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技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技术论文

篇1

高技术产业是通过高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也是一个动态的、全球性的概念。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分别作为技术现象和经济现象,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范围和内容。“高技术”产业一词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和界定范围,但至少以下三点是相似的:

第一,所采用的定量指标相类似,多采用技术密集度指标。如R&D经费强度,即R&D经费占产出(总产值、增加值或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人员或熟练工人占全体雇员的比重等。

第二,高技术产业核心内容相对集中,即有一定的类聚性,各种界定都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医药等制造行业。

第三,OECD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和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参照OECD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和目录。

2、高技术产业的统计界定:OECD从六分法到四分法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界定的重要性日趋显著,OECD和美、英、意、加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都在高技术产业界定方面陆续做了大量工作。利用若干对高技术产业特征最具典型意义的可量化指标来界定高技术产业,最常用的指标还是产业技术密集度(或称强度)。这是因为技术密集度是高技术产业的本质特征,也是定义高技术产业的基石。

1986年OECD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选择22个制造业行业,依据13个比较典型的成员国1979—1981年间有关数据,通过加权方法(权重采用每个国家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数值)计算了这些行业的RD经费强度。最后,将RD经费强度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的6类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中知识和技术的急剧增长,各类产业的RD经费强度发生了重大变化。1994年OECD专家将R&D强度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做了进一步调整,重新计算了所选择的22个制造业部门的RD经费强度,对高技术产业重新进行了划分。这里,不仅考虑了直接RD经费,也考虑了间接RD经费,选用了RD总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和直接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来定义高技术产业。同时,OECD根据10个更为典型的成员国1973年—1992年的数据,逐年计算了ISIC中22个制造业部门的上述3项指标。结果表明,原来高技术产业群中的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仍属于高技术产业,而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和电气机械制造业则由于R&D强度已不具备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的特点,而被划归为中高技术产业。

3、OECD统计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OECD的方法是一种宏观和近似的方法。说其为宏观的方法,因为它是基于产业的方法,更多是从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大范围去考虑问题,试图对一个高技术产业部门进行整体描述,关注的是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而不考虑产业内部产品中的一些不重要的变化;近似的方法,是因为这种基于产业的分类方法是宏观的笼统的,它所依据的数据是高度综合性的,这使得一些明显不属于高技术范畴的产品也包括在高技术产业之内。反之,一些明显为高技术的产品由于其所在产业不属于高技术产业而被排除在外。因此,OECD定义方法和结果既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了高技术产业的规模。但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简单明了,基础广泛,有利于国际比较,其提供的定义、分类和目录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采用。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OECD的界定并不是依据某个国家或几类产业的指标数据,而是依据了一批典型国家的22个制造业行业进行,避免了由于一国产业结构和特点的局限性而影响高技术产业界定的正确性。

其次,OECD界定方法和指标充分考虑了国际可比性和可操作性。RD经费在产业间或国家间能够取得更为一致的定义及统计范围,利用国际间标准产业分类代码进行产业分类,如需要同某一国家标准产业分类代码进行比较和转换时也相对简单些。

第三,OECD不仅考虑了直接RD经费,也考虑了间接RD经费,避免了只用直接RD经费强度可能带来的片面性。

第四,OECD的界定方法按照不同年代RD经费强度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规律性,及时调整或修正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分类和目录,充分体现了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的特征。

二、国内高技术统计现况

1、高新技术概念的提出

我国有关专家学者从80年代开始对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也引入了高技术概念。863计划中提及的“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一般概念相近,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初始概念。此后,根据党的十三大提出“注意发展高技术新兴技术产业”的要求和中央对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的部署,原国家科委从1988年7月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它与863计划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将“高技术产业”延伸为“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将“高技术产品”变化为“高技术、新技术产品。”从此,舆论界出现了高技术产业与新技术产业相提并论的情况,高技术产业的概念也已由狭义的一般的高技术产业概念演变为广义的,包括一切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概念,“高新技术”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它有两含义:高技术是指在一定时间里水平较高、反映当时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技术;新技术是相对原有旧技术而言的,指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它并不一定是高技术。

对于高新技术的划定范围,我国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考虑到我国的客观条件,1991年国务院确定11个领域突出新技术,1997年原国家科委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共9大领域58大类327小类。高新技术中的一般新兴技术(非高技术),不具备高技术的“制高点”作用,或许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旧技术,但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却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适宜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2、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的研究

近些年来,科技部组织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小类行业技术密集度的计算,发现没有出现国外那种高技术产业按照技术密集度聚类的现象,也无法依据技术密集度在“高技术产业”与“非高技术产业”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计算机制造业、电子与通信产业中合资企业多,外国公司多,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较为接近,是人们理念中的高技术产业,但其技术密集度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而相比之下,国内的机械制造业、专用仪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制造业的小行业技术密集度普遍较高,但这些行业不论在国外和国内都未被人们看作是高技术产业。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这种计算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分属于不同发展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还不具备“明显高”的技术密集度这个典型特征。

以上几方面充分说明,在高技术产业全球化的条件下,仅根据一国的产业结构来界定高技术产业是不科学的。因此,界定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工作,只能借助于国际规范,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途径和多方案综合比较的方法,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实际。具体就是借用OECD界定的高技术产业范围,参照OECD高技术产业目录,即将OECD确定的高技术产业范围作为“菜单”在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找出与之相同和相近的制造业行业,这些行业即可大致被认定为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评判法,甄别那些内容不十分清晰的行业,剔除那些从我国的情况看明显算不上高技术产业的部分,最终确定高技术产业目录。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菜单”和我国相关产业相对应。因为OECD的高技术产业分类目录采用的是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第二版,而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94)在修订时参照了ISIC第3版。所以,两者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无论就产业的大、中、小类别的划分,还是彼此所包含的内容大多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操作上要做的事是使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与国际产业分类(ISIC)第2版尽量等效。

3、高技术统计的开展

①省市高新技术产品统计。广东省于1989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高技术产品调查制度,随后江苏、北京、辽宁等省市都开展了基于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但由于各省市的标准缺乏可比性,省市之间无法有效地进行比较。

②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依据美国等国对高技术产品的划分标准进行出口贸易统计,科技部和海关总署合作已进行了多年统计,1999年科技部又重新制订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这项统计对反映我国高技术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计。90年代初,我国陆续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了统计,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④国家级科技计划统计。80年代中后期以来,科技部陆续在全国组织实施了包括国家级攀登、863、攻关、火炬、星火、成果推广计划项目调查,对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进行了动态的跟踪。由于项目调查的局限性,难以从总体上对高技术产业总体状况进行描述。

三、我国高技术统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高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区别——和国际的不可比性问题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倡导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政策需求,有关部门将高技术扩展到高新技术,并进行相关的统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应看到高新技术概念与高技术概念相比,其涵义有很大的扩展。高新技术的这种提法更偏重于新技术,其范围是按照某些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划定的。其产品统计的范围定为凡是与某些科学技术有关的产品均列为高新技术产品,也就是将按照嫁接、引入新技术生产的,或通过购买的新设备、新机器所生产的新的最终产品均列为高新技术产品,而并不涉及这些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中间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其统计结果,往往过高地反映(或者说估计)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状况;从统计上比较,与国际标准有着很大区别。

2、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调查制度的问题

基于产品的形式对高新技术进行统计,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统计标准。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采用国际上普遍承认的OECD基于产业的形式对高技术进行统计的方法,并逐步淡化“高新技术”概念,统计分类和基本指标逐步与国际高技术统计标准接轨、一致,是我们今后必然的选择。

根据我国当前的科技统计现状,和现有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可以在现有各省市高新技术产品统计的基础上,科技部根据1999年制订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在全国范围内基于产品的形式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常规性调查,避免各地自行其事,各按各的高技术产品目录统计,统计结果互不可比,水分极大,最后莫衷一是。同时,要跟踪国际高技术统计的发展趋势,采用国际规范,基于产业的形式对高技术进行统计,按相应的国际标准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这样才能适时并且全面地、科学地和准确地反映我国高技术发展状况,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较为完备的数据、信息,避免统计评价走样,产生误导。采取这样的双轨制的统计方式,是当前形势下高技术统计一种比较稳妥的过渡方法。

3、我国科技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

现在,随着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统计标准国际化是科技统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现行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是一个多主题的综合性科技活动调查制度,这和国外RD统计和技术创新专项统计调查制度有很大的区别。RD投入统计不是按全成本核算口径计量,RD活动的间接费用没有分摊到RD活动中去,使我国RD投入水平较实际发生明显偏低,很难采用一整套RD的年度系列数据对高技术进行评价。

关于高技术统计的评价标准,将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或将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标准是不科学、不适宜的。技术开发是我国特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统计概念,泛指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活动,包括企业内部RD活动,以及运用科技成果对已有产品、材料、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装置等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进的活动等。由此可见,其含义比RD活动的涵义大,统计范围广,其人员统计包括了大量的一般职工,经费统计包括了购买一般技术的费用,甚至包括购买机器设备的费用。采用技术开发统计数据作为评价高技术的标准,往往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技术开发的涵义与高技术的评价标准是不对称的,使用类似技术开发等指标作为判别高技术的标准不适宜的。按照这些统计标准进行高技术统计评价,所带来的误差是难以克服的。

高技术统计评价是整个科技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科技统计有着密切的关系。若不将我国的科技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仍将科技统计框架基础停留在技术开发或涵义宽泛的科技活动等模式上,或者不能获得RD的质量较高的系统性数据,势必影响在原始、基础数据层次上对高技术的统计评价。切实加强整个科技统计的基础工作,是作好高技术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1、《中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从高技术的涵义出发,其统计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RD)状况

篇2

(一)广西高技术产业总体概况。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单位有176家,主要分布在合成材料及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五大行业。从近几年看,广西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企业数、总产值都分别占广西高技术产业总企业数、总产值的80%以上。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4.05万人,高技术产业产值为98.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变价)7.28%,比2002年增长23.0%。已经成为广西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之一。

(二)广西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广西高技术产业企业数由1998年的163家增至2003年的176家,从业人员数基本保持稳定。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3年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为98.11亿元,比1998年增长107.5%,高于同期广西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增幅34.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21.5%,高于广西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同期增幅9.3个百分点。

(三)增加值总量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从高技术产业总量排位及所占比例看,2000-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不变价)、增加值在全国排位处于下游水平,在第20位以后,仍停留在1995年的位次上。2000~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为0.69%、0.72%和0.66%、0.57%(见表1)。

表11995-2003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总量表

二、广西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分析

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是在一定的科技支撑环境下,通过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活动,反映出的科技投入、产出、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程度,以及科技潜力的综合水平。分别从R&D活动人员投入和R&D活动经费投入两方面对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贡献来分析广西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产出(见表2)。

表2各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情况

通过对连续五年来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99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R&D活动经费投入产出最高,其投入产出比为1:73.6;2000年次之,其投入产出比为1:69.9;2002年投入产出最低为1:38.6。2001年每个R&D活动人员创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最高为455.61万元;其次是2000年,平均每个R&D活动人员创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02.61万元;1999年平均每个R&D活动人员创造的增加值最低为174.46万元。2002年平均每个R&D活动人员创造的增加值最低为388.23万元。从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广西技术产业R&D人力和经费投入规模偏小,由于广西高技术R&D投入的整体规模不大,因此广西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规模也相应偏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附加值较低,由此导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不强,与全国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

三、广西高技术企业效益分析

(一)高技术产业企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呈逐年增加之势。高技术产业人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由1998年的11.15万元/人逐年增至2002年20.99万元/人,增长了88.25%;人均增加值由1998年的2.91万元/人,逐年增至2002年的6.32万元/人,增长1.17倍。高技术产业产值利税率(按总产值(不变价)计算,下同)由1998年的7.13%,逐年增至2002年的11.68%,增加了4.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其收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广西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益能够保持逐年增长且好于工业,反映出广西高技术产业依靠技术进步求发展,其效应正逐步显现出来,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销售利润率分析。广西高技术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反映出高技术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1998年广西高技术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较低为3.33%,从2000年以来增长较快,到2002年销售利润率为9.20%,表明近年来广西高技术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收益的能力不断增强(见表3)。表3广西高技术企业的销售利润率

(三)收益率分析。高技术产业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高收益”。据统计资料计算,2002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4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与1998年相比,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上升了11.5个百分点(见表4)。这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的“高收益”特征日趋明显,并有上升趋势。不断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来推动广西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表4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

四、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p;(一)对国民经济贡献不突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是衡量工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统计资料计算,2002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当年价)占广西制造业产值的6.3%,低于10%的全国平均水平;广西高技术产业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也很低,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产值(不变价)占全国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仅为0.35%;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04%,即高技术产业对GDP的贡献较低,低于全国的平均值1.5%的水平。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的产值规模不高,高技术产业生产质量和水平不高,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的特点尚不明显。

(二)研究开发强度低,技术密集度不高。高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先进性。R&D强度是国际上公认的用来衡量技术密集度的指标之一,也是国际上用来划分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来,广西R&D经费占GDP比重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且排位靠后。2002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0.03%,低于全国水平。广西研究开发强度低,技术密集度不高,主要表现为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人员强度不够。2002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为6631万元,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2.6%,而发达国家为5%以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相差甚远。技术、人才、资金、设备是高技术产业的基础条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有人才资源的支持。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人才就显得更加重要,高技术的发展速度越快,知识陈旧率就越高。2002年,广西科技人才密度指数达到5.7%,从事R&D活动人员仅占科技活动人员的28.7%。人才是高技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广西高科技人才不多,而且近年来有高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从高技术产业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经费的投入机制。

(三)企业规模小,且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2002年,广西高技术企业中,18家为大型企业占全部高技术企业总数的10.78%,而小型企业共125家占74.85%,因此基础技术、关键技术落后,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广西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表现在高技术产业内部差异较大。从广西高技术行业分布看,1998年到2003年间高技术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且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从这些方面分析,广西高技术产业的行业分布决定竞争性弱,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了一些高技术产业同其他产业关联效应较差,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不明显。难以实现通过高技术产业装备、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四)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偏低。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效益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劳动生产率是产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劳动者积极性及创造性等的综合表现。按人均增加值计算,2002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6.32万元/人,其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人均工业总产值为30.67万元/人,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只有1.49万元/人。这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不仅目前不具备“高收益”特征。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很难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来推动广西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五)自有知识产权少,科技产出能力弱。广西高技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知识产权意识差。2003年全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数仅为55项;拥有发明专利数14项,且集中在极少数几家企业。科技产出能力差,200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的科技项目数共136项,新产品开发项目为79项。由于科技投入的明显不足,造成了广西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少,目前广西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不足20%,无法满足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六)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待完善。广西高技术企业仍存在机制不顺的问题,产权关系不清,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资源配置不合理,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力度较小且不配套,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主体。从高技术企业的外部环境看,尚未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环境。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其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仍处于一种分散状态,很难开发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机制尚未建立,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和相关政策不健全,出台的一系列鼓励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的财税政策和信贷政策,但贯彻落实没有完全到位。

五、发展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建立有利于高技术成果化的机制。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不仅需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力协同,而且涉及到政策制定、人才培训、资金筹措、标准规范、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等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有经济、科技、教育、财政、金融等部门大力协同,建立“科技———经济”整体发展计划和政策。建立有利于高技术成果化的机制,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鼓励科技人员依靠科技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高技术企业,促进高技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转化周期,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广西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NextPage]

(二)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增加高技术产业中的科技投入。目前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过于单一,设立创业板块融资市场迟迟未能实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创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阻碍了高技术企业的迅速成长与发展,成为制约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自筹为主体、金融部门为支撑、广泛吸纳民间及东部地区和海外资金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特别要多渠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融资问题是高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要使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发挥其引导性作用,要通过建立规范的担保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筹措更多的发展资金,从而不断完善服务于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三)加强科技创新,突出重点和特色,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全面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上,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力争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充分用好国家现有的扶持政策,努力抓好既有基础和优势、又有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高技术产业,努力培育并形成若干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要推动企业树立信誉意识和法律意识,以此带动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科技型企业能够从小到大,自主、自律、自强地发展,提高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担负着直接

组织、引导和促进作用的特殊使命。制订高技术产业政策是国家扶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高技术产业政策指明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和目标,并能促进产业的顺利、有效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收扶持政策、信贷扶持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高新技术开发区政策,技术引进政策等。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做好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应进一步从财税、金融、贸易等主要方面,完善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环境,特别是培育适合于多元化的高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加快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制建设,形成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有助于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信息的交流与集成,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不断转移和优化组合,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成长。此外,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篇3

0序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和实力,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正推动着国家竞争力的飞升。在这个全球竞技场中,为了迎接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各个国家纷纷完善和加强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营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中,国内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发现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抢占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一、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键资源,能使企业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及稳定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表现形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能力(优势技术与专长)、核心管理能力(成长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

核心竞争力按其具有相对垄断性,在企业中占有核心地位,且能独立运作的竞争优势分类,有六种表现形式:

1、技术型企业。其竞争优势是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核心专利技术、垄断性原材料和技术、知识、技能领先的人才。

2、文化型企业。其优势体现在富有不断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其带领的团队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3、渠道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遍布销售区域的网络渠道。

4、品牌型企业。其优势是基于信誉基础上的强势品牌。

5、资金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可供运作的雄厚资金。

6、规则型企业。优势体现在拥有门槛很高的技术标准、市场运作规则、独占的生产、经营许可。

(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2、积累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过程中,以特定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由小到大,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合成逐步积累整合形成,往往要通过较长时间实现和培育。

3、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组织结构高度融合,是相关管理理念的复合体,是建立在企业内部长期学习、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的专长,稳定性较强,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性。

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难以与企业分离,它所包括独特的技术技能、生产技巧、操作诀窍等技术特性,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的特殊的组织组成、经历经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市场营销的烙印,是企业技术特性与组织特性的复合体,难以轻易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了解、冒牌、仿制或获取。

5、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为人们所感知,但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或表征,更无法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进行买卖或交易。

6、延展性。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是母体、是核心,有溢出效应,可使企业在原有竞争领域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相关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获取该市场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7、动态性。从客观上看,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资源、产业、组织管理模式及环境动态等因素高度关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时间形势的变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会发生动态发展演变。

8、整体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所有基本要素协同动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核心竞争力决定其产业发展的深度。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免于为求短期利益而导致陷入战略性误区。

2、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3、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立是在企业内部长期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专长,因此,它不象某项具体技术或产品那样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仿冒,对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持久性,而且会对其它企业造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或门槛。

4、核心竞争力对目前全球持续的企业再造、兼并、合并浪潮及动态联盟(包括虚拟企业)具有特殊、关键意义。企业只有在重组、联盟过程中积极优化组合各自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并将其综合集成为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双方或多方盈利,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5、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武器。企业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建立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可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WTO背景下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名优产品的大量涌入,国内企业市场流失相当严重,造成了对整个企业群体巨大的冲击和压力。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处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内企业要做大做强形成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入世后,我国企业将改变以往国内单一的不同类别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在国内市场上同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直接与国外企业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相比而言,众多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会遇到国外名优产品和国外资本进入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将会在“内销不利、外销不能”的逆境中承受不住国外同类企业的重撞而出现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落后,在经营理念和管理创新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特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尚未培育起来。为此,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我国企业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效益一直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的。加入WTO后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在一定领域内生产、经营的特色和优势,拥有相当数量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从现在做起,经过一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企业将会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在较量中迅速衰败下来。(三)国内企业要想有效地应对我国“入世”后新的环境,必须下大气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及相关企业的大量涌入,国内企业不仅面临与国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还要同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依托原有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显得十分微弱,自身在产品质量、功能、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缺陷表现得相当突出。为此,要想使国内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强化产品的质量、技术、服务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有些企业虽然是世界500强,但名次比较靠后而且有些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还有的是我国历史形成的垄断行业。一旦我国向国际完全打开市场,关税减到零,这些企业恐怕就难以与世界真正的强手较量,小企业所表现出的弱点就更加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严重不足。

(一)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由于地方宏观调控缺位,我国一些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政府又无力注资,这些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一些在我国可以称之为大的企业,有些是政府保护的企业,长期受旧体制的影响管理流程相对显得比较散;有些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企业,由于急于并购一些企业、在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也比较散。

(二)企业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我国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比质量差、科技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上不去,出口数量大、创汇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竟争主要靠低价格策略。随着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竞争,我国产品面临着新一轮竞争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国家投资为主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科研经费大部分投向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企业投入很少,影响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由于受传统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的影响,尚未成为真正的科研开发投资主体,对科研开发投入很少,有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投入。

(四)企业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至今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五)企业人员素质偏低

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大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虽然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但创新力度不够。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六)企业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对企业未来几年、几十年发展方向把握不准;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准备不足;对潜在市场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四、积极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加快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竞争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地重塑微观动力机制。

(一)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人才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家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管理,制定企业战略,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因而培养、塑造合格的企业家,健全企业家的独立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2)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特别是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二)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尤其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通过自主研究,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基业常青。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因此管理方式也有些差别,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四)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品牌已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品牌一般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繁荣。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重视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以及实施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系统教育培训等。

(五)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其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积极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六)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战略能产生核心能力。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化”。所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要关注和服务企业所要面对的顾客群。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

五、结语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的企业在加入WTO后能否最终获益,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提高应对能力。重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是企业得以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Prahlad,C.KandGary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1990.

[2]王方华,吕魏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西林.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企业报.2002,02.

[4]和炳全.企业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J].经济问题探索,2001,(3)

篇4

随着天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将为服务业尤其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技术服务业带来巨大需求,促进高技术服务业规模不断增长。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在服务业领域的深化应用,将有利于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服务业改造提升,形成更多高技术服务新兴业态,此外,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能够进一步催生更多专门从事高技术服务的交易主体,增强有效竞争,为进一步扩大高技术服务业整体规模、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供支撑。

2加快高技术服务业模式创新步伐

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使高技术服务虚拟化、网络化成为可能,可以更加高效地整合各类资源,通过网络和远程系统完成服务交易,打破产业结构和空间限制,缩短服务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促进高技术服务业模式和业态创新。

3增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活力

一方面,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将有利于打破高技术服务领域行业壁垒,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进入高技术服务业领域,有利于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技术服务业开放水平,有利于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同时,加快促进天津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高技术服务业“走出去”和开拓国际市场,抢占新兴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发展制高点。

二、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天津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1完善发展载体一是加快建设产业园区

依托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园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高技术服务业专业化园区为核心,建设一批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制定和完善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出台相关扶持措施,集聚要素资源,促进高技术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企业主体。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制定天津高技术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标准,在项目安排、资金融通、人才引入和企业上市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加快培育高技术服务业重点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中小型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发展环境。鼓励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与服务主体之间的需求对接,利用电子商务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培育和形成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三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结合天津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优势以及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趋势,在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等领域精选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完善产业链条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好项目,重点推动、分步实施。

2强化支撑体系一是健全支付体系

大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天津设立运营中心和分支机构,开展各种类型支付服务。积极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开发新型电子金融及其衍生服务,增强在线支付和移动支付服务功能,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安全易用的支付平台。深化高技术服务交易在线支付和移动支付应用,加快制定跨境电子商务在通关、结算、退税等方面政策标准,培育相关服务企业,提高对高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天津金融创新优势,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融资方式,探索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技术服务领域。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探索建立面向高技术服务业的在线融资平台,形成多元化的高技术服务业融资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建设交易保障体系。建立高技术服务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制度,加强信用管理。鼓励专业机构开展网上安全认证技术开发和应用,增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数字认证、数据恢复等安全服务功能。加强高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相关电子凭证等方面技术创新。建立交易保障机制,为经营主体和消费主体提供在线交易纠纷处理服务,逐步形成安全、可信的高技术服务电子商务交易保障体系。四是探索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密切关注高技术服务领域前沿动向,加强与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化协会、标准化研究所的交流合作,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自主知识产权参与行业、国家、国际标准的制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

3深化重点领域应用研发设计服务

依托天津新能源汽车、大飞机、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工业设计领域,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勘察设计等建筑设计领域和物联网、高性能计算及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研发设计服务领域优势资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研发设计服务采购及外包,通过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信息技术服务。建设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电子信息领域的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提供线上免费对接服务以及金融配套、技术服务招投标、集成解决方案定制等线下增值服务。鼓励有实力的高技术服务企业,建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电子商务促进转型发展,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提高服务价值增值能力。依托东疆保税港区、武清区等区域,建设具有信息展示、电子交易、电子结算、贸易融资和通关、退税等功能的高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为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对外贸易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进一步扩大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出口规模,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数字内容服务。依托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等发展载体,整合数字内容服务领域上下游企业资源,建立数字内容服务集中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深化数字内容服务领域电子商务应用。鼓励相关企业建立数字店铺、数字作品交易平台,大力发展数字音乐、在线电影、电子图书、动漫游戏等数字内容网上交易服务,利用电子商务扩大信息消费规模。

篇5

区域优惠力度大、层次多,产业优惠相对较弱且导向不够清晰。目前,21个大类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也体现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但产业税收优惠过于偏重对利润的调节,特别是区域普惠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导向功能。

税收激励政策较多偏重于创新结果而不是扶持创新过程,影响了税收政策的效果。如:企业已被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或研发形成科技成果转让时,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扶持科技产业化的间接税收优惠政策受制于各种因素无法充分落实;因居民管辖权、税收抵免等因素的制约,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部分成为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收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现行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几乎散见于现行税制的各个税种,但都具有特定的适用条件,如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与区外企业税收待遇不一致,影响了企业的公平竞争。对科技企业采取增值税、进口环节税等优惠政策,影响了增值税制度的规范,也存在替资及财政支出等问题,越位严重。而对科技基础研究、风险投资、产学研结合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特别是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实施需要主管部门对优惠主体进行认定与管理,存在一定的政策“博弈”现象。

税收政策选择

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引进设备与技术、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等是市场主体增强核心竞争力、追求高收益的成本,应由市场机制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政府不能替代企业进行市场决策。税收扶持政策只是鼓励企业发展高科技的“引子”,着重要为企业创造公平创新的税收环境。

改革和完善主体税种,增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适应性。

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外购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仅可以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和设备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当前应认真总结增值税转型在东北地区与中部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试点的经验,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总体态势,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拟议中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将对现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予以规范,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所得税低税率,以充分体现企业发展高科技对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补偿的需要,在淡化区域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同时,强化以产业优惠为主、辅以区域优惠和兼顾社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体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研发和增加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由于高科技园区主要集聚的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因此,高科技产业将成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得益者。

规范税收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高科技产业发展、企业技术进步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企业技术开发费、设备更新、创业投资以及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能力,促进“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更好地体现税收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精神,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具体税收政策,促进了企业公平竞争和技术创新。

一是积极运用间接优惠方式,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如:借鉴国际经验,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亏损弥补、费用扣除等多种方式,将企业计税工资税前扣除限额统一提高到人均每月1600元;对企业当年的研发费用支出实行150%的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不足抵扣部分可在以后5年内结转抵扣;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按计税工资总额的2.5%实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单位价值超过30万元的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措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本,有效地激励了高科技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

篇6

以高技术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高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技术群体化。高技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多技术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相关联性。由此,高技术企业需要多种知识、多种学科的技人才共同合作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技术发展高速度。高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有的只有短短几个月甚至是几个星期,高技术产品更新周期短,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高技术企业在技术更新与技术创新方面立足于行业之首。

(3)高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一般占销售额的10%~30%。同时,高投入带来高风险。这里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4)高技术企业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高技术企业技术变化快、市场变化快、发展速度快,要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高技术企业必须比传统企业更注重获取外部信息及内部相互之间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沟通。

2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在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营销观念创新不够,不能满足高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技术及其产品往往需要企业打破传统观念和做法,通常是技术上的发展和变革先于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首先开发出新产品,然后通过引导需求,最终使产品为市场所接受。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更需要创造市场。

(2)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把握不够,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但是常用的市场预测技术和方法是针对传统产品特性设计的,往往不适合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激进的、不连续变化的,这使企业对潜在市场规模的预测很困难。高技术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原有产品极易被新技术淘汰,很多高技术企业不能领先竞争对手推出更新的产品,或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面临极大挑战。

(3)自有营销网络不健全,渠道过长,使企业产品价格失控,信息反馈和沟通不及时,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及市场需求的把握。而且过长的渠道影响信息的反馈和沟通,从而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这些都直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

(4)市场营销部门组织结构不理想,营销人员的专业营销素质欠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密切联系和信息沟通不够,重技术,轻营销,没有真正的整体技术营销。一是营销管理者的素质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如培训教育、技能、考核、岗位竞争、培养与企业共命运的个性、激发人的创新与进取精神等等方而做得不够。二是没有组合选配好人员。其关键在于没有寻找到最佳组合发挥人才整体效能,不能做到取长补短,配好岗位,选好搭档。随着科技进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越来越广泛,产品营销中“一条龙服务”、“多角供需关系”,往往因为缺少各类专业人员配套协作而共同完成。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引导和市场拓展。

3对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的建议

3.1价值主张和价值网的营销创新是根本

价值主张,即给重要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网,即有效地为选定的细分市场服务所必须的活动的跨职能协调,包含基于4Ps的差异化。但他不只包括营销,还包括对其他职能(如R&D、运营和服务)进行差异化。价值主张和价值阿的创新是营销创新是根本的方面。

3.2整体营销极其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一次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和技术革新都隐藏着大的商业机会,催生一批新兴企业,使传统企业所积累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当代IT技术的迅猛进展,整体营销的出现是必然的,互联网的快速变化使企业的许多营销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进展,企业追求的不应是量的改变,而应是对传统营销的改革和创新,而创新的方向就是整体营销。整体营销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分销商,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和分销商的关系。

(1)树立分销商市场营销观,满足分销商的利益。

高技术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应充分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协助支持分销商,满足分销商的利益需求,以提高市场营销效果。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应经常派遣营销员到分销商网点协助工作,安排商品的陈列,举办商品展览会,训练销售人员等。第二,企业应进行密集广告宣传。一般来说,分销商比较愿意接受已经在进行广告宣传的商品,第三,营销企业对分销商的资金支持。一般来说,许多营销企业采用售后付款或定期付款的办法,这样有利于解决分销商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第四,营销企业应根据分销商的推销业绩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2)树立最终顾客市场营销观,满足并创造目标市场的需求。

3.3处理好变革型营销创新和渐进式营销创新的关系

变革型营销创新相对于渐进式营销创新来说对营销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充分利用与潜在顾客、潜在竞争者或未来技术的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营销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应当采取更具探索性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新的营销模式。企业高层管理者要认识到打造有利于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的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文化会激发员工和管理者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篇7

一、高技术企业及其特征

高技术企业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形成的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1.技术创新是根本。国内外高技术企业经营实践表明,高技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技术创新能力,它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缩短研发周期,并进行二次技术创新,大量开发节能、高效、实用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凸显高技术企业较高的科技含量。

2.研发资金是保证。资金是高技术企业流动的血液,稳定的财务状况和雄厚的财务实力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基础。在高技术企业中,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市场的开拓、生产规模的形成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作保证。因此,巨额研发投资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由国家扶持和企业承担的研发投资,以及各种风险资本和企业资本是高技术企业研发资金的主要来源。

3.人力资本是灵魂。高技术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高度密集型企业,是一个大量高科技人员的集合体,他们掌握先进技术,是高技术企业的重要资产。同时,它又是一个快速将高新技术转化为产品的企业,其员工运用其知识存量进行创造性工作。高技术企业往往通过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员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实现知识高效转化。

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

1.知识创新是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的发展使物质形态的资源更易被替代,知识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对高技术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大量学者认为企业的知识和其创造知识的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关键的竞争性资产。但是,知识是一个具有较强时间性的变量,其更新和淘汰的速度更快,特别是在动态复杂环境的竞争中,一个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但却不一定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应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能力,表现为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

可见,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基础是静态的,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决定于由企业知识基础所决定的知识创新。随着竞争环境不断凸显的动态复杂性,知识创新被视为企业所必备的竞争能力,是高技术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

2.人力资本是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源泉。通过文献回顾和思考,可以发现企业人力资本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关于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产出影响,许多学者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因为拥有高技能、高知识水平员工的企业拥有更多的诀窍,有可能开发出新的理念及技能,并且企业高水平的人力资本能够使其更加容易地获取和消化新的知识和技术,解决新的问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本能使其拥有更多的知识、技术资源,能更加容易地获取和消化理解新知识,最终更加有利于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三、知识创新下的人才战略

知识创新是高技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本又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在知识创新的背景下,高技术企业有必要采取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人才战略。

1.提高人力资本的开发水平。企业中个人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越多,就越有可能产生新的知识和创新。高技术企业要通过建立和扩充具有高水平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员工队伍,使企业拥有高度专业化知识、技能、能力和经验,并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同时,企业不仅要对其人才储备库扩容,还要对人才库的存量资源的质量和流量进行监控。在创新人才甄选的基础上保证人力资本的稳定性,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比率;在保证动态和静态人力资本存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时的通过人力资本开发投资来实现企业知识的创造。

2.加强高技术人才的激励管理。企业员工的态度和价值观在企业创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要实现知识创新导向的激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创新导向的考核与奖酬制度,经常进行业绩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对员工的职位、工资、福利待遇进行调整,企业还要充分了解高技术人才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的上升道路和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使其尽可能地施展才能和发挥潜力,保持不断的进取心。同时,还要设计有吸引力的长期契约承诺,构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塑造共同的使命感、认同感及价值观,努力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并通过加强企业学习来达到激励的目的。

3.重塑创新导向的制度结构。有效的制度结构安排是知识创新的制度基础,它为企业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必要的途径,高效的制度结构设计能够大大改进企业内信息交流的效率,减小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阻力,有利于新思想的产生,促进企业的知识创造。因此,高技术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创新导向的有机式制度安排,实现工作设计的方式从序列式向同步式的转变,同时还要体现出对人力资本权益和地位的尊重。

4.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高技术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往往更看重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并非是其待遇的高低。这些企业都能为科研人员配备较先进的实验室,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后勤保障,这一措施能满足很多研究人员的科研成就感。

参考文献:

篇8

学术界对创新活动产出的衡量并无统一标准。Zhang、Zhang和Zhao[19]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刘凤朝和潘雄锋[20]选择发明专利授权数、新产品产值和论文数作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产出指标;项本武[21]用专利申请数衡量中国工业的创新产出;肖丁丁和朱桂龙[22]利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表征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出。总体上,学者们倾向于用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的创新产出。鉴于中国的专利申请费用高、流程复杂、占用时间较长,很多学者认为专利数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全部成果。同时,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中的企业以制造类企业为主,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新工艺、新设计等往往体现在新产品制造过程中,因此本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

3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创新开放性。针对当代全球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特别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创新开放性视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首先,自2003年Chesbrough、Olesen和Kjaer[23]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以来,“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公司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验证,同时人们发现创新活动既可在公司内部进行,也可在公司外部进行。其次,从产业动态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能力互补、文化相近、目标协同的不同创新主体进行开放式交流,有助于增加跨组织网络的创新产出、降低高昂的协调成本、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24]。再次,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讲,进行开放式创新的企业通过有效整合内外创新资源,能够快捷、高效地积累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最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产学研合作等开放式创新被视为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Laursen和Salter[25]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且外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与企业的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陈劲[26]的研究证明:开放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和整合内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降低企业技术创新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本文用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表征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在研究样本中,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包括4项内容:对境内研究机构的支出、对境内高等学校的支出、对境内企业的支出和对境外(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企业等)的支出。2)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技术学习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显著特征。首先,基于后发国家的基本现实,中国很多企业以引进技术为重要的技术来源,而引进技术学习与消化吸收的努力程度对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进而获取技术能力至关重要。其次,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多元化的技术学习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再次,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从外部获取技术并积极开展技术学习能实现新技术迅速投入规模生产。组织学习理论也认为,从企业外部获取的技术与企业内部现有的技术实现整合,可扩大企业的知识面、形成规模效应和重组效应,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Ahuja和Katila[27]研究了技术获取、学习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认为企业获取知识基础绝对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其创新产出的增加,非技术获取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当然,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与其创新产出并无紧密联系,如Lee[28]以及Love和Roper[29]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对其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不过,笔者认为,Lee等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特定样本得到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将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学习努力程度,主要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意愿;二是技术学习能力,主要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基础。衡量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的常用指标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技术经费支出的比值,但笔者认为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努力程度,而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只是一种狭义的技术学习,引进技术才是广义的技术学习,同时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一定伴有技术学习,因此本文考虑广义的技术学习,将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项费用之和视为技术学习经费,并用其与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就是说,企业的技术学习费用越高,表征其学习意愿越强烈。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概念,受技术装备、人员、管理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变量。为简便处理和实际需要,可用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综合地表征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本文用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即企业年研发活动经费支出额与参与研发活动人员数的比值来表征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3)企业科技活动的长期行为倾向。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行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上的长期行为倾向越明显,说明企业越尊重技术创新本身的规律,越会以科学方式管理技术创新,其技术创新绩效水平应越高。一般说来,企业的研发性固定资产投资是其科技活动长期行为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以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形成固定资产的价值占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比值作为反映其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的指标。企业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得到王小明[30]等学者的证明:对传统产业设备进行改造可以改善企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生产工具和工艺的技术水平。中国传统产业中的行业多为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该产业领域内研发设备投资应对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4)政府支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措施。依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补贴拨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种形式的政府支持。当然,学术界对政府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有些学者认为,政府的税收优惠等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31],并对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有积极影响[32]。但另一些学者认为,政府的研发补贴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大规模企业的研发活动有负面影响[33];Wallsten[34]认为,政府资助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企业的私人研发投资,从长期看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增长。本文用企业得到的、来自于政府的补贴收入与减免税总额之和与企业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衡量政府支持力度,探究政府支持力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内在关系。5)控制变量。为了更准确地估计上述4项主要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如下4项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用企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数表示;劳动者素质,用年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表示;科研人员比例,用年从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所占比例表示;企业所有制形式,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企业)赋值为1,内资企业赋值为0。

4结果分析

利用Frontier4.1软件对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随机前沿分析。首先检验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作为随机前沿模型函数的适用性。建立原假设H0:式(9)中的系数βkk、βll和βkl均为0,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用于本文的实证研究。根据Coelli等总结的假设检验方法,本文运用LR(likelihoodratio)检验法检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作为随机前沿模型函数的适用性,检验结果如表1。表1中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分别为无时滞、时滞1年和时滞2年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不考虑影响因素)。由表1所示的检验结果可知:各模型的广义似然比均大于对应的1%显著性水平下的自由度为3的χ2分布临界值,据此可认为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合分析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原假设,即适合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效率分析。从表2可看出: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γ值均大于0.8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产出与前沿面的偏离具有包含技术无效率的复合结构,且主要由技术无效率引起,也说明随机前沿模型适用于本文的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η值为正,且至少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非效率指数随时间推移不断递减,即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表3列示了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否考虑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均值都在40%~50%之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及政策的带动下,国内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加强了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大了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力度,但总体来说这些投入并未有效转化为创新产出。表4列示了考虑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无时滞、时滞1年和时滞2年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的回归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γ值均大于0.9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无效率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未达前沿面产出水平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具体分析各因素的影响。1)企业的创新开放性。模型4和模型5中企业创新开放程度变量(Openness)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内在没有时滞或时滞仅为1年的情况下,提高企业创新开放性并没有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反而引致效率下降。模型6中其回归系数为负值,但也未表明企业创新开放性对其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该结果虽然没有验证很多定性研究的普遍结论———企业的创新开放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揭示了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事实。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3条。一是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都具备基本的技术能力,会采取开放创新形式(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其创新内容往往涉及基础或应用基础知识,或为企业建立技术储备。特别是上海经济整体进入转型期,传统产业正在经受产品和技术升级的“阵痛”,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换代特征。这种创新活动对短期的新产品产出没有实际贡献,甚至当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衡量指标时企业的短期技术创新效率会随着合作创新投入的增加而下降。二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其中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产业链长,从布局开放式创新活动到产生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的周期较长。也就是说,从投入经费开展开放式创新活动到产生创新绩效存在时滞。三是目前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水平整体不高,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业开展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机制等都在探索和磨合过程中,故短期内难以产生有效的创新产出。基于上述分析可得以下结论:第一,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创新开放性并没有为其带来短期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企业创新开放程度的提升反而引致短期技术创新绩效下降;第二,在时滞为2年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为正,说明创新开放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显著推动作用至少在2年后才可能显现。2)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6中企业技术学习行为中的技术学习努力程度(Learning-effort)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企业提高技术学习努力程度有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该结果符合研究预期,也可得到相关研究文献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探索性学习过程,不论是引进,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消化吸收及改造,都是探索性技术学习的重要方式。与前20多年成套引进技术进行生产装配制造的发展模式相比,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今天引进的不再是生产装备,更多的是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今天的消化吸收不再是对生产装备技术的学习,而是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探索性攻关;今天的技术改造不再主要是厂房和装备的建造,更多的是关键技术环节的更新和研发装备平台的升级。这种技术创新活动构成了“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学习过程,自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当然,由于技术学习需要时间,因此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变量(Learning-effort)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在时滞2年(即模型6)的情况下显著为正、在无时滞(即模型4)和时滞1年(即模型5)的情况下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企业对技术学习要有恒心、耐心,要持之以恒,要将技术学习投入视为长期投资。从表4还可看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企业技术学习行为中的技术学习能力(RD-intensity)的回归系数至少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前文已提及,研发投入强度是企业创新行为的综合反映,即体现了企业在战略上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视,也表明企业的各类研发项目可获得更多资源,还说明了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基础。研发投入强度的加大有利于技术创新及技术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及技术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出,最终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3)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模型4~模型6中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变量(Long-RD)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行为的长期倾向越显著,其技术创新效率水平越高。该结果既充分验证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长期特征,也体现了其技术资本密集的特点。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性较高的企业容易发挥人力和资本的优势、发挥经验曲线和规模效应的作用、有效积累知识信息和生产经验,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4)政府支持力度。模型4中政府支持力度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有助于提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本文中的政府支持包括政府的各种经费及税收减免。首先,政府支持力度增大意味着企业可支配的科技活动经费增加,为企业更为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其次,政府支持力度增大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更为有利,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最后,政府支持力度增大可进一步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创新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得到了相关文献[31]的支持。不过,也有学者发现政府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U形关系,即当政府支持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政府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本研究之所以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一方面,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整体处于转型阶段,相对于需求而言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水平整体还较低,还难以满足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尚未达到可能存在的“拐点”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降低自身投入一般来自于对政府未来支持性投入增长的预期,而形成这种预期需要一定的时限积累,本文的研究周期较短,不足以形成稳定预期。5)控制变量。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企业规模(Scale)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表明规模越大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越高———该结果与很多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内,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一是大企业的创新体系相对完备,能够满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创新系统性、体系化的要求;二是大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较强的创新实力、应对产业升级换代的更为丰富的资源保障、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大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集成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主导的技术集成,可有效推进新产品的完整研发和生产制造。模型6中劳动者素质(Quality)与科研人员比例(Ratio)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研人员占员工比例增大反而会降低。这说明,对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言,单纯提高科研人员数量或员工整体学历水平并不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目前该产业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水平还较低,科研人员和高学历人才已相对冗余,也就是说,现有的科技活动投入水平不足以支撑更多的科研活动人员及高学历人才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反而会出现人员冗余等引致创新效率下降的问题。模型4和模型5中企业所有制形式(Owner)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外资企业(包括合资)的技术创新效率高于内资企业。该结论可得到很多类似研究的支持,也符合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实际情况。从整体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而言,外资企业明显高于本土企业,它们的技术创新绩效较好也在情理之中。

5结语

5.1研究结论

第一,2008—2012年间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40%~50%之间,不论相对于理想状态值,还是相对于样本企业的最大值,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认为,全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都面临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紧迫任务。能否有效提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对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决定性影响。第二,企业的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科研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都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正面影响。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因素都与企业可支配的科技活动经费直接或间接相关。可以认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是影响当前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其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提高不显著的情况下,单纯增加研发人员数、提高学历层次对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没有显著作用。第三,产学研合作等开放式创新活动对短期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负面影响,在时滞2年的情况下才出现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在时滞2年的情况下才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长期绩效特征。第四,大企业、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高的特征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得到了显著验证。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型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地位和骨干作用,同时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篇9

(二)知识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日益明显

第一,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知识产权制度赋予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一定时间内在市场的垄断地位,确保创造者获得收益的权利,调动其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设置了主体归属、客体保护范围、权利体系、权利救济与保护等内容,激励创造者开发更多更好的新技术,最终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技术成果的转化。权利人以公开技术内容为代价而取得独占性权利,技术公开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技术成果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就可以使竞争在公平有序的法律环境中进行。

第三,知识产权制度利于企业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新技术最终要实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才能实现预期效益。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激励作用,将优秀的人才资源、足够的资金资源集中到尖端技术,实现最大的边际效益,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四,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国际合作。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屡遭国外的打压,即便是已经具备了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也会功亏一篑。像华为这一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但前不久仍然受到了思科的诉讼,有关专家认为,华为虽然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但是不熟悉国际规则,因此受到诉讼在所难免;另外如中国DVD事件,无奈地交纳昂贵的专利费,都是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保护问题

专利制度与市场紧密相联,申请一个专利就意味着占有这个专利技术的市场。当前,我国公众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据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1998年,我国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外国专利申请占有很大比重,如计算机领域的占到70%;医药特别是西药的原料药占到70%以上,生物技术占到87.3%;通讯技术占到92.4%;半导体占90%。以超导为例,我国的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与美国、日本两国相当,而申请的专利仅占这一领域国内专利申请的20%左右。我国大量的科研成果都只注重而不申请专利,发表了论文就等于公开技术秘密,将辛苦的研究成果无私贡献给了全世界。另外,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专利制度保护带来了新问题。比如美国孟山都(Monsanto)大豆案,孟山都培育出新品种的大豆,并据此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提出申请了64项专利保护的请求,保护其发明的“高产大豆”。如果其专利通过,那将意味着孟山都公司对所有大豆的高产品种都拥有了垄断权,并允许孟山都对中国这一野生大豆遗传资源的控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发达国家已经初步解决了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立法框架并完成了专利技术在世界各地的申请和铺设,一张高技术的专利壁垒网已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着作权保护问题

从企业文化建设到计算机软件保护以及到域名标记等等,都涉及相关的着作权问题,于以科技发展为基本推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方面的知识产权问题更是不可忽视。现代信息技术也带来新的问题。对比如对企业数据库的保护。我国着作权法参考汇编作品护,保护在内容选择上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但不保护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对于一些企业投入一定劳动、资金而完成的数据库,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对这些企业来说不仅违背公平,而且容易使数据库的数据被盗而得不到保护,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法律上应当对数据库的保护有所明确。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标记权保护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进一步开放,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领域、程度不断扩大,与商业有关以区分商品和服务为目的的表现方式不断丰富,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比如中药材企业的商标保护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抢先将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很普通的中药商标注册,从而使古老的中药大国丧失先天优势。从另一角度看,韩国”高丽参”这个商标不仅保护了韩国人参资源,而且使“高丽参”高品质的形象深入人心,为韩国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说,现代企业竞争,品牌竞争、商号竞争已十分重要。像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评估达到300多亿美元,如果企业保护好自己的商业标记权,将为企业带来资本增值效应。另外从事信息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妥善保护和管理传统的商标、商号,还必须切实注意网络环境下的域名、网络标记等新兴知识产权客体的保护问题。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最早被确认为商业秘密并加以保护的。这种技术秘密是研究开发、工艺改进等创新的结果,是技术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其特征是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以制造新产品、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竞争中,企业要想真正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必须重视,商业秘密对高新技术有效的保护。比如可口可乐的商业秘密保护,持续一百多年至今品牌价值仍是第一;MBA的大量核心芯片技术就是采取商业秘密保护。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特别要注意企业对世界高新技术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分清哪些是公知的信息技术,避免企业的重复研究,还容易造成对其他企业的侵权。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一)完善现行知识产权制度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高速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有所调整,适应社会的前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比如可以考虑将生物技术、动植物新品种的有关部分纳入专利法的保护范畴,拓宽专利的保护范围;明确商标侵权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的侵权行为方式;对因特网上的着作权有关问题,如作品的使用、付酬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新出现的网络主体即网上信息提供者和在线服务提供者在版权法上的地位与责任作出规定;对数字化权、传输权有关问题加以明确等。

(二)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保护措施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上,企业选择怎样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应当考虑几个问题,比如权利的排他性问题。专利的排他性最强,对企业的保护力度最大,但专利申请的费用最贵,对国内一般规模企业来说,也要考虑申请费用;商标也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很难保护技术本身。着作权法只保护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延及思想、产品、方法、公式、工艺等。商业秘密成本低,也没有专利权、着作权、商标权的期限限制,但商业秘密风险比较大,而且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比较困难。

第一,建立信息资源搜索机制。我们不要毫无价值地重复他人的创新过程,也不要花大量的金钱去购买已经是社会公有财富的技术,更不要花大量的精力物力去申请已是公知自由技术、无保护可言的“专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对新产品或工艺设想的产生、引进、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保护的过程中,都必须花足够的精力去检索已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文献,了解目前该技术国内外的状况,熟悉目前该类产品生产制造者各自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特征和价格分析,确定不可逾越而需要购买(或防备他人提起侵权诉讼)技术的内容,明确自己占领市场的优势、主攻方向,并超前介入未来起主导作用的技术领域,制订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和策略。

第二,培养人才,提高技术创新素质。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高新技术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员素质有明确规定,显示了对人才的重视,但还远远不够。

篇10

(2)特点。

1)使用和审美功能。艺术设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像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艺术设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艺术设计随处可见。艺术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例如,对于建筑的设计,它首先要满足于使用功能,为居住者提供空间,但是人们注重它的实用性的同时,还会提出美观性的要求,这也是人们爱美的一种体现。2)是文化的象征。当艺术设计达到一定的层次时,它就具有一般设计作品不具备的文化特征,将这些文化特征融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去,对培养学生理解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艺术设计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2艺术设计基础课对学生教育的作用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通过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创作过程中,坚持自己鲜明的个性。艺术设计不同于数理化学科,都有统一的答案,而艺术设计要的就是个性,就是与众不同,这也是艺术设计的独特之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创作,进而促进个性发展;通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坚持自己的思维,树立创新的意识,在学习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一步促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充分调动了学生身体的各个感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另外,通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的美有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切实体会到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在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原因

(1)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认知存在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甚至部分教师也因为这个原因,对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敷衍了事。艺术设计不是单纯的艺术,它涵盖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通过艺术设计的学习,培养的是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创新思维与艺术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平台,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开展的重要性,一味地排斥对艺术设计课的学习,觉得艺术设计太过抽象,不能将精力浪费在无用的功课上。从而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学生和部分老师的思想意识不够,没有认识到艺术设计对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他们存在的这种思想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端正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

(2)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创新思维发展的要求

在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课程中,部分学校仍然延续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一味地重视绘画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临摹,往往忽略了对造型和色彩的设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步入高职高专院校是异常兴奋的,但高校的教育模式是让他们失望的,设计教育侧重于理性,并利用科学形式和美学的相关规律,加强对学生色彩的训练,而现实的教学模式却造成了学生对色彩和造型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了。

(3)教学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艺术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艺术设计课程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想象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激发,对艺术设计缺乏必要的探索,甚至造成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扼杀在摇篮里,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对策

(1)转变教育的观念。

对于艺术设计而言,其发展的灵魂就是创新,只有具备了创新元素才能使设计具有生命力,进而充满魅力。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的观念,树立起具有现代性、创新性的设计意识,将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将现代的艺术设计理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堂中去,设计艺术形式的时尚性和潮流性;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要为社会服务,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促使学生接触社会,到企业中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并在自身设计的水平上,加以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以后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强化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地域特色,课程的设计要结合当地的精神信仰、生产生活等,促进艺术设计具有地域性的特色。

(2)转变教学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及时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想法,有利于教师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学生拥有自由的空间,可以选择专业方向,也可以选择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设计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结合多学科的知识,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设计语言;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要启发学生去寻找特定的机缘,选择与学生设计相关的课题,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探究性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理解、综合知识的能力,并通过探究式学习,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提高自身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设计具有独特性。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重要的地位,将创造性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全程,教师要凭借新颖的教学方式,调度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将他们带入创造性设计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保留自身的个性,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而激发创造性的想法,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着手,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掌握训练思维的方式,才能在教课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对于作品的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凭借不同的思维角度,激发创造性的火花,寻找到新的创意点,通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学生掌握到寻找不同创意的思路,进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4)实践激发创造力。

艺术设计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动手操作。因此,要利用实践的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基础课程中让学生对点、线、面及色彩等各种造型要素进行掌握,接着将造型要素和空间进行组合练习,通过平衡组合练习,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才能获得创造力。应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激发独特的思维,并将自己独特的思维通过设计作品呈现出来,从实践过程中激发创造力。

(5)保持个性的独创,激发创造力。

艺术设计课程的学习离不开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往往能激发创造力。在教课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独特想法不能轻率否定,要给予学生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个性教育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加入一些培养学生个性的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要鼓励学生设计独创作品,在课程中加入培养学生思想观念的内容,激发他们大胆创新的思维,鼓励他们积极捕捉生活中的突发灵感,利用突发的灵感创造出的作品才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独创和捕捉灵感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高点。

篇11

关于教师的职称论文

反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师素养

摘 要:据化学教学论介绍,化学教师素质是指在化学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化学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师;素养

探讨现代化学教师素质结构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化学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1、现代化学教师教师素养构建的依据

构建现代化学教师素质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教师职业本身的独特性。教师是独特的专业人才,要有全面教育学生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的操作还必须娴熟,规范,具有示范性和创造性。二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教师应前瞻性地看到未来教育具有重视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终身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特点。三是新世纪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和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现代化学教师素养结构

(1)具备健全的身心素质:

健全的身心素质是其它素质的保障,教师只有具备健全的身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健全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只有具备健康的生理素质,化学教师才能具备做实验的要求:娴熟的操作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正常的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和非智力因素(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只有具备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师才能顺利而持久地开展工作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些名人名言也说明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如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根源都在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

(2)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整个现代化学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形成化学教师具体素质的先导。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具备先进的教师观和先进的学生观:教师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集多角色于一身的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学习者、建设者、开发者等,学生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发展性的人。因此,针对新课程必修模块的基础性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决不能就知识而教知识。比如模块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中代表金属Na、Al、Fe、Cu的学习,学习完以后,学生可能觉得金属之间关系不大,感到知识凌乱难记。但是此时教师若趁热引导学生意识到Na代表了活泼金属;Al代表了两性金属;Fe代表了变价金属;Cu代表了不活泼金属,同时通过Na,Al,Fe分别与O2,H2O的反应的差异,总结出不同金属跟O2,H2O反应的情况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用金属活动性来统摄Na、Al、Fe、Cu的性质,就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归纳能力和教材中的重要思想――分类思想。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不仅能正确使用新教材,还要研究建设新教材。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评鉴各种教材,分析各种情况,改变评价方式,即以一种研究者、学习者、建设者、开发者的身份参与到新课改中去,为完善新课改添砖加瓦.。

另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树立先进的教学过程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批判过分突出教师的师道尊严观和过分突出学生的无师自通观。先进的教学过程观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那如何才能真正达到这种效果呢?这就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的共同研讨。

(3)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我们知道:“无知便无能”,“空口袋是立不起来的”。这些话说明了知识对形成能力起了基础性的作用。现代教师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包括三大系统:一是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精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三是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现代化学教师具备精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是合理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化学教师胜任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是化学教师其职责的专业要求。一个在知识上漏洞百出的化学教师决不会是个好老师。化学教师也只有在学好本体性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按知识的科学性和科学规律,教材意图设计教学。比如,同样涉及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现象知识,在新课程必修模块和过渡必修教材中,其功能有明显不同。在新课程必修模块中本课题是在学习纯净物的分类之后,学习混合物的分类方法的,引入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现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胶体的性质确实与溶液有所不同。因此,本课题的目标并非胶体的制备,而应理解为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为分类标准,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当然,仅仅具备精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左膀右臂――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前者涉及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科学素养。后者是指教师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艺术论、教育技术学等课程,这些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理解教育政策,课程目标,完善教学和教育,提升科研水平等。像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由此可见像以前“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观是极其狭隘的,相当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具备完整的能力结构:

现代化学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指化学教师成功地完成化学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化学教育教学中体现的,又是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发展的。它在现代化学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化学教师的中心工作是化学教学,首当其冲要具备教学工作能力,它是现代化学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中的核心部分。要顺利而完美地完成一节课,化学教师要有强大的教学设计能力,出色的组织调控能力,良好的多讯道表达能力以及合理的教学测量评价能力。另外,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能力为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它是现代教师应有的一种通用能力,是整个教师能力素质结构的基础。还有,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对现代教师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现代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吃“老本”的教师终将被时代所淘汰。现代教师要有计划地争取参与脱产式或不脱产式的学习,以使自己能够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提高技能技巧;还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以教推研,以研促教;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创新,不断作出个性化的成果,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新课改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面向学生的生活,即课程设计上要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发展趋势。但是中国地区如此之大,学生如此之多,面向学生生活的教材是每个地区具有各自的一套教材吗?显然这是不实际的。但是实际教学中又存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不同的个性,怎么办呢?所以笔者认为就需要教师的二次创作能力,把书本上涉及的生活材料能结合当地实际转化为当地的生活材料,使教材真正地面向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常汝吉.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导(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阎立泽,韩庆奎,于清江等主编.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12.

看了“高级职称论文的字数”的人还看:

1.副高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篇12

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说,美术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多播放一些关于绘画大师生平的电影,也可以播放一些中外名画、优秀画展与设计展中的作品,让学生都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艺术家对美术创作的坚持和付出的艰辛,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艺术的神圣所在;还有就是画家们是如何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的,用这些实例来提高激发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的认识与兴趣。尤其是一些地处偏僻、经济相对落后的学校,学生们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看到画展的,也很少能够接触到优秀的美术作品,这样也就使得学生感受不到艺术的魅力所在,正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帮助学生去了解美术,进而再爱上美术。

三、加强方法指导,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新课理念也强调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人则会担心教师过多的示范可能会禁锢学生们的创造思维。在此,笔者也有自己的认识,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古今中外一些大家们的名作等都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真谛之所在的,欣赏时,学生们也能够由衷地对这些优秀的作品产生敬佩之情,这对于创造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都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起到引领学生进行创作的作用。比如说,在教学“中国古代壁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重点分析一下《九色鹿本生》壁画的精妙之处,比如说在构图上、色彩上和线描上,或者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等,逐一分析、展示,然后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反复播放,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作品的内在之美,进而再有效地感悟美术的真谛。此外,美术创作也不可能是凭空想象就能够实现的,它同样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作为指导。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在课前绘制出的一些作品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去欣赏、借鉴。在视频欣赏的时候,教师还要适当地给予必要的解说或者是讲解,其中,需要对自己的创意进行详细的说明,将自己的创作意图、构图的技巧以及结构的把握等表达出来,然后再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此外,美术教师也可以利用白板软件中提供的画笔功能,将一些需要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的细节标出来,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既能够活跃学生们的头脑,又能够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

篇13

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因素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