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人格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格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格教育论文

篇1

一、我们能否淡化集体主义观念

当然不能。面对一个正值青春躁动期的学生群体,任何一个卓有成效的班集体管理者,都是不会忽视集体主义教育的。也许,有人会认为,正是管理者出于自己管理的需要,简单而绝对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导致学生人格成长的压抑扭曲。不可否认,这样的情形在教育界确实常见,尤其是对年龄幼小、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人们大力提倡尊重学生、弘扬个性,这确有必要。但是,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我认为,从学生人格成长的角度,帮助其寻找集体与个人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才是其人格健康发展的保证。

从个体的自然成长角度看,自我的成熟往往是学会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必要条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详细描述了自我成长的不同阶段,从模仿他人到学会扮演游戏博弈中的角色,最终形成“概念化他人”,说明了自我是在群体中成长的;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并加以创新,提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位人格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则明确提出,为社会奉献而获得自尊满足的人才拥有健康人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不能脱离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个性首先表现在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上。

从社会现实状况看,当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不少家庭以孩子为中心,造成青春期的独生子女普遍个人意识较强,一些独生子女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较晚。学校的集体主义教育氛围,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见过种种类型的学生:有依赖型的学生:事事依赖他人,没有主见;有任性型的学生:我行我素,不愿合作;有焦虑型的学生:遇到小小的困难,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有逃避型的学生:脱离集体,害怕与他人接触;有神经质的学生:情绪变动大,喜怒无常;有执着型的学生:个性固执,易走极端。要促进这些学生的人格成长,引导他们不断向上,没有强有力的集体主义教育,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从中国文化的教化经验看,中国文化自古对人性体察入微。人性中,最难克服的是私心私念。于是,儒家文化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黄金法则;佛教文化弘扬去私离苦,觉悟人生;道家文化主张放下名利,涵养气血。在我们的文明传统中,对个人的关注是放在与外界社会、他人的联系中的。如何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中国文化对此有大量充满辩证智慧的论述。而中国封建统治者对文化长期的政治化曲解,过于强调服从和共性,令中国文化的精华沾染了灰尘。可以说,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忽略个人,相反,一直将人格的完满作为人生的要义。由于人性天然的是阴暗与光明的对立统一,后天成长中如何使人格越来越完善,便成了每个人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他(她)自己是否觉知。因此,我们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不可忽视集体主义的教育。

二、我们如何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离不开如下手段:

强有力的约束和纪律。提到约束和纪律,班集体初建立时,学生们总有抗拒和逆反心理。即使一个成熟的班集体,学生们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地违反纪律,放纵和越轨也会发生。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正像社会心理学中指出的:社会化是终其一生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朗指出,成年人往往也会觉得是违心地活着,无法完全被社会化。一颗年轻活跃的心是不甘心受束缚的,但是,必要的纪律束缚对其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束缚,才训练了他们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训练了坚强的意志、训练了对集体和他人的关注。遵纪行为的养成,既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铁腕制约。制定与操行挂钩的班级规则,及时对违纪行为批评教育,必要时学校公开处分,都有利于纪律的实施。

共同的信念和舆论。共同的信念和舆论,使集体被无形的软索紧紧维系起来,使整个集体步调一致,宛如坚强的堡垒。可以借助如下载体达到:1.班级目标。明确的班级目标,是学生集体有向心力的保证。争当文明班级,争做先进党、团支部,争取获奖,争取脱颖而出者,这对富有上进心的青春期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2.班级文化。通过班训、宣传阵地等,潜移默化地渗透集体价值观。当班级学风懒散时,号召“博闻好学”;当班级群体出现分化时,鼓励“团结和谐”;当班级群体浮躁时,倡导“求实精进”。3.优秀榜样。树立优秀的学生榜样,培养学生骨干,有利于班级良性风气的形成,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

普遍的友爱和关心。洋溢在集体中的关爱,是集体的剂。首先,倡导助人为乐。不少学生天性纯良,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帮助他人。这就需要教育者的示范以及具体的指导,经常进行表扬和批评,帮助养成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其次,倡导团结和宽容。集体寄宿生活中,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产生小群体分化。引导学生互谅互让,彼此宽容,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尽量化解矛盾,不激化学生冲突,要求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三、我们怎样促进人格的自主成长

过于强调集体价值观,存在着扼杀个性的危险。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在《自杀论》中总结出一种特殊的自杀类型,就是个体完全尊奉社会价值观,为了社会倡导的意义选择了自我毁灭。因此,我们强调集体主义,只是将集体主义作为一个现实的首要前提加以明确,而不是忽视学生人格的自主独立。在完整的集体主义氛围形成后,学生自主人格的成长就成为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策略很多,我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略作枚举。

对违纪现象区别对待。纪律严格而不容违反,这是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但是出现违纪现象时,却要灵活智慧。1.掌握度。偷盗和迟到、作弊和忘记关门窗、旷课和请假不及时、抽烟和在教室吃饭都是不同性质的违纪。对此,不可无限上纲,也不可小洞不补。2.分清人。纪律的平等性一定要维护,但是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却需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只须点到即可,有的则须重锤敲打;有的需要迂回婉转,有的必须单刀直入。3.针对事。不因学生某件事的过错,而对其人品全面否定,也不因学生曾经有过过错,而抱有成见。4.倾听抱怨。纪律本身刚而不活,过时的规则、不够合理的规则,都有可能存在。因此,学生的抱怨,需要倾听,需要反思。必要时要修改规则,这样既是尊重学生,更是解开了学生身上不必要的束缚,促进了学生人格的成长。

集体活动中培养个性。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往往有各种类型和内容。有的是需要个人默默地努力;有的是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有的是需要老师指点;有的需要集体共同的创新。在这些形形的集体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人格在成长。保守退缩的学生需要鼓励,鼓励其勇敢地挑战自我,参加活动,培养自信。青春期的学生爱面子,怕出乖露丑,怕失败,这时老师最需要说的话是:“得不到奖没有关系,重在参与,重在锻炼”、“试试看”、“做一件事开始总是难的,多做做就好了”。狂妄冒进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如果经常参加活动,看到了有比自己更强的对手,往往自我认知会慢慢变得客观一些。每个学生个性方面的优缺点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作为教育者,既要分清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又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克服原有的不足。

鼓励自主学习和创新。师范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当学生还带有初中时的一些被动学习习惯时,教育者就必须灌输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自身的成长,独立意识和能力已经有所增强,这时应该结合今后就业与发展,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别人自考我也考,别人学英语我也学,别人玩我也玩。对这类学生,要采用优秀榜样的示范法,激发其内在自我前进的动力,使其从模仿到自主。有的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别人学英语,我就学日语;别人练“三字一画”,我就玩音乐;别人学基础课,我就摸电脑。对这类学生,我们要表示欣赏,但在他(她)获得某方面的成功感后,可以相机引导他综合发展。只要学生有上进心,无论他(她)选择了什么爱好和方向,教师都要支持。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得过且过,自我要求低。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也要努力发现他(她)的好的人格特质。比如有的学生不爱学文化课或是学不好,但人际关系融洽,善于与人相处,或是活动中表现积极,或是劳动时不怕苦累,这就是他(她)人格上的闪光之处,我们应该肯定,让其获得自信。我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成绩平平但自主独立的学生临近毕业,很积极地找工作,抓住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

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方法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只要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我们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篇2

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仅拘泥于纯生物观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陈旧,注重运动素质轻视体育能力的培养,注重共性轻视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注重课堂形式轻视实际效果,群众性的业余体育活动也没有广泛开展。体育教育过程单一封闭,枯燥的竞技训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种体育教育片面强调运动素质,忽视了体育意识对人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高校的体育教育与《全民健身计划》脱节,淡化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削弱了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引起人们生产、生活、价值观的重大变化。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有学有所长又身心健康,用体育的精神来振奋群体的精神,成为社会需求,体育教学不能只着眼提高学生身体技能,更要重视长远的社会效益,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文化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拼搏、竞争等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品质。

3、体育教育的人格功能探讨

3.1、重视情感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处在情感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社会有责任感。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表现和情感发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形成健康健全人格的保障,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卫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特点,合理拓展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情感教育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社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健全的人格,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形成高贵品质和敬岗爱业的职业操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课程结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依据课程设置理念,合理的优化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依据学生心理状况,制定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设立监督机构,学校各个组织,协同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意志、动机、兴趣等心理活动受世界观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教育学生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正确处理调节与控制、理智与冲动、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自信心。

3.2、把人格教育渗透在各项体育活动中

借助“人文奥运”的理念,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出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平和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强调团结互助和公平竞赛的精神。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维,体验他人的情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为实施“全人格教育”提供了条件。在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活动中,教师教育学生适应群体的需求,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在田径、武术、体操等个人表演性项目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互相帮助,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体验性教育,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体验挫折和困难,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形成健全人格。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情感需求,以生为本,依据学生身体条件及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参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将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目的。

3.3、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篇3

由此可见,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且善于组合它们是创造者产生新思想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新组合,激发其新思想的诞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灵活性人格表现为反应敏捷,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善于随机应变,具有较强的融会贯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创新活动必要的人格因素,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是灵活性人格的灵魂。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另一面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方法,其中开放题的设计、“开放性”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深刻性,从而塑造灵活性人格尤为重要。

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课前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硬纸圆片等分剪成8个、16个、32个……小扇形,让学生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寻找联系、推导出公式,这时,教师别出心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你们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同样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一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动手实验,大胆求证,拼出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等等,同样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充分展现了公式的多种推导过程,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进而达到了对学生的灵活性人格的塑造。

4.展示个性,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表现为有自己的主见,喜欢独立地专做自己的事情,不肯接受他人支配,不被权威吓倒,敢于独立思考,主动开拓,提出质疑,并坚忍不拔地解决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是主动型人格最突出的表现。主动型人格是一种良好的创新人格的品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个性的培养。

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生动活泼,大胆探索,如在学习了“求平均数”时,在设疑以后,问学生:“你想知道关于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什么叫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学平均数有什么用?求平均数有技巧吗?……”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设计的问题之中,他们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活动,允许学生“越轨”或创新失败,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意见给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幼稚可笑的质疑问难要给以呵护,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得出比的意义后,教师故意提出:“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为什么?”学生好胜心马上被激发,展开争论,一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既然除数不能是零,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零。”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道:“比的问题可以是零,我是体育迷,在电视的上看到记分牌上有2:0的。”课堂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他们很快分成两派,据理力争,谁也不服谁,这时,教师顺势让他们分组讨论,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直诚探讨,终于明确其道理。

所以,平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质疑争辩之学风。如:在学生回答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时,教师要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他的方法正确吗?”“谁还有不同的意见?”等语言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在奇思异想中形成主动型人格。

5.开商,培养痴迷型人格。

痴迷型人格的学生表现为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有种痴迷的追求,不弃不离。他们能排除杂念,排除外界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效率高,这种人格品质往往弥补其智力上的不足,使智力平平的人成为创新力极强的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而情商则占80%。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情商因素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开商,对培养学生的痴迷型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痴迷型人格的动力源泉,如:充分运用数学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不尽的奥妙,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

篇4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则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布置自己的行为。

篇5

一、进行中职语文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人格教育并不简单等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注重社会道德规范,人格教育要求教师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和知识,遵循一定的原则,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因此,现阶段中职语文人格教育有十分的必要性。

1、促进语文教育现代化

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干课程。实施中职语文人格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以后的全面发展和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人格的缺陷,将语文教学总结为传授知识和技能,这种片面的做法完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对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丝毫没有益处。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实现语文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在语文教学阶段,在学生学习知识的阶段进行人格教育,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2、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中职生的人格都存在着偏差。因此作为心灵汤药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对这部分学生耐心引导,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人格教育。多数中职生在生理上还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诱惑,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不强,因此如何对他们适时地进行道德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能受到正确的指引,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这就成为中职语文人格教育的最大目的。

3、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格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不仅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人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过程中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这些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二、实施中职人格教育的策略

1、充分利用课本材料

语文课本在编写过程中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其引导作用,我国的中职语文课文都在尽力向学生传达真善美的要求,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格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材料。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教师可以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有意识的加入人格培养的内容。例如《屈原列传》中的屈原的爱国的意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患意识,同样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都可以成为人格教育的素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诸如李白、鲁迅、陆游……这些人物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教师只要在教学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就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一次升华,健全他们的人格。

2、结合语文教学过程

人格教育是较为抽象的,如果将其单独拿出来进行培养,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语文课堂时间,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一个好的效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提倡人格教育是要把人格教育充分贯穿到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人格教育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并非难事,只要有意识的进行穿插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以写作训练为例,传统语文教师把写作课的重点放在了写作技能的训练上,旨在教会学生更好地点缀自己的文章,而忽视了作文课上的情感教育功能。如果把人格教育贯穿其中,语文教师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作文态度、情感表达上。教师要多加引导,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更多积极的情感。通过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人格。

3、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都是他们的行为模范。因此,教师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积极向上的道德意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就是教材,因此教师要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热情坦率、宽容体贴来影响学生。只有教师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流露,学生才有可能更好更迅速的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

三、结束语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弘扬我国文化,学习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塑造自身价值本是应当之事,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笔者相信,只要真正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充分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态度,就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大迈步,就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2.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格教育的策略

2.1提高教师素质,以身作则

从本质上看,语文教师教授的课本知识相差无几,但是学生的评价却没有完全一样的,其中,去除教师教课质量的影响,更多的是教师的人格。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语文教师会赢得更高评价,要想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格教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很多学生眼中,教师就是榜样,学生愿意向教师学习,包括教师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事的方式等,教师对生活的态度,对待事物独特的见解,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教师个体来说,是一本活教材,教师通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阳光的性格及人格魅力等影响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同时,不知不觉就会展露人格魅力,学生也会想提高自身人格品质,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

2.2注重课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高中时期,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家长更重视学生分数,很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的有所收获。在杂志上经常看到一些记录出行的文章,读者很容易被内容吸引,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在实践过程中修身养性。对于高中生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学习过程是完善生命和品格的过程,用学习武装和充实自己,获得精神和心灵的满足。把语文课堂上学到的一些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收获,教师应该根据课本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2.3结合课本优秀作品,渗透人格教育

翻阅语文课本,很容易发现,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除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之外,还有后人要学习主人公的某种优良品质,显而易见,语文教育中的文学作品对学生人格有一定的渗透作用,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例如,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屈原的《离骚》具有代表性,“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一句诗词,清晰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爱国主义,在整首诗词中,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爱国精神,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除了屈原外,还有李白、文天祥、杜牧等,都是中华优秀的文化瑰宝。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穿插人格教育,相信就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影响。例如,很多学生的作文枯燥乏味,只是为了凑字数而写文章,如果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写文章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2.4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解放学生天性

篇7

2.1成人教育对象的组成复杂

普通教育的对象是经由高考这一选拔方式上进入高校学习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都差不多,而且他们的学习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重要的一点是其生源是整齐划一的。但是,成教的教育对象来源很是复杂,有工、农、军、商等完全不同的工作类别,并且其存在着年龄以及生活和学习精力上的不同,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的学习基础,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有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等等都是不尽相同的。

2.2成人教育的对象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差别

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学习是有保障的,学习一直是他们的主要的任务,这一任务被多方面地进行了保护。而成人学生则完全不一样,其主要是在职的学生,其学习应当得到单位的许可,还要克服种种困难,学习的坚持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3浅析成人教育的改革思路

许许多多的高校的成教一直都在研究改革成人教育的相关的管理模式,高校也探讨关于在成人教育中实行学分制这一问题。当中的少数院校也采纳了这一建议,不同范围和程度地对其成人教育实行了学分制管理体制。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适应在市场经济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对于人才的渴求。学分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管理体制,它是和学年制一起存在的。学分制的基本特征选课制,学生的学习数量利用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利用学分绩点体现的。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后便得到毕业证书。实行该模式的特点显而易见:首先,教学计划范围之内,学生做到了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课程和与该课程相应的修业时间;其次,这样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了;再次,有力执行弹性教学计划以及弹性学制年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在弹性限度内有了相当的选择性,学生毕业之后的职业选择以及专业发展方向都与此相适应,这更加明显地影响了成人类学生;还有,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人学习以及工作之间存在已久的矛盾。学分制的实施是有条件限制的。首先表现在,学校必须首先开设出这样的相关的课程,还必须保证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室等硬件资源。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这样相关的条件,那么问题来了,这又应当如何进行改革呢?首先,适合于成人学生的特点是教学计划的安排的首要参考条件。成人高等教育应当对教学计划等等的环节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突出教学计划的应用性以及课程设置的职业性等等这几个方面。其次,要进行传统的还有常规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人教育应当抛弃“忽视学生自身的知识程度以及实际需要”这样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应当时刻将理论讲解、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这几个方面进行灵活结合,不止老师要在课堂上讲,学生也应当在课堂中锻炼自己。再次,开设任选课。学生在完成了必修课的学习任务之后,还可以依照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等作为标准来进行相关课程的选修,转变之前老旧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突出自我,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可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制度,高校要建立起课程试题库,使得考试越加正规化、规范化,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出题者是任课的老师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诸如,老师自行将复习范围缩小、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漏题、学生私下里找老师标注考试范围等等。考风和考纪是必须要严格明确的,高校必须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老师进行监考,将严禁作弊这一不良的风气扼杀在摇篮里。

4成人教育事业的性质与发展

一些人主张通过改革来解决我国成教发展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困难,将中国成教当作一项产业来办,并且认为这是中国成教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但还有一些人对于“中国的成人教育作为产业来发展”这一问题始终都保持谨慎的态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认为,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本身就一定带有公益的性质,成人教育的本质是为成人的发展而服务,倘若成人教育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参照一个产业发展,那么成人教育就会脱离原来的轨道,其中的道德和精神也将不复存在。当然,还也有人保持折衷的观点。例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人员这样认为:成人教育本身是一项非义务的教育,在市场经济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成人教育可以依照服务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进行划分,分为公益性、非公益性这两个类型。非公益性的成人教育占了比较大的部分,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劳务性和服务性还有生产性。那么,这类成人教育就应交给市场,运用市场机制把它转换为产业;对于主要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这类的公益性的成人教育,就很难利用产业化的方式了,它们需要的是政府抑或是有关的社会组织来举办,还要对这类的成人教育进行具体的监督和相关的管理。那么,应该怎么前行在中国的成人教育的产业之路呢?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的研究员认为,将成人教育推向市场是把成人教育产业办好的必经之路,要让市场发挥自身的调节功能,对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所形成的那种腐朽的教育体制进行改变,从而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来达到提高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目标。要想推进成人教育这一产业,学校作为办学的实体,它在教学和行政管理上要有自。成人教育有着实用性强的显著特点,这便要求它必须主动地适应社会得变化,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到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发展。深化投资以及融资体制改革来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成教,则必须应当对多元投资办学加以鼓励,使得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团体还有个人成为投资的主体。将竞争机制加以引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尚且还还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资源紧缺这一现状迫切要求应当更加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实现优化配置,从而取得最大的效益,对于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8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追求人格全面平衡的发展,对于实施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有些教育工作者却误认为音乐教育仅仅就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认为举行一些比赛活动、文艺汇演就算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全部。这些对音乐教育缺乏本质深刻的认识,导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流于形式和表象,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没办法真正得到提高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人文教育。本文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人文教育与人格养成功能进行了一些探讨,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的三点建议。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具有人文教育与人格养成功能

首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来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音乐学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一个学科,人文学科以人的终极关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音乐学学科也具有人文科学所共同具有的特征。音乐之所以具有卓越的育人作用,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主要原因是音乐对人的情感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先哲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荀子也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讲的都是这个意思。而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来唤起感情的方式,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等艺术门类,将欣赏者引入作品情感的方式,通常都是将其情感集中到具体事物上,或者是作品创造者所描绘的一切体验直接框定了欣赏者想象中的体验。音乐艺术则不同,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不是集中在某个虚构的人物上或某段情境中,而是被听众作为一种感情范畴来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体验并不依靠虚拟性存在的人物和冲突,而是依靠现在的或过去的自身体验,这就使得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比其他艺术门类在性质上更加地直接。音乐能较强烈地作用于听者感情。音乐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集中关注自身情感体验的特性,来帮助大学生激发音乐作品与联结个人内心体验的敏锐度,使大学生建立起自觉有效的个人情感体验机制。听者把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体验当作是自己的感情体验,并通过能将这种感情具体化的联想,按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这种感情体验。这也是在不断加强审美主体对音乐的直觉感性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加强,对于音乐审美主体来说,是能否获得充分的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部分。

对于美的追求和喜好是每个人自然拥有的天性,但与审美能力密切相关的审美态度、审美理解、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评价却不是单靠天性可以获得的。尤其是对于正处在介乎成熟与青涩分界点上的大学生们来说,拥有成熟的审美观、较强的审美能力、优雅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意识是他们必须通过教育去学习培养。无论在大学里修的是哪个专业,毕业后从事的是何种职业,审美是对任何领域而言都弥足珍贵的职业素养。对与自然美的欣赏和领悟,离不开欣赏者的审美取向,从而在心中形成一种内化的审美结构。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更是依赖于审美内化结构的建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就是在一种具有某种价值取向、符合一定价值标准的选择中,使受教育者能获得能够欣赏美的音乐作品的耳朵,在他们心中建立起能够接收并且欣赏这种艺术美的审美感受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其次,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般认为,人类的综合素质可以分为理性素质、感性素质、情感素质和身心素质。音乐创作者的情感抒发、表达和音乐欣赏者的想象及对作品的情感碰撞,通过音乐使人感受世界,体验生活,这都是音乐的感性面,也牵涉到人的感性素质和情感素质甚至身心素质的熏陶。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一个具有创造力往往能超脱具体的知觉情景、思维的定势、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想象中发现新的联系的关系。创造力的本质与核心就是形象思维和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当音乐创作者在把自己的思想诉诸于音乐,并通过组合各种音乐元素表达给听众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其理性素质和创造力。要创作一部音乐作品必须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判断力,这样才能处理音乐中各种既要有平衡又要有对比的难题。而音乐欣赏者及学习者,也必须具有相当的理性素质才能达到较高层次的艺术欣赏层面。因此,音乐欣赏能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力的增进又能充分活跃我们的创新思维,使创造性思维中的联动性、多面性与跨越性能力都得到充分提升。

此外,大学生在学习一项音乐技能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这能充分考验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自信心。这种坚强意志和品格无论是在艺术还是科学领域里都是成功所必须具各的优秀品质。

二、强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人文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1.开设相关辅导课程,以加强《音乐鉴赏》课程教学

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普遍有着起点低、基础差、观念旧等诸多问题。2006年,在总结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出台了3号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该方案还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保障等四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其中,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方案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及《戏曲鉴赏》这

几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同时,还提出了加设任意性选修课,其课程内容条目也扩展至作品赏析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及艺术实践类等多个门类。对比限定性选修课,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同时对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也更趋于深层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较此前的其他相关文件而言,更为侧重艺术教育工作中“课程”这一内容,与之相关的各项规定也设立的更为细致考虑的更为周全。突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作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中心环节的这一重要地位。从另一层面也可以足见我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也已迈入了一个新境界,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国内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主要以赏析的形式为主轴展开一系列的相关课程。通过音乐欣赏增加学生艺术方面的知识,扩大视野,这的确是一种可行性较强且易受大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但是,多数高校都把赏析既当成为达到教学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同时又把它当成一项教学内容来对待,这就混淆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且目前大多数的艺术课程都以欣赏课的形式呈现,这就更加不符合科学的课程设置理论。

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音乐教育,总是为了音乐的聆听(欣赏)、演唱演奏(表演)和创作(表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及技能技巧为基础。不管我们试图以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去发展和锻炼其他什么能力,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将音乐作为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之上。这些学科基础包括识谱能力、表演技巧、音乐听觉能力等技术方面的具体要求。当前,赏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这之前有一个基础性铺垫的问题。试问当选课的学生们连最基本的音乐知识都不懂、对最简单的音乐元素都反应相当迟钝的时候,还能期望通过这赏析课使他们领会多少原本我们想传递的教学初衷?他们对于我们的教学内容真正又能吸收多少?因此,搭配欣赏课的其它辅助课程也应适当开设,以解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完成音乐学科教学任务。以此为基础,真正落实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人文教育功能。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参与和体验音乐的神奇魅力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基本为课程、社团以及艺术活动三项内容为主体。许多高校就是为了在一些高校艺术赛事上摘金夺银而成立和建设艺术社团,在挑选社团成员上,对那些有艺术专长且表现不俗的学生青睐有加,而那些对艺术有浓厚兴趣但水平尚浅的学生却被拒之门外,始终无法获得参与其中以求学习进步的机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严重影响到一大批学生的积极性,认为反正我是没机会的,还做这个美梦有何意义。校园中开展的各种艺术活动,也存在类型的问题,永远都是那些社团成员的学生活跃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他们成了永远在台上的风云人物,而其它的学生却成了永远坐在台下的忠实观众。长此以往,整个学校的艺术氛围都会大大受到影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普及性”在其中成为一切的前提。我们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途径实际上也是很多的。例如:组织各种合唱活动和比赛、广泛成立声乐或器乐兴趣班、举办各种音乐会、大学生艺术节、举行文艺下乡等活动。其中,在大学里采用合唱与合奏这样的音乐形式是十分适宜的,它不仅对学生声乐、器乐的方法技术上有一定专业要求和深入的空间,而且通过合唱、合奏的训练能够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形式本身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和辐射性。首先从校级这个“点”,再推向系部的“线”,最后扩大到各专业、各年级、各班级的“面”。通过数年的努力,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校园音乐活动的艺术水平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高。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有线广播等有计划地进行音乐专题讲座、播放中外名曲,让美好的音乐无处不在,用美好的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总之,学校与音乐教师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为不向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适应自己的活动舞台,吸引全体同学广泛参与,以实现提升全体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目标。

篇9

“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在对于自己、他人、社会、环境等总体存在关系的关注和关心,对“人在这个地球诗意地安居”(荷尔德林)的一种精神理解,期望从内心对此进行综合的和谐的把握。童诗创作对儿童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创作是心灵“诗化”的过程。用“诗”的眼光观察世界、把握世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诗心”可以说是童年的天性,有人将童年期称为一种“缪斯性存在”,正说明了这一点。创作实践基于儿童的诗心,将这种诗心引导出来并进行渲染、培养、放大,使它能够有力支撑起儿童充实的内心世界,这就等于铺设好儿童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温床”。学生的童诗创作实践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如《绿》:“你把年轻还给大树/你把清澈还给小河/你把生机还给小草/你自己的生命/却属于———整个世界”(周乾);《理解》:“因为向日葵理解太阳/所以它的笑脸总与太阳面对/因为枫叶理解秋风/所以秋风一吹它就笑红了脸/因为自然的一切理解我们/所以总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精神饱满地迎接我们/但人类却最最不理解/自己生活的地球/这,是为什么?”(林俊安)等,都有着人文关怀的内涵。创作是“擦亮”生活的过程。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儿童用诗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也是内心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境的解读和交流的过程,这是一种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唤起儿童对生活更加深刻的体会,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将他们的想象力和激情调动起来,用到升华自身的精神品质之中去。他们在创作中用更加睿智的眼光将生活“擦亮”,正如学生的一首诗《信》:“采一朵七色花/写成一封信/寄给———/小鸟白云田野/寄给———/老师同学朋友……/所有的祝愿/如花瓣/美丽留在他们的身边”(林晓曼),童诗创作将一种“坚实的美丽”留在了学生的心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中本然包含着向善的一面,最突出表现于人类的童年时期。饮誉全球的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讲到,在儿童身上具有“爱的智慧”,儿童的爱从本质上来讲是单纯的。儿童对环境的爱,对成人来讲似乎是他们天生的乐趣和活力,成人并没有把这看作是一种精神的能量,一种伴随着创造力的道德美。并且,儿童爱成人胜于其他任何东西。儿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的能量”、“伴随着创造力的道德美”是什么呢?就是儿童一颗向善的心。这种向善的精神,如果没有得到引导、得到巩固、得到培育,随着儿童向成人过渡,它一样有退匿甚至消失的可能。而儿童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种种美好的真情、高尚的情趣、优秀的品质等,是引导儿童向善的绝佳材料。

篇10

现代社会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正由过去的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不断遭遇“困难”,正是这种转变的一种反映。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是促使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的外在根源;而个人对教育的选择、学校办学以及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的特征等是其内在根源。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内在根源作些分析。

一、个人的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解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的根本动机在于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即个人期图通过接受教育,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最佳位置;而社会根据生产需要,期图通过使用教育提供的人才达到社会生产成本最小,利润最大。这样,社会将会把各种熟练劳动力和高级人才的需求信息输入劳动力市场,个人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调整自己对教育的选择,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一致,最终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同时社会生产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需求。亦即个人与社会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各自不断调整需求,使二者达到基本一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正是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时的一些特征,导致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

1.个人选择动机的多样性

把个人对教育的选择仅仅看成是他出于理性,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无疑将人的行为决策过于简单化了。首先,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个人不具有搜集和整理其对教育选择的所有信息的能力,不可能作出使自己接受的教育对将来就业产生最大化收益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个人只能以“满意”的收益或效用作为自己决策的目标。[1]其次,个人的教育选择受教育资源、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抑制。无论个人拥有的教育资源,还是社会分配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个人的选择而言都是有限的,个人不可能完全出于自己的愿望对教育进行任意选择。第三,真实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除了自利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一是容易情绪化。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刻板的“计算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选择进行利益或效用等方面的计算。事实上,个人往往是出于对某种教育的喜好、对自己的自负,甚至是为了躲避恐惧等冲动,而作出对教育的选择。二是受知识的限制。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很不相同的,如对教育成本和将来就业收益的估算与比较等。三是初始条件不对称。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在经济条件、风险态度、学习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个人行为是理性的,其行为之间也缺乏可预测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种功能。面对多种教育功能,个人在对教育进行选择的时候,其内部动机往往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构成了内在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自己认识的不断加深,个人可能需求教育为他的才能的发展提供机会。而现实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可能更多地需求应用型人才,迫于现实,个人可能对教育提出更为功利性或实用性的需求。人文的需求与功利的需求在一个人身上难以一致起来,甚至会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个人追求教育的功利价值,而放弃对人文价值的需求。但也有可能是相反。这种个人教育需求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也是常见的。这也说明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可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不一致,其结果就是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让人无法确知。

社会学研究表明,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即商品本身显示了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具有社会表现力。[2]教育,特别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是具有这种符号性,受教育者可以借接受某种教育来表现其个性、品位、社会地位、社会认同和未来价值等。实际上,对某些个人来说,选择接受教育如其说是考虑到教育与将来劳动就业的关系,还不如说就是凡勃伦所言的“炫耀性消费”[3]。

2.个人选择的博弈性

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曾经提出“合成推理的谬误”[4],即对于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于总体或整个社会来说未必总是对的。(注:萨缪尔森以球迷看球为例,球迷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看,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够看得更清楚,认为“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说来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当劳动力市场某一规格或类型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个人的反应往往就是大量涌向这一专业或类型的教育。个人的这种反应是其理性所为,应该说也是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无可厚非。但个人是有限的,他无法知道别人,特别是和他一样年龄和处境的人,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个人也无法在整体上去规划或控制这种选择。这样,当个人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即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发生变化,也会发现其供求矛盾已经面目全非。曾经热门火爆的专业,现在却严重供过于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个人选择教育的专业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之间存在着时差。个人在对教育作出选择时,无法知道将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譬如,现在假定个人面对A、B两个专业,A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报酬较高;B专业是一个常规专业,市场对这类劳动力的供求基本保持不变,但报酬一般(如图1)。根据“合成推理的谬误”,个人如果选择A专业,那么他无法确知自己毕业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可能是供求基本平衡,也可能是供过于求。当劳动力市场对这类人才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时,其就业收益是4;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其就业收益是1(或更低)。个人如果选择B专业,由于这是一个常规专业,就业收益基本保持在恒定的水平2。这样,个人在进行选择时有两种策略,即选择A专业或B专业,但结果却有四种可能。个人究竟该如何决策,最后教育对其就业收益影响的结果又如何呢?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无法预先确定。

附图

图1个人不同专业选择的得益

退一步说,假定个人知道自己选择接受某种专业教育后,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一个报酬较高且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概率为90%;自己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教育证书的概率也是90%;而事实也是如此。那么个人往往就会有足够的根据,满怀希望地选择这种教育,因为失败的概率为19%,对个人来讲实在是不高。但对整体而言,却意味着100名受教育者当中就有19名将不能从这种教育中获益,并存在失业的可能,教育与个人就业的关系势必难以确定。

3.个人选择的不可逆性

与其他投资相比,教育投资的不可逆性更为明显。即教育投资在时间上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是单维度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不能跳跃式前进,也不大可能停滞不前或后退。一方面,个人一旦选择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往往不大可能再来选择退出,转而选择其他类型的教育。例如,“一个学生即使在看到中等教育比较欠有利,他也不可能再返回初等教育并在那里耗费更多的时间”[5]。另一方面,个人的教育选择受制于一定的先后顺序,个人不可能因为知道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就业价值,而跳过中等教育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假定持有较高教育证书的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才会有较大的优势,个人教育选择的这种不可逆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个人在阶梯结构的教育层级之间前进时受阻,即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那么个人先前的教育投入就形成了“沉没成本”(注:经济学认为,如果一笔已经付出的开支,无论个人或组织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被收回,这种成本就被称为“沉没成本”。),其先前所接受教育的就业价值就只能是忽略不计了。因此,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就如同进入了迷宫(如图2)。在中考与高考两个节点上,个人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结果会有三种,而获得就业收益只是其中的一种。个人无法确知自己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当个人进了学校的大门,没有人知道结果将会是什么,不可预见性是显然的。

附图

图2个人教育选择的迷宫

二、学校办学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当个人的教育选择无法导引出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时,传统理论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变革,调整教育结构,使劳动力供给在结构上适应经济结构的需求,从而使得教育能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改善个人的就业状况。然而问题是,学校能够这样去做吗?学校真的愿意这样去做吗?答案是否定的。

1.多元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个人,而政府的教育投资与个人的教育投资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在物质表现形态上,政府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校建筑、教学设备等费用和教职员工的工资;个人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费以及放弃的收入。在行为动机上,政府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提供教育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促进社会公平,弥补个人投资不足,协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个人对自己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获得教育服务,其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将来的经济收益。[6][7]不同主体的教育投资,聚集到学校办学上来,构成了教育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这种异质性,使得学校的办学不可能以单一的受教育者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政府所委托的政治价值与人文道德价值常常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宗旨。在更多的情况下,即使学校知道教育规模的扩张,可能导致“教育性失业”,即不利于个人就业问题的解决,但对于社会来说仍然有着正的经济或非经济效益。譬如,政府可能为了协调社会经济发展,防止出现劳动力市场某种类型的劳动力短缺,而宁愿扩大这种类型的劳动力供给,宁愿接受劳动力市场出现一定数量的人才失业,所以愿意扩大教育规模。有时则相反,对于个人来说,即使不得不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个人也不得不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就业收益;而政府则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不愿意看到受过教育的人毕业后出现失业的现象,为了防止失业而不主张扩大教育规模。又譬如,假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那么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就比较容易确定“多少人”接受某一级别的教育,因而每个人(包括政府)可能都同意对进入该级别教育的入学人数加以限制,但问题是谁应该享有接受该级别教育的权利?由于毕业后个人可以从事劳动报酬较高的工作,政府有时不得不迫于社会公平的压力,而主张扩大该级别的教育规模,最终导致个人接受该级别教育后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反过来说,如果学校办学纯粹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来决定,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首先,教育活动将全面商品化,学校将成为市场的附庸,教育质量的衡量势必以物质和金钱为尺度;其次,有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学校办学不得不向学生提供具有市场价值的课程,而人文道德教育将大大缩减,学生只关注就业前景,结果知识面势必非常偏狭。这与政府投资教育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因此,学校办学不可能完全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不是学校办学的惟一目标。

2.收益递增性

如果把教育过程看成是一个生产过程,那么学校办学存在着明显的收益递增性质,即生产过程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收益呈递增趋势。(注: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一定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在经济方面也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既是事实,也应该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假设学校办学也有着利己动机。)这主要是由教育生产过程的一些特点决定的。首先,大量的初始投资,小额的生产成本。由于教育生产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学校办学往往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如教学设备、学校建筑、师资配置等。但随着初期办学的确立,其后的办学就类似复制,成本很低,往往仅限于教师工资。譬如,学校新开设一个专业往往要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接受该专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是足够的多,那么平均成本将会很高。其次,随着学习曲线的作用,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需的费用,以及生产成本都将下降。第三,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名誉的获得,有利于学校办学向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延伸,而且初始投资越来越少,进入更加容易。

这种收益递增的性质使得学校缺少进行专业调整的动力,因为开设新的专业,从专业设计、论证到教学设备的购置、师资的引进等,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在更多的情况下,学校办学宁愿“固守传统”。考虑到教育需求的无弹性,只要有固定的生源,学校更愿意继续原有的办学模式,获得递增的收益。即使迫于市场的压力,学校有时不得不开设一些新的专业或新的课程,但不难看出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

3.信息的私有性

按照委托——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学校、政府、求学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委托人与人的关系,政府和求学者是委托人,学校是人,两者同为怀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其行为目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但作为人的学校与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学校不可能无条件地将委托人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学校办学的真实情况,如教学设备、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甚至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往往构成学校的私有信息,而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并不完全清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学校利己动机的共同作用,使得关系中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前者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前,作为人的学校可能借助媒体等手段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如夸大自身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等,来吸引求学者。当作为委托人的政府或求学者不具备识别潜在人禀赋信息时,越是劣质的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人,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后果,如求学者可能更愿意去追求时髦的专业,较少考虑或根本不知道某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政府可能更愿意对一些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学科专业进行投资,而对其实际质量水平知之甚少等。“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后,作为人的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自己最大限度地增进利益或效用,其结果是损害了求学者的利益,降低了教育质量,影响了求学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一般会派遣专门机构或专人对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估和监督,并把结果向社会公布,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的出现。因而以上分析是建立在缺少这种评估和监督制度,或这种制度不完善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受政府委托的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也是具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对政府和求学者而言,他们也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即拥有私人信息。这样,这种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之间具有“合谋行动”的可能,即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接受贿赂,并向政府和求学者报告有利于学校的信息。特别是如果这种评估和监督属于内部评估和监督(注:所谓内部评估和监督是指组成评估和监督机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自身或教育系统内部。我国目前对学校办学的评估和监督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模式。),“合谋行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的评估与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联手欺骗求学者,并非耸人听闻,至少具有这种可能性。此时学校即使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办学,对自己不但没有多大损失,相反还会获得递增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有着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是难以指望的。

学校做不到也不愿意自觉地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真实信息来办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搜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学校为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求学者,政府的投资是根据入学人数来分配的,这样学校缺少搜集劳动力市场信息、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尽管毕业生的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形象,但在短期内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入学人数,而不顾及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并且学校无须为此承担责任。此外,与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一样,“合成推理的谬误”在学校之间也是存在的。

三、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人们的一般认识,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培训越多,学历越高,就越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过,当劳动者手持学历文凭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时,却可能感觉到并不那么容易,遇到的情形也有别于上述认识。

1.求职者的工作搜寻

在更多情况下,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职业一开始时,就会对工作环境、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即至少必须找到一个工资不能低于某个基数、环境不能差于某个标准的工作,同时对搜寻职业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也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当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超过求职者预定的“价位”时,求职者就会接受这个工作,否则就可能拒绝接受,宁愿暂时失业,继续寻找工作,直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为止。于是,如果工作环境也可以折合成货币工资的话,这个“心理价位”就被称为“保留工资”(reservedwage),[8]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因素决定:一是学历程度,学历越高这个保留工资水平就越高,这是由于为获得高学历而预付的直接货币成本和间接机会成本高;二是求职者所观察到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分布情况,比如从亲戚朋友、师兄师姐那里或其他途径知道的某些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资状况;三是寻找到超过保留工资水平的职业所需花费的成本,工作搜寻是有成本的,如交通费、邮费、电话费、化妆费等。

这样,假定求职者的保留工资是月薪两千元,现在有单位愿意月薪三千元聘用硕士学位持有者,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作为硕士学位持有者的求职者自然一开始就选择该单位,而没有必要进行工作搜寻。但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求职者不可能或很难知道究竟是哪一个单位的工资率高于自己的保留工资水平,因而遇见第一个有意接收的单位就马上签约显然被认为是不明智的,明智的行为是继续进行工作搜寻。这意味着如果求职者接受的教育越多,手中的学历越高,预先设定的保留工资就可能越高,从而自己愿意接受的职业或用人单位就可能变得十分有限,选择的范围并没有因接受的教育多、学历高而变得十分广阔,相反无形中变得十分狭小,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随之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的最佳选择是先暂时委身于一个低于自己保留工资的工作单位,但边工作边搜寻合意的工作,一旦找到理想工作就马上离开原单位而跳槽到新的单位去。不过这是没有考虑工作转换成本的。事实上低薪单位招聘录用到一个高学历者是很不容易的,往往会规定服务期,不准报考更高学历等,否则要交一定的违约金,造成工作转换时的交易成本很高,因而可能是得不偿失的选择。于是求职者可能也会选择忍受失业但全力以赴地搜寻满意职业,或被迫降低保留工资水平。总之,即使求职者拥有高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的。

2.雇主的员工搜寻

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用人单位一样,用人单位也在搜寻自己将来的雇员。在一个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上,特别是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的情况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学历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求职者不得不面对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的优势逐渐减弱的现实。因为假定相同学历持有者的生产能力也相同,用人单位越来越不需要提高雇佣工资或延长搜寻时间来选择具有一定学历的求职者。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调换已经就业的原有员工和招聘录用新生劳动力,都是要花费成本的:一是支付被解雇员工的补偿工资;二是招聘录用新员工的搜寻成本,包括时间、选择和考核等费用;三是培训成本,原有员工通过在岗位上的“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要想使新员工与原有员工一样有效率地工作,就必须先投入大量的培训成本。如果还考虑到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用人单位在解聘员工时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社会压力和政治压力,那么即使原有员工的学历要远远低于求职者手中的学历文凭,随时解聘原有低学历的员工而招聘录用高学历的新生雇员也是不明智的行为。于是,拥有高学历求职者的职业搜寻范围,实际上被挤压到或者用人单位员工自然新陈代谢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等范围内。就是这样狭小的范围有时也是要打折扣的。由于我国大多数用人单位具有解聘成本高的特点,如果没有制度约束,除非特别急需而又无法替代,一般不会轻易聘用高学历者,即使有劳动力需求也会选择搜寻成本和解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低学历的临时工,甚至是民工。[9]

以上分析表明,教育对个人就业的积极影响只是“存在”而已,它并不是确定性地展示给每个人,无数的偶然,无数的可能,无数的作用方式,都有可能改变这种乐观的积极影响。考虑到教育发展和社会就业状况还要受到其他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而不确定。不过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本质上是中性的。它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因为对有些人来说就意味着机会。虽然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决定了人们不希望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但不确定不等于不可知。认识到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不可捉摸,人们对之无能为力。关键是要把这种不确定控制在适度、合理的水平,不能使其泛滥成灾。当前对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实施控制,应该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转移和分散不确定性,防止出现较大规模的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不协调。循此思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引导和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改变依靠国家计划替代个人教育选择的手段。引导是为了避免个人教育选择的盲目性,降低个人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性;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是为了分散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增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增强学校对于劳动力市场自我适应的能力。第三要放松和改进政府的教育管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增强政府教育决策的透明度,以促使个人、学校、劳动力市场对教育和就业形成准确而稳定的预期,避免产生过高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HerbertA.Simon.Administrativebehavior-Astudyofdecision-Makingprocessesin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M].MacmillanPublishingCo.Inc.1976.3rded.

[2]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11.

[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13.

[5]马姆久达.新教育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20.

[6]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30-42.

篇11

(二)教师高素质的要求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建立了包分配的、较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教育师资。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体系逐渐暴露出弊端。如师范性院校口径较窄,缺乏综合性;就业的定向性,国家的调控程度较高,使得培养目标和规格僵化,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等。这些都表明原有的师资培养体系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文明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制定和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都对学前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教育改革的现状对现存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教师来源渠道多样化的要求

在师资培养体系建立的初期,国家限定了师范院校是输送教师的基地和摇篮,是唯一的师资来源渠道。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直到199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师资的唯一渠道的格局被彻底打破。而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更将师范院校的优势削弱。所有有意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无论来自师范类专业与否,都可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这就意味着,师范类毕业生非但没拥有非师范类院校的专业资源优势,还需与非师范生争同一杯羹。从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形势可以预见,更多有志于教学工作的优秀人员将进入到幼儿园教学工作领域。这无疑对培养学前师资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造成巨大的冲击,不进则退。

(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专业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自从国家文件确立教师是专业从业人员之后,对该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的观点勿庸质疑。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完成教学任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所谓的专业知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含多个方面,如专业道德,即师德、专业发展、专业智能和专业训练等内容。这些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即是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能力等基本要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对专业态度、知识和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掌握和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知识等。从该标准来看,英语教育(学前方向)的改革要培养学生形成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达到学前教师的任职标准。

二、改革的思路

(一)观念先行,制度跟上

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观念开始。观念的主体分为两块,一是培养人才的教师,二是培养人才的行政管理者。整个培养人才的机构从上到下要齐心协力,认清改革的形势,消除原有的优越感,积极面对挑战,构建新的师范教育观,改变原有的教学和管理行为。认识和把握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观念转型的基本和关键。作为培养学前英语教师师资的教师要以身作则,走教师专业化道路,认识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和能力。而行政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过程中,应处处渗透专业发展的观念,制定专业发展取向的措施,从制度上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如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开放、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上严格鉴定教师教育的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等。总而言之,学校层面要尽可能的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确立“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英语教师培养工作中,一直存在学科知识优先还是专业知识优先的疑虑。要肯定的是,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一定要走出伪能力的误区。杜绝将师范生单纯操练技术当成训练能力的现象,忽视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养成。目前,我们普遍采取的是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进行的培养方式。在进行课时分配时,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英语教育(学前专业)培养的是专科层次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有明确规定,亦即是掌握胜任学前英语教学的学科知识的,具有专业教学技能和能力的专门人才。首先要打破学科体系,分析和归纳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专业能力。其次,注重专业能力养成的教育类课程的整合和重建,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形成和课程的实用性。在课程考核方面,渗透能力本位的思想,改变固有的学科知识检验的考核体系,以学科知识和职业知识相融合、学做并重作为考核体系建立的导向。

(三)注重专业设置的综合性

作为培养学前师资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一般是该类学校的龙头专业,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先进专业建设理念。在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能利用起学前教育专业的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势必对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乃至全校的专业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前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相互融合、渗透是必然的趋势。从英语教育专业(学前方向)的角度来看,要冲破学科与专业的限制,培养胜任学前段儿童英语教学的师资。开设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是高专学校适应职业化导向师资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另外,还应进一步整合学校非师范类专业的优质资源,拓宽师范生的就业口径,避免出现师范生培养规格单一,封闭等不足的问题。

(四)打破课堂界限,引进开放性的学习平台

一个学校的资源,无论多雄厚,多丰富,那都是有极限的。在这个知识网络共享化的信息时代,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却能得到大回报。学生在完成所有必修课的基础上,可自由选择网络开放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甚至方式,可以接受他校教师、专家的指导,也可与身处异地的同学进行学习探讨。这样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让学生站在一个开放的、更大的教学平台上,挣脱学校层次、学历水平的束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结合师范生需同时发展学科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特点,还应开设实习前训练课,对教学岗位上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和提炼,形成刚需的专业能力图谱。最终形成入门阶段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分解图,确定各能力对应的知识,设置实习训练课的目标和内容。邀请幼儿园教学专家和骨干教师担任本类课程的实施者,切实结合学前英语教学实践,训练教学技能和学习专业素养。

(五)建设实习双导师队伍

教育实习是师范类生将教学理论落实到行动和实践中的一座桥梁。有效的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参悟教学理念,具有初级的反思能力。尽管职业教育一直呼吁双师素质教师,教育部也提出要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还不尽人意,这既有教师主观的原因,也有国家和学校投入经费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双师素质教师资源不足,使得一些教育技能类课程师资力量不强,不得不以理论讲授为主。另一方面,教育实习阶段,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也显得力不从心。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在实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实习单位的师资力量,形成学校指导教师加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双导师制的实习模式,形成理论素质与实践经验的合力模型。这种做法可谓双赢合作,双方在指导过程中,相互交流,互补长短。不仅使得学校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缩短与双师素质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可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传播到一线工作岗位,促进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加快其职业能力成熟进程。

篇12

传统教育实际上是以确定性、被动型教育为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职校生来说,他们已经饱尝了这种教育方式给他们带来的后果。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强调教学的非确定性来提高职校生的学习兴趣,重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战胜困难的意志。比如,在开好职业道德课的同时,可聘请公安、司法机关办案人员来给学生上课,用一些反面例子说明由于不遵守职业道德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的危害。更可以采用看视频、听录音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正面典型人物,尤其是了解一些普通平凡工作者的优秀事迹。这样一方面使职业道德教育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中,另一方面也可逐渐消除他们的理想障碍。再如,礼仪课的教学,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设计一些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同不同对象交往礼仪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折腾”。在充分尝试了之后,学生提高了兴趣、接受了知识,同时也会用心去琢磨其中的滋味。非确定性教学旨在消除职校生的思维障碍,让学生换一种视角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诸如酒店管理、烹饪、导游等专业都可以在教学上转变观念,调动学生主观的、潜在的能动性。

篇13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巴拉诺夫曾这样评价:“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具有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平易近人的气度、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人格去塑造另一种人格的事业。教师人格魅力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发挥特有的教育功能,正如车尔尼夫斯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是在塑造自己的品质。一个好老师,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受益终生的。在今天这个追求金钱、利益的社会里,我们呼吁人心的善良、真诚,渴望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我们教师先成为高尚的人,因为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学生,影响一代人。

作为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师,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忘了对学生的品质进行教育,制定的规章制度需要严格执行,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品质问题要即时的、直接的指出来并令其改正。用自己好的品质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二教师的知识魅力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知识魅力是教师内在知识水平、知识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魅力是教书育人的坚实基础。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来自于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师的知识魅力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诱导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到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懂得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渊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基本功底。对学生要观察入微,入木三分。根据学生们的听课、学习情况,对教学做出实时的调整。这样,学生才会在佩服老师的同时认真讲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老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精彩鲜活,引人入胜。作为老师,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语法、词汇从课文开始一直讲到结束,而是有重点、有目的的讲解,老师的课上讲解要有闪光点,要使每堂课都有闪光的地方,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三教师的情感魅力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情感魅力是指教师自身独特的气质、风度、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为中心,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著,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投入,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等方面。教师的情感魅力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直接动力。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哲学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

教师的情感魅力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或者困难的关注。作为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让他们在爱的包围下学习、成长。这种关爱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还可以是生活上的关爱。只有爱学生,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才能最好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教师的仪态仪表、赞美艺术等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除了人格魅力、知识魅力和情感魅力外,高校英语教师还要重视仪态仪表和赞美学生的艺术。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往往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而且这个印象不会轻易磨灭。高校英语教师的着装一定要给人以清新大方、得体优雅的视觉效果,展现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样会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参与课堂,也就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英语教师往往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在着装上加一些时尚的元素,这样会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因喜欢你的外表而先接受你,然后喜欢你的授课和你的内涵。

同时,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也不应忽视赞美的艺术。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学生尤其如此,当学生得到教师的赞美后,就会加倍努力,创造原来不可能取得的奇迹。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即使是学习最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发现他们身上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们都会为此奋斗不已。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赞美学生的进步,但是要注意用词和频率,且不可所有的赞赏都是“verygood”,要力求准确。

教育工作者,这个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捍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每位教师能够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做到自尊自信,语言充满激情,面带微笑,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才不愧为一名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徐岩、贾建波.浅谈提升个人魅力对高校年轻教师的重要意义[J].人才与教育,2008