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个人网站设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个人网站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个人网站设计论文

篇1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已经成为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接受教育不仅是人们作为“经济人”参加社会分配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成为人实现个人价值和存在意义的重要方法。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去进行学习。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所以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成了现代教育的主题,在这笔者分享一下在《网页制作》课程教学中使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心得。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起源及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它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教学活动主体不是教而是学;第二,教学形式三元化,协作化、个别化、多样化;第三,教学手段多样化,不在只依靠粉笔,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步成为主要教学手段。第四,教学计划和课程学习的交叉和不同步。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网页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网页制作》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在笔者的近几年教学中发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专业就业前景好,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据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网民总数已从1997年底的7000万人增加到20亿人,而且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教育学论文,上网用户人数达4.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所以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但相当部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够,也没有看到其就业前景,所以并不把其作为主课看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其次,综合能力要求高,学生望而却步。网页制作是一门集成了多种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有四点:第一,需要一定的美工基础;第二,学生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由于其技术更新很快,所以技术人员要时刻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单靠教师上课讲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第三、掌握网页设计相关辅助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第四,要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论文提纲格式。这就要求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要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大部分学生往往没意识到这点,技术水平偏低,遇到技术难题无法解决,只好放弃学习。

最后,学生缺乏自我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当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网页制作技术叶在不断更新,只靠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习的有限的知识和技术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的,所以学生需要通过自学来不断提高自己,而中职的学生却正好最缺乏的就是自学的能力,所以很多学生兴致勃勃学了一段时间就打了退堂鼓。

为了能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技能,笔者教学中开始尝试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收获颇丰。现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网页制作》中 “制作个人网站”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为例,详细介绍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任务。掌握网站的开发流程,如建站规划、效果图制作、建立站点等相关知识;掌握各种网页元素在Dreamweaver MX中的使用,例如表格、文本、图像、超级链接、层和表单等;

熟悉一些网页设计辅助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例如Flash、Fireworks、Photoshop等;能够解决一些网页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深入了解Internet,理解HTTP、HTML等概念及作用;掌握网站设计流程;了解多种网页制作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相结合设计网站的好处。掌握网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力与技能目标: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与网页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如服务意识、团结协作精神、自我知识及技术更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自我规划网站,并通过各种技术实现网站的最终效果。

(四)教学难点。难点在于熟悉网站制作的流程及方法,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加工整合。

(五)教学方法。主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多采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法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育学论文,让学生通过思考,自主学习,讨论等方式正真的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提高它们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接入Internet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分组:课前完成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每三个人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各一人。

2、提问导入

提问:想不想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把自己的文章发送到网上,供大家浏览?由此引出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制作个人网站。

提问:你知道在因特网上建立个人网站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吗?逐步引导学生了解:首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利用网页制作软件,建立自己的主页;其次,在因特网上申请免费的个人网站空间;最后使用申请的个人网站账号,上传自己的主页并进行管理和修改。

提问:你会浏览个人网站吗?

引导学生浏览指定的个人网站。 如:我爱维修网cnwshow.com/www/1186.htm

四全四美网页 cnwshow.com/www/913.htm 等

提问:个人网站具有些什么特点?个人网站的特点是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页面精美。一个好的网站主题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你的网站。主题可以选取自己擅长或喜爱的内容,如诗歌、足球、音乐等内容。并且,平常要注意收集一些与网站内容有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网页素材,这样才能制作出好的网页。

3、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课前收集整理好自学资源,制成自主学习式课件,课堂上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式学习课件中浏览教学活动模块,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观看案例,分析案例特点;并学习课件中的自学资源模块,掌握个人网站的制作流程和方法。

4、任务驱动,动手实践感受制作过程。

引导学生进入课件的自主实践模块,下达任务。

1)任务要求

学生通过组内分工收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加工相关素材完成个人网站的制作,要求主题突出,内容详实。

2)任务实施安排:

第一阶段:收集并选择适当的材料;

第二阶段:制作网页;第三阶段:网页与维护。

5、自主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选出各组组长,主要考虑小组长起组织协调作用,方便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及沟通。学生自定学习活动计划,可避免一刀切,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学习安排,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

各小组根据任务确定网站内容及风格后,组长上交活动计划:包括任务分工(小组长、组员姓名及具体任务),组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上网收集相关资料,教师此时给予适当指导点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个人网站的设计实施工作。教师要求学生可以参考别人的网站,但要做出自己的特点,防止有些同学急于求成,在没有进行任何调研的情况下把别人的网站“照单全收”;同时也提醒学生可以比较分析类似的网站,提出不同点,并将不同点做为自己网站的设计方向。

6、展示成果、讨论交流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小组的作品教育学论文,其它小组给予评分论文提纲格式。展示完毕后,学生使用网络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如电子邮件、BBS论坛、网络聊天(包括QQICQ等即时通讯工具)等交流平台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也要参与。通过讨论后,每个小组整理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7、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所学内容,强调本课我们学习了制作网页的一些基本知识,明确了个人网站的制作过程,并按照大家的兴趣组成了网页制作小组,希望大家团结协作,制作出精美的个人网站。

8、学习评价。学生评价: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各人完成任务情况,协作学习时对本组作出的贡献;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在展示交流活动中完成;自我评价,对照本节课知识点,将自己课堂学习情况填写表中,课后以E-mail的方式交给教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教师评价:在课后完成,主要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参加各个环节等方面进行评价。

9、教学后记

通过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学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一,使用此教学法后师生互动的方式更加丰富,师生的交流不在局限于“你问我答”,创造了良好的学习自由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习更积极主动;第二,分层式教学能够兼顾到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那些能力较弱得学生不会因为学不懂而轻易放弃;第三,分组分工合作式学习让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通过任务分工合作,让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参与学习,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也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自然就会有再次获得成功的渴望,学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首先,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制作网站,独立组织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体现了“自主、尝试、合作,创造”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其次教育学论文,培养了学生自我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为了使自己的网站有特色,很多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往往使用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网站素材、学习网站制作技术,了解新动态。这样,培养了他们自我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最后,通过自己自主实践、小组评价交流、集体讨论等方式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3)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在小组完成个人网站制作的任务中,小组长会把任务划分了多个部分,小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部分,某项任务没有完成好将会影响整体效果,从而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网页制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的热门技术,通过使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进行教学,笔者感觉上课轻松了不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更积极主动,进而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总而言之,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成为学生的模范,领会教育的实质,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报着“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的态度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于淼.《网页设计与制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丁笑炯.《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来自西方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05,11.

[3]张富强.美国'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启示——兼论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4]张静、马晓燕.浅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应用[N].中国科技博览,2009,(13).

篇2

综观整个现代化的社会,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当然伴随而来的网络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为此,我想提一点关于网络图书馆的建议。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向着80后的用户发展,所以更多的要考虑这一代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尤其是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我们可以从这里受到某些启发。为网络图书馆的发展做些什么,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是第一要素。我们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就是要求有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全面人才,要彻底改变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亲戚朋友为主、只要能搬动书就好的错误观念。图书馆必须进行彻底全面的人事改革,以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壮大我们的队伍,创造更加优质、更加现代的服务。我们需要真正掌握高科技的现代化人才,能为图书馆创造更先进的文化、更具特色的体现图书馆建设的现代化服务系统。拥有图书馆学专业的很多高校似乎已经远远的被时代落在后面了,对人才的培养太偏重理论,学生的学习内容过于死板,不能让学生掌握技术层面的东西,这样很不利于学科发展以及未来图书馆服务建设。所以要坚持“走人才强馆”的道路,全面实现图书馆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建设一条通往未来图书馆的“信息高速公路”。因此,一定要注意人才培养,制定合理的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针,尤其是开办图书馆学专业的高校更应该为重视学生的技术层面培养。

第二,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点最多,面最广,它面对的是来自社会各个不同级别的用户,尤其是中国的人口日益老龄化,进入图书馆的读者的需求已经跟传统的图书馆读者需求有了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80后的这一代,更是希望足不出户就能得到自己满意的资料,如果觉得好还可以收藏,这些用户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可是潜在的巨大资源。公共图书馆必须认真的去调查了解潜在用户的需求,因为他们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广大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客户,因此实现全面的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势在必行,也是刻不容缓的工程。现在的网络图书馆也不少,虽然方便了用户足不出户的需求,但是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读者就网上读书的要求,进馆的程序过于繁杂,购书倒是方便了许多,但这似乎不符合公共图书馆的宗旨。

第三,构建图书馆个人网站,实现图书馆咨询服务一体化。这个个人网站要靠我们的工作人员来设计,只要是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就能设计的出来,读者通过在网上申请,就能得到一个属于读者自己个人网站。我们的网站主要发挥这么几个功能:一是发挥邮箱的作用,及时向读者最新图书出版情况,读者可以通过订阅服务内容,比如时政、经济、娱乐时尚等,我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读者,为读者节省时间,另外读者还可以通过这个网站与我们直接进行交流,不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有回应。二是有一个强大的咨询服务队伍,那么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准确无误的解答客户的疑问,并且要反映迅速,对他们的技能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掌握已经相当普遍的计算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技术,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情况下,把最新、读者迫切需要的信息提供给我们的用户,真正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然是传递给读者所拥有的网站,节省读者的金钱。三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网站设计,这也是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特征,在这些方面,腾讯公司就做的特别好,我们网络图书馆就很值得借鉴同时进行创新。四是可以提供一个网上学术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图书馆本身的一个功能,我们通过设计这个网站可以让大家的交流更加方便。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方便读者,体现现代化图书馆的强大功能,也体现了图书馆与时俱进。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信息载体,更应该引领信息发展潮流,走在发展的最前沿。第四,自动化服务。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然而这种自动化却主要是面向图书馆工作的一些简单流程,比如图书的到馆登记、编目、借阅、管理等,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进行图书馆的运营,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进一步提高它的自动化能力或者说是为它创建升级版,在这儿我们引进图书馆机器人的概念,是指图书馆在计算机的支持下,把读者所需要的文献或者是信息载体直接送到读者手中。在这个概念中,图书馆就像机器人一样,读者想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比如某一读者想要查一本书,当他在图书馆的操作系统输入图书信息时,并且确认无误,图书馆就会自动把这本书送到该用户手中。这种图书馆机器人服务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可以看作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果实现,将会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节省读者时间。

第五,实现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平台。面对面地交流即是说通过视频、音频等设备,实现对话。比如现在我们知道有外语热,很多人为了学习外语吃尽了苦头,报名各种培训班,这些培训地价格昂贵,让很多的人望洋兴叹,尤其是大学生们,他们迫切的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将寄希望于图书馆,然而很多图书馆只能是提供各种借阅书刊,而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图书馆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实现用户这一需求,这一项措施可以归入到图书馆咨询服务工作中去,当用户提出网上学习外语时,我们可以推荐给他们我们的网站服务系统,具体可看根据用户需要,比如有的用户是初学者,需要从零开始,了解该用户的特点,对其传播所需知识,或者有的用户就要进行口语练习,这几乎是现代人最需要的主流,图书馆要在这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以最好的态度,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需要,发挥更加强大的图书馆教育职能。现代图书馆是信息的集中交流管理中心,是信息的最有效、最安全的传递着,一切以满足现代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目标。

在今天信息高速增长,技术飞快进步的时代,相信图书馆只要合理、充分的应用,就一定能够走在信息服务产业的前列。

参考文献:

[1]詹德优.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2004,7.

篇3

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在高二第一学期开始开设《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包括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三门具体课程。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的同时,几乎每天都会跟Internet打交道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应用的舞台。例如.学生可以为自己建立个人网页.维护自己的“博客”.为班集体建设网站等等。

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在《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自己提出任务.以小组自主、协作完成的形式开展教学。为了让学生在阶段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笔者使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为学校9个科组进行网站建设与维护。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备受关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是建构主义理论和传统教学模式两种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方法上往往满堂灌,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课业负担过重。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学习伙伴和教师等)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

三、课程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

目前,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笔者采用的是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在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下具体应用.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

确定教学目标《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是Flash、Dreamweavel"、Photoshop三门具体软件课程的综合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综合这三门课程.用实际项目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并由此获得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新知识。应用是最终目标.网站建设可以贯穿整个知识体系.是学习该课程的最高目标学生在学习了三门具体的软件课程后.可以进行课程设计.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开展课程设计正是这阶段的教学目标所在.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主题”。

创设情境.确定任务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探索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问题笔者把为学校9个科组建设网站作为具体项目.将学生分成9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组长。每个小组以完成一个科组的网站建设为任务.具体的网站设计需求.由各小组对相应科组进行调研后讨论确定网站设计围绕任务展开.这个确定的任务就是项目教学中的需求分析学生通过项目过程中的需求分析.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了解到社会对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具体需求.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从而查找资料加以学习各小组必须在三天内确定任务.然后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是:网站的主题、用户(各科组)的具体需求、主色调、布局、小动画、课程设计的大致时间安排和进度、小组成员的分工等等。所有的过程教师都不参与.教师需要做的是仔细听取并详细记录学生交流的内容。

(二)自主式协作学习

以小组确定课程设计的方法.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小组长领导全组成员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大环境中开展小组的所有工作:小组发言人负责小组对外的交流沟通工作:小组资料员负责与对应科组进行沟通获取网站建设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具体的设计需求等工作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共同协作。互相磋商。在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第一节课进行交流交流的方法是每个小组将课程设计在班级上进行演示讲解.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交流的时候需要讲清对应科组的具体要求、小组对用户具体需求的理解、颜色搭配的原因、各组成部分的意义等等当然也可以提出遇到的新问题.寻求帮助。交流讨论中好的建议和方法都会得到应用学生掌握了项目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表达能力、协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同观点的交锋.不同方法的展示.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学到了他人的先进方法和成功经验。

篇4

壁画,直白的说就是墙壁上的绘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壁画已经不再拘泥于墙壁,而是更加概括的一种艺术形式,涂鸦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涂鸦的作者以喷漆瓶作为渲染情绪的画笔,抒发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多与环境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成熟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手段。众多艺术家纷纷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自己的艺术作品以及观念,艺术爱好者可以通过艺术家的个人网站了解到艺术家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展厅观看单一的艺术品。在现今的设计领域,现代涂鸦艺术与网络媒体两者可不可以集合一下呢?把生活中的设计符号展现在屏幕上,让人在屏幕上体会到壁画的精髓,这正是我要做的。在这里,涂鸦艺术与网络平台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形式彼此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涂鸦。如果把城市比作互联网,那么城市街头风格各异的涂鸦也正像是网络上内容丰富的个人网站一样,可以让人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对现今社会的看法与立场。

网络媒体作为传播个人艺术作品以及表达个人情感的平台,与现在涂鸦艺术之间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涂鸦艺术对网络媒体的设计有何影响,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目的。文中列举了几个优秀的网站案例,并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二、壁画艺术与现代涂鸦艺术的关系

(一)壁画艺术的概念

壁画是利用建筑空间及其内外环境,依附于建筑的各个界面,在室内墙壁、承重柱、天花板和地面上以及室外墙壁上进行绘画,或者通过工艺手段及其它技术制作完成的画面,作为艺术品设置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之中。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2万年。中国陕西咸阳秦宫壁画残片,距今有2300年。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也很繁荣,20世纪以来出土者甚多。唐代形成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1949年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1979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之后,不断在一些新建筑中增设壁画,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二)涂鸦艺术概述

生活在纽约的人们,如果乘坐七号地铁,在进入曼哈顿的隧道前,靠近45路站台西面,总会看到一处奇特的景观,一栋大而陈旧的工厂楼房及其四周的建筑与围墙上,都有被五颜六色的“古怪”图案所覆盖。这就是纽约一大怪,也是纽约乃至西方都市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涂鸦艺术。涂鸦艺术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城市,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经济制度的原因导致了美国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的贫富差距十分悬殊,这样的社会状况引起了部分人群的不满情绪,从而出现了一些像街头篮球,街舞,涂鸦,HIP&HOP歌曲等一些美国特有的街头文化行为,涂鸦创作最初是在地铁的车厢内外作画,来传播个人的声音和想法。涂鸦绘画的形式,由简单的变形字发展到了拥有许多图案、色彩、人物和器物等元素的复杂绘画。到70年代初,经过媒体的渲染,成群的涂鸦艺术家涌现,涂鸦也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日渐受到尊重,最具代表性的两位涂鸦艺术家就是巴斯奎特和凯斯・哈林。凯斯・哈宁(Keith Haring),是涂鸦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喜欢用父亲给他的蜡笔,画一些有趣的图案。哈宁的艺术教师对这个男孩着迷于绘画的情形也感到十分的惊讶。哈宁喜欢线条,任何事物他都把它变成他所爱的线条样式。哈宁最早期的作品是在1980年创作的,在地铁的海报待贴处上使用白色粉笔进行涂鸦创作,作品中多为粗轮廓线,单色、空心的抽象人、动物等图案。哈林的作品经常犹如某种复杂花纹,各种图案充满了整个构图,往往没有透视,也没有肌理。婴儿标记是哈林创作的标志性图案,哈宁各种绘画作品上都是在婴儿的基础上添加的,下面举出的一幅作品是哈林在婴儿的主体物旁边通常都会加上一些外散射的光芒。使看到作品的人会感到童年无忧、快乐、纯真的美好,也能够体现出哈林自己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哈林所绘的艺术形象大多都是不经过修饰,并且直接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创作。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绘画从来都没有预先设计过。我从不画草图,即使是画巨型壁画也是如此。”这样的一种“胸有成竹”似的艺术创作,是他本人生活积淀后的一种升华,这也正是涂鸦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方向:把生活引入艺术,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三)壁画艺术与现代涂鸦艺术的关系

1.现代涂鸦艺术的概念。随着涂鸦风格作品风靡全球,很多设计领域都采用了涂鸦元素来进行设计,包括时尚、设计、音乐、甚至纯艺术领域,其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涂鸦文化的应用也逐渐商业化,面向年轻人市场的品牌都不约而同地以发挥年轻人的涂鸦创意为出发点,在杂志、包装、国外非主流音乐的封面,甚至有些POP音乐的包装和海报都使用了涂鸦风格。众多涂鸦艺术家把画布转移到了海报、广告、服装、鞋、帽子、玩具、电视台、游戏厅。工具则从喷漆罐变成了苹果电脑和PS、Illustrator。现代涂鸦艺术包含了更多时尚、娱乐和游戏的精神。

2.现代涂鸦艺术的趋势。(1)由平面走出平面。涂鸦文化摆脱了原先固有的艺术文化形式,引领了新的艺术文化时代的到来。70年代后期,涂鸦成为美术馆里的常客,越来越多的涂鸦艺术家集结起来。涂鸦文化已经从平面走出了平面,画布从墙上车厢上移到了衣服上。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时尚装饰品等引入涂鸦风格,大批的涂鸦图案印刷在T恤、鞋和时尚杂志中。在电视台的广告创作也大量运用了涂鸦风格,一个涂鸦绘画者在街头涂鸦,在Hip-Hop音乐里边涂边擦,涂的每一笔都引发线条的疯狂运动,并随音乐迅速融入拍好的都市影像背景。此广告针对的是狂热的都市时尚人群,色彩极其艳丽,涂鸦是其中最为突出的视觉元素,除了现场涂鸦镜头之外,广告中的字体、线条、造型、动画方式都是涂鸦式的,画面体现出一种分厂热情、年轻、先锋的感觉,让人过目不忘。时髦的涂鸦大师们喜欢在时装上涂几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01年,应美国时尚界贵公子马克・雅各布斯的邀请,八十年代斯蒂芬・斯普劳斯设计出了“涂鸦包,”这种颠覆性的举动不仅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抢购狂潮,也就此揭开了涂鸦艺术正式登上时尚殿堂的序幕。(2)由地下走向主流。70年代早期,涂鸦艺术家们在所有的地铁车厢上都涂上了他们自己设计的图案。他们疯狂地在公共场所,很多城市的墙壁都能看到涂鸦的影子,他们手持装满颜料的喷抢同警察捉迷藏,颇让城市管理员头疼。因而从法律上讲,涂鸦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是支持涂鸦的则人认为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和心理体验的记录和展现,于是更多的人认同了这样一个观念,涂鸦艺术也因此被艺术界和公众所注意。1973年,涂鸦艺术第一次得以展出,作品是从地铁上的“涂鸦”图案转画到画布上的东西。到70年代后期,涂鸦绘画成为美术馆里的常客,有些画廊开始专门展示涂鸦艺术家的作品,并且在商业上也很成功,所以说从此涂鸦艺术从地下走向主流。

3.现代涂鸦艺术与壁画艺术的关系。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讲究个性的年代里,传统的壁画艺术已经不能满足诸如80后等新人类的艺术需要,涂鸦,便成为当代艺术家的好选择,涂鸦文化是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反映,更是对身边不平事的控诉,就是一个心灵的窗口。这种文化,经过这些可以体会到各种蕴味的人修饰,更演变成为一种艺术。

第一,二者相同点,都是与环境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壁画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是它的审美价值,不是通过展览会的墙壁来体现,而是依附于建筑物体的内外墙壁环境之中,作为环境艺术、公共艺术的壁画,将伴随着当代文化、当代建设同步发展,激励起人们的奋发向上精神,提升人们的欣赏品质,促进社会进步并能适应现代环境的审美需求,壁画逐渐将成为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重要艺术形式。涂鸦艺术家不仅把日常生活的灵感运用在绘画作品中,而且是把作品从画廊带到了普通公众身边,更将艺术作品与城市的现实环境融合在一起。涂鸦文化使那些看起来孤立的、无意义的图案借助于现实的环境和空间,变得更加生动、富于趣味性。

第二,二者不同点,虽然二者都受社会背景的影响,但形成的原因却不相同。壁画艺术作为美术诸多表现形式的一种,是目前所能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壁画是最直接跟国民经济、国家文明盛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艺术。相对于涂鸦艺术不同的是,乱世出诗人,文学家――“穷苦而后工”,但乱世不会有壁画家。国家强盛,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建筑环境大幅度改善,才有对壁画的需求;国家动乱不安、贫困落后,民众生活艰苦,壁画就失去了生存空间。中国盛唐时期壁画兴盛,宋明以后壁画走向衰退。到了清末,中国只有佛道寺庙中还有一些少量的壁画,只落到了一种工匠们的“营生活计”的水平。这都与之后,中国近百年的政局格外动荡混乱有关。而涂鸦艺术恰恰跟壁画艺术相反,涂鸦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根本的经济制度导致美国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水平贫富差距十分悬殊。这样的社会状况便会挑起人们的一些不满与反叛,从而出现了一些像街头篮球、街舞、涂鸦、HIP&HOP的歌曲等一些美国街头特有的文化行为,涂鸦文化作为街头文化的四大元素之一,是由涂鸦的作者以喷漆瓶作为渲染情绪的画笔,抒发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这也是涂鸦文化产生的根源。

三、现代涂鸦艺术与网络媒体的关系

(一)网络媒体的概念

网络媒体,也叫第四媒体。人们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把新闻媒体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纸为媒介的传统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和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它们分别被称为第一媒体、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如何更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成为了人们研究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崛起和普及化,掀起了一场新的信息革命。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地域的局限,让信息传递变得轻松便捷,让人们第一次面对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同时又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沟通交流方式。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这些不可替代的优点,使其成为继电视之后发展最快的媒体,并开始实实在在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于是,有人开始称它为第四媒体。把国际互联网(INTERNET)称作“第四媒体”是美国的“斯塔尔报告”最先在网上提出的,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所谓“第四”是除去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三大主流媒体,互联网成为和前三种传统媒体并存的新媒体。

(二)网络媒体的优势

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引起了很多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他们开始担心网络的发展会对属于传统媒体产生冲击,甚至会最终取代传统媒体。这种担心是不可避免的,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形式来说,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既吸收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们的很多缺点。下面就来分析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优势。首先,网络媒体具有互动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而不像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内容由传播者决定的,受众只有接受或不接受的自由,而没有选择内容的自由。在网络中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回馈给传播者,这是网络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其次,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正是网络的开放性和平民化,才使它真正发展起来,因为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是对网络这个特点的很好的概括。传统媒体地域的局限性很强,如需跨地域传播就需要进行复杂的手段,如电视的卫星转播等,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信息的同步传播就是指传播的过程需要传播者与受众同时参与。如电视台在发送电视信号的同时观众需要在电视机前观看才能完成信息的传播。广播媒体同样如此。而网络媒体的信息者只需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受众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报纸媒体也具有异步性。样的特点使网络信息传播可以满足不同传播形式的要求,使传播双方摆脱了时间的局限性。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的极强的时效性。网页制作的过程相对于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因此,最近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映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基于INTERNET WEB网页技术存在的一种新形媒体,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网络媒体实际上也就是包含了多种媒体形式的综合型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力将大大超过单一媒体形式。第七,网络媒体的信息过程简易,运营成本低廉员,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很低,小而灵活。

(三)现代涂鸦艺术与网络媒体的共同点

现代涂鸦文化与Flash个人网站的共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都具有时代性的特点,现代涂鸦艺术与网络媒体都是当今时尚的潮流,很多80.90后的年轻人十分热爱它们。第二,涂鸦艺术作为街头文化的代表,其本身具有私人性的特点,涂鸦作品是创作者以自己的喜好与思想来自由创作,直接传达其情绪。网络媒体也有私人化的显著特征,可以在网站上可以个人作品极其观念。第三,现代涂鸦艺术与网络媒体二者都带有一定开放性与传播性,涂鸦与城市空间结合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开放性与传播性,人们走在城市里就能够观看作品,涂鸦艺术家可以用这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生活态度,用其绘画表达所想宣告的意念或想法。现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会上网来查阅资料或是观看自己喜欢的小说或是电影,上网已经是人们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不可缺少网络,因此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纷纷的建立自己Flash个人网站,借助网络平台来宣扬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这种形式逐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名网站的作者将其观点、经历,或者视觉印象在网上公开,被读者观看评价,其实也正像是一名涂鸦艺术家在街头创作作品,成为城市的风景。在这里,涂鸦艺术与个人网站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形式彼此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涂鸦。换言之,如果把城市比作互联网,那么城市街头风格各异的涂鸦也正像是网络上内容丰富的网站一样。

(四)涂鸦艺术在网站设计中的应用

1.网站中的图案设计。由于一个全flash网站得限制性远远小于传统得HTML网站,可以在flash网站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涂鸦的作者加入很多自己的心情和情绪在作品里,网站的图案设计也是一样,虽然是在小小的上屏幕上,但是让浏览者感觉屏幕就像在一面真正的涂鸦墙,上面有无数作者绘画的图案,以及想表达的想法。这个网站作者以涂鸦的形式在网页中呈现了年轻、激情、先锋的感觉。在网站的图案设计中选用了杂乱的线条,和随意的拼贴,以及不规则的构图,使页面提高了视觉冲击力。并且可以看出作者对素材的把握力极强,网站图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没有喷灌,没有防毒面具,更没有残旧的涂鸦墙。作者却让浏览者坐在家中的普通用户体会到了置身其中的涂鸦墙的感觉。

2.网站中的色彩设计。优秀的网站设计中,色彩会占具一定的地位。因为按照人们的视觉习惯,进入一个网站后,都会先看图案,然后是颜色,最后是字体。其中图案和颜色占据着主导地位。成功的网站色彩搭配可以给网站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说网站的色彩设计是极为重要的。色彩可以让一个内容贫乏,设计平平的网站变得丰富多彩,相比传统商业网站和门户网站,涂鸦风格网站,就对色彩的运用上就极为严格了。涂鸦绘画者对于色彩有一种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是自由的,随心所欲的,可以说运用涂鸦风格的颜色设计可以让网站更吸引浏览者的眼球,同时给浏览者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一些高雅的设计师会倾向用一些素雅的色调对比,而涂鸦艺术家则总是采用十分浓艳的,对比强烈的颜色,好像随时随地都要传递出一种年轻、愤怒、不羁、兴奋、浓烈的草根情怀,纯黑、玫瑰红、鲜橙、明黄、深蓝是他们钟爱的颜色,所以在网站设计也可以用这些鲜亮的颜色。

3.网站中的字体设计。对于很多的网站来说,字在整个网站的内容中占了80%以上甚至更多,或者换个角度上说,网站可以没有颜色,没有图片,但唯独不能没有文字。一个涂鸦者在设计界立足的第一门手艺大概就是字体。自从计算机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以来,大概只有涂鸦者还对字体保持着绝对的热情和品位。涂鸦的设计主要就是基于文字的变形,他们的表现方式主要以箭头、文字的体积化、变形、透视及组合来完成。正如一位丹麦的涂鸦者Theis One所说:“当你在墙上涂鸦的时候,你会把所有的时间花在怎么让你的签名更酷更吸引人上面,就一个A字,你会想出340种字体变化。”涂鸦来源于在墙壁上涂写自己的名字。涂鸦诞生在城市中,它就好像具备了户外广告牌或店面的威力一样,涂鸦就如同广告,当然是会选择大号的字体。涂鸦风格字体中包括变形交叉、折叠等,涂鸦爱好者有时一些不经意的想法就可能会出现字体很绚烂的效果。变形其实不复杂,只不过是在字母原有形状上的增加多余部分,多出来的部分只是让整体更有动感,更华丽。

四、设计与实践

1.毕业设计中的涂鸦艺术的运用。在毕业设计中,网站的主要思想是把一面墙壁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用户可以在这面墙壁上了解到笔者的所有的想法和观看所有的作品,让浏览者体会到更多的互动感觉。

网站的首页菜单分为HOME、NEWS、WORK、ABOUT ME四部分。NEWS中会有一些笔者每天做网站心情记录。WORK整体的设计创意是一张地图,里面分为MY DRAWS(插画作品展示页面),WEB DESIGN(网页设计作品展示页面)、MEDIA(动画视频作品展示页面)。WORK页面中还有MUSIC一个全功能的MP3播放器,里面会播放本人喜欢的背景音乐,用户还可以自己选择喜欢音乐播放,ABOUT ME是我关于笔者的简单介绍。首页Welcome字体采用了涂鸦的风格,Welcome该作品比较精致的风格,再经过电脑艺术的加工而成形,多采用涂鸦的风格和一些元素,构图风格比较的统一,成为一个单独整体的布局,所以它不但可以在大型的墙面展示,还完全可以被应用在非常细微的地方,比如盘子的花纹,包装袋的图案,及很多合适的地方。MY DRAWS插画部分是整个网站比较重要的部分,里面有很多的画是我专门为这次毕业设计专门画的,图案有的非常抽象,原型都是来自于我的生活,很多的图案都是非常的主观,非常的个人,也许他并不积极,但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整体的构思是在一片开阔的版图上的一部分,现在定名MY DRAWS ,进入此部分会体现出此地的地理特征,由于是在内陆会出现山、云、等元素,同时还会出现对此板块的介绍。MUSIC页面的设计主要的创意是为了体现比较夸张的形象,和在墙面上可以体现出的比较大的形式感。他的主要出现的地方是街头滑板的场地,这样的设计会使场地的整体感觉变得更加的叛逆,与世俗的内容脱轨,可以展现年轻人更加叛逆,突出的个性。

在信息,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都随之发展、变化。壁画,这种传统的中国艺术形式也得到了传承发展,新涂鸦的艺术形式会越来越主流,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最终达到艺术与商业的结合。

参考文献:

①尼科麦克唐纳.什么是网页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②孟谨,方二.涂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③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④[英]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⑤唐鸣岳,赵松青.近现代室内外壁画529[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⑥唐鸣岳,赵松青.壁画设计艺术[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⑦刑晓林.建筑壁画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篇5

《网页设计》课程以Dreamweaver MX软件为主干,专门介绍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技巧。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地制作出动态网站。但是网页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也在不断涌现,所以我们也需要将网页设计的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引用到课堂上去。

为了提高《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不断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等多方面对本课程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实际教学经验与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网页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网页设计。

《网页设计》不是作为一门课程孤立存在的,它要靠多门学科的知识给予支撑。它们相互渗透和依赖,构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性较强,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实践内容是教学的主线。学生应该有较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较熟练地创作出实用的动态网页来。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反过来又作用于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反映,上课能看懂、理解,但课后就忘了,更不要说以后的实验了。这是本课程教学的最大特点:易学易忘。下面将探讨若干提高《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二、《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网页设计。所以在课堂上,主要以学生掌握知识为根本、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来指导整个教改思路。

《网页设计》课程以前主要是应用FrontPage软件,再结合图像处理软件来处理一些网页图片。而现在网页制作主要讲授的内容是由Dreamweaver软件、Fireworks软件和Flash软件组成。讲授时是按这三个软件的先后顺序对各部分进行讲解,这三个软件的功能更新也非常快,讲授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如果这样,容易出现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陈旧。通过调研并根据网页技术的发展状况,在每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都会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删除以前教学中过时的、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增加目前实用的、流行的新技术。

2、分阶段模块化教学

在教学中应注重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应用性。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设计了若干教学模块。第一阶段使学生能熟练使用网页设计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第二阶段能熟悉并熟练使用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 MX;第三阶段能进行网页设计中的图像和简单动画的制作;第四阶段掌握在网页中嵌入Javascript脚本语言,实现网页动态效果。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完成后,在专业机房组织单元考核,以实现分阶段达标,最终使学生能独立设计小型WEB站点。 转贴于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的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②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被设计成自身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在这过程中锻炼了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获得的是背诵、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这样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就会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其学会学习成为现实。④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挑选案例,明确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操作技能,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做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任务,将任务分解到每次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互动方式,即老师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让学生采用其它方式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课堂上每介绍一个任务后,都要首先让学生上机去模仿着实现,然后再要求他们采用自己的解决方案来完成任务。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收效非常明显。

4、注重实践环节

当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本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布置一份综合作业,要求每位学生设计一个个人网站并添加一个动态效果。要求每位学生对自己的网站要做到既有鲜明、统一的风格又有完善的内容,将页面的结构、图片的位置、链接的方式设置合理,做到网页布局的和谐统一,并且还要做到容易更新等。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在制作网站之前,对网站进行一个总体规划,然后再逐步进行设计。

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创作技巧和独特的风格,把综合作业布置之后,先让学生进行选题,构建出自己的网站结构,再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然后对网站进行规划,写出书面的网站设计方案,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方案进行审查和评阅,及时指出应改进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满足要求了,学生方可开始制作。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学会了创建、查找、阅读专业文献资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撰写方案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以培养能力为主线,强化实践性教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教学方法的革新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JohnShiple先生在谈论自己的因特网咨询公司从事信息构建的工作时认为,信息构建过程是设计网站时最先要开展的工作,好的信息构建的效果会令人难以置信,了解IA的过程能节省时间和金钱。网站的信息构建的第一步是定义网站的目标、收集客户或协作伙伴的看法并将它们按照协调性和重要性次序集合在一起;第二步是在弄清你的观众是谁之后,开始组织你的未来网站需要有的内容和功能页;第三步是富有创造性的,形成一个架构、选择你的隐喻,制定导航系统、生成规划图、设计框架和模型并开始建造。也可以按照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将信息构建过程分为:研究、策略、设计、实施和管理五个阶段。

笔者根据信息构建的独特性,从信息的使用和用户的理解角度,将信息构建的基本内容作了提炼后认为:可以将信息构建的内容归结为以下几个基本过程:

“概念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机构的目标、定义用户和用户体验、识别环境、确定规划和制定策略;“组织信息内容”阶段是根据上一阶段掌握的信息构建目标,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标识信息、分组信息和确定信息内容,形成定义信息结构的文档;“生成信息结构”阶段就是建立一个逻辑清晰的结构,来形成背景知识,能够让观众循着这个结构联想或学习,进而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的所在地;“设计信息界面”阶段主要是生成美观、简洁、功能明确、操作方便、风格一致的界面,成为信息内容之间以及人与信息之间联结的桥梁;“提供信息导航”阶段主要是尽可能为用户提供多类型的导航工具和导航帮助,让信息内容可访问、让用户明确自己的位置、知道前行的方向和路线、能够准确地到达信息所在地;“信息展示和”阶段主要考虑信息对象元素如何在信息空间显示和展示的问题,需要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用户的属性、可用性元素等确定信息的表达形式,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还需要借助于艺术的手段,去组织信息的显示方式让其易于阅读和看起来令人愉快,即在功能和艺术上实现表达、展示信息的目的。

信息构建过程中涉及到信息构建的众多的方法,以下笔者对其中所用到的基本方法和使用一些工具和手段做比较详细的说明。

2信息构建的基本方法

2.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IA方法

信息构建过程中采用两种主要的方法:自顶向下法(top-down)和自底向上法(bottomup)。

自顶向下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对信息进行组织,基于上层信息分类系统来收集信息资源,确定信息内容所属的领域,它建立在内容语境和对用户需求理解的基础之上,需要完成下列工作:确定网站的范围、蓝图设计,再具体考虑内容区的分组和标识系统设计问题。

自底向上方法从微观的角度组织信息,是一种基于底层信息来构建网站信息空间的方式,它建立在对内容和所用工具的理解基础上,需要深入到繁杂的内容层面,需要完成下列工作:创建内容板块、建造数据库(包括标引、内容分组等)。

2.2信息建筑师在实践中采用的方法

在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2000年IA峰会后,为了给IA的研究增添一些面向实践的内容,弄清诸如“谁是信息建筑师?他们做些什么?怎样做的?”这类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对五位著名的信息建筑师进行访谈,五位信息建筑师包括《万维网的信息构建》一书的作者之一LouRosenfeld、微软公司的VivianBliss、ModemMedia/vividStudios公司的GayleCurtis、ZEFER公司的SethGordon、Sapient公司的StevenRitchey。《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通报》在2000年的第6期分别刊登了对各位建筑师访谈的结果,其中的一个结果就是信息建筑师们对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方法论体系和工具的回答。

尽管每位信息建筑师的回答不尽相同,但笔者还是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结合其中的调查结果,笔者对信息建筑师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分析后认为,对目前信息建筑师们在实践中采用的方法做了如下分类和归纳:

第一类方法应用于了解雇主的情况:包括访谈、观察、背景调查、工作会议、交互回馈等等,主要目的是理解雇主的事业特点、雇主的目标和任务,以便进一步设计雇主满意的信息系统、网站或内联网。

第二类方法应用于了解用户的情况:包括访谈、在线调查、人种学、用户体验、可用性测试、用户参与式设计会议等一切用户发现技术,主要目的是理解最终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行为和对信息内容、结构的评价,以便信息构建的结果达到最大的用户满意。

第三类方法应用于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和组织:包括卡片分类法、笔纸记录、信息导航、标引、组织等方法,主要目的是确定信息集之间的关系、规定主要的内容目标类型、标识信息集,以便形成一个满足各方面要求的、易于更新修改的、清晰的信息结构模型。

第四类方法应用于对IA的工作全过程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工作流程图、开发标准和进度安排以及其他一些项目管理所使用的方法,主要目的是保证信息构建的活动能按照计划、时间进度、预算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

3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关于IA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的研究目前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从IA所涉及到的技术角度;一个是从信息建筑师从事的IA工作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法角度。

3.1从IA所涉及到的技术而言,信息构建过程所需要的手段

这些技术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叙词表管理工具;(2)自动标引软件;(3)自动分类软件;(4)搜索引擎技术;(5)协作性过滤工具;(6)门户解决方案;(7)内容管理工具;(8)分析软件;(9)数据库管理工具。

由于这些技术工具在很多的情况下被使用着,而且在现有的文献中已经有比较多的论述,对它们笔者就不再赘言。

3.2从IA的工作过程看,信息构建所直接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DanWillis先生在他的个人网站上为信息构建设计了一个IA产品开发图形(见图2),他综合了IA的方方面面,吸收了一些学者的理论,比较全面地把握了IA过程所涉及到的一些开发工具和方法。

下面根据Willis先生在图中所列出的工具以及简单的说明,笔者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加以进一步说明:

(1)用户调研:主要调查和分析用户的需要、用户的思维模式和信息搜集行为。

(2)网站路径概略图:目的是明确某种产品的用户将采取怎样的行动以及这些不同的行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主要的方法是描绘产品的每一种类型的用户;勾勒一个用户进入系统的入口、在系统内部的活动以及退出系统的方式;使每一种用户的行为得到复述和再现。

(3)绘制主题图: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工具,用来生成

某种产品信息的结构。主要方法是写下产品的关键主题;生成与关键主题相关的一些项目;再生成与刚刚生成的项目相关联的其他项目;重复这个步骤直到所有的项目都穷尽为止。

(4)自由列表:目的是理解一个定义域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方法是:收集多个人针对某一定义域所自由列出的下属项目;统计被调查者列出的每个项目所出现的平均次数并制图,确定核心区、中间区和区的项目;建立同时出现次数矩阵(co-occurrencematrix),这是一种用矩阵的形式表现两个项目同时被多少个人提及的矩阵,矩阵中的数字代表同时被多少个人提及。

(5)卡片分类法:是探测人们如何对一系列已知项目分组方法的技术。对于网站而言,该项技术基本的执行程序是:确定网站上所应包含的信息项目系列;将每一条信息项目的名称写在卡片上;请至少6人作为测试对象,分别让他们将卡片按照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方式分组,并让他们对每组卡片指定标识;如果需要,再对分组的卡片细分更小的组并给出标识;请受试者解释他们的分组理由;试验和分析分组方法,对测试者的分组进行合并、提取等工作。

经过这个程序发现的分组类型可以成为网站内容分类的主要依据,并作为建立网站的直观的导航的依据。

(6)内容映射和内容建模(contentmappingandmodeling):内容映射是生成一个内容地图,对于已经存在的信息环境作视觉化的表述,帮助设计者在头脑中建立对于已经存在的内容的结构、组织和位置的认识,以便让他们更提供良好有效地通往这些内容的通道。内容建模属于微观信息构建,它让我们生成内容的各个部分使其成为合适的和足够有价值的信息块。内容建模详细说明我们正在处理的信息块是何种类型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用什么元数据描述它们。所以,内容建模由信息成块、关系和元数据三部分组成。

(7)分类法(taxonomy):分类法是用来描述所有种类的分级或分层次的主题的结构的。由于这种方法允许相关的术语聚合在一起并加以等级划分,因此它的好处是当人们在描述或搜索某个对象时,它可以让人更容易地发现正确的术语。分类法是信息组织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8)元数据方案(metadataschema):是用来描述哪种元数据用来著录或编目一种内容资源。

(9)网站地图:站点地图是一种以图形的方式描述站点各种内容的范围和空间位置的图像,如同我们传统的地图一样,站点地图可以提供方向信息、距离信息、路径信息,显示网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适当的级别细节,显示重要的页面或站点路标,并直观的表示复杂的数据。它是对站点的结构化的概述,是展示信息空间状况的有效的工具。

(10)“替身角色(personas)”:“替身”指使用一个假设的原型或实际用户的替身来引导决策者建立网站设计方案。尽管替身是想像的,但他们是经过严格精确地定义出来的。AlanCooper先生研究了如何获得一个有用的替身。他认为以下的做法有助于获得有用的替身角色:为每一个替身提供1-2页的精确叙述性的说明书;精确而不是概略地作业流程和每日行为模式;详述2-3个技术上的技巧树立一种计算机能力方面的观念;编造1-2个替身角色生活中的虚构的情节比如一项兴趣或爱好,让每个替

身角色觉得独特和难忘;不要使用你实际上认识的人作为替身,在面试和研究数据基础上生成一个混合编队;为每个新项目生成新的替身,不要重复使用过去的替身;根据项目的情况选择3-7个替身,要保持每个项目的提升数量相当小;开发一个可信赖的原型,以便让设计团队接受替身。

(11)可用性测试:ISO9241-11国际标准对可用性作了如下定义: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其中:有效性是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效率是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间的比率;满意度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

可用性测试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探测性测试(Exploratorytesting),考察一个系统,寻找用户感到迷惑、工作延迟和犯错误的地方,该方法适合用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特别适合在系统实施的早期;二是阈值测试(Thresholdtesting),考察系统针对预定目标的执行特征,回答诸如“使用该系统,用户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了任务,犯了多少个错误”这样的问题,检测系统是否满足的标准;三是对照测试(comparisontesting),考察两种方法或设计的可用性特点,以决定哪一个更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该方法适用于早期的原型阶段[9]。

【参考文献】

1RichardZwies,Obserwtionon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Summit2000Meeting:DefiningInformationArchitecture,Bulletin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Vol26,No5

/webmonkey/design/site-building/tutorials

3赖茂生.关于信息构建的十个问题.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理论方法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2

4李箐.信息空间构建的要素和流程.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理论方法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54

/tools

6周晓英.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篇7

图书馆中具有储存书籍功能的部分是书架,图书馆书架的每次变革都提升着读者的阅读品质,从16世纪英格兰牛津大学图书馆的传统书架到今天图书馆普遍采用的自动化密集书架、再到最新上市的IPad平板电脑虚拟书架,它们对不断提升人类的阅读品质、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国互联网业已经进入电脑、手机和电视“三屏合一”的全新时代,为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书架系统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其中改善图书馆的虚拟书库环境以满足读者图书检索过程中的心理愉悦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即运用网络虚拟技术、美工设计等相关领域知识,调查网络虚拟书库样式,并归纳虚拟书库及其个性化书架的几个特征,最后用流程图表示、构建虚拟书库个性化书架的几个步骤。

1 个化性虚拟书架构建的需求分析

1.1 虚拟书库网站的功能、样式类型调查

2008年2月25日,日本首次开发了虚拟书库网站。美国也不甘落后,2010年1月27日IPad苹果电脑iBookshelf书架的诞生,让人们赞叹不已。与此相比,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网络虚拟书库的状况不容乐观。笔者对大学图书馆及网络读书频道中有关虚拟书库的功能、样式类型、规模等现状进行了调查。表1为网络虚拟书库样式类型调查情况:

从表1中得出:虚拟书库的样式有四种类型:①以图书信息记录显示。例如在“百度”上输入“虚拟书架”,检索记录为“汇文书目检索系统v3.5虚拟书架”,仅以图书信息记录显示;②以文字、封面显示。例如2004-2005年出现了一批如“新浪读书”、“豆读书”以及“小说阅读网”等介绍图书封面和内容的图书网站,提供让读者参与、互动及交流的平台;③以图书信息、封面、书脊、私人书架显示。例如国外的虚拟书库iBookshelf书架,它“为虚拟化阅读环境的创设和优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使虚拟化阅读的内容和其展示的情境更完美地反映真实世界,展示真实情境,能够使读者对阅读内容有特别“真实”的感性认识”。

从前两种虚拟书库功能特征、样式类型来看,尚没有虚拟书架设施,而第三种iBookshelf书架虽然模拟真实的书架,却没有与中国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联网,馆藏图书不能流通。此外,由于iBookshelf书架成本较高,读者虽欲购买却往往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加之书架式样比较单一,不同年龄、身份、性别、职业、爱好的读者只能使用相同式样的私人书架。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影响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亦无法满足当今数字图书馆环境下读者追求时尚、趣味、新颖的心理需求。如何使读者使用风格各异的个性化书架,甚至根据自己的爱好、心情不断地更新个性书架的样式,笔者提出构建虚拟书库个性化书架网站的方案,即以下第四种虚拟书库样式。

第四种虚拟书库样式是以图书信息、封面、书脊、公共书架及私人书架显示方式出现,在吸取第二种和第三种虚拟书库新颖别致、赏心悦目的样式优点的同时,又能让读者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可以说,以图书信息记录显示这种类型实现了查询检索的基本功能;而网络虚拟书库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属于较高层次的体验化服务。更高一层的体验是从公共虚拟书架上取下带有虚拟装帧样式的图书,放在自己的虚拟个性化书架中,更具有人性化的性质。2010年下半年江南大学图书馆虚拟书库网站正在构建4000个虚拟书架,存放6万册图书,并设置200个私人虚拟书架,以满足读者对个性化书架收藏、礼物、无尘、游戏的功能需求。

1.2 个性化拟书架应用场景分析

虚拟个性化书架指的是能够在网上进行立体展示,让读者体验到从图书馆书架上取下图书放在自己私人书架的身临其境的行为模式。简单说,就是通过游戏般的虚拟场景增强阅读行为的快乐体验。社会行为学者将人的活动空间划分为三个场所,第一是工作、学习场所(图书馆大书架放在该场所),第二是住家场所(私人小书架放在该场所),第三是游戏、娱乐场所。本网站将前两个场所合二为一,在工作中使用游戏的方式显示出图书馆大书架的图书经过图书馆员确认后,借出后直接放在了私人小书架上。其在虚拟场景中主要有三个用途:①作为礼物送给周围的亲朋好友;②更换虚拟私人书架的式样以调节情绪;③通过感性的直观印象方式记忆查找图书。在整个网站设计过程中,笔者始终根据大学读者的需求来勾勒网站的大致面貌。

1.3 虚拟书库个性化书架网站功能特征分析

1.3.1 礼物赠送 虚拟书库个性化书架与传统书架相比较,在功能、检索方式、更新样式、个性化服务几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从功能方面看,传统图书书库的主要功能是收藏图书,图书收藏越多、占用的实地面积越大。虚拟书架的存储是依据硬盘的容量大小,不占实地面积。还可以让读者亲手制作虚拟书架礼物送给好友,增添互动的乐趣;更重要的功能在于,能让读者通过投票选举出十佳个性化书架设计奖,调动读者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开展图书馆多元化服务工作。

1.3.2 样式更新 有200个左右的个性化书架样式可供读者自由选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兴趣、身份和喜好不断地更新自己个性书架的样式。比如,江南大学图书馆就以”体验学习”的方式,以多元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主题特色,欢迎读者利用多媒体设计知识制作风格各异的个人书架样式,让读者在实际动手体验中分享设计带来的快乐。

1.3.3 图像记忆 虚拟书库的检索方式与传统书库的检索方式不一样,除了按照中图法分类检索图书以外,读者可以通过感性的直观印象一一图书外观图像记忆方式来查找图书,帮助图书馆员对乱架图书的整体图像进行记忆,为寻找疑似乱架图书提供方便。在图书馆借书场所中,有约30%的读者有过在网上查到“图书在库”状态、实际又在书库内查不到图书的经历,这些读者中有90.5%的人希望能了解图书的外观形态及封面式样的信息,以帮助自己寻找到图书。

2 个性化书架网站图书借阅系统流程分析

虚拟书库个性化书架网站图书借阅系统流程在基于检索、借还图书系统运作流程的基础上,实现其特定的借还图书场景模拟功能,即将图书馆大书架的图书放到读者私人小书架上。笔者为该系统运作流程设计了5个关键环节:虚拟图书馆大书架(图书条码号由管

理员上传)把图书条码号与读者借书卡号邦定虚拟个性化私人小书架分为:未读书架(预定图书)正在读书架(借出图书)已读书架(还回图书)。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2.1 虚拟书库程序构架设计

在程序方面,本着“简洁不简单、方便又快捷”的宗旨编写,进行程序的优化组合。虽然虚拟书库程序中包含大容量的数据,却同样能达到良好的刷新速度,以节省更多的空间资源;在程序规划方面,为方便后期维护的方便与快捷,留出了多处数据添加及修改接口,以保证网站资讯的时效性。为保证美工设计的添加与修改,程序上也有很大的可操控性,例如内页的添加不再需要编写新的程序,而只需在特定的位置进行上传整合即可。对页面链接的设计要求是简单易懂、具有连贯性,尊重读者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操作习惯。图书借阅同步加载个人书架的流程图(见图1)正是按照读者借阅图书后的习惯动作来设计的。

虚拟书库采用Java(目前流行的三大框架Struts2+hibernate+Spring)+MYSQL实现。在MYSQL中建好表格,表格由“用户(user)、图书(vbook)、个人书架(bookshelf)”三部分构成。其中vbook中包含着图书的信息:ID、题名、ISBN号、出版社、载体、责任者、中国图书分类法类号、论题主题、附注项、书评、是否放人书架、封面图片、书脊图片;user包含用户信息:ID、用户名、密码、借书卡号、电子邮件、性别、状态;bookshelf包括:用户ID、图书ID、图书状态(还没开始、正在读、已读过)。在书籍预览页面中定义type分别赋4个不同的值用来分别表示四种显示方式:封面显示、书脊显示、书名显示、详细内容显示,根据type值用list_pages函数实现书籍的分页显示,书籍信息异步加载,提供了很好的体验效果。管理员通过登陆后台来管理用户和书籍,其主要任务是上传书籍信息。封面和书脊图片的信息通过数据库导人后,管理员需用upload_pic.php来处理上传书籍图片,并把这些信息更新到vbook表格里面。后台拥有一个默认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可以创建子管理员,并可对指定管理员赋予操作权限。这样可以很好地达到各尽其责的效果。管理员可以动态地创建添加、修改、删除类别,并同步更新至数据库,使系统更加灵活。

2.2 虚拟书库美工构架设计

在美工方面,做到与原页面风格相统一,需进行一些小的细节美化。比如,在书的封面和书脊中添加图片,不仅提高了检索速度,而且具有丰富构图的页面有着较强的观赏性,较之以前纯文字性的页面更显生动逼真。不同浏览方式的设计更是满足了不同检索人员的需求,在追求美观的同时兼顾了功能性和实用性;主页面的排版,更能够体现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将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感性的形象思维结合的主页设计,让每一位不同的使用者都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最优美的环境中找到所需的资料。其最独到之处,便是打破了以往纯文字页面的传统,成功的加入了虚拟公用书架和个性化书架这些生动而直观的感性因素,可以说是图书检索在“读图时代”进行一次创新变革――在枯燥的检索进程中,感受“美”的图像给人带来的愉悦。虚拟书库书脊、封面、图书信息效果如图2所示:

个性化私人书架制作方法与大书架的制作方法类似,在虚拟私人书架的设计过程中,江南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个性化书架创意设计系列活动”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学习设计基础知识;能够使读者感受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主人;让他们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增强利用图书馆学习的兴趣。

3 具体应用效果以及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构建虚拟书库个性化书架网站的过程中,江南大学志愿者和勤工俭学的同学们参加了书籍图像的采集、裁剪、加工、上传等具体工作。2011年1月上旬笔者通过QQ聊天、发送cmail电子邮件,对42位同学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虚拟书架及私人书架造型、色彩满意程度、虚拟书架及私人书架的趣味化、亲和力、前台借还操作系统的流畅程度、系统后台上传图片数据流畅程度、书籍图像的清晰程度等五个方面进行调研。网站试运行中的效果调查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虚拟书架及私人书架趣味化、亲和力程度达到了95.0%的认可;排在第二位的是前台借还操作系统的使用流畅程度,为92.8%;排在第三位是系统后台上传图片数据的流畅程度,为83.0%;排在第四位的是对虚拟书架及私人书架造型、色彩的满意程度,为80.0%。这些数据为笔者今后的设计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比如,书籍图像的清晰程度还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图书收藏多年,索书号标签的字迹变得难以辨认。除此以外,在构建过程中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重点解决:

3.1 实现个性化书架图片数据动态跳转的方法

个人书架上传人网后,图书管理系统会根据图书的借阅情况自动将书籍归人未读书架、正在读书架、已读书架:其中未读书架上主要存放一些读者选中并预定阅读的相关书籍;正在读书架上主要存放读者借人并正在阅读的书籍部分;而已读书架则是用于存放读者已经阅读完毕已经归还的图书。对读者而言,对书籍的操作状态仅限于预定,实现方法见图3方框中代码所示。

读者的在读状态以及归还状态均由图书管理员进行维护,主要实现代码见图4所述。

3.2 解决服务器被拒绝访问方法

数据库安装后,其默认的连接时间只有8秒,如果在8秒内没有任何的数据库操作,则会自动断开数据库连接,从而导致网站访问出错的问题。具体有两种解决方法:

可以修改数据库默认配置(Mysql数据库),修改my.ini中timc―out的值,数值越大则连接时间越长。

可以通过程序来进行数据库访问,即每7秒就通过程序向数据库发送一条请求,这样就能保证8秒内能够对数据库进行不断的操作,从而达到数据库不会自动断开的效果。本系统采用了第一种解决方法,修改了数据库的默认连接时间。

3.3 解决该网站类目设置的方法

该网站与江南大学图书馆网站页面风格统一,在系统菜单模块中,按照理科馆、人文社科馆分成两大类。理科馆包括生物工程分馆、食品科学分馆、纺织分馆、物联网工程分馆等8个类别;人文社科馆包括经济管理分馆、法律政治分馆等4个类别。每个类别目录有三层,第一层是与类别相对应的中图法一级类目,如:生物工程分馆是Q、TQ类图书,食品科学分馆是73类图书;第二层是中图法二级类目;第三层是中图法三级以后的类目。也就是说,该网站树型目录的建立过程是在“专业工程分馆”节点上按中图法大类添加一个子节点,即建立一个一级目录;打开子节点,添加属于该大类的二级下位类类目,完成后再打开该子节点,添加三级以后的下位类类目,以此类推,最后有序地将各类图书排列在虚拟图书书架上。最好每个子节点为1-250条类目为宜,超过此量就会出现服务器访问速率过慢而导致服务器崩溃的现象。

4 未来虚拟书库的发展

上文对大学图书馆虚拟书架的特征、内容及技术实现进行了介绍,如何提高虚拟个人书架的趣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与参加活动的读者共同探讨,比如设计出模拟大自然中山水、月亮、树等具象外观造型的虚拟书架,或是设计出诸如叹号、除号、音号等抽象符号的自由创意虚拟书架,让读者在不同的季节画面、不同的心境中将借来的图书放在相应的的虚拟个人书架上;再比如,通过动画技术设计出可爱的动画人物介绍图书的所在位置,进行图书催还的友好提醒服务,创建窗口式交流界面,与读者进行即时交流互动等等。我们期待着图书馆员、美工设计人员、网络程序设计人员在不久的将来携手合作,从技术、艺术、服务诸多层面完成对网络虚拟书库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虚拟书库将带给每一位读者查阅书籍的便捷与愉悦,实现图书馆网络服务的多元化与人性化。值得期待的是,未来的虚拟书库还将融合语音智能,为其实现更加现代化的便捷服务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一、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1、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2、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我们从光盘上或到网上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3、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努力搞好我们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里,学生学到许多平时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有的学生学会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其它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教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本学期,在教学之余,加强了对业务的钻研。

在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探索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在网上还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学期末,我对各室的电脑等相关设备进行核查、登记,并做好责任人的签字工作。

三、充分发挥的优势,提高学校办学的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走在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除了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外,我们还担负着许多其它的任务。学校其它学科公开课的课件制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我觉得还有许多知识要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2020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在这个学期立足实际、搞好教学,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现将这个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 立足实际、搞好教学。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拥有一些转学生,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这些转学生之前从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是个空白,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而其他的学生呢?已经会在网上邻居查找游戏,知道怎么将一个文件夹共享、隐藏、给共享加访问权限,有的时候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2、 立足教学、搞好教研组工作 在教务处的要求与指导下,这个学期的工作是非常正常的,每个月都有工作小结,集中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落实,并有记载,每月至少有一次专题性理论学习,内容针对强。

       3、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我平时注重自己的文化、业务学习,能攻记一本教学理论书,泛读两种以上杂志,撰写一定质量、教学论文,卡片摘记每月十张以上。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参加了2004年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并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我校几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展较快,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荣获"泉州市课改样板学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等十几项全国、省、市荣誉称号。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给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日前,我校顺利通过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验收,在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诸方面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将以一个更高的标准向社会展示我校的风采。乘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东风,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块,也得到了提高与发展,现总结如下:

     1、加强管理,确保信息技术健康发展 调查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学校领导及时组织召开会议来给予解决。召开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从而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管理。年末对学生及老师进行信息技术的考核。

     2、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步伐。我校的硬件投入一直遵循着"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每年都要规划投入,逐步添加和更新教育教学设备,力争营造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环境。

     3、加快信息技术培训速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操做能力。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培训要求,按照省、市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条件,经常组织教师学校自行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假期培训和平时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使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速度得到了较快发展。几年来,开设的讲座有:《word的基本操作》、《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怎样使用WPS编辑文件》、《怎样连接上网,怎样浏览网页》、《怎样实现校园局域网络共享》、《各教室终端设备的应用和操作》、《怎样运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Authorware入门》、等十几个课题,共计50多课时,现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给予了有效师资保证。

    4、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坚持为学生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从不挤占和挪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时间。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非常高,对学校代收的上机费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计算机教师坚持深入学习,认真备课,刻苦研究,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了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5、加强软件建设,不断丰富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我们在发展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在软件建设上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作用,自制教学软件。随着各层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广泛深入开展,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批骨干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大胆制作教学软件,并把它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第二,充分利用市、县教育局的软件资源库,组织复制、刻录、录像等各种资源。第三,对教师的公开课、说课进行录像,教师自制课件收集方面,我校保存了较多的校本资源,并逐步扩充资源库。

     6、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我们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教学上有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学生、教师学习信息技术;二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县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观摩活动。我们虽然取得上述工作成果,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3点:1、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信息技术传播和接收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还远远不够。一是能够做到整合的教师数量还比较少,二是还没有做到经常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领导和教师不但要有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不怕困难、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为坚持应用信息技术带来一定困难,所以造成软件开发和现有软件应用还不够。

     3、信息技术设备维护和应用还存在死角。教师坚持学习应用还不够,有的办公室计算机出现故障不能自行排除。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完善。

2020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我将享有的收获用于下个学年的工作中,将所碰到的问题认真思考,加以总结,千方百计,想出良好的解决办法。

一、教学工作

1、备课方面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和难点。

为上好每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和汲取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各种直观教学软件,搜集制作各知识点优秀案例展示给学生。

2、上课方面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做到演示到位,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每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总结一堂课的得失,并似出解决不足的方案。

二、学习生活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上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网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同时,帮助其它学科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对其它学科老师的个人网页进行技术指导。认真做好电子备课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学校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课外活动

学期初,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把学有余力且对本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召集到小组中来,利用课余时间,向他们介绍C++语言编程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业余学习生活。教会他们一些编程算法和技巧,迎接一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程序设计联赛和竞赛。在4月份,我校黄鲲、夏露蟾、黄万钧三名学生去合肥168中学参加了全省青少年信息学程序设计竞赛,并分别获得了省三等奖,成绩喜人,受到了学校和上级领导的表扬。

四、今后打算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成功地完成每堂课上各项任务。

2、对学困生多关心,多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水平,顺利地通过高中信息技术会考。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杜绝在微机室里制造垃圾。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且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5、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和那一颗颗的果实。我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用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我愿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将来一定能结出成熟的果实。

本学期在学校计划的安排下,结合我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

    总结如下:

      一、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1、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2、 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我们从光盘上或到网上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 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3、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努力搞好我们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里,学生学到许多平时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有的学生学会QQ聊天,有的学生学会了阅读电子图书,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其它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