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道家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循环经济
道家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开创了循环经济思想的先河。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所谓对立,是说人类要生存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存在着与其他生命体在资源利用上的竞争;所谓统一,是说在终极意义上人与自然万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自然环境,人类将无以生存及发展。在对立过程中实现统一,在统一中又不失去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价值和尊严。人与自然万物都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彼此之间是互为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除了人之外,地球上各种物质,不仅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且对人类都有积极意义,是赖以生存的基础。老子曰:“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他告诫人们不要自恃灵明而高高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不要凭仗强大有力而妄为滥施。庄子“天与人不相胜也”的睿言就深刻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当平等的至理。
庄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的做法是顺应它们的本性,遵循各自的规律,不要刻意妄为。在远古农业文明早期,生产力低下,农耕生产受到自然严重的制约,人们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儿子,对天地有着一种由衷的亲切感戴之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与感情也有了变化,不少人不再那么敬畏自然了,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把原来相亲相近的自然万物当作可占有的财物任意践踏役使,由此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给自己带来危害。
西方近代流行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法”思维方式,将人类社会与自然分割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人的价值,信奉天物竞争,导致了人们为追求自身利益和个人价值,肆意对自然开发索取。资源告罄、生物灭绝等严酷的事实,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切的忧虑和思考。
从深远的角度看待人类新经济体系,循环经济思想是正确的,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挑战高科技,使高科技有了明确发展方向,应用剩余的有限资源过渡到再生与循环的经济领域中去,从绿化、环保、节能、开发等无形物质的应用上彰显高科技,实现资源的再生与循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态平衡生物链。
3、节约原则
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啬”指的就是节约、节俭。这与经济学的思想不谋而合。从经济学的英文单词Economics的构成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关于如何“节约”的科学,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节约原则应该是经济学的“宪法”。不过,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即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件坏事,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萧条衰败。凯恩斯上述观点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认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非常醒目非常郑重地向读者介绍阐述这一思想。
“节约的悖论”提出来以后,常常使人迷惑不解。根据一般人的常识,一个家庭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如果大家都挥霍浪费,很快就会吃光喝光,破产衰亡。那么,如何解答这种疑惑呢,张建华先生认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通俗地讲,就是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状态,市场上有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中,找不到销路,也就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统计数字中。显然,如果国民增加消费,积压的产品就能实现其市场价值,从而使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增加;反之,如果国民减少消费,积压产品增加,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就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凯恩斯用的是短期、静态的分析方法,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从而使经济趋向更加繁荣。相反,若只图眼前繁荣,大肆挥霍浪费,则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和崩溃。如此,“节约的悖论”也不成其为一种悖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起点就在于首先唤起并树立全社会的节约意识,而当这种意识化为一种时代风尚、一种文化习惯之时,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生活更加富足、生态更为良好的生存空间。
4、结语
道家文化其实在诸多领域都有所涉及,如政治、军事、外交、管理、美学等等,而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发展它,使其系统化,范式化。行文至此,我有一种感慨,感慨我们自己的可悲可恨之处,感慨两千多年的“集权官僚制”对我们浸染太深,以至于一时洗刷不了“奴性”的痕迹。以1840年为界,此前我们习惯于以天朝上国自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此后我们习惯于往外看,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信奉所谓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而缺乏一种“内省”,使得我们错过了自身最美好的东西,“肥水”在不经意间便流入了“外人田”。到头来我们反而对那些经过外人改造过的本来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顶礼膜拜,竭尽全力学习、“采购”,这不啻为一种巨大的浪费,于本文当中所探讨的“节约原则”相去甚远。
为数众多的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理由是在这个世纪内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会大增,中国不再仅仅是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强国。然而,我认为要想让这种预言变成现实,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锻造独立的民族性格,开创文化盛世。我是一个年轻的中国人,当然看好21世纪,看好21世纪的中国。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艾哈德.祝世康,穆家骥译.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
[2]米尔顿•弗里德曼.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
[3]马克思•韦伯.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4]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一、道德绑架概述
道德绑架即以自身观点去要求他人,通常人们容易忽略非常重要的三点:第一,道德的范畴是什么,即怎样是道德的而怎样又是不道德的,这样的道德标准衡量虽大体上一致,但具体评判标准却还是因人而异的;第二,道德是用来律己而不是用来律人,在苛责别人之前应设身处地想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自己又会如何做;第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无须强求别人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己所欲亦无需强加于人的道理却显得不甚了了。凡进行道德绑架者,归根结底是源于自身思想模式固定化,且对某些人与事缺乏包容性,简而言之便是:我认为它是对的,但你没有这么做,所以你是错的。事实上,一件事情我认为对,那么我自己这么去做即可,他人没有义务遵循我的思维模式去行事,且别人做或不做与我并不相干,更进一步说,我并没有权利去要求一个不相干的人如何行事。由于国人思想在某些方面相对保守,许多既定思想被沿袭至今,就大方向而言,人们的包容度在某种方面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程度与幸福指数。
二、道德绑架的几种形式
许多道德绑架观点有着看似正确实则荒谬的逻辑,毕竟每个人所处环境与个人特性均有不同,对于每件事的看法、感知和处理方式必然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1、 大家都认为这样才是对的,所以你得这样,否则就是不对。汶川地震时有人买了新车在微博上发图,
舆论却将事件推向了道德层面,无数批判性话语以倍增速度相继出现。当人们质问着“你有钱为什么不拿去捐”时,却自动屏蔽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你自己捐了吗,捐了多少;第二,也许实际上他捐了,因为捐款与买车并不冲突;第三,他捐或不捐究竟是该由他的良知来决定还是由别人的道德观来支配?
事件发生,国人爱国情绪高涨,这是好事。然而,无数暴力事件因此相继在国内出现,砸店毁车甚至伤人,损害的都是国人自己的利益。中日关系并非历来如此,在事件发生之前,卖日系商品、购日系车的这一类人并没有预知能力,在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或许只是没有经济能力关店换车,何况他们购买的钱已经给出,此时再来关店换车不会对日本经济造成任何影响,反会影响国内经济。在特殊时期可以拒绝日货,但这个意思仅仅是不再购买,并不是毁掉已经属于国内的日货,更不是伤害曾买日货的同胞。打砸者忽略的是,打的是自己人,砸的是自己人的东西。对同胞的道德绑架以及一系列过激行为并非爱国,仅仅是偏激心理作祟,却因此伤害无辜。
某明星宝宝出生时正赶上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她分享喜悦却换来骂声如潮甚至被逼道歉。恐怖事件的受害者当然是应当被哀悼的,每个人都会为他们的不幸而感到痛心。但同时应注意的是,恐怖事件并不是由无辜被骂者所造成,只是她的喜事刚好与这件悲事在时间上相冲撞,为宝宝的出生而开心并不代表不为受难者而悲痛,毕竟人们在哀悼的同时仍要继续正常生活,各人对于各事的处理表现亦均有不同。况且,是否她不发宝宝照片而沉浸在痛苦之中便能让死者死而复生?哀悼是出于人类的情感本能,但哀悼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对事件起到多大作用,予以关注是应该的,但不必让它影响到自身,若真对此事十分在意,那么可以直接去做一些对此事有帮助的实事,而不是在网络上进行道德审问。
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问题至今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农村父母为养家而外出务工,他们身上往往背负着全家人生活费用、医疗费用与孩子教育费用的重担。每当此类新闻播出,评论往往一方面责怪政府保障机制不全,另一方面责怪父母不该远离家庭。如果理性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会发现几个不合理的责备点:其一,离家不是本意,而是经济所迫,若不拼命挣钱则会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若放弃工作谁来承担一切,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其二,政府早已在努力,但贫困人口众多,暂时无法顾及全面应当予以理解;其三,大多数评论者并未处于或曾处于这种环境中,也许并无设身处地想想他人境况,且他们在虚拟网络中叫嚣道德的同时,也许并未做出相应实事为其分担。
此类事件不胜枚举,亦如许多人将结婚生子与孝道扯上关系,其实这仅是个人选择,父母希望儿女幸福,自然会对孩子产生许多希冀,其中当然有些能做到而有些做不到,做不到绝非不孝。无需用既定规律来指责差异,对于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做法,可以不理解,但是应尊重,切忌用恶言恶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2、我认为这样才是对的,所以你得这样,否则就是不对。校园暴力事件时常上演,部分原因是抢劫或纯粹欺凌,而更多是因矛盾而斗殴。中小学生三观尚未完全成型,看待人事物不甚全面,更易于从自身角度出发,往往以自身道德观约束他人道德行为,自己认为不对的事如果他人做了,便认为自己有资格对他人进行所谓道德批判甚至道德惩罚,无数殴打、逼跪、扒衣、事件就此发生,究其根源也许仅仅是背后议论、观点不同、恋爱纠纷、看不顺眼某种行为等完全不用上升至道德层面的事。此类暴力事件通常非一人之力所能为之,但纠集身边小圈子内朋友亦十分容易,因为友情会对中小学生本就模糊的道德观造成二次影响。道德绑架常具有的特点是跟风,某种理论无论对错与否,如果身边认可的人多了,便会成为看似正确的存在,然后所谓真理拥护者愈加增多。三个非常重要的点被忽视:其一,道德是用来律己的,不是用来律人的;其二,任何个人都无从做别人对错的审判者;其三,任何个人对他人的审判行为,本身就有悖道德。
3、你既然做了这件事,就该一直做下去,否则就是不对。某位明星无私资助贫困学生183人,共计捐献三百多万,为助人而拼命演出,年复一年不求回报,然而后来他身患胃癌,不再有能力继续这种行为,曾受他资助的人不仅无一人去探望,甚至对他冠以各种猜疑和谩骂。恶语如刀,伤人无形,“为什么不继续出钱了,要我们今后怎么办”、“你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病继续演出挣钱啊”、“你肯定自己留了不少钱吧”,多年付出竟换回如此冷漠的伤害,实在令人痛心。对于别人的馈赠,人们最初总是心怀感激的,但当它成为一种习惯,部分人便会认为这些行为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会提出更多希冀与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勃然大怒。“你本该帮我,却没有帮我”,在提出这样的质问前,是否应考虑对方有没有能力和义务去帮助你呢?这位明星在健康时从未吝啬给予,因病不得不终止善行也不是他所希望的,如此道德高尚之人,凭何受到道德指责?
某位学生品学兼优,从小到大一直是标榜性的存在,顺利毕业考入重点大学后却毅然退学改做小本生意。尽管他过得很开心也经营得很顺利,但此事一出反声如潮,评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是在浪费精力财力、白熬十年苦读、辜负父母期望、断送自身前途。事实上,无论他从事何种行业,所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不会因此消失,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必然是基于自身实际并清楚相应后果的,旁观者作为外人,无权对他的生活指手划脚,更无资格去对其进行抨击。当一个始终优秀的人,某日突然偏离原本道路,不再遵循大家所认为的优秀原则,并不代表他不再优秀,仅仅是他选择了另一条也许会更优秀的道路。
篇3
企业的价值观可以有很多,当企业面对企业管理的各层面时,都可以有价值观的判别问题,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有一条,关键之处要重点将核心价值观单独提炼出来,同时围绕核心价值观再进行分解,形成在核心价值观支持下的能够对职能层文化、业务层文化及亚文化形成指导的各个价值观体系。
那什么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简单地说,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在企业哲学的统率下,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企业用以判断企业运行当中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是企业文化生长的土壤!
三大衡量标准
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当企业或者企业个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矛盾,处于两难选择时应当如何做的时候。核心价值观来约束与激励全体员工的决策行为,尊重相关者地位或满足相关者利益。而实际上,这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基本要素。
企业家的误解
中国企业在建立核心价值观经常有一些错误的理解,喜欢大而全,所以请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撰写出一本本理念手册,殊不知这些理念可能只是哗众取宠的漂亮文字而已,结果是误导了员工又难于形成价值观体系。
伟大的企业懂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遵守基本的商业伦理,懂得权衡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利弊,知道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而如何放弃钱。恪守商业伦理,坚持基本的商业信条,从长远出发,甚至为此不惜成本,这才是未来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代表。
篇4
第一项是美学原则:我们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应该是民族文化资源中有价值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资源。第二项是代表性原则:代表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必须在广泛的基础上有代表性的选择,这样才能产生文化资源的精品。第三项是保持原生态环境原则:任何文化资源的产生都有其具体的人文生态环境,离开环境就脱离了轨道,就会变味。所以对原生态环境的尊重绝对是是核心原则。保护、开发和利用一种民间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在保护其人文和生态环境,这些东西得到尊重才能真正起到传承和发展的作用。第四项是放眼未来原则:文化资源的发展工作主要是发掘其精髓,影响教育青年人,通过他们使民族文化资源发扬光大。不被青年人认同的民族文化绝对是行将灭亡的东西。第五项是分级分类保护原则:我们要根据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市场价值等进行分类,遵循濒危优先与少数民族优先原则,哪些只能保护,哪些可以开发,哪些可以利用,这样民族文化资源才能得到最好的传承。
三、当前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和利用急需要解决的几项工作
首先是一些依靠人为传承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亡、濒临灭绝;许多大量珍贵的资料与实物遭到破坏、毁灭或流失。第二,管理还不健全,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缺乏制度保障。各方面工作都非常薄弱,资金和人员的匮乏普遍存在。第三,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一些县市重开发、重申报,轻管理、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少数地方做作化痕迹太重,人为倾向比较明显,有的还借此之名随意胡编乱造,对民族文化资源还存在破坏性开发和歪曲利用。鉴于上面所述的的原因,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不断建立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保护措施,及时有效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及时抢救、保护。第二是分类整理。第三是继续推出民族文化科研成果。第四是确定一批保护带和研究基地,努力建好重点文化保护社区。第五是加大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抓紧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民族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通过开发和利用,在尊重的基础上让其显现出更新更高的价值,达到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理想效果。
篇5
一、“自然无为”的现代设计观念
《道德经》中:“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庄子说的这种“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主要是指保持事物的自然状态,不要强行妄为。“无为”于“物”,才能“无不为”实现“万物将自宾”的目的。“无为”之于现代艺术设计,就是在创造过程中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为了这种“无为”,庄子提出了“虚静”这一重要思想,“虚静”作为“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对其精神内涵的深度显示及其对宁静状态的追求,而独有的主体艺术体验的境界,对现代设计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庄子・天道》中他说到:“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可见,庄子的“虚静”是建立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的,是指人在主体精神上达到与“道”合一时的境界,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永恒的无为自守的安静”。“虚静”是主体排除了一切外界的干扰,使其精神超脱于物质与现实的种种束缚,进入一种无功利的精神自由的境界,它是艺术创作活动进行的基础。这也体现为对当代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虚静”之于设计师的心灵体验,其一是切入艺术体验的人格和生命本体,主观即客观、规律即目的、人即自然,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生命秩序;其二是获得艺术设计创造的心灵自由,这是对物我的超越,获得精神解放,“自然无为”的艺术回归,达到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喜悦,使主体设计创造力在自由状态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三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物我两忘”精神境界有利于“技艺”的登峰造极。“无为”,既是对“虚静”境界的维系,又是一种顺应自然,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二、“技”与“艺”的平衡――“以技载道”和“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
当代艺术设计中提出的生态设计是“以人为本”的,大量的设计在遵循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它更加突出地表现为对人们的情感关照。古代的“技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以实用功利为目的作为人们通常所谓标志人类文明进步象征的科学技术,指的是“技”;另一种是指人类的某种特殊技能,指的是“技艺”。在庄子看来,“道”在天,“技”在人;“道”是目的,“技”是手段,推崇“以技载道”,《庄子・天地》谈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当代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反技术理性、反二元论、反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与道家观点不谋而合。他们主张以整体论思维方式取代功效性思维模式,倡导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关爱。这一思想的形成,让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有了人文化趋向,使得艺术设计的文化生态观逐渐渗透到当代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艺术设计的创造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的其巨大可能性,也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的意识增强,使艺术设计越来越具有自觉意识和理性思考,使艺术设计越来越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尽量设计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环境的生态效应,注重自身健康美观的产品,生态设计概念的引入是艺术设计走向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和结合。全球化的全面实现,给现代的人们带来巨大便利,同时也造成了很多困扰。就针对视觉艺术设计而言,在当今网络、多媒体全球化发展的信息社会,图形以其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形象简洁、准确、易识别、易记忆等优点,成为超越国度、民族之间语言障碍的世界通用语言。
三、结束语: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6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庄哲学,提出了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截然不同的思想观点。在老庄哲学中,自由思想是其重要思想之一,从老子的“清静无为”、庄子的“逍遥”到魏晋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不为五斗米折腰”,再到唐宋明清,自由思想皆有体现,且影响深远。
老子主张的是“道法自然”世界观,他有游世的境界,又有化民的抱负,但却站在旁观者的立场静观社会政治的发展,认同清净自治的自由之道。老子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说让万物、天下自由发展,从而达到“自化”“自定”。老子主张使人民在“见素抱朴”中养成“公序良俗”,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家。这正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老子的这一自由理念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成功实施有深远影响,汉代初期出现了“官府若无事”,“事少而功多”,“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清平局面。
与老子的自由思想相比,庄子的自由思想更多体现在对宇宙的思索,对现实的超脱上,更加个性化、艺术化、理想化、精神化。《逍遥游》一文中,自由思想是其主题,“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说的正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由境界。《庄子·至乐》中《鲁侯养鸟》一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表面说的是养鸟、实际说的是治民要顺乎自然,使其自由发展。《庄子 齐物论》一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也体现庄子向往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到达逍遥自由的境界。蒙培元说“庄子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心理的自由境界。”庄子的世界,是一个天地的、超现实的、虚无飘逸的自由王国,虽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仍令历代文人心向往之。庄子的自由,是“无待”,是“不以物为累”,是“天人物我之并存齐在”。
庄子批判黑暗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适应了汉末魏晋士人的需要。所谓魏晋风度其实也打上了庄子时代的思想印记。竹林贤士的放浪形骸,超凡脱俗的个人品格是自由思想的外在体现,他们批判政治黑暗,向往心灵的自由与人性的升华,他们有的追求养生,有的退隐不仕,有的高唱无君,有的寻求享乐。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对庄子思想继承、发展、改造,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庄子思想的影子——流咏兰池,和声激朗。操缦清商,游心大象。”“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微啸清风。鼓檝容裔。放棹投竿。优游卒岁。”诗中提及的“游心大象““游心太玄”“优游卒岁”,体现了嵇康对“游心”“优游”的向往,是空灵、美丽、诗化的自由观。《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说,嵇康把庄子哲学人间化,诗化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在躬耕生活中也找到了美与自由---“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陶渊明的归隐,是对老庄思想的实践。
篇7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需求中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他甚至认为,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只有抱有一种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乐观愉快、奋发有为。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进一步将这种人格理想具体化为“大丈夫”的人格楷模。他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完善人格的道路上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现代人将从这种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其次,仁爱品德的养成。孔子强调仁爱,指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或道德觉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爱人”。“爱人”主要体现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在这里,孔子把仁爱看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而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再次,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道德力量。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生态度,强调“日新”、“革新”,如《礼记·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天天有进步,日日有创新。《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像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力求进步,改革创新。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和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品质以及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决心。
儒家道德文化的外在价值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主体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群体、同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培育了人们对社会、民族的义务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次,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区分小人与君子中,孔子提出“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到孟子那里,发展成为“舍生取义”的精神,即当物质利益(乃至生命)与道德正义不能兼顾时,宁愿舍去物质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维护道德正义。孟子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为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国家的尊严,为了坚持真理,奋不顾身,大义凛然。再次,普遍和谐的社会理想。《语论·学而》说:“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家庭中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实现家庭和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上,要“和长幼”、和邻里、和朋友,实现人我和谐;在人与社会群体之间,提倡“舍个人而就群体”、“舍小家而顾大家”,实现群己和谐;在民族国家关系中,提倡“四海一家”、“和谐天下”,推崇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和谐。达到这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后,人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实现与道和、与人和、与天地和,使社会成为理想社会,使世界成为完美的世界。
二、我国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
2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重金钱,轻做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些人短期内变得富有,对金钱特别看重。他们衡量人是以金钱为主,不是以智慧和人格为主。这种“重金钱、轻人格”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学校里求学的学生竞相购买名牌货,互相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更可悲的是,在金钱挂帅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把自己当成雇主,把同学当成雇员,出钱雇同学写作业,刻苦攻读的精神已荡然无存。而儒家道德文化十分注重人禽之别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公孙丑下》)以此为出发点,进而提出做人的问题,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食色”本能的物质生活欲望的满足,仅限于此,则与禽兽无异;要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就要学会做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人格。显然儒家道德文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指南。
篇8
一、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意义
(1)提高审美能力。舞蹈课程在很多国家都是正常教学科目,他们认为舞蹈能提升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的前提是具有对美的认识,提高本身的美感,才能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而舞蹈就是增加美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的美感是让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从内心来体验,进而变成一种心理欲求。可以说,对学生的舞蹈培训能够唤起他们内心对美的向往。
(2)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俗语说,手舞足蹈,即是指通过舞蹈来表达一种心情状态,而这种状态一般是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闻一多先生和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都赞成这种说法,舞蹈是一种语言,它能表达最单纯最强烈实质的感情,它能沟通心灵交流思想,能够展现自我,抒发感情。舞蹈是一种艺术,能够使肉体和精神的和美感合二为一,心灵进人美妙的境界,达到彻底的和谐。可以说,舞蹈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
(3)促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舞蹈不仅能强身健体,带来精神享受,还能再现历史,反映真实的特定生活,以此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了解现实并以史为鉴。文化馆舞蹈教学的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大部分专职文化馆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专业老师短缺,舞蹈教学设施匮乏等。在舞蹈艺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文化馆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当前文化馆艺术表演教育主要存在着重视不足、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尚未理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舞蹈艺术表演教育更是难以顺利进行。
二、现阶段文化馆舞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文化馆舞蹈培训重视不足。我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对民众一直以“文化”教育为主,所以体育文化特别是舞蹈艺术在我国己处于非主流文化,不被民众重视,这种艺术形态的忽视体现在文化观众对舞蹈艺术的不重视,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演员舞蹈水平的发挥。
(2)文化馆舞蹈培训经费不足。由于文化馆属于事业型单位,其发展经费都是通过政府财政的支持,在现阶段,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支持,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也在逐步扩大,然而,由于文化馆各项事务较为繁杂,费用支出也较为庞大,这样,应用到舞蹈方面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制约了舞蹈培训的发展。
(3)文化馆舞蹈培训教师技能有待加强。制约舞蹈培训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排在所有制约因素的首位,舞蹈教师不仅要掌握和大量的体育舞蹈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熟练地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更主要的是要会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不能简单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机械的去模仿教师的动作。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舞蹈培训的发展水平。
三、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对策
(1)提高对舞蹈培训的重视。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舞蹈艺术进行大力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报刊杂志进行关于舞蹈知识和文化的宣传,最直接有效的宣传,就是多举办舞蹈比赛和表演。通过这些手段的宣传,让群众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所在,展现舞蹈对人们的锻炼价值,让民众对体育舞蹈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提高体育舞蹈的社会化程度。
(2)加大对舞蹈培训的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舞蹈尤其是文化馆舞蹈的资金投入,应该给予其政策和经济上的补助,改善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办学环境,改善教学设施,提高体育舞蹈教师待遇,并对优秀的舞蹈演员给予一定经济资助,或为其以后的发展开通更好的出路,上专业院校或像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有运动等级的评定,达到一定的等级可以在以后的求学道路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在体育舞蹈事业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舞蹈的学习动力和舞蹈工作实效性,从而促进舞蹈的发展。
(3)增加舞蹈艺术的创作灵感。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源于生活,生活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就要求每一位创作干部应该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吸取生活中的营养,去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佳作。创作是为辅导而服务,人们常说:“学无止境”,只要我们每一位业务干部努力学习、辛勤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创作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总之,文化馆的舞蹈培训,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融合时代的、社会的、生活的营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的胜任本职,更好地完成文化馆的舞蹈培训工作,满足人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审美需求。所以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舞蹈艺术中来,让他们用肢体消除心中的烦躁和疲惫,用肢体语言营造和谐、快乐的社区氛围,作为一名群众舞蹈老师,要把自身的工作职责与社会职责统一起来,让舞蹈教学变成有益于社会、皆大欢喜的乐事。
参考文献:
[1]王海音.文化馆如何应对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J].群文天地,2012(2).
篇9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积极发掘传统道德新的时代价值,努力将其有机地融入到社会主义道德的整体框架中去,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文化。2005年2月19日,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1]中国的历史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经过历史的过滤和积淀都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道德文化。因此,探析各民族道德文化,从中继承和发扬具有时代价值的传统道德文化,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从藏族传统文化看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丰富性
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特点鲜明的社会公德文化、婚姻家庭道德文化、职业道德文化等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1.社会公德文化
社会公德作为一般行为准则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的道德价值、道德理想的某种共识性体现[2]。藏族的社会公德,逐步形成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定夺是非、管理社会生活的功能,它对藏族社会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藏族人民注重社会公德。据《王臣记》记载:“松赞王凭借着那写作俱便的善轨文字的方便,在十善法戒的基础上,制定出敬奉三宝、修行正法、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高敬老、诚爱亲友、利济乡人、必须正直、效法上流、善用财食、有恩当报、斗秤无欺、心平无嫉、不听妇言、和言善语、任重量宽等十六条正净的做人法规。”[3]尽管这一法规熔道德、宗教和法律于一炉,表明道德的阶级性,但许多内容是很好的社会公德。
2.职业道德文化
青藏高原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寒大陆,在高寒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地势高亢、幅员广袤、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的独特生态区域,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生命”之称。藏族就世代繁衍生息于其间绵延着巍峨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天寒地冻的世界屋脊之上。藏族人民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大自然磨砺出藏族罕见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勇往直前和吃苦耐劳的伟大精神和品质,使藏民族有着惊人的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的耐力和韧性,从而维系了民族的繁衍,同时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藏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这种刻苦刚强、坚忍不拔的民族魂,只要剔除附于其上的消极因素,在藏区现代化进程中是强烈的助推力。
3.家庭美德文化
婚姻家庭道德是婚姻家庭关系的直接反映,它不仅规范了家庭成员的基本行为,使其婚姻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爱情升华,家庭幸福,而且也使其整个民族有着良好的道德风尚。
夫妻地位平等。在藏族地区实行婚姻自主、婚姻自由。藏族传统强调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是藏族家庭地位平等的感情基础。而这种以爱慕为基本出发点的观念不仅是夫妻团结家庭和睦的可靠保证,也是藏族道德中的积极因素。
孝敬父母。在藏族传统社会的道德中,孝敬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中就有许多孝敬父母的格言,如:“子母相见如仇敌,父母责备白眼翻。永世受罪解脱难,这种人落地狱间。念此应以孝为先。”[4]
要善待子女。藏族传统道德认为教育和培养孩子成为有道德的人,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善待。所以在藏族家庭对子女的善待更重要的是教子女怎样做人。这些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做人的希望,在《礼仪问答写卷》和《萨迦格言》中体现得非常明显[5]。
4.宗教道德文化
藏传佛教对藏族社会伦理道德的支撑和强化作用主要表现为积极的鼓励和消极的威慑。积极的鼓励使得人们在有生之年不顾成败地去履行其道德义务。人们在平时的“积善积德”观念中得到鼓励。
如众生平等、慈悲行善、忍辱无争、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等。藏族生态文化认为,不仅要尊重人类社会中一切人的生命,还应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存权。大自然有其生命特性,人对所处环境其它生物的保护,便是保护人类自己。出于对自然的崇敬,于是出现了对自然的禁忌,走遍藏区到处都有神山、神湖、神泉、神河,自然也有神圣的动物、植物。无论是僧人还是普通人,都是自然区域中一个普通成员,应该尊重保护区其它生物的活动,与其同生存。这样一种观念和行为便有力地保护了青藏高原生物的多样性,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时代价值
民族传统道德,是指各民族过去发生的一以贯之的在现实生活中仍发生作用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规范[6]。传统道德观念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不可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同步发生变化。相反,它作为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思想仍然会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仍然会通过观念来影响并支配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充分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对提高民族成员道德素质、促进民族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有利于提高民族成员道德素质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反映和调整社会成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它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维系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蕴藏着大量的道德评价、道德典范和道德理想,如在个人道德方面,有诚实守信、谦虚有礼、富有同情心等。在家庭道德方面,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幼有别等。在宗教道德方面,有爱国爱民、平等团结、乐善好施、倡善弃恶等。在社会道德方面,包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济危扶贫等。这些道德标准就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这使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能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自觉塑造道德形象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维护和完善社会主流道德准则和规范。
2.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了民族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团结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7]。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活动和利益关系。在现代社会,除了用法律维系利益关系上的公平与和谐,民族传统道德对于调节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共同的道德文化促进了本民族内部的紧密团结和同心协力,它可以调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从而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协调行动,形成谅解宽容、和睦相处、友爱向善的人际关系,构筑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当然这种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制的道德准则,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有些内容也是合理的、有利于社会安定的。
3.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道德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对道德规范的遵循保证了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能够相互谦让,从而使社会生活保持健康有序。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经验的积淀,融会在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传统的行为习惯中,在生活的交往中直接表露出来,处处起作用,并且比一般的伦理道德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广泛性、适用性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对社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感情、信仰、仪式、教义这些具体的手段和途径给人们施加影响,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其社会规范和社会稳定,每个社会都制定一系列制度、法律、措施来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督。但这些手段并非可以运用于所有的场合,有许多的行为选择是在独处的时候,这是上述的措施不能到达的地方。而传统的道德规范可以监督人们的行为,因而控制了许多不正当行为并避免其发生。
但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一旦形成,经久不衰,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尤为典型。当旧的社会制度消灭之后,旧时代传承下来的道德的一部分属于阻碍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腐朽道德,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那么在面临这种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其展现出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传统伦理道德呢?
三、继承、扬弃、创新:少数民族道德价值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
对待传统伦理道德,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实质上是人类如何对待发展的根本问题。曾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8]这就为我们学习、借鉴历史和传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为此,必须要以坚持继承、扬弃、创新的原则来提升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1.坚持继承原则
在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可以跨越社会形态的道德规范,这类道德文化是可以被直接承继下来,用以构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如在藏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有反映社会公德的文化: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高敬老、诚爱亲友、利济乡人、必须正直和有恩当报等等;体现努力进取的职业道德文化:藏族人民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却表现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品质;展现团结和睦的家庭美德的文化:夫妻地位的平等、孝敬父母、要善待子女,等等。所以,在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这些反映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尊老爱幼、追求真理、诚信和童叟无欺的内容,这些均属于同现代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冲突的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无疑可直接纳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之中。
2.坚持扬弃原则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以农立国的宗法制古老的中国发展起来的,因而突出地表现其两重性。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则更是如此。
少数民族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就藏族来说传统优秀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已经逐渐融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熔炉之中藏族优良的思想道德传统;体现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的藏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积极作用的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学艺术[9]。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内容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我们要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有精华就有糟粕,有优势就有劣势。藏族传统社会道德的核心是藏传佛教道德,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是相悖的。如藏传佛教道德主张的是消极人生,积极出世,把现实人生视为苦,且把其根源归结于前世所造之恶业。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的“消极成分”,则是民族精神文化中的惰性力量,与现代化建设是对峙和冲突的,从根本上说,不能将其纳入新道德之内,必须将之弃之于社会主义道德之外。
3.坚持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族文化在自然、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变化。创新便是民族文化自身生命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吐故纳新,顺应变化,自我调节变革的结果,是传统价值观与现念交合转化的新生态。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只能根据自身因素和现代社会建设的要求并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
四、少数民族道德价值体系重构的基本思路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的价值走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是当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要夯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统摄地位和掌控力度的坚实基础,从而为多元文化成长和发展提供恰切时代的风骨气韵及坚强有力的基本价值支撑,以便创造更加洁净朗润的文化生态环境,减少和消除各种污染和毒化带来的精神畸变和观念毒瘤。在少数民族地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发展就是要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符合先进文化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就是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建设;就是要倡导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改革开放这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并加以提炼、改造、充实和提高,使之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少数民族道德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条件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0]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它的内容始终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改造传统道德,推动道德进步,关键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进步。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破民族地区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状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提高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改造和发扬光大获得强大的动力和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3.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道德意识
如同藏族传统道德文化一样,大多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也有消极入世、积极出世、多做善事,不做恶事,既不为名,又不为利,忍受艰苦,与世无争的主张,并且大多数虔诚的少数民族信教徒的心愿都主要不在现世如何致富,而是如何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淡泊名利、不讲物质利益的道德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讲物质利益、不追求经济效益的道德观念已经不合时宜。影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培育以讲求经济效益,敢于竞争和冒险的,以重视现世、讲求奋斗的现代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李资源.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社会公德建设[J].思想战线,2004,(6).
[3]杨明.藏族传统道德探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4]中央民族学院编写组编.藏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46.
[5]刘俊哲,等,著.藏族道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24.
[6]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篇10
1、和谐对称在动作上的体现
动与静的和谐。正所谓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儒家文化中和谐统一的思想在舞蹈动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动之火热,静之柔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才能出体现和谐之美。动与静的结合不仅仅停留在动作的表面形式上,节奏上的动静结合以及动作呼吸点的快慢,都说明了在动作特质上动静结合所产生出的不同美感。
柔与刚的和谐。外柔内刚,刚柔并济一直是中国古典舞所追求的完美统一,正是与儒家文化中的柔性精神巧妙呼应。形态柔和与动作的力量达到和谐点,是柔与刚的最好结合。古典舞的动作要求圆、曲、拧、倾的特点,都要灌输在刚柔相冲之中。
2、礼义仁爱在形象上的塑造
孔子的一生都在主张仁爱思想,这种爱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大自然的爱,人与社会的爱。他认为,凡是充满爱的事物都是美的,而凡是符合礼仪规范的就是美。我们习惯了抒情于物,借物喻人,就像竹子代表刚正不阿,百合代表纯洁无瑕。儒家文化告诉我们,舞蹈的美不只是在于举手投足间的柔美身段,更重要的是舞蹈所要说明的伦理道德,礼义仁爱的儒家文化使舞蹈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别有一番滋味。舞蹈《孔乙己》就完美再现了儒家文化所尊崇的伦理道德,整个舞蹈无论是在服装设计上,还是在动作编排上,抑或是在舞者的情感流露中,都带有孔乙己自我嘲弄之意,音乐在节奏上的处理,更是具有滑稽、讽刺意味,实际也彰显出编导对那个时代的封建社会的鞭挞。
3、中庸适度在情感上的表达
中和之美的实质就是婉转适中,无大悲大喜之态。凡事无过之而不及,低调行事,时常自省,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极端的行为会违背了适度美。很多书中提到中庸之道是以温柔敦厚为情感基调,但在我看来这个词语使用的并不是那么恰到好处。温柔而不失个性,敦厚而不失尊严,适度的基础上也应坚持自我。另外,中庸适度在舞蹈审美艺术的情感表达中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便是天人合一。舞蹈较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更具有直观性,因此情感的正确演绎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途径。天人合一并非停留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上,而是物质与精神层次的结合,是一种心物交融的境界,舞蹈艺术更是如此。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拥有高超的技术技巧,而且通过舞蹈动作来抒发内心情感,具有物我合一,忘我之情怀,对人生理想的高级艺术审美活动。
二、儒家文化对舞蹈艺术社会价值的影响
在这个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中,儒家文化仍然占据一席之地。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与洗礼,并且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一些典型的主流思想,其继承与发展是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中演变而来的。
1、礼乐制度在政治文化中的实施
在古代社会,统治阶级用礼乐制度来进行政治统治,具有严肃性、威严性、强制性。礼、乐二者相结合,乐舞也由起初的祭祀功能转变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尊崇礼乐,实际上就是尊崇国家宪法,可想而知其地位和重要性。那时,乐舞舞蹈的发展实际上与国家制度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权威性,正是这样,才给乐舞带来了发展。可见,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水平与其政治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今,现当代舞蹈的发展更是与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内容上,不管是舞蹈的主题思想还是题材样式,大都投射出政治信仰的倾向性。作品的内容反应了这个时代的政治态度、政治思想、政治情绪。从现当代舞蹈作品的审美思想出发,我们不难看出政治性的观照与批判,二者之间渗透着强大的功能性。在情感上,编导对政治文化的接受或是不满,通过舞蹈作品展现着欢喜或是愤懑的情绪。这种与政治的结合并不是空洞的、也不是个人的,而是时代的产物。但是,在现当代舞蹈作品中,也有仅仅为政治服务的、官方的、毫无价值可言的思想体现。支持也好,鞭策也罢,在政治文件的影响下,现当代舞蹈确实是进步的,任何人都无法抹杀它所带来的一切。
2、有教无类在教育方式上的运用
舞蹈艺术教育应该具有普遍性、公共性、公平性。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虽然教育具有阶级性,但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仍被流传至今。舞蹈教育应该具有广泛性,如今舞蹈事业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舞蹈爱好者涌动出来。无论是咿呀学语的孩童,还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很多都将舞蹈视作是自己的业余爱好。但是,依然有很多偏远地区的舞蹈教育得不到改善,从教学设备到师资力量,都处于匮乏状态。有教无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很多学生说不出自己适合哪个舞蹈种类,因此在舞蹈学习中只是进行简单的模仿,而不是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时间会导致对舞蹈失去学习的兴趣。多思考,多读书是学生应该做的。因材施教,具体孩子具体对待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教育方式对现当代舞蹈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对舞蹈作品本身而言,我们在做到精湛技艺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情绪的宣泄、情怀的展现。告别了以往那种只停留在舞蹈的表面,换之舞蹈的精神追求,这是对舞蹈更高层次的探索。对整个舞蹈教育来说,无论是专业院校,还是综合类大学,都逐渐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我们所学的知识由浅入深,更加强调的是感悟力的培养,再也不是简单的动作模仿了。现当代舞蹈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其创作模式也变得丰富新颖,时代性的教育意义深入其中。与其说舞蹈变了,不如说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了。
3、礼不忘本在经济价值上的影响
文化多元化已是这个社会不再新鲜的问题,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发展,舞蹈艺术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由儒家文化对舞蹈艺术的影响所带去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普遍。例如,山东曲阜每年都会举办的《祭孔乐舞》演出,就是在收费的前提下才进行。与以前的原生态的演出相比,如今的演出又多了一份利益性,演员的演出状态也是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没有演出报酬就罢演的情况。这使儒家文化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虽然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却丢了根。
同样是舞蹈文化产业,杨丽萍的《云南映像》却赢得不一样的口碑。杨老师一直热衷于原生态舞蹈的创作与发展,她将自己对原生态舞蹈的热爱全部融入《云南印象》中,虽然演出也有一定的利益收入,但是本部作品还是立足于舞蹈艺术,看过此部作品的舞蹈爱好者们都会频频为其欢呼。
篇1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76-03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重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塑造。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制度和行为,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在对毕业生进行职前考量和选才测评时,其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适应是极其重要的参考因素。引导大学生关注企业文化,帮助他们适应未来就业企业的文化是高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有必要将企业文化嫁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探索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高专就业指导工作嫁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
将企业文化嫁接到就业指导中,就是将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理念嫁接到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职业理念的培养,有效提升个人职业修养,不但为择业、就业奠定基础,而且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提供动力。企业文化是一种资源,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将这样的资源引进到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中,能够提升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素质。
(二)职业教育实现校企文化合作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将企业文化教育引入校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职业院校深挖校企合作深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企业文化融合,引导学生关注企业文化,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就业企业的文化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准备
对于未来就业行业的良好认知,来源于行业企业的文化灌输和领会。企业文化中的精髓和品质、道德价值理念等,都能够让高职高专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前预知,这是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选择一份有发展并适合自己的职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随着当代就业观念的转变,企业管理制度、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环境、文化氛围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择业时关注的重点,所以企业文化的嫁接,能够为大学生择业做好参考准备。
(四)有助于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迅速适应企业的环境,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一些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对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理念等表现出了不适应,磨合期很长,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所影响下的工作环境进行详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企业文化的提前嫁接,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较快地融入企业氛围、成为企业合格的一员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融进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中,能够使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即“上手快、好用、实用”,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五)提高毕业生社会满意度和院校美誉度
企业文化对大学生择业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所决定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将直接影响毕业生在企业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借助优秀企业文化的力量,在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注入优秀企业文化元素,让学生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拥有较好的价值体系、信念和行为规范,有效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同时,因为校企文化合作的良性发展、毕业生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适应性的展现,也使得职业院校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企业文化与高职高专就业指导嫁接的关注点和原则
(一)嫁接的关注点: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内涵分为四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且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高职高专就业指导在实现企业文化嫁接时,需关注此内涵,才能真正给受众学生职业化的体验和感染。
1.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管理者深层挖掘提炼而总结确立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力量,将成为学生们职业起步发展的坐标和指路灯。
2.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将为即将进入行业的学生们起到约束和规范意识的培养作用。
3.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特有文化,它是企业经营理念、精神文化、人员关系等的生动呈现,也反映出企业的特质,将为学生们提供行为模式的参照。
4.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是通过产品开发、服务质量、产品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体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这一文化的关注和嫁接,将为高职高专培养的一线技术人才提供企业职业实践体验的真实感受。
(二)嫁接的原则
1.目的性——行业贴近,针对性强。这里的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注企业文化自身的定位和方向;二是关注企业文化与院校就业行业的贴合度。不同的行业拥有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行业的特征及自身的特点甄选特色的企业文化。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将国际品牌专业酒店的企业文化融会贯通,打造酒店人特有的气质和内涵,达到学生毕业就业时定位准确、准备充分的目的。
2.开放性——去粗留精,灵活性强。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嫁接的模式建设必须要联接企业,服务学生,因此,高职高专院校须充分与外界接触,甄选有品质、有文化内蕴、正能量的企业文化,摒弃粗俗、低劣、刻板,灵活运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就业指导增添内涵和外延。
3.创新性——注重效果、新颖生动。教育是不断进步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那么要企业文化嫁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必须不断发展创新。很多院校也找了一些企业文化,挂在墙上、写在手册里,大会小会的讲,但流于形式,大多数都成了“墙上文化”、“表面文化”。企业文化嫁接必须符合现代学生心理,新颖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企业高管访谈会,一次近距离的对话沟通,远比口号更能打动学生的心。再如与时俱进的如联想体现其创业精神“只要你想”的企业文化宣传语,简单四个字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激情。
4.参与性——以人为本,校企互动。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历时最长的时间与空间都是用于职业生涯的,所以企业文化关注的中心,在于对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管理与激发。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这与院校“以生为本”的理念高度融合,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的嫁接就在于关注学生这一未来职场人的潜质开发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够契合企业文化的需求。 同时,强调企业的参与性,嫁接不是单方面的行为,需要校企互动信息沟通,共同参与不断完善,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将企业文化与高职高专就业指导工作嫁接的具体方式
(一)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植入职业元素
1.就业指导课程开辟企业文化空间。企业文化的理论章节部分重在突出应用性、指导性强的基本知识,并加强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现状,提高自己的素养,不但为择业、就业奠定基础,而且为进入管理层后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动力。同时,制定一整套从大一开始的融入企业文化的职素教育课程,内容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到职业道德与职业就业能力的培养等,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
2.企业高管、名企总监进校。就业指导采取课堂教学、讲座、访谈、沟通交流会等形式,聘请一些企业精英,运用他们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加速了学生的职业化培养。同时,丰富的案例、实战经验、创业经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以及职业道德修养。
3.“双师型”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就业指导团队工作关系着学生的职业生涯、就业创业指导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支队伍中,融入曾经在企业管理中有过经验或者是有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资质的教师,就业指导就会融入企业文化和行业经验,就业指导就不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日常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中潜移默化地用企业文化影响着学生。
4.企业化培训。通过采取校企互动的形式,通过企业参观等方式将企业先进的理念、前沿的文化、行为规范和工作标准“搬”进校园,并与企业方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计划,采用互动式教学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将优秀企业文化思想进行渗透,植入行业化元素。
(二)用企业文化精神感染学生,熏陶职业特质
1.校企互动式文化活动。举办如“求职之星”大赛、“模拟招聘会”、“职场面对面”等校企互动的文化活动,企业人在人才招聘、职场分析、求职技巧等方面给学生立体丰富的指导和教育,企业文化通过活动渗透给学生。同时在一些细节如说行业规范用语、佩带工作牌、考勤制度等,活动过程按照企业规范要求和执行,为学生行业特质的熏陶打造起到积极作用。
2.优秀企业宣讲招聘会。优秀企业的宣讲招聘会,其实更是一场优秀企业文化的视听盛宴,同时是一种行业标杆和行业示范,企业人的言行举止、内涵素养以及企业文化传播,都会给众多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传递职场前沿信息,增加学生们前进的动力。同时,一些企业先进、科学、程序严谨的招聘流程和丰富形式,也成为可以让学生们自省的企业文化展示过程。
3.企业优秀校友回校互动。每个院校都有在企业茁壮成长并取得丰硕业绩的优秀毕业生,把优秀校友请回学校进行互动,作用力不容小觑。同样的成长背景和学历,校友的身份会让在校学生更易悦纳企业文化和精神,领悟企业文化具体于自己校友身上的细节和成熟,点滴之间感染影响着学生。
(三)认真践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做好职业准备
1.企业化管理训练营。企业化管理训练营,采取短训形式,小班训练。从企业文化研讨、职业意识培养、行为规范训练、素质拓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通过讨论、头脑风暴、游戏模块、演讲、角色扮演等灵活的培训方式,引领学生在这一生动的过程中激发潜能,培养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养成和自我工作的意识,做好职业准备。
2.实训实践。首先,在校园内积极创造高度仿真的实训教学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按照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实践体验。其次,甄选管理规范成熟的企业与之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并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和整体职业素质。学校也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把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纳入学生毕业实习的考核体系中等,促使毕业生认真理解践行企业文化,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与选择,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平.融入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2]李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李坚强.关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模式之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篇12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单一整体的能力,而是由多种智力成分组成的综合体。这些智力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存在个别差异的。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为不同的方式而已。对于一个孩子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没有重视这一点,原本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顽疾。虽减负的呼声很高,但鲜有实效,各学校仍然我行我素,包括自己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上也依旧如此,作业堆山填海,学生照旧被书包压断腰,真是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发现学生中不爱写作业、不写作业的情况屡有发生,对自己的教学成效的提升不但没有帮助,反而经常因为作业问题影响自己的心情,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太多的不利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反思作业观,反思智力观,理解多元智力的结构,并且贯穿于教育活动之中。本着教育的“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的目标,人尽其才,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长。
1. 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及其负面影响 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途径。然而,我们却发现,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产生了令人担忧的影响。
1.1 作业量过大、时间较长。我国教育部门规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天不超过30 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作业量往往都会超过一小时。小学语文历来就被人们看作是一门包含作文的“大主科”,作业量更是变本加厉。面对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望而生畏,草草了事,按量完成,犹如作业机器。
1.2 作业脱离不了课本本身,学生无法向课外延伸。 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一般是对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的梳理.归纳,或是课后有“正确”答案的练习题,学生无法冲破课本的圈子,无法向课外延伸,更不能与生活接轨。长此以往,学生一旦要解决与实际生活比较紧密的问题时就显得力不从心,而我们所需要的并非是高分低能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活泼.生动.主动地发展。早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曾批评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而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的鲜活起来。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必须根植于生活实践,发展于生活实践,应用于生活实践。但是现在的作业现状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境界,而是单一的“课本-作业-课本”的无趣状态。
篇13
一般的说,儒家文化是是由孔子创立递至宋明理学,清代汉学的思想与实践的总和。孔子诞生于动荡不安的年代,周朝政治秩序的崩溃使得古老的宗教信念和封建统治受到怀疑,人们不再依赖宗教与礼仪传统给予的种种问题的答案。传统的价值观念无法解释种种社会现象并给予答案,而周围的世界又是处速变化之中,显示令理论感到无法逃避的紧张。面对社会现状的巨变,孔子对此感到了政治与伦理的深层优虑,由此决定了儒家文化其思想之源流与关注之焦点从始至终都是关注社会,对于社会的长久稳定做出秩序设计。维护社会整体稳定,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面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儒家文化中的道德原则十分重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认为人的积极与务实努力是有效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曾哲为代表的孔子的学生在儒家文化的早期经典之中(如《论语》等),以语录体的方式确立了儒家文化中基本的道德原则,由此建立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安东尼.吉登斯在(英国)《现代性的后果》指出:“传统是惯例,它内在性地充满了意义,不仅是为了习惯而习惯了的空壳。时间和空间不是随现代性发展来的空洞无物的维度,而是脉络相连存在于活生生行动本身之中。惯例性活动的意义既体现一般意义上对传统的尊中乃至内心对传统的崇敬,也体现在传统与仪式上的紧密联系。总的说来,就其维系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连续性并连结了信任与惯例性的社会实践而言,传统提供了本体性安全的基本方式。
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递至孟子一代,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现状如何继承传统并且加以开新,孟子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孟子曾经这样描述孔子“圣之时者也”,他反对把孔子与他所处的时代割裂而理解和把握他的思想。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儒家文化的历史精髓与时代含义,正如叔孙通说的那样“与时进退”。真正地使儒家文化在大学生道德培养中发挥实际的作用,必须面对时代的根本特点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状况,不是从儒家文化经典中摘取个别章句,而是以历史的观点,时代性的方法批判和借鉴。杜维明在《道学政儒家知识分子》指出:“从发生学上看来,儒家与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以家长为标准的官僚制度和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密切。然而,即使这些根底完全被摧毁,吾人亦不能就归结说,儒家思想丧失其所有人文关切。有些当代中国学者在儒家思想理发现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代智慧,而是人文睿智的宝藏。这些人文睿智对他们存在是充满意义的,也关系到他们对现代重要间题的认识。事实上,这种可能并非空想。”
儒家文化在当代面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全球化格局下,它在知识界精英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笔者援引这样的一个事例: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对全世界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对于这些西方社会精英关于儒家文化的论述,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儒家文化有其精华,亦有其糟粕。另一方面,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时候,我们既不可以夜郎自大,亦不可以妄自菲薄。西方社会精英关于儒家文化的论述为我们更深刻的发掘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内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我们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与把握世界和从微观角度审视自身的理念与行为时,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基点现代性意义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我们追求的和谐状态,我们信仰的人本观念,我们推崇的优患意识,我们格守的力行精神等等。无一不是儒家经典所反复阐述的,自孔子以降历代大儒所躬身践行的,很多合理的原则与方法深刻地存在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
二、俪家文化为道德建设提供的可以借鉴的原则和方法
(一)注重德教的原则
尚德、重德,注重德教,是儒家文化的光辉传统。《论语·为政》有云:“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冈在这里,孔子的意思是说为政的关键在于德教。《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可见,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的措施中置于何等重要的地位!这就为我们进行当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历史文化佐证。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他在《论语·颜渊》中指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风,必堰。”网说明教育者自身的品德对受教育者品德起着导向作用。
(二)注重实践的原则
重实践是儒家文化思想中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孔子那里表现出强烈的理性实践精神。“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后来儒家虽对人性看法各有差异,但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十分强调实践在人们“复性”、“成性”中的决定作用。在孔子那里,人的品德如何,不能只闻言而不观行,行才是结果。
在德教方法上,儒家文化强调理性认识与实践并重,倡导体验、实践。所谓“躬行力究”、“体用浑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方法论说。学、间、思、辨讲的是道德修养,笃行讲的是坚定不移的实践。
(三)注重内省的方法
《论语·学而》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内省”是儒家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方法,意指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内心自省的方式,吸取正确的东西,摈弃错误的东西,最终达到“齐贤”的目的。
(四)注重陶冶教育的方法
儒家文化经典有着样的论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由此出发,他们一向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土”。历史上也不乏“孟母三迁、“千金买邻”式的佳话。基于环境对人教育具有影响作用这一认识,历代教育家十分注重人的陶冶教育。孔子的“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就强调教育在改变人性方面的积极意义。
(五)注重情感教育的方法
重情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儒家文化思想对人性的设计就是把人设计为一个情感本体,在孟子的人性论中,人性的“四心”即“侧隐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有三心是情,只有是非之心是理,可见儒家以人为主体的伦理道德观对“情”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感动”、“感化”、“感通”的机制,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除上述六个方面外,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还有很多,如“克己”、“内讼”、“慎独”、“修身”、“齐家”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三、儒家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基本作用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继承儒家文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儒家文化对当代道德建设的价值,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无法拒绝的历史传承,这就注定了任何道德必须以传统为前提、为基础,去继承传统,承认历史和传统对人类的作用,从而根据民族传统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动向下一代提供有关人类历史发展的范型和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