为专门的专业,就必须在掌握基础操作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职业发展与分类丰富发达的国家,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终与社会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高等教育学术性优于职业性的观念困境,即社会中人们单纯以学历作为评价个人能力和择才的标准,导致产生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α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学位的缺失,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误解和歧视,并进一步将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异化为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对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含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者应合理分工,以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通过融合、互认或形成双轨制体系,都能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调和。从当前各国(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来看,职教体系建构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即在这种体系下通过全纳性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这种类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其职业教育涵盖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其中,四年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部分属于应用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受教育者的学历要求。第二类是基于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目前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andCreditFramework,QCF),来实现普职教育中不同层次教育间的相互等值和融通。第三类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该体系在中等教育后期开始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其中,职业教育体系自行整体连贯,教育机构从职业学校到技术学院再到科技大学,在学位上包含中等、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第四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体系,由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并举开展职业教育。每一种体系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在升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向高层级教育的融通。

二、消解职业教育目的的矛盾性

各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都表现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前者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职业性决定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教育活动;后者则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应以个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为本位进行教育活动。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主张将个人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在实践中容易步入教育工具主义误区,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本位”等实践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的工具主义困境

当前我国普遍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能的工具,教育被异化为一种制造工具的过程。工具主义关注社会的系统和结构,强调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实用性以及实现结果的效益性。当教育演变成纯工具性活动时,教育不仅不会发展人的本质,反而会成为个体内化的约束。具体来说,这种工具化的教育形式仅仅将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艺和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工具,忽视了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这种强调实用与效率的功利教育思想,使得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劳动力生产过程,使教育创造力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从职业教育历史起源得知,“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原初形态,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通过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的方式十分普及,教育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学习进而成为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满足基本的生计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以职业为本位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工具主义观念环境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观由“职业本位”逐渐异化为“就业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被解释为“以就业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也逐渐演变为单纯以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和出发点,于是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实现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但容易走入另一种误区,即对职业与个体的关系进行一对一的严格固定,并用职业需求这一尺度来衡量个体,难以真正体现个体的身心发展诉求。正如新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的,当人们的专业能力训练局限在越来越狭小的领域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超越自身能力事物的判断力,即失去最基本的人性生活,甚至出现马利坦说的“人类心理渐进的动物化”。

2.学位制度建构的人文学术内涵

学位产生之初是一种教师的任教资格证书,获得学位成为教师资格准入的一种资格证。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初的德国产生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高学历科研或教学型人才,学位由此具备了学术性的特质。与精英时期的高等教育理念一致,学位是大学对拥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生授予的被官方承认的称号。从学位授予仪式的庄严性可以看出,学位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学术荣誉和成就的象征。这种学术成就不仅代表学业能力的高低或成果的多寡,还体现了一段系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濡化过程。可以说,学位不仅关注受教育者应对社会需求的水平,也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诉求,即在注重个体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帮助个体养素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都涵盖多个层次,如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表现出普职教育融通的一种开放性和全纳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中充分体现教育职业性、学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观我国现行的学位体系,学术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没有相应完善的学位体系支撑,不得不屈从于市场的需求,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当职业本位的教育在实践中成为就业本位时,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仅仅以社会经济效率与个人职业效率作为考量指标,而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文生活、精神世界等非职业方面予以忽略。然而,无论是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教育的本质目的都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与坚强的意志,以适应社会中各类职业生活,进而协助实现社会的幸福。α因此,健全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不应局限于对普通教育的支持和发展,而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新的功能扩展和层次提升,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向度的价值选择中彰显个体发展的教育多维性和终身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发展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合目的性应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即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实现都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条件大体相符,正确反映教育主体的需要,并与教育实践要素保持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合规律性应以合目的性为指导,即教育主体应在确立与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并遵循规律。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在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面临冲突和选择,在“钟摆”的价值取向中呈现波浪式发展。可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从为“职业”准备的社会本位向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个体本位的转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走向融合的内在规律性规约。

1.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自教育产生以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教育活动实践的根本目的与基本功能,更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两种教育取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并成为教育波浪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的一切发展应以社会为本位,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构建各种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目的论则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根据个体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构建。α无论是以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还是以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种单一的教育目的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体现其教育属性,即应以受教育者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为主体,并在明确教育属性的前提下突出其职业特性,即应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错位发展。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性已成为必然。发展完整的、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专业学位制度,能较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统一。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遵循的职业性原则;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职业动态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永恒的教育目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应代表人类的彼岸追求、终极关怀,即追求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和追求人性的解放。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终极使命,在相对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α正如赫钦斯认为的,真正的教育应能够发展人的理性,为人类谋求幸福,不应将服务和改造社会作为根本目的,因为社会改造是教育自身不可推卸的本质功能,是其实施后的必然结果,无须人们刻意追求。可以说,最好的职业教育应是包含了人的理性发展的教育。α因此,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是在目标上培养出适应和胜任职业生活变化的技能型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现实功用;在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识能力,消除和改变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同行业的观念误区,顺应科技水平提升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趋势。

篇10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自身需要的本质。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本身就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表现,无论是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尊重的需要,还是自我安全、社交的需要,都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

人类的生存需要除了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外,还有人类生存需要所反映出的客观性,人不得不受到由人们的生存条件、生存能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如何生存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人类怎样掌握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各种本领,养成良好习惯等。体育教育应在解决人类所需的这些实质性问题上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从目的来看,体育教育应是为人类身心健康与人的发展服务的;从过程来看,应是一种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以及卫生保健常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从内容来看,应包含有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容。

我们不仅仅在理论上认清身心培育的教育属性,而应在身心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反映出具有教育属性的身心培育活动。那种在实践中单一的运动性和活动性用来达到身心培育目的的做法以及把它简单地看作也是一种体育教育性质活动的观念是错误的。这只能反映出我们某些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体育教育本质问题上,还存在着不足,具有不完全性和不深刻性,仅仅看到了体育的特殊性,没有看到教育的普遍性。

人们知道,当婴儿开始伸展四肢,幼儿开始学习走路时,表明每个人都具备基本活动的能力,它仅仅是运动的原始状态,包涵了体育运动要素中的一些而不是全部,这还与婴儿自发的本能需要有关,并未构成内涵深刻而丰富的科学性体育运动。它的本质理应是让人们通过一般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去掌握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学会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某些生活能力和本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终极目的。

体育教育过程应是一种理论、实践、再理论、实践的过程。需要把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和技能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和人类生活实践中去的,这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特征。

人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有着多方面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广义)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这种拓展又意味着体育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意味体育教育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上,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地延伸。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融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平衡、短期与长远需要的兼容等问题。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我们学校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我指导锻炼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上来。其中,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无疑对于学生适应生活,更好地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体育教育在人类生存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过程包含着两个重点,一是人的内发性自尊、自强、自爱、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二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体育教育则可通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

传统体育教育注意力仅仅局限在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上,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要学会生存,在体育教育中就不能仅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生存环境的各种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现代人。

事实上,正确的走、站、坐、卧的姿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卫生,用眼和脑的卫生常识;游水能力;各种自我防卫技巧;防火常识;基本的运动创伤救护常识和方法;交通安全常识等体育卫生保健的内容,都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

由此可见,体育教育的目标应是长远和近期目标的统一,今后大、中、小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应是丰富多样的、有效实用的。

篇11

(二)数量和质量的矛盾

研究生的培养要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加强培养过程中的科研管理,这就需要一些科学严谨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可有很多项目,例如文献阅读和综述、外文水平、科研能力和工作量等方面。科研能力和工作量是考核研究生的主要内容,它表现形式有毕业论文和。由于毕业论文的弹性很大,所以目前各院校往往制定一些政策,要求学生必须发表1~2篇论文,甚或必须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才能毕业并拿到毕业证书。是经过期刊编辑部、审稿专家审阅,同时要面对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的评判,故而这一指标较毕业论文更为客观。这一考核指标无疑对导师和研究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提高了导师和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医学院校中,尤其是临床科室的导师忙于临床工作,能直接参与实验的时间有限,研究生是实验研究的主力军,对研究生毕业设立这样的硬指标,无疑会提高导师的科研成绩和产出量。同时,科研实力是高校之间的评比和竞争的重要一项。很多院校也乐此不疲,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通过对研究生毕业发表的论文增加砝码,来增加学校总体的科研产量,进而提高学校的软实力。科研活动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能搞急功近利和浮夸。尤其是医学科学研究,临床观察和随访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基础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行选题、实施。如果不能科学地制定研究生质量的评判指标,单纯地以作为毕业的条件,反而会出现不利影响。研究生为了毕业,把精力放在写论文上,而不能专注于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活动上。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需要临床实习,实验时间多在一年左右,时间较短,难以完成高水平的课题。要么采取短平快的办法,寻找一些较小的、先进性不足的课题;要么只能拼凑一些数据,难以形成深入、重要的医学成果,写出的论文质量也不高,只好找一些质量低劣的期刊来发表文章滥竽充数,实际上造成国家财力和人力的浪费。

(三)研究生扩招和质量的矛盾

最初大学生的扩招,有很大成分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高等教育作为“就业蓄水池”;研究生扩招,也有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本科生“就业蓄水池”的考量。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从1999年的31.9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140万,录取人数从1999年的6.5万人扩充到2010年的46.5万人,十二年期间翻了七倍多。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整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也对研究生教育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每年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仍显不足,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数量随之增加,很多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不是因为他们喜爱科学研究,而是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刻苦,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有高素质的生源,才能有好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高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而降低录取分数线,招收一些基础薄弱、学科知识不扎实的学生,也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二、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医学研究生学术水平和育人水平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和授予学位的细化,导师队伍也不断扩大,但是,导师队伍的扩大不能以质量下降为代价。我们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仍在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健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导师比例偏低、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比例偏低、导师队伍年龄仍然偏大、学科建设中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等。另外,临床研究生导师多集中于大型三甲医院等高一级的医院或高校的附属医院,现阶段医疗制度的缺陷又使这些医院患者愈来愈多,使作为医生的导师疲于应付临床工作,对研究生的指导和教育所分配的时间明显减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更严格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导师遴选门槛,废除导师终身制,扩大导师队伍、提高导师自身的素养,进而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二)增加科研投入,完善教育设施

伴随着学校合并、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一些学校和专业实验设施不全,经费不足。由于医学研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课题资金投入多,一个试剂盒就可能需要数千元至上万元,而产出少甚至无产出。个别导师申请课题不积极,手中无课题无经费无实验场地,研究生做实验像游击战,到处找实验室,甚至自筹实验经费。其次,国家将医疗服务定位于医疗消费,将医院推向市场,由市场经济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势必造成医院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节制成本和支出。医院管理部门对于支出多产出少的科研活动,自然会持消极态度。对于科研设备的购买、日常维护常常吝于投入,使院内实验室的科研环境恶化,甚至难于维持正常的实验。

篇12

多媒体教学法

篇13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对中国研究生英语教育的影响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料获取、教学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料丰富性,扩展了教学内容,革新了教学方式,构建了多样化教学评价体系。然而,在产生上述诸多正面影响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异化也给研究生英语教育带来一系列危机,例如: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手机、社交媒体成瘾,信息素养、媒介素养低下等等,影响了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本文基于对我国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顺应时代潮流,提高研究生英语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受到重视,财政投入快速增长

2004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提出要注重采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外语多媒体教学模式。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1984.63亿元,占GDP比首次达到4%。[2]同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3],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由于国家重视,2013年至今,我国教育行业信息技术投资规模巨大,投资速度保持在15%以上。

(二)教学目标、内容、模式面临转型

中国普通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采用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于1993年,该大纲为中国研究生英语教学提供了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指导意见[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教学科研工作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大学本科阶段英语水平上升,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内容、模式都正在经历转型。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具有普遍性,却与学生个体需求、专业倾向以及职业要求等方面有些脱节。鉴于研究生教育阶段专业性更加明晰,英语教育更应该服务于专业方向的科研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应对学术用途英语有所侧重,这就需要增设利于专业研究及交流的课程,如:国际会议英语[5]等。同时,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也需要兼顾带有学科特定内容的英语,如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生物英语等等[6]。伴随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转变,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型,一些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了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建设,例如,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建立了信息化辅助教学平台———EPC(EnglishPractice Center),该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旨在使用信息技术对语音语调方面进行辅助教学与基于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帮助研究生改变英语学习习惯,提高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效率。[7]而更多的高校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过程中注重推动研究生英语学习素材的多样化,高仿真交际训练语境的营造,学术英语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等教学目标、内容及模式的改变。

(三)英语教师角色定位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乏对老师的基本定位,如《易经》第七卦“师卦”:“师:贞,丈人,吉无咎”,意思是“师者授知、解惑,榜样,众多。师者仰仗于人也,为师之道,以无过错,无缺陷为上”;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其“师友”概念是老师与朋友之意,亦泛指可以请益的人。西方国家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对教师角色定位有不同主张:兹纳涅茨基(Florian WitoldZnaniecki,1882~1958)在《知识人的社会角色》中表示,教师作为知识人,拥有知识,但不发展知识;是学者,但不从事知识的发现和创造工作,教师属于知识人中的“知识的传播者”中的教育者。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认为,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动机。因此,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变化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人格特征而又充分发挥作用的“自由人”。罗杰斯强调,在达到该目标过程中,教师要贯彻“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与策略,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8]。建构主义领军人物Jean Piaget(1896~1980)倡导人的知识是个人建构而不是传授的结果,教师的角色逐渐被学界理解为“教师是学生达到其学习目标的工具之一,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探究者”[9]。随着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影响的加深,研究生英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从“知识传播者”转化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助手、促进者以及解决学习问题的探究者,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了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师友”。

三、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理念没有真正融入教学环节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至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在总数为427所学校中,建有大学英语教学专用网络机房的有227所,占53.2%。在总数为431所学校中,建有大学英语教学专用语音室的有337所,占78.2%。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高校已经拥有专用网络机房,这为实施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提供了硬件支持。然而,调查表明不同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如下: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实行了“课堂面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教学模式,但课堂面授仍然是主流教学形式。实际上,英语教学软、硬件环境和学生信息装备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生英语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看,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情况以及学生个人经济条件都是影响研究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生信息化消费能力和融入程度制约着教学质量。多年来,我国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注重基本语言能力培养,却普遍忽视综合文化素养、英语语言习惯、英语逻辑思维的训练,部分高校为促进教学科研国际化发展,十分重视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10],但是,在国际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与外国高校开展联合科研等实践环节,研究生英语水平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高校不断加大研究生英语教育的硬件投入后,研究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没有随着信息化进程发生革新,自主性和创造性缺位,教材开发速度无法满足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网络教学资源虽然数量丰富,质量却参差不齐。网络稳定性、多媒体设备运转性能、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控制、课外信息反馈、信息化环境下训练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信息化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仍然以硬件投入为主,信息化理念没融入教学环节,教学主体师生的主体性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二)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多数普通高校采用由出版社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部分高校对课件进行二次开发,其中使用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学校比例为:“985”工程学校(21.6%),“211”工程学校(18.5%),非“211”工程学校(5.9%)。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教学信息化水平,也反映出目前许多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个性及自主性的问题。多媒体网络资源库对高校英语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许多资源库都来自出版社,学校自主开发极其有限。“985”工程学校、“211”工程学校和非“211”工程学校使用学校自主开发网络资源库的比例分别为23.5%、21.9%和6.5%[11]。普通高校建立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自主学习中心、校园网电子图书馆的英文数据库等英语信息资源由于使用时空限制不能满足英语教学需求,师生更倾向于利用手机、平板或者笔记本电脑直接搜索、使用英语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从以前的英语学习网站、主流英语新闻媒体网站、国(境)外的综合性网站发展到现在国内博客(blog)、echat、QQ、Youtube、Facebook、Podcast。由于渠道多、层次复杂、缺乏监管,信息化英语教学资源质量差异大、重复率高,创新性和系统性不足。

(三)学生对信息技术及装备依赖成瘾

在过去10年间,网络、电脑和手机在中国逐渐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价格不断下探,便携性良好,用户量巨大,应用程序丰富,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数为5.27亿。手机上网比例为83.4%,首次超越80.9%的个人电脑上网率[12]。在校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年龄层主要分布于18~35岁之间,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对信息技术和装备有很高接纳度和消费力,是智能手机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多媒体教室和各种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已经非常普遍,英语课板书基本由PPT代替,学生提交作业很大程度上使用电子邮件,甚至还有通过QQ和微信的“微教学”尝试。在全国或地区还有部分高校在出版社和高教协会的支持下组织了“微教学比赛”,这一切都在鼓励着英语教学信息化发展。但不幸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旦遇到新词或者新信息,学生习惯使用手机上网查询,甚至流出“不懂就问度娘(百度搜索)”的段子,越来越少学生去认真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式手机阅读。“手机成瘾”在大学生群体中呈上升趋势,部分学生待机时间长达7*24小时。经调查发现,对部分学生而言,只有通过手机和网络才会交流,交流话语带有“网络体”痕迹,在英语写作中大量使用MSN、Facebook等社交媒体惯用语言符号,在没有手机,甚至短暂死机状态下出现焦虑等心理障碍,信息技术出现异化危机。

四、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开放、高效的信息资源体系

构建开放、系统、高效的大学英语信息资源体系,可以实现国内外英语学习资源的互联互通、整合共享,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已经建成的多媒体英语语言实验室、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教学功能,着力提高这些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使用价值。各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组织信息化教学比赛、信息化教学研究项目激励高校英语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着实提高使用这些现有设备设施和教学环境的能力。通过加强英语教学信息化设备及系统的维护和二次开发,使多媒体英语教学系统和自主语言学习中心保持较高频率的更新和可靠的运行,尽可能满足个性化英语教学的需求。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积极适应英语学习的信息化环境,营造真实的与网络虚拟的双重英语学习环境。尽量突破校园网与外网之间阻断的瓶颈,搭建校际间网络学习平台,努力实现校园网、电子图书馆与现有信息化教学系统的有效衔接。2.合理利用“慕课”,推动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发展。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学生数量、学分学费、选课权限、教学时间等会不同程度受时间、空间限制或制约,而这些问题在“慕课”模式中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目前,“慕课”平台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影响力最大的Coursera“慕课联盟”由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 Ng and Daphne Kolle创建,其合作伙伴包括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复旦大学等全球121多所知名高校或机构,提供1041门课程,拥有1300多万在线学生;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开发的EDX影响力也很大,截至2014年10月已经有超过60个合作院校提供超过300门在线免费公开课程,在线学生人数超过300万。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国家还在EDX平台下衍生出了新的慕课平台,如包括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内的十二所名校组建的“学堂在线”XUTANGX,法国120所高校在其境内提供在线课程等,所有这些都可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朝着学术英语方向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需要提出的是,“慕课”作为一个吸引学生的强信息源,或许会更加严重地导致学生的信息化成瘾,从而会影响身体健康。另外一个危机来自于“慕课”教学内容和学校常规英语教学的比较,学生或许会产生“慕课”崇拜,有“慕课”成瘾的可能,必须注意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与专注力。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看,可以借鉴“慕课”的经验,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以及知名“慕课”资源推动符合本校特色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多媒体学习系统和远程教学的交互性,防止单导向性和孤立性,教学形式尽量用多样化代替单一化。

(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及媒体素养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美国图书馆学会1989年给出简单定义: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目前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几部分构成”[13]。对研究生英语教育而言,信息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使用信息装备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甄别、收集、整理和使用英语学习资料的能力,在信息环境中进行科研和教学的能力,此外还有将教学内容用于现实或者虚拟的英语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信息素养缺乏会导致许多困境:信息检索效果低下;出现“信息选择恐惧症”,在数量巨大的检索结果面前失去判断力、信心和耐心,最终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中迷失方向;对转载率和误差率高的信息鉴别能力低;易受病毒式快速传播的低俗英语语言元素影响等等,从而导致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效果与目标背离。英国学者E R•利维斯(ER.Le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is-Thompson)1933年在论著《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提出媒介素养一词。目前较为公认的是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其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展现的选择、理解、质疑、评判、创造以及思辨等能力。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们在面对手机媒体信息时,应当具有的认识选择能力、评价批判能力、制作信息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14]。当研究生的媒体素养不高的时候,研究生就成为了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奴隶,被手机控制和限制,离开了网络、电脑、手机,就不能独立地进行英语语言学习,更谈不上主动恰当地使用英语语言,如此一来,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犹如双刃剑。而太多的学生对信息化产生了依赖和成瘾。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影响越来越深广,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越来越多地与作为教学主体的师生相关联。基于信息化环境建构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师生身份特征,提高师生双方信息素养及媒体素养对治理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危机至关重要。根据美国图书馆学会的定义,信息素养的要求可进一步细化:首先是提升英语老师的信息及媒体素养,第一,提高使用信息的时间把握能力:备课阶段的信息采集时间控制;在授课阶段,提取恰当语言资料信息进入教学内容的时间控制;教学评价环节提取学生学习信息和给予信息评价反馈的时间把握。第二,掌握获取信息的技巧:包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的技巧和能力,图书馆数据库资源检索的能力,自建教学资源信息库的能力,以及对新兴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力。第三,提高对网络英语教学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水平:确保网络获取资源的学术规范,对网络资源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其次,研究生信息及媒体素养提升也可以进一步细化:第一,提高信息使用积极性及敏锐性:课前获取课程相关信息的主动性,课堂教学信息的记录和管理的时机把握能力,通过网络手段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的时效性。第二,提升获取高质量信息的能力:课前、课后根据教学任务及自身专业领域进行扩展式检索、整理加工信息。第三,提高信息化装备使•59•尹松涛,等•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用效率:鉴于信息化装备如智能手机对英语学习注意力产生了严重消解的现实,学生必须保持足够的注意力,根据需求提高信息化装备的使用效率。

(三)增强学生使用信息终端特别是手机的健康意识

近年来,一些学者围绕“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阅读意向模型研究”“大学生手机阅读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功能的拓展”等相关主题,对大学生手机阅读、学习的习惯方式,内容、频率、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大学图书馆如何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配合学生手机阅读习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此类研究满足了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诉求,但是,通过理性观察,会隐隐发现教学科研忽视了过度使用手机对于身心健康危害的关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研究生存在有被信息技术“绑架”的危机。有研究表明,超过80%的大学生对手机有依赖,在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或者游戏后超过60%的人感到紧张和心跳加速,80%以上的人觉得头昏脑涨,而使用手机玩游戏超过一小时,只有6.1%的人没有什么异常,57.6%受试者觉得模糊,24.2%的受试者眼睛干涩,12.1%受试者眼球胀痛。[15]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手机的依赖和成瘾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神经、脊椎的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因此,提高学生使用信息终端特别是手机的健康意识是推动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要从制度上、教学模式上以及健康理念的灌输引导等方面做出努力。避免学生在信息查询、检索、采集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对手机的依赖,防范手机成瘾。

作者:尹松涛 黄雪飞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崔清新,周英峰.今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首次实现4%[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3/05/c_111602611.htm.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

[4]于振中等.《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09).

[5],吝美丽.基于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6):31-34.

[6]蔡基刚.ESP教学定位和课程设置[R].中国ESP研究高端论坛,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

[7]孙蓝,陈纪梁,邢鸿飞,等.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3):17-21.

[8]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6):167.

[9]雷丹,柳华妮.外语教师角色与教师生态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02):59-65.

[10]赵滨丽.探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40-142.

[11]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05):4-11,17.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4/201407/t20140721_47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