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描写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描写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描写教学论文

篇1

环境的描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详细理解这些环境用法,不但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能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水平。

(一)交代背景,为人物出场作好铺垫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会通过生动的环境描写,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埋下伏笔,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便巧妙地运用了环境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开头处先介绍了鲁镇酒店的基本格局,接着又交代了喝酒的两类人物,即在柜台前站着喝酒的短衣顾主和屋里慢慢地坐着喝酒的长衣衫顾主。这样的环境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正式出场作了铺垫。

(二)渲染氛围,为人物活动创设环境

事件的发展并不是单一性,直线性,一定会有其客观存在的环境决定着事件的发展,事件的人物特性。相对于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而言,文学作品属于一种静态语言艺术,不能直观的创设出动态的环境氛围来渲染读者,只能通过对场景的文字描绘,将有关的声响,色彩,情境都用文字记录,比拟,使读者可以想象出作品中所描述的环境,通过读者的想象力来演绎动态的事件产生,从而为作品中的人物行为埋下伏笔。

(三)展示形象,为塑造人物性格提供平台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必然存在着大量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述,作者之所以来描述强调这些环境,主要就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存在合理性,人物发展的必然性,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具有立体感,让读者阅读时更能建立事件动态线。

二、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巧用环境描写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学生对作文的写作都抱有抵触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为应付式。实际上,是因为学生觉得无话可写,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足够的写作技巧。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拓展迁移的能力,就能引导学生借鉴前人通过描写的环境来塑造人物,通过描绘景物来营造意境,抒感的写作方法,就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幅度提升,写作内容更加丰富。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多看,多练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多看就是善于观察。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生活中无论景物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才能确保文章更加真实、生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确定好写作情感线索的前提下,按照主题要求去选择相应环境描写,这样在写景的字里行间便流露出真实的感情,做到寄情于景。不掺加任何感情的景物仅是美丽苍白的“躯壳”,无法真正地感染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环境描写时必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使读者嚣雾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美的享受。此外,教师也应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只是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的重要手段,避免学生走人“情不 够,景来景来凑”的误区。特别是在记叙文当中的写人记事上,作者之所以使用环境描写,是为后文烘托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在进行这一类的环境描写时,必须三思而后行,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景上添花”的效果。

篇2

我毕业实习前,老师给我们放一组幻灯片,感触很深的是:片中有一组上课时的学生习作,约十几张。第一张是副非常写实的水粉风景,然后逐渐过渡到色彩和形的分离,到最后一张已经面目全非,成为其它的系列作业。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其教学的科学性,他们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材,把笼统的、复杂的、虚的艺术问题分解为一连串较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课程,每个单元都有具体明确的目的要求,学生在学校学完这些课程以后,能较好地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没有明确地把素描这门复杂的课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单元,把构成素描的各种因素单抽出来,并设计相应的作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教师和学生能逐一解决。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虽然也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的,但课程基本上是按所画对象的简与繁、易与难进行设置。

当然,现在有不少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学中采用了分解难题的办法。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学生都是在教室里照着书画,让学生照着画时去“悟”。悟性高的学生,遇到了好老师,可能也没有能掌握最基本的要领。再不就是只讲哪儿长、哪儿短、哪儿亮、哪儿暗,弄得学生不知所措。从一开始就用全因素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没让他们象学徒那样从每一具基本的技法性问题入手,从每一个最简单的要求做起。

有一句老话“先学会走,再学跑”。但我们的教材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永远只会“走”,只会跟着老师画,被动临摹;而学生又性急,一开始就想“跑”。我们的教学技法,应该让学生“走”的时候想到“跑”,为了“跑”得更快而学会一步一步的“走”。要目的明确,分阶段逐步达到。

另外,在绘画色彩教学教材的相当范围内,还继续着师傅带徒弟的作风。这有好的一面,就是说老师的风范及对艺术探索之精神会无形中传给学生。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教师的知识量及艺术趣味的限度,容易使学生思路狭隘,不利于学生发展。

所以,我们的色彩教学,应该怎样教,才能更有利于教学,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他们走向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的确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时常反思以往的学习,并认真学习了当今色彩教学的动向,待静下来后,却感到一片茫然。现在的教学与几年前的老师教学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当然,我认为并非变就好,不变就不好。只是觉得,目前,在中师色彩教材中存在随意谈谈形象、明暗、冷暖等,仅从词义上简单讲讲,却不去研究色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现象。而在我国艺术蓬勃发展,众多思潮循环往复的今天,就更难得有谁系统谈谈色彩规律及教学问题了。

省师范科成立了美术课改中心组,以写实或抽象等面貌特点相互区别,但是不管做什么,在对色彩的认识与处理原则上,却都是有共同规律的。而我们是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现在,一些教师对学生色彩教学做了一些改革,比如,上学生参与课题布置,专门学习色彩构成等等,但这还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构成规律是从规律当中提出的规律,普遍性过强,个性不足,未免有些远离自然,略有生硬之感。如果放任学生自己安排课题,只重个性,又觉得有些草率。参与本身虽然可以刺激学生作画的主动性,但学生仅仅是画了一张自己认为有趣的画,并没有在课题中发现,理解和系统地解决什么。这又过于自由,失去了教学的严谨性。我们不能仅仅把学生培养成照虎画虎,照猫画猫,或是东抹西抹,似乎就是前卫,别的什么也不学不管的人。这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只会助长学生的惰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对各种风格与表现方法的探求精神。我想,如果让学生的才华得到真正的自由发展,真正地把他们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就必须引导他们走一条科学、严谨的治学之路。为今后走上美术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暂时抛开学校教学不谈,回顾一下以往的大师们没有哪一个不是认真研究自然,从自然中发现规律,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充分体现的。文艺复兴盛期时大师达,芬奇就是认真研究了15世纪大师的色彩与构图之后,一改以往的线性透视中所追求的用平面来排列,而用以中心点出发的透视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焦点透视法。在色彩上也改变了以往平板、单纯的色相对比,而把明暗对比的全部色域引入他的作品中。如在《岩洞圣母》与《施洗者约翰》等作品中,都是从明暗处理的角度抑制了色彩的对比效果,突出了明暗效果,从而扩展了明度领域。这个巧妙变异的技巧,成了今天的明暗对比法。由此可见,历代的大师没有哪一个不认真研究前辈大师及艺术规律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苦心经营,人类的文化艺术史才有了今天的背景,给艺术研究与发展创造了各种可能性。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加以研究,加以继承与发展的东西。

色彩教育,应该从学习那天起,就让受教育者认识艺术规律及自然规律,并在科学、系统的指导下,对色彩学的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练习。教师的责任则是系统、明晰地引导学生研究训练这些课题。从而使他们通过对色彩的学习,领悟色彩艺术的真谛。可是在中师的色彩教材中,欠缺系统的理论,教师多凭自身的经验(有的是不合格的经验)来教学,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那么理想。

色彩教学,应该着重训练色彩自身的艺术规律,把色彩系列对比及美学理论等课题逐个加以解决,在色彩对比的课题中,我们是否可以从色相对比与绘画的角度开始研究呢?

篇3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篇4

中考现代文阅读“词句理解考点”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颇受出题者青睐的考查方式。

我们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要答出下面两个核心层次的意思:

一、还原表意晦涩的词句的本来意思

有些词句由于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而表意晦涩、模糊,这时,我们就要用直白的语言来还原词句的本来意思。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这一句因为运用了比喻,所以想表达出的道理并不明确,但只要我们想到了“引擎”这个喻体是指能够为车辆、飞机提供动力的重要机械部件,它能推动车辆、飞机运行,我们就能还原出这个句子的本来意思: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答出词句的言外之意

有些词句如果只读本身,往往读不出什么内涵,但我们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读,就会发现词句背后隐含着言外之意。我们在理解这种类型的词句时,一定要答出它的言外之意。例如,《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叙述了父亲用他的破旧自行车载着“我”和弟弟上、下学,直到“我”和弟弟读完了小学、中学,随后,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读大学时,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出题者要求考生回答出文段最后一句中“淡淡地”一词的内涵。结合语境,我们可以揣摩出它的言外之意:“淡淡地”一词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沉而朴素的爱。

我们在推敲词句的言外之意时,要结合句子的表达方式。比如,议论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阐明了道理;说明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说明了事理或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较为复杂的是叙述性的句子和描写性的句子,或者两者兼有的句子,它们背后有时既表现出了一个人的个性、感情,同时也阐明了道理,甚至是表现了景物或人的状态等等,比如上文中的“淡淡地”一词的理解就涉及到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面对这类较复杂的句子,考生切不可点到即止,应深入思考,全面作答,才能踩准得分点。

另外,词句理解的答题除了要涉及“晦涩语言背后的本来意思”和“言外之意”两个层次的内容外,在答案中还要指明这个词句所使用的手法及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手法”在这里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包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包括说明文中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同时也包括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议论方式,还包括外貌、动作描写等描写方式,甚至包括长短句结合、正衬、反衬等语文知识点等等,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作者之所以运用此手法而不用彼手法,往往是因为运用的这种手法在表达意思的时候能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风筝中的科学》一文在介绍俄罗斯物理学家制作的用来发电的风筝的大小时这样说“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筝伸展后的大小论文下载。打比方说明的手法起到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效果,风筝的大小借助有着一定表达效果的手法展现在我们读者眼前。文章为了说明牵扯这种风筝的绳索的长度,这样写道:“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6000米长”,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牵扯风筝绳索的长度,列数字说明的手法起到了具体、准确的说明的表达效果。

总之,词句的内涵往往是借助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某种手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在理解词句时一定要涉及词句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在作答“词句理解”时,我们的答案应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答题的先后顺序排列):

1、手法;2、手法的表达效果;3、晦涩语言后的本来意思;4、言外之意。

列成公式:

词句理解的答案=手法+手法的效果+本来意思+言外之意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我们在理解词句时,有时词句没用手法或词句本身表意比较直白,那么我们的答案中就可以不答手法或词句的本来意思。但是,对于以上四个要素,我们答题时,能答出来的都要尽力答出来,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

我们还是以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一句为例,结合以上公式,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生动形象地(效果)说明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本来意思),表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言外之意)。这样的回答不是又准确又简洁吗?

相关链接:

词句理解这一考点的题型在试卷中是以不同的“面孔”出现的,它不可能只是以“请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下列题型是词句理解考点的常见出题形式:

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想法。

3、请谈一谈下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它是怎样表达出某种感情(或传达出某种效果)的。

7、说说下面句子是如何运用想象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外婆做针线活的高超技艺的?

8、请对下面句子从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品评。

9、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0、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1、请谈一谈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

篇5

篇6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呢?我认为,处于语文教学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文章。

一、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要让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文学素养低的语文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途径,不外乎“三多”:

1.多读

就是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欣赏作品中的精美语言,领悟作品中的写作技巧。一句话,要像蜜蜂采花酿蜜一般多读文学佳作,以增强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2.多写

就是多动笔,多出自己的作品,包括教学论文、文学作品等。以往,不少语文教师忽视这一点,总以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讲课,批改学生作业、作文,而写作则是学生的事。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写作,也仅热衷于撰写申报职称用的教学论文,倘若不是出于爱好,是不会去创作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不创作文学作品,讲授文学作品,就难免会隔靴搔痒。所以,我觉得应该提倡:中学语文教师,既要当教学上的行家,又要当写作上的“杂家”。教学上的行家,这无须多言。写作上的“杂家”,不是说语文教师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说他们要能写各种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写作水平没有诗人、作家高不要紧,只要会写就行。吃过梨子的人,方知梨子的滋味。语文教师有了创作经历、经验,讲授课文,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突出其文学性。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志明,平时,勤于动笔,各种文章都写过,并公开发表了诗、散文等作品,出版古诗论集、语文教学论文集30多种(含合著、主编、参编);讲课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深受学生欢迎。这就颇能说明问题。

3.多体验生活

就是多走出校门,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语文教师多体验生活,有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助于文学创作,也有助于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二、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

过去,对语文教学,我们过于强调以本为本,即不能丝毫脱离教材、教学参考书,过于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学性。这就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将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可想而知,如此缺乏创造性、缺乏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教学,只能造成文学性、生动性的“缺席”,难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产生不了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国家教育部对语文教学大纲作了调整,强调整体感知课文,要求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学语文教师松了绑,使之在教学中发挥独创性、突出文学性变成了可能。如何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我的看法是语文教师至少要做到“三新”:

1.教学理念新

这是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学理念不新,就不可能有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之举。因此,语言教师要有敢于创新的意识,敢于对传统的已经落伍了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说“不”,并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中的全方位的创新。

2.教学语言新

要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文学性,创新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精心备课,吃透教材,使之“烂熟于心”,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才不会照搬教学参考书,才会创造出富有个性的鲜活的教学语言,告别那种“通过……,描写了……,表现了……”等程式化的教学语言,也才会突出文学性,吸引学生。在讲授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时,教学语言要尽可能优美。比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分析其“于无人处见斯人”的诗艺时,曾有如下表述:看起来,这首词似乎无一笔写人,笔笔都在绘景:月光皎洁,鹊受惊而飞离枝头;清风吹拂,蝉儿还在深夜不停歇地鸣叫;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仿佛在预言今年的丰收;七八颗星悬挂在天际,两三滴雨洒落在山前……其实,笔笔不离写人。从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村夏夜晴雨图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个中夜行人――作者的存在:可以想象到他在黄沙岭上悄然而行,一路留意周围动静的情态;感受到他在这山村夏夜展望丰收年景时的惬意;体察到他因夜行久了,且遇小雨,想找“旧时茅店”休憩可又找不着的焦虑,以及经小桥过溪转弯后,在土地庙树丛旁的“旧时茅店”忽然出现时的。

3.教学方法新

篇7

一、教学中要多读少讲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修订版新教材精选的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突出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学习规律;并且注重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的前后衔接,体现出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特点。

二、分析好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多读少讲是新课标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认为精读课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和感悟的过程。首先要善于运用“预习”提示指导学生预习;要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的朗读逐步地理解课文;对学生理解起来感觉困难的重点语句,可以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深思;要善于针对学生的自学质疑,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学实践中逐步自主地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三、利用略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篇8

老师是春蚕,播种春天的希望。老师是红烛,映红孩子的脸庞。

篇9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绝和无数的文化瑰宝。我们的前辈从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的车轮把我们载到世纪之交的今天,作为文化传播的教师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有纪律的公民的艰巨任务,祖国和人民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有人的信念和决心。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又是平凡、琐碎的事业;既是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事业。这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绿荫”“人梯”“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虽工作不久,我却亲眼目睹了老师门的爱岗、敬业、奉献等作为,亲耳聆听了不喂艰苦,牧牧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和为了,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学校青年教师座谈会,新教师结对子会议,教研活动中,在学习有关文件,组织系列讲座等一切工作里,我感到了学校领导科老师的关心和培养。

同样,在学校繁忙的工作和并不太多的报酬中,我看到了老师能的奉献和忠诚。在学校的荣誉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表彰和奖励,我仅看到老师们的辛劳和学生的进步成长。忘不了已有华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老师的帮助。忘不了夜晚在办公室灯下,微机前埋头苦干的青年老师,忘不了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更忘不了语文教师“实、活”的教学特色;数学教师“自学、发现、精讲、巧练”的教学艺术;中青年教师“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电教经验,还有丰富多才的兴趣小组,富教于了的艺术教育。

我们的学校是所优秀的学校,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依赖于3大领导、教师的崇高的事业心。神圣的责任感、无私的奉献精神。而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教师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

篇10

而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因为每天要处理大量的琐碎的事情,刚开始工作时是疲于应付;后来熟练了,变成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再后来,变得自以为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以为,自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自己对教材、学生都了熟于胸了。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往往在这时候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进名师工作室之前,我已经有了10多年教龄,觉得自己很懂教育教学了。进了名师工作室,我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对很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道的只是皮毛而已,更不要说熟练运用了。

他经常教导我们:别以为理论知识是枯燥的、空洞的,一旦融会贯通,它将形成巨大的效应。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理论,从名人的上课案例到名家的教学思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些理论,在我面前似乎打开了一扇窗,我感到课堂越来越有吸引力,教学越来越有趣。现在,我积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如,《也谈语文教师早读课角色的变化》《四点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刊登在《科教导报》2009年第32、42期上);2010、2011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意象法”解开散文阅读的一把钥匙》和《朗读,享受语文的快乐之源》;2012年又在省级刊物发表了《记叙文写作三部曲》《表演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三步打造成功记叙文》 《在“敏锐、公正、调适、合作”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再学叶圣陶》等七篇论文分获国家和省级奖,《古文让我欢喜让我忧》等多篇文章获镇江、丹阳市级奖。最近我正在尝试研究系统的教学方法,渐渐形成“意象法”的阅读教学思路。

从这几年的理论学习中,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研究理论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好地指导教学。正所谓高屋才能建瓴,高瞻才能远瞩。

二、 融会贯通,精雕细刻

以前上课,很多时候,是埋头于解决一个一个的小知识、小问题。至于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提问等,想得比较少。在王旭平老师的指点下,我有了较大的长进。

首先,我对整个教材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每一册书中所出现的知识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每次开学第一课,我不再是匆匆教学,而是利用好这节课为学生梳理好知识点,建立好知识树,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知识树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胸中有丘壑。

其次,我开始有意识运用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让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比如,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提倡教语文要有一些创意。我便适时抛开教参,在生活中找素材。教学《繁星》这课时,不再简单进行赏读,而是挖掘到巴金先生谋篇布局的妙处,动员学生找到按时间地点转移描写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充分用好了教材,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水融。

以前只注意到每节课解决几个具体的问题,现在,我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提问的方式方法,甚至将教材顺序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每一节课备课的时候,都要反复自己提问自己,反复雕琢,直到自己满意才算备好课。在教学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一课时,我抓住了外貌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外貌描写的四个重点:有重点、有特点、有条理、有修辞。实战训练时发现写作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接下来又利用《一面》中关于鲁迅先生的三个外貌描写进行强化,然后又利用《我的老师》中对蔡芸芝老师的一句话外貌进行补充,到此,学生运用外貌描写就自如了。

当我有意识地融会贯通,精雕细刻研究教材,并且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时,不得不佩服王老师当初战略眼光的高远。

三、 全盘规划,提升能力

王老师是特级教师,也是学校的领导。每天除了上毕业班的课,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可是,他总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2011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成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干部,担任九年级组长一职。刚开始,我怎么也不能转换角色,因为我已经习惯在自己的班级里打拼。王校长看出了我的焦虑,及时找我谈话。他说:“以前你是优秀的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现在你更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带好一个团队。用你管理班级的方式去试着管理一个教师队伍。记住一点,同中找异,你要找出管理老师与管理学生的差异。”

这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惊醒梦中人。我将焦虑转换成了思考,将抱怨转换成了学习。渐渐地,我发现,管理学生和管理老师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我们要爱护学生,我们同样也要爱护自己的同事、下属。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思想的。如果我们不能真心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老师,我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如果我们不能以身作则,不去体察民意,不去做实际的工作,那一切都是空谈。空谈误国,空谈误校,空谈误生。

从此开始,我适应了新的岗位,在管理方面又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篇11

比如《散步》一文,一位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里的教学目标体现的是“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要实现的目标。学生读到这样的句子,能够明确《散步》这一课要完成哪些任务,预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要求。但是,从教学的角度,并没有体现出“教学性”。 

所谓教学性,即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性、指向性、策略性,表现出教师本位的设计思想。所以纳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规定、约束、引导作用,其表述的语言应当告诉执教者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改为: 

1.通过点拨、示范、播放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在朗诵、品读中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结合具体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揣摩用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3.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师生分享对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赏析。 

这样的设计即体现出师本位的思想,专为教师量身打造,服务于教,具体说明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比如目标1“通过点拨、示范、播放视频”,这是指出具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表明教师活动的性质,“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是具体的预期结果。可见,目标阐述从方式方法到预期结果,比较全面地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 

什么是教学目标?它“是指由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的、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即帮助教师弄清楚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是专门提供给教师参照执行教育教学活动的。 

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在出示目标时,竟然把“教学目标”赫然呈现出来。学生有必要了解领会教师的设计意图吗?他们只要明白“学习目标”就已经足够。比如教学这一课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找出课文精彩的细节描写,说说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方法表现主题的作用。 

3.勾画最为精彩的语句,初步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学生本位的思想,把教师本位当成学生本位阐述,从源头上出现方向性错误,自然不能强化教师的主导意识。 

二、把“学习目标”当成“课堂目标” 

凡是在课堂上展示“学习目标”的教师几乎都犯了一个错误,即混淆了“学习目标”与“课堂目标”的概念,致使目标展示的针对性不强。 

“学习目标”应该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和要完成任务的总称。它的达成时空可以横跨各个领域,也可以纵向勾连一个时间段,不一定限制在狭隘的课堂时空里。学生为了完成某些“学习目标”,可以凭借教材,也可以查阅资料,收看视频,甚至走出校外、家庭,到社会上访问、调研、考察等。比如《散步》一文的学习目标,学生为了完成这三个目标,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查阅资料,或者收看微课视频,也可以充分和他人探讨,只要凭借自主的设计、布局,有了自主的学习体会,经历了整个目标达成的过程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课堂目标”则特指学生在课堂活动场所的限定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它有一定的限制性: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方法。 

如《散步》一文,我们不应当把“学习目标”不加调整地当做“课堂目标”。请看笔者的加工: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和大家分享蕴藏其中的感情。 

2.结合具体例子赏析细节描写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3.积极与大家分享你对课文中富有表现力语言的赏析。 

对比“学习目标”,我们不难发现,“课堂目标”的表述语言符合课堂活动的特点,体现出课堂活动所需要的情境、动作,如“分享”一词即现场展示,为大家营造一个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氛围。其中“诵读”、体会感情、“赏析细节描写”、“分享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学习活动,完全可以适应课堂情境,学生也能听得真切,准确领会其中的意图。 

可见,语文课堂目标,是教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在课前设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的预期设想”。它必须体现出从教师出发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出发的“学习目标”、从课堂出发的“课堂目标”的高度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定义出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情境所必须的“课堂目标”的概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篇12

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而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是春蚕,

播种春天的希望。

老师是红烛,

映红孩子的脸庞。

篇13

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是春蚕,

播种春天的希望。老师是红烛,

映红孩子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